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理货员工作总结

2024-09-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期理货员工作总结(精选8篇)

初期理货员工作总结 篇1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理货员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个人工作总结时间过的真快,转眼之间本年度已经接近尾声,我是xx月30来到白象春华求是学校,承蒙领导不嫌弃我是一个初出茅庐什么都不懂的混小子,并接纳了我在单位工作,这是我走出“幼稚圆”的第一份工作,当然也少不了我在这里工作的头衔——市场专员,大专我学的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对于单位给我安排的市场营销工作,刚开始我对于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真是有心拿的起,无心做的好,因为我没有接触过市场营销这一块专业,我都不知道做一些什么,做起来就相当吃力。在我不解与困惑的同时,仅凭对市场工作的热情,单位的领导对我的成长倍感厚望,曾很多次找我谈心,提供我在工作精神上结实的信心和动力,伏案沉思这半年,我做一下简单的`总结。

归纳以下几点:

1、一切从零开始,积极学习市场运作有关方面的专业知识,努力做到专业知识程度向市场这方面发展;

2、积极完成领导安排的有关工作,做到工作上有问题及时向领导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懂就问,努力把工作做好;

3、工作于实际相符合,调研市场前景,并做好相应的市场计划;

4、分析市场需求,寻求招生市场关键在于哪,对市场的认识也有一个比较透明的掌握,并做好市场月报表;

5、在不断的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的同时,自己的能力,业务水平都比以前有了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

6、在每个月里设计好当月招生广告,如:广告纸、调幅、写真广告等,并积极的投入到市场的运作;

7、对于市场活动,如讲座、校外设点宣传,能很好的做好市场活动的策划,并执行;

8、“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调研当地其他培训同行的有关动态,分析效果,可行性时加以模仿;

二、部门工作总结 xx年xx月xx日,白象春华求是学校市场部门成立了,在将近半年时间内,逐步开展市场工作,从什么都没有的市场部,渐渐的在单位中成长,做到“市场工作先调查,其次汇报,接着计划,再执行,最后是总结提炼,”现在所需的资料都可以拿出,迎接总部考核。

在单位业绩上可以知道我们市场部门是做的不好的,因为今年的招生业绩基本是和去年持平,对于当地的一些小型电脑培训机构来说,地理环境优势、学校师资都在我们之下,对手只有在项目学费上往下调,这给我们的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我们稳站当地市场那是一个必然性。

下面我对我们部门的工作做一下归纳

1、部门建设:部门刚刚启动,市场体系还不是很完整,可是开展市场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2、部门人员培训:经过大半年的打磨,并参加总部安排的有关市场业务规范及市场运作规范的培训已经有很多次,已基本上掌握了市场招生工作,但业务技能及专业精神方面仍需加强。由于部门人员少、任务重,故专业技能培训不够。

3、部门工作数据分析:在工作上对于市场数据分析是非常不足的,因为市场招生就是我们的工作,如果学生来报名了,可是我们还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我校有相关的培训项目;

4、部门工作情况:工作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市场人远没有养成一个写工作总结和计划的习惯;

5、部门创新性:新业务的开拓不够,业务增长小,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

6、整顿单位内部市场品牌资料,迎接总部考核;

初期理货员工作总结 篇2

关键词:建国初期,承德,优抚

优抚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保障军队战斗力和社会稳定具有特殊的作用。本文以建国初期承德地区的优抚为例, 利用当地的档案资料和文史资料, 对建国初期的优抚工作进行研究, 以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一、建国初期军烈属的状况

建国初期, 承德处在战乱的废墟之上, 社会经济问题严重。承德地区有许多军烈干属和灾民也需要救济, 否则会影响前方作战的士气。当时承德一些军队战士、烈士的家属以及干部家属的生活也遇到了严重的困难, 他们都在优抚的范围之内。当时全市共有军烈属656户, 共计2909人, 其中城市的军烈属409户, 1769人。

二、承德地方政府的优抚措施

(资料来源:承德市军烈属调查统计表:承德档案局:承德市民政局档案, 18—1—1。)

对于优抚对象所面对的严重困难, 政府也是采取救济和扶助生产的办法, 力求让他们自力更生。进城之初的新年, 政府就配发给军烈属优待粮小米44970斤, 商会动员物资慰劳大米4089斤, 白面1873斤, 猪肉4023斤, 牛肉3543斤。米按等分配, 肉按人数分配, 以解决他们生活上的严重困难。由于大灾荒严重, 以致有部分军属种不上地, 省府特又在5月发给烈军属救济粮8000斤, 让土地都种上。1950年7月, 青黄不接之时, 又发给最贫困的烈军属1000斤小米。自进城以来, 共救济了小米145226斤, 得到救济人3918人。在其他方面也对他们给予关照, 如发市内军烈干属电灯、自来水优待证, 发放350个灯头等。

对军烈属的慰问不仅是救济的形式, 而且也是体现了军烈属的社会地位, 对前方士兵也有安抚的作用。1950年对军烈属进行了三次慰劳, 召开两次军属座谈会, 春节一次, 八一建军节一次, 依照习惯每逢到年节即展开群众性自愿慰劳活动, 共捐款153350, 000元, 小米196斤, 按等级发350户, 1700人, 有的是有重点地发给最贫困的, 并给烈士功臣家属挂匾扎灯庆贺, 座谈会也主要是提高其社会地位, 鼓励其生产, 安慰其前方子弟, 讲解八一建军节是人民解放军的诞生日, 也是烈军属的光荣等。

救济慰问之外, 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组织与领导军烈属生产, 在市区政府帮助军属介绍职业及组织生产。1950年, 政府组织市猪毛加工厂, 介绍了50个军属做工, 每天最低挣2斤米。5月间打蛋厂开工, 招收女工, 首先介绍了102名, 其中主要是军属, 每天挣4万元 (相当后来的4元———作者注) 补助。在灾情严重时期组织以工代赈, 挖旱河, 垫街道, 政府也是着重找最贫苦军属去做, 每天均挣4斤米, 维持了家庭生活, 其他如入学、找职业、做小工、当保姆、伙夫等, 都紧着贫苦军属优先介绍。

政府虽然采取措施救济了部分军烈属, 但在1950年初, 仍有贫困家庭139户, 共计502人, 这些人大致分如下几种类型:一是无依无靠孤寡老幼的专依靠救济生活的30户;二是有劳动力入冬后找不到职业的31户;三是会做一些小买卖但需政府贷给小本扶助的78户。针对这种情况, 在1950年青黄不接的六月间, 政府着重扶助这些贫困户搞起了生产, 并按时给以贷粮维持渡过灾荒, 如三区朱永贵家六口人, 会铁匠手艺, 因无本钱, 失业救济前时常吃不上饭。扶助后, 全家吃用外, 还能剩2万元, 已存100多斤小米。入冬后, 军属130多户, 500来人, 无衣不能出门生产, 省府特给500套棉衣及毯子手套等。军属吕恒家无衣不能出门干活, 发衣后两个孩子都能上山打柴了, 每天除烧外, 还能存下。

此外, 市区还成立了一个军烈属合作社, 让军烈属入股, 把股票给他们 (股票203份) , 发了优待粮以后, 大部分投到生产上去了, 有小米两万斤, 各区 (城市区, 但包括五区之石洞子沟、牛圈子沟及六区之兴隆街村) 根据去年优待情况, 通过优属委员会评议审查 (以先前方后后方为原则) 评出等级, 统一确定股金, 发股票, 分为三等:一等, 无劳动力无产业之烈军属;二等, 有劳动与产业但不能维持生活之军烈属;三等, 能生产但不富裕之烈军干属。新参加的工薪者不算数。政府准备在军烈属合作社织袜子来带动军烈属从事纺织缝袜子, 准备两盘机子, 带动20名妇女, “不赚钱也得搞, 不然带不起生产来, 旧历年扩大到120人, 贫苦军烈属完全吸收来”。对于郊区农村的军烈属, 除优待以外, 有劳动能力者争取自力更生为原则, 缺失缺乏劳动力而又无力雇人耕耘者须由村民代耕的办法进行救助。

全市三个农村区共有烈军属等410户, 土地18914亩, 大部分是有劳动力自耕的, 338户, 土地15563亩, 劳动力较差的给予助耕 (补工) 的45户, 土地2291亩。无劳动力的27户, 土地106亩, 给予全部包耕。1950年根据去年代耕工作中的缺点纠正偏向, 进行广泛宣传:给军属代耕是吃水不忘挖井人, 翻身不忘解放军。号召军属自己找对象, 订立合同保证秋收一样打粮, 争取增产分红, 由村按劳动力负担。1950年一般的都做到了没有荒一亩地。如四区五区很多村增加了产量, 但个别的也有减产的情况。代耕解决了农村中军烈属的许多问题, 但是也有一些缺陷, 如五区喇嘛寺的军属反映说代耕的很晚才去做工, 太阳很高就收工回家了, 前半季的黄瓜都坏了。六区东白庙村干部与军属闹对立, 看不起蒋兵改编的。李又生哥俩参军家里只有一个女人, 土地4亩, 四家给包耕订立合同时三耪两趟产量三石二斗, 秋收实打粮一石七斗七升。结果秋收不好减了产, 包耕还推托, 借口是天灾。

对此, 在总结以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政府把各区村的军烈属有劳动力和无劳动力很好地整理, 按不同情况施行包工制和工资制。以区村劳动力为单位, 包工制是按劳动力负担, 主要针对无劳动力的。制定专人负责, 评定出产量, 按原定多打出粮食, 归代耕户, 如没有不可抗拒之灾, 少打由代耕户负责补。最好使代耕户长期代耕, 能增强地质和增加产量, 免去应付的思想。工资制是把按劳动力负担的米给军属, 由他自己找人, 这样能刺激军属本身的生产积极性。此外, 还由优属委员会及村民大会实行评议, 讨论每户应耕之亩数, 使村民代耕的负担合理, 争取军干烈属的土地产量不低于一般人的产量, 如属代耕人不努力耕耘, 减低产量可由代耕人赔偿减低的一部分或按亩调换代耕人的农作物给军干烈属。如代耕人深耕细作超过常产量, 其超过部分代耕人得分红二分之一。力图纠正对军干烈属敷衍了事, 光捞地头不用心现象。另外, 针对不同军烈属的情况, 在优待中实行先前方后后方, 先主力后地方的原则。

三、对退伍军人的安置

安置荣军即复员退伍军人也是优抚的重要内容。1949年, 政府安置了全市及外省的复员军人34人 (本市5户) , 有效地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 并搞些生产, 使他们的生活未有大问题。这些复员人员中, 有的干得很好, 解决了自己的生活问题, 如霍金玉卖肉解决了生活问题。也有不好的, “如崔振玉什么也未干, 光取了个老婆叫刘桂芝 (外号野鸡司令) , 在娶时, 一区干部说这个人不好, 要不得。但他说再等几年还绝后了呢, 现在也不劳动, 他说粮食吃光了要着吃, 到荣管处, 他说政府不照顾他”。1950年10月后, 又有新复员军人45名。安置在城市区的军人24名, 他们领到了复员的安家粮, 有的经区里介绍做小工的还有自行做小买卖的, 卖花生烟卷等, 能维持生活。没有家的军人政府给找房子安家, 订生产计划都得到了安置, 他们大都服从政府领导, 安心生产。有些人自力更生, 干得很出色, 如三区孙玉臣复员回来, 没有家也不依靠政府, 给他找好房子以后自己做壮劳力, 不但挣出吃穿, 还制不少家具, 并存下3千多万元, 复员粮一点没动。安置在农村的军人21名, 他们大都有家有土地, 秋收后加上领到的复员粮, 都没有什么问题。但也有个别的复员军人如六区三家村的吴占俊、应营村张风艺等以功臣自居, 给旧房不住, 非叫村里给盖新房子不可。

建国初期, 承德市在战乱的废墟之上, 社会经济问题严重。长期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自然灾害导致社会经济凋敝, 各种行业生产衰退, 导致产生了大量的贫民, 其中, 有大量生活困难的军烈属。地方党委和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救助。在救助他们的同时, 也尽力为他们找到合适的职业, 创立合作社, 组织进行生产;对农村的军烈干属采取代耕的方法进行救助。对于退伍的军人, 政府也进行了适当的安置。救助也出现了不足, 对于救助军烈属中出现的不足, 政府也及时进行了改进, 刺激了人们对军烈属的救助。但是, 退伍军人中也出现了一些依赖政府的状况。

参考文献

[1]1950年度民政局工作计划:承德市档案局:承德市档案局民政局档案:18—1—1.

[2]1950年度民政局工作计划:承德市档案局:承德市档案局民政局档案:18—1—2.

[3]1950年度民政局工作计划:承德市档案局:承德市档案局民政局档案:18—1—3.

山西省教育工会初期工作实录 篇3

工会工作与政府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殊途同归。政府部门对教育工会的工作是积极支持的,互通情报,吸收我们参加有关会议,帮助我们解决干部问题,以及教师中反映的问题等等。工会工作也紧密地结合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或作宣传,或直接参与。如参加政府组织的工作组到山西农学院、运城师范、运城中学等校工作。

山西教育工会是在山西省总工会的具体领导下进行工作的。省总工会经常给以指导和具体帮助,还让我列席省总工会党组会议。总工会秘书长张新铭同志对教育工会的创建帮助很大。

山西省教育工会成立后,遵照中国教育工会制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逐步开展了工作。

首先是建立各县、市的教育工会组织。1950年冬,教育工会分别派人到各专、县、市传达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并帮助筹建工会组织。如张为人同志去了晋北专区的繁峙、代县、崞县、忻县、定襄、五台及阳曲等县,晋升之同志到运城专区的运城、夏县等地,往其它各专区也派了人。教育工作者在旧社会是自由职业者,所謂"自由",实际上是在政治上没地位,工作、生活上没保证的"自由"。解放后,教职工成为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有了自己的组织。因此教育工会的成立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踊跃参加。在各级党政及总工会的领导和帮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全省108个县市的教育工会普遍建立起来,专职干部达到了210余人。

为了促进全省教育工会工作的开展,省教育工会先后采取了多种措施。1951年5月,省教育工会在海子边人民大礼堂召开了全省首届工作会议,有各专、县、市教育工会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总结交流了工作经验,讨论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这是一次鼓干劲,提高工作质量,培养干部的大会。省教育工会在各专区设置了巡视员,如运城王兴、长治马培文、临汾边有之、忻州刘安甫、兴县薛恒义等,大力加强了上下之间的工作联系。为了深化工作,不断组织工作组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在1952年夏,张为人、翟至善、郭永强等同志到兴县专区检查工作,并在临县三交完小搞试点,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帮助教师学习政治、自我教育,以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953年,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中小学校推行了"生产会议"。具体到学校即是教学会议。要求总结教学经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师讲课要有充分的准备,要用启发式的教法,要说服,不体罚,育人首先要自育等等。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新中国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是新旧社会的分水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政治思想水平、业务水平是当务之急。1952年,省教育工会号召各县市积极创办教师进修学校,到1953年教师进修学校发展到400余所。此外,还组织教工参加社会活动,如参加抗美援朝的宣传、游行、捐款等活动。各地还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会,如报告会、座谈会、观摩会、经验交流会等。

解放初期,学习资料比较少,省教育工会号召各地成立图书室,1951年,全省办起了100多所,到1952年达到670多所。为了适应分散的山村小学的需要,还办有流动图书箱。省教育工会还结合当时形势编辑了大量的政治学习材料和教学经验材料下发,方便了教工的学习需要。

为了加强工会工作的职能,省教育工会编印了内部刊物《教工通讯》,反映各地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教学经验,反映教职工的要求,传递政府的有关政策、法令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发挥教育界代表人士的积极作用,是做好教育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尊重教师,以诚相待,交流思想,久而久之,使教育工会成为"教工之家",而不是什么"机关"。省城几所大学的教育工会主席,如工学院的朱景梓,山西大学的郑文华,农学院的吕效吾、杜竹铭,医学院的王光甫、杨鼎铭、王及山等,他们都是有学识、有声望的高级教师,对工会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感人至深。朱景梓教授精通舞蹈艺术,每次按时到省教育工会组织的周末晚会上作指导。

新中国初建,旧社会留下的破摊子,疮痍满目,百废待举。教职工特别是广大小学教职工,生活方面困难更多。省教育工会号召各地积极帮助职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

1950年,省市教育工会联合试办了太原市第一所示范教工托儿所,减轻教师家庭负担。省工会又号召组织互助储金会,且有一套完整的组织章程,1951年光在50个县市就成立了200余个。1952年度统计,有93个县市对1089位教师发放了救济金。这个符合群众利益的组织延续了若干年。此外,还定期发给教工洗理票等。

省教育工会还积极组织教师的课余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如组织娱乐晚会、舞会、看电影等。1952年开始组织了教师假期旅游活动。

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也是教育工会初期工作的当务之急。解放初期,学校恢复不久,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往往不能得到保证。当时各地普遍反映最多的问题是:有的地方随意降低工资、发坏粮、多发粗粮、不按时发粮等。省教育工会调查了解后,向政府作了反映,省政府发了文件,才得以纠正。又如某一私立高中,因一位教师多提意见而被辞退,找到教育工会后,省教育工会协同政府进行了认真调查,使问题得以解决。

当年省教育工会的同志对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负责,做了大量工作,虽时隔已久,但仍令人难以忘怀。

超市理货员实习总结_工作总结 篇4

万事开头难,什么事都要有尝试,都要有开始,都要有经过,都要有失败。在经历了在超市的工作之后,明白了很多事情开起来简单,但实际上与我们的想象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一个小小的超市的经营也不容忽视,不但要有细心,还要有策略,谋划。总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周全。

一、实习目的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事。而暑期社会实践应该采取何种方式则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深思熟虑的,学校方面,当然希望学生能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而作为学生来说,则希望能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不到的事物、学到无法通过课本来学习的社会知识,也希望通过暑假这个较为难得的机遇,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来锻炼自己,完善自己,实现自我价值。

二、实习时间

2019-7-10—2019年8月15日

三、实习地点 xx超市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xxxxx

五、实习内容

炎炎烈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

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我不能像大多数同学一样,暑假可以好好在家玩玩、休息休息。我必须为我下学期的生活费考虑。我从高中毕业那年的暑假开始就在超市里打工了。由于我的表现还不错,老板比较喜欢我,所以这个暑假答应我在他的超市打工是理所当然的了。还没有放假,我就打电话到超市了,问老板是否愿意让我在他们超市工作,老板满口答应,非常希望我来工作。我当然非常高兴啦!闲话少叙,言归正传。那年我还没有到超市上班之前,我有一个长辈就跟我说:上班要多做事,少说话!话虽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就不简单了。

俗话说:做坏人简单,做好人难啊!只要做一件坏事,在别人的眼里,这个人就是坏人!要想在别人眼里改变形象的话,就要做无数的好事,但还不一定能改变。要在众多同事、干部眼里一开始就流下一个好的映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于是,我制定了以下几大要点:

一、我决不破坏超市的规矩。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然,作为一个单位也有

相应的规定了。我们超市制定了很多的规定,比如:不可以串岗、不可以闲谈、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等等。所谓不可以串岗,就是不可以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我们每个理货员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属各个货架。比如,我是百货这边的,就不能随便跑到食品那边去,食品上的人就不能随便走到我们百货这边。食品那边比较大,还分三个部分:饮料和冷柜、饼干类、休闲食品。为什么不可以随便串岗呢?其实是这样的:我们乡下,顾客不像大城市的市民素质高,经常会有顾客偷东西的。如果我们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那么这边的货架就没有人看着,东西就很容易少掉!同样,“不可以闲谈”也类似这个原因,如国际歌理货员没事做的时候都在一起闲谈,那么就没人看着货物了,东西少了又是损失!还有,“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这个规定看似严格,其实是有其中的原因的。以前超市的同事们上班互相发短信息,不认真上班,没人看着货物。所以,后来经理就规定了:不可以把手机带在身上!可以把手机带来上班,但要放在办公室。对于这个规定,大家还是很理解的,毕竟上班要有上班的样子的,超市的营收和自己的收入有很大的联系的。当然,还有很多的规定,比如:上班不可以抽烟、不可以坐下来等等。所有的规定我基本上都能自觉地遵守的。我认为,这些是最基本的,当然要遵守了。

二、不管是谁,随喊随到。

在超市做理货员,有时还是很忙的。特别是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这三天是结帐的日子,很多的供货商都在这几天送

理货员工作职责 篇5

1、及时订货并掌握好订货数量,保证超市货源丰满及避免商品积压。

2、认真执行商品定牌定位陈列工作守则,做好超市的商品陈列工作。

3、正确标价(包括价钱标签及标价牌)。

4、收货时应认真清点防止短收。

5、服从理货组长关于轮班,轮休,工作调动,以及其他工作的安排。

6、做好超市保卫、安全工作。

理货员日常工作要求

1、提前十分钟到超市上班,以便接受经理的工作指示及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

2、坚持做好每天的货架清洁卫生工作(可选择在晚上收工前或早上开门后),注意保持商品定牌定位陈列。

3、注意每天的流量(包括顾客流量、货流量)。货架和后备仓的商品存量,及时补货,尽可能减少缺货现象,缺货时应及时放上红色的缺货牌。

4、上架陈列放商品应打上正确的商品价钱,特价商品应打上黄色标签纸同时换上特价牌。

5、认真做好改价商品的点存填报工作,留意商品的有效期,利用空闲做好拉架工作。上货时要经常翻底,做到“先入先出”,有效期在前的先出。

6、收货时应先清点无误后,交商场主管两人(理货员自己,经理)即时签收。

7、做好货架通道的清洁工作,处理好纸箱,堆头商品的摆放,保持超市的通道畅通无阻。后备仓内商品,要按区摆放,保持整齐。

8、留意超市情况,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苏果理货员工作小结 篇6

做好简单的事就是不简单。

说这话倒不说自己自命不凡,孤芳自赏,而是我进苏果前给自己鼓劲儿的话。今天是到苏果第一天,早上起早赶公交,接着开会,主管安排工作,一切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我和另一个班长没有分到具体任务,主要负责整体工作,处理些紧急问题,并代表班级与苏果人事主管沟通。朋友都说我们两个幸运,不用干活,我倒不觉得,因为我相信:普通的工作由不同的人来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后来我和另一个班长分了工,我负责二三楼,他负责一楼(一楼是生鲜蔬菜水果,很忙,相比较2、3楼百货,服装电子产品稍微清闲些)。通知作息时间,发工作证,询问情况,忙碌的第一天。问有啥收获,不清楚,就是晚上挤车回学校时有种很充实,象回家的感觉。晚上睡的很早。

2.不管环境如何艰苦,同事如何抱怨工作,自己始终要保持一种平和、上进的心态。

在桥北苏果干了三天了。晚上大家一起挤苏果免费班车的那段时间似乎成了大家所有感情释放的专用时间,不管是高兴,还是郁闷,还是愤怒,都一股脑儿的出来了。同学们聊天的话题基本都与苏果有关,说说今天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今天被哪个顾客说了,被哪个主管看见他在偷懒儿等等,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郁闷的就一声不吭,看风景。大家谈的最多的就是这次实习的待遇问题,又是工资少了,又是没中饭喽,又是没校车接送喽,好多,他们说时我一般说,咱是来体验生活的,别丫要求太高。的确我们这次是蛮苦,中午吃饭都是和民工兄弟一起在小摊儿上吃的,每天都倒贴,向家里要生活费时都不好意思张口:怎么说也是工作了的人了,怎么还问家里要钱啊啊。好多人都在讨论如何消极怠工,混时间,对这次实习可以说是失去了信心。有人说我逆来顺受,也有人说我新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还好,我明白一个道理:不管环境如何艰苦,同事如何抱怨工作,自己始终要保持一种平和、上进的心态。

3.如果确定自己想做好一件工作,首先让自己爱上这份工作。

好忙啊!好忙啊!苏果开业第一天营业额突破100w!

这两天做的装袋工作,虽然很单调,但我之前就说过,做好简单的工作也是不简单.接着我发现我渐渐觉得这工作也蛮有意思的,我连续加了两天班,每天都是工作的13个小时,几个好朋友都说我傻,想加班在后面的日子加,这两天多累啊,会亏的.我笑答:还好,我也不是很累,早做完早结束嘛(苏果只要我们干满70小时即可放假).很奇怪,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奇怪,我以前做事也没这么卖命啊,何况这么单调的工作.我想应该是我喜欢了的缘故吧.如果确定自己想做好一件工作,首先让自己爱上这份工作。

4.遇到问题,冷静思考;面对上司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效的分工和管理可以节省很多人力和物力.来桥南苏果三天了,大家做的都很辛苦,我心想苏果领导对我们的表现应该很满意的吧.哪知道今天开了个小会,我们另外两个负责人被“痛批”了一顿(程度我就不细说,绝对是不顾及面子的”痛批”)当时我不在场,后来听他们复述,大概是这样,门店店长遇到了四件事:1.有次碰到两个同学穿着员工服坐在广场上抽烟,休息 2.中午时间看到一位同学穿着员工服在骑电瓶车.3.有些同学很随便,发信息,手插口袋,两三个扎堆聊天...4.有时忙起来少人,但是找不到人..后来那个负责人和我说了这事,想去和店长道个歉,保证后面好好管理同学们,然而我却有我自己的想法:首先,我们不需要道歉,也没这个必要.其次,我认为这些事情的责任不全在我们!当然,象个别同学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上班时间聊天,这个我们也是看不过去的.但是我们也不是象店长说的那样的啊,绝大部分人还是很辛苦很努力的啊,我觉得,这和管理有关系.苏果这家门店对我们确实很不错,对我们管理很宽松,全凭大家自觉.对于此.我只能说出发点很好,但是并不科学.毕竟也四十多位同学,怎么可能每位同学都是那么的自觉?有个同学去休息了,肯定会有人想,他能休息,我为什么不能,就这样,越来越乱.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归根结底,是苏果没有定出确定的下班休息时间.未明确做为苏果员工应有的行为规范.于是,第二天.我找到了主管,首先也跟她表示了歉意,然后希望她能给我们开个会,一方面,全面明确下纪律,其次,希望把人员的分配的工作交给我们几个负责人,并且我们承诺她.之前的出现的问题一个也不会再出.接着我开始分组,由于员工分了很多班,都是交叉的,开始分时我还有点挠头,仔细推算后,感觉每个人只要做半天就足够,于是我分给每个人四个小时的任务,有上午,有下午,就这样,一直到晚上下班都很顺利.大家都是干的半天,还有半天是休息的.大家也没那么累了,主管说感觉今天是最有秩序的一天.听了后,我一个人偷笑.往后的几天都是有条不紊的.5.真正的威信和领导力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努力和成绩上

今天被分到孤儿小组(孤儿即顾客带到收银台但又丢弃了的,很形象的名字吧),第三天,人已经没有前两天多了,捡孤儿的任务不是很重.我开始有点闲的慌.我看到收银通道里经常有顾客扔下的篮子,推车.有时就堵在通道里(后来才知道这是理货员的工作),于是我开始帮着捡捡,渐渐的,我又一次感觉这个工作也挺有意思,走走转转,捡捡东西,有时可以和装袋同学们问候下,有时顾客会问我些东西,我尽我所能帮忙.当然,听到的谢谢也就很多.就这样,我不停的走,工作,苏果本身的员工都很好奇的问我,做多了啊是多拿些钱啊?我笑笑..后来很奇怪很奇怪,好几个很闲同学也加入了我,我说不清什么原因,只是开玩笑说,你们别抢我饭碗噢!..回来路上,我在想, 分配工作那么顺利,还有那几个朋友的加入与我这些天不停的干活有关系么,不是很确定,但估计有这种因素在里面,因为以前听说过:

初期理货员工作总结 篇7

一、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

1.通过新民主主义教育,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建立了政治工作机构和制度。1949年,中国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之后,毛泽东以政府公告的形式,向全国人面宣布“:《共同纲领》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新民主主义与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的基本指导方针”。为了坚决贯彻《共同纲领》的教育方针,国家、团中央、学生组织通过新民主主义学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根据《共同纲领》对文化教育政策的规定,明确指出其教育政策就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和准绳。

建国初期,我国拥有11.7万名学生,拥有124所公立学校,81所私立学校。为了满足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我军南下接管旧政权,很多学生报名参加了“西南服务团”“、南下服务团”,随军南下,成了南方各地干部队伍的骨干。与此同时,各个高校按照国家的规定,设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理论课程,成立了学生和教育工会。如:华北地区各大专院校开设了《新民主主义论》等政治理论课程。1950年,教育部专门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谈论会,规定了全国推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规定和六项原则,总结了建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并且,根据《共同纲领》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高校结合国内外形势,利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政治运动,使学生树立了为人们服务的思想意识。

1951年,在党内和国家机关内,中央先后开展了“三反运动”,随后结合“三反运动”,在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教师的发起下,全国高校师生开展了思想改造的学习运动。并且周恩来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还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报告,号召高校师生锻造自身成为坚定的革命战士。1952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高等学校重点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到了1956年,全国大学生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工会、团等组织以马克思列宁理论课为基础,形成了联动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2]1。

2.开展总路线教育和《宪法》学习,学习苏联高校经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建国初期,我党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宪法》,高校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了“重点发展、整顿巩固、稳步前进、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完成了以院系调整为内容的教育改革。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了“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宪法”,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高校先后开展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学习宣传活动,并以“一个主体两个翅膀”、“一化三改造”的观念广为传播,使高校师生的思想逐渐适应了转变。1954年3月,为了适应国家有计划的经济建设,贯彻党的总路线,在思想改造学习运动的基础上,政府参照苏联高等教育制度,按照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调整了全国高等学校院系。如:新设了钢铁、水利等12个工业专门学院,使高校的招生数猛增到4万人。

1950—1953年,高校在借鉴苏联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总结了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如:把政治理论课像基础课一样列入了教学计划中,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作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形式,并且,开设了《社会发展简史》、《新民主主义论》等课程,制定了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和评定成绩,加大了培训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力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如:教育部将“政治教学委员会”改为由教务处负责,以加强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1955年,宣传部提出为了建立学校中党强有力的领导,召开了全国学校教育工作座谈会,要求各地党委要积极建立和健全学校党委机构,认真把学校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要选任得力的领导干部到高校担任职务,加强党委对高校教育的统领,从而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辅导员等共同开展、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

3.投身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开展共产主义德育教育,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建国初期,各个高校开展了唯物主义宣传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掀起了“向科学文化进军”的热潮,使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系统、完善。如:1955年,政治局对《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草案)》作了个别修改后,定为正式决议,全国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认识到了我国转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希望、前景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组织了师生学习中央、毛泽东报告、批语。同时,在寒暑假期间,为了使学生成为国家社会主义改造的支持力量,运用各种宣传形式,使学生经受住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各种考验。并且教育部通过学习会、讨论会、报告会等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要求5000万党内知识分子要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知识,懂得辩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并利用时事学习时间,按照不同系科、专业,通过讨论会、批判会等形式,要求学生参加学习、提高认识。如:1956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正式提出,在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试办唯心主义派别的学说介绍和批判课程。如:北京大学先开了《黑格尔哲学》、《罗素哲学》等课程。这些活动虽然使广大师生正确认识了唯物、唯心主义,但是,也混淆了学术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1.为高校教育走向正规提供了保障。建国初期,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很多势力对中国共产党不信任,持有怀疑态度。因此为了保证新中国的发展和前进,我们党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0年代初期,毛泽东提出了“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没有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教育就不可能走向正规,不能正常进行,就不能为新民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提供有力保障,就不能巩固我党的地位,不能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思想保障。在此情况下,为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正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校有条不紊地开展学校教育和建设,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完善了制度和体制,建立健全了机构,在稳步中不断提高和完善高校的教育。

2.为高校正确分析形势提出了方针,指明了方向。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关键重大,面临着建设新中国、国内外斗争形势的考验;同时大学生是祖国建设者也是接班人。为了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观念,高校针对各种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正确分析形势,提出方针。为了划清敌我之间的界限,进行了各种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实践让学生树立了为新中国建设奉献和服务的思想,抵制各种不正确的思想,真正树立了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的各种正确思想,使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和运动中,使高校师生昂首阔步向前进,为高校师生指明了航向,成为了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地打开了局面,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系统和完善地向前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和启示。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处在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高校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引导学生,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防止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产生。组织学生参与到政治、文化等领域重大的社会活动、实践中,推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真正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理想和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青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要帮助大学生认识、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教育,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和客观趋势,引导大学生为实现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的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定期和不定期多和学生谈话,引导学生战胜、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配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如:网络的优势。阻止不良信息的入侵,加强监督、监管和审查,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好的环境。

摘要:建国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通过新民主主义教育,高校在继承解放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基础上,翻开了新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篇章。

关键词: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借鉴

参考文献

[1]廖礼彬.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

[2]康秀云.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经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

[3]徐向东.建国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J].高教探索,2011(2).

初期理货员工作总结 篇8

中国革命一大难关;解放初期上海;党的群众工作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09-04

一、“难关”问题的提出: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进上海争取群众、赢得民心进行思想政治总动员

1949年是中国革命的决胜年。百万雄师饮马长江,解放军兵锋直指江南,上海的解放指日可待。然而就在这历史的当口,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期间警示全党同志:“进入上海,对于中国革命来说,是过一大难关。”[1]毛泽东此言可谓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中国共产党进入上海,究竟难在哪里?说到底,难就难在能否赢得上海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建设新上海,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第一,中国共产党没有执政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上海自1843年开埠后,畸形繁荣,很快发展成为一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市,吸附了大量人力人才资源进入这座城市。由此形成的移民社会,彻底颠覆了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组合起来的、依赖亲情和乡土观念维系的传统社会模式,它不再是“熟人社会”,而是“陌生人社会”,维系它的是与现代社会所匹配的公民意识、法律法规,以及可持续的城市管理体系。应该看到,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不过缺憾的是没有执政大城市尤其是执政国际大都市的经验。为此,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要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明确指出:我们要“开始着手我们的建设事业,一步一步地学会管理城市,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事业”。[2]但这还仅是毛泽东认为进上海是中国革命过“一大难关”的表层意思,更具政治深意的是,共产党能否在上海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3]如果说毛泽东将中共中央进入北平比作进京“赶考”,那么,中国共产党能否执政大都市、赢得上海民心真正堪称是中国革命的“过关”考。

第二,进城干部与上海当地群众一定程度上存有城乡隔膜问题。1949年3月12日,刘少奇在《关于城市工作的几个问题》里这样告诫党员干部:我们党虽然源于工人阶级,虽然我们党过去同工人很有联系,但后来被迫转入乡村。国民党在工人中活动了这么多年,散布了影响,工人内部也复杂起来了;而我们与工人的联系减弱了,我们的干部(包括中央委员在内)对工人工作生疏了,对工人的面貌也不熟悉了。[4]无疑,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这种提醒也是非常及时的。在上海解放初就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解放军首长命令战士去工厂找工人阶级解决问题,战士转了一圈后回来向首长报告说,找不到工人阶级,因为在工厂里看到的都是比地主老财家的闺女还要漂亮的女子,她们留着“狮子的头”(烫着头发),张着“吃人的口”(抹着口红),露着“跳舞的腿”(穿着短裙),伸着“摸鱼的手”(穿着短袖衬衫);就连男人也穿着整洁,言行举止比地主老财还神气。他们是工人吗?这与战士们心目中的工人形象大相径庭。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提了出来:我们党虽然拥有上海的“籍贯”,但在离开20多年后重回这座城市,面对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要执政上海,就要让群众了解我们党,新进城的党员干部尤其需要了解当地群众。

第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在上海民心尽失可谓殷鉴不远。1945年9月抗战胜利,上海民众张灯结彩欢迎升格为“抗战英雄”的蒋“总统”回归上海。但仅仅四年之后,蒋介石就为上海人民所唾弃,丢失了大陆政权,一路败退到台湾。个中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居核心的是其丧失了民心。官商勾结,囤积居奇,蒋经国在上海“打老虎”无疾而终,社会秩序愈加混乱、人心浮动;再加之发动内战,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又因对民生问题处置不当,社会矛盾叠加迸发。1948年初发生的上海舞女风潮,震动全国,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女子集体暴力事件”。该事件并没有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与参与,完全是国民党当局执政失误引起的。对此,蒋介石在逃离大陆前在日记中也不得不加以反思。前车之覆,殷鉴不远,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党在执政上海后一定要解决好与群众切身相关的民生问题。

必须正视胜利中面临的问题,成功跨越中国革命的“一大难关”!毛泽东的警示,促使全党树立起了戒骄戒躁、攻坚克难的思想,有效地解决了在胜利临近之时容易产生的精神懈怠问题,也促使全党全面深入地研究和掌握上海情况。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积极行动起来,收集汇编了几十册上海资料。丹阳集训,为解放和接管上海,为做好群众工作、执政上海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跨越“难关”的基石: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解放初期开展的群众工作

党的群众工作是指党的组织和成员通过有效途径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最终凝聚群众以完成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所开展的工作。这是我们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须臾不能离开的一大基石。解放初期,我们党在上海跨越中国革命的“难关”,靠的就是这一基石。回顾当时党的群众工作实践,其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虽各有侧重,但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支撑这个有机整体的工作主要有四大着力点:

第一,生活关怀。解放初期的上海,自抗战以来连续十多年的恶性通货膨胀仍在延续,再加上新旧两种社会政治制度的更替,社会大变动中的社会矛盾累积叠加,困难重重。我们党迎难而上,抓住问题的关键,积极关注和切实解决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让上海人民群众一下子把共产党同国民党区分开来,从而欣然接受新的人民政府。

首先,解决失业工人的就业问题。解放初期上海工人的失业问题是十分严重的。据统计,1949年5月上海解放时失业人数有25万,失业率占全市职工总数的20.4%;1950年4月新增失业人数近20万,加上家属总数超过了50万,困难群体几乎占到城市人口的十分之一。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党中央、政务院的领导下,上海打出了解决工人失业问题的“组合拳”:一是实施以工代赈。由政府组织失业工人参加为国家建设所急需的有关市政建设工程,包括修路、绿化和修海塘等。二是号召生产自救。按照《上海市失业工人生产自救工厂章程》,本着“花钱少、容人多、有原料、有销路”的方针,并根据自愿和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动员失业工人开办生产自救工厂。三是开展专业培训。组织失业工人学文化、学技术、学业务,提高劳动技能,为转岗就业创造条件。[5]

其次,平抑投机风潮。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海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那就是浓厚的封建性、买办性,特别还具有投机性。据统计,在旧上海专以“踢皮球”(指买空卖空等投机活动)为生的就有20多万人,存在“工不如商、商不如囤(积)、囤不如投机”的状况。投机商附和其投机活动的主力国民党官僚资本从事投机活动,这也加剧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期恶性通货膨胀的势态。上海解放初期,投机商们又相继掀起了以银元和同上海生产及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为目标的投机风潮,给上海的经济社会造成了很大的混乱。我们党和政府采取坚决措施,通过打赢“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取得了经济战线的“淮海战役”的胜利,稳定了物价,稳定了市场,稳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再次,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旧上海是一座畸形发展的城市,一面是高楼林立的“不夜城”,另一面又是棚户简屋遍布市区“下只角”。在当时财政经济状况还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一方面集中力量,改善蕃瓜弄、药水弄等劳动群众聚居区的路灯、给水站、下水道等市政设施;另一方面还投入巨资,从1951年起开展了大规模的修建居民住房的工作,兴建起了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当长年生活在棚户区的群众住进了宽敞明亮新工房的时候,他们不禁热泪横流地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第二,价值引领。旧上海被称为建筑在地狱上的天堂,娼妓、毒品、赌博等业蔓延滋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它是名副其实的“罪恶的渊薮”。美国人罗兹·墨菲在《上海——近代中国的钥匙》一书中写道:20世纪30年代,“卖淫业作为一种特色而论,上海走在了全世界城市的最前列”。[6]解放初期,我们党在上海通过社会改造,把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黄赌毒等社会毒瘤清除净尽。通过组织成立“上海市新人习艺场”,将旧上海留下的既受难深重、又堕落成性的妓女,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她们有的当上了摇袜工、缝纫工,有的成为保育员、护士和扫盲教员。当这些曾经被迫为娼的苦难弱女第一次领到工资,一时热泪盈眶,她们不能不为有生以来“第一次拿到干净的钱”而激动。此举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建设新上海所需要的清新的社会风气和良好的道德规范。

第三,典型示范。当年曾经有人预言:上海是只大染缸,共产党红的进来,将会黑的出去。确实,历史曾经这样戏弄过国民党人,他们没有经受住上海花花世界大染缸的侵蚀。现在,共产党进了上海,考验也来了。解放没几天,军管会榆林公安局军代表欧震霸占逃台国民党军官的妻子,还收受其贿赂。案件发生后,陈毅市长明确指出:“我们是解放上海、改造上海呢?还是被上海人民撵走?我们是红的大染缸,要把上海染红,我们不要红的进来,黑的出来!”[7]如果姑息养奸,国民党的预言就要变成现实,共产党就没办法在上海立足,我们就会自己打败自己。欧震案成为新上海反腐倡廉第一案。在处决欧震的同时,在公安系统还进行认真审查和整顿,先后有400余有劣迹的旧警察和有腐败问题的警员受到查处。我们党通过此对党员干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在上海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社会风气为之一变。到20世纪60年代,涌现了包括南京路上好八连在内的诸多先进典型,至今仍为人们所赞美、所称道。

第四,良法善治。解放初期,我们党在上海要做好群众工作,最为棘手的便是如何处理好劳资纠纷问题。劳资纠纷起因错综复杂。在工人方面,上海解放后,一些工人觉得在私营企业工作没有前途,于是就排着队向资方辞职,随后向人民政府请愿,要求到国营企业工作。而由接收国民党官僚资本改建而成的国营企业,本来就人满为患,无法安置新的劳动力,于是新的矛盾就产生了。同时,步入新上海,一些工人仍习惯于旧上海时代在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下与资方斗争的老方法,为维护和争取经济权益同资方进行抗争,这也加剧了劳资纠纷。在资方,私营企业主有些是职员出身的,也有些是技术工人出身,他们见时代变了,不愿再背资本家的“臭牌子”,于是趁工人排队辞职,就干脆关门息业,自己重当职员,重当技术工人;还有的私营企业主有海外关系,就出逃香港。如此一来,由劳资纠纷最终导致整个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严峻。

化解劳资纠纷,做好群众工作,解放初期我们党在上海采取的治本之策就是加强地方法律法规建设,规范私营企业劳资双方的行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关于上海市私营企业劳资协商会议组织的通则》,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谈判制度”。它规定了劳资协商会议制度的适用范围:“一般适用于雇佣50人的私人工厂商店。同时在同一产业或行业中劳资双方均认为必要时,亦得设立产业或行业的劳资协商会议。”[8]劳资协商会议制度有明确的协商事项,包括订立集体合同,制定生产计划,改进生产组织,保护生产机器设备,改良生产技术,拟定与修改规则,决定雇佣与解雇问题,决定工资待遇及福利问题等,从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劳动者的行为,维护资方的合法权益。此外,还注重发挥同业公会的作用。这样,就用比较缓和的而非直接对抗的方式缓解了劳资之间的矛盾。

三、回溯跨越“难关”的征程: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

65年过去了。解放初期党在上海做好群众工作的实践与经验,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党的群众工作,治国理政,依然能够提供诸多有益的历史启示。

第一,要牢固确立执政为民意识。1949年8月15日,陈云在上海召开的财经会议上,对上海等新解放区如何处置接收下来的旧政权人员,明确指出:除了劣迹昭著的个别人之外,绝大多数人要留用,我们“要注意旧人员的心情,让他们感到‘天下定了,‘人民政府定了”。“现在是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9]这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民的责任,一种历史的担当,一种强烈的执政为民意识。如何让人民群众接受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就是要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即维护和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应该严格分清:群众对目的究竟‘关注到什么程度,群众对这些目的究竟怀有多大‘热情。‘思想一旦离开了‘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0]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对“群众”、“思想”和“利益”等关键词用不同字体作了强调,是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无论是宣传、组织、教育群众,还是服务群众,必须代表、维护和实现群众的利益诉求,这样才能凝聚起推动社会发展的威力无比的群众力量。

第二,教育环节不可或缺。在开展群众工作中需要教育谁?解放初期党在上海的实践告诉我们,首先需要接受教育的是党员干部自身。毛泽东在我们党即将进入上海之际,就告诫全党要有过“一大难关”的思想准备;进入上海后,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又告诫全党“不要四面出击”,解决了政策和策略问题。个中道理是简单明了的:打铁还需自身硬。其次是要教育人民群众。上海解放初期,当工人们排着队从私营企业辞职,要求到国营企业工作时,陈云耐心地说服工人们:在业总比失业好。解放了,无论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都是有前途的。当工人们依然采用在民主革命时期的老方法对待资方的时候,陈云耐心地说服工人们:主人翁要有主人翁的样子,要正确对待正在为建设新上海出力的私营工商业主。在党的教育下,上海工人群众的思想实现了从“吃光用光算资本家的”到“帮助资本家生产也就是帮助国家恢复经济”的转变,实现了从“上靠国家订货、下靠群众生产,资本家没有用”到“搞好统战,可以减少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的转变。因而在私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工人们顾全大局,主动向资方让步,用降低伙食标准、减少劳保福利、少拿或不拿奖金,甚至削减工资等方法,帮助资本家维持企业,如五金机器业一般都拿7至4折的折扣工资。[11]上海工人群众以团结资方维持生产,促使一批原本已转往境外的资方回沪恢复生产。这告诉我们:做好群众工作,要服务群众,不过这不是要一味地迁就群众,更不是做群众的尾巴,要注重教育和引领群众。当群众没有觉悟的时候,要启发群众的觉悟;当群众产生思想问题的时候,要善于和勇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第三,要依靠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群众工作的主体是谁?是人民群众,是组织起来的人民群众。坚持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的观点,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早在建党之初,毛泽东就明确指出:“劳动组合的目的……尤在养成阶级的自觉,以全阶级的大同团结,谋全阶级的根本利益。”[12]从解放初期党在上海的实践看,上海一解放,上海总工会就成立了。作为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上海各级工会在反封锁反轰炸斗争中,在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在化解劳资纠纷中,在宣传和组织工人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具体来说,工会发挥了工人利益代表的作用,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发挥了对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引领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作为群众组织的工会能够凝聚群众。各级工会的领导人都是工人群众公认的工人领袖,在群众中有威信,许多人本来就是共产党员,由他们来领导工会,工会自然就成了群众的“靠山”,由他们来开展群众工作,自然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会就有了号召力。二是体现了民主执政的基本要求。我们党是执政党,但并不是说什么事情都需要党直接冲在前面,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于是,工会就成为凝聚群众完成党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政治理想的很好的平台。总之,群众工作要发动群众来做,群众的问题要依靠群众来解决,群众的力量要在党领导下依靠群众来凝聚。

参考文献:

[1]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9-07/06/content_11660191_1.htm

[2][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8.142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186.

[5][8]袁志平.解读上海就业再就业[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46-53.41-42.

[6]罗兹·墨菲.上海——近代中国的钥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

[7]李动.新上海惩腐第一枪[J].档案春秋,2013-6-58.

[9]陈云文选(1949-1956)[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5.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1)[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6.

[11]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编.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上海卷(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915.

[12]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

上一篇:教师培训结束语主持词下一篇:压疮的护理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