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精选10篇)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篇1

xx县异地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首批跨盟市异地生态移民扶贫开发试点工程,工程建设于1998年,2002年完工,期间经历了首批移民和二次调整移民。其中首批移民建立了淘井和沟心庙两个移民区,由于淘井移民区耕地属新开垦土地,土壤盐碱化严重,加之地下水砷含量严重超标,人畜饮水困难,移民无法生存,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进行二次调整安置,于2001年至2002年又相继建立了扎格乌素、阿茨、哈业乌素、木雷滩、防沙林场五个移民区,共从乌盟察右中旗、察右后旗和兴和县移民1068户4091人,设3个行政村2个直属作业区共13个村民小组。

移民工程总投资7279万元,按照人均5亩地,户均29㎡住房标准,共开发土地32403亩,建设住房、学校等房屋56773平方米,并按照“房、田、林、水、电、路”六配套要求,配套机电井116眼,修筑桥、涵、口闸水利设施698座,开挖输水渠道256.78公里,造林210.52万株,修筑村庄道路和农田路270.94公里,架设高低压线路115.78公里。

一、生产生活现状

由于移民搬迁入住时一穷二白,可以说是搬铺盖进门,没有生产工具,没有籽种化肥,没有生产周转金,不会种植水浇地,“等、靠、要”和“靠天吃饭”的习惯很普遍。为了确保移民稳定,解决移民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十多年来,上级扶贫部门及地方财政从籽种、化肥、米、面、煤、水费、电费等生产和生活必须品及种养殖技术培训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目前,7个移民区共耕种土地16240亩,其中玉米6590亩,籽瓜3280亩,葵花5390亩,其它作物980亩。养殖大畜210头,猪617口,羊4472只。移民生产生活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解决了温饱问题。但由于受自然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及居住环境等条件限制,xxxx年移民人均纯收入2566元,生产生活水平与当地农牧区有很大差距。现常住人口807户2686人,三分之一的人口靠外出打工维持生活,移民区仍是我县区域性贫困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二、贫困原因

一是农田水利设施配套落后。移民区开发时规划设计标准低,水利设施配套标准低,绝大部分耕地依靠井灌。近10年来的运行,水利设施及机井地埋管线损毁严重,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特别是因耕地分散的原因,农、林、牧、水、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都未安排移民区,农田水利设施急需改善。

二是人居环境条件较差。移民工程投资力度小,安置标准低,每户29㎡的住房,人均7㎡,基本上是父母、子女两代住一间房。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一家三代、四代居住在1间房的户约占30%左右。

三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目前所用的通村公路仍是移民区开发时的简易公路,上学、就医、农机、供电、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至今难以解决,移民自筹解决又比较困难,直接影响移民的定居和生产生活的发展,致使移民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

四是生态环境恶劣,土地贫瘠,种植效益低。移民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土壤养分含量低、含水功能差,虽然经过10年的种植熟化,但能够耕种的农作物品种仍很少,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导致,特别是四、五月份农作物种植季节风大沙多,土壤墒情差,农作物种苗根系外露,常被风沙掩埋或连根拔起,因此移民区农作物种植基本上以玉米、籽瓜、油葵为主,种植效益极低。

五是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突出。一方面由于多年干旱缺水、风沙掩埋,移民区耕种面积由当初开发时的3.24万亩下降到1.6万亩,耕地面积减少了一半。另一方面经10年来婚嫁、生育,移民区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口与土地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又贫瘠,产出效益低,导致部分移民无法生存,举家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下降为807户2686人。

六是水资源严重透支,移民生产、生活与水资源矛盾突出。移民区地处乌兰布和沙漠腹地,引黄灌溉投资大,当初开发设计以井灌为主,至今生产生活用水基本上依靠机井。多年来只抽不补,地下水位下降十分严重,造成湖泊干枯,部分机井不上水,地下水到了枯竭的边缘,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生态恶化。

七是种植结构单一,增收渠道较窄。移民区群众文化素质低,吸收新技术的能力差,农业科技水平低,经营管理粗放,信息、交通滞后,种植结构受土地条件的限制,玉米、籽瓜、葵花等常规农作物种植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94%,种植效益低下。养殖业基础设施落后,总量小,人均只有2.6个羊单位,基本上以生产用畜和自食为主,养殖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非常小,经济增长非常缓慢,增收渠道窄。

三、急需扶持解决的问题

一是住房问题。七个移民区居住危房的30户,一户两代居住29㎡住房的280户,三代居住的245户。共需改造住房550户,需改造面积35750㎡。

二是道路整修问题。移民区村庄道路、田间路基本上是土路,由于没有养护资金,多年失修,目前大多坑洼不平,尘土飞扬,阴雨天气导致交通中断时有发生。急需整修哈业乌素嘎查和木雷滩移民区道路35公里。

三是机电井更新和维修问题。移民区土地开发时共配套机电井116眼,目前需更新60眼,维修50眼。

四是人畜饮水问题。需解决哈业乌素、勾心庙、淘井三个移民区共617户2429人的人畜饮水问题。

五是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问题。打机电井8眼,安装主管7246米,支管31884米,毛管335万米,配套滴管设施4000亩。各类渠道防渗改造30.5公里,配套渠道建筑物453座;改良土壤27000亩,修建农田道路238公里,营造防护林48000株,新建以节水增效为主的高标准农田27000亩。移民区渠道清淤73公里;

六是淘井移民区电力线路老化问题。需更新电力线路30公里。

七是养殖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建设60㎡养殖圈舍500户;户均购入基础母羊10只。

四、建议

一是提高认识。乌兰布和沙区是市委、政府确定的全市贫困区之一。这个地区的贫困农牧民能否脱贫致富,事关全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大局。市直相关部门、蹬口县委和政府要站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总干”精神为指导,高举扶贫开发是农村牧区“头号民生工程”的大旗,在政策、资金、技术和服务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追加工作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善这个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实现贫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

二是加强领导。建立市、县和苏木三级的专门组织机构,实行专项推进。制定专项推进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形成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配合抓的领导体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健全“自治区支持、市里协调、县里操作、苏木实施”的工作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为这一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三是科学规划。在充分尊重移民村贫困农牧民意愿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在规划指导下,编制连片扶贫开发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科学的实施方案。目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xx县沙金套海苏木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自治区财政厅和扶贫办,等待批复立项。立项后,市、县两级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积极落实项目建设内容,分类施策,分步实施,集中建设。

四是整体推进。以扶贫开发项目为龙头,按照“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集中使用、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各炒一盘菜,凑成一桌席”。各部门在项目的策划、安排上要打破常规、突破禁区,向这个地区倾斜,并按项目要求组织实施。当前重点要将生态治理、农田水利改造和引黄工程、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危房改造、文教卫生、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以及连片开发、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等项目进行集中捆绑,发挥整体效应。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篇2

办事方便住得舒心

“原来居住在山里, 办一个农医报销手续要走10多公里山路, 如今搬进新区, 有便民服务中心, 走几步路就能搞定。”说起搬进新区的益处, 住户郭建芹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灾难突袭后, 德胜镇没有单纯求快, 而是聘请浙江大学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调研后, 按照“起点高、功能全、便服务、可拓展”的建设理念, 对新区进行规划设计。在建好安置房的同时, 规划建设了镇政府综合办公大楼、中小学、卫生院、派出所、法庭、社区居委会、商业街等行政及公益服务项目, 大部分项目已于去年竣工并交付使用。并且整合资金2000余万元, 做好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了与小城镇配套的路网、供水、供电、排水、路灯、绿化、景观造型等建设项目。在做好基层设施的同时, 新镇区还不断完善服务功能, 设立了居委会、便民服务中心、自来水公司、环卫所、计生等公益服务站所, 抽调镇里一批业务骨干负责新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大大方便了居民办事。

门口就业过得安心

走进新镇区村民创业园——江永根的服装加工厂, 只见20多名工人正忙碌地赶订单。作为最早一批入住的地质灾害移民, 江永根说:“原来住在德胜镇茅店村最偏远的百家畲村小组, 全家人一年的收入就一万多元。现在搬到新区, 自己办了个服装加工厂, 不仅收入翻了几番, 还带动几十个妇女就业。”

为让农民“迁得来、稳得住、富得起”, 该镇在新区规划建设之初, 就为商业、金融、餐饮等产业的发展预留了用地。新区的小餐馆在短短时间里从无到有, 常年经营的有六、七家。同时, 针对移民搬迁新区后, 大批40岁至60岁留守人员赋闲时间多这一实际, 全镇在大力加强招商引资的同时, 利用德胜集团的原厂房建立村民创业园, 鼓励村民发展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加工, 吸引在外务工能人回乡创办企业, 破解新区居民劳动就业难题, 促进其增收致富。镇里还出台了系列扶持政策, 对新创办的企业, 给予资金扶持。目前, 全镇已引进鞋服、农副产品、竹木加工等乡镇小微企业12家, 带动创业、就业2000多人。

健身娱乐活得开心

每当华灯初上, 随着新区广场的音乐响起, 饶碧秀和姐妹们便开始翩翩起舞。这支100多人的队伍中, 大多数是刚变身社区居民的农民。饶碧秀说:“以前搞活动没场所, 谈不上精神生活。现在住在新区, 有广场、有路灯、有音响设备, 晚上姐妹们一起健身, 相互交流, 心情舒畅多了!”

姜文父子的“移民”生活 篇3

带着孩子“移民”新疆

姜文的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对两个孩子,姜文非常不满意。因为父亲是军人,姜文在部队大院长大,他觉得这种成长经历对于他刚毅的性格形成非常有好处。可看看自己的儿子,在家被长辈宠溺,还有专职保姆伺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个子见长坏脾气也见长,在家摔跟头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个儿爬起来拍拍灰,而是扯开嗓门号啕,非得等人把他们扶起来用手拼命打地报仇后才破涕为笑。

两个小子在家如龙似虎,一旦出了门马上变成怯生生的小白兔,大气不敢喘。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姜文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地对两个儿子展开军事化的吃苦主义教育。

在北京是不行的,爷爷奶奶隔三差五就要过来看孙子,要是看见孙子吃苦受罪,自己耳根一定不得清净。必须得去外地,越远越好。而且最好撇下妻子周韵,因为她护儿子护得厉害。姜文计划的人数只有三个—他和两个儿子。

目的地最终确定下来,姜文看中了新疆阿克苏。姜文联系了几个新疆好友,让他们帮忙找房子,要求很明确:市中心的精装豪宅一律不考虑,要城郊的普通民居,不漏风不漏水,能做饭能洗澡能睡觉即可。

去的时候一行四人,姜文开一辆越野车,装满了他觉得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和生活用品,跟周韵轮流驾驶,耗时三天。

到了阿克苏的新家,周韵急了,这房子太简陋了—无论是庭院还是屋内,都是土坯地面,墙壁光秃秃地裸露着,老旧的木头家具,仅有的电器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和一台电视机。

姜文没有给周韵去市区买新家具的机会,第二天就把她送上了从阿克苏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让她自己转机回北京。有慈母在场,严父就不容易登台。而今只剩下一父两子,任何事情都是姜文说了算!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撒野”

第三天,两个孩子的苦日子正式开始……

早上6点半,他们就被姜文从热乎乎的被窝里拖了出来,三两下套上防寒运动衣,半梦半醒地被呵斥着开始了锻炼。虽然号称“塞上江南”,但阿克苏的昼夜温差很大,两个儿子出门就打哆嗦,本能地想往暖和的房间里钻。

但姜文不给他们机会,一手拉一个,几步就拖出了庭院,告诉他们:“跟着我跑,跑不动了走也行,转完这一圈才能回家。”这一圈大概一千米,两兄弟只跑了不到两百米,剩下的八百米都是喘着气走下来的。

好不容易回了家,姜文端起在炉子上温着的羊奶给他们一人倒了一碗。到阿克苏的第一天,姜文就给他们喝过羊奶,两个儿子只喝了一口就吐了,说受不了那古怪的味道。这才隔了两天,羊奶一到手便仰着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姜文对两个儿子的饮食结构也做了很大调整,精心烹饪的儿童餐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当地民族餐食:菜品以手抓羊肉和大块牛肉为主,主食不是糙米饭就是馕,配餐的青菜既非白灼也非上汤,无公害的蔬菜洗干净后直接生吃,佐餐的饮料是新鲜牛奶。除了正餐外,不提供巧克力饼干果冻之类的零食,但新鲜水果24小时敞开供应。

姜文很少让儿子无所事事地待在屋里,只要天气不恶劣,他经常带他们出去转悠。不开车,就这么信步乱逛,不走到两个儿子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不停下。号称转悠,更像是拉练。小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从最初的走不上几百米就叫苦叫累,到一个月后,两个儿子一左一右牵着姜文的手,一口气走上三千米,粗气都不喘。

每天坚持锻炼,加上原生态的饮食结构,两个儿子的身体就这样一天天结实起来。家里没请钟点工或保姆,两个儿子在姜文的指挥下担任起了保洁员,收拾床铺也包干到人。

周韵前来探望时,眼泪都快下来了。两个儿子都晒成了巧克力色,皮肤粗糙了,脸蛋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可是,目睹了他们超越同龄人的自理能力,周韵没话说了—天要下雨爹要教子,由姜文去吧。

最好的营养品是苦头

自从姜文去了新疆后,朋友打他的手机,传来的永远是“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的语音提示。得知他在新疆闭门教子,有好奇的朋友想来凑热闹。姜文统统婉拒,说目前还不到时候,等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会安排一次活动,邀请大家一起参加。

姜文这么说真不是客气话,在新疆待了大半年后,两个孩子从“豆芽菜”变成了“红豆杉”,姜文才打电话邀请了十几位亲友。亲友团在阿克苏租了六辆越野车,在两个专业向导的指引下,来了一场浩浩荡荡的阿尔金山无人区穿越之旅。

亲友们大赞不虚此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当一群成年人都因为高原反应气喘吁吁、头痛欲裂、食不下咽、连续失眠时,姜文的两个儿子却精力充沛,拎着小弓箭追着野兔射,将过滤后依然透出一股怪味的山泉水端起来眉头都不皱地一饮而尽……这哪里像是家境优越的明星孩子,完全就是两个扔在哪里都能放心,交给谁照顾都不用担心的“野孩子”。

起先还对姜文带着孩子奔赴新疆颇有微词的亲友们全都没话说了—加起来才10岁的两个小孩,比这群大人还坚强,事实胜于雄辩,这怪招的确管用。

但姜文说这才是第一步,他的计划是每年抽一段时间带着孩子去那些最偏僻、最艰苦的地方折腾。他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多吃苦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能力。少时吃苦不算苦,算财富!

姜文说他不久前看了《乔布斯传》,乔布斯表示之所以写了这本书,是为了让他的孩子知道这些年来他在做什么。虽然说法很温情,但姜文说自己不会这么做。为什么要在没有机会后通过一本生硬的书去告诉孩子自己在做什么?他要趁着现在有时间有精力有想法,用行动告诉孩子—爸爸就在身边陪你们撒野!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篇4

作为一个新移民,在抵达美国之前,对未来的生活各种想象都是美好的,但是,事实上到了一个新的国家,在一种全新的环境下生活,才开始的时候是不容易的,想当初,我刚移民美国的头几个月,也因为各种原因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然而我很快掌握到了方法,根据我的经验总结,那就是:享受慢生活!

1、从慢生活中亲近自然

相比于掌握英语所花费的时间,学会享受慢生活所花的时间要少得多。因为英语需要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才可以得到锻炼,而且每个人吸收反馈能力的不同,进度也大相径庭。可是学会享受慢生活,需要的是适应力,而这一点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之一。就像从乡村生活到都市生活,从冬天到夏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适应新的环境,纵然移民美国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环境跨度有些大,也不阻碍自身适应力的发挥。

慢生活,其实就是放慢节奏去发现美好,用自然、环保、健康等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刚移民美国生活的那段时间,多少麻烦事缠身、多少问题没解决,这些往往会引发出负面情绪而导致情感的爆发。其实换个角度、放慢步调,先去发现新生活的美好,找到喜欢的情感,再进行接下来的事,从一个积极的态度出发会更加有益。就像我刚移民美国的那段时间,一有烦恼、一有伤心,就去兜风。我们社区里到处是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树,开车半个小时就能看见大片的树林,还有清澈的河流、湖泊,蓝色透明的大海,美丽的星空。在自然的治愈下,身心轻盈,思绪自然也清晰了。加州数百公里无敌海景的海岸线,洛基山脉曲折蜿蜒,美国处处是免费的大公园供人游玩。

2、从慢生活中多花时间陪伴家人

移民到美国,离家乡远了,离家人却更近了。以前总说工作累,还说反正有父母或保姆帮忙,回家以后经常两手一摊啥也不干,晚上周末也常有约会和饭局。可真等移民到了美国生活,商场超市早早就关门了,餐厅也没几家能入中国人法眼的,几乎无趣的美国夜生活,一下把我们都送回了家,时间好像一下就多起来了。

在国内的时候,我常常会感到很焦虑,时常缺乏安全感,因为那时我觉得,没钱一定不会幸福,所以就逼着自己努力工作,应酬交际忙的头晕脑转。移民美国,我开始觉得,就算没有太多钱,生活还是有很多乐趣和美好。比如,慢慢地,我学会了研究菜谱、下厨料理,学会了除草、种菜,还学会了给全家人做衣服、理头发。慢慢地,我学会了放缓脚步,欣赏生活,学会了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经常带着孩子们唱歌、游戏,周末远足、假日旅行。

新移民在到美国的时候,把自己的生活先慢下来,享受慢生活中所带来的乐趣,已经学习融入到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篇5

海外买房网介绍,投资移民申请者手持签证踏上异国土地准备开始新的生活,他们认为整个移民计划已就此完结,其实投资移民者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许多挑战需要面对。新移民必须继续面对一系列自身问题,从而更好地融入移民目的国。

问题1:住宿

就目前而言,澳洲房子出租相对比较紧张。许多移民初到澳洲,在这里没有房子,很可能还会语言不通,完全不明白国外的生活方式,一切便会觉得不安定。

最主要还是担忧没有自己的安身之处,鉴于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刚到澳洲的移民可以先短期租房或者居住酒店式公寓,顺利完成移民初期的过渡,等安顿好家庭并且成功进行新的投资和生意之时,再考虑购置房产。

问题2:子女择校

澳洲拥有先进的教育体系,其教育机构和课程均具有国际水平。小学到高中实行免费教育,新移民的子女也可享受公立学校的免费教育。

子女择校和移民住宿也是相关联的,如果子女到澳洲就读大学,那么直接入住学校即可。如果子女就读高中以下包括高中,那么选择住房就必须考虑到子女的择校问题,因为澳洲和上海一样,也是按区划分的,那么在选择住房前,最好也要先帮子女安排好学校。

问题3:投资生意

由于澳洲商业移民新政策更注重考察移民者的商业运作和投资效益,新类别申请需要申请者到达澳洲后四年内进行商业投资。

所以,海外买房网建议移民初到澳洲时,可以先做一些小生意,目前有60%-70%的移民会做小商品买卖等。而优秀的移民中介公司一般也会为客户提供完善的商业配套服务,如法律咨询、介绍投资等。

问题4:社交圈

移民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篇6

在移民工作由以搬迁安置为主转移到以加快发展为主的新阶段,乡移民办把加强对移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实现移民充分就业作为抓手,加强工作落实,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2年10月底,我乡已累计完成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1463人,城镇移民职业资格技能培训522人,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151人,劳务经纪人培训26人,劳务输出3273人,为促进移民就业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在移民培训工作中,也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应当引起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在统一对移民就业技能培训的认识上还有差距。还有一些人员和单位更多地关注移民的搬迁安置,更多的寄希望于移民的后期扶持项目和资金,对于移民深层次问题认识不足,对于提高移民素质重视不够,合力做好移民技能培训工作的氛围不浓,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二、生源组织较困难。大多数年轻移民及有一定技术的移民都已在务工,待业移民大多数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劳动技能素质较差的人员,参训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

三、培训后就业不稳定。部分移民就业观念陈旧,“有业不就”、“有岗不上”、不愿外出务工,对工作环境、工资水平期望过高;部分用工单位招用移民有顾虑,认为移民不好管理,麻烦事多,这些都影响了移民就业。

四、培训内容和形式有待拓展和创新。移民培训仍用传统培训模式,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基地示范、电化教学、网络教育等形式不够,大量培训资源没能充分发挥作用。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模式,变“输血”为“造血”

移民后期扶持主要依托农业项目实施,重点扶持库区农村移民,少量用于城镇移民特困生活救济,在后期扶持项目资金分配比例上,仍然实行的是政府强制为主导,“输血”方式

为手段,很难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后期扶持政策优势,我们认为后期扶持重点应放在全面提高移民素质上,通过后期扶持的方式对移民进行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就业择业观念的培训,增强市场观念能力,解决等靠要思想,鼓励移民自主择业、发展产业,从而实现移民的全面发展。

二、重新定义移民培训,赋予移民培训新内涵

现在的移民培训只是简单的定义在移民的劳动技能培训,教给移民一种谋生的技能,这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能否稳定就业和安稳致富则是移民就业的关键,我们认为移民培训应该是对移民的一次再教育过程,还应注重提高移民的综合素质,包括移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完成从洗脚上岸到洗脑进城的转换,使自身生存能力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达到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的,真正实现安稳致富。

三、增强移民培训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培训是手段,就业是目的。要注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不能走过场。对每期参训人数、培训内容、培训时间、教学质量、就业去向、学员就业率和工资水平等情况要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估。在专业设置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移民就业率,确保培训发挥最大效益。

四、改进培训方法,搞好“四个结合”

一是输出地培训与输入地培训结合。输出地培训针对性较强,要按照订单要求,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输入地培训应更多注重对库区急需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的培训,提高学员对现代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的认识,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特色经济带头人;二是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结合。在普遍开展短期培训的同时,对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移民,除了参加中职教育外,可适当选派他们到有关大专院校深造学习,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回来后继续服务当地,带动一方移民致富;三是外出务工与

就地安置培训结合。在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培训的同时,还应抓好移民就地安置培训,特别是符合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人才培训和农业产业发展致富带头人培训,增强移民就业竞争能力和稳定致富能力,服务万州经济。四是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结合。技能培训教会移民谋生的手段,素质培训教会移民如何适应城市生存,做一名合格的城市人。

五、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率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篇7

今年新干县进一步加大对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帮扶力度,通过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改善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实施水库移民“倍增计划”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实施移民示范村建设工程。今年继续将移民示范村建设工程列入新干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实际投资105万元,比2012年增加45万元。二是实施水库移民增收工程。培育发展水库移民特色产业,重点是实施42个水库移民增收项目,扶持30个水库移民产业。42个增收项目总投资达417万元,国家扶持资金317万元。三是实施特困移民解困帮扶工程。准确摸清贫困移民群体的底数,开展特困移民解困试点工作,解决特困移住房、饮水、道路等现实问题。四是实施水库移民教育培训工程。计划选派10位移民骨干到市、县培训,选派移民参加市、县培训,提高移民就业创业能力。五是实施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选择部分移民村组进行试点,开展以垃圾处理、美化绿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专项整治行动,建设焚烧炉,处理垃圾乱堆乱放顽疾,实施一批移民新示范项目、旧房改造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移民村组的生态环境。

法国阿拉伯移民生活一瞥 篇8

里昂位于法国中南部,这里的阿拉伯人移民较多,他们多聚居在罗纳河畔城市中心区廉价出租的旧房中。以下是笔者耳闻目睹的阿拉伯移民的生活点滴。

经营生意

法国的阿拉伯移民中大多数是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他们不仅承担如修路、建房等重体力劳动以及一些法国人不愿从事的工作,也有不少阿拉伯移民小商贩,设摊点出售各种阿拉伯特色的产品。在里昂,阿拉伯摊店很多,大致分四类:

一、食品店。阿拉伯食品店主要卖阿拉伯风味的面包夹肉和各种甜食。面包夹肉的制作方法独特,将鲜嫩的一块块生牛肉插在一个能够转动的金属柱上,旁边竖一电烤炉,一边烤,一边旋转,随着一阵阵浓郁的肉香味飘来,牛肉成了锥状的大肉柱。他们用锋利的刀由上至下将肉一片片切下来,夹在面包里,再放些生菜、孜盐、辣椒酱等佐料就成为类似三明治的食品。现在它同麦当劳的汉堡包一样,有系列产品。由于这种食品食用方便价格便宜,很受法国人的欢迎,在街上经常能看见下班的人们排队购买。阿拉伯的油炸甜食也很有名,类似我国的蜜麻花,各种甜食中都沾满了蜜糖。只是这些甜食大都供应阿位伯人,法国人很少光顾。难怪许多阿拉伯人吃得胖胖的,尤其是妇女和儿童,与细高的法国人形成鲜明的反差。

二、副食品店。阿拉伯人经营的副食品商店,门口多摆放着蔬菜和水果。有些水果已经被风吹干甚至霉烂。这些商店多出售各种调料、饮料、蔬菜、水果、面包。夏天,一些商店门口摆放各种颜色的冰基凌。令人奇怪的是有些毗邻于超市或市场的小店,商品的价格高于超市的价格,阿拉伯人也愿意到他们的同胞经营的这些小店购物。法国人一般是到超市或市场购物,很少去这些阿拉伯小店。商店唯一的优势是无营业时间的限制。当晚8点超市关门以后,靠近商业街上的小店,能够借助于夜生活的人群作些生意,而点缀在偏僻冷清街道上小店的生意就可想而知了。

三、零用品杂货店。不少阿拉伯人开办零用品商店。在这些商店橱窗内,摆满了阿拉伯五光十色的餐具、颜色鲜艳的地毯、布料。与法国人的商店不同,阿拉伯人的商店内,不仅柜台上摆置商品,在店内的地上也堆放着各种商品。顾客可以任意挑选。由于阿拉伯的水具、餐具造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较法国餐具便宜许多,吸引了一些顾客。

四、定期市场。定期阿拉伯市场设在城市边缘,整个市场方圆大约2平方公里,周围都有围栏。市场每周日上午开放。市场内分为几大区:小商品区多是从各地运进来的廉价背心、衣料、服装、玩具、炊具等,旅游鞋多是中国产品。这些商品价钱较法国超市便宜多了,一件大T恤衫只需1.5个欧元(人民币11元左右),而法国超市中的一件T恤衫最便宜也要6-7欧元。各种香水1.5个欧元一瓶。旧物区摆售的主要是旧衣物、家具、工艺品等,有人甚至只在地上摆着一两件旧物等待着买主。蔬菜副食品区占地最大。阿拉伯人多在此出售糖果、肉类产品、面包。还有专门的旧汽车区,五金用品区。市场中引人注目的是穿梭于人群中的十来岁的阿拉伯孩子,他们手提冷水桶,里面装着浸泡的罐装饮料。超市中售0.2欧元一罐,他们在这里卖到1-2欧元。来此购物的自然多是一些穷人。每个周日早晨,由市中心驶往市场的地铁几乎爆满,蜂拥而至的人流中多是阿拉伯人。中午时整个市场挤满了人,为了及时疏散市场的人群,从集市至地铁或汽车站还专门临时增设了公共汽车。

闲暇生活

法国人闲暇时喜欢在餐馆、酒吧轻声曼语地与朋友喝酒聊天,或到公园、郊外活动。阿拉伯移民则不同,他们总喜好本民族人聚集在一起。黄昏,大街上时常看到成群的阿拉伯小伙聚集在一起聊天。百般无聊的老人聚在街头,有的一边聊天一边用面包屑喂街头的鸽子。胖胖的阿拉伯妇女三五成群地在街头走着,时而看到有的妇女在垃圾箱挑拣垃圾。

酒吧是多数人闲暇生活的中心。阿拉伯人的酒吧间不大,约十几平米的地方摆着三、四张桌子,吧台上摆放着各种葡萄酒。从很远就可以听见酒吧中传出的阿拉伯音乐。我曾看到一家酒吧的女老板每天都随着音乐边歌边舞,与其说是招待顾客,不如说是自娱自乐。酒吧中的顾客几乎是固定的,年轻人与老年人总是分别聚集在不同的酒吧中。每天晚上,酒吧都爆满。年轻人下班后聚集在酒吧中打牌、赌博、大声喧闹,老人喜欢凑在一起聊天。在我居住的附近一家不大的阿拉伯酒吧外,是阿拉伯男人们聚集的场所。每天傍晚,总要有数十甚至上百阿拉伯人聚在这里。

阿拉伯人的另一聚集场所是穆斯林礼拜中心。伊斯兰教已经成为法国第二大宗教,200万人信仰伊斯兰教。在里昂阿拉伯人聚集区中有为数不少的穆斯林礼拜中心,它们建在居民区中普通的民房中。这里没有阿訇呼唤教徒的宣礼塔,也没有沐浴池。房间一头置放着进行净身仪式的阿拉伯水具,墙上挂着麦加的克尔白神庙的照片,地上铺着棉垫。每逢周日阿拉伯老人遵从阿拉伯人的习惯,聚集在礼拜中心,面向克尔白神庙的照片举行穆斯林仪式,诵念古兰经。

大多年轻的阿拉伯人经常聚集在另一种穆斯林中心,在那里,他们每周日聚集在一起打牌、欢笑。我住处附近的一个地方,阿拉伯人每周日都在那里聚会,大声谈笑着,喧哗声、阿拉伯音乐声、甩牌拍桌子声通宵达旦,周围的邻居倍受干扰。可以说,法国的阿拉伯移民一边在改造法国文化,一边也在改造他们自己的穆斯林文化,逐渐将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与现代生活结合在一起。

子女教育

为了使非法语国家移民的孩子受到同等教育,法国的中学、小学都有专门的法语补习班,在阿拉伯人聚集区的小学中,有专门为新移民孩子办的法语补习班。阿拉伯人的孩子上学,同法国人的孩子一样,实行完全免费的义务教育。家庭生活困难的孩子,还有各种学习补贴,甚至中午免费就餐。所有阿拉伯移民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初级和中级教育。法国中小学假期很多,两周一小放,两月一大放。放假时,一般法国家长总是让孩子参加各种辅导班或社区中心有组织的活动,一则为了使孩子得到学校以外的学习、娱乐机会,二则解决孩子无人照看的问题。参加校外辅导班或社区活动中心要支付较高的费用,所以在那里很少能看到阿拉伯移民的孩子。而大街、公园等公共场所成为阿拉伯孩子游玩的天地。有些做小摊贩的阿拉伯人让十来岁的孩子帮助看摊,从小培养孩子作买卖的本领。法国大学教育尽管学费不高,但也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大学校园中很少见到阿拉伯移民的孩子。

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发达,生老病死都有较完善的社会保险。孩子上学有补贴,未成年孩子住房有补贴,生过三胎的妇女可以得到2000欧元的奖金,每个孩子还可以按月领取生活补助。一家只要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大人不工作,靠各种各样的保险金、救济金也可以过得去。阿拉伯人家的孩子大都在三个以上,大街上行走的阿拉伯人,尤其是女人,总有一群孩子尾随在后面。

移民生活调研报告 篇9

屏山县课题组

宜宾市屏山县是一个川南山区传统农业大县,也是金沙江下游国家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向家坝电站库区最大移民县。截止于2008年县内统计数,全县总人口为3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26.7万人,占总人口数89%;非农人口3.6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向家坝电站屏山库区总移民数为5.71万人,其中农村移民为2.52万人,城集镇移民为3.07万人,农村移民占移民总数的45%。由于农村移民的安置搬迁、生产发展,对向家坝电站建设和库区未来稳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如何很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库区农村移民安居乐业便成为当前地方党委政府亟待调查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走访、座谈、考察和问卷等方式调查,对库区农村移民当前的生产生活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性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当前屏山库区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向家坝电站可研阶段确定的农村移民接安地条件是:综合条件较好,区位交通、水利水电及耕作条件总体优于迁出地,干群基础好,民风纯朴,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等。在此总体要求下,省市地方政府还细化了迁安的相关具体条件。

(一)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迁安任务及去向

根据可研阶段规划成果,至规划水平年(2012年)屏山库区移民搬迁人口55920人(实际数将有所增加),其中农村移民25261人,城集镇移民30659人;农村移民中生产安置人口20757人,非生产安置人口4504人。

1、内安农村移民

宜宾市人民政府2003年确定屏山库区生产安置移民为6000人。2005年县上组织开展了县内农村移民安置容量调查,初步确定县内除龙华、龙溪、夏溪、屏边外的12个乡镇(含新发乡),为农村移民接安乡镇,安置点待进一步复核确认。

2、外迁农村移民

根据《宜宾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向家坝电站库区屏山县农村外迁移民安置任务的通知》(宜府发﹝2007﹞44号),屏山县农村移民外迁市内六区县安置任务数为15000人。其中:长宁县3600人、翠屏区1920人、南溪县1200人、宜宾县5400人、江安县1440人、高县1440人。

对外迁市内六区县安置的农村移民,前阶段已初步完成县级层次切块。其中:福延镇切块到南溪县、江安县,锦屏镇切块到翠屏区,楼东乡切块到长宁县,太平乡、清平乡切块到高县,新安镇、新市镇切块到宜宾县。具体安置点有待进一步细化到乡镇及村组的切块方案,并经迁出县地方党委、政府和移民户考察确定。

3、新县城占地农村移民

根据规划,库区屏山旧县城搬迁到新发乡(宜宾县原真溪乡,现行政区划调整划给屏山县)。为满足新县城迁址加快建设的需要,2008年6月,屏山库区涉及需迁建的新发、书楼、锦屏、新市集镇新址占地农村移民相继启动,先行搬迁的930户3627人已基本结束,目前正在开展安置人口分解落实和移民建房方式组合等正式安置工作。其余新县城、集镇新址占地农村移民工作将在年内启动。

(二)屏山库区农村移民安置近况

按照向家坝电站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及省、市对屏山库区移民迁建工作的总体时序安排,屏山于2005年正式开展施工区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复核工作。至目前为止,农村移民安置实施状况如下:

1、施工区农村移民安置

向家坝电站工程施工区征地涉及屏山县楼东乡芭蕉村四组搬迁安置移民13户41人(现已死亡1人)。其中10户29人选择后靠本组农业生产安置(养老保障随迁1人),1户3人选择出乡本县自谋出路安置,1户4人选择出乡本县投亲靠友赡养安置,1户5人选择在芭蕉村四组移民点调整生产用地落实农业生产安置,在库工我外建房落实搬迁安置。

2、库区外迁农村移民安置

屏山库区农村外迁移民于2008年6月27日正式启动新市镇凤凰村二组地质灾害影响区第一批27户110人,通过选择农业生产安置到江安县底蓬镇(其中生产安置29户97人,养老保障随迁13人),出已完成生产安置,正在开展建房工作。今年5月启动第二批汛期农村外迁移民为楼东、福延、锦屏、新安、新市五乡镇共1086户3969人(现已死亡1户1人)。通过选择农业生产、自谋职业安置方式迁到江安、南溪、长宁、高县、翠屏区、宜宾县安置;选择在县内统一规划安置462户1526人(其中非建成区农村移民选择农业生产、自谋职业在县内农村安置18户54人,选择自谋职业进集镇安置16户62人,共34户116人;建成区农村移民选择自谋职业、复合安置进相应集镇安置294户945人,随县城搬迁134户465人,共428户1410人);通过选择自谋出路、投亲靠友等安置方式分散自主安置550户2150人。

3、县城集镇新址占地农村移民安置

屏山库区在2008年4月配合中南院开展城集镇新址占地移民意愿调查的基础上,同年6月启动书楼、锦屏、新市、新发(县城)城集镇新址占地农村移民,现在新址涉及的930户3627人基本结束先行搬迁,目前正在开展生产安置人口分解落实、移民建房方式组合等正式安置相关基础性工作。其余集镇新址占地农村移民工作将在年内启动。

二、屏山库区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屏山库区农村内安外迁移民安置方式选择意向为:投亲靠友13户808人,自谋职业317户1044人,农业生产安置93户320人,自谋出路340户1329人,随迁养老保障123人,复合安置13户53人,整户养老保障23户31人,随县城搬迁134户415人。

库区的农村移民与城市移民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城市移民来说,实施搬迁安置后,工作生活环境变化不大,收入来源比较稳定,城市文化生活设施完备,生活基础设施功能齐全,城市移民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开放,因而总体适应性很强。而农村移民则不然,实施搬迁安置后随之出现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一)产业对接反差太大,生产技能不适应

无论内安还是外迁,对农村移民来说,产业对接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可靠保障。可是,搬迁后的农村移民生产状况不容乐观:一是生产自然环境条件改变。库区内农村移民中选择农业生产安置几乎都是后靠区域,原生产的河谷平坝和缓坡地带全部淹没。后靠区域山高坡陡,土地破碎贫瘠,耕作条件十分艰苦,而且气候也没河谷地带那么适宜农作物生长。外迁市内六区县都是浅丘地带,气候和土壤与库区差别巨大。二是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库区河谷地带主要是亚热带种植优质水果龙眼、枇杷、樱桃、芭蕉、椪柑、花椒、白魔芋等,产业结构为水果业和水上交通运输业。后靠区域主要产玉米、温带水果和林竹,主要为粮食、林竹茶业;而外迁接安地主要是粮猪型产业结构。三是生产习惯和种养技能完全改变。自然条件和产业结构的改变,必然带来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库区农村移民原来的生产习惯被打破,生产技能大多使用不上,这导致巨大的收入和生产压力。

(二)土地调整面临较大的困难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根据向家坝电站移民安置规划要求,农村移民安置人平不低于0.8亩土地。可是,这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是接安区域的土地是按《土地承包法》分解承包到户的,土地调整必须依法进行,必须尊重当地土地承包户的意愿,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进行。二是接安地村组和群众对接受安置移民抱有较高的期盼。希望通过接安移民,能够得到国家优惠政策扶持,更希望得到资金和项目,借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但实际安置情况与群众希望产生一定差异。三是部分安置点调出的土地不成片、区位较差。可以说自私是人的天性,虽说接安地群众对国家工程建设还是积极支持的,但要他们拿出自己的好田好土安置移民,一部分人还是不心甘情愿的。再说有些接安地原本就存在人地矛盾,增加了外来人口,土地显得更加紧张,以至暗中产生了抵触心理和情绪。

(三)库区农村移民与接安地居民存在心理上的隔膜

库区农村移民搬迁到接安地后,与当地必然发生制度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制度关系如户籍、农村社会保障、上学就医等,这些可以由当地政府组织负责解决。而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除了历史和地缘形成外,全部靠自己重新建立。但是,基于具体利益的冲撞,以及人际关系的磨合期等因素,库区农村移民本能地会产生防范心理,既担心吃亏甚至遭到排挤和暗算,又对未来生产生活上将遇到的困难产生惧怕和担忧;而接安地居民也总会觉得农村移民是“外来的”,打破了当地原有的人际关系和生产格局,侵占了本地村民的既得利益,增加了环境生存压力,也容易产生排外心理,倘若双方之间对村务、财务、事务认识出现分歧,往往会导致“族群”冲突,甚至结下仇恨。这种情况,已经在个别接安地出现了苗头,有少数外迁农村移民户甚至返迁,在原库区居住地亲戚家里滞留,给后续内安外迁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时引起注意,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就会留下后患。

(四)库区农村移民与接安地存在一定程度风俗习惯、乡土文化的冲突 俗话说:“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从整体上看,向家坝电站库区的农村移民与三峡电站库区有所不同,三峡农村移民外迁人数多、地理跨度大、风俗文化迥异;而向家坝屏山库区农村移民几乎都在本市范围内,属于大致相同的川南经济地缘文化圈,各地风俗习惯、语音文化差异不太大。但是,按照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社会关系“差序格局理论”,地域距离对文化是有巨大影响的。因此,无论是内安和外迁的农村移民,与原住地村民或多或少地存在风俗习惯、乡土文化上的差异,比如江安、南溪、长宁与高县、宜宾县、翠屏区之间差异既有方言语音不同,也有婚丧风俗文化差别,屏山库区农村移民迁往邻近宜宾县、翠屏区、高县适应起来要快一些,较容易产生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心理隔膜程度要轻些。

此外,移民政策和相关配套措施不落实,也造成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出县分散安置围堰农村移民257户1002人户藉未落实,给移民在安置地的管理和正常的生产生活带来困难;二是目前对围堰移民执行过渡政策,即发放过渡期补助并对农村移民实行搬迁奖励,这使今后库区其它农村移民产生攀比心理。无疑增加搬迁难度;三是围堰农村远迁农村移民线上个人财产调查成果未确认,远迁移民的船舶未列入补偿与溪洛渡产生政策差异,移民反映意见强烈,返迁压力大;四是围堰农村移民选择从农安置比重小,信心不足,安置后的稳定生活风险大等。

三、对改进农村移民生产生活状况几点建议

从目前总体情况看,已实施搬迁的大多数农村移民思想情绪还算比较稳定,正在逐步建立和恢复新的生产生活秩序,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但是,上述存在的突出问题倘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或及时解决,就会导致移民返迁或群体性事件,因此,建议当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库区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安置

我国当前的水电水利工程移民,既不是自愿移民,也不是按市场经济规律移民,而是直接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下的非自愿移民,虽然也有较高的经济补偿,但根本上移民是被动的,这就导致了移民问题的复杂化和移民工作的艰巨性、长远性。这种移民体制与机制,地方党委政府承担着巨大的责任风险。因此,农村移民是一项涉及库区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其生产生活问题的解决,必须动员整合各方力量,长短结合,多管齐下,综合考虑才能奏效。近期情况看,重点把握好政策既要公平合理,又要用活用够;经济补偿要足额及时,适当根据物价变化调整额度;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接安地配套措施及时跟进甚至超前落实。长远发展看,生产生活技能转换、人际关系理顺重建和解决农村移民稳定的收入来源、移民民主参与迁入地村务等,应抓紧布置实施。

(二)加大调地力度,着力突破产业对接“瓶颈”

土地和资本是制约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搬迁后的农村移民生存发展可供选择的空间很小,唯一可支配的资源就只有劳动力。在现行移民体制下,农村移民既是生产经营决策者,又是具体实施者,更是后果和风险的承担者。如果有足够的土地给农村移民生产经营,他们就无须精耕细作和追加劳动时间来提高效率和效益,反之则只有增加劳动量和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才能确保稳定或增加经济收入。由此可见,农村移民生产生活状况的改善和收入的增加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必须确保一定质量的土地给从农安置移民生产经营,“只要给了农民土地所有权,农民就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对接劳动生产技能转换培训,让农村移民尽快适应新的自然环境条件,熟练掌握新生产技能,倡导当地居民开展“传帮带”活动。三是通过各种农业经营协会,帮助移民寻找市场营销网络,推进产业化经营,并在农闲季节指导移民寻找收入来源,组织培训劳务输出,增加货币收入。

(三)加强心理疏导,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移民与当地社会融合

心理隔膜必须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对立。俗话说:“心病还得心药医。”前述农村移民的担忧和当地居民的排外心理,以及地方文化风俗差异,要通过加强心理疏导来解决。首先,要充分尊重迁入农村移民的生产生活意愿和保障其合法利益不受蚕食和侵害,在平等互利自愿的基础上形成乡邻利益共同体,决不能顾此失彼损害那方的利益,这是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严格实行村务公开,移民与当地村民平等参与民主管理,必须正确对待移民的合理诉求,承认其面临的生产生活困难,决不能以政府的选择代替移民的选择,通过改变移民的成本预期和效益预期来引导移民的行为,让移民自愿接受政府的指导。再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恳谈会、联欢会、攀亲结友,促进迁入移民与当地村民之间经验文化、风俗文化交流,缩小心理差距。最后,建立移民“回访”、“探乡”制度,库区原住地党委政府定期访问移民生产生活问题,接安地党委政府有计划地安排移民回乡探视故乡变化,两地经常互通信息情况,共同解决内安外迁移民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四)启动“后扶”工作,培植新经济增长点

普洱市水电移民安置情况调研报告 篇10

发布日期:2010-07-10 来源: 中共普洱市委政策研究室

那富斌

电站建设,移民先行。随着我市水电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水电移民安置成为涉及关系千家万户利益的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成为关系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水电产业建设基本情况

普洱市是全国水能富饶地区之一,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326.12亿立方米,为云南省水资源总量的14.68%,居全省第一位。有澜沧江、红河、怒江三大水系一百多条江河穿境而过,水电蕴藏量1500万千瓦。

从上世纪50年代起,我市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开展水电站建设,但是成效不大,到2004年,我市仅建成漫湾和大朝山2座大型水电站,以及144座小型水电站。2004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及省委、省政府作出“把水电培育成云南又一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提出规划建设水电1000余万千瓦、产值近100亿元强势支柱产业的目标。结合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华能集团公司、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国电集团公司、云南滇能公司等企业,在澜沧江、李仙江、泗南江、阿墨江、威远江等流域规划建设15座大中型水电站。我市已建、在建及拟建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000多万千瓦,概算总投资800多亿元。其中,糯扎渡、景洪水电站总装机760万千瓦,投资585亿元;已完成规划的中型水电站总装机240万千瓦,总投资210亿元。按照电站装机分成比例,全市大中水电站的装机共计1000万千瓦,其中,大型电站的装机分成为700万千瓦,中小型电站的装机分成为300万千瓦。我市将成为云南省 “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的重要水电基地。

二、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大中型水电移民涉及全市9(县)区,移民人口74000人,其中,大型水电站移民54066人(糯扎渡水电站42983人,景洪水电站3433人,漫湾水电站2814人,大朝山水电站4500人,溪洛渡水电站外迁勐马移民336人),中型水电站19934人。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截止2009年底,共搬迁安置22000人,占搬迁安置总人数的30%;享受后期扶持的水利移民6243人。我市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力地支持了水电工程建设,维护了库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移民安置工作满足了水电产业建设的需要。一是在建筹建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顺利推进。糯扎渡水电站筹建全面完成了库区813米高程以下实物指标复核细化和成果认定,完成了枢纽工程区实物指标核实及移民安置项目清理,做好了移民安置时间节点安排和工作规划,搞好思茅区南岛河、澜沧县石碾坡等12个安置点的房屋建设、生产资源配置及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景洪电站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报告调整完善,积极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积极做好崖羊山、龙马、泗南江、居甫渡、戈兰滩、土卡河、三江口、石门坎、威远江等中型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二是漫湾、大朝山水电站遗留问题得到较好处理。完成了漫湾水电站景东库区新增移民二次搬迁;制定了双水井移民生产生活困难问题处理实施方案;完成了大朝山水电站景东库区572人搬迁安置点的房建、公路、人畜饮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三是溪洛渡电站外迁孟连勐马移民实现基本安定和发展。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云南省移民开发局关于印发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云南部分)施工区移民安置调整方案的通知》(云移局〔2009〕42号),基本实现了留在孟连移民的安定和发展,为国家重点工程溪洛渡水电站建设分担了重任。四是水库移民核定登记及后期扶持工作深入细致。对历年核定登记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19143人,采用“一折通”的方式足额兑现了年人均600元的后期扶持资金,共兑现3143.89万元,实施257万元的后期扶持项目,积极做好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以及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核定登记工作。

(二)移民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移民安置工作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水电支柱产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有力地支持了水电产业的快速发展。移民工作作为电站建设成败的关键,它的稳步开展,有力地支持了全市水电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2004年至今,漫湾、大朝山电站保持正常运行;糯扎渡电站筹建工作如期实现电站施工区封闭管理;景洪电站提前一年建成发电;崖羊山电、龙马、土卡河、泗南江、戈兰滩和居甫渡6座中型电站全面投产发电;威远江、石门坎、三江口水电站建设按计划推进(计划年内投产发电);勐野江电站即将开工建设;普西桥和长田电站前期工作基本完成(计划年内动工兴建)。二是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稳步增长。2003年至2009年底,水电投资已完成260多亿元。2005—2009年5年间,水电站建设投资分别为35亿元、45.62亿元、52.75亿元、47.55亿元、45.6亿元,分别占当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6%、57%、50%、36%、26.5%,成为推进全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三是水电站建设大幅增加财政收入。经初步估算,在电站建设期间,15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建安营业税和教育费附加达7亿多元;耕园地、林地占用税和植被恢复费达76.9亿元(其中糯扎渡、普西桥、勐野江水电站将上缴69亿元)。2005—2009年5年间,水电站建设及发电上缴税费共计20.9亿元(其中2009年实现电力产值20.6亿元,占全市GDP的10.2%)。到2015年,我市装机容量将达1000万千瓦,年发电量410亿千瓦时。按每度电0.3元测算,电力产值近100亿元,可实现财政收入18亿元(含水资源费)。四是水电站建设拉动了移民经济的发展。水电站建设让澜沧江、李仙江流域两岸世代以农为本、自给自足的移民,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文教卫生落后、缺医少药的地区搬迁到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水、电保障、就医就学方便、社会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促进了移民经济的发展。经测算,15座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直接补到农村移民的资金达52.4亿元(中型电站未调概)。这些资金的投入,改善了移民区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初步调整了产业结构,移民从传统粮食生产模式向“种、养、加”和“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模式转变;移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为库区、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主要做法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探索积累,我市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建立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为移民安置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为适应我市水电移民安置工作,快速发展壮大水电支柱产业,2003年5月,我市成立思茅行署移民局(副处级);2004年,成立市水电资源开发暨移民安置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2006年3月,将市移民局调整升格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的管理和监督;2009年6月,撤销市水电资源开发暨移民安置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立市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各有关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截止2009年底,全市除没有移民安置任务的西盟县外,其余9县(区)都成立了正科级移民局。今年4—6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两次高级别、大范围的水电移民工作会议。6月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沈培平、市长李小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善强,要求以推动库区移民经济发展和促进库区和谐稳定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做好移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科学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深入分析和研究解决移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坚定做好移民安置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全力打好水电站移民安置工作的攻坚战。4月23日,召开糯扎渡水电站筹建移民工作座谈会。市长李小平、市委副书记钱德伟,市委常委、副市长杨亚林认真分析了糯扎渡水电站筹建移民安置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任务,提出了加快推进移民工作的办法措施。这两次会议对今后移民工作将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曾在漫湾、大朝山水电站建设期间,我市涉及水电站的景东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懂政策、懂农村工作、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和精干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了县移民办,移民办采取减免征地移民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等办法,积极鼓励移民搬迁安置。

(二)严格执行移民政策法规,确保移民安置工作健康有序推进。能否严格执行移民政策关系到广大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推进移民工作过程中,我市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一是配合业主按规程规范扎实做好水电站淹没影响实物指标和库区社会经济调查,以及移民安置规划报告编制工作。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各项标准,根据移民意愿确定搬迁安置方式。三是切实落实理顺土地关系。土地是农民的根本,也是移民的“米袋子”,除不需要以土地安置的移民外,我市按政策落实好移民的土地,并承包到户,确保每位移民有自己的口粮田、产业地,消除移民的后顾之忧。四是严格界定移民后期扶持人口。在后期扶持工作上,严格按照国发〔2006〕17号及省有关文件要求,明确政策界限,坚持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到户到人的原则,逐村逐户进行移民人口申报登记,实行移民身份审核阳光操作,履行两榜公示程序,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不重、不错、不漏,公平公正。五是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强化移民项目管理,按照专业部门建设、移民机构监督的原则,根据工程建设基本程序,精心组织实施项目工程,凡是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实行委托代建制,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对所有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监理制、审计制、项目验收评价制。强化移民资金管理,按照“政府负责、项目管理、专户存储、审计监督”的管理体制,实行报帐制度及以合同方式支付移民补偿资金制度,确保移民资金用于解决移民问题。

(三)编制科学合理的安置规划,确保实现移民安置目标。科学合理的移民安置实施规划是做好移民安置基础。我市在充分考虑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安置点尽可能选择在光热条件好、土地平整宽裕,水利、交通、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地方,使移民今后的生产生活有一个好的发展空间。如:景东县在移民安置中坚持科学选点、规划到位、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了“依托交通通畅的公路沿线,在光热条件好、土地平整宽裕的川河河谷地区,建立星罗棋布的小集镇群体,逐步开发形成川河流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目标,把锦屏镇的白羊田、文井镇的双水井、新会、都拉、文华、文窝等地作为移民安置区建设重点,以此辐射带动小集镇开发建设。在移民二次搬迁安置点的选择上,坚持“四不”安置,即人畜饮水、灌溉用水欠差的区域不安置,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区域不安置,不具备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水平的不安置,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较差的不安置。在规划设计上,集安居工程、基础设施、农田地建设和产业开发为一体,统筹规划到位。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到安置一批稳定一批,开发一片成功一片,最终达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四)移民安置方式从大农业安置,创新发展到大农业安置和长效补偿并行,确保移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在云南省移民安置“16118”政策出台前,我市主要采取以农为本、以土为主的传统安置方式安置移民。它的基本思路是:在水利设施配套、人畜饮水得到满足,供电、道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得到解决,入学、就医方便,通过给移民配置一定的土地,能确保移民生产生活恢复到搬迁前水平或达到安置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前提下,根据移民意愿,实行的农业安置。漫湾、大朝山水电站移民安置的主要做法是“三个先行”、“三个结合”。“三个先行”即:土地开垦先行、经济发展先行、水利设施先行;“三个结合”即:移民搬迁与迁入地经济发展、扶贫开发、小集镇建设结合起来。以长效补偿为前提的移民安置,是今后我市新建水电站的主要移民安置方式。长效补偿为前提的移民安置,有利于解决移民群众的口粮问题,让移民群众从繁重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其他行业。溪洛渡水电站外迁孟连勐马安置移民已享受长效补偿政策,正在筹建的糯扎渡、普西桥、长田水电站移民安置,根据移民意愿,将主要采取以长效补偿前提的移民安置方式。以长效补偿为前提的移民安置,可以根据实际选择农业安置、农商安置、城镇化安置、自行安置等多种形式。

(五)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确保安置点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移民安置涉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安居、社会服务配套工程、土地利用、产业开发、生态保护等,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此,我市在落实好移民项目资金的同时,全面整合财政、农业、林业、水务、国土、交通、教育、卫生、广电、扶贫、新农村、民居安居等项目资金,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资金,切实加大移民安置点投入力度,确保移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如:景东县2007年至今,共整合移民资金外其他项目资金400.8万元,用于改善移民安置点基础设施和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六)强化移民培训,确保移民素质得到提高。移民原生活在条件较为艰苦的山区、深山区,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与迁入地原驻民有很大不同,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自身就业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较弱。为此,我市把提高移民整体素质,加强移民培训工作作为开展移民工作软件建设狠抓落实。大力开展“三课”、“两训”工作。三课即党的“三农”方针政策课,国家法律法规、村规民约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思想教育课;“两训”即农村科技、实用技术知识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经过培训,移民综合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移民生产生活出路与增收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七)尽量实施集中安置,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对多数耕地被淹没、资源少的移民,尽量外迁集中安置,确保库区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如:景东县搬迁前移民大都生活在澜沧江沿岸无量山西坡的深山区,大部分耕地属25度以上的坡耕地,土地产出率及复种指数比较低,通过移民搬迁后,25度以上的坡耕地基本实现了退耕还林,有效解决了迁出地土地承载压力和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景东县对安置区的山、水、田、林、路、电进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大力扶持移民发展经济林果和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产出率,有效改善安置区生态环境。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注重化解个体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践证明,基层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如:孟连县进一步加强充实移民干部队伍力量,把能力强、威望高的移民先进分子选拔充实到干部队伍中,从移民中选配了1名移民副镇长、1名移民村党支部副书记、1名移民村主任助理,不断提高安置点基层干部的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移民安置点勐溪组成立了党支部,选准配强基层组织,让那些能干事、愿干事、肯干事、不出事的年富力强的移民群众担任党支部书记、支委和小组干部,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移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加强对移民个体矛盾定期排查,认真化解,不激化矛盾,酿成群体性上访;关心移民疾苦,切实解决他们实际存在的各种困难;做好解释工作,对移民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建立健全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维稳工作预案,妥善处置各类突发性治安事件,及时互通信息,排查矛盾,清除隐患。加强对移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教育移民依法上访,在疏通信访渠道的同时,引导移民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诉讼请求,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移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因移民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情况复杂,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移民政策不统一,不完善。一是从国家层面上说,政策不完善,前后变化大。相对来说,移民安置新条例(国务院令第471号)比老条例(国务院令第74号)更完善,对移民越来有利。但是,新老条例在移民管理体制、操作方式上、补偿补助标准等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造成相互衔接难,加之我市大多数电站建设于新老条例交替过渡时期,增大了移民工作的难度。二是补偿单价低。随着物价及人工工资上涨,规划中移民房屋、专业项目和基础实施配套工程建设单价低于实际造价,许多项目难以实施。比如:以通过专家评审的《龙马电站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概算调整报告》为例,调整的补偿单价为砖混结构房屋510元/m2、砖木结构房屋412元/m2、土木结构房屋306元/m2,这与当地的房屋建设重置成本相差甚远,移民无法建盖同标准、同功能、同规模的房屋。三是后期扶持政策变化大。按照云政办发〔2008〕8号文规定,2006年6月30日前核准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动迁人口才能核定登记为移民后期扶持人口,生产安置人口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而云政办发〔2008〕106号文规定:2006年7月1日后核准开工建设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搬迁的农村移民人口纳入后期扶持范围,核定登记到人,生产安置人口仍然纳入后期扶持范围,核定登记到组。后扶政策的调整变化太大,导致我市2006年6月30日前核准的大中型水电站近16000名生产安置人员享受不到年人均600元的后期扶持。四是中型水电站存在的同流域不同政策问题。第一,从投资包干体制到政策性调概,出现了电站与电站之间同流域不同政策。如:我市第一批启动建设的中型电站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等是以“项目投资包干”形式运作的。对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概算投资估计不足,包干投资经费与实际所需相差大,导致征地补偿补助标准低、移民安置不到位。以崖羊山电站为例:市、县人民政府与电站业主签定的建设征地及移民安置投资包干协议资金只有4240万元,虽然后来经过协商,投资增加了近一倍,但与后来开工建设的电站相比较,投资仍然还是偏低。特别是国务院令第471号颁布实施后,其他水电站实行调概,而崖羊山电站不在调概范围,造成同流域不同标准、不同政策。第二,电站建设涉及专业复建项目多,征地补偿难。电站建设过程中,公路、输变电线路、移民安置点等专业复建项目多,尤其涉及的公路复建项目战线长,征地面积大。目前仅墨江县已建电站涉及复建的小江边公路、S218线、那牛公路的征地面积就达2349亩。但电站专业复建项目建设征地又没有统一的补偿标准,如不按电站库区同一标准进行补偿,涉及群众无法接受,而按库区标准进行补偿,如果专业复建项目不能纳入电站概算投资调整范围,必将拉开补偿标准差距;同样因水电站建设改建专业项目淹没土地,被征占土地群众不列为移民。导致同库不同标准、不同政策。五是移民享受惠农政策难。很多地方移民由于享受了移民政策,没有引起地方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移民得到的扶持开发项目和资金较少,盖了移民政策的“小被子”,却被抽走了国家惠农政策的“大被子”。

(二)移民安置环境容量不足,压力大。我市98.3%是山区,土地质量差,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移民生产发展空间小。一是外迁移民安置点基本实现了供电、道路、水利、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配套,但是由于配置土地资源少,无预留建设用地,移民后续发展难。二是水库淹没了河谷地带大量肥沃的土地后,继续后靠生产安置在库区的移民群众,虽然淹没土地得到补偿,但是,总体上减少了好田好地,加之库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滞后,移民群众恢复原有水平难。随着移民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承载能力愈加有限,移民发展更加困难。尤其是贫困程度深墨江县和澜沧县资源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

(三)移民维稳工作形势严峻。由于水电工程移民属非自愿性移民,加之政策变化快,外迁安置移民资源少于原住居民,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农民,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缓慢,移民群众的心理严重失衡,极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鼓惑、煽动,引发社会不稳定或移民频繁上访,甚至发生移民群体性事件。仅2008年至2009年,移民信访就达432(件)次2005多人次,水电移民信访案件占全市的17%左右,移民上访和移民群体性事件成为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四)移民安置中注重物质形态的搬迁安置,而非物质文化方面的慰藉缺失。我市移民绝大部分是原住少数民族,在原居住地形成了各自民族较固定的宗教习俗及场所,搬迁安置过程中,各级各部门重视对实物的补偿补助,而往往忽视了因远离家乡、远离或搬迁祖坟、人脉链条断裂、宗教习俗等给移民群众精神上带来的迷惑、恐慌,甚至空白。这些极易影响移民搬迁安置。如:景洪水电站思茅区民族队(傣族)移民搬迁安置中,涉及民族宗教的竜林搬迁和寨子心奠基问题,由于无实物、无补偿补助标准,无法给予竜林搬迁和寨子心奠基补偿补助,给动员移民搬迁带来巨大压力。

(五)移民干部队伍力量不足。全市移民干部队伍在职职工仅130多人,随着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实施,县(区)移民局面临合并,加之县(区)移民干部队伍参公管理身份不明确,影响了移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而面临的形势是2010—2015年,要完成5.2万移民的搬迁安置。

五、对策建议

(一)合理分配水电“红利”,让移民群众共享水电站建设成果。合理分配水电“红利”,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有十分重要意义。一是把库区基金和水资源费全部留在库区,用于移民后期扶持、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扶持。现行的政策来看,水电站发电产生的增值税、所得税多数上缴了中央、省级,库区基金全部省级统筹,为水电站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市、县所得利益不多,而因水电站建设产生的大量问题却要由市、县解决。应提高库区基金和水资源比例提取的比例,并按“专库专用”的原则把库区基金和水资源费全部留在库区,用于移民后期、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二是提高外迁孟连勐马农业集中安置移民税费分配比例。为支持国家大型水电站建设,外迁勐马农业集中安置移民背井离乡、舍小家顾大家,不远千里跨州市搬迁到勐马安置,做出了巨大贡献。按安置移民人口分配发电产生的税费时,应提高接收跨州市移民安置的市、县的分配比例。三是建议争取增加发电指标。水电站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丰水季节可以满负荷发电,枯水季节发电量低,应要求省级层面积极争取丰水季节发电指标,降低火电发电量,减少煤炭能源消耗,保护环境。

(二)统一长效补偿政策标准。长效补偿政策对移民安置环境容量不足的我市来说,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发展移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长效补偿标准不统一,容易引起移民群众的不满,应制定出台统一的长效补偿政策。

(三)为做好移民工作提供整体联动支持。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深化移民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做好移民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来抓,纳入各级党政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完善移民工作领导机构,强力推进移民工作。二要营造舆论氛围。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做好移民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基本原则和目标要求的宣传,强化对移民工作艰巨性、长期性、非自愿性、复杂性的认识,营造“移民为大家,大家为移民”的良好氛围,创造社会人人关心移民工作的良好局面。三要抓好部门联动。调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参与做好移民工作,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联系,密切配合,发改、财政、城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教育、卫生等综合部门要把移民安置区、库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的规划,整合各方力量,倾斜投入,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应用。

(四)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移民安置区和库区各项功能,增强移民对安置区和库区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一要强化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规划建设。把安置点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并根据安置点区位特点规划发展一批农村小集镇群体,做到统筹安排,优先考虑,一步到位,逐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要在项目上、资金投入上予以倾斜。不断完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加大对移民投入力度。要在利用好现有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通过整合财政、城建、国土、农业、林业、水利、扶贫、交通、教育、卫生等综合部门项目、资金,实现对移民安置区和库区资金投入上的全面倾斜,重点支持。同时,鼓励社会捐助和企业对口帮扶,努力拓宽资金渠道。三要在经济发展上加大扶持力度。后扶工作好坏直接关系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能致富”目标,移民才能安居乐业。因此,要在发展移民产业上狠下功夫,以农为主,多业并举,既要改变移民一些不好的生产习惯,又要切合搬迁后生产生活恢复与发展阶段实际,把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创业兴业,拓宽增收渠道。要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移民,除了让移民靠力气挣钱外,还要让他们吃上技术饭,使户户有一个技术型人才,家家有一个致富项目,让移民的钱包鼓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致富难题。涉农部门要根据安置区和库区特点,规划扶持适宜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扶贫、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大对移民实施劳动力技能对口培训,对接全国劳动力市场需求,实现移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进一步提高移民收入水平,增强移民“造血”功能,促进移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四要打造水电站沿江特色经济圈,促进库区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对库周进行全面规划,积极扶持库区经济圈的产业发展。要规划实施一批有利于促进库区特色经济圈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改善库区滞后的交通环境,扶持发展旅游、渔业、橡胶、茶叶、紫胶、蚕桑、咖啡等产业,对移民开发利用剩余资源给予项目扶持,以保护库区环境和增加移民收入。

(五)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移民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补偿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一项政治工作,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事。一是要落实责任。各县(区)党委、政府是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把移民维稳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移民维稳工作的领导,做到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责任到人、措施有力。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层组织建设。配齐配强移民村、组班子,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移民工作基础,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种手段鼓惑、煽动移民或库区群众上访,引发不稳定因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阵地建设,有意识地在新的安置点建设移民群众的精神家园。三是要加强信访工作。要是畅通信访渠道,认真处理来信来访,实行领导干部信访工作包县(区)、包案制,把目标责任细化到人。要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妥善处理移民的诉求。对移民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要在规定时限内给予解决;对移民群众合理而没有政策支撑的诉求,要安排一定资金,尽力帮助解决;对不合理不合法的诉求,要做好思想宣传工作,予以拒绝。四是要加大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要加强对水电施工区和移民安置区重点人物的监控与非政府组织活动的管理,掌握其动态,对有违法行为的人员要及时进行教育警示,对屡教不改的骨干分子要坚决依法处置,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政府的形象。五是要制定完善移民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遇到移民群体性事件,做到发现得早、处理得了、控制得住、化解得了。

上一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自我剖析材料下一篇:坐井观天教学反思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