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

2025-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精选10篇)

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1

登上岱庙的台阶,就可以看到两座雄伟高大的石狮子。这两座石狮子一公一母,是一对夫妻。它们相互对视,仿佛在深情地交流。接着,再上十几个台阶,向左一望,便是大名鼎鼎的银杏王了。银杏又名白果树,四月开花,十月结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被称为“活化石”。这颗银杏王在岱庙已存活了近千年。看,它的树干长得仿佛要插入云霄了呢!十几人都围不住它!

走进岱庙,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四四方方的鱼沼,金鱼在池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非常可爱。它们一会浮出水面伸出它们那光秃秃的脑袋吐泡泡,一会儿又钻到水里去玩捉迷藏,真是太有趣了!

再上十几个台阶,一进入那个门,你就可以看到一个舞台。古人在舞台上的照壁画着八仙过海的壁画。你瞧,他们正在冲你笑呢!看着也让我怪不好意思的。走上舞台,你一定会被这座古建筑所震撼。台上的石柱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多的让人眼花缭乱。同时,也会让人对此感叹不已!

包治百病的龙泉井和人字柏也是人们去岱庙必去看的两个地方。据说,人们只要喝了龙泉井里的水,什么病都能治好,还甜得出奇呢!人们从人字柏下穿过可以祛病去灾。

另外,岱庙内还设有奶奶殿,龙王殿,牛王殿等保存年代久远的古建筑。有机会大家一定要来看看哦!

我爱我的家乡,爱我家乡的名胜古迹!

家乡的名胜古迹作文 篇2

今天。我就带大家一块去游览这个美丽的景区——秀山吧!

当春姑娘踏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人间,秀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来欢迎她,看,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满山遍野,到处开满了山茶花,杜鹃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如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黄的赛金,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引来了蜜蜂嘤嘤嗡嗡。她们都跟着春姑娘跳起欢快的舞蹈,唱起了动听的歌曲;松鼠们在树枝间跳来跳去,为他们伴舞,小鸟也在枝头上叽叽喳喳,为他们演唱,好一首“森林交响曲”。

山道两旁,小草碧绿碧绿的,郁郁葱葱,在微风的吹拂下,扭动着柔软的身子,向我们展示它那优美的舞姿;小草们簇拥在一起,就像一张柔软的床,躺在上面,舒服极了;身旁,有蛐蛐的叫声伴随着我们,四周,盛开着许许多多不知名的的花,那花香淡淡的、带点儿甜味,沁入心扉,我们完全沉醉在这美妙的境界里了。

我们拾级而上,不知不觉来到了小新村的格子门,哇!真漂亮,映入眼帘的是两条巨龙,这两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都张着血盆大口,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威武的形象;池子里的小鱼,披着金色的衣裳,穿梭在水中,欢乐地相互追逐着、嘻戏着;还有“五龙捧圣”,“八仙庆寿”,’十八罗汉"等三十多个景点。

在密林深处,一座座宫殿、庙宇、楼阁时隐时现,走近一看,原来还有许多匾联和石碑,难怪秀山有“匾山联海”的美誉;登上最高的涌金寺,挺拔粗壮的元柏、枝茂叶翠的宋杉,比比皆是。你要抬起头来,仰面向天,才能看到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扶着寺前的栏杆,极目远眺,那镶在天际的、波光粼粼的杞麓湖和车水马龙、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通海城尽收眼底。真是海、城、山连成一体,美不胜收。

家乡的古迹作文 篇3

大佛寺,原名“迦叶如来寺”明宣德赐名“宝觉寺”清康熙赐名“弘仁寺”因内有中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故尔又称大佛寺。

几年前,我曾随爷爷奶奶进去参观、游览过大佛寺。来到大佛寺门前,雄伟的山门便呈现在我眼前。山门上方,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的“大佛寺”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一进大门,没几步,便是一座历经沧桑的木质牌坊。穿过牌坊,是一个宽阔的由青砖铺成的甬道,甬道两旁古木参天。沿着甬道向前走,有一个供人们上香的香炉。再往前,就是放置卧佛的卧佛殿了。殿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西夏国师嵬?在此掘出一翠瓦覆盖的卧佛而初建大佛寺”云云,详细讲述了大佛寺的来历,整个寺庙占地约1。5万平方米。等我走出来,脚已经开始出汗,腿也酸了起来,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

家乡名胜作文 篇4

极目远眺,那一排排高耸入云的`独笋岩,仿佛能工巧匠的作品,鬼斧神工;那一座座险峻的绝壁,仿佛被刀劈成矗立在沐抚盆四周;那巍峨雄伟的群山之中,处处开满了野花,百花争艳,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映衬着碧绿的草坪,蔚蓝的天空,仿佛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当你还沉醉在这山的奇、险、峻之时,一条幽深的大峡谷便呈现在你的眼底,它宛如一条飞舞巨龙奔腾不止。峡谷两岸古树参天,古藤缠绕着古树,仿佛婴儿依偎在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馨;瀑布飞流直下汹涌澎湃,宛如一片珍珠做成的帘衣,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抚摸着峡谷,仿佛母亲抚摸着孩子,是那样的慈祥。峡谷两岸绝壁上的钟乳石,怪石嶙峋,如钟、如狮、如虎、如龙、如凤——,栩栩如生,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肥沃的土地上,养育了无数土家儿女。瞧!碧绿的茶园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农家少女,他们唱着原生态的民歌,哼着小调,采摘着嫩嫩茶叶。草坪上的儿童你追我赶,放着美丽的风筝。有红的、黄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在天空中飞翔。人们享受着无比的快乐。

家乡的风景名胜 篇5

说到家乡的风景名胜,那可是数不胜数,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家乡的佛子山。

顺着崎岖的山路而行,沿着石阶拾级而上,不知不觉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佛子岩已映入眼帘。佛子岩位于夫妻岩的中间,像依偎在父母身边的小孩儿。关于夫妻岩的由来,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在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男的叫张某,女的叫桑娘,有一天,张某被抓去当了挑夫,桑娘在家每天以泪洗面,天天在门外等待着丈夫的归来。有一天丈夫一路乞讨回家了,几年没见的夫妻俩紧紧相拥在一起,这儿——夫妻岩,正是他们二人相遇的地方。

佛子山因佛子岩而著称,但我更喜欢那“耸立胜雄关,居高独自闲。笑谈神运笔,飞洒画江山。”的笔架山。他的雄伟和逼真吸引了不少游客。

来过这儿的游客都说,佛子山是上天的文房宝地,笔架山,签筒岩正是佛子山的文房二宝。曾经有个结伴同游的叔叔对我说:“我希望将来这儿的两个笔架,一个是你的,一个是我女儿的。”这应该是叔叔美好的心愿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梦想,我更加喜欢笔架山了,它是我成绩的`象征啊!笔架山坡面高达230多米,南看成崖,东看成岭,北看成列,西看成峰,高低不等,酷似文房笔架。人们怎能不对大自然的神奇感到惊叹呢?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片中有个憨厚可爱的猪八戒,家乡的佛子山中也有。

“元帅天蓬贬下凡,隐身猪首化山岩。痴心坐等千年月,惟梦嫦娥夜信函。”这正是佛子山中的八戒岩的写照。远远看去,它那大大的耳朵,长长的嘴巴,眯缝的双眼……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看,那憨相、那模样都像极了。那模样怎么能不让人对这八戒岩情有独钟呢?

佛子山不仅有造型奇特的岩石,更是植物的宝库。

这里的珍贵名树,千年古藤随处可见。主要有南万红豆杉、政和杏、银杏,竹柏、油杉、柳杉、穗花杉、杉木、香樟、楠木、南酸枣等许多属珍稀树种;有集中成片的高山杜鹃林、零星分布的梅花、山樱花、四照花等。其中政和杏唯独佛子山有全国仅五株,正如诗中写的 “寂寞深山四百载,今朝朵朵向阳开。莫非春去无芳斗,欲与梅花比艳来。”它和其它杏比起来更是杏中丽人,姿容更是杏中之最。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因为它一年四季变化多端:它每年三月十日至三月三十日是花期,花的颜色红艳与红色桃花相似,使人叹为观止、赞不绝口;每年七月初成熟,满树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好不丰硕。

家乡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开发调查 篇6

--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

摘要:现代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而历史文物一方面能为人们展示了时代的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人们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品位。因此,文化古迹成为景点已不足为奇。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历史文化古迹成为景点的同时也不断遭受着破坏。本次调查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结合实践中对景区的观察,通过与景区 工作人员的交流、访谈和问卷调差等形式,多角度地探究有关历史和文化古迹的保护问题,制定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从个人、景区和社会等方面来有效地达到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和目的

(一)调查的背景

中国向来是个崇古的国家,所以历史和文化古迹对于中国人 来说,是有特殊感情的。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富足。逐渐地,遍布全国的名胜古迹也就成了人们在外出旅行时的不二选择。而随着文化古迹所处景区客流量的增加,历史遗产遭到破坏的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近期,有关历史文化古迹遭到破坏及游客恶意行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纷纷关注,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痛心和沉思以外,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破坏与保护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调查的目的

在本次实践的调查活动中,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出,以历史和文化古迹的破坏因素为主要出发点,通过调查与研究,了解群众心目中对于景区现状的看法,景区所属单位的态度,在原有的保护措施上增加新的解决方案,帮助景区更好地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进行保护。除了制定相对有效的解决措施,调查活动的过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保护历史和文化古迹的意识,有助于景区所属单位多角度地加大对古迹的保护力度,让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能在社会各界更好的保护下,以更好更完整的姿态,向人们展示它的历史悠久、灿烂文化,发挥其价值和真正效用。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例,本次的调查内容分为以下四方面: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群众对待历史遗产保护的态度、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根据搜集得到的以上四个方面信息和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以陕西省咸阳乾县乾陵为代表的历史遗产、文化古迹,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从而有效地对其进行保护。

(二)调查的方法

在本次的调查活动中,主要采取了实地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等。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我们先搜集了有关乾陵的相关历史资料,以普通群众和景区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制定了两份问卷。普通群众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3道多选题。景区工作人员版问卷共设置了15道题,分为12道单选题和2道多选题,1道填空题。

在实地观察了乾陵后,分别向游客、附近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分发了调查问卷。但在分发问卷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即不同的人群存在文化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比如在向附近的居民发放问卷时,有一部分人根本不识字,或者有些人不能很清楚地理解问题的指向。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更换原来的调查方法。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近似于采访的方式完成的。在实地观察和问卷调查后,我针对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真实情况,提出关于乾陵保护方面的问题,向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实地采访,以提高本次调查的可靠性。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普通群众对于文化古迹保护的认识

1、普通群众的年龄分布:十六岁以下的占据了23.7%,十七岁到三十岁的占14.3%,三十一到五十岁的占49.7%,五十岁以上的占据了12.3%。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青年与中年人群占了调查对象的很大一部分,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从大体情况来看,会选择以历史文化古迹作为旅行地点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两个年龄段内。同时,这些年龄段的人更能把握问题的实质与指向,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更能代表广大群众,使本次调查活动更能反应真实情况。

2、普通群众眼中的现状

通过数据的整理研究,普通群众对于当前景区保护状况非常满意的占7.1%,比较满意的占23.7%,一般的占60.6%,不满意的占8.6%。

以上数据,结合我了解到的普通群众认为的目前乾陵的保护程度,我发现,在人们眼中,当前的保护还是存在不足。一方面,可能是景区所属单位的正常保护不足,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所造成的。当然,自然灾害或者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也是使乾陵遭到破坏的一部分原因。总的来看,对乾陵的保护有待提高。

(二)群众对待历史遗产和文化古迹保护的态度 1.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是使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调查显示,调查对象在发现其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时,大部分人会上前劝说阻止,少部分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剩下的一部分人会选择无视。

从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具有责任感和保护公共财产的意识的,这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但是我觉得,上前劝说阻止和向有关部门举报投诉,可能是一种内心的倾向。因为在真实的情况下,很多人还是会选择无视,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些感知。首先,每个人定义的文明与不文明是各不相同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其次,并不是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会有这种行动力的。当然,有如此多的人有这种倾向和意识,相信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进步。至于具体落实,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2、自身的态度

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普通群众会在参观景区时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而一小部分选择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者,也有没注意的一部分群众。

可以发现,从人们自身的素质来看,还是相对乐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时还是可以发现很多不文明现象。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一定会有不同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乾陵参观的游客及附近居民,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是不错的。如何让更多的人能有意识的规避不文明行为,是乐观以后的进一步思考。

(三)自然灾害对于景区的影响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合葬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的合葬陵;是陕西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一座陵墓。陵园位于陕西乾县城北的梁山上。1961年3月,乾陵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文献记载,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逝于东都洛阳,武则天按照高宗的遗愿,选取雍州好畤之梁山为高宗修建陵寝。按照“因山为陵”的葬制,乾陵寝宫修建于海拔1047.3米的梁山主峰之中,工程艰巨浩大,到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八月埋葬时,主要工程竣工。埋葬高宗后乾陵营建工程继续进行,及中宗李显于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五月重启乾陵玄宫隧道,合葬女皇武则天、迁葬永泰公主李仙蕙等陪葬乾陵,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乾陵最后一座陪葬墓建成,因此,乾陵的所有营建工程,经历了武则天、中宗、睿宗至玄宗执政初期才全部竣工,历时长达57年之久。乾陵陵园规模宏大,建筑富丽雄伟,是唐代帝陵葬制的典范和后世帝陵营筑的楷模,在中国古代陵墓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里程碑和丝绸之路鼎盛时代的重要遗产,乾陵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今,陕西文物考古部门对乾陵陵园进行过多次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搞清了陵园布局。乾陵陵园仿唐长安城格局营造,陵园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内城基本呈方形,周长5920米,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外城“周八十里”,外城垣东段距内城垣约220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碑亭、狄仁杰等六十朝臣画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目前已发掘了地宫隧道、碑亭基址、王宾殿基址、内城南门阙楼基址、双乳峰阙楼基址等多处。乾陵陪葬墓位于陵园东南隅的黄土台地上,现存封土堆15个,目前已发掘清理了5座,出土了以唐三彩、墓壁画、石椁线刻画为主的珍贵文物三千余件,对研究盛唐文化和唐陵陪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中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建有博物馆对外展示。

由此可知,乾陵建成距今历史久远。在这段漫漫时光中,自然因素对其造成的破坏也值得我们好好探究一番。

听附近的居民谈到,这两种说法都是民间传说,说来并没有多么可靠,所以不能轻信,第一种说法是说村民砸了石像,可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封建程度来看,百姓们应该是干不出来这种事儿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石像遭到了损毁呢? 考古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石像们脑袋的消失应该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因为在大量的历史资料上我们可以查到,在1555年1月23日的时候,乾陵一带曾经发生过严重的地震,因为发生时间是在子夜,所以死伤情况格外严重,有将近八十万人死在了这场地震当中,乾陵位于震中地区,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这就是有名的关中大地震!时间、地点全都对得上,所以专家们推测造成这些无头石像的真正原因应该就是这场死伤惨重的大地震。除了这些人像,其实也有不少石马受到了损害,而它们受到损害的位置恰恰就是头部。这些石像的材质并不是特别好,在采用的时候就发现里面有些瑕疵,所以石像一旦受到震动,先受损的就是头部,更不要提天摇地晃的地震了!根据考古学家们推测,这些石像们的脑袋应该就是在那场大地震中损毁的,另外一部分可能是在明末清初那些战争中被毁的。这不得不令人感到惋惜,但是即使缺失了一块,我们也依旧能够从这些石像身上看到当年的繁华盛世。

可见自然因素也是其中很大的一部分!

(四)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措施

除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自然灾害影响之外,景区所属单位的保护是否到位,也是历史遗产、文化古迹是否长久存在的关键。

调查显示,相当多的一部分人认为文物遭到破坏的因素之一是追求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还有一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经营不善,管理缺乏科学性,导致了破坏。不过,景区内部的文明提示还是比较到位的。

四、调查的总结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总结 1.游客的因素

从调查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一部分人在参观历史遗产、文化古迹的时候不会有意识地规避不文明行为。另外,会有一群游客能够自身做到行为文明,而看到其他人不文明行为时,会选择无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景区的客流量只增不减。那么游客自身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如何看待这些不文明行为,对于景区的影响会显得格外突出。当然,我们相信,进步的社会会使人的思想觉悟也有所提升。如何引领人们走向更高的思想层面,除了在其主要领域,以游客的身份存在,也是目前丞待加强的方面。

2、自然灾害的因素

历史悠久的乾陵,在自然灾害遭到过很大程度上的破坏,再加上风吹日晒而产生的正常破坏和其他不可避免的因素。但是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

3.景区所属单位保护不当的因素 我国历史文化建筑主要有三个部门管辖,分别是文物部门、旅游部门、宗教部门。依照常理,文物部门管理历史建筑应该是保护的最好,因为专业人士可以更好的维护这些文物,但事实就是,文物管理的历史建筑得到的保护也并没有很好。文物部门和旅游部门缺少联系,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反应景区的实时情况。

(二)解决措施

1.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除了接受正常的教育外,人们所处的环境也能对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起很大的作用。所以,让普通人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是很重要的。比如人们会经常记得电视上的一些公益广告,这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除了让游客在身处景区的时候受到文明的熏陶,平时也应当受到这方面的教育。因此建议,电视台可以制作并播放一些与历史和文化古迹保护相关的公益广告,以提高群众的个人素养。2.对文物进行保护措施

一般来讲,一些历史遗产、文化古迹会定时收到检查、维修。但是其实,不一定等到有了破坏后才进行维修,我们一定要知道,预保护和破坏后的维修相比,同样也是很重要的。预防与未然,其实是“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发现的小问题,往往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自然灾害前的保护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有重大自然灾害预警的时候,更应加强保护力度。现在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许多历史建筑因为得不到资金修缮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毁败。我们可以看到,当下的传媒是十分发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也相对较高,如果文物部门能结合传媒,凭借共同的努力,想必资金不是问题。

4.采取更专业的保护

我通过对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到,文物部门对景区的维修还是比较及时的,检查也是比较定时的。但是我们看到,有些维修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甚至是向破坏前的方向偏离的。这一点,不由得让我们怀疑景区平时的保护与维修是否专业。

无论做任何事情,专业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建议招募真正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定时定期对历史遗产、文化古迹采取一定的检查维修。

五、结束语

写名胜古迹的作文 篇7

现在我带你走进龙游的大街小巷里去转一转――龙游县人文历史源远流长,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龙游发糕是龙游县最负盛名的传统特产――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传出一阵阵发糕的清香,把整个龙游县都包在其中!人们先将糯米清洗干净,浸泡五六天后在与白糖,少量猪油和酒酿拌在一起,调和成糊状,再放在铁锅里发酵;最后,放到蒸笼里蒸上一个多小时,香气扑鼻的发糕就出笼了。人们还喜欢在上面印一些花来打扮发糕姑娘……发糕不仅做工精致,味道也十分香甜可口。她闻上去香气扑鼻,含在嘴中细细的,滑滑的,使人舍不得下咽,吞下去,留味无穷,让人吃了还想吃……葱饼,也是龙游的`特色小吃。上小学的时候,我们一放学就到学校旁边的葱饼摊上买葱饼。葱饼皮薄馅足,里面是猪肉、葱、辣椒,吃起来辣味十足,好吃极了……

龙游的旅游胜地――龙游石窟更是好玩透顶――坐车来到令人赞叹不已的龙游石窟,只见大门上镌刻着“龙游石窟”四个金光闪闪的镏金大字,接着我沿着石子铺成的羊肠小道,一路上竹林郁郁葱葱、青翠欲滴,山间流水潺潺、鸟语花香,野草翠绿、古木参天……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气势磅礴的3号石窟,这完全是一个人工开凿的地下巨型建筑,整个厅堂高20多米,面积足有1200平方米。三根巨大的鱼尾壮的巨石撑45度倾斜的顶穹。顶穹和洞壁以及石柱上刻着40厘米宽的平行线,中间刻着弧形纹路,线条匀称、流畅。让人目瞪口呆的是,其工程之大,工艺之精现代人都无法做到,何况古代人没有先进机器,又是怎样刻出来的呢?难道有神仙帮助?真所谓是惊天地,泣鬼神!让人惊叹!让人深思……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参观了2号石窟。这个石窟中,有一个青石雕刻成躯干,有头,手和脚,胸前的玉石是权势者的象征。只见他双手呈拱形握着剑柄,箭头朝地,这可以看出他是个文武双全的人。可他是谁呢?是秦始皇吗?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中萦绕……

走出石窟,我的脑中还在回忆着那一件件事情:石窟中的谜团可真多啊!古代劳动人民们的智慧真是超乎人的想象!正是他们的勤劳与智慧,让一个个神奇的建筑展现于世人眼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让我震惊,被世人公认。我们的祖先啊,你们的精神文明将永垂不朽!我们为是您的子孙而骄傲,我们一定会将你们的精神发扬光大!

描写名胜古迹风景的作文 篇8

南越王墓坐落在古称象岗山的越秀山的西侧,现在的解放路的桂岗一带,是秦末汉初秦国大将赵佗建立的南越王国的第二代君主的王陵,古墓赔葬品非常丰富,填补了广州古文物的空白。南越王博物馆展示的文物全部都是南越王墓出土的文物,最著名的是“金缕玉衣”和“玉玺”,显示了古代帝皇生前的奢靡和死后的威严。“金缕玉衣”由金线把玉片连起来织成的,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的玉衣。

博物馆里既有兵器又有生活日用品。有马车、鼎、罐、勺、捕鱼的渔具……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还有一种叫“气死蚁”的古物。为什么叫“气死蚁”呢?听了导游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气死蚁”的意思是把食物放在特制的物件上,挂在房顶上,在圆环上倒上一杯水,就可以把蚂蚁淹死,保存了食物。古代人真聪明!

参观了博物馆,我又参观了南越王墓。整个墓室有五个室,分东耳室、西耳室、主藏室、后藏室、主室,由巨大的坚硬的花岗岩石片封顶,墓室门也是由整块的花岗岩石制成,设有机关保护墓地,不受偷盗。所以呀,2000多年的古墓得以保存到现在,现代的广州人得以一睹2000多年前的古代帝王的生活。

关于名胜古迹的小学作文精选 篇9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射进池塘的时候,云雾迷绕的池塘立刻变得金光闪闪,波光粼粼。就连周围还没完全黄透的树叶也被池塘汲引了,树叶儿旋转着慢慢舞落。落在水面上,激起一圈圈的涟漪。池塘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那些鱼儿自由游曳,时而在水底岩石上休息,时而与水草亲密接吻,实在是惬意!

正午,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候,农民伯伯赶回家吃饭时,自然也忘不了在池边的树荫下坐坐,点上一支烟,欣赏池面漾漾的水波,享受着徐徐凉风的抚摸。农忙的辛劳早已烟消云散了!

傍晚,最后一缕晚霞害羞的隐退时,池塘秀出了它的幽静。四面环绕着群山,池塘倍显神秘。偶尔一只大雁啼叫一声,然后扑打着翅膀傲然的飞过,“便引诗情到碧宵”的感觉油然而生。山林中斑鸠亲切的呼唤让婵娟姐姐露出甜美的微笑。皎洁的月光洒满小池,点点繁星也投入到小池的怀抱,朦胧的月色给这秋夜的池塘披上了透明的白纱巾。此时,我偎在爷爷身旁,听他讲那“牛郞织女”的故事,成为最幸福的孩子!

名胜古迹作文 篇10

我们走在青石小路上,两边是一条条裂痕爬上布满灰尘的古老墙壁,就像一位老人脸上布满的皱纹。乌黑的瓦片,上百年了依旧垂挂在屋顶上,好像跟我在诉说着古今变迁的故事。

走过青石板路,我们来到了古廊桥。廊桥柱子上的红漆早已经脱落,一副斑驳的样子。走到双合殿,里面是娘娘宫和天后宫,它们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又走过溪中的石碇,一条条红鲤鱼在水里欢快地摇着尾巴。

走进李氏大屋,院里两个大水缸,就像守卫着大屋的胖卫兵。大屋的主厅天花板上,有着两个燕子窝,里面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似乎在呼唤着它们的妈妈。燕子窝下卧着一条金毛大狗。当我们靠近时,它就站立起来向我们摇晃着尾巴,让院子里增添了许多生气。

上一篇:大班毕业典礼主持词下一篇:怎样制作一份个人简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