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强化工作会议发言(共11篇)
一、提高认识。
二、强化措施。
会后各单位要立即落实,会上印发的强化措施方案。切实解决当前空气质量存在突出问题,最短的时间内实现空气质量稳定达标。
一要明确任务目标。主要有两项:一是辖区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含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规范;二是实现省里提出的全运会期间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100%要求。
,把禁烧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另外,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饮食油烟和烧烤烟尘污染,确保全运会举办期间空气质量良好。【范文网】
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三要严格落实责任。各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和企业是保证环境空气质量的责任主体。分管负责同志是具体责任人;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把各项管理措施、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不管什么理由、不管哪个环节,也不管是谁,出了问题都将严肃追究责任。要强化督导检查,区迎全运环境维护行动组要加大督导力度,增加巡查、抽查、暗查的频次,保证强化措施的全面落实。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报、及时督促整改、及时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提出处置意见,绝不能姑息迁就。要强化应急管理,及时跟踪空气质量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好应急队伍、物资器械、应对措施,搞好应急实战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三、加强领导。
会议首先传达了山西省副省长张建欣对此次会议作出的重要指示。张建欣副省长对2012年全省质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并要求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在新的一年里, 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明确要求和全省“两会”确定的发展目标, 牢牢把握“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基础”的总体思路, 乘势而为,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服务大局, 切实实现质监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再作新的贡献。
会议对2013年全省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任务作了部署, 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 紧紧围绕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和人民群众新的要求, 继续坚持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基础”为主线, 大力推动质量发展, 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多方拓展服务领域, 持续强化基层基础, 全面提升质监工作的有效性、支撑力和贡献率。按照这一总体要求, 提出了4个方面18项80条主要任务。
在安排部署2013年工作的基础上, 常高才局长重点强调了8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去年工作的基本评价。2012年是全省质监系统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 也是质监工作成效明显、成果丰硕的一年。面对“两个安全”空前压力、服务发展繁重任务、体制调整人心不稳的挑战, 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全系统上下同心同向、同力同干, 抓质量卓有成效, 保安全力度超常, 促发展更加到位, 强基础再上台阶, 职能作用充分发挥, 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社会影响不断增强, 全省质监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局面。二是面对党的十八大对质监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我们应当有所作为, 也能够大有作为。全系统要紧密联系质监工作实际,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十八大精神, 切实通过学习贯彻, 在思想和工作上实现“四个跃升”, 即:增强责任感, 获取新动力, 找准工作点, 开创新局面。三是大力推进质量强省战略, 抓好质量总体水平提升。要通过完善推进机制, 大力扶优扶强, 严打质量违法, 形成深厚氛围等有力举措, 切实把质量强省战略引向深入。四是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全力确保“两个安全”。要在思想上不能麻痹, 工作上不能松懈, 监管上不能手软, 切实通过一系列扎实有力的工作, 确保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 确保特种设备避免一般性事故, 不发生重特大事故。五是以更加主动自觉的行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提升服务理念, 改变服务方式, 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本领, 全面发挥职能优势,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在主动贴近大局、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中体现我们的价值和作用, 同时实现质监自身发展。六是改进作风, 功夫下在实处。要严格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国家质检总局和省质监局改进工作作风的一系列规定要求, 在此基础上, 结合全系统工作实际, 做到“三个下工夫”, 即:埋头苦干, 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攻坚克难, 把功夫下在破难题上;持之以恒, 把功夫下在谋发展上。七是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与日俱增的工作压力, 全系统务必保持善于谋事, 敬畏职责, 勇于担当, 雷厉风行的精神状态, 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干事创业提供前提, 为爬坡奋进提供支撑, 为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八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为质监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要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 并在落实中做到3个规范:规范思想, 规范行为, 规范权力。
最后, 常高才局长还对近期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一是认真开展“质监利剑”食品执法打假“春节”集中行动;二是继续抓好第二轮特种设备百日安全大检查和燃气安全领域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工作;三是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 本着简约、俭朴的原则安排好节日期间各种活动;四是要切实强化节日应急值班, 确保各单位内部和谐稳定。
省质监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田永明在党风廉政报告中指出, 201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精神, 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的决策部署和国家质检总局的工作要求,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明党的纪律, 下大气力改进作风, 依纪依法严惩腐败, 全面加强惩防体系建设, 突出工作重点, 狠抓任务落实,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 保障全省质监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会上还宣读了省质监局党组《关于进一步改进作风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的若干要求》和《关于表彰2012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荣获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 (处室) 和个人的决定》。
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输变电工程质量,确保基建輸变电工程顺利实现达标水平移交生产,笔者在总结近几年施工经验的基础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将“一次成优、自然成优、合理成优”管理理念全面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质量通病防治取得良好效果,基建工程建设质量和整体移交水平显著提高。
一、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的目标描述
1.1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理念及策略
在工程建设中以全面落实国家质量强国战略为目标,搭建“5321”质量通病防治管理体系,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以全面落实质量通病防治为抓手,以电网建设质量提升,促进公司发展质量的提升为目标,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对工程建设参建单位和工程项目的日常监督、指导,严格考核评价,确保“质量通病防治”在项目策划、工程设计、设备监造、施工实施、工程验收各阶段的有效落实。
二、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1)编制年度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
在年度基建质量管理策划方案中,编制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专篇内容,明确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计划、管理目标及管理措施,要求各工程参建单位在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过程中各尽其职,充分发挥五个实施主体作用。
2)业主项目部下达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以实现工程“达标投产、创优夺旗”为目标,在工程前期组织召开工程“质量管理”策划会,指导工程参建单位开展质量通病防治策划,将质量通病防治要求细化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明确质量通病防治重点与目标,全过程考核安全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严肃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及责任追究,在施工图编制前下发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
3)设计单位开展设计质量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
设计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治的起点,按公司工程质量策划方案要求开展分步策划工作,在策划中明确工程设计的质量通病防治要求,根据业主项目部下发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质量通病防治设计措施。在工程设计中应落实相应的通病防治设计措施,将通病防治的设计措施和技术要求向相关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积极配合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4)施工单位开展施工质量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治的关键,施工单位是质量通病防治贯彻落实的具体实施者,施工单位在项目开工前,组织全体人员对公司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充分调动起参建人员的工作热情,开展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二次策划,强化质量细节管控,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上报业主单位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依据策划内容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5)监理单位开展过程控制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根据业主项目部下发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并编写《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6)监造单位开展设备监造二次策划,编制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
设备监造单位应根据建设管理单位下发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书》,编制《工程设备(材料)制造质量通病防治监控措施》,并将其作为《监造大纲》的附件。
7) 业主项目部审批参加单位质量通病防治策划文件。
业主项目部组织对施工单位编制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规划中的质量通病防治策划专篇内容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审查,确保措施符合工程实际并具有可操作性。
8)参建单位落实施工全过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施工单位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
9)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评估
首先工程各参建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开展自评估,查找工程建设中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由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及有关专家组对现场成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措施,从而持续提升基建工程施工工艺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
10)总结提炼、持续提升
工程竣工投产后,召开质量通病防治专题会,总结经验,积极开展质量通病防治相关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研究与创新,提出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意见建议。
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1)专业管理信息支持系统
在基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中以质量通病防治“一清单、六手册”和“3G流动视频系统”、“标准工艺应用管理系统”两个信息管理系统作为技术支撑,实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和跟踪。
a)“视频管理系统”远程监控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情况
“视频管理系统”是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的一项新举措,实现基建管理人员通过网络视频技术随时了解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质量、施工进度、人员到岗到位的情况。“视频管理系统”由施工现场监控机、服务器、视频监控软件三部分组成,视屏监控软件可安装在台式电脑及平板电脑上,并可以控制监控机摄像头360°旋转,对现场的每一个角度进行监控。
b)采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通病防治的过程控制
利用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加大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管控力度,在系统中制定质量通病防治检查计划,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规范输变电工程现场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流程、作业指导等规范,实现现场质量通病防治全过程闭环管理。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之际,由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基金、儿基会、美国疾控中心、日本国际协力局等国际组织共同建立“四川省20**消除麻疹和加强常规免疫服务项目”在我省南充、广安、达州、巴中4个市实施。在省政府和项目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圆满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省组织召开全省20**年部分地区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总结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总结和交流我省20**年部分地区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为下步开展17个市州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现场
一、4市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回顾
20**年在南充、广安、达州、巴中4个市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是我省覆盖最大、接种最多、时间最短、投入最大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按照20**年四川省统计年鉴计算,共有8月龄至14周岁目标儿童为494.2万人,各地摸底登记报告8月龄至14周岁目标儿童为402.35万人,实接种儿童397.43万人,接种率98.78%。9月19—24日,卫生部和国际组织8位领导和专家联合对南充市的南部县和仪陇县,巴中市的巴州区和南江县,广安市的广安区和邻水县,达州市的通川区和大竹县的督导检查,快速评估接种率为98.31%,圆满完成了项目工作目标,得到督导组赞为四川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动员效果显著,技术培训扎实有效,物流供应有序,经费保障有力,干得扎实,干得比其他项目省好等好评,赢得很好的国际地位和荣誉,为我省争取开展下一次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一)政府高度重视,领导到位。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20**年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通知》(川办函[20**]173号);召开了“四川省20**年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暨查验接种证工作会”,刘晓峰副省长安排部署麻疹强化免疫工作任务,要求市、县(区、市)、乡(镇)党委政府和卫生、教育、药监、妇联等部门要带着深厚感情,本着以人为本,关心下一代的责任感、使命感,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执政为民的一件大事来抓,切实做到领导、投入、摸底、培训、异常反应处理、督查“六个到位”。卫生、教育、药监、妇联等部门密切配合,联合制定《关于开展20**年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通知》;卫生、教育联合制定《四川省幼儿、学生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实施方案》和卫生厅下发《四川省20**年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等。成立了四川省20**年部分地区麻疹强化免疫领导小组、技术专家组、异常反应诊断处理组、督导组等。4个市及所辖各县(市、区)按照省政府的模式和要求,切实做到政府重视,领导到位,把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为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提供了坚强组织和政策保障。
(二)科学制定方案,措施到位。一是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四川省20**年部分地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实施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反复征求卫生部疾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众多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并召开研讨会,听取国家和国际组织免疫专家以及4个市的卫生、教育、疾控中心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共同形成了科学、符合项目要求、符合基层实际、可操作性强、安排合理的实施方案。二是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财政部门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卫生部门狠抓组织、实施、协调、监督和评价工作,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疫苗物资等保障工作;教育部门积极做好学校和托幼机构宣传、查验预防接种证以及学生接种的组织工作;药监部门加强了疫苗流通和监督管理;妇联积极动员儿童父母依法履行监护人责任,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疾控机构切实当好技术参谋,具体负责强化免疫活动的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疫苗及注射器储存、运输、分发、现场监督等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做到了既有分工,又密切配合,为共同做好麻疹免疫接种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三是技术培训到位,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接种质量,省疾控中心于7月25-28,7月28-31日在南充举办了两期麻疹强化免疫和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培训班,培训了市、县两级100人专业技术骨干,并请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疾控中心专家授课。各项目县培训到乡(镇)、村,共培训乡村级人员58034人,其中:乡(镇)卫生院防保医生8880人,村医生20529人,其他医疗机构人员28625人。通过培训,使各级专业人员熟练掌握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实施方案,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接种质量。四是摸底到位,4个市精心组织,于8月27日至9月7日,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村社干部和学校,深入街道、农户、流动人口开展了拉网式摸底调查,逐户逐个登记0—14岁儿童。通过评估,摸底登记工作达到方案的要求,为开展接种工作掌握了详实的资料,为提高接种率提供了保证。五是督查到位,国家、省、市、县级技术指导组和督查组开展了定期和不定期督导,9月18-21日,卫生部、国家疾控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日本协力机构有关领导专家组成的联合督导组一行8人,对4市的项目工作进行督查。8月20-24日,9月3-7日和9月18-21日,省卫生厅、省药监局、省妇联、省卫生执法总队和省疾控中心组成的巡回督导组,对4市各县(区、市)摸底登记、实施接种、评估三个阶段进行了督查;同时,定期不定期派出专家38人次,对各县(市、区)、乡(镇)强化免疫活动的组织实施、社会发动和宣传、人员培训、后勤保障、摸底调查、接种现场等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为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各市、县级也开展了大量的督导和检查工作,据统计,市级派出督导人员830人次,县级派出督导人员4,703人次,乡级督导人员9,444人次,村级督导人员16,890人次,确保了本次强化免疫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接种安全和质量。
(三)提供经费保障,投入到位。“四川省20**消除麻疹和加强常规免疫服务项目”,是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基金、儿基会、美国疾控中心、日本国际协力机构等国际组织援助项目,筹资130万美元,用于注射器、安全盒、宣传资料制作、人员培训、现场工作督导等经费。省级配套1159.05万元,用于疫苗、接种人员部分劳务补助等费用。各市、县(市、区)政府财政为这次项目配套经费458.9万元,用于冷链设备添置、接种劳务、工作经费等补助。保证了麻疹强化免疫经费,保证麻疹强化免疫没有收取群众任何费用。
街头宣传动员
(四)广泛社会动员,宣传到位。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条幅、宣传标语、海报、展板、宣传单、手机短信、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社会动员,宣传麻疹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使群众知晓麻疹的防治知识,了解麻疹强化免疫的重大意义和目的,提高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让群众主动带领孩子接种麻疹疫苗,使接种工作不留漏洞、不留死角。据统计,4个市级政府领导电视讲话13次,25个县级政府领导电视讲话204次;电视宣传5619天,广播宣传19152次,报刊宣传154次,出动宣传车1606台次,悬挂横幅6093幅,标语3.9万条,宣传画5.9万张,宣传单46.75万张,板报(墙报)6330版次。经接种前调查4市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国家督导组在农贸市场、街道、路途中随机询问177名儿童家长的结果显示,群众对麻疹强化免疫的知晓率在98%以上。
充分物质准备,供应到位
(五)物资准备充分,供应到位。这次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时间短、范围大、物流复杂,省、市、县级疾控中心对疫苗、注射器、安全盒、宣传品、登记报表等物质做了充分准备,在项目实施中,按照科学组织、物流规范、反应灵敏、及时有效的原则,各地在克服冷链设施陈旧不足、交通不便等困难,采取更新、租借冷链设备等方法,保证了16,040个接种点(固定接种点6,177个,临时固定接种点6,957个,巡回接种点2,906个,入户接种21,594户)的疫苗、注射器、安全盒、宣传品、登记报表等物质供应,按时到达接种点,满足需要数量,没有出现因物质供应而影响接种工作的情况发生,确保了冷链运转和接种安全有效。
(六)减少异常反应,处置到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制定了《麻疹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理方案》,成立了麻疹强化免疫异常反应诊断处理组,落实好了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和物资贮备。对异常反应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处置。同时,加强了麻疹接种异常反应的监测。对已出现的接种异常反应,各级疾控中心和各接种点按照分级处理原则,在第一时间组织异常反应专家组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处理、上报。整个活动没有发生因麻疹强化免疫异常反应和失误引起的群体事件。
我省4个市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取得的成绩,凝聚着所有支持和关心项目工作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心血,是卫生部、国际组织领导和专家支持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关心重视的结果;是各级部门和疾控机构专业人员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的结果。为此,我代表省卫生厅向支持和关心的卫生部,国际组织,省、市、县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参与麻疹强化免疫工作的人员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地感谢。但是,我们还应清醒的看到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县、乡重视不够,准备不充分,动作滞后,效果不十分满意。二是县、乡摸底调查的数据小于统计数据。三是个别临时接种点和现场环境不完全符合接种要求。四是个别学校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质量较差。五是部分市、县经费投入不足,未能确保每针次3元的接种劳务费补助和相关工作经费。这些问题,在全省实施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应认真解决,前车之鉴,后人之师,不能重蹈覆辙。
二、全省麻疹免疫工作
20**年,我国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承诺,20**年消除麻疹。卫生部制定了《20**-20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提出了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和措施。省卫生厅也制定了《四川省20**-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从政策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近年来我省麻疹发病率持续在5-12/10万,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特别是20**年和20**年的麻疹发病处于上升趋势,20**年全省麻疹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居全国第一。因此,我省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所面临的形势严峻。胡锦涛在十七大的报告中反复强调要关注民生问题,搞好麻疹等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防治,是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把控制麻疹等针对传染病纳入“为民、惠民”的大事来抓,真正体现我们党、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麻疹免疫工作措施落实
(二)加强麻疹免疫接种工作。各地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适龄儿童,做好免疫接种建卡建证工作,使麻疹疫苗2剂次常规免疫接种达到95%以上。加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实现20**年消除麻疹的目标,全省有近万儿童需要麻疹强化免疫接种。今年已经开展的南充、巴中、广安、达州4个市仅免疫接种397.43多万儿童,按照方案“登记儿童数大于或等于统计局掌握的儿童数”的要求,凡摸底人数小于统计局人数的县,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做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对流出儿童,要利用儿童返乡、春节返乡期间,组织人员做好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省还有17个市州要按照《条例》和《四川省20**-2012年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要求,积极做好组织、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等准备工作,积极开展麻疹强化免疫工作,坚决把麻疹疫情控制下来,为2012年消除麻疹奠定坚实基础。
(三)做好麻疹监测工作。各地在做好国家、省麻疹监测工作时,还要设立市、县级麻疹监测工作,及时监测和发现疑似病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对每1例疑似麻疹病例均要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送检,提高麻疹诊断和鉴别水平。同时做好主动监测工作,各县(市、区)疾控中心每月定期到各医疗机构进行病例搜索,对发现漏报的麻疹疑似病例,及时调查处理,杜绝疫情扩散,防止疫情暴发流行。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各地要把麻疹防治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计划,利用预防接种宣传日和大众媒体,向公众宣传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使群众了解麻疹的危害、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提高广大群众预防控制麻疹意识。
(五)确保完成项目工作目标。中央、省高度重视免疫规划工作,安排免疫规划项目经费逐年增多,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项目的内容和要求,及时安排、部署,认真做好项目工作,确保项目按时、保量完成目标任务。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挪作它用,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同志们,我省的免疫规划工作任重道远,希望大家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实现我省控制消除麻疹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深入病房,切实作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为了精心打造护理工作环节,先从自我做起,到病房时真诚的向每位护士问候,特别是年轻护士,关切的询问她们工作是否有困难,工作是否辛苦,真正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同时,对年轻护士严格要求,鼓励她们对护理工作充满热情,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二、建立学习型团队,提高整体护理能力:组织病房利用好周四小讲课时间,请医生讲课,开拓护士视野;组织消化病房的护士到氧疗中心学习氧疗的基本知识,以及在氧疗过程中对病人的观察内容;组织循环病房、神经病房的护士到CCU病房学习监护病人的基础知识;组织护士到血液内分泌病房观看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食物模具;组织护士长到VIP病房学习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理念。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我们将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提高。
三、深入加床病房参加交接班,参加安全讨论,参加病房主任查房,带领护士长重视病人的需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鼓励护理会诊:病房护士长主动将病房存在的护理问题上报,并能将问题处理好,护士长考核加一分。
——2012-2013学年大鄣山小学教育工作报告
洪民生
(2012年12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上午好!
在这岁末年初之际,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五届一次教代会,首先请允许我向在百忙之中亲临大会指导工作的教育局领导、乡政府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并通过各位代表向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的全体教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并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下面,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作2011-2012学学校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年来学校工作的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全体师生团结一致排除了种种干忧,战胜了重重困难,广大教职员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在困境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推进改革,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
一、坚持德育为首,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师生素质显著提高
1、干部队伍不断优化。一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班子作风建设,利用各种机会,反复要求班子成员,要讲奉献,一切工作要为学校发展服务。如今一个敬业勤政、团结协作、作风踏实、办事公正、有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的集体已基本形成。
2、师生素质显著提高。政治思想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是形成良好校风、班风、学风的关键。学校坚持德育为先,重视德育工作。一是坚持常规性的政治学习制度,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思想意识。一年中,我校有1人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11人被评为乡级先进。二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重点抓好“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工作,并通过师生例会或住宿生会议有针对地进行点评,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寝室管理工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三是开展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方志敏精神进校园”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做新世纪的好少年。
二、坚持质量为重,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特长崭露头角
1、常规管理不放松。建立健全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系列常规制度。加大了过程督查力度,确保了学校工作的平安、有序。
2、学生特长露头角。在人人合格的基础上,坚持“早落实、早行动”的原则,下大力气抓好特长培养。学生参加体育、书画、电脑制作等学科竞赛有20多人次获县级以上奖励。其中男子、女子篮球均获县二等奖,书法、绘画五人参赛县级比赛,获奖率100%,另有两人书法、绘画作品荣获市级一等奖。电脑制作一人获市级一等奖。
3、教学科研领风骚。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主动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真正实现了专业成长。累计开展活动20余次,参与教师达100%。学校现有县级课题 2个,正在有序开展研究。教师参加教学大比武江山获县级一等奖,邱丽梅获县级二等奖。
三、坚持师生为本,教师爱岗敬业,学生健康成长
以人为本,以教师、学生为本是学校始终坚持的原则。学校工作一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落实工作,促进工作。教师的职务晋升、教师考核都在民主程序下进行,在教师大会上公布,在校务公开栏上公示,最大程度地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方面实行人性化管理,主动关心教师,想大家所想,急大家所急,乐大家所乐。
“一切为了学生”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各项工作都以学生为中心。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工作的好坏,牵动每个学生家庭的喜与忧,因此学校十分重视。一是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安全工作制度,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二是严格落实“四检”制度,凡是未到校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知道,并查明情况,及时上报校长室。三是学校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加大宣传力度。对交通、食品卫生、用电、防火等教育指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救、自护的基本常识。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教育片,开展遇到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疏散的演练等,进一步加强安全的教育工作。由于学校防范措施得力,学生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四是按要求及时进行了安全隐患整改,学校向省教育厅争取了10万,重建了下村小学厕所,更换了希望小学电线线路,切实消除了学校的安全隐患。
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我们广大职工的心血和汗水。此时此刻,我们不会忘记老师们克服疾苦,一年如一日坚守在第一线;不会忘记老师们为了学校的发展积极出谋献策,勇挑重担……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体教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学校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一是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学习特别是自觉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存在。二是学校管理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松”“软”“散”“乱”现象。三是质量意识相对淡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容乐观。部分教学点的成绩特别不尽人意。这样的成绩与各级领导对大鄣山小学的要求有很大差距,与大鄣山中学相比也有很大距离,与大鄣山父老乡亲对我们的期望还相差甚远。
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和思路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挑战。今后一段时期,我乡小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教师的发展铺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办学宗旨,坚持“立蓝天翱翔志,育时代创新人”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路,引领全体师生向着“成人、成事、成才,成功”的办学目标不断迈进。通过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乡小学的教育工作取得较大进步。根据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将主要做好以下六大方面的工作。
一、以促进质量稳步提高为中心,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工作
1、加强常规管理。着眼“精、严、细、实”严格常规要求,围绕备课、上课、辅导、练习四个重点环节,强化过程督查,完善常规评价体系,纳入学年综合评价。
2、严格考勤管理。健全完善考勤奖惩制度,抓好考勤登记管理,强化课堂检查登记制度,保证教师在校时间,为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和学生辅导工作提供时间保障。
3、规范学籍管理。积极做好“保学控辍”,严把外籍生源准入关,坚决执行学生全员评价原则,严禁歧视差生。
4、加强教学研究管理。健全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创新校本教研模式,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着力实施好“四课”活动,即每个教师一节拿手课,骨干教师研讨课,年轻教师跟踪听评课,外出学习教师的汇报课。广搭教研平台,提升研究水平,认真做好每学年一次的论文评选工作。
5、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强化全员质量意识,狠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强质量监控,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二、以全面提升队伍素养为重心,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班子建设。分工明确、责任分明,强化班子成员的岗位管理工作和岗位考核评价工作。加强班子成员的作风建设,强化带头示范作用,包括日常管理工作和教学业绩。发扬积极进取精神,勇挑重担,争挑重担。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为学校的发展,为完善学校管理出谋献策,主动介入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中。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师德修养。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开展尊师爱生”主题教育,加大师德“八不准”规定的执行力度,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实施名师引领工程。一方面要深入发现和挖掘优秀师德典型,倡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精神;另一方面要实施好名师培养工程,努力创造条件,全力打造有影响的名师。三是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校本培训,实施结对帮扶,促进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四是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通过开展校本教研、“走出去、请进来”活动,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有效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五是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全面打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学校氛围,提高广大教师的内驱力。
三、以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为宗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工程。
1、狠抓德育工作,提高道德水平。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完善德育工作评比细则,努力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促进德育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发展。扎实开展常规性的德育活动。通过纪念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入学、入队主题班会,法制专题讲座,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德育的自觉意识,使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升。开展传统道德教育活动。通过经典诗文阅读,名人名家作品阅读、感恩、诚信、励志故事比赛活动,不断加强学生的优良传统道德熏陶和教育。
2、注重特长培养,促进个性发展。逐步建立特长培养的长效机制,规范特长培养的组织形式,努力开展好体育、书画、英语等多个兴趣小组活动,做到定人员、定时间、定场所,通过制度保障、目标分明、绩效考核,努力开创特长发展的新局面。
3、推进体育工作,促进健康成长。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规范体育课的开设,做到有计划、有实效。改变体育课玩课、活动课的怪现象。切实做好“两操”“两活动”,认真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抓好手指操和新眼保健操的训练工作。
4、关注特殊学生,实现共同发展。特殊学生包括学困生、留守生、贫困生、单亲儿童和孤儿。根据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措施,建立相关档案,落实责任教师,实现对口帮扶,让特殊学生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通过以上工作的有效实施,努力培养“体格健壮、心智健全、品德优良、学业发展、能力提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校园文化是学校持续、高质发展的“魂”,它是学校悠久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更是学校未来发展的航标和指针。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按照“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的目标,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布置,实现“怡情励志、促进发展”的环境育人效果。加强班级文化和寝室文化的建设,实现“一寝一品牌,班班有特色”。加强红领巾广播站、校园橱窗、文化长廊、墙面等各类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不断更新、优化宣传内容,实现教育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2、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通过实施“文明校园公约”“文明班级评比”“文明寝室评比”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基本言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品行习惯。进一步重视师德建设,激发广大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魂中之魂”。我们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优良的学校传统,下一步我们将发动广大教师,集中全体智慧,结合时代精神和教育的发展形势,制定我校的校训,创作学校校歌,提炼完善校风、教风、学风。通过大家参与个性化精神文化的提炼,在全校形成巨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使校园精神内化成教师的一种需求,引领师生和学校高质发展。
五、以规范财务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做好开源节流工作。
1、严格控制非教学性支出,特别是招待费支出。一是严格控制非工作性质的招待;二是严格控制招待标准。
2、规范财务支出手续。一是属政府采购的物品必须到政府采购定点单位集中采购;二是支出手续必须齐全。除常规性、小额度的办公用品,其他支出必须先经财务主管同意,校建维修必须有预结算清单,报销条据一般要3人以上签字认可。三是做到月清结。旅差费、培训费每月一结,校建维修完工后及时结算,每学期的支出一般每学期给予结清。四是逐步化解债务。我们在理清、支清当年(或学期)应支出项目后,对以往的债务按轻重、缓急做出计划,逐步给予化解。通过努力,一方面逐步化解债务,减轻学校包袱;另一方面开源节流,筹措资金,逐步改善学校的办公条件和教学设施,并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教工活动,以丰富教职工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六、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根本,进一步抓好学校安全工作
1、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安全问题首问制和安全责任倒查制。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学校与班主任、科任老师、各部门负责人、学生家长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
2、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要通过校会、班会、黑板报等阵地加大宣传力度,对交通、食品卫生、用电、防火等安全知识进行广泛地教育指导。组织学生收看专题教育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3、加强安全检查和防范工作。在健全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各项安全检查力度,特别是校舍安全,交通安全,严格落实晨检、课检、巡检、夜检“四检”工作,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设施。督促鄣山顶小学教学楼尽快完工,争取下学期学生能搬进教室上课;争取教体局、上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做好上村小学围墙修缮工作;同时我们将多方努力,筹措资金,尽快将白石源小学操场的硬化提到议事日程,实现乡内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同志们,为大鄣山小学的成长,我们已经付出许多心血和汗水!为实现大鄣山小学的新发展、新跨越,仍须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让我们同心同德,奋发有为,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大鄣山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总结2014
杨栋梁在总结2014年工作时指出, 经过努力, 2014年全国安全生产实现了“三个继续下降、两个进一步好转”, 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 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一是事故总量继续下降, 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5%和4.9%。二是重特大事故继续下降, 全国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7.6%和13.5%。三是主要相对指标继续下降, 2014年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同比下降13.7%, 工矿商贸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下降12.5%,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同比下降12.2%,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7.7%。四是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和14.3%, 重特大事故同比分别下降12.5%和10.5%, 已连续21个多月没有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五是各地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全国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 有30个单位事故量在控制范围以内, 16个单位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 天津、内蒙古、上海等10个单位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
杨栋梁强调, 虽然2014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新成效, 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 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事故总量仍然较大, 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 非法违法行为仍然突出, 安全隐患仍很严重。
规划2015
杨栋梁指出, 依法治安是在安全生产领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也是贯穿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一是要从依法治国的大局高度, 充分认识依法治安的重要性。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健全执法体系, 严密监督体系, 加强保障体系。二是搞好顶层设计, 明确依法治安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三是搞好依法治安与深化改革的衔接配合, 做到两翼齐飞、双轮驱动。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体制, 扭转基层安全执法力量薄弱现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四是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安、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 培养和锻炼队伍, 提升履职能力。
杨栋梁提出, 要突出五项重点狠抓落实, 确保完成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任务。
一是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以“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为主题, 组织开展好全国第14个“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集中宣教活动;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队伍和阵地建设, 培育安全生产新闻发言人、理论专家、网评员、通讯员和社会监督员5支队伍;发挥微博、微信、微门户等新媒体的作用, 保持正确舆论导向。
二是要打好煤矿、油气输送管道隐患治理两场攻坚战, 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整治。继续认真实施煤矿安全“1+4”工作法;扎实推进油气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以防范中毒窒息、火灾、透水等事故为重点, 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加强相关部门的配合协作, 抓紧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三是狠抓治本和预防措施, 加强应急管理。抓住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利时机, 大力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小厂;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
四是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企业基础管理。要加强重点攻关;强化高风险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完善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专家库, 依靠专家查隐患、促整改;顺应“大数据”治理新趋势, 加强信息化建设;把安全培训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继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 扩大企业达标覆盖率, 对未按期达标的企业要加强指导督促, 差距过大的要依法责令停产整顿。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
为扎实有序地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活动,白城市农委成立了由农委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小组”, 细化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工作协调一致,形成监管合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各专项整治工作的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工作。各级农业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书,细化监管内容,规范执法程序,依法严格有效监管,使全市上下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格局。
2.推进标准化生产,打造农产品品牌
白城市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农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截止目前,全市共创建标准化示范基地33个,其中: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9个、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13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11个;国家级11个、省级9个、县级13个;有水稻、大米、向日葵、蔬菜近20多个品种,面积达180万亩。全市共开发认证有机食品112个(不完全统计),开发认证绿色食品30个,开发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15个。洮南绿豆、洮南辣椒2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洮南黑水西瓜、洮南万宝粉丝获得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白城市农科院的燕麦、向日葵获得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从源头上有力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这些品牌的打造,树立了白城市农产品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3.强化监管体系建设,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切实把好质量安全关。白城市农委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上下联动、高效运转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市五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检验检测工作。
4.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落实和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效,按照“依法行政、制度监管、技术保障”的原则,积极创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先后指定了《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制》、《白城市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白城市农产品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白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投诉制度》、《白城市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农业投入品禁限用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大力推行生产档案记录,建立了协调配合、检打联动、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强化了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消费引导,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社会氛围。
5.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突出了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工作。为切实保证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白城市农委组织各级农业检测机构加大对当地的大型农贸蔬菜批发市场、生产基地、大棚及大型超市的蔬菜农残例行检测力度,同时各级检测机构还积极利用现有条件对采收期的蔬菜深入现场进行农药残留速测,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截止7月末共检测蔬菜样品3820个,蔬菜品种38个,合格率为98%。并积极配合省农委开展5次例行检测抽检工作,共抽取蔬菜样品311个,合格率98%。
二是开展了“三品”专项整治行动。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杜绝非法生产行为、规范企业用标行为,全市各级绿办深入“三品”生产企业,开展了全方位检查。一是检查企业内部认证产品包装物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二是检查是否有包装物的专管机构或专职管理人员;三是检查是否有严格的包装物的出入库记录;四是检查绿色食品包装物标签上的产品名称、产品编号、生产商品名称和商标名称是否与获准证书上标注的相符;五是检查是否存在超期用标或冒用标识现象;六是用标产品产量是否超过证书批准产量等。全市累计检查“三品”生产企业77次,出动执法人员121人次。从检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基地都能够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做到了产地环境洁净化、生产过程标准化、包装标识规范化和监督管理制度化,产品质量安全有保证。积极配合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对企业和市场 “三品”生产销售情况抽查检验,总体情况良好。通过整治,“三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进一步增强,为“三品”自身赢得了信誉,维护了“三品”的公信力。
三是加大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力度。2011年是农业部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和农药市场监管年、种子执法年,为了有效遏制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白城市农委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组织各级农业部门以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种子、农药、肥料和高毒禁限用农药为重点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对各农资市场、经营网和市场摊点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清理检查专项整顿。同时为了增强执法效果,与公安、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多次联合执法检查。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出动人员3474人次,出动车辆1201台次,查处案件240件,吊销营业执照(许可证)6个,检查企业(业户)2317个次,整顿市场351个次,查获非法农业投入品27080公斤(种子、农药、化肥),挽回经济损失683.67万元,印发宣传材料15.2万份。检查中未发现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通过执法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净化了农资市场,保护了农民的利益。
6.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切实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在全县食品加工业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6年6月12日)
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同意召开的。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文件精神,安排部署我县食品加工业整顿工作任务。刚才,大家一起
学习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几个文件,希望大家按照各级的要求和各自的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加工业整顿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发展,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大力加强日常监管,严格市场准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食品市场秩序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质监、卫生、工商等部门的监督和帮助下,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也把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需要,认真落实各项食品安全政策规定,严把产品质量关,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加工企业迅速增多,生产领域不断拓宽,监管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全县食品加工业管理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还存在一些隐患。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有的企业经营者对食品质量安全认识不够,对相关的法规政策了解不足,质量管理粗放。甚至有极少数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违禁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故意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二是有的企业生产条件差,工艺设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检验手段,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三是个别食品生产企业不执行统一的生产标准,导致同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已影响了本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些问题虽然出现在个别企业和个别行业,但是其危害是巨大的。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在整顿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食品加工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绝不能走“先发展、后规范”的路子,而要“先规范、后发展”。否则,一旦某个企业出现了大的质量安全事故,在社会上产生了大的影响,将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连锁效应,就会影响到我们全县所有企业的信誉,影响到我县的对外形象,影响到我们的招商引资环境,影响到全县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各地在这方面的教训很多,各新闻媒体也经常曝光一些食品质量安全案件,如“毒奶粉”事件、“毒粉丝”事件等,在对制假售假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惩处的同时,相关部门和有关干部也因监管问题受到了处理,这些都为我们的工作敲响了警钟。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切实把这次食品加工业清理整顿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加大食品生产加工业整顿力度
大力整顿食品生产加工业是国务院确定的近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定》,按照“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机制,从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认识抓好食品生产加工业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打好这场食品加工业专项整治攻坚战,通过开展整治活动,努力提高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业的质量安全水平,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在我县范围内不出现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具体工作中,要本着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方针,突出“三大重点”,坚持“四个结合”,完善“三项机制”。
(一)突出“三大重点”,切实提高这次整顿工作的针对性。一是突出重点产品。继续把粮、肉、乳制品、饮料、植物油和儿童食品作为重点产品。二是突出重点地区。重点抓好农村、城乡结合部以及长期存在“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区域。三是突出重点对象。重点加大对生产规模小、生产条件差、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企业的整治力度。特别是要重点整治无生产许可证、无营业执照企业,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等违法行为。
(二)坚持“四个结合”,确保这次整顿工作取得实效。即坚持集中打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重点打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加强监管与企业建立自律机制相结合、打假与扶优相结合,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迅速开展各项工作,确保这次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打好“严厉查处无证、无照生产行为”、“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管”和“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这“四大战役”,从食品加工环节入手,一手抓突击整治,一手抓日常监管,通过整顿,实现“三个一批”的预期目标
。即: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产品质量安全条件的食品生产企业,严厉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分子。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要进一步强化跟踪监管,真正做到四个“不放过”:即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产品质量仍不达标的不放过;教育处罚不到位的不放过;质量教训不汲取的不放过。对屡教不改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
(三)完善
“三项机制”,逐步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的原则,实行“谁发证、谁监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划分和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责,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市场准入监管,严把准入发证关,加强发证后的监督,加大对无证生产经营的查处力度。要整合执法力量,实行“分片包干”监督工作责任制,建立日常定期巡查和重点企业驻点监督制度,大力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生产经营台账制度、凭证登记管理制度和索证索票制度,不断提高监管工作水平。要建立食品加工企业信誉等级评定制度,建立企业不良行为记录,把连续违规违纪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实行重点监管。要完善监管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向县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加工企业的质量安全情况,以便于及时有效地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执法打假机制。质监、经贸、工商、卫生、药监、农业等部门,要进一步落实执法打假责任制,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活动的任务和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切实摸清全县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规模和质量状况,做到对假冒伪劣食品生产活动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打击。要按照“全面清理、不留死角,严肃查处、不留后患”的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对发现的大要案件要组织专门力量,逐一进行分析调查,尽快处理结案。对制假售假的企业和犯罪分子,要依法严肃处理。三是进一步完善群众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员和质量协管员的作用,下移监管工作重心,及时掌握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质量状况。县质监局要做好质量监督员和质量协管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监督能力,切实解决“打不着”和“打不准”的问题。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同时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在全县范围内,制定统一的举报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实行有奖举报,以进一步开辟信息渠道,增强市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强化领导,落实责任,确保食品加工业整顿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保障
要确保这次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强化领导是根本,领导重视是关键。县政府对此次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非常重视,建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质监、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工商、经贸、环保、农业、畜牧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XX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治活动的组织实施,协调解决整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质监局,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沾益实际,已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将这次专项整顿工作作为当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重点,加强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做到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要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专门的班子,按照整治工作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这次整治工作任务。
(二)明确分工,积极搞好配合。县质监、经贸、工商、卫生、药监、农业等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联合执法的整体效能,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整顿工作顺利开展。县质监局要发挥好主管部门和牵头单位的作用,切实搞好这次清理整顿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全面落实食品加工环节质量监管工作任务。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在县食品生产加工业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对辖区内食品加工企业搞好摸底排查,及时上报普查材料,全面掌握企业数量、规模、主要产品产量、质量控制措施、执行安全质量法律法规情况等等,并建立和充实安全质量档案,对企业实行动态管理。
(三)落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各乡(镇)和村委会主要领导是本辖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各级各有关部门都要对照目标任务,层层建立分工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县政府将与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各乡(镇)也要与各村委会一一签订食品质量安全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要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级目标考核。对未认真履行职能,致使辖区内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政府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负责人的责任。各食品加工企业厂长(经理)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定按照各级文件要求和政策规定,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排查企业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抓好整改。要着眼长远发展、长期效益,教育和要求员工牢固树立“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品牌”的意识,切实加强质量管理,靠过硬的产品质量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各企业要积极支持、配合各执法部门开展工作,各执法部门也要帮助企业大力争取政策扶持,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部门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推动全县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再上新的水平。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按照中央《意见》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的要求,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引入医疗思维,在全市建成16个党员党性教育体检中心。
一是让党性可透视。体检中心设正衣冠、党史长廊、初心唤醒室等七个功能区,严格按照“一看二查三评四处方”模式,促使党员按照“认知—感悟—认同—践行”规律,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增强党性,做合格共产党员。二是让党性有刻度。聚焦理想信念、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学习意识、组织纪律、工作作风、道德品行、生活作风、服务意识、履行党员义务、先锋作用发挥11项体检指标和42个行为表现,按照服务对象评议、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组织评议的方式进行评价,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各项指标健康状况,电脑端生成每个党员党性体检报告单。三是让党性更纯洁。精准分析体检报告单,针对问题指标,党性分析员在列举表现、分析原因基础上,采取思想触动、承诺推动、帮教带动、真情感动“四动工作法”,促其转化提升。党性教育体检解决了党性教育方式单一化、内容空对空、成效难衡量等问题。
党性教育体检制度推行以来,党员党性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难处破题,强化扶贫力量。一是实行“三包一驻”。每名市级党员领导干部包抓1个镇办、1个贫困村和5户贫困户,每个部门包抓1个贫困村,3743名党员干部包扶4514户贫困户。根据各村实际,有针对性地选派209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扶贫,实现了干部驻村全覆盖。二是注重“四个择优”。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采取现任村干部中“择优留”、农村致富能人中“择优推”、务工经商人员中“择优引”、优秀包村干部中“择优派”的方式,选配贫困村党支部书记42人。公开招聘156名村级党建扶贫专干,为村干部队伍注入新鲜血液。三是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凡是新提拔副科级干部,原则上从表现优秀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中选拔;
凡是重要岗位领导人选,原则上从脱贫攻坚成效明显的镇办或部门科级干部中选拔”的用人导向。2015年以来,脱贫攻坚一线提拔副科级干部39名,交流重用科级干部10名。对考核后三位的6名党组织书记进行撤换。
(二)实处用劲,提升帮扶成效。一是抓培训。对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开展常态化培训,目前已培训7800余人次。各村都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驻村干部结合各自特长,紧盯群众需求,对各层面贫困群众开展立体式培训。二是抓服务。采取“项目进驻+巡回服务”方式,全面推进服务大厅、科技培训、文体活动、农家书屋、医疗卫生、便民超市“六进阵地”活动。组织农牧、卫计等涉农部门,坚持每月巡回农村开展服务活动4次。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费收缴、医保费报销等4类43项事务,“打包”纳入村级服务大厅,真正实现群众办事不出村。三是抓考核。建立贫困群众评议村“两委”制度,每两月评议一次,实施脱贫攻坚考核结果占村干部考核分值80%和脱贫攻坚绩效补贴占村干部补贴80%的“两个80%”,建立村干部脱贫攻坚期补贴增长机制,考核合格以上等次村干部,次年每人月补贴增加x元。坚持每两周对驻村干部督查一次,累计通报批评41人、诫勉谈话3人、约谈19人,调整6人。
周浦医院是一所二级乙等医院,目前,医院在编职工716人,其中卫技人员597人,管理人员38人,副高以上职称26人,中级职称106人,医院核定床位370张。按照南汇区卫生局结构调整的思路,我院将担负起南汇区西部地区医疗中心的重任。所以说坚持“三医”改革,提高我院的综合素质刻不容缓。
根据上海市卫生局《关于2002年上海市卫生系统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切实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质量的意见》精神,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加强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的工作计划,将措施分工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下发了《上海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守则》等材料,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并双管齐下,通过整章建制与各条线齐抓共管,使全体医务人员“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及职业纪律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升华,行业作风明显改观,确保了优质服务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并贯穿医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强化医护人员操作按常规,服务要规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步骤,为此我院经常组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相应的操作常规,使各科室的诊疗护理技能规范有序,有效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据2002年上半年度我院医疗自查显示:三级查房率为100%,诊断符合率为98.56%,院内感染率为4.57%,疑难病例讨论率为100%;护理部护理技能考试合格率为98.4%,“三基”考试合格率为98.5%;护理文件抽查合格率为99.2%,全院护士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1.7%,通过各条线“三基”学习,技术练兵,技能考试,我院初步形成了一个人人学习常规、讲常规、用常规的良好氛围。
正是在这种良好氛围的驱动下,真诚的服务自然水到渠成,我院的医务人员极积参加由医院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如社会义诊、医疗咨询、防病宣传等,多次为离休老干部、老年大学上卫生知识课,我院还派出十多名医疗骨干分批赴云南文山县进行对口支援,受到了当地医院的好评。
一位贵州姑娘何仕花,突发胆囊炎胆石症,由于未及时诊治,发展成中毒性胆管炎,经我院外科医护人员的极积抢救后,病情稍有缓解。然而由于没钱,何姑娘准备放弃治疗出院回老家,此事被邻床的徐秀英母女知道后,慷慨解囊,将两万元送到何姑娘的手里,以解燃眉之急,我院的外科医护人员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全科共向何姑娘捐款3000元。在治疗过程中,我院特地从华山医院请来知名教授为何姑娘做手术,并免收一定费用,在我院及社会各方的关心下,何姑娘终于恢复了健康。
“以病人为中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具体体现。我院围绕方便病人、服务病人提出了“从我做起”角色转换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调整门诊和医技科室的布局;改善服务环境,增设服务窗口;打破节假日门诊科室停诊制,实行全天候诊疗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费用;门诊各科实行“病人选择医生”挂牌服务;实行住院费“一日清”制度,使医疗服务行为和医疗收费行为规范化;增加膳食服务项目,为病人代购食品和来料加工;加强社区服务,为社区群众提供医疗方便;改善医疗服务设施,在新建的急诊楼内每间房内安装空调及中心供氧装置;实施挂号、收费、配药一条龙服务,改变了以往病人就诊来回排队的麻烦,使医院的服务上了新台阶。
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是我院的特色专科。2001年《急性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手术与非治疗临床研究》获南汇区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特色专科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论文五篇,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DICK、RF)对脊柱爆裂型骨折间接减压作用研究在我国属首家报道,胸腰椎骨折早期RT钉复位固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特色专科就诊半径覆盖面不断扩大,少数外省市如福建、浙江、江苏等病人慕名前来就诊、会诊。
与此同时,我院外科借助新添置的CT机,开设了脑外科病房,不仅填补了南汇区西部地区的空白,而且减少了病人的费用以及来回路途的奔波,更重要的是为病人赢得抢救的时间。
【空气质量强化工作会议发言】推荐阅读:
空气质量标准评价07-03
环境空气质量调查方法10-08
空气质量情况调查报告11-19
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提高质量11-22
强化质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07-16
立足教育质量强化内涵发展11-23
在全县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