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精选8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篇1

普格县螺髻山铁道兵希望学校

米色子杰 内容摘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的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性成果。而作为教师应提供学生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和物体以及语言,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电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学中应用得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牵强附会。把电化教学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 课堂教学

经验与建议 感知与认识 成功的教师都能深刻体会:有效的教学是始终牢固建立在教学双方高度认同基础之上的,这种认同包涵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对所学科目的认同,学生对执教老师的认同、教师对学生的认同、教师对科目的认同。当学生不以为所学科目能够给自己带来所希望得到的某种知识或能力的增长与乐趣时,便缺乏对科目的认同,因而会出现不断地讲小话、做其他学科作业、甚至出现一些毫无道理的刁难或藐视等现象。故而,要想达到教学效果,教师在备课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应注意掌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应多样化,包括多媒体的应用。

一.课堂教学总体优化,要重视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美术欣赏教学可能在短期内带来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我们所看到的教科书中的范例,包括与之配套的灯片,由于画面太小,或因时间的关系,有些范例太陈旧、落后,没有达到真正的美感和欣赏的效果;如果有效地运用多媒体,如通过扫描仪,把一些与时代接近的图片显示给学生欣赏,教师进行讲解和诱导,使学生视觉上耳目一新,思维上有一个美好的、能够各自发挥的想象空间,那么,美术欣赏教学课的目的就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美术课教学中,教师事先总要做大量的示范作业,有时时间和精力又不允许。有了扫描仪,这个难题就好解决了。如学生在学习国画课时,我们可以找来一些名画让学生欣赏,如六年级的美术课有画梅、兰、竹、菊“四君子”,我们可以找到大量的图片,通过CAI演示,让学生欣赏。体会、感受,从而再进行临摹、训练。这样的作业才多姿多彩,不拘一格。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一些色彩教学,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儿童喜欢的动画画面,增强色感,指导配色学习。在想象画教学中,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想象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播放一些动画片来引导。如二年级的想象画吹泡泡,可以播放动画片《小飞象》片断,儿童既高兴又启发了想象,整堂课至始至终都有趣味。这样的课,小朋友自然爱上,而重点、难点又在欣赏中解决了。

创作一件完美的美术作品,总是要经过反复修改,修改就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学生作品中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所以当部分学生初稿出来后,先选取几张具有代表性问题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这时,可以同时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修改的方法,并同时将学生作品中各自的优点都一一予以展示、讲解;学生相互之间也就能取长补短。继而各自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作品完成后,希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也可以展示。

美术教学中,手工课所占比重也很大。以往,我们示范作业时,教师边讲边示教,但终因空间狭窄、视野遮挡、前后不连贯等原因,很多学生无法清楚而完整地看到整个演示过程,因而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或不想做。但我们如果运用实物投影仪,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通过画面,能清楚地看到教师整个演示过程;同时,优秀学生也可以上台尝试作业或演练,或将作品通过投影仪进行展览,并让学生自己讲解、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手工课真正成为学生自己动手作业的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尽可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期提高和扩大手工课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幻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来感知和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的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性成果。而作为教师应提供学生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和物体以及语言,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电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学中应用得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牵强附会。把电化教学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理论,人的兴趣首先产生于新奇事物和它独特形式的刺激。我们在大谈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同时,幻灯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工具,特别是常规教学中美术教师运用最多;它具有体积小、资金少等特点,一般边远地区的教师也能掌握。而合理地运用,也会相得溢彰。例如,小小的剪纸课教学,教师剪完作品后,平着展示给学生,和放于幻灯机或投影仪上放大,二者的效果就不一样。在上三年级剪纸花边一课中,我把作品通过投影仪,产生的黑白对比效果给学生一种新奇感,放大后的例图格外突出,纹样清晰可见,教师也可以由一个单元至多个单元的组成即花边的形成。教师可根据图形指导学生欣赏,也可用单独例样并由此而设计的花边进行对比讲解,诱导学生的创作欲望。

在分析表现形式与手法时,通过投影仪,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外形。在四年级二期的美术教学中,有一节画人物动态的课,教学中第一步骤是先画外形。学生如果站在投影仪前,通过灯光打在屏幕上的影子,并讲解影子亦即外形,学生便可以一目了然,很直观。二年级的《影子现象画》一课也可运用这个方法。如剪、撕动物,先撕外形等示范,我们都可通过幻灯机来达到好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提到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即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不同的方向、不同程度的再组合、再创造,从而获得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等创造性成果。而作为教师应提供学生创造动机和外在启示。就要求教师熟练运用各种媒体和物体以及语言,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但是电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必须在教学中应用得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不至于牵强附会。把电化教学引入课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情感,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篇2

关键词:非美术现象,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传统美术,教学手段,小学美术教学

在现代和传统、新的和旧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设计彼此交锋的当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常见的“非美术现象”都有哪些呢为何会产生这些有悖于课堂教学常规的现象呢? 我们又该如何改变美术教学中的“非美术现象”呢? 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非美术现象”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 美术课堂逐渐失去传统美术教学的优势, 不再把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大量呈现在美术课中在课堂变得热闹的同时, 课堂的美术成分越来越少, 大量“非美术现象”充斥美术课堂。

1.活动课倾向的“非美术现象”。在美术课堂中 , 在学生动起来的同时, 教师往往会忽略教学内容的科学预设, 使精彩的动态生成变成游离于美术教学之外的“花招”。如在小学美术二年级《动物朋友》一课中, 教师播放了一段不同动物的各种叫声, 让学生学叫声, 猜情景。学生听到动物的各种叫声, 纷纷学着叫起来, 有的学生甚至打斗起来, 好不热闹。紧接着, 教师又发给每位学生一个动物头饰, 在教室中间模拟森林场景, 伴着音乐的节奏, 大家笑着、叫着、奔跑着……在完成创作时还余兴未了, 叫着、学着, 笑着。如此出现活动课倾向的美术课堂成师生表演的舞台, 教学效果很不好。

2.信息技术课倾向的“非美术现象”。 在美术教学中 , 教师把电脑当成一种“高级板书演示器”, 鼠标替代传统的粉笔, 用大屏幕代替黑板的现象充斥着美术课堂。如在小学美术一年级《画味觉画嗅觉》一课中, 老师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课题, 新授环节过多地采用电脑屏幕展示, 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 在作业环节中出现了学生不知道怎样画的情形。这样一节课堂只是一些图片资料的堆砌, 教学效果甚微。

3.自习课倾向的“非美术现象”。 部分美术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 轻视课堂作业时的巡视辅导。如在小学美术二年级《机器人伙伴》一课中, 教师巡回辅导时, 不是积极引导学生更有创意地创作, 而是运用各种话语对学生进行催促:“我们的作业有时间的规定, 速度提高呀! ”“有的同学已经开始上色了, 速度慢的抓紧啊! ”看到学生创作的速度不够快, 教师不惜花费血本, 用奖品进行刺激, 全然不顾学生作品的创作效果如何。在这样的催促下, 学生无心创作, 草草几笔便完成作业。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非美术现象”的分析

1.教师误解新课标。新课标提出用形体来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为的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表达空间, 并以此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认识。如果学生愿意用表演的方式, 如动作、舞蹈、喜剧等进行表达, 应当给予鼓励。 [1]基于这样的认识很多美术课堂纷纷出现运用肢体语言进行美术教学的现象。“美术”是一种人和人之间通过美的心灵的交流。没有审美主体积极的情感体验, 就不会有审美活动本身。[2]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安排, 必须遵循学生的思维、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教师要努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本身, 而不是走个过场, 热闹一下。

2.教师误解现代教育技术。实践证明 , 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电脑技术手段,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校评价一堂美术课的优劣, 就把教师是否运用多媒体作为评价指标, 而不管运用得是否适时、适量、适度。电脑课件的运用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讲解。对现代教育技术片面、肤浅的理解, 给美术教师造成了一种误导:不使用多媒体, 就不是一节好课。如果哪位美术教师不会运用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则是一件怪事。 [3]

3.教师轻视教学辅导环节。教师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辅导是教师巡回指导的中心任务, 但一些美术教师没有充分重视学生课堂练习时教师辅导的重要性。一些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 只是走马观花, 上一环节草草结束就开始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更有甚者, 觉得某位学生肯定无法完成作业, 便匆忙拿起画笔帮学生完成。长此以往, 教师的巡回辅导只会流于形式, 只巡视不辅导, 无事可做, 就像晚自习的值班老师, 走几圈了事。这样一来, 学生在黑暗中摸索, 作品创作失败率居高不下, 学生便渐渐失去对美术课的兴趣。

三、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非美术现象”的建议

1.分清主次。美术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艺术。 [5]教师想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的肢体语言, 使学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受, 本无可厚非, 但有一个问题必须分清那就是美术是以视觉感受为主的, 其他的感受只是为了辅助和强化视觉感受。教师如果过于强调听觉、触觉、动觉, 课堂看起来热闹, 但往往形式新颖却华而不实, 学生应在视觉上得到的东西更是一无所获。

2.合理整合。在美术教学中 , 我们不应该夸大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中的作用, 既要认识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积极意义, 又要估计到多媒体课件存在的不足, 发挥美术教师的艺术特长, 使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合理整合。我们应该在强调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同时, 避免丢失传统教学中那些已经证明是优秀的教学手段。

3.全体与个体相结合。学生作业环节, 教师巡回辅导, 全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全体辅导时, 教师快速地对学生作品进行整体巡视, 然后对学生作品不当的、突出问题给予及时纠正, 为全体学生创作出成功作品创设一个好的起点。个别辅导时, 教师声音不要过高, 要与对全班学生进行讲授的声调有明显区别。[6]教师在巡回辅导时, 要循序渐进, 先整体再个体,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指在点子上, 导在关键处, 利用提示、激励、对比等丰富手段。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改革日趋成熟的今天,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学要领, 使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有机结合, 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美术知识, 推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89.

[2]李天道.美育与美育心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3) :126.

[3]周信达.试论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告诉”[J].中国美术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 :24.

[4]张丽.审美教育与美术鉴赏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 2008 (9) :54.

[5]周信达.透析基础美术教育[M].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9 (6) :23.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篇3

关键词:高校;动画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954-4

前言

随着我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动漫产业颁布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从而促进高校更好的培养动画专业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美术基础学科作为动画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果画画功底不好,那么也无法制作出生动形象的动态图,现阶段,美术基础教学已经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是怎样上好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程,这一问题是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性问题。因此,结合中国动画专业的发展趋势,简要的探讨了以下现有的动画专业美术基础教学模式。

一、转变教学观念

动画是一门视听艺术,是属于电影一类,而不是平面美术,动画作为电影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为了传达电影的意识与概念,换言之,动画也是一种电影。与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相比,动画是通过设计角色,经过一系列的人物动作表达中心思想的。由于动画的表现形式比较特殊,从而凸显了美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高校在进行动画专业招生过程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与美术院校绘画类的学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一背景下,怎样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是美术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此外,当学生描绘一个静态物体时,学生还充满自信,随手就能描绘出来。但当教师提出描绘物体的不同角度时,学生往往出现茫然失措的现象,这些现实问题都启发了教师,只有突破传统的美术思维方式,从而创新科学合理的教學观念。及时调整美术思维模式,才能有针对性、有目标性的开展美术基础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展现事物不同角度的特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描绘不同角度事物的绘图方法。

二、对体块结构的深入认识

(一)透视穿插

体块结构作为造型基础训练中的核心教学内容。只有充分了解并掌握各种穿插透视描绘法,才能促进学生造型能力的提升。与绘画类专业相比,动画专业性质是动态的,主要表现为追求夸张的动作、对动作的连贯性、坐立行走的姿态要求很高,动画成片中的整体造型效果必须具备想象力、创造力,故而学生只会绘制静态事物是不够的,必须掌握每一个角度的绘画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在培养学生对动作的观察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二)躯干的意义

人物的躯干在写实与卡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拉伸、变形等方式能够凸显人们情感饱满,借助肢体语言使人们领悟人物的内心活动,此外,头发、妆容都能作为表现情绪的道具。因此,借助躯干的表现意义,学生可以借此学好美术基础课程,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充分重视“状态”

在动画创作中,不管从结构方面而言,还是剖析方面而言,人物都大大的进行了简化,重点表现了角色的状态。故而重点锻炼学生对客观角色状态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表现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仔细捕捉客观对象的每一个动作,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为每一动作赋予内心活动,通过对客观对象不断分析研究,从而真正意义上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

三、课题设计

动画专业中的美术教学性质是启蒙学生创作思维方式的基础课程,学生创作需要激情。因此,教师在进行课题设计时,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作激情。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有意创造一些新奇、刺激、有趣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源泉,进一步完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在思维碰撞间,还会擦出许多创意的金点子,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功能。故而教师将教学内容与课题设计合理的融合,不仅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也是强化自身能力的一种途径。

四、作品展示

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作品,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有机结合展厅与多媒体功能的运用,通过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为学生创建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沟通的平台,通过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树立学习美术基础的自信心,还能有利于其他学生借鉴学习,从而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局面,充分释放学生的艺术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构建美术学习奖励机制,例如:校园美术大奖、举办奥斯卡颁奖典礼等,这些奖励形式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结语

综上所述,动画产业想要得到长足发展,首先要具备出色的动画专业人才,只有强化文化发展事业,构建文化产业特色,才能培养出具有专业性高、技术性强等复合型专业人才,从而宣传优秀的文化内涵,增加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方化雨. 高校动画专业基础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 美术教育研究,2014,10:176.

[2]金君. 高职院校动画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13.

MBA面试经验和相关建议 篇4

首先是英语面试,我排13位, 去的时候老师说每人5分钟,所以要求大家把,自我介绍压缩为一分钟。大家都准备了很多,所以临时压缩,我就介绍了下名字,毕业学校,专业。为什么考 MBA。然后抽取一张英文材料,老师要求读1-2段,还是比较简单的,很少的单词不会。主要是看你的发音准确不准确,我个人的发音不太好。然后老师问了我三个问题,第一个你喜欢和不喜欢干什么。我回答喜欢看体育节目,听音乐。不喜欢的我没回答。接着问我工作内容,提前我就准备了,最后问我的家乡在哪,这个很简单。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比较简单的,不考察管理方面的,因为英语面试只占20分。一般情况下都是15分以上的。接下来是小组面试,这个时候不同小组的老师问题比较尖锐。

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他们就开始问,我说我做ERP设计里面的内容,从e-LOG导入数据传入EDS系统生成土建,资财号等等,老师直接问我E- LOG什么意思,我说物流的意思,老师就问我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系和区别。我就有点晕了,但是还是镇定地说相辅相成之类的,其实不太懂。之后问我为什么考 MBA,这个我有经验,前面的同事回答这个问题说准备从技术向领导方面转化,从技术慢慢做起,老师就一个劲地追问这个问题,最后他急了,就说我想当部门主管,老师才不追问。老师说要说出直接的目的。我的回答就是我想当领导,之后就问了些工作的其他内容,因为我是技术出身,所以老师问得问题不多,但是我知道面试主要是考察你的应变能力,以及举止和言谈,

遇到不会的不要装懂,老师问得很多问题都是他们自己特别懂的领域。反正之后交流很多老师都会问你的工作怎么和MBA联系。可能你的爱好老师也会问你和你的工作有什么联系。总之就是要镇定。不要不说话,不懂的要委婉拒绝。

2014华政专升本经验和建议 篇5

先说说华政的近况,全国法学排名第七,上海第一,研究生院的排名也是比肩复旦和交大,虽然近年来稍显颓势,教师也被挖走一些,但想在上海的法律圈子里混,华政的优势还是非常大。另外插一句,华政在升本院校的高低顺序中也是第一位的,值得报考~

关于考试形式,笔试+面试,笔试200分,面试100分,笔试线与录取线具体可以去招生网查询。笔试主要都是法律基础的题目,考试时间3小时,面试包括英语能力100分和法律素养100分,折半计算入总分。考试用书在13年调整为单纯的1本新编法学通论,也是在3月份内部班开始时突然通知的,估计14年的考纲与书目也会有一定的变化,也要等到明年3月才会公布的样子,希望做好准备~对于内部班,有十一天,每次实际课时6小时左右,班次主要有法理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宪法学及其他。民法和法理是主要的,刑法稍次,其他只要稍加掌握就可以了。

如果从暑假就能开始准备,建议可以买一些法硕官方教材(绿色封面)随意翻翻做做,形成超前的知识框架,等上内部班的时候就会心里有谱,对录取以后的司考和考研也是很有帮助的。可以提前买教材,重点老师上课会说,但也不是非常之准确,还是需要同学们多做些准备的,而且教材的面很杂很浅,不容易寻找重点。个人感觉真正能集中精力的还是考前一两个月,战线拉长的目的是在于积累,所以不用把一时的错误率看的太重就好,也不是复习的越久分数就能越高的。

选寒假开始复习的话,主要还是跟着内部班的上课进度,及时总结重点和难点吧,客观题要多做,主观论述和名词解释靠记忆了,500个名词解释是比较坑的。当然也更希望大家有自己的思想和复习侧重点,不要只顾着老师讲解的部分,要用宏观的感觉去把握。

对于要不要用司考题目做练习,感觉客观题可以精选一些做,主管题必要不大,就像前面说的当作积累是可以,不要指望碰到一样的题就是了。的确有些偏难,相对还是法硕的适宜。

说到心态,寒假其实容易焦虑,考前一个月也是最崩溃的时候,有几次我都是半夜起床拿着毯子坐在走廊的楼梯上看书,但又看不进什么,然后在那蹭时间哈哈。所以心态要调整好,精神状态也要稳定,要相信法学这种文科内容难不倒自己。概括一句就是用专升本的姿态求学,拿考研人的心气激励自己。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篇6

教学内容:上海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下册第8-9页

教材分析: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主要原料是水和墨。中国画中也常见水墨蔬果,许多中国画家运用简单的色彩及丰富的笔墨技法表现蔬果,传达生活情趣。

学情分析:由于条件限制,本班学生从未接触过“水墨画”,不知道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生第一次接触,一定会感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水墨画,初步了解中国写意画工具材料。2.技能目标:学习中国画写意技法的笔法墨法,色法。学习画蔬菜水果,培养手脑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用水墨画蔬菜。

教学难点:用笔、用墨、用色的方法的掌握。课的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方法:示范法 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水、墨汁、宣纸、国画原料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师设问:以前画水果,同学们都用什么来画的多?(学生回答)引入新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用一种新的画法来表现水果。(板书课题:

4、水墨蔬果)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师作品。

教师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

2、教师带领学生欣赏示范作品,说一说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从中又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挥,教师适当讲解用墨用笔用色的妙处,使学生明白正确的方向。

3、教师示范

教授笔法、墨法、上色方法。(白菜、丝瓜)

4、学生临摹作品。(课临摹课本上的,也可临教师画的)教师将示范画一一挂出来,让学生选择临摹 教师巡回指点。(重点注意水分的多少)

3、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评,从造型、墨色、笔法、色法等方面。

4、让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学生的想法,对中国画的认识、学到什么等方面来说)

4、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水墨画是我们国家传统的绘画,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发扬光大。

三、作业

课后,又兴趣的同学,请你们展开想象画一幅水墨画,内容自由选择。

四、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五、板书设计

4、水

水墨画------中国传统绘画(水和墨)

欣赏

王森《蔬菜》

齐白石《葫芦》

教师示范

画白菜

学生临摹 课后反思: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让学生了解中国画艺术是很重要的,我觉得学生应该先认识中国画,了解什么是中国画,在从技能技巧的学习中了解中国画。

在教学时,我首先展开“欣赏”这一环节,介绍几位著名的花鸟画大师:齐白石、王森然。让学生谈谈喜欢哪一位大师的作品?并谈谈自己的想法。在进行示范画蔬果,最后让学生自己感受国画的魅力。通过这节课的练习,发现有极少数的学生,很快就掌握了中国画的最基本的蘸墨、行笔技法,虽然造型不太准确,有些幼稚,但是能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笔墨情趣,能表现出墨色的浓淡变化。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并不能表现出中国画的笔墨浓淡变化,有的作品都是圈涂出来的,在宣纸上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事物,虽然与生活中见到的不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厚,这是教学的亮点。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篇7

广东省破题“三农”,建设新农村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十一五”以来,广东国民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增强,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广东省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拥有加大支农力度的财政实力。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外向型农业初具规模,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农民持续增收,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90元,“十一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五”末期的3.12∶1缩小至3.03∶1。这些都为广东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经济和物质基础。

广东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积极制定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惠及全省农民的政策措施。如加大农村公共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实施双到扶贫;全面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破解农民读书、看病、养老“三难”等[1]。

当前,广东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摸索出了一系列成功经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尤其是深层次的体制约束问题。因此,深入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是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更好地促进广东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

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

1. 产业化富裕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核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广东新农村建设以科技进步和产业体系完善为基础,以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辐射带动发展新农村,探索出以“江高模式”和“温氏模式”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成功路子。“江高模式”和“温氏模式”以“公司+农户”为核心,通过实施产、供、销一体化,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切实保障农民收入;同时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实行农业生产科技化,使农业由粗放式转向集约式发展,有力推动了新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公司+农户”合作养鸡是温氏模式的核心,公司与养殖户通过签订养殖合同建立合作关系,双方通过资金、劳动力、场地、技术、管理等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和公司、养殖户的共同发展[2]。此外,温氏集团与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科技及产业链延伸,温氏集体在广东省内的260个乡镇带动了1800个自然村发展养殖业,合作农户年均获利达24000元,形成农业科技化、产业化辐射带动发展新农村的新模式。

2.信息化提升新农村

进入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对乡镇和农村日常事务的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提高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间的数字鸿沟、促进农村城镇化,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广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断强化信息服务“三农”意识,农业农村信息化网络不断完善,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成功探索出“湛江模式”和“云浮模型”。

湛江市把农村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各级各部门在农村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下,各通信运营企业全力投入,增强信息服务现代农业、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能力。建设了“湛江农业信息港”、“农信通”短信息服务平台、“掌上乡情”信息平台,“村务e路通”平台、农村“易读书”平台等“三农”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使千家万户的农民便利地享受到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管理、文化教育、劳动力就业等各种涉农服务。

3.现代流通体系助推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着力点。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占据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生产成本,而生活资料的流通与否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农产品流通的顺畅则对农民增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构建农业现代流通网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广东新农村建设探索出清远市清新县的“现代连锁店”与江门市“三层市场体系”的现代农业物流发展模式,支持城市流通企业经营网络向农村延伸,以企业为主体建设连锁化农家店,完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农业流通业态,解决农民身边的问题。

清远市清新县地处粤北山区,有80%人口居住在农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商贸流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过去农村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流通网络不健全,给农村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清新县政府以建立农村连锁网络服务新农村,铺开从村到镇,包括农资与生活百货的新型农家店。在农资方面,建立起69个农资连锁超市,8个农资镇级店与60个农资村级店。在日用品方面,建立了39个连锁日用百货,8个日用百货镇级店,30个日用百货村级店。极大地方便了农民日常采购,降低了农民生活和生产成本。

江门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构架分为三个层次:江门中心大批发市场、各市(区)城市批发市场以及乡镇产地批发市场。在末端建立和完善了覆盖田头的221个农贸市场。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形成了一个从产地市场到批发市场再到农贸市场,最后到超市的完整流通渠道,大量农产品通过这个流通网络快速便捷地流向市场,农产品的流通问题迎刃而解。

4.综合社会保障覆盖新农村

实现统筹城乡发展,其根本就是要调整国家利益分配格局,引导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民和农村地区合理流动,其关键就是要建立覆盖农村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手段就是公共财政向农村的倾斜投入。广东各地的新农村建设,将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尤其是倾注财力切实解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大力提升农村综合社会保障水平。在破解农村社会保障难题上,广州市番禺区探索出了“政府主导、公司运作、信息化监管运营”的城乡合作医疗新模式;东莞市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率先建立了城乡一体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广州市番禺区创立了保险公司参与农村合作医疗的新模式——管办分离。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专业服务实现公共管理功能,政府实现了从“办”到“管”的职能转变。政府拨专款购买服务,中国人寿通过招标被选定为专业管理服务提供商;采用的管理模式是基金型,实现基金基本保障安全运作[3]。2008年番禺区城乡参合人数达58.5万人,农民参合率达到99.96%,切切实实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

东莞市早在2000年就由市财政出资10亿元作为基础资金,初步建立起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全国第一个全面推开农村养老保险的地级市。这一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农民的保险费由市、镇、村和个人共同承担,农民的基本养老金与参保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挂钩。在民办非企业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工作的,由业主承担,离开这些工作单位后,再由市、镇、村按比例承担。目前,全市已超过76万农民参保,参保率达100%,享受待遇人数近20万人。

广东新农村建设的教训反思

广东新农村建设成果显著,摸索出一系列具有广东特色的成功经验,同时,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因素。

1.土地违法征用问题仍然存在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集体农业用地被转用和征收为建设用地。在带动农村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大批土地违法现象,人地矛盾进一步凸显。体现为:一是地方基层政府“因公违法”,助长农村土地违法行为。地方政府以发展经济为幌子,往往以侵犯农民利益为代价,且违法征地的手段和方式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例如采用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拆分项目化整为零批地,非法批准征占基本农田等。违法征收(用)农用土地的行为大大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二是未经批准非法占地量大面广,根治难。三是非法买卖和转让集体土地案件比较突出。四是以租代征圈占农村集体土地的现象仍然存在。

2. 基层选举制度法规有待完善

农民自选基层组织,实现管理民主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一项重要政策。广东积极推行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农民参选热情高涨,但农村基层选举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还不成熟、还不完善,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不完善。如投票选举大会的组织问题,有些村很大,几千选民,难以集中召开选举大会,而法律规定必须召开选举大会;广东省地方法规规定计票人、监票人由村民选举委员会组织推选,而如何推选则没有规定,造成一些地方随意指定计票人、监票人、唱票人。二是违法违规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地方把建议名单印在选票上或夹在正式选票上发给选民填写;有些村选民名单公布时间距选举日时间不满20天;有的地方委托投票把关不严,出现受委托票数超出实际数等情况;极少数地方的党委、政府在提出候选人建议名单时,越权行事,用官意代替民意,用包办代替民主;贿选情况也偶有发生等等。

3. 农村环境污染与农产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广东省城市化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进行,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由城市扩散到农村。一是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压力增大,不少城市将污染型企业转移到郊区或农村,某些地方政府基于发展经济的考虑而不惜引进污染转嫁型企业,这些因素都造成新农村发展环境质量下降,环境保护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二是监控不到位,农村污染难以根治。与城市严密的环境保护及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几乎是一片空白。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致使在农村的企业大多不重视环保工作,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此外,由于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再加上农村垃圾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农村的环境不断恶化。三是城中村环境质量不高。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集中体现在城乡结合部,尤其在城中村脏乱差现象更为突出。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暴露出了如蔬菜重金属超标,多宝鱼污染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禽流感,猪类蓝耳病等一系列的影响农产品生产的动植物疾病防疫问题。土壤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问题日益显露,部分地区出现水稻、蔬菜、茶叶等农产品重金属超标现象。农产品安全生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监控有待加强。

推进广东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集体土地监管,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广东新农村建设应从各地实际出发,及时重新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再搞一刀切做法,使其成为各具地方特色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便更加有利于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使指令性指标与指导性计划在实施过程中紧密结合起来,这对保护耕地与促进经济发展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集体土地加强监管,先规划后公示再征地,加大征地透明度,杜绝滥征、贱征农民用地。

如何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要从立法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失地农民的安置政策,除了给予公平、合理的征地补偿外,更重要的是从发展集体经济、转产就业、教育培训各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起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同时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征地实施的先决条件,凡是没有制定可行的、公开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计划,并得到被征地农民认可的,一律不予审批,并追究当地政府的相关责任。

2.完善基层选举法规,唱响村民自治主旋律

推广“二步直选”,村民自主竞选“村官”。“二步直选”是先进行“海选”后再进行正式选举产生村委会成员。同时,完善农村基层选举相关细则,规定选举公示时间,明确选举选票,使唱票、监票、计票公开,做到选举过程公开、公正、公平。杜绝贿选、选前指派名单、选举走“过场”等违规、违法行为。取消基层干部任选限制,实行民主选举,尊重农民意见,以才以德优先。

另外,推广实行选举观察员观察选举的做法,加强对村委会选举的监督。强化农民自治功能,尊重农民选举权益。完善对不合理现象的检举制度,使得农村基层选举不合理现象能够得到监督和约束。

3. 强化技能培训,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小农化”和“非农化”,就是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减小农民数量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对新农村农民转移就业的技能培训,加大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建立培训制度,设立职业培训班。利用现有职业学校和企业开展联合培训,从而实现培训多样化,同时实施定向培训,定期举办定向培训洽谈会,邀请各类企业参加,进一步了解用工方向,与企业商谈合作定向培训。另外,也可以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及社会中介机构的就业渠道开展订单培训,学员培训期结业后直接送进企业就业。或者采取培训项目招标,形成培训网络。

二是制定扶持政策,增强就地安置就业的能力。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企业雇用农民工的优惠政策,努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另外,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出外务工时也能享受到社会保障,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从而充分的发挥能动性,积极就业。同时完善农民转移就业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后期动态跟踪服务,切实关注农民就业问题。

4. 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控整治,构建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力度,做好农村环境规划、监管,尤其是在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建议在重点区域开展农村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对农村污染点、污染源实行监控,逐步治理,防止污染扩散;从而为农村环境保护积累经验,带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执法和宣传,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引入环境规划理念,防止有污染的企业入驻,对已建设企业的排水排废等实施动态监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农村设立环境监督站等具体单位,在具体操作上细则化,填补农村环境监控上的不足。在农业生产上,一方面要防止农村污染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注重提高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能力,以及水、旱、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的防灾抗灾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广东省委农办综合处.广东新农村建设回顾与展望[J].南方农村, 2007 (1) :4-8

[2]闫玉科.广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着力点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7) :625-630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经验和建议 篇8

【关键词】小学美术 素描教学 方法和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9-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素描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需要学生具备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单一化的教学方法不足以带动学生的素描学习情绪,也不足以培养学生的素描能力。为此,教师必须基于学生角度,引进更多的素描教学方法和艺术,为素描教学增添魅力,让学生爱上素描,从而学好素描。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素描兴趣

素描教学,激发兴趣是关键。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对感兴趣的事物才会投入更大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要注重从学生角度,设计情境,以趣味、新颖的导入,带动学生的素描兴趣。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二年级美术《会变的线条》这一课时,笔者利用多媒体辅助情境创设,将学生的素描兴趣带动起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利用一只可爱的小乌龟作为小代表,让学生仔细观察多媒体中小乌龟的爬行路径(以动态形式呈现,突出效果)。第一次,小乌龟以直线形式爬行;第二次,小乌龟以曲线形式爬行;第三次,小乌龟以折线形式爬行;第四次,小乌龟以螺旋线形式爬行。学生被这一情境吸引了,美术学习兴趣被渐渐激发出来。其次,为了让学生体验会变的线条,教师请几名学生上黑板前,利用粉笔画出自己能画的线条。在这个环节,学生对线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线条。有学生说鸟巢的线条错综复杂;有学生说一般的立交桥上有很多线条;有学生说斑马上也有线条……教师峰回路转,转回话题:同学们,那你们想不想学习素描,用最简单的素描,表现出这些生活中的线条呢?学生大声回应“想”。在这个案例中,教师从学生兴趣入手,以情境逐渐引导学生认识线条,再激发学生的素描学习激情,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安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还必须学会制造素描教学的“趣”点。以往的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基本引导学生围绕石膏几何体展开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素描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但也很容易让学生丧失素描学习的兴趣。这主要是因为石膏几何体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静态的,毫无生命可言。为此,教师就必须灵活安排素描学习内容,以最大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描对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寻找,然后进行素描。有学生觉得画妈妈的化妆品很有趣;有学生觉得画爸爸的手机很有趣;有学生觉得画自己家的宠物狗很有趣……在学生选好素描对象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开始素描。在学生素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先仔细回想素描对象的外形,然后思考如何利用素描表现出来,让其更生动。一开始,等学生初步完成素描作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修改、调整、优化,渗透素描知识。例如:注重整体构图;点、线、面、影调与黑、白、灰的处理等。这样的素描教学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非常有帮助,教师也无形中渗透了素描基础知识,避免“灌输式”渗透,提高素描学习效果。

三、设计任务,促进学生大胆表现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素描知识和技能后,教师还必须设计一定的任务,不断训练学生的素描能力,促进学生大胆表现。这主要是因为素描是表现的艺术,如果学生不注重融入思维、想象等活动,不敢大胆通过艺术形式呈现作品,那么素描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对于他人而言也是没有吸引力的。为此,教师必须以灵活、开放的任务作为牵引,激发学生大胆表现,创作出独具创意的素描作品。例如:在学习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四季的色彩》这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以“春季”为主题,进行素描创作,促进学生大胆表现,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在本课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素描风景写生。在教授本课时,正值春季,于是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走出室外,捕捉春的气息,让学生就地取景,构图素描,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将“春季”这一主题凸显出来。在这次素描任务中,学生基本都能大胆创作,并学会处理远、近、中景,还能够抓住重点,分清层次。

四、多样评价,增强学生素描兴趣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素描教学中,教师多以作品的“像”或者“不像”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这样的评价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也容易让学生丧失素描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必须创新素描评价,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增强学生素描兴趣。例如:在对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四季的色彩》这一课进行评价时,笔者从多个角度实施评价,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有的学生素描构图非常好,教师可以这样评价:哇,你的素描构图非常好,能让老师感受到春的生机。如果稍微在技法上更提高一点,作品就更完美了。在这个评价中,教师先赞美学生的构图,满足学生的表扬需要;再提示学生努力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进步。又如:有的学生的作品線条非常流畅,教师可以这样评价:这幅素描作品最大的亮点在于线条非常流畅,老师非常欣赏你的作品。如果稍微注意一下风景远、近的处理,你的作品会更加完美哦。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以增强学生的素描学习兴趣。但教师也应点出其中的不足,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重视美术中的素描教学。为了增强素描教学效果,教师要从学生兴趣入手,优化素描教学方法,融入一定的教学艺术,让学生爱上素描。

参考文献:

[1] 夏荣宁. 从美术专业角度探讨素描教学的优化[J]. 美术大观. 2013(03)

[2] 邓涵. 浅谈素描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4(04)

上一篇:《儿童发展纲要》下一篇:英语翻译的简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