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激励员工(精选8篇)
李红
激励机制是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要手段,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员工的潜力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但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员却可发挥出潜力的80-90%。因此让每个员工处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所追求的理想状态。激励机制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包括对工作本身的兴趣、价值、挑战性以及员工的责任感、成就感、荣誉感,类似于精神激励;外在激励是根据员工岗位工作实际绩效,给一定的工资福利和提升机会,让员工感受到自我实现的价值,类似于物质激励。
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经营质量的优劣对员工的信赖愈来愈强,要使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浪潮中永保生机和活力,立于不败之地。唯一要做好的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挖掘员工的潜力,让员工视企业如家,培养员工的献身精神。要达到这些效果,我认为企业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做:
一、建立科学的基层管理办法
近几年来,我厂为激励员工立足岗位多奉献,大胆探索提高基层管理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实行了以人为本的基层规范化管理。
基层规范化管理办法的基本内容是“三定”、“一争”、“三按”、“三干”、“三落实”,即31333管理法。“三定”是定岗、定责、定薪;“一争”就是竞争上岗; “三按”就是按工作指令、按工作流程、按岗位工作标准操作;“三干”就是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三落实”就是任务落实、考核落实、兑现落实。
具体实施:我厂以劳动定额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依据,详细测定操作工人的操作范围、操作内容、操作程序、工作量大小,合理配置岗位和操作人员,即定岗位和定员;在“定岗”的基础上,我们又确定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也就是定责。在“三定”中,我厂把“定薪“做为极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它是对每个岗位在同一时间内付出劳动量和创造劳动成果的相应报酬标准,是对职工辛勤工作的肯定和认可。为了做好定薪工作,我厂又按照各岗位的责任大小、重要程度、生产工艺地位、技术水平的高低等,确定各岗位工资标准及奖金分配系数。通过认真、细致的岗位分析,使不同的岗位具有不同的岗位工资。专业技术岗岗位工次是780-860,如轻烃操作岗岗位工资是820-860,化验岗岗位工资是760-810,后勤岗岗位工资600-660等等。在奖金的分配上,也依据这一原则依次拉开挡次。优秀技术人才1.3,倒班班长最为1.2,倒班班员为1.15,大班为1.0等,由于岗位工资和奖金被合理地拉开了差距,有效地激励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工作完成的情况如何,关键是检查和考核是否到位,为了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我厂在每一月底进行厂对基层单位、基层单位对车间、车间对岗位的逐级考核,将考核的结果公布与众,按预定的标准进行严考核、硬兑现。通过这激烈的岗位竞争,员工自尊心大大增强,谁都不甘心落后,工作中力争先进。我厂自实施基层规范化以来,成效 显著,管理水平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二、建立与岗位最佳匹配的公平竞争机制
据报载,某企业创业之初,员工的工作热情高涨,很快在行业林立的大市场寻得一席之地,并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壮大之后的企业效益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以前。老板反复分析查找原因,发现在创业成功之后,忽视了员工竞争激励机制的建立。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独特的知识、技能和个性。每个岗位都有才适其用的优秀人才。但长期的计划调配制度压制了不少优秀员工创造性的发挥。为了能最充分地利用这些人力资源,企业应在适当的条件下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员工进行分析。具体方案就是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选材、岗位标准等公布于众,建立公平的竞争制度,从而使人与岗达到最佳匹配。多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在国企的各级干部岗位上竞争工作显得是十分薄弱。某人一旦走上干部岗位,不管他的能力多么不适应当前的岗位,不管他的工作能力多么平平常常,领导不忍心将他“削职为民”,平稳地使他告老还乡,这就使许多贤能之士不能脱颖而出,使整个群体缺乏生机和活力。为此,我们要做好人与岗位的匹配工作,必须建立起竞争上岗机制。竞争是无形的“鞭子”鞭策人们自我更新,奋发向上。比如海尔集团将员工分为三类:优秀员工、一般员工、试用工。“三工”不是一成不变的,海尔规定,任何一个海尔员工,经若干次考核后不合格就会变会试用工;再经若干次次考核不合格就要被企业所淘汰。通过竞争上岗使优胜劣汰,从而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现制度化,尤其是真正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国企员工队伍中至关重要。力争公平可以取代奖金,已成为广大员工努力工作的最基本动力。如海尔集团把考核标准细化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人,考核标准上至总裁、副总裁下至一般员工都适用,考核结果公布在全厂员工都看到的业绩板上。
国企员工通过公平的竞争机制来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最佳匹配。但在企业员工管理中应考虑到各个阶层员工的不同心态,应当分层建立各自不同的竞争机制,使管理者、技术人员、一般操作人员在公平统一的制度下实施多层次的动态竞争机制。用公平的制度对员工进行合理的交流,努力将适当的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以激发员工岗位成才的激情,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规范的竞争环境中逐步升华。
三、营造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气氛
员工们大多都是快乐的、积极的、热爱生活的,他们希望在工作中也能有这种体验。一般而言,他们最大心理压力来自周边人际关系,如:员工们会因为失败而产生挫折感,会因为竞争的压力而产生紧张感,也会因为受到领导或同事的误解而产生委屈感,这种不健康心态大大影响了他们在工作中积极性的发挥。
做为企业领导首先要尊重、信任、理解员工,倾听他们的难处,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让他们感到领导的温暖,营造鱼水相融、荣辱与共的工作氛围。当员工犯了错误,在批评员工时要掌握分寸,注意场合,要对事不对人,让员工真正认识到他的错误,痛改前非。其次通过内部沟通有针对性地改进管理办法,调整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如果管理者能和下属打成一片,那么这种关系的基础一定是真诚的,若能通过对自己的言行和过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就能更好地与下属相处,从而也会从员工们那里得到最真诚的回报。
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增加员工之间相互交流,增进相互之间的进一了解,也是更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做好这一点,近几年来,我厂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如每月一次的班组劳动竞赛、每季度一次的达“三标”检查、每年一次的安全知识竞赛、每两年一次的技术大比武、每逢节日的文艺汇演、球类、棋类及书法比赛等活动。当然这些场合,我们的管理层都积极参与,这一点对员工们来说非常重要,足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岗位中重要的一员。在这些比赛活动中对成绩突出的给于了丰厚的奖励,如去年春天还组织优秀技术人才、劳模和辛苦工作在一线的倒班班长外出旅游。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员工们之间相互交流,增进感情,还可使他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良好的放松,从而感到努力工作给他们带来的欢乐。工作时自然而然地更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使工作效率更高。
四、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创新的主体
关键词:现代企业,员工,激励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则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它是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提高其满意度,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下去。因此也可以说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结合
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既是激励的主要模式,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内部使用得非常普遍的一种激励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金钱是万能的”思想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中滋长起来,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但在实践中,不少单位在使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耗费不少,而预期的目的并未达到,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反倒贻误了组织发展的契机。例如有些企业在物质激励中为了避免矛盾实行不偏不倚的原则,极大地抹杀了员工的积极性,因为这种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非常不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平均等于无激励。而且目前中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力量在物质激励上大做文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美国管理学家皮特(TomPeters)就曾指出:“重赏会带来副作用,因为高额的奖金会使大家彼此封锁消息,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整个社会的风气就不会正。”因此企业仅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只有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在二者的结合上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创建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
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用一定的文化塑造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2. 制定精确、公平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在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一套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并且把这个制度公布出来,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使这种外部的推动力量转化成一种自我努力工作的动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在制定制度上要体现科学性,也就是要做到工作细化,对此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3. 多种激励机制的综合运用
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特点而采用不同的激励机制,例如可以运用工作激励,尽量把员工放在他所适合的位置上,并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一下工作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培养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可见工作激励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可以运用参与激励,通过参与,形成员工对企业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我国企业职工参与企业决策和企业管理的渠道有许多,其中,职工通过“职代会”中的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较为普遍。但“职代会”目前存在一种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现在荣誉激励的方式在企业中采用的比较普遍,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在西方的企业中也普遍采用,例如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他就被批准为“百分之百俱乐部”成员,他和他的家人会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的雇员都将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得那份光荣。这一激励措施有效地利用了员工的荣誉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事实上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是采用适合本企业背景和特色的方式,并且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创建合理的企业文化,这样综合运用不同种类的激励方式,就一定可以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实施
联想集团的激励模式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多层次激励机制的实施是联想创造奇迹的一个秘方。联想集团始终认为激励机制是一个永远开放的系统,要随着时代、环境、市场形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这首先表现在联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激励机制,对于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联想人公司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物质生活基本满足;而进入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联想人对物质要求更为强烈,并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从这些特点出发,联想制定了新的、合理的、有效的激励方案,那就是多一点空间、多一点办法,根据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特点激励多条跑道。例如让有突出业绩的业务人员和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而不是煞费苦心地往领导岗位上发展,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因为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员和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样他们就把所有的精力和才华都投入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中去,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工作效益和业绩。联想集团始终认为只激励一条跑道一定会拥挤不堪,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其次是要想办法了解员工需要的是什么,分清哪些是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哪些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哪些是现在可以满足的和是今后努力才能做到的,总之联想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把激励的手段、方法与激励的目的相结合,从而达到激励手段和效果的一致性。而他们所采取的激励的手段是灵活多样的,是根据不同的工作、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制度,决不能是一种制度从一而终。
三、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在年龄方面也有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在文化方面,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这是因为他们在基本需求能够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而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在职务方面,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四、企业家的行为是影响激励制度成败的重要因素
企业家的行为对激励制度的成败至关重要,首先是企业家要做到自身廉洁,不要因为自己多拿多占而对员工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是要做到公正不偏,不任人惟亲;要经常与员工进行沟通,尊重支持下属,对员工所做出的成绩要尽量表扬,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最后是企业家要为员工做出榜样,即通过展示自己的工作技术、管理艺术、办事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意识,培养下属对自己的尊敬,从而增加企业的凝聚力。总之企业家要注重与员工的情感交流,使员工真正在企业的工作得到心理的满足和价值的体现。当然在激励中也不能忘记对企业家的激励,最近国家出台对企业家的年薪制就是要充分调动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
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尽管有一些研究者考虑到了员工在工作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却很少有研究关注到这种压力对员工所提供的顾客服务质量的影响。尤其在经济低迷时期,当组织自身的变革(如裁员)威胁到员工的工作保障时,员工的情绪将更容易产生大幅度的波动,身心俱疲不堪重负的员工将更难以提供令顾客满意的高质量服务,这将不可避免的会引致企业陷入更深的恶性循环困境。来自香港大学的万雯(Echo Wen Wan)副教授和香港理工大学的陈华(Kimmy Wa Chan)副教授在《营销学报(Journal of Marketing)》2012年1月刊上联合发表论文How Can Stressed Employees Deliver Better Customer Service?The Underlying Self-Regulation Depletion Mechanism,探讨了在不同类型的服务中,控制耗竭(regulatory depletion)影响置身于工作压力下的疲惫的员工进行顾客服务的过程和机理。作者回顾和整合了员工服务绩效、工作压力以及控制耗竭机制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运用控制耗竭理论描绘和分析了不同的工作压力对员工提供的服务绩效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在研究中,作者把服务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顾客抱怨处理(Customer Complaint Handling Performance,CCHP)为代表的需要较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另一类是以顾客导向的角色外服务(Customer Directed Extra-role Performance,CDERP)为代表的仅需要微弱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基于这样的分类,作者试图通过对自我调控、工作压力和服务之间的关系构建来回答这样三个关键的研究问题,即工作压力如何影响员工在需要较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如CCHP)和仅需要微弱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如CDERP)中的绩效?工作压力下员工的服务表现是基于怎样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员工在工作压力下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恢复和保持他们的良好状态?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处理顾客抱怨和提供服务的时候,会通过调控自身的外在行为,如保持微笑的面部表情去安抚顾客。为了应对工作压力,员工会运用自我调控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负面情绪,转变负面的想法和抑制不良行为,同样,处理顾客抱怨的过程中也需要员工运用自我调控能力。根据控制耗竭理论,每个人自我调控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应对工作压力与处理顾客抱怨在运用员工自我调控能力方面就形成了冲突,工作压力可能会影响员工处理顾客抱怨的服务绩效。另外,顾客和员工本身双方都有着自我服务的倾向,当员工觉得顾客所抱怨的问题是由外部环境所造成的,或者甚至是由顾客自身所造成的,员工在处理这样的顾客抱怨时就会觉得气馁而充满受挫感。如果服务人员感知到顾客不讲道理,这也会触发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的防御行为,比如跟抱怨的顾客争论甚至吵架。由此可见,当工作压力较大时,员工在服务提供过程中自我调控的能力便会降低,从而较容易导致疲惫和服务状态失常。
但是,工作压力对自我调控能力需要不同的服务的影响是不同的。员工因为工作压力的存在,需要消耗一定的自我调控能力,这将直接损害需要较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如顾客抱怨处理)的绩效,但不会损害仅需要微弱的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如顾客导向的角色外服务)的绩效。这两类服务任务都会消耗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及相应的资源,如时间和精力等。而CDERP(顾客导向的角色外服务)与CCHP(顾客抱怨处理)相比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自我调控能力的需要。CDERP比较不会成为员工自我调控能力的负担,因为员工自愿且很愉快地实施这样的服务,而不是受某些规则或客观规范的敦促所致。
研究发现,工作压力对CCHP和CDERP这两类服务的绩效有着不同的影响。员工的疲惫感及内在工作动机作为中介变量作用于工作压力对服务绩效的影响。工作压力通过员工对疲惫感的感知而发生中介作用,对需要较高自我调控能力的服务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然而,工作压力对CDERP有正向的影响,这意味着工作压力对服务绩效的影响并非如惯性思维中所认为的总是负面的。如果工作任务仅仅需要比较微弱的自我调控能力,工作压力的不良影响就会被缓解甚至可能反转而成为积极影响。当员工内在工作动机表现为自愿而愉快的时候,即便处于工作压力环境下,员工也会感到快乐并在工作压力中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如得到顾客的褒扬和领导的博识。
关于工作压力对CDERP的积极影响的意外发现,跟Netemeyer、Maxham和Pullig(2005)的研究结论背道而驰。作者给出的解释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Netemeyer、Maxham和Pullig研究的是工作——家庭层面的冲突造成的压力,而这篇文章中研究的是直接来源于工作本身的压力,这种源于工作的压力提升了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另一方面,这篇文章之所以发现工作压力对CDERP的不良影响较少,或许是因为在研究中员工承受的工作压力层级(M=4.63)较低,而Netemeyer等学者的研究中员工承受的工作压力层级(M=5.55)较高。除此之外,其他潜在原因可能还包括情境因素或文化差异因素等。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上级支持(supervisory support)和换位思考(perspective taking)可以帮助员工在工作压力之下缓解压力对自我调控能力的需求,消弭负面影响,以实现和保持高质量的CCHP。作者认为,上级支持会补充和增强员工的自我调控能力,而换位思考则鼓励员工转换考虑问题的视角。提供更好的上级支持或者鼓励员工进行换位思考,可以帮助员工缓解CCHP的控制耗竭效应:作者发现,尽管人们在承受压力时会感到更加疲惫,但其所提供的抱怨处理服务并没有被疲惫感所影响。这样的发现促使我们深入地探讨在控制耗竭效应方面,作为潜在的中介变量的内在工作动机基于上级支持或换位思考的缓和作用。
产品本身的完美从来都是相对的,没有哪一种产品的合格率能够达到100%,而良好的顾客服务能够显著地提升顾客的正面评价,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这篇文章的发现,对于如何管理处于工作压力下的员工,如何指导员工提升自我调控能力,如何进行工作干预制度再设计和重新配置人力资源,通过上下级关系的互动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均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企业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中的员工也面临着日趋严峻的挑战与考验,由此而带来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员工压力过重,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工作,并持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绩效。因此,要求员工做到保持最佳工作状态,企业就需要向员工提供一些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支持和帮助,让员工能体会到来自组织的关心和认同。这样做比企业单纯地利用奖惩制度来激励和规范员工行为要更能激发员工内在的工作动机,从而实现卓越的企业绩效。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员工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标准工作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问题,特别是服务型企业中与客户直接打交道的员工就更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因此企业需要给予员工职业培训的机会,以不断提升其应对冲突的自我调控能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员工工作中承受的压力可能难以消化,企业管理层可以考虑适当给予工作压力较大的员工更多的自由度,以调整其工作方式或工作时间,甚至可以考虑设立员工心理辅导中心,帮助员工把不良的工作压力影响转化为正面的工作动力。
员工是企业活力的源泉,为使每位员工都有爱岗之心,献身之志,管理者必须注重激励员工的士气。把蕴藏在每位员工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怎样运用激励原理调动公司员工积极性呢?从一些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成功经验,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归结五种。
第一、关怀激励
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员工合理的物质利益愿望满足了,就能促进经营的发展。反之,员工的经营活动如果不与物质利益有机结合,员工就不会关心经营好坏。因此,每个管理者都要掌握员工的心理需求的结构和变动规律。现在,有的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对管理者不满意,有的是因为个人碰到不顺心的事,管理者采取漠然态度是不妥的,而应该处处关心员工的痛痒,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促成上下之间的感情融洽。从而激发起高度责任感和主动性。进一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实践证明,管理者关怀员工,仁爱下级,就能产生向心力和推动力。
第二,目标激励
这是让员工把个人目标,企业目标整体结合起来,形成目标链锁,从而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的一种方法。其好处首先在于能使员工看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一旦达到目标便会获得一种满足感。其次是有利于上下左右之间的沟通,减少了达成目标的阻力。三是能使员工个人利益与整个企业的目标得到统一。经营管理中,企业发展目标应与员工的合理需求相结合,体现企业、个人利益的一致性。让职工深刻理解生产经营每进一步,企业兴旺发展、个人的满足程度就会高一层,鼓励他们为实现企业目标而积极努力。企业总体目标及各层次的目标也都应当让员工参与讨论制订,员工参与程度越深,其责任感也就越强。如果只是由管理者来制订目标,就会减低目标的诱发力量,使目标成为纸上划划,墙上挂挂,到头还是一句空话。目标应明确任务和要求,考核标准及奖励方法使每位员工明确无误地围绕目标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激励员工为完成目标任务奋斗。
第三,支持激励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经济工程设计,是任何领导者单个人所无法胜任的。因此,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善于启发群众出主意,想办法,支持群众的创造性建议,把群众中蕴藏的潜力挖掘出来,形成集体的智慧,这样企业就会在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走向繁荣。第四,强化激励
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对员工“正强化”激励的方法主要是表扬和奖励。为了使奖励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要相辅相成。奖励还要分及时奖励和延时奖励。及时奖励是在某种目的达到后及时奖励,它能迅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产生积极的动力;延时奖励,看巩固、看发展,年终进行奖励。“负强化”激励的方法主要是批评和惩罚。为使“负强化”激励收到更好的效果,要注意遵循事先警告原则,惩罚标准务求宽严一致,不搞畸轻畸重。在企业管理中,“正强化”与“负强化”都要使用,不可偏废,由于人人都有“尊重”的要求,应尽量要采用“正强化”激励,尤其要多作公开的表扬。
第五,数据激励
衡量一个员工对企业贡献大小,就要将他在扩大商品生产、销售,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费用等方面的数据表示出来。用数据来表示成绩和贡献,最有可比性和说服力,也最能激发人的进取心。数据激发包括很多内容,如逐月公布,员工的各项经营活动指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率、缺勤率、新突破记录等。
利益+人情=共同富裕, 利益+利益=共同富裕, 利益+发展空间=共同富裕,这个发展空间包括的就多了:技术上的成长、职位上调等等。利益+人情=共同富裕,人情+钱, 企业文化
★ 报酬大概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财务报酬,一种是心理报酬。在财务报酬方面,一般企业常忽
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没有将薪酬和员工的表现结合在一起。不论公司的业务成长或衰退,员工的所得都领固定的薪水。但问题是,今天的环境变化激烈,公司应该让员工薪酬反映公司的现状,员工才会産生和公司共存共荣的感觉,公司文化才不会和外界脱节。企业在薪酬上常忽略的第二个问题是,薪酬结构没有鼓励团队合作。不论公司自认爲属於哪种团队,薪水结构往往和公司强调的团队精神毫不相关,大多数薪酬制度都鼓励个人绩效。柯维认爲,这和缺乏互信有很大的关系。但如果你让员工一起来决定薪资标准,就可以扭转这个局面。大家就会産生一种团队感,也会了解每个人对团队有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柯维还建议企业应该善用三种心理的报酬:
1、社会报酬。创造一种归属感、友谊和公平性。当员工感觉充分融入企业中,而且觉得有趣,就是对他最好的回馈。
2、心理回馈。让员工觉得他的才能受到肯定、发展,而且被公司所运用。
3、精神报酬。让员工産生一种感觉:我的工作很有意义。这时,不论报酬多寡,都非常能够激励他全力以赴,投入工作。柯维强调,只有善用财务报酬和心理报酬,才能让企业激励员工发挥最大的潜力。
▼激励措施方案
★
1、目标激励通过推行目标责任制,使企业经济指标层层落实,每个员工既有目标又有压力,产生强烈的动力,努力完成任务。
★
2、示范激励通过各级主管的行为示范、敬业精神来正面影响员工。
★
3、尊重激励尊重各级员工的价值取向和独立人格,尤其尊重企业的小人物和普通员工,达到一种知恩必报的效果。
★
4、参与激励建立员工参与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制度和职工持股制度,提高员工主人翁参与意识。
★
5、荣誉激励对员工劳动态度和贡献予以荣誉奖励,如会议表彰、发给荣誉证书、光荣榜、在公司内外媒体上的宣传报导、家访慰问、流览观光、疗养、外出培训进修、推荐获取社会荣誉、评选星级标兵等。
★
6、关心激励对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关心,如建立员工生日情况表,总经理签发员工生日贺卡,关心员工的困难和慰问或赠送小礼物。
★
7、竞争激励提倡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有序平等竞争以及优胜劣汰。
★
8、物质激励增加企业家、员工的工资、生活福利、保险,发放奖金、奖励住房、生活用品、工资晋级。
★
9、信息激励交流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进行思想沟通,如信息发布会、发布栏、企业报、汇报制度、恳谈会、经理接待日制度。
★
10、文化激励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
11、自我激励包括自我赏识、自我表扬、自我祝贺。
★
12、处罚对犯有过失、错误,违反企业规章制度,贻误工作,损坏设备设施,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败坏企业声誉的员工或部门,分别给予警告、经济处罚、降职降级、撤职、留用察看、辞退、开除等处罚。
三、激励策略 企业的活力源于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由于人的需求多样性、多层次性、动机的繁复性,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应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动机激发手段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企业的综合活力,达到最佳状态。
1.激励员工从结果均等转移到机会均等,并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2.激励要把握最佳时机。——需在目标任务下达前激励的,要提前激励。——员工遇到困难,有强烈要求愿望时,给予关怀,及时激励。
3.激励要有足够力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对造成巨大损失的予以重罚。——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技巧,达到以小博大的激励效果。
4.激励要公平准确、奖罚分明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做到考核尺度相宜、公平合理。——克服有亲有疏的人情风。——在提薪、晋级、评奖、评优等涉及员工切身利益热点问题上务求做到公平。
5.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注重感化教育,西方管理中“胡罗卜加大棒”的做法值得借鉴。
6.推行职工持股计划。使员工以劳动者和投资者的双重身份,更加具有关心和改善企业经营成果的积极性。
7.构造员工分配格局的合理落差。适当拉开分配距离,鼓励一部分员工先富起来,使员工在反差对比中建立持久的追求动力。
在那个时候,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我到现在唯一还记得的一件事就是工作场合的绝大部分问题实际上都是管理问题。虽然这种说法在当时提出来是为了提高质量,但对于我来说,它有着更广泛的意义。
我总是把它当成一条能够提高各种管理和组织系统效率的公理――也包括如何激励员工。
现在,一些人并不是为了他们的工作而存在的。他们痛恨自己的工作、痛恨同事甚至痛恨自己。另一些人则类似孩童穿上大人的衣服扮演成人。这样的人在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你的团队中也是如此,他们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被激励。
如果你竭尽全力而他们无动于衷,那么就干掉他们。如果由于某些原因你不能这样做,那么我就要告诉你,你要糟糕了。除非是在这种痛苦的局面下,否则绝大部分人都会愿意工作,并且愿意努力工作,只要他们感觉到……
他们的工作是被感谢、被承认的,同时也是被挑战、质疑的;
他们得到了恰当的报偿;
他们的管理层有能力,努力工作,而不是把手放在饼干罐子上。
你发现了什么?一切都取决于你,经理,为员工提供这样一个满足这些要求的环境。这并不容易,但是这个时候,你也许应该问问自己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经理?如果答案是希望成为一个卓越的经理的话,那么你就需要掌握以下十种技巧,才能够有效地激励员工:
1. 建立起无懈可击的完美职业道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四处鬼混,他们会模仿你的行为。相反,如果你认认真真地踏实工作,他们会通过模仿你来寻求你的认可。
2. 给他们灌输全局概念。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一部分。告诉他们,他们的工作对于其他人是如何重要,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3. 设立目标,让他们负责。在绝大部分的公司里,设立目标这项工作做的都不好。他们采取的方式过于自上而下,而不是自下而上,或者根本没有目标。在两者之间要保持平衡,但要想在所有的情况下都做到这一点确实非常不容易。
4. 即时、真诚地给出反馈,好,或者不好,而不是废话。要求他们也做到这一点。对于任何经理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尤其是面对一些负面评价的时候更是如此。
5. 奖励他们的成就,并为他们的失败负责。他们需要知道你站在他们身后。
6. 为他们提供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要在他们背后提供支持;否则无法成功。
7. 赋予他们能够承担的责任。不要更多,但也不要更少。如果你有一个大型的团队,那么这确实是件棘手的事情,因为这几乎是一件完全因人而异的事情。
8. 沟通。尽可能公开地进行沟通,但不要让他们知道一些无需了解的机密信息。
9. 给他们一些私人时间以便处理一些重要事情。这里指的不是跑腿这样的小事,而是他们必须在早上9点到下午5点之间完成的一些重要的事情,例如去看病。
10. 有一些同情心、人性,并且保留一些幽默感。做到这些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基本上是你个人的事。幽默感不是开一些反社会的玩笑;他们可能从来也不会读管理博客。
股权激励,是指企业经营者和职工通过持有企业股权的形式,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的一种激励行为,使股权持有者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二、为什么要进行股权激励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人力资本的拥有水平和对人力资本潜在价值的开发能力上。但传统的、简单的劳动契约无法保证知识型雇员尽最大努力、自觉工作,在管理手段上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约束。股权激励的方式恰恰可以弥补传统管理方法和激励手段的不足:
1. 在管理理念上,它通过雇员对股权的拥有使雇主与雇员的关系由原来简单的雇佣与交换关系变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
2. 在激励与约束的方法上,它通过建立所有者与雇员之间在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收益、企业价值以及事业成就等方面的分享机制,形成所有者、企业与雇员之间的利益共同体;
3. 在管理效果上,它变以外部激励为主为以雇员自身的内在激励为主;变以制度性的环境约束为主为以自律性的自我约束为主。
三、股权激励的四种基本作用
1. 激励作用
使被激励者拥有企业的部分股份(或股权),用股权这个纽带将被激励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和所有者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一起,使其能够积极、自觉地按照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要求,为了实现企业利益和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努力工作,释放出其人力资本的潜在价值,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监督成本。
2. 约束作用
约束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1)因为被激励者与所有者已经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如果经营者因不努力工作或其它原因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比如出现亏损,则经营者会同其他股东一样分担企业的损失;
2)通过一些限制条件(比如限制性股票)使被激励者不能随意(或轻意)离职——如果被激励者在合同期满前离职,则会损失一笔不小的既得经济利益。
3.稳定员工作用
由于很多股权激励工具都对激励对象利益的兑现附带有服务期的限制,使其不能轻言“去留”。特别是对于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销售骨干等“关键员工”,股权激励的力度往往比较大,所以股权激励对于稳定“关键员工”的作用也比较明显。
4.改善员工福利作用
这对于那些效益状况良好且比较稳定的企业,实施激励面比较宽的股权激励使多数员工通过拥有公司股票(或股权)参与企业利润的分享(比如美国的公司职工持股计划),有十分明显的福利效果,而且这种福利作用还有助于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利于形成一种以“利益共享”为基础的企业文化,
四、针对不同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方法选择
股权激励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在企业的应用中,还不断地有新的股权激励方式被创新出来,而且各种单一股权激励手段的配合使用又可以演化出更多的组合式股权激励工具来。所以企业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和所要激励的对象的不同,结合各种股权激励工具的作用机理,选择适合本企业的、有效的股权激励方法。
1.针对经营者和高级管理人员
股权激励的主要目的是要产生正面激励与反面约束的双重效果,为此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大多数企业应主要采用以限制性期股结合分红权为主的股权激励方式。
这里“期股”指明实施激励的股权来源和被激励者取得股权的方式;“限制性”则对被激励者权利的兑现条件加以限制,主要体现“约束功能”;外加“分红权”则在“期股”本身具有的激励功能之上再加强其正面激励的效能,同时也是对被激励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肯定。
除此之外,“业绩股票”对于经营者和高管人员的激励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主要问题是要设计好兑现“业绩股票”时股票来源的问题。
2.针对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等“重要员工”
激励的目的通常有两个:
1)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正面激励的效果;
2)稳定骨干员工。
故可重点选取以“限制性期股”结合“业绩分红权”为主的股权激励方法。“限制性期股”作用如前述,“业绩分红权”是指授予这些骨干员工一定额度的 “分红权”,承认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和参与分配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要与其本人工作业绩直接挂钩,而不是无条件地参与分红。
3. 针对销售人员尤其是销售部门负责人和销售业务骨干
股权激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销售人员更关注短期绩效、流动性大、不关心整体利益,所以重点在于使股权成为销售人员当期收入中比较重要的一块,使股权收益在其长期总收入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目的是:
1)借此实现对销售人员收入的延期支付;
2)使其在关心自己短期利益的同时也要兼顾企业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因为这都与他直接有关。
方法之一是采取“限制性期股”的方式,授予销售人员较大的期股额度,规定其绩效收入的一半(比如)必须用于支付购买期股借款(否则作废),且其已经实际拥有的股权必须在服务期达到若干年后方能转让兑现。
方法之二是使用“业绩股票”的方法,将销售人员短期收入中的一部分变成长期权益,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其短期行为。
(一) 销售员工的信任激励
美国戴维·威斯格特曾说过,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 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 信任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信任表达的是一种对人性的尊重。信任激励对于销售人员的管理中也被称之为情感激励。
作为优秀的管理者, 既然已经把最优秀的员工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 讲清你的期望和工作的目标, 提供所需的资源, 就应该放手让下属好好做, 这种对其工作能力及综合实力的肯定本身也就是一种信任, 这种信任能增强下属的忠诚度, 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正是拥有这份信任, 也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才华的信心和空间, 更高效的保证完成工作。
反之, 如果对他监管过多, 他们就会“跳槽”, 去寻找其他的就业机会, 如果他们发现你跟踪工作进展, 并作同样的工作或对其观点的查对等, 就会觉得缺乏上司的信任或自主性。如果你的确信任员工, 只不过是想知道工作的进展情况, 应该如实的告诉员工这些事情, 一般来说, 多数员工都会很乐于跟你一起探讨工作的。
(二) 销售员工的情绪激励
俗话说:“两军相遇勇者胜”, 没有雄心就意味着软弱, 意味着退却。非雄心不能建立坚韧不屈、搏杀商场的坚强团队, 非雄心不能建立持续不断的企业发展的动力系统, 非雄心不能实现潜能的梦想。销售人员属于那种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作为职业基础的员工, 但销售人员是单独工作的, 在孤立的情形下, 士气可能会受挫, 那么调动其积极性的最佳方式是, 向他们明确某一项重要的任务、事业或使命, 阐明企业存在的目的走向何方以及生存的意义等根本性问题, 充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和感性智能, 汇集力量为同一个共同理想而拼搏奉献, 因此恰当运用情绪激励不仅能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还可以让员工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现在的努力和具体的方案使员工对愿景的实现抱以信念并焕发出热情。
(三) 销售员工的目标激励
美国心理学家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是行为的最直接动机, 设置合适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想达到该目标的成就需要, 因而对人强烈的激励作用。该理论认为, 目标告诉员工需求做什么, 以及需求付出多大努力。明确的目标能够提高绩效, 一旦我们接受了困难的目标, 会比容易的目标带来更高的绩效。所以设置合适的目标是针对销售人员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方法和技术。优秀的管理者还必须把组织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 并及时进行反馈和奖励, 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为从激励的效果或工作行为的结果来看, 有目标的任务比没有目标的任务好, 有具体的目标比空泛、抽象的目标好, 难度较高但又能被员工接受的目标比没有困难的目标好, 合适的目标所具有的激励作用较大。所以设置合适的目标是管理销售人员中最直接有效的激励方法和技术。
实行目标激励管理, 首先要确定适用于所有参与者的总体工作计划, 许多与销售工作有关的决定, 是由销售员工和经理联合做出的。目标管理通常涉及三个步骤:与销售员工共同设定目标, 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 工作情况鉴定。
第一步, 经理和销售人员应确定明确、评估的目标。一方面在销售方面目标可具体到销售量、销售总利润、每天联系客户次数、推销成功率、新增客户数等;另一方面协助员工规划其职业发展生涯, 以提高专门技能及职位晋升的目标。
第二步, 销售人员必须参与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方案。
第三步, 及时评估目标的实施结果, 使得评估更为合理。
由于企业目标与销售人员的个人目标相结合, 销售人员的目标激励对销售人员格外有效, 因为销售人员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 并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四) 销售人员的榜样激励
有一句名言曾脍炙人口, 叫“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销售人员的榜样激励是从精神层面树立典型形象, 以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以此带动全体员工各尽所能, 刺激员工更多的积极性主动性, 取得显著进步, 提高销售业绩。同时, 对于树立的员工榜样自身来说也是一种荣誉激励, 这说明他的努力得到了企业的肯定和认可, 激励他的工作业绩能更加优秀, 从而在整个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竞相模仿, 形成人人争先的场面, 大家相互鼓励, 力争获得更出色的业绩。最后形成一股奋发向上的良好工作风气, 每个员工都对工作尽职尽责, 对公司的发展具有责任感, 从而有效地贯彻到整个公司。
因此, 作为管理者, 应该正确引导员工的行为, 使之朝着有利于企业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实事求是宣传榜样的先进事迹, 激发其他员工学习和赶超榜样的动机;客观分析榜样产生的条件和成长过程, 指明赶超榜样的途径;关心榜样的成长, 使之保持不断进步。
(五) 销售员工的薪酬激励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日益复杂, 企业的战略不断地需要调整, 要求企业以及企业的许多员工有更强的应变能力, 因此对于企业的员工, 尤其是销售人员来说, 工作内容不再是恒定的, 面临着经常的或者比较大的变化, 这就使得传统的、单纯以岗位职责定薪的薪酬制度不能够完全反映员工所承担的责任。薪酬的级别越多, 对于岗位的区分越细, 对于岗位职责的描述和限定越清楚, 越是难以适应工作内容复杂化和不断变化的情况。
如果企业面临这样的情况, 导入宽带薪酬, 在同一级别内拉大员工之间的差异, 弥补岗位描述和评估相对固定的缺陷, 能够更好的适应变化的和复杂的竞争环境, 通过薪酬水平对员工的工作内容能进行更好、更公平的评估。薪酬激励虽然不能囊括全部激励措施, 但它绝对是对销售员工来说是最重要的, 同时又是最复杂的措施。妥善制定和执行薪酬方案, 符合公司的利益, 有助于公司产品的销售。同时, 它能吸引优秀的销售人员, 并激励他们不断提高业绩。随着中国网通、西门子等几家著名的公司对于宽带薪酬管理模式的导入和应用, 宽带薪酬作为一种薪酬管理模式, 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讨论和关注。由于等级森严的行政职位级别往往会导致企业比较僵化的和低效的管理, 许多企业倾向于采用更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尤其是那些强调公平、协作、沟通的文化的公司。在这种情况下, 行政职位级别的减少, 带来了员工晋升机会的减少, 而在传统的薪酬设计体系下, 只有职位级别的提升才会带来薪酬水平的提高。这样就会打击许多员工的积极性, 而宽带薪酬则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员工在同一级别内部差距的拉大, 使得员工虽然级别没有提升, 但薪酬水平也有足够的提升空间, 确保了对员工的有效激励。
因此对于许多企业, 尤其是生产销售型的企业来讲, 一些职位对于企业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销售人员, 他们的业绩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业绩。而销售人员虽然工作内容相差不大, 职位级别基本相同, 但不同的销售人员之间的业绩水平很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差异。如何从薪酬水平方面去承认这种差异, 对业绩突出的销售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 宽带薪酬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所谓“宽带薪酬设计”, 反映了企业比较扁平的组织结构特征, 就是企业将原来相对比较多的薪酬级别, 合并压缩为几个级别, 同时拉大每一个薪酬级别内部薪酬浮动的范围。简单地说就是, 薪酬级别少了, 级别内部的差异大了。与传统的薪酬设计方法相比, 这种新型的设计体系, 使得员工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做同一个职位, 但在同一个级别内部, 因为个人能力的提高, 或者个人业绩的提升等原因, 收入得到显著的提高。员工不再单纯的因为岗位的改变, 岗位级别的提升而导致收入的提高。
总体来讲, 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 公司战略的变化, 员工工作内容的复杂化, 扁平化组织结构的出现, 以及相同职位员工业绩的显著差异等, 都是宽带薪酬之所以受到关注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的薪酬体系强调岗位, 以岗位不同确定工资相比, 宽带薪酬是对个人能力和业绩的尊重和重视。这就对应了企业比较尊重个人贡献, 强调个人差异, 激励个人努力的文化特征。
对销售人员的管理一定要激励多条跑道, 这样才能使员工真正能安心在最适合他的岗位上工作——让有突出业绩销售人员的工资和奖金比他们的上司还高许多, 这样就使他们能安心现有的工作, 而不是煞费苦心往领导岗位上发展, 他们也不再认为只有做官才能体现价值, 因为做一名成功的销售员一样可以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在这种薪酬体系中, 员工不是沿着公司中唯一的薪酬等级层次垂直往上走, 相反, 他们在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或者所有时间里可能都只是处于同一个薪酬宽带之中, 他们在企业中的流动是横向的。但是随着他们获得新的技能, 承担新的责任, 或者是在原有的岗位上不断改善自己的绩效, 他们就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 即使是被安排到低层次工作上, 他们依然有机会因为自己出色的工作而获得较高的薪酬。
因此可以说, 宽带薪酬是一种真正的鼓励销售员工爱岗敬业的薪酬体系, 它不鼓励员工好高骛远地拼命地挤向垂直晋升的独木桥。宽带薪酬的理念是, 一位顶级销售员可能比销售部长对企业的作用更重要等等。
(六) 销售人员的授权激励
要让一位非常有才能的销售人员充分发挥, 就必须授予他一定的权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授权激励。IBM公司认为, 责任和权力是一对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要让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 就应该给他相应的权力, 这是对人才的尊重和信任。因此, 在IBM, 各级都有责有权, 上司从不对下属的工作横加干涉。
授权是指管理者将自己的部分职权授予下属行使, 使下属在一定的职责范围内全权进行工作, 同时管理者对下属的工作结果承担最终责任。与分权不同, 授权是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职能,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会通过适当的授权, 让下属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分担自己的工作, 达到完成任务的目的。授权的特点是:授收自如、授权具有范围、责任自负、灵活性。因此要有效地使授权行为得到成功运作, 管理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办法, 对授权行为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出充分的预备, 这样才能处惊不变。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可以分为事前跟事后。常言道:“养兵千日, 用兵一时”。养兵并非随便地养, 兵必须在平时中经常得到锻炼, 到用时方能显出威力。授权的事前准备也是同样的道理, 上级必须在平时将一些小项目大胆交给下属独立完成, 时时刻刻注意严格培养他们独挡一面的能力, 使之有资格、有经验来承担未来可能面临的突发性任务。当然权力与责任必须采用渐进的方式, 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加, 慢慢适当的增加其任务的责任和权利, 不可以一下子将下属摆在狂潮前沿, 造成严重损失。事前培训准备是授权的基础, 通过事前的培训可以大大减轻事后的监督力度, 但是纵然有完备的事前培训准备, 事后监督也是必须的。
授权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范畴, 是每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 管理者通过授权可以给销售人员带来正面的自我认知和任务导向行为, 使他们感到自己无论是对客户还是市场开发有权力的和有控制力的, 并且主动带头工作、坚持完成各种任务。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成就认可和自我实现这样的高层次需要的追求。
(七) 销售人员的考评激励
员工的绩效考评也是一种激励功能。它本身是指企业检验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职业技能以及各种潜在素质进行一定数量与质量的评价, 将此评价与员工的薪酬激励挂钩, 实现对员工的激励的目地。
在进行销售人员的业绩考评时一定要全面、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否则, 会影响终端销售员的工作积极性, 造成负面的影响。一般对终端销售员的业绩考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了解和收集考评资料、建立绩效考核标准、选择考评方法和进行具体考评等。在进行销售人员业绩考评时, 对销售人员的资料、信息收集方面一定要全面和充分。资料的来源主要有销售人员的销售报告、销售情况记录、客户的投诉和意见、工作态度和表现以及公司内其他职员的意见等。其中, 最重要的来源是销售报告, 这是考评销售人员的主要依据。
评估销售人员的绩效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标准。绩效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销售人员在工作环境和销售能力上的差异。绩效标准应与销售额、利润额和销售目标一致。建立绩效标准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为每种工作因素制定特别的标准, 如访问的次数、开发终端数量等;一是将每位销售人员与销售人员的平均绩效相互比较而制定。制定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绩效标准是不容易的。需要管理者根据过去的经验, 结合销售人员的行动来制定, 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完善。为了实现最佳评核, 企业在判定评核标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销售区域的潜量、区域的差异、经济状况等因素对业务效果的影响;二是一些非数量化的标准很难求得平均值, 如合作性、工作热忱、责任感、判断力度等。
(八) 销售人员的成就激励
大卫·麦克利兰 (David Mcclelland) 认为高成就者喜欢设置自己的目标。他们不满足于漫无目的的地随波逐流和随遇而安, 而总是想有所作为。他们总是精心选择自己的目标, 因此, 他们很少自动地接受别人----包括上司----为其选定目标。除了请教能提供所需技术的专家外, 他们不喜欢寻求别人的帮助或忠告。他们要是赢了, 会要求应得的荣誉;要是输了, 也勇于承担责任。高成就者喜欢研究、解决问题, 而不愿意依靠机会或他人取得成果。高成就者在选择目标是会回避过分的难度。他们喜欢中等难度的目标, 既不是唾手可得没有一点成就感, 也不是难得只能凭运气。他们会揣度可能办到的程度。然后再选定一个难度力所能及的目标——也就是会选择能够取胜的最艰巨的挑战。高成就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目标对于他们非常重要, 所以他们希望尽快知道结果。麦克利兰指出, 金钱刺激对高成就者的影响很复杂。一方面, 高成就者往往对自己的贡献评价甚高, 自得抬高身价。他们有自信心, 因为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 也了解自己的短处, 所以在选择特定工作时有信心。如果他们在组织工作出色而薪酬很低, 他们是不会在这个组织呆很长时间。另一方面, 金钱刺激究竟能够对提高他们绩效起多大作用很难说清, 他们一般总以自己的最高效率工作, 所以金钱固然是成就和能力的鲜明标志, 但是由于他们觉得这配不上他们的贡献, 所以可能引起不满。成就激励发生作用时, 好的工作绩效可能对人们颇具吸引力, 但如果高成就者从事例行性或令人生厌的工作, 或者工作缺乏竞争性那么成就激励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了。
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同, 成就激励就是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充分发挥其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来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 使其被工作的乐趣所吸引, 被工作的满足所陶醉, 从而最大程序地提高企业绩效。
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竞争的加剧, , 既使得企业特别关注员工的激励, 销售员工以其特有的价值、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成为各个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并且成为直接关系到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人物。文章从八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激励和评估销售员工。
关键词:信任,情绪,目标,榜样,薪酬,授权,考评,成就激励
参考文献
[1]稻香.管好你的核心员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2]R.Brayton.Bowen.激励员工[M].范国艳.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麦格劳---希尔国际公司, 2001.
关键词:企业 员工激励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T65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97-01
1 建立员工发展通路制度
激励的起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产生行为,但员工的需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且只有满足最迫切需要(主导需要)的措施,其激励强度才大。因此,管理者必须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不断了解员工需要层次和需要结构的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激励措施,才能收到实效。
2 建立顺畅的员工沟通和快速反馈渠道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内部网上沟通栏目,为员工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通过此平台,员工可以对自己关心的企业热点问题、身边的人与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企业还可配备兼职人员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建议迅速反馈,及时解答,为员工及时消除疑惑、搭建沟通桥梁。使员工在心理上真正成为企业的一员。
3 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保证薪酬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在缺乏良好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的情况之下,员工缺乏积极性,甚至缺乏归属感,往往不会专心工作。因此,企业应建立全面目标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根据企业规划所要完成的目标,设立目标绩效考核小组。考核小组围绕企业总体目标,针对各部门职责确定各部门考核指标,进行月度考核。在员工考核方面可推行工作日志考核法。首先,有各相关部门制定考核细则,每月根据审定的考核细则对各部门进行考核。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对个别部门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需调整的指标按照规定程序可以进行目标修订。对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沟通,被考核部门根据实际可陈述意见,提出自己的困难以及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发现工作的不足之处,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并加以解决,改进下一步工作。考核结果与部门薪酬和个人薪酬直接挂钩。为增强考核的透明度、公平性,将考核结果、各种奖罚及领导和相关部门对绩效的点评,及时公布,这样,不但及时肯定了成绩,还有利的激励了被考核者。
【如何更好的激励员工】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09-19
如何更好地做好年终工作总结06-16
如何更好地加强工作责任心11-30
如何激励员工的行动力07-01
如何激励员工士气10-02
做更好的自己名师06-24
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06-30
激励性薪酬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06-11
做更好的老师读后感11-07
怎么才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