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关系的转接(精选10篇)
有介绍信就可以办理组织关系的转接,不需要档案和其他东西。你说的应该是党员档案,你应该是预备党员吧,预备党员在转正时需要党员档案。建议你先去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之后由单位党组织开党员档案的调档函给人才,正式党员不需要。
调 档 函
xxxx人才交流中心:
xxx原为xxx大学(学院)xxx系(院)xxxx专业xx届毕业生,其党组织关系现已落入xxxx(党组织名称)。该同学将于xx年xx月xx日转正,为方便审阅其预备党员材料,现提请贵处将该同学党员档案移交至我单位代为保管。
感谢贵处对我单位工作的支持!
致礼!
中共xxxxxxx(盖章)年 月 日
材料请寄: 邮编: 联系人:
2、应该重新去开介绍信,把党费补齐。
一、党组织关系转移要求:
1、转移党员组织关系,要由本人亲自办理或由党组织派人办理手续,不得委托他人特别是非党员代办。
2、党员在接到组织关系介绍信,要妥善保管,也可以由党内交通或机要通信传递。党员要在介绍信注明的有效期内,到所去单位的党委组织部门办理接转组织关系的手续。如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接转手续,介绍信就自行作废。
3、对于无正当理由,6个月不转组织关系,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应按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
4、预备党员转入需移交入党志愿书等党员档案。
二、党组织关系转移办理程序
(一)转入办理程序
1、原党员关系所在党组织开具介绍信;
2、接收党组织开具接收证明;
3、携带介绍信、接收党组织证明到党委办理转入手续,填写党员基本情况表;
4、将党委开具的介绍信交到接收党组织。
(二)转出办理程序
1、原党员关系所在党组织开具介绍信(要求注明转去何党组织、转移原因、党费缴纳情况);
以前, 军队财务部门在办理退役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时, 首先要向安置地社保经办机构发函要求其提供银行账号, 然后根据复函完成资金拨付, 军地之间需要点对点进行业务、信息、资金对接。按照以往流程, 退役人员要在军地之间往返多趟提交资料。
按照湖南省推行的新模式, 退役人员在军队期间的养老保险补助资金, 全部由省社保局统一接收、入账;业务受理和经办模式不变, 仍由安置地或户籍地社保经办机构负责。
所去单位是指能让毕业生组织关系落户的基层单位。
抬头单位是指所去单位隶属的上级组织,抬头单位最低级别为县(处)级。补充说明:
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组织关系的党组织 :
(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7)铁路系统的各铁路局党委组织部
一、外省:
例1:某同学去宁波塑料厂工作,该公司为私企,本身不具备组织关系接受能力。
经询问若“所去单位”填写“宁波市人才交流市场”,且此人才交流市场组织关系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区委组织部,则“抬头单位”填写“浙江省宁波市**区委组织部”。
若“所去单位”填写“宁波市人才交流市场”,且此人才交流市场组织关系隶属于浙江省宁波市委组织部,则“抬头单位”填写“浙江省宁波市委组织部”。
例2:某同学去广州蓝月亮有限公司工作,且该公司本身具备组织关系接受能力。
经询问若“所去单位”填写“广州蓝月亮有限公司”,且广州蓝月亮有限公司组织关系隶属于广州黄埔区云埔工业区党组织,则“抬头单位”填写“广州黄埔区云埔工业区党组织”。(此处要明确云埔工业区是否为处级机构,否则应改为“抬头单位”填写“广州黄埔区委组织部”。)
例3:某同学去宁波大学工作或读研。
经询问若“所去单位”填写“宁波大学”,且宁波大学组织关系隶属于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组织处,则“抬头单位”填写“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组织处”。
二、省内:
例1:某同学去襄樊五金贸易公司工作,该公司不具备接受组织关系能力。经询问若“所去单位”为“襄樊市人才交流市场”,且襄樊市人才交流市场组织关系隶属于襄樊市**区委组织部,则抬头单位为“襄樊市**区委组织部”。
例2:某同学去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该公司在襄樊,具备接受组织关系能力。
经询问若“所去单位”为“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组织”,且该公司组织关系隶属于襄樊市**区委组织部,则抬头单位为“襄樊市**区委组织部”。(关于到企业的组织关系介绍信,有的企业是归市委组织部管理,有的直接属于省国资委管理,这要搞明白,两种情况的抬头是不尽相同的)
三、未就业或自行挂靠档案者:
可将组织关系转至父母单位党组织、人才市场党组织、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经询问“所去单位”为“**”,且该地组织关系隶属于**市**区(县)委组织部,则“抬头单位”为“**市**区(县)委组织部”。
四、在本校本学院读研的党员不需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
湖北工业大学党员组织关系转接须知
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是党员身份的证明。每位党员在离校时都必须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党员调出或外出6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应按照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党员调出或外出6个月以内、或流动性较大,地点不固定的,一般应出具党员证明信(即党员临时组织关系介绍信)。转接正式组织关系,应当凭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根据中央组织部有关文件规定,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正式组织关系的,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行使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转出党员临时组织关系的,党员仍在原单位党组织交纳党费和享有党员权利。
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的意见》(中组发[2004]10号)规定,高校毕业生党员,已经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 3 织关系及时转移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或工作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
1.个人人事档案所挂靠的人才交流中心党组织; 2.工作单位所在地街道党组织;
3.本人或父母户口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4.父母所在单位党组织。
(二)毕业生党员转接组织关系的基本程序
1.转往湖北省以外:党支部→学院分党委→校党委组织部→中共湖北省高校工委组织处→所去单位的上级党组织(具有在全国范围内直接接收组织关系权限的党组织)→所去单位的党组织。
2.转往湖北省以内:党支部→学院分党委→校党委组织部→所去单位所在地市(县、区)委组织部→所去单位党组织。
3.毕业后留校或考入本校继续学习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支部→学院分党委→校党委组织部→留校工作单位或读研单位党组织(其中,继续学习所在单位与毕业前一致的,直接由所在学院在报送党员信息登记表时,按要求填报,不必另行办理组织关系转接手续)。
(三)毕业生党员材料的归档:
1.归档材料的内容: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要求,党员入党过程中所有的教育、考察材料都应归入本人档案,主要包括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等。
2.归档时间及要求:各学院党委应将学生党员入党材料进行整理,确保材料完整,并于5月底以前集中转至学校学生工作部学生科档案室(大学生活动中心三楼)存档,在材料交接的过程中,应办理交接手续,以备查。
(四)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其他事宜:
各学院党委办公室要在毕业生党员离校前,认真填写《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移登记表》一式二份(一份报校党委组织部,一份由学院党委留存备查),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发给毕业生党员。
五、党员组织关系的校内接转
1.党员在校内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之间调动时,由原所在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校党委组织部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再到所去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报到。
2.党员在所在的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内部跨支部调动的,不需办理党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六、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中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丢失的处理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应当由党员本人自己携带,一旦丢失,党员要及时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或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党组织应对丢失介绍信情况进行审查,如确系本人不慎丢失且时间不超过6个月,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组织关系丢失时间超过6个月的,一律按自行脱党处理。
(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过期的处理
党员自带组织关系应及时转移。不按期转移组织关系是组织观念淡漠的一种表现,也是党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对于无正当理由,不及时转移组织关系,导致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过期的,应给予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其中超过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按照党章规定作自行脱党处理。
(三)党员组织关系写错或改派的处理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写错或所去单位发生变动需要改派的,可持原介绍信在有效期内到校党委组织部重新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对工作单位在有效期后发生变动需要改派的,可持原介绍信在6个月内(从介绍信开出之日算起)到校党委组织部重新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
(四)出国(境)党员组织关系的处理
转接手续的有关要求及说明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转接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组织一项严肃的工作。为了加强对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管理,避免在这项工作中出现差错,院党委组织部专门制定有关规定和要求,希望各系部党总支传达到每位毕业生党员,并做好相关统计工作。
一、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程序要求
1.毕业生党员(包括预备党员)离校前,要向所在系部党组织提供“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统计表”有关信息(详见附表1),系部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按要求审核汇总后,统一用A4纸打印,派专人到组织部统一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
2.各系部党组织从组织部开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交毕业生党员随身携带,并做好毕业生党员档案整理及档案密封,交由学生自带。
3.毕业生党员要按照“介绍信”规定的转接“有效期”内到接收地党组织办理转接手续。
二、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中有关填写要求说明
1.介绍信(详见附表2)中第一联由院党委组织部留存,第二、三联由学生党员自带。
2.第二联横线①填写“毕业去向单位有接收权的上级党组织”名称,具体名称由学生党员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向就业或去向单位咨询。
3.第二联横线②填转出地的毕业院校(一般应与毕业证盖章校名一致)。
4.第二联横线③填具体毕业去向单位。
5.第二联④“有效期”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放宽,转本省范围的可填80天,转外省的可填90天。
6.第三联由接收党员组织关系的基层党委在接收党员后一个月内邮寄或传真至我院党委组织部。
三、关于填写介绍信①栏(毕业去向单位有接收权的上级党组织名称)和介绍信③栏(毕业去向单位)的具体说明
1.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党员
(1)考取山西省内院校研究生的①栏直接填“中共×××大学党委组织部”,③栏填“×××大学×××院(系)”。
(2)考取外省院校研究生的①栏需填写该院校上级有接收权的党组织名称,如考入天津工业大学研究生,应填“中共天津市委教卫工委组织处”;考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应填“中共湖北省高校工委组织处”。由于各省高校上级党组织名称不同,考取研究生的党员可根据录取通知书中要求填写或电话等方式向考取院校咨询;③栏可直接填写考取院校名称,如“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有具体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党员
在①栏一般填写该就业单位有接收权的上级党组织名称,如就业单位为“河南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则①栏中可填“中共河南新乡市委组织部”,就业单位为“新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则①栏中可填“中共山西省国防科工委组织部”。由于各就业单位的上级党组织名称和隶属不一,需毕业生党员直接向其就业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咨询。③栏可直接填写就业单位名称。
3.暂无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党员
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党员,可将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也可随学籍档案转移到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劳动)服务机构党组织。
(1)组织关系回原籍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的,在①栏中填写原籍或父母居住地县(区)一级的党委组织部(地级市开到该市区一级),如回太原市尖草坪区迎新街南寨办事处新华社区,则①栏填“中共太原市尖草坪区委组织部”,③栏直接填“太原市尖草坪区南寨办事处新华社区”;如回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东团部乡养老河村,则①栏中可填“中共涞源县委组织部”,③栏填“涞源县东团部乡养老河村”。
(2)组织关系想随学籍档案转移到县以上各级人才市场的,在①栏中填写该人才市场上级有接收权的党组织名称。如去山西省人才市场,则在①栏中填写“中共山西省省直工委组织部”,在③栏填写“山西省教育厅机关党委(人才市场)”,由于各省各级人才市场党组织隶属不同,填写要求需毕业生党员向该人才市场组织人事部门具体咨询。建议学籍档案准备去各级人才市场或本省各级大分办的同学,特别是尚未转正的预备党员,最好把组织关系转原籍或父母居住地党组织,便于党员管理教育。
四、有关要求
1.要求毕业生党员妥善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组织介绍信”,谨防丢失,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就业或去向地党组织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并提示接收地党组织在一个月内将回执联(三联)邮寄或传真至我院党委组织部。
2.就业单位有变动的个别毕业生党员,可在暑假开学一个月内带原介绍信回学校党委组织部重新开具“介绍信”(原介绍信丢失不予办理)。
3.要求毕业生党员要增强党员意识和组织观念,对于个别学生党员开具介绍信后长时间不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若无特殊原因,超出有效期后,学院党委组织部不再重新开具“介绍信”,并按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的要求,做出相应处理。
4.尚未转正的预备党员,更要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自觉接受转入地党组织的继续考察,争取在一年预备期满后按时转正。
5.对于暂无固定就业单位准备外出临时就业的毕业生党员,要求先把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党组织后,持所在党组织颁发的“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临时就业。
附:1.×××年×××系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移统计表
2.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式样)
授权委托书
本人(身份证号),特委托青岛思达管理顾问有限公司代为办理党组织关系转出手续,所代理事项经本人授权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合法有效。
本人承诺所提供的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和接收单位准确无误,代办信息真实合法有效,收到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后在有效期内及时落下,并将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联通过传真或邮件的方式回传,因个人原因导致党员组织关系转移介绍信信息有误、超出有效期、遗失等致使党员关系无法转落的,责任自负。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抬头: 党组织关系介绍信接收单位:
(抬头一般为XX组织部或XX市直机关工委,接收单位为XX党支部,到村/社区一级的需提供村/社区上一级镇/乡/街道办名称)
邮寄地址: 收 件 人: 联系电话: 邮寄方式: 最迟办理完毕时间:
备注:代办业务邮寄费用自理,思达公司不收取代办服务费,请注明邮寄方式及最迟办理完毕时间,以便安排办理。
一、户籍迁移:
录取为非定向和自筹经费类别的.研究生报到入学时须带户口迁移证或集体户口卡(可自行决定是否将户口迁至我校集体户口,委培生、定向生、北京户籍的学生不迁入户口)
注意事项:
1、迁移证上的姓名、身份证号必须与录取通知书上的一致。
2、迁移证上出生地和籍贯应填写至市或县,婚姻一档必须填写婚姻状况。
3、户口迁入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或首都师范大学(如迁出地址填写错误不能手写改正,只能重新机打迁移证)。
4、户口迁移证应在迎新现场交到“户口办理”处,最晚须在9月30日前交到学校户籍办,逾期将不受理户口迁入申请,入学时不迁转户口的学生在学期间不得再申请户口迁转。
注:户口迁移咨询电话:010-68902612
二、党组织关系转接:
团员携带团员证入学报到后到本院(系)团委注册(报到当日不需办理)。
党员携带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应在迎新现场交到“组织部”处进行转接。
注意事项:
1、从京内单位转来,抬头写“首都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2、从外省市以及在京的中央国家机关、军队系统、国资委下属企业、银行系统、铁路系统、民航系统、全国性社团或机构等单位转来,抬头写“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处”。
一、党组关系转接程序
1、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出具党员介绍信。
2、党员个人持介绍信到县委组织部转接党员组织关系。
3、党员个人持组织关系介绍信到单位报到。
4、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复转军人组织关系由师以上机关出具介绍信,由县委组织部接转到其居住地村或社区党组织。复转军人预备党员组织关系,根据中组通字 [1999]58号文件规定,“预备党员军人原则上不准退出现役”,确实需要退出现役的,由其所在团以上政治部门开具证明信,证明退出现役的理由。
5、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已经落实单位的,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单位;未落实单位的,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所在的乡镇党委,再由乡镇党委转到所在村或社区党组织。
6、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将其组织关系转到居住地所在的乡镇党委,再由乡镇党委转到所在村或社区党组织。
二、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应注意的问题
1、《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的身份证明,党员工作调动(或退休)、毕业生党员离校、新大学生党员入学等必须及时转接组织关系。
2、为确保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和相关信息填写准确无误,《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由本人亲自办理,并由本人携带,其他任何人员不得代办。
3、党员开出的组织关系,不得长期放在自己手中,必须按照组织部们在《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中规定的有效期限内进行转接。
一、存在的问题
(一)退役军人转接党组织关系方面
一是退役士兵自主就业安置时,部队先开出介绍信让士兵带回,后统一审核档案再分别寄回士兵原户籍地。往往介绍信有效期过了,党员档案还没有寄过来,这也容易产生“口袋党员”的情况。
二是自主就业或自主择业的退役军人很多外出工作,流动性强,联系和管理难度较大。
三是一些部队开具组织关系介绍信不规范,给认定党员身份,接收组织关系带来不便。
二、毕业学生转接党组织关系方面
一是极少数学校出于担心档案丢失的原因,要求目标党组织先接收党组织关系并开出回执单,学校在收到回执单后才肯将党员档案寄回,致使党员入党材料审核这块工作不好开展,可能会存在党组织关系已经接收档案却存在问题的情况。
二是省内学校党组织关系转接已逐渐转为党员信息系统网上操作,以及部分学校基层党组织没有对学生党员说明清楚转接流程,少数学生党员理解为学校在网上发起转接申请后党组织关系转接程序已经走完,不到转入党组织报到也不移交党员档案,容易造成预备期转正延误、党员身份认定困难等问题。
三、意见建议
1、增强军地协作,优化程序。党员档案在军人退役时一并寄回,缩短时间差,方便退役军人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
2、目标党组织在接收退役军人和毕业学生党员时,考虑其流动性强,建议在同时备注长期定居的家人联系方式。
C:我们刚换了新的电话系统,我昨天去参加培训,但是转接电话的时候还是有些问题。
A:Well, I am not much of a techie, but let me see what I can do to help.
C:我不是不知道怎么用,而是不知道怎样做最礼貌。
A:Well that I can help with. Where shall we start?
只要看一看目前的所有网络,包括PSTN、Internet和无线网等,所提供的各种分立而贫乏的业务,技术落后于需求的事实是显而易见的。具体讲,技术的不足来自双方面:一方是电信网技术的不足,另一方是TCP/IP网络技术的不足。
归结一点,二者的不足都是成本问题,电信网所使用的电路交换技术不能高效地承载突发性业务,如数据、压缩图像、压缩视频等,而这些都将是未来的主流通信业务,传统电信网不可能提供对这些业务的接口,而ATM则入门成本太高。TCP/IP网络虽然成本低而且能包容一切业务,但不能保证业务提供能使用户满意。所以,下一代网络(NGN)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电信网和TCP/IP网的融合——各个层次上的融合,包括物理层、传输层、控制层和业务层。这种融合将吸收两类网络的优点,并改进二者的不足。
适应多种业务意味着网络将具有不同以往的智能性,这就是智能交换或软交换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软交换将解决多种业务提供和转接、新业务的快速创建和部署,并通过在传输层全面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而大大降低运营成本。这是非常有趣的,因为过去是TCP/IP网利用电信网电路传输其数据包,而如今电信网却又要采用分组数据网作为其传输层技术。
是渐变而非革命
软交换系统包含的组件包括:媒体接入控制系统、业务支撑系统、传输系统和控制系统。这几个方面各自较为独立,协议标准有很多,发展水平也不同,但不同子系统的演变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全新的软交换体系架构。正在演变和融合中的技术包括了所有的网络层次:
接入层的融合:核心网使用的技术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如SDH、DWDM等;接入网则具有多面性,例如数据用户接入、模拟用户接入、ISDN接入、V5接入、中继接入等。接入层的融合体现在传统设施的分组化改造,如最近出现的VDSL+以太网技术。这将是迈向NGN的重要一步,因为接入网直接面向广大的用户,并占据整个基础设施的80%。软交换的接入层设备是媒体网关,负责不同接入技术的转换和控制。
传输层的融合:将全面采用TCP/IP技术,但TCP/IP技术的无连接特性很不适合业务的QoS要求,因此需要来自控制层协议的补充,才能提供令人满意的传输,如MPLS和流量工程等,
这方面的设备主要是经改进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新型路由设备将不仅仅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而是根据控制层提供的控制信息,利用复杂的队列管理算法,提供定量化的传输效果,从而支持分类业务。
控制层的融合:控制层和业务紧密相关,需和各种系统打交道,如路由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子系统等,这是真正体现网络智能的部分。传统的信令和路由协议相结合(经过语义转换),或采用独立的协议,将对各种业务需求做出反应,并对网元实施控制。
业务层的融合:NGN的业务创建和提供更加方便灵活,途径是采用标准的API。通过基于标准API的业务提供平台,运营商可以快速创建新业务,并利用软交换体系的智能性得以快速实施。这样的好处是实现业务和呼叫控制的分离,有利于引入业务层面的竞争。这方面的进展有Parlay标准,包含了对通信、信息、消息、娱乐、收费等各类业务的API支持。H.323协议也是一套应用层协议,其初衷主要是面向视频会议业务,但这两年在VoIP方面得到新的应用,ITU仍在继续扩展H.323,使其具有更广泛的能力,如多媒体业务的支持。
来自产品的汇合
技术的更新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软交换的目标是下一代网络,但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是循序渐进的。目前,软交换技术来自电信和数据两大阵营双方面的推动。前者包括Nortel、LUCent和EriCsson这样的老牌电信厂家,后者则有Sun、Microsoft、Cisco、3Com等。当然,鉴于各自的经验积累,不同厂家将对软交换不同的方面各有侧重。来自数据网络阵营的厂家将更注重TCP/IP网络的QoS保证,以及业务层协议标准的实现;而电信厂商则在网络的控制层和媒体接入层提供更新型的设备。
目前,新一代软交换产品还处于测试阶段,但属于以上提及的软交换领域的部分产品则早有使用,如基于H.323协议栈的视频会议系统和IP电话网关系统,以及目前正在逐步完善并计划替代复杂的H.323的SIP协议等。
进展和目标
【组织关系的转接】推荐阅读:
党组织转接关系说明11-21
党组织关系转接类型01-29
组织关系接转说明06-26
党组织关系管理01-31
党员组织关系自查报告09-30
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工作中的作用05-31
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0-11
非政府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之探讨06-20
党组织隶属关系怎么填06-05
公共关系部门组织结构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