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案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一 教案示例二 教案示例一
《电功率》教学设计
山东省惠民县李庄镇第二中学 关学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UI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
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教学难点】
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分及实践意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15W电灯泡和一个100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座;学生用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一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6w)。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常用的灯泡上面的数据;复习有关机械功率的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观察(或课件展示、实物投影)手中的2个灯泡(其中一个是100W的,另一个是15W的),看上面有哪些数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PZ220-100,220是什么意思?100是什么意思?)
由学生讨论交流:15度(度:生活中常用的说法)和100度是代表了什么?
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接入电路将会怎样?
(此时大部分学生会知道100W的比15W的灯亮,此时应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什么100度的灯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电能的快慢)2.实验演示:分别将15W和1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灯泡的亮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谈话与引导: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
(引导得出:电能表铝盘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快慢不一样)
3.谈话导入课题:可见只有做功的多少还不行,还有做功的快慢。那么我们应如何表示不同用电器的做功快慢呢? 板书:
2、电功率
二、学习新知:
(一)电功率
1.通过讨论和让学生对比第一册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
投影: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启发:如果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
(应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让时间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让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
得出:电功率是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所消耗的电能)
(特别要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位时间?在课堂中应启发学生自己说出来)
2.投影: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 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
谈话:我们上一节学习的电功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引导学生推导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UI。
3.投影展示:电功率的单位:瓦(W)千瓦(kW)要求:应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 4.解决导入本课时的问题:
告诉学生:PZ220-100中的100就是电功率是100W,它的意义是此灯泡在1s内消耗的电能是100J(前提:在220V的电压下)。
谈话:正是因为100W的灯泡比15W的灯泡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所以转化为内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这就是为什么100W的灯泡比15W的灯泡亮的原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实质:能量的转化)5.谈话:这两个公式各有什么用途呢? 如学生不能回答应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得出:P=W/t和P=UI各有其用途,当知道P、W、t中任意两个时,可以求出另一个(此时应指出: 这样我们可以求出电功率,只要知道W和t即可,而W是可以用电能表来测量的,t可以用秒表来测量,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就可以测量,也为下一环节进行电能的节约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P=UI也是这样,此时应让学生掌握:这又是一种测量电功率的方法,为最后一个环节:实验探究(电灯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做好准备。6.投影:
例题(做一做):一个1kW的用电器当工作1h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此处不用课本上例题,用意在于为下一部分进行节约电能的讨论做好准备,而关于电功率的计算第四节将有专门的计算课)
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
引导学生:这个结果3.6×106J正好是1kW·h电能,告诉学生知道:除了用标准的国际单位以外,还可以直接用kW、h和kW·h来直接运算,这样在数值比较大时更方便。7.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口算一些生活中电能计算的题目,提高学生兴趣,为转入下一部分做铺垫,如100W的灯泡工作多长时间消耗一度电。
8.讨论(交流与合作):如何来节约电能?
投影展示:根据W=Pt这个计算公式,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如何才能节约电能(减小电功W的值)? 9.布置课外的调查报告:投影展示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要求同学们观察(或调查)在学校发现过哪些浪费电能的现象,你(或你班)在学习与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电能的?你对我校(或我班)如何进一步节约电能有何意见或建议,请课下继续交流讨论,写出调查报告或意见建议书(汇总后将择优提交学校有关部门)。
10、简要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引入下一部分内容。
(二)实验探究:额定功率
1.投影展示:你想过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在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这时电灯会怎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呢?(启发学生讨论、思考)2.猜想与假设:
你的猜想:你认为当电压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此处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讨论)
最后由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出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要明白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4.展示教师的实验思路:
(如学生已说出,最好,如果没有说出,应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思路;但同时也应让学生理解: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别的方法,这只是教师设计的思路)5.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应告诉学生:实验所用的小灯泡正常工作电压是2.5V)投影出示实验表格:
提示学生:将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灯泡两端的电压(v)
经过灯泡的电流(A)小灯泡的功率(w)发光程度
1.5v
2.5v
一、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现状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 设置了很多物理小实验。然而在现实教学中, 很多物理教师忽视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物理小实验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可以很好的辅助物理课堂教学。物理小实验都是穿插在教学过程中, 其内容与教材紧密联系, 与生活密切相关, 题材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内容, 而且非常容易实现。如九年级课本中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中的硬币“跳高”比赛实验等。实验所需的器材随手可得, 实验操作简便。如制作针孔照相机、潜望镜等。通过物理小实验的教学, 可以拉近物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 可以给学生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 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我们的物理课堂, 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物理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是求智的动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 合理运用物理小实验,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学习欲望高涨, 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 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物理课堂很多原理深奥难懂, 教学不当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而物理小实验取材都是来自生活, 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物理小实验教学使用的时间都很短, 但所起的作用却相当的大, 学生完成实验可以产生一种满足感, 成就感, 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增加了学习物理的信心和感情, 从而提升物理教学的效果。如在讲“平面镜成像”这节时, 过去一直采取讲述法导入新课,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现在我运用物理小实验“用水浇不灭的蜡烛”导课:将一块平板玻璃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 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蜡烛, 在玻璃板后放两只与玻璃板前完全一样的蜡烛, 且使其中一只蜡烛与玻璃板前蜡烛对称, 并点燃玻璃板后的另一只蜡烛, 然后, 用水分别去浇玻璃板后两只蜡烛, 让学生看到:玻璃板后的一只蜡烛很容易被水浇灭, 而玻璃板后另一只蜡烛却不能被水所浇灭, 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三、利用物理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课标中明确提出,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要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物理小实验都来自生活, 可能有些实验的器材无法收集, 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寻找替代品, 让学生自己动脑, 开发学生的潜能。整个实验的过程, 由学生自主完成或者合作完成, 通过实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学了“摩擦力”后, 让学生在家里做“筷子提米”的实验;在学完了《杠杆》一章后, 让学生做“蜡烛跷跷板”;在学了“光的反射”后, 让学生制作潜望镜等等。这些物理课外小实验以其小型、灵活、生动、多样等特点,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对培养观察的敏锐性, 以及意志、毅力和思维的独创性, 想象的新颖性, 操作的准确性等创造能力的基本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实施
物理小实验的实施, 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小实验涉及到很多教学资源, 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 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 指导学生完成小实验的实施。开展物理小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发挥实验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实施小实验前, 要对实验的主体对象———学生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教材的主体内容, 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小实验的实施前, 要检查学生对小实验的准备情况, 小实验的安排情况等等。完成小实验后还要对小实验进行评价,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评价发现小实验的问题, 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学, 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如温度计一课小实验:首先进行观摩导入, 请同学将自制温度计演示一下, 比较实验的效果, 分析原因。然后教师引导提出提问, 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液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认识, 引导学生思考;再进行自制教具小实验, 利用自制温度计进行实验;最后让学生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交流、汇报;对温度计的规律进行归纳和小结;从而得出“测温物质与量程”。
总之, 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小实验教学, 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通过小实验可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探索物理现象, 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 才能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 内容丰富充实, 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加灵活主动。才能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摘要: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 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以及增强探究能力。物理小实验是指穿插在物理课中, 或者习题中一些内容简单、操作简便的实验。很多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忽视了这部分内容, 本文就物理课堂中的小实验, 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物理课堂,小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刍议[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1
[2]刘锦湘.初中物理小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2010.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中学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创新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132-01
就初中阶段学生研究的题目而言,结论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让学生去研究、去发现,意图是让学生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去经历科学探究的历程。
一、案例:【自行车上的力学】
(1)准备:一辆老牌红旗自行车,一辆新式轻便自行车,起子、扳手、钳子、充气筒等。
(2)实践:首先检查车况,并调节红旗自行车闸的松紧。
①骑一骑比较灵活程度
②掂一掂比较质量
③分别载人骑行,感觉省力程度
④充气,比较车胎气饱时和气瘪时哪个情况下省力
(3)体验交流
①自行车为何骑行时不倒,静止时要倒?
②谈谈两车分别单人骑行和载人时灵活和省力情况
(4)发现探究
①指出闸的结构和部件,力争用物理术语描述刹车的过程,并说说用了哪些物理知识。
②哪些部位使用了弹簧?分别起什么作用?
③讲出气门芯、充气筒的结构与作用
④自行车靠摩擦力前进,哪些部件在设计上体现了增大摩擦的作用?自行车又是如何减小一些不必要的摩擦的?
⑤哪些部件运用了省力杠杆?哪些部件运用了轮轴?
⑥两辆自行车在价格、性能、质量、设计、材质等方面有何不同?谈谈你的看法。
(5)讨论归纳
①力和运动的应用
增大摩擦:多出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一增大摩擦。如车的轮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如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在刹车时,用力捏紧闸把,增大了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动的目的。
减小摩擦:车轴装有滚珠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注润滑油
弹簧的减震作用:车的坐垫下安装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振动;车头闸把出的弹簧起复位作用。
②压强知识的应用
车胎上的铭牌标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因压强过大而爆胎。
坐垫呈马鞍形,它能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而减小臀部所受到的压强,使人骑乘时更加舒适。
③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车圈的的压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车头与转轴。
(6)点拨与启发:
①气门芯是利用橡皮的弹力制作的单向阀门,充气筒内吸入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被压缩后压强增大,克服橡皮的弹力进入车胎,橡皮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堵住进气孔,此过程反复进行,车胎内的气体因质量不断增大而被压缩,所以压强增大。
②老牌红旗自行车诞生于八十年代左右,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路况不好,为满足人们骑乘载物的需求,使用钢材较多,以图坚固耐用,所以价格昂贵,外观笨重,质量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路交通和科技的发展,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不断改进,现在的自行车减小了车轮半径,大量使用合金,制造成本降低,因此价格便宜,质量变轻,外观设计更加美观漂亮。
(7)合作研讨:
①如何进行自行车的维修与保养?
②骑自行车是如何注意安全?
③尝试为自行车的设计、制造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开展物理第二课堂的体会
在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受具体的实物、场景的启发,通过动手操作,生活体验被激活。只有让学生动手去感受课本中的知识,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渗透STS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 赵承福.中小学创造力开发实验与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功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2、学习者的分析
学生来自小城镇和农村(大部分),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接触许多与功和功率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奠定基础,同时学习过速度和电功率的概念,对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帮助。
3、教具与学具
电化教具:多媒体课件
4、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 教学流程图
设计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层面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一、播放多媒体素材(视频)或画面)如用挖掘机挖土和一个工人单独挖土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教师通过所设计的情景,将学生引入学习怎样比较做功快慢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体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学习主题。
认知层面
想想议议学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1、引导回顾“速度”的知识。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联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运问题加深对功率知识的认识。
4、想想议议:
投影演示插图“孙女与爷爷上楼”,让学生分析比较谁的功率大。
5、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准确的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呢?
6、介绍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并以适当的事例加以巩固。
例:过去我们学习电功率,说说某电风扇的功率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7、巩固提高:
提问:用1牛的力在2秒内将物理课本从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这个力做功的功率吗?
教师启发:以前学习过要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先确定路程再比较时间,也可以先确定时间再比较路程。同理,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回答,由他人(同组同学或其他组同学)适当补充,再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领悟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②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机械或人工将同一大堆砖从地上搬到五楼,你会选用什么方法?
学生讨论过程。
教师点拔:在图中不知爷孙俩的体重和他们爬楼的时间,能否确定他们的功率的大小。
教师引导:用一个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概念(电功率)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义,认识功率的相关单位及计算公式。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作适当的讲评,加深学生对功率概念的理解。教师先引导学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这对学生巩固前后知识均有所帮助。温故而知新,对后面的学习将起到重要的启发作用。用类比法
学生通过讨论,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有慢之分,进一步知道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物体做功的快慢有进一步的认识。
学生的答案可能两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师在学生的讨论中逐步启发,加选先进的起重机,学生就会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深刻领悟物体做功确有快慢之分。
学生的讨论也会出现分歧,教师就在学生的分歧中导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渐进,恰到好处。
设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较两物体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较)。
通过实例讲授,让学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学生对功率的物理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对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数值有个具体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关知识,包括公式的运用。
知识的运用与迁移
三、通过例题训练,加深对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1、想想议议:
物理学或者生活中,还有那些场合需要表示一个物理量变化快慢的?
2、例题:体重为900N的爷爷与体重为300N的小孙子举行登楼活动,楼高三层共10米。若:
(1)爷、孙两人同时从一楼起步,半分钟后同时到达三楼;(2)爷爷年纪大、身体较重,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2倍;
(3)孙子登楼用了半分钟,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孙子的3倍。以上三种情况下,谁做功多?谁做功少?谁用的时间多?谁用的时间少?谁做功快?谁做功慢?
3、学生自己阅读课本例题,动手做一做。
教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说出经济增长率、人口增长率、频率(振动),拓展知识。
阴道学生回到前面所举的例子,通过讨论及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边边思考,边动手进行计算解答。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投影,可进行全班讨论,加深理解。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解答,教师在课室巡视,给有学习困难的学适当的帮助。学生解答完后,教师再用解题示范,强调解题的方法和习惯。
对各种变化率,增长率的认识,让学生拓展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强学生对功率知识的应用能力
练习功和功率公式的应用,使学生加深认识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小结
四、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学生先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引导个别代表回答并作适当的讲解。
给学生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学生学习的问题,并获得教学效果的即时反馈。
四、点评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 A.音调低,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小 C.音调高,响度大 D.音调高,响度小
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旗杆的影子逐渐变短 B.人在泳池边看到水的深度比实际的浅 C.夏日在浓密树阴下的地面下出现了许多光斑 D.人们在湖边看到了小桥在水中的“倒影”
3、下列物质(或物体)都是导体的是
A 人体、空气、大地、酱油 B 塑料、金属、干木棒、煤油 C 盐水、陶瓷、食用油、汽油 D 碳棒、人体、盐水、酱油
4、将灯丝熔断的灯泡重新搭上,接在原来的电路中,继续使用,灯泡的发光功率将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5、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6、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7、下列自然现象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早春河面上冰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屋瓦上霜的形成
8、下雨天,张明和李宏在收看电视节目时,他们发现:打雷时,房间闪白光的同时,电视机屏幕会不断的闪烁,并会听到电视机会发出“咔咔嚓嚓”的声音,而且这些现象比听到雷声要早。关于此问题他们各自发表如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1)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快,但比声音慢,(2)电磁波和光的波速都是3×105km/s,它们都比声音的波速快
(3)电磁波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们在真空中能传播,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4)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其传播速度就越快(5)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光慢,但比声音快,(6)电视机屏幕会不断的闪烁,并会发出“咔咔嚓嚓”的声音是打雷时产生电磁波的干扰 A(1)(3)(6); B(1)(3)(4); C(2)(3)(5); D(2)(3)(6)
9、下列事例中,利用电流的化学效应的是()A.接通电路后电铃发声 B.接通电路后电风扇转动 C.水通电产生氢气和氧气 D.电水壶通电将水烧开
10、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A.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 D.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
11、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在平面镜中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B.物体在太阳光照射下产生影子是光的反射现象 C.人看到水中的鱼在游动是光的折射现象; D.用放大镜可看到放大的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12、移动电话已经成为普通民众的信息交流工具,下列对移动电话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相当于一个无线电发射台 B 相当于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C 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D 既不是一个无线电发射台,又不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二、填空题(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3、图1是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IU 图像,从图像可知,电阻R1__________R2(选填“<”、“>”或“=”)。
14、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这是由 水蒸气__________形成的,它实际上就是由大量的浮于空气中的 __________组成的。
15、“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道上正常运行时,飞船上的电子仪器都 依靠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把接收到太阳能的20%转化哦为电能,“神舟”五号飞船上的太阳能电池是由很多片单晶硅组成,每片单晶硅电池可输出0.6 V电压和0.1 A电流,则每小时照射到一片单晶硅电池上的太阳能为___________J。
16、两根阻值分别为R1=60Ω和R2=90Ω的电热丝,将它们串联后接在家庭电路上,经过25min产生热量Q。如果将这两根电热丝改为并联,仍接在家庭电路上,两电热丝并联后的总电阻 _________Ω,经过_________min可产生同样的热量Q。
17、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分析表1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析表2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18、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_____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19、如图2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根据该图像能够获得合理的信息有: 信息一:海波的初温为25℃;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0、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需要在电阻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下表是给出 的几种不同的导线。(3分)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材料 锰铜 钨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长度(m)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1)为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是否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2)为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是否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C和导线________。(3)为研究电阻与导体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A和导线________。
21、某同学做了一架简易照相机,镜头是一个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用这架照相机来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大于____________cm。
22、如图3是李毅同学“研究电磁铁实验”的示意图,为了得到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强弱与电流的关系,可以使,并比较 得出结论;
为了得到电磁铁产生的磁场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 系,可以使,并比较 得出结论。利用这种方法来研究问题叫做。
23、张勇家安装了一个电能表,其表面如图4所示,他家已经安装标有“220V,40w”的日光灯6盏。
700W的微波炉一台,200W的电冰箱一台,1500W的电热水器一台,900W的空调2台。他家 同时使用这些用电器(填能或不能),若他家同时使用电热水器和两台空调,其他的用电器都不使用,则此时他家电路中的电流是 这两种电器使用2小时,他家电能表的表盘示数变为
24、如图5所示的电磁继电器,当控制电路接通时,灯______________ 亮。(填“ ”或“ ”)。
三、简答题(25题6分,26题4分,共10分)
25、张宇同学坐在教室第一排第一个座位上,他经常看不清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这种现象叫做“黑板反光”,“黑板反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这种现象?
26、小明到姨妈家玩,他发现姨妈家在一个移动的插座插上许多用电器,如图6所示,小明告诉姨妈,这样用电危险,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的导线燃烧起来引起火灾。小明的说法正确吗?请用你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解析。
四、实验作图(27题6分,28题4分,29题6分,共16分)
27、(1)请在下图(甲)、(乙)的虚线框内分别画一个适当的光学 器件,使它满足图中改变光路的要求。
(2)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标出电源的“+”、“-”极。
28、如图7所示是李刚同学探究小灯炮的实际功率与小灯炮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实验电路图,已知小灯炮的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 测量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向B滑动,图8中是李刚同学实验过程中的草稿, 草稿中的读数记录和计算均是正确的,但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帮助他把这些数据整理后记录到下表中。
实验次数 电流表示数(A)电压表示数(V)小灯炮功率(W)1 2 2.5 3
分析上表可知,小灯炮的实际功率随着小灯炮两端的电压升高而(增大或减小)小灯炮的额定功率是。
29、图9中的电磁铁为一个中间有抽头的电磁铁的示意图,小明为了研究外形相同的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通电电流的大小及线圈匝数的关系,他做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为:
(1)先连接好如图7(甲)所示的电路,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示数较小,记为I1,发现电 磁铁吸引住大头针的数目较少;(2)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到I2,发现电磁铁吸引住大头针的数目增加;(3)再按图9(乙)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为I2,发现电磁铁吸引住大头针的数目进一步增加; 从以上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①
②
在实验步骤(3)中为什么要强调电流表的示数与步骤(2)中电流表的示数(I2)保持相同?
五、计算题(30题6分,31题6分,32题8分,共20分)
30、如图10所示,R1=6Ω,电流表A的示数为1.5A,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 求:(1)R2的阻值是多少?(2)电压表V2的示数是多少?(3)电路消耗的功率有多大?
31、搬了新家的李明到商场购买某品牌的电热水器,下表是该品牌热水器的铭牌,表中的主要技术参数计算时可选用
额定电压(V)220 电源频率(Hz)50 一档功率(w)1500 额定容量(L)35 二档功率(w)2000 设定最高温度(OC)75 最大漏电电流(mA)≤15 安全等级 一级 求:(1)这台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开关拔到一档加热,通过热水器的电流是多少?(2)这台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开关拔到二档加热,把一箱初温为15OC加温到最热功需多长时间。
(3)若李明在一个月内累计开一档时间为12小时,累计开二档时间10小时,这台热水器一个月共消耗电多少kwh?
32、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普遍使用高温高压蒸气消毒锅对物品消毒。图11(甲)为自动测定锅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O为定值电阻,A为温度指示表(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RX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锅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关于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锅内温度值/℃ 25 37.5 50 62.5 75 87.5 100 112.5 125 RX对应的电阻值/Ω 150 80 50 30 20 15 10 7
(1)锅内温度为75℃时电流表指针指向0.24A;若锅内温度为112.5℃时电流表指针指向0.50A,如图11(乙)所示,问电源电压U与定值电阻的阻值RO各是多少?
(2)若锅内温度为125℃时电流表指针指向0.60A,求此时热敏电阻RX的阻值。
33、阅读理解题(6分)
磁悬浮列车——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并不深奥。它是运用磁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使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即“磁性悬浮”。科学家将“磁性悬浮”这种原理运用在铁路运输系统上,使列车完全脱离轨道而悬浮行驶,成为“无轮”列车,时速可达几百公里以上。这就是所谓的“磁悬浮列车”,亦称之为“磁垫车”。
由于磁铁有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两种形式,故磁悬浮列车也有两种相应的形式:一种是 利用磁铁同性相斥原理而设计的电磁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利用车上超导体电磁铁形成的磁场与轨道上线圈形成的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斥力,便车体悬浮动物运行的铁路;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
磁悬浮列车与当今的高速列车相比,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由于磁悬浮列车是轨道上行驶,导轨与机车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接触,成为“无轮”状态,故其几乎没有轮、轨之间的摩擦,时速高达几百公里;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仅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只有65分贝,仅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阅读后请回答:
1、磁悬浮列车是怎样使列车浮起来的?
一,这堂课的核心就是要做好几个演示实验:
(1)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互相排斥。
(2) 用两个通草球分别接触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两个通草球也互相排斥。
(3) 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用一个通草球接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两个通草球却互相吸引。
(4)使起电机的大金属球带上电,用一个不带电的绝缘金属球与之接触,结果绝缘金属球上的箔片张开。
(5)把带正电荷的大金属球C移近(不接触)彼此接触的金属球A,B.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示A,B都带上了电荷。如果先把C移走,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可以看到A和B仍带有电荷;如果再让A和 B接触,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课堂因实验而精彩,由于实验的成功,学生对于这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就比较容易。如果天气不够干燥,课就很难上好
二、理解物体带电的本质时,教师反复强调:质子数目偏多,或电子数目偏多。对于理解有很好的.作用,巩固练习中的几个题也选得比较好
三、电荷、元电荷、质子电量、电子电量下节课还要加强复习。
第二节,《探究静电力》教学反思
一、关于点电荷,不宜讲得太多,知道这几个意思就行,不是很小的带电体就可看成点电荷,也不是很大的带电体就不可看成点电荷,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大小,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
二、我们不可能重复库仑的实验,不可能做的精准,演示实验只是定性分析,无法定量。所以重心在对定律的理解。
三、考虑到库仑定律是基本物理定律,库仑扭秤的实验对检验库仑定律具有重要意义,介绍给学生,很有必要。
四,此课很难有什么特色,教学思路与别人大同小异。
第三节,《电场强度》教学反思
这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以类比的方法解决了场强与试探电荷无关的问题。
某点的场强只能与场源电荷以及该点到场源的距离有关。这好比火炉旁边各处的温度,这一点的温度是火炉本身有关,也与这点到火炉的距离有关。
一、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发现快乐
一直以来, 师道尊严、等级观念严重, 师生感情冷漠, 严重束缚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往与交流, 也束缚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该改要求, 教师要多和学生平等交往, 教师要爱护学生, 使学生喜欢老师, 建立亲密相互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 老师要利用自身优势, 发挥自己特长, 使学生喜欢, 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 使学生达到“爱乌及乌”程度。这样, 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 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 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 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 信其道”。
二、投其所好, 得到快乐
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 要学生学好物理, 教师还必须投学生所好,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了解到以下的课学生都不愿听, 因此, 课堂的学习效果很差。1.老调重弹的复习课、试卷分析课。2.是新课, 但大部分同学都能看懂的内容。3.实验课, 教师课前喋喋不休地交待。鉴于此, 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 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教学时, 把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 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 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 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 因此, 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给学生留空间, 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 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新课的教学, 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 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得更透。当然, 学生讲解, 教师要作适当的点拨, 这样一来,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 课下要查资料, 写教案, 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每节课都要倾注老师的心血, 这项任务交给学生, 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实验课的教学是学习物理的重点, 所以实验课前老师总不放心孩子, 怕弄坏这, 碰坏那, 但学生不这样认为。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 他们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要求, 还能进行一些合理的探索, 学生不仅摸出门道, 而且学习兴趣也大增。
三、探究实验, 体验快乐物理, 即从自然现象中悟出道理
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 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对事物充满好奇的特点, 所以对实验也特别感兴趣。因此, 做好物理实验, 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获得心理上的愉悦, 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物理兴趣, 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例如, 在浮力教学中, 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 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再如, 学习摩擦时, 我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摩擦, 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不论成绩好坏, 都能积极思维, 参与讨论, 表达自己见解。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方法:1.师生共同探讨。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在逐步形成, 而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 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 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 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 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初中生一时很难理解。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的知识。这就可以凭借科技手段, 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 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 或上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 播放给学生观看, 师生共同讨论, 这既便于学生理解, 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乐趣。 2.学生分组讨论。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 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 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 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 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手挤压, 受到压力相等, 但受力面积不同, 靠笔尖的那只手受力面积小, 受到的压强大, 所以就要痛一些。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 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的现象印象要深得多。再如, 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时, 可让学生们各抒已见, 提出各种猜想、实验方案, 并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 并对他们的探究进行交流评估。让学生尝试初步的科学探究, 使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体验物理学习内在快乐。
四、作业设计中体会到快乐
传统的作业都是由教师布置, 学生完成作业, 教师再批作业, 但好多学生的作业都是抄袭别人的, 针对这种情况, 我对作业进行改革。 大家都知道, 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 但是因为太平常了, 他们往往不太留意, 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我在讲解“惯性现象”这一节时, 以人们坐车时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了课堂实例, 当提到紧急刹车或启动时, 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倾倒, 他们异议不大, 一提到向左或向右身体会向哪个方向倾倒, 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 有的说向左, 有的说向右, 而且谁都据理力争, 不肯让步。看到学生激烈的讨论, 我就把这个问题留作课后作业, 让同学哪天坐车时亲自体会一下, 然后再做回答”。结果, 第二周上课时,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而且问题弄得很透。这样的作业, 比老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 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形, 当他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 我当时都不马上给出结论, 而是布置成体会型作业, 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了知识, 得到了快乐。 除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参考方法外, 我们教师更要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 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通过调查研究, 收集和整理信息, 探讨学生身边的科技问题、生活问题和环保问题等。例如:我在讲解“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之后, 就组织学生调查自己学校、家庭周边环境存在哪些方面的噪声以及如何采取方便有效的控制措施, 最后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然后我帮他们打印好, 在发给他们, 学生看到自己的调查成果被老师变成了铅字, 装订成了书籍, 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和满足。 当然, 学习物理知识, 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 培养其快速准确计算的能力还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 计算类的题目也是必须留的。但是,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智力和个性差异, 因此, 在作业的布置上, 我别出心裁, 让学生自设作业, 程度好的同学按要求设计的作业有点难度, 一般的学生我帮助他们找一些较简单得题目, 而且主动找他们辅导, 既提供了和学生交流的机会, 也让同学体会到老师的温暖悄悄送到他们身边, 何乐而不为
总之, 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物理, 教师要发挥自身优势和学科优势, 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巧妙设计课堂作业, 以欣赏的态度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特别应注意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微不足道的“成功点”, 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 使学生学习兴趣稳定, 学习成绩进步, 学习能力提高;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由感观上的快乐转化为内在的快乐, 长期保持愉快的学习状态, 就能自觉地克服学习困难, 保持学习的进步。
研究表明,制约物理课堂气氛的因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物理课堂气氛的各种因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一、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最佳的心理状态。
1.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
2.教学时要投入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排除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物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物理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物理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使陌生的材料熟悉化、乏味的材料趣味化,抽象的材料具体化,灵活调控课堂教学的节奏与进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时而出现疑问、时而得到启迪、时而产生顿悟、时而获得成功,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困惑、有惊讶、有焦虑、有激情、有欢乐的起伏跌宕的情感变化过程,成为一个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要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物理教学中,要考虑怎样培养学生提出有物理价值的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物理课堂中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创新的源泉。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和指导者,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让更多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应用十分广泛,从日常生活到卫星上天、嫦娥一号,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初中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调动他们这种停留在表面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转化为潜在的学习动力。物理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科学实验中隐含着许多实验现象。但在物理课堂中,教师放手让学生提问,往往会出现两种局面:一是学生怎么说也说不到点上;二是学生的提问漫无边际。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发生,教师需要先定位探究目标,再借助于现象明显的实验进行引导。
四、组织好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物理课堂又是学生精彩学习、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渠道;课堂是生命、智慧碰撞的场所;这里流淌着思想、流淌着情感、流淌着生活,所以我认为应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战场,这也正是我校课改的亮点所在。我按照校长的课改思想,认真学习区物理教研室曹老师的课堂七个环节:“学道导学、自主学习、学道点评、学簇展示、学室展示、评价反馈、小结检测。”每一个环节必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学习的情况、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等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进行穿插、阶段或整体评价。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在集体中不仅个人努力上进,并且乐意与其他同学互助的良性制约机制是保证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自己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自己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
五、实验教学是构建物理知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课程实施要贴近学生生活和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所以,教师既要注重开发和利用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验教学资源,又要发动学生,使他们成为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这不仅可以开发和积累更多的新的实验教学资源,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探究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切实提出实验教学改革策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萌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从而让学生的天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
【初中物理第二课堂教案】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课堂反思07-21
物理课堂教学论文:实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01-02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论文10-22
初中物理功率教案07-18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2-26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06-14
初中物理教案苏科版06-14
初中物理分层次教案07-16
初中物理《-功》教学教案11-27
初中物理北师大教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