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专科
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毕业作业要求
一、工作日程
1.2011年1月9日上午12:40进行毕业作业动员,指导教师与学生见面。
2.2011年1月25日完成毕业设计课题(定槁必须贴上照片)定题工作,并报上级电大审查。[开题报告,参考选题]
4.2011年4月1日前学生完成社会实践调查表、调查报告定槁(不少于2000字,其格式见网上标准样本。)。论文初稿,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书面修改(指导教师用红笔修改并签名)。[行政管理专科社会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调查鉴定表,社会调查报告格式,社会调查报告封面,社会调查指南,调查鉴定表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问卷,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调查问卷,《社会调查》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5.2011年4月15日前按修改要求完成二稿,并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书面修改(指导教师用红笔修改并在封面签上签名)。
6.211年4月25日前按修改要求完成定稿4份[论文封面,论文格式]
7.2011年4月27日前将“8种材料”连同论文档案袋一并交给指导教师,由其写好评语,审核通过后于当日交给组长。
二、重点说明
1.“10种材料”包括: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评审表(在老师处)
(3)毕业论文初稿
(4)毕业论文二稿
(5)毕业论文正稿4份
(6)实践考核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7)调查鉴定表农村青年学习需求调查问卷,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问卷,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调查问卷(三选一,每样四人)
(8)《社会调查》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只要电子稿,发送到我的QQ信箱)
(9)答辩自述的正稿(论文自述稿参考打印格式)。
2.毕业论文主要内容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建议
论文题目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文摘要字数为 150-300字,关键词为3-5个,所参考的中外文文献不要少于 5 篇,且必须和论文相关,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的期刊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的其他参考材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3.毕毕业论文应为学术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不超过7000字。
4.调查报告成绩60分以下的学生不得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成绩60分以下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的答辩,根据毕业论文指导成绩和毕业论文答辩成绩,确定论文的最后成绩。
5.“9种材料”都需上级电大终审裁定。
1选拔与培养
1.1选拔条件
采取个人自愿报名,科室推荐的方法,同时具备:①政治思想素质:热爱护理事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精神强;②从事护理工作3年一10年,具有良好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③年龄<40岁,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身体健康;④具有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英语读写能力,能较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
1.2院内选拔与培养
1.2.1选拔方法
对护士进行专业理论、操作技能与英语水平考核,其成绩作为初次选拔条件之一,按专业理论和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数作为比较分数,高于该分数者,参与专科护士的急救技能与专科培训,进行定向的专科培养。
1.2.2培训方法
护理部制订专科培训计划,内容为具有通用性的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①急救知识及技能。②专业护理知识。
1.2.3评价及认证
培训结束后,再次考核,课程包括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英语、每门课程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最后根据3门课程的平均考核成绩,选拔合格的专科护士,由医院人事部门颁发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1.2.4制订岗位职责
依照护士分级分层使用制度,结合临床需要,制订与专科护士工作相适应的岗位职责,做到有岗有责、岗责相符。
1.3松原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养
松原市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有急诊专科、透析专科、手术室专科、重症专科4个专业;培训时间是3个月,结束后进行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合格者由松原市卫计委和松原市质量控制中心颁发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2合理使用
我院从2012年至今院内选拔及培训的专科护士有29名,获得省专科护士证书10人,共39名专科护士。
2.1承担基本护理工作
2.1.1参与临床护理工作
在科内专科护士作为护理小组的组长,亲自参与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分管病人的治疗护理。
2.1.2参与护理管理工作
协助护士长提高本专科的业务水平: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本专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参与护理人员的配备管理并能提出人才使用的合理化建议;参与督导本专科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评价护理质量和效果。
2.1.3承担专科护理教学
承担护理大中专及本科的中英文课堂教学临床带教任务呢。
2.2承担专科护理工作
2.2.1参加医院外会诊
专科护士承担医院外护理会诊的任务,医院按副教授的资格外派到外院进行护理会诊。
2.2.2参加医院内会诊
应医务处或护理部邀请,参加全员其他病区特殊疑难危重症病人的医疗或护理会诊讨论,提供专科领域信息。
2.2.3健康教育坐诊咨询
我院护理部于2006年11月设立了专门开展护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护理健康教育部。
3考核机制
为保障专科护士专科知识水平及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我院护理部每两年对专科护士进行考核。
3.1专科工作情况考核
参与医院和护理部的会诊次数,跟医生查房情况、参加专科护士坐诊、参加危重病人抢救的次数、参加护理部和科室组织的义诊次数、下社区的次数等。
3.2学习情况考核
考核其参加专科专题报告会次数、参加院内外培训情况、学分获得情况。
3.3科研情况考核
考核其新技术新业务及课题开展情况,全年发表论文数
4激励制度
我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注护理的专科化发展,充分认识到建立和发展专科护士制度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和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方略。
4.1价值优势
增设了科室护理岗位人数,合理配备护理人员,保证床护配比,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切实落实护士的分层管理和使用。
4.2学习优势
我院为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4.3晋升优势
专科护士对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发挥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对专科护士给予了一定的倾斜,优先考虑专科护士。
5小结
由于我国专科护士发展起步较晚,专科护士制度的成熟和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应合理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明确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制订合理使用方法、执业和考核标准,并给予相应福利待遇。
摘要:目的:探索如何进行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合理使用、考核激励管理方法。方法: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选择优秀护理人员进行培养,合理设置专科护士岗位,明确专科护士工作职责,制订合理使用方法、执业和考核标准,并给予相应福利待遇进行激励。结果: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热情和进取心,医院的护理质量及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结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科护理队伍,并合理使用和管理,可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
关键词:专科护士,管理,考核,激励,培养
参考文献
[1]宋华文;韩世范;程金莲;王益锵;应用Delphi法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处方内容的初步探讨[J];全科护理;2012年10期;
[2]李昕;欧阳艳琼;裴大军;我国心血管专科护士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J];全科护理;2013年08期;
[3]宋华文;韩世范;程金莲;王益锵;应用Delphi法对糖尿病专科护士处方内容的再探讨[J];护理研究;2012年14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主要任务主要内容
【中图分类号】G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76-01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师范类的高校更是培养师资的主要院校,学生走出校门肩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所以,师范院校的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但是,近些年高校的扩招,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能让学生在就业上和本科的学生具有同样的竞争力,教学管理就成了把好人才关的第一个重要步骤。教学是一个学校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而教务管理正是确保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师范专科学校的基层教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及内容
(一)主要任务
1、教学管理
主要包括对教学计划的运行,教学常规的管理,教学之类的评价等。在日常教学中对各学科教学的组织、指导、调控、协调等,这些都由教务管理人员完成。
2、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学校的生存条件。教务工作能在教师的素质提高、学生的素质评价、青年教师培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
(二)主要内容
1、课程管理
高校课程设置关乎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求,体现着学校本身的教育特色。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督等无不以课程为核心。教学计划是组织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教学计划一经确定,就要通过课程进行实施。另外,排课表也是教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着眼于全校各方面周密考虑。
2、考试管理
考试工作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校的考试专业性强、任务量大、间隔时间长、要求高、责任大。比如对试卷的管理,考试卷的样式、要求、批改、装订、保存等都进行了统一要求。而且还要相关教师签字确认,进行责任认定。考试中要认真组织监考。考试后组织批卷、上成绩、试卷分析等,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万无一失。
3、教材管理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依据,选用并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稳定教学秩序的基础,是开展教学改革的保障。
4、一般事务性管理
教务干事每天做的都是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如检查整理教学文件,安排组织系内的教学活动,接待上级部门领导的检查,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学生上课、考试及成绩的评定等等。在细小而大量的工作中体现着自身的价值。
二、具体教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教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足,沒有受过专业的理论培训。
2、基层教务管理的工作多而繁杂、琐碎,而人员配备少。
3、教务管理的条件设施差,不能适应高校教学的要求和发展
三、提升工作素质,强化服务意识
教务管理工作在高校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提高服务意识,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1、教务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目前,教务管理向信息化发展,这就需要教务管理人员要不断更新计算机知识,使教务管理工作系统化、科学化。
2、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质量
教务工作繁琐、复杂,各类数据浩如烟海,而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有半点差错,这就更需要有任务明确、层次清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3、人性化的管理,鼓励创新,提升服务意识
目前,从事教务管理的人员多是青年教师,他们从事教务管理的工作时间不长,各种因素可能造成工作中产生厌烦、心焦的情绪,因此,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多鼓励,多给机会改正错误。另外,教务管理人员要善于学习,根据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并把这些工作常规化。比如,建立信息员制度,经常进行专项检查,及时与相关教师沟通等。
教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管理效率。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学生的特点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因此,教务管理也面临着重大的考验,要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为老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教务管理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专科层次的院校中,只有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优化管理模式,才能确保高校教学稳定,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0号
(六)10:20---12:00代码0301
二、名词解释
1.连续型生产:一是指工厂运作模式,是24小时连续运行的,不间断生产; 二是指车间生产方式,是相对于批式生产方式而言的。
2.工作地:是指劳动生产所使用的场地。
3.流水线节拍:流水线上的产品在各工序间每移动一次所需要的间隔时间称为流水线的生产节拍。
4.关键路线:是指网络终端元素的序列,该序列具有最长的总工期并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最短完成时间。
5.OPT:abbr.VC开发环境自动生成的用来存放WorkSpace中各种选项的文件。
三、简答题:
1、简述服务业选址的主要因素。
答:服务业的目标是实现收入最大化,因此对一个服务企业而言,特定的选址更多的是影响其收入而不是成本。这就说明服务业选址决策的重点应当确定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的多少。而决定服务业销售量和收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一下几个:(1)所选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力。消费者收入高,人数众多且消费欲望强烈,服务消费量大则收入高。(2)所选地区竞争情况。不少企业在竞争企业集中化程度很高的地区选址以增加销售量,竞争企业集中会形成知名度很高的大市场,这种聚集效益会给商家带来较高的收入。(3)与消费者接触程度的高低。对于接触程度高的服务业,选址应靠近消费群集中地区。而对那些用户接触程度低的服务业,则应选择交通便利,人力资源充足的地区。
2、简述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的平衡。
类 别 站 点 年 级 2011专 业 姓 名 学 号 手 机 *** 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
级 行政管理 常丽娟 浅谈如何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目录
一、行政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当前行政领导者素质低下的表现
(一)观念陈旧,政治素质不高
(二)知识老化,能力不足
(三)情商低下,缺乏领导艺
三、行政领导者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在物质利益诱惑下政治立场不坚定
(二)不能与时俱进,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领导能力
(三)缺少对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制约机制
四、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二)勇于实践与自省,不断更新知识
(三)注重情感沟通,掌握领导艺术
(四)完善对行政领导者的监督、制约机制
浅谈如何提高行政领导者的素质
内容摘要:行政领导者是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行政领导者的素质是进行有效领导的重要条件。行政领导者个体和领导集体素质高低,直接决定行政效果的大小,以及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影响力的高低,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行政领导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优化领导集体素质结构,对保证领导活动顺利高效进行,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行政领导者素质 必要性 途径
一个单位行政领导者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单位精神面貌和工作状况。行政领导者作为行政领导活动的主体,在行政领导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行政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对行政领导活动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行政领导者素质的研究是新时期适应变革需要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实施和落实,对各级各类行政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行政部门即政府的整体形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因此,加强公共行政领导者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一、行政领导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政治素质是领导者最重要的素质。政治素质直接决定着其领导活动的方向,对其他素质正确地发挥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行政领导者要有坚定的信仰,较高的政治鉴别力,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思想解放,实事求是,有良好的公仆精神。
知识素质是增添领导才能和领导魅力的基础,是领导者适应复杂多变的领导环境和领导标准应具备的最主要的条件。知识素质包括专业知识的深度、社会知识的广度、领导和管理知识的娴熟度。
能力素质是领导者的基本素质,是一种内在的素质,主要包括:领导能力、思维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表达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行政领导者提高领导效能和领导绩效的保障。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是行政领导者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二、当前行政领导者素质低下的表现
(一)观念陈旧,政治素质不高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高科技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更为激烈,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选择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始终坚持代表先进文化的方向,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但当前一些行政领导者不能与时俱进,思想观念陈旧,固步自封,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的出现:官僚主义,管理成本无限
增长,贪污腐败,政府规模无限膨胀等等,在政府官员权力不断扩大情况下,体现权钱交易的寻租活动必然盛行于世,一系列的问题层出不穷。
(二)知识老化,能力不足
一些领导者走上领导岗位之后整天忙于事务,放松学习,知识老化,不能与时俱进。特别是在建设年轻化的干部队伍的初期,行政机关的领导者还是以年纪比较大的为主体,从而导致行政领导者整体队伍的素质普遍不高。还有不少行政机关的领导者文化素质本身不高,原因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领导者没有受过正规高等教育,他们虽然有本科或研究生文聘,但往往是党校或在职培训得来的,这种学习往往是走过场,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在知识积累方面他们往往是没有专长的。知识功底的薄弱,又不善于继续学习,这就大大削弱了他们的领导力。
(三)情商低下,缺乏领导艺术
一些领导者不善于与人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生硬,与下属关系疏远,从不与下属交流思想,沟通情感,只会发号施令。他们不了解下属的工作状态、生活情况,出了问题只讲原则,不懂得变通。弄得下属都敬而远之,使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有些领导干部,一遇到问题,就情绪失控,好冲动,感情用事,随意批评下属,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人际关系差,结果必将是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目标很难完成。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不会抑制自己情绪的人,就是一台被损坏的机器。”
三、行政领导者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在物质利益诱惑下政治立场不坚定
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领导干部抵御不住金钱、地位、利益的诱惑,走上了腐败堕落的道路。识人观人,以德为先。中国古代司马光认为:“取士之道,当以德为先,其次经术,其次政事,其次艺能。”在司马光看来,选用人才的原则,应当把德行的考核放在首位。但丁也认为:“道德常常能增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这些论述都说明领导者的个人品德是领导者非权力性影响力的核心,同时也是形成领导威信的根本。相反,如果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品德上出现问题,不管他的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他的影响力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里的修身便是指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与人们常说的“要想做事先要做人”是一个道理。一些领导者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明白为官一时,为人一世的道理,在金钱、美色面前站不稳脚跟。
(二)不能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结构,提高领导能力
一些领导干部整天忙于事务,忙于应酬,不熟悉业务,不关注本领域的知识更新,不善于学习,吃老本思想严重,长此以往就削弱了自己的领导力。作为行政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是卓有成效地进行领导活动的必要条件。行政领导者在某一领域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知名度,便会产生一种“名人效应”、“专家效应”,他的言行举止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力。行政领导者所拥有的这种影响力,又成为“专长权力”。领导者如果拥有这种影响力,被领导者就会产生
一种荣誉感,愿意与他交流,获得有效信息,接受他的领导和管理,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行为,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反之,领导者由于缺乏“专长权力”而在许多问题上一筹莫展。下属们也会有外行领导内行的无奈。
(三)缺少对行政领导者的行政制约机制
现在的许多行政领导者独断专行,大事小情都是一个人说了算,不讲民主,不受监督,政务不公开。这种家长制的领导作风难免会助长领导者自我膨胀,自以为是,刚愎自用,使领导者的素质滑坡。行政领导权力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公共利益。但如果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和权力制约机制,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就有可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凭借机构或职务上的便利,非规范地运用或滥用公共权力满足私人欲望,管理者就变成贪官污吏。腐败行为对国家形象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严峻考验着社会的承受能力。当前我国处于政治、经济转型时期,相关的制度及法律还不健全,为权力腐败留下了生存空间。权力腐败现象涣散党心民心,损害政府公信力, 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危害,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
四、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培训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
领导者素质只有通过教育培训和不断地学习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因此,要不断完善各种教育与培训机构,以加强对领导者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国家为提高行政领导者素质而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作为公共行政领导者,要不断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充分领悟十七大的精神,注重系统的学习与平时的积累互为补充,必须要时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具有远见卓识,放眼世界,预见未来,立足当前,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通过脱产学习和自学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一定要有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和修养,严以律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抵制名利、金钱、女色的诱惑,做到一尘不染,两袖清风,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二)勇于实践与自省,不断更新知识
行政领导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认识水平。因此,领导者要以自省的态度,认识自己的知识缺陷和薄弱环节,在实践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这方面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领导者素质,增强其影响力和树立良好的领导形象。领导者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可以不断加深和领会所学到的书本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新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另外,行政领导者还应具备一种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精神,领导者只有将自己置于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之下,勇于了解和接受来自外界的批评,善于自我批评,努力自省,这样,领导者才能不断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缺陷,发扬自身优点,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提高领导水平。
领导者要干一行学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既懂政治、又懂经济,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要全面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系统地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工作岗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要
精研改革发展稳定的大政方针和本职领域的政策规定,对新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有预见、有对策、有抓手。当前,新科学、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我们不懂、不熟的东西很多,即使过去懂的知识也在不断更新。领导者要时刻感到“知识恐慌”,对不断涌现新知识、前沿理念要及时跟踪、深入了解,避免在工作上出错误,发展上走弯路。特别要看到,网络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成为获取信息和学习知识最现代化的手段,必需掌握网络这种学习手段,努力使自己成为使用网络的内行。
(三)爱民亲民,注重情感沟通,掌握领导艺术
领导者应重视发挥情感的影响力,主动与下属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这样才能使领导效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除了命令与服从的工作关系之外,还有一种人际关系互动,良性的人际互动,能让被领导者在组织中有种归属感,它是形成组织的团体凝聚力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力是其它各种影响力不能相比的。领导者要爱民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近百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经受得住各种各样的考验和挑战,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领导干部必须坚持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
在爱民为民的前提下还要掌握与民沟通交流的方法,不仅自身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自如应对各种复杂、棘手的工作环境。领导
者要努力成为下属的良师益友,与下属打成一片,要有亲和力。
(四)完善对行政领导者的监督、制约机制
对行政领导者的监督、制约机制是确保行政领导者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一个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可以使行政领导者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并能确保其成为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加强对行政领导者的法律制约,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增强领导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搞好自我制约;加强各级公共行政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惩各级行政违法行为。完善专门机构的监督作用。提高纪检、审计的独立性,使它们真正发挥作用;加大监察机构和检查机构的监督作用,搞好专门机构的制约。加强社会制约。赋予群众更大的监督与批评权利,进一步开放新闻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各种新闻监督的作用,真正做到“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真正领会人本管理的要义,切实提高领导者人本管理的能力。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下,现代行政领导者不但面临着执政党地位和权力的考验,而且经受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因此,行政领导者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同各种腐败及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加强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克服官僚主义,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服务,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真正成为“人民的服务员”。
参考文献
1、东方智 《领导者必备全书》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4年5月1日第1版
2、潘云良 《领导者素质分析与测评读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2000年7月
3、郝懿,吴琼 《新时期行政领导者的素质与影响力关系探究》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年3月
4、朱立言 《素质理论及公共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行政管理学的热点问题路》 《成人高教学刊》 2002年1月21日
5、李成言 《领导学基础》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1版 建议成绩
论文评语
答辩教师
年 月12
[摘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根本,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了长期发展和创业的精神动力、价值追求,不仅满足的企业领导者的发展观,而且为普通职工带来了人生追求的目标,使得企业的整体价值观得以实现。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及基本模式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美国经济的相对停滞,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文化形成于企业的内外环境之中,既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反映,又能动地作用于企业的生产实践。企业文化虽然是企业“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但因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国家的企业、同一个国家的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个国家同类型企业,都不可能有同一个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内部生产要素和外部生存条件的变化,企业文化的模式和内涵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企业文化的构成,其基本公式为“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而主体的企业文化则是指企业的精神文化,只有建立起精神文化才能建立起制度文化,最后才能形成企业物质文化的表象。企业文化模式的构建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团体意识、价值观念、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风俗。这些方面的内容细化起来,可以细致到企业标志、厂容厂貌、产品特色、厂微、厂旗、厂服、文化传播网络。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是要以功能性的主体精神打造来推动企业的整体发展,而企业精神的形成对企业资源合理配置和经营哲学有着辅助的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模式的提升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企业的经营思想,将企业文化变成企业灵魂与活动的源泉。目前,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包括这样几种:(1)协同型:以友好协作为主体,创造企业非常友好的工作环境,强调组织凝聚力和团队士气,重视关心客户和员工,鼓励团队合作、参与和协商,是一种人性化的基本模式。(2)活力型:企业内部有充满活力的、有创造性的工作环境。员工勇于争先、创新和承担风险,鼓励个体的主动性和自主权,这样的文化模式是较为创新的。(3)层级型:企业内部有着非常正式的、有层次的工作环境,各级员工的工作行为活动都有章可循,关注的长期目标是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基本属于一些大型集体化企业。(4)市场型:企业内部有一个竞争性十足的工作环境,关心声誉和成功,关注富于竞争性的活动和对可度量目标的实现,适应于随时参与竞争的企业公司,例如:招投标公司。
二、企业文化不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企业文化的构建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做出了较为长远的目的性指引,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目标就会迷失方向,丧失信心,而企业文化
正视企业发展现状,为企业所有的员工提供了指导性的生产经营目标。具体来讲:
1.企业实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关系
在现阶段,很多企业经营者在实力不断壮大后已经对公司文化的建设加以重视,而刚刚起步的小企业一般都忽视了文化的建设,所以实力强与弱是制约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反过来看,很多小企业同样因为忽视文化建设而最终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但是,因为企业实力是一个难以衡量的概念,因而,为了研究方便,我们用企业的竞争能力来量化企业的实力。企业的竞争力表现为战略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等方面。其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是一种能将各种竞争能力要素进行整合的能力,即企业的核心能力。
2.企业的前瞻力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选择企业的前瞻力作为研究的另一个变量,是因为着眼于未来,发现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公司才会具有生命力。反之,不考虑未来,只看重眼前利益的企业,则会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难以把握,所以,掌握未来才会掌握今天,掌握未来才会决定今天和未来的命运,才会拥有未来。当然,这个未来并非终点,而是是公司某一发展阶段的过程目标而已。
3.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了有效的规章制度约束
企业文化主要是用简单有效的文化理念创造企业基本精神目标,这种目标性的指向必然会为企业的制度建设带来约束,任何有悖于企业文化的行为自然会受到所有员工的整体批评,这种自然而然的内部制度约束会形成极大的力量,为企业的制度建设创造有效空间。
4.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了道德规范约束
道德规范其实远比法律、法规有着更为强大的行为约束力,企业文化建立起来的道德约束不仅对职工进行的约束,同时也为企业本身带来了社会性的认同和信任。例如: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5.企业文化为企业带来了凝聚力量
企业发展需要凝聚力,而凝聚力的培养就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实现,企业文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企业文化自然就会强化企业的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工厂强调的“爱厂如家”;海尔集团企业强调的“我是海尔人”等都是企业凝聚力文化的价值表现。
三、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模式浅析
1.富于变化性的企业文化
富于变化的企业文化模式主要适用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小型企业,发展中的企业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形式,在如此多变的经营环境中也不应该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反之,更应该重视去文化建设,以求带动整体企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命力不断延续。在企业的初创时期,要设计“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的发展规模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这个阶段的企业文化要依靠生存,要避免亏损,以这样的文化理念来激发所有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企业,逐渐累积资金,为企业的“迈步”做出贡献。在企业成长时期,要设计“制度建设”型的企业文化,因为这个阶段的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管理隐患,假如它的文化不能够支撑它稳步进入成熟期,那么它很可能在这个阶段就会夭折,或者因为失去很多有利的机会而不能发展壮大。所以,建立制度管
理机制是其发展的首要任务,整个制度文化的建设的都具有稳妥的特点,在稳中求发展。在企业成熟期的文化模式建立就要考虑多元化了,主要是要树立深层次的文化国际品牌,根据公司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在文化建设上实现国内品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企业文化的渗透力、影响力,完善和升华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内部价值观、理念、精神高度统一,员工行为更加规范,企业文化的外层、内层、核心高度统一,企业文化特质更加显著。重点加大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通过品牌建设和推进,提高深航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国际认同度,树立文化国际品牌。
2.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儒家思想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文化内涵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制约着人民的道德准则。所以说,儒家传统文化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现实的渊源。儒家文化更适合打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企业文化范式,儒家伦理中重视人的价值,能较好地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西方理性文化所起不到的作用。儒家文化建立的步骤包括:一是“人本主义”导向的生命价值观。二是“义重于利”的社会伦理观。三是“取法中庸”的人生实践准则。四是“和而不同”的群体伦理。五是“平均为上”的公平伦理。这些思想模式,主要是以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来约束企业管理,将员工的价值选择提升到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之中,通过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创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3.融合性质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融合模式,主要是针对并购式的大型企业而言,企业之间的并购必然会带来企业文化的撞击,合理地将企业文化进行接纳、兼容、交互和共生是企业文化融合的重点。例如:联想收购了IBM PC部门,两个都有很强文化的企业间的跨国收购,注定了这场整合将异常艰难。IBM的公司历史比联想足足长80年,两者之间强势的中美文化的巨大差异自然不能同日而论。在联想,文化中有很浓的制造企业的因素,强调执行和服从,如在联想,开会迟到要被罚站,即使是高层会议也是如此,这一点对于尊重个人的IBM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的融合远远要比企业资产重组更为困难,所以在融化模式中,首先要分析并购公司的企业文化特点,以客观的眼光来审视对方文化。然后就是要找到双方文化的契合点,努力缓解文化冲突。最后,则要本着接纳吸收、兼容并蓄、交流互补、共存共赢的合理规则,在这种规则的指导下来进行文化融合。
总之,企业文化模式的研究首先要了解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特殊作用,明确企业文化的基本模式,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构建富于变化性的企业文化、融合性质的企业文化、儒家文化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四、对文化模式选择的几点建议
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创建的企业文化模式是不尽相同的,那么对于文化模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企业在选择文化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在选择保守型文化模式时,关键是要提高其执行力。首先是执行理念的塑造,需要高层领导以身作则,成为执行文化的传扬者和推行者,并具有文化组织变革的勇气和决心。其次是业绩与激励的有效结合。
除了运用奖金、股权等物质激励手段外,还要注意运用精神激励的手段。再次是团队精神的塑造。由于处于创业期的企业业务模式不成熟,部门定位不清晰,导致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丧失团队精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加强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把管理的“形”与文化的“神”结合起来。
第二,对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在选择稳妥型文化模式时,最重要的是在稳中求进,不断创新,而不能固步自封。要建立一个全员创新、追求卓越的制度体系。通过创新,企业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使产品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从而改善现有的市场环境。创新也可以使企业加速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第三,对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在选择竞争型文化模式时,关键是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企业不仅要在本土与本国企业竞争,还要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快速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灵活把握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只有通过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能力。
第四,对于衰退期的企业,在选择风险型的企业文化模式时,关键是要在企业建立一套先进的危机预警系统,让企业整体文化引导企业能够及时地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最快最好的决定。在此阶段,企业要建立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敏感地预测和感知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及政策法规等造成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妥善处理各种不测事件,减少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风险型企业文化就是要使得企业在面临危机时能够转危为机。
参考文献:
[1]叶明霞,陈定坤.企业并购过程中的文化整合[J].特区经济,2006,(3).[2]乐思伟.从联想对IBM PC的收购看文化融合中的冲突与对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3]黄河,吴能全.组织文化形成途径——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跨案例研究
1 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的特征及作用
1.1 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相关理论
从财务内部管理的基本定义来看,其主要是企业为保护资产,提高经营效益,增进会计数据可信度,而在企业内部采取和实施的一系列调节方法。在我国高等专科院校实施财务内部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等工作的有效实施,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完整,使学校经济业务活动稳步、有序进行。整体来看,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内部资产管理、内部财务制度建设、内部预算管理、内部成本管理、财务人员管理、财务审计以及财务分析等。从具体工作细节来看,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资产管理。学校资产是高等专科院校的重要经济资源,是教学、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学校要合理配置自身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优化。第二,内部财务制度建设。重点是为了约束学校内部财务实施状况,明确决策权、监督权以及执行权三者权责。第三,内部预算管理。一般来讲,高等专科院校预算主要为部门预算,部门预算则由一般预算(包括财政预算拨款、预算外收入及其他收入等)、基金预算构成。第四,内部成本管理。高等专科院校通过成本管理可有效减少物质消耗及劳动消耗,协调学校各部门间的工作,促进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第五,财务人员管理。财务会计人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尤其要重视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第六,财务审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有效性,确保经济资料的真实性。第七,财务分析。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分析以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为基础,分析学校教学经营过程中的财务状况、利弊得失等,为未来财务管理及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
1.2 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的特征
事实上,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会随着院校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的特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风险意识。现代社会充斥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即使是高等院校也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在尚未明确意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时,无法得到长远发展。我国高等专科院校面临的风险来自多方面,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来自院校外部环境的风险和来自院校内部运转流程的风险。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要利用风险评估防范这两种风险。第二,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我国高等专科院校内部财务管理受领导层、管理层会计人员以及相关教职工的影响,因此,在对环境因素进行控制的时候要注意精神层面的控制,例如,领导层管理手段、管理理论以及财务管理理念等。第三,信息沟通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我国高等专科院校在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真实、完整的信息,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及时为企业反映劳动组织中发生的现实状况,信息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院校财务内部管理的效果。第四,经营管理过程应与内部控制相互结合。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院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受院校经营管理氛围的影响,给经营管理及教学活动带来了更多不稳定因素。所以,我国高等专科院校的财务内部管理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中。第五,强调监督。在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适当监督,通过监督活动修正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事实上,财务内部管理框架十分复杂,控制范围也极其广泛,需要不断进行相关研究分析,逐步完善内部管理体系。
1.3 财务内部管理在我国高等专科院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高等专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其财务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复杂。因此,加强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对促进院校财务控制体系优化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有效推动相关法律、政策的贯彻实施。由于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制度是在国家法律及政策基础上制定的,因此该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执行也能反过来促进和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贯彻实施。而且高等专科院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可使会计人员及相关教职工形成强烈的自我控制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对每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督,避免违法乱纪的现象发生。第二,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资产安全是高等专科院校经营、教学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建立财务内部管理机制,能实现院校对每一个财务环节的管理和控制,保证其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能避免浪费、挪用以及偷盗学校财产的违法行为的出现,减少财物损失。第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方面,能提升会计信息主体分辨善恶、明确是非的水平。高等专科院校对会计信息的内部管理可以纠正会计人员的非理性行为,能通过培训教育树立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情感,让其了解到会计行业与他人、社会的利益关系,为完善院校各部门的会计行为奠定坚实的管理基础。另一方面,能降低会计行为中出现道德风险的概率。院校通过财务内部管控手段,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道德秩序,为行为人树立正确的行事标尺。第四,起到有效控制和监督作用。科学合理的财务内部管理工作,能使院校管理者及时发现财务管理漏洞,有效防范财务风险,避免徇私舞弊、贪污挪用事件的发生,保证院校资产安全,使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 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各大高等专科院校逐步建立起财务内部管理制度,但从制度体系设计上来看,依然存在着制度不严密、不健全的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管理环境较差。当前我国高等专科院校的运营管理方式与市场经营理念仍存在较大差距,尤其针对财务管理多数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院校内部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财务管理意识,缺乏制度推动力和实施力,从而使院校建立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第二,风险评估系统不完善。当前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购入教学设备、扩建教学楼以及扩大招生规模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部分资金多数采取银行借贷形式获取。但从性质上来看,高等专科院校区别于企业这样的营利性单位,风险意识较差,在扩大银行贷款过程中并没有针对自身偿债能力做相应的全方位评估(包括事前、事中以及事后财务工作),极有可能会产生偿债风险,使得自身陷入财务困境。
2.2 预算管理不完善
高等专科院校未来学年内如何进行资源分配和财务支出都会有一个明确的预算规划,并进行一定格式的规范化编写,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调整、预算执行以及评价预算执行结果等多个环节。这从客观上要求高等专科院校必须完善管理体系。但从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2.2.1 未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
多数专科院校受制于自身编制规模,往往没有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也并未做全面预算管理。以四川某专科院校为例,就没有设置相应的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执行和调整工作主要由计财处负责,使得整个预算管理过程过于“减省”,无法真正、全面了解和管理学校的整体财务状况,如图1所示。而且,从整个预算管理流程来看,学校也重点将预算管理工作放在预算调整和执行上,忽略了相应的监督机制及绩效评价机制,从而无法及时发现预算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2013年该院校收入支出汇总表中不难发现,当年度预算支出与执行相差较大,差额达到了176万元(实际支出较预算支出少),见表1。而且在预算明细编制过程中,预算偏差更为严重,可见该院校费用预算控制程序较弱,在整体预算管理上依然需要强化。
2.2.2 预算缺乏长远规划性
高等专科院校预算编制年度往往是1年,主要是为了保证学校年度经济正常运行。然而,随着高等专科院校年度工作越发复杂,教育任务及行政管理工作不断扩充,其更需要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如果依然采用原来的预算方式势必无法符合院校长远发展的规划要求,导致预算缺乏有效性,并与院校资金供求脱节。
(部分项目)单位:万元
2.2.3 预算控制力不强
由于高等专科院校在预算管理上更多倾向于事后决算,缺乏事前控制和事中管理,相应的管控制度也极为缺乏,从而导致事后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和分析不详实。加之预算编制时间较为滞后,指标下达往往是每年5月份到6月份之间,此时本年度经济业务将要过半,在指标下达前这段时间往往处于无序状态,必然降低其管理的有效性。
2.3 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等专科院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依然存在许多漏洞。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独立性。当前我国许多高等专科院校设计内部审计部门的目的主要是监控院校内的财务核算、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等,但单从部门设计来看则缺乏独立性,一般隶属于院校财务部或者纪检部,即使相关经济活动存在违规行为,也很难公正地作出处罚。第二,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滞后。由于专科院校是事业单位,缺乏市场性,其在内部审计人员的设计上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内部审计人员的知识构成往往较为单一,多数是财务部门转调过来的,对财会知识了解较深,但对审计工作的认识较为简单,对审计风险管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监控、识别、评估和分析技能。审计虽然涉及财会知识,但其并不是财务部门的一部分,也并非只要是财会人员就能够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第三,审计对象复杂化。自教育体制改革后,我国各大专科院校为获取更多生源,逐步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其经费来源也逐步多元化,除各项经费拨款外,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以及学费收入等也逐步增多。然而,目前许多专科院校依然难以分清各项经费的支出归属问题,要想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就必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2.4 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专科院校涉及的传统财务工作较为简单,一般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这些工作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较为基本,因此,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并不高。但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高等专科院校的教学经费开始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向多元化筹资渠道转化。财务收支也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经济核算的难度加大。对财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逐步加强与财务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使得高等专科院校会计基础工作出现许多不规范现象,会计信息失真、出错率高等情况增多。
3 解决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问题的具体对策
针对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改善。
3.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控制度建设直接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第一,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院校自身情况设计财务规章制度,加强会计核算及财务成本控制。第二,健全审批制度。注重资金审批程序,尤其是教学设备采购、招生收费以及项目招投标等工作所涉及的大额资金,要确保其使用透明化、规范化,明确机构设置和责任范围,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及相应奖惩制度行事。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明确高层领导和会计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科学分工,正确处理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第三,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即实现会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合理分离,并完善钱财分离、帐务分离等制度,定期检查会计相关岗位。需要注意的是,在财务岗位设计过程中,要严格保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重视财会岗位轮换制度,确保各负其责、互不干扰。第四,建立财务会计分析体系。检查院校内部财务会计指标的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应整改。第五,加强对院校相关财务负责人会计知识和会计法规的培训,尤其要加强对诚信意识、诚信道德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其遵纪守法的意识,从精神层面上提高院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强化负责人的“会计信息第一责任人”意识,明确其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督促其加强会计管理。第六,建立贷款监督机制。各大专科院校应针对自身贷款项目进行“三公开”(即立项、论证及结果公开),逐步建立由群众、社会、银行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
3.2 强化预算管理
针对高等专科院校预算管理水平不完善的问题,需要院校相关部门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合理设计预算流程,强化财务分析。
3.2.1 引入全面预算管理理念
高等专科院校全面预算反应的是其未来某一时间段内的财务计划,这一计划决定了院校活动所需资源量及应采取的经济行动。由此看来,专科院校需要引入“全面预算”理念,设置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下设相应的工作部门(包括审计部、预算管理部以及考核办公室等),负责单位预算管理、预算全过程控制、预算考核管理和预算调整等详细工作,明确分工。
3.2.2 合理设计预算流程
我国高等专科院校需要明确战略预算精髓,程序化设定预算管理,针对不同的预算项目进行合理“排序”,分别设计教职工队伍建设、专项设备采购及使用规划、教学设施改造等多个重点专项建设项目的预算管理计划,从而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率。
3.2.3 构建会计结算中心
我国高等专科院校为严格集中办理会计核算及资金核算,可构建专门的会计结算中心,这不仅能增加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更能严格财务办事程序,最优化、统一化调剂资金。需要注意的是,院校下属各单位、各部门可以将各项收付款业务(领导审批以后)直接交由结算中心进行统一处理。
3.2.4 强化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能使我国各大专科院校积极应对市场经济下的风险问题,促使院校决策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财务分析体系建设内容上来看,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包括偿债能力、经费自给率、投融资等)、财务报表体系、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以及会计人员队伍培训机制建设。
3.2.5 完善绩效考核及预算评价机制
我国各大专科院校可以定期针对院校内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系统性、流程性的评价和剖析,判断资金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与此同时,相关院校还可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实施激励和约束办法,切实维护院校内部预算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具体来说,在学校预算评价机制中要融入财务管理评价指标,包括综合财务状况评价、财务运行绩效评价、财务综合实力评价(例如经费收入、资产总额)以及财务发展潜力评价等多个方面,并通过这些评价指标充分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为下一步预算管理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3 强化内部审计建设
我国教育体系实施体制改革以来,内部审计在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针对当前专科院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要从多个方面予以解决。第一,转变审计理念,由“实施者”向“管理者”发展。事实上,各大专科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并不仅仅涉及查账工作,而是体现在计划、协调、组织和管控等多个职能上。而且,审计人员要在了解全校整个财务运作体系的基础上,选准重点审计项目,有针对性的攻破财务内部管理的薄弱环节,并将计算机这一辅助工具运用到审计工作中来,实现系统审计与数据审计相结合。第二,规范审计行为。在院校作出重大经营决策前,要对其经济活动的效果进行综合性评估。因此,要重视审计活动,加强院校内部审计力度。同时,构建内部审计对会计报表的审签体制。第三,明确审计工作重点。我国各大专科院校的内审活动要贯穿于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同时,还需要对经济活动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体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审计力度。第四,改进审计方法。随着我国各大专科院校经营管理模式开始向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其内部审计工作也要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加快对计算机审计的应用,提高内部审计监督管理的科学水平。第五,做好后续审计工作。对于院校而言,重要的经济活动、重大经济结构调整工作或者资产重组工作,要实施跟踪审计方法,并建立相应的后续审计制度,对其账务处理的合法性及合规性进行审计判定,此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建设。第六,开启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内部审计要着眼于整个院校的全局目标,且审计人员要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建立科学的风险等级评估制度,确定重点审计及优先审计项目。不仅如此,学校审计部门要对自身日常活动、财务数据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检查,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全面开展风险基础审计工作,提高自身经济活动的抗风险能力。
3.4 提高财务内部管理参与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我国高等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过程中参与人员素质(包括领导层、会计以及其他参与员工)较低的问题,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第一,从制度角度规范院校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即明确不同部门的职责和工作程序,确保院校员工各司其职,并突出财务内部管控人员的重要地位,确保制度先行。第二,提高领导的科学化管理意识。由于学校里有许多专业人才,财务人员要想树立职业威信,尤其是负责财务管理的领导,就必须要有驾驭全局以及全面、清醒认识专院教学形式的能力,这就需要相关领导以当前先进的、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为依托,提高自身科学化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第三,积极培养和引入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人员创新能力、工作能力以及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大专科院校财务内部管理的实施结果。对此,学校可以引进优秀的会计人才,并针对在职会计人员定期组织培训,确保财务内部管理体系的良好运行。
4 结语
【关键词】专科医院;财务管理科室;服务
专科医院的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预算与决算以及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新《医院财务制度》涉及的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有诸多地方与企业接轨,这些都是医院财务人员过去不曾有或是很少用到的财务知识,但又是预算编制的基础,因此,必须对财务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基本财务知识以及财务制度上的变化。对刚进科室的人员要搞好岗前培训,从理论、制度、环境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进行专人带教,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制,每个人都要掌握2种以上技能防治突发事件的发生。科室成员中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身作则,要求群众做到的共产党员先做到。群众要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严格按照我国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的经济行为进行规范。团结同事、积极工作、奖惩分明。
二、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
我院作为公立专科医院在财务人员数量方面较为充足但财务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专业技术资格较低,财务管理科室作为医院的重要职能科室应鼓励职工积极参与提高专业技能的考试,给予职工良好的晋升机会、提高薪金待遇,使职工有动力来提高自己。
三、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财务管理人员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的记账、报账,财务报表分析,而必须了解兄弟医院、医院各个部门的情况,加强同业务科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学会充分利用网络,提高信息化处理能力,从一张张简单的格式报表、一份份乏味的财务分析中找到规律,供决策人员参考。
四、加强为患者服务
我院作为专科医院患者隐私尤为重要。要做好患者隐私保密工作,不在公共场所如电梯、走廊、餐厅谈论患者信息;使用计算机后要及时退出患者界面;患者病历概不外借于无关人员。住院收费处要为患者打印日清单以及患者要报销所用的我院能提供的所有费用凭证,方便患者报销。财务管理科室要简化患者办事流程,不让患者多跑、空跑,极大的方便患者,也将提高医院的服务满意度。
五、端正为临床医技科室服务的态度
加强对临床医技科室的服务,作为他们工作在精神专科医院的一线,时刻有着生命危险,财务管理科室作为服务科室理应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每当临床医技科室有难以解决的欠费催款、价格咨询、核算和奖金查询以及开展新的业务,都尽量要到现场处理、上门服务、征求意见、完善告知制度,主动自觉地为临床医技科室服务。
六、维护财务纪律
首先,健全并完善财务制度,使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凡设立总会计师不得再设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其次,要授权明确,各工作人员在自己职责、权力范围内处理业务不得越权,同时也使责任明确。再次,要做到收支两条线制度,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条例》,一切按规定办事不能讲私人情面,1000元以上必须用转账支票付款、收款单位提供的账号的单位必须与发票专用章上的名称一致,票据要合法内容要真实,报销凭证必须有上级主管领导审批意见,一经发现不合法内容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参考文献:
[1]曹献余.财务管理人员在医院发展中作用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
[2]李笑非.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科室自身建设的几点做法.中国卫生经济
【工商管理论文专科】推荐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专科)参考选题10-16
电大专科工商管理《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11-06
教育管理专科毕业论文05-30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10-02
工商管理了论文06-11
工商管理导论论文07-18
工商管理的论文10-04
工商管理论文--完善企业管理制度09-26
工商管理专题课程论文07-17
工商企业管理管理专业- 论文参考题目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