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2024-11-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精选10篇)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1

2006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2007-12-08 18:03:3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2006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2006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2)2006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2006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我于2006年2月27日经州委组织部选派,作为06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队队员,进驻××乡××村委会的那崩村小组,驻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一年的农村基层实践,使我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责任心,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农村政策理论的理解水平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在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第1

文秘版权所有!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这一年的驻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以“四村”建设为载体,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促进农民增收,逐步使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生活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生态好起来、村容美起来、班子强起来”。要做一个合格的驻村工作队员,就必须健全有关的政治力量及农村政策、规章制度、相关会议精神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对新农村建设的目的理论准确,表达清楚,更充分的认识与理解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因此,工作中,我常注重学习,认真思考,不耻下问,并结合自的实际和工作需要,一直坚持学习相关的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增长

工作才能,增强自己的工作自信心,逐渐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帮助自己更好的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第1文秘版权所有!

二、深入基层,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1、进村调研,科学规划。由于我没有农村基层的工作经验,进村后,首先深入农户家中,认真做好调查,了解民情,熟知村民的要求与愿望,仔细分析与研究,掌握好第一手材料,做到心中有数。再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规划那崩村的建设项目,做好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重点突出,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此次在那崩的调研后,根据实际情况及资金量工作出了人畜引水工程、道路建设、科技文化活动室、五位一体的建设工程项目,并针对经济发展状况作

出那崩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2、进村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在做好调研,制定好规划后,就是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为此,公文写作我们主要从以下方面开展宣传工作,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建设氛围:一方面工作队员先于村小组长及党员群众,一切学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任务、目标,特别是仔细领会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另一方面是召开群众大会,由乡党委政府领导和工作队员向群众反复宣讲建设内容、规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过程、步骤。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更为建设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3、全面组织实施建设工程,用心为群众解决好实际问题。在建设的实施中,按具体制定的四个工程建设项目,精心组织,加强动员,积极参与,组织群众筹工出劳,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各

个项目的建设,苦战了近8个月,顺利完成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考核》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帮助那崩村建立建全了个各种基层组织,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得以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整体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被乡政府推选位2006年文明新村。

当然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具体实际问题,我都会和工作队的同志一起深入到农户家中,共同协商,耐心听取意见,认真细致的给予解释和开导,稳定群众的不良情绪。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竭尽全力解决与完成。通过努力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三、体会和收获

经过一年的驻村开展工作,每天都与村民朝夕相处,并肩工作,村民的纯朴、善良、勤劳,深深的感染了我,使

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通过这一年的基层锻炼,我对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深刻认识,对今后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工作中,我也深切体会到做好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与村民群众融为一体,放下架子,虚心待人,耐心听取群众意见,加强与村民的交流沟通,并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才能求得理解与支持,更要依靠和争取村干部的支持与帮助。现在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服务群众;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尽快成长。

驻村工作期间,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思想和工作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没有写出一篇调研文章;只注重完成任务,不注重创新与发展等等。回去后,我一定会针对自己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2

一、2006年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

(一)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指导

按照中央提出的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搞好总体规划的要求,2006年,各省(区、市)都下发了贯彻落实中发〔2006〕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陆续编制完成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规划,并调整充实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机构,各地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了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作,全国上下形成了关心、支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一些地方还对农村干部开展了大规模的培训,宣讲中央文件精神,引导新农村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有关部门也结合自身职能,出台了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性意见,重点从抓好规划工作、加强分类指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投资整合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做好试点工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对地方发展改革委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加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按照中央提出的全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的要求,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预算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切实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向农村,2006年全年用于农村建设的中央投资超过600亿元,所占比重较上年继续提高,其中用于粮食生产、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资比上年大幅度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也普遍增加了对“三农”的资金投入,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约有2/3的省份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三农”的资金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个别省份增幅超过了40%。

(三)着力解决农民最急需的生活设施

紧紧围绕广大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设施,坚持以人为本,突出抓好“水、路、气、电”四件事。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1.6亿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国家加大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2006年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中央投资比上年增长2倍,当年可解决近29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农村沼气工程中央投资比上年增加15亿元,新增农村沼气用户约260万户;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支持西部地区县通乡油路改造和东中部地区乡通村油路改造。国家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无电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完善中西部地区农村电网。

(四)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继续大力支持粮食生产。2006年以来,继续加强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启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田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对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4省大型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和植保工程,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4.9亿吨以上,在前两年累计增产粮食5000万吨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产。

(五)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增加,明确提出要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3年内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截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已有3.9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标准分别由10元提高到20元,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4880万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政策。农村社会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认真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有条件的地方正在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六)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各地、各部门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2006年,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继续扩大。中央财政还安排125亿元资金,对种粮农民生产资料增支部分实行综合直补,补贴范围扩大到全国31个省区市。继续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农资生产和市场,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调控,深入开展化肥等农资市场检查,稳定农资价格。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对保障农民工各项合法权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农民务工收入继续提高。预计全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量有可能接近200元,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比上年增加300元以上,实际增幅超过6%,是继2004年和2005年之后,连续第3个农民收入增幅超过6%的年份。

(七)农村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进入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对下一阶段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做出具体部署。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务院对进一步完善改革政策措施,健全体制机制,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提出了具体意见。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业保险试点稳步推进。国有林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国家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积极推进支农投资整合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推进县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的指导性意见,明确了“规划先行、加强衔接、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形成合力、务求实效,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整合思路,并在全国确定了50个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支持和鼓励试点县(市)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创新体制机制,目前各试点县(市)工作进展顺利。积极探索在新农村建设领域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径,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建后管护,落实管护责任,努力改变重建轻管现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一些地方特别是基层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将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庄建设,注重形象工程,没有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根本;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提出了要在3—5年内建成新农村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些地方不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广大农民的参与度不够、热情不高,个别地方还借新农村建设之名,随意调整农民土地,动用农民宅基地,侵犯农民合法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引导和克服。

二、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

2006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明确了2007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任务。2007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提出了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强农惠农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向前推进,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第一,继续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我国农业基础薄弱、主要靠天吃饭的基本状况还没有改变,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仍没有根本扭转,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为此,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努力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要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方式,继续加大支农投资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继续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完善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第二,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布局、优质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水平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水平不断得到增强,但我国人多地少,农户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农业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投入来实现增产的外延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48%,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70—80%的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30%多一点,比发达国家大约低了50个百分点。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2007年,要继续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继续建设国家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支持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及中部排涝泵站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继续实施种养业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以及旱作农业节水示范工程。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加强对农民建设现代农业的引导和示范。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的同时,发展健康养殖业,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工程。

第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步伐。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共服务滞后,是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突出表现之一,也是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要坚持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优先序,因地制宜地加大支持力度,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2007年,要继续抓好水、气、路、电建设。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力度,优先解决人口较少民族、水库移民、血吸虫病区和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确保“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如期实现。继续加大农村沼气投入,积极发展适合各地特点的农村清洁能源。支持县乡公路改造和通村道路建设,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的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抓好中西部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地区电力建设,落实城乡同网同价政策。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治理,建设整洁、舒适、文明的农村人居新环境。

第四,继续抓紧解决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扭转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2007年在全国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助标准。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继续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加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要扩大到全国80%以上的县(市、区)。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民培训和权益保护,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阳光培训工程,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全面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五,不断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必须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这是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扎实推进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2007年,要继续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和部署,逐步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继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支持国有林场改革和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搞好水权制度改革,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大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继续加快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3

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总结

莫永臻

201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乡新农村工作队的具体指导下,在后援单位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按照上级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工作,尧贝村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现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和理论学习方面

半年来,本人遵纪守法,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学习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建设新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科学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驻村工作方面

(一)深入基层、深入调研。

驻村后,本人和村干部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深入各家各户调查、走访、询问、倾听群众意见,并对环境进行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基本掌握了所驻村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及要解决的硬件基础设施工程,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争取上级和有关单位给予支持、扶助。

(二)大力开展普法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因文化教育落后,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在驻村期间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林权改革、村“两委”换届选举纪律等法律法规,协助配合村干部进 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和说服工作,配合司法所组织尧贝村与三团村羊田屯村民对“梅友”山场进行确界调处,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在大云至三团水泥路建设工作中,积极配合县乡工作组做好沿线山场、农田群众的思想工作,协调做好签订《承诺书》等工作,使工程如期动工,特别是在尧贝村村民石朝送三兄弟阻拦施工过程中,配合乡工作组5次到尧贝村与当事人双方进行协调,讲明国家家对农村的政策法规及惠农等系列宣传。目前该村的社会治安面貌明显好转。

(三)抓好抓紧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寨防火改造服务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认真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严格按原则办事,指导村干部落实完成6户危改项目,实施村寨消防器材室和下寨64户的火塘改造和灶改工程。目前,危改项目正在实施,村寨消防器材室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火塘改造和灶改工程全面完成。极大地改善了群众住房条件和用火安全。目前尧贝上寨进寨防火公路已开工,县公安局联系扶助水泥50吨。

(四)根据当地实际抓好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尧贝村完善经济发展思路,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在种、养这两方面做文章,加快发展特色经济,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年初组织尧贝村种养户到外地考察学习罗汉果种植技术,并在本村开发种植了一片5多亩的罗汉果,要求种植户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力争试点取得成功,2012年计划扩种20亩,努力实现农民增收。

(五)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尧贝村男女篮球队参加滚贝乡第二届“瑞东杯”赛和区“万村杯”农民篮球选拔赛,该村男子篮球队获得了第一名;同时在第七届农村文艺汇演活动中,组织指导尧贝村文艺队参加比赛,参赛节目荣获了二等奖。为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民族特色建筑,积极配合尧贝村筹备侗 寨寨门建设工程,联系乡党委、政府扶助建设启动资金8000元,本人捐款200元,群众集资已达5万余,目前寨门建设工程的场地、建材均已落实,即将动工兴建。

(六)搞好县、乡人大和村级“两委”换届选举

今年是县、乡人大和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年,按照乡选委办的工作部署,认真学习柳州市有关换届选举文件、操作手册等,严格按程序依法开展县、乡人大代表推选和村“两委” 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县、乡人大代表推选和村“两委”换届工作。

(七)积极参与乡政府的中心工作。在任尧贝村新农村指导员职期间,本人积极参与乡党委和政府开展的各项中心工作,认真完成乡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由于本人今年刚接手尧贝村新农村指导员工作,对基层工作不很熟悉,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尧贝村村委活动室空间明显不足,目前公有2间用房,总面积不足50平方米,其中1间用作图书室和档案室,1间作为办公接待室,村委组织开会都要借用学校电教室,希望上级安排扩建一层作为会议室。

三是上屯进村防火路建设资金不足,尧贝村除了投工投劳以外无集体资金投入,今年县后援单位公安局联系得了50吨水泥,但片石开采没有资金,致使目前工程无法进行施工。

四是尧贝村扶贫开发项目少,村领导迫切希望造福群众,带领群众致富,但在种、养等项目上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2012年该村计划开发一个罗汉果种植基地,面积达20亩,一个山鸡养殖场,养殖规模在500只,希望上级给予项目扶持。

四、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统一思想,激发和提高村民参与“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共同参与的氛围。2.继续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3.协助尧贝村争取上级扶贫开发项目,为群众寻找致富路子。

总之,在今后驻村工作中,本人要积极履行 “五员”职责,深入走访群众,与农民群众谈心交心,了解村情民意,摸清农民群众所想所盼,为村集体、农民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为所驻村办实事好事,妥善处理纠纷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促进了滚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市200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篇4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加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新农村办公室按照年初制定的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引导相关部门将重点项目集中投向各试点村,通过项目建设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今年市政府确定的185个重点项目中,涉及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共分九类,即:农牧业生产、涉农龙头企业扩能改造、旅游产业带动、商贸物流产业发展、通村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农村社会保障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项目总数达54个,占全市重点项目的29%,是近几年来项目建设最集中、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致使各试点村既有高起点、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又有适合当地发展实际、前景广阔的产业支撑,推动了全市新农村建设上新水平。

二、突出重点村建设,发挥试点村的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市在全面推进30个试点村建设的同时,集中精力重点推进哈拉苏大兴村、雅尔根楚五道沟村等试点村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一是争取项目资金,培育主导产业。达斡尔乡满都村计划投资5200万元启动建设生态酱菜、脱水蔬菜系列产品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期申请内蒙古自治区财政政策性补助资金500万元,银行贷款XX万元,引资1900万元,自筹投入资金800万元。现规划、选址等工作已完成。哈拉苏办事处大兴村计划投资45万元新建标准化挤奶大厅300平方米,立体式20头挤奶器一套,3吨制冷罐一个,以托牛所的形式提高奶牛业的规模化养殖水平。奶站建成后,农民售奶价格相对稳定提高,可以吸纳周边奶牛户370个,年增加纯收入340万元,户均增加纯收入9000元;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建设豆制品加工厂,带动本村农民就业140余人。中和办事处福泉村手拍粉合作社股份制企业厂房扩建项目到位资金60万元,包装车间已经落成,2600平方米的晾晒场基础已完工,各种设备都购置到位投入使用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雅尔根楚五道沟村投资120万元建设冬暖式生猪养殖场,建设完工4栋生猪养殖场猪舍,让剩余劳动力能够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争取民政、扶贫危房改造、整村移民扩镇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通村道路、自来水供应、无线通信等设施配套的新型农村社区,预计9月末前有60户能够入住。关门山—浩饶山公路续建工程现已完成单幅15公里,完成投资800万元;通向西平台村的浩饶山大桥预计投资700余万元,将于10月份建成通车,结束夏季摆渡、冬季跑冰过河的历史。中和—碾子山公路已完成路基8公里,路面基层3公里,圆管涵3道,完成投资434.9万元,计划9月15日前建成通车。省际通道-扎博公路连接线已完成路基工程12公里,路面水稳层6公里,6道圆管涵,2处过水路面,完成投资600万元,计划10月1日前建成通车。推行村民“一事一议”建设通村公路的模式,达斡尔乡满都村5.1公里整村道路硬化工程已完成建设。中和办事处福泉村2.5公里整村道路硬化工程完成建设。雅尔根楚—新建—四道沟—五道沟—集体四级砂石路,路基完成34.1公里,年末建成通车。大河湾镇区1.1公里道路硬化工程现已完成。成吉思汗—红光村公路现已完成。省际通道—蘑菇气三合村公路计划9月中旬完工通车。关门山—苇莲河7公里村道,已完成路基工程。鄂伦春民族乡建设1横3纵全长2公里道路现已完成。卧牛河大坝—靠山—一心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目前###市已经提前两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的目标,三、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创建新农村建设的新载体

为了创建承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为了实现工业农业的互补对接,为了寻求城乡统筹发展的纽带,我们坚持“政府扶持、农民自主、社会参与”的方针,引导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增强自我发展、逐步壮大的能力,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实体”、农村经济的“服务主体”、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载体”和统筹城乡的“联结体”。截至2009年5月末,全市共成立并注册了各类专业合作社199个,占呼伦贝尔市同期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2%。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达1.3亿元,入社成员6000多人,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户。雅尔根楚办事处五道沟村315户农户中268户加入凤鸣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全村总户数的86.5%;现有耕地8048亩,其中7010亩土地入社,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87.1%。2009年,合作社组织农民进行前期考察调研,充分估计和准确应对市场行情,合理调整优化种植业生产结构,种植高油大豆2500亩,单产220斤/亩;良饲兼用型玉米2800亩,单产800斤/亩;高淀粉马铃薯500亩,单产1.5吨/亩;桔杆单产数额大幅增加。经初步测算,每亩地获利300元,较XX年年亩产增收130元。合作社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0元,与分散经营相比增收近37%。合作社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浩饶山镇陇海农民种植合作社由21户农民中三分之一的农民集中经营8000余亩耕地,另外三分之一农民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其他三分之一的农民轮班休息,2009年合作社纯收入近300万元。今年春耕前又投入150余万元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极强。洼堤镇育林葵花种植合作社,以种植订单的形式将农户分散的土地相对集中起来,创造出了“五统一分”的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回收、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生产”,创建了一种经营内容方向固定、合作社的成员固定、基地的面积固定而生产基地的地块不固定的相对灵活而又能保证收益的合作社。分别在种养业、购销流通业、信息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已经产生了较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也显示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为发展“新型合作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分散的资源要素”进行“规模组合”,以“联合舰队”的形式“下海”,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凸显了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提升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的发展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以市场主体的身份行使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协商与谈判,改变了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合作社通过“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等措施,收到了“规模效应”。这样,既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增强了农业产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顺利对接。二是开拓了产业化新途径。合作社发展壮大后便在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开始自办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等垂直一体化经营,延长了产业链条,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战略性结构调整得到大力推进。在合作社把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整合起来后,实现了农村各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产品的销售网络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农业经济呈现出“块状”发展的鲜明特色。三是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解决了农产品市场流通不畅、销售难的问题;通过扩大生产规模、统一采购生资,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加快了农业生产及增长方式转变,避免了农民间的无序恶性竞争;在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各入社成员通过盈利分配、股金分红、二次返利等形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四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合作社发展促进了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的产生,带动了农民生产生活观念转变,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集中,推动着传统农业的深刻变革。这样就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可以彻底摆脱土地的束缚,转向城镇、市区从事二、三产业。合作社中提倡成员平等议事,推动了农村民主进程,促进了农村文化变革,提高了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有利于形成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发展环境。

四、建设绿色农业基地,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原动力

###市紧紧抓住国家现代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和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机遇,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努力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农产品基地。重点选择市场容量大、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具有本地特色和竞争力的大米和葵花等产品,集中连片建基地。全市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66万亩,创建了大豆、马铃薯、葵花等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31.5万亩,基地规模位居全区第一,并在苇莲河建立全区首家“有机农业示范园区”。在建好基地的同时,###市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和市场拉动效应,全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基地的认证工作,做到认证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围绕提升产业素质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产业和重点地区的开发和认证。并通过开发和认证工作,解决千家万户的生产质量管理、农产品消费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数量达到35个。绿色产品带动全市实现产值13.5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6%;带动9个乡镇4万农户,实现农民人均纯增收1320元。增强品牌意识,依托龙头企业,走特色产品产业化经营之路,将分散生产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变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目前已有“###大米”、“###葵花”、“###沙果”、“###黑木耳”四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全市拥有国家知名商标17个、驰名商标1个;“淳江牌”大豆色拉油等一批产品成为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成功承办了2009·内蒙古(###)第二届绿色食品交易会暨首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与区域经济发展论坛,会展期间有俄罗斯、蒙古、日本3个国家,北京、广东、浙江等10个省市,自治区12个盟市及68个旗县的500多家企业参展。###市的16个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展出农畜产品山野产品7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与俄罗斯后贝加尔、蒙古国东方省及北京等地企业签约项目127个,签约额达35亿元。这一会展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绿色、特色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特色经济优势,实现规模效益。

五、今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一)确立巩固主导产业地位。指导各地瞄准国家扩大内需、增加投入以及产业扶持政策导向,指导各试点村立足经济发展基础优势,深入挖掘发展潜力,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力争使每个试点村都有一至三条带领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最终实现试点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15个百分点的工作目标。

(二)培养培育新型农民。突出农村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实施好国家农村培训补贴和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培育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继续深入挖掘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总结培育致富典型,为推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聚集人才基础。同时充分发挥XX年公推公选的40名大学生和刚刚由自治区选派的60名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通过他们把新的发展理念、创新的思维和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带到农村去,进一步优化村级“两委”班子的结构,使人才兴市战略得到深入的实施。

(三)建立服务土地流转的平台。鼓励指导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流转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规范引导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流出土地,加快农村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经营的过程。积极有效地拓展农业“产业功能”,优化农业“发展形态”,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我市走出一条“设施完备、规模适度、特色鲜明、高产高效、生态良好、循环持续”的城乡统筹、协调一致、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提供前提条件。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5

工作总结

鲁洛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在芒章乡党委政府及驻乡工作队的领导下,在挂钩单位县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县新农村建设会议及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积极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鲁洛村基本情况

鲁洛村隶属芒章乡,位于芒章乡南部,村委会驻地海拔1040米,地势西高东低,距乡政府4公里,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是农业局禁毒防艾、新农村建设挂钩行政村。鲁洛村现有农业户数370户,1573人,其中景颇族8个自然村,129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82.33%;汉族1 个自然村,278人,占全村总人口的17.67%。现有耕地面积5783亩,其中水田面积1252亩,旱地面积4531亩。全村经济收入以农业和林业

为主。本村种植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甘蔗、茶叶、草果等;养殖主要有牛、羊、猪、禽类;林业有杉木、西南桦、红木等。全村经济收入以农业和林业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2156元。二、一年来开展的主要工作情况

1、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

2011年鲁洛村两委和驻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组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把新农村建设宣传工作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充分利用召开会议、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一年来共召开村组干部会议7次、群众大会12次,参加会议人员1165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36份,张贴宣传标语18条,涮写永久性宣传标语28条;通过开展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鲁洛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打好思想基础。

2、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

根据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村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对鲁洛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结合鲁洛村的实际,于2011年7月撰写了《鲁洛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综合性规划》,为鲁洛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描绘一幅蓝图。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投资15万元维修板胆村民小组集体和油茶基地公路。鲁洛村大桥的完工,解决村民出行困难的局面,极大的加快了鲁洛村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是鲁洛村的“富裕之桥”、“发展之桥”,是鲁洛村景颇人民联系各族人民的“友谊之桥”。6月16日上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组织了63名群众,对鲁洛大桥到鲁洛吊桥全长4公里的进村道路进行了修缮。

4、举办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为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加快鲁洛村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经过精心的组织策划,驻芒章乡鲁洛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在县农业局的关心支持下共协调资金7000余元,于2011年5月9日在鲁洛村委会举行了由113人参加的芒章乡鲁洛村农村劳动力转移导引性培训和农民综合素质培训会。培训会由县农业局李正宇副局长主持,此次培训会以《油茶栽培、管理技术》、《草果栽培技术》、《核桃栽培和果木嫁接技术》等种植技术为培训内容。首先由农业局科教股许庆凡股长介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和农民综合素质培训会的意义。其次乡党委政府领导岳园辉副书记、段加稳副乡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参加培训会的学员,好好利用这次机会,认真听专家讲解种植技术,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济收

入。县林立油茶公司技术员、办公室主任黄永周讲解《油茶栽培、管理技术》、县科技局技术员、办公室主任林枝茂讲解《草果栽培技术》、县农业局李正宇副局长讲解《核桃栽培和果木嫁接技术》。培训会上,专家们利用图片、实物、技术要领等材料,用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解着经济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使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6月27日由芒章乡科技副乡长段加稳和村支书、村主任金腊光带队,鲁洛村党员、群众30人到盈江林立油茶有限公司参观、学习油茶的栽培及管理技术。盈江林立油茶公司办公室主任黄永周给到会的党员、群众讲解油茶的栽培及管理技术,通过现场实地的操作,让到会的党员、群众更直观的了解了油茶的栽培及其管理等技术。为今后鲁洛村发展油茶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抓好禁毒防艾工作

按照芒章乡2011年禁毒防艾工作要求,认真抓好禁毒防艾工作,一年来召开禁毒防艾工作会议19场次,受教育干部群众1241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467份,播放禁毒防艾宣传光碟18场次。组织开展打零收戒行动3次,出动村干部、禁防工作队员、公安民警、禁毒联防队和民兵31人次,车辆6辆(次),抓获吸毒嫌疑人6人。禁毒防艾宣传教育覆盖9个村民小组,群众综合知晓率达90%以上,禁毒防艾工作得

到巩固和加强。

三、存在问题

2011年鲁洛村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还相差甚运,在新农村建设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鲁洛村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滞后,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新科技掌握过程相对较长,群众经济发展意识不强,资本信用意识淡薄,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2、鲁洛村是个半山半坝的农业村,新农村建设点多面广,共涉及到9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任务繁重,在建设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群众自筹资金数额非常有限,上级扶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建设进度缓慢。

3、部分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把新农村建设当作自己的事情,没有认识到最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房建设、新产业发展等项目的投入上,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乏主动投入和参与意识。

四、今后工作建议

1、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大局,要切实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统一认识,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将群众拥护的、赞成的、认可的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民致富的平台抓紧、抓好、抓落实。同时,进一步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国家扶持与自身努力的关系,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增加科技知识,增强致富本领,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工作。

2、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群众是建设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高素质,就不可能有农村的新风貌。培育新型农民,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加大农村教育事业经费的投入,强化成人文化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二是要强化法制教育,巩固普法成果。使广大农民知法、懂法、守法,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要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和市场经济知识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尽快地适应新时期农业、农村的发展需求。四是要强化政策宣传,使广大农民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尤其是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

3、大力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保证农民持续增加收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规范经营模式。从鲁洛村的实际出发,重点发展水稻、甘蔗、核桃、茶叶、咖啡,养猪、养牛、养羊等产业。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带动作用。建设新农村要充分依靠基层党组织的发动、宣传、带头作用。要搞好村民自治,正确运用“一事一议”政策,做到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充分发动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基层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能力。

5、结合村情、民意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做到粮食业、养殖业和经济林果业的短、中、长期规划相结合,同时加大科技投入和培训力度,做到稳产增收。

鲁洛村民委员会

驻村禁毒防艾、新农村建设工作组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6

肖咀乡地处合水县南部塬区,罗段公路穿境而过,辖6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3250户,14082人,总土地面积7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340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2450元。

一、取得成效

为进一步优化村庄布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乡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扩规模、三年上档次、五年建成标准化新农村示范点”的基本思路,始终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在建设过程中,把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并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引导农民积极自愿的在规划点建宅。全乡共建成肖咀村、西沟村、卓堡村新农村示范点3处,规划建设住宅132户,规划建设用地97亩,其中住宅用地79亩,道路及公用设施用地18亩,总设计投资1220万元,其中民宅建设投资910万元,道路及公用设施投资310万元。新开街道一处,新修小区道路2公里,新修村部2处,新建文化广场两处,栽植绿化树木210棵,为全乡新农村建设规模化、普及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村容村貌有了新变化。通过环境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村部美化以及农村危旧房的拆除,彻底改变了我乡农村的“脏、乱、差”现象,使环境卫生得到有效保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二)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通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群众不但对庭院卫生意识有了转变,对公共卫生也有了讲究,树立起讲卫生、美环境的新意识,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

(三)团结协作精神有了新突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齐动手,齐出策,做了大量的工作。各村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团结协作精神得到进一步发挥。

(四)村领导班子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有了新转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通过各项方案的实施,进一步体现了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在工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干部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增强,村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得到了明显转变。

二、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制定规划

2010年,肖咀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市、县文件精神,对辖区6个村认真进行了调查研究,成立了以政府乡长为组长、各包村领导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肖咀乡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一手抓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强硬件,一手抓教育引导,培育明礼、守法、文明村民固软件,并结合各村实际,规划完成了西沟、卓堡、铁赵、寨子4个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工作,较好的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宣传发动、营造氛围。我们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组织乡村干部深入一线,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广泛深入地宣传。充分利用会议、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全乡共召开各类会议12次,张贴标语25张,宣传图片132张,刊出黑板报16期,在全乡范围内营造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有力地推进了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进程。

(三)、狠抓典型、示范带动。

2010年我乡重点抓好肖咀、西沟、卓堡3个示范点新农村的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他各村根据实际,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问题入手,也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引导农民积极筹资规划建设新农村,逐步摆脱“吃水、用电、行路、住宿难”等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乡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的以下问题,一是少数干部群众认识不够,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群众对政府扶持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作用。二是农民增收难。全乡农村劳动力中,绝大多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致富技术和致富项目,加之择业观念陈旧,不利于农民增收。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我乡在新农村建设中没有项目支撑,乡政府财力有限,农户自筹资金困难,导致建设的公用设施档次较低,吸引力不强,群众的积极性不高。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7

安化乡新庄村驻村指导员 解洪坤

按照县委组织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统一部署,我于2014年2月底进驻安化乡新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年来,我紧紧围绕安化乡党委提出的“绿色安化、和谐安化、富裕安化”三大目标建设,深入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以实际行动参与新庄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建设,赢得了驻村群众的广泛好评,顺利地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和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农村工作的理论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按照乡党委、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反复学习《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学习手册》,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力求掌握更多的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涉农法律法规知识、惠农政策;三是向乡干部、村干部和其他指导员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知识领域、提高农村工作的能力;四是积极参加省、县、乡召开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相关会议,领会其精神实质,内化为促进自身工作热情和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

二、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参与地方建设 一是认真做好村级组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按照县委安排,县委党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从2014年1月开始,大体安排8个月时间,9月基本结束。从2月开始的第二阶段的

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我便进驻村委会,与村委会干部及地方群众共同完成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做到了准备工作扎实有效、组织领导保障有力。通过开展工作,干部和党员作风焕然一新,密切了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实现了党员干部满意、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各级组织满意的既定目标。

二是强抓党建工作,促进基层党组织整改升级。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切实找准并准确把握我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着眼点、关节点,围绕“巩固先进、推动一般、转化后进”的目标,着力解决个别党支部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不能很好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党员在群众中公信度一般等问题,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党员学习教育管理工作制度;规范村级党组织管理工作,促进了村级组织民主管理,一般党组织的晋位升级。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抗旱保民生、烤烟移栽、护林防火、拆临拆危、民生工程、环境卫生整治、美丽家园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村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民生进一步改善,农村和谐稳定。

三是摸清村情民意、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基本情况,摸清村情民意,弄清新庄村目前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村的实际,与村“三委”班子一起制定了符合新庄村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计划,并撰写了新庄村新农村建设调研报告。

10月,参与贫困村的调查和数据填报,为当地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四是积极参与抗旱保民生、森林防火工作。面对近五年的连续干旱,进一步做好抗旱保春耕工作,认真做好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倡导村民树立长期节约用水的观念;积极动员干部群众生产自救,做好协调动员,并协调单位捐助抗旱经费10000元,避免了发生水事纠纷;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源地周边环境卫生进行监控,保证了饮水卫生安全又保证了村民的人身安全。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清明节前后因林区风高物燥,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与乡下村干部、村组干部一道放弃五一假期进行巡山、堵卡、宣传护林防火等工作。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控制野外火源,加大巡查力度,做到严防死守。

五是积极协助村级干部做好烤烟移载、交售工作。自驻村以来,围绕新庄村烤烟产业,认真学习烤烟生产每个环节的技术,力求成为烤烟生产的技术员和督导员。在烤烟移栽中,同乡下村组干部一道,放弃周末和节假日,深入田间地头,与广大烟农交心谈心,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并协调单位多次组织教职工帮助困难群众移栽烤烟,顺利完成了烤烟种植面积3937.9亩的种植任务和 45.36万公斤的交售任务,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六是拓宽宣传途径,发挥宣传员作用。拓展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途径,帮助村组干部充分利用互联网、远程教育、讲座等形式,认识了解新农村建设、美丽家园建设、农村低保、“新农合”、科学

栽培、计划生育、安全生产、劳务输出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等方面的内容,切实当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对新庄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及时报道,不断提高新庄村在社会及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

七是协调发挥党校优势,帮助村委会完成建章立制工作。工作期间,通过调研和协调,制定了《中共江川县委党校包村三年帮扶规划暨2014年帮扶工作安排》;帮助村委会制定了《新庄村委会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施方案》、《新庄村委会水库、沟道管理办法》、《新庄村委会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协议书》等多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了我校与村委会的帮扶对接,村委会的帮扶工作成为我校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亮点之一。

八是体察民情,以实际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帮助新庄村委会协调大春移栽款1万元。先后帮助了小营村村民宋某和塔冲村范某办理了残疾证;帮助大营村2户村民解决了田间道路庄稼损失补偿。此外通过与学校及时反馈沟通,开展了大量帮扶工作。3月6日,中共江川县委党校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到包村的安化彝族乡新庄村委会,与三委班子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座谈。3月7日,中共江川县委党校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到包村的安化彝族乡新庄村委会,常务副校长李卫东带头看望慰问困难户和联系户。4月30日,由副校长黄志伟带队,在6名教职工的帮助下,安化彝族乡新庄村委会村民白罗德栽下了4亩多烤烟。5月5日,由副校长业居敏带队,5名干部和教职工到新庄村委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下乡助

春耕、解难题活动。5月7日和8日,由副校长黄志伟带队,5名干部和教职工到新庄村委会督导烤烟移栽,确保5月10日前完成移栽工作。期间,到田间地头查看情况,并帮助群众铺盖烤烟地膜4亩左右。5月14日,由副校长业居敏带队,6名干部和教职工到新庄村委会督导和了解烤烟移栽情况。6月,帮助小营村老年活动场地建起了体育健身器材。12月初,全校教职工积极捐资1700多元购买毛毯,把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家中,其中还为特别困难的一户群众送去了现金。

三、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新庄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需建设完善的烟区道路、沟渠、垃圾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多,资金缺口大;部分村民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对相关政策贯彻落实意识不强。下一步还需继续加大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继续加强对村民进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特别是党在农村的“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相关现代农业技术知识培训。

经过一年的驻村工作,我已经融入了农村生活和工作,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与村民相处融洽,对基层工作更加深入了解,思想上进一步成熟,工作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一是由于自己农村工作经验少,处理农村复杂的实际局面能力还有待提高;二是对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学习不够透彻,工作灵活程度

不够;三是对农村工作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一些问题还把握不准,对农村现代农业知识还要加强学习。针对以上不足,今后我会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地工作来加以克服,通过提升素质增长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为新农村的建设尽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8

我作为云南省第五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中的一员,2011年2月,按照省委、省委组织部、省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我被委派到红河县迤萨镇大黑公村委会驻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自进驻大黑公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以来,我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职责和任务要求,遵守管理制度,认真开展各项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通过近一年的努力工作,我发挥自身特长,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工作思路,集中精力为民办好事、实事,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现将入村以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新农村建设工作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地矿职工,选派进驻红河县大黑公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我的言行,不仅代表自身形象,而且代表一名地矿人在群众中的形象,代表派出单位的形象,所以自驻村以来,我严格按照《第五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执行考勤考核制度,转变角色,尽快适应驻村工作,脚踏实地的配合村“两委”班子,做好各项村务工作。

为了尽快熟悉胜任驻村指导员工作,进一步提高做好农村工作的素质和能力,我认真学习农村工作的相关政策法规和资料文件,认真学习和领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云南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等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情、县情、村情,认真学习有关农村工作及新农村建设工作内容的文件材料,为自己当好农村政策法规宣传员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要突出这个驻村指导的“驻”字,要沉得下心,深入得了基层,才能真正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全年驻村217天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为了尽快进入农村工作角色,掌握主动权,我与村干部走村串户进行民情恳谈,了解民意,倾听民声,情注农村,心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调解纠纷。此外,利用记录《民情日记》的机会,深入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户家中,向村民小组长、农民群众进行深入学习,学习他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在田间地头艰苦创业、任劳任怨的精神,为当好村情民意调研员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对农村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也为做好农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从进村到现在,我经常深入各自然村调查了解情况,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积极融入村级组织的工作,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到目前为止,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深入宣传,发挥了方针政策宣传员的作用

入村后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宣传中央和云南省关于解决“三农”问题、扶持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年向群众讲解法律、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培训四次。让农民朋友足不出门(村)就可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解难题、学技术、卖产品。

(二)谋划发展,发挥了经济服务员的作用

驻村开展工作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规划发展项目,制定农民增收计划,增强农民创业增收能力。

(三)关注民生,发挥了社情民意调研员的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民生,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四)维护稳定,发挥了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

稳定压倒一切。人村后积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和所驻村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农村不稳定因素,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五)深入基层 踏踏实实为群众服务

一年来,投入新农村工作经费一万八千元;为村委会购置办公电脑一台;复印、打印一体机一台;为解决大黑公坝区田地农作物外运困难积极为修建田间公路协调资金共八万余元;协助村委会举办庆“三八”妇女节文艺演出。通过努力我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最终得到了群众的好评。

当新农村建设指导员一年,喜、怒、哀、乐多多。学做农村工作,万事开头难,农村工作也同样千头万绪,做好农村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锻炼。通过一年的工作,我的工作经验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要教育群众,帮助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新农村指导员

朱凯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9

重点建设村项目工作总结

根据《XXX财政局 中共XXX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2011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及资金的通知》(临财农改联发„2011‟13号要求,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措施,规范管理,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区积极开展了2011年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的项目自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情况

省级批复XXX2011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13个,具体为:xx镇xx村xx自然村、xx镇xx村xx自然村、xx镇xx村xx自然村、xx镇xx村xx自然村、xx乡xx村xx自然村、xx乡xx村xx自然村、xx乡xx村xx自然村、xx乡xx村xx自然村、xx街道xx村xx自然村、xx街道xx村xx自然村、xx街道xx村xx自然村、xx街道xx社区xx自然村、xx乡xx村xx自然村。项目计划投入资金9295.3万元。共完成核桃种植5000亩,大棚蔬菜种植1000亩,进行低效林改造5000亩;养殖生猪2000头;共建成村寨水泥硬板路13条、10.29千米、40240平方米;挡墙5件、300立方米,改厕369间,排水沟渠5千米;新建民居房369户,活动场地1块、500平方米;植树800棵、绿化美化村内环-1-

境4000平方米;活动室2所、180平方米;完成人畜饮水工程3件、架设管道6000米、新建蓄水池3个、90立方米;新建垃圾池30立方米,公厕1座30平方米。

(二)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共投入资金9295.3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95万元,市级配套资金491万元,区级配套资金823.5万元,一事一议奖补资金213万元,整合其他项目资金58.8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工投劳折资等资金6755元,信贷资金759万元,完成所有计划建设内容。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XXX对省级重点建设村项

目高度重视,及时组建了XXX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全区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的组织规划、指导协调、宣传引导和管理监督工作。涉及项目的乡(镇、街道)也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实施进行领导、协调,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村级成立项目实施小组,对项目进行组织实施和管理。同时,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组织、协调和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省级重点建设村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掌握项目进度和资金兑现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省级重点建设村有序地推进;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作用,驻村指导员把抓好重点建设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积极提供指导和服

务,积极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同时,区委、区政府安排了5万元工作经费,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二)严格程序,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坚持“资金服从

进度,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以按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的方式,进行资金拨付,实行专账核算,资金由区财政局农财股拨到乡(镇、街道)财政所,由财政所进行资金管理,执行资金报账制度。要求责任单位严禁将财政补助资金挪作它用,严禁拖欠工程建设款,严禁套取项目资金,严禁截留建设资金作为办公经费。项目实施以来,我区没有发生违规操作、截留挪用、虚报套取项目资金的行为。

(三)抓好规划,分步实施。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连片推进”的要求,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工作步骤、时间安排和工作责任。以乡(镇、街道)为主,按照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应具备的条件,切实做好实施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四)以人为本,落实责任。在项目实施中,把责任落

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一是重点村项目由区政府与涉及项目实施的乡(镇、街道)签订目标责任状,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对辖区内所实施的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承担管理责任;二是明确了项目工程的质量技术人员负责对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三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谁管养”的原则,明确项目的管养责任主体。制定管养制度,使其长期发挥效益。

三、绩效评价

(一)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人负责,资金效益充分发挥。

(二)项目实施以修建村内户外硬板路为主,共受益农

户1759户6394人。

(三)该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由

后来的土路变为现在的硬板路,由原来的人背马驮变为现在的车辆运输。就运输费一项,初步估算每年可节约资金20余万元。

(四)在项目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下,广大农民群众兴办

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进一步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不仅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还有力地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扩大了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公共财政的阳光。

(五)根据中共XXX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

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省级补助资金建设项目考核验收办法的通知》临农办发„2011‟8号精神,在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自检自查的基础上,XXX委农办组建区农业局、财政局、新农办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验收小组,对全区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进行初验。验收小组对照《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考核验收量化表》的各项指标考核评分,以每个重点建设村得分相加的平均分为我区的考核量化得分,经考核量化,XXX自评得分97.5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实施过程中,有些村兴办村民想办、急办、投资

额又比较大的项目,得到的项目资金有限,筹资与项目建设的矛盾突出,很难一次性完成建设项目,导致部分乡村干部对省级重点建设村工作积极性不够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二是全区大部分村地处山区或半山区,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点多面广,居住分散,资金投入有限,难于整体推进。

五、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群众对实施社会主义新

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巩固成果,加强对已建项目的后续管理。项目完

工后,要求各村及时制定项目的后续管理办法,以保证项目工程能长期发挥效益。

(三)规范和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对新农村建设资

金进行有效整合,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通过项目的实施,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找

准差距,做好2012年省级重点建设村项目。

附:《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自评考核量化表》

中共XXXXXX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2012年3月5日

社会主义新农村省级重点建设村自评考核量化表XXX

2024年新农村建设驻村工作总结 篇10

半年工作总结

高石碑镇位于潜江西北部,版图面积121平方公里,全镇辖26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现有人口约4.6万人。2011年上半年,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为契机,围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农村建设新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学谋划,明确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1、抢抓机遇,把握先发优势。今年来,我们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我镇又是省、市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乡镇和试点乡镇,享受更多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我们立足把握这种先发优势,抢抓各种机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抢抓总投资1400万元的土地整理项目,国家万亩油菜基地建设项目落户我镇的大好机遇,将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到的农户搬迁、土地平整、沟渠和道路配套建设规划与其覆盖的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有机结合,加快这些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抢抓党的惠农政策、各级新农村建设扶持政策的机遇,争取路、渠、“一建三改”、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资金。三是抓住市委市政府“一区两带三级”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上半年,我们完成总投资800万元总长为1200米镇中心府前河排污改造工程的中心400米的排污改造工程,投入200万元打造亮化美化钟长线,共完成钟长路(钟市集镇-红旗桥)两旁路灯120盏安装,种绿化树300棵。

2、因地制宜,科学确立建设思路。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和高石碑镇实际,抢抓南水北调中线补偿兴隆水利枢纽和引江济汉工程建设在我镇全线动工的和省级新农村试点乡镇的有利发展机遇,我们编制了《襄岳线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兴隆水利枢纽旅游开发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力争经过3年的努力,逐步把我镇建设成为现代农业强镇、江汉平原旅游名镇、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镇。

二、周密部署,细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措施

1、以规划为龙头,高起点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今年以来,我们按照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了《高石碑镇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创建三年规划》,并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目前,全镇26个村也拿出了符合各村实际的规划方案。

2、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我镇始终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新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农村交通、水利、安全饮水等项目落实到实处。一是抓好村级道路建设。上半年投入资金260万元,高质量高标准修建窑岭村省级旅游名村通村公路12400米,灰台村修建中心路1200米。二是高标准完成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镇共计投入资金50.5万元,组织劳力5600余人次,对永长渠、上东干渠、三支渠、白鹤渠、中长渠下游段、一路河、三路河等进行了疏挖、清淤和除障,共清理河渠32000米,完成土方15.7万方。维修涵闸、泵站23处,累计投入资金3万元。开始增容改造同心电排站(襄岳线东干渠出口),新增两台155千瓦机组,总投资200万元。三是加大农村水改力度,确保村民饮水安全。上半年我镇农村水改已经覆盖20个自然村,改善4800户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大力开展万亩油菜基地项目建设。上半年,我镇争取国家万亩油菜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完成了国家万亩油菜基地一标的伍湖、笃实、合心三个村农业综合开发国家万亩油菜基地建设。共疏挖河渠5780米,土方66264立方米,完成2850米U型槽的安装,修建涵桥52处,现代农业雏形初具,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高标准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在钟市、渔淌、合心、三建和大岭等村各发展50亩以上太空莲种植水面,亩平毛收入5200元。以长市村6组为重点示范区,开展两薯连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预计亩平收入3000元。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来麟村千头养猪场、严河村天磊养殖公司万头养猪场及休闲农庄、钟市村高杆作物放养江汉鸡模式,已经产生较大的辐射效应。上半年,全镇生猪共出栏3.53万头、肉牛2090头、羊4700头,家禽出笼84万只,均已完成全年目标50%以上。三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我镇围绕优势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抓好银海棉业、水北流木业等龙头企业建设。上半年,新发展了何湾苗圃种植和永海家禽养殖两个专业合作组织,全镇专业合作社达14家,规范化合作社达40%,打造出义胜林木、江汉鸡养殖、潭缘水产等一批运行规范、事例强大的品牌合作社。四是发展农民创业园。今年,来麟村率先完成农民创业园建设,目前入园企业已达到13家,总投资额达到2000余万元,年缴纳税金120余万元,安置附近村民就业200余人,形成了“产业集中、资源优化、组团竞争、捆绑壮大”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严河村根据自身特点规划集并土地60亩,全力打造以生猪养殖、花卉苗木等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民创业园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积极推进村庄整治,打造农村和谐人居环境。一是全面实施“一建三改”工程。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整治农村“五乱”现象。今年上半年,新建沼气池300口,新修垃圾池212口,落实大型垃圾填埋场2处、垃圾运输车26辆、垃圾保洁员(监督员)120名。其中天河村、汉江村配置环卫设施(包括公厕、垃圾池、垃圾桶)共120个,新修16亩垃圾填埋场各一个,新修面积为250平方米排污集水池各一个,为汉江村清淤护坡一处,总长800米,为天河村清淤护坡2处,总长2000米,为高石碑集镇新配备垃圾桶50个,各村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村规民约”,培养农户爱护家园,建设美好环境的积极性和行动力,实现村庄、水源、田园干净清洁,农户家居清洁、院内外整洁。二是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样板村。投资150万元完成了对高石碑集镇、钟市集镇的环境整治,大力开展居民门面改造。

5、强化责任落实保障,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强化村级“三资”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一套“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民主监督,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积极实行“阳光操作”,重点加强村组集体资产管理,完善管理办法,建立集体资产登记、流转、处置制度,有效地加强了对集体资产的监管,因资产处置引起的纠纷大幅下降。二是推进卫生室、计生服务站、村委会办公室、文化室的整合建设,实现了村委会办公室、卫生室全覆盖。建设全镇医疗救助信息库,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扩大救助面和提高救助水平。培育融合时代的婚育新风,发放宣传资料,刷写宣传标语、条幅,免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保持在98%以上,计生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三是实施文化“四个一”工程,即一个文体活动中心、一批农民书屋、一批文艺表演团队、一届文化艺术节,加快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巩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共建、共享、共用等途径,发挥文化设施的最大功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三、再接再厉,狠抓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

虽然我镇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总体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在实际工作也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镇、村建设上缺乏国家财力支持,下缺乏企业资助,如何用有限的资金去创建更大的成绩是一个难题。

2、新农村建设规划控管缺乏人员、手段。

3、部分干部群众的认识还不到位,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待加强。

4、各村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不平衡性。下半年,我镇将继续围绕省、市关于农业农村工作重要部署,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通断头路,打通主干道,进行涵闸泵站的维修增容,升级改造电网设施,提供供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继续抓好万亩油菜基地项目建设和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建设。

2、加大对经济基础薄弱村扶持力度。对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村,加强指导,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力争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对两个移民村进行重点扶持,使他们“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3、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镇基础设施改造,继续实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围绕“一建三改”,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巩固村庄亮化、门面改造的成果,保持面貌整洁、美观。

4、系统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实用技术、专业技能培训。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归创业,探索建设来麟、曾岭农民创业园,引导回归人员兴办企业,吸纳本地人就业。

5、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培育良好村风。有针对性地开展争创文明个人、文明家庭、文明村组等不同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广泛传播邻里和睦、尊老爱幼、忠厚诚信、勤劳致富、朴实节俭等良好村风,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

上一篇:光纤通信考试大纲下一篇: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小海螺》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