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活动的本质

2025-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活动的本质(精选7篇)

经济活动的本质 篇1

实践: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活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探讨人的生命活动之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本质入手,揭示了这种活动所表现的生产、劳动或实践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由此将实践确定为人的本质。在对实践活动的多重分析中,深入地说明了实践之批判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变革性的根本特征;而这一变革性的.实施,又表现为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以及价值性和真理性的统一。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 驻马店 463000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B01关键词:实践 实质 对象化 创造性 变革性

经济活动的本质 篇2

关键词:经济法,本质,国家,干预协调,规范经济运行

为什么要研究经济法的本质?实质上就是通过研究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特性, 从而有助于确立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的地位。经济法的本质是经济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重要方面, 也是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理论依据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本质的界定以及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二是简要介绍国内学者对经济法本质的观点, 并且做相应的评析, 三是通过引入实例作分析, 从而论述经济法的本质问题。

一、法的本质和经济法的本质属性

《现代汉语词典》对本质的界定是: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即本质是事物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 是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 是由事物范畴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认为, 法的本质可分成三个层面进行理解:一是法的最初本质表现为法的正式性, 法律直接形成于国家权力, 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二是法的本质其次表现为法的阶级性———统治阶级整体、共同、根本的意志。三是法的本质最终表现为法的社会性, 指法的内容是受社会、文化、习俗、宗教等因素制约的, 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即法的物质制约性和相对独立性。

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要与其他法律部门进行区分, 主要应该是看经济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本质属性, 即经济法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也就是经济法的本质是经济法固有的、决定经济法性质和发展方向、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根本属性。

二、关于经济法本质的主要观点及简要评析

对于经济法本质的问题, 我国经济法学界的各位泰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国家干预、参与经济论 (1)

潘静成、刘文华教授认为, 经济法的本质包括五个层面:1.是平衡协调法;2.是社会本位法;3.是系统、综合调整法;4.是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对立统一的法;5.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此观点仅部分把握了经济法的本质, 经济法具有“国家干预经济”的性质, 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国家只有“干预”职能, 并没有“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之权。

(二) 国家干预经济关系论

李昌麒教授认为, 经济法是基于市场存在缺陷的情况下而“需要政府干预经济”的一种法律部门。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在于“干预”, 因此经济法就是国家干预之法。此观点未确切把握经济法的本质, 它突出强调经济法的“国家干预”性质, 但忽略了现代经济法除了“干预”外, 还需要更多的柔性“协调”手段。

(三) 国家调节论 (2)

漆多俊教授认为, “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社会经济的意志的体现, 是在国家调节社会经济过程中人们行为的法律规范。经济法是国家调节即‘国家之手’有效运作的法律保障。”此观点并不完善。将经济法界定为“国家调节”, 即国家干预社会经济之法,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家不仅具有干预调节经济运行的职能, 同时具有协调经济运行的职能。

(四) 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经济论 (3)

王保树教授认为, “经济法的本质只能概括为‘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之法’, 而不是概括为‘确认政府干预经济之法’, 更不是概括为‘政府干预经济之法’。”此观点比较确切把握了经济法的本质, 但他认为“国家干预经济”与“政府干预经济”是不同的概念, 应采用“政府干预”的概念, 而不用“国家干预经济”。这就忽略了“政府干预”之权通常由国家立法授权这一前提, 将“国家”和“政府”的内在必然联系切裂了。

(五) 国家干预协调或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协调经济运行论 (4)

张富强教授认为, 经济法的本质应界定为“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或“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这一观点从经济法的规制机制把握经济法的本质, 同时运用法哲学的抽象方法, 集中描述了经济法的特点, 反映出经济法适应时代需要对法律调整方法的重大变化。因此, 笔者认为张富强教授的这一观点比上述各家的观点更全面, 更具科学合理性, 具体通过实例来分析。

三、实例分析

案情介绍:1997年, 香港政府为应对东南亚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国际投机“大鳄”的市场炒作, 于1998年8月动用近千亿港元入市操作。为增强货币及金融系统抵御国际投机者跨市场操控能力, 香港金管局、香港政府财政司于9月5日和9月7日相继推出巩固货币发行局制度的7项技术性措施和严格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纪律的30条措施。

从经济法本质的角度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

香港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 防止国际投机家的操作, 一是动用近千亿元入市操作, 协调市场关系, 是经济法或经济政策调整流转关系的体现。这种流转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具有经济管理的性质, 是政府预防“市场失灵”的一种经济规制手段。二是通过推出金融监管措施干预金融市场, 对香港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经济法或经济政策协调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管理关系的体现。经济管理关系不是主要对行政权力的控制和分配, 不能由行政法调整;也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亦不能由民法来调整。这表明经济法的特有功能是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等传统法律部门所不具备的。

而这背后体现的是国家授权政府的行为, 能够对经济加以全方位、多层面干预或协调的, 非国家莫属。国家始终是规制微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的主体。国家往往通过立法授权政府来行使对国内经济运行的干预或协调, 并对政府的这种干预或协调加以规范。香港政府在坚持自由经济政策的同时, 对经济或市场予以适当的干预、协调和管理。通过这些措施, 减少了亚洲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 最大程度地保护了香港的市场和经济。

四、经济法的本质分析

从上述实例中可以看出, 经济法调整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面对“市场失灵”实施法律救济, 国家通过立法授权或认可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或协调, 规制市场活动, 克服市场失灵。同样, 面对“政府失灵”, 将限制政府滥权, 国家通过立法规范政府的干预或协调行为。预防、克服和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有效弥补民法和行政法调整的缺失, 正是经济法最本质的属性。

经济法是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 在任何时代, 国家始终是规制经济的主体, 为完成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使命, 国家往往通过立法授权政府行使经济规制权, 并对其规制行为进行规范。

经济法同时也是“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国家履行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职能必须通过授权政府实施, 而经济法就是国家通过立法的途径“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

立足于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公平和效益的经济法, 通过“国家干预协调或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协调经济”, 也就是授权政府依法宏观调控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微观规制市场交易主体的交易行为, 又将政府的规制行为严格地限制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

所以我们说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或“认可和规范政府干预或协调经济运行之法”。民法的个人本位、行政法的行政权力本位主义从一定程度上都是为了维护个人自由, 但是两者分别走了两个极端, 经济法通过对两者公权和私权的部分限制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这是其与民法和行政法的分野, 也正是其作为独立法律部门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顾功耘.高等学校法学教学参考用书:经济法案例法规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张富强.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3]张富强.经济法通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3.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 篇3

经济增长的过程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各种资源的组合和配置。要素的组合方式不同,不同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不同,使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从而就有了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伊达尔戈认为,复杂产品(从企业到机器人,从应用程序到汽车)是经济知识的物理生活,是一个对其教育、基础设施和能力的可衡量体现。美欧上演的一波波金融危机故事告诉人们,发达国家超脱于实体经济发展之外的繁荣终归是一场幻梦;国家的良性发展需要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来保证。

经济秩序本质上是一种行为模式,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都需要这种行为模式,也只有在这种模式里才能够正常进行。尽管我们不能指望经济学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能对新的思路期望过高,但是它会给予我们启示,改变我们的观念,拓宽我们研究经济的思路。一如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库兹涅茨所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它要求的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调整”,“我们把各国的经济增长看作是通常由人口的增加和广泛的结构变化所伴随的每个人或每个劳动力产值的持续增加。”

科学技术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反过来,社会经济又决定着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即科学一技术一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发展过程。伊达尔戈认为,“我们首先(要)理解与人类紧密相连的信息物质——这些信息体现了人类的知识技术”,即“对知识技术的实际运用”。根据伊达尔戈的解释,一种新的技术或工艺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并带来利润和潜在的赢利前景,才称之为“创新力”。从历史上看,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国家就是强国。当然,世界科技中心可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会有几个中心。

创新性思维的产物,不同于其他东西,具有自己的特性。尽管土地、机器、资本、资源等都是稀缺的,但是思维与创新及其相应的知识则是丰富的。“因此,我们真正在试图解决的经济问题,其实是关于在人类关系网中知识、技术实体化的问题。”正如伊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中所言的,知识存量,包括技术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存量,知识存量在不断增加,利用知识存量就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所以,增长的根本问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在经济体系中,信息的发展——也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一点……”

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增长的动力转换。无论是马克思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还是伊达尔戈的创新及知识技术进步论,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和凝集了人类迈向工业化进程中,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源泉、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认识渐趋于深化的演进轨迹。特别是伊达尔戈开创了物理学、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的先河,其独创的信息量的增长,以及使信息与无序、混沌抗争并增长的原理学说,不但颠覆了经济发展和财富起源的传统假设,还比较好地解释了经济发展过程中质的变化。这一“创新”,不仅关系到正确的理解经济增长的本质与内涵,还关系到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预判。

“知识技术的扩散解释了国家制造产品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本质上就是国家间促使信息增长能力的差异。”就像伊达尔戈说的,经济增长的复杂性的本质、内涵决定了不能把复杂性全部归结为认识过程的不充分性。复杂性是客观世界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属性,不会因为科学的发达而消失。那么,面对复杂性的问题,遵循什么样的路线,这就是伊达尔戈在《增长的本质》一书中所研究的重点。在伊达尔戈之前,从来没有人以这样的方式研究经济增长,即“如何从科学角度看待信息不断增长这一问题”,以及“如何像物理学家一样思考”(保罗·罗默)。

经济活动的本质 篇4

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劳动者有人身自由。第二,劳动者一无所有。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①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它包括三个部分: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②劳动力的价值的构成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力价值的最低界限是由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

③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源泉;

④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能够获得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2、资本主义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权

①资本家之所以能够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②所有制与所有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的性质和特点只能从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实际运动中去把握和理解。所有制决定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意志关系的性质在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的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史家评价某部宪法: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仅限于分别阐释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甚至没有明确规定政体。许多人相信,这部宪法只是一部临时性宪法。然而,恰恰是这样一部临时性宪法竟通用了65年之久。形成这部宪法如此特点的原因是

A.英国的历史、国情和民主趋势的结合

B.美国克服邦联制下无政府状态的必然

C.德国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影响

D.法国共和派和保皇派斗争妥协的产物

2.法国宪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权宣言》为基准,1875年之后,宪政制度逐步得到广泛认同。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

A.无成文宪法却有稳定的宪政制度

B.宪法行二百年而基本体制不变

C.启蒙思想影响下宪政坚决彻底

D.在各种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进

3.自1789年《人权宣言》发表后,法国在近代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先后出台了11部宪法。这些宪法大多寿命短暂,有的甚至“胎死腹中”。唯独1875年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这主要是因为()

A.总统权力被有效限制

B.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

C.人权诉求不断得到满足

D.资产阶级革命较为彻底

4.下图是近代某国某时期的政体示意图,示意图所示制度特点是()

A.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执掌

B.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

C.元首是选民直选产生

D.元首拥有任命内阁、主宰议会等大权

5.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表明当时的普鲁士()

A.用代议制粉饰封建君主专制

B.已具备近代民主政治的某些特征

C.确立了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6.1871年有德意志观察家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现在我们用来获得这种伟大成就的手段却给我们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我们将为此付出代价。”由此判断,德意志统一中的局限性是()

A.自上而下的统一使德国未能建立起代议制

B.普鲁士一邦独大不利于德国统一真正实现

C.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

D.联邦制国家不利于德国海内外市场的开拓

7.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约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

A.国家统一尚待时日

B.各邦在议会中权力平等

C.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

D.代议制民主名不副实

8.直到1879年1月,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公爵们的共和国”才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起来。这反映出()

A.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强大

B.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的完成

C.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

D.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共和制

9.下图为某学生在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单元所做的课堂笔记。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B.议会粉饰君主专制

C.国家权力分权制衡 D.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10.1848年6月,法国所有成年男子都以直接、秘密的投票方式推选自己的代表。1851年,路易·波拿巴通过政变上台后,投票原则上是秘密的,但秘密写票间被撤除,选择“不”或弃权都成为不可能。这一变化可以体现出法国当时()

A.集权统治得到了拥护

B.民主化进程的曲折

C.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代议制被彻底破坏

11.下表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情况统计,据该表信息可知,当时德国()

时间

总选票

社会民主

党得票

占总票数

百分比

1890年

7 228 500

1 427 300

19.75

1893年

7 674 000

1 786 700

23.28

18

7 757 700

2 107 076

27.16

19

9 495 586

3 010 771

31.71

A.人民已经拥有普选权

B.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

C.代议制民主有所发展

D.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

二、单选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并未给予资产阶级实权,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德国宪政中没有实权的恰恰是相当于议会下院的帝国议会,而皇帝是国家元首、权力中心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政策,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的政体变革尽管是出于传统权力精英对自身政治优势地位的巩固,但却最终成为瓦解旧政治传统的催化剂。传统的统治阶级为了迎合工业化发展的需求,尽心竭力地以政府权威干预经济发展,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材料二 清末宪政改革是晚清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派员秉承“用备甄采、择善而从”之旨,分赴欧美各国考察政制以后,清政府初步选定德国及日本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进一步研究、筛选与描摹的对象。最终,清政府锁定与德国一脉相承的日本宪政体制为模板,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钦定宪法大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说明此特点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宪政改革仿效德国宪政的原因,并说明清末宪政改革与德国宪政建立有何不同。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结果,经过拿破仑的个人独裁,又回到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后来,法国陆续采用一系列的革命手段来解决问题,包括1830年革命、1848年革命、1870年革命,每一次革命中又有好多次小的革命或暴力夺权事件。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共和”就是所有的人都有一席之地。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材料二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和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南部和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北部和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其实,制宪会议上意义重大的妥协还有不少,至少应包括两院制和总统选举等问题上的妥协,然而,这仅仅只是美国民主实践过程中无数重大妥协行动的开始。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解读并综合上述两则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及答案

1.答案:D 解析:法国的1875年宪法,又称为“一票共和”,是共和派、君主派、立宪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故D项正确。

2.答案:D 解析:法国在将近百年的民主建设过程中有过成文宪法,但出现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反复更替,宪政制度不稳定,故A项错误;法国革命过程中帝制与共和制反复更替,宪法也不断变化,故B项错误;法国社会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宪政道路并不坚决彻底,故C项错误;法国大革命后共和制与帝制反复斗争,最后建立了民主宪政,故D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唯独1875年宪法得以贯穿第三共和国始终,施行长达65年”可知,这是因为1875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渐入人心,故B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错误。C项误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说法错误。

4.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图可知元首和内阁共同执掌行政权,故A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图可知议会能够谴责内阁,但不能由此说明内阁独立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图可知元首是经议会选举产生的,不是选民直选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图无法体现元首拥有主宰议会大权,故D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体现出了普鲁士具备近代民主政治的特征,故选B项。题干中提到“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说明普鲁士初步建立的代议制拥有一定程度的权力,因而其并不是粉饰君主专制的工具,而且封建君主专制的说法也是错误的,A项错误;题干中“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说明国王有实权,普鲁士不属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题干中“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说明国王拥有实权,D项错误。

6.答案:C解析:德意志统一后通过1871年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排除A项;普鲁士强大有利于领导德意志进行统一战争,故排除B项;普鲁士领导了德意志统一战争,同时普鲁士军国主义和专制传统被带到德意志,给德意志的“未来投下了阴影”,故C项符合题意;德意志统一后迅速发展,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故排除D项。

7.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871年普法战争的结束,德意志完成了帝国的统一,随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帝国统一是由普鲁士带领完成的,建立的帝国君主立宪制中联邦制原则也体现了这一点,普鲁士的皇帝和宰相是帝国的皇帝和宰相,各邦在议会中的权力是不平等的,故B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议会和议会的产生方式体现了代议制民主,故D项错误。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政治进程的特点。根据材料“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派历经百年才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及总统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可知,法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并不强大,不然不会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掌握政权,故A项错误;题目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并不是所有人的共和国,普通市民和工人的权利有没有保障无法判定,所以不能说明法国民主政治构建任务完成,故B项错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1875年确立共和政体,1879年才最终建成“共和派的共和国”,“历经百年”四个字很好地说明了法国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故C项正确;保皇派实际上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不是主张建立共和制,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皇帝”相当于电源,说明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示应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德国是通过王朝战争的形式实现统一。颁布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之路举步维艰,排除A项。德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权力不大,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故B项正确。德国的内阁对皇帝负责,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的现象不明显,排除C项。德国皇帝拥有一系列实权,而非虚位君主统“而不治”,排除D项。

1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国民主化进程的特点。“秘密写票间被撤除”表明政府强制性控制投票,这恰好说明政府没有得到民众的拥护,故A项错误;从“1848年6月……直接、秘密的投票”到“1851年……秘密写票间被撤除”说明民主进程曲折,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民众的自由投票权被取消表明民主政治没有得到良性发展,故C项错误;D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代议制民主的发展。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根据材料数据无法得出“议会斗争可使革命成功”,故B项错误;德国工人阶级政党社会民主党在议会选举中的获票比例不断提高,且总选票数上升,表明拥有选举权的人数变多,涉及的阶级更加广泛,德国代议制民主不断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表明“工人政党放弃武装革命”,故D项错误。

12.答案:(1)特点:具有君主专制的色彩;体现了议会民主政治特色;具有传统与近代的混合特点。

影响:有利于巩固德国政治上的统一;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近代民主政治的要求;有利于德国利用国家力量进行工业化;使德国富有极端的侵略扩张性。

(2)原因:德国宪政中的君主专制性,为清末宪政改革中维护君主专制提供了依据。

不同:清末宪政改革是在封建专制制度下进行的,而德国宪政是在强化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完成的;清末宪政改革维护的是满洲贵族的家族统治,而德国宪政在君主专制外更具民主性。

13.答案:示例 观点一:妥协是民主政治得以运行的政治智慧之一(或妥协是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由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表现为:1660—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统治复辟时期,资产阶级为稳定政治局面,保障资产阶级利益,议会请回了斯图亚特王朝的查理二世,查理二世也表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1688年光荣革命爆发,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议会赶走了詹姆士二世,迎来了威廉和玛丽;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保留了国王,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

辛亥革命:19武昌起义后,清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派北洋军同南方革命军作战,同时,革命派内部由于混进了旧官僚和立宪派,革命意志薄弱,希望通过谈判解决政治问题,孙中山也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让位于袁世凯,而袁世凯也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同意谈判,为此进行南北议和。根据议和内容,袁世凯成功迫使清宣统皇帝退位,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所以,中华民国的成立是南北双方妥协的结果。

观点二: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具有长期、反复、曲折性(民主政治是“暴力”与“妥协”的融合体)。

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改良派、革命派与激进派的民主政治确立过程。(略)

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先是运用“暴力”的方式,推翻了专制王权,处死国王,并建立了共和国。之后克伦威尔建立了独裁统治,引发政局动荡,议会不得不重新迎回国王。之后颁布的《权利法案》是国王与议会妥协的结果,英国从此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进入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

安全经济活动的弹性分析 篇5

安全经济活动的弹性分析

安全经济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进步,但还远远跟不上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投入和事故不确定性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着安全经济活动的`动态和弹性,安全经济活动是由其供求关系决定的,通过对安全经济需求和投入的弹性分析,探讨安全经济的公共产品特性、安全预期值和评价值的关系,提出用弹性思想对安全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计量.

作 者:李森 宋守信 陈玉婷 LI Sen SONG Shou-xin CHEN Yu-ting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刊 名:物流技术英文刊名:LOGISTICS TECHNOLOGY年,卷(期):28(12)分类号:X915.4关键词:安全经济活动 弹性分析 安全投入 安全预期值

审计的本质: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经济信息系统,免疫能力,审计

人们对审计本质的认识也是个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每当他与一学科相结合都会促进人们对其更深入的认识, 提出新的观点。而每一种观点的提出都是对审计本质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但这些认识并没有真正把握审计运动发展的实质, 正如《蒙氏审计学》第11版指出:“现已存在多种不同类型之审计, 且审计目标已发生变化”, “对审计定义应尽可能广泛以便包含不同类型、目标之审计”。这恰如其分的表述出了现行审计本质理论主流的不足。本文认为, 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并且该系统使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免疫能力。

一、审计本质论的思想变迁及评述

(一) 审计方法视角从审计方法视角分析审计本质的观点以及评述:

(1) 审计查账论。审计查账论由来已久, 在审计发展史上占统治地位的时间最长, 影响最大。它认为审计就是查账。早期的审计人员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到对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详细检查上。查账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 都很有市场。审计查账论在早期审计方法简陋时还适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审计理论与实务已不局限于财务审计, 而出现了法纪审计、效绩审计、社会审计等多元审计格局。查账作为审计的一种手段已不能代表审计的全部内容。特别是计算机审计的出现, 使得查账的在审计中的地位更微不足道。 (2) 审计方法过程论。美国审计界首先在审计本质方面作了突破性的工作, 结束了查账论统治的历史。美国会计学会1973年发布了基本审计概念说明》 (《A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 ASOBAC) 对审计重新进行定义, 认为“审计是一种客观地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及事项的断言的证据, 进而确定该断言与既定标准是否相符, 并将结果传递给利害关系人的系统过程。”被誉为是审计理论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审计方法过程论认为, 会计报表是企业系统的信息输出, 审计就是要收集证据对信息输出做出鉴证, 并把鉴证结果反馈给利益相关人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审计人员没有纠偏的权利, 只是客观的反映了一个现实。这种观点与现实审计实务并不一致, 忽视了审计柔性的存在。它把审计定位于一个方法和工具, 物化了审计实践活动, 并不能真正反映出审计的本质。审计方法过程论在中国并未生根发芽, 但它提出的一些积极思想对我国审计理论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它认为审计对像是经济活动和事项或可量化的信息。

(二) 审计职能视角从审计职能视角分析审计本质的观点以及评述:

(1) 审计经济监督论。经济监督论认为,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或人员, 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 评价责任, 用以维护财经法纪,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论的理论依据是两权分离后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由于两权分离后, 经营者出于个人利益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由此产生了审计这一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的重要前提, 但它不是“审计是经济监督”的必然。认为审计是经济监督, 但其监督的范围与内容与审计本身并不相符。审计监督是间接监督, 他并不伴随经济活动的发生而存在。虽然内部审计的对象是正在进行的经济活动, 但它的目的是评价。审计是事后监督, 并不能监督经济活动的全过程。监督是审计的一个职能, 强调监督而忽视评价和鉴证职能使得审计理论自相矛盾。 (2) 以认证为基础的受托责任监督论。目前人们对认证这一职能的关注度逐渐提高, 审计与认证服务等提法颇多。以认证为基础的受托责任监督论认为:鉴证和评价相互联系而又互有差别, 认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鉴证和评价等审计手段, 其本身已经上升到审计目的层次。为了对受托责任进行监督人们需要审计, 而审计正是通过认证达到监督的目的。所以审计的本质是以认证为基础的受托责任监督。监督、鉴证和评价是审计的三大职能。不同职能其执行主体完全相同。监督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 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也都具有该职能。但认证是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总结经验, 寻求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它主要服务于内部审计和国家审计的需要。他们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 而是互相穿插交融的。一味强调监督与评价职能的主宰性会割裂了他们的内在联系。

(三) 审计作用视角从审计作用视角分析审计本质的观点以及评述:

(1) 审计利益协调论。审计利益协调论是建立在受托责任基础上的, 该观点认为, 不仅委托人需要审计, 受托人也需要审计。因为受托人的报酬与绩效挂钩, 委托人可以通过减少报酬的方式, 允许受托人有偏离其利益的范围和自由。受托人为了证明付出的努力及其有效性会主动去聘请审计师员对其业绩报告的真实性进行鉴定。此时审计就表现为经济责任关系双方相互协调的手段。虽然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出受托人的报酬与绩效确实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但是以审计作为协调手段是立足与完美的资本市场, 在现实风险与利益驱使共存的复杂外部环境中受托人自愿接受外部审计的假设是值得怀疑的, 所以该观点的实用性受到了现实的局限。 (2) 信息论。由于两权分离, 股东和经营者信息的不对称促使的审计的产生。信息论认为股东之所以要求审计, 是因为财务信息可用来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 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信息做出决策。该观点认为审计本质在于增进财务信息的价值, 但该观点建立在逻辑推理之上, 即投资者可以利用财务信息做出恰当的投资决策。该推理的成立依赖于其所处的资本市场的状况以及提供的信息类别。所以受到现实状态的局限。 (3) 保险论。人们普遍认为审计可以降低投资风险。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愿意支付审计师审计费用来降低自身投资风险。该审计费用又被类比为保险费用。但审计本身也是有风险的, 如果审计师没有检查出报表舞弊之处, 会面临投资者的赔偿诉讼, 实际的分担了投资者的部分损失。由此保险论认为, 审计的本质可以看作是一种保险行为。但审计过程中收集证据以把风险控制在合理的程度仅仅是其一个方面的作用, 用其作为本质缺少全面性。

(四) 审计控制视角从审计控制视角分析审计本质的观点以及评述:

(1) 戴维·弗林特社会控制机制论。戴维·弗林特教授认为审计是为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审计人员和审计策略制定者的责任是不断发现什么是社会需求, 社会对独立审计赋予什么期望, 并在实务和经济限制的范围内努力满足社会需求。并提出要动态的认识审计的本质。 (2) 蔡春经济控制论。蔡春教授认为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控制, 是对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的控制。其目的在于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而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过程本身就是受托人实施其经济行为的过程。以上两学者的理论都从经济控制的视角诠释审计的本质, 而审计的控制是一种间接的控制, 是通过审计师反馈而让委托人纠偏, 不能通过审计直接达到控制的效果, 所以以此为审计本质不够合理。

(五) 综合系统视角从综合系统视角分析审计本质的观点以及评述:

(1) 信息系统论。信息系统论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赵磊认为, 审计就是向企业系统控制主体反馈信息, 即审计是一种客观地收集与评价有关经济活动和事项认定的证据, 以确定其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相符程度并将其结果给利益关系人的系统过程。李国明认为, 审计是以经济活动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为基础, 以为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各方提供判断所依据的信息为目标, 根据委托人提供的标准和受托人提供的资料, 或受托人虽未提供但经审计人员取证核实的资料为依据, 经过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三个基本阶段, 最终达到提供客观公正信息的目的的一个信息系统。他们把审计与系统论相结合, 详细分析了审计的系统性, 较好地揭示了审计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报表的鉴定及向企业系统控制主题反馈信息的本质。 (2) 免疫系统论。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审计是经济社会的“免疫系统”。该理论把审计与生物学相结合, 强调的是主动、全面、动态的审计。“免疫系统”理论不仅要求对问题的查处, 同时还强调向两头延伸, 强调审计的预警功能与分析完善政策制度功能, 强调把微观审计与宏观审计相结合, 把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 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以上两种理论无论是把审计与系统论还是生物学结合都认为审计是个系统, 前者强调通过信息的收集、加工、传递最终使得外界了解被审计单位, 而后者强调通过审计信息的前馈、反馈抑制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的问题, 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大系统免疫的效果。我们应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来解释审计的本质, 不偏向于系统的功能也不倾向于系统的作用效果。所以本文认为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并且该系统使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免疫能力。

二、审计本质经济信息系统的理论分析

(一) 审计经济信息系统性内涵审计的经济信息系统性蕴含在审计理论结构框架之内。

(1) 审计目标是经济信息系统目标的具体化。一个有效的经济信息系统, 其目标是向服务对象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活动具有其明显的、特殊的对象服务性。其目标即是通过审计为审计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审计假设是本质目标的具体形式, 所以审计这一本质目标可由审计假设很好的说明。从“责任关系假设”中可知, 责任关系即是指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是指由于受托或委托经管经济资源而发生的, 受托人对委托人所应承担的, 按特定要求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受托资源经管状况之信息的一种义务关系。简言之, 即是受托人有义务按特定要求向委托人提供受托经济资源的真实公允的信息;从“正当怀疑假设”中可知, 没有充分的理由完全信任受托人提供的说明其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都是真实公允和可信的, 所以审计的存在即是为了确保受托经济责任履行状况的经济信息的可信性;“可确认假设”告诉我们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状况可通过验证相关的信息得到确认, 所以审计为审计利益相关人提供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独立性假设”告诉我们审计师的立场是公正客观的, 他们提供的信息是可信赖的;“有效性假设”告诉我们, 审计人员与管理部门不存在必然的利益冲突, 即使有时存在, 也可以不妨碍审计行为的有效实施。所以审计人员有能力为审计利益相关人提供真实有效的审计信息。所以, 向审计利益相关人提供公允的审计信息是审计存在的最终目的, 该目标也是一个系统所要反映的经济境况。 (2) 审计控制的内容是经济信息的准确度。审计是一种间接控制的手段。在审计的经济信息输入、加工、输出的过程中, 审计师通过不断汲取先进审计技术方法, 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保持业务水平的先进性, 保证经济信息的采集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事务所应根据本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审计技术评价标准, 敦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活动中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态度, 使得经济信息加工的准确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从而使得经济信息的输出能够合理准确的描述被审计单位的状况。所以与其说审计间接控制被审计单位, 不如说审计是控制经济信息的准确度以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 (3) 审计信息反映的是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信息。审计信息是审计成果的客观反映, 是推动审计发展、发挥审计作用、增强审计权威和扩大审计影响的重要条件。并且它是在微观审计的基础上综合反映的宏观经济信息。审计信息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审计部门工作的过程就是搜集、处理和应用审计信息的过程。他们需要把微观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 加工出揭示难点、抓住特点的高水平信息, 并提出带有宏观性、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管理者评价被审计单位经济状况提供有价值的审计信息。所以审计信息反映的是经济信息, 包括微观经济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

(二) 审计经济信息系统性表现审计的经济信息系统性表现于审计过程和审计结果之上。

(1) 审计的过程体现了经济信息的传递。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前提。现存在两种委托代理关系, 一种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一种是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两种代理关系都需要一个没有利益关系的公正的第三方对双方共同关心的受托责任事项进行独立审计, 为双方提供公正客观的审计信息。在审计史上很早就有把审计定义为提供公允的经济信息。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1953年在《会计名词公告第1号》中对审计的定义:审计是一种检查, 其旨在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对公司和其他实体向公众和有关方面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一致性表述意见;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72年在《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号》中把审计定义为独立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检查的目的是对其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公允的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之变动情况表示意见。这些定义说明检查是审计的手段, 通过检查审计人员获得审计证据即所谓的被审单位的经济信息, 并于既定标准进行比较。这一过程就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而表述对被审单位的意见是目的, 通过反馈信息是利益相关者了解被审计人是否履行了受托责任。这一过程是经济信息的输出过程。所以审计的过程体现的是经济信息的输入输出。 (2) 审计的结果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的经济信息。由于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的前提。审计的委托人和受托人都需要这种信任基础进行考核, 已决定是否继续这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审计结果的本质就是通过经济信息的传递, 为他们提供进行这种考核和判断的依据。所谓经济信息是指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经济行为主体在从事各自的经济行为时所客观创造出来的, 通过对社会经济系统现行运动状态的描述而可以预知系统未来状态的, 可以为经济行为主体凭借一定的手段获取而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的, 具有一定内容与结构的即时知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 审计的独立性保证了得到的信息是客观公正的, 他是一定的经济行为创造的, 不宜人的意志为转移。审计提供的经济信息是对被审单位经济运行状态的综合性描述。审计方法的多样性和被审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使得审计结论是在一定概率条件下的。审计提供的信息是存在一定结构的。原始的信息是复杂而且不易被被审单位外部的人了解和掌握的, 通过审计人员对原始信息加工处理, 形成审计报告, 是利益相关人清楚地了解要掌握的内容。审计提供的信息是及时知识, 是有经济价值的。经济活动是连续发生的, 审计提供的信息是某一时点的被审单位的经济状况。由于提供被审单位历史信息, 从而利益相关人可以据以推测未来状态, 并减少了个经济行为主体从事经济活动的盲目性。

(三) 审计经济信息系统性审计的经济信息系统性囊括在审计职能之中。

审计的职能是连接审计本质与目标的纽带, 它能够回答审计能够为我们做什么。我国审计理论界关于审计职能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单一职能论, 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 其基本职能只有一个, 那就是监督;二职能论, 防护性职能和建设性职能;三职能论, 监督、鉴证和评价;四职能论, 监督、管理、鉴证和考核。其中, 三职能论成为当今审计职能的主流学说。审计职能履行的过程无不包括经济信息之处, 同时他们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体现了系统的特征。 (1) 审计监督职能是确保微观审计信息公正的手段和宏观经济管理的策略。审计监督是指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会计记录等经济资料, 通过审计, 监督和督促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监督和督促有关经济责任者重视的履行经济责任, 同时借以揭露违法违纪、稽查损失浪费, 查明错误比对, 判断管理缺陷和追究或解除其所负经济责任等, 从而督促被审计单位纠错防弊, 遵守财经纪律, 改进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也维护了国家财政经济秩序, 促进廉政建设。审计监督是综合性的经济监督, 通过审计, 可以检查被审计单位会计准则的贯彻执行情况,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同时审计监督可以维护经济秩序, 把出现的问题反映给管理部门或者立法机构, 确保经济信息公平公正。 (2) 审计鉴证职能是对经济信息质量的判定。审计鉴证是指由注册会计师或专业人士对有书面载体形式的某种认定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发表专业意见, 即对某种书面认定传递信息的质量 (如真实性、可靠性、公允性、公正性等) 进行报告或发表意见。审计鉴证的内容就是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经济信息载体———书面认定, 目的是使被审计单位提供的经济信息取信于公众。 (3) 审计评价职能是通过分析经济信息并提出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的意见表示。评价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 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所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和判断, 肯定成绩, 指出问题, 总结经验, 寻求改善管理, 提高效率、效益的途径。审计评价旨在增进某一经济信息的可靠性, 通过专业审计师分析评价经济信息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符合适当的标准, 进而提出满足该信息使用者预定需要的建议或意见。 (4) 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职能是相互联系并有机结合的系统。审计的产生是为了对受托责任进行监督, 因此, 监督应该作为审计的一项基本职能。而鉴证是为监督服务的, 没有鉴证, 审计就失去了监督的手段, 所以鉴证是为监督服务的。评价是监督的结果, 监督最终的目的是要提出提高信息质量、改善决策、满足使用者的预定需要的政策、措施建议。监督是鉴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评价是监督的目的所在, 因而三种职能密切联系、相互渗透, 从而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系统。所以审计的本质就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三、结论

经济社会是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 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公平。当建立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两大天平的砝码不平衡时, 社会经济发展不和谐、不科学、不健康。审计就是感知天平平衡与否的魔法石。在审计的作用下当社会中反映的经济信息全部合理可靠时, 审计的实施就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公平合理的决策和建议, 能够促使社会整体财富的增加。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当感知“天平”有不平衡的先兆时, 其内部各个部分的功能会立即发生作用, 通过预警、揭露、抵御等功能会把问题或潜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从而确保天平的平衡、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从这一方面来说审计的本质是个经济信息系统并且该系统具有时社会经济免疫的功能。所以审计的这一本质不但适用于微观经济的审计, 也适用与宏观经济审计, 适用于民间审计也适用与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

参考文献

“经济适用”的本质是要性价比高 篇7

在采访前,张杰贤并不知道“经济适用男”这样的称呼和分类:“如果是按照网络上那样的归类,不吸烟、不喝酒、月薪2000-10000元,我不认为这个构成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

在张杰贤看来,喝酒抽烟这些属于个人习惯,与工作没有关系。至于月薪,那是个人能力问题:“比如2000元,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生活肯定是非常辛苦的;但如果10000元放在北京、上海就算不错的,要是放在二线城市,肯定就不是‘经济适用’了。”

因此,他更愿意将“经济适用男”理解为性价比比较高的职业男性——对个人能力有清晰的认识,在薪酬和职位要求上不会不切实际,重要的是,对于企业主来说,具有非常高的性价比。

“这样的人任何时候,都是受到企业主欢迎的。但是如果一定要将‘经济’理解为廉价,把经济适用男和经济适用房对应起来的话,那么对企业主来说,经济适用男更适合处于公司的基层,或者中层,高层人员还是需要‘豪华男’的。”

但现在的企业主在用人的时候,不会将一个人的教育背景、工作背景当成衡量的唯一标准,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张杰贤同样接触了很多虽然是大学刚毕业,但非常优秀的职员:“在性价比上,绝对是非常高的。”

“很多在今天看来是‘豪华男’的人,过去都曾经是经济适用男。比如90年代初的杨元庆在联想只是一名销售人员,那个时候的他应该绝对属于经济适用男,但你现在会怎么定义他呢?”

偏好经济适用男与当下经济情况有关

对于为什么在现在的市景下,老板们会纷纷向 “经济适用男”抛出橄榄枝,张杰贤认为这当中多少受到了当下经济情况的影响。

“经济情况不好,大家用人都会很谨慎,倾向性价比更高的员工,不会为了某一个人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张杰贤做了一个比较:经济情况很好的时候,如果一个企业看中了某个人,他开出的月薪是每个月2万元,很可能这个高速发展的企业会提前半年把他招聘到位,让他做着只需要8000元就可以招聘到的人的职位,等到企业发展到需要他的时候,再进行调动,而不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临时找人。但是现在企业可能更倾向于就找一个8000元月薪的人,实在需要20000元月薪的人了,再做考虑。

这个时候,8000元月薪要求的人充当的就是“经济适用男”的角色。

“请一个豪华男不是难事,对大型企业来说不难,对中小企业来说也不是做不到,但后续需要的成本太大。”张杰贤举例说:“你需要随时考虑他如果离开了,这个坑怎么办;如果他提出加薪,那么需要考虑的更多——给他加了,他平级的人怎么办?难道不加?所以那样的话不是加一个人的薪,是一群人。”

但如果是经济适用男,这样的困难会小很多。

上一篇:晚会技术台本下一篇:新员工转正总结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