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教师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入职教师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1篇)

新入职教师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1

泊子完小 王洋

班主任培训会上,邢校长向新教师阐述了“何谓班主任?”“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等问题。虽然已经做了一年半的班主任,但当听到“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块是什么?”这个问题时,依然无法马上做出解答,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作为班主任是缺少专业性的。

班主任工作的三大块包括: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和问题学生诊疗。而其中自己做的最为不好的方面是关于问题学生的处理,这将是我今后班主任工作完善的方向。

作为教师,我很清楚的知道,每个班都有差生。为了让本班的成绩比其他班好,应该说每个老师都不是很喜欢差生。但是,面对这种不可能没有差生的局面,我首先要转变态度,再想方法解决。

首先,对待优生和差生要平等,不要让差生感觉低人一等,要真诚的发自内心的爱差生。其次要多给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多鼓励,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当差生有反复时要有耐心,坚持正面引导。差生的心理最脆弱,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或许之前都没出过远门,初到学校,他们更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尊重和爱护。这种师爱往往是医治差生心灵创伤的最好方法,是打开他们心扉的金钥匙。

要转化差生,就要对他们进行寻根究底的研究。这种研究,一要思考分析差生的类型,是属于学习基础方面的,或是属于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方面的,还是属于其他方面的;一定要多鼓励差生,不要以歧视的眼光看待,最好不要给差生留下心理阴影,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好学生同等看待,不要对好学生给以微笑,而对差生冷面相对,这不仅会使差生感到自卑,还会使好生与差生之间产生矛盾,也会致使差生憎恶老师,作为老师,要让差生产生上进心和自尊心,劝导好学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差生,多给差生以表现的机会,尤其是非学习方面的能力。最后,教师要从心里转变:我们是教书育人的,不仅要教好学生的成绩,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

“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实践中转变观念,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耐心;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工作中多一份细心,用博爱和宽容代替粗暴和训斥,用博识和娴技去吸引学生;有了这份爱,才会在转化差生的过程中主动地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条件和让他们走出尴尬的台阶,才会耐心地去辅导和帮助,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二要深入研究每个差生差的根源;三要调查每位差生的心理,调查他们对学习、生活、班级、同学、家长的态度和看法;四要研究制定转化每个差生的方法。

新入职教师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师教育,网络教学,培训体系

国家教委于1997年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 要求高校对新入职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课时设置、考核方式、培训时间做了明确要求。此后, 我国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十几年过去了,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培训手段的不断发展,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和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本文以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发展过程为基础, 结合当前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探讨新时期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训模式、考核方式的改革, 希望能对岗前培训工作的改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与起步阶段

1985年, 教育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 建立了两个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中心, 即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1]。同年6月,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中心的通知》, 明确“中心”的任务是:依据教育部下达的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年度计划及其任务, 提出实施方案并付诸实施;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教学;加强校际师资交流, 逐步建立高校教师培训网络;组织开展教师培训课题调查研究, 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等。两大分中心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正式起步[2]。

(二) 稳步发展阶段

1986年, 在全国高等师范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会议上, 国家教委委托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 成立了各大区的高等师范院校师资培训中心, 主要在本大区内的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培训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和一定的协调作用。随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成立了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同时, 依托国家重点大学建立了70余个相对固定的培训基地[3], 在全国范围内稳步实施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

(三) 规范和成熟阶段

国家教委于1997年制定颁布了《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和《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 并要求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 对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并对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课时设置、考核方式、培训时间等都做了明确要求, 标志着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更加成熟和规范。

二、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现状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作为一种行政性的、非学历的教师教育研修模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为新入职教师有组织地获取教育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 对新教师转变角色, 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 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 提高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 岗前培训的管理工作仍然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师中心所属高校齐抓共管、双重领导的管理格局。全国高师培训中心虽然在培训内容、方法、手段、模式等方面有共同指导思想, 但是岗前培训工作还没有在国家教师教育层面达到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度, 且岗前培训基本上是一次完成、终结性的培养模式。在教师教育培养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体系的运行机制受到了挑战, 依靠行政指令, 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运行方式, 给新时期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广大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看法和改革方向。

张健平认为当前岗前培训的内容缺少实践性, 考核机制不够完善, 培训与教学时间冲突[4]。蒋学东提出新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定位不妥当、培训内容虚化或不全面、培训测评手段单一、效果差等问题[5]。刘丹认为当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关键是提高实效性, 力求将培训方外加的培训转变为受培训者内需的培训[6]。陈丽君给出了一种基于知识传播规律的教师岗前培训模式[7]。毛乃佳、林凤认为应该实施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评估体系, 并给出了培训评估体系的建构方案[8]。笔者作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的管理人员, 在与全国兄弟中心交流研讨的基础上, 从管理实践的角度谈一下自己对岗前培训工作的拙见, 力争摒弃空洞理论和表面现象, 发掘本质问题。

(一)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统一, 中心发展面临危机

部分省级高师培训中心的上级主管部门是教育厅的高教处, 例如, 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而有些省级高师培训中心的主管部门是教育厅的人事处, 例如, 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天津市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还有的省级高师培训中心是人事处主管, 高教处协管, 例如, 山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行政主管部门的不同形成了“教育厅高教处—高师中心—高校教务处”和“教育厅人事处—高师中心—高校人事处”的管理局面, 造成了在具体实施管理职能时, 工作的开展形式和侧重点存在差异。

同时,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对高师培训中心所依托高校在管理高师培训中心方面虽然有职责要求, 但缺少约束机制, 随着国家加大对继续教育的重视力度和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部分高师培训中心被所依托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合并, 作为全国高师培训龙头的北京和武汉两大分中心, 也被并入到所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里, 合并使得中心的工作职能的作用被削弱, 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发展面临危机。

(二) 培训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同

《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教学指导纲要》中对“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高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四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建议做了详细的规定, 但对属于岗前培训范畴的其他课程没有说明, 当前的现状是, 各省级高师培训中心根据本地高校教师发展的需要, 各自决定本地其他岗前课程的开设科目, 由于缺乏统一的政策文件和要求, 使得课程开设的比较混乱。例如, 宁夏开设了“教学流程及精品课程建设”、“教师礼仪”、“高校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建设”等课程, 安徽开设了“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论”、“专题讲座”和“课堂示范教学”等课程, 黑龙江开设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能力专题”等课程。课程开设的不统一给学时设置和教学管理、考勤考核等管理工作, 以及后期的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条件审核也带来新的问题。

(三) 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教材

教材是实现岗前培训既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但是, 全国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无统一教材的格局一直延续至今, 以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为例, 高等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9]。从全国范围来看, 多数省级分中心选取了以上教材, 虽然出版社和编者存在不同。但是有部分省级分中心采用的是面向大学本科生学习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教材, 更有部分省级中心没有采用规范的教材, 而是采用的自制的讲义作为教学用书, 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这与新形势下教师教育改革严重脱节,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重视这一情况, 尽快组织知名专家完成新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技能的统一教学用书, “教材要精练适用, 不求过深过广, 而要突出实际运用和启发对高校教学工作的思考”[10], 增强教材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全国统一教材, 可以促使高校岗前培训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提高对岗前培训资源配置的均等性。

(四) 岗前培训与高校教师资格制度缺乏有效衔接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它规定了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认定高校教师资格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是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修学合格, 而岗前培训四门基础课程中即包括这两门课程的补修和考核。但是, 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形成与教师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岗前培训制度, 全国部分省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在进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时, 并没有把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作为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的依据, 青年教师在参加完岗前培训后, 还需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的考试。这严重影响了参培青年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切实做好岗前培训与教师资格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 改变当前的这种局面。

以上四个方面是困扰新时期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改革的外部因素, 是高师培训中心和所依托高校无法解决的问题,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从岗前培训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的角度, 从教师教育优先发展的高度解决好困扰高校岗前培训工作发展的外部难题。

三、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一) 岗前培训的规范化制度建设

国家教委于1997年颁布了高校岗前培训的政策性文件, 时至今日, 培训和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部分新问题无法从这些政策性的指导文件找出依据。当前, 管理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规范化、法制化的制度和新政策有待建立, 应积极推进新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条例》制定和实施, 规范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管理体系, 理顺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理顺岗前培训和高校教师资格认定之间的关系, 理顺教师个体发展和整个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美国采取的通过立法的形式支持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制度值得我们借鉴[11]。

加强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管理制度建设, 不仅是宏观教师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要求, 更是解决当前省级高师培训中心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家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的力度, 使各省级高师培训中心变被动为主动, 不断增强政策主体意识, 积极有效地推动和参与新政策的制定, 提高政策的有效性。

(二) 转变参培教师思想, 重新自我定位

通过岗前培训获得什么, 一直是参加培训的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参加培训就是为了获取教师资格证, 培训合格了即可以获得教师资格证了, 还有部分教师认为自己博士都毕业了, 不再需要参加岗前培训。首先, 岗前培训的考核结果仅是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依据之一, 非师范专业的教师在补修了教育理论等课程后还需参加其他相关的认定工作;其次, 青年教师应正确处理学历和教学能力的关系, 高学历并不代表就能上好课, 教师的学科知识是必要条件, 但不是成为教师的充分条件[12], 岗前培训主要是提高青年教师的从教能力, 解决如何教的问题, 而专业知识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通过岗前培训, 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了解基本的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大学教学的一般规律, 树立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学原则, 形成依法从教的观念, 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学教师。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高校岗前培训教学团队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 而岗前培训工作属于教师教育的范畴, 担当着培养高校教师的职责, 因而岗前培训任课教师是“教师的教师”, 是开展岗前培训工作的关键。当前, 岗前培训的任课教师是来自高师培训中心所在高校以及省 (市) 内其他高校重点教育学科的教学力量, 全部是以兼职的形式承担教学任务, 在教师的选聘上采取的是“学院推荐, 中心选拔”的模式, 教师和培训中心间没有规范化和法制性的制度约束, 缺少对任课教师的监督、考评、奖惩以及竞争机制, 没有形成授课教师的专家团队, 出现了“一学期, 一个人、多个班、连轴转”的现象, 较大的授课强度使得一些授课内容流于形式, 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吸纳知名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 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积极地改革, 构建系统化、多元化、梯队型的岗前培训教学团队, 任课教师通过研讨的形式, 深层次理解岗前培训的教学特点, 对教学培训内容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指导, 并定期举行教研活动, 总结岗前培训的教学规律, 分享教学经验。应制定并完善岗前培训师资管理的规章制度, 强化制度管理和目标管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工作责任和培训目标明确。落实任课教师的考评制度, 根据参培教师的对任课教师的考评结果进行差别课时津贴制度。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岗前培训教学团队建设, 使之成为岗前培训工作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 建立以现场培训为主、网络培训为辅的新型培训模式

在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中, 通常采取的是所有课程在周末集中授课的培训方式, 但由于培训时间和部分学员的教学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冲突, 造成部分学员在某一时间段内无法到现场上课, 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网络技术的应用改变了教育和学习方式, 网络化的培训方式使得岗前培训的网络化教学成为可能, 改变了教学运行模式和学习服务模式。在岗前培训工作中应充分运用网络技术, 采用在线学习、自主学习、弹性学时等方式, 共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降低培训成本, 解决工作和学习的矛盾, 减轻学员的负担。

为了在切合当前培训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岗前培训的网络化教学, 我们划分出基础课程和辅助课程。传统的四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程, 仍采取基于现场的教学模式, 强调教师的个性化课堂体验和实践性参与。辅助课程可借鉴个省级分中心现行开设的其他课程, 重新组织和分类, 选取符合实际需要的, 有助于教学实践的课程, 设置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学分、学时, 制作成网络教学资源。辅助课程是对基础课程的补充和扩展, 主要是增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方法和能力, 教会青年教师如何将所学专业知识更好地施展于未来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将辅助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集成到网络培训平台之中, 建设成为可供所有参培教师自主选择组合的在线培训项目, 参培教师在学习基础课程上, 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 在辅助性课程中自主定制所需课程, 在宽松的学习时间内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 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 建立基于教师自主学习的个性化网络培训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现网络培训的任务目标, 我们建立了网络培训的考评机制和学分认定体系, 选修不同辅助课程的教师只要规定学分达到标准, 即可视为合格, 如个人有需要, 可选择较多的课程, 在弹性学时内完成培训。将基于兴趣爱好的个性化可定制的学习模式和有任务驱动型的学习紧密结合, 建立开放灵活的培训机制, 可实现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个性化教育和基于内在动机的自主学习,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年教师的个体成长发展的需要。

(五) 考核机制改革, 注重能力培养

当前, 在岗前培训的实施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与之配套的规范化、多样性考核方式, 岗前培训的考核方式采用的是基础理论的闭卷考试, 形式和题型固定单一, 机械记忆的内容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种纯粹的以理论考试成绩衡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方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教师讲重点, 学员划重点, 课后背重点, 考试考重点”的轻视培训的思想在学员中传播, 影响了岗前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13]。我们采取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相结合, 随堂测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 理论考核和能力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 加大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 综合考核青年教师教育理论基础理论知识, 并将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核纳入到岗前培训的考核体系中来。由于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在当前的岗前培训周期内无法考核出参培教师的真实水准, 为此, 我们提出教学实践的考核采取“校本考核”的模式, 在学员参加完岗前培训后的一年内由教务处负责考核, 教务处本身就承担着学校教师的听课任务, 由他们以听课形式完成对教学实践的考核, 可实现与岗前培训工作的衔接。

新入职教师的培养策略 篇3

一、认识到位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华东师大兼职教授赵才欣说过:教师职业发展分为5个阶段。1-3年为生存与发现期,重点是入职培训、重新认识教育工作和自我定位;4-6年为稳定期,增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职能;7-18年为尝试期与自疑期,利用革新机会,积极创新、进行反思和自我更新;19-30年为宁和期和保守期,重点是课堂与教学领导、自我总结与理论提升,重唤事业激情;31年以上为游离悠闲期,重点是唤醒专业兴趣与热情。尤其是1-5年教龄的新入职教师的培养最为关键,这段时间是新入职教师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的定型期。

学校环境对一个新入职教师成长至关重要,教育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管理科学规范、教育成果丰硕的学校,能使新入职教师尽快尽早成长起来,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能轻松地成为未来的骨干教师和区域名师;反之,较差的学校则是给新入职教师养成终身难以改掉的不良教学行为、习惯,更为可怕的是形成终身难以改变的错误认识和错误观念。因而同一大学、同一专业毕业的教师,在不同学校会形成不同的工作作风、会有不同的发展,甚至差距很大。所以,一个学校的校风对一个新入职教师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敬业爱生

清华附小的教师誓词是:“我是清华人,努力用敬业、博爱、儒雅成就每一个学生,把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当作我们的最高荣誉。”敬业是一个很传统的话题,但作为社会人而言,不管是哪个行业,这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爱生,就是对待学生要全心悦纳、真诚投入、舍得精力、乐于付出,这是教师崇高的职业操守。只有敬业爱生精神的教师,才能专心致志于其事业,献身教育,心系学生;才会严以律己,为人师表;才会严谨治学,诲人不倦;才会终身学习,追求进步;才会成就自己,成就学生。

吴正宪老师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那个暑假她一天没歇,找来小学1-12册数学教材,全面通读一遍,亲自做了一遍例题、思考题和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正是凭着这种敬业精神,她成功地完成了“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教学实验,她的课堂教学艺术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效应。《人民教育》杂志的一位记者给她这样的评价:“一个教师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教学执著于自己的学科,又超越于自己的学科,从而进入到关联着灵魂的教育境界。”钱梦龙老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自己一天“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仲威平,在小兴安岭南麓一个教学点里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坚信“教育需要执着的坚守”,展现小教学点里的大爱情怀。

三、成就课堂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说:“上好课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往往取决于教师学养的深厚程度。一名教师,可以有自己的个性甚至缺点,但不能墨守成规,更要杜绝 ‘不学无术与轻慢课堂。”

新入职教师要解决在课堂教学中常见的8个问题:照本宣科、缺乏创新,重难点处理不当,教学目标不符合要求、脱离学生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时间安排不恰当,内容空、难度过大或过小、节奏不协调;教态严肃呆板、语调平缓、缺乏激情不能感染和吸引学生,语言逻辑混乱或口齿不清;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教案或自己的思路上,只顾自己唱主角,让学生为配合自己服务,不敢撇开教案、走下讲台授课;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情绪低落,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堂秩序混乱;师生配合不够,讨论的问题内容属浅层次、低水平,合作讨论不充分,只追求表面形式,而无视实际效果;学生举手答题效率低,学生很少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学生自主独立思考的时间很少;学生学习态度很被动或紧张,缺乏上进心、自信心,不积极参与思考或分析问题思路狭窄、不灵活。

新入职教师要精心备课,让课堂教学更为扎实有效;细化教学目标层次,面向全体;讲求课堂提问的技巧,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课堂小结要精彩,梳理、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记忆;作业要分层次,新课要有预习作业,充分利用错题集,认真批改作业并及时反馈;坚持写课后反思,要善于总结每节课的得失。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3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可长可短,几句话也行。

四、顺利过关

新入职幼儿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篇4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参加工作以来,柏老师始终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把“情”倾注到每一个山村孩子身上。黑林镇地处偏远山区,经济比较落后。近年来,许多家长为寻求致富门路,纷纷外出打工,致使我们学校留守儿童偏多。春,柏老师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系列活动,并领养了一名家境贫寒的留守儿童——郑守芳。柏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呵护着这名留守儿童。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我的目标就是尽量朝着这个方向靠近。

李其进——不变的热爱 不懈的追求

海头中心小学李其进校长的心在哪儿智慧就在哪儿这一课,让我印象深刻。他用“冰山一角”和“打破鸡蛋”的事例让我明白,看事物不能一看到一面,也要看到另外一面。打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一个食物,从里面打破是一个生命。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去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有教育家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李其进热爱教育,因为热爱,教育就充满了创新、充满了探索。他认真地备好、上好每一节课。他将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重新的定位——“让学生快

乐学习”。同样身为教师的我首先要热爱教育,去爱我的学生,用爱去教育他们,也希望这条路不会太远。

宋扬——像树一样成长

吴仁艳——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

吴老师给我们提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五条建议。我们不能摸着石头过河,单纯追求成绩。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她说的这样一句话:老师如果没有青春活力,学生就没有新鲜感,没有情感的交流沟通,学生就不会真诚的和你交流。确实如此。我很喜欢她说的这样一句话:衣带渐宽终不悔——多读书。我们要持之以恒的去多读书、读好书,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吸进去的是营养,呼出来的是创新。腹有诗书气

自华,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感情、陶冶情操,所以以后每天坚持读半个小时,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篇5

为提高我市新招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使其尽快掌握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规律,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岗位工作,增强教育教学技能,成为懂规范、能教学的合格教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新任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实行‘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经教育局研究决定,对今年新招聘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新入职教师了解当前教育发展形势,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新理念,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了解优秀教师成长历程,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的精神,树立“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道德风范,明确新时期青年教师、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学习掌握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方法和技能。

通过培训,引导新入职教师在工作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拓展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前沿知识,向综合全面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尽快适应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二、培训思路

本着服务教学一线,方便教师工作与生活的宗旨,结合新任教师实际及我市教学现状设定教育教学通识和学科教学专业技能相结合的培训内容;采用专家集中面授引领和网络远程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培训项目的考核综合采用过程性评价、多方评价等方式,让新教师们既能把已丢失的专业知识拾回来,又能领悟到教育大师们传授的宝贵经验,使之在教学中实践中得以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培训目标。

三、培训对象及时间

培训对象: 20XX年前招录的XXX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四、培训时间:

1、第一阶段,集中学习(专题讲座)20XX年7月17日——7月30日

2、第二阶段,网络远程研修

20XX年8月1日——11月9日

3、第三阶段,自主研修及教学实践

20XX年11月12日—20XX年5月

4、第四阶段,考核与结业

20XX年6月-7月

五、培训内容简介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

1、教育政策法规:着眼于当今教育形势下的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规与制度,为依法执教打下基础。

2、师德修养:着眼于了解教育政策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基本礼仪,增强初任教师的专业意识,确立敬业爱岗为教育事业奉献聪明才智的正确思想。

3、班主任工作常规:着眼于班级制度建设、日常管理等,结合实践为新教师提供班级管理的方法。

4、教师心理健康:为新教师应对工作与生活环境,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并为其专业化的发展提供指引。

5、教材教法研修:熟悉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熟知学科教材的基本内容、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及重难点。了解基本的教学方法,能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教法。

6、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着眼于教学中最常用的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网络远程学习操作方法简介等。为新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作引导。

7、说课、听课与评课:让新教师了解说课、听课与评课的基本方法,为其开展教学常规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阶段、网络远程研修

本阶段新入职教师参加教师工作坊的研修,本教师工作坊区进修学校开发,新入职教师参加网络远程学习

第三阶段,自主研修及教学实践

上阶段的网络课程教学资源将继续开放至20XX年6月30日,供学员自主研修;进修学校和学员所在的学校协作为新入职教师指派优秀的实践指导教师,学员接受本单位的工作安排开展教学实践。

本阶段考核的主要内容有:学科教学、研训活动、班主任工作及其它教育工作。

第四阶段,考核与结业

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相关单位和个人,对学员为期一年的学习进行综合考核。对未合格的学员给与继续延期考核或终止培训,为合格人员颁发结业证书

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总结 篇6

2018年2月1日至2月4日,参加了XX第九期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回想当初,从2017年8月报名开始,经历中间的初审、现场复审、笔试、面试、体检、人事考察等一系列过程,看似简单的过程,但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与XX无缘,所以很幸运能够成为XX大家庭的一员,也觉得确实和XX有缘分。毕业后参加工作也已经两年多,但对于高职教师这个新的社会角色,将要面对的新的工作任务以及新的生活也有点不知所措,此次的培训使我对高职教师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方面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同时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师岗位上的不足。以下是我具体的心得体会。

首先开班仪式上教务处周处长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学院的发展以及我校高职教师的现状,李院长从“立德、立志、立学、立能”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做一名受人爱戴的好老师,并总结出要想成为一名好老师,那么必须具有“五业”精神和四种能力,即“爱业、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和“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认真教书,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只有这样才会用心对待每一节课,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工作之余我也会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这些素质和能力,使自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那么教学质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其次通过周处长对学院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的介绍,让我更快明白哪些事情是教师能做的、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教师绝对不能做的,有可能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却造成一个教学事故,这些制度的学习也为我们尽快投入教师工作节省很多时间,不会在工作中出现大错误。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也将严格按照学院的规章制度规范自身行为,在短时间内进入教师的角色,更快的适应教师工作。

此次培训中其他教授、优秀教师及前辈们在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分享,让我们对信息化教学、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活跃课堂气氛等有了初步的认识,要运用好这些方法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体会。信息化教学手段让我眼前一亮,从以前传统的手写的方式转变为现代技术的运用使教师上课工作效果更好,这是以后教师教学的发展方向。在上课过程中,如果只停留在讲课的方式,势必会导致效果不佳,那么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创新;由于自己在企业工作有两年的实践经验,而学生们没有实习经验,那么我需要针对性的向学生讲解,在上课中,也需要多和学生互动,通过与学生沟通能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模仿是最优秀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也会多多模仿其他优秀老师的上课模式,将前辈们的经验慢慢运用到我的教学工作中,设计出最适合自己最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学方法。

新入职教师的困惑与需求 篇7

新入职教师, 对于三尺讲台的美好憧憬和期待, 同时也有着焦虑和不安。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 不安和焦虑会渐渐突显出来。新入职教师是否能够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教学, 是否能够具有艺术性的解决教育问题, 是否能够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德育发展, 这都关乎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将来的发展。新入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正是对当代师范大学教育质量的鉴定和评价, 他们所面临的困惑和需求, 恰恰反映了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目的, 就是通过对新入职教师的调查, 了解新入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惑、困难, 以及他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体会到对教育学知识的需要, 为教师教育的改革提一些微薄的意见。从新入职教师的实践角度, 为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促进教师教育更好而又健康的发展。

二、新入职教师的教学感受

1. 新入职教师在教育管理学生方面的困惑, 通过对4名新入职教师的访谈, 他们主要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惑:

(1) 学生在学习上缺乏学习积极性, 出现了厌学现象。

案例:王老师教的是高一普通班, 英语基础差及自身的原因, 他们对英语的学习早已经失去了兴趣, 王老师却一直没有放弃他们班的同学, 不断的鼓励、积极的引导他们。为了保证学生们能够获得进步, 王老师做到精讲精练, 在课程设计上精心的策划, 但是在期末考试过后, 有一部分的同学还是只做了选择题, 后面的卷子几乎都是空白。有些题目只是一些基础试题, 平时反复讲解练习, 同学们因该都能做对。和一些同学谈话过后, 他们完全对自己的英语成绩漠不关心, 完全不在乎考试成绩。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 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的学习, 很多情况下是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 把自己当做了知识的接受器, 并没有内化吸收积极的思考。尤其是普通班的学生, 往往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样的问题, 对于经验丰富的熟手教师会比较容易解决, 但是对于新入职的教师他们却是束手无策的, 对此感到十分的困惑。

(2) 学生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新入职教师往往对课堂秩序的管理缺乏经验, 对于扰乱课堂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

案例:岳老师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直接接受的是高一的普通班, 班里的学生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都是靠后的。每次上课时,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吃零食, 有的甚至明目张胆地睡觉。无论岳老师在课堂上说什么, 学生们总是置之不理。岳老师说刚开始就带这样的班级, 自己十分的烦躁、郁闷, 对于自己管理班级的能力也十分没有信心。在教学过程中, 她觉得最困惑的不是对教材的把握, 而是对班级的管理和管理学生的能力。管理班级的能力比教学还重要, 班级秩序混乱教学工作是没有办法顺利进行的。

2. 新入职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困惑,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学设计与实际实施过程的矛盾。案例: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 课堂上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对讨论很不积极, 有的甚至在讨论过程中聊天。设计好的方案得不到实施, 整堂课的教学节奏就被打乱。课后王老师很郁闷, 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没有能够很好地实施, 课堂教学效果很不好。如何更有效率地备课, 正确处理教案和教学实施的关系, 仍然需要新入职的教师持续的关注。

(2) 教学价值选择上的冲突。案例:高中英语教学重视背诵, 每天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学校也会给新入职的教师分配师傅, 在师傅的指导下王老师也对班里学生英语背诵情况每天检查, 如果没有背会, 就会留下来, 直到他们背会为止。王老师发现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来说, 这真的是特别的困难。王老师十分的困惑, 并向她的师傅请教, 师傅认为学生必须背下来, 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同学, 要想尽办法也要让他们背下来。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来说, 即使他们背下了课文, 文章背后的意义他们也根本就不明白。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吗?还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价值出现冲突的时候, 新入职的教师又该怎么办呢?

3. 新入职教师对教育学知识的需求。

对4位新入职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 他们十分希望学习班级管理, 课堂管理, 心理健康,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艺术以及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大概分为三个大方面, 学生教育和管理 (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和课程理论。在大学的课程中, 主要设置教学学、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新入职教师却强烈需求教育管理学生方面的知识, 学生教育与管理知识是对每位教师都很重要的, 它能更好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对教师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对新入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一些困惑疑虑进行分析, 以及他们希望学习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 在师范教育中可以进行如下的改革:

1. 开设管理类课程, 作为师大大学生的必修课。

在对新入职教师的访谈中, 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教育学知识中, 学生管理和班级管理以及课堂管理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可以说明学生教育与管理在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正如新入职教师所说, 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 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比教学能力更重要, 因该得到重视。在我国师范大学的培养中, 对于学生教学管理方面的训练却是比较不足的。把学生教育与管理作为师范生的必修课, 这门课程不但包含着班级管理还包含着个人教师的课堂管理。

2. 可以为师范生开设教育案例赏析课。

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设计, 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而运用各种各样的经典教育案例,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 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这些会有利于提高师范毕业生到教学岗位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要完善新入职教师的专业发展。

刚从师范大学毕业的新入职教师, 对于自己的发展都有着很强烈的意愿, 中小学应该不断完善新入职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和知识体系,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摘要:新入职的教师都会面临着很多困惑与需求, 他们在学校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对新入职教师的访谈, 探究他们在教学中的困惑和困难的教学事件。新入职教师希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学生、教学方面和对教育学知识的需求方面。

关键词:新入职教师,教师教育,困惑,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丽萍.目标管理在高校示范班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雷丽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 2003.

[4]刘益民.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新入职教师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8

一、 小学新入职班主任所面临的期待与现实的冲突

1.学校的信任与新入职班主任的不自信

学校选择新入职教师担任班主任,其初衷是想要通过班级组织管理迅速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校相信新入职教师会在担任班主任的实践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同时,班主任不仅负责教学方面的主要事务,还要组织管理班级,掌握了解学生的一切动态,也要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即班主任除了要对学生在校的一切事务全权负责外,还要兼顾其他的事务。比如,在处理与其他同事关系时,班主任要学习与其他科任教师沟通、交流合作;在处理与家长关系上,班主任要时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时刻了解学生在校的动态;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新入职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积极地融入学生群体中,深入了解每一类学生。而学校尝试让新入职教师担任班主任,这一做法本质上是想通过实践对新入职教师的成长加以期望。而实际上,如此作为会不自然地给新入职教师施加压力,使其感到不自信。同时,“学校随意性较强地使用新教师,这增加了新教师的焦虑”[1]。大多数新入职的教师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面对不再单一的生存环境,甚至会遇到多方面的冲突,而现实又需要新入职教师能尽快适应,积极投身于教师工作中。但刚参与工作,便要接手班主任这一职务,这使得许多教师显得不自信。他们会担心能否胜任班主任的角色,在教学工作中如何与学生愉快地相处,工作上如何与其他科任教师相处,校外如何与家长进行交流。这些都成为新入职班主任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据一些新入职班主任反映,他们本身并不希望担任此职务,因此,新任教师对班主任职务的期许仅仅是学校单方面的期望。

2.家长的质疑与新入职班主任的两难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日益重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愈来愈大,同时,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度也逐渐上升。择校难问题解决之后,择师就成为了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入学之初,或者每一新的学年,择师调班的现象最为普遍,而家长择师时倾向于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家长对班主任教师的关注度也成为调班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新入职教师往往年轻缺乏经验,很多家长就会从主观意识上抵制接受新教师,不仅对其教学能力持怀疑态度,对其是否能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是否能管理好班级、胜任班主任职位等更是表示担忧,甚至质疑。尤其小学阶段是知识基础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小学生身心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家长的担忧与质疑会让新入职的教师陷入两难的困境。原本新入职的班主任在学校的期许与鼓励下,会由被动的接受变得主动。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工作体验也会使新入职教师热爱教师岗位,从而下定决心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而家长的这一质疑会让教师刚刚树立起来的自信消沉下去。教师会反复思量,甚至对自己的胜任能力提出质疑。而且,作为班主任,与其他科任教师相比,与家长的交流也最多。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家长,这些家长个性、脾气不一,无疑会给新入职教师带来交流沟通上的困难。在处理这些关系时,教师会不自觉地陷入自我反思,质疑自己能否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这时,学校对新入职班主任的期许与家长对新入职班主任的质疑,使新入职班主任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反而不利于其自身专业素养的发展。

3.新入职班主任的自我否定

抛开学校和家长两个因素,新入职教师从踏入社会就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应对复杂的人际交往,要面对诸多挑战。而新入职班主任面临的问题则会更多,上至领导、同事、家长,再到差别各异的学生,哪一方面存在问题都有可能使新入职班主任陷入自我否定中。以学生为例,新入校的学生才刚满七岁,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极不成熟。而小学阶段对小学生的成长又至关重要。面对性格迥异的学生,新入职班主任首先会对自己的胜任能力产生自我否定。同时,新入职教师在这一阶段尚未确立威信,一个问题解决不好就容易引发新入职教师对自己不满意,从而陷自己于自我否定的境地,严重时还会降低其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程度,进而影响下一阶段的自我成长与发展。一些新入职的教师也纷纷表示:刚踏上教师岗位,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备课,再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多少会有些力不从心。甚至,有的教师会找关系、走后门来逃避担任班主任。而已经担任班主任的新入职教师也开始对教师职业产生倦怠,不少教师甚至表示想要调换工作。

二、 小学新入职班主任解决此类冲突时的几点对策

1.树立职业信心,化挑战为机遇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既然学校给了教师自我成长的机会,教师就应该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早日树立职业信心,化挑战为机遇。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在职业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2],或多向有经验的班主任教师请教,吸取经验教训,并时刻反思总结。还应该知道,任何一个专家型的教师,或者有丰富经验的班主任教师都是从新手做起的,这就鼓励教师要树立自信心,确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顺利完成班主任工作。同时,也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将这一过程当成一个必经阶段,并要善于发现这一阶段过程中的美好一面,将被动适应化为主动接受。

2.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是新入职班主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在处理与领导关系时,要善于听取领导的建议,遇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反馈,多向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实际上,有经验的教师,“特别对于新教师形成熟练的教学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3]。其次,在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时,要明白教育教学是一个集体协作完成的过程。无论是培养学生还是管理班集体都离不开科任教师的努力。新入职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各科任教师交流、沟通、协商制定工作计划,要善于与科任教师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要耐心地与家长沟通,积极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遇到不理解的家长时,也要耐心给他讲解。总之,新入职班主任要学会处理各种关系,并在处理关系的过程中积累经验。

3.以生为本,热爱学生

与传统教育相比,新时代的教育更注重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新入职班主任也应树立以生为本的信念,热爱学生。作为教师,首先要学会主动了解学生。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向师性和模仿性会习惯把教师当作自己的另一个社会权威,即家长的代理人。同时对教师的期望也比较大,这就需要教师时刻谨言慎行,做好学生的榜样。同时,班主任在管理班集体时尤其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能够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此外,还要格外留心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关爱为主,以赞扬代替惩罚,时时刻刻以生为本。

参考文献

[1] 邓艳红.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3).

[2] 韩冬梅,周屹.初任教师入职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师发展论坛,2011(10).

[3] 李良.中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问题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新入职行员培训心得 篇9

扬梦想之帆 从建安起航

认真学习才能进步到建安公司来了一段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师傅让我熟悉并使用了各类检测设备,学习了建筑用碎石、卵石的颗粒级配和针片状砂石的检验,在学习过程中,还是有不少体会和想法的.工作时一定要一丝不苟,仔细认真.经常检测一下自己的工作结果,以确定自己的工作万无一失,每项工作过后要进行总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通过总结与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并从中总结工作经验.有一次在水泥胶砂成型的试验中,最后一步刮平表面,一直做不好,成型后的试块儿表面不平,导致抗折、抗压强度出现偏差,练习了几次之后,表面刮平了,但是由于没有放平,最后成型的试块高度出现了问题.看似简单的一个成型试验,在我手里做了多次,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这件事情告诉我做试验,一定要认真,全身心投入,只要不注意,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重大的失误.当然做试验不是单纯的在那儿动动仪器,而是要充分的将理论知识应用在实验中去,每一项实验,都要知道其标准规范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结果才是合格的,这就需要认真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有了理论再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的各种异常,我相信我会慢慢的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慢慢的这些实验仪器会成我为我手中美妙的音符.品味工作第一周忙忙碌碌间,一周短暂而紧凑的入职培训在上周末结束了,我来到了建安公司商砼分公司,开始了正式工作的生活.从7月22日早上,跟随商砼分公司书记来到检测中心实验室,到今天接触工作已经一周,一周的时间,如果说我完成了从一个懵懂的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蜕变,显得有些不恰当,因为需要我去掌握的东西还太多,我就将这周学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作为工作第一周的总结和回顾吧!初进办公室,内心着实紧张,自己究竟能发挥多大的工作能力,体现多少的个人价值,都充满未知.但是周边同事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使我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其中.

高校新入职老师培训心得 篇10

2017年6月12日,我正式成为**学院的一员。这一天,注定成为我人生中极不平凡的一天。刚刚进入**学院的我,对于学院的发展历史及教师教育知之甚少。入职之初,学院对我们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将我从一个教学白板转变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白了教育的本质,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也结识了很多青年才俊。

开训仪式上,学院**院长寄语新教师要牢记宗旨,站位高远;善于学习,提高素养;转换角色,融入团体;努力工作,成就事业,早日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院长向我们讲解了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和如何上好一节课。好教师要著书立说搞好科研,讲好课程,带好学生,搞好交流。上好一节课要明确标准、基本问题、教学各个环节与要求及注意仪表仪态和突发情况的处理等问题。

科研处**处长介绍了职称评审标准及论文课题要求,并表明学院明令禁止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和决心。学生处穆永恩处长介绍学生工作主要包含思想政治工作和行为规范,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把握学生行为状态、了解学生需求。每一位大学教师都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者。教务处**处长强调了教师教学过程的规范要求,教师只能先对自己严格要求,才能去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校的相关制度。课堂教学效果首先要看学生学的好不好,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以教师为主体。人事处**处长介绍了学院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并委派资深教师作为我的一对一指导教师,相信资深教师的传授将使我获得宝贵的教学经验。

财务会计系**主任的授课让我受益匪浅。入职之初要做好职业规划,努力提升教学质量,认真完成日常工作,统筹推进科研工作。对一项工作首先要热爱,然后才能脚踏实地的做工作。基础部**教授的观摩课,主题为文化与媒体的关系,让我明白了讲好课要注意五个关键要素,课堂导入、充分备课,课堂设计、主线稳固,把控得当。

结训仪式上,**院长教导新教师要涵养师德、爱岗敬业,锤炼真本事,勇于实践。会后进行教师宣誓,那一刻真真切切觉得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了。

通过此次学习,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育人目标

(一)明确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规划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入职之初便树立长远的自身目标。我的科研室主任**老师告诉我,只要你想做又愿意做的事情,一定能做成。似乎教授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将它拆分成3年规划,5年规划,又一个5年规划,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二)树立长远的育人目标

老师的职责便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育人,首先要求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次,要不断地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只有充分地了解新时期大学生尤其是90、00后大学生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地育人。再次,还要将育人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总书记指出:高校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即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具备较强就业竞争能力的大学生,更是要培养祖国未来的接班人。

二、加强自身素质学习,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一)加强自身素质学习

首先,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虽然研究生毕业,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对教育教学理论的专业知识却是空白。要提高教学水平,需重视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专业书籍和优秀资源学习,尽早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的内涵。

其次,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代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高专教育,应在传授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如何获取、掌握所需知识和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教会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适度掌握知识数量和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二)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首先,不断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老教师有一句话“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新时代的知识日新月异,尤其像市场营销这样与时俱进的专业,更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学有可用。

其次,将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课前要充分备课,多像老教师学习方式方法,注意教学技巧。教师有了自来水,还要注意对着学生的方向进行给予,不要满天狂撒,也要注意适度而为。从而真正地将教书育人化为对学生有用的实践。

三、努力工作,成就事业

**院长寄语新教师的最后一条便是“努力工作,成就事业”。我想,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本就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教学是一门艺术,做好它靠天赋,更靠勤奋。把教师当成毕生的事业去努力,热爱教育、常怀热血,虚心谨慎,早日做成一门学问。

求学问者无私无畏,教育者自古清贫。谢华主任的这两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作为一名教师,要甘受寂寞,踏实搞科研,锤炼自己的真本事。

新入职教师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 篇11

雷纳 (Ria) 等人通过对课堂情境中新教师情绪的研究, 认为坚持教案和维持学生活动是影响新教师情绪的主要因素[2]。事实上, 新教师对工作中的诸多生活事件都非常敏感, 课堂情境可能是新教师情绪波动的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一个新入职教师的案例分析, 探讨了新入职教师的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并在现状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建议。本研究中的“新入职教师”特指正处于入职后第一学期的教师, 简称新教师。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中的M老师是一名新教师, 男, 某师范大学的师范生, 毕业后考入江苏某小学, 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在M老师入职小语教师之前, 笔者就与其相识。在M老师刚入职的半年中, 笔者通过面谈、电话、邮件形式对其工作情况以及所遇到的疑惑进行了八次交流, 并且尽量在交流后对所有信息进行整理。在研究中, 除了访谈资料外, M老师也提供了大量的文本资料, 包括38篇工作日记与2篇教学反思, 共一万余字。

本研究借助分析软件N Vivo9.2的编码 (C o de) 、查询 (Query) 与矩阵 (Metrics) 等功能对资料进行分析。所谓编码就是创建节点, 即归纳出某段或某句文字材料的主题词。在NVivo9.2中, 编码主要被归为两种:自由节点 (Free Node) 和树状节点 (Tree Node) 。笔者在多次审读文本资料后将资料导入软件, 根据开放编码 (Open Coding) 、主轴编码 (Axial Coding) 和选择编码 (Selective Coding) 的顺序进行编码。在开放编码阶段, 对重现次数多的某类概念范畴的信息点进行自由节点的编码, 在此阶段的节点命名可与参考点相同, 所谓参考点是指文本中的原始文字段。如果一段文字涵盖几个节点的信息, 则将其编辑为多个节点的参考点。在选择编码阶段, 对在第一阶段所得的自由节点进行归类, 合并意义相近、相同的节点。例如:将“自己的字写得那么丑”“这粉笔字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等多个自由节点归入“自卑”树状节点。在第二阶段, 将所有自由节点归入了17个树状节点。接着, 进入编码的最后阶段——选择编码, 即形成核心主题。通过对树状节点的高度抽象得出两个更具概括性的主题:情绪状态和影响因素, 其中情绪状态包括8个核心概念, 即8种情绪状态;影响因素包括8个核心概念, 即4个人物因素和4个事件因素。在完成三个阶段的编码后, 利用NVivo9.2的查询与矩阵功能对已编码的资料进行分析, 寻找各个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了解高度相关的两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对情绪状态与影响因素两个概念做交集进行查询, 矩阵编码结果见表1, 表格中的数字表示两概念在文本中共同出现的频次。

二、研究结论与分析

1. 八大情绪:正负情绪混合交织偏消极

本研究通过对M老师的访谈资料与文本资料的仔细梳理, 得出以下结论。首先, 根据情绪引发的频率, 新教师容易产生的八大情绪依次是:欣喜、自信、失落、慌张、担心、自卑、烦恼、无奈, 而以欣喜、自信为主的正性情绪引发次数要低于负性情绪。由此可见, 新教师的正性情绪表现单一, 而复杂多样的负性情绪在整体上占优势。其次, 新教师的情绪体验中具有继时性混合现象, 尤其是不安与失落、担心与自卑两组情绪状态, 比如某一事件直接引发了不安情绪, 继而在事件处理中又产生了失落情绪。可见, 新教师的情绪感受容易由单一型发展成混合型。

2. 八大影响因素:人物事件共生互动酿悲喜

通过质性分析, 我们将新教师的情绪影响因素分为两大类:人物因素与事件因素, 前者包括同事、领导、学生与教师自身, 后者包括教学工作、考试成绩、学生管理、专业技能。从情绪状态与影响因素的矩阵查询结果可以看出, 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教学工作三个因素与教师情绪之间存有较高的关联, 并且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 这三个因素在正、负性情绪上的交集数目都较大 (详见表1)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 在新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中, 教师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工作占有主导地位, 并且它们在情绪的产生与变化中扮演着“双重角色”。

3. 情绪状态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探讨

心理学研究对情绪的产生机制有众多理论假说, 尚未形成定论, 但这并不阻碍我们从现象学的视角来探索新教师情绪的影响因素。通过对M老师的案例分析, 笔者以教学工作、专业技能、学生管理与考试成绩四个关键事件为线索, 对新教师情绪状态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解读。

(1) 教学工作:多忧多愁少欢喜

在前两个月的教学工作中, M老师的负性情绪体验明显多于正性情绪, 总是徘徊于失落、不安与烦恼之间。M老师的开篇日记就写自己是在失落中站上小语教师岗位的——“校长问我喜欢什么, 明明说的是数学, 为什么要我教语文……”M老师不仅对领导的安排很气愤, 并且觉得自己的教学工作无从下手, 不知所措。究其缘由:首先是教学事务冗杂繁多, 新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各项工作, “天天跟打仗一样, 一进学校大门就不会停下, 上课, 批作业, 订正, 还有杂七杂八的事情”;其次是教学事务过于细致, 不少人性化的工作过于繁琐, 比如批作业“不准打叉, 还不准打大勾, 要一题一勾, 打小勾时还不能碰到学生的字, 说那是不尊重学生”;最后是教学工作要求高, M老师的课堂秩序较差、教学效果不佳, 这就使得他对随堂听课、公开课都特别紧张。直到下半学期, M老师才逐渐熟悉了教学工作, 从教学工作的成果中找到自信。

(2) 专业技能:“卑喜”交加求突破

事实上, M老师起初对语文科目反感的真正原因是缺乏专业能力——“字写得那么难看”“上课的语调没有轻重缓急, 听起来没有感情”。M老师对专业能力的不安与担心在实践中成了关键问题, 尤其是粉笔字。M老师感觉到学生“眼神中露出了不屑”, 随后就遭到了家长的告状, 校长还特意开会强调“现在的年轻教师, 粉笔字写得很不好, 学生都会觉得那个字不好, 那你怎么去教学生呢?”粉笔字问题给M老师带来的情绪体验由起初的不安发展成失落, 并在随后效果甚微的练习中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粉笔字问题将M老师卷入了入职后最艰难的时段, 时常被自卑与失落的情绪缠绕着, 即便如此他也从未放弃练习粉笔字——“今天邱老师夸我勤奋, 还帮我请徐老师给予指导”。M老师始终希望在薄弱环节中寻求突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3) 学生管理:无奈不安成困惑

M老师所在学校的学生主要是外来务工子女, 家长很少有时间教育孩子, 而且多数家长坚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方式, 例如“曾同学见到他爸就跟老鼠见到猫一样, 吓得直接哭了, 不过他爸打起人来也真狠, 二话不说, 两记大头耳光……”M老师被那一幕震住了, 原本想得到家庭教育支持的心一下子落入了万丈深渊, 并得出“越是调皮、越不做作业的学生越不用找其家长”的结论。M老师对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很无奈, 也很矛盾。虽然他不认同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 但认为这种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在家长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难以改变。与此同时, 令M老师不安的是自己的职业情感倾向:如果与学生打成一片就会失去典范, 而使学生惧怕你就会遭到躲闪。在入职后的半年间, M老师也尝试用不同的职业情感倾向来辅助教学, 却依然陷入了困惑。

(4) 考试成绩:喜忧参半成动力

新教师的关注点由日常工作转移到学生成绩, 是新教师逐渐适应教师工作的表现。M老师的前半部日记主要记录了自己与日常工作的磨合, 后半部主要记录了对学生成绩与差生管理的处理, 他在入职三个月后熟悉了日常工作, 进而将精力转向学生的成绩。

当M老师开始关注学生成绩时, 学生成绩便成了他的情绪“晴雨表”。学生的期中成绩给了M老师一记重击——“数学和英语都是我们班好, 就是语文不行”, 使他“感觉在其他老师面前有点没面子”, 心情更是落入了谷底。但是, M老师的意志力在负性情愫的刺激下变得坚强起来, 他在失败中总结原因, 主动向同科老师请教教学方法, 并得出“补差是对提升平均分最好的办法”。最后的期末考试得到了喜人的成绩, 这份喜悦之情重新点燃了M老师的“好教师”梦想与信心, “我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M老师在自身专业能力的突破中并未取得显著成效, 而在狠抓学生成绩的努力中体验到了成就感, 使他对学生成绩的情绪由忧转喜, 同时这也强化了他将学生成绩视作工作重心的观念。

三、研究反思与建议

M老师的情绪状况不是一个特例, 而是新教师情绪偏消极现象的缩影, 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新生代教师的健康发展。

首先, 应正确引导教学工作与专业技能的“双重角色”作用, 避免新教师负性情绪的泛化。上述案例分析表明, 在新教师的入职初期阶段, 教学工作与专业技能是情绪变化的两大关键因素, 它们既能引发教师的负性情绪也能引起正性情绪, 扮演着完全相反的“双重角色”。换言之, 新教师由于缺少职业经验、专业能力的支撑, 在教学工作与专业技能中容易产生压力累积、遭受重复挫折, 继而产生低程度负性情绪甚至情绪障碍;同时由于新教师缺少自我评价的参照标准, 容易满足于自己的工作成绩与专业技能, 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由此可见, 如果能够有适当的引导, 新教师完全可能以积极正面的心态克服负性情绪的泛化。为此, 老教师要借助“过来人”的经验帮助新教师消除负性情绪, 一方面在“师徒制”结对带班的过程中, 要着重指导新教师的专业能力, 并给予肯定与鼓励;另一方面, 要有意识地为新教师创设成长环境, 比如开展事件经历、微笑练习、情绪日记等团体辅导活动, 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平台。

其次, 应及时扭转新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认知偏差, 缓解负性情绪对“好教师”理想的消解。有研究者认为新教师的职业理想容易遭到教学工作的“现实冲击”[7], 更为严重的是, 失控的负性情绪将会反噬教师梦想与教育理念, 这势必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造成严重的冲击, 使其偏离原有的轨道。我们通过分析认为, 一方面是新教师的岗位环境与其设想相距甚远, 使其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另一方面是职前培训忽视了教师理想、职业情感培育。好教师的成长没有捷径, 然而新教师容易走入“教学能力提升缓慢, 教育科研难做, 不如直接抓学生成绩”的认识误区, 仅将“好成绩”视作“好教师”的衡量标准, 逐渐变成一台教学机器。为此, 地方教育部门在新教师培训中既要狠抓教学技能, 也要重视新教师情绪胜任能力的培养;另外, 学校领导应严格依据新教师的学科专业安排教学科目, 坚持“育师为主, 用师为辅”的新教师管理策略, 呵护新一代教师的健康成长。

最后, 应要求新教师自觉提升职业技能与受挫能力, 激发积极向上的正性情绪。根据弗朗西斯·富勒的理论, 新教师正处于“关注生存阶段”[8], 而且这一阶段的发展会影响到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从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 新教师正性情绪的引发主要源自教师的自身素质, 尤其是职业技能与受挫能力。M老师在总结中也曾提到, “抗挫折能力对新教师成长至关重要, 它对负性情绪具有‘化负为正’的效果”。为此, 新教师入职后应做好两项工作, 一是尽快完成主修专业与学科教学的对接工作, 熟练掌握各项职业技能;二是对职后压力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要有“永不放弃, 永不言弃”的毅力, 笑迎挑战。

参考文献

[1]Day, C.&Leitch, R.Teachers’and Teacher Educators’Lives:the Role of Emotion[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1 (17) .

[2][6]Ria, L.Beginning Teachers’Situated Emotions:A Study of First Classroom Experiences[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2003, 29 (3) .

[3]Hargreaves, A.The Emot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98, 14 (8) .

[4]尹弘飚.教师情绪:课程改革中亟待正视的一个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6) .

[5]孙俊才, 卢家楣.国外教师情绪研究的视角转换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07 (7) .

[7]蔡文娟.语文新教师专业成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4.

上一篇:3月争先创优活动汇报下一篇:《雷锋的微笑》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