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观书有感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朱熹观书有感

朱熹观书有感 篇1

《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析欣赏。希望对无心向学,不读书看报,只知玩玩乐乐的青年朋友,有所启迪勉励。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反复读上几遍,会觉得愈读愈爱读!你看,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他高兴地自问答道,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这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卷,已经令人读后清新明快了,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一看题目,是观书的感想,顿时这美的意境升华,与读书融合了。原来,大学者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大才子朱熹的一首小诗,给我们诸多启示,多读一点好书,会让自己思想永远活泼,才思不绝,情操高雅啊。

朱熹观书有感 篇2

天光云影共徘徊。(2)

问渠那得清如许?(3)

为有源头活水来。(4)

今译:

半亩方塘像一面打开的明镜,

天光云影一起在其中游移浮动。

试问它为何那么清澄晶莹?

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

把流水源源不断地输送。

注释:

方塘:方形的池塘。鉴:镜子。

天光:天的青蓝色。云影: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徘徊:指天光云影在水中飘动。

渠:它。指方塘。那得:哪得,怎么能。清如许:如许清。这样清澈。

活水:流动的新鲜的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读书之后的内心感受,以“半亩方塘”写方寸之心,寓感受和理趣于形象之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写景清丽,生动可爱。半亩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开的明镜,是说水清,池水清澈晶莹;天光云影倒映在水中,飘游流动,情态毕现,则水之清澈可想而知。“徘徊”一词描写动态,细微传神。这两句写青光闪烁、白云浮动、碧水荡漾之景,笔墨的重心在于表现池水的清澄,为下文的议论作了铺垫。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先作设问,引发人们对水清原因的关注。本来,小小池塘,若是一潭死水,是极易混浊枯竭的,可眼前的“半亩方塘”却是如此清澈晶莹。作者指出,这“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源头”,有“活水”源源不绝地流进池中,所以才会有这般面目。

这首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是写读书以后的内心感受的。仔细品味,诗中展示的这清澄明洁的“半亩方塘”,实为作者读书之后的心境写照。读懂了一本难于理解的书,心中会豁然明亮,把它比喻为一方清澈的池水,是很恰当的。至于为什么能够读懂,也就是说为什么能出现这种豁亮的心境,作者解释为“有源头活水”。这活水是指不断地被作者吸纳的新鲜知识,新鲜知识源源不绝地充实头脑,解读书籍时就会左右逢源。

朱熹观书有感精选 篇3

从这首诗可以体会出时机的重要性,顺势而为毫不费力且效果良好;相反地,逆势而行费力不说,而且往往劳而无功,穷忙活。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还有一句相反的话:英雄造时势。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扛不住大势,所谓“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只能顺势而为。就像-期间,如果投资房地产,肯定是暴利,身价过亿不难;而如果在才进入房地产,想复制前十年的辉煌很难,能不赔钱就不错了。差别在哪儿呢?形势变了,个人在形势面前是渺小的。

评书、历史演义小说中说客游说一个人的时候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通常只有俊杰才能做到先知先觉,从微细的征兆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

能够看到趋势并做到因时而变的不是一般人,《楚辞渔父》中有如下文字: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只有圣人才能做到“与世推移”,顺势而作,不管沧浪的水清还是浊,都可以充分利用。

观书有感朱熹名人名言 篇4

2.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

3.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 活到老,学到老。

5.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6. 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7.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8. 思索,譬如穿井不懈,便得清水

9. 百学须先立志

10. 信犹五行之土,无定位,无成名,而水金木无不待是以生者

11. 学者先要会疑。朱熹

12.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4.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

15.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6.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朱熹·中庸集注)

17.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9. 观书亦须从头循序而进,可以浅深难易有所取舍,自然意味详密。

20. 读书须是遍布周满。某尝以为宁详毋略,宁不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

21.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22.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23. 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24. 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5. 礼即理也。

26. 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27.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28.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29.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观书有感 教案 篇5

一、谈话导入,简介诗人。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静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这些指导我们学习的至理名言都是出自一个人的言论,那就是朱熹(出示)。出示:朱熹简介。

二、初读古诗

过渡:朱熹堪称勤奋读书的典范,不光读,还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在一个池塘边看书,眼前的一塘清水引发了他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两首《观书有感》。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一首。

1、朱熹说过:“凡读书,需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谁能口齿清楚、准确地读?

2、诗只有有了节奏,才能给人美的感受,谁能读出节奏来?

3、诗要读出感情读出韵味来,当我们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体会到诗的意境后自然而然就会了。

三、理解诗意。

1、明“诗眼”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到现在,你知道在这首诗里作者描绘的是什么?半亩的方塘。

(2)一个怎样的方塘,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清

2、细体会

浏览全诗,从哪里可以看出半亩方塘的“清”呢? 出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1)一鉴开 理解“鉴”,镜子。

理解“一鉴开”:古人以铜为镜,不用时,用软布把镜面遮住。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这就是一鉴开。谁来说说第一句话的意思? 这面打开的镜子里有什么?

(2)理解“徘徊”?当微风拂过水面,这些景物仿佛活了起来,这是怎样一幅奇妙的景象呢?请看大屏幕。谁来描绘一下这一幅画面? 老师也看到了一幅画面,出示诗。配乐朗诵。

我们刚才描绘的来回移动是诗中哪个词的意思?(徘徊)(3)天光云影共徘徊(来回移动,也可理解成闪耀浮动)

(4)此情此景,令朱熹思绪万千:他在思考:出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谁来说说朱熹在想什么?(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渠:方塘。如许:这样 为:因为

(5)朱熹他明白了方塘之水如此清澈的原因:出示填空方塘如此清澈,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呀!

3、会哲理

(1)这汩汩流淌的源头活水令朱熹再一次思绪万千,他由方塘又想到了什么?出示插图(想到了读书),这读书和这方塘有什么联系呢?(2)学生各抒己见。

(3)此时此刻,这半亩方塘在朱熹眼里已不再是一个小池塘,而是指人的心智呀。板书心智。

(4)同学们,朱熹真不愧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他用鲜明的形象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把深刻的读书哲理巧妙地藏在写景之中,表面上是写方塘之清,其实暗喻了心智之明,源头活水暗喻了读书学习,水的清澈透明暗喻了心智的睿智豁达,所以这不是一首写景诗,而是一首哲理诗。这种借景喻理的写作方法使得朱熹的这首《观书有感》脍炙人口,千年不衰。同学们,这个时候请你再来读这首诗,你能读出韵味来吗?练一练。指明3人读。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意味隽永的哲理诗熟记于心吧。

(5)赏析哲理诗的方法:入乎其内感受,出乎其外分析。刚才我们的读书过程就是入乎其内感受,要深入透彻地理解哲理诗还要找到诗与生活的共同点,跳出原诗之外来联系生活、学习分析其哲理。

(7)朱熹的诗那么含蓄,这不仅是景,更是一种理,一景一理,融合的那么巧妙,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配乐读。(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这就叫读出韵味。)

(8)记住这个赏析哲理诗的秘诀,读。

四、适度拓展。

哲理诗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现象,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其实,象《观书有感》这样精彩的哲理诗还有很多,出示句。选择填空。

今天我们做了一回哲人,在哲理诗的花丛里留恋往返,我们认识了它的深沉、认识了它的含蓄,更收获了我们一生的启迪。当今世界,社会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即使你已经拥有很多的知识,如果停止不前,不再补充新的知识,也会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记住: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希望大家向朱熹一样,勤于读书,善于思考,让自己才思不绝,思想永远活泼。板书设计: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 清澈透明 ← 源头活水(写景)

观书有感 篇6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庆元二年(11),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观书有感精选 篇7

“生命是一把弓,那弓弦是梦想。”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好好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生命是奋斗,是贡献,更是有勇气的去面对生活!

生命是宝贵的。比如:飞蛾被我们抓住了,但它没有放弃,努力的鼓动双翅想逃出去,连小小的昆虫都懂得珍惜生命,何况是我们人呢?比如:香瓜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虽然它知道自己仅仅只能够活几天,但就是因为这样,使它好好地珍惜生命,再比如杏林子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这一声声沉稳而有力的心跳,给我们极大的震撼。这所有的事例都告诉我们: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可以为国家做出更大得贡献,但也可以白白地浪费生命,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就不会有第二次,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生命。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多少,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是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不仅要珍惜生命,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生命能够发出最强的光和热,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观书有感》扩写 篇8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扩写:

有一座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面镜子一样被打开,远远的看,广阔的水面像玻璃一样平静,水面上,波光粼粼,碧波荡漾,显得十分的安。

近处看,一无杂质的水面上,清澈的可以一眼望到底,水中鱼儿游动的身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你看,它们有的互相撞击,有的互相追逐嬉戏,有的漫无目的的游着,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点缀着这条白玉带。

阵阵徐徐的风吹来,水面上的一道道的波纹缓缓的移动着,好像一个老人在慢慢的蹒跚在平平的路上。

天空中变化万千的浮云与五光十色的光彩,在“垂柳夹岸水平铺”的水面上倒映着它们的影子,清晰而精致,似水彩画一般。在水面上慢慢的晃动着。

高中作文-观书有感 篇9

贾汪中学二(7)尤珊

径直走入最喜欢的那家书店“幽馨阁”,每次走进这里,心情都是极低沉的,这次也不例外。

数学竞赛的试卷发下来了,那鲜红的印在上面的是“74”的字样,目光流转,血红的叉号渐渐模糊了视线,试卷被我紧握着。回想起这一个月,伴着晨曦与月光、不分昼夜的学习,竟换来了这样的结果。耳边充斥着喧嚷、嘈杂的声音:有嘲笑、有同情、有喜悦、有悲愤„„而此时的我蜷缩在角落里,跌作一团,无力再站起。这是我所始料未及的。

我慢慢地站起,伸出手,去拉我的书包,而书包此时也像个怄气的孩子,迟迟不肯让我牵动它的手。一次、两次„„终于,我集结全身力气,抓住了它,快步跑离教室,漫无目的的游离在大街上,不知不觉走到了“幽馨阁”,那满架的书像是一张魔力网,深深的控制了我。此时我的思想、我的灵魂附着在它们上面,但我却依旧忘不了那张试卷,那一切的一切。我轻轻抚过这些书,抽出来《简爱》,继续上次那行到一半的旅程。突然,一句话映入我的眼球“是的,我卑微,我弱小,但我决不妥协。”是啊,此时的我不正是因为那张鲜红的试卷而自卑,而趋向妥协吗?读到此,我释然了,其实人生就像行路,当走到同一条泥泞小路上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会抱怨它的泥泞,抱怨它让他们的鞋子沾满了污泥。而同样是这条路,有些人会嬉戏、调侃,认为这条路上充满了风景,踏上它,让人感觉自然渐渐逼临„„

思及此,我找出那张皱缩在一角的试卷,尽管再怎样轻柔的摊开它,也改变不了它那已经负上了的无论如何也磨灭不了的伤。我将错题一题一题地翻看、分析,终于由满脸疑云变为眉角舒展。

人生亦如剥洋葱,总有一片会让自己流泪。而那片让自己流泪的洋葱亦有其异同,挫折不是问题,关键是心态。

现在,我已经走在了高三的路上,以后一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试卷,这些都是我必须要面对的。即便我再卑微,再弱小,但我决不会去妥协。海浪不回避礁石的撞击,才能得以壮观;人生不拒绝遗憾的存在,才能得以明达。

《观书有感》教学反思 篇10

我突发奇想,干脆根据这首诗出6套练案,上课时各组根据我出的题目自己交流、学习、汇报。于是,居然没有在乎才凌晨4点,披衣下床一口气用信签纸出了6张练案。今天上课时,从朱熹的读书名言入手,了解作者、解题、初读全诗后,我便把那6张练案分别发给6个小组。各个组都热烈地讨论、答题,当然因为毕竟只有一张答题纸,所以各组都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不参与讨论交流。巡视时,我就发现因为没有按照解题完先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画面意境的程序进行学习,很多小组完成练案有一定的难度,我只好不停地启发他们。

后来孩子们在汇报时,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计划,在理解古诗时就有点机械,孩子们根本没法深入的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倾听的效果不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相关的练案,没法静下心来思考汇报者是否回答正确,还是否需要补充。今天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这样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不能丢。

1、介绍作者和古诗写作背景;

2、重视对古诗题目的解读;

3、反复诵读古诗(正确的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等);

4、解决字词的理解时不仅要问孩子们读懂了哪些词语,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如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词典、结合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等);

上一篇:父母对我真挚的爱作文下一篇:电厂节能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