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2024-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1

(三)总结问题型应用文 总结问题型应用文指的是行文的主体是在于总结问题,这类型的应用文主要表现在报告上,一般的申论考试中报告的写作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目的在于将具体的问题反映给上级领导,为领导作决策提供依据。报告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行文的主体是反映问题,并适当的展开原因的分析,并在最后简要的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注意一定要突出反映问题的主体,并且报告的结尾处一般使用公文的专用语“请审阅”、“特此报告”。

介绍型应用文

这类应用文既不倾向于反映相关问题,也不倾向于去解决某一问题,它的主要用处是向别人介绍相关事务。如2013年国考副省级真题第三题,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为什么前面我会说国考考得活,这里就有所体现,因为这道题的作答并不是模拟行政的立场,而是站在志愿者讲解员的角度,所体现的文章性质也不是行政事务性的应用文。所以这道题的作答只需按照“给定资料4”叙述妈祖文化的逻辑来进行行文即可,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也就是说不要出现行政应用文“官样味道”。

好了,应用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就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对于不知如何下手写应用文的考生朋友来说,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和结构就等于掌握了开启应用文写作的钥匙,懂得每种应用文结构的没一层次所要体现的内容,按照要求来填充内容,这是写好一篇完整的、符合要求应用文的前提,当然,如果要写出高分范文,这需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加深对应用文本身的理解,使文章能够更契合材料和题目。

应用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结构的梳理

(三)资料来源: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

二、总结问题型应用文 总结问题型应用文指的是行文的主体是在于总结问题,这类型的应用文主要表现在报告上,一般的申论考试中报告的写作就是要求考生对材料中反映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目的在于将具体的问题反映给上级领导,为领导作决策提供依据。报告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和落款,行文的主体是反映问题,并适当的展开原因的分析,并在最后简要的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注意一定要突出反映问题的主体,并且报告的结尾处一般使用公文的专用语“请审阅”、“特此报告”。

三、介绍型应用文 这类应用文既不倾向于反映相关问题,也不倾向于去解决某一问题,它的主要用处是向别人介绍相关事务。如2013年国考副省级真题第三题,有关部门拟在全球最高的妈祖圣像落成周年纪念日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活动,需要一批志愿者向游客讲解妈祖文化。请你根据“给定资料4”,为志愿者写一份示范性的讲解稿。为什么前面我会说国考考得活,这里就有所体现,因为这道题的作答并不是模拟行政的立场,而是站在志愿者讲解员的角度,所体现的文章性质也不是行政事务性的应用文。所以这道题的作答只需按照“给定资料4”叙述妈祖文化的逻辑来进行行文即可,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也就是说不要出现行政应用文“官样味道”。

好了,应用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就做了一个大致的介绍。对于不知如何下手写应用文的考生朋友来说,掌握应用文写作的格式和结构就等于掌握了开启应用文写作的钥匙,懂得每种应用文结构的没一层次所要体现的内容,按照要求来填充内容,这是写好一篇完整的、符合要求应用文的前提,当然,如果要写出高分范文,这需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加深对应用文本身的理解,使文章能够更契合材料和题目。温馨提醒:

更多申论备考方法,可登陆中政申论/?ag=2195进行学习。1 / 1篇三: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应用文结构的基本原则

文章的结构,是文章形式的构成因素之一。在文章主题确定的同时,作者要考虑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开头结尾,如何过渡承接,如何处理详略等问题。以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这种对文章全部内容的组织和构造就是文章的结构。从广义上讲,结构的任务是寻求一种最佳的表达方式。从一篇具体的文章讲,是指对内容的安排和组织材料的具体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经过思索加工所形成的思路在文章中的表现。通常也把这种结构叫做布局谋篇。从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的整体上来看,一般包括三种类型的文体。一是侧重议论性的文体。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某一思想观点,总是先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然后摆出一系列的事实和道理来证实自己的观点。这种用事实和道理来证实自己认定的思想观点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反映到文章中所形成的层次、顺序,就是议论性文体结构;二是侧重记叙性的文体。作者根据主题需要或写作意图,把人、物、事件和环境组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包括内容次序的安排,环境的布局,以及协调事物间的关系等。这就是记叙性文体结构;三是说明性的文体。作者为了说明某一事物,总是从构成某事物的本质属性方面作阐释或说明。一般都是先说明某事物的成因、构造,再阐释或说明其功能、用途等。这种按不同的事物的不同属性展开说明的方式和方法,反映到文章中所形成的层次、顺序就是说明性文体结构。上述三种类型的应用文结构都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不仅选材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而且组织安排材料也必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紧紧围绕主题来谋篇布局,结构的各个环节都要受制于主题。要求材料剪裁要得体,安排次序要井然,起承转合要恰当,放收要自然,使其完美的形式服务于正确的主题。深刻的思想内涵附于严谨的结构。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紧急通知》一文,在结构层次的安排上就很有特色。为了说明不安全生产的严重性,以便提出有关要求和根本措施,首先,列出了“哈尔滨亚麻厂”、“四川南溪炸药厂”、“辽宁本溪地下油库”和“黑龙江碾子山鞭炮厂”等几次建国以来罕见的特大爆炸事故,以及“大兴安岭森林火灾”、“江苏南通客、货轮相撞事故”。其后果触目惊心,其严重性,令人警醒。接着又从分析着手,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事故的原因,然后用一个过渡句,水到渠成地引出了通知中的要求事项。这是第一层。

第二个层次是用五个自然段,深细、缜密地提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具体要求和根本措施。这五个自然段,又先后列出了“对各级人民政府”、“对企业和主管部门”、“对官僚主义作风”、“对安全教育”、和“如何贯彻和执行”五方面的内容。做到了行文有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由于开篇通过典型实例直观地说明了不安全的严重性,进而阐述了通知的背景和原因,从而引起人们的注目,接着再分别提出要求和措施的细则,当然就容易使人接受。这是结构上的顺理成章,围绕主题安排结构的结果。

二、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一切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规律的,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章结构自然要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规律,按照事物的进程,有层次、有条理地加以说明和阐述。客观事物有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变化过程。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中侧重记叙的文体,应依据这一逻辑,形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结构形态。任何问题总有起因、矛盾冲突和解决冲突这样的完整过程。议论说理类的文体,亦应依据这一发展规律,形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构方式。不过,结构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不是完全刻板地复现客观事物。写作是一种极富创造性的劳动,作者在反映客观事物规律的前提下,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在文章的结构上求新、求美,行文中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作适当的调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倒叙”、“插叙”、“补叙”和“平叙”的开头方法及纵式、横式、综合式、总分式和分总式等结构的方法。

三、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按照反映客观事物的方式方法的不同,人们把文章划分为各种不同的体裁。不同体裁的文章,由于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结构方法也不尽相同。如偏重写人记事的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一般都是按照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过程或地点、空间的转移来安排材料、划分层次段落。一般要求有头有尾,连贯完整。其结构的特点是,开头常由概况、原由或根据等内容组成;中间常由事件、问题、经验或者教训等组成;结尾常由希望、要求、办法、措施或步骤等组成。偏重议论、说理的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一般都按照问题的内容规律、内在联系来安排层次段落;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顺序展开。说明性的国家行政机关应用文,侧重于科学地解释和说明事理,一般都按照各自的属性及相互间的关系来安排结构。掌握与各种文体相应的结构形态,能使我们写作时增强自觉性,避免盲目性,不致于写出“四不象”的文章。总之,结构要随文体变化而变化,要因“体”而异。

四、周严缜密,自然和谐 所谓周严缜密,一是要把文章的内容表现得充分完整,无遗漏现象;二是各个环节俱全,无疏忽之处。即线索连贯,有头有尾,有过渡有照应,没有立意不明,残缺不全的毛病。所谓自然和谐,一是要使文章思想内容通过各个环节自然流畅地表现出来,顺理成章;二是外在形式合理、饱满和自然,既无分配不均的现象,又无上下矛盾的毛病。即起笔和收笔要自如,不矫揉造作,不刻意雕琢;划分层次段落要适度,详略有别,避免出现比例失调、臃肿庞杂的现象。篇四:应用文 总结

题: 《应用文写作之总结》 篇五:应用文写作 课程整体设计 2014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2014 ~2015 学年 第 2学期)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应用文写作

课程代码: 学时: 32 学分: 课程类型: 纯理论a□∨ 理论+实践b类□ 纯实践c类□ 课程性质: 必修□ 专业选修□∨ 专业核心□ 校企合作开发□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精神,本课程本着懂理论、重应用的思路来设计课程。

课程目标设计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学生专业岗位需求力求达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课程内容的设计则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在对课程知识理论框架熟悉、熟知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熟练运用所学的写作理论写出规范的应用文体。

三、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设计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达到牢固掌握应用文写作基本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的写作技巧。

1、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判断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文体行文。

(2)能正确使用各种文体。

(3)熟练驾驭各种文体的语言,表达言简意赅,表意完整、准确、精炼。

(4)有认识能力、政策水平、理论修养多方面的能力。

2、知识目标

(1)了解应用文写作的特点与要求。

(2)了解掌握应用文语体特征。

(3)掌握公文写作格式及行文规范。

(4)掌握应用文各种文体的特征及使用范围。

(5)掌握每一种文体的结构构成及写作技巧。

(6)掌握每种应用文体的习惯用语。

3、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

(1)明白所起草的应用文体的内容代表的是所在企业的思想、观点、目的,要站在整体的高度思考问题,全局观念一定要强。

(2)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有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3)有为领导服务、为企业效力的敬业精神。

(二)课程内容设计

补充说明:具体上课内容,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项目编号:01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应用文文体与文学类文体的区别

拟达到的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清晰地区分

相关支撑知识:应用文的特性和应用文的基本要素

训练方式、手段和步骤:

1、通过布置同一题材的写作内容,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分两队进行写作练习。一队写相关题材的总结,另一队写相关题材的记叙文。

2、写完后,要求小组内的学生相互交换作品,相互修改、点评,并建议学生参看教材中关于应用文的特性的部分,把两种文体的特点讨论并进行归类

3、学生回答,老师点拨明确

4、挑选学生各一篇代表优秀例文,带学生体会两种文体的不同,边展示边提示学生其中的不同。

结果(可显示):学生能清晰地区分应用文文体与文学类文体的区别 项目编号:02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应用文写作基础训练

拟达到的能力目标:根据文章的要素:主题和材料,结构和表达方式,语言与语体风格几大方面的要求来审看自己的文章,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基础性的修改。

相关支撑知识:应用文写作基本要求:主题和材料,结构和表达方式,语言与语体风格

训练方式、手段和步骤:

1、给学生一篇见报前的文章,让学生根据这篇文章的初稿明确文章的主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重新肢解文章的材料,让学生自我辨析,文章中所有的材料跟主题的相关度,分析哪些应该详写,哪些应该略写,哪些应该被删掉,让学生明确自己写作的过程材料的取舍和主题的辩证关系。

2、跟学生明确应用文写作常用的写作结构:标题、开头、主体的结构方式、结尾;应用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概叙、说明、议论;应用文,尤其是公文的惯用语。结果(可显示):学生能根据应用文的写作基础知识来审看和修改自 己的文章。项目编号:03 能力训练项目名称:计划和的写作

拟达到的能力目标:能根据社团、班级、个人实际情况写计划、总结 相关支撑知识: 计划和的写作要领、写作模板

训练方式、手段和步骤:

1、学生小组讨论计划和总结写作要领

2、教师明确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2

产业结构表示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1,2],其变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影响因素[3]。海洋产业结构是在海洋产业分类的基础上,各海洋产业部门在海洋经济整体中的相互联系及其比例关系的体现[4]。由于海洋产业自身特征与结构分类的不同,其演进规律与总体产业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优化政策的制订上应具有区别和针对性。

本文采用三轴图法,从动态角度类比了1992—2009年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的结构演进情况,通过对两者演进规律的探讨,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海洋产业结构演进特殊性的认识,也为产业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

所谓 “三轴图”法,是指在平面上选一原点,由原点引出两两相交成120°的三条射线,分别记为X1轴、X2轴、X3轴。这三轴尺度均为百分数,设某年度产值在第i(i=1,2,3)产业的构成为xi,则有x1+x2+x3=100;将xi(i=1,2,3)分别描在Xi轴上,依次得到点Ai,连接这些点就得到了一个结构三角形,再进一步将X1轴和X2轴作为平面轴(仍取百分数为单位),建立仿射坐标系,仿射坐标轴和两轴角(120°)的角平分线把平面分为6个区域,依次记为区域1—6。通过“三轴图”法我们可在仿射坐标系中设一个三角形的3个顶点仿射坐标分别为A1(a1,b1),A2(a2,b2),A3(a3,b3),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几何重心仿射坐标为:(a1+a2+a3)/3,(b1+b2+b3)/3。在这样的坐标系下,结构三角形的3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x1,0),A2(0,x2),A3(-x3,-x3),因此重心H的仿射坐标为:(x1-x3)/3,(x2-x3)/3。重心落在哪一个区域,仅与x1、x2、x3的大小顺序相对应,各年度三角形重心轨迹就是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由此可以断定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

如果当重心位置在同一区域内发生变化时,三次产业的顺序不发生变化,表明产业结构未发生变化,见图1。如果当重心位置有跨区域的变化时,表明三次产业的大小顺序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即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落在第4区域,达到X1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1992—2005年海洋产业数据引自张耀光教授,其他海洋产业数据来自1993—2010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国家海洋局1996—2009年网站公布的《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而得。1978—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数据引自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2006后的海洋第一产业中剔除了海洋渔业相关产业部分,1992年、1993年海洋第二产业仅包括海盐、海油、砂矿3项,1994—2000年海洋第二产业仅包括海盐、海油、造船、砂矿4项,2006年后海滨砂矿业变为海洋矿业,海洋化工业增加了海藻加工、海水化工和原其他海洋产业中的海洋石油化工内容,海洋电力业剔除了沿海地区活力、核力发电。1992—2000年海洋第三产业仅包括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两项,2006年后海洋交通运输增加了海洋港口内容,滨海旅游业增加了海洋旅游经营服务、滨海游览与娱乐、海滨旅游文化服务内容。

3 我国总体产业及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的分析

3.1 我国总体产业及海洋产业发展情况总体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表1、表2可见,1992年至今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在总产值和产值比重上均有变动: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2亿元增加到340506.9亿元,第一产业由1027.5亿元增加到35226亿元,第二产业由1745.2亿元增加到157638.8亿元,第三产业由872.5亿元增加到147642.1亿元。排除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仅从产值水平上看海洋产业与我国总体产业发展趋势大致相同。自1992年至今,海洋产业总产值由755.8亿元增加到3227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呈波动上升变化,由441.84亿元增加到6229.57亿元(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第一产业的产值出现小幅下滑),第二产业产值由83.32亿元增加到3740.55亿元,第三产业产值由230.62亿元增加到8237.04亿元。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由28.2%下降到10.3%,降幅为18%;第二产业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由23.94%上升到43.36%,增幅近20%。从总体上看,产值主要是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了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相对稳定。海洋第一产业比重波动下降,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出现大幅下降,由50.4%下降到31.2%,自2002年平缓下降到2009年的19.3%;海洋第二产业在1992—2000年期间相对稳定而略有上升,2000—2001年比重快速提高,由16.8%上升到27.9%,2001—2005年比重相对稳定,2006年比重大幅上升(一定程度上受数据统计口径变化的影响),由22.3%上升到31.8%,2007—2009平稳上升;海洋第三产业比重1992—2002年稳步上升,由30.5%上升到54.19%,2003年比重下滑,下降到48.3%,2003—2009比重相对稳定略有下调。

3.2 我国总体产业及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分析

根据上数据,运用Excel和几何画板绘制出我国1992—2009年产业结构三角形、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三角形,再将它们的重心标在仿射坐标系中绘制我国1992—2009年产业与海洋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进轨迹图(图3)。

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海洋经济统计分类与代码》HY/T052-1999的规定,对海洋三次产业作如下划分:海洋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业、海滨砂矿业(2006年后变为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和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等,海洋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学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业等[7]。

我国总体产业结构按右旋模式(1—2—3)演进,结构三角形重心落在第三区域,产业结构为“二三一”顺序,2009年重心移至第三区域边缘。说明我国目前仍处于产业发展的中级阶段,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三二一”顺序)任务还很艰巨,第一产业的主导地位虽已被第二产业所取代,但第一产业的比重仍偏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仍偏低。

海洋产业结构按左旋模式(6—5—4)演进,结构三角形重心自1992年从第6区移至第4区域,2009年重心处于第3、4区域的边界处。1992—2000年,结构三角形重心落在第6区域,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为“一三二”,这一阶段海洋产业的发展一般以海洋水产、海洋运输、海盐等传统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并且以传统的渔业等第一产业为主,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产业结构亟需优化。进入2001年,产业结构三角形的重心按左旋模式由第6区域向第5区域推进,三次产业结构顺序为“三一二”,海洋第一产业重要程度已大大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地位上升,并形成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表明随着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海洋产业结构比重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由低级阶段迈进了中级阶段,在滨海旅游、海洋交通运输等海洋第三产业已超过海洋渔业,并在海洋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2006—2009年,重心坐标由第5区域推进至第6区域,海洋产业结构再次发生质变,迈入高级阶段,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产值大大提升的同时,一些新型的海洋服务业,如海洋信息、技术服务业得到较好发展,提升了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海洋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表3)。随着资金和技术的逐步积累,海洋食品加工、海洋油气和海洋船舶等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并不断积聚能量[8]。因此,第一次结构质变主要得益于海洋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次的结构质变主要得益于海洋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赶超和第三产业的稳步上升。

注:新兴产业在此包括海洋生物制药、海水利用、海洋电力业等。

在海洋产业结构质变的过程中,诸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电力、海水利用等一些具备资源低依赖度和高科技含量特点的新兴产业带动作用并不显著,所占比重较低,其发展的速度也远远低于传统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速度,故其比重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图4),因此这种结构演进依旧停留在低科技、高污染的低水平。

4 结论

我国海洋产业与总体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相同的,产值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但两者的演进呈现不同的规律性。

从产值看,总产业和三次产业的产值规模均有大幅度提升。从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来看,总体产业呈现第一产业稳步下降,第二产业基本持平,第三产业稳步上升的态势。海洋三次产业波动不定,第一产业总体下降,经历平缓上升(1992—1993年)→平缓下降(1993—1995年)→基本稳定(1995—2000年)→大幅下降(2001年)→平缓下降(2002—2009年)的过程;海洋第二产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经历了略有上升(1992—2000年)→快速上升(2000—2001年)→基本稳定(2001—2005年)→大幅上升(2006年)→平稳上升(2007—2009年)的过程;海洋第三产业相对稳定状态,经历了稳步上升(1992—2002年)→大幅下降(2003年)→基本稳定(2003—2009年)的过程。

总体产业与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出不同的规律性。总体产业的结构演进方式以右旋模式演进,三次产业顺序为“二三一”,到2009年停留在中级发展阶段,尚未进入高级化发展阶段;海洋产业以左旋模式演进,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逐步演进,最终达到高级阶段,经过了“一三二”(1992—2000年)→“三一二”(2001—2005年)→“三二一”(2006—2009年)的演进过程。

在结构演进进程中,我国总体产业和海洋产业的主导力量和薄弱力量类型不同。从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来看,总体产业受到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大;海洋产业总体受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偏小,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经历了“一→三→二→三”的动态过程,这与张静、韩立民等的研究结果相似[9]。从结构演进的薄弱力量来看,总体产业受第三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小,海洋产业受第二产业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说明我国总体产业发展存在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不足的问题,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存在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相对不足的问题。现阶段优化总体产业结构的重点应放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提升其所占比重;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应放在海洋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其所占的比重。

在演进方向上,不能单纯以“三二一”的发展顺序评定产业结构演进的优化程度。一些新型海洋产业的发展并未对海洋产业的发展和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我国海洋产业发展的科技水平不足,因此海洋产业结构的“高级阶段”属于“低水平的高级阶段”。在国家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领域无一不涉及海洋产业,如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药物、海水育苗、海水淡化、深海矿物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产业均属海洋第二产业范畴,这也从侧面说明海洋第二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应有针对性地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技术水平发挥,提高海洋第二产业的巨大的潜力,使其成为带动产业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力。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3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特点,在开发和使用电力营销管理系统时,引入了电力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办法,通过办法的实施,减少了市场风险,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加强了需求测用户管理。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效果分析

1 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1.1 系统的组成 系统总体组成如图1所示,该系统主要有以下4部分组成:

1.1.1 登录模块 根据信息系统安全性设计要求。在操作人员进入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之前,只允许合法用户登录界面。对登录的用户允许进行3次身份鉴定而无法判明是合法用户身份后,判定为非法用户,系统将自动退回到操作系统界面。

1.1.2 主程序 该模块主要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些系统参数设置、全局变量定义、调用登录表单、设定登录次数、调用主菜单系统等基础性工作,并根据有关库表文件的状态在该模块中预先设定了控制各级菜单能否操作的有关变量。

1.1.3 菜单系统 该模块主要通过VFP提供的菜单设计器.建立系统菜单和各级子菜单系统。

1.1.4 用户数据录入及结算模块 该模块主要为用电户各月电表底码录入、电费结算、发票打印提供操作界面,并按照业务流程,从“选择相应台区”、“录入用户数据”、“打印电费结算报表”、“打印电费结算清单”、“打印电费发票”等各步骤依次执行。

1.2 系统的特点 该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发了用户信用评估体系,由于电能其特有的无形性、不稳定性和不可储存性,以及供电企业是与各行各业密切相关的公用事业,电力客户的信用评估结合电力产品的特点,分为商业资信、安全信用、法律信用和合作信用4个方面。①商业资信客户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及可信度。电力客户商业信用信息资料可分为经营能力、经营行为记录、付款记录。②安全信用分为调度合作记录、安全事故记录、安全检查记录。③法律信用包括偷窃电记录、违约用电记录、阻碍、扰乱电力生产建设记录、危害电力设施记录。④合作信用包括调度合作记录、用电检查记录与需求侧管理记录。

1.3 信用评估计分方法电力营销管理系统采用定量评估法中的“加权”计分法,具体计分方法如下:

1.3.1 设定用户原始积分为100分.每项最低为0分。

1.3.2 商业资信占60分,其中经营能力和经营行为记录各占5分.主要以供电企业营销人员掌握的结果为依据,付款记录占50分。电费交纳:一般客户以规定缴费日为限,计划结算客户以合同规定的计划结算缴费日为限,每提前一天足额缴费加0.5分,每滞后一天扣1分;并且计划结算客户在低于计划结算10个百分点时扣1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1分。电费欠费:超过规定期限交纳电费的客户视为欠费户,每滞后一天缴费扣1分。拖欠3次欠费的客户扣l0分,拖欠5次以上的客户扣20分;拖欠8次以上的客户,该项记录为0分,若事后补齐所欠电费,该项记录为20分。若连续3年无拖欠电费记录,可加5分。电费催缴:分为电话和人工催收两种。电话或短信催收一次扣0.5分,人工一次扣1分。

1.3.3 安全信用为10分。拒不执行调度命令者安全信用为0分。如果发生以下任一种情况.执行完全整改不力;客户违反电力安全规程;客户设备系统接地引发障碍;越级跳闸;线路跳闸每发生一次且重合不成功:客户电气设备超过试验周期或未更换试验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客户原因造成负控装置运行故障,其安全信用均会受损。

1.3.4 法律信用占25分。发生任何条款窃电行为,其客户信誉均为0分。例如:在供电企业的供电设施上,擅自接线用电;绕越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用电;开启供电企业加封的用电计量装置封印用电;故意损坏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故意使供电企业用电计量装置不准或者失效;采用其它方法窃电。酌情扣分的情况有:擅自改变用电类别;擅自超过合同约定的容量用电;擅自使用已同供电企业办理暂停手续的电力设备和启用已被供电企业查封的电力设备;擅自迁移、更动、操作供电企业的用电计量设备者;擅自迁移、更动、操作供电企业的电力负荷控制装置者;擅自迁移、更动、操作供电企业约定调度的用电客户:未经供电企业许可.擅自将自备电源并网或引入、供出电源。连续3次以上改变用电类别.该项记录为0分。举报其他客户窃电行为,并配合公检部门和供电企业调查的客户均可加分。

1.3.5 合作信用占5分。以下4项中任意一项客户不与电力部门配合的每发现一次扣0.5分。用电检查工作配合;电能计量和负控工作配合:抄表、催费和收费工作配合。信用评级的结果采用国际通州的等级符号标记,实行四等十级制。从高到低依次为:AAA级(100分以上)、AA级(90分以上)、A级(80分以上)、BBB级(70分以上)、BB级(60分以上)、B级(50分以上)、CCC 级(40分以上)、CC级(30分以上)、C级(20分以上)、D级(20分以下)。级别越低,表明被评估客户企业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安全状况等越糟糕,供电企业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2 使用效果分析

该系统的成功开发及应用。使得在电费电量的统计、计算和电费发票开具的准确性及效率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实现了电费发票打印的自动化,大大缩短了电费结算周期,过去完成3000户居民用电结算开票工作需要8人并7天时间,现在20000户居民用电结算开票工作只需2人共5天时问就可完成。更重要的是,该系统能够较完善的掌握用电客户档案资料及计量装置资料,并对用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供电企业根据各用户的评估结果制定工作原则如下:①不同信用等级客户发出用电服务要求时,优先对信用等级高的客户进行服务。②限电情况下,相同用电性质的客户,信用等级高的客户中断供电排序置后。优先保证信用等级高的客户供电。③出台用电优惠政策时,优先对信用等级高的客户执行用电优惠政策。④根据信用等级高的客户要求。进行供电设备计划检修。⑤每年底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得分。在每种用电类别的客户中评选VIP客户。予以奖励。不同信用等级客户的信用政策也不同。对于A级的客户的优惠政策有:免费提供能源审计、检修试验服务、需求侧管理服务:提供一对一服务;调度优先政策;优惠电量政策;限电情况下中断供电排序置后:抢修优先。对于B级的客户.应加强信用方面的管理。将电能表改为预付费式电能表,缩短电费结算时间:增加用电检查次数;要求其接受用电安全培训。对于C级的客户.除有针对B级客户的政策外,还可要求其提供实有资金作为保证的事前保证,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发生损失后由专门帐户直接拨给供电企业作为补偿。供电企业通过实施信用等级评估体系.在客户管理工作上突出了针对性和时效性。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激发了电力客户诚实守信、依法用电的积极性,遏制了不法客户违章窃电、恶意拖欠电费等不良现象的蔓延。

2.1 经济效益分析 电力客户交费比原来及时了,电费回收率100%;盗窃电的现象也减少了。线损率大大降低;强化了电力客户安全生产意识,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经测算。通过实施信用等级评估体系每年增加经济效益600万元。

2.2 社会效益分析 通过实施信用等级评估体系。信用等级高的客户得到了更多、更优质的服务,进一步提高了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质量,密切了供电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树立了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

3 结束语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4

(2016—2018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结构矛盾和问题,必须集中力量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为积极稳妥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加快实现创新发展,改善市场预期,提高投资有效性,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优化供给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推动我省社会生产力水平整体提升,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经济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部署与精准施策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去降补”工作总体部署,加强系统谋划和总体设计,做到情况要摸清、目的要明确、任务要具体、责任要落实、措施要有力,找准影响要素资源配置效率的突出问题,以精准识别引导精准施策,量化任务,细化措施,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相结合。把破解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供给侧与需求侧双管齐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供给侧发力,从生产领域扩大有效供给,加强中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供给,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不断增强持续增长动力。

——坚持培育发展新动能与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相结合。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支撑,增加创新资源和技术、设备供给,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技术、产品、业态、商业模式等创新。坚持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紧密结合,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激活存量资产,增强现有产业和企业发展动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有序推进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市场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调动企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和市场出清,提高生产端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府组织引导和协调服务,制定行动计划,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配套政策。

——坚持重点改革攻坚与稳妥有序推进相结合。加大行政管理、投资、价格、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效率提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市场准入更加开放公平,创新活力进一步迸发。把握好工作节奏和政策配合,重视补短板兜底线,防范引发社会风险,确保各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二、工作目标

经过3年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取得重要进展,“去降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显著改善,生产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回归合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产业、土地、金融、财税、环保、价格等政策体系逐步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要素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新的发展动能持续壮大,形成多层次、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新的供需平衡。

——去产能方面。到2018年底,基本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出清,其中,到2016年底,全省国有关停企业全部出清;2017年底,全省国有特困企业基本脱困;2018年底,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严格控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生产能力,将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1亿吨以内,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1亿重量箱以内,造船总能力控制在800万载重吨以内。3年累计推动珠三角地区1600个项目转移落户粤东西北地区,2018年粤东西北产业转移工业园完成工业增加值2800亿元。3年累计新增境外投资额达400亿美元,初步形成境内外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去库存方面。到2018年底,全省商品房库存规模比2015年底的1.6亿平方米减少约12.5%,即在全部消化2016—2018年供应溢出约630万平方米商品房的基础上,力争再化解2000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库存。其中各城市负责化解1000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通过搭建市场化、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平台等,再化解1000万平方米商品房库存。各地级以上市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6个月以内,非商品住房去库存周期明显缩短。

——去杠杆方面。到2018年底,证券、期货机构杠杆率符合相关监管指标体系要求,保险公司杠杆率全面达标,保持全省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融资占全部融资金额的比重超过35%,确保金融机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金融业务主要风险指标达到监管要求。

——降成本方面。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企业综合成本比2014年下降约5%—8%,其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约200亿元、人工成本约250亿元、税负成本约2150亿元、社会保险费(含住房公积金)约350亿元、财务成本约650亿元、电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约150亿元、物流成本约250亿元。到2018年,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

——补短板方面。到2018年底,完成软硬基础设施投资11500多亿元,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新型城镇化相协调、与新供给体系相匹配,布局科学、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软硬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全省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提前两年达到国家要求,城镇居民天然气气化率提高到35%以上,光纤入户率提高到75%,建成集中式充换电站约500座,建成约350公里城市综合管廊,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363公里,高快速铁路新增运营里程265公里,珠三角城际铁路新增运营里程350公里,全省万亩以上海堤达标率提高到60%,按期完成广佛跨界河等8条重污染流域综合治理和170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粤东西北地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90%以上、市区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5%、85%以上。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年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至630万人次。

三、重点任务与政策措施

(一)积极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发挥市场作用,采取经济和法律手段,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优化区域和产业布局,加强产业政策与土地、环保、财政、金融、价格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对“僵尸企业”、落后产能占有的要素资源进行盘活处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与环境承载力、市场需求、资源保障相适应,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1.推进“僵尸企业”分类处置。全面摸清“僵尸企业”情况,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将国有“僵尸企业”作为处置重点,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细化分类,有针对性地采取兼并重组、资本运营、创新发展、关闭破产等不同方式进行精准处置。出台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结构优化的指导意见和省属国有企业出清重组“僵尸企业”促进结构优化的实施方案。同时,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采取市场化退出、兼并重组、扶持发展等方式,分类有序引导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等问题。促进企业规范化退出,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简化产权、股权交易评估等程序,出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规范监管办法,支持设立股权融资平台。探索设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国有资本依法参与国有“僵尸企业”改制重组。支持省、市、县法院设立“僵尸企业”破产处置绿色通道。

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制订省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分解落实淘汰落后产能目标。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定期公布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和任务完成情况。重点清理处置高污染高排放、长期违法违规排污、未获得环保准入的企业。

3.积极化解严重过剩产能。根据国家下达任务,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引导相关行业健康发展。引导钢铁企业加快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特种钢、优质钢等中高端产品供给;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鼓励生产和使用高标号水泥、纯熟料水泥、专用水泥和特种水泥,改造城市周边水泥熟料线,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等废弃物。支持发展平板玻璃深加工,提高优质平板玻璃比重。加快调整优化船舶产品结构,挖掘行政执法、应急救援等领域船舶装备需求潜力,发展项目总承包(EPC)模式,支持造船企业利用现有造船基础设施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船用设备等。

4.有效遏制产能盲目扩张。严格执行国家投资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严禁违规建设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推进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以推动碳排放权交易为契机,在钢铁、水泥等行业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化运作的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加强全省重大项目规划布局,防止新兴产业出现重复投资和过剩产能。

5.推动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把握珠三角产业转移趋势,出台粤东西北产业园区发展“十三五”规划,加强产业转移总体布局。研究制订珠三角地区梯度转移产业目录,按确定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任务,促进珠三角地区要素成本较高、劳动密集但仍有市场需求的加工贸易、传统优势产业及符合环保标准的其他产业,加快向粤东西北地区梯度转移。重点推动产业功能性转移,鼓励引导珠三角龙头企业将生产性环节放在粤东西北地区,推动企业将外发加工生产制造环节先行转移。推动国有企业加大对粤东西北地区投资力度。落实珠三角地区帮扶责任,推进与粤东西北地区合作共建示范园区。

6.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能源、电信、公共服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珠海—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一批合作项目,带动工程机械、电气设备、网络通信、海洋工程等我省企业优势装备产品输出。研究制定我省国际产能合作实施方案,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基地和经贸合作园区,重点推进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及临海工业园、伊朗格什姆自贸区、沙特吉赞经济城等合作项目,带动企业“走出去”和富余产能转移,加快广东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步伐。

7.建立健全产能结构优化长效机制。适时发布落后产能市场供需等相关信息,通过产业政策、金融、财税、质量、环保、能耗、电价等手段,倒逼一批落后产能退出。完善土地管理政策,政府土地储备机构有偿收回企业环保搬迁、兼并重组等退出的土地,按规定支付给企业的土地补偿费,可以用于支持企业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和转型发展。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配套的差别化环保准入政策,强化执法监督检查。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产品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向境外转移产能、开拓市场的金融支持。

(二)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逐步消化房地产库存。

1.有效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城镇购房需求。统筹推进差别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制定600万本省和700万外省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方案,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鼓励各地通过发放住房补贴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老旧社区居民置换新房。

2.推进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逐步将公租房保障范围扩大到非户籍常住人口,实现公租房货币化。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成为租赁市场的房源提供者,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通过政策性银行中长期贷款支持、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措施,引导与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收购或长期租赁库存商品房,以公共租赁住房形式出租。加大棚改安置和住房保障货币化力度,做好保障房、安置房需求与商品房去库存之间的衔接,打通供需通道,引导被保障居民家庭选择购买或租住合适的商品房。鼓励各地购买和租赁商品房用作乡镇学校教师、卫生院医护人员中住房困难群体的周转宿舍。

3.加快化解商业地产库存。控制商业地产开发规模,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库存工业、商业地产改造为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将库存商品房改造为商务居住复合式地产、电商用房、都市型工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

4.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各地应结合当地库存规模情况,强化去库存与土地供应联动,合理安排房地产用地供应。优化“三旧”改造政策,统筹平衡商业、办公、工业等改造项目规模。

5.支持合理住房消费。鼓励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有条件的市可为港澳居民提供与本地居民同等的购房待遇。加大对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在不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放宽首套房和改善性需求的二套房房贷首付比例政策。加大住房公积金支持职工购房力度。加快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交通走廊、轨道交通建设,适应广州、深圳中心城市居民到周边城市购房的外溢需求。

(三)有效推进金融去杠杆,促进金融业平稳健康发展。加强金融监管和监测预警,积极防范和稳妥处理各类金融风险,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1.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去杠杆。全面摸清我省金融杠杆的情况,研究制定对策。推动金融机构通过增加自有资本等措施降低杠杆。提高融资项目自有资金或保证金比率,严控高杠杆、高风险融资项目。加强融资融券等业务风险控制,压降证券投资业务杠杆水平。

2.加强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建立去杆杆风险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制定和完善金融各行业应急预案,研究制定金融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重点问题监测预警制度。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强化日常监管和风险排查。

3.加强金融风险管控。强化银行机构风险管理,落实证券、期货风险管控措施。加强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审慎性监管,落实保险机构风险防控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债券定期稽察制度,加强跟踪企业债券兑付情况。加强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防范。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完善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

4.加快处置不良贷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一项目一对策”和市场化处置原则,妥善处置各类融资信托产品、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等出现的兑付问题,有序打破刚性兑付预期。加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核销和处置进度,打击惩戒失信及逃废债务行为。利用资本市场等途径,盘活“僵尸企业”金融资产。稳步扩大“政银保”等试点范围,完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5.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实施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债务风险通报机制和债务违约责任追究机制。做好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在国务院批准的我省政府债务限额内,提出省本级及各市县政府债务限额,将地方政府债务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四)多措并举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加快市场化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为重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物流等成本“组合拳”。

1.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严格落实国家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措施。妥善推进部分国家规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省级及以下收入减免工作,对已免征省级收入的24项国家规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从2016年4月1日起,珠三角6市一并免征其市县级收入;从2016年10月1日起,其他市免征其市县级收入。加快实施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对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11项项目,在已免征5项项目省级收入的基础上,从2016年4月1日起,珠三角6市一并免征其市县级收入,同时对省定项目的其余6项,同步免征其省级及市县级收入;从2016年10月1日起,其他市县也按上述规定实施,全面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修订并公布《广东省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涉企经营服务、进出口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调整和修订现有外贸涉企收费政策。

2.降低企业人工成本。保持收入水平增长幅度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适应,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加强公共就业服务,降低企业招工成本。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持企业稳岗政策实施范围,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稳岗补贴。

3.降低企业税负成本。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继续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全面扩围。落实国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政策,落实小微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争取国家支持,在高端人才、天使投资、境外股权投资等方面开展财税政策创新试点,在广东自贸区试点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

4.降低社会保险费成本。优化社保险种结构,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下调职工医保单位平均费率、失业保险单位费率、工伤保险单位平均费率。按照“先入轨、后补缴”的原则,妥善处理养老保险欠费历史遗留问题。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对缴存住房公积金确有困难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降低缴存比例或者缓缴。

5.降低企业财务成本。推进金融服务创新,优化信贷结构。积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企业上市,扶持发展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扩大债券融资规模,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探索开展投贷联动试点和高新技术企业信用贷款融资试点。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培育发展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创新完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机制,推动建立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运用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减轻企业债务成本。用好各级财政投入设立的各类政策性产业基金,带动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基金所支持的相关产业。通过事后奖补等方式,支持企业增加技术改造、研发创新投入。

6.深化价格改革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加快出台我省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促进要素资源顺畅流动、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生产要素成本降低。落实国家部署,利用燃煤电厂上网电价降价等空间降低工商业用电价格。加快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大用户直购电工作,制定实施全省输配电价改革方案,深化输配电价改革。推进油气价格改革,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管道燃气定价机制。完善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加强对银行等领域的价格行为监管。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开展药品、汽车及零配件、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反垄断调查。推动宽带网络提速降费。

7.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取消车辆通行费年票制,取消到期或其他不符合规定的公路收费项目。清理规范流通环节收费,切实降低流通成本。支持物流行业创新,推进物流标准化试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财政金融扶持物流业发展政策。

(五)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水电气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城市地下管网、城际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利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建设,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1.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开展农村地区“低电压”治理,改造升级贫困地区农村电网。开展全省贫困村中200人以上的自然村道路路面硬化建设,改造升级农村客运站亭。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统筹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实施村村通光纤工程,引导电信运营企业在全省所有行政村建立通信机房和光缆接入节点。

2.推进天然气主干管网、信息网、城市地下管网“三网”建设。加快建设粤东、粤西地区天然气主干管网,完善珠三角城镇燃气管网。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超高速无线局域网技术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原中央苏区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制订实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3.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全省及各地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制订出台充电设施标准规范,推进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际快速充电网络,组织党政机关、公共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内部充电基础设施。

4.完善互联互通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外通内联、省内干线、区内联网和疏港工程建设,逐步消除交通瓶颈路段。建设珠三角经粤东西北至周边省区的高快速铁路通道,构建珠三角城际铁路网。完善港航公共基础设施,重点加强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建设。

5.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防洪抗旱排涝重点工程建设,确保西江、北江、东江和韩江干流堤围达标。优化水资源配置,做好跨区域水资源调度管理。加快农田水利建设。

6.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将水污染治理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等环境基础设施工程,分步实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大工程,开展全省242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按期完成广佛跨界河、淡水河、石马河、茅洲河、练江、小东江、九洲江、韩江等8条重污染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粤东西北地区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7.构建新型人才供给体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建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制度,逐步扩大职业培训补贴工种的范围。适应去产能过程技能培训需求特点,加强企业转岗人员技能培训。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组织保障与督查考核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把落实本方案和我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专项行动计划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省有关部门要及时研究工作落实中的突出问题,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制定产业、金融、财政、用地、用电等配套政策。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研究制定“去降补”方案和配套政策,发挥政策协同作用。

(二)明确责任分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金融办、财政厅、发展改革委作为各专项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对落实相关专项行动计划负总责;相关参与单位要各司其职,主动配合牵头部门,全力落实各项工作安排。2016年3月底前,各地级以上市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确保责任到岗到人。2016年6月底前,建立全省和各市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完善工作动态跟踪机制。2016年底前,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2017年底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2018年底前,确保完成各项主要目标任务。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做好总体方案和行动计划的政策解读,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预期,最大限度凝聚共识,调动社会各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营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5

347应用心理硕士是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心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应用心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应用心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心理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的一门新兴专业学位。347应用心理硕士从开始面向应届毕业生招生,为计划招收的第二届。

347应用心理硕士入学考试形式,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其中,政治、英语二(部分高校考英语一)为教育部统一命题,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由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拟定指导意见大纲,各高校自主命题。

20考研大军中,选择347应用心理硕士的考生不在少数,但是由于不像学术型硕士一样参加全国统考,因此在准备的时候很多考生容易迷茫。两年下来,不同招生单位虽然都是自主命题,但是依然存在一些规律。勤思考研进行了一些总结,供考生们参考。

一.偏重基础知识考察

自学术型心理学研究生教育部统一命题以来,心理学考研热逐渐升温,众多跨专业考生也纷纷加入,同时也造成了考生基础差、考研科目多的客观情况。所以,学术型考研试题往往更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近几年有逐渐增加难度的倾向。

347应用心理硕士刚刚开始招生,却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所以从仅有的两年真题来看,依然是偏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意见中,一共涉及了普通心理学、心理学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11门课程在内,其中普心、统计、测量、实验、发展相对基础,常常作为各高校重点考察科目。所以,对很多之前准备312的考生,转而报考347会具有一定优势。而北京师范大学自定考试大纲,只考察普心、统计、测量、实验和心理学史,首都师范大学只考察普心、统计、测量。可见,各高校还是更偏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尤其是基础科目的考察。当然也有例外,如北京大学20应用心理硕士初试几乎不考普心、统计和发展。

二.结合各高校研究方向

不过,由于自主命题的特点,各高校还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也并不是指导意见中的.所有科目都要考察到,也不局限于这些科目。各个招生院校往往结合自身研究特点,出题的时候会有所侧重。

比如师范类高校会加大发展心理学的考察比例,综合类高校会加大普心科目的考察比例,而一些比较偏科的高校,往往会在应用方面下文章。所以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报考院校都有哪些导师,分别的研究方向是什么,在复习的时候有所侧重,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年北京大学考题中考察了关于决策心理学的部分判断、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另许多考生摸不着头脑,甚至在很多参考书中也查不到相应的内容。如果事先知道导师最近的研究方向,那么这类问题就会简单一些。

三.考察范围广,考题难度小

整体而言,大部分院校出题的范围一般较广,因此考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主要考察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是由于需要掌握的科目过多,所以对心理学本科专业考生具有一定的优势。而考察应用方面的题目相对不够突出,但是有这方面的发展趋势。

那么在面对这些考题的时候,究竟如何应对,勤思考研也给广大考生提供一些技巧。

一.基础一定要扎实。由于考察难度不大,主要偏重理解记忆,所以谁的基础更牢谁就掌握了先机。教材上的内容,一定要有所选择地进行记忆,而不能知识粗略浏览。如果能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背诵下来,获得高分是很有可能的。

二.答题一定要全面。自主命题的院校当中,不少保留了选择题这一考查形式,然而,很多院校也加重了主观题的考察比例,甚至部分高校只考主观题,不考客观题。所以,在答主观题目时一定要注意答题全面,不要拘泥于题目问的知识点,要把相关知识点也答全,往往会得到改卷老师的青睐,给予高分。

三.调理一定要清晰。在答主观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最好将知识点采用小标题列清楚,同时注意整个答题思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给改卷老师一目了然的感觉。同时,自主命题不同于统一出卷,你的改卷老师很可能就是你将来的导师,哪个导师不喜欢思路清晰的学生呢,无形中自然会给你高分。

毕业实习的总体要求 篇6

一、总体要求

实习结束时学生必须向辅导员提交、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总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指导教师提供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

(一)实习报告在实习的基础上完成,运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合实习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实习报告的资料必须翔实,内容应简明扼要,能反映出实习单位的情况及本人实习的情况、体会和感受。实习报告要有独立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为2500—3500字。要求按照统一格式打印并装订, word书写排版

1、版面尺寸:A4(210×297mm);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8~10 mm;

3、正文位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均25mm4、页码:单面打印,页码一律右侧。复印纸可以双面打印,页码一律外侧。

5、正文文本:仿宋小4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二)《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1、市场营销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写毕业论文,要求严格按照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完成。

2、软件、多媒体专业要求作毕业设计,具体要求详见《软件方向毕业设计总体要求》、《多媒体方向毕业设计总体要求》,要严格按照完成。

二、时间安排

(一)2011年11月7日——2012年5月18日。(共计28周)

(二)交《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时间:

1、网络专业的《毕业设计》必须在5月7号前将完整可运行的网站代码交到指导教师,进行检查。

杨艳艳:(网络技术47人、市场营销1班42人)QQ:306057537、电话:***

2、旅游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自拟,但必须在2011年12月20日之前,将论文题目报指导老师。4月30日前,《毕业论文》(严格按规定格式完成),以电子邮件形式传给指导教师,进行评阅。

冯顺利:(旅游管理55人、市场营销2班42人)QQ:396316706 电话: ***

3、多媒体专业的《毕业设计》,按照指导教师要求4月30号前交给指导老师。张新华:(多媒体技术1-2班58+52人)QQ:67072386电话***

(三)5月20日返校报到。同时向辅导员提交: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准备好毕业答辩论文(按要求打印装订2份,交指导教师1份)或按照要求准备《毕业设计》准备答辩。

(四)5月22-25日(周二至周五)

1、按照指导教师要求进行答辩前准备。

2、进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答辩,综合评定毕业实习成绩;

3、第五学期补考和(挂科)毕业补考。

(五)2012年5月26日毕业离校。

三、实习成绩:

平时表现20%,实习报告20%,毕业设计(论文)60%。

四、要求实习班级完成以下任务

实习动员会结束后,班长负责汇总小组学生名单及联系电话、邮箱、QQ号,交指导教师。

教务处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7

导弹武器系统产品自身的复杂性、产品设计过程和制造过程的复杂性随着导弹武器系统性能要求逐步提高,各种自动化设计、分析、优化等工具能够大大加快相应单元任务的进度和质量,但是对整个设计过程,由于各种自动化工具之间缺乏相应的互操作性,人员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调,造成整个设计过程漫长而反复。为解决这一难题,需要一个支撑复杂产品研发综合平台,能够将复杂产品设计中的人员、工具、过程集成起来。产品主模型[1,2,3]是复杂产品研发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它为复杂产品开发提供了一致的产品描述和单一的产品数据源,人员、工具和过程的集成是以这个模型为基础。

本文从应用角度出发,研究基于主模型技术的导弹总体结构设计方法,建立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主模型,定义设计向导,开发相应的工具,实现导弹的快速方案设计和初步性能评估、对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各类知识加以有效管理,最终提升导弹的快速研制能力。

2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过程分析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全过程[4,5],如图1所示。

将型号总体结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弹身气动外形要求、弹身布局要求、结构形式要求等作为设计输入,完成弹体总体结构设计参数的分解,并完成弹体总体结构设计初步方案,计算其几何特性和质量特性,检查和设计输入的相符性。完成弹体总体结构的初步布局方案后,进行全弹结构的参数分解,继而进行全弹各项结构特征的详细设计,包括头翼、舱段、分离面、整流罩、连接形式等等。详细设计完成后,形成全弹的总体结构模型,对模型进行各项分析,包括弹体的几何特征、质量特性、吊挂的疲劳特性、弹体的强度刚度特性等,并能够按照给出的优化目标进行质量最优、几何最优等优化分析。上述过程经过反复迭代设计后,最终的设计结果应和任务输入的要求一致,输出结果包括:弹体的布局设计、弹体各结构特征的详细设计、弹体的各项特性的分析结果。

3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主模型

产品主模型包括与产品有关的几何和非几何信息,用来为产品全生命周期中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应用提供服务。通过分析导弹的总体结构设计过程,结合产品主模型的概念,本文定义满足多学科优化所需的动静态信息结构,构成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主模型。通过模型转换接口的扩展,在一定的规则描述下为不同的应用视图提供所需的模型,从而将主模型扩展为各应用视图所需的模型。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主模型包括:参数化模型,导弹总体结构控制模型,模型转换接口,规则描述集。如图2所示。

3.1 参数化模型

导弹结构主要由导引头、舱段、舵面、翼面、吊挂、整流罩等组件构成。对于不同型号的导弹,各组件的细节参数及布局定位不同。将导弹各个组件创建为参数化的模型,有利于组件的重用,实现快速的结构布局。表1为需要创建的参数化模型。

参数化模型不仅需要定义各组件常被修改的尺寸以及形状控制参数,还需要标识该参数化模型在导弹整理模型中与其他参数化模型发生装配关系的特征。这些用于装配的特征,将在结构控制模型的装配阶段被获取,用于添加装配约束关系。

3.2 基于骨架的导弹总体结构控制模型

如图3所示,总体结构模型的控制过程为:依据用户输入的布局信息,获取相应的通用参数化组件,利用克隆技术和规则描述集中定义的文件命名规则,将通用参数化组件实例化为该型号的组件,然后采用特征识别技术读取实例化模型中用于装配的特征面,利用自动装配技术在获取到的特征面上构造装配关系并生成装配队列,依次完成舱段与接头的装配,吊挂与弹体,翼面与弹体,舵面与弹体以及其他组件与弹体的装配。

总体结构控制模型采用骨架结构,该骨架结构由五大部分组成:舱段及其接头,翼面及其接头,舵面及其接头,吊挂,整流罩。根据布局信息,将各组件按照其在骨架中的位置,组装为完整的模型。总体结构控制模型实例化参数化组件的过程采用克隆技术,不仅修改文件名,同时修改装配体文件中记录的文件引用关系。不同型号的导弹,组件数目会有差异,因此骨架结构需要能动态的扩展,适应不同型号导弹的装配。

装配约束分为两种:组件位置定位和配合面约束。位置定位主要有坐标移动,旋转。配合面约束主要有平面贴合,平面对齐,柱面贴合,同心,同轴等。位置定位与配合面约束方法的种类是有限的可枚举的几种,骨架结构定义这几种配合面约束和位置定位的实现方法,组件装配操作转换为动态的在两个组件间生成特定的装配约束,实现与组件数目无关的装配。

控制结构模型需要有相应地装配约束生成队列,控制装配约束关系生成顺序。对于导弹来说,装配次序为:先装配弹体,包括导引头与其右接头装配,舱段1与其左接头装配,舱段1与其右接头装配等;装配完弹体,再定位吊挂、舵翼面等;然后依次添加吊挂与弹体的装配关系,气动力面与弹体的装配关系。

总体结构控制模型利用模型转换接口,在规则描述集的指导下,对导弹结构模型进行相应处理,如特征弱化、理想化模型、几何忽略,将结构模型转换为应用视图所需的模型,如详细结构设计模型、方案分析模型等。

导弹结构控制模型在各个应用视图修改相关模型后,根据规则描述集定义的驱动规则,利用修改后的模型驱动全部模型的更新,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如图3所示,总体结构控制模型将获取详细结构设计的结果,再次执行特征读取,特征面约束添加等操作,更新全部模型。对于方案分析的结果,控制模型提供两种方式来实现根据分析结果驱动模型的更新,一种方式是修改布局信息,完整地执行模型生成过程,另一种是再次进行模型转换,进行结构详细设计。

3.3 模型转换接口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涉及的应用视图有质量特性计算,结构详细设计,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公差分配。各应用视图所需模型数据并不完全一样。对于质量特性计算模型,仅需提供各个组件模型的几何信息与材料信息,无需装配信息。对于结构详细设计模型,仅需提供所选择的组件。对于模态分析与静力学分析,仅需提供理想化了的模型,如去掉了圆角、倒角等特征,提供关键特征的中位面信息。

不同的应用视图提供所需的模型,通过模型转换接口提供。如图4所示,依据布局信息装配而成的结构模型,经过模型转换接口的处理,为方案分析模块提供了全弹分析模型、部件分析模型,为结构设计模块提供了结构设计模型。模型转换接口定义了各种模型转换的过程,转换的依据是规则描述集里定义的转换规则。例如,为了得到全弹分析模型,模型转换接口主要定义的操作有:特征弱化(去掉倒角,圆角),几何忽略(忽略小的组件,如吊挂),抽取中位面。这些操作的实现细节,在规则描述集里定义。

3.4 规则描述集

规则描述集定义了模型转换接口应遵循的规则,主要有模型理想化规则、配合面简化规则、几何忽略规则、中位面抽取规则、组件命名规则等。

模型理想化规则是以往设计经验的总结,描述了可弱化的特征,例如,对于分析模型,可去掉圆角、倒角特征,可去掉尺寸较小的孔特征。配合面简化规则主要定义各个配合面(如舱段与舱段间接头配合面)的等效简化方法,例如螺纹连接,配合面为螺纹面,进行方案分析的时候,将过于复杂,可定义简化规则,从螺纹连接的分离面处构造配合面,用平面代替螺纹面。几何忽略规则描述当组件的尺寸或体积小于一定的值,则在分析模型中忽略该几何体。中位面抽取规则描述了组件模型中中位面特征的索取方法。

4 导弹总体结构快速设计系统开发与实现

基于导弹总体结构设计主模型,定义设计过程向导,将CAE仿真工具、CAD建模工具、导弹各种特性分析计算程序模块集成在一起,实现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自动化。系统结构如图5所示。

4.1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过程向导

结合导弹实际生产设计部门的工作流程建立设计向导,引导用户按步骤设计。设计过程依次为任务输入、方案布局、结构设计、方案分析、结果输出。进行某阶段的设计时,必须先完成其前面所有阶段的设计,但是设计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一个迭代、往复的过程,允许用户修改已完成的内容。

设计向导的各个阶段均有相应的功能模块实现相应的功能。任务输入主要包括型号总体结构任务书的要求、弹体气动外形要求、弹身布局要求、结构形式要求等,输入的内容存储为与主模型关联的配置文件。方案布局模块将导弹结构布局分解为舱段布局、接头布局、吊挂布局、翼面布局、舵面布局、其他布局六大部分,每部分均提供人机交互接口供用户选择参数化模型并描述定位信息,引导用户完成全弹结构布局。布局结果存储为与主模型关联的配置文件。详细结构设计模块获取主模型提供的结构模型,通过参数菜单的形式引导用户对模型进行修改,并支持用户自行添加特征。详细结构设计的结果将驱动主模型的更新。方案分析模块包括全弹静力学分析、部件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质量特性计算、几何特性计算等内容,各分析内容由相应的应用视图完成。结果输出模块提供自动化的接口,生成导弹总体结构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布局信息、三维模型、分析结果等。

4.2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应用视图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过程涉及的学科应用视图有CAD建模,CAE仿真以及相关功能程序模块。各视图通过导弹总体结构设计主模型联系,协同完成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建模与分析。

CAD应用视图主要功能是提供主模型的结构模型,完成几何以及非几何信息创建,如组件结构设计、特征添加、材料特性添加。CAE应用视图完成模型的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自动添加载荷与约束,并自动调用相关的有限元解算器完成对全弹、部件的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程序计算包提供的程序有质量特性计算,几何特性计算。质量特性计算完成对全弹总质量、质心的计算,并能自动计算各组件的质量与质心,还能完成全弹质量公差、质心公差的分配,完成转动惯量与惯性矩的计算。几何特性计算程序完成对全弹直线度偏差、扭转偏差、同轴度偏差的分配。

4.3 导弹总体结构设计型号管理

系统按型号来管理资源,数据库存储的所有资源均通过型号ID来标识。系统存储的资源主要包括主模型的所有数据,如参数化模型,结构控制模型,全弹静力学分析模型,部件静力学分析模型,该型号的载荷与约束环境,布局信息,几何特性分析结果,质量特性分析结果,各静力学分析结果等。

数据库中的所有资源,通过其型号ID来标识其所属的型号,型号ID是所有资源共有的属性。通过型号管理功能,实现在已有型号的基础上进行新型号的设计。已有型号组成实例库,这些实例均是在设计向导的引导下完成的,因而,在进行新型号设计时,能通过型号ID来检索实例库中已有型号的相关数据并赋给当前型号,当前型号设计结束后,其结果在数据库中将自动成为一份新的型号实例。随着系统设计的型号增加,实例库将不断地扩充,这很好地实现了设计知识重用,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

4.4 实例验证

本文采用某型号导弹设计的要求来验证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系统的可行性。

任务要求为:弹长2240mm±3mm,弹径127mm±1mm,质量85kg±1.5kg,质心位置1210mm±15mm。

方案布局为:弹体划分为5 个舱段,头舱选择半球导引头。有一组翼面,距离导引头前端顶点700mm处,翼面形状为四边形翼面,共有四片,轴对称分布。有一组舵面,距离导引头前端顶点2250mm处,舵面形状为三边形舵面,共有四片,轴对称分布。

提交数据后,系统根据布局信息,自动装配而成的布局模型如图6所示。

经过模型转换,自动生成的静力学分析模型如图7所示。

添加相应的载荷和约束情况后,系统自动提交给NASTRAN计算并自动显示静力学分析结果如图8。

运行结果显示,该系统可以稳定准确地根据布局要求自动组装出结构模型,并能自动完成模型的转换和相关工具软件的自动化驱动。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导弹传统总体结构设计过程的分析,建立了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主模型和导弹参数化模型库,创建了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的过程向导,引导用户按步骤完成导弹总体结构设计。开发了导弹总体结构快速设计系统,并结合实例数据进行了系统有效性验证,说明了导弹总体结构设计主模型定义的有效性,达到了导弹快速设计和系统集成的目的。

摘要:产品主模型技术是复杂产品研发平台的核心和基础。针对当前导弹武器设计的快速性和设计过程集成性的要求,文中通过对传统导弹总体结构设计过程的分析,研究并建立了导弹总体结构设计主模型。导弹总体结构设计主模型包括参数化模型,导弹总体结构控制模型,模型转换接口,规则描述集。开发了基于主模型的导弹总体结构设计系统,创建了设计向导,并结合实例对上述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有效性验证。

关键词:主模型,导弹总体结构设计,设计向导

参考文献

[1]郭连水,李峥.叶片设计优化中智能主模型技术的研究[J].汽轮机技术,2008,50(1):16-19.

[2]袁清珂,张道林,曹岩,等.产品主模型技术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1999,10(1):12-15.

[3]ZHENG J Q,et al.An Intelligent Master Model of ComputerAided Process Planning for Large Complicated Stampings[J].Journ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2005,13(2):103-112.

[4]余旭东,葛金玉,段德高.导弹现代结构设计[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5]韩品尧.战术导弹总体设计原理[M].哈尔滨市: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

应用文的总体结构 篇8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原则;注意问题;改进提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着。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它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后期的使用价值与使用功能,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还应该是建筑物满足功能、造型、经济、环保等要求。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会有四个工作环节:(1)应该对当地的地理环境、位置等进行分析,然后设计出合理的方案;(2)根据建筑物的整体要求来采取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3)通过相应的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构件进行设计;(4)将上述所有结合起来,描绘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图纸,以便后期的施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设计师应该注意的原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安全可靠、使用功能好、经济、造型美观、施工简便。

1.建筑结构设计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1.1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1.1.1抗震问题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地震灾害,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这些地震灾害中可以看出,我国仍有一些地区的建筑物不够稳定,不能够达到规定的抗震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人口伤亡率以及经济损失,只有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水平,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水平。在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对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设计已有明确指出。要想在实际工作中使施工人员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就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负责,还应该对人们的生命安全负责,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将所有因素全面考虑,是建筑物充分体现其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1.1.2结构设计中偷工减料,钢材不足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建筑单位的工作人员为了谋取更多利益,节省经济成本,就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采用不符合规定的建筑材料,一方面降低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以及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使建筑物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忧患意识,一定要事先考虑之后在进行设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1.1.3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问题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设计师由于入行不深,没有专业的设计知识以及丰富的时间经验;(2)建筑公司没有对设计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使设计人员只懂得设计,不能全面考虑影响因素,以致于建筑工程只达到美观效果,质量却无法保证;(3)在建筑公司进行商讨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岗位,往往不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的情况虽为少数,但依旧不可避免。由此看来,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先进的技术以及个人的经验,从而设计出质量好、造型美观的建筑物。

1.2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1.2.1楼板设计问题

楼板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将屋面或者楼面的负荷传递到建筑物周边的梁或者墙面上,在此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要对建筑物周边的构件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其安全。只有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影响因素考虑周到,才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更加细心,通过自己的知识技术以及设计经验进行全面的设计。

1.2.2关于箱、筏基础底板挑板的阳角问题

虽然在建筑工程中,阳角的占用面积极小,但对其设计与施工却不可忽视,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个直角或者斜角。另外,如果基础工程中底板钢筋是属于双排双向结构,并且其悬挑部分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其阳角我们就可以省去加辐射筋的工作。

1.2.3主梁有次梁处加附加筋

一般应优先加箍筋,附加箍筋。可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必须加附加筋。

2.建筑建构设计改进提高的几点建议

2.1未来建筑结构设计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的新方式

2.1.1让概念设计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为避免无必要的繁琐计算,概念设计应运而生。根据抗震设计的复杂性,难以精确计算而提出来的一种从宏观上实现合理抗震,同时为抗震计算创造有利条件,使计算分析更加便捷,结果更好的反应实际情况。

2.1.2应用先进的计算理论。

采用最优化设计,方案优化等先进科学的设计方法、设计理论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1.3采用主动设计

未来的设计除考虑质量安全问题还应考虑降低作用效应,从而降低成本,节约国家投资,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2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安全意识

结构设计是个系统、全面的工作,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基本功,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和章程的含义,善于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2.3鼓励创新设计,开展科研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为了展示独特的建筑,建筑结构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鼓励创新技术,发扬创新精神,将会在建筑业中展现出更优秀的作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理是显然的,这对于任何行业都适用。

2.4提高材料利用率,提倡节约

国家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越利用率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有不少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用钢量,已超过国外同等高度钢结构的用钢量,其不合理可见一斑。节约钢材也同样是结构设计工程师的重要职责。到达钢材利用率的最大化用尽量少的材料完成建筑物的各种功能。使用轻质、高强的建材,将使建筑结构设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5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建筑规范设计建筑结构

经济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建筑结构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规定。为了提高建筑的质量,消除安全隐患,规定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修改。建筑设计人员认真负责,在工作中发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行为及时提出异议以及解决方案,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多的为人们考虑周全。

3.总结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前提基础,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业人员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灵活创新的思维和严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建筑结构设计是经验性很强的工作,善于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严格遵守规范和规程也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建筑结构设计,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不断提高,建筑更加卓越,更加完美! [科]

【参考文献】

[1]孔雅莎.建筑结构设计杂谈[J].建筑结构,2006,03.

[2]熊煜.建筑结构设计中若干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09,05.

上一篇:工会工作者个人年度总结下一篇:浅谈中考高效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