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典文化传承

2024-08-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传统经典文化传承(精选8篇)

传统经典文化传承 篇1

为进一步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国学经典文化。蓟县第七小学在师生中持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结合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学校在楼道的墙壁上专门开辟了“国学文化”版块。一个个《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小故事娓娓道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每一块墙壁都在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经典的书香。诵读经典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师生的生活状态,他们在亲近经典,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品味着祖国灿烂文化的芳香。

二、重视校本教材的研发和使用。

我校历来重视以国学文化为依托,研发校本教材工作,学校组织部分语文骨干教师在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成功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弟子规》《阅读积累》《经典阅读》并在全校推广使用。学校把这些校本课程列入教学计划,1-2年级每周两课时,3-6年级每周一课时。并把《弟子规》作为我校各年级必背教材,纳入语文课程之中,由语文教师负责诵读、讲解。

三、以科研课题研究带动“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我校在几年的“经典诵读”活动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构建起以:“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学法;善学习”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模式,特别是在组织学生阅读活动中,归纳提炼出:“故事引领激发阅读;教师引领体验阅读;模仿引领感受阅读;方法引领快速阅读;内容引领健康阅读”的指导学生阅读活动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发展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我校开展的普及阅读活动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注意。

我校以重点课题:“早识字-多阅读-勤积累-会写作”与中国教师报的“随笔化作文”、“ 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与优化小学生识字过程的研究”为引领,引导师生诵读经典,读好经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师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滋养。沐浴氤氲书香,奠基多彩人生。

四、诵读形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每日10分钟诵读活动。学校规定每天早晨上课前10分钟为《弟子规》的诵读时间。各班语文教师认真组织精心指导,学生们积极学习、诵读国学,感悟经典,弘扬美德,享受阅读经典的快乐,理解深刻的做人道理。不断深化经典诵读工程,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在校园上空回荡,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校园周围的人们驻足侧耳倾听。

为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学校通过“读一读”、“诵一诵”、“演一演”、“讲一讲”、“赛一赛”等活泼的方式,每年的儿童节和国庆节,学校组织开展文体演出,让学生把经典故事精心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进行表演;开展班级、校级的讲故事比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传播活动,让经典融于活动之中,化枯燥为快乐,有效地提升了诵读效果和育人功效

为学生营造浓郁的经典诵读氛围,展示学生学习和感悟经典的能力。学校十分注重工作机制创新,强化活动渠道拓宽。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逐渐探索形成经典诵读“四个一”运行机制。即:一课:每班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主要诵读学校规定的“国学篇目”;一检:学校教务处定期组织“规定诵读篇目”的检查并全校通报检查结果;一赛: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古诗文背诵比赛活动,以营造氛围,展示成绩;一测:学校制定出评估细则,期末对各班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效果进行验收评估。

五、把“经典诵读”活动和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思想品质教育结合起来。

我校不断寻求探索更好的方法与途径,把对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思想品质等多方面教育活动融入“经典诵读”活动之中,把校本教材《弟子规》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结合起来,一起背诵、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感悟与传承过程与国家对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要求结合起来,对照学习,穿越时空、贯通古今,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通过对经典精品文化的学习吟诵和感悟,使师生受到思想文化的熏陶,高尚行为品质的感染,在潜移默化中自觉形成崇高的美德意识,养成高尚的美德习惯。进而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和熏陶。培养了学生的高尚品质,学生们在不自觉地传承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经典诵读,赢得了教师、学生、家长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懂事了,不挑吃穿,不乱花钱了,在家长生病时能主动倒水、拿药,还能用《弟子规》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解释自己的行为。这些变化,学生们也都认为是国学教育带给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开拓了新思路。

总之,“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又实现了知识传播和思想教育的协调统一,必将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文化和品德修养,促进校园文化不断繁荣,推动学校高质发展、特色发展。

传统经典文化传承 篇2

一、在听读中学唱,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古诗文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倾注自己的情感。科学家们发现音乐的速度、节拍和韵律不仅能调节人体节律,还对大脑边缘和脑干网状结构有直接影响。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音乐的节奏、音调、力度以及速度等对人的大脑能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得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积极和兴奋状态,从而使人精神焕发、身心愉悦;优美悦耳的音乐能使人精神愉快,能唤起人的情绪,使人处在积极接受力和感悟力强的状态。那么把我国古代诗歌音乐化,让孩子们一边听,一边学唱,在熏陶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是激发学生古诗文阅读兴趣的良好途径。我国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朗诵的韵律与音乐是相通的,许多作曲家也在致力于古诗歌曲的创作。如谷建芬老师的《新学堂歌》,还有阎勇谱曲的160首中小学古典诗词歌曲,他们用现代的创作手法创作的古诗歌曲,用现代的审美意识,重新演绎古诗,使古诗歌曲能为现在的孩子们所接受。于是,我们选择了阎勇主编的《古诗歌曲100首》《谷建芬新学堂古诗》为教材开发了校本选修课和古诗吟唱兴趣班。教师利用古诗吟唱课训练学生节奏,引导学生一边打节奏一边朗读古诗,然后指导学生聆听古诗歌曲,最后在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歌唱。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学会了听读听唱。每到上午第二节课间二十分钟,学校就会利用广播播放古诗歌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柔和的旋律,轻声的吟唱把全校师生带入了诗的境界。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耳熟能详的古诗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加上优美的旋律,更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孩子们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不但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美、画面美、意境美,得到了美的陶冶;而且增强了记忆,增加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天的倾听,贵在熏陶,听多了,会唱了,兴趣就会油然而生。教育孩子珍惜时间的《明日歌》,优美动听的《梅花》,感天动地的《游子吟》等优秀诗词歌曲在老师的推荐和教唱下,被学生们广为传唱。如今,孩子们经常说:“原本觉得很拗口的古诗,自从每天课间跟着广播一起唱,觉得容易记了。”

二、在视读后演画,培养学生古诗文阅读的想象力

鲁迅先生曾经赞叹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们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要钻入蚁穴。”孩子们确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可是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增长,孩子们的想象力却暗淡无光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我国的古诗文富有意境,有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释读之后表演和配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诗配画、给画题诗,是中国古代文人文化艺术修养的体现。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或者是一幅恬淡的田园风光图。诗配画,不仅是诗的形象的解说图,更是诗的意境的再创造。在学习古诗时,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一两处关键,根据个人对诗的理解,结合生活体验,以大脑形象记忆及形象思维来对古诗进行集群处理,然后将诗的意境画出来,能为古诗文阅读助一臂之力。学生在配画中不仅体会到诗文之美,而且幼稚的画笔可以让孩子们再现诗中的意境。这样既增强了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同时在涂抹上色的过程中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因为诗句给他们的素材是有限的,大部分内容是他们想象思维的火花。我们尝试着电脑古诗配画和画笔古诗绘画,在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感受古诗内容,想象古诗意境,然后把自己体会到的意境画下来。在配画活动中,孩子们参与积极、兴趣盎然,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也在配画中得到了发展。

古诗文表演的内容一般是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古诗,教学模式一般是:朗读古诗———想象主要情节———教师指导表演———小组合作表演———小组表演展示,如《寻隐者不遇》《赠汪伦》等古诗的学习都可以运用表演法来学习和理解。让学生扮演古诗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

孩子们通过绘画呈现诗文内涵,通过角色表演深化印象,领悟其中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同时也培养了丰富的想象力。

三、在朗读中吟诵,丰富学生古诗文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语言的积累,标准中说“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的积累应是语言积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阅读的目的不在于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疏通,句句领会。特别是古诗文,只要大致了解主要意思,“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和感受上。而古诗文作品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被学生逐步领会。正如杨振宁博士谈到的:在他上一年级时,父亲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诗宋词,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来,在人生旅途中经历了多种阴晴圆缺、悲欢离合后,才逐渐领悟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也才认识到“犹恐相逢是梦中”等只有过来人才可能真懂的诗句。因此,我们以吟诵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

1. 必修课的诵读

必修课上,老师们以“诵读”为教学重点,对学生提出以下目标:读准———读顺———读好。读准:指的是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顺:指的是读得通顺、流利。读好:则要求读出情感体验,读出意境美。

在教学中,我们要求老师们在教古诗时努力做到“五读”:范读—领读—讲读—指名学生读—离开课本读 (即背诵)。在最低要求的基础上,老师们还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朗读形式,如轻读、朗读、领读、引读、接龙读、师生配读、男女生对读、配乐读、分角色读、拍手读(单人拍、双人拍、多人拍)等,方法灵活多变。这种反复诵读,多种形式诵读,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学生们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节奏美和韵律美,欣赏文化典籍中的名言警句,佳篇华章,还能够让学生在读中明白诗意,体会诗的意境,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2. 每周晨读

晨读无疑是学习的黄金时段,是学生积累知识训练语感的最好时间。每天黎明之际,伴随着优美的声音,用“开启语 + 诵读 + 结束语”的程序,师与生或激情昂扬地欢快地念着,或富有诗意地领着,或细细地品着……正如“与黎明共舞”一般,孩子们在这美好的清晨开启了一天的生命源泉。低年级诵读着《三字经》《晨读对韵》,中年级诵读《弟子规》、唐诗宋词,高年级则读《论语》《诗经》。为了让学生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不同,慎重地为学生搜集、整理不同难度层次的古诗文让学生诵读,编写了《诵读诗文240首》。学生们利用每天晨读课的黄金记忆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古诗文,从而获得了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3. 节日诵读

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里,我们都利用节日的契机倡导学生收集相关经典文学作品进行专题诵读。如中秋节,孩子们就会一同说月亮,颂中秋,每个同学将经典阅读所背诵的诗句制作贺卡给亲朋好友送祝福。专题诵读为学生展示诵读能力提供了平台,又为孩子们创作提供了氛围。

巴金曾说过:“我不懂什么文章作法,就是滚瓜烂熟地记下了几百篇经典篇章,然后自然而然地就会写文章了。”诵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孩子们在视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读有所得,在诵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四、以评读为激励,形成古诗文阅读的习惯

1. 竞赛

每年一次的全校“经典诗词诵读大赛”活动既是对孩子诵读古诗的一种评价方式,也是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良好药方。为了倡导全员参加,在班级比赛的基础上,评委老师现场从班级学生中按比例任意抽取各班相同学号的同学进行面对面背诵,背诵内容包括必背内容(必修课授课内容)和选背内容。在这样的比赛中,孩子们不仅能充满激情地朗诵,更能坦然地应对诗词评委们的检测,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之中,整个校园里充溢着浓浓的书香气息。

2. 考级

为使学生的阅读活动成为习惯,有效地促进各班经典阅读课的规范化,学校定于每学年结束前半个月,进行经典阅读考级活动。考级内容涵盖必修经典诵读课所学的必背诗词、课外阅读的必读篇目及选读内容等。考级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效地推进了教师经典阅读课授课的规范化。

3. 展示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我校还因时制宜举行展示活动,如每年的“六一”汇演、读书节系列活动中,学生与经典阅读有关的舞蹈、绘画、表演、讲故事、好书推荐等均在活动中有展示,这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竞赛———考级———展示,让经典古诗文阅读成为了孩子们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习惯。

传承民歌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篇3

一、陕北民歌发展及其传承困境

陕北民歌发源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自然环境恶劣的黄土高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陕北人民勤劳、善良、坚毅,用他们的智慧凝结出宝贵的陕北民歌艺术。

陕北民歌之所以有着无限的艺术魅力,与它鲜明的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从内容、题材上看,陕北民歌包含广泛,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万象、风俗礼仪、爱情家庭等劳动人民能够触及到的方方面面。记录着陕北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孕育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与内容相对,陕北民歌在体裁上也是丰富多样的。这其中,有与生产相关、带有劳动节奏的号子;有自由奔放、直抒胸怀的信天游、山曲;有叙事陈情的小调;有打坐腔、耍丝弦等丝弦小调;有红火热闹、亦庄亦谐的秧歌大场子、旱船、小场子、转九曲等社火小调;有猜拳调、酒曲,祈雨调、神官调等风俗小调;有催眠谣等儿歌,还有哭丧调、吆牛调、叫卖调等生活音调。陕北民歌的结构也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句式与四句式两种。上下两句形成一个小段落,两句一个韵脚,自由变化。调式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建立在商、徵、羽三种五声调式的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上下方五度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

陕北民歌走出黄土高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在张振涛的《走进现代的陕北民歌》一文中,他将二十世纪陕北民歌的兴衰起伏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伴随着革命运动的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冼星海、李焕之、吕骥、刘炽等进步音乐家追随革命的步伐来到陕北、来到延安,他们在这里发现了陕北民歌这座还未被发掘的艺术宝藏。《东方红》《三十里铺》《绣金匾》《南泥湾》《翻身道情》等流传广泛的陕北民歌就是在这一时期被发掘、传承的。陕北民歌第一次突破地域,风行天下,汇集而成的区域音乐概念,被郭兰英、王昆等表演艺术家演绎为经典,响遍全国,持续半个世纪,久盛不衰。第二个阶段,建国伊始,中国艺术代表团参加布达佩斯第二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陕北民歌与陕北秧歌在此次联欢节中大放异彩,民歌第一次起到了如同1949年后一系列国家行为起到的撑起中国人精神的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吴天明根据路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人生》中采用《天下黄河几十道弯》《走西口》的曲调,大获成功。无独有偶,1989年,滕文骥导演的《黄河谣》也运用了陕北民歌音乐元素。随着影视作品中陕北民歌的启用,陕北民歌再次走入人们的视线当中。这次陕北民歌的兴起还伴随着寻根的热潮,歌手们涌向熟悉而又陌生的黄土地。西北风的大获成功,不单在于重新唱出了陕北,还在于形式感上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第四个阶段是在21世纪初,经济高度发展之后,人们开始寻找精神的家园与回归。陕北民歌以其原生态的特质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基本完成了经济积累的起飞阶段,开始向更高台阶迈进,对物质的焦虑开始转换为精神焦虑。学术界再次把目光转向传统,喊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复兴国学”的口号。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与乡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维、意识、审美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陕北民歌也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面临逐渐消亡和灭绝的危机。具体说来,首先,黄土地上人们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这就导致了以往陕北民歌所具有的诸如民俗、娱乐、情感表达媒介等功能从客观上弱化或消失。其次,多种文化的冲击、涌入,使得黄土地上人们的审美情趣发生转变,陕北民歌不再是他们精神上的唯一选择、首要选择。“这样一朵民族民间艺术奇葩,随着时代的发展,在通俗流行文化无限丰富、审美情趣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尴尬……曾经的民歌经典只能在很多中老年人的激情回忆中找寻,更多的青年人痴迷于快餐文化。陕北民歌陷入落后与老土的灰色地带。”

面对当前陕北民歌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处在我国教育最高阶段的高校教育,具有义不容辞的传承责任和天然的传承优势。这集中表现在:首先,高校中汇聚着优秀的声乐教学力量,这些专业教师无疑会对陕北民歌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其次,高校教育具有多学科同时开展教学研究的特点与优势。从视唱练耳到专业课的学习,再到更高层次的和声、曲式的学习。有一整套完整、复合化的培养教学体系,便于系统化地培养新型全面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

二、高校陕北民歌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合理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培养传统与科学的发声方式

长久以来,陕北民歌在黄土高原上以一种自发、原生的状态发展传承着,形成了独有的艺术奇观。如今,为了在高校中更好地传承陕北民歌艺术,我们应该在保持它原有民族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借鉴西方声乐唱法及训练方法,使陕北民歌的研究教学科学化、理论化、系统化。一是,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当中关于发声的系统理论和规范。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尤其是民歌教学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吊嗓、喊嗓、念白等戏曲化的发声训练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歌教学的需要。二是,民歌教学中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的声区理论,即胸声、混声、头声三个声区的训练,以达到陕北民歌演唱扩展音域,声音上下连贯统一的目的。三是借鉴西方美声唱法共鸣腔体的理论。共鸣腔是调节歌唱音色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当注重歌唱共鸣腔体的整体运用,同时也要注重对歌唱共鸣腔进行不同比例的调节运用,以达到发声方式民族化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

2、注重陕北民歌的润腔艺术

润腔是对音乐进行润色和装饰的过程,是我国民歌艺术独有的音乐处理方式,也是民歌区别于西洋唱法的一大特色,丰富的润腔技巧是陕北民歌一个重要的风格特征。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在解决了民歌基本发声方式之后,要更加重视润腔的训练学习。“唱好陕北民歌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一是歌唱方法的基本功;二是风格润腔技法的基本功,二者缺一不可”。陕北民歌常见的润腔手法有:(1)甩腔。陕北人在日常说话中有拉长尾音的习惯,往往在长音的后面加上一个重音字,陕北民歌中许多长音后面加一个短装饰音就是这种语言习惯的体现;(2)断腔。陕北民歌中有一字数断,也有一腔几断,效果是真切实在唱出每个音符,每一个歌词都交代的清清楚楚。(3)衬腔与衬词。出现在陕北民歌中的衬词衬腔包括一些常见的叹词、助词,如哎、呦、呀、嗨呦等,还有诸如“太平年”、“杨柳青”、“摇三摆”等长期传承而沿袭下来的一些衬词、衬句。(4)滑音。滑音在陕北民歌中的运用也十分常见,包括了大、小滑音,上、下滑音。高校学生只有充分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陕北民歌丰富的润腔技巧,才能将陕北民歌的演唱从形似提升到神似的高度。

3、重视方言的学习

方言是体现陕北民歌浓郁地方特色的重要因素,掌握准确、形象的陕北方言是唱好陕北民歌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方言自然不是问题,而在高校教学当中,还有很多外地甚至外省的学生,方言对于他们来说就成为了学习陕北民歌的一个首要障碍。所以在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应该把陕北本地与外地的学生区别开来。对于陕北当地的学生,要训练学生准确区分生活语言与歌唱语言,不能将其混为一谈,要能够使生活语言上升为歌唱语言。生活语言化的发声不仅不能把字咬得清楚准确,而且还会对歌唱状态和发声腔体造成损坏。教学的目的应该使学生达到字咬而无痕、咬而不死,进而字正腔圆的要求。对于外地的学生,陕北方言的学习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具体说来,学唱陕北民歌之初,先重点掌握歌词中的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最能体现陕北方言的单字。比如苦命人中的人,应发“仍”的读音;鞋子的鞋,应发“孩”的读音;山下,应该发音为“三”、“哈”等。在熟练掌握这些关键字之后,完整的陕北方言加上行腔处理,就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演唱效果。

4、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

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他的《多元智能》一书中强调:“每一门类的艺术,都有其最适当的教育形式。”在当前高校陕北民歌教学中,首先要重视一对一专业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显而易见,专业个别课有着因材施教、灵活性强的特点,以这种方式上课,教师能够直接针对特定的学生进行辅导,针对性很强;课堂上教师的讲解、示范环节也能够做到清晰明了、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有最为直接的了解。然而,专业个别课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容易造成实践锻炼有余而理论学习不足,专业教师也容易形成主观随意等。对于低年级初学陕北民歌的学生,在基本发声理论、民歌理论课的教学中,探索多人集体课教学,也应该进行有益的尝试。此外,走出去、请进来应当成为高校陕北民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走出去就是组织学生深入陕北,深入陕北民歌世代传唱的黄土高原;请进来就是邀请民间艺人到高校定期进行讲座与示范。最后,还要通过举办校内民歌大赛、组织演出等激励机制来激发高校学生学习陕北民歌的热情。

5、强化舞台表演实践能力的培养

声乐艺术是舞台的艺术。研究与传承陕北民歌,出发点与落脚点最终都是舞台实践,也就是要在舞台上展示给观众。这就要求高校中的陕北民歌教学要特别重视舞台上的艺术实践能力培养,而这恰恰是当今高校艺术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如何让学生在表演陕北民歌时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形神兼备的舞台表演要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这包括了准确的音准节奏感,符合乐曲音乐表达的旋律感与律动感,良好的音韵感与语气感。二是训练学生在演唱表演时要投入真情实感。歌以咏言、声以宣意,声乐是音乐、语言、情感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作为一名歌唱演员,尤其是演唱陕北民歌这样细腻与粗犷兼具,感情表达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歌,更要注重教学中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培养。三是培养学生掌握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作为歌手在舞台上不仅要完成歌曲演唱,还要在演唱过程中加入形神兼备的舞台艺术表演。如果一个歌唱演员在舞台上自始至终都是没有任何形体动作,一动不动地唱歌,就会显得呆板而缺乏生命力。合理恰当的舞台表演包括: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的手势情感表达,通过运用引、定、开、合、托、错等几种手势可以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为形象生动;传神、点睛的眼神交流。眼神是心灵的窗户,更是传递陕北民歌神韵的一个重要表达方式。总之,培养优秀的歌唱能力与舞台表演实践能力都是高校陕北民歌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其一。

6、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艺术

多学科交叉、不同课程间穿插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一大特点与优势,这就为多角度传承陕北民歌提供了可能。第一个角度,声乐演唱人才的培养。这包括了视唱练耳、乐理、专业个别课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要素。当代民歌教学需要突出理论积淀,而高校或音乐学院理论层面教学的摄入,则会帮助学生完善理论认识,为其实现科学的演唱提供有效帮助。第二个角度,音乐学多学科的交叉导入。当代音乐学学科具有完整的理论系统,这对教师与学生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层面,完整的音乐学分类体系及其总体系,能帮助其解决陕北民歌整体分类、教学范畴、教学范式等不同方面的问题。学生层面,如民族音乐学、音乐史学等音乐学科的学习,则能帮助他们建立对陕北民歌,进而是陕北文化的整体认识,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曲目所传递的情感、内容。

三、小结

综上,陕北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华丽的瑰宝。当前,我们应当充分借助高校的平台进一步挖掘它深厚的文化价值,建立系统科学的陕北民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人才,使陕北民歌艺术永葆青春。

品经典古诗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篇4

孙袆2015-被引量: 0 正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文教学,应该与民族精神教育紧密联系,因为古诗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优秀的古诗被广泛传诵。古诗学习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感受民族情怀,体会民族精神。因此,我整理了小学一至四年级所教学的古诗文,在古诗教学中挖掘古诗中的民族情结,引导学生边解读诗词的意思边感受诗中所蕴涵的我国悠久的民族精神,感受古诗文中所蕴涵的故乡之情、友人之情、保家卫国之情、赞美祖国山河之情等,让学生在民族精 古诗文教学;民族精神教育;中华传统美德;古诗教学;边塞诗;中所;送别诗;山水诗;民族情结;唐代诗歌;

唐宋诗词源远流长。千百年来闪烁着不朽的艺术光芒,飘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顿抑的杜甫,清扬畅丽的白居易,凄婉优柔的李煜,闲雅清婉的李清照,豪放旷达的苏轼,雄放流畅的陆游……沿着字里行间向我们走来,向我们说话,向我们呈现他们整体的人格、气质、风骨,凸现出唐宋诗词在传统人文中的独特魅力,感受灵魂难言的欣悦和洗礼。

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华夏民族崇尚友道珍惜人伦形成一种风尚。在唐宋诗词中,这种人伦情怀是一种不但在空间上不分地域,普遍存在的情感,而且在时间上不分古今,十分持久而又十分高尚的情感。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说明只要世界上有真正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么即使在天涯,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励。李白与王昌龄的关系不错,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李白写过一首诗,寄托自己的一往情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芙蓉楼送辛渐》是这一类诗中的名篇:“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作于王昌龄官江宁丞之日,诗人正遭谤议,送挚友远行,临别所嘱,惟以玉壶冰心自明心迹,又是与朋友和亲人们的共勉之词。苏轼的《南乡子·送述古》下阕中写词人送走了朋友归来后的感受,“秋雨晴时泪不晴”,词人面对荧荧的灯儿,听窗外绵绵的秋雨,友去的失落感让词人难以自持,恐怕是雨停了,泪水也不会停。在唐宋诗词中,这种人文性的体现并不是客观、静止的,孤立、冷峻的,而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探寻的过程,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真诚与恒久。友情厚重,恋情也缠绵。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字字珠玑的警策之语,闪耀着人文的熠熠光芒,像这种追求自由,歌颂爱情,体现人性真爱的诗词数不胜数。有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柳永《蝶恋花》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恋情缠绵,亲情更深沉。唐代溧阳县尉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的深情厚爱,亲切感人。王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传唱至今。

中国文化之所以重视情感,是因为国人自觉地意识到,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内在需要,人而无情,不可以为人,但情感是理性的,它提倡高尚的情操、情趣、情怀。唐宋诗词中,洋溢和渗透在其中的浓浓的友情、恋情、亲情,如同醇酿,让人沉醉,代代飘香。

中华传统诗词源远流长,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在民族凝聚力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往今来,圣贤先哲、仁人志士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的典范。2014年教师节,总书记提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开展校园诗教,传承诗词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民族精神的需要,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此,加强校园诗词教育,传承诗词文化,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是关注学生作为人的自身要求和终身和谐发展的需要。

2013年以来,在县诗词学会的指导下,我县校园诗教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县教育局成立了望江县诗教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诗教活动实施方案,诗教逐渐成为一个常态化工作。根据计划,先后遴选20所学校进行试点,并组织两次全县中小学诗教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麦元中心学校和九老诗社共同编写了《古典诗词学习入门》,已经作为试点校教师诗词教学参考资料和中小学生课外学习诗词的读本。各试点校在教学活动中突出诗教内容,把诗教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中,注重突出诗教工作,结合书香校园的打造,充分利用校刊、黑板报、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宣传诗教工作,营造学诗词、用诗词、赏诗词、写诗词的良好氛围,积极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诗教文化,丰富校园文化体系。各试点校从实际出发,明确开展诗教工作的要求和内容,统筹兼顾,使校园诗教工作与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近两年来,全县广大教师、中小学生积极读诗写诗,全县中小学生诗词作品在海内外30多家刊物发表及诗词网站刊载,在全国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在《中华校园》、《中华诗人》、《中国楹联报》、《当代作家》等共发表作品1300余首。实验学校、望江一小分别推荐20多位小学生加入了县诗词学会,麦元中心小学实施“诗词进校园”师徒结对,望江四小开展诗词经典吟诵,太慈初中等编印校园诗词选,“弘扬诗词文化”诗教活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 篇5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时至今日,亲情的淡漠、人情的冷漠、对生命的无视、对弱小的蔑视,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整体来看这是一个人情稀缺而不是人情过度的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是历来有着急公好义、除暴安良、舍身取义、古道热肠、杀身成仁的传统,不是一直有着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向往亲情的传统吗?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现在却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有批判而没有发掘,只有抛弃而没有肯定;二是认为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束之高阁,建几个文化馆,录几盘录像带就可以。

思想界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是犀利的,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时则是软弱的。总是视传统文化为包袱,为阻力,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对中国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死,中国只能被称为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就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诚信危机。再比如“孝”,现在尽管人们已经较之过去有了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但很多人孝心已经没有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由于中国人口结构的日益老龄化,同时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孝”文化的式微也将带来严重社会问题。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民族血脉之所以绵延至今从未间断,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续传载功不可没。如果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的精髓,那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也就不是合格的炎黄子孙了。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当前,在举办弘扬某类传统文化的活动时以发扬“传统”为名刻意“仿古”的现象,在中国各地是比较常见的。其实,刻意模仿古代的某些形式,却忽视对现代生活的反映和交融,其效果往往有限,甚至流于“形象工程”亦或市场逐利之嫌的作为,传统文化不是“濒危野生动物”,它并不缺乏载体。可以说只要有炎黄子孙的地方都可以做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传承红色经典文化 篇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红色经典文化是近代中华民族的思想结晶和精神核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弘扬红色经典文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弘扬红色经典文化就成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之义。

红色经典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红色经典文化建设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同舟共济、合力建设。红色经典文化真正得以传承,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可爱的中国》方志敏

我的祖国,可爱的中国,你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你养育了伟大的民族。

我自豪你的悠久,数千年的狂风吹不折你挺拔的脊背

我自豪你的坚强,抵住内忧外患闯过岁月蹉跎。

我自豪你的光明,中华民族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我自豪你的精神,改革勇往直前开放气势磅礴。

可爱的祖国啊,无论我走到那里,我都挽住你力量的臂膊,无论我身居何方,你都温暖着我的心窝。

可爱的祖国啊,你把住新世纪的航舵,你用速度,你用实力,创造震惊世界的奇迹。

你用勤劳,你用智慧,进行了又一次更加辉煌的开拓!

传承传统文化创新反腐途径 篇7

(一) 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任何一种文化的构建都不能割断历史的联系, 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腐败文化的基因, 也包含了廉政文化的元素,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廉政资源。比如“民为贵、天下为公”的民本思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官之道等等, 都值得后人借鉴。

1、以民为本的思想

得民心者得天下, 失民心者失天下, 这是历代王朝盛衰兴亡的必然规律。孔子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奠基者, 其“仁学”的核心宗旨便是“爱人”, 孔子认为“民以食为天”, 如果百姓食不果腹, 时处饥馑之中, 还去奢谈什么社会安定。

到了孟子演化为民贵君轻论。他提出“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孟子认为, 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 事关国家的兴亡。因此他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 并告诫统治者要“重民”、“保民”。

道家的治国理念是“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要以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方式为政治民, 不过多地干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老子用“治大国, 若烹小鲜”这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道理, 治理国家就像烹制小鱼一样, 应小心以不扰民为主。

2、为官清廉的思想

既为官, 就必须做到清正廉洁, 这是古代思想家和开明政治家的一贯主张。战国晚期的杂家主张“贵公去私”。认为君主治国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利民而不是自利。

西汉时董仲舒有“至廉而威”的名言, 意即官员能够做到廉洁才会有权威。

康熙曾说:“治国莫大于惩贪”, 雍正也说:“治天下, 首在惩贪治吏”, 康熙四十二年曾经下谕说:“大吏廉洁, 则小吏自然效法。苟不能勤慎, 致误公事, 岂可因保全一人而废国法乎”。言外之意就是不可为保全一位贪污的大臣而贻废国法。

3、重义轻利思想

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见到利的时候, 首先要考虑一下怎样分配才合理, 或者自己取多少才合适, 这就叫“见利思义”;如果是合理的, 那就可以收下, 这叫“义然后取”;如果不合理, 即使是人人追求的富贵, 也不应该要,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荀子提倡“重义轻利”。强调统治者从天子到下面的各级官吏都要“羞利”, 以贪利为羞耻, 以好义为光荣。他认为所有的官吏都不要与人民争利, 要乐于施舍, 耻于积存。

西汉董仲舒认为, 人天生就有好义和欲利两种心理, 因为义和利都是人生所需要的;义可以养心, 利可以养身。身跟心比较, 心比身重要, 所以养心的义也比养身的利重要。历史上像孔子的学生原宪、曾参等人, 都是有大义的人, 他们虽然很穷, 但别人羡慕他们的行为, 他们也感到很快乐, 精神上很充实。相反, 有一些人虽高官厚禄, 荣华富贵, 却不实行义, 甚至大行不义, 他们虽然物质上很丰富, 但精神上却是空虚的。

4、重视法治的思想

法治是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模式。在古代社会, 重视法治尤为法家为著。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 战国初期的李悝、商鞅, 还有战国晚期的韩非等, 都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法家主张“法治”, 强调不依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为转移, “刑无等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家看来, 好利和私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面对丑恶的人性, 仁义说教是毫无效果的, 奢望官吏们自觉做到廉洁奉公, 不去追逐私利是很难的, 只有以强大的外力才能迫使人们克制自己的作恶动机, 按照统治者规定的秩序老老实实地生活。

(二) 吴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文化是城市的基因, 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这些年无锡城市文化景观不断增多, 文化味越来越浓了。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重视文化事业硬件建设的同时, 更要加强对文化的深入研究, 我们完全可以挖掘无锡最富有人文特质的文化元素, 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 重新找到文化归属感。

1、“以民为本”思想。

吴文化是以民为本的文化。与秦文化、齐文化等相比, 吴文化不谋王霸之道, 不务礼乐之虚, 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民本、民生。泰伯奔吴, 带来了中原社会化的生产技术, 开伯渎、兴水利, “数年之间, 民人殷富”。孔孟之道中有关民生、民本思想也在无锡籍官员身上得到发挥, “民唯邦本、本固邦兴”, 恤民德政成了这些人士的施政思想。历史上无锡出过四个宰相, 皆以民生为本。“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悯农》诗的作者李绅是无锡人, 唐开成年间入京为相。宋高宗时“南渡第一名相”李纲出将入相, 数度起用又数度被黜, 他对宗族的遗训第一条是“民持财以生, 犹鱼持水以活”。“民本”思想还激励无锡人士挑战皇权, “锡谷四谏”顾可久等抱着“无惮杀身”之志为民请命, 东林志士以“忠臣死社稷”的理念杀身求仁, 士大夫气节令人钦佩。

2、爱国爱乡思想

自有国家以来, 吴地就有爱国的优良传统, 涌现出许多爱国名人, 并有许多阐述爱国思想的至理名言, 东林学派的创始人顾宪成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中国旧时士大夫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 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另外无锡工商文化也深深地烙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印记。无锡早期的企业家, 虽然不是熟读儒家经典的“儒商”, 但却是信守传统道德、讲究操行气节的“绅商”。他们讲究乡谊和仁义, 有强烈的仁义贤良的传统道义和积德行善、造福桑梓的观念, 一般都关心乡里建设, 捐资办学, 造桥修路, 义办社会公益福利, 支持慈善事业。国学大师、史学家无锡人钱穆曾这样描述:“凡属无锡人, 在上海设厂, 经营获利, 必在本乡设立一私立学校, 以助地方教育之发展。”今天在无锡依然随处可见当年工商业巨子们造福桑梓的影子。

3、仁以待人思想

锡商与晋商、徽商不同, 无锡工商业者把儒家"仁爱"、"德治"的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到改革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 采取各种"惠工"福利措施, 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无锡近代企业家在经营企业时的一个指导思想是“恩威并施”、“宽猛相济”, 普遍实行了“惠工”措施, 无锡企业30年代所办劳工福利事业主要包括:设立福利性质的各级各类工人子弟学校和职业学校;为工人提供免费或低租金住房;举办各类合作社以及劳动保险和劳工储蓄等;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建立体育和娱乐文化设施;编印企业刊物为劳资双方提供交流窗口, 等等。这较多地继承了传统儒家文化的精神, 重视企业管理中的文化因素, 通过凝聚员工对于本企业的向心力, 达到加快企业发展的目的, 又减少可能发生的因人际矛盾而出现的风险。与全国其它工业城市相比, 无锡这一时期的工人罢工次数较少, 规模较小, 不能不归结为企业家们所实施的劳工福利措施。

二、创新反腐新途径——文化反腐

(一) 腐败的成因探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积极意义已经被人们所肯定。同时, 一些消极现象也沉渣泛起,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就是腐败现象的不断发生, 总体来看, 关于中国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 人们基本形成了两大共识。

第一, 腐败的产生与市场导向的改革有关。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期, 由于市场化改革还没有充分到位, 权力的制衡机制仍未及时建立起来, 导致官界和商界的划线十分模糊, 某些握有资源分配行政权的人可以利用手中特殊的权力, 从行政上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从而实现以权谋私。

第二, 腐败的产生与意识形态的松动和价值体系的错位相关。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 中国由一个世界强国变得不堪一击, 引起了国人的反思, 最后找到了“真凶”——传统文化, 而“罪魁祸首”则是儒家思想, 原因是儒家思想延长了中国腐朽的封建统治。于是, 批判传统文化, 否定儒家思想就成为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主流思潮。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初期。经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 中国人的价值信仰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拜金主义、物质崇拜等观念普遍蔓延, 人们的行为规范既没有来自道德上的隐性约束, 也没有来自制度上的刚性约束。在“价值真空”的情况下, 人们的是非观出现错位, 为腐败行为的产生埋下了种子。

(二) 文化反腐是制度反腐的进一步发展

我们的任何一项工作, 要想有效地实施下去, 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是必不可少的。反腐败工作也不例外, 必须要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度反腐是根本, 如果没有制度, 一切惩防措施都会失去根基, 最终留于形式。但制度反腐本身也存在很多的缺陷, 文化反腐可以说就是制度反腐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一是制度建设虽然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但制度不可能覆盖整个社会, 也不可能孤立地起作用。制度是人指定的也要靠人去执行, 如果人的文化素质还达不到一定的层次, 无论是制定制度还是执行制度, 都将存在很大的问题。

二是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处于两个不同的层面。制度反腐主要是使人“不能腐败”、“不敢腐败”, 是迫于外部压力而采取的被动行为, 而文化反腐是使人“不想腐败”, 是出于内部自觉的主观行为。

三是制度反腐和文化反腐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文化的作用对于人和社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亲切温和的, 不像刚性的制度那样冰冷和教条, 因而更容易为人和社会接受。而且作为文化一旦被人们接受, 其影响也是根本的、长远的和广泛的。有文化的社会则有理想, 百姓不为五斗米折腰, 官员知道以民为本的为官之道, 有反腐倡廉的基础。

(三) 创新反腐新途径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有关“立志”、“知畏”、“知耻”的思想, 对当下的干部队伍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1、立志

树立廉政之风, 应该提倡“立志”。怎样才能做到立志呢?中国古代格言说:“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淡泊, 就是清简素朴, 少一点私欲。这样, 谋私的心不再像火焰一样燃烧, 酒醉一样躁热, 而像镜子被擦拭干净, 像池水被沉淀透明, 这时候高远纯洁的志向也就自然浮现, 主宰原本飘荡无主的心。今天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干事业更需要耐得住清贫。

2、知畏

行廉政, 拒腐败, 心中应该有个“畏”字。邓小平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过:共产党员, 特别是党员干部谨小慎微不好, 胆子太大也不好, 做事要有所畏, 有所怕, 不能无所顾忌。小平的话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 这就是共产党一方面要不怕, 一方面要有一个怕字放在心头。说不怕是因为我们正处在改革的时代, 许多事情需要无所畏惧的精神, 大胆实践, 勇往直前。说一个怕字, 是对于法律和道德准则的敬畏, 立身行事要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凡是遇到个人利益得失的时候, 遇到各种诱惑的时候, 就要三思而行、如履薄冰, 时刻记住, 一失足将酿成千古恨。

3、知耻

自我修养, 应该从知耻开始, 一旦有了羞耻之心, 社会上的道德建设也就开了一个头。康有为讲过, “人之有所不为, 皆赖有耻心”, “风俗之美, 在养民知耻”。现在贪官贪赃, 怕的是刑法, 就是不怕羞耻两字。法网恢恢总有漏洞, 道德自省无处不在, 只是依靠刑法而不教育干部明德知耻, 就不可能从思想根子上铲除腐败。要让民众, 首先是干部懂到什么是可耻, 什么是光荣。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要做的是披金淘沙, 更新再造, 使其中优秀成分复兴光大, 假如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这样的新认识, 假如我们真觉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果真对廉政教育有所帮助, 那么相信中国廉政建设将开拓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 篇8

一、走好人生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是我们通过经典诵读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经典中有哲学,有智慧,有历史,有道德,有文化,有美学,它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涵储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基因。如孑L丘倡导:“立志有恒”、“身体力行”、“改过迁善”、“隆师亲友”的德育思想;其在知识教育上倡导“勤于学习,广见于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虚心求学,奋发不息”的思想……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潜移默化间,可陶冶其性灵、开阔其心胸、端正其品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就从这里开始,诵读的所得,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茹吐芬芳、绽放光明、终身受益。

二、蒙以养正

怎样对幼稚无知的儿童进行启蒙、培养呢?这就需要“蒙以养正”,教育儿童走正道,做一个正直、诚实、品德高尚的人。因为儿童处于幼稚蒙昧的阶段,记忆力最强,可塑性最大。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是增强儿童人文底蕴的重要途径,可让学生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我们要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美丽的校园中,撒播在心灵的田野上,让学生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可以把人类最好、最精华的东西教给学生,让其在朗读、理解、诵读的过程中,与一位又一位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可培育学生爱国、爱党、立志报国的博大胸怀。诵读篇目中有大量篇幅赞美祖国大好江山,无论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幽静,还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恢弘壮观……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还可培育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品格。我校在学生午餐及课间休息时间,选择了一些关于节俭的古诗文来吟诵,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

同学们在一次次的诵读中,认识了自己的价值,体会了成功的快乐,树立了强烈的自信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启迪思维

我校作为德育实验学校,将德育工作融合在所有学科中,渗透到每一个细节里,尤其是古诗文诵读,启迪了学生思维,对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生从古诗文中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

学生从古诗文中知道了如何学习、如何珍惜时间,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

学生也知道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学生更是因为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类名言警句,而立下了雄心壮志,并为着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整个校园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一切是那么祥和,是那么美丽——充满了知识和智慧的美丽。

学生的思想是平和的,这都跟“诵读古诗文、做谦谦君子”有莫大的关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了,道德素养也在逐步提高。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运动。离开“人”,“言”无从依附;离开“言”,“人”难以自立。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大都积淀在语言文字之中,人们通过语文活动,吸收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

四、纳人悦己

诵读经典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品质。少年习经,终身受益。读经,会鼓舞学生做一个君子,也就是做一个为自己幸福而活着的人。这种幸福是以人格换来的,是永恒而舒畅的。故要让学生有出息,就应当请圣贤来教,也就是让学生“读经”。不然,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小气好争,遇事不敢担当,号称“聪明”,自以为“识时务”,我们的社会还有希望吗?若社会没希望,我们的子孙还能安稳吗?、

在报纸上读过这样一条报道:某地几名学生私自到一处鱼塘内游泳。在此期间,同学因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生命垂危。已上岸的4名同学因为害怕老师和父母责备,故置同学的生命于不顾,任其溺死,并将其衣服藏在南瓜地里。而《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对这个传之广远的朴素而又古老的道理,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也不难理解和接受,可是本性纯朴善良且接受着现代文明教育的4个孩子,对同伴的生命毁灭采取了置之不理甚至藏衣灭迹的态度。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沉痛反省:是什么样的东西扼杀了孩子“性本善”的天性?这“狼”是不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我们的教育是否需要开设“善良教育”这一课呢?

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有助于儿童人格的形成。比如,孝悌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能够孝顺,其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但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孝为何物。作为一个教育者,经常遇到一些家长倾诉孩子不听话的烦恼,有些家长甚至被孩子气得泣不成声。但是自从学生在欣赏课上诵读了《弟子规》,经过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领会到了《弟子规》的精髓,便提升了其文化内涵,陶冶了其情操,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发展。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生自然就会树立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胸怀,树立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雅量。一个社会总需有几根中流砥柱,“读经”,就是期待我们的下一代担负起这个任务——他或她,小则撑起个人,撑起一家;大则撑起一个社会,一个天下。“读经”,就是想让生命的希望常在,让人间的美好流传,纳人悦己。因此,诵读经典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经典诵读,魅力无边。古韵缭绕,书香阵阵,令人怡然,经典文化的气息,融入了学生生活之中,使我们学校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书香校园”。“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学生响亮的口号则是他们认真诵读经典、认真做人的坚定决心。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为了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为了学生将来的“厚积薄发”,我认为,“经典诵读”应持之以恒地认真开展下去。

上一篇:放飞梦想挥洒青春演讲稿下一篇:关于舞蹈的励志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