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励志
1、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2、人犯错误,多半是在该用真情时太过动脑筋,而在该用脑筋时又太感情用事。
3、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4、淡定是一种人生涵养,纯真是一种性格使然。
5、真正的自由属于那些自食其力的人,并且在自我的工作中有所作为的人。
6、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握命运需要有美好的心灵。
7、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
8、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
9、如果你不喜欢某件事,就改变它;如果你不能改变它,就改变你的态度。不要抱怨。
10、如果你活的很累,那起码你是充实的。
11、成功永远属于马上行动的人。
12、信心源于实力,实力源于不断的努力。
13、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
14、人生来如风雨,去如微尘。
15、和你在一起,世界从哪个角度看,都那么美好。
16、浪费生命是做人的最大悲剧。
17、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
18、人生不在于掌握一手好牌,而在于把你掌握的牌打好。
19、时间顺流而下,生活逆水行舟。
20、这一秒不失望,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21、没人可以带走你的苦与痛,一切都要自己去面对。
22、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23、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24、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25、没有翻不过的高山,没有走不出的沙漠,更没有超越不了的自我。
26、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27、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28、要给自己一个梦想,之后朝着那个方向前进。
29、人生没有可怕的东西,只是需要理解。
30、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
31、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於家。
32、长大,成为你自己,是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情。
33、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里更能坚持不屈。遭厄运时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
34、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
35、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36、辛辛苦苦,过舒服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日子。
37、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38、成功者一定是用自己的梦想去点燃别人的梦想,是时刻播种梦想的人。
39、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不要把命运看成女神,而要把命运看成王八蛋。
40、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
41、宁可一死,也要把从先辈手中接管的祖国交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忠诚。
42、休息休息,脑子生锈。
43、哥伦布发现了一个世界,却没有用海图,他用的是在天空中释疑解惑的“信心”。
44、给自己一点掌声,不只只是对空虚的灵魂的一种填充,更是在人生道路上经历的风雨多了而对于生活的一种从容,两份自信,三分欣赏以及四分责任。
45、自信是英雄的本质。
一、改变认知改变人生
第3、5、8和第9条讲的是改变认知从而改变人生的道理。认知是人思想改变的最大动力, 有什么样的认知就有什么样的行为,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成果。哈佛大学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 它从认知开始对读者进行改变。比如“学习时的苦痛是暂时的, 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告诉你, 你是要暂时的痛苦, 还是要终身的痛苦, 通过时间上的计算, 让读者深刻体会到刻苦学习是正确的选择, 从而启发读者刻苦学习。人生长期的苦才是真正的苦, 短期的苦是真正的甜。正知正见是根, 其他都是果。所以一定要在根上努力, 而不是仅仅在结果上努力。比如树也有黑暗的时候, 树干干枯、树叶枯黄, 如果只剪树叶, 叫剪不断理还乱, 没完没了, 正确的做法是给树根浇肥浇水, 叫一了百了。还有第3条“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 恰恰是最早的时候”, 认知无所谓早晚, 改正就是正确的开始, 就怕一辈子都不觉醒。第9条“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向读者阐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痛苦是一件事, 如何看待痛苦又是一件事, 来应去静是我们对待痛苦对好的方法。
二、强调因果关系的重要作用
第1、10、11、13、14、15、、17、和第20条都强调因果关系的重要作用, 世界上一切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因果关系的结果, 道德经告诉我们, 只有“道”是只有内因, 而无外因, 其他一切事物都是内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现在偷懒瞌睡流的口水, 将成为明天的眼泪”。“偷懒瞌睡流口水”是求得今日的一时安逸, “明天的眼泪”是告诉你失败的痛苦, 安逸与失败是孪生兄弟, 是因果关系, 有什么样的因, 就结什么样的果。所以在哈佛, 你从来看不到学生在偷懒, 在消磨时间。当若干年后回想起曾经的梦想时, 希望带给你的是无尽的欣慰笑容, 而不是因蹉跎而流下的悔恨泪水。第14条:“狗一样地学, 绅士一样地玩。”通过因果和对比的方法, 告诉读者成功都是从刻苦中得来的, 从狗到绅士的人生旅程只有一种途径, 那就是刻苦学习。
三、做好当下就是把握住了未来
第2、4、12、16和第18条都强调做好当下的重要作用, 年轻读者人生最大的毛病就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心里想的好, 但是常常不去做。“我荒废的今日, 正是昨日殉身之人祈求的明日”。“勿将今日之事拖到明日”。哈弗大学非常重视把握当下, 除了出世间的真理之外, 世界上没有永恒,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恒。所以, 过去的已消失了, 未来的也终将消失, 我们能抓住的东西, 永远只是当下。对此, 哈佛提醒读者说, 明天再美好, 也不如抓住眼下的今天多做点实事。珍惜眼前的每一分每一秒, 也就珍惜了所拥有的今天。哈佛的这句话实际上揭示了一种人生哲学, 那就是人生要以珍惜的态度把握时间, 从今天开始, 从现在做起。中国人生哲理也常常告诫人们一定要把握当下, 因为人生常常处于虚妄当中, 虚是不尽全力, 有十分就使用二分或者三分, 妄是不是想昨天就是想明天, 就是不想今天, 所以, 在故宫太和殿当中就悬挂着“中正仁和”的牌匾, 它既是治国理念, 也是人生导航, 中正就是现在你选择如何做, 而且在行动中一定要全力以赴。
四、学习是一种人生必须经历的磨砺
第6条:“学习这件事, 不是缺乏时间, 而是缺乏努力。”是啊, 古往今来, 多少文人墨客对学习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都特别强调“学知不足, 业精于勤。”爱迪生说:“天才来自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学习是要靠努力, 天赋再好, 不努力也成功不了。哈佛经常给读者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 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 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 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 学习, 学习, 再学习。”努力中蕴含着磨砺, 就是如何对待忍辱, 把我们遇到的每一次困难和挫折都当做是前进道路上的一砖一瓦, 是我们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而不是失败的绊脚石, 在人在事, 一切在人不在事, 立志练心, 借假修真。修你的信念是不是真的, 困难是打假的, 前面喊得大目标、大愿景, 多组织、多计划, 面对困难、挫折、挑战一下子就跑了, 有没有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是个假人。高尔基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暴风雨成就翅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百炼成钢, 要么练成, 要么练碎。面对困难、挫折、挑战的人, 不动摇的人叫人才, 叫参天大树, 面对困难、挫折、挑战就跑的人, 不究其理, 不究其难的人, 理不顺心不安。沙子进入珍珠伤口, 一点一点修复, 形成固体, 人把它取出来, 就叫珍珠, 珍珠来源于伤与痛, 人生光明的来源也是伤与痛, 人生的目标愿景也来源于伤与痛,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
五、竞争是成功的必然阶梯
第7和19条都强调竞争, “幸福或许不排名次, 但成功必排名次, ”“即使现在, 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易经告诉我们人类有需求就必然有竞争, 有竞争才能有发展, 有竞争才能有进化, 有竞争才能有活力。人类是通过竞争才成为地球的主宰, 人类也是在竞争中才不断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人类还在竞争中实现了社会进步。大学就是社会激烈竞争的前沿阵地, 就是预演, 在成功的道路上必然有先后, 成果必然有大小。“即使现在, 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用带有激情的语言告诉读者竞争是时时刻刻的, 你看见的和你没有看见的, 其实它们都存在, 在空间上在时间上都存在。目的是不断鞭策读者珍惜一切时间努力学习, 只有这样你才能打败你的竞争对手, 才能取得辉煌的人生。我们不能改变别人, 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不了我们的学习情况, 可以改变学习态度;如果我们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高度, 最好不要让消沉来弥漫我们的心灵和生活。在学习中没有成功与失败, 有的只是心灵的挫折, 如果把这种心灵受挫的压力转变成一种前进的动力岂不是更好。
摘要: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产品, 其核心工作就是利用一切工具为读者服务, 而读者对于图书馆的需求一定是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位的, 所以图书馆为读者服务也一定是与其相对应的。其中图书馆励志名言对读者的人生启示也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 选取什么样的励志名言对于图书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有些优秀的名言对读者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图书馆服务的真谛:馆舍有限, 服务无限;馆藏有限, 文化无限;生命有限, 传承无限。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哈佛大学,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姜继.图书馆名言录[J].图书馆论坛, 1983, (3) :9-11.
1960年,他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贫困家庭,因为无钱继续学业,17岁那年,高中尚未毕业的他就辍学回家了。为了生存,他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业,摆地摊儿卖杂货;到餐馆当服务员;到银行当厕所清洗工……那时的他,没有什么远大志向,因为在他看来,像自己这样智力水平不高而且连高中都没毕业的人,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是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发展的,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就很不错了。
有一天,在工作的时候,他一不小心,碰倒了一个放在厕所间的木梯,木梯砸到了他的两只胳膊上,胳膊当时就不敢动了,送到医院后,医生说伤到了筋,便给他上了药,包扎好,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
在家休养期间,因为双手什么也不能拿,他便天天到郊外去散步,一天下午,他走到一个土坡前,看见一个少年正拉着一辆装满杂货的人力车向坡上走去,走到一半时,少年拉不动了,仿佛一松劲,车子就会退下来似的。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少年看见了他,便喊了一声:“帮帮忙好吗?”这一句恳求让他很为难,显然,那个少年焦急中并没有看清他双臂缠着绷带的情况,但他也没解释什么,立即奔过去,双臂下意识的搭在车上,可他心里清楚这一点用也没有,因为他的双手根本无法用力,那个少年显然以为他在用力帮他推车,便使劲拉着车往坡上走,就这样,车很顺利地就被他拉到了坡顶上。那个少年向他表示感谢,他伸过缠着绷带的双臂告诉他:“我并没有帮上忙,你完全是靠自己的力气拉上去的。”
这件事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联想到了自己的人生,他想:我是不是也像这个拉车的少年一样,明明身上有力量,自己却不知道呢?
从那以后,他不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人了,他想挖掘出自己身上的力量,努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一年以后的一天,在一个朋友的引荐下,他去听了潜能大师吉米·罗恩的课,那堂课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使他更加相信自己的潜能,并立志也要做一个吉米·罗恩那样的潜能大师。于是,他就拼命地读书、学习,并抓住一切机会进行演讲,他的潜能学理论渐渐地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人在他的影响下改变了人生,他也因此而成为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他就是安东尼·罗宾。
成名后的安东尼·罗宾,经常在演讲中向学员们讲起当年他帮那个拉车少年“推”车上坡的事,他说那是他人生路上的第一堂人生励志课,因为那堂课让他懂得了潜能的重要性,他深有感触地说:“每个人的身上,都隐藏着巨大的潜能,遗憾的是,很多人对自身的能力都缺乏足够的认识,当困难来临时,总希望倚仗外力来解决,其实,一个人躺倒之前总是信心先躺倒的,战胜别人也总是先战胜自己。”
黑夜的安静,赐予我思考与反省的空间。忧柔的乐韵,让灵魂沉醉在黑夜里憩息。以一种日久的习惯与感知的生活方式,汇聚灵感于黑色的眼睛,用它等待黎明破晓时分,迎接曙光的到来,倾情诠释生活之美。社会本复杂,生活是美好。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或许人生从此便有了希望。今借晨光的节拍,亮剑生活,注入责任与动力,尽心转起人生辉煌的轮盘。
昨夜欲睡还醒,痴文醉心,不能安眠入梦。披上御寒的冬衣,于黎明时分,点一根烟,驻足远眺东方,一米晨光,一股清新,一种温馨,尽入心扉,甚是惬意悠然。冬风过,雀儿鸣,晨步音,在短暂的时光里,感受周围的清心与内心的安宁。回首,感叹人生的冷暖悲喜,爱恨情仇,充涌于胸。问世间,太多明暗阴阳,是非得失,难忘于往日艰辛。记忆里,昨日之苦犹在。今晨,黎明时分,告别黑暗,等待光明,当天亮到来的时度,心绪在安静里呢喃,沉思,激荡,一种希望与期待的情怀油然而生。启明星升起,昨夜,最后的黑暗沉淀在天的另一边,黑暗,告别一个段落。当熟睡的人呓语的时候,朦胧中,我看到了黎明曙光,生命的酝酿。远际天边,等待中,沉醉里,黎明悄无声息的来临。在这里,属于黑暗的一切被黎明所浸渍。太阳微笑,温暖倾心,黎明集结号响起,不自然无数的激情在澎湃。当阳光洒下第一缕英姿的时候,无数的生命,无尽的希望,在渴望和期待中。平凡人生,简单岁月,于黑暗与黎明的交换里,成就了伟大成长。明天世界,就在这无数个黎明中到来,寄来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激情,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东方红,太阳升,一唱雄鸡天下白。自古“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蹉跎岁月,时光短暂,刹那晨辉,不经意便会从指间流逝而一无所获。谨记着“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儿时父辈的教诲,如今总把它当成生活与事业的座右铭而受益匪浅。命运不能复制,人生不能重来,人生是一个不停的飘移,放松心情的走,懂得平淡是福。其实,幸福的名字就叫满足。“一样米养出百种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种生活一部传奇,一路尘缘结万世心”。面对生活,浅释生活,我没有太多崇高的理念和笔韵去演绎生活的真善美。因为,一路走来,懂得什么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懂得风雨过后见彩虹,懂得幸福来之不易。如今身为人子人夫人父的我,自然而然为家尽责尽力谋幸福。生活,永远都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它的范畴如海,它的层次如山,表里意义如一。表面,为了生存而活着,内在,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衣食住行的需求。生活,永远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每个人的生活就是一部传奇,生活中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令人感动的奇迹。
人的一生总要面临很多抉择,能舍,方为大丈夫。有舍有得,此时舍,彼时得。以一种励志,一种努力,一种奋进,一种希翼,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迎接黎明晨曦之光,面向未来与明天,终在黑暗困境里,化压力为动力。以好的开端,精心谋划生活,运筹帷幄事业方圆。人生,本是漫长的马拉松,也是实况直播的舞台剧,莫怕少年穷,应知褴褛衣内可藏志,坚持奋发图强,必定一份辛劳会有一份收获。黎明之光,注定会为那些有目标和信心的人开路。黎明时分,在我的人生概念里,等如希望与光明,那是一种对成功与收获的期待和奋斗。一路走来,告别昨夜的黑暗,经历了艰苦的困境,曾经压抑的心境,在生活的磨炼中体会。收获幸福的喜悦,一切的一切,是梦想铸就一种坚毅刻苦的精神,去穿透黑暗,在黎明时分得到光明。高节奏的年代,生活在这个繁华通胀,拥挤嘈杂的社会里,每个人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处。黎明时分,难得有机会一个人享受这份恬静和静谧,一个人的世界,很安静,安静得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忆往昔,冷了,给自己加件外套。饿了,给自己买个面包。病了,给自己一份坚强。失败了,给自己一个目标。跌倒了,在伤痛中爬起,并给自己一个宽容的微笑。现如今,有家之人,安贫乐道,幸福温暖,知足常乐。面对晨曦,感悟到理想的路原来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终明白,有志的人战天斗地,无志的人怨天恨地,树怕烂根,人怕无志。黑夜之后,黎明之前,或许只是那么一刻钟的时间,让人明白了许多,懂得了许多。今生里,只愿珍惜生活,抓住幸福,励志人生,执子之手,与子携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黎明时分,一种心语,一种寄情,一种感恩,总在脑海盘旋。父爱如山,母爱如海。小时候我就很佩服我的父亲,但不懂其中的含义。随着岁月的推移和一些事情的发生,渐渐地了解了他,他若水般,遇到障碍则气势更大,是一种遇到挫折则更加坚强刻苦的人。从黑夜过渡到黎明,怀旧经历已成一种习惯。每每想起往日岁月,总心存感激与愧疚。曾记得70年代的家里,生活条件很困苦。父母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与家庭幸福,没日没夜的奔波劳累,每晚在昏暗的灯光下弯着腰,靠编织一些藤工艺品赚些微薄工钱贴补家用。深夜里,父母肚子饿了喝开水。冬天冷了,手割破了,还是依然坚持着。可到了黎明时分,睡眠不不足的老父还是坚持早起,亲自顶着寒风到街上买来羊奶给他的孩子喝。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他自己省吃俭用却把丰盛的早餐亲自做给我们吃。他说:你们身体好了,学习进步了,将来走到社会才有体魄和能力去工作,才能建家立业。如今回想,那是一个男人对家庭的担当与尽责,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无限的期望与无私的爱。工作,顾家,爱家,持家,成了他的生活重心。家里的老婆孩子就是他的归宿与寄托。常记得,大过年父亲会买回一大堆吃的,而母亲,从不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她的衣服都已褪色变旧,却无私的把节省下来的钱带我去买新衣服,让我们享受人生富贵!每当黎明时分,忆起这些儿时情景难免心存感动。可如今老人家老了,有时买再好的东西给二老享用,可却吃不了。还总惦念着自己的孙辈们,会微笑的说带回去给孙子们吃,说孩子们他们在长身体。一个黎明记忆,一个亲情写照,难免有时让我感慨心酸。长大后,老父仍然对我们家教严格,要我们做人脚踏实地,凭良心为人处事,提倡勤能补拙、勤俭持家,天晴砍柴下雨烧。一返时光到青年的我,为了事业有成,出人头地,每每当累活干到黎明天亮时,拖着疲惫的身躯面对清晨的阳光,心里依旧记得父亲的教诲,一股干劲与进取的动力,一份满怀对生活与未来的信心和憧憬,让我坚信明天会更好。转眼不惑之年,让我觉得幸福无比的是上有高堂可孝敬,下有儿女绕膝行,大小平安,生活和睦美满。感谢上苍垂爱的同时,感觉不惑的年龄,是成熟,稳重的代名词,所以,心态无惑,依旧年轻。
沾化县实验中学八年级七班王晓哲
书,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好书,不仅能给人们更全面、实用的知识,而且能够带来令人豁然开朗的启迪。《励志人生》系列丛书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书中尽为人生哲理,但目前对于我最实用的知识就是“勇于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这也是《励志人生》带给我的第一个启迪。
把握好自己的命运,而不是被他人牵着鼻子走,更不是等待伯乐的出现,只有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才能按照自己的规划生活,不被他人干扰。这就是“做自己命运的主宰”。而前面加上勇于二字,这句话的含义就成了“勇敢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我的生活中勇敢却是难以出现的。
初中时期,我默默的努力做了许多工作,为的只是大家的认可。可遗憾的是,我既不敢主动地展示自己,也不好意思向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一点在举手回答方面上尤为突出。想回答问题,又不敢行动,尽管知道正确答案。每当看着同学们圆满回答后那份欣喜与满足,内心真不是滋味,因为我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比他们做得更好。
一味被动地等待他人的发现是极为愚蠢的做法,若指望他们能明白自己,那可是天方夜谭了。我开始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没有去努力。直到看了这本书,才明白“不要相信努力就会有结
果,不会推销自己的人付出了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学习上除了应努力做出优秀的业绩之外,更应该让老师、同学知道,要学会适时的表现自己,这也是一种本领。
尽管我没有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多多少少显示出我的潜力、价值。“勇于做自己命运的主宰”是我目前最青睐的启迪,这也要归功于好书《励志人生》。
1. 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2.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3. 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 甘地
4. 使自己快乐也使他人快乐,别伤害自己也别伤害他人,我以为这就是伦理学的全部意义。——尚福尔
5.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头暗昧,白日下有厉鬼。——洪自诚
6.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是世界上最需要的。——罗素
7.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道德名言警句40句
8. 做得成宰相,不一定能做得好一个人。
9.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易》
10.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
11. 当我们以为理智和洞察力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时,我们是弄错了,洞察力只是理智的灿烂光芒,这种光芒渗进事物的深处,在那儿它注意值得注意的一切,领会似乎不可理解的东西。同样,也还应当承认:那些我们归之于洞察力产生的所有效果,也属于理智之光的范围。
12.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鲁迅
13. 骄谄,是一个人。遇胜我者则谄,遇不知我者则骄。——申居郧
14. 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雪莱
15.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16. 真、善、美是些十分相近的品质。——(法)狄德罗
17. 人类最高的道德标准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18. 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9. 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20. 坦率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不仅是一种道德上的责任,而且还是一种令人快慰的事———— 王尔德
二.道德励志名言优秀篇
1. 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 人们的激情存续之期,不会长于生命中断之时。
3. 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学的真理。——罗吉尔·培根
4. 人类在道德文化方面最高级的阶段,就是当我们认识到应当用理智控制思想时。——查尔斯·达尔文
5.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6. 对父母和同志,对集体和社会,对人民和祖国的义务感,要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人的一生。不懂得什么是义务和缺乏义务感,就谈不上人的道德,也谈不上集体。——苏霍姆林斯基
7. 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8.平出于公,公出于道。
9.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10. 我们常常以我们的激情,甚至最有罪的激情为荣,而嫉妒却是一种羞耻和不光彩的激情,是一种人们矢口否认自己拥有的激情。
11. 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12. 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翟
13. 猜忌在某些方面说还是公平合理的,既然它只是倾向于使人们保存属于自己或认为是属于自己的利益。然而,嫉妒却是一种不能忍受别人幸运的愤怒。
14. 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雨果
15.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6. 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要没有它,那肉体虽然真美,也不应该认为美。——塞万提斯
17. 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贝多芬
18.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洪应明
19.习惯没有法律那样明智,可它们往往更盛行。-------狄斯累利
20.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三.道德励志名言推荐篇
1. 那最神圣恒久而又日新月异的,那最使我们感到惊奇和震撼的两件东西,是天上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2. 真理并没有像伪真理造成那样多的坏事一样在世界上造成同样多的好事。
3. 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弗兰西斯·培根
4. 骄傲道德导致丰盈,然后导致贫困,最后导致声誉扫地。——富兰克林
5.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司马迁
6. 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7. 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培根
8.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德谟克利特
9.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 苏霍姆林斯基
10.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11. 给爱情下定义是困难的,我们只能说:在灵魂中,爱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激情;在精神中,它是一种相互的理解;在身体方面它只是对躲在重重神秘之后的我们的所爱 一种隐秘的羡慕和优雅的占有。
12. 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1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4.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5. 昙花一现的感情,不能真诚地可靠地长期地相爱,是相当一部分青年人道德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苏霍姆林斯基
16.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7. 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18.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 —— 黑田鹏信
19. 每个人都说他的心灵好,但没人敢这样说他的精神。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 字秉臣, 1894年10月28日出生在江苏苏州府城东北隅一个叫做“协记”的小小布店中。虽然生在名曰“人间天堂”的苏杭, 但是对于穷苦人民来讲, “天堂”不过是个美丽的谎言。叶圣陶在谈到他的出身时曾说过:“我家无半亩地一间屋, 家况很清苦”。[1]因为晚年得子, 全家对叶圣陶都寄予了厚望。叶圣陶3岁开始接受严格的家庭教育, 6岁开始读私塾, 11岁秀才落第, 12岁考入苏州第一洋学堂——长元吴公立高等小学堂, 传统的家塾教育和新思潮从此在叶圣陶的思想中交汇、萌芽、生长。1912年, 年仅18岁的叶圣陶迫于家庭压力而走上了言子庙小学二年级课堂的讲台, 由此开始了他长达76年的教育之路。
一时为生计, 一辈子为教育
“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 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
“为什么啼泣?/要发展你独创的天才?/要锻炼你奋发的潜力?/要期求你意志的自由?/要受你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成功的喜悦》
叶圣陶开始走进大多数人的视野是缘于他创作的童话。但时隔多年后, 后人对于叶老的怀念和感恩开始来自于那段沉淀似金的教育岁月, 来自于叶老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
1912年2月初, 叶圣陶来到苏州中区第三初等学校 (因学校设在苏州城内干将坊言子庙, 所以又叫言子庙小学) , 担任二年级教员。“学生大的十一、二岁, 小的七、八岁, 年龄虽然相差, 识见却似乎没甚上下, 都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叶圣陶当年只有18岁, 当他第一次来到学校和学生一起对孔夫子“行礼”, 并接受学生对他“揖拜”的时候, 学生们私议开了。叶老在日记中写道:“晨起即到言子庙, 则学生已有小半来, 见余矮小, 则相与目余而私议, 殆言余之不像教员也。”[1]
旧社会等级森严, 就连这些见识“不出学校、里巷、家庭的范围”的小学生也以貌取人。然而不久, 学生们都乐意亲近这位矮小的叶先生了, 因为叶圣陶将纯美的“师德”铭刻在心中, 从他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 就亲近学生, 爱护学生。在谈到自己是怎样当好小学教师时, 他说:“决不将投到学校里来的儿童认作讨厌的小家伙, 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 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殷勤, 仅仅浮在嘴唇边, 油腔滑调地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 真心认他们作朋友, 真心要他们作朋友的亲切表示。小朋友的成长和进步是我的欢快;小朋友的羸弱和拙钝是我的忧虑。有了欢快, 我将永远保持它;有了忧虑, 我将设法消除它。对于朋友的忠诚, 本该如此”。[3]叶老把“我要做学生的朋友, 我要学生做我的朋友”看做是认真做教师的起码条件, “小朋友顽皮的时候, 或是做功课显得愚笨的时候”, 叶老总是从观察和剖析着手, 再从根源上加以对症的治疗, 从来不搞体罚, 绝无傲态, 和蔼若朋友, 和学生亲密无间。叶老的朋友们都很高兴地说:“圣陶的性情, 原是和小学生聚得下淘的。”
1912年3月, 叶圣陶第一次领到薪水20个银元, 当时他的心情很复杂:“我接在手里, 重重的。白亮的银片连成的一段体积似乎很长, 仿佛一时间难以数片数的样子。这该是我收受的么?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这样的疑问并不清楚地意识着, 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通过我的全身, 使我无所措地瞪视手里的银元, 又抬起眼来瞪视校长先生的毫无感情的瘦脸……”。[1]从那以后, 每次领薪, 叶老总要作一番反省:“这该是我收受的么?我收受这许多不太僭越吗?”然后鞭策自己以教学为本业, 尽心竭力地教书育人。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 叶老处处为着学生, 一切以学生为本位, “凡是学生所要明晓的, 倾筐倒箧, 不厌其详;凡学生所要解决的, 借箸代筹, 惟求其尽”。[1]
在教学实践中, 叶圣陶不断摸索教育的规律, 因材施教。他认为七八岁为儿童想象的黄金时代, 他们爽直纯洁, 灵动活泼, 反应捷速, 好奇心盛, 求知心切。在担任小学二年级教员期间, 针对儿童的这些特点, 叶圣陶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习, 并引导他们知荣辱、识美丑。他讲“修身”课, 不是照本宣科地讲“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 而是把“诚实”“反省”“正直”“博爱”“强身”“尚武”等空泛的说教编织成为精彩的故事、小说、童话, 讲给学生听, 使学生们感到有无穷的乐趣。
这样一位年轻有为、有创新精神、深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居然为“昏庸卑劣”的教育当局所不容。1914年7月11日, 言子庙小学以缩减班次为理由 (由原来的四个班并成三个班) 将叶圣陶排挤出校 (其实, 所谓“并班”是借口, 言子庙小学并未减少班级) 。“一朝解职, 全家凝愁, 贫穷如吾家, 失此即入窘乡矣!”[1]遭解职后, 叶圣陶出门当家庭教员, 但这份工作不足以糊口, 几番无奈之下, 路路断绝, 只能靠卖文谋生。
两年后的一天, 叶圣陶忽然收到了吴宾若和王伯祥从苏州甪直镇吴县公立第五高等小学校寄来的信, 信上邀请叶圣陶去他们那里教书。告别了繁华的都市生活, 叶圣陶来到这个宁静的小乡镇, 开始了他“甜津津”的乡村教师生活。就在这块乡村教育的园地上, 他如一名园丁般开始了辛勤的耕耘。叶圣陶把新的思想灌注在他的工作中, 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的全面发展, 他热忱地希望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首先要懂得做人, 日后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到校不久, 叶圣陶就选择了莫泊桑的《两渔夫》, 都德的《最后一课》等文艺作品供学生阅读, 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他还经常给学生写一些如“直、谅、多闻”“温不增华、寒不减叶”等能够激励学生进步的文句, 指导学生吟诗作文, 力图把“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思想植入学生的脑海心田。一向平静的校园因为叶圣陶的加入而变得热闹了起来。在“练好身体, 打倒列强”的口号影响下, 学校很快开设了体育课;叶圣陶课上教学生徒手体操, 课外也不断组织球类和田径运动。
叶圣陶还指导小学生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改编成戏剧, 表演给甪直镇上老老少少的居民看, 使水乡小镇上的人们也开始接触到了新的文化生活。自从叶圣陶到来后, 吴宾若、王伯祥就把学校办成了一个实验新教育的园地:创办了农场, 开设了利群书店、小商店, 还搭造起了戏台, 开辟了取名“百览室”的博览室及篆刻室、音乐室, 自编乡土教材, 等等。叶圣陶还把自己购买的中外名著、南社诗人的诗集, 以及《新青年》《新潮》等刊物陈列在“百览室”里, 并经常到“百览室”指导小学生吟诵诗文, 教育他们要博学多闻。
每到夜深人静时分, 叶圣陶就点亮书桌上那盏白瓷罩的煤油灯, 在闪动的、淡黄暗弱的光亮下读书、备课、批改作业。这个时期, 他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同时也密切关注着社会动态, 同在北京大学读书的顾颉刚、俞平伯书信往来频繁, 受到的新文化运动影响使他的教育思想发生了转变, 不断在教育实践中寻求改革。
教是为了不教
教学宜思殊授受, 善施三育贵熏陶。
奉贻二语供尝试, 莫效宋人事揠苗。
——叶圣陶《赠师范毕业生》
叶圣陶一贯主张学生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读“有字人书”, 更重要的是学习社会, 读自然、社会、人生这些浩如烟海、无边无际的“无字天书”。在当时的中国社会, 学子们被“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规训紧紧束缚, 大多数学生只能死读书本, 拼命往故纸堆里钻, 教师们也只是把封建八股、洋八股, 不分软硬轻重填鸭式地塞给学生, 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对此, 叶圣陶写了一系列文章进行抨击。在《如果我当老师》中, 叶老指出:“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是“滑稽”和“残酷”的, “因为学生除了听讲以外再没有别的工作, 这样听讲要连续四五个钟头, 实在是一种难受的刑罚”。[3]因此在叶老的教育实践中, 除了讲授书本知识, 更注重让学生去观察实际, 使其能得到亲身的历练。在他任尚公小学教员时, 曾和其他两位教师一起率学生“修学旅行”, 远足昆山。一路上, 叶老向同学们讲述所游历的名胜古迹, 陪学生采集动植物做标本。回来之后, 要求学生作游记、作记忆画。他通过这种“修学旅行”的方式, 将各科教育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受到切实而亲切的教育。对于学生, 叶老总是循循善诱地教导他们:“书本固然是增进经验, 取得知识的一种工具, 但绝不是唯一的工具。除了书本, 还有实际的观察, 亲身的历练, 都可以增进经验, 取得知识, 使生活丰富起来。而且, 两相比较, 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尤其重要。因为书本只是这些事项的记录, 而实际的观察和亲身的历练才触着了这些事项的本身。人为要丰富生活, 所以读书。生活是主, 书本是宾。如果只顾抱着书本, 离开书本, 就不肯用一点心思, 费一点力气, 那不是为生活而读书, 是为书本而读书了。”[1]远足昆山的教育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叶老又率领学生参观上海美华利钟表制造厂、商务印书馆印刷所。类似的“校外教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也使他们逐步认识到:学问如大海般浩瀚无边, 而书籍只是海边的一只船, 正如读书只是求学的途径之一, “天地阅览室, 万物皆书卷”。
叶圣陶在指导学生作文、教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其高明之处在于能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地启发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觉, 而不是强制、苛求。他一贯主张:“教师教任何功课 (不限于语文) ,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 换个说法, ‘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9]所谓“不讲”“不教”, 指的是学生经过训练, 达到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 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为了实现这种效果, 教师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的倚赖性”, “给指点、给讲说, 即随时准备少指点, 少讲说, 最后做到不指点, 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 即随时准备放手。”[1]因此, 叶老从不搞全盘授予和强制要求。叶老的长子叶至善在回忆父亲教授他作文时, 对于“不教”有深刻的印象。原来, 叶老从不教给他作文技巧、写作方法之类的东西, 只要求子女每天读点书, 但是读什么却悉听尊便;此外还要求每天写一些东西, 至于写什么也不加限制, 喜欢什么就写什么:花鸟鱼虫、路径山峦、放风筝、斗蟋蟀、听人唱戏、看人相骂……都可收于笔下。叶老修改子女的文章也是在不教中教。叶至善曾描写过父子们一起修改文章的情景:“吃罢晚饭, 碗筷收拾过, 植物油灯移到了桌子的中央, 父亲戴起老花眼镜, 坐下来改我们的文章。我们各据桌子的一边, 眼睛盯住父亲手里的笔尖儿, 你一句, 我一句, 互相指责、争辩。有时候, 让父亲指出了可笑的谬误, 我们就尽情地笑了起来。每改完一段, 父亲朗诵一遍, 看语气是否顺适, 我们就跟着他默诵。我们的原稿好像从乡间采回来的野花, 蓬蓬松松的一大把, 经过了父亲的选剔跟修剪, 插在瓶子里才像个样儿。”[11]在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 有指导, 有点拨, 有热烈的讨论, 这样的教育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而持久。叶老的子女长大成人后个个成才, 确实得益于叶老的“不教”。
叶老认为教育中必须贯穿一个“导”字, 他很赞成《学记》中的一句话:“教人尽其才”, 也就是教师要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 使学生“尽其才”。学生写的诗文, 叶老总是认真地评改, 把优秀的习作汇集展览, 让更多的学生阅读欣赏, 还专门写文章评价学生的诗作。学生受到叶老的影响, 喜欢篆刻, 叶老就不顾劳累, 负责各班的篆刻课, 在课余时间教学生刻图章印记、竹板、诗文等。叶老的学生皇甫墀回忆说:“叶老先生指教我们刻写的诗文往往富有人生哲理, 像‘温不增华, 寒不减叶’、‘直、谅、多闻’等。有一次, 我刻竹板作枕臂, 请先生题字, 先生写了‘时还读我书’五个篆字, 教育我刻苦攻读, 温故知新”。[1]可见叶老的教育艺术和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语文教育的灵魂人物
“语就是口头语言,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 就叫语文。”
——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在94年的生命历程中, 叶老为语文教育倾注了全部的心血, 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摘编》, 以及他编写的语文教材等等, 都是他为语文教育所作出的贡献。
l949年, 叶圣陶在主持拟定《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时, 首先提出“语文”这一名称。他解释说:“此前中学称‘国文’, 小学称‘国语’, 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 以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 文本于语, 不可偏指, 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13]叶圣陶指出“语文”这门功课就是学习运用语言本领的, 口头说的是“语”, 笔下写的是“文”。
早在1915年, 叶圣陶在尚公小学执教时就为商务印书馆编撰小学国文课本。当时, 学校的教材各行其是:“或有不用课本, 专事选读者;或者拘泥课本, 顺次讲诵者。一则漫无范围, 恐失其之滥;一则执成不化, 恐失其之死。”[1]叶圣陶“鉴此二弊, 将课本斟酌活用”, 采用教科书, 但不拘泥于教科书, 再自选一些文章充实教科书, 这可以看做叶老改革语文教育的最初尝试。来到甪直中学后, 他自编国文课本, 用语体文作教材, 这在当时一律用文言教学的背景下, 无疑是一次大胆的革新, 叶老因此成为我国使用白话文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五四”运动时期, 叶老站在时代的前列, 提出一系列语文教材改革的主张:“小学语文教材宜纯用语体”, “教材或由搜集, 或由创作”, “力避艰古而近口说”。[1]长期的教学经验和编写教科书的实践, 使叶老编撰语文教材的思想日臻成熟。1931—1949年, 叶老应邀至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教材的编辑和出版工作, 期间他与夏丏尊合写的《国文百八课》等小学、初中、高中课本, 成为当时语文教材的范本, 《国文百八课》和《初中国文教本》的编辑思想和体例对现今的教材编写仍有借鉴意义。叶老始终抱着试验和改革的态度,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为语文教材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除了编撰语文教材, 叶老还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叶老一贯关注儿童的成长, 他认为“小孩是将来的人, 他们尤其需要诗”, 因此, 写作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歌成为叶圣陶创作儿童文学的第一步。早在1920—1921年间, 叶圣陶就创作了《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 既教育儿童, 又提醒成人关注儿童教育的问题。1921年冬天起, 叶老又开始致力于童话的创作, 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鲁迅先生评价道:“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1931年, 他出版了第二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 之后, 又写了《聪明的野牛》《鸟言兽语》《冥世别》等童话, 还创作了童话歌剧《蜜蜂》《风浪》等。叶老用他充满“爱”“善”“纯洁”的语言, 为天真无邪的孩子描绘出一个美妙的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能获得陶冶, 永远保持其纯洁无瑕的本性。
叶老一生为人真诚质朴, 最厌恶浮名虚名, 生平以哗众取宠为耻。40年代初, 叶老曾应四川某大学聘请, 担任教授。当时他已在多所大学教书, 又是知名作家, 可到校后, 在经历栏中只写了四个字——“小学教师”, 这一方面是因为叶老历来低调, 不喜欢炫耀自己, 另一方面则因为在他的心目中, “小学教师”是一个光荣的称号, 是一项光荣的事业。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我觉得叶老身上兼而有之”。叶老在为人和为事上的言传身教, 永远是后来者的楷模。
附录一:
叶圣陶论小学教师
称职的种植家栽培植物, 虽不能增加植物的可能性, 却能渐渐改良那不良的遗传性和环境。不称职的种植家非但不能改良遗传性和环境, 反而阻遏可能性, 那么植物就糟了。如今把植物比做小学生, 小学教师便是个种植家。栽培小学生有效没有效, 只有他负责任。
——叶圣陶《今日中国的小学教育》
叶圣陶论小学教育
我将特别注意, 养成小朋友的好习惯。我想“教育”这个词儿, 往精深的方面说, 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 往粗浅的方面说, “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
——叶圣陶《如果我当老师》
叶圣陶论教材教法
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到实益, 还靠老师的善于运用。我国有一种至今还相当普遍的观念, 认为“教”就是老师讲课本给学生听, “学”就是学生听老师讲课本。如果真的照这样做, 学生得到的益处就非常有限。学生要学的, 不光是课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各科的学习中学会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这是他们一辈子的工作和生活的第一需要。要使学生养成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并不是容易的事, 这就更需要探讨各科教材的教法。
——叶圣陶《关于探讨教材教法的几点想法》
附录二:评价叶圣陶
他的逝世, 使文化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巨人, 是中国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哲人已萎, 典范永存。
——新华社《叶圣陶同志生平》
叶先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从选题、阅稿、审校、加工、校对、装帧设计、宣传发行到处理作者投稿和读者来信, 都是呕心沥血, 事必躬亲, 而且数十年如一日, 不因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一直到耄耋之年, 在两耳失聪, 一目失明, 一目弱视, 健康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圣陶先生仍然希望“多活几年, 多做些有益的事”。谢世前一个月, 即1988年1月16日, 圣陶先生挥笔写下“老有所为”四个大字。这是他留在世上的最后手迹, 也是他晚年的心情写照。
——史晓风《圣陶下成长——叶圣陶先生廿周年祭》
参考文献
[1][2][4][5][6][8][10][12][14][15]《中国现代教育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89-123.
[3][7]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37.
[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720.
[11]叶至善.花萼与三叶[M].北京:三联书店, 1983:3.
王利芬曾坦言,她十分喜欢《对话》,因为这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平台。“《对话》始终关注的是人,是在全球经济浪潮裹挟之下,在前沿阵地拼杀之中的那些兴衰沉浮、浴血奋战、焦虑惶恐、创新求异的中国人。”王利芬这样说道。她始终希望通过展示那些与国人之中的骄子的对话,来激励奋斗中的中国人,点燃他们心中的斗志和智慧,为个人的成功创业指出一条光明大道。王利芬认为,只有个人的创业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才能解决,慢慢地,我们全社会才能真正和谐起来。
2004年9月,王利芬赴美国耶鲁大学和布鲁金斯学会研究美国电视媒体。在美国学习的一年中,王利芬深入了解了美国电视业的发展现状和运作机制,并生发了很多自己在国内传媒业经历的感悟,这些内容都已经收录在了她的新书《对话美国电视》中。但是更为有意义的是,她关注到了当时美国一档很好的电视节目,叫《学徒》。这实际就是一场淘汰选拔商业人才的电视真人秀,王利芬十分惊叹这种通过电视选拔商业人才的方式。她马上想到要在中国也办一个类似的节目,以此向大众宣扬正确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鼓励国内的人们在目前中国的艰难转型时期用自主创业来自救,宏观上来讲,这样做还可以弥补贫富差距的鸿沟。如果节目真的办成功,那这将是遵照国家的自主创新国策、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大举动。
带着这个设想,跃跃欲试的王利芬结束了一年的学习回到国内。此时国内已经出现类似的商务人才电视选拔节目,这使王利芬开始思索如何才能把节目办得更好。首先她认为做这样的节目绝对不能照搬,国外的东西需要“本土化”才能适应观众心理的内在需求和市场需求,才能准确把握正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前沿。而“本土化”实际上就是创新、再创造。于是王利芬对美国《学徒》作了两点根本性的改造:第一,就是其价值观与《学徒》完全不同,她把握的两个节目主题词是“励志”和“创业”;第二,王利芬摒弃了《学徒》中“一切向钱看”的理念,这种观念在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中是不那么容易被接受的,也与节目导向不符,于是王利芬当即把它拿掉。发财致富本身是没有错的,但王利芬不主张媒体做功能性的发财致富,作为一个媒体更重要的是成为引导价值观的精神性中坚力量。
再就是,王利芬在节目中增加了一个新的内容,即它并不与国内其他同类节目一样做的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功能性筛选,而是希望用创业精神寻找创业人才,以此来作为贯穿整个节目的红线,选拔一批能够带动时代创业浪潮的创业先锋。这与《学徒》选拔人才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王利芬说:“创新创业人才跟职业管理人不同,职业管理人是可以培训的,创新创业是精神性的东西,主要来源于要改变自身命运的冲动。”她认为在这样一个现代商业社会中,创新才是个人和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核心的竞争力。整个节目的过程就是着力打造民族的奋进精神、创业创新精神,启迪人们在更广泛的创业领域获得奋发向上的人生。她的这些理念出来以后,中央电视台二套的《赢在中国》横空出世,这档节目在2006年中国电视界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王利芬是《赢在中国》绝对核心的制作人,这一次她不仅以成功电视人的姿态长时间停留在观众的视线中,而且她一直推崇的励志元素和创业激情也通过节目传递给了千家万户,让无数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真正做到了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用一档节目改变了一部分人的看法和命运”。由于《赢在中国》已经在中国创下的巨大影响力,王利芬本人被评为2006影响中国管理十大女性之一,这不仅是对她在《赢在中国》取得出色成绩的表彰,更是对她在当前中国创业大潮中一贯坚持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的肯定。
王利芬在个人创业的道路上无疑是成功的,她每一次开创性的举措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节目中,她也总是以睿智冷静的形象示人,但是不要以为王利芬仅仅就是一个缺乏温情的智者,恰好相反,她的内心充满了人文关怀和民族情结,在她的节目和话语中,观众总是可以切实感受到她的真诚,而她做《赢在中国》这个节目的初衷,也正是想鼓励那些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经历着阵痛和煎熬的人们自主创业,用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他人的命运,改变社会和国家的命运。王利芬曾经在自己的博客中留下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创业者带动的是一片平安,一片生存的保障,一些人的尊严。”她能够把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命运的关注、对民族和国家的希冀作为创办节目的宗旨,始终把微小个体的梦想的实现与国家富强、社会稳定联系起来,我想,这才是她自身不断创业创新,并不断通过制作节目来鼓励、提倡全社会发扬创业创新精神及理念的源动力吧。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人生励志】推荐阅读:
励志人生信名言名句励志人生06-14
励志人生成长励志名言10-10
人生励志感言06-08
感受《励志人生》06-11
佛教人生励志语录05-26
国外人生励志名言06-06
英语人生励志格言07-25
励志的人生哲理09-08
人生选择励志名言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