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音乐教学计划

2024-08-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3下音乐教学计划(精选8篇)

3下音乐教学计划 篇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与同学合作,用和谐、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表现撒尼少年欢乐喜悦、充满幸福的感情。

2、能积极参与一系列音乐活动,从中体验到乐趣。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撒尼少年跳月来》

教学难点:歌曲中3/

4、2/4变拍子节奏的掌握,二声部合唱生意的均衡、和谐,以及歌曲结尾句中前八分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音乐礼仪

二、导入

师:我们先来欣赏宋祖英演唱的《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这是一首具有彝族风格的音乐。今天我们要学的撒尼族是彝族的一个旁支,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撒尼族个个能歌善舞,一年一度的火把节他们总会聚在一起进行庆祝,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导学生看图平)。

三、揭示课题

师:在这盛大的节日里,撒尼族的孩子们会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学生听赏《撒尼少年跳月来》)。

四、学唱《撒尼少年跳月来》

(一)学习第一段(跳月)

1、学习跳月 A、了解跳月

师:知道跳月是怎样来的?

相传很久以前,阿西的区发生了一场山火,地面被烧得滚烫,人们只好笔挺的蹦跳着去扑火,山火扑灭后,撒尼人就模仿扑火的动作跳起舞来。他们一般都在皓月当空时跳,到月落星希时才散,故名“跳月”。你们能想象得出那是怎么跳的吗?(学生想象)

B、学习跳月舞

跳月撒尼人的群众性舞蹈,通常是五拍一乐句:前三拍换跳三步,后两拍在原地“蹬脚”或“拍掌”。

学生随乐律动,在次感受与体验歌曲的2/4、3/4变拍子旋律。

2、学唱跳月旋律

撒尼人每年火把节盛会上都会跳起这支欢快的跳舞。听他们欢快难得歌声 A、听范唱 B、随琴唱词

C、了解衬词“嗬嗬”的作用 D、学生随请用活泼、跳跃的声音演唱

阿黑们还喜欢拨动自己心爱的大三弦助兴呢!赶快来听听大三弦奏出的美妙音符吧!A、聆听一乐段旋律。B、随琴唱曲。

C、认识变拍子,遂琴划拍唱曲。D、边模仿弹大三弦边唱曲。

3、随乐完整、有表现了的边唱边跳第一乐段。

(二)会歌(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导入

撒尼族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称善良美丽的姑娘叫“阿诗玛”,勤劳勇敢的小伙子叫“阿黑哥”。他们经常到山头会歌,你们听!那边传来了他们的歌声。

2、学唱歌曲

分上下声部学习合唱歌曲。注意难点是最后一句后半拍的节奏。

3、会歌(合唱)

以多种形式随乐分声部合唱,并在合唱过场中队声部的音准、音色加以指导。

五、表现歌曲

1、导入:撒尼少年来跳月,撒尼的姑娘小伙来会歌,一年一度的火把节就要掀起高潮,让我们把这首跳月主打歌一起来表演,真正加入到撒尼人的篝火狂欢中来!

学生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

2、排练并表演

六、总结全课,课外延伸

3下音乐教学计划 篇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 告诉我们,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使得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 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 《指南》关注幼儿内心对美的体验, 由内而外的自发表现处处彰显着幼儿自主的艺术感受, 显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需求。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 结合《指南》的学习, 在实践中对引导幼儿如何在音乐的享受中自由表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学习, 弱化幼儿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弊端, 引导幼儿在充分感受、欣赏中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一、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感受音乐

远古时代, 人类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学会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 这也就是音乐的雏形, 也正好说明了音乐的两个基本特征: (1) 音乐来自于生活; (2) 音乐是用来表达情绪情感的。《指南》中也提出建议,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 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因此, 我们应注重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将音乐活动与幼儿生活经验相整合,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在帮助幼儿感受音乐轻与重的过程中, 我们会选择一段来自大自然的乐曲组合:轻柔舒缓的雨声和剧烈强劲的电闪雷鸣声, 让幼儿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声音中自主地辨析声音的高低与强弱。同时, 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自己的内心感受。有的孩子用直线和曲线来表现, 有的用平地和高山记录, 有的用蓝色和红色来区分, 还有的用排列整齐的小圆点和纵横交错的折线来表示, 这样, 抽象的声音在孩子们的笔下和生活中有了交集, 有了具象, 有了颜色, 鲜活起来了, 灵动起来了。孩子们在自己和同伴的画作中讨论着哪幅画好像是在下雨, 哪幅画好像是在打雷……

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也表明, 欣赏艺术形象引发的情感反应状态是早期儿童发起以及维持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在动力。孩子们在声音的辨认中与自己的环境进一步发生联系:“我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吗?”于是我们引导孩子们在家里、幼儿园区角里寻找着轻轻的声音和重重的声音。有的孩子把积木放进了罐子里, 有的把自然角的种子放进了罐子里, 也有的把花园里的泥土、树叶、小草放进了罐子里……他们把罐子紧贴在耳朵旁, 一边摇晃一边静静地听着, 开心地和同伴交流着, “我找到的声音是轻轻的”“我的声音有点响”……在生活的情境中探索不同的音色, 孩子们分享着对声音的领悟, 在生活中捕捉声音, 又用声音丰富着生活。

二、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以多种方式体验音乐

《指南》中对幼儿欣赏艺术提出的建议是“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现代儿童审美心理的研究发现, 儿童特别是学前儿童, 会更多地使用情感的、形象的、整体的方法去认识和体验自身世界和外部世界。

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全体的幼儿, 每位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 有着不一样的发展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幼儿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创设更多的机会, 以多种方式去体验音乐, 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得到音乐的熏陶和培养。因此, 我们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鼓励幼儿多通道地参与音乐的体验, 用身体的、语言的、表情的等适合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例如在小班歌唱活动《大拇指》中, 教师将一件贴满精美动物图片的围裙穿在身上, 幼儿放松地围坐在四周, 幼儿或讲述、或歌唱、或玩捉迷藏的游戏, 在形式多样的参与中感受着音乐的轻松与快乐。

组织形式上我们同样要注意灵活多变, 采用全班指导、小组指导、个别指导和区域活动相结合的形式, 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不同互动中获得音乐的体验。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 我们让幼儿在适合其发展的活动组织形式中进行音乐教学。例如在打击乐《杨柳青》的教学中, 我们根据发展水平把全班幼儿分成三组, 提供不同的打击乐器, 提出不同的节奏要求, 使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孩子们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到打击乐的分工与合作, 投入地享受音乐所带来的快乐。

三、幼儿在快乐的情感中自主地表现与创造

幼儿在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常常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理解, 这种感受是发自内心的, 并能从中获得满足和快乐, 这是孩子投入学习的自然成果。这也验证了新的建构主义理论:幼儿的学习不仅是由外而内地输入, 而且强调学习者自身体系自内而外地生长。此时教师要做的应该是了解和倾听孩子关于音乐的想法和感受, 尊重孩子的表达与表现方式。

在班级小舞台上, 我们常常为孩子提供铃鼓、沙球、小铃等小型打击乐器, 以及丝巾、面具等小道具, 让幼儿自由地玩弄、探索。幼儿在小舞台上敲敲、打打、唱唱、跳跳, 各自展现自己的喜好, 或拿起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或自己装扮成小精灵翩翩起舞。此时舞台的主角、导演、编剧全是孩子自己, 他们天马行空地自主创造, 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 孩子们在自主的表现与创造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回归到了音乐最初的“乐”功能。

在孩子自主表达创作的过程中, 教师不做过多的干预, 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在孩子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例如在音乐游戏《跳跳糖》中, 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了一颗颗快乐的跳跳糖, 一会儿跳进大嘴巴里, 一会儿躲进了小房子里, 一会儿又和小白兔捉起了迷藏……可这时教师如果因为常规, 或一些技能上的问题打断孩子, 把孩子从想象的世界拉回到现实中, 孩子会很不情愿。即便教师很快让活动再回归到刚才的表现中, 孩子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回到先前那个“快乐的世界”, 更别提延续了。因此, 在音乐活动中, 教师更多的是欣赏和回应孩子的艺术活动, 赞赏他们独特的表现方式, 切不可随便打断孩子的创作活动, 如果有些孩子确实遇到困难, 需要教师的帮助时, 教师应在不影响整体表现的前提下提供个别的帮助和指导。

四、教师在欣赏中进行多元评价

幼儿在音乐表现中获得自我满足感, 同样希望得到教师、同伴的认可, 并与他们分享快乐。此时, 教师绝不可用“像不像”“会不会”进行简单的评价。我们在评价孩子的表现时, 不仅要从幼儿的歌声、舞姿等方面评价, 而且还应观察孩子的整个创作过程, 考虑孩子的情绪、情感表现等, 因为越是年幼的孩子越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来考量自己的行为。教师的好评是对孩子最大的肯定, 教师积极的评价能让孩子得到别样的成功和快乐。

同时, 随着幼儿年龄、经验的发展, 我们还应逐步引导幼儿学会欣赏自我、欣赏同伴, 在相互评价中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一般来说, 在音乐活动中, 幼儿往往陶醉、沉浸在自己的表演中, 而对同伴的表现关心甚少, 这与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发展水平相符。因此, 在每次活动结束后, 我们要从以往的教师评价为主逐渐过渡到幼儿之间相互评价。引导参与表现的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 同样鼓励观看的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在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中, 表达着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幼儿在评价中再次感受到音乐的感染力, 欣赏着自己, 欣赏着他人, 收获着快乐, 心中那轻快的音乐之梦, 将带着孩子们越飞越高, 越飞越远。

摘要:文章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引下, 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归纳了四个要点:注重捕捉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元素, 将音乐活动与幼儿生活经验相整合,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幼儿感受音乐;鼓励幼儿多通道地参与音乐的体验, 用身体的、语言的、表情的等适合自己的方式积极参与;孩子们在自主的表现与创造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回归到了音乐最初的“乐”功能;教师在欣赏中进行积极的多元评价, 将更加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流行音乐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流行音乐 课堂活动 兴趣开发

音乐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性。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小学生个人性格与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流行音乐作品的盛行,给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提出了教学难题。将广为传唱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到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活跃音乐课堂,需要开发全新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流行音乐,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内容有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去探索,自主地去学习。流行音乐在小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小学生有自己喜欢的歌星,对于自己喜欢哪一类流行歌曲有着明确的标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多给小学生留出表现自己的机会,利用开放性的教学活动,让流行音乐融入到课堂活动中。

比如,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北京的桥”时,教师可以留出十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想一想与“北京”相关的流行歌曲,并鼓励学生到台前来演唱。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其知道的流行歌曲并不少。一些学生会想到汪峰的“北京北京”,有的学生会想到“唱脸谱”,具有京剧特长的学生还会说出京剧选段的名称。教师鼓励学生到台前表演,让学生成为流行音乐作品的引入者,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活跃。在表演中,学生能找到音乐学习的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将转化成为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二、利用流行音乐,加强德育教育落实

每一个学科都具有思想教育性质,对于小学音乐教师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教育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音乐教师想不起来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引导,也忽视了课堂互动在思想教育上的作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音乐教学对小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影响,将音乐教学视为育人的重要手段。流行音乐作品的类型众多,小学生喜爱流行音乐作品,但其甄别能力较差。许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过于消极,还有一些音乐作品不尽健康。利用流行音乐实施创新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把好关,引导小学生多欣赏那些具有积极意义与励志意义的流行歌曲。净化小学生的心灵,是音乐学科的特色作用,也是小学音乐教师的重要职责。

有效的教育活动,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实践。只有发自内心的东西,才能让学生快速内化。教师可以结合真实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作品,让小学生在听音乐时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力量,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最近几年,拐卖儿童的案例逐渐得到社会的关系,教师可以将“亲爱的小孩”与“回家”引入到课堂中,配合真实的社会问题,调动小学生的情感,促进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当小学生看到被拐儿童的悲惨生活与其家庭的期望时,歌声响起,会触动小学生的心灵,让小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拐卖人口者的行径的恶劣,使小学生更加感恩。

三、利用流行音乐,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拓展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视野,让小学生欣赏更多类型的音乐,对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在小学音乐的新课程标准中,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点。让学生去感受、去鉴赏,才能促进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使小学生情感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小学生去收集一些有意义的流行音乐作品,使音乐教学不再单一地依赖于课本。

比如,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课本中所学音乐作品的主题进行总结,像“家长”“新年”“母爱”等。让小学生结成小组,针对每一个主题找到三首流行歌曲,并学会其中的一首,以合作的形式让小学生将音乐学习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有利于小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文明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流行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教育功能。高雅音乐不是小学音乐内容的唯一构成要素,重视流行音乐对当代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利用流行音乐的积极作用改革音乐教学,有利于弥补传统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不足。将流行与传统结合起来,有利于音乐课堂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颖,孔群,周岳燕.流行音乐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0,(05):55-57.

[2]孙翠霞.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5,(22):23.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3篇 篇4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一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内容丰富,包括: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活动(音乐游戏、舞蹈、律动),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好途径。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有意识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差,具有好动不好静,注意力易转移,抽象思维还未完全起步,形象思维和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所以,我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讲故事、做游戏、即兴表演等各种“动”的形式来充分调动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使他们想学、爱学、肯学。以下是我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

一、拉近距离,引起情感共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教师与幼儿之间配合得是否默契。若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双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如要保证桥梁的正常沟通,让幼儿能积极地、主动地接受教师的一切授课内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大班的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对那些抽象、平板的讲述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所以,我在教学中就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来进行授课。通过灵活的眼神、活泼的语气、夸张的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此来缩短我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对我产生一种亲切感和信赖感,喜欢和我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他们就会把对我的这种感情迁移到对我所担任的音乐课的学习上,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并有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这就是所谓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此,我深有体会,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喜欢哪个老师,就特别喜欢上他(她)教授的课,并且这几门课成绩也就最优秀。

二、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

唱歌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唱歌也是表现情意的好工具,但对于大多数大班幼儿来说,通常却只是一种机械性的背唱。因此,听起来总觉得干巴巴的,没有感情色彩。孩子们在开始学唱时还有点样子,可等一段时间再去听他们唱时,一首优美的歌曲就面目全非了。

三、通过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音乐欣赏是人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进行形象思维的一种心理过程,是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班幼儿尚不具备独立欣赏的能力,他们必须有赖于歌词的引导和教师讲述的启迪,才能完成整个欣赏过程。总之,对于大班孩子来讲,教师只能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规律,利用多种形式,突出一个“活”字来进行音乐教学,才能激发他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实践表明:孩子们通过科学的音乐教育,不仅学到了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提高了他们的音乐素质,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其智力的开发。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二

一个未曾谋面的陌生孩子由妈妈陪着来上音乐课,奇怪吧!还真未见过需要妈妈陪读的小学生,况且现在幼儿园的孩子都不需要家长陪伴。我心存疑虑,纳闷着准备开口询问,只见班主任风尘仆仆地赶来。

“这个学生是新转来的,曾在先前的学校被老师体罚了,心理有些障碍。”

原来是这么回事!疑惑解除,我立刻赠给孩子一个真心笑容,并轻声问他:“小朋友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好吗?”话音未落,意外的是把他给吓哭了。

满脸无辜的我纳闷极了!可他的哭声却越来越响……

“妈妈,呜呜呜……我怕……我要回家……”

怎么办?这种歇斯底里的情况我可从来没有遇到过呢?

“好孩子,别哭了。”我安慰道“你妈妈在身边呢。”看看他妈妈,非常焦急不安,一个劲地摸他的头进行鼓励。

眼前的一幕使我的脑海忽然有一种奇怪的想法,那就是让他一个人留下来上音乐课。也许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我相信音乐课可以留下他,我可以留下他。我自信地让他妈妈离开音乐教室,他呢?差点没有跑出去抱他妈妈的腿。

家长和班主任离去,教室里只剩我和一大帮学生。感觉这事情还真刺激,挺有挑战性,但是绝对棘手。我蹲下身子,笑着问他:“你能够告诉我,为什么哭吗?”可他理都不理,瞧都不瞧我:“我要妈妈……”啊,又要歇斯底里地闹了,“你看,有哪个小朋友是妈妈陪着的呢?我们都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家长陪着上学了。”

“呜……呜……”

我帮他擦干眼泪,摸了摸他的小脑袋,希望从中安慰他一下。

“孩子们?今天来了一位新朋友,可老师却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

“别哭了,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我期待他的回答。

“呜……呜……”哭声代替了回答。

无奈之下,我只好先把他安置一边,想用我们的音乐课堂来吸引他的注意力。

我们复习了一首游戏歌曲,并离开坐位玩三拍子和二拍子步伐的游戏。

“我们请新同学和我们一起玩好吗?”我向大家提议。

“好!”学生异口同声并表现出极度的热情。

我再一次来到他的身边,蹲下身子:“来吧,和小朋友一起来玩,好吗?你一个人多孤单啊,让我们一起舞蹈。”

……

还是没有反应,唉……

“我怕,呜……”好不容易停止,又哭上了,而且是越哭越凶。

“别怕,老师保护你!”我微笑地对着他,希望能够给他一点归属和力量。

可他仍旧没有任何反应。

“好吧,同学们。我们的新同学还没准备好,等一下再让他和我们一起玩。”

美妙的音乐声,不和谐的哭声,我们却愉快地玩着各种音乐游戏……我想我只能够用各种孩子喜欢的音乐方式来吸引他,帮助他。

大概十分钟过去了,我悄悄瞄了他一眼,发现他不哭了,还偷偷地笑了一下。哈哈,我想可以马上给他一个下台阶试试看了。音乐结束,我第三次来到他的位置“我是来帮你‘搬家’的,老师觉得和我们一起坐,大家都会比较开心。”

他好像有些犹豫,我起身学着动画片里的可爱人物先搬走他的书 “嗨哟,嗨哟……”他笑了笑,是在笑我这个老师幼稚吧。

“好了,现在轮到把你‘搬’过去了。”我用调皮的孩子般的口吻。

他仍在犹豫着……

“孩子,让我拉你的手吧!”我用亲切的目光真切地希望他能理我一下下,足够!

一秒,两秒,三秒……他真的站起来了,^_^,真开心!万岁!我成功了!接着,我想我会更成功的。

我帮他安排好一个位置,“刚才,我们玩的很愉快,但是新同学没有和我们一起玩,再来一次好吗?”我对学生们说。

“好!”学生一个个显得兴奋极了。

我和蔼、自信地走到他面前“好孩子,和我们一起玩吧!让我拉你的手,由我负责来保护你,好吗?”

他微微点头,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他点头的样子。

音乐响起,我拉着他的手一起舞蹈,在美妙的乐声中,他笑了,很开心,我也特别开心。我觉得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我是多么幸福啊!

让人兴奋的上课时间过去了,他的妈妈一直躲在教室外面旁听,我走出教室,她开心地对我笑,我感觉到一种感激,一种感动……我及时回敬她一个灿烂的笑容,这笑不需要言语,不需要任何说明与标注,因为那是一种爱的交流……

经过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之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的学生,那些稚嫩的脸,那些幼小的心,是多么需要我们教师真情的灌溉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特殊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教学经历,感谢他们让我们变得更加懂得去爱护每一个小生命。也许当你爱护一个幼小心灵的同时,孩子们也悄悄地爱上了你。

幼儿音乐教学随笔三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于倾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对音乐及外界事物的感知力、培养具有个性化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一、善于营造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经常采用课堂音乐教学多样化,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

在聆听《三个和尚》这首乐曲时,我先请学生自己讲《三个和尚》的故事,再请三位同学扮演和尚的角色,一位同学扮演老鼠角色,老师做导演。在表演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我是不敢比的,在表演中学生品尝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氛围给学生一方自由的空间,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改变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即兴创作

回顾以往我们不难看到,那些五、六岁,甚至二、三岁的儿童,只要你放上音乐,他(她)即可手舞足蹈起来,边玩边哼自己的调调不需要你“教”,即兴对他们就像与生俱有的本能,这是他们心灵的直露和表白。然而随着他们在社会、在成人为他们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却渐渐地把这种巨大潜能给压抑了,给扼杀了,到十一、二岁的时候,请他们随意跟着音乐跳舞,或随便唱个什么,他们会不安,不知从何下手,即兴对他们已经成为陌生,而到了中学、大学,书念的越多,就越远离这种人类最本能、最自然的东西,学生的创造潜能被扼杀,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儿童观的真缔所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从即兴开始的教育正是真正体现创造性的教学,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技能先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游戏之中去探索声音,去尝试用字词、语言、用自己的动作、即兴地做些什么,用即兴的敲打一些节奏开始自己的音乐体验和学习,探索式的学习在音乐方面就是以即兴的创作表演作起点的教学方式。如听音乐即兴编一个小故事,给乐曲即兴起一个名字,或跟着音乐即兴舞蹈或表演等等。

三、加强音乐创作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不断创新

音乐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包含着唱歌、律动、欣赏、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而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感能动作用,让学生来充分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

1.结合歌曲进行歌词创作

小学生像海绵般的吸收新知识,每次听到的词句经过大脑储存后,就想找机会来应用,有的孩子能很轻松地把学到的词句灵活运用,让我们意想不到。歌词的创作是要学生马上反应的,在不改变歌曲旋律的基础上,运用代换词的方法,要求学生用新词句代换。这种办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灵敏度、思维力和学生即兴发挥的才能。这种办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创作的兴趣和热情,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勇气和创作的自信心。有的同学虽然曲调把握得不够准确,可歌词却编得朗朗上口。学生创编歌词的兴趣远远超过你教他去学习一首新歌。一张张稚气的脸,一副副可爱的笑容,不正闪现出他们创作的智慧火花和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们不是为学会别人的东西而高兴,而是为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而感到自豪和满足。学生不仅为这首歌曲创编新的歌词,还能为《新年好》填上祝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等的新年贺词作为歌词唱给大家听。为《好朋友》编上新的游戏名词等等。现在同学们只要学会了一首新歌,马上就会提出给歌曲加上新的歌词,尽管他们创编的歌词还很稚气、语句不够严密,但在实践中情感的自然流露,想象力的充分展现,独创性的发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创作的体验和经验,这已经足够了。

2.结合身体律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

动,是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爱的方式,在音乐课上,给学生创造动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乐曲的理解,充分利用他们好动的特点,动静结合,通过动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引导他们加深对音乐形象的联想和对乐曲的理解,在参与中得到愉悦和美的感受。这也正如著名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任何音乐理念都可以转化成身体律动,而某一身体律动也可以相对的转化成音乐。”如欣赏《可爱的动物》时,我让学生听完后说出音乐所刻化的动物形象,并戴上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自编动作即兴表演,尽情地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看到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律动,个个脸上兴高采烈,就像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举行联欢会。

3.结合语言进行节奏创作

比如利用字词、词组、人名、地名、小动物的名字等做节奏基石,不断反复就成了一个个节奏型。如用“编一编”的游戏来培养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我先找出姓名是两个字(X X)的同学到前面来,让同学们说出他们的名字,这就是最简单的一拍一音的四分音符的节奏型。接着我又找出姓名是三个字(X X X)、四个字(X X X X)的同学,让大家说出他们的名字,这就出现了不同的节奏,一拍两个音的八分音符的节奏型。这样全班同学的名字就可以组成一个三声部的节奏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再改变各声部的力度、速度、音色或用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来演奏,学生兴趣浓厚,心情愉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名字延伸到地名、词组或小动物的叫声去体验不同的节奏,当出现新的节奏型时,我就把它们写在黑板上,由语言过渡到节奏,再让学生将这些节奏型重新组合成新的节奏,按节奏来说一句话或

一、两句儿歌,学生特别高兴,从中得到了不同感受,尝试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4.唱、奏、跳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创作教学活动

以唱、奏、跳、等形式为一体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认识事物,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集思广益、团结协作,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产生创造性的火花,从而激励其创造的意识。如在学完一首歌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一起按各自的爱好和能力分工,有的同学演唱;有的同学编舞;有的同学用打击乐器编配伴奏等形式进行排练,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听取其他同学的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一次向大家汇报。一个个精彩的小节目,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自己创编,自己表演真是其乐无穷。孩子们奉富的想象力和创作才能在此得到充分的展现,真是不能小看他们。因此,多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利用这种天然的优势,在其乐无穷的音乐天地里去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

3下音乐教学计划 篇5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演唱日本民歌《樱花》。(2)认知日本传统乐器。

(2)探究了解新兴音乐类型:日本动漫音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实践等学习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已掌握的与本科有联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分析、表达、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以达到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本课所学知识内容的目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开展欣赏、歌唱、律动、听辨等教学活动,启发、调动学生体验、感受亚洲国家——日本独具特色的民歌之美,体会音乐无国界的独特魅力。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让学生自我感知只有民族的才是最美的、最具生命力的,唤醒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2)通过对日本新兴音乐类型动漫音乐的拓展探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及探索音乐的愿望。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是很浓厚的,但音乐视野还是有所局限。3重点难点

学唱日本民歌《樱花》,日本传统乐器的认知。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日本民歌樱花

1、发声练习: ①4/4 2 3 4 | 5| 43 21 1|| 1 mi ma mi ma mi <>

1、复习印尼民歌《星星索》

3、游戏:猜歌名(《最初的梦想》《时间都去哪了》《天下》《茉莉花》)《茉莉花》是一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而且此歌已被列入了世界名曲之列。那么在我们的领邦日本也有这么一首以花来命名,同样被列入世界名曲之列的歌曲是什么?没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日本民歌《樱花》。活动2【讲授】日本民歌樱花 引入歌曲的初步欣赏。

歌曲听完了,老师想要考考大家,同学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好,请听题:

1、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你认为歌曲的创作动机是什么?教师点拨补充歌曲创作动机:我们知道每年的春季三、四月份是樱花盛开季节,日本仿佛就是一个樱花的海洋,特别美。这种美对于日本人民来说已经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了,正所谓:“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因此,日本人民写出了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来表达他们对樱花的赞美。那么樱花到底有多美呢?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几幅樱花的图片。引入樱花图片的欣赏和介绍。

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樱花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呢?据资料显示,全世界有樱花品种800多种,日本就有300多种,因此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樱花也就理所当然的被定为日本的国花。我们国家的国花是什么花? 学唱日本民歌《樱花》。⑴、熟悉旋律,跟琴默唱。⑵、跟琴学唱。

⑶、互帮互学,小组练唱。⑷、随堂检测小组练唱成果。⑸、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大家放松心情,想象着在三月和煦温暖的阳光中自由自在的在樱花林中漫步,感受那种惬意。带着这种感受我们再来演唱一边这首歌。了解认识日本传统乐器三味线、日本筝和尺八 ⑴、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⑵、教师点拨。

3下音乐教学计划 篇6

1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古代音乐作品,了解中国古代乐曲的特点。

2、能识别骨笛等乐器,知晓在八音中的分类 2学情分析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金,古代称铜为金,指钲、钟、镈一类打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曾侯乙墓编钟:石,指石磬一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乐器编磬:土,是指缶、埙一类乐器。用陶土制成,既可当饮器,又可做乐器;革,是指鼓类乐器。皮革可制鼓;丝,是指弦乐器。如琴、瑟、筝、琵琶等。因其弦多以丝为之,故称;木,是指木制的乐器;匏,是指笙、簧一类乐器;竹,是指箫、笛、竽、筑、籥、笳类乐器。

丝类乐器里最讲究的就是古琴,它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琴长3尺6寸5分象征着一年有365天;13个徽位象征着一年的12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琴底为平象征着天圆地方;最初5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

骨笛起源演奏方法骨笛,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藏骨笛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3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八音中骨笛的音色,知晓八音的分类。难点:感受中国古代音乐厚重的人文内涵。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中国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中国的乐器种类繁多,数不胜数。今天老师找来了很多乐器的图片,看哪位同学能迅速的将中国的民族乐器挑选出来,并说出它的名字。(展示图片)学生回答。

师:正是因为中国的民族乐器富有鲜明民族特色,所以同学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它们找出来。现在,同学们想不想听听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二、介绍乐器分类“八音”

1、骨笛属于远古时代的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历经千年的提炼,在外形、音色、音质、演奏技巧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请同学们将书打开,进一步了解民族乐器。民族乐器 1 的分类按照演奏的方法分为四类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打击乐器,还可以分为“八音”,你们知道什么是八音吗?

2、介绍“八音”

八音是中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金,古代称铜为金,指钲、钟、镈一类打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曾侯乙墓编钟:石,指石磬一类乐器。湖北出土的楚国乐器编磬:土,是指缶、埙一类乐器。用陶土制成,既可当饮器,又可做乐器;革,是指鼓类乐器。皮革可制鼓;丝,是指弦乐器。如琴、瑟、筝、琵琶等。因其弦多以丝为之,故称;木,是指木制的乐器;匏,是指笙、簧一类乐器;竹,是指箫、笛、竽、筑、籥、笳类乐器。

三、介绍骨笛,欣赏《原始狩猎图》。

1、欣赏《原始狩猎图》片段

2、骨笛图片

3、介绍骨笛:

骨笛起源演奏方法骨笛,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又称鹰笛或鹰骨笛,藏骨笛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边棱气鸣乐器,藏语称当惹。用鹫鹰翅骨制成,流行于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甘肃省等的藏族牧区。

4、感受骨笛音色,并请学生描述其音色特点。

5、欣赏《原始狩猎图》,想想曲子描述了怎样的场面?

五、小结

3下音乐教学计划 篇7

一、对于日常教学的影响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对小学音乐课堂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直观的影响, 这种影响首先能够体现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大众音乐作品以及一些音乐节目都深受学生们喜爱, 观看这些节目已经成为学生课余生活以及休闲娱乐中的重要部分。这种音乐元素的渗透也会直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 甚至给课堂教学的内容带来一些改变。学生们更喜欢这种亲和力强、朗朗上口且更能够表达他们内心情感的音乐类型。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 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灵活的调整, 可以在课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好的大众音乐元素。这既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拓宽, 也能够充分引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并且能够从多方面锻炼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时, 要尽可能的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音乐文化灵活地联系在一起, 充分发挥自身的幽默感, 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气氛, 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练习“中国好声音”中的一些歌曲, 并讲述某位歌手追求音乐梦想的经历, 再进行对比历来一些音乐家的经历以并且结合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与看待大众音乐文化, 激发学生学习健康向上的音乐文化的热情。同时, 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学生熟悉而喜爱的动画片主题曲, 这通常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能够很好地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理地引入大众音乐中一些好的元素与素材, 对课堂教学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效用。教师要善于挖掘那些好的音乐作品, 并且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兴趣点来引入一些有代表性的音乐元素, 这将会为课堂教学带来很好的推动效用。

二、对于教学资源的重建

大众音乐文化背景对教学资源也会产生一些影响。很多流行音乐元素以及大众音乐元素都会逐渐进入课堂, 尤其是随着网络化环境的不断深入, 课堂教学中的很多教学模式都会被改变。教师们要不断地适应这种改变, 并且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好的教学辅助工具与教学资源。这不仅能够极大地多元化课堂教学, 为学生们构建更为丰富有趣的音乐课堂, 也非常有助于学生吸收多元化的音乐元素, 能够为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构建提供很多积极推动。

现在的学生对互联网都非常熟悉, 很多学生都会在网络上搜寻自己喜欢的大众音乐作品, 网络环境也成为学生接触大众音乐元素的最为直接的平台。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教学资源, 通过开设网络教育课程,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选择健康、有益的音乐资源信息。这一方面能够促进师生交流,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引导学生汲取健康的音乐知识。同时, 还可以定期组织教师旁听本校或外校的音乐课, 增进教师间彼此的学习与交流, 实现教师资源共享。例如, 教师可以在旁听东北二人转有关的知识后, 考虑将该内容加入到《小拜年》的课堂学习中进行比较, 通过模仿小沈阳的幽默语调或举止来活跃课堂, 增进师生感情和加深学生对主流音乐文化的理解等。大众音乐文化背景下, 教师要善于进行教学资源的重建, 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并且合理地利用这些好的大众音乐资源。这不仅能够让音乐课程更好的和时代衔接, 也能够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推动。

三、对于学生的自我引导

大众音乐背景下教师同样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形成正确的认知, 要合理地选取那些有价值的音乐素材, 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甄别能力。大众音乐背景给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音乐之窗, 他们能够轻松地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 学生的视野也随之拓宽。然而,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未具备很好的作品甄别能力, 有时候会受到一些不好作品的影响。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引导能力, 能够辨识大众音乐背景下哪些作品更有价值, 这对于实际教学十分重要。

面对大众音乐文化的纷繁复杂, 小学生在选择适合自己爱好的音乐的同时, 还应该尽量控制自己的表现欲望和模仿欲望, 站在理性的角度看待大众音乐文化。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帮助学生加强对主流音乐的认识与把握, 明确学习的方向;另一方面, 则需要学生在接收大众音乐文化的同时, 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小学音乐知识, 提高审美品位等, 以加强对主流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学生只有在良好的自我引导下才能够具备更好的音乐甄别能力, 进而对受到那些有价值的音乐作品的熏陶与感染, 对进而发展与构建自身的音乐素养与音乐鉴赏能力有所提升。

音乐综艺迈入3.0时代? 篇8

走过了《超级女声》音乐选秀的1.0时代,经历了《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现场演唱会版的2.0时代,音乐综艺是否已经进入样态更为丰富的3.0时代?

音乐综艺市场大盘仍在增长

“音乐综艺节目市场还会增长,市场饱和的临界点还没有到来。”優酷土豆音乐中心总经理李宇告诉记者。

灿星文化副总经理、《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对此认同,“目前来看,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发展空间仍然很大,节目类型更加多样化,不再是单纯的选秀、比赛型。整体音乐类节目有从专业性向娱乐性过渡的趋势。”他解释说,这种过渡是从更注重专业唱功及音乐本身的感染力,逐渐转向以音乐形式为载体,实际以纯娱乐化内容为核心的节目形态,“这一趋势较为明显。”

李宇将这种现象总结为“综艺音乐”,“以《谁是大歌神》《看得见的声音》等几档新节目为例,它们都不再是纯粹的音乐节目,而是变成了带有综艺属性的音乐节目。所以更准确的说法不应该是‘音乐综艺’,应该叫‘综艺音乐’。”

华策集团旗下天映传媒总裁、《谁是大歌神》总导演兼总制作人高军表示,《谁是大歌神》等悬疑推理类音乐节目,能否定义为3.0时代不好说,但可以认为是2.5时代。“超女选秀是音乐节目的第一代,那时选的是pop star(流行偶像),不一定非要唱功好,也可以出现曾轶可那样的绵羊音,毕竟选的是达人。之后便进入真正的音乐时代,像《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等,选手必须唱得好,甚至是专业歌手。进入2.5时代后,其实就是综艺与音乐的结合。”

陆伟认为,真正的音乐类节目核心,还应是好音乐和具有优秀唱功的人才,而所有以音乐为载体的娱乐属性节目,实际是在这个主类型节目之外衍生出来的一些“跨界”节目。“跨界”节目的成败,主要依靠创意;专业类音乐节目的成败,主要依靠“音乐性”,这两类节目不尽相同。

按照这种发展思路,音乐变成节目伴随品、唱歌成为体现综艺的手段后,节目模式发展前景广阔。“这种变化是必然趋势,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体验,需要不断创新。对行业来说,这种改变没有好坏之分。但这种改变在今年能否打造出一款爆品,我不是很看好。无论节目模式、歌手还是歌曲,在2016年的表现,总体趋势都将是量多但质不高。”李宇判断。

业内人士均表示,2016年的音乐综艺节目依然会呈上升趋势;在新时代的综艺节目竞争格局中,音乐型综艺仍是主流。

从音乐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也印证了这一结论。根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去年底发布的《2015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音乐产业的市场总规模约为2851.5亿元。与上年相比,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了11.5%;网络音乐用户规模4.78亿人,同比增长5.5%;网络音乐企业的数量更是激增至1034家,增幅49%。

音乐节目的“Insight”

对于音乐节目模式的新变化,世熙传媒副总裁、晓映传媒总经理、《音乐大师课》总导演姚小莹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升级。

“我不认为音乐综艺进入了3.0时代,任何一类节目都需要Insight(洞察力),并由此衍生出一个idea,最终变成具体的节目形式呈现给观众。”姚小莹表示。她在国外专门学习过节目模式研发,对节目模式的本质更加重视。何为“Insight”?即最贴近大众生活的潮流趋势,“Insight就是跟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吃住行玩,要能够洞察民众的流行趋势和热点现象。大的Insight只有几个,但从这几大类中又可以细分出很多小的Insight,最终演化为各种多元化的节目模式。”

“为什么当年《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会突然火起来,它的Insight是80后、尤其是80后的爸爸们对孩子照顾比较少,很多家庭依靠爷爷、奶奶照顾孩子。而当爸爸的角色是明星时,由于工作繁忙,他们对孩子的照顾更少。因此,采用明星爸爸照顾孩子作为模式,节目就会迅速火起来。“任何一个节目形态的‘火’,都来源于抓住了一个Insight。”姚小莹称。

那么,音乐节目的Insight是什么?“为什么2016年市场一股脑儿地做音乐节目,因为从大众心理需求看,音乐是跟大众生活最息息相关的领域。人们在娱乐时,最喜欢、最常见的方式是卡拉OK。音乐是最贴近民生的内容,这就是音乐节目的Insight。只不过大家的切入点不同,模式不一样而已。”姚小莹告诉记者。

以《音乐大师课》为例,它的Insight来源于两点:节目组调研时发现,小朋友们现在喜欢唱流行歌曲,比如《小苹果》类的口水歌,或是情情爱爱的歌曲,音乐老师教唱儿歌或老歌时,他们会认为很土或者没意思;另一方面,目前很多家长会把小朋友送去艺术培训,学习声乐。“将这两种Insight结合,我们决定从音乐教育角度切入,于是就有了《音乐大师课》这样一种模式。”姚小莹说。

因此,她认为音乐节目的模式变化不能称为升级,但可以认为是电视人勇气和创新的升级。《超级女声》时,电视人采用了观众最容易接受的比赛形式,到《中国好声音》又是一种新的突破。其实国外很早就开始流行真实娱乐节目(即户外真人秀),但国内电视人早先认为,这一类节目不可能在国内流行,因为当时仍然以演播厅节目为主。“很多案例表明,是观众的审美水平发生了巨大改变吗,当然有这种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电视人更加敢想、敢做了。”

nlc202309081249

综艺与音乐,谁消费了谁

近几年,优秀的原创音乐作品严重缺失,音乐节目也面临反复翻唱经典、曲库匮乏的状况。如果不能产生更多的原创歌曲,仅靠选手和模式的翻新,音乐综艺能否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有待商榷。

高军告诉《综艺报》,“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音乐节目在消耗音乐产业。不断翻唱经典歌曲,也确实面临曲库匮乏的状况。但本质上我们无法代替音乐产业,因为音乐节目没有承载创作歌曲的能力。”

换个角度,越来越多的音乐综艺出现,也对音乐产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高军举例说,几年前做音乐节目请乐队伴奏,给吉他手的酬劳,拿一个信封装点钱就可以,但现在肯定不行了。“音乐综艺正在帮助音乐产业完善其产业链,给音乐人提供更多养分,让他们有更多机会搞创作。”高军表示。

李宇认为,未来音乐综艺会向原创类方向发展。“从整体来说,音乐综艺对产业的作用是良性的,音乐节目至少起到宣发、推广的作用,如部分歌曲就是经过《我是歌手》节目的翻唱才重新火起来的。此外,《中国好歌曲》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它的思路就是挖掘原创。”

陆伟表示,音乐类节目从专业性向娱乐性转变,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歌手资源和素人资源日积月累的消耗所致。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专业性音乐节目非常依赖成熟的音乐产业,目前国内音乐产业整体底子还比较薄弱,这也是音乐类节目开始走娱乐化路线的深层原因。

近几年,优酷土豆推火了很多“口水歌”,例如《小苹果》《大王派我去巡山》等,李宇对此很有感触,“目前,行业环境偏浮躁,很少有人静心去写一些好歌。能写好歌的原创音乐人,苦的时候有创作灵感,现在生活富裕了,创作的动力和保持的高度都在下降。近5年冒出的新原创音乐人,往往只有第一张专辑好听,后面基本回归平庸。”

“这并非音乐领域的独有现象,与整体社会环境有关。”乐视音乐首席执行官尹亮说,“这不是一个高产并且盛产经典作品、大师级人物的时代。”他认为,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创作者需要更多的理想与情怀支撑,需要更努力地摒弃浮躁,需要比常人更耐得住寂寞。

音乐创作需要有洞察力和艺术功底,二者缺一不可。中国缺乏日韩、欧美成熟的音乐产业体系。“中国音乐产业链不完整,断点太多。”李宇表示,“《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都是造星类节目,后续艺人的包装、运作、发行等环节没有跟上,导致链条是断的,所以很难走得长远。”

音乐原创歌曲不仅仅是量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产业整体比较孱弱。“这里当然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导致原创的智慧投入和实际收益不成正比。但音乐产业本身难以实现新生力量源源不断地推出和消化,难以实现像影视产业那样巨大的影响力,都是问题所在。”陆伟认为,音乐综艺如果能够推广新人、普及新歌、引导观众去欣赏和接受一些全新音乐类型的节目,那就会对音乐产业有促进作用。如果消耗的都是老人老歌,那本质上还是一种资源消耗行为,对产业本身无利好。

音乐综艺的未来趋势

随着音乐综艺数量增多,市场竞争加剧,2016年能否出现新的“爆品”节目,业内人士看法不一。

在李宇看来,音乐综艺未来一定会出“爆品”,但2016年很难。“如果音乐综艺市场的盘子是100%的话,或许优质节目会占据10%以上的份额,弱势一些的节目占据3-5%左右,很难再出现几年前2-3家独大的情景。像当年《我是歌手》和《中国好声音》两家独大的局面,不会再出现。”

姚小莹也认为,未来音乐节目有可能产生“爆品”,但首先要有好的制作团队,另外需要新颖度很强的节目模式。

未来几年,88后至00后会成为音乐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他们的审美和70后、传统80后完全不同,他们听的音乐类型是电子、独立、嘻哈。音乐综艺未来一定会出爆品,如果玩法够牛,再加上好的原创音乐、好的歌手、好的创作人,一定会吸引眼球。”李宇说。

目前,音乐综艺市场不是进入了成熟期,而是进入了瓶颈期。各大卫视如果为了收视率而不敢颠覆创新,那么或许很难有大的突破。未来优质的原创类音乐综艺节目,很可能出自网生内容。互联网的属性是拉近观众和内容的距离,首先可以在賽制上保持全透明;其次,网生音乐节目具有几大天然能力:第一,长期运营的能力,节目开播前,候选歌手就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A站、B站等阵地自我营销,拥有大量粉丝。如果再有好的歌曲,其关注度会更高。第二,网生内容最强的属性就是互动,用户参与度高,可以完成造星的整个过程,节目的爆发力也会非常强。

“我很看好今年的超女回归,因为超女的品牌价值非常大。具体表现有多好现在很难下定论,但超女的回归一定会对音乐综艺市场带来较大冲击。”李宇表示。

“一直以来,我们制作的音乐节目都比较偏向专业性,《中国好声音》主要发挥寻找优秀歌手的作用,《中国好歌曲》主要发挥寻找原创歌曲的作用。而《中国之星》是尝试做一档风格相对上更小众化的专业音乐节目,《蒙面歌王》则是走大众化娱乐路线。我们希望尝试音乐领域全类型节目的制作和衔接。”陆伟说。

现在判定音乐综艺进入3.0时代还为时过早,数量越来越多的音乐节目,能否与音乐产业良性互动,产生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才是音乐节目与音乐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上一篇:护士表扬信下一篇:国家高水平大学或重点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