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考物理二轮

高考物理二轮 篇1

1、提高审题能力

很多学生就是审题不够认真仔细,导致很多题本不用扣分最终丢掉分数,审题的时候要留出一点时间,要看三遍,第一编是留个印象,第二遍要精读,细读,边读还要边用笔划,把里面的条件都划出来,这样避免我们看漏了,最后一遍要挖掘隐藏的条件以及排除干扰因素。

2、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

分析物理过程可以说是贯穿整个物理的学习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该如何分析呢?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画图,就拿力学老师,我们要划出物体的具体受力情况,这样我们就能更直观清晰的分析问题了,还有要对 物理过程的界定和分析 即状态、过程的判定。

3、解题要规范

高考物理二轮 篇2

一、抓点——夯实基础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与运用是构成物理学的基石, 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高考是在中低档难度的题上决高下, 不是在高难度的题上定胜负的。做题一定不能在难题、怪题上下大工夫, 要做好中低档题;做题不能追求多和快, 要在审题和规范答题上下工夫, 要选题精、做题准。做题不要盲目地求多、求快、求新、求难、求奇,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多做中档难度的题;做题时要细审、多思、慢下笔, 求稳、求准、求全对。分析前几年高考试题, 我们可以发现, 一些重要知识点、基础题型和方法, 几乎是每年都考, 且常考常新, 将这些重点逐一列出, 每一点配1~2题练习和拓展练习, 这样既提高了备考的针对性、有效性, 减少了盲目性, 又可作为考前适应性训练。

二、连线——形成知识网络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 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 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 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 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 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串起来, 使课本上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象一粒粒珍珠, 散乱地堆在那里我们是不好把握它的, 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根线把它串起来, 它就成了项链, 随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 我们都能很方便地把其它的珍珠带起来。在这里, 贯穿前后的问题就是线, 课本相关知识就是珍珠。在第二轮复习阶段, 我们缺少的不是珍珠, 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以及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所以在二期复习阶段, 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 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 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 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全面, 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 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

三、促面———注重能力培养, 全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 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 学生必须多思考, 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怎样思考?一是在题目拿到手后, 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题型, 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 审题时有哪些技巧, 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 使每一个题做出收获, 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自己以启发。二是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 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 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 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 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 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 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 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 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 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三是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 自己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 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 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 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 并注意在做题时注意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

四、成体———加强应试训练, 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高考物理二轮 篇3

【关键词】2012 高考 复习

目前,贵州省大部分中学高三年级已经基本完成或完成了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的教学,通过第一轮复习,同学们已比较全面地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查漏补缺,扫除了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第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作为一名连续多年在高三任教的教师,笔者对如何抓好物理学科第二轮复习有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2012届物理高考试题应起到指引方向、平稳过渡的作用,因此试题难度和考点相比2011年不会有较大变化

2012届考生是我省最后一批使用老课程教材的考生,2012届高考试题肯定还有指引方向、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要认真研究高考大纲,同时对近几年贵州省及其他省市的高考试题认真进行研究,复习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应在复习老教材的同时,教师自己应多关注新教材,特别注意新旧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结合点部分。其实在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中也有体现,例如第23题实验题,考察的是多用电表的原理及使用,这与新课程物理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八节的《多用电表原理》内容如出一辙。

二、突出重点,建立知识网络架构

第二轮复习可以把高中物理划分成七个大的单元:①运动和力;②曲线运动和万有引力;③动量与能量;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⑤电磁感应与电路分析;⑥热光原波;⑦物理实验。在第二轮复习中,应打破章节限制,抓住知识系统的主线,对基础知识进行集中提炼、梳理和串联,将隐藏在纷繁内容中的最主要的概念、规律、原理以及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出来,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高度系统化、网络化,明确重点并且力争达到熟练记忆。

由于理综高考中物理试题数量有限,不可能覆盖高中的全部内容,但重点内容、主干知识一定会考。学好主干知识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是提高能力的基点。每个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在主干知识上狠下工夫。不仅要记住这些知识的内容,还要加深理解、熟练运用,做到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三、教学中要重视对热光原的教学,将必拿的选择题分数拿到

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有近30个知识点,在每年高考试题中约占18一24分。从这些年的高考来看,这部分知识的命题方向在回归课本,考查基础知识,“考课本”“不回避陈题”成为高考命题的显著特点。对于一些优秀学生来说,可能平时注意去做大的计算题而忽略了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导致高考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你要求他能很好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大题、难题是不现实的,而热光原这一部分与其他内容无太大联系,没有什么复杂运算,学生容易掌握,所以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必须牢牢抓住这一部分分数。因此教师在复习这一块时不可大意,不能一带而过,而要认真对待。

四、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由于高考物理试题的题量较少,所以突出学科内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要特别加强背景教学、规律应用教学,注意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运用。

如:

1.牛顿运动定律与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是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中出现。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

五、重视实验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实验试题,明显具有以下特点:

1. 注重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的考查。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读数是实验的基础,特别是对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多用电表的正确读数的考察。我们在复习时一定要深刻理解其测量原理,学会准确读数。

2. 对实际操作的考查;注重考查实验的多种思想和数据的处理方法;注重课本基本实验所掌握的实验原理、技能的迁移。

因此备考要以大纲中的每个实验(包括演示实验)为依托,以实验能力的要求为中心,以实验中所涉及的思想方法、实验原理为重点,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意图和实验方法,这样,许多实验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及规范的答题格式

由于到了第二轮复习階段,经常是理化生三科合成一起进行综合测试,不少学生总感觉到时间不够,因此看题很快,而忽略了一些关键字以致条件疏漏甚至读错题,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外,与老师也有一定关系。因为课时紧,而物理需要的复习的内容又太多,所以很多老师在上课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审题时间,常常是自己念题目,并给学生提示题目的关键字眼。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一离开教师,就不会读题。因此,在平时练习中,我们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审题,其实学生审好题后,解题速度就会快了,反而节约了时间。

还有,很多学生答题格式不规范,比如在画电路图时平手画,线不直;作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不用圆规,画的圆不规范,而影响了解题;在答计算题时不分步把关键式子逐一列出,导致一步错误,全步都错等;这样,都有赖于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加以规范。

高考物理二轮 篇4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的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这一阶段复习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干知识,突破疑点、难点;关注热点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点、变化点。二轮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①查漏补缺:针对第一轮复习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基本能力,进一步强化规范解题的训练;②知识重组: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达到提高多角度、多途径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③提升能力:通过知识网的建立,一是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技巧,二是提升规范解题能力,三是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二轮复习的思路模式是:以专题模块复习为主,实际进行中一般分为如下几个专题来复习:(1)力与直线运动;(2)力与曲线运动;(3)功和能;(4)带电体(粒子)的运动;(5)电路与电磁感应;(6)必做实验部分;(7)选考模块。每一个专题都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结构分析;(2)主要命题点分析;(3)方法探索;

(4)典型例题分析;(5)配套训练。具体说来,专题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选考模块的复习不可掉以轻心,抓住规律区别对待。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特别是选修3—3,没有二级要求的知识点,应该是考生最容易拿分的版块,希望认真钻研教材。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需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实验部分一直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实验的理论部分一般在第一轮中进行,我们把“走进实验室”放在第二轮。历年来尽管在实验部分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但掌握的情况往往是不尽如人意,学生中高分、低分悬殊较大,原因在于很多学生思想重视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实验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实验目的和原理,特别是《课程标准》下,高考更加注重考查实验原理的迁移能力,即使是考查教材上的原实验,也是改容换面而推出的。原理是为目的服务的,每个实验所选择的器材源于实验原理,电学中的控制电路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关系是难以把握的地方。复习中还要注意器材选择的基本原则,灵活地运用这些基本原则是二轮实验复习的一个目的。针对每一个实验,注

意做到“三个掌握、五个会”,即掌握实验目的、步骤、原理;会控制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会处理数据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选做题中考实验的可能性也很大,不要忽视这方面内容。

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

二轮复习中我们不可能再面面俱到,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时间也不允许那样做。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抓概念、重规律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要认真研究高考样题,做好重点内容的强化复习,突出重点知识,狠抓主干知识,落实核心知识。所谓学科主干和核心知识,即:(1)对自然社会有重要认识的学科内容;(2)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的学科内容。中学物理的主干知识力学部分包括:①力与运动、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③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电磁学部分包括:④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⑤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⑥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二轮复习中最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与“力与运动”相关的问题。“力与运动”是贯穿整个高中物理的重、难点,即使电学中的电场、磁场与电磁感应也是“力与运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近几年高考,能力的考查往往落实在“力与运动”上,该环节连续几年都出现了区分度较大的计算题目。物体的运动、带电体或粒子在电场或磁场(或复合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现象中导体的运动等,这些都是力、电知识的综合形式。对这类试题,一定要具备分析、归纳的能力,才能对这类问题有统筹兼顾的处理方法,这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才能达到的能力。在处理高中物理的综合题目时,分析一个物理过程,分析得最多的就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之间的关系(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就是这类问题),要分析在题设所叙述的物理过程中是恒力作用下的物理过程,还是变力作用下的物理过程,还是分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受力情况,这就需要一步一步地跟踪分析,也就是顺藤摸瓜地去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它们所遵循的规律,列出相关的方程式或关系式,进而讨论或求解。在每年的高考中,这类试题往往需要两个以上的关系式才可以确定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

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新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专项训练:①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其次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挖掘这些隐

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只要能找出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②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这个阶段学生在表述方面一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解题中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寥寥几句就算解答完毕。同时,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实在可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规范解题是这一阶段广大考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③对不定项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新高考的选择题难度有所降低,这应该是一般考生重点拿分的区域,这一阶段的复习中需要强化。

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①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动力学和天体问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②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如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利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③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与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④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如通过粗略地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等。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分别安排不同的专题重点强化,这是我们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希望在这些地方有所突破。

另外,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细心对比新旧《考试说明》的变化。一轮复习时一般拿不到新的《考试说明》,只是按去年的《考试说明》要求进行操作。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突出新《考试说明》的要求及变化;二轮复习不能再像第一轮那样按章节的顺序进行,而应达到前后知识的贯通。如物体的平衡问题在力学部分出现,学生往往不会感到困难,在电场中出现就增加了难度,更容易出现问题的是在电磁复合场中再次出现,能力不够的学生可能就会束手无策,而电学中的平衡问题又一直是多年来的热点问题,像磁流体发电机的发电导管中的电离体,有磁场和无磁场时均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无磁场时的电离气体沿进入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有磁场时电离气体就存在着两个互相垂直方向的平衡问题,沿进入方向上合外力为零,而沿此垂直方向上每个离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这种平衡即使是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容易感到困惑。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知识迁移能力差以外,相应的训练不到位也是一个主要原因。

高考物理二轮 篇5

二、应试方法指导 1.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选择题是考试中常用的一种题型,选择题能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优点.选择题得分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成绩. 从高考命题的趋势来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认识、判断、辨析、理解和应用等,理科综合考试与以往的物理单科考试比较,选择题中的计算量有下降的趋势.以下介绍几种解答选择题常用的方法: 1 直接判断法 通过阅读和观察,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根据所学的知识和规律直接判断,得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基本不需要‘转弯’或推理简单的题目.这些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物理识记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一般属常识性知识题目. 【例13】 2011??广东卷 双选 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解析】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入射光的强度,与光照时间长短无关,故A错。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会产生光电子,从而形成光电流,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就不会产生光电子,也就不会形成光电流,故B错、D正确。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 hν-W逸和遏止电压对电子做功-eU 0-Ek,得,故C正确。2 逐步淘汰法 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但绝不可能两者都正确. 【例14】质量不等的A、B两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为5kg??m/s,B球的动量为7kg??m/s.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碰撞后B球动量的增量为2kg??m/s,则下列关于A、B两球的质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 D 3 特殊值代入法 它是让题目中所涉及的某一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相对简单的分析和计算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将特殊值代人后能将错误选项均排除出去的选择题,即单项选择题.当然,也可以作为将正确的选项范围缩小的方式应用于不定项选择题的解答中. 【评析】对于题干或选项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等字样的选择题,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迅速找出反例排除不正确的选项是解题的关键. 【例15】在抗洪抢险中,战士驾驶摩托艇救人.假设江岸是平直的,洪水沿江向下游流去,水流速度为,摩托艇在静水中的航速为,战士救人的地点A离岸边最近处O的距离为d.如战士想在最短时间内将人送上岸,则摩艇登陆的地

点离

O

点的距

B.0 D A.【解析】 摩托艇登陆的地点必与水流的速度 有关,故先将B排除,当水流的速度 0时,登陆地点到O点的距离是零.将 0分别代入A、C、D选项,只有D是符合题意的.所以正确答案是D.【评析】由以上的分析和解答我们可以观察到,当题目所设置的选项均是由物理字母表示的数值时,在一些情况下,用特值代入法解题十分简便. 【同类变式】 2011??师大附中周考 如图为万用表欧姆挡原理图,其中电流表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rg 100Ω,调零电阻最大值R 50kΩ,串联固定电阻R0 50Ω,电动势E 1.5V,用它测电阻R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 A.30kΩ~80kΩ B.3kΩ~8kΩ C.300Ω~800Ω D.30Ω~80Ω 【解析】欧姆表表盘的正中位置的电阻值等于欧姆表的总内阻,这是一个特殊值,它等于电动势与满偏电流的比值:R总 E/Ig 5kΩ,而欧姆表的准确测量范围在这一阻值的左右. 【答案】B 4 单位判断法 从物理量的单位出发筛选出正确答案.如果等式两边单位不一致,或所列选项的单位与题干要求量不统一,则肯定有错误. 【例16】一平行板电容器带电量为Q,两极板的正对面积为S、间距为d,极板间充满介电常数为e的电介质,则极板间的场强为 A.B.A 【解析】 因为场强单位为V/m,B、C、D选项中单位均与此不符,只有A项符合,正确选项只能是A.【点评】利用“单位判断法”有时可以在解题中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该方法可以与逐步淘汰法结合使用.5 类比分析法 所谓类比,就是将两个 或两类 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物理背景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例17】两质量均为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从O点沿着OM方向运动,则它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C 【解析】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C选项正确. 6 估值法 有些选择题的数据答案,可以根据估算来决定它所处的范围或大约的数值来选取. 【例18】两个定值电阻R1、R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稳定于12V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1、R2的电压表接在R1两端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8V.如果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高考二轮复习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紧盯市、区高考任务目标,坚持“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指导思想,以“立足学科、夯实基础;联系实际、关注综合;有效训练、提高质量”为整体复习策略,突出讲练结合,加强综合检测,加强个别辅导,加强师生交流。通过“练、讲、考、评”,实现学生构建主干知识体系、提高综合能力的复习要求,力争今年高考取得好成绩。

二、复习时间及目标要求

1、二轮复习从3月上旬至4月底。

总体要求是:“系统、条理、熟练、灵活”。

2、三轮复习在5月份,5月下旬及6月考前查漏补缺,回扣课本,系统梳理。

总体要求是:“综合、提高、熟练、规范”。

三、主要工作思路

1、研究分析20XX高考大纲和高考说明,吃透20XX年高考试题精神,提高复习针对性。要坚决针对高考样卷组织检测卷,坚决按考试大纲精神把握练习重点和难点。大胆突出,大胆取舍。

2、加强二轮复习课型的研究,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忌每节课的内容题量过大)注重讲练结合,突出以练为主、个别辅导为主。全程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每周共同探讨所讲内容与检测内容落实情况及学生所反映的问题。备课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3、以“提升一本、咬住二本、猛促三本”为班级工作思路,全面落实培优、治跛、转差责任制。各教师必须熟知相关对象(全班确保责任层、希望层、后进层)学生姓名及状况。根据考试精细到每一个知识点或每一种题型。各班主任要充当后期复习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第一责任人!

4、加强艺术生、体专生的管理。根据专业过关情况,从抓“短平快”科目入手,力求相关学生语文、英语双过线,实现复习的高效率。文科美术生单独编班,从生活习惯和解题习惯培养入手,引导学生抓好基础,能够解决简单问题。体专生抓双过线目标生管理。让小秋收变大丰收。

5、搞好学生的应试训练.认真组织好二轮模拟考试,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考前训练,以提高解题质量,提高解题速度。

四、保证措施及要求

1、加强领导,突出高三教学的重要地位。

学校领导包科蹲班,年级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负责对高三教学工作的全程管理。要求蹲点领导要进科进班指导、研究、检查督促教学工作,以加大管理指导的力度。具体安排如下;

2、完善计划,加强研究,落实常规,增强复习实效性

(1)重视考点:考点是最权威最重要的公开信息,各组要将考点题目化,全覆盖。少在考与不考的可能性上下工夫,多在是否落实上思考。加强考点与课本的联系,新题型一般是从教材、以往高考题、以往竞赛题、阅读材料等翻新而来。从近年高考题找规律,从各地模拟题中求新意。制定考点复习详案,力求讲得清楚、学得明白。避免热点经常考,冷点无人问的现象。

具体要求:人手一份20XX年学科考试大纲、学科高考样题。教师下载各科三年高考二年模拟题集;每周综合练习题格式及内容与高考样题基本相同,适当向当前学习内容倾斜,难度与梯度与样题一致;文科学科练习题中要将大纲要求的必背 篇章或词句等内容逐一反复覆盖。

(2)加强专题讲练:二轮复习主要是专题复习和系统训练,在专题复习之专题要有明确指向,它们是学科重要思想的体现、学科重要方法的总结归纳、学科重要模型的体现、学生易错点易混点的检查纠正。即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整体把握,解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性)

②局部归类,解决“一般散沙,不得要领”的问题。

③突出重点,解决“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问题。

④讲清规律,解决“就事论事,就题论题”的问题。(形成解答某类问题的基本思路)

⑤重心下移,目前高考仍是基本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复习与测试中要大胆取舍,杜绝偏、难、怪。难点要分散在各练习中,攻克题型要专练。

具体操作要求:每专题结束后紧跟过关练习,试题要剪拼,试题要有针对性,专题讲的什么,就要练什么、考什么,切不可偏离主题,使学生无所适从,检测后要全批全改,精心讲评。

(3)紧盯目标,督促导师制的落实

评价与衡量导师制是否落实的标准是:能否顺次序记住全班目标生,是否每星期与具体责任生单独见面并具体指导,是否帮助目标生建立错题档案,是否指导目标生做错题类题以至相关问题过关。

实行导师制的周抽查公布制度,主要从学生中了解教师与学生个别交流情况、模拟卷批改给分情况等。要求教师在课间自习时间和晚自习第三节课与目标生见面。

3、很抓限时训练,测试教师必到班,综合练习时连堂不下课。

高考是速度的考试,准确性的考试,规范性的考试,意志力的考试。综合测试要督促学生不翻书、不讨论、不用计算器并限时交卷,通过按标准给分和评讲,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4、重视高考复习过程的研究,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

第一、学科内综合训练与综合科目训练的关系。以学科内综合为主,二轮复习各学科要按专题按部就班的进行。

第二、单科复习与团体战的关系。各学科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综合成绩的提高为工作重点。杜绝压作业、争时间以损害整体利益而提高单科成绩。

第三、提高备考的有效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正确界定本科边缘生、跋腿生,找准目标,提高辅导的针对性。

浅析高考数学二轮备考复习策略 篇7

一、以纲为纲, 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 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 《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我们可以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 并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情况, 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分析, 发现命题的变化规律。经过一轮的复习, 知识点已经具备。那么在二轮复习当中, 更应夯实基础知识, 把握纵横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揭示普遍规律, 同时寻求知识网络的交叉点, 加大交叉点的知识整合, 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方法。如:三角与向量交融, 解析几何与向量交融, 数列与不等式交融, 函数导数与不等式交融等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以本为本, 抓好专题复习

第一轮复习重在基础, 指导思想是全面、系统、灵活, 初步建立明晰的知识网络。第二轮复习则重在知识和方法专题的复习, 是在第一轮的基础上, 对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是数学解题能力大幅度提高的阶段, 高考数学能否考高分, 关键在于第二轮专题复习效果的好坏, 对此同学们要高度重视, 切不可掉以轻心。第二轮专题复习主要有以下三类:

1. 围绕知识点交汇的专题复习。

在这一阶段, 主要是加强各知识板块的综合, 对知识的交*点和结合点进行必要的针对性专题复习。例如, 以函数为主干, 不等式、导数、方程、数列与函数的综合;再如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 平向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等。

2. 有关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专题复习。

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有: (1) 函数思想方法:根据问题的特点构建函数将所要研究的问题, 转化为对构建函数的性质牗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值、对称性、范围和图像的交点个数等牘的研究; (2) 方程思想方法:通过列方程 (组) 建立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 通过解方程 (组) 实现化未知为已知, 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数形结合的思想:它可以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图形相对应, 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 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抽象问题具体化。比如点M (x, y) 到点A (a, b) 距离的平方, 点M与点A (a, b) 两点间直线的斜率。但此方法主要运用于解选择题和填空题, 在解答题中要使用慎重。 (4) 分类讨论的思想:此思想方法在解答题中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地位, 在解题中应明确分类原则:标准要统一;不重不漏;不主动先讨论, 尽量推迟讨论。此外在解题过程中, 尽可能地简化分类讨论, 常可采取: (1) 消去参数; (2) 整体换元; (3) 变换主元; (4) 考虑反面; (5) 整体变形; (6) 数形结合。

3. 有关于三种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的解法的专题复习。

三、以练代练, 提升数学运算能力

想要真正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勤练习才是王道。想要熟练唯有通过不断的机械练习, 这是学数学最痛苦的一段过程, 但这也是每个高分取得者的必经之路。

1. 要侧重于训练客观题和中档题, 训练速度和正确率, 也要适量做一些综合题, 提高解题思维能力。

并及时总结、记忆, 内化提高。

2. 要强化技能的形成。

技能包括: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 这些必须做得非常规范, 非常熟练, 做的时候要再现数学思想, 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四、以考学考, 提高应试技巧

考试是一门学问, 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 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 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 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 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 逐步适应。

平时考试的试题要精选, 要注意试题的新颖性、典型性, 难度、梯度和计算量适中。一般说来, 考试时首先要调整好心态, 不能让试题的难度、分量、熟悉程度影响自己的情绪, 力争让会做的题不扣分, 不会做的题尽量得分。然后认真、仔细读题、审题, 细心算题, 规范答题。其次, 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讲究快速、准确。平时做题应做到:想明白、说清楚、算准确, 即注意思路的清晰性、思维的严密性、叙述的条理性、结果的准确性。当然应试的策略要因人而异, 比如基础好的学生做填空、选择题可以控制在45分钟左右, 基础较差的可能需要一小时, 主要是看怎样处理效果最好。每次考完后都应认真总结。

总之, 高三复习夯实基础是根本, 掌握规律是方向, 提升能力是关键。我们必须“以纲为纲”, 明晰考试要求, 从复习备考策略上多下功夫。以不变应万变, 才可能利用有限时间, 取得最佳效果。

摘要:高三复习夯实基础是根本, 掌握规律是方向, 提高能力是关键。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搞清基本原理, 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以纲为纲”, 明晰考试要求, 从复习备考策略上多下功夫。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策略 篇8

关键字:夯实基础 过程方法 技巧 实验 规范解答

G633.7

一、钻研考纲加强研读考试说明

《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命题的大纲,也是指导高考复习的大纲,因而我们的一切复习教学活动都应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深入研究“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重点研究必考内容。认真研究分析《考试大纲》中的示例题型及近几年新课标高考试题,明确高考的内容和要求,关注热点和《考试大纲》新增点、变化点。

二、夯实基础,主抓必考部分

通过第一轮的复习,高三学生大部分已经掌握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应用。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任务是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其次,加强基础知识的夯实,一般高考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试题占到80%。在复习时应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不要一味地去解难题、偏题,怪题。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务必突出必考内容的复习。(必考内容95分占86.4%,选考内容15分占13.6%)。

三、注重过程方法,提升学科能力

中学物理的知识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研究方法、物理模型、规律的表达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对比分析,区别不同点,掌握共同点,以便提高能力。中学物理思想方法有隔离法与整体法、联想与类比法、等效法、理想模型法、图象法、合成与分解法、逆向思维法、假设法、极限法、对称法、外推法、微元法、数学方法(函数、几何、极值、归纳、简单的数列)等。

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能力和素质。高考对能力的要求有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建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

在解答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问题时,要善于从下面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升能力:

(1)从受力角度进行受力分析;

(2)从运动角度进行物理过程和临界状态分析;

(3)从能量角度进行功能关系分析;

(4)从系统角度进行隔离法与整体法分析。

四、加强基本实验,注重实验探究

实验考试的目标已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的考查演变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考查,考试说明所列的实验考点只能算是能力的载体,需要我们采用切实可行的实验复习方案来加以突破。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题”与“实验”是融在一起的,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在新课程高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考实验命题内容主要出现在必考模块中。在二轮复习中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实验复习,首先以《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纲,明确高考对实验考查的具体要求,并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具体实验的复习之中,掌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使用与读数)、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与评估(是否合理和误差分析),运用实验原理和方法进行拓展和迁移。其次在二轮复习中,在知识内容的专题复习之后进行实验专题复习训练,重点复习电学和力学实验。

在高考物理实验复习中,尤其要注重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方法、正确表达步骤和结果、强化实验评估和误差分析、加强探究实验的训练,以切实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五、加强科学训练,增强解题技巧,指导规范答题

1.加强科学训练,增强解题技巧

(1)堅持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高后低(即若几道题都会做,应先做分值高的题目,再做分值低的题目)的解题原则。

(2)坚持“两快两慢”。阅读要快,审题要慢;书写要快,计算要慢。

(3)稳中求快。切忌前紧后松或者前松后紧,对容易题要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对较难的题要知难而进,尽量多得分,遇到新题型不心慌,沉着应对。

(4)坚持训练与反思并重,考试与总结并重。

2.规范解题:

(1)明确研究对象。

(2)明确指出需设定的物理量及字母的表示:在同一题中不同的物理量用不同的字母表示,同一物理量用同一字母表示;尽量减少字母的数量,注意脚标的运用,如v1、v2等。

(3)明确研究过程,简要说明物理情境。

(4)解题依据定律、定理、定义的原始表达式,以及关键字词的表达。

(5)将矢量规律写成具体标量表达式时应指明规定的正方向。

(6)列出解题需要的方程时,字母书写要清晰规范。

(7)解方程时,杜绝写连等式、杜绝方程中套方程、用字母表示方程中的物理量,不要代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不写。

(8)在用字母表示出所求物理量的表达式后再代数字,且式子后面写所求物理量的单位。

(9)解题涉及的几何关系,要明确指出,一般情况无须证明。

(10)答案中字母表示的物理量必须是题干中给出的已知量。

(11)有效数字位数取2—3位即可(或按题目要求),不宜用无理数或分数表示。

(12)说明答案中“负号”的物理意义,对矢量求解须答出大小和方向。

总之,指导学生一定要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做到不画图像不做题,不设物理量不答题,不写对象(含过程与状态)不列式。

六、二轮复习几点建议

二轮复习百余天,不能简单重复,要突出重点练就以下高考真功:

(1)注重独立思考,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注重审题环节,培养审题能力。后期训练更要强调审题建模,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问题。

(3)注重实验复习,培养探究能力。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能力。

(5)注重解题技能训练,培养应变能力。

(6)调整好心态

高考第二轮复习计划 篇9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

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宁夏《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宁夏《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2第二轮化学专题复习安排

第二轮化学复习可以分五大部分十六个专题,时间是从3月1日至4月30日。

1、实验部分:

专题一:基本仪器,基本操作、实验安全预防和处理,时间:3月2日~3日

专题二: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时间:3月4日~5日。

专题三:物质的性质与制备实验

时间:3月5日~7日。

专题四: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3月9日~10日。

2、基本概念部分:

专题五: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化学用语表达式的书写

时间:3月11日~12日。

专题六:无机反应类型、反应热

时间:3月13日~14日。

3、基本理论部分:

专题七:物质的量、守恒思想

时间:3月16日~18日。

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时间:3月19日~21日。

专题九:电解质溶液、胶体

时间:3月23日~24日。

专题十:电化学

时间:3月25日~28日。

专题十一: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时间:3月30日~31日。

4、元素及化合物:

专题十二:元素化合物

时间:4月1日~4月4日。

专题十三:无机推断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4月7日~4月15日。

5、有机部分:

专题十四:有机物结构、组成、性质

时间:4月16日―4月20日

专题十五:有机物的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应对策略

时间:4月21日―4月25日

专题十六:有机推断、有机含成题型应对策略

时间:4月27日―4月30日

第二轮化学复习包括小专题和大专题两部分,小专题如以NA为量的选择题、电化学、离子方程式及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等效平衡、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图像、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对比,大专题如化学计算、综合实验、有机合成题、无机推断题等,各位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细化安排。

3第二轮化学复习方法

第二阶段以专题复习为主,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着重进行学科内知识的适当综合,建构知识框架和认知序列系统,课堂上要特别注重“知识整理―网络构建―问题解决”,要求学生能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认知能力、学科素质上产生一个大的飞跃。适当进行学科间交汇点、学科知识与社会实际的联系点及现实背景的研究探索。认真搞好单学科分析、努力做好试卷讲评,查缺补漏,抓好矫正教学,强化方法迁移,达到多题归一,使学生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这是搞好二轮复习的关键。

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一般按课本章节复习,把第三册的要合并过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复习要详细具体,因为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对元素化合物综合复习,非金属按单质――氢化物――氧化物――酸――盐顺序复习,金属按单质――氧化物――碱――盐顺序复习。

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性质(先共性,再特性)→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宜粗不宜细。有机物同样按节复习.实验复习分两大部份,一部分是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及学生实验,另一部分是系统复习化学实验。第一部分按课本复习顺序进行,把化学实验与有关基本概念、理论和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实验考察要求对课本上出现过的学生实验,重要的演示实验进行全面复习。第二部分放在一轮复习最后,按照常用仪器――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鉴别――气体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的顺序复习。

4高考化学命题趋势变化

1.稳中有变创新有度

从全国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看,高考整体难度适中,覆盖面广,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进而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试题形式平稳,并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和化学教学的要求。基于高校选拔人才和全面推进新课程的需要,每年的考题又会有所创新。“新”等于“难”似乎已成定式,然而任何重大制度或活动的改变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所以可以预见,高考较之前两年会有变化,但尺度不大。出现变化的试题,极有可能体现在实验部分,其总体变化的方向应为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的融合。

2.理清主干精雕细琢

上一篇:“十佳”班主任事迹简介材料下一篇:给高二学生新学期的励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