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礼仪概述(精选8篇)
一、礼仪的起源
1、礼仪起源于人类习俗
2、礼仪起源于敬神
小结
礼仪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 脱离动物界并组成人类社会以后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二、礼仪的演变
远古礼俗——礼仪的萌芽时期 古代礼仪——礼仪的初步发展阶段近代礼仪——礼仪的交融时代 现代礼仪——礼仪全开放时代 董仲书《基义》:三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董仲书《基义》:五常 仁 义 礼 智 信
1、社交的基本内涵
(1)社交是人类特有的活动(2)社交是人类的本能(3)社交的基本媒介是语言(4)社交过程的双向选择性
(5)社交的基础是诚实平等 礼仪的含义
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人类在语言、行为方面约定俗成的,每位社会成员要共同遵守的准则和规范。
礼仪的其它名称:礼仪礼节礼貌 礼宾礼制礼俗
2、社交的基本类型 血缘——血缘交际 感情——情缘交际 事业——业缘交际
多层次全方位——社会交际
4、现代社交趋势
(1)节奏加快、仪式趋简(2)横向加宽、纵向缩小(3)对外加强、对内减弱(4)需求多变、层次提高(5)年龄拓宽、前伸后移(6)费用增高、形式多变
四、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交往、商务活动成功的重要条件
是现代文明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章风度与气质
1、风度的内涵
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留给别人的印象以语言来表达 从内向外散发的一种特质
社交活动中一切语言与行为之综合2、风度的标准
(1)风度是多重的(2)风度是有形的(3)风度是无形的(4)风度是千差万别的 人的风度各异
性别
性格特征 精神状态 年龄 职业
二、什么是气质
指人的神经活动类型,即表现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1、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气质的外现特征
急噪型—心理学的胆汁质型 活泼型—心理学的多血质型 稳重型—心理学的黏液质型
抑郁型—心理学的抑郁质型
2、气质的双重特征:稳定性,可塑性
第三章仪容与仪表
一、学习仪容仪表重要性
体现国家形象
体现企业形象 体现个人形象 礼仪形象的重要作用
员工礼仪形象是企业形象的代表 员工礼仪形象塑造了企业的文化 礼仪形象是企业接连客户的桥梁
二、仪容的基本礼节要求
端庄大方、容光焕发 身体清洁、适度化妆 头发整洁、口腔清洁 饰物讲究、双手清洁
(1)仪容的基本禁忌
展示优点遮掩缺点
化妆要视时间场合 不在公共场合化妆
(2)工作场合发式要求
女员工发式——流海不盖眉,不披头散发; 不可夸张超前;不染彩发,长发一定要扎起。男员工发式——中分、偏分、平头皆可,前不过眉、旁不遮耳,后不盖衣领,不染彩发(3)职业化妆基本要求
身体清洁 容光焕发
口腔清洁 双手整洁 适度化妆 化妆基本步骤
洁肤
修眉(每周一次) 爽肤 润肤
粉底(肤色白净可免) 画眉
腮红(肤色红润可免) 唇线和唇膏
职业女性仪表注意事项举要
发型:短发或束发禁:染奇异的颜色、怪异发型、披肩发等
饰品:小而精美的耳环、只戴婚戒。禁:夸张、前卫的饰品。
妆容:淡妆禁:浓装、前卫装。指甲:短、干净、透明色甲油禁:长或脏的指甲、艳色甲油
服装:上衣过肩、下裙过膝、丝袜浅色 禁:口袋放过多物品。
鞋子:深色皮鞋禁:不洁。职业男性仪表注意事项举要
发型:短发并保持整洁禁:留鬓角脸部:脸部清洁、经常剃须、口气清新 指甲:短、干净。禁:长或脏的指甲 服装:穿着整洁、搭配得当禁口袋过多物品 衬衫:领口干净,与领带颜色搭配得当。鞋子:与服装相配色的皮鞋,并保持干净。职业制服的整体外观标准
上班时统一工作制服; 佩带工牌于固定位置 制服常换洗不要有污;纽扣齐全要扣好;衣袖不可卷起要平整;忌脏忌皱忌破忌乱
职业制服穿着的原则
为自己的基本形象定位,忌盲目追求时
潮
注重场合,忌不分年龄、体形、职业、场合乱修饰
针对自己的经济能力,忌盲目购衣,宁
缺勿滥。整洁、卫生、得体大方
第四章职业举止与仪态
一、站姿标准
全身正直,挺胸收腹,表情自然 下颚回收,双眼平视,面带微笑 双臂下垂,双手相握,置放背后 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丁字站立
站姿禁忌:东倒西歪;耸肩勾背;双手乱放;双手叉腰
二、走姿标准
背部挺直,下颚回收,挺胸收腹 两眼平视,表情自然,面带微笑 双臂放松,挥臂自然,不可一顺 步伐正直,步态轻盈,步幅均匀
走姿的应用——引领访客
1、走廊上:走在访客侧前方两至三步,当访客走在走廊的正中央时,你要走在走廊的一旁。
2、楼梯上:上下楼梯时,不应并排,应当右侧上行,左侧下行。
3、电梯内:进入电梯首先进入按动开关 离开
电梯刚好相反,按动开关让宾客先出。走姿禁忌:左右摇摆、双手乱放,左顾右盼、低头无神;脚步邋遢、撒腿奔跑
三、坐姿标准
入坐轻稳,上身挺直,双肩放平 双目平视,下颚回收,嘴唇微闭
双臂下垂,双手置腿,掌心向下 双膝并拢,双腿弯曲,自然放松 坐姿禁忌:前俯后靠;摇腿翘脚;乱摆乱放
四、手势标准
背部挺直,下颚回收,挺胸收腹 两眼平视,表情自然,面带微笑 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手掌伸直
欲扬先抑,步态和谐,自然大方
微笑的内在要求:要发自内心;要排除烦恼;要具有胸怀;要与人沟通 日常不文明举止举例
吃零食挖鼻孔剔牙齿打饱呃挖耳朵打喷嘁打哈欠修指甲
伸懒腰哼小调
前俯后靠摇腿翘脚两手叉腰
摇头晃脑扒肩搭背拉手拦腰不要表露对物品的喜爱或羡慕
不要随意询问身体不舒服的部位,不要随意询问宗教、党派
奔跑追逐
第五章日常礼节
一、握手礼
要讲究顺序,用力要适度 要控制时间,不得交叉 要使用右手,要讲究卫生 应摘下手套,不可跨门 不同国家行礼方法不同何时握手 遇见认识人时 与人道别时
某人进你的办公室或离开时 被相互介绍时 安慰某人时握手的顺序
上级主动—下级被动(先上后下)主人主动—客人被动(先主后客)女士主动—男士被动(先女后男)
长者主动—晚辈被动(先长后幼)
二、鞠躬礼:神态专注;姿势正确;鞠躬度数;使用场合2.拥抱礼的行礼要领
拥抱要讲究顺序;拥抱要神态专注;拥抱姿势要正确;拥抱用力要适度;拥抱要控制时间
1、亲吻礼节的基本形式
吻额头;吻面颊;吻下颌;吻手背;吻衣襟;吻脚趾;吻脚下的土地
2、亲吻礼的基本行礼要领
亲吻时要神态专注,姿势要正确
亲吻使用度数,使用场合 亲吻时不要发出声响,商务场合不多用 亲吻多限于室内
亲吻时不能把唾液留花别人身上 亲吻时不能有强迫之赚 不可吻到不恰当的部位 不可大吻特吻 随俗而行 招呼礼的基本禁忌
不要随意打听他人的年龄、职位、婚姻 不要随意打听他人的孩子、收人等私事 不要随意询问女宾
不要向宾客了解随身服装、首饰的价格、产地
不要随意讲授荒诞、离奇的故事 介绍礼的原则
把男人介绍给女人 把年轻人介绍给长者
把身份低的人介绍给身份高的人
隆重场合或国际交往场合一般由最高
行政长官或礼宾人员介绍 第六章商务礼仪
一、递送名片的礼节 1、事前准备
接见客户带上最新的名片 名片一般存放在名片夹内 不要递出污旧或皱折的名片不要从裤子内衣口袋掏出名片 不要在名片上涂写、更改内容 2、选择递送时间初次见面
——相互介绍后立即递上 相熟双方见面 ——一般告辞时递上3、递送时的礼节
双手拿或托着名片两角正面向上,面向对方。“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 4、收取礼节
双手接取起身站立 点头示意表示谢意
5、事后整理
送走客户;返回后整理;分类保存(切不可在客户面前整理名片)使用名片的五忌
忌单手递接;忌逢人便递;忌乱写乱画;忌不屑一顾;忌堆砌头衔 使用电话的禁忌
选择恰当的通话时间和长度 代听电话要主动寻问是否需要留言
不能对着电话发怪声、吹口哨、叫喊、大笑、吃东西
不能对着电话吸烟、喝水、咂嘴巴、打飞吻、作手势
使用电话的禁忌
中途跟旁人讲话应先向通话方抱歉工作时间不打私人电话
迟到、请假的电话由自己来打
不将私人电话随便告诉他人挂断电话时忌重击
五、剪彩与庆典仪式礼仪程序
邀请参加者
布置环境,确定时间与方式 剪彩与庆典仪式 安排简短的发言
剪彩
燃放鞭炮或醒狮表演
参观现场、参观、聚会、座谈 剪彩与庆典仪式程序
请出席者各就各位
剪彩仪式开始前
主持人宣布剪彩仪式开始
介绍重要来宾,向他们表示谢意 向与会者表示谢意 请乐队奏国歌升国旗 请乐队奏业歌升业旗
1、送礼的八字原则:随 俗 避 忌;恰 如 其 分
3、送礼的礼仪禁忌
尽量避免有影射或挑逗含义的礼物;不选择时机;不撕掉价码;公务礼品不系带子;没有个性;中国人不喜当面打开;西方人喜欢当面打开
1、下行关系处理技巧
以身作则;平等待人;礼遇下属;关心下属;信任下属;接近下属
2、上行关系处理技巧
尊重上级;支持上级;理解上级;保持距离
3、同事关系的交往技巧
心态正确 ;笑口常开;入乡随俗;真诚合作;同甘共苦;公平竞争;宽以待人
第七章礼仪语言
一、礼仪语言使用原则
真诚——是言谈的前提
谦虚——是言谈的基础 专注——是言谈的要求 适宜——是言谈的分寸
二、中国古代常用礼仪语举要(1)
初次见面——久仰
好久不见——久违 求给方便——借光 请人批评——指教 求人原谅——包涵 向人祝贺——恭喜 求人帮忙——麻烦
麻烦别人——打扰 请人指点——赐教 求人解答——请问 托人办事——拜托 赞人见解——高见 看望别人——拜访 宾客来到——光临
陪伴朋友——奉陪
中途先走——失陪 等候客人——恭候 请人勿送——留步 常用礼仪称谓 问人年龄——贵庚 问人姓名——贵姓
称人父母——令尊 称人子女——令郎
谦称父母——家父、家母 谦称子女——小儿、小女 称岳父母——泰山、母 谦称兄弟——手足、兄台 谦称学生——门生、门徒
三、礼仪语言使用禁忌
不随便插入别人的话题
不随便问及别人隐私、家庭、财产、女人
不随便拿别人开“荤” 不要指责、嘲笑别人 不要说别人的闲话 不随便谈及别人的党派 不随便问及别人的宗教信仰 不随便问及别人的疾病与死亡 不随便谈及荒诞、离奇 语言硬体七个基本方面
语音是否太高或太低;语速是否太快太慢;内容是否表达清晰;内容是否引人兴趣;有无不良语言习惯;眼神与视线是否恰当 语言软体五个基本方面
勿忘沟通的目的;说话要有条理;内容要有组织;避免难懂之词;态度要诚恳 现代交际沟通技巧
外事礼仪,也称涉外礼仪或国际礼仪,是在长期的国际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外事礼仪与外事纪律一样,也是涉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随着世界各国交往日益扩大和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外事礼仪无论在官方还是在民间的涉外活动中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涉外通则、外事活动的日常礼仪以及外事活动的迎宾礼仪这三个主要方面分别简要介绍。
一、涉外通则
涉外通则,是指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往时须遵守的有关国际惯例的基本原则。只有了解这些涉外通则,才能在日益增多的国际交流中举止有方,运用自如。由于国际交往涉及面广,国际交往惯例的具体内容也非常丰富,现主要介绍最常用的国际交往惯例。
(一)维护国家利益原则
外事交往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时刻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在参与涉外交往活动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外国人眼里,自己是国家、民族和单位组织的代表,要做到友好热情、内外有别,同时要严守国家机密,遵守外事纪律,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任何事情。
(二)不卑不亢原则
在涉外交往中要求做到不卑不亢,从容得体。因为每一名中国人在外国人面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对方与本单位的形象乃至中华民族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在外事活动中,既要展示我们的发展成果和精神风貌,也要虚心向国外先进经验学习。在外国人面前,要谨慎而不拘谨,主动而不盲动,从容不迫,落落大方。
(三)求同存异原则
世界各国的礼仪与习俗各不相同,没有是非优劣之分。对外交往中既要遵守有关礼仪的国际惯例,重视礼仪的共性,也要对交往国家的礼仪有所了解并予以尊重。
(四)信守约定原则
在跨国家、跨文化的国际交往中,取信于人被公认为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信守约定是维护个人和集体形象的重要准则,具体包括:遵守时间约定、许诺要谨慎、承诺要兑现、失约要道歉。
(五)尊重隐私原则
国际交往中,尊重个人隐私是体现自身教养、体谅交往对象的重要标志,可以概括为涉外交往中的“八不问”:不问收入支出、不问年龄大小、不问恋爱婚姻、不问身体健康、不问家庭住址、不问个人经历、不问信仰政见、不问所忙何事。
(六)热情有度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既要热情友好,也要把握分寸。接人待物过程中,要以不影响和妨碍对方,不干涉对方的自由和私生活,不使对方感到不快和反感为限度。
(七)不必过谦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和委婉,在人际交往中多主张自谦自贬,在国际交往中则需遵守“不必过谦”的原则。外事活动中,涉及自我介绍和自我评价时,虽然不能自我标榜,但也无须对外国人过于谦虚和客套。要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进行正面的自我评价和肯定,适时地宣传自己。
(八)入乡随俗原则
在涉外交往中,要真正做到尊重交往对象,就必须了解和尊重对方独特的风俗习惯。首先必须充分了解与交往对象相关的习俗,即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所特有的讲究与禁忌。其次必须充分尊重交往对象所特有的种种习俗,既不能少见多怪,妄加非议,也不能以我为尊,我行我素。
(九)女士优先原则
女士优先是国际社会通行的礼仪准则,即在社交场合中,男士要照顾和礼让女士,并尽心竭力地去为女士排忧解难。这样的男士会被视为有教养和具有绅士风度。
(十)爱护环境原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爱护环境已经成为衡量个人修养乃至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具体包括:不可毁损自然环境;不可虐待动物;不可损坏公物;不可乱堆乱挂私人物品;不可乱扔乱丢废弃物品;不可随地吐痰和随意吸烟;不可任意制造噪声。
二、外事活动日常礼仪
外事活动的日常礼仪是涉外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所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日常礼仪涉及面非常广泛,下面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别介绍。
(一)衣的礼仪。在与外国人交往时,对每一名涉外人员衣着的礼仪要求是:得体而应景。
1. 所谓衣着得体,就是要了解不同服装的穿着方法并遵循一定的搭配技巧。
国际惯例中,在评价一位男士的服饰品位时,往往看其是否遵守“三色要求”和“三一定律”。“三色要求”即男士在出席正式场合时,其全身上下的着装,不应超过三种色彩。“三一定律”即男士的公文包、鞋子和腰带的颜色要一致。男士在穿西装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穿西装前要将位于上衣袖口的商标拆除。单排两粒扣西装上衣,只系上边的衣扣;单排三粒扣西装上衣,应当系上边的两粒衣扣,或只系中间的衣扣。男士西装的最佳搭配是衬衫,最好不要内穿羊毛衫。非穿不可时,可选择单色的V领款式,不要在西装里穿开领和花哨的羊毛衫。
正式场合中,男士应穿西装或长袖衬衫,不可穿夹克衫或T恤等休闲装束。单穿长袖衬衫时,要将衬衫的下摆束在裤腰之内。衬衫袖口一定要系上,袖管不能挽起来。如果不穿西装或西装上衣不带领带时,衬衫的领扣通常可以解开。
打领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领带打好后,其下端应正好与皮带扣的位置对齐,领带不能从西装上衣的下面露出去。打领带时,领带夹可用可不用。如果使用领带夹,应夹在衬衫自上而下的第四和第五个衣扣之间。系上西服上衣的扣子时不能露出领带夹。
男士穿中山装时,要扣好领扣和领钩。另外,在正式场合解扣、敞怀或是挽起袖子和裤管都是非常失礼的。同时,不要在衣袋或裤袋里装太多东西,任何情形下不应该穿短裤参加涉外活动。
正式场合中,男士应选择黑色皮鞋,不宜选择休闲鞋或运动鞋。同时,应穿着深色袜子,最好与皮鞋颜色一致。男士的袜子绝对不能是白色,除非搭配白皮鞋,否则将产生巨大的反差,会闹笑话的。
外事交往中,女士最安全的着装是职业套装。选择单一色彩的西服套裙或连衣裙,或是合身的短外套搭配裙子或长裤。鞋子最好是高跟或者中高跟的皮鞋。夏天不可以光腿、光脚,也不宜穿露脚趾和脚后跟的鞋子。需要注意的是,女士不应该使自己的袜口暴露在外。在穿长裤时穿短丝袜,穿裙装时要穿连裤袜或长丝袜。
2. 所谓衣着应景,就是要选择与所处的场合相适应的服装。
公务场合(如会见、座谈、访问、谈判等)中,涉外人员的着装应突出“庄重保守”的风格。服装主要选择深色毛料的套装、套裙或制服。具体而言,男士最好选择深色西装套装或中山装,内穿白色衬衫,脚穿深色袜子、黑色皮鞋。女士的最佳衣着是:单一色彩的西服套裙,脚穿肉色长丝袜和黑色高跟皮鞋,或选择单一色彩的连衣裙,尽量不要选择以长裤为下装的套装。根据天气条件,公务场合可以选择长袖衬衫和长裤,但不允许穿时装和便装,尤其不能穿夹克衫,牛仔装、运动装、短裤以及旅游鞋和凉鞋、拖鞋。
社交场合是公务活动之外的交际应酬时间(如宴请、拜访、聚会、观看演出等),涉外人员的着装应突出“时尚个性”的风格。既不必过于保守从众,也不宜随便邋遢。社交场合,常见的穿着有时装、礼服以及具有本国或本民族特色的服装。男士可以穿深色西装或中山装套装,女士可以穿长于膝部的旗袍或连衣裙,不要穿着制服或便装。
休闲场合是公务活动之外的时间(如游览观光、商场购物、街市漫步等),着装应突出“舒适自然”的风格,衣着没有必要过于正式,尤其应当注意不要穿套装或套裙,也不必穿制服。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着装细节。在参加各种活动时,进入室内场所应摘帽,脱掉大衣、风衣等,并寄存在存衣处。男士任何时候在室内都不得戴帽子、手套。在室内一般不要戴墨镜,就是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或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也不应戴墨镜。
关键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
20世纪之前的黑人文学作品大多是男性作家所写,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以男性为重。虽然偶尔也会出现黑人女性作家,但所占的分量无足轻重。以男性人物为主的黑人文学作品中大多充斥著强烈的男性意识,无论是在种族问题,还是其它社会问题上,男权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表现得及其明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黑人女性文学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对于黑人女性的漠视,以及黑人女性堪忧的社会地位。
20世纪,随着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女权主义者队伍不断状态,一些黑人女性开始认识到自身社会地位的边缘化,日益关注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黑人女性文学也就随之诞生。一大批黑人女性作家,通过不同的角度塑造多种类型的黑人女性形象,再现黑人女性真实的生活状态,关注她们所受到的来自于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作品在创作主题和写作技巧上都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这一时期是社会历史发生变革的重大时期,无论是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上,还是在社会的道德标准、价值体系上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促使一大批有历史责任感的黑人女性作家通过文学创作的形式来唤醒黑人女性的意识,促进她们完成自我身份的构建,与传统的黑人文学作品相比,黑人女性作家突破传统创作主题的限制,更加关注社会现状,旨在通过自己的作品帮助黑人女性群体们认识自我、找到自我,从而更好地融入到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社会中。
一、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特色
(一)神话题材的选取
所谓的神话,实质上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一种超自然或者虚幻、魔幻、奇异的形式来接受某些自然界的现象或事物,以此来表达人类的某种经验或想法。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信仰、信念都是神话产生的重要基石。反过来,神话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个国家的价值观念,代表人们对现实的看法和态度。詹姆斯·奥·罗伯逊在《美国神话,美国现实》中写道:“神话是非理性的,至少它不受逻辑的支配,有时基于信仰而不是理性,基于理想而不是现实。”除此之外,神话传说还凭借其丰富的想象力去表达人们内心的愿望,从而给人们带来希望,成为人们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认识世界的有效手段,正是这一特性,使得神话具备了写实手法所不具备的艺术效果。
生活在美国的黑人女性,她们诞生于自己本民族文化之下,又受到了西方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神话这种能够带给她们希望的文化形式更加依赖。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中运用神话的主题,意图并不是要单纯地对文化进行重塑,而是旨在通过这些神话传说给人们以希望,同时,由于黑人女性群体在现实生活中所遭受的痛苦无法用确切的语言进行表达,因此,美国黑人女性作家们试图探求能够体现黑人女性愿望的神话,以此来抚慰黑人女性心灵的创伤。
在非洲传统文化之下诞生的神话传统,被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应用到文学创作之中,不仅借助神话传说的宣泄和解释功能,艺术性地再现了黑人群体在美国社会生活中的悲惨现状,而且神话传说大多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融入到文学创作之中,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得到心灵的净化。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套用原始神话的故事模式进行叙述,另一方面将神话传说中的某一意象融入到小说故事之中,以此来凸显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托妮·莫里森就在对西方主流神文化进行抨击之时,找到了传承非洲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将非洲民间神话传说作为文学创作题材的源泉。一方面,她通过与西方文化中的神话故事作对比,从而凸显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另一方面,她积极探求符合黑人群体生存和意识延续的非洲传统神话或仪式,来宣扬非洲传统文化。
(二)民俗题材的选取
美国黑人的民间文学及文化传统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奠基石。黑人群体在进入美国社会生活时,因为奴隶制、种族歧视以及白人主流文化的压迫和束缚,不仅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力,而且本民族的文化不准传播,本民族语言也不准使用,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黑人群体只能通过口头文学的形式来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民俗在记录美国黑人群体的生活现状、表达他们思想和精神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将民俗与文学创作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联系,有效地再现了美国黑人群体在种族歧视压迫下悲惨的生活状况,也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传统的美国黑人文学中,出现过将本民族民间文化内容简单罗列作为文学作品素材的创作形式,这不仅降低了民俗文化的感染力和艺术价值,而且作品也缺乏创造力。在现代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的作品中,对待民俗文化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套用,而是从形式上对其进行创新,将民俗的内容和形式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相联系,生动、立体地再现黑人女性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这样,不仅在传承黑人传统文化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且增添了小说的艺术魅力。黑人民间的民俗传统在黑人群体中至关重要,有些观念深深地印在黑人的脑海中,以至于他们一旦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就能够引起黑人群体的关注和共鸣。例如,黑人性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第一部小说《最蓝的眼睛》不仅揭示了种族歧视观念给黑人女性带来的心灵创伤,而且,在继承黑人传统文化上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而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所罗门之歌》和《柏油娃娃》都以非洲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为模本创作而成。
(三)精神信仰题材的选取
黑人作为一个群体,有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在被贩卖到美洲的过程中,黑人把自己的精神信仰也带到了美洲大陆。虽然被贩卖到美洲的黑人来自于不同的部落,在信仰上有所差异,但从根本上来说,他们信仰的核心内容是大致相同的,尤其是非洲尊天敬祖的传统是一样的,他们始终都认为,祖先的神灵会一直保佑着自己。美国黑人的宗教观念在很多黑人文学作品中都有诠释,但是因为特定的社会原因,传统的黑人作品对黑人信仰的理解多少带有些许偏见。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对于黑人宗教文化的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开始重新将精神信仰的内容与小说的创作联系在一起,既全面的阐释了非洲的宗教传统,又为解决美国黑人女性面临的生活和精神困境指明了新的方向。在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不仅可以随处可见黑人传统信仰的影子,而且还通过文学创作全面地诠释了黑人的信仰关键,提升了黑人文化的影响力,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黑人群体的族群意识。
在非洲的信仰观念里,几乎人人都相信上帝是存在的,而且有着万能的力量,自己在危难的时刻可以得到上帝的帮助。莫里森在小说《天堂》中,就再现了美国黑人对于上帝的崇拜、敬仰之情:摩根家族的老爷爷撒迦利亚·摩根带领黑人从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到俄克拉荷马州去寻找他们心目中的“迦南”,沿途中遭到了白人的压迫和为难,整个路程都异常的艰辛。就在他们感到绝望的时候,上帝出现了,还为他们指引了道路,告诉他们正确的地方。最终,他们在洛根县以南建立了名为“黑文”的小镇,过上了世外桃源的日子。安定下来之后,在老爷爷的带领下,小镇还铸造了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大炉灶,在炉灶上刻上了“当心他皱起眉毛”的字样,表示对上帝尊重的同时,还能够警示众人要尊重上帝。大炉灶是黑人群体进行聚会、洗礼、祭祀的地方,是神圣的象征,这些细节的描写是对黑人宗教传统的再现。当小镇黑文遭受过战争已经不再适合居住生活时,迪肯·摩根兄弟决定效仿当年的撒迦利亚·摩根老爷爷,进行迁徙,继续寻找心目中的“迦南”,于是建立了新的小镇“鲁比”,与在黑文生活时一样,大炉灶依旧被安置在了小镇的中心位置上。对于黑人来说,炉灶象征着他们对上帝的信仰,同时,也是其精神信仰的代表。而黑人群体的信仰观念,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上,他们认为,是集体创造了个人,没有集体就没有个人,集体才是个人的文化身份象征。小说中的摩根兄弟代表的就是美国黑人继承文化传统的举动,通过叙述他们的迁徙,让人们感受到了美国黑人的宗教观念。
二、现代美国黑人女性文学题材选取的意义
在白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文化中心论者总是把黑人传统文化定义为一种野蛮的、未开化的文化,对其进行排斥打压,而把白人文化当作主流文化来对待,这种评判文化的标准完全是依据白人的价值观来建构的。美国黑人小说华莱士·瑟曼在他的作品《黑色的墓》中,就对这一不公平现象作了阐释:“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完全白色的世界中,这里白人的标准是所有人的标准,这里白人所做的总是正确的,除非曾经有白人做过,否则,黑人所做的总是错误的。”而且,从美国的发展历史来看,白人文化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白人中心主义观点更是一直占支配地位,总之,在白人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只要白人说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合法的;反之,只要不符合白人标准的,那就是错误的、不合法的,应该受到排斥的,正是这种过度的、典型的优越感,给美国黑人群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严重束缚了黑人文化的发展。
美国黑人女性作家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清醒地认识到黑人文化才是黑人种族发展下去的根据。文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美国黑人民族文化在美国历史的发展上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一样应该受到重视和尊重。正如黑人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她的作品《黑人的存在不可忽视》中说的那样:“重视黑人的存在对理解我国的文学至关重要,而且这種重视不该只局限于边缘文学。我还相信正是因为黑人的存在,并以他们的存在为参照物,美国文学才能作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受到世界的重视。”因此,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就有意识的融入了大量黑人传统文化的内容,通过借鉴非洲传统文化中的民间传说、宗教故事、神话等内容,来宣扬黑人文化,肯定黑人文化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改变白人文化中心主义者的错误认识,为黑人文化争得一席之地。
注释:
詹姆斯·奥·罗伯逊.美国神话,美国现实[M].贾秀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15.
David Gordon Nieson, Black Ethos:Northern Urban Negro Life and though 1890-1930.wesprot,Conn:Greenwood press,1977,162.
托妮·莫里森.黑人的存在不可忽视[J].陈陆鹰、汪立新,译.当代外国文学,1994(3),166.
参考文献:
(一)服饰礼仪概述 来源于:
一、服饰礼仪概述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从某种意义上说,服饰是一门艺术,服饰所能传达的情感与意蕴甚至不是用语言所能替代的。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我国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在着装方面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得体潇洒的典范。不论在任何条件下,他都把衣着的整洁合体,姿态端庄,一举一动彬彬有礼,光明磊落,待人谦虚,亲切诚恳,直率作为做人的准则。在社交场合,得体的服饰是一种礼貌,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影响着装效果的因素,重要的一是要有文化修养和高雅的审美能力,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二是要有运动健美的素质。健美的形体是着装美的天然条件。三是要掌握着装的常识、着装原则和服饰礼仪的知识,这是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美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二、着装的TPO原则
TPO是英文Time place object三个词首字母的缩写。T代表时间、季节、时令、时代;P代表地点、场合、职位;O代表目的、对象。着装的TPO原则是世界通行的着装打扮的最基本的原则。它要求人们的服饰应力求和谐,以和谐为美。着装要与时间、季节相吻合,符合时令;要与所处场合环境,与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不同习俗相吻合;符合着装人的身份;要根据不同的交往目的,交往对象选择服饰,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根据TPO原则,着装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着装应与自身条件相适应。选择服装首先应该与自己的年龄、身份、体形、肤色、性格和谐统一。年长者,身份地位高者,选择服装款式不宜太新潮,款式简单而面料质地则应讲究些才与身份年龄相吻合。青少年着装则着重体现青春气息,朴素、整洁为宜,清新、活泼最好,“青春自有三分俏”,若以过分的服饰破坏了青春朝气实在得不偿失。形体条件对服装款式的选择也有很大影响。身材矮胖、颈粗圆脸形者,宜穿深色低“V”字型领,大“U”型领套装,浅色高领服装则不适合。而身材瘦长、颈细长、长脸形者宜穿浅色、高领或圆形领服装。方脸形者则宜穿小圆领或双翻领服装。身材匀称,形体条件好,肤色也好的人,着装范围则较广,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
(2)着装应与职业、场合、交往目的对象相协调。着装要与职业、场合相宜,这是不可忽视的原则。工作时间着装应遵循端庄、整洁、稳重、美观、和谐的原则,能给人以愉悦感和庄重感。从一个单位职业的着装和精神面貌,便能体现这个单位的工作作风和发展前景。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机关、学校开始重视统一着装,是很有积极意义的举措,这不仅给了着装者一分自豪,同时又多了一分自觉和约束,成为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标志和象征。着装应与场合、环境相适应。正式社交场合,着装宜庄重大方,不宜过于浮华。参加晚会或喜庆场合,服饰则可明亮、艳丽些。节假日休闲时间着装应随意、轻便些,西装革履则显得拘谨而不适宜。家庭生活中,着休闲装、便装更益于与家人之间沟通感情,营造轻松、愉悦、温馨的氛围。但不能穿睡衣拖鞋到大街上去购物或散步,那是不雅和失礼的。着装应与交往对象、目的相适应。与外宾、少数民族相处,更要特别尊重他们的习俗禁忌。总之,着装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体现“和谐美”,上下
装呼应和谐,饰物与服装色彩相配和谐,与身份、年龄、职业、肤色、体形和谐,与时令、季节环境和谐等。
三、公务员服饰礼仪
我们知道,2010国家公务员面试考核要素中,“举止仪表”这一要素占很大的比重,是相当重要的,并且第一印象直接影响到考官对考生随后答题的接受程度。永远不要对这样的话照单全收——“能力是第一位的,其他的全都是次要”。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事实上,没有一个考官会对一个装扮邋遢不得体的考生心生好感,他考虑更多的是,你可能并不重视这次面试和这份工作,或者,一个对自己很马虎的人,怎么可能认真对待我交付给他(她)的工作呢?
所以从现在开始,检查一下自己着装打扮的每一个细节,认真考虑面试单位的需求和期待,就如同你精心准备面试答题理论知识一样,学会装扮也是你必修的功课。
公务员仪表特点: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政府部门人员一般衣着、仪表都以简单、朴素、庄重为主,当然,也不排除有个性特点有好看顺眼的,但是,参加面试时最好以安全系数较大的衣着为主,可以博得大多数考官的认同感。
也就是说,要想在举止仪表上得高分,穿着打扮一定要和公务员职务的严肃性、庄重性相适应,尽量贴近以下原则:选择简约得体的套装,配合精致自然的妆容,体现成熟干练的气质。最后,你需要留给对方的印象是:严谨而不失活泼,青春而不失稳重。
面试中,失败者的穿戴常常不合时宜。男士西装笔挺,却不打领带,脚蹬跑鞋,或一身牛仔;女士则可能身着短裙,T恤飘飘洒洒,脚下是一双起码5cm的高跟鞋。也许,他们认为自己这样 “靓丽”不俗,却不明白,这一身穿着无异于在公共场面自我“曝光”——表明自已“不入流”并蔑视注重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人。
一位面试官评论某位考生说:“x考生的着装,让我们很难接受她。她美丽活泼,衣着奇特,我认为她应该做演员或模特儿,而不适于是在我们这儿整理文件。”而这位考生,她之所以如此穿着,可能只是选择的错误,她认为这样能表现她自己,却忘了从面试官和公务员职业特点的角度考虑穿着。
一般而言,面试官评判面试者的服装的标准是:协调中显示着人的气质与风度的档次;稳重中表达着人的可信赖的程度;独特中言说着人的个性。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拘泥。或者,你曾听说,在面试这种正式场合,男士一定要西装领带穿得笔挺,头发要一丝不乱,最好领带夹、西装手帕也要准备齐全;而女士则一定要穿着端庄合体,露出女性曲线,毫不拖泥带水,以给面试官留下精强能干、态度认真、工作勤奋的印象。但如果你从不穿西装,一身如此正儿八经的服装拘束住了你,该怎么办?服饰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协调,如果你的衣着首先与你自已的个性、品味不协调了,你又怎么去期望它与面试的气氛相一致?面试的着装是要郑重一点,但也不必为此而改变你日常中一贯的形象。比如,如果你从来不穿西装,大可不必为了面试而开创自己的一个新记录。要学会从过去的你的无数形象中选择和面试相匹配的地方。要相信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身旁的众多“参谋”的审美能力。
另外,色彩是服装的重要的语言符号,无意中,面试官就会被你的服饰的色彩语言所打动。
红色热情、积极,它显示着你的强大的个性强力,它表述着你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表现欲望。面试官习惯了沉闷的灰黑色,红色的感染力很容易打动他,令他振奋,印象深刻。但太浓烈的红色会使人有排斥的情绪。
黄色代表着丰富的想象力和自我满足的倾向,黄色言说着你的自省能力、思考、分析及沉默往往超越你的行动力。寻求公关、秘书的女性着黄色服装,易被面试官接受。
绿色象征着平衡与和谐。绿色在表达着你的协调与理性,它在告诉面试官你办事干练可靠。这是面试官一般都可接受的色彩。
蓝色宁静。蓝色表明着你稳重而保守,蓝色亦在提醒面试官“三思而后行”。所以,面试时尽量不要着蓝色服饰。
粉红色随随便便,但它易给人轻率、圆滑、虚荣的印象。
冷色调是男士面试时的最佳选择,它们给面试官留下的,是你的沉稳、牢靠、坦诚、朴实、冷静和负责。
女士在红色外可选择中性色彩,它们向面试官传达的,是你的亲切、善良、自然和大方。
服装的款式又是另一种语言符号。面试中,着装的款式宜简炼、朴素、不抢眼。服装的款式可分为“风格式服装”和“门面式服装”。“门面式服装”,纯为包装自己以博取别人的好印象,所以适于面试中,比如西装、套裙。但是,如果一款“风格式服装”,能尽现你的个性,又与面试的气氛相融合,又何乐而不为呢?
1.2现代汉语研究概述
20世纪中国语言学由于马建忠的《马氏文通》的问世,可以说是我国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言学的发展历史。汉字的研究一直占有很重要的位置。30年代,唐兰先生强调“文字的形体研究”,他的《古文字学导论》标志着的汉字学的建立。近二三十年还加强了对汉代以后,现代汉字以前的文字的研究,特别是俗字的整理和研究,并形成了汉字学的一个新分支——现代汉字学。70年代末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汉语音韵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训诂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该时期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解释文献字词。汉语语法研究也进入了鼎盛时期。下面主要从语法、语音、词汇、语用、对外汉语教学交叉学科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说明。1.2.1现代汉语语法方面:
在20世纪的一百年里,我国语言学的发展中要属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最快,成果最显著。汉语语法研究是从古代汉语语法开始的,《马氏文通》是一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专著。但从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这第一部白话文语法著作于1924年问世以来,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一直是本世纪汉语语法研究的主流。40年代出现了20世纪前半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鼎盛时期,王力的《中国现代汉语》和《中国语法理论》,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是该时期的代表作都采用了“三品说”(丹麦叶斯柏森《语法哲学》首品—— 主语、宾语、中心语,次品——谓语、定语,末品——状语、补语)。当今世界语言学领域普遍关注和运用的一些语法思想和分析方法,如“动词中心说”、“语义格”、“动词配价”、“范畴论”、“语用分析”、“变换分析”、“篇章分析”等等,在这一时期的著作中都有体现,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论述和阐释。(如朱德熙著作中的动词的“向”,就相当于“价”)新中国成立后,吕叔湘和朱德熙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起到了“匡谬正误”的作用。语法知识的普及大大促进了现代汉语语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与此同时,随着赵元任的《北京口语语法》(李荣译)一书的翻译出版,美国描写语言学理论方法开始影响着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这个时期(50-60年代)的语法一直停留在词语和句子成分的充当上。
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自《马氏文通》以后,还有以王力(50年代)为代表的研究古代汉语为主的语法学家。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历时研究,这为汉语语法史研究奠定了基础。80年代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有了可喜的变化。不论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理念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如“要有明显的时代观点,语料不可古今杂糅”、“必须注重语法的系统性,要从语法系统去思考问题”、“要注意吸取各种语言学理论中有利于古代汉语语法研究的东西”、“加强专书、断代语法研究”以及“既要有定性分析,又要有定量分析”等,开展了语法化的研究,出现了一批较好的研究成果。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始于20年代末,黎锦熙和吕叔湘分别发表了很多研究近代汉语“把”字结构和个别代词、量词、虚词的研究。黎 锦熙和吕叔湘二位可以说是我国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者。但相对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来说,近代汉语语法研究还比较薄弱。
80年代后汉语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语法研究的视野大大开阔了,语法研究的领域大大拓宽了,研究队伍扩大了,研究路子多样化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在口语语法的调查上、在动词的研究上、在句法语义的歧义上、在虚词研究上、在句型研究上、在复句研究上、在句群研究上、在方言研究上、在双语语法对比研究上,都不同程度有所突破。理论建树上大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方法多样化。层次分析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格”语法分析,配价分析的广泛应用,并提出语义指向分析,自觉地走上了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相互渗透、相互验证、相互结合的研究道路。二是开始确立了立体研究的观念。如三个平面(三维语法),三个世界,“表、里、值”,“普、方、古”等研究思路的提出,并能结合国外语言学理论有机地与汉语结合去研究。这一时期(80年代)在深入挖掘汉语语法事实上,在进一步解释汉语语法规律上,在语法理论、语法分析的建树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90年代后现代汉语语法又有了新的进展: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汉语句法语义的研究和探索;二是汉语形式语法学、汉语功能语法学和汉语认知语法学的研究;三是加强了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理论思考,这集中反映在如何处理好人类语言的共性与汉语特性关系的思考上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到底应该以什么为“本位”(词本位?句本位? 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词和词组的双本位?原则本位?三个世界?三个平面?还是无须本位?)的讨论上;四是加强了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问题的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法问题的研究和中文信息处理中语法问题的研究。1.2.2现代汉语语音方面:
现代汉语语音研究始于20世纪。20世纪西方语音理论及方法也对我国的语音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初,实验语音学进入了萌芽阶段。刘复的《四声实验录》(1924)是我国第一部用实验方法研究汉语语音的著作。赵元任于1930年创制了“五度制标法”,1934年又发表了著名的《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一文,前者已成为国际通行的标注汉字声调的方法,后者被誉为音位学创始时期经典著作之一。90年代后,语音研究又深入了一步,加强了协同发音和语流音变的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流中的音变研究更为重要,以南开大学石峰教授为代表的。),使汉语语音合成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受西方音系学理论的影响,我国音系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揭示了汉语无论是共时成分的组合模式或交替模式,还是历时音变,都以单字音为控制枢纽的规律,这无疑丰富了普遍韵律层级模式学说。(冯胜利的韵律学)
1.2.3现代汉语词汇方面:
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也是始于20世纪初。首先是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本世纪前,一般只有字的概念,没有词的概念。最早先后明确提出要区分字和词的是章士钊和黎锦熙。20世纪50年代,有关现代汉语 词的界定以及相关研究比较薄弱。“文革”后,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词的界定,虽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但摸清了词和非词的问题的症结所在,而且开始认识到现代汉语词汇存在着多层面性,所以现代汉语的词不能用一种方法或一种理论就可以界定的;二是对于汉语构词法有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三是对汉语词汇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四是全面展开了对俗语的调查和研究;五是词义研究摆脱了训诂的影响,“义素分析法”的引入,“词义构成成分分析法”的提出,标志汉语词义研究开始走向成熟。80年代后为了适应中文信息处理的需要,加强了词义分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清华大学的黄昌宁、陈群秀;北大的徐通鏘,中国传媒大学的于根元;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冯志伟、鲁川等)。1.2.4语用学方面: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在上个世纪
70年代才被确认,其标志是《语用学杂志》(Journai of Pragmatics)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出版发行。它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使用者的关系。70年代末被引进我国,到目前为止,我国在语用学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有很多问题(如话语分析、语篇研究等)需要我们去探讨。1.2.5对外汉语教学方面:
1950年我国把对外汉语教学列为教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70年代末就提出了要把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到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外汉语教学逐渐形成 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并开展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建设,还作了大量有关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及教学法的世纪研究,编著、出版、发表了一大批教材、著作和论文,建立了HSK的考试制度。90年代末,更把对外汉语教学视为“国家的、民族的事业”,放在了极重要的位置上。自我国加入了WTO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不断升温,国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学空前发展。但总起来说,对外汉语教学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本族人的母语教学,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可能成为汉语研究的突破口。所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很多需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教学研究应从80年代初的研究重点——研究怎么教转向研究教什么的问题上来了。加之2004年以来,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各国的陆续建立,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语言学方面来看,需要研究的课题就更多了。如“不同国家孔子学院教材的编写”、“语法体系的建立”、“课程的设置”、“师资的培养”、“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研究生教材的编写等等。1.2.6交叉性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方面:
20世纪后半叶,出现了一些新的交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计算语言学等等。其中文化语言学以罗常培的《语言与文化》为代表。参考书目:
1.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0年
3.萧国政《汉语语法研究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高顺全《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 5.陈昌来《现代汉语三维语法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 6.朱德熙《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1985年
一、握手礼
握手礼是在一切交际场合使用最频繁,适用范围最广泛的见面致意礼节。它表示致意、友好、寒暄、道别、祝贺、感谢等多种含义。有时候握手往往比语言更具有亲和力,更充满情感。
握手礼的场合:迎送客人、拜访告辞、久别重逢、初次见面等。
握手礼的规则:行握手礼是存在先后次序,其次序主要根据握手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身份、性别等条件来确定。通常是上级在先、长辈在先、女士在先、主人在先,而下级、晚辈、男士、客人应先问候,在对方伸出手后再伸手同他握手,如果两个人身份、年龄、职务等相仿时,先伸手为礼貌。如果男女初次见面,双方可以不握手,互相致点头礼即可。如果一方忽略了握手的先后次序,先伸出了手,那么另一方应立即回握,以免尴尬。
握手礼的正确姿势:握手时双方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前侧,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持续二至三秒,力量适中,注视对方,微笑或用简单的语言致意或寒暄。
二、鞠躬礼
鞠躬礼是一种人们用来表示对别人的恭敬的致意礼节。
鞠躬礼的场合:庄严或喜庆的仪式、演讲、演员谢幕等。
鞠躬礼的方式:一鞠躬,行礼时身体上部向前倾斜15―20度,随即恢复状态,只做一次;三鞠躬,行礼时身体上部向下弯约90度,然后恢复原样,如此连续三次。
鞠躬礼的正确姿势:行礼者和受礼者互相注目,不得斜视和环视,行礼时不可戴帽,脱帽所用之手应与行礼之边相反,行礼者在距受礼者两米左右进行。行礼时,以腰部为轴,头、肩、上身顺势向前倾约20度至90度,双手应在上身前倾时自然下垂放两侧,也可交叉相握放在体前,面带微笑,目光下垂。
三、介绍
介绍时社交场合中互相了解的基本方法。通过介绍,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便更好地交流,更好地深入了解彼此。
自我介绍:时间应选在对方有时间、心情好、有认识你的.兴趣的时候。态度要亲切、友好、自信。内容包括姓名的全称、供职单位、负担的工作。
四、问候
1、一般来说,问候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向对方问好,如“您好”“您忙什么呢”等;二是根据时间进行问候,如“早上好”“下午好”等。这是两种常见的问候内容,尽量不要轻易尝试其他的问候内容,以免造成尴尬局面,影响日后的交际活动。
2、问候时,一定要热情、大方、自然,不要矫揉造作或过分夸张;要微笑着正视对方,不要东张西望;由于问候他人时,双方一般都以站姿为主,因此,姿势一定要挺拔、大方,切忌左摇右晃、弯腰弓背;声音一定要清晰、响亮,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要说一些方言、外语等,让对方听不懂;面部表情也很重要,不能呆若木鸡、冷若冰霜。
关键词:检测系统,信息处理,测量诊断
1 现代检测系统的构成
现代检测系统所用的仪器种类繁多, 其中各类仪器的用途和性能也迥然不同, 但是, 他们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即通常由各类传感器将被测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然后将电信号传输到检测中心进行信号调理 (转换、滤波、放大等) 、数据采集、信号处理, 然后会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并输出。
通常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就是有以上设备和电源设备, 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见图1) 。
1.1 传感器
传感器是能以一定精确度把某种被测量 (主要为各种非电的物理量, 化学量, 生物量等) 按一定规律转化为 (便于人们应用, 处理) 另一参量 (通常为电参量) 的器件或测量装置。在检测系统中, 人们主要注重传感器的精确性、灵敏度和稳定性。
1.2 信号调理
在实际的信号采集工程中, 被测信号不一定能够直接被采集设备所识别, 因此, 需要利用一定的电路 (如滤波器、放大器等) 来对输入的信号进行简单的处理来使其适用于采集设备。通常被测信号不同, 所需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对于该部分的要求是:首先必须能准确转换被测信号, 这是前提条件, 然后应该尽量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减少信号的失真。
1.3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系统是检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它的作用是将信号调理后所得的连续模拟信号进行离散化处理, 将其转换成与原模拟信号相对应的离散信号, 然后再将转换所得的离散信号进行存储并传递给处理单元。
1.4 信号处理
信号处理单元是现代检测系统中的中枢环节, 其作用类似于人类的大脑。就目前的检测系统而言, 大多数是利用单片机、微处理器来对复杂信号进行处理。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存储设备性能的不断提升, 信号处理方法和所需设备都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
1.5 信号显示
信号显示是为了人们能直接观察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状态, 以便迅速的做出调整。目前常用的显示其有指针式、数字式和屏幕式。
1.6 信号输出
信号输出即为检测系统对采集的信号进行了一系列的处理后最终得到的结果, 通常也是电信号。输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一般根据检测系统的具体要求要选择。
1.7 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人机交互的重要设备之一, 用于设定系统的各项参数、键入系统的指令等。常用的输入设备有开关、按钮、键盘灯。
1.8 稳压电源
合适的电源提供是整个系统能正常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 电源的选择根据检测系统的不同而不同。
2 现代检测技术的应用
不知不觉中, 现代检测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 并在其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科学研究中, 实验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检测;在工业生产中, 机械的工作状态和产品的质量尺寸都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控;日常生活中, 对空气、水质和温度的测量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3 故障检测与诊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现代工业生产呈现如下趋势:水平不断提高;系统越来越复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问题也接踵而来, 庞大复杂的生产系统往往也预示着不可预期的变化, 人们要想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就必须利用故障检测和诊断系统来检测生产系统的变化和故障信息, 及时的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来确保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防止工业事故的发生。
生产系统的故障检测与诊断系统主要有四个作用:检测故障、定位和分离故障、对故障进行评价、故障决策。其中, 后三者统称为故障诊断。
4 结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工业生产的规模以及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日益复杂, 这一发展必将促使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系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正因为如此, 未来对于检测盒诊断系统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这将促使检测与诊断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以适应未来工业生产系统的需求。总之, 无论在哪个行业, 现代检测系统的应用前景都将十分乐观。
参考文献
[1]周杏鹏, 仇国富, 王寿荣.现代检测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李海青, 黄志尧.特种检测技术及应用[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
[3]肖忠祥.数据采集原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大部分人喜欢在庄重的场合穿西服、扎领带。穿西服是有讲究的,从颜色上讲,一般不要超过3种;从整体上讲,休闲服和西装不宜搭配。我就见过一个朋友是这样穿的:一袭崭新的西服,内置秋衣加领带,脚踏运动,鞋,头顶鸭舌帽,从后面一看,绝对的“老干部”,从前面一看,绝对的“四不像”。
化妆像蜡像
女人为了提高回头率,出门前都喜欢打扮一下,不白的抹抹白,不红的涂涂红。爱美之心本无可厚非,可有的人不会化妆,化出来还不如不化,本来是个大活人,化得跟一尊蜡像似的。在马路上见到一妙龄女和朋友聊天,身材不错,手和脖子是很健康的颜色,唯独那脸白得可怕,再看那张嘴血红血红的,要说化得最“好”的还是那双眼睛,眼圈纹得黑黑的冒充“国宝”,活脱一个熊猫眼。
坐立没有型
站着说话,立正或稍息都行,但手要放对位置,或交叉放于腹部,或一手插兜,如果把手背过去或双手捂头就好像对别人的谈话不耐烦了。还有的男人在站立稍息时把右腿弯曲地伸出,整个一个女人形象。
站着说话腰疼就坐下,坐要有坐相。翘起二郎腿也可以,但千万别哆嗦,想想看,一个头靠沙发,颠着二郎腿,双手不住地拍打沙发扶手的人实在有碍观瞻。
后背一身霜
发型能反映出人的职业和性格,一个整洁美观的发型给人的感觉就是舒服。然而,整齐的发型背后却是一身的头屑,给人的感觉就不舒服了。
谈吐似“悬河”
说话的时候喷唾沫星子,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激动,一激动就抢话题,一抢话题就唾沫四溅,或者是口水外流,还不时地进行吞咽,跟面部神经麻痹差不了多少。如果这种人再吃点儿大蒜,真够别人难受半年的。
颜面全无光
有一个旺盛的精力、光彩的容貌对人际交往很重要。假如一个人三天三夜没睡觉去拜会朋友,朋友一定会感到不舒服。所以,在交际前要调理好自己的精神,把脸整理干净,别让人家说你像秋后的茄子。
喝酒争酒官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喝酒是避免不了的。可有的人自己做主人时,酒官这个权利当仁不让,而自己做客人时也是拼命抢,大有喧宾夺主之势,弄得主宾难分,场面尴尬。
饭菜充内行
在饭店吃饭,喜欢品评饭菜好赖,以显示、自己吃过五湖四海、大江南北。尤其是在自己做客人的时候,给主人的印象就是没有让朋友们吃好。这种人往往把自己喜欢吃的拉到靠近自己的地方,大吃特吃,全然不顾别人。
嘴里叼根棍
有人喜欢剔牙,吃饭的时候总是牙签不离手,吃完一口就把牙签叼起来,操作时也不用手掩饰一下。
醉后都是床
醉酒后,人的表现千奇百怪,有打人骂人的、有掀桌子砸碗的,这些都是恶习。有一种醉鬼喝酒的时候总怕自己喝得少,叫了张三唤李四,然后就地卧倒,酒店喝酒酒店睡,路边喝酒路边睡,朋友家喝酒朋友家睡,在他眼里哪里都是床。
【现代社交礼仪概述】推荐阅读:
现代商务礼仪会议礼仪05-28
礼仪与现代生活06-27
现代礼仪培训总结06-13
现代礼仪中的个人礼仪06-04
现代商务礼仪有哪些06-02
现代礼仪试题及答案10-07
现代礼仪教学工作总结10-15
公共关系与现代礼仪10-26
现代商务服饰礼仪英语论文11-12
常用社交礼仪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