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圆的切线三教案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三数学]圆的切线三教案(精选4篇)

[初三数学]圆的切线三教案 篇1

(三)北京市燕山向阳中学 李贤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切线长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

2、使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的外切三角形等概念。能力目标: 使学生会根据切线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长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学难点:三角形内切圆的作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切线的判定

2、切线的性质

3、过一点能画已知圆的切线吗?能画几条? 点在圆内,点在圆上,点在圆外,二、新课讲解:

1、活动一:学生用三角板在学案上动手画图,并观察(学案)要求:过圆外一点P画已知圆O的切线。

几条?

标出切点,做射线PO, 观察你画出的图形,可以得到哪些相等的线段?哪些相等的角?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2、切线长概念:

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圆的切线长。如图中的线段___________就是切线长。

3、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如何证明?(PPT)

几何语言:

∵ 如图(2),PA,PB是⊙O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B ∴①PA______PB , ②∠APO_____∠BPO。

1、基本图形的研究(学案)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于⊙O于点D、E,交AB于C。则

AEOCDPB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OA⊥PA,OB ⊥PB,AB ⊥OP(2)写出图中与∠OAC相等的角 ∠OAC=∠OBC=∠APC=∠BPC(3)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AOP≌ △BOP,△AOC≌ △BOC,△ACP≌ △BCP 2(4)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AOC∽ △BOC∽ △AOP∽△BOP∽ △ACP∽BCP(5)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ABP,△AOB(6)若PA=

4、PD=2,求半径OA

反思:切线长定理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线段垂直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4、活动二:学生用三角板、圆规等在学案上按要求动手画图(学案)

如图,AD、AE与圆O相切与点D、E,点F是优弧上任一点,要求:过点F画圆O的切线,交AD、AE于点B、C。

观察你画出的三角形。

EOFD

5、三角形的内切圆、内心、圆的外切三角形的概念:

如图2,与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心就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反之,例

2、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学案)已知:如图,△ABC.求作:⊙O,使⊙O是△ABC的内切圆。

A 图2 3 作法:

A

BC

练习:

如图1,一个圆柱形钢材放在“V”形支架中,图2是它的截面示意图,CA和CB都是⊙O切线,切点分别是A、B。⊙O的半径为23cm,AB=6cm,求∠ACB的度数。

oAD BC图1

图2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圆的切线教学反思 篇2

我在教《九年级数学》下册“圆的切线”复习课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要求学生:“在现有的图形中从添加一条切线、两条切线、三条切线„„,画出图形并说出相关的结论思考”;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汇总,不同组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有某组同学代表本组讲解本组的收获,其他小组补充;这样经过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与切线有关的所有知识点都囊获其中。接着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的智慧和以前的学习经验,自己设计与切线有关的题目(可以是课本中或你做过的题目的变式)”;仍然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板演讲解。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学生的设计有易有难,有选择、填空,还有解答探索。整堂课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争先恐后,高潮迭起。并且我把课堂全部还给了学生,给了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理念。真正是“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在教学中还存在以下的遗憾与不足:时间安排不合理,前面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过长,有点“前松后紧”;忽略了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参与,没有有意“关爱、照顾”;教师的“导学”与“补漏”还做的不足;课堂小结处理匆忙,没有达到回扣目标,“画龙点睛”的作用。再教学本节课时,充分发挥课前准备的时间,缩短基础知识复习的时间,为后面的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更多的时间保障;要面向全体,关爱学习困难生,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做好课堂总结,起到其概括回扣作用。相信用我的爱心,用我的智慧,用我的探索,用我的耕耘,给学生更多的探索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一定能优化我们的课堂,让课堂焕发活力,让学生找到自信,使学生愿学数学,学好数学,收获丰硕的数学成果。

数学教研组:陈登群

圆的切线习题课教学设计 篇3

五里镇四合九年制学校 张玉峰

学习目的:

1、熟练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熟悉常规图形的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切线判定定理(符号语言表示)

2、切线性质定理(符号语言表示)

二、常规图形

1、如图,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BAD=∠B=30,边BD交圆于点D,求证:BD是⊙O的切线。

分析图形特征: 1、6个三角形,其中等边三角形是

为等腰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是 全等三角形有。

2、边角特征:①∠BAD=∠B=30 ②AD=BD ③BC=OC=OA=OD=r,等价AB=3 BC=3 r ④ BD是⊙O的切线 变式1 如图,已知∠BAD=30,AD=BD,(1)求证:BD是⊙O的切线,(2)若OA=2,求BD、BC的长。

变式2 如图,已知∠BAD=30,BC=OC,(1)求证;BD是⊙O的切线;(2)求∠B度数

变式3:如图,已知∠B=30,BC=OC(1)求证;BD是⊙O的切线;(2)求∠BAD度数

o

oo

o

o

变式4:已知AD=BD,BC=OC,求证;BD是⊙O的切线

变式5:已知BD是⊙O的切线,∠B=30,(1)求∠A的度数(2)求证:BC=OC

变式6:BD是⊙O的切线,探索∠BAD与∠B的数量关系。

中考真题体验:

1、(06厦门市)如图,AC为⊙O直径,B为AC延长线上的一点,BD交⊙O于点D,∠BAD=∠B=30°(1)求证:BD是⊙O的切线;(2)请问:BC与BA有什么数量关系? 写出这个关系式,并说明理由.

o

[初三数学]圆的切线三教案 篇4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在0.3的末尾添上“0”或者将0.30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且在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能够借助多种方法对两个小数是否相等进行验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提出这样的质疑,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具备这样的规律呢?本课教学在此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例进一步验证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同时感受到要得到一个结论需要通过大量实例,从不同角度进行充分的验证才能总结归纳得出规律,感受思考问题的严谨性与全面性。

学生在学习本知识时容易混淆的问题是小数中间添上“0”或者去掉“0”、或者整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是否会改变。因此,本课中通过反例帮助学生验证小数中间添上“0”或者去掉“0”以及整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会产生变化,在沟通整数与小数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应用性质解决问题,感受小数性质的价值,同时借助直观图形,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并理解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抽象总结小数的性质,应用性质将小数化简和改写。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展数学思维和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验证交流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是否不变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有的同学还提出了特别有价值的问题,认为一组例子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具有这样的规律呢?上节课我们留了一项作业,让大家自己任意选择三组例子,用不同方法进行验证,相信大家一定已经完成了,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吧。

选取学生不同实例进行汇报:方法不同,数据选取不同

预设:

1.借助钱币验证,在小数后面加上元角分单位,转化为实际数量进行验证。

如:0.7、0.70,将这两个小数都加上单位元,0.7元是7角,0.70元就是70分,7角等于70分,所以0.7元和0.70元是相等的。

2.借助米尺验证。在小数后面加上长度单位,转化为实际数量进行验证。

如:0.6和0.600,将这两个小数都加上单位米。0.6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6份,也就是6分米,0.600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表示这样的600份,也就是600毫米,这两个小数表示的实际长度是一样的,从图片上看,这两个小数都表示在同一个位置,所以这两个小数是相等的。

3.借助图形验证。借助在图形上涂一涂、画一画,直观的看到结果。

如0.7和0.70,画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将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份,将7份涂上颜色,表示出0.7,再将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将70份涂上颜色,表示出0.70,这两个正方形表示的涂色部分面积是一样的,所以这两个小数是相等的。

4.借助数位顺序表验证,将数写在数位顺序表中,借助位值进行验证。

如3.5和3.50,将这两个小数放到数位顺序表中,发现这两个小数个位上都是3,十分位上都是5,后面数位上不管有多少个0,都表示没有,也不会改变3、5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在3.5的后面再添上多少个0,它的实际大小都不会改变,因此,与这两个小数相等的小数可以写出很多,比如3.500,3.5000等等。

5.借助计数单位进行验证,借助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推理验证。

如0.6和0.600,0.6表示6个0.1,0.600表示600个0.001,我们知道10个0.001是1个0.01,10个0.01是一个0.1,那么,100个0.001就是1个0.1,所以,600个0.001就是6个0.1,因此0.600和0.6是相等的。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验证,深化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感受到一个结论的得出往往需要通过大量实例,从不同角度验证才能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二)概括性质

1.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结论?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如果在一个小数的中间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会不会改变呢?

预设:举例验证。

小结:通过举反例我们发现,如果在一个小数中间添上0或者去掉0,会改变原有数字所在的位置,因此数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小数中有这样的性质,整数中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

预设:举例验证

小结: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原来数字所在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因此,整数的大小会发生改变。

【设计意图:总结发现规律,并结合学生容易混淆的小数中间添上“0”或者去掉“0”以及整数末尾添上“0”,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清晰认知,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

(三)练习巩固

1.不改变数的大小,你能将下面的小数化简吗?

0.950=306.0900=10.050=40.00=

提示: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整数末尾的0也不能去掉。

2.连一连,将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0.850

2.600

31.090

102.300

31.9

2.60

13.00

10.230

0.85

提示:要细心,关注每一个数字与符号。

3.不改变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2800=3.9=0.03=5=

提示:整数改写成小数要先在整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4.将下面商品的价格写成以元为单位的两位小数。

一支钱笔8角

一斤西红柿三元五角

一个笔记本12元

【设计意图】:应用小数性质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知道运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将小数化简或改写,为后续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比大小、加减法做好铺垫。

(四)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学习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吗?

预设:化简小数、将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五)课后作业

书8页1-5题。

流程图: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教案:切线的判定和性质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较熟炼地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2、掌握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的有关问题中辅助线引法的基本规律.能力目标

通过对圆的切线位置关系的观察,培养学生能从几何图形的直观位置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重点准确、熟炼地运用切线的判定及性质难点准确、熟炼地运用切线的判定及性质

教法问题探讨发现法

教学辅助手段电化教学教具及

学具

教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

复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切线的性质.新课:

1、探索圆的切线的性质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直径

在⊙O中,AB切⊙O于点C,∴

OC⊥AB

切线的性质及推论可简述为

⑴经过圆心;⑵垂直于切线;⑶经过切点,已知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两个,则可推出第3个.知切线,连半径,得垂直;知直径,得直角。

2、切线的判定

提出问题:如图,AB是⊙O的直

径,直线l经过点A,l与AB的夹

角为∠α,当l绕点A旋转时,(1)随着∠α的变化,点O到l的距离d如何变化?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

(2)当∠α等于多少度时,点O到

l的距离d等于半径r?此时,直线

l与⊙O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

☆经过直径的一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常见的证明切线的题目只有两种情形

⑴已知直线经过圆上的一点,其证法是连结这点和圆心,再证明这个辅助半径与这条直线垂直即可,可简记为:连半径,证垂直.⑵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其证法是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再证明垂线段长度等于半径的长即可,可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思考,积极联想

思考,感受

观察、分析

观察思考

分析、比较和鉴别,积极讨论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通过旋转实验的办法,探索切线的判定条件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会这种从宏观现象推论分子特征的方法

上一篇:7学校安全资料管理制度下一篇: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