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精选9篇)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篇1

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而这些所要体现的东西在他的《理想国》开始时候并没有直接提出来,他是利用了正义二字逐渐将其拓展并且引申出来的。正义是一种好的表现,然而什么是正义呢,面对这个看似很好理解的词语,柏拉图首先对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不仅有着他对理想国的阐述,也包含着一种朴素的辨证主义观点和应变的思想,他自始至终没有明确给出正义的定义,也暗示着人们,这里没有什么正确的定义,还需要继续的探索研究,只不过他的想法是让人们去利用这个探索研究构造他那柏拉图似的理想国。《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找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前两个部分属于可见世界,后两个部分组成了可知世界。与此相应,灵魂的状态也可以分为4个阶段,这就是想象或猜测、信念、理智和理性。柏拉图通过“洞穴”的比喻指出,认识的4个阶段并不是后天学习的发展过程,而是“灵魂的转向”。因为灵魂本身具有一种认识能力,教育只是使这种能力掌握正确的方向,使它从黑暗转向光明,从现象的世界走向真实的世界,因此教育也是《理想国》的重要主题之一。同时柏拉图的《理想国》是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丰富多彩、环环相扣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这个城邦是历史上大大小小“乌托邦”的开山鼻祖。该书是柏拉图中期思想的总结,其语言华丽,逻辑缜密,想象丰富,阐述精彩,在历史上颇具影响力。

理想国的宗旨是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围绕这个宗旨,柏拉图开篇不久就开始讨论什么是正义的国家,而不是什么是正义的人,他从城邦至公民、从上往下、从大往小地理想化地安排了城邦公民的一切,生活、工作、教育及一切。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这个国家由立法统治者,国家护卫军,普通劳动民三个阶级组成。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哲学家不应该是躲在象牙塔里死读书而百无一用的书呆子,应该学以致用,去努力实践,去夺取政权。政治家应该对哲学充满向往,并不断的追求自己在哲学上的进步,并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代表作。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阐述了他的主要教育思想,例如,重视学前教育,主张国家控制教育,终身教育观,注重幼儿教育,倡导男女平等教育。

柏拉图是古希腊一位影响深远的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撰写了大量有关办学、教书、育人、伦理、法律、宗教等方面的著作。其中最有影响的该属《理想国》了,就教育而言,柏拉图提出了他自认为理想的完整教育体制构想。他关于幼儿教育、终身教育、音乐文艺教育、体育军事教育等思想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学前教育观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初始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对儿童的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尤其对那些性格尚未定型的孩子而言,对好的总是会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柏拉图认为,一个人从小受教育的方向,往往能影响他以后发展的方向,甚至也能决定他将来的目标方向。他们的头脑在早期所接受的一切东西都将是很难遗忘或更改的。所以柏拉图认为对孩子们早期的教育应该是从美好的道德熏陶开始。

二、教育伦理思想

天赋品德论是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因为在人的灵魂中先有善,于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如何引导人们去认识这个善,而教育的内容就是该用什么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这个善。如果我们把柏拉图的整个教育伦理思想看作是一座大厦的话,天赋品德论就是构筑这座大厦的基石。

教育是实现善的理念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教育实现善的理念不是无中生有,即不是把理念从外向内灌输而是基于天赋品德论的基础上,教育是对人本身所具有的实现善的理解能力的发掘。

三、终身教育观

柏拉图从重视胎教开始,对各阶段教育进行了明确的划分,而且为了造就至善至美的优秀治国人才,他还最早提出人工作后还需要有继续受教育的思想。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终身的,应贯穿于人的一生。不但如此,他还认为那些年满50岁,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即要用善的理念武装自己,改造自己的灵魂,从而在晚年更好地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所以,他要求人们在剩下的人生岁月里,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研究哲学,这样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直到培养出像他们那样的继承人,才可以辞去职务,进入乐土为止。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篇2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女性教育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是由于所处时代背景, 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 积极性

1. 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柏拉图认为, 男女在天赋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没有任何一项管理国家的工作, 因为女人在干而专属于女性, 或者因为男人在干而专属于男性。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据此, 柏拉图是在承认男女天赋相同的基础上, 提出了让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思想。同时他认为, “如果我们不分彼此地使用女子, 照使用男子那样, 我们一定先要给女子以同样的教育。”教育的作用是培养城邦的护卫者, 对女性进行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 女性就必须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

2. 接受与男性同样的教育内容。

柏拉图指出对女性要采取与男性同样的培养方式和教育内容。“为了培养护卫者, 我们对女子和男子并不用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一向是用音乐和体操教育男子的。为了同样地使用女子, 我们一定要同样地用两门功课来教育女子, 并且还要给他们军事教育。”柏拉图甚至认为女性也应赤身裸体地与男性一样在健身房进行军事锻炼, 不仅是年轻女子, 年老女子也应如此。

3. 男女应承担相同的职务。

柏拉图认为既然男女禀赋相同, 又接受了同样的教育, 那么女性就能够和男性一起担任护卫者。“根据自然, 各种职务, 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 只是总的来说, 女的比男的弱一些罢了。”“如果我们发现两性之间, 惟一的区别不过是生理上的, 我们不能据此得出结论说, 男女之间应有我们所讲的那种职业的区别。”由此可见, 柏拉图承认女性体质确实弱于男性, 但这并不妨碍女性担任和男性同等的职位。

(二) 局限性

1. 平等教育的阶级局限。

柏拉图的男女平等教育只限于社会的第一、二等级。他的女性教育观是建立在精英教育基础上的, 而非普通教育。掌握教育权利的只是社会统治者阶层的妇女们, 贫苦大众并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柏拉图要培养的是为统治阶层服务的少部分人, 即护卫者。

2. 女性依然处于弱势地位。

《理想国》中的思想还是无法消除柏拉图强烈的男权性质, 因为他并不想放弃女性在整体上弱于男性的看法。他只对女护卫者感兴趣, 并不是城邦中所有的妇女。在更多时候对妇女的看法依然是鄙视的口气, 认为她们天性懦弱, 易受情绪控制, 爱慕虚荣。总之, 他肯定女性和男性具有同样的天赋, 应接受同样的教育, 共同担任护卫者, 为女性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有力依据。但柏拉图依然认为女性是处于弱势的。

二、启示

目前我国女性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总体上仍处于劣势。柏拉图的女性教育思想对促进中国女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 促进平等教育权利的推进

柏拉图认为男女天赋相同, 应当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在我国, 各种法律法规都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教育权利, 对女性教育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但是现在男女不平等教育权利的现状依然存在。尤其是贫困地区, 大量女童失学的问题仍很严重。深化男女权利平等的教育改革,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家要加大对贫困女童教育的资金投入;教育政策要促进受教育的性别机会公平。同时, 要特别注重女性平等教育权利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

(二) 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

柏拉图认为各种的天赋才能同样分布于男女两性。女性可以与男性承担相同的职务。这种不以性别来划分职业限制女性活动的观点在当时是很大的进步, 对现代女性就业择业也具有借鉴作用。但现在, 条件相同甚至优于男性的女性在招聘时仍受到歧视。虽然有《就业促进法》《反就业歧视法》等法律法规的支持, 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 实施起来有些困难。因此, 政府应增强政策的导向性, 降低性别差异在求职过程中的影响。

(三) 提高性别平等意识

柏拉图认为男女禀赋一样, 教育方法、内容、目的也应该一致, 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女性。但在我国, 父母往往把传统的社会性别的偏见和角色定型渗透给孩子;在学校教科书、名著等书中的男性普遍多于女性, 男性常成为勇敢、智慧的化身, 女性则成为懦弱、无助的代名词;社会传播媒介中女性大多是家庭主妇形象, 男性则与成就、财富联系在一起。对此家长要摒弃性别的刻板印象;学校要树立性别平等的理念;大众传媒应该利用舆论影响, 提高公众的社会性别公平意识, 逐步消除教育中的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1]柏拉图 (著) ,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理想国[M].北京:商务出版社.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篇3

【关键词】柏拉图 《理想国》 哲学王教育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77-01

一、《理想国》中哲学王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重要作用,用洞穴比喻来说明受过教育的人和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区别。并且他吸收了雅典和斯巴达的某些特点,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教育思想。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护卫者既是军人又是哲学家。

柏拉图认为要想成为护卫者,首先,要有一定的天赋:身体方面,身体强壮、感觉敏锐、对敌人凶狠、勇敢;心灵上,他们应该意气奋发、秉性刚烈、爱好智慧;对自己人温和,对敌人凶狠。柏拉图用染色说来说明天赋以及音乐、体育的重要性。

出生—6岁,音乐(广义的音乐)文艺教育阶段。在国家委派的专人的指导下,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给孩子讲故事,用故事来教育孩子,使孩子自愿地学习,并且让孩子亲身去经历、去体验。

7岁—16岁,体育、音乐教育阶段。柏拉图非常重视音乐和体育的学习,认为体育是用来锻炼身体的,音乐是用来陶冶心灵的。柏拉图认为体育锻炼是一生的事情。这个时期应该为将来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17岁—20岁,把在所有劳苦的身体锻炼、学习和战争恐怖中总是表现的最能干的孩子挑选出来,考察他们在体操方面的表现。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

20岁—30岁,选拔出一批青年,他们将被要求把以前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加以综合,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关系。课程有几何、数学、天文学、辩证法等。

30岁—35岁,在第一次选拨出来的在学习、战争以及履行其它义务中表现坚定不移的青年中选拨最富这些天赋条件的青年。这一时期让他们坚持不断专心致志地学习辩证法,给他们最高的荣誉,并用辩证法考他们。

35岁—50岁,实践锻炼时期。这一时期强迫他们负责指挥战争或其它适合青年人干的公务,让他们在这些公务中接受考验,使他们在实际经验方面不低于别人。

50岁以后,研究哲学、担任统治者、培养护卫者继承者时期。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考试的人,我们将要求他们把灵魂的目光转向上方,看到善的本身,并用它来管理国家。

二、对柏拉图哲学王思想的评价及其理论、现实意义

1.柏拉图各个阶段的年龄分期是有一定道理的,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如0-6岁注重文艺教育阶段,其实这一阶段对人心灵的影响、性格的形成真的很大。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个人觉得,0-6岁这一阶段固然对心灵的养成影响很大,但同时也是我们身体养成的基础阶段。柏拉图强调先进性音乐教育,再进行体操教育。我觉得这一阶段应该音乐教育与儿童身体的养护、体育教育并行,因为此阶段二者都比较重要,都是打基础的阶段。

2.柏拉图的这一教育体系,有其合理的部分如注重音乐和体育的教育,提出算术、几何、天文、辩证法的重要性,阶段性明确。但是这种哲学王的培养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现状的,“十三僭主”的暴政、民主制的混乱、政坛的非人为操控性、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等条件下,是不具备培养哲学王的条件的,况且当时的希腊主流线索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国王与平民之间的关系。虽然在柏拉图那个战乱的年代,哲学王思想是很难实现的,但柏拉图提出的音乐、体育、算术、几何、天文、辩证法却是异常珍贵的。其实,此时期的中国,正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重视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与柏拉图的音乐相对,射御与柏拉图的体育相对,书数与柏拉图的音乐与算数、几何相对。当时的东西方交流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却在将近相近的时期提出相近的学术见解,可见,这一思想是为东西方都能接受的,是非常珍贵的。

3.柏拉图认为男人和女人应该受同样的教育,我们同样也要用音乐、体操来教育女子,并且还要给她们军事训练。以上培养哲学王的这一教育体系同样适用于女性。他认为男人和女人只在身体上存在差异,都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受同一法律统治,应承担同样职责,享受同样受教育的权利。柏拉图这种男女平等的观点在当时是很可贵的。实际上柏拉图的柏拉图学园实行的就是男女同校。这也是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壮举。

在男权统治的古希腊,虽然注重个人、崇尚自由,但是女子地位也不是很高。就算是斯巴达的妇女也没有什么政治权利。所以说柏拉图的这一理想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这种思想为后来的女权运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之后能够实现男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

[2]赖辉亮.世界十大思想家:柏拉图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柏拉图的理想国》课程期末报告 篇4

《理想国》读后感

——由“正义”一词产生的思考

《理想国》这一整本书都围绕正义展开,所以,我就正义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正义与不正义。

先来看一个故事。在二零一零年的年末,包工头孙水林说得赶紧回家,他怕第二天大雪封路回不了家,没办法给工人结工钱,但是,由于高速公路路面结冰,孙水林夫妇和三个孩子在车祸中全部遇难。弟弟孙东林看着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难,他悲从心生,当他从悲痛中稍稍缓过来之后,想起了哥哥匆忙赶路的初衷,想起在家里等待领工资的农民工兄弟们,于是他决定,不管怎么样要先回去给工人结工资,兑现哥哥的承诺。可是哥哥孙水林的账单已经在车祸中遗失,在没有任何凭据的情况下,弟弟孙东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该发多少钱、甚至不知道该给谁发钱。他说,你们报多少我给多少,咱们就来个良心账。到腊月二十九晚上八点,农民工的工资全部兑现。总数跟哥哥孙水林生前所说的数目相差不多。

从这个故事中不难看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和农民工都是正义的,他们都是凭良心办事,都是在做对别人有益的事。照理说,孙水林是包工头,他年前发工资或者年后发完全取决于自己,时间很紧迫,天气状况也不好,他完全可以放一放,过了年再发,但是考虑到自己已经承诺给工人年前发工钱,如果没有兑现那就是失信于人,就是不正义,于是他毅然决然的驱车赶回老家。不幸的是,竟然发生了那样的惨剧。老话说,人死账烂,也许就算工人们没有拿到工钱,他们也能理解,也不会说什么。但是,弟弟孙东林捡起了哥哥的接力棒,把工

钱如数带回了老家并且分发给工人们。这样的行为不得不说是正义至极的,因为他完全可以拿走这笔钱作为哥哥一家的丧葬费,甚至是据为己有。可是他没有。在遗失了账本的情况下,他对工人们说,咱们来个良心账。工人看到如此诚信正义的孙东林,他们没有多要工资,有的甚至主动提出少要一些。孙东林很感动,但他也没有少发一分钱的工资。诚信大于天、诺言比金贵,这就是在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心中的正义。

他们的故事最好的阐释了《理想国》中色拉叙马霍斯所说的,正义是对他人有益,也反驳了书中提到的 “所有把正义付诸行动的人都不是心甘情愿的,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古格斯魔戒神话提到)的说法。我本人是更同意前者的观点的。

尽管正义是对他人有益,就是说自己在行使正义时几乎得不到什么益处,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正义。因为我们行使正义并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利益,而是为了自己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的提升,是为了追求灵魂的善。另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精神层面和道德品质得到提升也不失为获得了利益。当然了,一些人做着自认为正义实际却不正义的事,这样的情况应另当别论。比如一个统治者,或者说皇帝,他不顾大量征税,花天酒地,使民不聊生,这样就是只对自己“正义”,根本就是不正义的。这样看来,色拉叙马霍斯所说的另一个观点,“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就是不正确的。我觉得他的这两个观点是矛盾的,不存在什么联系。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篇5

导读:理想国”形成背景的相似性。对社会秩序、和谐盛世的共同追求。也整整延续了几千年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论文关键词:形成背景,社会秩序,和谐社会,教育和艺术

关于“理想国”的构建,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柏拉图和孔子作为东西方文明的奠基者,就做出了自己的设想。虽然所处的时空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他们都在追求着一个同样的梦想——和谐之家、理想之国。这是人类的智者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就做出的构想,也整整延续了几千年人类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因为两位巨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的“理想国”存在许多差异,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也有许多共通之处。

一、“理想国”形成背景的相似性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奠基人,柏拉图和孔子几乎在同一时代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各自的“理想国”,他们的出发点都在于纠正时弊,恢复政治生活的秩序,而且都是在游说过程中宣传自己的思想,最终选择了向学生传授的方式传递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生活的年代正值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民主制度出现危机,整个希腊城邦制度走向衰落之际。在战争后期,雅典的盟国纷纷反叛脱离,甚至发生了暴动。政局动荡不安,各种政治势力频繁更迭,人民也处在纷繁的战乱中,不得安宁。面对着政治制度的瓦解,雅典城邦的繁荣不再,柏拉图便开始积极需求一种解救的方法。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便成为了柏拉图设计“理想国”的标准和典范。现实社会的混乱,民主制度的衰败教育和艺术,让他更加渴求完型对这种理想城邦的构建。

柏拉图在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愤然离开雅典。公元前387年到公元前361年的二十几年之间,年届60仍然不顾生命危险三访叙拉古城。他劝说叙拉古城邦的统治者狄奥尼修一世用最佳法律来治理国家和淡化统治者个人的利益,后来和后继者狄奥尼修二世交谈哲学、数学,研究几何学。他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试图将叙拉古建成一个强大的君主立宪国,实现他的理想国构想,而且还希望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给君主,期望能辅佐君主成为他理想国中的“哲王”,真正成为理想城邦的统治者。[1]

在柏拉图40岁时,他建立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他希望能够将自己的政治理想传授给学生,由他的学生来实现他未成的理想。

相比而言,孔子也是生活在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他生活的周朝末年“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格局渐次形成,周朝天子的仅仅成为了名义上的统治者。国家分崩离析,礼乐败坏,国之不国的社会现状让孔子向往着回到西周那样的太平盛世。所以,在他的治国之道中最为强调的是“周礼”,在孔子看来,只有遵循“周礼”才能合乎“正道”,国家社会才能有序地发展。

孔子在55岁的时候开始了为期周游列国的生涯,奔波于鲁、卫、宋、陈、蔡、楚等国游说诸侯,他一方面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一方面坚持他的教学活动。他曾说:“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雍也》)“道”指“天下有道”的西周时代中国学术期刊网。他认为鲁国比齐国好,只要稍事变革,就可以比拟得上太平盛世的西周。在数年为政生涯中,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忱,希望在鲁国重致太平,复兴周公之业。

孔子在30岁时,开始收徒讲学,相传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门生七十二人。孔子回到鲁国后,集中时间指导学生研究学问,并大规模的搜集和整理古代文献典籍。

柏拉图和孔子都处于奴隶制社会的衰落阶段,面对着现实社会的混乱状态,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描绘出理想的国度,构思起与现实截然不同的理想国,以此来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愿望。但是,他们对国家政治的构想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当中,他们希望将此付诸实践,通过游说君王、传教于弟子来延续他们的政治见解。由此可见,他们不仅仅是理想主义者,而且还是理想的实践者。柏拉图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为典范,希望恢复雅典曾经的繁荣和辉煌;孔子以“周礼”为“正道”教育和艺术,希望重建西周时期的礼乐之盛。他们都在国与国之间奔走呼号,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最终都成为了一个为人师者。他们从政治家转变为了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也许,正是政治上的失意,与时政相左的见解把他们推向了形而上的哲思领域。也只有在社会发展的初期,才能有如此伟大的人用他们纯净的思维来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理想之国。

二、对社会秩序、和谐盛世的共同追求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开篇就一直在探讨真正的“正义”是什么的问题。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行。“善”即德行。在柏拉图看来,世界是包括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两重的。理念世界是由各种客观的精神即理念构成,统归于善的理念体系。“善”的理式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对于个体而言,“知识就是德行”,所以,柏拉图认为,作为统一的有机体的人,要成为一个善的或者有德行的存在者,就是拥有理念世界的知识并在行为上服从这种知识的指导的人。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 篇6

而代表勇敢的武士应努力维护城邦的安全,并维护上级的任何决定。同时,他认为掌权者和被上级间应保持和谐、团结的关系,被上级要服从上级的所有政策,这样,才做到了节制和正义。柏拉图描绘的这一理想蓝图,满怀着憧憬,被后来的空想主义者所向往。

而读到这部分,我却觉得很多说法都似曾相识,早在中国的夏商周时期,就有用系统的礼制来约束臣民的做法,分封制要求奴隶服从统治,诸侯享有封地上一切努力的劳动所有,但有义务向君主定期朝贡、纳税,君王号召时要集合军队保护君主。而在中国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文化,也与柏拉图的许多主张有着相似之处。君主对全国的思想专制、用道德和礼仪约束人民行为、武力全部收归中央掌权者所有……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和思考,我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的需要,这一系列的教育灌输、道德约束、假借神意,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维护封建统治,愚弄人民。

所以,通过书中的政治辩论,我发现了很多我并不认同的柏拉图的观点。例如:为维护统治,掌权者可以用假话欺骗民众,甚至编造所谓的“腓尼基人的传说”,假借神意来证明人生来就有贵贱之分,“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这些人因而是最可宝贵的,是上级。

柏拉图《理想国》之洞穴中囚徒 篇7

eishaw古尹

今天在做题目的时候,遇到了一到可以深思的问题。其实这种题目可以识记的,但我把它归结一到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因为涉及到了个中的深邃道理。题目是这样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借助“洞穴中的囚徒”阐释了______的概念。

(A)

A.教育B.教学C.学生D.教师

其实在做此题是我还未明白《理想国》,更不晓得何谓洞穴中的囚徒讲的是什么故事,只是在看过了这个故事之后,才发现真理的发现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同时这种发现真理的人却被认为是疯子,被认为是异类人更是可悲。历史上就发生过哥白尼被烧的事件,只怪人们当时思想更不上科学的步伐,只怪当时的社会太落后,太愚昧。还记得古文中也有一类似的故事,由于某村落里缺盐,以至于他们的脖子都很大(就是如今我们科学实证的大脖子病),但是他们自得其乐,也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妥之处,到后来,村落里来了外乡人,他的脖子和我们常人是一样的。村里的人见到外乡人这幅摸样,他们都讥笑这个外乡人长得丑,得了什么恨严重的疾病,这能怪谁呢,谁叫他们自己具有的统一的思想,在这时候,你能说这村落里的人不正常吗,不可能啊!

同样,在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所叙述的故事是这样的,我们来看看,希望大家能做个思考,要是没有教育,这世间会是什么样;要是没有真理,这世间会是怎么样:要是没有阳光,是不是大家都还会继续活在黑暗中,做着,生老病死的循环码,做着眼的睁闭而像寒号鸟般得过且过吗,试问这样的人生和动物还有何等尊贵的区别呢。所以教育甚是个严重的问题,既然这么严峻,何必浪费一个这么爱教育的人在这里浪费,何必让一些人在其中瞎混金钱和名誉,何必导致于一些人在世间的某个角落,怀才不遇,大材小用呢。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其直接目的是要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的不同及相关问题,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不过柏拉图认为,只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他的视力就可以恢复,首先大概看阴影

最容易,其次是看人或事物在水中的倒影,再次是看事物本身,在夜间观察天象,之后就可以在白天看太阳本身了。此时他便明白:“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的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于是他回想当初穴居的情形,就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的变化而对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意再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复回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信其言,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对“影像”竟不能如从前那样辨别。他的同伴们不仅不想出去,甚至想把那位带他出洞的人逮住杀掉。

这就是整个洞穴喻的基本内容。这个比喻中涉及到太阳、洞穴、囚徒等多个方面,它们各是指什么?让我们对这个寓意良深的隐喻进行详细的分析

太阳隐喻真理,洞穴和影子隐喻黑暗和事物的假象,囚徒隐喻无知的人.柏拉图把自己比做站起来的囚徒,因为知道并宣扬真理而被世人遗弃.世间种种何时会有伯乐来相千里马?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 篇8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博大精深。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语文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从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中获得了很多启示和教益。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叶老“立诚”的作文教育思想。

1924年,叶老在《作文论》中指出:“作文上的求诚实含着以下的意思: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虚伪、浮夸、玩戏,都是于诚字正相反对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99~300页。)这里所说的“诚恳”、“严肃”的“态度”,其实质是做人的品德问题;所说的“原料”的“真实”、“深厚”也就是文章内容上的“求诚”。显然,叶老按照“求诚”的要求,把做人与作文联系在一起。1962年,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明确提出“为文”“立诚最为贵”。1962年12月28日,叶老在《答林井然信》中对早期“求诚”的观点进一步发展完善,对“立诚最为贵”作如下解释:“承询‘立诚最为贵’一语。此语自‘修辞立其诚’来,无非‘言之有物’‘言之由衷’之意。而品德修养,实际锻炼,亦复包蕴在内。苟德之不修,实之不讲,虽自以为‘有物’,自以为‘由衷’,犹未‘诚’也。”这个解释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给文章的“立诚”下定义;第二是说文章的“立诚”应包括品德的“立诚”在内;第三是说品德的“立诚”决定着文章的“立诚”。不难看出,叶老把“立诚”作为人格修养和文章的完善统一的理想境界,阐明了做人与作文的关系。叶老的这个观点,在1981年8月26日《答章熊信》中再一次作了阐述:“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只会打折扣,不会超过增多。所以说或写似技能而非技能,实际是其人的表现,一封信如此,一部小说一首诗也如此。”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页。)综观叶老从早期到晚年的“立诚”主张,其内容、观点完全是一致的。可以说“立诚”贯穿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始终,是叶老作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既然“立诚”是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员写作的理想境界,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这种境界呢?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以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教育学生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

叶老强调,作文要“立诚”先要做人“立诚”。他说:“‘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51、300页。)这里所说的“源头”即生活的充实、精神的纯粹和人格的高尚。他用司马迁和杜甫的例子说明这一点:“我们欢喜读司马迁的文,认他是大文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修业、游历以及伟大的志操。我们欢喜咏杜甫的诗,称他是大诗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热烈的同情与高尚的人格。假若要找反面的例,要找一个生活空虚的真的文家,我们只好说无能了。”(《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0、504页。)这两个例子精辟地说明了在写作活动中人格因素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叶老曾建议,各种论写作的书都应该写一段“做人论”,非此不足以引起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叶老认为,指导中学生写作也必须从“立诚”出发,把“做人”与“作文”很好地统一起来。叶老谆谆告诫教师,指导学生作文不能只着眼于技能,必须时时顾及学生“其人”这个整体,把精神“立诚”放在首位,重视对学生志操的陶冶,训练思想,培养感情,锻炼观察。教师训练学生作文能力,首先应该着重在这些方面。倘若他们养成了“诚实”的品德,思想方法是正确的,思维日渐缜密完善,情感日渐丰富纯真,观察也日益敏锐周到,他们的作文就不难做到理真、情切、意达,自然会写出“立诚”的佳作。如果教师指导作文专务形式技巧,让学生在各种优秀作文选和应考练习册中寻找秘方诀窍;在作文评讲修改上只把眼光盯在字句雕琢、表达方式上,这就本末倒置了。其结果是终其身而不能达到理真、情切、意达的目的,与作文“立诚”的目标相去甚远。

二、引导学生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就写作而言,中学生乃至社会一般成员写出言之无物、言不由衷文章的病根,除了人格修养不够以外,主要是缺乏“有所为而作”的写作意识。

1964年1月4日叶老在《答宋育瞳信》中指出:“我谓实际作文,皆有所为而发,如作书信,草报告,写总结,乃至因事陈其所见,对敌斥其谬妄,言各有的,辞不徒作。”(《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0、504页。)叶老的“有所为而发”“言各有的,辞不徒作”的写作目的是与作文的“立诚”紧密关联的。试想,作者在动笔之前,想着读者的需要,想着文章所要发挥的社会效用,就不会写出那些言之无物、言不由衷的文字去浪费别人的时间。这样,写总结,一定要指出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和今后的改进方向;写通讯则努力使广大群众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提高群众的觉悟;写广告就为着给消费者介绍某种商品的性能和优点,以扩大销路。当然,学生练习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是与实际写作不同的地方。但仅仅从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这一点出发,这种练习也应该是“有所为而作”。朱自清说过,这种练习也是一种应用,不过是应用于假想的读者。

考察当前的作文教学,不少教师忽视“有所为而作”的问题。相反,“为应考而作”倒是非常流行的。教师为应考而教,学生为应考而练,把作文训练的目标盯在应考上,过多地注重文章的形式和表达技巧,而忽视对学生的精神训练和对生活认识能力的培养,忽视作文内容是否有感而发,是否发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这样必然把作文教学引向应考模式的训练,引向形式主义的死胡同。叶老告诫我们:“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要提倡有所为而作。”(《叶圣陶答教师的100封信》,第103页。)

说到“有所为而作”,自然要涉及作文命题。好的命题,可以诱发学生产生“有所为”的意识,反之,学生会觉得“无所为”。叶老强调语文教师要明白一个道理:实际写作是先有材料,后定题目;学生作文是先有题目,后找材料。这是学生作文与实际写作“不一致”的地方。但是为了便于教学,命题作文又是需要采用的一种形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否则,作文命题是无法进行改革的。叶老认为,作文命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命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情,同时又是他们想言而未曾言的事情,能诱发表达的欲望;二是命题本身要显示写作意图,学生通过审题能充分认识到写作的目的性。叶老的这些观点启迪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写作心理的研究,重视作文命题科学性的探索,以便使作文训练的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不断去体验、感悟生活中离不开写作,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引导他们树立“有所为而作”的态度。

三、启发学生走向“生活充实的路”

叶老指出,“求诚”的文章来自生活的充实,“所以我们只须自问,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在向着求充实的路上?”“要使生活向着求充实的路,有两个致力的目标,就是训练思想与培养感情。”(《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1、304页。)如何训练思想、培养感情呢?叶老认为,训练思想的途径和方法是热爱生活、深入生活,广泛地接触外物,运用观察力,在观察中认识、思索,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使思想日益成熟,具有判断是非、辨别美丑、评价生活的思辨能力。说到培养感情,叶老指出:“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得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濡于情感之中,就觉这生活永远是充实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1、304页。)他还告诫我们,不应当用“淡漠”、“消极”的情感去对待生活,否则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301、304页。)叶老的这些见解十分深刻。第一,他把指导学生作文的着眼点放在做人上,强调不断引导学生向着生活充实的路走去,除此没有别的可靠方法。第二,他把指导写作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学生的生活积累上,强调重视对学生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第三,他告诫我们不要用消极、冷漠的`情感对待生活,而要在充实的生活中培养健康、美好的情感。这样,才会写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的文字。

然而,目前不少教师的作文指导总是把着眼点放在写作技巧和方法上,不惜花时间训练这种做法那种做法,而忽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培养,结果使我们的学生在许多社会现象面前缺乏独立的认识能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指导的一大误区。把学生引向生活充实的路,不仅是作文指导的需要,而且是学生学会做人的终生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引导好学生,语文教师是责无旁贷的。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譬如坐得正,立得正,从生理学看来,是有益于健康的。但是决不能到了要坐要立的时候再来想坐立的姿势应该怎样。必须养成坐得正立得正的习惯,连生理学什么的也绝不想起,这才可以终生受用。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养成习惯要从平时抓起,训练有素,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方能终生受益。叶老还多次强调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重要性。1973年他在《答李业文的信》中指出:“当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不是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看书读书的好习惯。写东西也一样,不论写个纸条,写封信,写一篇墙报的文章,都要正确、老实、实事求是,不瞎说,不乱说,不糊里糊涂地说。看书读书写东西都是要干一辈子的事儿,养成了好习惯,不仅是个人的益处,对于社会生活和各项工作也大有益处。”(《叶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第521页。)从叶老的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文章要写得像个样子,还在于平时养成“立诚”表达的好习惯。平时没有“正确、老实、实事求是”的写作习惯,是决然写不出好文章的。

对于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叶老总结的规律是要靠环境的习染,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教师自己要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教师的作业批语、操行鉴定、教学板书都要字迹工整,教学语言要规范,在说和写方面为学生作出示范。其次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读书作文都要有一些常规,从阅读写作的态度到方法、格式的要求都要使学生心中明确,严格去做,合乎规范。再次是要注意大的语文环境的熏陶。学校班级环境布置要有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学校所有付诸文字的东西,都应力求合乎规范。还可以引导学生评论街头巷尾的广告、启事、招牌,指出其错误的地方,学习其正确的方面。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反复感受,自然有助于养成运用语言文字的好习惯。

198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重印夏D尊、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叶至善先生在“重印后记”中写道:“我的岳父和我的父亲都主张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贯穿在教学的全部活动中,所以他们笔下的语文老师(指《文心》一书中的语文老师)不光是教语文,还随时注意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他做事认真,为人诚恳,对学生平等相待,有问题共同研讨,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学生,所以学生都亲近他,敬佩他,把他看做榜样,毫不勉强地乐意学他。如果学校里的老师都能这样以身作则,就会蔚成浓厚的精神文明的气氛,使学生随时随处受到熏陶。”这一评述实际上是叶老崇高人格的写照,是对叶老教作文与教做人思想的概括。借此,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叶老“立诚”的作文教育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激励我们按照叶老的作文教学观去不断实践,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新人。

读巴拉图理想国感悟 篇9

在现在当代高度共识的演变是这样的,一开始是神学,后来是哲学,再后来是科学,所以科学就衍生于哲学与神学。在苏格拉底的影响下,柏拉图认为哲学家不应该闭门造车,要作出实践。

《理想国》虽然是一本哲学著作,但语言非常活泼。在主题里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理想国成于柏拉图壮年期间,影响最为深远。我深深的感觉作者谈到的题材,都是对很多问题分辨的区分,我们可以称之为“区分”就是把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语言、文字和词进行了深入、充分的分辨。

哲学在西方称之为“思辨与理性”,可能和我们东方的哲学方向相反。比如我们刚刚阅读过老子的书,而在西方哲学里面,更强调了深入的探索,称之为极度的认知。实质区分了很多的名词,比如什么是意见。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说听别人的意见。在这本书中,对意见有了非常清晰的定义,意见是知与无知中的状态。所谓知指的是完全确定、高度共识、深入有了确定答案的一切。所谓无知指的是完全没有了解,而意见就是在知与不知之间。所以,各位在未来,我们在听取别人意见的时候,我们就知道了,这个意见本身就不是确定的知,而是知与无知之间的状态。

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四个禁止。他认为这四个品质就是理想国之本。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正义就是保证智慧、勇敢而保存的。

这本书也被称之为西方历史上第一步系统的论述正义的学说。奠定了西方正义学说的基础,同时规划了未来理想社会的蓝本。何为正义,以苏格拉底的口吻和苏格拉底与别人辩论的过程中,去判断苏格拉底对正义的理解。所谓正义,在书中提到了是各司其职,做分内之事。他说一个城邦里面,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工种,有三四个工种开始建立城邦,基于城邦获得需求,不断的衍生出更多的工种和规则。包括后来的守卫者。他认为,一个理想国就是每个角色的人做分内之事,而不逾越。各位我们听这样的说法跟我们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复礼很类似。

在《理想国》中,对我的启发更多的来自于思辨的方式,我们不同的场合听到,苏格拉底提问法的传颂,那么,在这本书中,就是以苏格拉底提问的方法不断和对方对同一个事物有更多的探究,就是通过提问。

在这本书里面,他也在很多的地方提到了仪式和仪式感,实际上,这和东方文明里面的礼仪我认为是相近的,我读这本书的很大感受他强调理想国国家的整体,更强调了系统,或者说宁愿牺牲某一个阶层,比如在过程里面,他认为守卫者就是为国家牺牲的一个群体,他们不能力有经营,不能够也田地,几乎就是国家向国家献身。未来,正义的化身会获得什么呢?他说,只要我们相信它,它就能救治我们安全的渡过勒塞之河,而不被这个世界玷污了灵魂,大家只要听听我的话,灵魂是不朽的。而且能够忍受一切善与恶,就让已经这样追求正义与智慧吧,走着向上的路,一直这么做,就是就可以得到自己的正义的爱。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会如竞赛胜利者领奖一样得到相应的报酬。

【柏拉图《理想国》思想的思考与启示】推荐阅读:

柏拉图理想国读书笔记06-09

柏拉图的正义观解析07-01

上一篇:街道文明创建表态发言下一篇:酒店客房部的职责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