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星期二观后感800字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相约星期二观后感800字(共10篇)

相约星期二观后感800字 篇1

在课堂上,老师曾轻描淡写地提过了这书的名字一一芙蓉镇。我了解到,这本书取材于一个死了两任丈夫的疯寡妇的故事。每当我在街上看见形形色色,穿戴不同,尤其是看起来落魄潦倒的人都会想:他们都经历了什么呢?为什么会是现在这幅样子?

在我兴致勃勃地打开书卷时,里面的内容却在一点一点地消磨我的热情。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会按顺序逐一讲来。

在目录页之后,是作者的自序,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唱一曲严峻的乡村牧歌”,这也是全书的主题。当时我是这样想的,然而看到了结局,我却有点怅然若失。经历大劫难的淳朴小山村,面对工业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入侵,形势的确变得严峻,例如:芙蓉河水污染、造纸厂和酿酒厂因为选址不科学造成的经济纠纷和人情牵扯,等等。可是,在其他的风俗描写时,小镇人民的生活确实是向着光明的未来前进,长期被污蔑的秦书田官复原职,谷燕山当了镇长,原先天天妄想靠运动发家致富的王秋赦疯了。这是典型的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

而在文中,写到“政治闯将”李国香因私情要对胡玉音动用酷刑时,作者突然略写了,而用一句“读者不忍看,笔者不忍写”搪塞了过去。可见作者在描写现实的残酷性方面有所保留,只说“反正比这更为原始酷烈的刑罚,都确实发生过。”留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一方面,我会想那酷刑真的实行了吗?读到后大概是真的。另一方面作者所写的“不忍”真的是不忍吗?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是不忍还是不敢?在三中全会召开之后,--倒台许久的时候,小镇上还是弥漫着一种担忧的氛围。也因为运动根子王秋赦说运动六年就来一次之类的疯言疯语,已经历尽十几年的劫难的芙蓉镇居民还会不会再次有“运动”降临?这些问题想必在当时的人的心里也是一样的疑虑。还是说刑罚实在残酷,而作者不会写?这些都不得而知。

作者在后记里称自己还较年轻,还需要多多学习努力。但本书的小镇人物风情都十分亲切自然,是那种会让人坦率地说“我一口气读下去了”的类型。除了小镇的群众,着重描写刻画的主角也是非常出众的,可以说是典型。其中,唯二能激发我强烈感情的就是李国香和秦书田。然而,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类型。

李国香是个女政治家,可以说是手段毒辣,行事霸道。她有这样狠厉的作风,一方面是她出身高,又有长辈提携,加上她头脑聪明政治道路几乎顺风顺水。也正是她,把芙蓉镇搅得昏天暗地,让小镇在运动期间人人自危,鸦雀无声。而这样的在大家看来坏透了的人除了只是在运动时被红卫兵戴了一次帽子,在运动结束后也都是步步高升,没有遭遇任何磨难。

秦书田这个人是全书性格反转最大的。刚开始,我看见他时,只觉得这个人麻木不仁,整日浑浑噩噩,甚至还有点腐朽气,有种孔乙己的“哀其不幸,恨其不争”的无奈感。但,看完全书再回顾就发现他是为了自保才把自己变成这种得过且过的人。而且,他在不同的时期都在默默帮助众人,可见其本质正直纯洁。如:胡玉音回到小镇找亡夫时,他安慰她,叫她躲起来,任她发脾气;谷燕山凌晨醉酒倒在街上,虽然没有明说是谁将他背回家,但很有可能是秦。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1500字左右 篇2

年青人问:死后有来生吗?

智者答:你活着有生命吗?这是关键的问题。

人只有心怀死亡,才会常思生命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会如何?消极的人会在“如果人生可以重新来过”中冥想或在无望中等待死亡,积极的人会思考“余下的生命我将如何渡过”并决定“我要这样渡过”。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的主人公莫里教授选择并实践了后者。

莫里是一个舞迷,七十多岁了,依然在舞池里旋转。但,他渐渐感觉到了身体的不适。在经过了多番检查之后,医生告诉他患了卢·格里克氏症,学名“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这是一种凶险、无情的神经系统疾病,它不断溶化人的神经,通常从腿部开始,然后慢慢向上发展,直到全身的肌肉。

“是不治之症?”

是的。

“那么我快死了?”

是的,你快死了。

医生告诉莫里还有两年的时间。

这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一个晴天霹雳。无法接受。怎么办?等待,忍受,沉沦,还是努力做点儿什么?

莫里是一名大学教授,一名社会学教授。也许是作为教师的职业反射,也许是生命价值感使然。他做了一个决定,决定把自己的死亡当成他人生最后的一门课程,向世人揭示生命的含义,他要在生与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莫里作为一个行将死亡者,接受了媒体的采访;他在生命的最后十四个星期的每个周二,和他最爱的学生,也就是本书的作者米奇,共同探讨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主题: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对衰老的恐惧,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文化,原谅,如果能重回健康的想像,最后的星期二是作者与主人公生命的最后道别。

每一个主题都是走过一生的人不得不思考的。莫里的思考,当然值得每一个读者,每一个“生命的阅读者”借鉴。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莫里是一个伟大的“教者”,他用自己的死亡过程诠释了对“生命”与“教育”的理解,并完美的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人类因何而伟大?因为死亡。死亡的存在让人们知道了“吾生也有涯”。人生有涯,所以,在无涯的世界中便不得不思考生命的意义。正如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国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人只有心怀死亡,才会常思生命的意义。遗憾的是,很多人把终将死亡的事实当成了人生最大的忌讳,从不去面对,不去思想。当不得不想时,人生便已浑浑噩噩的过去了。莫里用生命的最后时光为世人在生与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告诉人们要在走过死亡之桥之前过有意义的人生。

过有意义的人生,是教育的大问题,大根本,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所在。莫里用他的生命与死亡演示了最直观、真实、生动、有效的教学。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者”。

相约星期二观后感 篇3

影片中的莫里教授就是一位一直执着追求生活的人,他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忘初衷,坚持本心。尽管上帝并没有给他一个一帆风顺的人生,他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但是他没有抱怨上帝的不公,反而积极乐观地面对属于他的坎坷,属于他的痛苦,不言放弃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喜欢跳舞,哪怕自己的生病后的自己双腿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在舞池中旋转,但是他依旧有一颗爱跳舞的心,看看照片里的自己,回忆美好的从前,他也一样感到满足。他喜欢美食,哪怕得知自己无药可救,也没有绝望到不吃不喝,反而像个孩子,满足地吃着好友亲人为他准备的美食。他用生活的状态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活出了属于他的风格。

对于身患绝症而言,大多数人的想法是能活下去就好,能生存下去足矣。但是莫里教授用他强大的内心,执着的信念将生活延续。这背后的痛苦与辛酸大概是只有黑夜里躲在被子里默默流泪的他自己才能体会。

身为教授,用生命的最后一点力气去告诉当年的得意门生――米奇如何生活而不是简单地生存与这个世界上,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人生的意义。对于莫里而言这最后的课题,这最后的十四堂课也是自己一生最后最合适也是最好的归宿。

得意门生米奇在毕业后的确在事业上小有成就,但是在社会的追逐名利的大流中逐渐迷失了自己的内心,在个人的奋斗路上慢慢地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了被动者,被时间、人际、工作甚至更多的事物逐渐控制,他觉得自己就像个机器,日子过得了无乐趣,忙碌的时间里更多的是空虚而显得不够真实,事业爱情都遇挫的同时他开始反思,最终选择拜访昔日恩师,才渐渐地走出生存枷锁,走上了追求生活的路。

与莫里的谈话中他找回了失去的本心,渐渐感受到生活的意义,不再为了生存而忙碌,而是为了生活而努力着。相约星期二是为了圆莫里教授最后的梦,似乎也是在圆米奇自己的梦。就这样每个星期二,米奇都风雨无阻,十四个星期灭个星期的米奇都在改变,爱情找回来了,事业也回来了,莫里教授将米奇彻底改变了。其实这不是因为莫里教授的话有什么神奇的魔法,只是那些平凡的语句中,每一句话都戳中生存的要害,每一个字都在提醒米奇去寻找生命的美好。

生存是在所有人心中都是唯一的,那就是活着,没有什么比这两个字更能一针见血地诠释生存在我们心中的意义。但是生活呢?生活可大可小,是多变的,或者换句话说它是为每一个人量身定做的。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活亦是如此,每个人可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篇4

《相约星期二》这本书是由美国著名作家米奇·阿尔博姆编写的,它主要讲述了作者的大学教授莫里·施瓦茨在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后,面对着逐渐失去活动能力的身体,面对着日益逼近的死亡而产生对一系列人生问题的思考。在莫里患病的日子里,米奇·阿尔博姆作为老人唯一的学生,相约每个星期二到教授家里听课。课程直到教授去世持续了十四个星期,课堂上不需要书本,但讨论的题目很多,涉及到爱情,工作,社会,年龄,原谅,以及死亡。课程虽然没有终结考试,但作者必须就所学的内容写出一篇长长的论文,而这篇论文就是这本《相约星期二》。

记得当时我在图书馆里寻找用以写读书笔记的书,当我翻看起这本《相约星期二》时,我陷入了莫里教授的课堂之中不能自拔。

临终的老人都说了些什么呢?如果你期待着微言大义的话,你可能会失望的。他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 爱;他说,要有同情心,要有责任感。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两点,这个世界就会美好得多;他说,如果你想对社会的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然面对整个社会„„这 些极为朴实的话,使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谜底其实可能很简单。不需要权势地位,不需要大富大贵,人生的谜底就是爱啊,亲人的爱,朋友的爱,爱人的爱......爱与被爱都是美好的事情,这些美好,才是人生的真谛。

在书中莫里教授的一句话很能引起我的共鸣,“我喜欢全身心地投入,当我现在同你交谈时,米奇,我就尽力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的谈话上。如今有多少人以忙为借口,在与人交流时三心两意,敷衍了事。在你认真地跟他们交谈时,他们的眼光只停留在你身上三十秒钟便游离开去。他们早已驰心旁骛”给某个朋友打电话,给某个地方发传真。只有当你的话说完时,他们才猛地回过神来,和你“嗯嗯啊啊”、“是的是的”地敷衍几句。我觉得这样的态度是对别人极大地不尊重。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最重要的品质。一颗真诚的心去靠近另一颗真诚的心,两颗心水乳交融让交谈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只有拿出自己的认真与真诚,才能收获到真情。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抱怨世界变得冷漠?当你在抱怨世界对你冷漠的时候你思考过自己对待实际的态度吗?尊重是彼此的,情感是相互的。不仅是你在乎的人和你说话时你应该投入地倾听,其实无论是谁主动和你交谈,你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那是对别人最基本的尊重。作者米奇也对他的老教授在与人交谈时表现出的专注表示赞叹,“当莫里和你在一起时,他会全身心地陪伴你。他注视着你的眼睛,倾听你的说话,那专心致志的神态就仿佛你是世界上唯一的人。要是人们每天的第一次见面都能像遇见莫里那样——而不是来自女招待,司机或老板的漫不经心的咕哝声,那生活一定会美好得多。”我们都应该努力,冲破人与人之间冰冷的隔阂,用心去温暖彼此的心,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海伦凯勒说过,我们要把活着的每一天当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她这句话是在警醒世人要珍惜时间,好好把握每一寸光阴。而莫里教授就是最能体会这句话的意思的人,也许只有面对着步步逼近的死亡,人才会真正体会到每一分每一秒的珍贵。书中有一段话记载了作者在看八卦新闻时的所思所想,“人们很欢迎这些通俗小报,津津有味地读着那些小道新闻。不知什么原因,每当我读到那些无

聊的东西,我就会想起莫里。想起他挤出每一分钟时间去陪伴他所爱之人的情形。而我却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那些对我毫无意义的事情上:什么电影明星啦,超级模特啦,有关迪公主,玛多娜或小肯尼迪的传闻啦。说来也怪,虽然我悲叹莫里来日无多的生命,但我又忌妒它的充实。我们为何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无谓的琐事上?有人为了收看八卦新闻而情愿放弃整个午饭的时间,还要再预录下来不及看完的部分到晚上补看。他们并不认识那些人,他们也不认识和新闻有关的其他人。然而他们却甘愿为此浪费掉时间,整日、整个星期地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我回过头来想想自己,浪费在那些无聊八卦新闻上的时间真的多得无法计算,我甚至是一拿到新报纸就直接往娱乐版那儿翻,现在才产生了像作者米奇一样的困惑,我们怎么会甘愿整天沉溺在他人的闹剧里,而且乐此不疲呢?把时间浪费在他人的闹剧里,究竟意义何在呢?

整本《相约星期二》在字里行间都在透露着莫里教授对死亡的坦然,看着教授说的话,我深受启发。“死是很自然的,我们之所以对死亡大惊小怪,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视作自然的一部分。我们觉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其实我们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生老病死是人必须要经历的阶段,我们又何必惧怕死亡呢,死亡只是自然地规律,世界上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新旧交替,生生不息,生与死都是其中的一个环节罢了。总是觉得莫里的思想和老庄之道有共通的地方,他总把死亡看得云淡风轻,但他又并不消极,他珍视活着的每一天,而且坦然面对死亡的那一天。莫里教授面对在他面前张牙舞爪的病魔,他也把乐观的精神表现到极致。他说:“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他笑笑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的。”他居然能把慢慢折磨他的病痛看成是一件幸运的事,我心中真的只剩下惊叹与钦佩了。

学生问他:你这样受罪,你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

老人说: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仍像以前那样健康。

所以,老人在他的课程里一遍遍艰难地重申: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与人,并去接受。

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

没有了爱,我们变成了扯断翅膀的小鸟。

老人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微弱的力量设计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课程,他把自己当标本,边讲解,边洗涤,边解刨。

他的家,他的卧室,成了充满爱,传播爱的课堂。

临死前,他为自己拟定了碑文:一个终身的教师。是的,他当之无愧这样的称号,他讲了一辈子的课,最后一课有关人生!他已经在碑文下休息,但是他的课堂留了下来,不仅留在了美国,也延伸到了中国。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篇5

也许是人生的卷轴刚刚翻开的缘故吧,我总是问自己:“人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我活着,有的人却死了?”这是十几岁岁左右的人最爱问的问题。到了爸爸妈妈的年龄,人们大多已经为家庭奔波的不成样子了,不屑或不敢再问这样的问题。但是,在一些意想不到的时刻,它还会悄然从心底冒出。这千古之谜,有谁能说得清楚呢?就是那些大哲学家,他们的回答也常常十分高妙“仙答”却并不解决我们凡人的问题。一位老人,在临终之前,通过他的学生,向我们提供了一份人生的答卷。当时买这本书时,并不是因为写着余秋雨的推荐做序,而是这个问题深深地吸引了我,人生刚开始,更渴望了解人生。

有的人在突如其来的灾祸中死去,或在某个黑夜里静静地离开,中国人会面无表情地说地说:好,好,至少不是在开膛破肚时去的。但是,当得知了自己在某一天会离开这个充满眷恋的世界时,这时他的心理大概可想而知,有人颤抖,有人饮泣,有人崩溃,有人在痴痴的笑,也有人未服从命运的安排,自己在大限之前解决了自己。因为,人们所说的“受罪”不仅是病痛的种.种折磨,更是等待死亡的种.种心态,因为等死的时候,心里永远比死的一刹那更痛苦。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及的因果报应,如果有个人此生成就了种.种善举,那么他最好的结局就是“无疾而终”。

当我们两只脚踏上人生的起点时,终点就是死亡。无论伟人还是凡人,终究是会死去的。后来莫里老头儿很潇洒地走了,而他为了学生做的备课内容还没有教授结束,他在天国看着人们,看着人们是否在翻看他的备课笔记,也在看着人们是否接受了他教授的精神。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篇6

本书选材是相当的好与难得,难怪余秋雨也会愿意为书写序。简单地说,故事写的是一位临终老人为一位迷茫青年上了14堂人生课,直到去世,课程在每个周二上,内容包括家庭、爱情、死亡等人生主题,每个话题都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略为可惜的是,老人病得严重,他们每次谈话的时间都不长,话题很大,所以也只能点到即止了,不过也是,十分钟把死亡话题讲透谈何容易?!对人生话题有兴趣的,可以将这本书/影片作为一个引子,如果要深入探讨,恐怕要找更多的学习素材。

从目录来看,整本书经过了精心的编排像极了课堂大纲,有课程框架、有老师、有学生、有教室地点,以及课程安排每个星期二上课。这种编辑方式还是颇适合本书内容的。

说回正题,关于人生话题。里面提到有几个观点对我颇有启发。

关于自怜

不得不说,本书写到的莫里老教授的心态实在太健康了!死到临头,他还能拿生命开玩笑,还很幽默,很坦然,这是非常难得的。作为一个得了重病的人,他没有抱怨,而是想着怎么能为这个社会再做点贡献,自己都顾不得,他还想着远方正在受难的陌生人他还每天看新闻,看到一些灾难之类,会为陌生人流泪,这种情怀、胸怀不得不让人佩服。他没有绝望,虽然病得很重,依然安于天命,没有羡慕他人,而是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他知道自己曾经也年轻过,没必要羡慕他人,而且老也有老的好处,那些经验和智慧不是未经风雨的年轻人可以得到的。之前我还担心自己老了怎么办,其实也没怎么办,我还可以很好,因为我会好好生活,我会有自己的独特经历,我会把我的经验传给下一代人,我到时依然会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前不久看电视节目有看到,一位退休老人,自己有拍摄爱好,退休后,他自己制作影片,组织老人院里的老人观看,丰富他们的生活。这不也是一种贡献吗?我也会录像,也有这方面天赋,现在及以后退休了,我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用自己的眼光去记录世界。我相信人生由头到尾,每个阶段都可以很精彩!

建立自己的价值观

现在社会很多元,媒体给我们灌输了很多不同观念,这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学会筛选,不是所有人都需要LV爱玛仕、需要享受跟总统共餐,当然总统的老婆除外,至于对于我们这些大部分的普通人,这些物质与荣誉其实意义不大。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按照世俗标准生活,很容易让自己迷失自我,像余秋雨在序言里所是我们还是得审视一下自己:难得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吗?然后建立的文化。

接受爱

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前半句很好理解,后半句我也是看着故事才似懂非懂了。或许接受他人的爱,有时会让我们觉得难为情,像欠着别人似的,但在处于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像莫里自己不能自理生活,那么享受别人的帮助(并懂得感恩),那是一种双赢的事。爱,应该是一种普遍存在,不要让爱变成负担和压力,施爱和受爱同样让人享受。我就很乐意去帮助人,虽然我的境界不高,只要对手能心存感恩,不用其他回报,我依然很乐意去帮助他人,如果对方还是个幽默体贴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对帮助他/她充满期待。先接受,再超脱。用心完完全全地投入感情,然后再走出来。

最后,我要摘录一段莫里老人的话:

相约星期二观后感800字 篇7

诸蕾芳

“为什么沉默让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的老教授莫里问毕业了十五年、因偶然得知老师来日不多而来看他的学生米奇。

其实何止沉默,寂静都常常让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写过这么一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安于孤单了。所以,哪怕不能同日生,也想求得同日死。人总是这样,孤单而来(双胞胎出生例外),却奢望结伴而去,但结果是,人最终多半还是要一个人上路。

为什么人怕独处?仅仅只是因为独处令人不安吗?就像莫里问的那样:“你独处时内心平静吗?”记得曾与一位修行者作过讨论:人的物质幸福感的持久性。这个问题就像“你幸福吗”一样,其实不只是一个你内心感知的问题,而是你内心欲求的问题。“知足常乐”、“无欲则刚”的道理谁都能说上几句,真正能落实到行动的却是不多。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看,这定、这静、这安都来自一个字――“止”,人要“知止”。当人懂得“知止”时,正是最为丰富的时候,当然,这丰富指的是内在的丰富,否则人就会沦落为那个寓言《农夫与金鱼》中的老太婆。

叔本华说得更直白些:“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看,正是这些超载的欲求使得人生的刹车常常失灵。存在主义说:“拥有即是被拥有。”这就是凡事的一体两面,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全然忘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因为对失灵的担心,“我要作充分准备”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同时也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幌子。怎样才算充分准备?这也正是我在做自我分析时抛给导师的第一个问题。

准备充分就能尽善尽美了吗?孔子评《韶乐》“尽善尽美矣”,评《武乐》也只是“尽美不尽善”,可见,第一名,一百分、巅峰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生之常态,那么,人真正能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要完善自我实现自我,那么,你要的只是“高峰体验”,而非“勇攀巅峰”。但是,我们似乎总是搞错,拼尽全力,拼到头破血流,却拼得一头迷茫――每个攀上巅峰的人首先要面对的是下降以及由下降而引发的失落感。我们以为承诺总会兑现、梦想总能实现、每个问题最后都会得到答案、堆积的东西最终都能用上、幸福也早晚会与我们如影随形、攀登的高峰永无止境……可现实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攀登遭遇滑坡,承诺变成谎言,梦想破灭成灰。

没有人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不静下心来让浑水沉淀,你就永远无法看清。因为,你无法在一池污水中看清水中的自己以及水中之物。就像米奇的伤心:“我们学会了爱又怎样?都会死去。”

是的,人难免都会死去。但,过程就是全部的意义,如果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又在哪里?“道”不在别处,它正在你的心里。所以,静止是必须的,为了沉淀、为了静下心来与“道”相遇。亚龙有书:《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其实,我们最应该相遇的那个人不正是自己么。

遇着了自己,你才敢于在活着时举行自己的葬礼,看似荒谬,实则睿智。也只有如此睿智的老头,才会说出如此睿智的话语:“怕变老,是因为你的人生没有意义。”这和怕死是一个道理,和我们不断地在追寻幸福也是一个道理。是啊,每一个没有好好活过的人才更容易贪生怕死、才会到处去寻找幸福。“如果你获得了成长,你就不会迷恋年轻时的岁月。”再延伸一下,如果你懂得了幸福的意义,你就不必去苦苦追寻。因为担心、因为恐惧、因为虚空,人才会死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包括死亡。

控制欲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之一,也是人内心恐惧的表现。而当人的.内心被这些恐惧填得满满的时候,又如何去爱呢?又怎能感知幸福呢?莫里问米奇:“通过否认,我们能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吗?”何止是别人的感情呢?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受伤害。越害怕越回避,以至于害怕得到爱,也害怕付出爱,却又总自以为自己一直是爱着的,其实那只是一直在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因为,恐惧与爱本是相对立的。恐惧让人无法感觉幸福,而爱着的人永远是幸福的。而我们只有真正懂得了爱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填上满满的爱的能量,才有可能将心中的恐惧渐渐驱散。“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这是叔本华的说法,老莫里只是让米奇明白了这个人生最浅显的道理,这也正是其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是他敢于直视死亡的力量所在。

相约星期二读书心得体会500字 篇8

作者,我们权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样忙碌于工作的缝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电视采访,嘉宾是他的大学老师,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毕业时曾与老师有约相见。而此时的莫里已经患了肌萎缩症(ais),一种不治之症,莫名的冲动驱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师。于是,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二,米奇都会应老师的要求来上课。十四周后,课程学完了,老师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来的却是一本200页的畅销书,名字叫相约星期二。

我们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当中的,上学、就业、升职、结婚、生子,太多的羁绊使我们感到劳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大多数人至死都不怀疑这一点。但是,莫里教授告诉我们: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简单来说,我们总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谓我们的需要,却经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买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还是品牌的圈套?千辛万苦送孩子出国,是你的需要还是西方世界的诱惑?追逐名利,不择手段,是你的需要还是世俗的胁迫?最快乐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松别人,也是放飞自己。

生活是很艰难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对它们,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教授给出他的答案:世间病与痛,尽付笑谈中。

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就是教授死亡前设想被火化时的话语。最后一堂课,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爱徒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恩师说:到时候,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听一听这幽默的对话吧,死亡也可以这样的诗意。

假设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该如何度过?莫里是这样设想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也许这就是所谓幸福的本质吧!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需要不知足的奋斗,来满足我们多欲的身,更需要知足的享受,来抚平我们焦虑的心。

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态却是金黄色的,他说: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 篇9

读到一半时,我有自言自语过:“如果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那米奇真是太幸福了,能有这么好的一个老师!”读完这本书时,我又希望它只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作者只是把自己的名字作为故事主人公的名字罢了,因为莫里的去世让我很伤心。最后,我发现它确实是个真实的故事,有点伤心,同时也很感动,莫里这个人物是确实存在的。

莫里得知自己最多只能再活两年时时,却定下了“要把死亡作为自己的最后一门课程”的决定。有一天,在路上与以前自己做大学老师时,很喜欢的学生米奇相遇了。米奇当时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甚至还喝着咖啡、听着音乐。米奇读大学时,每个星期二都会去莫里的办公室找他。大学毕业时,虽然米奇许下了“会去经常看看莫里”的诺言,却没有履行。像“永远不会为了钱而工作”之类的,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因为突然撞见了自己称呼为“教练”的莫里,米奇刹了车,弯下腰,把电话挂掉,才走出车,并以“我刚才在找钥匙”作为借口。和莫里谈了一会后,米奇回去了。过了几天后,莫里打电话说希望米奇在星期二过去。就这样,莫里的课程开始了,学生只有一个,是米奇。在13个星期二里,他们谈论了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对衰老的恐惧、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我们的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莫里的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严重了。到第14个星期二时,莫里和米奇说了几句话就去世了。莫里的葬礼也是安排在星期二。

我很佩服莫里,他可以那么坦然地面对死亡;他乐于奉献,他得知自己最多只能活两年时,想为别人的研究做贡献;他墨守成规,他也不会为了记者的采访特地换一身干净的衣服,坚持两天换一次衣服。

《相约星期二》读后心得 篇10

或迟或早,人总是会死的。“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活”,人们总是在死亡到来时才去应对,其实,早点思考死亡,也许能够让我们更从容的应对它,也许能够让生活的过程更有好处。

书中,米奇·阿尔博姆和他的老教授莫里讨论了世界、悔恨、衰老、金钱、婚姻、死亡、宽恕等多个话题,莫里教授深刻的认识,给人以深入内在的启发。

书中多次提到媒体对暴力、诉讼、侵犯等事件的渲染,与莫里教授的世界构成鲜明的对照。其实,媒体中的世界,就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物欲横流以及大多数人浮躁心理的真实反映。

也许,我们能够认真一下思考莫里教授的话语,也许,我们能够过一种稍微不一样的生活。

好书是和作者做心灵的沟通,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和生活,而不只是增加知识或茶余饭后的谈资。《相约星期二》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

《相约星期二》读后心得2

这门课还在继续,

打开这本书——《相约星期二》,相信我它会让你沉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生命即将逝去的老人,在这人生美丽的余晖中与当年的学生——米奇相约每个周二,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授于他人生的课程。那朴实无华的语言,处处闪烁着思想的智慧;那有些吃力的声音,处处传达着无私的爱意;那时而调侃的话语,处处体现着心灵的坦然。他的勇气,他的幽默,他的耐心和他的坦然,无不让我看到这么一个用心去生活用心去爱的老莫里,给我的心灵留下一片感动与宁静。

在米奇问道他:“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怎么做?”,莫里是这样回答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是的,就这样。就是这样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天,每个健全的人每天都可以轻易地做到,但大多数的人却不愿意这样做。其实生活很简单,爱也很简单,只要你用心,那么每一天都值得记忆。为家人和朋友做一份午餐,不难。他们不会介意你的厨艺,他们介意的是你有爱他们珍惜他们的心。空闲的时候,累的时候,压力大的时候,看看天空,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自然,到林中去散散步,不难。大自然有一颗包容的心,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那些心中不安的褶皱早已被一阵轻旋的风温柔地抚平。快乐或苦闷的时候,尽情的挥动舞姿,不难。不用在意跳的是否优雅,不用在意是否有人嘲笑,尽管把自己的快乐或不快全随着汗水发泄出来,跳的筋疲力尽,再美美的睡个觉。难道这还不是美好的一天吗?

因为病情恶化,莫里失去了自理能力。翻个身,不时的调整他坐着的姿势,喂他吃一些打碎了的食物,甚至是为他擦屁股,都需要家人为他做。他的手抬不过胸部,他的头不能动弹,他全身的肌肉正一点一点地萎缩。在最后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是逼视着自己的肌体如何一部分一部分衰亡的,今天到哪儿,明天到哪儿,这是一个等待死亡的过程,比直接死亡更为可怕。但你猜他怎么着?他把这视作为一种享受,他享受着像回到了婴儿时期,重新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有人给他洗澡,有人抱他,有人替他擦洗。是的,他就是这样的与众不同,这样的乐观又这样的带给我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最后,他选择了在他昏迷后第一次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候停止了呼吸。他走了。走的那样地令人心痛,令人无法说出再见。我相信他是有意这么做的,他不想有凄惨的时刻,不想让人看见他断气的情形从而抹不去这可怕的记忆。他想安宁的离去,就像他安宁地活着。我仍然记得他说的那句话,“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的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而这门课,还在继续……

上一篇:妈妈的三年级作文300字下一篇:毕业季我们不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