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感试题(精选6篇)
日期
科室
姓名
一 填空题
1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应注明
开启时间,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小时。
2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产品有无
---------------等使用后按规定分类处置,不得------------------。
3体温计使用后用75%浸泡消毒-------------分钟,感染患者使用的体温计采用
500mg/L--------------浸泡30分钟。
4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检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大于等于
--------cfc/cm2。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检测的细菌菌
落总数应大于等于--------cfc/cm2。
5取无菌物品操作者应身距无菌区--------------cm,手臂应保持在--------------位置,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天。
6诊断明确的感染病例,分管医生应于--------小时内填报医院感染病例调查表,并上交到相关部门。
7手卫生消毒可以减少------------菌,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菌。
8铺无菌盘时应注明---------------------,有效期为---------小时。
9医院发现5例以上疑是医院感染暴发情形时,应当于----------小时内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0治疗室,处置室等室内的灭菌物品需按---------------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清
洗灭
二 简答题
1手卫生的5重要时刻
2重点部门
1 完善院内感染管理组织
1.1 成立一把手任院内感染委员会主任, 各职能科室为委员的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 每季召开一次院内感染委员会会议, 并就重点科室的改建、扩建、洗手设施的完善, 一次性物品的采购、贮存、使用及用后管理, 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 环境卫生的监测, 并将院内感染那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与奖金分配挂钩。
1.2成立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 兼职职控医生, 护士组成的临床科室院感染管理小组, 各科院感工作由科主任挂帅, 护士长组织具体实施, 职控医生和护士具体负责感染病例的监测上报工作。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院感爆发与流行时及时上报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
1.3成立了由一把手任主任、分管院感的副院长、后勤科长、感染科组成的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暂存、与外置中心的联系转移等进行监督检查, 发现违法违纪行为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严肃处理。
1.4 成立由一把手任主任、主要职能科室任委员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对临床抗菌药物给予指导, 发现滥用抗生素根据院内的处罚规定给予罚款, 并应用电脑程序控制临床医师只能用二联, 抗生素特殊需要用三联及高级抗生素由科主任开处方, 确保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
2 重点加强培训工作
2.1 院感科每年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全员培训, 每年2~3次。医务人员重点培训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合理应用抗生素、消毒、灭菌、隔离、个人防护、锐气伤预防、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 消毒剂、灭菌剂的配制方法、浓度、有效期及监测方法, 标准预防、手卫生等定期培训定期考核, 考核结果与奖金挂钩。
2.2 工勤人员重点培训消毒隔离, 卫生洁具分室专用, 悬挂晾干, 做到抹布一用一消毒, 床头柜、病床、物品柜每天擦, 地面每天擦两遍, 遇污染时随时清洁消毒, 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每天定时运送出病区到指定地点暂存, 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锐器伤的预防。原则是一用一消毒, 一用一清洁, 由所在科室和保洁公司共同管理, 每周五下午进行检查, 达不到要求限期改正并给予一定经济处罚, 每年培训1~2次。
2.3 对新上岗人员集中岗前培训, 培训与考核相结合, 培训目标是掌握为止, 落实为止。
2.4 每年对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培训2~3次, 重点是院感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所有培训材料人手1份。
2.5 专职人员每年外出培训一类学分10分, 二类学分15分, 其它管理、医务人员、重点科室外出培训不少于6分。
3 常规化、制度化开展监督检查
3.1 院感科根据各科室院内感染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量化的检查细则, 每月检查1次, 85分以上为合格, 对不合格科室给整改通知书, 限期整改, 并给予一定的罚款, 每季对检查结果出简报上报院内感染委员会, 下送所检查的科室。
3.2 每月会同检验科对全院所有科室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灭菌剂、消毒剂、工作人员手、一次性物品透析液、高压锅等进行监测, 监测结果如有超标不合格, 科室写整改计划, 并按整改计划执行。
3.3 每月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检查, 检查内容为:对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存地、转移联单等, 发现有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者, 轻则给予经济处罚, 重者给予调换岗位, 污染泄露严重者, 按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给予相应处理, 每月对污水、污泥采样监测, 合格后方可排放。
3.4 院内自查结合市、县主管部门的检查, 对市、县主管部门在检查中反馈比较好的科室和个人给予一定物资奖励, 不好的除限期改正外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4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提高全体人员防控意识
4.1 院感科和院办共同筹划出板报、展板、温馨提示卡放在医务人员易看见的地方, 提醒全体人员时时将患者安全放在第一位。印标准预防、手卫生、锐器伤预防宣传画, 张贴在洗手池, 指导医护人员正确洗手, 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
4.2 院感科, 护理部、医务科共同举办院感知识竞赛, 每科出一名护士和医生, 院委会成员任裁判, 前三名分别给予500元、400元、300元的奖励, 每名参赛成员给纪念品一份。
4.3 09年院感科牵头举办为期一周的感染控制宣传周活动, 主题为"控制医院感染, 你我同参与", 一把手亲自参与活动, 全体职工踊跃参加, 有现场知识问答, 答对有奖, 印了大量宣传单人手一份, 温馨提示牌, 宣传画。如婴儿室提示牌"抱我、请洗手"。
4.409年开展针对甲型H1N1流感的宣传活动, 制定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 就诊流程图、板报、宣传栏、宣传画、个人防护知识等向医务人员和广大患者进行了宣传, 普及甲型H1N1流感知识, 向公共宣讲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注意卫生、充分休息, 有发热不适及时就诊, 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消除公众恐慌心理, 稳定社会秩序, 构造和谐医患关系。
4.5 改善洗手设施, 重点科室安装感应式水龙头, 配干手纸巾, 常规配速干手消毒液, 不定时到临床科室抽查手卫生执行情况。
4.6 给所有科室配置了个人防护用品, 并组织演练, 人人掌握。
5 开展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
院感科每天下病区, 参与科内查房用药指导, 每周查职控医生、护士监测资料, 有感染流行爆发及时上报, 及时组织人力调查原因, 把危害降低最小, 制定感染爆发处置应急预案, 医院感染流行、爆发、调查流程, 医院感染爆发的调查与判断程序, 每月对所有出入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每季对所有监测资料进行网上直报。
6 加强重点科室的建设
6.1 建成了有300平方的流程合理、设施先进的供应室。新进一台脉动真空高压锅, 消毒员持"二证"上岗, 供应室护士长进行重点培养, 负责供应室的全面管理, 准备进超声清洗机、塑封机、干热灭菌器等满足临床需要。
6.2 透析室正在装修, 按标准化、规范化重建, 并设有患者休息室、工作人员休息室、更衣室、治疗室、水处理间等, 隔离患者专区专机透析。
6.3 胃镜室、手术室、产科、口腔科正在整改中, 口腔科配置快速灭菌器, 保证每个患者所用物品一用一消毒、一用一灭菌。
科室:
姓名:
职称: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资料至少保存()A.1年
B.3年
C.5年
D.10年 2.以下物品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是哪种()
A.变质的免疫球蛋白
B.臀垫
C.过期的84消毒液
D.用过的乙醇消毒剂
3、在医疗活动中使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的包装袋()
A.黄色专用包装袋
B.黑色专用包装袋 C.红色专用包装袋 D.白色专用包装袋
4、以下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菌种、毒种保存液
D.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5、哪些医疗机构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
A、所有医疗机构
B.三级综合性医院
C.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
D.传染病医院
6、构成医疗事故的要件之一是()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世
D.意外事件
7、下列内容患者有权复印或者复制,但不包括()
A.医嘱单
B.化验单
C.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D.住院志
8、因抢救危及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多长时间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3小时
B.6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9、外科手消毒,检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是()
A.≤15cfu/c㎡
B.≤10cfu/c㎡
C.≤5cfu/c㎡
D.无菌生长
10、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患者
11、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A.10%
B.15%
C.5%
D.30%
12、特殊情况下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生在戴手套前,应用哪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A.醇类
B.醛类
C.酚类
D.双胍类
13、关于戴无菌手套,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戴无菌手套
B.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C.处理传染病患者遇可疑传染病患者污物时,戴无菌手套
D.进行进入体腔的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14、速干手消毒剂是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不包括()A.水剂
B.油剂
C.凝胶
D.泡沫型
15、手卫生效果的监测采样时间为()
A.在接触患者后、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B.在接触患者前、进行诊疗活动后采样
C.在接触患者前、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D.洗手后采样 16、2.0%的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的作用时间为()
A.10小时
B.1小时
C.2小时
D.5小时
17、环氧乙烷气体灭菌不适用于下列哪项()
A.电子仪器
B.纸质制品
C.塑料制品
D.油脂类
18、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支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是()A.高水平消毒
B.中水平消毒
C.低水平消毒
D.灭菌水平
19、耐热的油剂类应采用()
A.压力蒸汽灭菌
B.干热灭菌
C.低温灭菌
D.浸泡灭菌 20、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应()
A.无菌生长
B.≤10cfu/mL
C.≤20cfu/mL
D.≤100cfu/mL
21、下列哪些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A.同桌进餐
B.静脉吸毒
C.共用剃须刀
D.不洁性行为
22、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以及引起流行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传染源
B.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易感人群
C.动物宿主和易感儿童
D.病原体、环境和易感人群
2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属于哪类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都不是
24、对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应()
A.不消毒
B.简单消毒
C.实施必要的卫生处理
D.以上都不是
25、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必须符合谁规定的卫生标准()A.国际 B.国家 C.省级 D.市级
26、下列不属于新生儿病房中半限制区的是:()
A、办公室
B、治疗室
C、配奶间
D值班室
27、对甲类传染病严重的疫区可()
A.实施封锁
B.只许进不许出
C.只许出不许进
D.以上都不是
28、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
A.置之不理
B.在家中隔离 C.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 D.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
29、对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正确的是()
A.使用单层专用包装袋,及时密封
B.置于专用容器内,及时密封
C.使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
D.装于黄色塑料袋内,扎紧袋口 30、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A.任何工作
B.任何与人接触的工作
C.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D.以上都不是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当采取()
A.就地隔离
B.就地观察
C.就地治疗
D.以上都不是
2、手卫生包括()
A.洗手
B.清洁手
C.卫生手消毒
D.外科手消毒
3、下列哪些是乙类传染病()
A.狂犬病
B.百日咳
C.细菌性痢疾
D.梅毒
4、国家建立传染病的有关制度包括()A.监测制度
B.消毒制度
C.隔离制度
D.预警制度
5、下列物品属于中度危险物品的是()
A.气管镜
B.心脏导管
C.呼吸机管道
D.胃肠道内镜
6、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容器外表面除应当有明显警示标志外,还应当系中文标签,其标示内容有以下哪几项()
A.医疗废物产生单位
B.产生日期
C.医疗废物类
D.运送路线
E.特殊说明
7、以下那些物品属于损伤性废物()
A.手术锯
B.玻璃安剖
C.医用针头、缝合针
D.备皮刀
E.玻璃试管 8下列属于目标性监测的是:()
A、手术部位感染的监测
B、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C、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 D、细菌耐药性监测
9、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哪些预防、控制措施()
A.调查
B.检验
C.采集样本
D.隔离治疗
10、下列消毒剂适用黏膜、伤口创面冲洗消毒的是()
A.有效含量0.2%氯已定
B.30g/L的过氧乙氢
C.含有效碘0.5%的碘伏
D.含有效碘0,05%的碘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盛装肥皂的容器应每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容器进行清洁消毒时,容器内剩余的皂液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手部没有明显可见污染时,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双手代替洗手.3、气性坏疽患者使用过的诊疗器械的消毒应先__________后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
4、传染病分为______________类、__________类和____________类,其中甲类__________种,乙类__________种,病类_________种。
5、母婴传播的三种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_____________,再 _______________。
四、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属于损伤性废物。()
2、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院方保管。()
3、卫生手消毒可以采用含氯制剂和碘伏消毒剂浸泡双手。()
4、检验人员进行检验操作时必须戴手套。()
5、手术缝线如未用完应重复灭菌后再使用。()
6、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也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7、引起世界大流行的禽流感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
8、医疗机构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因输入血液、使用血液制品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9、传染病疫情信息不能对外公布。()
10、自身感染又称外源性感染,其感染源来自患者本身。()
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洗手指征。
2、简述针刺伤(锐器伤)后的应急程序。
院感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B2B3A4B5C6C7C8B9C10C11B12A13C14B15C16A17D18A19B20B21A22B23B24C25B26D27A28C29C30B
二、多选题
1ABC2ACD3ABCD4AD5ACD6ABCE7ABCDE8ABCD9ABCD10ABD
三、填空题
1、定期清洁消毒、无余液、干燥
2、速干手消毒剂
3、消毒、清洁、灭菌
4、甲、乙、丙、2、25、10
5、宫内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产后感染
6、先清洁、再消毒、去除污染物、清洁消毒 四,是非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54分,对的打√,错的打×)
1、消毒首选化学方法,不能用化学方法消毒的选物理方法。(×)
2、手消毒可以选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
3、外科刷手不必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
4、标准预防的概念是,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5、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6、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后进行手微生物学检测采样。(×)
7、锐器伤的预防: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8、空气微生物学检测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9、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10、空气微生物学检测布点的要求是: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11、当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经治医生必须在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科。(√)
12、手皮肤消毒方法: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钟,流动水洗手(√)。
13、临床使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过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或霉变等(√)。
14、抗菌药物的疗程,一般急性感染,在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可继续用药2-3天。(√)
15、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
16、《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
17、《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活检钳应达到的要求为消毒。(×)
18、新生儿在住院48小时内出现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属于医院感染。(×)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38分)
1.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的灭菌方法是(B)A.戊二醛浸泡10小时 B.压力蒸汽 C.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 D.福尔马林熏24小时
2、连续使用氧气湿化瓶的湿化液应该用(C)A.自来水 B.白开水 C.生理盐水 D.灭菌蒸馏水
3、非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消毒处理措施为(B)
A.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B.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灭菌
4、传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的消毒处理措施为(A)A.消毒、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B.彻底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 C.消毒或灭菌 D.消毒、彻底清洗干净
5、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对病室内的空气及地面应采取的措施包括(A)A.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B.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干式清扫,遇污染时清洁 C.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空气消毒;地面干式清洁,遇污染时清扫 D.定时空气消毒,必要时通风换气;地面湿式清扫,遇污染时消毒
6、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对床单元进行的消毒处理是(B)A.预防性消毒 B.终末消毒 C.随时消毒 D.初步消毒
7、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如何处理(C)A.立即清洗 B.立即擦拭 C.立即消毒 D.立即焚烧
8、传染病房内的分区包括(B)
A.污染区、清洁区、相对清洁区 B.污染区、半污染区、相对清洁区 C.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D.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9、医护人员进入治疗室、处置室、换药室、注射室内的要求是(C)A.不必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B.应衣帽整洁,既可执行技术操作 C.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D.不必衣帽整洁,只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即可
10、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下层分区为(B)
A.污染区,清洁区 B.清洁区,污染区 C.无菌区,污染区 D.污染区,无菌区
11、手术室的分区包括(B)
A.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 B.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C.污染区、半污染区、无菌区 D.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12、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后送检时限为(A)
A.不得超过2小时 B.不得超过4小时 C.不得超过6小时 D.不得超过8小时
13、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C)
A.外源性医院感染 B.内源性医院感染 C.外源性医院感染和内源性医院感染 D.交叉感染
14、环境为Ⅱ类区域的空气及工作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分别是:(B)
A、细菌总数≤10cfu/m3、≤5 cfu/cm2 B、细菌总数≤200cfu/m3、≤5 cfu/cm2 C、细菌总数≤500cfu/m3、≤10 cfu/cm2
15、环境为Ⅲ类区域的空气、工作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合格的标准分别是:(C)
A、细菌总数≤10cfu/m3、≤5 cfu/cm2 B、细菌总数≤200cfu/m3、≤5 cfu/cm2 C、细菌总数≤500cfu/m3、≤10 cfu/cm2
16、病人用的枕芯、棉褥、床垫消毒处理原则是(B)
A.定期清洁、不用消毒 B.定期消毒、及时更换 C.不用更换、及时清扫 D.定期清扫、出院消毒
17、终末消毒是指(A)
A、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原居住点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 B、指对医院周围环境的彻底消毒 C、指对医院空气进行全面的消毒
18、医疗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除应设置明显的警告标识外,还应有相关的安全措施是(G)
A、防渗漏 B、防鼠 C、防蚊蝇 D、防蟑螂
E、防盗 F、预防儿童接触 G、以上都是 H、以上都不是
19、您在日常医疗活动中用过的医用针、缝合针、备皮刀、手术刀等锐器应投入以下那种颜色容器或垃圾袋(D)
A、黄色垃圾袋 B、黑色垃圾袋 C、红色垃圾袋D、黄色标志容器盒 E、以上都可投 F、以上都不可投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 8分)
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
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预防手术感染部位使用抗生素的最佳给药时间是术前(1)小时,如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可再加用一次,手术后用药一般不超过(3)天。
一、感染性废弃物包括哪些?
感染性废弃物指感染病人用过的或沾有血液、体液、分泌物的医疗用品。包括外科有关废弃物、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塑胶类有关医疗废弃物、尖锐物品等。
二、外科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外科废弃物包括手术切除脏器、肢体、死产、病理标本、胎盘、试验动物尸体及脏器。这些废弃物应用红色或特定的印有感染废弃物标记的塑胶袋盛装,要留有20%余地,封紧袋口后送去焚烧。
三、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消耗性医疗废弃物包括纱布、棉花、绷带等,这些废弃物应用红色或特定的印有感染废弃物标记的塑胶袋盛装,要留有20%余地,封紧袋口后送去焚烧。但微生物室、生化室、病毒室等标本、检体、培养基、吸管等应先就地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弃掉。
四、传染性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传染性废弃物包括分泌物、排泄物、体液、血液、输注后的废水、废血、手术失血、引流物及接触过的一次性器物、剩余的饭菜等。固体部分可装袋、密封标记后焚烧;液体部分用含氯消毒剂高效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五、换药操作时应如何做好隔离?
(1)应注意按隔离消毒的原则换药。先换无菌伤口、再换感染伤口。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不得进入换药室。有条件应设立隔离换药室。(2)操作时,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应分开放置。
(3)腹带、敷料应放在指定的容器中,严禁投在车、床、桌和地面上。(4)污染物品按一次性使用物品和重复使用物品的要求,分别包装、消毒处理。
六、《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对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出了哪些建议?(1)对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生素。
(2)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可疑细菌感染征象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者,可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3)力争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临床标本。(4)联合使用抗生素,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5)严格掌握抗生素的局部用药。(6)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预防用药。
(7)强调综合治疗,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不要过分依赖抗菌药物
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2)预防和减少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3)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严格掌握适应症。(4)联合使用抗菌药物要有明确指征。(5)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6)密切注意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7)严格控制预防用药,防止滥用。
八、发热病人一定要用抗生素治疗吗? 一些医生条件反射地将发热与感染相连,不做进一步检查,就开出使用抗生素的处方,这种做法既不合理也很危险。必须强调抗感染药不是解热药,针对不明原因的发热,最合理的措施是不仅仅看到升高的体温,而应对病因作彻底探索。
九、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可引起有哪些不良后果?
(1)对细菌的影响: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和耐药基因转移,并转化为医院感染的感染源,甚至造成感染的暴发流行。
(2)对人体的影响:杀伤正常菌群,以致引起药源性疾病,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处于易感状态,从而发生感染。
(3)对感染的影响:由于用药不当,感染不仅未被及时控制,反而可能加重,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4)对群体的影响:促使医院耐药菌株的形成并传播到医院外人群。(5)对社会的影响:造成医院感染甚至暴发流行,加重人民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负担,并使社会劳动生产力下降。
十、抗菌药物的疗程应为多长时间?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工作人员30名, 女21名, 男9名, 年龄21~49岁, 平均 (30.7±5.6) 岁, 中专10名 , 大专13名 , 本科7名。以PDCA模式实施为界限, 对实施前后的病房空气、物表、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及手卫生依从性、奶瓶、奶嘴清洁度等进行比较与分析。
方法:1问题收集 (计划P) :对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收集, 以此为基础实施PDCA管理模式。分析新生儿病房院感相关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种: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认识不足, 院感控制组织不健全, 房屋布局不合理, 奶瓶、奶嘴清洁消毒不规范, 病房入口无洗手实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频次不够、手卫生清洁不彻低。在质量考核体系, 院感相关内容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关联不大, 因此院感相关制定执行力度不够。受到各种繁忙工作的影响, 医务人员未严格按照专业要求进行规范操作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制定可行的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制度和相应的落实措施, 同时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评分标准及完善绩效考核措施。2措施落实 (执行D) :PDCA模式以1个月为1个循环周期开展。a.提高医务人员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院感专业培训, 并制定控制院内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及执行措施, 以保证有章可循, 同时新生儿病房成立专门针对院内感染的质控小组[3], 以对新生儿病房日常工作中的消毒隔离措施是否执行到位进行检查、督导。做好低年资医务人员和新入职人员的岗前培训, 提高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 培训后进行严格的考核, 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b.科室布局与分区:严格按照新生儿科室建设的规章制度进行, 并在生活区与通道之间设置密闭门, 以保证新生儿病房的密闭性;在保证新生儿病房清洁性的同时, 满足医务人员日常生活所需。新生儿奶瓶清洁区域与配奶室分开, 明确区分监护区与生活区, 保证科室布局的合理性。新生儿病房中使用空气净化系统, 定期清洁通风口滤网, 保持通风口滤网通畅。c.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在新生儿病房控制感染工作中,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尤为重要, 因此需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有效控制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在新生病房入口处、婴儿培养箱旁、病床旁、蓝光箱等区域中放置免洗手消毒凝胶[4], 以供医务人员随时使用。新生儿病房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上均标识详细的消毒流程及消毒的时限性并做好登记, 各种侵入性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执行, 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 提高医务人员的慎独意识、安全意识。d.新生儿用具的消毒管理:在新生儿病室中设置消毒员岗位, 以对新生病房中的仪器设备、地面等进行清洁消毒, 特别是新生儿的奶嘴、奶瓶、衣物、听诊器、体温表、压脉带等需进行一婴一用一消毒。新生儿奶瓶与奶嘴清洁后, 需使用蒸汽进行灭菌, 换班即对无菌用品进行清点, 以防过期用品的存在。一次性医疗用品严格按照要求在有效期内规范使用并做好索证管理。e.新生儿病室抽样培养生物学监测:我院细菌室工作人员按标准要求现场对新生儿病房物品物表、空气、奶瓶、奶嘴、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取样培养做生物学培养。培养结果及时反馈到院感办和科室。3检查、督导 (C) :科室院感质控小组每周按照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考核标准进行检查督导, 护士长、科主任随机抽查, 对存在问题的个人和班次给予现场批评指导, 情节严重者扣除当月该项目的绩效量化分, 责令限期整改。4总结、分析 (A) :科主任、护士长与院感质控组总结、分析本月存在的问题, 制定整改的措施及防范对策, 提出下个月的院感质控重点内容, 下个PDCA循环开始。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2.0软件分析数据资料, 计量资料使用 (±s) 形式表示, 使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果
PDCA模式实施前后的检查合格情况比较 : 实施后 , 新生儿病 房的物表、空气、奶瓶、奶嘴、消毒液、医务人员手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 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PDCA模式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PDCA模式实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实施前, 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生儿的存活率得到很大提高, 新生儿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 对疾病抵抗力较弱, 是院感高危人群。为了有效控制新生儿病房院感发生率, 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 持续改进院感控制管理质量, 保障了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效性。通过院感质控小组将检查、督导, 提升了科室质量监管力度。
在本次探究中, 笔者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新生儿室工作人员30名, 以PDCA模式实施为界限, 分析实施前后的数据资料。实施后, 新生儿病房的物表、空气、奶瓶、奶嘴、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合格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高于实施前, 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PDCA模式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可持续提升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质量。通过客观数据的结果显示, 能有效降低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合格率。新生儿病房院感质控通过PDCA良性循环发展, 真正使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管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有效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率, 在新生儿病房管理中构筑了一道有力的安全屏障。
摘要:目的:对PDCA模式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新生儿病室内物品物表、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奶瓶、奶嘴采样做生物学培养, 对培养的24期结果与未实行PDCA管理前相应的24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比较新生儿病房的30名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实施PDCA管理后, 新生儿病房的物品物表、空气、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奶瓶、奶嘴的合格率分别是87.5%、91.6%、91.6%、95%、100%、91.6%;实施前分别是70.8%、62.5%、70.8%、75%、79%、66%, 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95.1%, 实施前60%, 存在较大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CA模式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可持续提升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管理质量, 通过客观数据显示能有效控制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发生率, 同时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洗手合格率。
关键词:PDCA模式,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
参考文献
[1]李艳.基层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18 (9) :104-105.
[2]吴杰.PDCA循环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10 (5) :148-149.
[3]冯琼, 管利荣, 唐毅, 等.交互式教学在基层医院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4, 34 (17) :60-62.
[4]付改芝, 李庆安, 李爱敏.PDCA循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2011, 8 (4) :262-263.
【医院院感试题】推荐阅读:
2018年医院感染试题07-21
医院感染科考试试题09-07
医院感染试题及答案10-30
医院院感题目09-24
医院感染试题题库及答案11-16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知识试题06-30
2024医院招聘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11-07
爱婴医院母乳喂养知识试题库11-14
中医院中医药健康管理培训试题09-23
icu院感试题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