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共7篇)
做守规则的人
第1课
游戏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通过做游戏,帮助学生体验和了解规则的意义。2.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3.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懂得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2.知道规则可以修改,尝试修改规则。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看书第2页的单元导图,有哪些人遵守了规则?他们遵守了什么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和学习身边的规则。
2、.你们知道什么是规则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3.齐读书中第3页导言部分。
4.创设情境: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次扳手腕游戏。(指两名学生上台,先不讲规则)
5.刚才玩儿的游戏里有什么规则?请你填写在书中第3页的表格里。6.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游戏里的规则),齐读课题。
二、新课。
1.在我们和同学们玩儿游戏的时候,有没有人违反了游戏的规则?
2.要是有人违反了规则,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3.你们会不会违反游戏规则?为什么?
4.为什么要遵守游戏规则呢?(游戏要遵守一定的规则才能保证游戏的正常进行,游戏中的这些规则都是人们制定的。)
5.(找一个要用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游戏,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个游戏你们玩儿得好吗?平时玩儿这个游戏的时候觉得它好玩儿吗?为什么今天觉得它玩儿起来不如平时那么好玩儿?你们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吗?(学生自由答。)
6.小结:在生活中,由于时间、地点、人员等原因,我们常常觉 得根据原来的游戏规则玩游会不太适合。那么,你考虑过修改游戏的规则吗?是怎么修改的?
7.引导填写教材第6页的表格。
8.我们来玩一玩修改过规则的游戏,验证一下新规则是否更合理、更方便。
三、巩固。
1.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玩游戏认识了什么是规则,懂得了为什么要有规则,知道了规则也是可以修改的,并且尝试着自己修改规则。
2.通过学习,你们对规则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为什么说规则“既是为人们服务的,也是约束大家行为的”?谁能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回答。)
3.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就像玩游戏一样,要像公平、顺利、开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并且尽自己的力量去维护规则的公正性。
课后反思:
第2课
学校里的规则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3.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
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了解学校生活中必须遵守的一些规章制度。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教学过程:
一、游戏体验。
1.第一次集合。站队前,听清老师讲要求,然后听哨声在教室门口站队。(计时)
2.第二次集合。站队前,教师创设一个非常危险紧急的氛围,让学生迅速离开,在教室门口站队。(再计时)
3.分析:前后两次集合站队哪次快?哪次慢?原因在哪儿? 4.这个游戏的规则是怎样的?谁来说说?你从两次集合站队中,明白了什么?
5.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还有哪些规则呢?(指名说。)
6.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学生自由说。)
7.揭示课题(课件出示课题:学校里的规则),齐读课题。
二、新课。
1.老师找了一些规则,想看看吗?(课件出示)2.学生读规则,记规则。
3.小结:这些规则只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的一部分。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还能找到更多的规则呢!
4.学校里还有那些规则,你知道吗?(学生自由讨论,归纳。)5.师:请你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将规则简单分类,看学校从那些方面规范学生的言行。(学生自由谈或按书中第9、10页的提示分类。)
6.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
7.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老师一般会在活动前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什么?
8.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那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
9.你感到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了吗?你认为这些约束对自身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10.假如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为什么?
11.小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则,约束着是学生们的活动,规则给我们的学校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光彩。
三、评价。
1.真实地填写“我的自评表”。
2.让学生找出自己在遵守规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写在小纸片上。
3.告别仪式。让学生将自己找出的不足,连同小纸片投到老师准备的纸盒里;举行一个告别仪式,向不守规则的行为告别;下课后,老师将纸盒带走。
4.看录像评价。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不喜欢遵守规则,给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伤害。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找出不守规则的行为,(课件播放录像。)看完了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5.咱们来看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他们有没有遵守规则?会带来什么后果?和同桌选一幅讨论讨论。
四、练习。
从刚才看的图片中选一幅,写出你的看法。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并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2.通过参与制定班规,学习制定规则。
教学重点:感受规则的公平公正,知道规则的由来及如何制定规则。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准备:《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本校与学生有关的规章制度。教学过程:
一、学习规则。1.课件出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学生齐读、学习。
2.课件出示《守规则》(儿歌),学生齐读。3.交流学习体会,指导现实学习生活。4.小结: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让我们找一找班上遵守规则做得好的同学,表扬他们。
5.颁发“守规则示范生”佩章。
6.老师用摄象机拍了一些画面,请你们找一找,他们违反了什么规则?(课件播放录象)
7.透过反光镜看一看,你曾经有过不守规则的行为吗?
二、合作制定规则,加深对规则的认识。
1.我们所知道的一些规则它都有着一定的格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怎么去制定规则。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做才是遵守规则呢?请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讨论,听清要求:(1)请一位同学在规则卡上一条一条记下来,负责报告。(2)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相互补充。
2.小组讨论,汇报。
3.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4.班委会组织组长会议,将各自小组的方案在会上交流。
5.组长带着班委会的讨论结果,再一次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分别提出具体内容。
6.班委会对各小组上交的班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做部分调整、修改和完善。
7.各小组的同学再次讨论、通过。
8.将班规张贴在黑板旁边,督促同学们按照规定去做。
课后反思:
第3课
社会生活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社会公共生活中规则的条款或约定俗成的规则;搜集各行业的行业规则条款;布置学生观察社会公共生活的规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感知规则的普遍性。
1.创设情境: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一次XXX游戏。
2.刚才这个游戏有什么规则?谁来说说看。3.课件出示课题:社会生活中的规则),齐读课题。
二、观察和发现。
1.打开书,看14页的四幅图中蕴含有哪些规则。2.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规则的?
3.这些规则是以什么形式提醒大家注意遵守的?(提示语、标志图示、条款)
4、除了这些,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规则?
三、思考和辨析。
1.讨论:人们说“生活处处有规则”,有规则就有约束;有人说,有约束不自由,规则太多不方便。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分小组讨论。指名汇报讨论结果。)
2.辩论:规则多,是方便还是不方便? 3.将你的看法写在书上15页。4.小结:社会生活中正是有了这么多的规则,约束着人们的活动,虽然给个别人带来了不方便,却给我们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遵守 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三、布置任务。
读15页“留言板”上的话,去进行调查走访。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中规矩的作用,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要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各项规则。教学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各行业的行业规则条款;布置学生访问身边不同职业的人,看他们的行业规则是什么。教学过程:
一、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1.上节课我们布置的调查走访任务谁做了?请举手。2.请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填写16页的表格。
二、分小组讨论。
1.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规则,你认为这些行业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
2.你走访的人对各自行业的规则有什么看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3.你认为这些行业规则对从业者本人、对行业、对行业所面对的人群、对社会上其他人群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4.我们小学生该怎么做才是遵守规则呢? 5.提出要求:(1)请一位同学在规则卡上一条一条记下来,负责报告。(2)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相互补充。
6.小组讨论,汇报。
7、小组学生代表上台展示。
8.小结: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它约束着人们的活动,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你曾经有过不守规则的行为吗?赶快悄悄地改掉吧,遵守规则给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课后反思:
第4课
国家的规则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准备:《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宪法》、《国旗法》《水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准备:《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一.导入。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第一课的内容时,教科书上曾经提到过有关规则的解释,现在谁能说一说,什么是规则? 请举手回答。(规则是人们共处时共同制定和遵守的要求。)刚才那位同学回答得很好,那么,一个国家的规则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国家的规则》(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你们经常从电视、报纸、广播中听到“法律”这一概念,那么,什么是法律呢?请欣赏并阅读教科书第17页的图画、照片和文字。(指名回答。)
2.这些内容告诉了我们什么?(肯定学生回答中合理的方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更多的有关法律的内容。
3.请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教科书中18页的部分法律内容,这些照片和文字,提到了哪些权利和义务? 4.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将课上学习的内容向父母做介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要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法制观念,初步养成守法意识。2.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规则,形成规则意识。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准备:《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
一、导入。
现代社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法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法律伴随着人的一生,所有的人在生活中都离不开法律。
二、教学新课。1.从教材17、18页里,我们知道了我国有《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这些都是国家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定的法律。
2.谁来说说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有哪些?如果你受到侵害该如何做?
3.请你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几幅图及相应的文字,思考:a.图中成人的做法对不对,是否违法?b.哪部法律有相关的规定?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4.各小组汇总讨论结果在全班讨论。(教师给予必要的说明和补充。)
三、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我做普法宣传员。将课上学习的法律内容向父母、亲友做宣传。板书设计:
国家的规则
法律
法规
普法宣传
教学反思:
第5课
国际交往中的规则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简单国际交往中的规则。2.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我国领导人(或外国首脑)出国访问,受到礼貌接待的资料;有关礼宾部门接待的资料;有关国际交往规则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播放资料片。
1.说说资料片里表现了哪些国际交往的规则。2.你还知道哪些国际交往规则?(举手说。)
二、讲事例。(为什么要遵守国际交往的规则?)
1.老师讲一两个遵守和不遵守规则造成不同后果的事例。
2.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认识到了什么?
3.小结:遵守国际交往规则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会获得更多的国际间的支持与合作,会促进国家的发展。
4.老师讲教材参考书第27页的内容。5.学生听后谈感受。
三、布置作业。
填书中21页的“我还知道”。
板书设计:
国际交往中的规则
互相尊重
礼貌接待
遵守规则
促进发展
第二单元
做乐观向上的人
课后反思:
第6课
怎样面对烦恼
教学目标:
1.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懂得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利于团结,有益于交友。3.愿意向心胸开阔的人学习,愿意做心胸开阔的人。4.遇事想得开,不为小事计较、生气。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面对并消除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的方法。
教学难点:具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愿意努力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遇事想得开,不为小事计较、生气。教学重点:学习正确面对并消除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的方法。
教学难点:具有积极进取的态度,愿意努力成为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天气特别的好,可老师的心情却不见得好。你知道为什么吗?天气变暖,我的烦恼也随之而来了,因为我经常出汗,一天下来,身上一股汗味,我多想去掉这讨厌的汗味啊!咳„„(板书:烦恼)过渡: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烦恼,今天我们就敞开心扉把它说出来吧!
二、单元导图,本课导言。
1.出示导图,学生仔细观察,老师讲解。(板书课题。)2.勇敢面对挑战的人——小女孩。
3.学生自由读23页的导言。知道烦恼普遍存在,要正确面对;要积极想办法。
三、与李艳(张华)说说心里话。
1.自由看书23页,说说李艳(张华)的烦恼表现在哪里?她的烦恼给自己、给同学带来什么影响?李艳的烦恼是怎样造成的?
2.与李艳(张华)说说心里话。你在遇到李艳(张华)这样的烦恼时,是怎么做的?帮他们解除烦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2.遇事想得开,不为小事计较、生气。教学重点:
学习正确面对并消除生活、学习中的烦恼、困难、压力和失败的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实话实说。
制作“实话实说”卡片,想想自己无法排遣的烦恼,将不愿当众说出来的烦恼写下来,交给老师或好朋友,以寻求帮助。
二、访问。
引导学生针对“烦恼”话题访问身边的老师、家长,了解大人也有烦恼。他们是如何面对、解决的?
三、交流:如何面对烦恼。
与朋友或家长聊有趣的话题,把对自己最有效的方法写在“我会这样做”的空白处。
四、本课小结。心胸开阔、性格开朗有益于身心健康;你愿意做个心理健康的好学生吗?(总结告别烦恼的方法。)
课后反思:
第7课
怎样面对困难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是由酸甜苦辣多种滋味构成的。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3.引导学生在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笑面人生,积极乐观地对待每件事。
教学重点:明白面对困难前进和退缩的不同结果。教学难点:学习克服困难的合适做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是由酸甜苦辣多种滋味构成的。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3.引导学生在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笑面人生,积极乐观地对待每件事。
教学重点:明白面对困难前进和退缩的不同结果。教学难点:学习克服困难的合适做法。教学方法:说故事、表演、引导、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
二、听故事,辨析、讨论。
1.师:有两个学生在一次选举中落选了。面对挫折,甲同学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时常对同学发泄,认为大家不公,和他过不去;而乙同学则很乐观,他说:“还好,我又多了一些锻炼自己的时间,下一次再参加选举。”
2.同学们,面对同一种情况,他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你喜欢谁呢?谈谈你的看法。
3.假如是你,你会怎样接受现实呢?
三、读故事,谈体会。
1.现在看一下书上的两个故事„„冯瑶、李子萌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如果你也遇到了挫折,你会怎样去面对呢?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是由酸甜苦辣多种滋味构成的。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
3.引导学生在遇到了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可以笑面人生,积极乐观地对待每件事。
教学重点:明白面对困难前进和退缩的不同结果。教学难点:学习克服困难的合适做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师: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怎样面对困难。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你们知道“困难”是指什么吗?(挫折;遇到的倒霉事。)
2.师:是啊,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就像浩瀚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也会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可是当你们遇到它们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生:沮丧。„„ 难过、困惑。3.你们都讲了真心话,老师能理解,这一个个困难就像一座座山,阻挡了同学们前进的脚步,那么,当你们身处逆境时,你会怎么做呢?
生:迎难而上,克服困难。„„
不断努力,用谚语勉励自己。师:是啊,我们要完成学习任务,要取得进步,要快乐成长,就一定要克服困难。这是我们小学生的责任!
二、讲故事,深入主题。
1.读书中28、29页的内容,说说这则故事讲了些什么?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2.辨析、讨论:面对困难,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不同的结果?
3.交流汇报。(我们做事要坚持到底,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少不了要遇到失败。失败是我们成长所需要的。)
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呢?
5.“我想这样做” ——小组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填入、完成30页的表格。
6.课后作业:今天,同学们就要拿出行动来,和你的困难较量一番,请你设计一张《自我命令卡》,帮助自己更好地克服困难,好吗?
课后反思:
第8课
怎样面对压力
教学目标: 1.懂的辩证地看待压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2.学会减轻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顶着压力前进。
3.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有压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教学难点: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教学方法:说故事、表演、引导、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懂的辩证地看待压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2.学会减轻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顶着压力前进。
3.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有压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教学难点: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学习和生活中,人人都会有压力,你有哪些压力呢? 2.学生自由说压力。3.把你的压力写下来。(教材第31页。)二、一起来讨论。1.人应不应该有压力?
2.四人一组讨论、辨析、交流,并将自己的观点写在书32页的位置里。
3.每组选一代表发言。
4.小结:一个人的成长,很大程度上受压力的影响。那么,怎样面对压力呢?下节课我们接着来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的辩证地看待压力在一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能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2.学会减轻和释放压力的方法,努力尝试将压力转化成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不断顶着压力前进。
3.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谁都会有压力。教学过程:
一、怎样面对压力。
1.家长或老师过高要求时,怎么办? 2.压力过大时怎么办?
3.怎样才能使压力变动力?你是怎么做的?
二、总结。
1.要切合实际,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压力。
2.有了压力不能漠然处之,要适时、适当地释放压力,想办法给自己减压。
3.要积极地将压力变成前进的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4.遇到压力乐观看待,从容面对,用积极的行动转化压力。5.将总结的话写在书上33页的位置里。
课后反思:
第9课
怎样面对失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失败,认识失败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能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锻炼意志,不怕摔跤。
3.了解诺贝尔发明雷管和炸药的故事,从他失败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培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从失败中学到什么,怎样面对失败。教学方法:说故事、做引导、谈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失败,认识失败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能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锻炼意志,不怕摔跤。
3.了解诺贝尔发明雷管和炸药的故事,从他失败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培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从失败中学到什么,怎样面对失败。教学方法:说故事、做引导、谈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舒适美满、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也会有困难、挫折、和失败,身处逆境„„ 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二、谈话。
1、师:现在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采访的情况,互相说说从采访中受到了什么启发以及自己的感受。
2.现在谁来说一下自己了解的人当中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 3.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就像浩瀚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失败,可是当你们遇到它们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呢?现在谁来说一下自己遇到的失败以及当时的想法?(写在书第34页里。)
4.师:你从失败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5.失败后,你有哪些收获?从失败中你明白了什么?
师:现在看一下书上的两个例子„„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失败,认识失败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能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锻炼意志,不怕摔跤。
3.了解诺贝尔发明雷管和炸药的故事,从他失败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培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从失败中学到什么,怎样面对失败。教学方法:说故事、做引导、谈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明白了要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
二、读故事,谈感受。
1.看书36页,读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
2.说说这则故事讲了些什么?你从中收获了什么? 3.交流汇报。4.师:诺贝尔曾经遭遇过多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坚持到底,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少不了要遇到失败。失败是我们成长所需要的。„„ 你们还知道类似这位科学家的名人故事吗?
5.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一位员工为了帮助妻子,发明打字机的故事。
6.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自由发言。)
7.我们要怎样面对失败?读37页的话,找出其中的一句抄下来,作为我们在遇到挫折、逆境甚至失败时,勉励自己的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失败,认识失败在成功过程中的作用,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2.能够从失败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锻炼意志,不怕摔跤。
3.了解诺贝尔发明雷管和炸药的故事,从他失败的经历中得到启示,培养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
教学重点、难点:从失败中学到什么,怎样面对失败。教学方法:说故事、谈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谈感受。1.分小组讲故事。
2.各小组选出故事大王到台上讲故事。
3.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自由发言。)
4.师:对待挫折和失败的态度不同那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那些最后胜利的人,就是每次跌倒后都爬起来继续往前走的人。
二、收集名言警句。
有关“失败是成功之母”类的名言警句,抄下来,作为我们在遇到挫折、逆境甚至失败时勉励自己的话。
板书设计:
怎样面对失败
不怕摔跤
毫不气馁
有恒心,有毅力。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做自尊自爱的人
教材解读:本单元的“自尊自爱”教育分为两个方面。《爱惜自己的名誉》这一课是针对现在许多学生存在的问题来安排的。《维护自己的尊严》是结合现在学生中存在的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尊严,不知道该如何友好文明、不卑不亢地与外国人交往的问题,引导他们从小事入手,维护自己的、民族的和国家的名誉。同时,也能使他们在做了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后,产生良心上的自责,逐渐地将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身的道德要求,最终达到自尊自爱。教学内容:《爱惜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教学目标:
1.崇敬爱惜自己的、民族的和国家名誉的人。
2.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3.有自尊心,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能够结合实际例子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4.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教学重点:1.有自尊心,能够明辨是非。2.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
教学难点: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换位思考。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5课时。
第10课
爱惜自己的名誉
教学目标:
1.崇敬爱惜自己的、民族的和国家名誉的人。
2.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3.有自尊心,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部队的事,再小也不做。能够结合实际例子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
4、知道 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教学重点:1.有自尊心,能够明辨是非。2.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
教学难点: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换位思考。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伟人自尊自爱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关自尊自爱、不弄虚作假骗取名誉的名言警句。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崇敬爱惜自己的、民族的和国家名誉的人。
2.让学生知道注意分清是非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不注意分清是非,就可能犯错误,就会做有损自己名誉的事。
3.有自尊心,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部队的事,再小也不做。能够结合实际例子区分自尊与不自尊的行为。4.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
教学重点:有自尊心,能明辨是非;知道一些自尊自爱的人物的事迹和格言。
教学难点:能够明辨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换位思考。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伟人自尊自爱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关自尊自爱、不弄虚作假骗取名誉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你希望给人们留下一个好印象,有个好名声吗?(学生回答。)你是怎样做的呢?(学生回答。)同学们说得很多,有一些建议很好。名誉也就是好名声。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注意,以良好的言行给人们留下好印象。好,现在有这样一个故事,看一看有什么事情发生。(讲车夫与鲁迅的故事。)师:旧社会,人力车夫的生活非常贫苦。可他为什么没留下鲁迅的皮 包?(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2.师小结:这位车夫当然也很需要钱,可他没有留下这些钱,因他懂得,留下这笔钱,虽然能暂时缓解一下家中的困境,但丢掉了自己的人格,败坏了自己的名誉。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名誉比金钱更重要。他用行动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然也赢得了别人对他的尊重。请同学再看一篇文章。(出示扩展资料《美与丑》)
3.师问:你认为哪些同学的行为是美的,美在哪里?哪些同学的行为是丑的,丑在哪里?他们应该怎样做?
4.师小结:人们常说“名誉是人的第二生命”。我们要像爱惜生命一样爱惜名誉。懂得爱惜自己名誉的人,必定有强烈的荣辱感和羞耻心。而且爱惜衣裳要从新的时候做起,爱惜名誉要从小的时候做起。(板书:爱惜名誉要从小做起)
二、辨析: 现在有这几种情况,请你分析一下,他们应该怎样做? 1.春天,路边盛开着桃花。少先队员小芹看周围没有自己认识的人,就想折两枝回家。
2.小明昨天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天下午放学时不小心拉坏了教室电灯的开关,当时没人看见。
3.张平在语文测试的时候,有几个字不会写,偷偷看了同桌的答卷。她想,我平时从不作弊,偶尔一次不会损害自己的名誉。
4.关毅违反了体育课纪律,教师批评他。他看到旁边有几个同学正在看他,就故意昂起头,装出满不在乎的样子。(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教师补充。)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做事情切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知羞耻的人,决不会有美德。(板书: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课堂练习:
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位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2)站在旁边看热闹。()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4)走上前去制止。()(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板书设计:
爱惜自己的名誉
爱惜名誉
从小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情感:1.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羞耻心。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行为: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好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换位思考。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伟人自尊自爱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关自尊自爱、不弄虚作假骗取名誉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讨论、评价。
借助教材第41页的4幅图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1.评价:他们的这些行为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吗?为什么?
2.在你和同学之间,还有哪些不尊重别人的行为?你怎么看这些行为?
3.心理换位想一想:被别人不尊重时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做法? 4.反思自己是否有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谈谈现在的感受。5.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42页的表格里。
二、虚名要不得。
1.讲例子:抄袭。(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危害?)
2.在你和同学之间还存在有哪些抄袭行为?(讨论:这样做有什 么危害?)
3.小结抄袭的危害:
三、读一读。
教师出示名人名言,学生朗读。
1.人的美丽可爱,不仅是由于他的容貌,首先决定于他的神貌。一个品质高的人,永远是年轻和美丽的。——冯雪峰
2.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你们的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
——(苏)霍姆林斯基
四、辨一辨。
1.老师讲王华的故事。(学生辨析。)
2.师问:你认为哪些同学的行为是美的,美在哪里?哪些同学的行为是丑的,丑在哪里?他们应该怎样爱惜自己的名誉?
五、选一选。填写书上46页的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认知:
1.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2.能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良好的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情感:1.培养学生初步的荣辱观、羞耻心。2.让学生对是非分明的人有一种敬佩感,愿意向是非分明的人学习。
行为:遇事能分清是非。正确的事,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对的事,再小也不做。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遇事要分清是非,不对的事情不去做。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行为与个人名誉的关系,以好言行维护自己的名誉。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换位思考。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准备:搜集伟人自尊自爱的事例;搜集生活中一些反面的事例;搜集有关自尊自爱、不弄虚作假骗取名誉的名言警句。教学过程:
一、师问:一个小朋友叫小虎,看见别人做什么事,就跟着做,结果做了错事。他的毛病在哪里?(学生回答。)
师:应该怎样做呢,请听一段故事?(请学生朗读资料:《摘梨》)师:许衡是怎样做的?为什么?(学生回答。)
师小结:许衡做得很对,他知道不是他的东西,他不应该拿的。说明他是个是非分明的人。文中的方小强是不是是非分明的人呢?请同学们看一看。
师问:方小强没有去帮助别人打架,也没有帮助表弟打架,而是批评了表弟和小刚,因为他俩做得都不对,最后还让他们相互道了歉,并和好了。通过这两件事,大家更佩服方小强了,他也因此被评为“是非分明的好队员”,你佩服他吗?如果当时小强去帮助他打架,事情会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分组表演一下。看哪组表演得好?(学生分组表演,教师点评。)师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表演出了不注意分清是非的结果,不是同学间伤了和气,就是相互记恨,团结就没有了,凝聚力也没有了,势必给集体带来不良的后果。(板书: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二、课堂练习:
选一选: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那名小同学说没有,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就动手打人。这时,还有两六年级的个子小一些的同学站在旁边,他会怎样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1)跟着那名同学打小同学,要小同学的钱。
()(2)站在旁边看热闹。
()(3)赶快离开现场,免得找麻烦。
()
(4)走上前去制止。
()
(5)找别人来帮忙,救护小同学。
()板书设计:
遇事分清是非
要有主见
不要盲目跟随
教学反思:
第11课
维护自己的尊严
教学目标:
1.敬佩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2.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歧视、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热情帮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维护自己名誉的人物的事迹。教学重点、难点: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敬佩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2.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歧视、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热情帮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维护自己名誉的人物的事迹。教学重点、难点: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语: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个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物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
请你以“乞丐有尊严吗?”参与讨论 2.议一议:乞丐有尊严吗?
3.小结:你可以不去施舍,但你绝不能因为施舍了别人钱物就有权利去侮辱别人的尊严。哪怕他只是一个乞丐,哪怕他在伸出乞讨的双手时已经轻贱了自己的人格与尊严,但是你,作为一个旁人,均无权因此而雪上加霜,去侵犯他仅剩下的一点人格尊严。
二、判断。
1.什么是人格尊严?
2.书47页两幅图。议一议:你的看法如何?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裕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三、联系生活实际。
1.谈谈生活中有哪些有失尊严的人和事。2.小组讨论,汇报。
四、讲故事,谈看法。1.讲故事《不食嗟来之食》。春秋时齐国连年灾荒,有个叫黔敖的富户在路边设了一个粥摊来周济逃荒的穷人。一天,黔敖看见一个人用袖子蒙着脸,拖着鞋子,没精打采地走过来,就高声喊道:“喂,来吃粥。”来人抬眼看着黔敖说:“我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样的地步。”说完他辞谢了黔敖又向前走了,终于饿死在路边。
2.教师:听了这个故事,结合本课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这种行为?(学生:人应自立,自己养活自己,人格尊严不可辱;人格尊严比生命还重要,启示我们做一个有骨气,有尊严的人。)
3.教师小结:这个故事说明人格尊严不可辱。
3.谁还知道哪些自尊的故事?这些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敬佩敢于维护自己尊严的人。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2.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允许别人歧视、嘲笑和侮辱自己。3.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彬彬有礼、热情帮助、不卑不亢。4.知道一些懂得维护自己名誉的人物的事迹。教学重点、难点:敢于维护自己的尊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教学方法:引导、感受、了解
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选一选,哪种选择最好。一天下午放学,一名六年级的大同学在路上拦住了一名四年级的小同学要钱。当时那名小同学兜里正好有平时积攒下来的10元钱,这名六年级的同学威胁说:“不给我钱,我就揍你!”说着抬起手臂挥了挥拳头。假设你是那名四年级的小同学,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你会:
1.立刻掏出所有的钱给他,免得找麻烦。
2.谎称自己没钱,痛哭流涕地央求大哥哥放过自己。3.先给他钱,记住他的长相,回头告诉老师。
4.诚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兜里有钱,但不能给他,因为这是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如果他有困难自己可以帮助他。
5.不知所措地号啕大哭,希望能够引来路人帮助自己。6.并义正辞严地指责他。
三、案例辨析。发生在超市里的故事。(见教参69页。)
四、问答。怎样与外国人交往?
五、议一议(文字投影片)。对下面四件事,你有什么看法?
(1)在公园里,小兰和小花看见外国人用一次成像的照相机拍照,就缠着外国人,要求给她俩照一张。
(2)小刚和小强搀扶一位老人过马路,一位过路的外国人看到后,主动提出给他俩照一张照片,他俩大方地同意了。
(3)少年宫演出结束后,外宾赠送给每个小演员一件小礼物,由于小丽有事出去了一下,没有拿到小礼物。回来后就哭着向外宾要礼物。
(4)一个外国人看见小伟走过,故意把钱包掉在地上。小伟把钱包捡起来,双手递给他说:“先生,你的钱包掉了。”
1.组织、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发表看法。
2.小结。小刚、小强和小伟是对的,他们与外国友人交往,有理有节,表现了我国少年儿童文明有礼的风范,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小兰、小花、小丽的做法是不对的。
五、对照板书,总结谈话。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热爱祖国就要维护祖国尊严。无论何时何地,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事。希望同学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想着祖国的尊严。
板书设计:
维护自己的尊严 不食嗟来之食 维护祖国尊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做聪明的购物者
教学内容:《走进购物场所》;《这些东西哪里买》;《购物的学问》;《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
1.了解商业、消费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探究商业的兴趣,形成正确、合理的消费观念。2.熟悉和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能够根据不同购物场所的特点和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场所购物。
3.能够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并考虑原因,学习购物的知识,初步具备合理购物的生活能力。
4.了解一些基本的商业常识,知道与消费相关的法律和机构。教学重点、难点:1.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2.具有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合法的途径保护自己的消费者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了解、感受。教学用具:课件、录像带、多媒体。课时安排:9 课时。
第12课
走进购物场所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的购物场所及它们的特点。
2.会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3.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根据自己购物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购物场所。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新颖的购物方式与支付方式。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活动过程:
一、联系生活,问题引入。1.同学们,在生活中要购买需要的用品应该怎么办? 2.照片展示,让学生观看一些周围熟悉的购物场所。3.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的购物场所的特点。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购物场所的特点。
5.游戏:每个小组想出一个购物场所,然后选一位同学,让他把该购物场所的特点叙述给大家听,由其他组的同学判断这个购物场所是哪个商店。
二、模拟商品买卖活动。
1.多媒体演示一些同学们熟悉的购物场所。让学生置身于购物环境中。
2.任选三名同学到大门口当“导购员”。3.学生模拟买卖商品,教师巡视。
4.其他同学提出自己想买的东西,由三个“导购员”抢答,并说出去哪儿买较好,并说出理由,其他同学评议。如果“导购员”回答不正确或不令大家满意,就把“导购员”免职,由自选的助手承担“导购员”的任务。那位导购员回答的问题多,坚持的时间长,则获得优秀“导购员”的称号。
5.评选“优秀售货员”、“文明顾客”。
三、了解新颖的购物方式。
1.先让学生回忆电视上介绍的或自己外出旅行所看到的新的选购、付款方式。
2.观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新颖的购物、付款方式。
3.比较讨论自己的购物、付款方式与电脑演示的哪些方式更好,为什么?
4.指导学生尝试通过网络购买一本书、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实际尝试一下新颖的购物方式。
四、扩展训练。
1.让学生讨论未来的购物场所应该怎样? 2.小组共同绘画未来的购物场所。3.教师从旁点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五、深化教育,拓展生活。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当一名精明的消费者,懂得选择最佳的购物场所,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用便捷的购物方式。2.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请学生自由交 流学习收获。
3.在今天的购物活动中,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现在宣布购物活动圆满结束!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
活动重点、难点:通过探究超市的秘密,让学生感受不同行业的人们的劳动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并尊重他们的劳动。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
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对自己家附近的购物场所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场所的数量、规模、所卖商品的种类、付款方式。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购物场所及他们的特点,你发现大多数人喜欢去哪儿买东西呢?(超市)
师:我们猜想得对不对呢?请看课本54页不同场所人数统计图,从图中你可以看出哪些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
二、提出疑问,制定调查计划。
师:在城市里,许多人喜欢到超市里购买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总结教师板书。
1.超市里的东西质量好。2.价格比较便宜。
3.可以直接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4.种类齐全,品种多。5.交通方便。
三、分小组到超市探秘(课后进行)。
四、小组内分工,将调查的情况进行整理,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汇报各小组调查、采访的基本情况。
五、情感升华。
师:在采访的过程中,你发现超市的工作人员都在干什么?学
生讨论
六、填写“我的发现”。板书设计:
走进购物场所
综合类
专营类
百货商店
书店
农村集市
种子店
超级市场
体育用品专卖店
家用电器专卖店
第13课
这些东西哪里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味到家庭责任感,体会为家长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的要求。
2.能力目标:通过计划花钱的活动,使学生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3.通过家庭调查,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有所放弃。
教学重、难点:了解花钱应有计划,能合理地支出,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教具准备:食品包装、玩具、学习用具、图书、参观票、课件。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提问:昨天,你们家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
师:这些钱只是我们每个家庭日常生活开支的一小部分,咱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钱,可家长辛苦挣来的钱又是有限的。那我们如何处理好我想要和我能要之间的关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钱该怎样花。(出示幻灯)
二、开展活动。1.活动一
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说说你想要的,爸爸妈妈想要的,全家都想要的。哪位同学把你的调查结果汇报一下。(生汇报调查结果。)
师:看来爸爸妈妈和我们想要的东西还真不少,但是每个家庭的钱又是有限的,我们想要的东西肯定不能马上都实现。你和爸爸妈妈
商量之后,大家认为哪些想要的能马上实现?哪些需要过一段时间?哪些近期内不能实现?为什么这样安排?(生汇报调查结果。)
2.活动二
师:由于钱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的需求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在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有所放弃。可有的东西我们特别喜欢或特别想要,在你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有没有遇到烦恼或不顺心的事,给大家讲讲,同学们帮他出出主意。(学生讲自己的事例,互相分析。)
师: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购买物品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看看是不是一定需要,有些东西对我们身体不利,家长不给买是有道理的。另外,在向父母提要求时不可盲目攀比,别人有的我也一定要有,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3.活动三
师:在日常生活中花钱的学问可大了,花钱买的东西超过了人们的正常需求是一种浪费,可为了省钱该花的钱不花,你们认为这叫节约吗?(学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对于这些花钱的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出示幻灯,小组讨论。)
师:在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花钱时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情况,要根据实际的需求和需求量,不要盲目图便宜。另外,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该花的钱也需要花。
4.活动四
师:下面我们开展一项计划花钱的活动。假如每位同学有30元零花钱,老师提供各种商品及商品的价格,请你根据需要进行购买。
生:交流购买计划,说一说理由,评一评每个人的计划是否合理,选择考虑比较全面的花钱计划,在全班作介绍。
师:经过今天这节课的探讨,你们认为钱究竟应该怎样花?(学生自由发言。)
师:给大家建议,合理消费,符合实际。(出示幻灯)愿同学们都能成为有头脑的消费者。
板书设计:
这些东西哪里买
购物计划
购物场所
如何购物
教学反思:
第14课
购物的学问
活动目标:
1.学习购物的基本常识,懂得什么是“三无”产品,了解发票的作用。
2.具有辨认“三无”产品的能力,初步树立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3.购物时不一味追求名牌、相互攀比,养成勤俭节约的好品质。活动准备:学生:1.根据购物设计并填写好购物卡和友情提醒卡。2.自带一件商品,收集购物票具、商品标签和包装袋。教师:1.大头娃娃图(配解说词)。2.多媒体课件制作、录像资料。课时安排:5 课时。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的不同价格,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常识。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购物的常识,学会购物。教学难点:具备初步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价格的秘密
一、比一比,谈发现。
1.早上6:00大白菜:0.5元/500g
下午6:00大白菜:0.3元/500g 2.说说:商品的价格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化? 3.做个调查表:价格变化原因调查表。
二、讨论研究。
1.看看大家的调查表,想想商品的价格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2.分组讨论研究,把大家的发现记录下来。
三、小小辩论会。以下两种观点,你赞成哪种观点,开展一次小小的辩论会。
观点一: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观点二:价廉物美,便宜也有好货。活动二
买东西看什么
一、谈话导入:购物的学问有很多,我们买东西要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才能买到又实用又便宜的商品。
二、实践活动:1.参与一次家庭购物,说说你学到了哪些选购商品的知识。2.指导填写表格:书上P60。A、购买物品。B、需要考虑的问题。C、其他。
三、辩一辩:妈妈说买东西,可不能全看广告。你认为对吗?发表一下看法吧。
四、活动:搜集一些商品的标签和包装袋,学会辨认生产日期和有效期,从商标上还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五、资料学习:
1、什么是“三无”产品。
2、买东西为什么要索要发票。
六、交流平台:买东西要注意什么?把你的经验说出来,和大家分享吧!
七、拓展活动。巧花2元钱:从自己的零花钱中拿出2元,买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并把理由说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学习选购商品的常识。2.形成独立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购物的常识,学会购物。教学难点:具备初步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教学过程:
一、揭示主题。
老师在休息的时候,最喜欢逛街了,总喜欢到街上、商场到处逛逛,看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东西买。咱们班上是不是也有像老师一样喜欢逛街的同学呀?那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购物的经验了,今天,就
请大家把你们所知道的辨别物品的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二、谈话导入,交流购物心得。
1.谈话:上周末老师布置小朋友与爸爸、妈妈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家庭购物活动。你们都买到了哪些东西?(食品、日用品、学习用具、衣物、家电等。)
2.小组交流:通过这次活动,你们都有哪些收获?购物中还遇到了什么问题?
3.召开“家庭购物交流会”:请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类来谈谈,你认为买东西该看什么?购物时出现了什么问题?(看质量、价格、功能、外观、售后服务„„)
4.小结:从大家的交流中可知道:原来购物的学问可真多!买东西得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才能买到又便宜又实用的商品。
三、实践操作,了解“三无” 产品。1.出示“大头娃娃”的图片。
师:在“家庭购物交流活动”中,不少小朋友都提到商品的质量问题。请听这则新闻(课件出示):大家看到的这名婴儿,是一位重度营养不良的“大头娃娃”。导致他变成这样的罪魁祸首就是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这些劣质婴儿奶粉曾一度泛滥在安徽阜阳农村市场,已残害婴儿六、七十名,其中至少有八名婴儿已经死亡,这给当地贫困的农民家庭造成极大的伤害。
2.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你身边有谁受过这样的伤害?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3.开展“我是小小质检员”实践活动:
(1)谁了解什么叫“三无”产品?(请学生自读课本)
(2)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请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商品包装袋和标签,仔细检验这些商品是否合格。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自己发现的“三无”产品,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4)拓展知识,辨认商标:除了辨认“三无”之外,从商标上你还懂得什么?还能看出什么?(请学生带着商品到台上说。实物投影)
4.独立思考:如何避免购买“三无”产品?买到了又该怎么办呢?(现场采访老师、同学,获取更多的好办法。)
5.小结(填入65页):A.我们购买物品,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商家购买。B.买东西时要仔细辨认是否为“三无”产品。C.不小
心买到了不合格的商品可打消费者投诉热线“12315”。D.开具发票。
四、情景导入,认识发票。
1.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发票仔细认一认、说一说。2.创设情境:邀请小博士介绍发票的作用。
3.联系实际,加强明理:小明与他们小组的同学在买完东西后,向售货员阿姨索要发票时,却发生这样一件事:售货员阿姨以收据代替发票给小明。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一下:收据能代替发票吗?为什么?请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五、创设情境,加深明理。
1.多媒体创设教科书P68看广告购物情境:听了小明和妈妈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过小明这样的故事吗?
2.小组交流、汇报后,师小结:是呀!广告里介绍的商品有些确实名不虚传,但也存在着一些虚假广告,只有我们亲自比较、选择,才能知道商品的好坏。
3.创设教科书P71情境二,召开小小辩论会:你们认为两个小朋友谁说的话有道理呢?让我们实话实说!
4.故事赠送,自悟自通。(课件播放李嘉诚教育子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5.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有哪些收获呢?
6.小结:学会选择、比较,科学购物,买自己需要的,你就是聪明的消费者。
六、活动延伸:设计一张购物友情提醒卡,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学习选购商品的常识。2.形成独立的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购物的常识,学会购物。教学难点:具备初步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认识发票。
1.请小朋友们拿出课前搜集到的发票仔细认一认、说一说。2.创设情境:邀请小博士介绍发票的作用。
3.联系实际,加强明理:小明与他们小组的同学在买完东西后,向售货员阿姨索要发票时,却发生这样一件事:售货员阿姨以收据代替发票给小明。大家开动脑筋思考一下:收据能代替发票吗?为什么?请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二、创设情境,加深明理。
1.多媒体创设教科书P68看广告购物情境:听了小明和妈妈的对话,你有什么想法?你有过小明这样的故事吗?
2.小组交流、汇报后,师小结:是呀!广告里介绍的商品有些确实名不虚传,但也存在着一些虚假广告,只有我们亲自比较、选择,才能知道商品的好坏。
3.创设教科书P71情境二,召开小小辩论会:你们认为两个小朋友谁说的话有道理呢?让我们实话实说!
4.故事赠送,自悟自通。(课件播放李嘉诚教育子女勤俭节约的小故事)
5.谈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有哪些收获呢?
6.小结:学会选择、比较,科学购物,买自己需要的,你就是聪明的消费者。
三、活动延伸:设计一张购物友情提醒卡,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学习选购商品的常识。2.形成独立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购物的常识,学会购物。教学难点:具备初步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教学过程:
一、考考你。以下的商品可以上哪买到呢?文具盒、牛奶、面条、灯泡、衣服„„
二、谈体会。
你和家人常常去哪些地方买东西,你对那里的购物环境熟悉吗?有什么体会?
三、开展活动:根据你的调查以及购物体会,写一份备忘录,记录周围商店给大家带来的方便,同时根据发现的一些问题,提一点合
理的建议。
四、探究。如果有些东西在你家附近买不到,怎么办?(看广告、网上购物、问家人、朋友„„)
五、角色扮演,感受体验。
1.组织学生自行扮演不同角色(买方和卖方),设计议价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境,体验议价时的注意事项。
2.组织学生观摩整个议价过程。
3.引导学生总结对买卖双方和结果的评价。
4.师小结:合理消费,符合实际。愿同学们都能成为有头脑的消费者。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比较商品,学习选购商品的常识。2.形成独立购买简单生活和学习用品的能力。3.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懂得购物的常识,学会购物。教学难点:具备初步的消费者保护意识。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
课前准备: 1.完成“社会调查记录”2.几个不同种类的包装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由于各种原因,同样的商品会以不同的价格出售。当我们到当地购物场所了解一下商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再请教一下售货员和家长,弄清价格变化的原因。大家有没有信心做最聪明的消费者?我们闯关开始。
活动一:看商品,猜价格(课件)
(课件出示规则)准备好了么?
A.穿着漂亮绿色外衣的中性笔,书写流利清晰,能使你的字体美观大方。请各组商量后出价。
B.一支白雪牌巨无霸中性笔,书写长度达1500米,能写36000多字。请出价。
C.这个双层漂亮文具盒上的小猫在向你招手呢,盒盖上的电子表能提醒你要珍惜时间。你觉得它会是多少钱呢?
D.这个文具盒简洁大方,会让你爱不释手。请各小组出价。
活动二:作调查,知差异
1.水笔的价格有所不同,文具盒价钱存在差异。这种情况我们平时经常遇到,课前,我们做过调查了,来交流交流吧!
2.既然商品的价格差异这么大,我们在购买时应该怎么做呢?听,小精灵有话要说。(课件出示。)
3.但在生活中,我们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播放录像)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可取么?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么?
活动三:火眼金睛
1.同学们课前做过调查,老师也做过调查,我知道咱们大家都喜欢吃美味的零食:酸甜可口的话梅,香脆麻辣的方便面,味美嫩滑的果冻„„一听就让人流口水,可是你知道么,市场上有些不合格的食品,吃了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课件出示。)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回答)不必惊慌,只要我们在购买食品时注意看包装,不合格食品就会远离我们。你平时购买食品时,主要看什么?
3.还有哪些应该注意的,我们来问问购物精灵吧!(课件出示。)拿出你手里的包装袋看看符合小精灵说的这几条么?(对照看包装)
4.课件出示)大家认识这个标志么?你在哪儿见过? 这是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市场标志。食品包装上有这个标志,就说明生产厂家的卫生条件、加工环境符合国家的要求,食品质量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食用。目前,我国已经对(课件出示)等几十类食品实行了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只要看到包装上有这个标志,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购买了。
5.(课件出示)这个包装袋合格么?少了什么?没这些不行么?(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厂址和电话、商标„„)大家可真是火眼金睛呀!听小精灵说什么?(课件)像我们学校门口的小摊上的食品很便宜,很多同学都会去买,可多数是“三无”食品,食用后有损我们的健康,为了健康着想,我们还是对它们望而却步吧!
活动四:小鬼当家
1.今天是周日,你的父母要加班,中午不能回来了。妈妈给了你10元钱,让你解决自己的午餐,你还得买下周学习用的尺子和日记本。除此以外,你是个小馋猫,还要买些零食来解解馋。怎样合理分配这些钱呢?这就需要各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请各组选出三名代表来购物。我们要找四个收银员,谁愿意?你想吃什么,快告诉你们的代表。在买东西时可要注意看呀,时间最长不超过四分钟。(背
景音乐)
2.咱们来看看各组的成果,如果符合其中一条就会获得一颗智慧星。
3.总结: 看来,花钱买东西还真有不少学问呢?虽然今天这三组没有获得胜利,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在生活中睁大自己的眼睛,一定可以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板书设计:
购物的学问
观察
比较
看质量
货比三家
索要发票
讨价还价
不迷广告
第15课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标:
1.当消费遇到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
2.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能够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了解消费中会遇到的问题,知道与保护消费者权益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
教学重点:当消费遇到问题时,具有一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教学难点:能够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购物常识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在我们购买过的用品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假冒伪劣或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当我们遇到了这些问题时应该怎么办?你知道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吗?(板书课题。)
二、讨论——你受过欺诈吗? 1.学生谈自己的精力、体会。
2.把搜集到的关于消费欺诈的信息整理出来,贴在墙报上。
三、交流体会——遇到问题怎么办?
1.学生列举当人们遇到欺诈问题或质量问题时的种种态度。2.引导学生把得来的信息变成情景剧表演,揣摩各种角色和形象的心理。讨论谁对谁错,交流体会。
3.学生在小组内达成共识,把遇到问题时应持的观点填写在书76页。
4.了解当地消协的地点,消费者投诉电话。
5.总结:遇到消费问题时,应该讨个说法。只有人人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消费秩序。
板书设计:
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受欺诈
要投诉
一、巧取材
1.紧随热点
社会焦点、本土热点都是品德作业设计的源泉, 品德与社会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 巧妙利用学生的聚焦点, 能够激发学习热情。研究显示, 实践体验式作业让学生觉得很有趣, 尤其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小愿望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好奇心, 而书面型的作业则会让学生感觉负担不小。
比如“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部分第一课时, 旨在让学生反省自己和父母的关系, 学习沟通的技巧, 与父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 和父母做朋友。由于学生年龄小, 大多为独生子女, 极少有照顾别人的经历, 让孩子和家长做沟通或者体会父母、老师的辛苦, 都是很困难的。
我们转换角色, 模仿电视节目《变形记》, 让父母和孩子互换身份。在作业反馈中父母提到, 通过亲身经历才知道孩子每天完成的作业题目很有难度, 如果没有父母的及时辅导确实有小困难, 而孩子更是累得晚上倒头就睡。这样的课后作业比千言万语效果更显著, 当然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2.学科融合
学生在校所学科目都具有互通性, 把品德学科作业和科学、美术、音乐等综合性学科融合,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我为母校添光彩”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 在回顾母校的校史、校训、校歌后, 让学生设计学校宣传册, 学生小组合作, 集思广益, 与美术老师通力合作, 请美术老师进行设计指导。
二、巧设计
1.多采用实践体验式
品德作业的形式有很多, 摘抄记录式、调查访问式、资料收集式、实践体验式等等。从调查中可见学生对于实践体验式的作业很感兴趣, 做得也认真, 并且相较于其他形式的作业, 实践体验式更为轻松愉悦, 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小。
比如, “家庭万花筒”一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课堂中老师介绍了家谱及其由来, 课后请学生编写家谱。但是这种作业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 单纯地寻找不相熟的长辈名字也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可将这个课后作业改成让学生查询太太奶奶的工作, 她们在世时是做什么的, 这下子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不再着眼于陌生的名字, 而是想了解她们那个时代的生活。
2.少采纳长期记录式
在设计时要注意尽量不要采用需长期记录的方式, 学生对于这类型作业的持续性是很弱的, 除非老师能不间断地监督提醒, 否则效果甚微。
笔者曾经布置学生在课后进行家庭读书的记录, 以完成家庭图书馆的计划, 但由于时间较长, 几乎没有学生能够坚持下来, 因此这个作业的成效甚微。
三、巧组织
1.关注学科
作为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从一年级开始品德就扎扎实实上的班级, 道德教育扎根在了孩子心里, 孩子往往行为较为规范, 这都是因为学校老师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 有不少老师上半节语文, 上半节品德, 甚至几乎不上, 对于品德课后作业更是缺乏关注。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后作业后, 给学生反馈作业的机会, 在下节课让学生展示他们完成的课后作业, 用PPT、小视频、文字书面、口头等形式, 既可以检测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又有利于提高师生对品德课后作业的重视。
2.家校联合
因为品德教学板块中有《我与家庭》内容, 当然少不了家长的支持。家长的配合能够更有效地使品德学习落到实处, 教师可以多设计家校共同完成的作业, 比如, 调查太太奶奶是做什么工作的?请学生回家询问后让家长填写, 上课前投影出示;又如, 拍拍改造后的家, 请家长负责拍摄;又如, “我当一天的爸爸 (妈妈) ”, 学生与家长角色互换。请家长共同重视, 共同关注, 共同合作, 巧妙组织活动。
摘要:好的作业设计, 不仅可以巩固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如何让高质量的课后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 让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 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根据学生品德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结合学生对品德课后作业设计的喜好情况和实践效果进行研究, 提出相关建议, 为小学品德老师作业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五年级,课后作业,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兰.小学思品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 2009:58-59.
[2]孙国河.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设计[J].德育在线, 2012 (12) :263.
[3]包逢祺.对农村小学品德课作业的几点想法[J].教学探析, 2011 (4) :44-45.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呈现的是第八课《安全才能回家》中的第三部分《我当小交警》。(出示课题)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知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在课外,我了解到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一些交通法规常识,学习交通法规的有关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常识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体验使学生明确遵守交通法规、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因此,本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结合教材,我提出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培养珍爱生命的思想意识。
2.认识交通标志,理解交通手势,学习交通常识,掌握交通法规。培养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1.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了解并能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学会自我保护。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理解交警工作的辛苦,服从交警的指挥。学会珍爱生命。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这节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参与法。这节课我以活动为载体,学习有关的交通常识和规则,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2.情境教学法。学生的品德形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身边的榜样,了解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五、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我引导学生采用了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搜集的资料,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2.实践体验法。让学生参与表演,知道服从交警指挥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课堂活动设计
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设计了以下课堂教学活动:
活动一、情境导入,争当小交警
1.让我们走进生活中最近的榜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荆门交警李白杨。他是荆门人民的骄傲,2013年12月他站在了中央电视台的颁奖台上,他的事迹在中央电视台向全国人民播放。(播放视频)
2.看完后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感受。通过说一说,我让学生了解交通警察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交通警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守护大家的安全,他们的工作平凡而重要。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李白杨是我们荆门交警的形象代表,借助学生对本土英雄的敬仰、崇拜之情,通过学习先进让学生理解交警工作的意义,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的遵守交通规则,激发学生想当小交警的愿望。)
活动二、合作互动,探求新知
1.认一认:让学生识别有关的交通标志。(课件展示)
2.识一识:交通手势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3.说一说:课前收集到的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法规的知识。
4.辨一辨:让学生通过掌握的知识法规辨认图片中的人们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课件展示)
(这个环节我这样设计:通过认一认、识一识、说一说、辨一辨这些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知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通过所学的知识进行辨别,运用到生活中,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活动三、体验生活,珍爱生命
1.说一说:首先让学生说说近期发生的交通事故,然后播放本地交通事故的录像。(播放视频)(解说词:我放这组图片,就是让学生明白,不遵守交通规则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2.小组讨论:播放完以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看了录像以后有什么感受。
(我这样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危险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遵守交通秩序的重要性,交通秩序要靠我们大家共同维护,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要珍爱生命。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四、主动参与,指导行为
1.演一演: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到讲台前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
2.说一说:我当小交警的感受。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通过模仿交警叔叔指挥交通,学生不仅能学到简易的交通指挥手势,而且能切实体验到交警叔叔的辛劳。自觉做到尊敬交警,服从交警的指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活动五、遵守规则,发出倡议
1.写一写:翻开书53页,把你的心里话写下来。
2.说一说:交流写给警察叔叔的话。
3.谈一谈: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秩序以及如何告诉别人遵守交通秩序,将好的合理化的建议写下来,发出倡议,贴到黑板上。
(这样设计的原因在于让学生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为当好一名合格的小交警做好充分的准备。教育学生要关爱生命,文明出行。)
(山东美术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
实验小学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春节期间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力目标:提高区分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免疫力。
3、情感能力:体验感受春节的快乐,激发参与民风活动的热情和热爱中华民俗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辨别上下联,会读春联,贴春联。
2、教学难点: 提高区分不良风气和迷信活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课件播放歌曲《欢乐中国年》,同学们,你们知道歌曲中表现的是哪个节日吗?是啊,春节也叫“过年”,一直以来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所以我们又把它叫做“中国年”。俗称过年,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的“辞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它是我国最隆重、最具有传统特色的节日。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欢庆春节的习俗。
同学们喜欢过年吗?
是啊,老师和大家一样,也很喜欢过年 你们怎样过年的?生: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把家里装扮得漂漂亮亮的,现在也让我们在热闹的音乐声中,把我们的班级,我们共同的“家”打扮打扮,好吗?
(音乐《喜洋洋》)
介绍布置:在同学们的巧手布置下,我们的教室已经变得喜气洋洋的了,听鞭炮声响起来啦,让我们大声地欢呼一下“过年啦!”今天我们就来欢天喜地过大年。
刚才你们都在教室里挂了些什么?贴了些什么呀?谁贴的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窗花、中国结、福、年画、春联等„„(请一个学生上台介绍)
二、贴春联
贴春联是春节的主要风俗之一。每到过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把春联贴到门上。它给人们带来了喜气,把年味点缀得分外浓厚。那一幅幅春联像一首首诗,是祝福,是希望,是赞歌。板书:贴春联
1、认识春联
[(1)学生自主说说对春联的了解,(2)教师点拨补充:有关春联的知识,春联的起源、种类,春联的构成等。](1)同学们,了解春联那些知识?生介绍春联的来历„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春联知识,谁来读? 学生读课件,春联的来历:
(2)看课件,师: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春条、斗方等。演示:“春联的构成”,2、读春联,师:一副完整的春联有几部分组成? 师:横披好区分,怎样区分上下联呢?生:
演示:音读――,你们能区分这幅春联的上下联吗?生: 举例:你们能区分这幅春联的上下联吗?生: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一些春联,哪个同学愿意读给同学们听?读春联。
几位同学春联。
3、贴春联 给本班贴春联。
①师:同学们会贴春联吗?生:
师:面对大门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贴春联的顺序:先上联,再下联,最后横批。
②课前老师让大家我们班的同学写了一些春联,谁带来了?上台展示一下!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开源能引千泓水,节流可聚万盘金
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为一家 山青水秀风光好,人寿年丰喜事多
学海无涯勤可渡,书山万仞志能攀
学生举。
师:今年过年,咱们班也想贴春联,请同学们帮着选择一下该用哪副春联:
③学生贴春联,贴在画好门上。师:面对大门时,怎样?(强调--让学生面对大门)师:贴春联的顺序对不对?师:面对大门时,?上联要贴在右手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
三、话过年
说过了春联 让我们继续来了解春节期间还有哪些民风民俗?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吃年夜饭、吃水饺 守岁 看春晚、穿新衣、拜年 给压岁钱 走亲访友 及有关春节的传说 „„„„
3、补充春节的民俗。
“年”的故事:那你们知道春节为什么要挂灯笼、贴红联、放鞭炮吗?(引出传说)其实在这儿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大年除夕”的故事。(课件播放故事)听完提问:传说中“夕”是什么?挂红灯、放鞭炮是为了„„(把怪兽“夕”吓跑),但这仅仅是一个传说,现在张贴这些更多地是为了表示喜庆,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愿和祝福。
4、还有那些春节的民俗。播放课件:年二十三---
四、辨析民俗,指导过年 围绕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1)春节期间你见到哪些不良现象 和迷信活动?拜神灵、酗酒、(2)至少说出三种拜年的方式?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一年忙到头,平时有很多亲友难得有机会见面,春节走亲访友,互相百年,正是亲人间加深感情的最好时机,也是我们孝敬长辈的最好机会。如今信息社会,拜年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像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网上拜年等新兴拜年方式也愈来愈时兴。这些方式虽然不如登门拜年方便、亲切,但却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生活节奏。其实,不管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无论拜年形式怎么变化,发自人们内心的春节祝愿和祝福是永远不变的。
(3)你知道庙会上有哪些活动吗?舞龙、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划旱船等游艺活动,格外热闹。
(4)哪些国家和民族过春节?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多个国家有过春节的习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国家,如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
五、贺新年
1、过新年,真高兴。老师想送上我的新年祝福:祝愿你们在新的一年学习进步。
2、那你们是否也想对自己的亲人送上祝福。想想你怎么说?
3、学生互送祝福,如:祝同学们。
4、哪在座的各位老师呢?
在这里我就利用这个机会祝我们的祖国美满幸福、繁荣富强,祝在座的各位老师家庭幸福,万事如意!同时也把这幅春联送给同学们,祝大家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五、结束:
同学们,新年代表着新的目标,新的希望,新的成功。现在,就让我们满载着新年的祝福,大声地说出我们的祝愿,祝愿大家„„(新年好)(点击课件,出示“新年好”,出现新年好的歌曲)
教学内容: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活动一《我和妈妈去购物》 活动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具有一定的购物常识和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培养正确的消费观。
能力:能够观察和发现商品价格的差异和变化,尝试了解造成差异、变化的原因,并在购物中,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学会选择价格比较合适的商品。能根据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中的有关信息识别商品的真伪、优劣。会辨别“三无”产品。
知识:了解选择商品的有关常识,会看包装袋或商品说明书中的有关信息。
活动重点:
看商品包装信息,辨别“三无”产品。
课前准备:相关课件,将购买的小商品分5份放在桌子上。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有和妈妈购物的经历吗?老师带来几个问题考考大家,我想买一些物品,谁能快速告诉老师这些物品应分别在哪儿购买吗?
课件中出示各种类型物品,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回答应该在哪儿购买。师:购买不同种类的物品,要到不同的场所,这就是购物的学问。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购物。购物是平常事,却蕴含着大学问。今天,就让我们在回忆和妈妈购物的经历中探讨购物的学问。
板书课题:我和妈妈去购物
二、探究 活动一:帮一帮
师:小明在购物时遇到一点小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吗? 课件出示:
问题1:想买一支钢笔,发现两个商店同一款式的钢笔价钱不一样,你建议他在哪一家商店购买?为什么?这说明在购物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问题2:小明在晨光文具店想买一盒水彩笔,发现同样规格和质量的水彩笔,价钱不一样,你建议他买哪一种?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我替小明谢谢你们。从小明的这两个问题中,我们知道,买东西要懂得比较。板书:会比较 活动二:看一看
今天中午,进行一番比较后买了一些小食品,课前已经发到各组,请小组长发一下,每两位同学观察一件商品,看观察要求: 幻灯片:小小包装学问大
• 仔细观察这些食品的包装袋你能发现多少种信息? • 对于食品来说你觉得包装上哪些信息是不可缺少的? • 讨论完毕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
1、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师:哪一组先发言?
评价语:同学们观察的太仔细了。观察力强的孩子收获的信息一定多。小结:幻灯片包装袋 师:看,食品包装袋上的重要信息都被同学们找出来了,小小的包装袋竟然藏着这么多信息,谁知道这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师: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帮助?你知道怎样判断一件食品是否过期? 对条形码,你有哪些了解?如果想知道它更多的知识该怎么办? 老师这儿有一份有关条形码的资料,(条形码幻灯片)默读一下,你知道了什么?条形码是一类一码,从2008年6月开始,我们国家给9类69种商品登记办理了身份证,实现了这些物品一件一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个身份证就是中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码,下面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视频资料 师: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这些商品包装上的信息,不仅能帮助我们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还能保证我们买到安全放心的商品。同学们在购物时一定要注意看包装信息啊!
师:如果在购物时遇到这样的商品你买不买? 幻灯片:三无产品。师:为什么不买?
师:对,三无产品危害大。仅仅以三无产品中的小食品为例,就存在这些危害。幻灯片:危害 齐读。读后你有什么想法? 师:对,一定要拒绝购买三无产品。板书:拒三无 活动三:辩一辩
三无产品有危害,为什么还会有人买? 多数人贪图便宜。
俗话说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你完全赞同这个观点吗?说出你的看法。记住,最好结合购物经历。学生发言。谁来总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便宜的 未必是伪劣产品; 价格昂贵的也不一定物有所值。
所以我们要在购物中学会寻找窍门,并堤防商家设置的陷阱。讲陷阱,画大牛与蜗牛的漫画。板书:找窍门 防陷阱
你还知道哪些购物中的小窍门和小陷阱,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你的购物经验。打折、季节差
三、谈收获
四、对小伙伴的告诫和提醒
板书
我和妈妈去购物
选场所
会比较
拒“三无”
找窍门
防陷阱 课后反思:
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竭尽全力的准备这堂课,自我感觉有如下几个比较好的地方:
1、课堂设计突出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活动性与社会性。本课安排了四个活动:找一找,帮一帮,看包装,辩一辩,学生在回忆和妈妈购物的经历中进行这几个活动,从而认识到购物的学问。
2、课堂上能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当他们表达上遇到困难给予的是鼓励,而且能关注到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
3、能适时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谈到学校周围小卖部里的小食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劝说小伙伴,及以后和妈妈购物应该注意什么。
在这堂课中也存在诸多遗憾与不足,比如,这节课我的评价用语不丰富,有些孩子回答的非常精彩,而我的评价却不很到位;还有,在看包装环节中用时较多,没有很好的调控课堂,导致辩一辩环节进行的仓促;而且在头一天和学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很活跃,而来到大会议室,面对几百名老师,学生显然没有放开,导致有些孩子不敢举手发言,这与我课前交流不充分有关。
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1、内容标准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2、教学活动建议12.“比较不同通信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通信方式,与自己的亲友进行一次实际的通信联系,同学间相互交流自己使用这种通信方式的经验与体会。”
3、遵循课程标准,本单元安排了四个主题学习内容,力求体现和实施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主题一: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阶段人们的主要通信方式,初步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初步体会科技进步在通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主题二:现代通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现代通信的不同种类和特点,感受现代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主题三:通信沟通你我他。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通信为我们提供的不同服务,通信行业的辛苦工作,来体会通信行业的劳动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从而懂得尊重、感谢他们。主题四:文明通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了解通信中的基本礼貌和规范,初步养成自觉遵守通信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主题一: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你了解古代人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的吗?
主题二:现代通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你常用哪些通信方式与人沟通?
主题三:通信沟通你我他。
你知道邮政人员是怎么为我们服务的吗?
主题四:文明通信。
你知道打电话有哪些礼仪吗?
主题一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这一主题的设计主要是遵循着社会发展的阶段,引导学生了解从古至今通信的发展历史,从而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消息的传递与交换,尤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整体生活更需要通信,社会生活的丰富与发展也离不开通信。
1.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了解和认识科技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产生的巨大影响
2.培养学生观察、对比、调查、了解事物的能力;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3.了解过去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知道通信发展的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主要通信方式。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2.学生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设计思想和总体思路(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二)活动内容和建议
四、教师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教材虽然是分三个栏目分别呈现古代、近现代以及网络时代的通信方式,但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必拘泥于栏目的内容设计,可以统一考虑,引导学生去收集资料、研究通信方式、交流不同阶段通信方式特点。
2、在了解过去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时,教师要注意从情感上引导学生体验古人传递信息的艰难,可引导学生列举一些古人传送信息艰难的故事。
3、教师要充分运用一些图片、故事、图表等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的方式来认识通信方式是以由慢到快的速度发展着。
主题二现代通信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感受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初步体会科技的进步在通信领域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2.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和通过观察
了解事物的能力。
3.比较不同的通信方式的特点,用适当的通信方式与他人进行实际通信联系。了解现代通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1.教师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2.学生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设计思想和总体思路(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二)活动内容和建议
四、教师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教师要注意不能停留于表面化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
2.老师在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类似故事的补充或拓展,但注意不要就故事讲故事,关键在于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到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方式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就教材中呈现的一组场景,讨论、模拟表演应该选择哪些相应的适合的通讯方式。
主题三通信沟通你我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参观或观察邮政局、电信局,让他们感受通信行业的劳动者为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要尊重并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的责任感。通过学寄一封信,体验与亲友、同学进行实际通信联系的乐趣。
2.培养学生观察社会事物、与人平等交流的能力。能够正确书写信封,邮寄一封信。
3.初步了解邮政局或电信局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内容,以及通信行业劳动者的辛苦工作。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2.学生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设计思想和总体思路(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二)活动内容和建议
四、教师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参观的是电信局,就不必要让孩子模拟情境表演,因为电信行业的服
务术语都比较专业,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了解就可以了。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教师不必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情节,自导自演,道具也让他们自己解决。
3.学生用老师发的信封或自己带来的信封再次书写,最好这是一封要实际发出的信,可以让同学考虑好这封信要写给谁,邮票可以使用班费解决。
主题四文明通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和分析事例,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懂得和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道德规范。
2.培养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通信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知道爱护通信设施人人有责,知道打电话的礼貌,懂得私拆别人的信件是违法行为,要自觉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道德规范。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2.学生准备(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三、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设计思想和总体思路(详见教学指导用书)
(二)活动内容和建议
四、教师需要注意几个方面:
1.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让学生自己认识什么是良好的社会公德,提高他们对生活中遇到的通信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一、遴选教学整合主题
小学品德课教材是以单元统整的方式编写的,每个单元以主题统整的方式把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单元里的每课都设置了小标题,每个标题中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应课题所指向的主题教育。整合教学就要充分考虑每个单元、每课及小标题中内容的相互联系,将相关内容统整在大的主题下面。教师根据单元核心目标,选择对于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再借鉴不同版本教材编写特点,对内容进行课前课后的延伸和拓展、开发和融合,将不同类型的课外学习资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镶嵌于单元学习内容,并与各种主题活动、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紧密结合,以求贴近学生生活和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经历,引导学生道德学习和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年级学生面临小学毕业,学生处在这个阶段内心充满了对初中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但对自己度过的小学生活、对自己成长的过程却很少回顾梳理。通过主题学习,让他们反思自我,学会感恩,培养阳光心态,这是个最好的时期。人教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恰好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题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本单元由“我的成长足迹”和“临别感言”两个主题构成,共4课时。苏教版也安排了这样的主题单元,名称是《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由“我的这6年”、 “去中学看看”、“我们的毕业典礼”三个主题构成,共6课时。河北版教材这一主题体现在第四单元《走进生活的舞台》 中,由“成长的轨迹”、“永恒的记忆”(选学)两个主题构成,共6课时。经过比较梳理,我们发现各版本教材的单元核心目标都非常相似,是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简单小结与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小学阶段学习生活的整理,形成对自我成长的认同,为即将到来的中学生活做准备。由此,我们细化出具体目标,即回顾成长的足迹,感受自我的成长;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和老师的教育之恩;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生活,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以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同学和老师的内心感受;在了解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过程中对照找差距, 自我调整,并确定努力的方向,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人格素养、能力素养等核心素养。我们可以看到,各版本教材主题相同,内容的密度却各有差异,这就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为我们的教学整合提供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资源。再联系到学校工作中,毕业典礼历来是学校传统教育主题之一。因此,选择此主题为教学整合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二、提炼整合学习内容
通过认真分析并明确教材内容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及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契合点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逻辑线索整合各个版本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在生活背景和情感体验的支撑下选择具体的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替换重组,编制出动静结合、课内外结合,有梯度、有实效的、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内容,以保证课程目标的真正落实。基于此,提炼出“再见, 我的小学生活”整合学习内容,并构建了课程整合框架(见下图)。
“再见,我的小学生活”这一学习主题指向六年级学生当下生活与情感的“现实需要”,将“感受并珍惜亲情和友情,对中学生活充满期待”作为核心目标。以此为指引,我们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学习时空,设计了“我的这6年”“难忘的亲情友情”“我为母校添光彩”“去中学看看”“我们的毕业典礼”五大主题活动,将核心目标分解到每个主题活动下的基本内容中。每一项基本内容都不是孤立与割裂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体现了学生情感的递进、升华。通过这一教学整合的实施,将传统单一的学科学习与知识建构转化为丰富多彩、充满情感体验和挑战的活动中,让学生得到情感熏陶与能力提升。
三、探寻教学实施路径
主题活动内容设计体现了学科内单元整合、专题式整合, 而实施方式的选择则体现课内外结合、长短课结合、学科学习与德育活动相结合的大课堂育人观。实施教学整合,在课时上可将原有的40分钟固定课时,调整为长短不一的“大课100分钟、中课60分钟、小课40分钟、微课10-15分钟”等多种课时, 这有利于学生根据需要开展学习活动。比如,活动一“我的这6年”,可布置学生课前收集小时候的照片、衣物等,填写“比一比,多惊喜”成长记录表格,然后用小课40分钟时间分享成长大事;活动二“难忘的亲情友情”则可用100分钟的大课或一个半天的时间,回忆交流师生间的情谊、习作、设计留言本并互赠临别赠言、拍集体合影等;活动三“我为母校添光彩”完全可放在课间和课外进行,也可利用班会课开展为母校种绿植活动;活动四“去中学看看”和活动五“我们的毕业典礼”则可以请学校德育处配合,统一组织好采风与典礼活动,除了课外准备,课内各需要一个半天的时间。4个半天,结合课外学习,逐步推进主题式整合学习,学生在经历、体验中收获了学科知识,感受到并懂得珍惜亲情和友情,按自己的创意和实际行动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对中学生活充满期待,积极调整心态,做好学习准备。
在小学品德教学整合的实施中,我们以品德学科教师为主,结合学情编制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注意与学生家长、班主任、学校德育处、中学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在实施中遵循“三活一线”的教学思路:“一活”,就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再现生活。“二活”,就是指教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凸显活动性。“三活”,就是指活用教材,活化学习内容。“一线”,就是指以情感教育为主线,彰显品德教育的魅力。
四、落实学生素养评价
对于整合学习的学生评价,一定要基于小学品德学科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以及小学品德课程标准对学业评价提出的要求,把单元主题与儿童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那么本单元主题学习的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契合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培养学生反省和修身、感恩孝敬、具有道德判断与决择能力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阳光心态、自信豁达、积极交往,能与人和谐相处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搜集和处理信息、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和提建议、交流合作等能力素养。评价方式包括在学习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的口头点评,在每个小主题活动结束之后的阶段性自评、互评、师评(或家长评), 以及整个学习活动结束后的总结性评价。我们坚持评价不仅是为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它本身就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通过多元、开放、整体的教育性评价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是作为个体生命学习成长中最为重要的活性元素。它为个体自由、全面、和谐发展奠基,为人生的幸福成长奠基。探索小学品德课教学整合,就是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教育教学由此出发,便能培育出自由、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之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教育部,2014年3月30日。
[2]俞建明.“缝合”城乡生活的断裂——记上海市嘉定区曹王小学新田园教育文化[N].中国教师报,2016-05-04,第12版课改研究。
[3]李洁.学科整合理念下生本课程实施路径--“1+1”生本品德课堂探索[J].中小学德育,2016,(03)。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科教版10-24
鲁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1-11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教案06-19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11-04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2-20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06-05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09-22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