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篇1

小学教研培训部 冯益华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汇报我在北师大学习的心得和收获。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和大家交流一个主题,那就是《科学与艺术的联系和交融——兼谈“钱学森之问”》,它是我本次学习听的14个报告之一,同时也是给我本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报告,今天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再次分享。

先介绍一下这个报告的主讲人,他叫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专家、化学、物理教授、艺术教育家,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八所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艺术教育中心名誉主任。

既然是这个主题,那么我们先谈谈“钱学森之问”。钱学森1911年12月生于上海。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有了钱学森,我国这些尖端领域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

2009年11月,钱学森去世仅10天,安徽省10位教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早在2007年8月,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看望钱学森的时候,他自己已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钱学森为什么这么说?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对培养创新精神有什么作用?确实值得我们探讨。

钱学森不仅科学知识渊博,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他认准儿子是当科学家的材料,却在钱学森5岁时就让他学习绘画和音乐。吹着口琴一路长大的钱学森,不仅学业成绩优异,而且对艺术也很热爱,在书法、绘画、写作上也有造诣。1929年,钱学森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课余时间经常去听音乐会,曾经认真学习过《艺术史》、《艺术论》等论著。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他还参加了学校乐队而且是乐队的主力圆号手,每周他都要挤出时间去乐队排练。

后来,钱学森到了美国学习、工作,也一直没有放弃艺术方面的修养。他说,只要听到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他的心便会为之颤动,为之共鸣,便会感受到一种崇高审美力量的激励和催动。就是在这壮美音乐的激励下,他领悟了人的尊严、人的价值。

从表面来看,科学与艺术是两类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科学:重理性,具抽象性,依靠归纳与推理,严谨,以逻辑思维方法为主,求真;而艺术:重感性,具形象性,依靠灵感与想象,浪漫,以形象思维方法为主,求美。也正因如此,我们的高中、大学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有文理之分,也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重理轻文的顺口溜。

就像钱学森老先生在1991年获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这一至今为止获奖者仅此一人的最高荣誉时所说:我要感谢我的夫人蒋英,正是她所具有的艺术修养带来的熏陶,帮助了我的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同时指出: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我们的教育不能光顾着眼前利益、短期目标,要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重视教学的综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回答振聋发聩的钱学森之问,也许这可以是其中的一个答案:目前的中国,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所以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好在国家应该认识到了这一点,正在逐步进行改变:高中文理不再分科;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活动„„虽然改革很难,但至少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进步。

沈教授从献身精神、创新意识、美学追求三个维度向我们阐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内在联系”。

科学和艺术都是需要献身的事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人,从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的宣传日心说的布鲁诺,到被砍头后让刽子手看自己的眼睛还能眨几次的近代化学奠基人拉瓦锡,以及一生穷困潦倒无法靠卖画生存的著名画家梵高、塞尚、保罗高更,无一不是为了心中的事业用尽毕生的精力去追求。

科学与艺术都需要创新意识。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把小提琴的技巧引入二胡的演奏当中;丁肇中先生曾经说过:得诺贝尔奖并不难,别人说“是”,你说“否”,别人说“已知”,你说“未知”,你就可能得诺贝尔奖。这些都告诉我们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当我们看到深圳华强北惊人的山寨速度时,当我们看到陆风仿冒路虎极光时,当我们看到别人发明智 能手机我们发明手机膜时,我们会发现,我们民族的创新意识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这样的结果肯定和我们的教育脱离不了干系。

科学与艺术都有各自的美学追求。科学求真也求美,艺术求美也求真艺术之美,人皆知之,科学之美,尚待挖掘。科学美的标准:简洁有序、高度概括、和谐统一。《数学原理》作者罗素,他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获得的是诺贝尔文学奖,他说:数学包含的不仅是真理,也有无上的美。

当谈到科学与艺术的相互作用时,沈教授提出如下看法:

1、科学也需要灵感和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也许知识的复制相对简单,但想象力的培养却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克•奥古斯特•凯库勒在梦见一条蛇首尾相接的时候发现了苯环结构,这个灵感的闪现肯定是建立在日夜苦思冥想的基础之上。

2、艺术家需要逻辑和科学

当国外的艺术家拍出诸如侏罗纪公园、后天、阿凡达、黑客帝国等脍炙人口的大型科幻片时,我们的电视电影充斥着皇阿玛、四阿哥,毫无逻辑和科学可言。有人说:美国人没有历史,中国人没有未来,中国人活在历史当中。

在结语中,沈教授提到: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培养复合型人才,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奠定其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基础,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同等重要。这些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一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扎扎实实去做到的,只有每一位教师都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有希望。(播放视频:欢乐颂)解说:我们看到一位位艺术家鱼贯从小巷走出,演奏出的音符逐渐汇聚成气势磅礴的“欢乐颂”,进而感染着附近的每一位民众,不管年龄、不分种族,一起加入到“欢乐颂”的演唱时,我们不禁强烈感受到了艺术的神奇和国外民众的艺术修养。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篇2

随着人类科技文明的不断进步, 学科交叉并迅速与应用领域结合, 在实践中带领并推动创新型企业发展成为趋势。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大大改变了产业文化生态圈的结构, 直接影响了产业的原有功能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由此而派生出的文化创意产业化现象更是影响深远。学与艺术同源于自然, 同属于文化, 最初就是一体的。在随后的发展中, 分工使科学与艺术异径而走。随着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 科学与艺术正在越来越紧密地走向交叉融合。科学技术需要美感与想象力以求创新, 现代艺术则需要有高科技的支撑和推动。科艺相通、文理交融将促进社会进步、繁荣、和谐。

作为建筑领域的专家, 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彭培根院士表示:建筑是反映人类文化进程的, 为将来创造更好的 (或者毁损现存的) 生活环境的科学、哲学和艺术的最具象的综合结晶。

评价建筑作品的标准应该是“作风严谨, 功能良好, 造型优雅”。彭培根院士表示, 好的建筑应该是客观的, 它是洞察它所处的特定时代的内部结构的精神, 并将之表达出来, 而不应是仅出自于设计者个人着迷的事物或趣味而做出的创作。

清华大学教授林华在会议上讲到:“科学和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两股巨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这两股巨流产生于同一源头。它们之间有汇合, 也有分离, 共同经历了一个从合到分、又从分到合的历史发展过程。”科学和艺术同时产生于人类社会的早期。在远古时期, 科学和艺术同时源于人类为了生存的劳动。我国原始人使用的生产和生活工具, 如:陶器时代的陶盆、陶罐、陶瓶等器皿, 都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是实用与美的统一。

作为欧洲文明发源地的古希腊, 人们对科学与艺术并没有很严格的概念区分, 因为当时作为独立的科学和作为独立的艺术, 都还没有从自然造物之中分化出来。古希腊人认为, 凡是要凭专门知识, 通过学习才能学会的工作叫艺术:音乐、雕刻、图画、诗歌之类是艺术, 手工业、农业、医药、骑射、烹调之类也是艺术。这就是说, 古代意义的艺术还包括今天称作手艺的一类事物。希波克拉底时代的医学艺术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古希腊的医学概念也是在对技艺的理解上, 对应的便是艺术, 艺术与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一样, 不过是一种专门的技术而已, 古拉丁语中的艺术与早期英语中的艺术一样, 都是指包括艺术在内的技术或者技艺。

“医学本身即是科学又是艺术。医学与艺术的关系, 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同时发现二者之美的人, 应该是大智者。”林教授表示。

医学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之路似乎十分遥远, 而且步履艰难,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表现手法的问题。其中, 手的绘画表现能力难倒了几乎所有的医生或者学者, 因为多半医生不会画画。而艺术家又很难理解医学科学或者医学家大脑之中的科学形象, 而无法使之视觉化。然而, 计算机的诞生, 特别是微型计算机及其视觉艺术设计应用软件的普及和大量使用——即数字艺术这门新兴学科的诞生, 其展示世界、再现实物的能力, 已让技法高超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们相形见绌。同时也给许多对于绘画造型表现力望而却步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医生赋予了神来之笔, 为科学与艺术, 医学科学与艺术结合架起了桥梁, 而数字艺术正是这样一座桥梁。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柳冠中认为:设计是人类未来不被毁灭的“第三种智慧”。他讲到, 德国是“工业设计”发源地, 是基于产业革命的“大生产分工”经济基础上的“社会结构”这个“上层建筑”层次的产物。在“政府作为背景”的“德意志制造同盟”的建立标志了德国经济机制的“组织工业化”。在全球“市场经济”的竞争中, 德国的“工业化”一开始就不是狭隘的“行业”概念, 而是开放的、整合各行业的“社会经济结构产业化”的意义。这决定了他们的“制造业”在一开始的工业化进程中, 就已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和全球战略中形成了“产业链”的优势, 并逐步完成了经济产业结构的“工业化”。

在德国国家体制宏观层面上, 包括产业政策、科研与教育体制、文化领域、科技前沿、基础科学、标准化、专利、金融、法律、社会普及等等方面也已逐步形成在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层面上的“工业化”。“工业设计”早已融入德国社会结构的各个领域, 而从未局限于一种“专业”、一种“技巧”, 而是一种协调工业社会“大分工”所造成的行业、企业、工种、专业等隔阂的理念与方法, 所以“工业设计”在德国一开始就不被局限于作为“生产力”。而是作为“生产关系”在发挥着“调整、催化、引导”的巨大作用, 以及在整个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层面上“整合与集成创新”的巨大推动力!

“工业设计”不仅仅是一种“专业”、一种“技巧”;“设计”是一种人类生存与大自然共生最早的“智慧”, 也是“人类社会关系进化”、“分工”的智慧;“设计”是人类远早于“科学”、“艺术”的一种需求与“行为”。“设计”一直是作为“生产关系”, 在发挥着“催化、引导、调整”人类与自然、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巨大作用, 推动者人类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整合与集成创新”!

中国的问题在于中国大部分企业只致力于加工制造环节, 徘徊于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末端。中国目前所处的国内外经济社会态势和发展正是急需把“工业设计”作为中国“新产业结构创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我国自己的新型工业化产业链、新型工业文化的国策。但是, “研究型”设计才是未来社会的立足之本, 否则, 设计只是金钱和权力的一个附庸。

设计应是人类的未来不被毁灭, 出科学和艺术之外的“第三种”智慧和能力!

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李德昌副教授通过势科学的视角, 讲述了科学与艺术统一的逻辑本质。

势科学具有普适性, 它适用于教育、艺术、科学、文学、管理、经济、宗教等等各个领域。李德昌老师给“势”下了一个具体形象的定义:势=差别÷距离=差别×联系。并介绍了势科学的三大定律:势的运行机制是差别促进联系, 联系扩大差别, 所以“势、趋”不变, 宇宙加速膨胀, 社会加速发展;势的稳定增长达到某种临界值, 系统就会发生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叉, 从而衍生出各种素质、创新和风险;势的成长极限产生对称, 对称形成数学结构的群, 无干扰的物质势作用形成物质群, 所以宇宙和谐, 物干涉的信息势作用形成素质群、组织群及社会群, 从而推动素质和谐、组织和谐及社会和谐。

李德昌老师认为:一张具有艺术价值的风景画, 其山水、房屋之间总是具有明显的形象差别, 又具有时代背景下人文氛围的紧密联系。这就是艺术势。舞蹈的艺术势在于舞蹈形体动作的巨大差别建构的张力在圆润的动作协调中紧密的联系起来。创新也与势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创新是系统在大势作用下的非平衡相变和非线性分岔;艺术创新是蓄势待发—势不可挡—势如破竹—创新分岔的一个过程。

教育是科学与艺术的融合 篇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古往今来每一位师者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中都渴望让学生成为“乐之者”。北大力学系教授王敏中在其50余年的执教生涯中一直在追寻这样的教育之道。他常说,科学不是公式、数据的堆积,而是令人神往、使人心醉的艺术。而教育也应该像艺术作品一样,拥有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对于王敏中讲授的晦涩难懂的弹性力学课程来说,要想做到“寓教于乐”,实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一件考验心智的技术活儿。但从登上讲台的那一刻起,王敏中就一直在追求科学内在的逻辑和内在的美,努力使自己讲授的弹性力学成为一门优美、和谐、严谨、实用且富有艺术美的学科。

弹性力学是研究弹性体在外界因素影响下,其内部所生成的位移和应力分布的学科,也是固体力学学科中最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由于本科后续的弹性稳定性、弹性振动、弹性动力学、非线性弹性力学以及有限元计算方法等重要课程,都建立在弹性力学基础上,所以对于力学系学生而言,这是一门至关重要的课程。但这门课的教与学两方面都很不轻松,其原因是弹性力学的理论性与应用性都非常强:一方面它的研究方法非常严密,基本概念和理论内容很抽象,公式也很复杂,即使对一些经过简化的问题求解,通常也需要大量的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知识;另一方面,弹性力学主要被用以分析各种工程结构在施加外载之后的变形和应力,需要学生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将理论分析与工程实际很好地联系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弹性力学是一门难度系数非常大的学科,不少学生将其定义为一门抽象、枯燥又难懂的课程,学起来很吃力。倘若老师照本宣科,课堂“上座率”必定屈指可数,这门课也会被贴上无趣的标签,教学质量肯定大打折扣。但要把这门课讲得丰富有趣、学生爱听,对教师的讲课水平也是极大的考验。

1979年,王敏中和他的老师武际可教授为力学系的研究生和进修生讲授了一次弹性力学课。在讲课中,他们对现有的弹性力学课的叙述方法与内容安排做了改进,在总结当时讲义的基础上,于1981年出版了一本给研究生和进修生使用的教材《弹性力学引论》。该书是国内第一本以张量形式书写的弹性力学教材。

1980年,王敏中开始为力学系本科学生讲授弹性力学,也是从那时起,他便一直琢磨和思考怎样让学生更有效率、更轻松快乐地学好这门课。他为此专门做过调查,很多学生向他反映,在学习弹性力学的过程中阅读教材很吃力,希望能有更适合本科生的教材。

王敏中认为,由于弹性力学涉及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概括性,而且许多公式的求解过程对数学运算依赖性很大,学生在学习中没办法充分理解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对相关数学知识也比较容易遗忘,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的难度。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对弹性力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与内容相适应的、为学生们所欢迎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对弹性力学的恐惧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改革的第一步,王敏中决定从教材改革入手。为此,他成立了专门的教学小组,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之余,他们收集了30多种风格的弹性力学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以及国内外弹性力学教材的新动向进行分析和讨论。从1998年起,王敏中和教学小组成员放弃了部分科研任务,集中力量,历时3年,在总结和吸取国内外教材精华以及他们近20余年教学经验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修订并出版了原有的弹性力学教材《弹性力学引论》,其后又根据目前弹性力学研究的新发展,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新编写并出版了《弹性力学教程》。除了着重理论系统、问题提法和数学物理基础以外,新教材花了不少篇幅来讨论弹性力学的解题方法和叙述弹性力学的工程应用,使其更适合本科学生学习。

这本教材得到了诸多同行的好评,北京交通大学力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玉臣院士评价说:“着重理论系统的完整性和问题提法的正确性,这是作者们写这本书的宗旨,也是他们教学的特色之处。该书引用了不少关于弹性力学的现代研究……将弹性力学近半个世纪的研究纳入大学教材,国内教科书中大概只此一本,国外的教科书中也颇为少见。”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的教授也表示,《弹性力学教程》深入浅出、叙述严谨且富有启发性,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材。

改革第二步针对的是教学内容。据王敏中介绍,弹性力学教材有两种体系结构:一种先讲平面问题,再讲空间问题;另一种则先讲一般的三维理论,再讲二维理论。其中所使用的记号一般为坐标记号和张量记号,前者复杂,后者简明。考虑到理科生有着较好的数理基础,也考虑到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学小组最终决定采用先一般后特殊的Love体系和张量整体记号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弹性力学的边值问题、研究解法以及解答的具体应用等。

改革第三步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王敏中提出了“联想”教学法,希望借助这种方式,让学生分享创造的快乐。他说:“弹性力学涉及的问题大都比较难,不少方程式的解法也很复杂和巧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对解法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并向学生展示这些方法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粗放到巧妙,从而让学生掌握方法的精髓。在讲解建立弹性力学边值问题时,我们会作多个假定,让学生了解假定的作用的同时,还会告诉他们哪些新学科的产生与这些假定有关。”在王敏中看来,这种联想式的教育方式,“足以让学生眼前一亮,看到无限广阔的科学美景”。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启发学生去寻找开启新学科大门的钥匙,是比教学内容更重要的目的。

另外,对于一些易错的基本概念,如张量与坐标变换的关系、协调方程的价值和意义、平面应变与平面应力的差异等概念,王敏中除了从不同角度反复讲解以外,还会不定期举行小测验,并对普遍性错误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nlc202309040247

这样的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得到了校方的认可,也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听过王敏中讲课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他讲课深入浅出、少而精,体系完备、概念清晰易懂、推导严格简洁,且还不断留下伏笔,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同时,他很注重对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并巧妙利用历史资料、介绍国内外研究近况等方法,对学生循循善诱,让他们时刻处于创造与发现的激情之中,充分感受成功带来的愉悦。在学习本课程期间,有些同学做了进一步研究、查阅资料,写出了有水平的论文,并在期刊上发表。

在王敏中以及教学小组多年的努力下,曾经看似枯燥复杂的弹性力学,如今成了吸引学生的“香饽饽”,不少学生通过网络与王敏中联系,发帖索要王敏中的课件、讲义以及授课视频。他认真负责、深刻生动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们的喜爱,学生们纷纷表示:“王老师的课深入浅出,很有启发性,不但讲授了知识,也让我们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科学的治学态度。”“王老师的课让我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到自已的不足和科学的神圣,让我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会’,浮燥、粗心和自作聪明都是做学问的大忌。”

2004年,王敏中主讲的弹性力学课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也是北大优质名牌课之一。任教期间,王敏中曾多次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北京市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力学教师等奖励和称号。

王敏中之所以能在保证教育应有的科学严谨的同时,还能让它富有艺术的美感,是因为有扎实的科研背景作为其教学后盾。1962年,王敏中毕业于北大数学力学系,随即留校任教,几十年来一直专注于弹性力学的研究,证明了多个弹性力学领域的相关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复合材料力学、计算力学、弹性动力学、断裂力学和热弹性力学等多个方面;发表了150余篇论文,他的论文曾被4年一度的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第15、16、17和18届大会接受。

他认为,科研对教学小组及他本人“深入浅出、少而精”的教学理念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师拥有‘深’的程度,才能给学生进行各种‘浅’的铺垫,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达到‘深’的彼岸。”“弹性力学的很多方法、手段和理论背后有着曲折的故事,其中有成功的典范,也有失败的案例,我们把这些故事和历史讲给学生听,对启发他们的思维十分有益,学生也有兴趣听。”

王敏中常说,人才培养工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所大学的整体实力,而教师的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工作的好坏。作为师者,除了术业有专攻外,还得拥有十八般武艺,吸引学生的注意。教育不是只有刻板生硬的一面,它也可以生动有趣,让人意犹未尽。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篇4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伦理思考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方面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丰富,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人类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赋予科学技术以人文关怀.社会各界都在致力于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之链.

作 者:李霞玲 李诗和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64刊 名:科技创业月刊英文刊名:PIONEERING WITH SCIENCE & TECHNOLOGY MONTHLY年,卷(期):2004“”(7)分类号:B82关键词: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伦理价值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篇5

人文语境中的科学--论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观点

在逻辑实证主义盛行、科学与人文日益分离的时代,爱因斯坦以其理论和实践,艺术地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爱氏在探索的动机、科学与形而上学、科学与宗教、科学与伦理、科学的直觉方法与真理的美学标准等方面沟通了科学与人文,从而阐明了科学的.人文基础.科学不是孤立的科学,科学是人文语境中的并吸取人文滋养的科学.

作 者:黄文贵 杨峰  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刊 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PKU CSSCI英文刊名: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年,卷(期): 21(3) 分类号:N031 关键词:科学   人文   科学文化观   爱因斯坦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篇6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长期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而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高扬人性大旗、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精神.

作 者:宋清波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中州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B82-057 关键词: 

动漫艺术创作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篇7

剪纸、皮影、木偶等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中国动漫艺术发展初期就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一时期的中国动漫艺术制作出了如剪纸动画《葫芦兄弟》, 木偶动画《阿凡提》等具有浓厚的艺术美感的优秀作品。

陶瓷作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动漫艺术创作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应用。仰韶彩陶、唐三彩、钧瓷、汝瓷、青花瓷等陶瓷品种可以为动漫艺术创作提供丰富的资源, 而其每一种陶瓷品种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底蕴均可作为动漫艺术创作的基础素材。下面将从表现符号元素、人物角色和装饰色彩、故事题材这三个方面, 来分析动漫艺术创作与陶瓷艺术的融合。

一、装饰符号元素——仰韶彩陶

装饰符号元素是经典的动漫艺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 如在日本宫崎骏系列中, 《千与千寻》中塑造的“无面人”所戴面具上的纹饰;《龙猫》中塑造的“龙猫”身体上的“反月牙”纹饰;《幽灵公主》中塑造的阿珊面部的装饰纹等, 都具有标志性的装饰符号元素。恰到好处地运用装饰符号元素, 既能强化动漫艺术作品的独特性, 也可以使动漫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更加突出。

陶瓷艺术中的装饰符号元素起源于人类社会的早期, 其中以仰韶文化中发现的仰韶彩陶纹饰最具代表性, 对动漫艺术创作中装饰符号元素的设计和使用很有启发作用。鹳鱼石斧纹是仰韶彩陶装饰符号元素中最特殊的:鹳叼鱼和一把带柄的石斧图案, 鹳的形体呈椭圆, 圆眸, 嘴尖长而直, 昂首挺立, 微向后倾, 嘴叼一条大鱼, 形态逼真, 古朴优美。石斧捆绑在一个竖立的木棒上, 木棒上有四个圆孔, 用以穿绳固定石斧。木棒中部有“×”形文字符号, 握柄处用尖状器刻画出绳索花纹。鱼纹在仰韶彩陶中占有很大比例, 其中最早发现的是人面鱼纹:在圆形的人面中画出鱼纹, 嘴边和双耳相对有两条小鱼, 头顶上装饰类似鱼身, 构成想象奇特的人鱼组合。额头从面部中线一分为二, 左边为黑色, 右边从下面向上突起一个黑色半圆。在鱼纹的基础上变化又产生了鳗鱼纹、游鱼纹、鲵鱼纹等。

仰韶彩陶的装饰符号元素是原始人类对自然直接感悟的反映, 是原始人类艺术创作中对点、线、面作为基本符号元素的理解和运用。在动漫艺术创作中可以吸收仰韶彩陶中对点、线、面的使用方式, 与动漫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场景相结合。将自然界中的物象用点、线、面进行抽象化的处理, 用抽象出来的图案进行重新组合, 从而赋予装饰图案以新的含意。常见的波浪纹线条与漩涡纹线条, 两者的疏密组合, 可形成象征起伏涌动的河流;弧形重复形成的花瓣纹与漩涡纹的不规则组合, 可形成落英缤纷的视觉效果;波浪纹线条与花瓣纹的间隔组合, 可形成水面落花的直观印象。

在动漫艺术创作中, 每一个抽象符号的设计原型在现实世界中都有对应的来源。根据动漫艺术创作过程的需要, 对来源于现实中的实物符号进行重新组合、解构, 最后可成为动漫艺术作品中的一个装饰符号元素。

二、人物角色和装饰色彩——唐三彩

独特的人物造型设计和丰富的色彩组合是动漫艺术创作中一直遵循的规律。美国动漫艺术以迪斯尼风格为代表, 通过塑造如米老鼠、兔八哥、达菲鸭等一系列的动漫明星, 为美国动漫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借助计算机技术, 1995年推出的第一部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 打破了动漫艺术发展材料和表现技法的限制, 之后的《海底总动员》、《恐龙》使用的三维渲染仿真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日本动漫艺术经过萌芽期、探索期、成熟期和细化期, 已成为一个动漫强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日本动漫艺术界出现了手冢治虫, 他的代表作品《铁臂阿童木》, 使动漫艺术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这是日本动漫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此后出现的宫崎骏将动漫艺术上升到人文高度, 其代表作《风之谷》、《天空之城》、《龙猫》、《千与千寻》等都充满着让人类对自身发展问题的反思。动漫艺术在日本已经成为国民生活中的一部分。

艺术的特殊性决定着我国动漫艺术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艺术中寻找出路, 《哪咤闹海》、《海尔兄弟》、《西游记》等动漫艺术作品的出现, 代表着我国动漫艺术创作在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尝试, 2010年上映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国动漫艺术创作中对人物角色的设计, 可以尝试将唐三彩中的三彩马、三彩骆驼、三彩乐舞俑等造型作为创作原型。唐三彩吸收了中国绘画、雕塑等传统美术的特点, 采用堆贴、刻画等装饰形式, 造型生动逼真, 线条粗犷有力, 色泽艳丽, 富有生活气息。唐三彩在唐初就深受异国人们喜爱, 曾流传到地中海沿岸、西亚、日本、朝鲜等地, 它是中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在动漫艺术创作中, 色彩的搭配和选择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人的眼睛捕捉到色彩光线时, 就会产生感觉和知觉上的意识, 并由此产生对于色彩的情感。如色彩设计学中提出的冷色调和暖色调, 色彩的轻重、色彩的软硬、色彩的热烈与平静等等, 这些皆是色彩本身所引发的人们大脑中潜藏的记忆和印象, 即色彩的情感体验。欧美动漫作品中的色彩以鲜明、对比强烈为主, 给人以欢快明亮的感觉;日本动漫作品中的色彩以柔和细腻的渐变过渡色为主, 营造出清新、舒适的视觉效果。

从色彩设计学角度来看唐三彩, 其色彩是陶瓷品种中最为丰富的。唐三彩主要以黄、褐、绿三色为主, 经过添加不同的金属氧化物而在器物表面形成浅黄、赭黄、浅绿、深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多种色彩。由于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釉色的流动, 相互之间的浸润, 形成斑驳淋漓、虚实相间的独特艺术效果。唐三彩特殊的材质呈现出来的色彩, 引起人们感觉、视觉以及情感方面的关注, 对于动漫艺术创作在色彩的选择上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唐三彩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现代三彩瓷板画[1], 讲究线条的节奏、形体的组合、空间的整体布局和光与色的变幻莫测, 画面给人以愉悦的视觉效果, 华而不俗、艳丽夺目。三彩釉画充分利用釉彩的流动性、透明与不透明性, 通过重叠、渗透等技法, 使画面产生层次感、厚重感, 给人感觉既有西洋油画风格, 又有中国水墨写意效果, 形成一种新的视觉冲击力。现代三彩瓷板画的这种艺术效果对于动漫艺术创作在色彩的选择和材质的搭配上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将三彩艺术与民族、习俗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结合起来, 创作出来的动漫艺术作品必定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故事题材——钧瓷与汝瓷

故事题材是表现动漫艺术作品主题的重要载体。在动漫艺术作品中, 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即是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结构重组, 从而完成对主题的表达。经典故事题材中所蕴含的理性、古典、非常规的世界, 与现实世界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借助其奇异怪诞的艺术表现风格, 对经典故事题材进行重构, 所创作出来的动漫艺术作品可以既有经典题材的“痕迹”, 又符合现代审美思想。

故事题材经艺术加工, 完成主题渲染是动漫艺术传达主题的精髓。钧瓷和汝瓷是宋代发展到顶峰时期出现的两个重要瓷种。钧瓷古朴刚劲, 挺拔秀美;汝瓷温润古朴, “似玉, 非玉而胜玉”, 它们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钧瓷和汝瓷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 “蚯蚓走泥纹”、“窑神”、“冰裂纹传说”、“天青釉传说”等故事, 均可以作为动漫艺术创作的题材, 同时又能作为渲染动漫主题的极富民族性文化资源, 对钧瓷、汝瓷等特质因素的提取将可丰富动漫的创意空间。

钧瓷艺术独到之处是使用了一种“乳浊釉”, 即“钧红”窑变色釉。钧瓷的青色有萤火一样幽雅的蓝色光泽, 红釉和蓝釉相互融合产生“钧紫”形成独特的“蚯蚓走泥纹”。美妙的釉色艺术和“入窑一色, 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为动漫创作提供了机缘。钧瓷的材料要素、空间结构要素和各种形式要素, 如色彩、线条, 它们都是符号构成的物质媒介。钧瓷的精美绝伦体现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而汝瓷玉润的釉色、静穆的美感、天然的神韵与传统文化提倡的含蓄、典雅、朴质、清淡等特征相呼应, 其内在特质也是动漫艺术创作的丰富源泉。

钧瓷与汝瓷艺术中所蕴含的理性、古典、非常规的境界, 与现实世界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借助动漫艺术创作奇异怪诞的表现风格, 对其体现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结构重组, 所创作出来的动漫艺术作品肯定会达到既有经典题材的“痕迹”, 又符合现代审美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2

[2]洛阳博物馆编.洛阳唐三彩.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0

[3]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编.河南钧瓷汝瓷.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1987

[4]张朋川编.中国彩陶图谱, 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5

[5]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彩陶.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9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 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手工制作

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充分融合,遵循科学与艺术两个领域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导策略和教学素材,提供幼儿宽阔的探索空间,提高幼儿的探索意识,进而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一、改变手工制作活动的思路

当前,传统手工制作的制作思路相对简单,未能深入涉及科学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手工制作的思路,探索物体的具体性能,进而引导幼儿发现这种性能的原理或者原因,开展科学设计,将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充分融合。例如,在不倒翁的制作中,教师要引导幼儿对不倒翁的外观进行详尽的观察,在对其外形特征具有一定的认知后,进而探究它不倒的具体原因。教师要鼓励幼儿扩宽思路,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想法进行验证,如果不能找到不倒翁不倒的原因,幼儿就做不出真正的不倒翁。在不倒翁具体制作中,教师还要适当加入一些探索环节,例如,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固定重物放置的位置和方法,并且不断对设计进行科学调整,进而在制作过程中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

二、挖掘手工制作中的科学教育价值

(一)将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有机结合

任何物体的造型都是对现实客体的综合以及分析,其中涉及明暗分布、空间配置以及物体结构等规律和特点。例如,制作不倒翁,幼儿就需要弄清复合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并且分析其各部分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以及比例等。既有对不倒翁形态的综合与分析,使其造型优美;同时还要对不倒翁的科学规律进行综合与分析,使其具备不倒翁的特性。在制作中完成对物体的科学规律与形态分析,可以实现幼儿的推理、感知、理智以及知觉的完美结合。

(二)科学设计和探究手工制作的过程

对幼儿手工制作过程进行設计和探究,主要包括设计制作的目的和目标、合理安排时间、进行科学分组,开展作品评价、反思、总结以及交流,其中,幼儿的自评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评价是帮助幼儿反思制作过程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幼儿可以回顾自己的手工制作全过程,综合考虑资源以及技能的有效利用。虽然幼儿受到年龄限制,尚不具备主动反思的能力,但是教师要给予幼儿科学的指导,帮助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评价、交流和反思,进而提高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加强对手工制作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与态度。

(三)科学开展小组合作制作

如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画草图是重要环节,幼儿将脑中的思路画在纸上,实现思维的客观化以及外在化转变,让制作变得更具有操作性。草图绘制就是幼儿自身想法的体现,通过草图幼儿可以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研究,同时,草图可以为不倒翁的制作提供提示线索和背景因素,充分表达幼儿的情感。因此,在手工制作中,教师要对幼儿科学分组,开展小组合作制作,并且引导幼儿以草图的形式将自己的设计与构思展示给小组成员,组内开展讨论,提高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三、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条件

教师要深度挖掘手工制作的现实价值,真正实现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完美融合,教师要耐心、积极地引导幼儿,提供给幼儿更大的探索空间,并且尊重幼儿的个性化设计,不能用统一的规范要求以及限制幼儿。

(一)合理选择制作素材

例如,传统的“纸工老虎”,幼儿只需要按照规定好的虚线以及实线进行剪裁和对折就好,这种手工活动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合理选择制作素材。例如“建造房屋”,需要幼儿自己收集各种资料,进而画出草图、开展小组合作,分别扮演粉刷匠、水泥工、木工、水电工以及设计师等角色,考虑如何设计门窗、房顶的结构以及如何开展制作等多方面内容。

(二)充分挖掘素材功能

幼儿园课程通常划分为健康、语言、艺术、社会以及科学等几个领域,教师在组织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中,要注重各个领域的联系和融合,实现幼儿教育的根本意义。例如,在不倒翁制作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制作素材的教育功能,实现幼儿经验以及能力的全面提高,将制作过程变为幼儿建构以及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到创造的美和探究规律的乐趣。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充分融合,可以培养幼儿创造美、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情感认知,同时,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探究意识以及发现能力。科学与艺术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实现两者的统一与融合,对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开莲.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幼儿手工制作活动双重价值探析[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9).

科学与艺术 最美的遇见 篇9

科技的“机械味”与艺术的“文艺范”似乎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却怎知也会遭遇最美的“遇见”,从爱因斯坦到钱学森,古往今来,不乏以科学成果闻名的音乐“发烧友”。近日,在香港科技大学持续两周的“创意间的亲昵”音乐会上,这种最美的遇见展现得淋漓尽致——享誉国际的音乐大师遭遇学生尖锐的质疑,整日与数字为伴的理工科学子提出让大师称赞的创意。科技大学里的文艺范儿别有一番意味。

一曲“几何学”拉近了彼此

“萤火虫是这样的吗?您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去„表达‟萤火虫?”

4月23日下午,香港科技大学展艺厅,在一曲名叫“萤火虫”的交响曲结束后,有学生向演奏家提出了疑问。

这是香港科技大学“创意间的亲昵”音乐会排练现场,音乐会由著名华人作曲家盛宗亮积极推动而成,今年已是连续举办的第三届。

已连续两年参加音乐会的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研究生郑爽介绍,“创意间的亲昵”音乐会是一场音乐家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其间,国际知名的音乐大师和年轻的音乐家,将通过讲座、公开排练、讨论会等形式与学生共享音乐创作的过程。音乐家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学生的质疑。

郑爽正准备听一场名叫“几何学”的乐曲排练,整日与数学打交道的她,从没想过数学概念可以通过交响曲的形式表达,因此想要一探究竟。

作为理工科学生的郑爽并不掩饰自己音乐知识的匮乏,她笑称自己这是去“打酱油”,但打过几次“酱油”后竟发现这个“酱油”味道不错。

郑爽说,她本来以为音乐艺术的创作与自己的世界毫不沾边,可音乐会活动让她改变了想法。音乐会期间,通过聆听大师讲座和参与曲目排练的讨论,她发现大到曲目的结构和创造理念,小到一个节奏和音符,她都可以参与其中,甚至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融入。

音乐会让理工高校有了不一样的氛围

“让学生走进音乐家的世界,理解艺术的思维,这是大学办音乐会的目的。”盛宗亮说。作为国际知名的音乐大师,盛宗亮一直是音乐教育的倡导者。

持续两周的音乐会包括16场排练、两场讲座、1场讨论会,他明显感受到学生的想法和思维可以给音乐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有时是一丝灵动,有时是一点惊叹。盛宗亮对理工学子们赞誉有加。

同时,盛宗亮认为,音乐会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艺术的修养,把艺术的创意思维融合到科学中,提升学子的人文情怀。

曾任香港科技大学驻校作曲家、现任教于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的颜名秀是第一届获邀的音乐家之一,她认同艺术与科学可以结合的观点,也认同艺术熏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校园音乐会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作曲家,而是让他们了解艺术思维,特别是在理工类高校,可以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颜名秀说。

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带动了校园人文氛围的转变。

涂瀞文是广东金融学院的教师,每年“创意间的亲昵”音乐节举行期间,她都从广州赶来。除了音乐会的理念和活动,香港科技大学的艺术氛围也深深感染了她。

作为理工高校,香港科技大学一直以科学和商业作为主要的研究和教学方向。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校园人文气氛日趋浓厚。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说,通过“创意间的亲昵”音乐活动,大学的艺术教育得以加强,学生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也培育了创意的思维。

据盛宗亮介绍,虽然香港科技大学目前尚未专设音乐系,但该校在人文社科学院开设了音乐暑期课程,包括作曲、音乐理论入门等,供学生选读,而且每次开班几乎都人满为患。

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 篇10

2006-11-16 14:15:43

举世瞩目的诺贝尔奖自1900年6月设立以来,已经整整100多年了。100年来,有6位华裔科学家先后荣膺了这一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奖项,而第一位走上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政大厅诺贝尔奖领奖台的中国人,则是当时只有31岁持中国护照的留美博士李政道。40多年过去了,1999年11月,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庆祝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的李政道作了《物理学的挑战》的演讲。他首先展示的一张投影片上写着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然后,他慢慢解释道:“世界上除真空以外,什么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科学的目的就是研究一切物质的基本原理,即‘物理’。中文名词‘物理’,乃物之理也,最初包罗所有的科学,不限于西方名词physics所指的范围。”他指出,杜甫的“这一非凡的诗句,道出了一个科学家工作的真正精神。不可能找出比‘细’和‘推’更恰当的字眼,来刻画对物理的探索。”“‘细’是细微的观察和实验,‘推’是数学的逻辑演绎和推理。”——虽然最后一句话引来了场上的一些笑声,但大家都同意他最后的结论:“由此可见,在辉煌的中国文明历史中,艺术和科学一直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

李政道23岁时即完成了博士论文和答辩,因“有特殊见解和成就”而名列第一,成为著名的“神童博士”。30岁时,李政道已是美国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教授。他同比他年长4岁的杨振宁博士一道提出了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不守恒的“李—杨假说”,这假说很快被另一位留美女博士吴健雄的β衰变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科学界一直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当年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李政道作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演讲。他首先讲述了一段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语空在如来佛手掌上翻跟斗的故事——神猴孙悟空奋力翻了一连串的跟斗,以为已经到了宇宙的尽头,实际上还是在如来佛的手掌之中。李政道接着说:“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取得很快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须记住,即使到了如来佛手指的底部,我们离绝对真理还很远很远。”因此,“我们以有限的人类智慧去认识无限的宇宙奥秘,是一个永不终止的过程。”这里,李政道是在讲科学,讲真理,但是,谁说李政道又不是在讲文学,讲艺术?

李政道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的确没有停步,他年复一年地在理论物理研究和推动实验物理方面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新的成就。李政道在探索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上也没有停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以后,李政道一有机会就回到中国访问。1974年5月30日凌晨,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游泳池接见了李政道。毛泽东见到他,第一句话就问:“告诉我,为什么对称性这么重要?”毛泽东认为对称在本质上是一个静止的概念,而人类社会的进化是动态地改变的。李政道从茶几上拿起一支铅笔,让它在来回倾斜的笔记本上运动,说明尽管这里一刻也没有静止,但整个动态过程具有对称性,对称的概念绝不意味着静止,它适用于从宇宙的产生一直到亚核物理所有的自然现象。毛泽东对这个解释点头称是。李政道及时进言,婉转地建议对在科学上有天才的少年可否从小培养,因为国内的运动员和芭蕾舞演员也是从小培养的。结果他的建议受到采纳,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少年班。

1978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李政道来访,我亲耳聆听了他关于科学与艺术之间关系的高见。他以科学巨擘爱因斯坦为例,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同时也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弹钢琴和拉小提琴的技巧都很高,不要过分宣传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怪人”,第一流的科学家是懂生活、懂艺术的。我曾陪同李政道、秦惠夫妇参观过中国美术馆,发现他对写意国画有很深刻的鉴赏力。

从八十年代开始,他就广泛接触中国第一流的国画大师,请他们创作“科学国画”。

1988年5月,李可染听李政道给他讲了中国古籍记载公元1054年天王星附近超新星爆发,放射出同步辐射强光的科学道理之后,满怀激情地创作了一幅水墨画:一个宋代的牧牛儿童,正凝神望着天空上出现的神奇星光,题为“晓阳辐射新学光”,因为对超新星爆发遗迹的研究促进了近代射电天文学的发展。

李可染为李政道画的第二幅科学国画的主题是“超弦理论”:现实四维时空世界中的所有现象只是十维空间中一根弦的表现。李政道提示道:“想象用一根三维的线来画一幅二维的圆。再想象这根线可以按任何方式运动,便可产生二维圆象的运动。”李可染经过潜心思考,一反传统笔法,挥洒出一幅题为“超弦生万象”的抽象水墨画,画面上充满动感的点和随意地一气呵成的曲线,似乎游于无穷,寓于无境。李政道请李可染再画一幅表现重离子碰撞的奇景,李可染这位“师牛堂主”,得心应手地画了两头刚健的牯牛顶角对撞,题为“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极具力度。这位一生都是画平和风景题材的国画大师,自谓为李政道描述的重离子碰撞的科学壮观所震撼,画出激烈的抗衡势态,落笔时,感觉到自己的心脏都在剧烈地跳动。

作为科学家的李政道,同时还是艺术家。难怪在聘李政道为名誉教授的中国十几所高等院校中,有一所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96年,李政道在接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的演讲中,这样说道:“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映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的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一类特定的抽象和总结,适用于所有的自然现象,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两者都在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普遍性一定植根于自然,而对它的探索则是人类创造性的最崇高表现。”

2006年11月11日电“科学与艺术”主题雕塑“落户”清华科技园,李政道为雕塑揭幕。“科学与艺术”主题雕塑以已故中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86年专门为李政道所作的画作《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为模型创作而成。这一雕塑也成为李政道80寿诞的生日礼物。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引出了一段李政道与李可染相知相惜的忘年交故事。他们对于科学艺术的见解不谋而合,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其追求目的是真理的普遍性。李可染先生曾感叹道,他一生画的都是平和的风景题材,但听了科学家描述重离子碰撞奇景,也不禁为科学的壮观所感染,平生第一次画出抗衡、对撞的画面,落笔时,心都在跳。

上一篇:高血压病科普知识下一篇:有趣汉字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