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教案

2024-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雨说教案(精选4篇)

雨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注意把握语气和语调,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会诗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2.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3.理解“雨”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4.领会文章主旨,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习鉴赏现代诗歌。

2.掌握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轻灵飘洒的春雨,素来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载体。春雨之夜,杜甫写下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悦;李清照发出了“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的感慨。而今,台湾诗人郑愁予的笔下,春雨淅淅沥沥地走来了,它在向我们轻声地诉说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聆听雨的絮语。

二、自主预习检测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 丝缕(lǚ)喧(xuān)......嚷

帘(lián)子 耸(sǒng)立 蓑(suō)衣 斗笠(lì)油膏(gāo).....襁褓(qiǎng bǎo)..2.学生结合语境解释词义。①禁锢:束缚,强力限制。②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③留滞:停滞,不流通。

④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⑤喧嚷:(很多人)大声地叫或说。

⑥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⑦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⑧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或长眠。3.(1)比喻(2)反复、拟人(3)排比、拟人 4.(1)B(2)D

三、初读——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课文,感知诗的音乐美。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顿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①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

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②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③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2.阅读课文后,思考、讨论:“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尝试划分诗作的结构层次,并为诗作的每个部分命名。

“雨说”一共出现了五次。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四、细读——探究形象,把握情感

1.齐读全诗。雨“说”了什么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这首诗通篇都是“雨”说的话。雨首先说她到来之前,“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雨说要“探访四月的大地„„”;雨说她是到大地上来亲近孩子们的;雨说自己“来的很遥远”,她要教孩子们勇敢地笑;雨说“来了就不再回去”。这些话主要表达了一个主要意思: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地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2.雨让大地生机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试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3.分析诗中雨的形象。

(1)诗歌中塑造的“雨”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诗中的“雨”是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而淅淅沥沥的雨点是它探访大地的殷勤的脚步。

(2)理解诗歌开头括号中的话的含义。(雨说:四月已在大地上等待久了„„)“四月”点明时间是春天,“等待久了”表明了对春雨的渴盼。4.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雨说》中诗人从中获得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借春雨的述说抒发了诗人由衷的期望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们无忧无虑、幸福成长。由此赞美中国传统的“一切为了下一代”的人文精神。

5.副标题为什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副标题点明这首诗特别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概括了诗的内容,表明诗人对中国儿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诗的主旨,同时也符合孩子的心理和理解程度。此外,也蕴涵着另外一层深意,即这首诗写于70年代末,当时正值我国结束“文革”灾难而开始新的历史时期,诗人关注着中国大陆,看到她的变化所展现的希望,而儿童是中国的未来,因此这首爱之歌,是诗人对“生活

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的祝福,也是对中国美好未来的祝愿。

6.说说雨为什么是爱的使者?

①雨是温柔亲切的,充满爱心的。(2、3、4节)②雨让每个孩子学会勇敢地笑。(7、8节)③雨祝福孩子们有美好幸福的生活。(9节)对孩子们的祝福也是对祖国的祝福,孩子是祖国的希望。

五、品读——赏析诗的语言 1.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赏析,通过这样的途径来评析诗歌关键语句和优美语句。

如:“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一节的关键词语“勇敢地笑”与前一节中的“勇敢地笑”形成了反复的关系,这样这个意思就得到了强调;再次强调“雨”的祝福内容,也是诗歌内容上的深入。同时,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勇敢地笑”所带来的影响,富有感染力。

又如“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只有孩子们欢笑起来,才真正意味着春天的来临,才能真正看到大地的希望,看到中国的希望。给孩子们带来欢笑,让他们快乐地成长,这是雨的使命,而“笑”恰是他们成长的标志。

2.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这首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雨”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生命的灵性,成为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意的存在。不仅如此,诗中其他事物都做了拟人化的生动描写,俯拾皆是。这首诗是献给儿童的,全诗出色的拟人化表现手法,使这首诗具有亲切感人、活泼欢快、充满情趣的风格,它切合儿童的心理,能打动孩子们稚嫩的童心。

3.拟人手法是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除此以外,这首诗的语言还有什么特色?

(学生可继续互相交流,小组内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学生之间谈体验。)①郑愁予的诗往往透出中国古典诗的修养和一种动人的江南文化气息,这首诗也是这样,它的一些用语和诗句,例如“蓑衣”“斗笠”“小燕子笑斜了翅膀”;

②诗人还善于针对诗的接受对象运用一些适合少年儿童读者的口语,令人感到无比亲切;

师说教案 篇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2. 古今异义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句读 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

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小学 古义:小的方面学习。如: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众人 古义:一般人,普通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今义:许多人。

所以

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 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3. 一词多义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

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

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③吾师道也(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糊涂)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知道,了解)4. 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中的“师”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之所以愚人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5. 虚词的用法

之 课文中出现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 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 古之学者”。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宾语前置的标志。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 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作代词,指代自己。如“ 君将哀而生之乎”。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 其 课文中出现17次,用法如下: ① 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如“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作兼语。如“ 余嘉其能行古道”(他)。作定语。如“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 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 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前瞻•预测 下列各句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不拘于时,学于余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A项中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师”是动词“从师学习”,后一个“师”是名词“老师”;C项中前一个“于”是介词,表所向,后一个“于”是介词,表被动;D项中前一个“乎”是介词,相当于“于”,后一个“乎”是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句式积累] 1. 判断句: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

②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2. 被动句:

① 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3. 宾语前置句:

①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 而耻学于师。② 不拘于时,学于余。③ 师不必贤于弟子。4. 省略句:

①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

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5. 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前瞻•预测

把下面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注意各句的句式特点。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不遗,吾未见其明也。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④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答案:①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在我之后呢?

②不懂得书中的文句就从师学习,疑难问题不得解释,却不向老师请教,小事学习,大事反而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明白道理的地方。

名二子说教案 篇3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3、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作者给两个儿子命名的深意,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

教学难点:

鉴赏文章引物托喻,字少蕴深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讨论。

教学过程:

一、介绍文章的写作的背景:

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应制举。尽管他才学可为“帝王师”,结果还是落榜了。他对科举、对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身上。次年返乡,写了这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时苏轼11岁,苏辙8岁。

苏洵对两个孩子寄予很大希望,他又对他们的生活道路充满忧虑。《名二子说》正是通过阐释为二子命名的深意,表达他对爱子的劝诫与勉励的。

二、分析课文:

1、第一段,“轼”名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车子的各部件,轮子、辐条、车盖、轸木(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就像各有职分,不可或缺,只有车前的轼木没有实际用处。轼是车前的横木,乘车人可将手俯按在上面,有装饰车子的作用。所以,“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行文几度曲折而后揭出正题:“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苏轼呀,我担心的是你不注意外表的掩饰啊。苏轼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从不知掩饰自己的观点。自幼父亲就看清了这一特点,劝诫他多加外饰以免遭祸。这正是为他取名“轼”的初心。

2、第二段,“辙”名说。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天下之车无不循辙而行,但论到车的功用却没有辙的份。“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辙无论功之福,也不遭仆毙之祸。“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知免”,是说苏辙的性格会免于灾祸。一说“免”同“勉”,勉力、尽力的意思。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这正是为他取名“辙”的深意。苏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露,并能尽力王事,后位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

3、补充介绍:

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问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4、拓展思考:

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

三、课堂讨论与归纳:

1、试摹拟作者的口气说说“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辙乎,吾知免矣”这两句话的意思,然后谈谈作者对两个儿子不同的希望。

“轼啊,我担心你不注意外表的修饰啊!”

“辙啊,我料知你能免除灾殃了!”

劝诫苏轼多加外饰以免遭祸;劝诫苏辙善处于祸福之间,又能勉力向前。

2、杨慎说作者“深知二子”,从这篇短文你能看出作者两个儿子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马说教案 篇4

一、案例背景

设计者:冯连赛,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10级汉语言文学

学生:承德市双桥区冯营子中学八年级6班,50人

教材:中学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计划课时:1 课时

二、教材内容分析

《马说》一文,以良马喻英雄,阐述了英雄豪杰只有遇到伯乐,才能发挥才干,否则可

能遭遇被埋没的道理。课文极写了知遇之难。教学中要求学生要熟读并背诵课文,积

累相应的文言词汇,体会文章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

2、理解文章寓意,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以熟读、背诵为基础,以讨论、合作交流、展示为主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文中作者寄寓的思想

2、引导学生珍爱现今社会、努力学习、争取成才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案例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他们阅读理解古诗文的能力毕竟还很有限,因此,学习本课时要加强文言词语的积累,以丰富词汇;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尤其是对这些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学生必须丰富他们的精神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的人才观。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案例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整合课程的基本特征,实施多元评价方式,体现了大语文学习观。通过教师制作的交互性课件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引导、辅助、拓展的平台,贯穿整节课程。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导入课题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彩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托物寓意”。“说”就是“谈谈”的意思,“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就属这一文体。由此可见,韩愈写《马说》这篇文章不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他是有其用意的。

3、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因其祖籍在昌黎,世称韩昌黎。

他与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散文尤为著名,有

“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著有《昌黎先生集》。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请求重用遭冷遇,甚至三次登门被守门人挡在门外。尽管如此,他仍然申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节度使董晋和张建封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作《马说》,发出“伯乐不常有”的感叹。

4、疏通文意同时积累重点字词、句子。(1)字词

祗(zhĭ)

骈(pián)

槽枥(cáo lì)

粟(sù)食(sì)马者

其真无马

邪(yé)

(2)通假字:食-----饲(喂养)

材-----才(才华)

见-----现(表现)

邪-----耶(语气助词,“吗”)

注:请学生大声朗读字词,并请代表范读。

(3)一词多义

1.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

(鞭打,动词)

②执策临之

(鞭子,名词)

2.之

①策之不以其道

(指代“千里马)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无意义,调节音节)

③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3.其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指代“千里马”)

②其真无马邪?

(难道,表反问语气)

③其真不知马也。(恐怕,表推测语气)

(4)翻译

1.骈死于槽枥之间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5、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1)

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

(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

(3)

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

(4)

作者是如何描述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的?

(5)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

(6)

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要求:用原句回答)

讨论明确: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②,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③,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④,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不知马也。

(7)作者所说的“食马者” “伯乐”“千里马”仅仅是指传说中的人和物吗?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理解:

“食马者”比喻“不能识别人才和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千里马”比喻“人才”。

6、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

7、拓展延伸(课后解答)

(1)作者认为,自己是个人才,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其实封建社会不知道埋没了多少人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同情百姓,写出民苦“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的(柳宗元);与民同乐的太守(欧阳修);还有李白、苏轼、王维„„这些都已成为了历史。那么,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你是怎么看待伯乐的作用呢?

(2)有人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念是片面的,不能把发现千里马的希望寄托在伯乐身上。伯乐难道就一定是公正、无私的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么做?

8、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刻苦勤奋,努力学习,成为一匹

千里马。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课文

3、预习下一课

九、板书设计

伯乐不常有 不以千里称也

(无限痛惜)

食马者无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愤怒谴责)

天下无马

其真不知马也

上一篇:sslvpn使用手册下一篇:百年奋斗谋复兴勇毅前行兴伟业学习心得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