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通用8篇)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篇1

命题人:王万华审核人:孟庆亮时间:

10、22

2010年3月5---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3月14日上午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及其他重要报告,表决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在人民大会堂闭幕。据此回答2~5题。

1.会议分别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这表明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②国家行政、司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部门

③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向人大负责并汇报工作 ④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从监督体系上看,对国务院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中央国家机关有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②国家监察部和国家审计署

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法院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三位农民工代表仍然备受全国人民关注。胡晓燕、朱雪芹、康厚明作为十一届全国人大的三名农民工代表,在履职二年来,认真搞调研,组织农民工座谈,听取和反映农民工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2010年人大会议上提出了很多代表农民工利益的提案。这反映

A.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B.人大代表在工作实践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C.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提案权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4.W市人民代表大会经多年探索,创立了人民代表接待站和专职的人民代表联络员制度,每天至少有一位人大代表现场听取民众反映情况。这一制度创新从一个侧面表明①基层民主活力不断增强②公民的政治表达渠道不断拓宽

③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增强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逐渐形成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③④

5.2010年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56周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由此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到2010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不断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体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表明

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定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6. 假如你是一位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广大农民共同关注的“新农村合作医疗”问题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民代表的①审议权②表决权③提案权④质询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2010年7月25日中部某县第十五届人代会三次会议决定,该县张某、吴某两名县人大代表因不主动参加代表活动,不提代表意见建议,会上不发言、会后不行动,做“名誉代表”、“哑巴代表”,终止该两名代表人大代表资格。可见1

①人大代表具有提案权和质询权②人大代表自身应增强履职能力

③人大代表应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④人大代表应该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公祭日。汶川大地震以来,山东省日照市广大党员干部以多种形式全力支援四川的抗震救灾,进一步为党分忧,为民解难。最为突出的是全市党员干部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形式表达了支援灾区的心愿。这表明()①党员干部收入高,应多缴党费②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广大党员的模范行动来体现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④共产党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9.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做的依据是()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④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0.党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制定了一年内推进生下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并从教育、法规制度、监督制约三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工作要求和目标,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关于三种执政方式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①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②依法执政是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保证 ③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表现

④依法执政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

11.在北京市海淀区有两句耐人寻味的话:一句是区委书记说的,“遇有大事,听不见政协的意见,心里就不踏实”。另一句是政协主席说的,“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没做好,就是政协主席的失职”。这两句话表明()

①多党合作有利于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②人民政协参与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决策和制定

③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职能④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掌国家政权

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③

12.2009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2010年的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②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③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共同执政④人民政协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基本方式的是①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②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③党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④党领导政协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4.党员干部要克服浮在上面瞎指挥现象,从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只注重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转而提高“知民度”,多了解基层实情,多听取群众呼声。党员干部提高“知民度”

①有利于实现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②是实现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③有利于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客观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代表汇聚一堂,共商国是。这充分体现了①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各民族都有权管理本区内部事务 ③各民族都有权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④各民族实现了共同繁荣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16.2010年3月,新修订的《选举法》决定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并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这一修订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③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④更好体现了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某全国政协委员提出:“要把民族团结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各阶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这是因为,维护民族团结是①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责任②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③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小薇为自己的手机设置了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的寓意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19.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因为

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指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2.在处理与宗教界朋友关系的问题上,我国政府一贯主张“坚持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信仰上互相尊重”。这一主张的依据在于

A.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C.在我国,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D.在我国,宗教与政治、司法相互融合23.2010年7月11日,安徽省宗教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妥善解决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的实施意见》,对我省宗教教职人员社会保障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这表明①国家有关部门创造条件支持群众信教②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广大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④必须团结广大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

24.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每年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近万人。朝觐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受到了穆斯林的赞赏。近年来,我国还制定了生产清真食品的法规,开辟了穆斯林公墓,我国司法机关还依法审理了有关出版物严重伤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案件,维护了穆斯林的权益。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充分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

B.我国政府一贯支持宗教的一切活动C.我国教会是西方教会的附庸

D.我国支持和保护信教群众的一切活动

2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选举选出人民代表 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6.2008年3月5日至3月1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各阶层由人民选出来的2987名代表齐聚首都,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大会审议并批准了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建运作的原则是什么?这一原则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9分)

27.气候变化给全球各地的政治局势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本来就脆弱的国家和地区。持续快速恶化的环境加大了政治和经济的压力,导致某些国家国内关系高度紧张;北极地区也成为各国争夺领土和资源的新战场。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就此发表文章说:气候变化可能引起政治动荡及国际争端。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在一起,尽管专家把达尔富尔冲突同全球变暖联系持谨慎态度,但他们表示,东非地区的迅速沙漠化从中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这个趋势还在不断加快。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我国政府、我国公民在应对气候异常问题上分别应承担的责任。(9分)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练习题答案

1----5CBAAB6---10ACBAC11---15 AADBB

16—20BDBCA21—25BABAD

26.(1)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3分)

(2)“全国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分)

(3)“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它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3分)

27、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应对气候异常问题上,应该承担起政治、思

想、组织上的领导责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②我国政府是国家实施职能的重要载体,在应对气候异常问题上,政府围绕这一问题履

行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2分)

③我国公民应该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在应对气候异常的问题上,公民应履行好保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篇2

首先, 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题“民主管理”中, 表述为:“发展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际的民主权利, 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P23) “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以扩大基层民主,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P26) “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P26)

其次, 第三单元的绪言中表述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 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中, 聚焦人民当家作主, 感悟我国的政治制度中, “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 这些制度中罗列了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且要求学生说明它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以上表述同一问题的三部分的内容编排, 有些质疑, 现提出来与广大执教者和教材编者商榷。

一、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之外, 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违背法理内在要求

我国1954年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经多年的实践于1989年修订为《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1987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2004年修订的《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因此从法理上来看, 基层群众自治是在建国后的第一部宪法中就有了相关的规定, 并且有专门的子法律作为具体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 与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 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 并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而且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因此, 从党和国家的角度看,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应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去。但是教材编写者在第三单元的编写中, 有其它的三项制度, 唯独缺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为此, 笔者认为《政治生活必修2》内容的编排有悖法理。将来的教材调整中应该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增加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二、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之外, 是否打乱了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

教材第三单元的绪言部分和综合探究部分都明确地提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政治制度, 但是教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编排中, 安排三课分别为: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唯独没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和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只能回到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三目“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中去感悟。

教材第23页的表述中有“发展基层民主, 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际的民主权利, 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教材54页绪言部分的表述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样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在教材的编排中却没有都安排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中, 笔者认为略显厚此薄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中, 没有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 略显不够科学。

对此, 笔者认为, 将来的教材调整中应该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增加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彰显第三单元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三、从教学的内在要求来看, 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相关知识应该调整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内容, 融入第三单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

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四个目: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都详尽地表述了公民参与的方式与方法, 而民主管理仅仅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内容归纳出来, 这样在正常的教学中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是只能通过参加这两个基层自治组织才可以。虽然教材上清楚地表述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然而,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都可以概括出直接和间接参与的方式, 只有民主管理中没有明确。而第一课和第三单元的内容都涉及到人大代表的相关内容, 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仔细分析的话, 选举人大代表, 通过人大代表来行使人民的权利应该是间接参与民主管理的内容, 可是这样的表述却没有。因而容易给学生们的理解造成误区, 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运用。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篇3

首先,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三框题“民主管理”中,表述为:“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际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P23)“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P26)“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P26)

其次,第三单元的绪言中表述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三,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中,聚焦人民当家作主,感悟我国的政治制度中,“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这些制度中罗列了包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等在内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且要求学生说明它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以上表述同一问题的三部分的内容编排,有些质疑,现提出来与广大执教者和教材编者商榷。

一、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之外,是否在一定程度上违背法理内在要求

我国1954年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经多年的实践于1989年修订为《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7年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04年修订的《宪法》第111条明确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组织”。因此从法理上来看,基层群众自治是在建国后的第一部宪法中就有了相关的规定,并且有专门的子法律作为具体保障。

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写入党代会报告,与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并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而且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因此,从党和国家的角度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也应该纳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中去。但是教材编写者在第三单元的编写中,有其它的三项制度,唯独缺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为此,笔者认为《政治生活必修2》内容的编排有悖法理。将来的教材调整中应该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增加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二、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排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之外,是否打乱了知识内在的逻辑体系

教材第三单元的绪言部分和综合探究部分都明确地提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政治制度,但是教材《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编排中,安排三课分别为:第五课《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第六课《我国的政党制度》、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唯独没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教师和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只能回到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三目“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中去感悟。

教材第23页的表述中有“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际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教材54页绪言部分的表述有“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同样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中却没有都安排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章节中,笔者认为略显厚此薄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中,没有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解读,略显不够科学。

对此,笔者认为,将来的教材调整中应该在第三单元的内容中增加以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彰显第三单元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

三、从教学的内在要求来看,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相关知识应该调整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内容,融入第三单元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部分

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公民的政治参与。包括四个目: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其中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都详尽地表述了公民参与的方式与方法,而民主管理仅仅将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的内容归纳出来,这样在正常的教学中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为公民的政治参与就是只能通过参加这两个基层自治组织才可以。虽然教材上清楚地表述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然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中都可以概括出直接和间接参与的方式,只有民主管理中没有明确。而第一课和第三单元的内容都涉及到人大代表的相关内容,这一部分内容如果仔细分析的话,选举人大代表,通过人大代表来行使人民的权利应该是间接参与民主管理的内容,可是这样的表述却没有。因而容易给学生们的理解造成误区,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运用。

对此,笔者认为,教材应该对民主管理的内容重新加以调整,将现行教材的民主管理内容归入第三单元的内容,从而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篇4

一、选择题

1.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材料说明 ①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

②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

④汉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医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基本形成。在漫长的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并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有很多疗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为西医所不及。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文化 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③主导着世界医药文化的发展

④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拉萨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如今逐步演变为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目,这蕴含了文化生活的道理是()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传统风俗影响人们的价值观 ③中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④中华文化可以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敦煌是中国和世界上的文化经典。我国从2016年3月开始以智慧旅游为核心建设智慧敦煌,依托“飞天”云计算中心,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游客服务、政府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新布局,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敦煌文化。智慧敦煌建设活动

①丰富了敦煌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根本的解决方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中。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第1页,共10页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执导的“北京8分钟”,人工智能、熊猫队长、中国结、轮滑运动、中国制造……用现代手法和思维,奉献了一台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惊艳之作。8分钟满满的中国元素展示旨在 ①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②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③彰显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④让人们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7.中国古代有以评论为主的诗话、词话、曲话,也有以文献为主专谈藏家与版本的《书林清话》。藏书家唐弢的《晦庵书话》一书,综合了上面这些特点,继承了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谈买书、藏书、借书、校书、刻书的掌故,用“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给人以知识,也给人以艺术的享受”。由此可见 ①中国古代题跋一类的文章,往往缺乏事实、掌故和观点

②写好书话类的文章,要善于积累和运用关于书籍的知识 ③阅读书话,有助于读者感受书籍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底蕴

④出版书话类图书是提高民族素质和文化实力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喜食羊、牛肉,饮花茶、砖茶,尤喜喝奶茶;柯尔克孜族的肉食常见者有炖马肉、炖牛肉、炖羊肉;哈萨克族喜吃抓饭,很少吃蔬果。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都是()①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中华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

③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同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于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第2页,共10页 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印证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

③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是以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宗旨,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内容,以群众文化服务网络为平台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活动。此活动的开展有利于

A.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价值观

B.丰富文化遗产内涵,实现文化遗产价值 C.齐鲁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展示齐鲁文化魅力,增强人民爱国热情

12.有文章指出:爱国主义应向多元内涵敞开大门,爱国主义不仅仅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发展中国并让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与世界相互接受,让中国人民的福利改善与这个进程充分兼容,也是现代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这将会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材料表明()①爱国主义精神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推动民族的复兴 ②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要不断丰富和完善

③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④无论在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3.2017年清明节前夕,海南海警第三支队在琛航岛西沙海战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活动,缅怀在西沙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官兵们纷纷表示今后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立足本职、扎实工作,为祖国海防奉献青春和热血。这一活动()①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工作实践 ②有利于推动爱国主义由抽象转为具体 ③表明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 ④有利于激发人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14.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的“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主题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下列表述与该展览主题最为贴切的是()A.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C.传承历史文化,展现时代精神

B.营造文化氛围,促进文化创新 D.坚定理想信念,推动文艺繁荣

15.2018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5周年纪念日”和“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某单位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第3页,共10页 ②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 ③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是进行雷锋精神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在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家”与“国”从来都是一体,不可分割。从《礼记•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担负大任,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赴死,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迈义气……展开古诗文的浩瀚长卷,我们读到的满是家与国的一体、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构共振。家国一体的思想 ①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 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共同的要求和不变的内涵 ④在世代相传中生生不息,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中共中央宣传部2018年1月25日授予航天员群体“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航天员群体“问鼎苍穹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豪情、“矢志一流谋超越”的进取精神、“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崇高境界。我们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 ①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②有助于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 ③有助于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有利于坚持文化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创造活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总书记在瞻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时强调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正是有了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接一步,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红船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②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在红色革命文化之中

③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基石

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红船精神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是 A.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B.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20.“一个国家没有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超凡的创造力。”下列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第4页,共10页 ①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②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 ③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④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A.①②

二、简析题

21.“以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在中国文化史上,“和而不同”的思想形成得很早,孔子是把“和而不同”当作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后人把它提升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内涵界定为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既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也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恢弘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22.2017年10月31日,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在南湖革命纪念馆,总书记做出“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的殷殷叮嘱,‘红船精神’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它对开辟中国道路、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红船初心做出了深刻呈现。在面向建党百年,面向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扛着历史、奔向未来,代代传承红船初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凝聚起更为磅礴的力量。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性。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第5页,共10页 1.【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汉字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异国他乡,汉字便是一种寄托,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沦丧,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这说明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故③不符合题意;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故④错误。故选A。2.【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准确把握题意。在漫长的实践中,中医药逐步融汇道、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哲学思想,并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中医很多疗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显著,为西医所不及。由此可见,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注重实用,整体性强,故①④正确;包容性是指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特征,故排除②;主导着世界医药文化发展,这一说法夸大了我国中医药文化的作用,故排除③。故选C。3.【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拉萨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在藏语中意为“酸奶宴”,如今逐步演变为展佛和藏戏会演为主的宗教与文娱相结合的节目。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传统风俗影响人们的价值观、中华文化可以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故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4.【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材料表明智慧敦煌建设活动借助科学技术更好地向全世界展示敦煌文化,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③符合题意;智慧敦煌建设活动没有丰富敦煌文化的内涵,也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解决方案,排除①④。故选C。5.【答案】D 【解析】 略

6.【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的交流,中华文化,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准确把握题意。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奉献一台蕴含丰富中国文化、展现新时代中国形象的惊艳之作,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①正确;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将人工智能、熊猫队长、中国结、轮滑运动、中国制造……用现代手法和思维,奉献出来,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风格、中国

第6页,共10页 气派,③正确;材料强调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而不是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排除④。故选C。7.【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文化的特征和中华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意。材料中表明中国传统藏书家题跋一类的文体“用一点事实,一点掌故,一点观点,一点抒情的气息”给人以知识,说明古代题跋一类的文章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并不缺乏事实、掌故和观点,故①错误;书话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作品,体现作者独到的品书心得,不仅提供有关书的知识,而且也需研求学问。即使是对事实、材料的陈述,也能见出作者辨析、取舍的独出心裁,因此只有在积累大量书籍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挖掘书中观点,才能写好书话类文章,故②符合题意;书话不等于简单的书评,其除了介绍和评价书籍的主要观点外,还要在见解上有所启迪,或在性情上能引起共鸣,或能引发一段史实或一种知识,或很有趣可供人解颐,因此阅读书话,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故③符合题意;出版书画类图书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和文化实力,但并不是其基本途径,故④错误。故选C。8.【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各具特色的民族饮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民族特性的具体体现,都是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②③正确;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排除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排除④。故选C。9.【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材料,历史上文化地域性明显,而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市场调节,繁荣兴盛,故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各地区文化时尚流行,故②不符合题意;文化具有多样性,④中“渐趋同一”表述错误,故排除④。故选B。10.【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我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自于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取向,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这印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故①②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故排除③;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故排除④。故选A。11.【答案】D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考查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除A;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系列活动不能丰富文化遗产内涵,排除B;材料不涉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排除C;“齐风鲁韵”传习大课堂是以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宗旨,有利于展示齐鲁文化魅力,增强人民爱国热情,D正确。故选D。

第7页,共10页 12.【答案】C 【解析】

①说法错误,爱国主义精神并不是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排除;

②说法正确,爱国主义不仅仅表现为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发展中国并让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与世界相互接受说明了爱国主义的具体内涵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故入选;

③说法错误,在不同的时期,爱国主义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故排除;

④说法正确,材料中可以看出无论在什么时期,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故入选;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海南海警第三支队在琛航岛西沙海战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民族精神”活动,把“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工作实践,有利于激发人们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②表述错误,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

③不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主旨不是要强调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源远流长的特征.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

A符合题意,该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和实物,全景式展现了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通过该活动旨在回顾革命历史,继承革命传统,继承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BCD不符合题意,与题意主旨均不符合; 故选:A。

15.【答案】A 【解析】

①②符合题意,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志愿精神,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

③说法错误,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 ④说法错误,雷锋精神传播属于文化传播,大众传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选:A。

16.【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主旨。传统文化的内涵会因时而变,故③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看出,家国一体的思想体现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整体意识在全民族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的具体表现,故①②符合题意;家国一体的思想体现了我们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故④错误。故选A。

第8页,共10页 17.【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弘扬先进文化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准确把握题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材料中,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航天员群体“问鼎苍穹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创业豪情、“矢志一流谋超越”的进取精神、“计利当计天下利”的崇高境界,我们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培育民族精神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①②正确;从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有利于弘扬先进文化,而不是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排除③;材料强调弘扬先进文化发挥强有力的示范导向作用,而没有涉及坚持文化发展方向增强文化创造活力,排除④。故选A。18.【答案】B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考查调动知识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正是有了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一步接一步,正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说明红船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基石,①③正确;红色革命文化不是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体现,排除②;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排除④。故选B。19.【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审题。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这就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这对我们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是发挥中国特色会主义文化“主心骨”的作用,故A正确;题干未涉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外来思想文化,故BC不符合题意;题干也没强调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故排除D。故选A。20.【答案】C 【解析】

此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此题是逆向选择题。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故民族精神中没有糟粕,传统文化中存在糟粕,故①说法错误,入选;民族精神要与时俱进,注入时代精神,这样民族精神才能不断发展和完善,故②正确,排除;发扬时代精神和弘扬民族精神要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故③正确,排除;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与时俱进,故④说法错误,入选。故选C。21.【答案】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而不同”思想形成得很早,其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中华文化浩瀚恢弘的博大气象和历久弥新的内在品格。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后人把孔子“和而不同”提升为一种文化精神,其内涵界定为多样性的统一与协调。【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阐释问题的能力。设问知识指向中华文化的特征,要求结合材料说明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体现说明类题型。解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中华文化的特征包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特有的包容性,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如何体现上述特征即可。22.【答案】①“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红船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③弘扬“红船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发展中国特

第9页,共10页 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不可估量的作用;④弘扬“红船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⑤弘扬“红船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顶住霸权主义、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重要精神力量。【解析】

此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性,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学生分析材料,然后调动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即可。主要从“红船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弘扬“红船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角度说明。具体如下:“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红船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弘扬“红船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不可估量的作用;弘扬“红船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弘扬“红船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顶住霸权主义、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影响的重要精神力量。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篇5

一、单选题

1、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是因为()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中国人民向往和平,反对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有利有弊

④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中国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④

2、中国智慧,凝聚共识;中国风采,举世瞩目。从国事活动到亲民交流,从顶层设计到具体项目,从精彩的理念宣示到细腻感人的娓娓讲述。谈友谊、话文明、论合作、谋发展。习主席纵论古今、深入浅出的演讲,使“中国热”在欧洲大陆持续升温。习主席2014年春天的欧洲之行()

①诠释了东方大国的非凡气度和文化自信 ②有利于对外展示中国形象提升国际地位 ③能够让世界从新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中国 ④有助于加强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交流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表示:“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B、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 C、向世界庄严宣示:当今中国已经不再是任由西方列强宰割的殖民地 D、中国正在迅速崛起,将称霸世界

4、《环球时报》发布的全球调查显示,在国外受访者中,30.3%的认为用“自信”形容中国的国际形象最为恰当;60.0%的认为中国“已经是世界性强国”;40.8%的认为中国与自己国家未来10年会形成“合作伙伴”或“战略伙伴”关系。下列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自信”来自于中国道路、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 ②我国已经走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跃升为“世界性强国” ③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正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④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担当了领导者的角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中国外交与国家同呼吸,与世界共命运。中国在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粮食、局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上加强与全球的合作,承担自己的责任,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世界稳定与繁荣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 C、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我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6、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兑现减排的世界承诺、为遭遇灾害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携手其他国家应对世界难题,以谋求共同发展。这表明我国()

①积极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已跻身于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7、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日渐成为一个“地球村”,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

①平等地对待其他国家的公民,尊重他们的国家制度和文化 ②注意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树立当代中国公民的形象 ③积极学习和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科学技术、文化精华

④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15年12月13日是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参加了本届公祭仪式,他表示,“我们公祭遇难同胞,缅怀抗战先烈,谴责侵略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为了携手开创和平美好的未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明了中国不再与日本进行合作与交流的态度 B、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C、体现了中国人民以史为鉴,展望未来的勇气和决心 D、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良好愿望

9、近年来,我国在领土、主权等方面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分歧、冲突常有发生,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南海问题等,由此你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

A、和平与发展已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新的世界大战不可避免 C、我国不应该再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D、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但局部矛盾、冲突依然存在

10、由中国政府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得到了德国、瑞典等欧洲国家及亚洲多数国家的积极回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②要树立平等、参与、开放、包容的全球观念 ③中国想称霸亚洲

④有利于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二、简答题

材料:2015年9月3日,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回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抵抗外来侵略的英勇历史,阐释了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和开阔的国际视野,指出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表明了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综合探究题

材料:根据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某校九年级(1)班探究性学习小组收集了我国“十二五”时期在国际环境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如下: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对我国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许多领域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近年来油价持续攀升,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

(1)严峻的国际形势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我们国家如何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

(3)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青少年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D

4、A

5、C

6、B

7、D

8、A

9、D

10、C

二、简答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要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

三、综合探究题

(1)主要是因为我国在经济上、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我国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如资源、人口、环境等方面问题相当严峻。

(2)①重视机遇,抓住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③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

政治第三单元练习 篇6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1688年,英国发生了“女婿接替岳父王位”的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意义是()A.推翻了英国的君主统治 B.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原则 C.改变了国王权力的来源 D.结束了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统治

解析:材料表明的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了复辟的封建王朝统治,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A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B表述错误;D克伦威尔于1658年去世。

答案:C 2.1689年《权利法案》开启了英国近代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

C.贵族的世袭地位

B.国王的权力 D.封建教会的势力

解析: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了议会主权,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

答案:B 3.19世纪英国政治家说道:“在选任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反映出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突出特征是()A.国王是国家元首 C.国王任命内阁首相

B.国王“统而不治” D.国王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解析:英国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是“统而不治”的,故选B。A说法正确,但不是最主要的特征,排除;C、D说法不符合英国的政治特点,排除。

答案:B 4.历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依然顽固 B.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议席 C.国王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 D.工人阶级获得了普选权

1.查理一世拒绝了资产阶级提出的改革要求,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英王拒绝改革的原因是()A.《大宪章》规定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遏制革命运动的发生 C.维护封建专制王权 D.查理一世控制了议会

解析:17世纪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获得政治权利提出改革要求,但这威胁到封建统治,故遭到国王的拒绝。

答案:C

2.英国1688年的那场宫廷政变之所以称为“光荣革命”,主要在于()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旧贵族实现了政治联合 B.是一场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治事件 C.出现了英国历史上“双王共治”的局面 D.用相对和平方式完成推翻君主专制统治的使命

解析:“光荣革命”最突出的意义在于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所列选项中,A表述有误,B、C表述反映的不是本质问题。

答案:D 3.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擅自征税。”这表明()A.国王将由议会选举产生 B.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C.内阁首相开始取代王权 D.英国首创了议会制

解析: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是世袭的;首任内阁首相出现于1721年;首创议会制的是古雅典。所以A、C、D三项不正确。

答案:B 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英国《权利法案》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深远的影响。《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的统治方式从人治转向法治,实现了由专制到民主的革命性转折,故选C项。

责、接受议会的监督。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能力提升

9.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是议会和国王关系史上决定性的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是指()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解析:“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答案:B 10.英国国会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君主、作为上院的上议院以及下议院,当中又以下议院最具影响力。在英国,有句话讲道“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A.内阁对议会负责 C.两党制的完善

B.选举权扩大 D.国王权力增强

解析:材料主要突出了议会权力巨大,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答案:A

11.1867年英国宪政学家沃尔特·巴奇霍特在《英国宪政》中说道:“英国政体有效运行的秘密在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密切结合,一种几乎完全的融合„„它的优点恰在于二者之间的奇妙结合。”英国行政权和立法权之间的实际连接点是()A.国王 C.内阁

B.议会 D.最高法院

解析:在英国的政治体制中,内阁承担实际的行政职责,而内阁由立法机构议会下院中的多数党组成,因此内阁成为行政权与立法权之间的连接点。

答案:C 12.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利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什么转变?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可以看出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第(2)题,“基本特征”要重点答出英国贵族的权力特点;“如何淘汰”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来作答。

答案:(1)君主权力逐渐受到制约,议会掌握真正实权,权力中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第三单元自测题 篇7

一、基础练兵场 (26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 (4 分)

蒙山的钟灵毓秀,不在于秀丽的景观,而在于山川灵气所yùn育的文化内涵。可以说,蒙山是bó大精深的晋文化的发xiáng地,是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摇lán。

yùn()育bó()大精深发xiáng()地摇l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数学课上,老师引导我们解决并分析了这个问题。

C.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D.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

4.默写。 (6 分)

(1)__________ ,禅房花木深。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 。

(2)吴楚东南坼,_________ 。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 。

(3)三年以来,________________ 。

(4)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5.假如你是“江南旅行社 ”的一名导游 ,你如何向游客介绍黄鹤楼 ? (要求:语言形象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下面一幅漫画《等待》,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漫画的内容。 (60 字左右,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 (6 分)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探究的结果。 (3分)

张女士的工作主要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 (3分)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着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精品屋(34 分)

(一)阅读诗歌《孤雁》,完成 8~9 题。 (6 分)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8.有人评这首诗是“其形可悯,其志可嘉”。 试以第二、四联中的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 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 、追赶雁群的形象 ,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0~13 题。 (12 分)

黄鹤楼

阎伯理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选自《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编,陈婉俊补注,北京古籍出版社,1993年)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4 分)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的句子的意思。 (3 分)

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________________

12.两段材料都提到“仙人乘鹤”这个美丽的传说,但抒发的情结却不同。 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3 分)

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材料的描写,请至少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黄鹤楼的主要特点 。 (不可直接 用原文词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16 分)

智慧的美丽

董建文

那天晚上看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我流了泪。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大凡不再爱琼瑶阿姨和金庸大侠的人才会喜欢,因为有一种真实和聪明在里面,还有那份期待和紧张。

是那个人感动了我。他的家庭梦想都是为了别人,几乎没有自己一件东西。他有个妹妹在加拿大,妹妹有电脑没有打印机,于是他想得到一台打印机给远在加拿大的妹妹。王小丫问,那你怎么给妹妹送去? 他说,我再要两张加拿大的往返机票啊,让我的父母去送,他们想女儿了。听到这儿,我就有些感动,作为儿子,他是孝顺的,作为兄长,他是体贴的,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男人啊。

主持人也很感动,她问,那你为什么还要一台电脑给你的父母? 他说,因为父母很想念远在万里之外的妹妹,所以他要给他们一台电脑,让他们把邮件发给她,也让妹妹把思念寄回家。

这就是他的家庭梦想,几乎全是为了家人。主持人问,有把握吗? 他笑着,当然。因为要答12道题,而每一道题几乎都机关重重,要达到顶点谈何容易? 答到第6题时他显得很茫然,这时他使用了第一条热线,让现场的观众帮助他。结果他幸运地通过了,但他很平静,甚至有些沮丧,主持人很奇怪,因为要是别的选手早就欢呼雀跃了,为什么他这样平静? 他答: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会这道题而他不会。这时我简直有点欣赏他了,这是何等冷静而自信的一个人啊。

答题依然在继续,悬念也越来越大了,人们也越来越紧张。到最后一道题时,我手心里的汗几乎都出来了,好像我是那个盼着得到一台打印机、两张往返加拿大机票和一台电脑的人。仅仅为了他的孝顺和对妹妹的关爱,也应该让他答对吧。

最后一题出来了,居然是六选一,而且是有关水资源的。他静静地看着这道题,好久没有说话,他的父母也坐在台下,紧张地看着他,而主持人也好像恨不得生出特异功能把答案告诉他。

这时他使用了最后一条求助热线,把电话打给了加拿大的妹妹。电话接通了,他却久久不说话,对面的妹妹着急了,哥,你快说啊,要不来不及了,因为只有30秒时间。

王小丫也着急了,快说吧,不要浪费时间了,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妹妹,你想念咱爸咱妈吗? 妹妹说,当然想。

他又说,那让咱爸咱妈去看你好吗?妹妹说,那太好了,真的吗?他点头,很自信地:是的,你的愿望马上就能实现了。然后时间到,电话断了。

天哪,我一下子明白了,这道题他根本就会,答案早就胸有成竹! 他只是想给妹妹打个电话,只是想把成功的喜悦让妹妹分享!

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为他的智慧,为他超乎常人的冷静和美丽。

果然,他轻轻地说出了答案,我看出了王小丫的感动和难言,王小丫说,从来没有像你这样的选手。

是的,从来没有,像他一样的冷静和智慧,在最后的关头,在久久沉默之后,给大家带来了满怀的喜悦。而在台下的父母,眼角也悄悄地湿润了。

我从来以为只有“情”是美丽的,比如爱情、亲情、友情,从来没有想到,智慧也会如此美丽。它让我们慢慢麻木的心灵,在这个美好而机智的晚上,轻舞飞扬。

(选自《语文世界·初中版》2005年第2期)

14.文章开 头说“我流了泪 ”,却又解释说 “这不是一个煽情的节目 ”,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全 文 ,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 “我 ”在观看 “他 ”答题过程中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的句子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此处“圆满”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文中那个答题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智慧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笔展示台(40 分)

19.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 我拥有______________

(2) 我有一个这样的朋友

第三单元自测题 篇8

1.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假如我是一江春水,哪怕遇到巨岩的阻挡,也要尽力地奔腾流tǎng(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即使落在贫jí( )的土地上,也要顽强地méng( )发生长。我们在等待生命的真dì( ),乘着理想的航船,撑起信念的风帆,驶向辉煌的彼岸。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自信息化以来,“上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炙手可热的话题。

D.这位老人已是风烛残年,他的身体大不如前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C.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默写。(5分)

(1)语时了不悲。________________,都不哭。(《人琴俱亡》)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4)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5)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5.下面是一位中学生近两年来课外阅读量与语文成绩的对比状况图。你看了之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达。(不超过30字)(3分)

6.根据下面一幅漫画,回答问题。(4分)

(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这幅漫画的内容。(2分)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2分)

7. 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烟民已超过3亿,占全球吸烟者总数的1/3,二手烟民更高达7.4亿人。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烟草诱发的相关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资料

材料二:全球大约每6秒就有一个吸烟者死亡。一个十几岁就开始吸烟并连续吸烟20年或更长时间的人,要比从不吸烟的人平均少活20~25年。——CCTV新闻

材料三:吸烟有害健康。——烟盒上的警示语

(1)从材料一、二的数据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4分)

(2)有人认为材料三的警示语缺乏力度,请你设计一条更有冲击力的警示语。(2分)

二、阅读精品屋(34分)

(一)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8~9题。(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9.请赏析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短文,完成10~13题。(13分)

[甲]人琴俱亡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谓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乙文选自《文言故事选译·世说新语·德行》,刘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注释】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市。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全,整个。⑥班军:撤回外出打仗的军队。

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4分)

(1)便索舆来奔丧( ) (2)子敬素好琴( )

(3)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 (4)贼既至( )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12.《人琴俱亡》通过描述子猷对子敬独特的悼念方式,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而从《荀巨伯探友》中,我们能看出荀巨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13.上述两篇文言短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请写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17分)

默读父亲(节选)

邓 皓

①我是父亲最小的儿子。“爹疼满崽”这句话便成了父亲爱的天平向我倾斜时搪塞哥哥姐姐们的托词。在我10岁那年头上吧,我生病躺在了县城的病床上。我突发奇想让父亲给我买冰棍吃。父亲拗不过我,便只好去了。那时候冬天吃冰棍的人极少,大街上已找不见卖冰棍的人。整个县城只有一家冰厂还卖冰棍。冰厂离医院足足有一华里地,父亲找不到单车,便只能步行着去。过了好半天,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地解开衣襟,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嘴里却喃喃说道:“怎么会化了呢?见人家卖冰棍的都用棉被裹着呢! ”

②初二那年,我的作文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这在小镇上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儿。学校为此专门召开颁奖会,还特地通知父母届时一起光荣光荣。等到去学校参加颁奖会的那天,父亲一大早便张罗开了,还特地找出一件不常穿的中山装给穿上。但当父亲已跨出家门临上路时,任性而虚荣的我却大大地扫了父亲的兴:“爸,有妈跟我去就成了,你就别去了。”父亲充满喜悦的脸一下子凝固了,那表情就像小孩子欢欢喜喜跟着大人去看电影,却被拦在了门外一般张皇而又绝望。迎着爸妈投放给我的疑惑的眼神,我好一阵不说话,只是任性地待在家里不出门。父亲犹疑思忖了半刻,用极其坦然却终究掩饰不住的有些颤抖的声音说:“爸这就不去了。”父亲已经破译出了我心底的秘密:我是嫌看似木讷、敦厚且瘦黑而显苍老的父亲丢我的人啊! 看着父亲颓然地回到屋里,我这才放心地和妈妈兴高采烈地去了学校。可是,颁奖大会完毕后,却有一个同学告诉我:你和你妈妈风风光光坐在讲台上接受校领导授奖和全校师生钦羡的眼光时,你爸却躲在学校操场一角的一棵大树下,自始至终注视这一切呢! 顿时,我木然,心里漫上一阵痛楚……

③父亲最让我感动的是我17岁初入大学的那年。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寝室里住了四个同学,每个人都有一只袖珍收录机,听听节目学学英语,很让人眼馋。后来,与其说是出于对别人的羡慕,还不如说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我走了60里地回到家,眼泪汪汪地跟父母说:我要一只收录机。父亲听了,一个劲儿地叹气。母亲则别过头去抹泪。我心一软,两手空空连夜赶回学校。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到学校找到我,将我叫到一个小树林里,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放在我手上。伸开手来,正是一只我心仪已久的袖珍收录机。我诧异地打量着父亲比平日苍白许多的脸,伸手要擦去他额上的汗珠,他却紧紧抓住我的手,一字一顿地说:“孩子,你不要和人家攀比,一个人活的是志气。记住,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我掂量着父亲这句话,觉得突然起了风,有很多细小的密匝匝的东西打着我的眼。我蹲在树下,父亲伸手拽我,我没有起来,我对他说:“爹,我让沙子迷了眼睛。”他着急了,更加用力地要拉我起来让他看看。我摇摇手,说:“闭闭眼就没事了。你等会儿和我去吃点饭吧。你看你满脸虚汗,肯定着急着赶路没吃晌午饭。”他呵呵地笑了:“可不,光着急把粮卖了买这个小匣子,忘了吃你妈给我带的煎饼。我边走边吃就行了,要不天黑到不了家。来的时候坐你大忠哥的小手扶,回去得用两条腿啦。”他边说边转身,很快走出了树林。林子外,阳光灼灼,几乎晃花了我的眼睛。

④过了很久之后,和妈妈聊天时我才知道,那只收录机卖粮钱根本不够,父亲又抽了500cc血,才换来了它。

父亲没能活到60岁便病逝了。记得父亲临终的时候,他将枯槁的手伸向了我。我将手放在父亲的手心里,父亲极力想握紧我的手,却已无能为力了。是的,父亲虽然没能扶携和目送着我走更长更远的路,但是,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的生命中——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

⑤“不喝牛奶的孩子也一样长大”,就是父亲这句话, 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做人的自尊,也让我得以活出了一个男人的伟岸。

(选自《留在青春华美地带》,邓皓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有改动)

14.请概括文中表现父爱的几件事。(4分)

15.如何理解“父亲一生积攒的种种力量已渗透到我的生命中—— 我的生命只不过是父亲生命的另一种延续”这句话?(4分)

16.说说下面这段话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5分)

父亲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跑回来,一进屋,便忙不迭地解开衣襟 ,从怀里掏出一根融化了一大半的冰棍,塞给我。

17.文章第③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三、文笔展示台(40分)

18.阅读何达的小诗《快乐的思想》:“做每一件事情/都给它一个/快乐的思想/就像把/一盏盏的灯/点亮 在砍柴的时候/想的是火的诞生/在锄草的时候/想的是丰收在望 与你同行/想着我们有共同的理想/与你分手/想着我们会面时候的狂欢。”

亲爱的同学,你有时可能会感到生活充满着乏味或者不尽如人意之处;其实,只要你改变自己的心态,用心去欣赏生活,你便会发现,生活中其实处处有快乐。诗人何达的快乐之源是乐观的思想,你的快乐之源是什么呢?请以“ ,我的快乐之源”为题写一篇文章。

上一篇:《成长教育》观后感下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地方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