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精选7篇)
古人云,“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曲茶”。自古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缺不了“茶”。今天,我们就更缺不了“茶”。在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茶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天然契合点,茶业是永恒的产业。
茶叶的发现与开发,茶文化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如果说神农氏是农业的发明者,那么他同时也是茶业的发明者。茶和中华民族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茶业在神州大地上的发展已经有5000多年历史了。 唐代陆羽写《茶经》,开宗之句是“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指出了茶树的起源地在南方。这个“南方”据专家研究很可能就是云南。世界茶组植物已发现的有40种,分布在云南的最多。在澜沧江、怒江和元江流域的深山老林中,人们可以看到许多野生型和栽培型的古茶林。勐海县大黑山原始森林中,有一株大茶树,高达32米,树龄有1700余年。云南茶树近缘之多,大茶树年龄之长,可称世界之冠,说明云南的确是茶树起源的中心。
云南也是我国茶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有云南一些民族的军队参战,云南茶作为贡品献给了周武王。《蛮书》中说:“茶出银生城界诸山”。“银生”即现在的景东,是南诏国“银生”节度府所在地,说明早在唐朝的时候,澜沧江流域广大山区已是茶叶的重要产地。到了明清,云南已有名茶问世。徐霞客在日记中说,他到凤庆时,住在一位梅姓老人家里,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以茶树,主人以太华名茶招待,“茶味甚佳”。普洱茶在清代是贡茶,正如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所说:普洱茶“每岁入贡,民间不易得也”。 茶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之一,它发展了5000多年后还有生命力吗?茶业是云南广大地区“衣食万户”的产业,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它还有生存和竞争能力吗?这是我们当前必须回答的大问题。 实际上,茶业是一个永恒的产业。正是在全世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今天,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的时代,茶的特有价值才真正显示出来,茶业才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与领域。
茶业的`发展,依托于它对人类生存的重大价值。这种价值是人们在数千年的生活实践中逐步体味出来的,是通过现代科技而深刻认识的。一片小小的茶叶,包含着500多种有机化合物,是人们养生健体、延年益寿的无价之宝。正是这一片片小小的茶叶,可以延伸出一串长长的产业之链。 茶能解渴生津,是低脂肪、低热能的天然饮料。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认为,经常饮茶,胜于服药,曾有诗云:“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当时的日本人荣西来中国学习,参与茶事活动,回国后说:“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木。山若生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则长。”历史上和现实中爱好茶饮之人,多是健康长寿者。茶饮从中国传出,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许多专家推测,21世纪的饮料将是茶的世界。目前,茶饮品的开发方兴未艾,既有纯茶饮料,又有混合茶饮料。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和瑞士雀巢公司都在开发茶饮料。从发展趋势看,茶饮料市场不断扩大,茶饮料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大产业。 茶食品指含有茶叶的食品,既有主食,也有副食和零食。茶米饭、茶面包、茶点心、茶饼干等已经面市,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食用茶叶比喝茶更能全面地摄取茶叶的有效成分,更有利于人们养生延年。一旦茶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茶产业的根基就非常深厚了。 茶叶的500多种有机化合物中,有许多防病治病的药效成分。比如,茶多酚能阻断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的合成,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对防癌抗癌有明显作用。氧自由基能引起细胞功能衰退,导致人体衰老,是“百病之首”,而茶多酚则具有极强的消除活性氧自由基的功能。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将茶叶中的药用成分提取出来,可生产出防治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病症的系列药品。 茶叶中的茶色素色彩艳丽,着色效果好,稳定性极佳,本身含有多种营养保健物质,是食品、饮料最理想的着色剂。利用茶叶成分,可以制造化妆品、芳香剂、防氧化剂、除臭剂,可以制造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有益人体健康的纺织品。茶叶还可以用作饲料,茶饲料可以增强抗病能力,喂猪可以提高瘦肉率,喂鸡可以提高产蛋率。
随着人们对茶叶功效认识的不断深化,茶叶发展正在经历一场革命。随着茶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茶产业必将成为前景光明的、永恒的产业。云南是农业大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十五”期间云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农业现代化从何入手?必须寻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只能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改造、提升粮、油、畜、果以及烟、糖、茶、胶等传统产业,使之走向市场、走向世界。从云南实际出发,特别需要振兴的是茶业。目前,云南茶业产值不算大,只有十几亿元,但茶业在云南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首先,茶业是“衣食万户”的产业,全省大多数地方都种茶,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达1300万,茶税构成许多地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凤庆县有34万人种茶,几乎占到了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茶税占县财政收入的20%。勐海县农民收入和县财政收入的30%都来自茶叶。其次,云南贫困山区面积大,人口多,贫困群众吃盐穿衣,供孩子上学,主要靠茶叶收入。对他们来说,脱贫靠茶叶,致富也要靠茶叶。第三,茶业是成千上万的农户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直接走向市场经济的产业。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迎面涌来,千百年来生活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环境中的农户怎样适应这种形势呢?生产出无污染、高质量的茶叶供应国际市场,是一条现实的出路。 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振兴云南茶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现实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振兴云南茶业的条件是相当优越的。
生态条件好。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云南地处亚热带山区,气候温和而湿润,日照短而多雾,土壤有机质丰富而排水通畅,茶叶嫩度好、茸毛多,芽叶内含物积累高。早春回温快,春茶上市可以比闽、浙茶叶早一个月以上;采收期长达10个月,有利于均衡生产。云南茶叶生产以资源采集型为主,开垦山坡地种植,基本无污染,农药残留量低,茶叶品质高,甘醇回味,经久耐泡。云南这种生产高品质茶叶、建设世界一流茶区的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种植条件,还有利于发展特殊优质半发酵茶,如台湾的乌龙茶等。 种质资源丰富。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37个种、3个变种茶组植物中,云南有33个种和2个变种,其中25个种和1个变种是云南独有的。云南广袤的高原、山谷、丘陵上生长的不同类型的大茶树和古茶园,以及省茶科所建立的现代茶树资源圃,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茶树资源活体园。云南独有的大叶茶种是世界上少有的优良茶树品种,其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等含量均高于国外良种和国内其他茶区的小叶种。 生产历史悠久。云南茶叶生产可追溯到商周时期,唐宋以来得到较大发展,明清时期逐步形成的普洱茶成为茶中珍品。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制作加工经验,形成了名牌产品,形成了广大的市场,也创造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点的云南茶文化。
茶园面积大。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45万亩,采摘面积207万亩,均居全国首位。
科研力量较强。省茶科所设在勐海,有科研人员200多人,建立了国家级茶树种质资源圃,保存着800份种质资源,培育出“云抗10号”等优良品种。思茅茶树良种场有科研人员18人,经营试验茶园1000亩,建场18年来共繁育良种苗木2000多万株,推广到全省100多个点,成为种苗科研、生产、加工的基地。云南农业大学设有茶叶专业,培养高等茶叶技术人员。一些地区的农校还设有茶叶专业,培训中等专业人才。 经营机制较新。农业现代化要靠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从80年代中期的“三结合一体化”到今天的农业产业化,云南省茶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创新。思茅地区以“三结合一体化”形式建设的15万亩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型大茶园和加工厂,已初步实现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年创产值超亿元。龙生公司直接管理的茶园面积在3万亩以上,带动以种茶为主业的茶农就有4395户、16720人,其中光是从昭通地区转移来的特困群众就有11339人,茶户年均收入已达6000元。大渡岗茶叶实业公司用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将国家、集体、个人连接起来,合理配置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以“大渡岗”优质品牌打开了销路,站稳了市场。在国家投入和银行贷款未增加的条件下,茶场发展起1.8万亩茶园,使周边大渡岗、勐万两个乡11000茶农走上了致富之路。这些不断创新、成长的茶叶农工贸一体化龙头企业为茶叶产业化、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前景好。据专家推测,茶叶将主导21世纪的饮料市场。世界茶叶市场前景较为乐观,有机茶增长较快,年均增幅25%以上。国内消费潜力更大。比如,2000年我国人均年消费量只有375克,低于世界人均年消费约500克的水平,也大大低于日本等国1200克的水平。近年来,全国各地到云南采购茶叶十分活跃,包括浙江、福建、四川、湖南等产茶大省。广西横县年产5万吨茉莉花茶,其中80%的茶胚来自云南。茶叶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在出口农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云南年自营出口1万吨,创汇约2000多万美元,发展外向型茶叶经济有较大的潜力。
云南茶园面积全国最大,茶叶产量全国第三,发展潜力不小,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在重点发展烟草、矿产、生物、旅游产业的同时,对茶产业发展思路、指导思想、技改、投入等重视不够,科技含量低,单产低、品质差;加工工艺落后,名茶少,品牌杂;缺乏营销手段,市场占有率低;管理水平落后,销售环节多,税赋重,茶叶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效益不佳。以勐海茶厂为例,那是生产“大益牌”普洱茶的龙头企业,有时年出口订单远远超过当年的产量。但由于企业包袱和税赋重,缺乏资金收购原料,很难达到精制加工的生产规模,从而使一个市场看好的企业成了亏损户。从云南茶叶生产的整体水平看,由于没有统一标准,集约化程度低,很难实现规模效益,从而导致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参与国际茶叶市场的激烈竞争。 困难和差距是潜力所在,挑战和风险是动力之源,云南茶产业正面临一个重大转机。当务之急,振兴云南茶产业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观念更新,振兴茶业。观念更新要着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观念转变为市场经济的观念,茶业要着眼于全国和世界市场。另一方面是从只见茶叶不见文化的观念转变为以茶文化带动茶产业的观念。云南茶产业因多年培植和所具有的各种比较优势,只要以较少的投入就能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可形成种茶能脱贫、种茶能致富的积极思想。弘扬茶文化,发展茶产业,符合全人类“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的大趋势,符合云南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向,符合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是观念更新的精神所在。
(二)减轻税赋,宽松环境。这是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必然要求。发展是靠人去推动的,是靠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去实现的,而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发挥出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在云南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是茶业和其他事业发展的关键。 为茶业发展创造宽松环境,首先要采取的重要措施就是减轻税赋。我国现行的茶叶税赋比世界上其他产茶国都高。调查表明,从购进每公斤6元的毛茶到加工成16元的成品茶销售,纳税额高达增值额的一半左右。有的地方茶叶的税收竟占产值的4成。如此高的税赋如果不作适当调减,将损伤茶农和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积极性,茶业发展将缺乏后劲。
(三)大力推广良种茶树。世界茶园平均亩产66.7公斤,肯尼亚达143.3公斤。我国平均亩产51公斤,福建最高为73公斤,而云南仅为36公斤。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必须在茶树栽培上实施一场革命,即扩大无性系茶树良种应用面积,并对茶园实行科学的标准化管理,实现茶叶生产的优质高产,建设好茶业的第一车间,为生产名牌茶叶创造坚实的基础。
(四)积极发展有机茶。近年来,国内外市场上普通茶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但是有机茶销售量却快速增长,这是一个大趋势。所谓有机茶,是在无任何污染的地方,按“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产出鲜叶,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化学品污染。
★ 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
★ 南靖县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论文
★ 赤壁市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
★ 茶叶销售工作计划
★ 茶叶工作总结范文
★ 茶叶实验报告范文
★ 茶叶策划书
★ 产业调查报告
★ 产业策划书
1云南茶叶产业精准扶贫的价值分析
1.1是巩固与发展云南茶叶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
云南省129个县(市、区)中,有110个县(市、区)种植和生产茶叶,“云南是我国重点产茶大省,全省茶叶资源丰富,尤其是珍贵的古茶树资源”。2012-2014年,云南省的茶叶年均种植面积达到400公顷左右,年均产量达到1万吨左右,“云南茶叶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福建和浙江”,云南省应充分利用茶叶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茶叶产业,促进云南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随着“绿色健康”理念不断深化,云南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必将得到空前的发挥,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将不断扩大。因此,云南应充分利用茶叶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精准扶贫,发展共享经济,做大、做优、做特茶叶产业,在共享茶叶产业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巩固和扩大茶叶产业优势。
1.2为云南茶叶产区精准扶贫提供有效动力
建立在云南贫困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实现茶叶产区精准扶贫,实现贫困地区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路径。通过云南茶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西双版纳勐海县的西定乡,经过茶叶产业精准扶贫,全乡将茶叶作为重点培养和扶持,2014年底,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5元,比2013年增加544元,增长12%。云南省滇西的有关市都将茶叶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最佳路径进行产业扶贫,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昭通市也充分利用茶叶产业扶贫的有效路径,推进产业扶贫,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镇雄县、彝良县和威信县都充分利用发展小叶茶的比较优势,推动精准扶贫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
1.3是实现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由于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比较高,人口素质比较低,不具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条件,因此目前云南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发展云南茶叶产业符合茶叶产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地分流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如通过发展茶叶庄园经济,发展民俗旅游、体验茶叶文化、通过扩大茶叶种植面积、茶叶加工、扩大茶叶销售,延长茶叶产业链,增加茶叶产业的劳动力需求,不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贫困地区的城镇化率,优化其产业结构。
1.4是改善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载体
随着茶区茶叶产业的不断发展,规模的扩大,茶叶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与拓展,将进一步促进茶叶产业相关公共基础设施的新建与完善。如生产设备的购进及茶叶产品的输出,促进地区交通、物流业的发展;茶叶产品的营销将促进电子商务业的发展;茶叶产品的对外贸易发展将进一步促进外贸基础条件的改善,茶叶产业链的延伸对劳动力素质构成提出新要求,必然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条件和职业教育条件的改善,促进地方高等院校的转型升级。因此,茶叶产业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基础条件发展比较好。
2提高云南茶叶产业精准扶贫的对策
茶叶产业是云南的优势特色产业,但云南的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和乌蒙山片区,其中43个贫困县属于产茶县,因此充分发挥茶叶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能更好地促进云南边疆地区和乌蒙山片区的精准扶贫,促进云南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包括:
2.1精准教育
精准教育主要包括三条路径,一条是通过茶叶产业协会深入开展茶叶生产与古茶树保护的培训,精准帮扶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和乌蒙山片区贫困茶农进一步学习掌握茶叶种植、采茶等生产专业知识,全面提高劳动者的茶叶生产劳动技能,推动当地茶叶科技含量,增加茶农收入,推动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条途径是进一步加大劳动力的产业技能培训,培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可以提高转移劳动力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茶农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茶农收入。三是通过大力发展配套教育,培养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收入。在茶叶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识别茶叶产区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找准精准扶贫的路径,通过产业扶贫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
2.2以五大发展理念提高精准扶贫的成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茶叶产业扶贫必须以这五大理念为导向,提高精准扶贫的成效。
2.2.1建设创新型茶叶产业扶贫
实现茶叶产业精准扶贫和茶区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必须不断开拓国内外茶叶市场,要充分利用云南茶叶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创建茶叶特色品牌,充分体现云南茶区的特色优势,不断拓展云南茶叶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云南茶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提高云南茶叶产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云南茶农的收入,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和促进茶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从云南边疆贫困地区茶区和乌蒙山茶区的调研看出,边疆茶区和乌蒙山片区茶区之所以贫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茶叶产业缺乏科技创新。因此,建设创新型茶叶产业,提高云南茶叶产业的科技含量是完成精准扶贫和促进茶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云南茶叶产业可以抓住精准扶贫的机遇,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扶贫方式,创新和拓展云南茶叶的特色品牌,全面实现精准扶贫和走出一条跨越式茶叶产业发展道路。
2.2.2建设绿色茶叶产业
云南茶叶产业主要集中在滇西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和乌蒙山成片贫困地区、石漠化地区,这些地区人均耕地少,土壤极其瘠薄,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水土流失极其严重。因此,建设绿色茶叶产业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发展山区特色茶叶产业,发展生态茶叶旅游,既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扶贫目标,促进农村茶区经济发展。如乌蒙山贫困地区大力发展小叶种茶叶,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滇西地区主要利用自己的绿色优势发展普洱茶系列品牌,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提高了贫困茶农的收入。
2.2.3建设开放型茶叶产业
云南的茶叶产业主要分布在西南边疆地区和水路交通比较发达的地区,如:乌蒙山片区具有交通优势,昭通市的水富县具有长江第一港的水运交通优势,是云南、贵州、四川省三省的交通枢纽,连接四川、重庆、广西以及东盟十几个国家,在一带一路对外开放进程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许多边疆民族地区也具有沿边开放的区位优势。同时,云南茶叶产业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传统,因此,重点是建设开放型茶叶产业,不断拓展特色品牌和对外贸易市场,同时不断引进新技术,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提高茶农的收入,特别是贫困茶农的收入。
2.2.4建设共享型茶叶产业
精准扶贫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贫困人口完全脱贫,“消除贫困是共享发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底线”。特别是扶贫发展资金是社区全体村民的共同发展资金,用于当地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特色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增量、发展民族旅游、进行科技创新、生态补偿等带来的收益,都是农村村民共同的收益,村民共同享受扶贫开发的成果,形成共享型农村。在贫困地区农村扶贫开发中真正做到所有村民全体参与、优化扶贫资源配置、人人享有扶贫发展成果的新型农村茶区。
2.2.5建设协调型茶叶产业
在云南的43个连片特困县中,无论那一个贫困县都有比较大的茶叶制造企业、茶叶流通营销等龙头企业,分布在城市、城镇和农村,他们形成共同发展茶叶产业的利益共同体,因此,必须科学构建茶农、加工企业和流通营销企业利益的合理安排,实现茶叶产业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云南茶叶产业主要形成以滇西片区为主的“普洱茶”系列,以乌蒙山片区为主的“小叶种茶系列”,应该进一步构建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合理安排,促进云南茶叶产业的发展,全面提高茶叶共同体的利益,提高茶农的收入,实现精准扶贫和促进茶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全面提高精准扶贫的绩效。
参考文献
[1]曾国浩,朱克西.云南省茶叶国内竞争力实证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6):50-54.
一、沧源县茶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茶叶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末,茶产业覆盖全县10个乡(镇)、91个村、2.3万户9.31万名茶农,茶园总面积11.6万亩,采摘面积11.28万亩,有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5.57万亩,有机茶园认证1.93万亩,无公害茶叶认证1万亩,雨林联盟认证1.68万亩,3次荣获
“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2019年荣获“中国茶业百强县”和“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称号。全县共有181个茶叶初制所,其中有营业执照的140个,获得生产许可QS(SC)认证的茶叶企业有5户(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户,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户),有茶叶专业合作社28个,已建成2条全程清洁化CTC加工厂,年内计划新建5000吨全程清洁化精制茶叶加工拼配厂一座,2019年底全县实现毛茶产量达9643.4吨,实现农业产值2.42亿元,茶农人均纯收入2100元,茶叶产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全县63%以上农民的经济收入。
(二)茶园面积和产量分布
勐董镇
5230亩428.2吨、岩帅镇34356亩3089.1吨、芒卡镇4786亩196吨、单甲乡9940亩672.9吨、糯良乡10652亩833吨、勐来乡9468亩635.8吨、勐角乡8773亩675吨、班老乡3690亩147吨、班洪乡5540亩365.5吨、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18500亩1947吨、勐省农场5805亩653.9吨。
(三)茶叶品牌情况
全县有龙头企业2户,即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云南沧源县佤山茶厂,其中碧丽源(云南)茶叶有限公司属省龙头企业,云南沧源县佤山茶厂属市级龙头企业。主要品牌有“碧丽源
65里林间茶”、“佤山印象”、“拉勐河”、“西代蒙”、“仟润红”等品牌。佤山茶厂的“佤山映象”商标和勐省农场茶叶公司的“拉勐河”商标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碧丽源”商标和佤山茶厂的“佤山映象”商标获得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
(四)龙头企业带动情况
近年来,我县重点扶持一批有基础、有规模、有品牌的茶叶加工企业,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稳步推进。目前,佤山茶厂已兼并重组小弱散初制所35个,全县小企业、初制所逐步向骨干龙头企业、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集中;年生产能力为1600吨的贺岭CTC红碎茶生产线于2019年7月20日建成投产,2020年4月16日正式挂牌成立,可有效带动7个乡镇19个村2.19万亩茶园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目前,碧丽源、佤山茶厂两家龙头企业已带动37个小弱散初制所发展,辐射带动茶园面积达6万多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5.17%,两个龙头企业共带动1822户6741人建档立卡户发展,龙头企业引领茶叶产业化进程强势推进,二、三家精制企业基本情况
1.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是2004年5月组建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以茶叶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主,集产供销科工贸为一体,是沧源县挂牌的重点保护单位,是县、市级龙头企业。沧源佤山茶厂厂房占地面积20.5亩,厂房建筑面积9191.21平方米,拥有一个红茶精制车间,一个普洱茶精制车间,一条有机茶生产线,一个紧压茶车间,企业自有10000多亩高优生态茶园,辐射11个茶叶初制所,涉及607户茶农,茶农人均纯收入7500元。目前获得有机茶认证面积3228亩,年加工生产能力2500吨(其中普洱茶产品年生产能力800吨,红茶产品年生产能力1200吨,绿茶产品年生产能力500吨),2007年底精制茶产量798吨(其中本地原料450吨,外来原料348吨),实现工业产值2587.78万元,销售产值2981.53万元),2017年上交税收156万元。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科、质检科、原料科4个科室,现有公司员工78人,其中:中专学历10人,占12.82%,大专学历8人,占10.26%,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人,占6.41%,有专业技术人员15人。2005年取得了
“出口食品卫生许可证”,2006年4月取得“全国工业食品生产许可证”(QS认证),2010年获得了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的“有机加工”证书和“有机农场”证书。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2760万元,总负债1355万元,银行贷款余额450万元。
拥有的佤山映象”系列品牌、优质出口茶叶和有机茶种植、加工、营销三项技术以及特制名优精品茶生产等专项技术。所生产的产品除少部分在国内销售外,其余都是出口,产品畅销欧盟、美国、波兰、香港、澳门等地。产品在充分体现佤文化内涵的同时,又体现了茶文化,让消费者领悟到了原生态的产品魅力,目前“佤山印象”品牌在国内有较强的影响力,品牌潜力排行榜居第80位。“佤山映象”牌系列茶叶产品自2004年上市以来,多次在茶叶博览会上获奖,在昆明、广东、汕头、香港、澳门等地的茶叶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佤山映象”
普洱散茶在中国临沧首届茶文化博览会上获第二届“神农杯”优质奖。普洱茶皇在中国昆明首届茶叶博览会茶王评选获“优质奖”。生产的“佤山映象”古远陈香金典普洱茶荣获“临沧市第二届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我公司所生产的“佤山映象”红茶在2014年被认定为云南名牌产品,“佤山映象”商标在2012年被认定为第三届临沧市知名商标,在2014年获得了云南省著名商标,2018年计划在糯良、岩帅建设CTC生产线。
2.碧丽源茶厂: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茶叶公司,2006年12月在临沧注册成立,注册资金1050万元,公司内设办公室、财务室、质检科、原料科等9个职能部门,是沧源县挂牌的重点保护单位,是市省级龙头企业公司。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厂房占地面积52亩,厂房建筑面积23亩,现有公司员工80人,其中:中专学历18人,大专学历4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人,有1500名茶农。目前公司自有茶园基地面积15000亩,有机茶园认证15000亩,位于勐董镇芒摆村,基地建成后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茶叶面积10000余亩,主要分布于勐董镇龙乃村和羊冷村近5000亩,带动缅甸司岗惹、水牛寨等地5000多亩。芒摆茶山现已建成初制加工厂2所,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以上,目前还准备新建一个5000吨的清洁化精制加工厂。同时碧丽源(沧源)茶业有限公司取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QS证。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出口基地备案申请,于2009年10月通过了整改审核,即将完成出口卫生注册、领取出口基地备案证。拥有一条国内最先进的CTC红碎茶生产加工线、与532多户茶农签订了茶园管护合同,年加工各级干茶320吨。目前已能生产的茶叶种类有: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CTC红碎茶;2012年8月7日,雨林联盟认证部总裁谭明为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颁发了雨林联盟茶园认证书。至此,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的1.5万亩芒摆茶园基地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雨林联盟权威认证的茶园基地。2017年底精制茶产量达2810吨(其中本地原料600吨,外来原料2210吨),工业产值12353.5万元
;销售额11276.4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达7800元。2017年上交税收56万元。
目前已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ISO22000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欧盟和美国有机茶园、生产、销售管理认证;2012年8月公司的1.5万亩芒摆茶园基地成为全国首家通过雨林联盟权威认证的茶园基地,2012年被评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7年底公司总资产10995万元,总负债5365万元,银行贷款余额1700万元。
目前已能生产的茶叶种类有:红茶、绿茶、白茶、普洱茶,主要品牌65里林间茶系列的紫箐香、金澜香、蕴山香、萱子香、若兰、沧源红、唐珍寿眉、玲岩碧水等。
3.国营勐省农场茶厂:国营勐省农场茶叶公司始建于1980年,1981年竣工投产。现有11000平方米的初、精制双套加工厂房,生产产品主要有红条茶、烘青茶、绿茶等。现有公司员工198人,4162名茶农,有2个初制所,属于小型企业。2017年底生产毛茶831吨,实现农业产值1778万元,销售产值达1778万元,茶农人均纯收入4000元,现有茶园6000亩,涉及756名茶农,辐射带动4392名茶农。近几年来取得的认证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标识许可使用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等。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茶园建设滞后,管理粗放。
我县茶园分部广,大部分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缺乏科学的生产管理技术,随意使用化肥农药,农残超标、茶叶品质低等情况较为严重。茶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集约化、产业化、组织化、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程度不高,标准茶园面积占比小,茶叶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薄弱,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二)生产滞后,加工水平低。
茶地包产到户,管户小而散,近几年茶叶价格低迷,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许多茶地疏于管理,在各大重点产业发展中茶产业成为烫手山芋,食之无味,去之可惜。184个茶叶初制所中,大多属小作坊,加工设备落后,加工条件简陋,加工技术落后,产品粗糙,标准不一,质量难以保证,产品技术含量低,价格低廉。初制所多为承包经营,受承包期限、初制所土地性质、贷款难等制约,提质改造升级难。(三)茶企带动能力弱,龙头企业培育难。
全县获得QS认证的6户茶企,上规模企业只有碧丽源公司和佤山茶厂两家。大部分企业“小、散、弱”,管理粗放,规模小,创新能力弱,融资渠道不畅,人才队伍匮乏,经营管理落后,营销能力弱,财税贡献率低,龙头企业产业带动作用有限,企业与农户之间尚未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盟机制,企业缺乏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四)品牌提升难,活力不足。
品牌影响力弱,企业品牌仍然停留在云南名品阶段,品牌提升产业的效果不明显,茶叶品质优势、品牌优势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和价格优势。茶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联动发展乏力,协调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五)资金短缺,茶叶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
茶叶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茶园建设投入大,现有的茶园建设受传统模式制约和市场价格低迷影响,茶农对茶园投入严重不足。大部分承包经营者自身实力不强,茶叶龙头企业融资难,投入有限,茶园提质和厂房设备改造升级难度大,难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品牌茶叶,产品提质增效难。(六)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机制不健全。
茶农及大部分初制所生产设备陈旧、卫生条件差,茶叶生产安全知识匮乏,茶园农药化肥使用、加工设备、加工环境、卫生质量、产品检测等缺乏有效监督,产品粗糙、农残超标等问题十分严重。四、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茶叶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深化茶叶产业经营体制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茶园经营权流转,稳定茶园面积,稳步推进低产老茶园改造,全面提升茶园管理水平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
2.健全茶园生产组织方式。成立县乡(镇)茶叶产业联合会,发挥产业联合会沟通协调联系茶叶企业、茶叶庄园、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中枢作用,开展生产资料服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对茶区环境卫生、生产、生活垃圾等污染物进行整治,推进清洁茶园建设。鼓励和支持茶企采取流转、认养、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稳定企业原料基地,解决茶叶生产管理难题;实行“专业种植、专业加工、专业销售”,鼓励茶农及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茶园标准化管理和质量安全控制,打牢茶叶品牌提升基础。
3.按照扶优扶强、产地最适宜和比较优势的原则,注重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植。淘汰一批管理粗放、条件简陋的茶叶初制所,扶持一批有基础、有规模、有品牌的茶叶加工企业,扶强茶业龙头企业,促进小企业、初制所向骨干龙头企业、优势产品和优势品牌集中,着力提升茶叶品质,打造优质品牌,增强企业带动作用,提高茶叶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提升茶企效益。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项目资金,加大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疏通融资渠道。加强生态茶园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强化茶叶清洁化加工、品牌创建宣传、技术培训、专业合作建设、开拓市场等工作,做好茶产业这篇文章。
(二)抓好茶园改造升级,打牢茶产业发展基础
1.茶园建设是茶叶产业做强做大的基础,也是茶农增收的根本保证。应以茶企、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农为主体,以现有茶园为基础,以茶园万元山建设为目标,按照高优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改善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质量安全认证工程,强化基地林、水、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高茶叶基地标准化、园艺化、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加快生态茶园建设。
2.加强基地管理,提高茶园效益。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和茶农共同参与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格局,加强茶树修剪、茶园中耕管理、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综合治理、茶叶质量安全、清洁化生产和鲜叶采摘等技能培训,让茶农掌握无公害和有机茶生产技术,大力推广茶叶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种植生产应用技术,推进茶农按标准采摘和生产加工,禁止使用国家禁用的化肥、农药,通过建设绿色、生态、优质、安全、高效的现代茶园,充分发挥我县茶叶传统产业优势,实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夯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
(三)大力实施精品茶叶庄园建设
1.按照有经营主体、有产业基地、有加工体系、有特色展示、有地域品牌、有文化内涵、有商业服务、有市场体系的“八有”要求,以名山茶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整合茶叶基地,抓实规划设计,制定科学方案,建立核心区茶园,规划建设集采摘、加工、销售、旅游、体验、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庄。
2.抓实品牌打造工程。抓好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工作,积极申报“碧丽源茶、佤山映象茶、怕拍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工作”;支持鼓励企业研发生产“65里林间茶”牌红茶系列产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全面推进茶叶品牌打造工作,形成以“碧丽源”、“佤山映象”等为代表的一批公用品牌。
3.开发茶区旅游资源,搭建茶山旅游平台。把茶园生态经营管理与茶山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对园区林地和湿地进行重点管护,提升园区交通道路设施等级,不断挖掘整理佤族茶饮文化,营造浓郁的茶文化氛围,提升茶叶产业对全县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影响和作用,把我县茶叶产业建设成为一个绿色生态的旅游支柱产业。
4.把古茶树保护区纳入南滚河国家森林公园规划、重点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建设,强化对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遏制乱砍乱采现象,挖掘丰富的古茶树资源,提高县域茶叶知名度,充分发挥茶产业在沧源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建立健全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茶叶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控制体系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强化对农资市场、农药使用、产品绿卡、贮运、销售等关键点监管和培训,从源头上解决好茶叶质量安全,维护好茶品质和声誉。我县是浙江省的产茶重点县,茶叶也是我县农村经济的传统骨干产业,产茶历史悠久,鸠坑茶唐代既为贡品,我县也是国家“十大茶种”之一“鸠坑种”的原产地。我县所产茶叶品质优异,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声誉,是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县有茶园面积14.5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2万亩,2004年全县茶叶产值实现2.69亿元,全县农民人均年茶叶收入达到690元。茶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15.8%,茶叶产业真正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我县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2004年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积极把杭州创建成为中国茶叶展示中心、茶叶信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茶叶贸易中心、茶文化中心和茶旅游中心。我县是杭州的后花园,也是杭州地区最大的产茶县,茶园面积占杭州市的32.4%,产量、产值分别占杭州的12.4%和26.4%,在实施“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中,我县的地位举足轻重。我们应积极响应和主动接轨这一战略,充分发挥我县茶业资源优势和千岛湖生态环境、旅游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茶叶产销规模,积极实施“千岛玉叶”品牌战略,努力引进培育茶加工企业,拉长茶产业链,强化千岛湖鸠坑茶文化宣传,开发茶叶生态观光游,把我县建设成为杭州茶都的茶原料基地、茶加工基地、茶旅游基地、茶研发基地,真正实现“杭为茶都,淳为茶乡”。
1.确立新战略“杭为茶都、淳为茶乡”这一战略的提出和付诸实施,需要有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措施、新的探索,可谓任重而道远。一要统一思想,营造氛围。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全县上下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茶叶协会要围绕打造“淳安茶乡”这一目标,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做好全面接轨杭州“茶为国饮、杭为茶都”战略的准备,综合各方力量,不仅要做好茶产业领域的文章,还要在旅游、文化、休闲、市场等诸方面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充分营造“茶乡”氛围;二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深入调查研究、专家研讨的基础上,对涉及茶乡打造的各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首先要全面规划,茶乡的打造,不仅涉及茶产业的发展,还包含茶工业、茶旅游、茶文化等诸多方面,农业、供销、旅游、城建、计划、经贸、宣传等多个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其次要科学规划,合理划分茶园基地、茶叶加工、茶叶销售的重点区域,对产茶自然环境优越、生产基础扎实的区域实施重点扶持,在城镇、旅游设施建设进程中,应充分考虑茶馆、茶休闲购物等茶叶休闲区的规划,同时,利用我县一流的生态旅游环境和茶文化遗存,科学规划好1~2条茶业旅游线路;第三要建立健全规划执行监督检查制度,强化规划的强制性、严肃性和一贯性;三要强化领导,协调发展。“接轨杭州茶都、打造淳安茶乡”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障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以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农办、农业、供销、旅游、城建、计划、文化、财政、茶协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下设各部门经办人员组成的工作协调小组,对茶原料基地、茶加工基地、茶旅游基地、茶研发基地的建设等方方面面工作做好协调,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夯实茶基础 没有规模就没有竞争力,没有规模就没有希望。一要继续扩大无性系良种茶的发展。无性系良种在名茶生产中发挥的效益已日益凸现。通过发展,力争使良种茶园所占的比例五年后增至60%。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强化新建基地的标准化,品种选择上要合理搭配,注重早生与高质的协调格局;二要加大老茶园改造力度。我县茶园总面积14万亩,其中经省级认定的无公害茶园7.1万亩,获得有机茶认证的茶园近千亩。因自然条件、培管水平的差异,尚有2万亩地势环境较好的茶园处于荒芜和半荒芜状态,急需对这些茶园进行改造,提升茶园基础水平。同时强化无公害、绿色、有机茶认证;三要全面推进茶厂的优化改造。利用浙江省实施茶厂优化改造项目的契机,积极开展我县的茶厂优化改造工程。整合现有资源,鼓励扶持有条件的茶叶生产大户进行茶叶加工厂无公害标准建设和改造。并通过标准化加工厂的示范带动,推动我县茶叶生产的无公害标准化进程,培育茶叶加工大户和企业。
3.强化茶开发 一是强化普通茶类的多种类开发。在全面提升千岛玉叶、千岛湖银针、鸠坑毛尖等现有名茶质量的基础上,并积极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适时地进行适合机采名茶的开发,以实现全面应用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名茶质量,增加茶叶生产效益;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利用千岛湖的知名度、优质的一级水体、“工业兴县”的浓厚氛围,依托鼓山、坪山等工业园区等载体,积极引进、扶持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蒸青茶、花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等方面的茶叶深加工开发,拉长茶叶产业链,提高茶叶原料的利用率,促进茶叶经济的增长;三是抓好地方特色茶开发。我县的黄金茶、苦丁茶很有开发潜力,要有意识地利用区域和山地资源优势,积极培植特色茶基地,创新开发机制,做足特色茶文章,提高山区茶农收入。
4.加强茶研发 首先要强化合作,建立茶叶研发中心。利用淳安县委、县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契机,全面加强与在杭“国”字号茶叶科研、学术部门的交流与合作,依托我县丰富的茶叶资源、优越的生态环境、浓厚的文化积淀,建立茶叶研发中心,力争在茶叶生产、深加工利用等方面走在前列;其次,要健全茶叶科技推广网络。我县茶叶在这几年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全县茶叶科技推广队伍为提高全县茶叶生产技术水平所做的努力。县财政要设立茶叶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用于茶叶新品种引进推广、标准化生产示范、加工新工艺研究、无公害技术示范等方面,确保茶叶科技推广的顺利实施,使茶农、经营者能有效地将先进科技应用于生产;三是要建立国家级茶叶科技示范场。以县茶叶良种试验场为基础,以实施农业部项目“茶树良种科技示范场建设”为契机,切实增强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备相应的生产、教学设备,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的茶叶科技示范场,为全县茶叶科技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提供支持。
5.激活茶贸易 我县的茶产业是市场主导型的产业,要进一步激活茶贸易,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一要完善市场网络。抓好新千岛湖茶叶市场的建设,努力将之建设成为功能配套、设施齐全、管理规范集茶叶交易、茶叶休闲于一体的省内一流茶叶市场,全面提升市场的档次和品位。同时以此为基础,扶持乡镇产地市场、茶叶龙头企业的建设,加强管理,促进“企业+基地+农户”、“市场+订单+农户”经营模式的形成,搞活茶叶流通;二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与淳籍在外茶叶经营者和外地茶叶市场的联系,收集市场信息和营销经验。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广泛宣传,并在互联网上设立千岛湖茶的网站,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掌握可靠、及时的市场信息,更好地指导茶叶生产;三要鼓励经营者在外开设茶庄、门店。对在大中城市开设茶庄、门店,销售千岛湖茶的经营进行奖励扶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推销我县的茶叶,提高千岛湖茶的市场占有率。
6.打造茶品牌 品牌是一个产品能经久不衰的源泉,没有品牌的支撑,产业的发展很难健康长久,茶叶产业的发展,品牌的作用尤为明显。一是要统一思想,突出重点。“千岛玉叶”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历经十余年打造,已是浙江省著名商标,对我县茶叶产业发展意义非凡,各乡镇、部门、企业要切实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打响“千岛玉叶”品牌,将之打造成为淳安的地方品牌、千岛湖茶的“金名片”和淳安的“蓝宝石”;二是要加大宣传促销。依托杭州茶都这一龙头,利用千岛湖的生态旅游优势,扩大宣传,积极促销。县财政应逐年增加茶叶品牌宣传资金,用于千岛湖茶的品牌宣传促销。利用各种机会在我县组织各种茶事活动,吸引外地客商、茶人、企业来淳,积极参与外地举办的茶事活动,加强交流,全面推介千岛湖茶;三是要强化品牌管理。要以茶叶产品推行QS认证为契机,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茶叶品牌、茶叶质量、茶叶包装的管理。
7.弘扬茶文化 我县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积极接轨杭州茶都,充分挖掘我县茶历史、文化遗存,积极筹建三大中心:茶艺表演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千岛湖茶推介中心。组建茶艺表演队,寻找一套适合千岛湖茶特点的品茗茶艺,在茶艺表演中心,充分展示千岛湖茶的风采;挖掘、收集整理我县茶历史、文化遗存,建立茶文化展示中心,向游人、客商介绍我县茶叶文化,提升千岛湖茶文化内涵;建立千岛湖茶推介中心,精心设置推介载体,向外推介我县茶资源、茶产品、茶企业、茶贸易,提升我县茶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工 作 站:武平电大工作站 年级:2008年春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姓名:林桂连
学号:0835004400829 完成时间:2010.05.0
5写 作 提 纲
一、中山镇茶叶产业化的经营现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问题
(二)产业链问题
(三)品牌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一)科学规划,优化布局
(二)创新投入机制,加大产业发展投入力度
(三)努力开拓产品市场
(四)加强和科研院校合作,强化科技支撑
一、有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路
(一) 发展的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近年来云南省有色产业迅猛发展, 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企业实力明显增强。2008年末, 云南省有色金属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17户,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11.1%, 从业人员约13.7万人, 实现销售收入960亿元, 工业增加值234亿元, 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3%, 为云南省继烟草、能源后的第三大工业产业, 铜、铝、镍、铅、锌、钨、钼、锡、锑、汞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先后培育了云南铜业、云南冶金、云南锡业3户销售收入超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 发展思路
2009年—2015年省政府决定要做强做大有色金属产业, 构建以深加工新材料为重点的六大产业链。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为前途, 以集约化生产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 强化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巩固发展铜产业链、积极发展铝产业链、提升发展铅锌产业链、优化发展锡产业链、培育发展钛产业链、加快发展稀贵金属及深加工。产品产量目标: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在2008年217吨的基础上, 2012年达到500吨, 2015年达到620吨。经济效益目标: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80亿元, 工业增加值425亿元, 利税170亿元。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00亿元, 工业增加值750亿元, 利税250亿元。
二、有色金属行业遭受“重创”的情况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 云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一是有色金属需求放缓。铜、铝、锌库存上升, 如:云南锡业集团有限公司形成50多亿元的产品积压, 2008年四季度减产30%;二是产量、产值、价格大幅下降, 企业出现亏损。2009年上半年, 我省十种有色金属累计产量77.82万吨, 同比下降13.9%, 降幅较去年同期扩大1.50个百分点, 有色金属采选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25.3%, 有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下降18.3%。重点产品价格与历史最高价平均跌幅达50%左右, 铜、锌更是达到57.84%、67.56%的跌幅。有色金属企业停产限产频繁, 2009年1—6月份有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净亏8.02亿元, 拉动全省工业增幅回落1.63个百分点, 东川特区矿山采选企业辞退临时用工近5000人, 占高峰用工人数的60%, 陷入停产困境。三是出口下滑。云南省有色金属产业从第一大类出口商品下降为第四大类出口产品。截至2009年9月末, 我省有色金属出口2.15亿美元, 同比下降38.5%。
三、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为保持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 继续发挥有色金属产业支柱作用, 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积极采取得力措施,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一) 政府及时出台调整振兴规划, 指导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
1. 制定规划, 细化分工, 落实部门责任。
云南省政府及时出台《云南省有色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2009—2015年) 》 (云政发[2009]135号) 文件。规划提出2009—2015年规划投资1346亿元, 通过项目的支撑, 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为前提, 以集约化生产和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为重点, 强化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加快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并针对产品产量、经济效益、研发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产业布局六个方面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部署, 并分解细化到具体部门, 落实相关责任。
2. 率先建立有色金属收储制度。
为加强有色金属储备工作, 省政府设立重点商品储备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省政府办公厅、省经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省银监局、省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组成, 按计划从2008年12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储备省企业有色金属生产产品100万吨, 其中铜15万吨、铝30万吨、铅15万吨、锌30万吨、锡10万吨。
(二) 企业转变发展理念, 努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省内重点企业加快产业升级转型, 努力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是实施资源战略, 提高保障水平。如通过资源战略实施, 云铜拥有大、中、小型矿山32座, 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矿山5座, 所属企业在国内外拥有探矿权90多个, 并正在推动国内外部分大中型矿山合作勘查与开发, 每年新增铜资源量远远大于自身消耗量。二是推动技术进步, 提高经营效益。如云南地矿局金沙铅锌矿日处理矿石2000吨选厂技改扩建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项目选矿主体工程采用PL全自动控制系统, 碎矿、磨矿和浮选设备均居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大大提高了矿石处理能力和有用矿物元素的回收利用能力, 年创产值可望突破10亿元。三是实施节能改造, 发展循环经济。如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产工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再利用, 加大了资源再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冶炼过程产生的余热被利用来发电, 年发电量达到了6200多万千瓦时。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金融服务工作
1. 加大信贷支持有色金属产业振兴力度。
截至2009年9月末, 有色金属产业贷款余额达315.25亿元, 较年初增加56.1亿元, 是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的3.6倍。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较年初增加44.33亿元, 占全省有色金融产业新增贷款的79%, 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年初增加7.08亿元, 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较年初增加4.68亿元。
2. 信贷投向重点突出。
为加快云南省有色金属产业向集约化方向发展, 全省金融机构加大了对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有色金属收储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截至2009年9月末, 全省企业技术改造贷款余额17.9亿元, 较年初增加6.4亿元, 比去年全年多增12.7亿元。如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累计发放1.7亿元贷款用于支持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工作。企业兼并重组贷款余额8.1亿元, 实现了零的突破。支持有色金属收储贷款余额6.5亿元, 较年初增加3.4亿元, 比去年全年多增3.7亿元。
3. 加强银政企协调, 积极开展融资产品宣传。
2009年5月,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联合省工信委、云南银监局共同组织“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产品推介会”。辖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当天签约企业16家, 签约金额46930万元, 其中涉及有色金属企业3家, 签约金额9000万元。同时, 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现场推介适合于中小企业需求的特色融资产品, 增加了中小企业对融资产品的了解和认识。
4. 直接融资渠道有所拓宽。
全省目前共有锡业股份、云铝股份、云南铜业、驰宏锌锗、贵研铂业、罗平锌电六家有色金属上市企业, 截至2009年9月末, 六家上市公司通过IPO、配股、增发、发行可转债和短期融资券合计融资214亿元。
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 有色金属产业“上下游产能不匹配、产业链不完善”
由于技术装备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等方面的制约, 有色金属产业呈现出“矿山原料供应不足、冶炼规模过大和深加工产品开发滞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源保障能力差。二是冶炼规模大、原料自给率低。三是多数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虽然省内已形成云铜、云南冶金、云锡等几大有色集团企业, 但有色产量特别是铅锌产量主要集中在大量中小型企业, 如冶金集团铅锌产量仅占全省铅锌产量的23%。四是装备技术水平低、综合回收利用差。五是技术创新能力弱, 深加工水平低。六是节能降耗压力大。多数生产企业单位能耗、原材料消耗距离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导致消耗高、排放多。
(二) 商业银行“垒大户”现象突出,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云南省有色金属产品以原料型初级产品为主, 商业银行为在规避信贷风险的前提下争夺市场份额, 贷款重点投向省内大型有色金属企业, 而部分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融资仍然困难, 资金链紧张。截至2009年9月末, 省内云铜集团、云南冶金集团、云锡集团贷款余额共计209.95亿元, 占全省有色金属产业贷款余额的66.6%。大型企业获取贷款容易挤占了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如迪庆州有色金属企业普遍反映流动周转金紧缺, 信贷资金满足率不到50%。
(三) 银行信贷资金面临市场风险
近年来, 随着有色产业价格的上升, 各企业投资规模急剧扩大 (矿山开发、矿山收购、企业产能扩大、技术改造等) , 对资金需求迅速扩大, 各主要企业成为各金融机构争夺的对象, 信贷资金向个别大企业集中明显, 贷款利率普遍下浮10%。各商业银行对一些大项目贷款也是各自为战, 不愿意做“银团贷款”, 习惯“吃独食”, 各商业银行间的恶性竞争, 降低了银行资本收益率, 加大了资金风险。有色金属行业原材料严重依赖进口, 产成品受国际期货价格影响波动幅度比较大, 加之原材料和海运费价格逐年大幅攀升, 企业生产成本较高, 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的走高是建立在世界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上, 如果世界经济再次波动出现拐点, 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暴跌, 银行贷款仍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四) 有色金属企业在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方面贷款规模偏小
全省部分有色金属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低、财务状况差、管理不规范。商业银行放贷较为谨慎, 为规避风险大多发放以厂房、机器设备、企业存款等资产抵押贷款, 融资方式单一, 贷款额度较低, 无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单一的信贷方式再加上企业发展状况使得技术改造、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贷款规模仍然偏小, 产业结构调整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截至2009年9月末, 全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走出去”战略贷款余额分别为11.86亿元和6.93亿元, 较去年末分别减少3.8亿元和12.4亿元。
五、政策建议
(一) 利用两种资源, 提高有色金属产业的保障能力
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新区找矿和资源勘探力度, 继续挖掘矿山深部及周边资源的勘探潜力, 增加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备资源。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 推进资源合理有序开发。依靠科技进步, 开发利用低品位矿、难采选矿和尾矿, 加强对共生矿、伴生矿资源的研究和综合利用。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周边国家开展资源勘探和技术合作, 组织实施好已经开展前期工作的境外矿产资源项目。
(二) 突出支持重点, 增强发展实力和竞争力
金融机构要以有色金属产业精深加工项目为抓手, 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是支持重大项目的建设, 特别是体现设备先进、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项目;二是支持收储工作, 充分发挥收储机制对有色行业产销的调节作用, 积极支持重点企业争取国家收储指标, 推进有色金属的储备工作。三是支持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四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力度, 促进战略合作。支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推动行业重组, 发展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壮大产业集群。建立能支撑有色金属企业持续发展、并能够给银行提供稳定收益的优质客户群体。
(三) 稳步推进金融衍生工具, 锁定、分散市场风险
有色金属产业是一个产业链条长、对外依存度高、市场风险较大的行业。金融相关部门要加大期权和期货等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工具的宣传, 鼓励企业在汇率和利率不确定的情况下, 利用期权和期货市场锁定风险、分散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研究开发符合有色金属产业特点的资产证券化产品, 有效分散企业信贷风险。
(四) 拓宽融资渠道, 保障有色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
云南花卉产业发展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昆明市呈贡县的几户农户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小规模试种了小面积的花卉,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周围农户纷纷效仿种花,从此拉开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序幕。由于花卉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的粮食蔬菜种植,因此农民积极性很高,生产发展非常快,到2004年,全省农民自发种植的鲜切花产量达2.1亿枝,跃居全国第一。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的花卉产业发展迅猛,到2010年已达50亿,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它为实现云南农民的温饱、富裕作出了巨大贡献。云南省作为我国仙湖第一大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和国家、政府的高度关心密不可分,现阶云南花卉发展迅猛,但仍存在问题,下面将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做出简要介绍。
一、云南省花卉产业现状
云南具有发展花卉的资源优势,已得到国内外专家和花卉种植者的一致认可。这一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世界上所有大宗商品花卉在云南都能找到适宜的生长地,且大多数品种都能实现周年、均衡、规模化生产;二是云南素有“植物王国”之称,花卉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有望培育出适应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品种。
省委、省政府从实际出发,把生物资源开发工程列为全省着力培植的四大支持产业之一,纳入我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目标。花卉作为生物资源开发工程的重点项目,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企业和花农积极参与,在4至5年的时间内迅速由农民自发种植和少数外资企业涉足的起步阶段发展成为全国第一大鲜切花生产省。从1994年至今,我省鲜切花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全国第一,鲜切花种植面积从1991年的240亩增加到1997年的15000亩。花卉生产企业从1995年的79户增加到1997年的250户,从业花农达10000多户。鲜切花产量从1994年的2.1亿枝增加到1997年的5亿多枝。1997年全省花卉总产值2.42亿元,比上年增长30%。花卉已经成为我省的一个优势产业。
在花卉总产量迅速增加的同时,产业组织结构和花卉产品的类别、品种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大众化的农户种
植与高科技、高档次的企业育苗、栽培共同发展,相得益彰。以温带切花为主体、热带兰花、观叶植物、球根类花卉等几大类别、多品种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日趋协调。以昆明为例,现有切花面积12600亩,其中国有836亩,集体928亩,三资企业1586亩,个体农户9250亩,分别占总量的6.63%、7.37%、12.59%和73.41%。农民用自己的责任田种植花卉,投资少、效益高,亩均产值上万元。以农民为主体的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鲜花批发中心之一,客商来自全国各地,每天进场交易人数不低于2000人,日销售鲜切花120--150万枝,交易额在100万元左右。斗南花卉几乎成为一个品牌闻名于全国各大城市,广大花农已实现了脱贫致富的目标,有的提前进入了小康。以省烟草公司、京云公司、民营隆格兰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和以农科院为代表的科技优势单位的参与,是我省花卉上档次、上规模、走向国际市场的必要保证。特别是省烟草公司利用烤烟产业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介入花卉产业的发展,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使我省鲜切花生产设施迅速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农科院园艺所育种中心、京正、英茂、隆格兰、庆成等现代化龙头企业的崛起,使云南花卉业呈现出高起点、高科技、大规模、集约化发展的局面。全省已有现代化温室大棚25万平方米,年产1.5亿株优质种苗的繁育供应能力,部分鲜花和种苗已开始销往国际市场。2008年云南省花卉种植总面积达52.4万亩,产值达176亿元,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11.7万亩、52.9亿枝和16.7亿元,与去年相比增幅分别为7.34%、5.8%和3.1%,鲜切花产量已连续十五年保持全国第一。据昆明市农业局蔬菜花卉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底,全市涉及花卉业的生产、销售、流通、服务等企业和农户分别为274户和 2.6万户,从业人员7.1万人,花卉合作组织(协会)50余个;园艺种植面积和总产值为13.6万亩和24.23亿元,同比增长30.7%和 23.7%。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8.52万亩和40.4亿枝,同比增长1.9%和8%,总产值达11.7亿元;盆栽观赏植物(盆景)近1.1 万亩,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93.7%和76.2%;绿化观赏苗木近2.7万亩,产值5.45亿元,同比增长126%;兰花、茶花、杜鹃等特色花卉 0.36万亩,产值2.6亿元;花卉出口创汇6736万美元,同比增长5.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生产组织形式普遍表现为“大而全”或“小而全”,生产专业化程度低、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资源的配置、利用、技术引进等方面缺乏统一组织。
2.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花卉业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在花卉、企业积极性较高,硬件设施到位较快的情况下,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瓶颈之一。研究、开发、示范、推广等科技支撑体系的四大要素都处于企业或有关部门自发、零散组织状态,产、学、研互相脱节,缺乏足够的人才支撑。尚未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国内外花卉品种资源进行引进、开发、培育和利用。对设施园艺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专用肥料、农药、基质技术,综合保鲜、冷链运输技术等尚未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系统研究、开发和引进消化。没有完善的技术培训网络和推广队伍,花农得不到有效的培训,主要还是依靠种蔬菜的经验栽培花卉。
3.市场有待于进一步开拓。我省鲜切花销售量已占全国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由于缺乏完善的市场网络,进入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也尚未打开,流通基本处于无序状态。没有专业化的销售龙头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花卉产业极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大起大落,销售不畅的状况经常出现,使企业和花农蒙受较大损失,影响到花卉产业的顺利发展。
4.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专用物资配套供应,良种、种植技术、采后处理、植保、土壤消毒、运输、运价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加大了生产成本,影响到产品质量的提高,降低了云南花卉的市场竞争能力。
5.投资力度不够,融资渠道单一,投资分散。资金投入不足,250家花卉企业,多数固定资产投入不足100万元,有的只有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形成一方面是投资不足,另一方面是投资分散,设施、设备存在重复投资建设情况,有限的资金往往没能用在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上。
6.保证产业顺利发展的法规、制度亟待制定、实施。我省乃至全国尚无相应的花卉产业行业规章来规范企业行为和行业运行。一方面极易出现国内企业无序竞争;另一方面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规,国外的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很难引进。将制约我省花卉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三、解决措施
早在2000年国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云南省发展花卉产业有关问题的函》中就明确了对云南花卉产业的大力支持;2007年9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来到云南并视察了云南斗南花卉市场;2009年7月30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条例》,并于2009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中对云南花卉产业实行保护政策,鼓励支持花卉产业发展。政府促进云南花卉产品发展做出对策措施:
1、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花卉工作,加强对花卉工作的领导和扶持,加大对花卉产业的投入。要把促进花卉工作作为促进花农增收,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健康繁荣的大事来抓。各地、各部门农口分管领导应该把促进花卉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围,多关心、多指导、多支持,为花卉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外,要进一步理顺花卉产业管理体制。
2、全面实施优质出口鲜切花增量工程。通过构建企业集团和花农大联合体,以及出口花卉基地县、基地乡的建设,建成一批优质鲜切花生产基地,使我省优质百合鲜切花的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优质康乃馨鲜切花的生产面积达到2万亩,优质玫瑰鲜切花的生产面积达到3万亩。同时,实施7000亩优质种苗种球繁育基地建设,为优质鲜切花生产规模的扩大打下坚实基础。
3、实施“东扩西拓”计划,改善出口花卉物流运输条件。“东扩”,即在香港、东南亚等地已形成优势的市场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市场份额;“西拓”,即针对目前出口基数不大,但增长较快的中东、中亚及欧洲市场开展工作,多方努力争取短期内打开局面,站稳脚跟,求得份额。“东扩西拓”计划要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除了要有大规模的优质花卉产品做保证外,也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物流运输问题加以解决,比如针对目前较为突出的无直航线路、运力不稳定以及花卉保鲜困难等问题,首先要打通航线,建立通道。
4、做好品牌的打造工作,以办好昆明国际花展为重点实现走出去战略目标。昆明国际花卉展作为我省传统的花卉展览,经过10年的努力,已成为国内鲜切花领域的品牌展会。要进一步努力把昆明国际花卉展培育成为亚洲最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鲜切花展会,通过举办昆明国际花卉展,树立“云花”形象,打造“云 4
花”品牌。另外要围绕“东扩西拓”计划的实施,有选择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的专业花展,扩大“云花”知名度。
5、多途径做好对企业及花农的培训。围绕优质鲜切花增量工程,配合企业集团化和花农“大联合体”战略的实施,通过组织和指导,依托花卉主产区的行业管理部门、农技推广站、科研院校等力量,做好全省花卉行业的培训工作,力争两年内使全省花卉企业的每一个员工和每一个花农都至少接受一次专业培训,全面提高我省花卉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我省优质鲜切花的产量,为“发展、富民、出口”奠定坚实的基础。
【振兴云南茶叶产业的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的现状05-25
云南省核桃产业分析09-13
乡村振兴工作情况调查报告06-17
关于云南旅游的调查报告11-13
乡村振兴与乡土人才建设调研报告06-16
云南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05-29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06-24
云南文化旅游考察报告11-19
在乡村振兴工作会上的讲话12-09
云南白药财务分析报告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