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人才培养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素质人才培养(精选8篇)

高素质人才培养 篇1

从我国现阶段的招生模式来看,在金融人才的培养上,有着广大的受众,其推广面积已经达到了各类型的不同院校中。但是也正因为不断的扩招,其学生的招收标准也进行下调,与此同时,在课程教学的实践上,却并没有真地做到多面化教学。从而导致了在20XX年以后的就业率极度下降问题。就现阶段毕业生就业能力来看,主要存在这些问题的因素就在于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滞后。课程的设计,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考察,这样缺乏了对实际环境的应用,导致在教学中大量的内容出现重复,学生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同时反复的课程教学,与实际不符合,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2.教学方式太过单一。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在理念上虽然满足了对信息的考察分析,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由于学生基数大,案例典型年代久远,与现实的社会金融信息联系比较远,从而无法真正做到信息的实时性。

3.教学实践机会少。由于现阶段的教学中,仍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这些院校每年招收的学生又过于庞大,从而导致了在工作实践上,缺乏认知,就导致了在实际操作工作中,无法及时进行积极的实践调整,这就极大影响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4.教学特色非主力。就现阶段的高校教学形式来看,我国大多数高校办学特点并非是金融人才,而草草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课程上的安排,都极大地影响了其教学的质量。导致大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的半瓶水,遇到实际问题不知道如何应用。

二、新型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1.在知识技能的熟练操作问题方面。为适应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应当加强学生在学习中对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能力,通过有效的课程设计,并与相关单位进行实习培训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课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管理技能知识,并熟练的进行操作应用。做好对选修课程的体制改革,并完成在模块化课程体系上的改良,通过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对学生专业性知识的认知掌握,并通过对传统的金融形势认识,最终完成对技能上的全面掌握。

2.培养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工作管理方面,就出现了不断的改革,因此为让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阶段的工作环境,就应当让其能够在多方面能力上全面发展。只有在实际的环境适应中存活,才能够确保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细节化的常态发展,并以此来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

3.职业道德素质。不论在哪个行业,职业道德素质,都是对一个人才的最终评定标准。只有具备了职业上的道德素质,这个人才算得上一个合格的人才。否则在金利诱惑下而导致对社会的负责,从而引发大面积的金融事故,那么就很可能扰乱市场,扰乱社会生产秩序。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在职业道德的素养培训进行全面改革,并增加对工作态度的市场经济调研,通过全面化的设施发展,从而完成对业务内部的新形式建设,从而完成对金融行业内部的可持续建设发展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

4.多实践。在进行人才的培养上,并非是为了教导一个应试教育的高分机器,因此在进行新的教学改革中,就应当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从中学习到对今后工作的技能操作,并模拟其中的场景,进行提前认识。实践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目标,从而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通过自我的评定完成跨学科的知识认知体系建设。

三、结束语

在进行现代的社会改革中,伴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扩张,在金融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上,还欠缺着诸多的问题,为满足这一社会生产条件,就需要针对这一系列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全面的贯彻,通过有机的社会生产结构体系标准,进行全面化的教育改革,实现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面化培养。

高素质人才培养 篇2

目前很多高危行业企业存在一线员工文化程度偏低的现象, 而“高素质人才”又往往因待遇及工作环境等问题不愿从事一线工作。笔者认为, 与其费力寻找“高素质人才”, 不如培养自己的年轻员工, 使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

首先, 可以开展“师带徒”活动, 通过有技术优势且经验丰富的师傅传、帮、带, 使年轻员工的岗位技能得到提高。并且可以把“师带徒”活动效果纳入企业“青年岗位能手”“劳动模范”等各种人才评比中, 激励年轻员工主动学习新技术, 钻研业务, 以形成“师傅真心教, 徒弟虚心学”的“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其次, 企业应制定安全培训教育管理办法, 对年轻员工进行培养。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 树立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目标,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如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公司员工安全培训需求计划, 负责对公司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进行监督;人事部门负责编制员工安全培训教育规划和年度计划, 负责组织和督促检查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建立员工安全培训登记台账;工程部门负责新工艺、新技术的安全培训;主管设备物资的部门负责对新设备、新材料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各基层单位负责本单位员工日常安全知识、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等。

再次, 企业应引导年轻员工向榜样学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应充分发挥优秀、典型员工的榜样示范带头作用。如中铁一局电力公司的一位电工窦铁成, 立足岗位, 通过刻苦自学, 掌握了大学电力专业的相关知识, 练就了过硬的专业本领, 从一名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工人, 自学成长为了一名电工高级技师, 并通过技术革新, 为企业节省成本、创造效益约1 380万元, 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因此, 企业应引导年轻员工向榜样学习, 在现场工作中积累经验, 向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业务, 把自己的岗位作为实现个人价值、建功立业的舞台, 把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标杆, 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树立正确人才观 培养高素质人才 篇3

一个国家、民族要有创新能力,就必须拥有大量的人才,在新时期,国家需要开拓型的创新人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我们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树立新型的人才观

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考上名牌大学就是人才,而考不上大学做工人、农民的就不是人才,我们广大教师所形成的人才观过分地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过分地强调共性,往往用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采取“划一主义”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这种人才观的存在不适应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难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为此,教师必须破除这种观念,树立多元化的人才标准。我们要明确,在各行各业只要能为社会做出有益贡献而且有所建树的,就是人才。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少数精英,而数以万计的劳动者的素质关系到民族兴亡的根本。因此,培养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一方面,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建立可靠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真正把创造性、创新精神作为衡量、培养人才的一项核心内容,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标新立异、勇于进取、敢于开拓、大胆创新。

二、教师要改革教学的传统观念

以传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是传统教学观与现代教学观的根本区别之一。传统教学观认为,对知识记得越牢固越好,并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来掌握,在这种观念的倡导下,有的老师在教学中,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或用题海战术进行机械训练,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致使学生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其创造性、创新能力得不到重视和培养,长期下去就会受到压抑和扼杀。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现代的教学观,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把学生身上蕴涵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做创新型教师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操作实践,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正确而恰当地运用探索、研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创造性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注意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他们质疑问难的热情,又要引导好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他们大胆的提问,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己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向创新型角色转变,通过自己的创新来引导学生的创新。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师生间是一种垂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生处在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在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是不可能有师生间的平等交流的,也不可能有在平等基础上所进行的对科学知识的探讨。学生在这种情形中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了,不但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就连健康的人格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的创新能力的高度要求,教师就应当有目的、有计划的地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工作中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意志等,决不能挫伤学生的的积极性,更不能讽刺、挖苦、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主动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看法、意见、思维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树立教育新理念 培养高素质人才 篇4

人类已经跨入21 世纪,世界正在进入一个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家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也是21 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中心任务。因而,教育领域必须面向未来,树立教育新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成长寻找新的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21 世纪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笔者比较赞同如下说法:(1)具有进取、创新精神;(2)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时代责任感;(3)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4)具有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5)具有较强的容纳、吸收知识的能力;(6)具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较深的专业知识、较广泛的交叉学科前沿知识;(7)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国际交流能力和国际合作精神。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我们的人才培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一、人文素质教育———学会做人

1988 年1 月,75 位诺贝尔得主在巴黎发表了一个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返回2500 年前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这是面科技高度发展和知识广泛应用为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又被人当作获取超额利润的手段,无节制地用作向自然索取的工具,为人类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灾难所发出的深刻反思。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生态危机、道德伦理的滑坡所带来的困境成为科学巨子以及全世界人民关注的焦点。回归自然、呼唤人文精神,在21世纪逐渐成为主导的倾向。尤其高校在担负培养新世纪高素质人才任务时,应确定的首要任务是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做人”是新世纪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学会做人”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涵,我们通过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或许能找到其中的答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们学会做人。它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人文精神是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内在于主体的精神品格,它需要通过对人文知识、人文科学的学习和熏陶后内化而形成。人文科学包含着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包含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包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也包含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扬人的意志、规范人的行为、维护人的健康、控制社会稳定乃至发展经济、协调人际关系等。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科学教育,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仅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创新能力,而且要做道德高尚、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在进行教育中,首先要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基础作用和核心作用。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调整专业课程体系,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例,文理交叉互相渗透,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学艺术、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人生修养、语文基础等,使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互补,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道德伦理观念,培养人文精神;并且可多方面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人类,关心未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做精神文明的人。

二、终身教育———学会生存与发展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创造的知识呈指数增加。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2000 年的总和还要多。仅仅在宇宙空间技术领域中,就出现了12000 多种不曾有过的新产品和新工艺。科学发现、发明和新技术的普及及应用的周期也愈来愈短。在美国,电话普及用了75年,电视机普及用了30 年,而计算机普及仅用了10年。与此同时,知识的更新周期也大大加快,20 世纪初为30 年,50 年代后为15 年,70 年代至今,缩短为5 年。过去学者的知识在校时可获得80 % ,工作后再学20 %;如今,90 %的知识需要靠工作后再受教育 而获得。入21 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工艺的日新月异,使越来越多的人难以适应新的生产程序、新的产品、新的工种、新的职业对劳动者提出的新要求。我国也面临此类问题,国家将陆续对4000 个工种实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劳动保障部在不断研究和公布新的职业。为适应这充满竞争的生存环境和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人生中需要适应不同的岗位和再次选择职业已成为残酷的现实。因此,为了适应知识、工艺、产品更新换代对要人才素质的要求,学习将成为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教育将贯穿人的生命和始终,终身教育成为现代人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终身教育,是指教育制度为个人提供终身参与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的机会,使其进行系统性学习以适应变迁需要,达成自我实现目标,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与动机。终身教育包括正规、非正规、非正式教育形态。实施终身教育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一种是回到大学学习第二专业;一种是企业或研究机构自己培训;一种是社会业余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中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网络教育等各类社会教育形式的蓬勃兴起,为终身教育开辟了良好的学习途径。政府应更加支持、关注教育机构所实施的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教育机构也应进一步扩大专业设置,规范和完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切实保证教育质量;高等学校可采用到校进修或远程教育为需求者开放绿灯,为他们再次充电提供最新的前沿领域的新思想和新成 果;劳动培训部门和企业的培训机构应定期对社会就业人员、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进行上岗培训和业务再提高学习。未来对人类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要求,使我们对知识、文化追求的观念逐渐走向理性,这是社会发展的使然。人们将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学习,获得生活必需的技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增进个人的健康,促进个人成长,达成自我实现。同时,个人的终身学习,将对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意识教育———学会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有了创新,便有了技术的革命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正如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所言:“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江泽民同志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中国未来15 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2020 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必须由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来建设,因此,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教育领域迎接新世纪挑战、完成历史使命刻不容缓的课题。所谓创新人才,是指那些依靠自己的创造素质做出创造性产物的人,其灵魂是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特征是对学科的兴趣。创造素质是个大课题,但基本内涵不外乎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几个方面。爱因斯坦认为:

创新意识是科学创造的出发点、动机和推动力。创新意识作为创造活动的前提可以给创造者以精神刺激,可以激发和引导创造者去思考问题、怀疑问题、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创造出新的思想和方法,可见,创新人才的首要素质是创新意识,灵魂是具有科学的批判精神。没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便无从谈起。21 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意识教育观,要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要改革教材和教学、考试方式中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要优化课程内容,将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渗透于课程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要积极营造适于创新 的教育环境与氛围,注重学生独立思维和强烈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开阔他们的思路,鼓励他们思维的批判性,允许他们标新立异,大胆质疑,对现有的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学术权威提出挑战,在积极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方面充分发挥独特个性,要教他们如何在知识的海洋和日益膨胀的信息中,按照新的方式把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加以利用,从而学会如何去思维,如何去创造,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强烈的进取心,坚韧的意志力,高尚的品德修养等优良创造品质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他们创造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四、综合素质教育———学做通才

这里所说的通才,是指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同时又具有较宽厚的知识面,一专多能、专博相兼的人才,并不是指样样都精通,强调的是综合素质。在古代,由于各类学科尚未分化,呈综合状态,因而当时杰出的人才大多是综合性的。到了近代,随着自然科学不断发展,学科不断分化,这一时期的优秀人才大多是专才。20 世纪以来,科技发展的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综合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学科之间互相交叉又不断产生大量的边缘学科、横断学科、综合学科。各种新技术的不断渗透,知识呈网络型分布,多角度、全方位的横向研究和立体研究成为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共同研究方法。同时,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其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不少重大决策都成为一个极其复杂,需要多学科、多行业、多主体参与密切配合、综合分析的系统工程。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已很难适应这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必须博学多才,我们的教育必须注重通才教育,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目前,国外各类学校十分重视通才教育。如日本从上世纪70 年代起就提出“培养理想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口号。强调“没有综合性,就不会产生伟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大学纷纷设立了“综合学部”、“综合学科”以及“综合研究机构”。他们普遍实行有利于综合性人才成长的完善的学分制,许多理工大学开设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实施培养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四合一”人才计划。美国的高等学校以培养“通才”为目标,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文理科的课程,即使到了高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后也要强调文、理教育,在重视基础理论的同时,提倡“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我国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传统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主要是培养单科性的专业人才,高等教育主要是进行专业教育,即培养学生各种专业知识和能力,这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我们应改变这种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要大力调整专业设置,拓宽基础知识,加强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切实为学生创造拓宽知识领域的条件,在试行学分制基础上,增加选修课程,提倡学生跨系科选修,实行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构建完善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除了提高学生学科专业的能力外,还要考虑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综合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全面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既能在专业市场方面挑大梁,又能在科学管理、公共关系中游刃有余;既善于跟踪国际前沿,又有强烈市场意识,能够驾驭知识经济的优秀人才。

浅谈高校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 篇5

作者:xx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就医患者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这就向医院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医院里,护理人员接触病人的时间最长,护士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病人的健康状况,也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形象。同时,各种新型技术的引进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就成为了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护理人才;高素质;高级护理;人才培养

一、引言

所谓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指接受系统正规的大学教育,既有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又有较强的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能力以及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的高级护理人才;其显著特点是具备创新意识、独立个性和动手实践能力;为达到国际通用的护理人才的标准,还必须具备娴熟的计算机应用与较高的英语水平。在我国现阶段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是为了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为了更好地实施整体护理,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研究发现,医院最需要的是综合性本科护理人才,对思想品德修养、业务素质、人际沟通能力要求较高,护理管理、科研、教学能力次之,对计算机和英语水平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我国高素质护理人才短缺,据2006年卫生部提供的数字,未来10年将缺100万高标准的护士。另据HOP E护理学院的一项资料显示。我国护理高级人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128万名护士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13亿人人口大国的需要。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是供不应求。因此,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迫在眉睫。

二、我国高校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人文素质的缺失在我国,护理专业学生理科生居多,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造成了人文知识、人文素质的相对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在“实用哲学”考试风的带动下,护理专业学生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认识不足,对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则无暇顾及。最终导致,许多护理学生价值观迷失,出现信仰危机。

2、理论与实际联系脱节,专业基础不扎实重理论、轻操作,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所学知识与临床脱节。一直以来,护理教材就是在医疗专业的教材后面加上一点护理的内容,课程的前2/3是由临床医生讲解,后1/3由临床护士完成。对于护理研究生的招生考核内容是借鉴其他如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整个培养模式基本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国外护理研究生大部分为专业型人员,而我国现在培养的护理研究生基本为科研型人员,临床能力相对薄弱。

3、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能力较差造成这方面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学校层面来讲,课程的设置有待进一步改善。传统的课程设置已不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 的飞速发展,人口谱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健康需求的转变、社会及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设置主要着重于躯体的疾病,是以疾病为 中心。对于病人的心理变化所 出现的心理障碍以及恢复健康后的后续治疗和护理、疾病的预防等较为忽视。课程设置中这方面所占的比例较少。对于现阶段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医患关系护患关系紧张等也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 与必要的培训,也阻碍了护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同时,从学生层面来讲,有的护士生专业知识、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但是对与专业知识以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把握较差。各方面能力,如口头、书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就比较匮乏。在两方面原因综合作用下,我国护理人才综合能力较差,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高校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1、加强现代护理人才素质教育的培养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学会如何做人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学生懂得了如何做人,才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视病人如亲人。所以医学院校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除了设定其为必修课外,还可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举办各种人文讲座,邀请医院的优秀护理人才作先进事迹报告等。

2、调整专业设置,增加专业课的比重社会的进步和护理学的发展以及当代科学技术呈现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护生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护理专业的课程应该紧跟这种发展趋势,才能培养出更适应临床的护理人才。可采用综合课程,根据护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精简、删除和增加部分内容。可新增加的护理专业课程有健康评估、预防保健、职业防护、护理美学、临床护理论文写作、执业护士法、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方面要随着新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加大较新知识的分量,要紧密联系临床的最新知识和技术;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如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公关学、管理学、人际沟通等)和创造性实验课程的选修比例。选修课的内容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护理新理论新进展等组成选修课应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护理专业重在实践。可以减少理论验证实践的学时,增加训练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学时,构建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护理实践教学系统。可多采用边授课边临床实习的形式,还可把临床见习改为阶段实习,取消临床见习教学,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为了让学生尽早适应临床,可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始让学生接触临床,以后各学期的实习时数逐渐增加,不断强化护生的临床观念及临床思维。

总之,培养护理人才的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所以高校在进行护理人才培养时,除了依据上述突进进行改善的同时,还要要紧随时代发展前沿,依托市场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市场真正需要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梁丽秋《21世纪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方式》【A】

(2)程旭《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C】

(3)丁国芳、郑舟军 《国际化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A】

(4)管映君《从护理人才的培养要求看护理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A】

(5)宿芬芳《护理人才培养与使用探讨》【A】

(6)李鑫玺《护理人才的培养与现状分析》【B】

(7)王浩《浅谈社区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A】

(8)王星歌《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探讨》【B】

(9)温茂兴《如何提高高级护理专业学生护理操作技能》 【A】

(10)刘春梅《社会进步推进护理人才的培养》【A】

(11)苏晓虎、王顺《现代高级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A】

(12)王霞《社会护理人才的培养探讨》【C】

(13)王敏、钟立杰《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 【C】

(14)代冰娜《新形势下护理人才的培养与提高》【A】

(15)刘浩《加强护理药理学改革,促进高级护理人才培养》【A】

(16)李向楠《在职护士继续教育探析》【A】

(17)王冬梅《由日本养老护理浅谈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培养》 【A】

(18)《Theory synthesis for self-neglect: a health and social phenomenon》

Gibbons SW.《Nursing Research》

(19)《Student plagiarism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 Kenny.D 《Nursing

Education Today》

高素质人才培养 篇6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职业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由企业的岗位需要和标准决定。学校和企业应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深入交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设置课程,安排校内实训,企业为学校提供用人标准、岗位标准以及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定期的校企会谈交流制度,有利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掌握本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态和学生职业素质情况,有利于学校及时弥补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漏洞。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中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对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师生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动态。

如20xx年,笔者学校和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11月安排11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管理的小区内实习2周,12月又请企业有关人员结合校内专业实训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的学习状态大为改观:在实习中,他们渴望企业多安排工作任务,渴望通过实习多了解物业管理知识。实习结束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热情大幅提高。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专业学习,努力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制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自我提高。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专题讲座和讨论,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有效引导教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依据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取注册行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等途径,培养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三、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此,学校应建有一个高水平、综合实践性强的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应立足于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实践、职业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充分满足学生核心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切实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专业岗位的了解,为顶岗实习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提高就业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人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中,要向学生正面灌输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把握职业道德修养标准,提高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德育教育效果会更显著。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也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专业教学中,使职业道德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素质人才培养 篇7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传统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思想深受本科院校的影响, 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在形式上还存在“本科式压缩饼干”的倾向, 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突破性改革。在专业教学上往往满足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有时流于形式, 不能保证高职学生得到充分的职业实践锻炼, 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 需要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改革, 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二) 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受传统影响, 与实际工作不十分适应

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需要对专业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 综合治理, 而传统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有弱化实践教学的倾向, 对实践教学的强化和改革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为真正落实“工学结合”, 加强实践教学, 必须对专业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长期的实践探索, 基于“工学结合”建立新的教学制度和相应配套措施, 特别是要注意构建新的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三) 高职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等方面存在一些比较显著的问题

课堂教学依然存在着传统“填鸭式”教学的弊端, 特别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教师也未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拘泥于讲授, 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专注于演示和学生重复操作,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导致实践经历不够, 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四) 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工作状态不相吻合, 实施中存在不少问题, 教学效果不明显, 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

在实践教学的实施阶段, 容易出现形式化的问题, 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要求, 而大部分企业, 出于生产、安全、经济效益、技术保密、管理等诸多因素的考虑不愿意让学生从事关键性岗位, 只分配给学生一些附属性工作, 企业得到廉价劳动力, 降低用工资源成本, 致使实习学生实践体验不够全面和深入, 实际的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校企合作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这就使得教学与实践脱节。

(五)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打破, 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建立

当前的教学模式大多沿袭“呈现—沿袭—输出”的传统教学模式,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喜欢套用固定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法, 不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教学过程不仅生硬、呆板,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而且教学效果不会理想, 许多学生并没有被教会或者说学生并没有学会老师教给他的东西。这种被动式的教学模式极大抑制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 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中的建立。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技术条件下, 高职教育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变革, 特别是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该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教学组织围绕“学生”的需要进行设置, 使学生真正成为实践教学的活动人和受益人。

二、构建工学结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基本思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仅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部分, 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部位, 同时也是高职教育体系改革的关键所在。在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我们结合我院具体情况, 把基于工学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到商务英语专业的教育改革上, 通过对该专业人才结构需求状况的调研, 总结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要求和职业能力要求, 从而为该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系统性和全方位的研究。

(一) 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 是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知识经济惊涛拍岸, 创新已成为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 成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有创新意识。人才是知识的载体。知识要靠高校去传播与创新, 而高素质创新人才是以品格、能力、知识、心理四者结合的综合体现, 是需要在创新的理念与氛围中, 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实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是影响国家未来知识经济发展成败的关键。原北大校长陈佳洱教授说:“作为知识经济的灵魂, 创造性思维对知识的更新和转化具有决定作用。教育理念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认识, 对人才培养具有先导性的作用。钱学森先生曾提出尖锐的批评:“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因此, 高等教育要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就必须加强智力资本的培养, 不断优化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符合学校实际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而其中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这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心所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是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核心, 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载体。专业建设融合行业标准, 专业设置对应岗位群, 并针对行业的发展要求灵活调整专业, 依据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岗位技能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按模块开发专业教学计划、设置课程体系, 结合行业相关岗位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 进行专业建设。

在课程改革方面, 学校依据行业办学的优势和浓厚的纺织服装情结, 始终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以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为核心, 不断加强基础课程和主干核心课程, 扩大选修课程, 突出专业特色, 拓宽专业口径, 设置柔性专业方向, 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并以职业岗位要求为依据,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顾问委员会的作用, 将行业的职业标准及职业岗位所需的关键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 对照行业的职业标准重订课程标准以及评价标准体系。开发新型技能课程, 增加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 (设计) 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比例,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形成以专业技能课为核心的特色课程体系。融合行业标准的专业建设和依据行业标准的课程建设, 充分保证了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 以及在相关行业从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 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确立,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保证, 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 是学生职业化、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也是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支撑。实训教学过程是学生技能得到提高的实战演练过程也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必经途径。无论是在学校建立高仿真的实训室、把企业的生产线拉入学校还是把学校送到企业工作现场, 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技能的训练。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我们在分析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的基础上, 将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之中, 以技能培养为基础, 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培养为扩展, 自我发展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 使得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真正体现出高职特色。

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的丰富, 首先通过“双高” (高学历、高职称) 引进、“双师” (教师资格、相关职业技术资格) 培训、重点培养等有力措施, 打造一支“既能站学校讲台又能站企业讲台”具有特色、行业认可的实践教学团队[2]。学生需要指导, 尤其是对职业、行业规则和发展最新状况的指导、对操作技能的训练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动态变化过程的了解, 这些都需要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相互配合与知识技能的互相弥补施加教育影响力。第二, 提供完善的实验实习环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障。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石, 必须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 做好实践教学设施的长远规划和建设工作, 保持校内实验实习基地的仪器、仪表、设施、设备等建设始终与现代企业同步发展, 使学校成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实验环境。第三, 要有变革创新的实验和实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实践教学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可能的教学资源, 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教师应鼓励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深入企业, 让他们参与科研项目, 毕业设计尽可能结合实习单位或教师主持的课题,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 增加特色实践教学环节。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求改革现有的实验方式, 还要增加一些非传统的实践教学内容。依照就业市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增加新型的、开放式的特色实践教学环节, 鼓励学生积极促进人才培养力度。第五, 开拓“工学结合”新方式, 实行行业、企业与学校“三位一体”的深度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搭建, 引入市场化链条, 有效贯通大学生专业实训与职业发展的一体化路径[3], 将学校 (下转74页) (上接第25页) 的知识优势、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智力资源, 与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影响力的企业合作, 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顶岗实践开辟新的途径。

(四) 特色教材等教学载体的建设,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教材建设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工作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 体现了人才培养计划中知识结构设计的精髓[4]。开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教材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既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操作能力佳的技能型人才。

特色教材的开发根据课程能力培养及实施方式需要, 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开发以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作为主线, 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作为辅线, 着重强化职业能力所需的技能应用和技能操作。每一个项目的编写, 首先是提出能力应知应会, 并介绍能力应用背景, 然后以能力实现操作过程为主线, 并由每一步操作中碰到的新概念为引线, 插入相关知识体系, 完成整个实际项目的应用和操作目标。继而是能力学习的考核评价标准。最后一部分是能力应用的拓展 (可选) 。这样的教材紧紧围绕岗位内容突出业务发展的属性, 使学生了解工作岗位最真实的细节和方法, 体现教材与岗位“高啮合度”的原则。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实践的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教育创新体系的建立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的保障。从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 提出了工学结合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的理念与实施方法, 为相近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工学结合,高素质,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洪义.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问题[J].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0 (2) :8.

[2]张耘.基于岗位能力“多层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北京城市学院, 2011 (2) :69.

[3]杜洁, 牟磊.城市型大学“准职业化”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初探——以成都大学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11) :36.

“四个途径”培养高素质人才 篇8

谢和平,中共党员,1956年1月生于湖南省,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谢和平院士曾任原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中国矿业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校长。谢和平院士是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灾害环境下大工程安全性的基础研究”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首席科学家,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国家奖学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谢和平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四项国家级奖,以及孙越崎能源大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多项。谢和平院士还被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国外著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员,2007年被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高校招生》:谢校长好!近年来,贵校办学越来越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广大考生对贵校更是越来越感兴趣。请问贵校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谢和平:四川大学在112年的悠久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栋梁、学术大师和兴业精英,承担并完成了大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课题。为我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校是国家布局在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近年来,围绕创建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探索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自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以及研究生院、成人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2.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1000余人。

《高校招生》:作为我国西部的一所高水平大学,贵校的办学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谢和平:我校的办学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校专业布局与结构合理,优势专业特色明显。根据。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我校制定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主动适应国家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坚持走内涵发展的专业建设道路,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我校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1个门类,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9个博士点,346个硕士点,121个本科专业,2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1个教育部高等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点。

我校拥有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特聘院士24人,杰出教授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5人,长江学者22人,教授(级)1323人,副教授(级)2345人。通过一系列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6名,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2005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学生在国内外各类重大竞赛获得包括。挑战杯。金奖在内的众多好成绩。

我校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9个、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3个,在文学、史学、宗教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学化工、物理、计算机、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法医学、药学、经济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校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已与42个国家与地区的150余所海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与美国加州大学“10+10”联盟的10所中国高校之一,与美国华盛顿大学等世界著名高校实现了多种联合办学。

我校校园环境优美、典雅,服务设施先进、齐全,图书馆藏书699.75万册,并建有历史文化长廊和校史展览馆,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高校招生》:再请问您一个有志于报考贵校考生关心的问题,贵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何特色?

谢和平:我校以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为目标,确立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教育模式,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以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渠道的作用,构建“三个层次”的培养结构,即以吴玉章学院和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为龙头,面向优秀学生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交叉专业、双专业、辅修专业、跨专业修课为平台,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培养为主要模式,面向全体本科生实施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通过强化“四个途径”,凸显学校特色,使培养的人才真正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

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全方位开展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教育,突出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整合:开设校级人文公共平台课,文史哲等人文类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面向全校本科生开放;开设《中华文化》课,以博大精深的优秀中华文化熏陶学生;通过开设艺术鉴赏课程和讲座、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开展多样化文体活动等,以丰富多彩的课外系列活动陶冶学生;设置“社会服务学分”,坚持开展“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管理的重心前移至学生宿舍,以和谐包容关爱的宿舍文化塑造学生。

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探索建立能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鼓励建立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实验班,采取“2+2”、“1+3”、“3+1”等多种模式,实行交叉培养;建设交叉专业,设立“四川大学交叉专业发展基金”;设置交叉课程,鼓励高水平教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交叉知识学术讲座;组建跨学科交叉团队,组织不同学科背景下的教师开设同一门课程。

以科学研究的强势带动人才培养。积极将现有的优质科研资源、前沿的科研成果、先进的学术水平、一流的学术大师等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各级实验室全面向学生开放;坚持教授上讲台和研究成果进课堂、进教材制度;实施创新教育学分制度,科研成果突出的学生可直接保送研究生;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鼓励高年级本科生进科研平台、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设立各类学生创新基金,已投入资金100余万元,资助了100余个学生科研项目;实施研究生导师指导本科生科研制度。

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人才培养。学校把国际上先进的教育观念和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到学校的本科教学中,力争使在校生至少有一次国际交流经历。近年来,持续开展了“2+2”、“3+1”等33个本硕博联合培养项目;每年来校的外国专家700余人;每年组织10多个国际夏令营活动;设立“海外学习发展基金”,资助优秀学生出国学习、研修;选派优秀学生到国际一流大学、大公司参观考察和实习。

上一篇:疫情期间工会总结下一篇:让人放松心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