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背景下的学校(精选3篇)
新一轮高考改革重在与时俱进,去弊从新,培养有学识,更有才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此,在现存高考考试制度基础上,保留语数外三科总分不变,但英语一年两考,并选择最高一次分数录入高考分数。从物化生、政史地六科中任选三科,打破传统的文理分科,并采用合格考和等级考的方式,分层处理选择不同科目学生的学习难易度。此外,学生的分数只是被高校录取衡量的一部分,还有综合素质评价,这样的新高考模式,让曾经为了高分不断刷题,日夜不分熬时间死记知识点的学生略显被动,他们幻想经过高考两天“一战成名”的美梦破碎了,因为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之中,需要高中三年社会实践的不断更新,此时,高考不是拼分数,而是拼分数和能力!
新高考航行的转向不仅让部分死读书的学生尴尬,不知所措,更让墨守成规,不知更新教学内容、方法的老师陷入教学的沼泽之中。新一轮高考制度的变化驱动教与学的变化,教师为适应高考新模式,需要做出教学安排的变化,因为高
一、高二和高三学生面临的学习内容侧重点不同,如果还是一日既往的按照现行方式教学,那么学生为应对英语的分层考试,自选三科外的合格考试,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这样也不利于学生的高考成绩的最大化。所以,为合理分配学生应对不同时间点的考试,为寻求学生高考成绩的最优化,我们老师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分层整合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然而,学生也要跟随新一轮高考的脚步,必须重视参与校外校内的各种活动,并以得当的方式保留,上传到教育部门的相关网络平台上,在日常学习中合理分配自我时间,积极主动的自我探索,找到自己擅长的部分,以更好的进行选课,为日后的职业生涯做出尽可能的规划。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我们必须做出行之有效的一系列的改变。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赢得高考成绩的最大化,我们要进行“包干到户”的辅导,实行个别辅导的承担制,这个辅导要具体分层,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老师的水平,来进行分层,不能简单的分人给老师。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同,老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式不同,学校应该综合考虑,让同班老师或者不同班的老师辅导偏科的学生,标准只有一个——这个老师能教好这个学生,并这个老师有这个精力,那么就可以指派这个老师去辅导,而不是拘泥于是不是本班老师。当然,需要学校做出相应的思想疏导。要让这个极度偏科的学生付出相应的辅导费用,或者做出“游戏规则”,即如果老师辅导的这个临界生,这个极度偏科的学生,最终考上了本科,应该给予这个辅导老师相应的高考奖励。分层辅导,是为了人尽其才,让适合单科辅导的老师去教需要他发挥余热的学生。
教学的辅导,归根究底是考验教师 教学的专业能力。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我们要制定分层计划,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培养当成一个阶段的任务,一个阶段结束,培养计划也就终端了。这样割裂的阶段培养计划,其实,相当于没有在培养,就像是中午吃饱了饭,中间又饿了一个星期,再去吃饭,这无异于没有吃饭,结果还是饿肚子。老师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分为教师入校——高一阶段——高二阶段——高三阶段——结业这样5个阶段,这是整体而言。对于培养内容,主要从教师的教学能力(背书能力、粉笔字书写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高考试卷做题能力)、教师的心里疏导(定期开展心理疏导课程,例如幸福教育课程,减压排压课程、美好家庭生活课程等)和教师的课外阅读(一个人的阅读是兴趣,两个人的阅读是休闲,三个人的阅读就是生活,当我们的学校能够要求并提供给老师一个阅读方向,这样有一些在生活中处于阅读与不阅读中间的老师也就转化为阅读派)能,这3个方面,或许不是一个优秀老师的全部,但是起码是引导老师在走向更好的明天。
所谓的有效信息的分层量化,其实就是教学内容要分层,例如语文而言,不能从高一到高三都是相似的教学内容,高一阶段重在参与、阅读,高二阶段重在读写、感悟,高三再去做题,这样会不会更好呢?内容方式都要有一个分层,还要切实制定量化指标,例如高一阅读,读多少东西,学校可以统一制定,最后为检测提高,可以以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来提倡全校阅读。于教学内容而言,分层量化就是有阶梯的推进;对于教师培养而言,就是要有一系列的分层计划。
当信息如海啸般一涌而来,或者如溪水一般缓缓流淌,作为教师,我们似乎都不能感知到它的作用,更无法做到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其实就是信息的流转,升华,希望我们能把信息融会贯通,汇成一条绵延的长江。
杨芳
一、课程建设出了什么问题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 以及课程实施有很大关系。过去的教育变革, 较多聚焦在课程实施上, 尤其聚焦在核心课程, 也同时是考试课程的实施上, 进而窄化了学习。这种学习生态环境所塑造的人, 一定善于考试, 而且也因为考试规定, 学生脑子里有预设问题的答案, 思维标准化了。尽管我们在国际学业测验中有很好的成绩, 而欧美也都到中国来考察学习基础教育的经验。然而我们自己要看到, 这个成绩的取得有预设条件, 而且付出了代价。
一者, 学习内容被精简了。应试教育表现为集中精力, 规定模式, 学习几门课程, 内容窄化。二者, 这种学习, 分分计较, 不是比拼谁会学习, 而是看比赛谁能不丢分, 于是学生思维逐步僵化。三者, 我们动员了全社会人员参与, 家庭教育投入高昂, 消耗了学生全部精力, 以过苛的管理和过度学习, 而赢得学业优势。这还是暂时的, 一旦失去家长督促, 例如学生读了大学, 家长管得少了, 许多学生就放任自流, 不读书了。四者, 学生所学在社会职业选择中不具备优势, 学历只是入职的敲门砖。五者, 我们的教育平均成绩很好, 但是以“削峰填谷”获得的。为追求平均成绩的提高, 补差受到重视。我国教育的分化不突出, 可是对于高端学生的培养, 缺乏办法。许多实验学校或一中, 生源很好, 学生读书与其他学校一模一样, 考试也是统一的, 缺乏精英培养的措施。
在国际比较与自我反思中, 我们会发现, 未来教育改革紧紧盯着“上好课”, 让学生围绕考试的几门课取得好成绩, 不能解决中国教育现代化、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问题。实现教育转型, 要发力于制度改革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改革目标为什么达不成
20世纪末我国教育在前瞻中有所反思, 并且直接带来了21世纪初期启动的课程改革实验。那时, 最需要改变的是全国学生一张课表, 也就是学习内容单一、窄化的问题。为此, 国家设计了弹性的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 包括三类课程, 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预设了必修与选修模块。也就是说, 在规定的课程里, 还区分学习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的学习, 实现的条件是学生自选。
从本质上看, 这次改革所要增加的是自主性, 探索建立分权管理机制。校长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实现办学特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内容和层次的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从2001年义务教育启动实验, 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可以说, 这次改革路途很坎坷, 有不同的声音, 而且许多最初的设想没有实现。在课程建设的区域和校本规划、完善体系, 以及实现学习的选择性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学校“一张课表”的问题, 依旧存在。
在启动本次新高考制度改革中, 我们也需要分析之前课程改革目标失落的原因。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 高考“按分取人”的机制没有变化。在这个体制下, 学生不可能有自主性学习和课程内容的自选权。这个问题横亘在这儿, 基础教育内部无法破局。
其二, 国家课程计划是满量的, 也就是说, 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 以及要求增加的各种专题教育, 已经把课表塞满了。我们在发布课程计划时, 发觉在课表里一些规定内容进不去了。其实, 做课程计划的人也知道, 学校没有可能再自主安排, 可是按照国家规定, 学校教育还不能缺少这个内容。这个难题只能下移。我们给了学校自主建设课程的权利, 却没有给学校自主实施的可能。
其三, 校本课程数量的增加受到重视, 可是缺乏质量保证。我们增加课程自主性, 目的是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 特别要求增设的课程改变学科本位。于是, 这个阶段校本课程较多在音体美、科技、劳动技术等边缘学科开设。这些学科的母科都难以保持高质量, 也就意味着, 这些增开的课程也多为装饰性课程。你来看我有, 但说不上教得有质量。
其四, 学校课程开发缺乏专项经费和专业支持, 于是出现了注重课本化而轻视实施的问题。开设学校课程, 要有教学质量, 因而, 开发课程与实施课程要一并考虑, 否则就谈不上课程建设。此外, 开发课程需要的经费支持也是学校缺乏的。国外学校预设课程要报计划, 审批后要增加经费。我们还没有这个体制。
其五, 在没有学习选择性的环境里, 新增课程只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在课程总量增加后, 我们需要后续跟进的是学习的选择性, 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等。目前, 这样的机制和配套都不足。
三、深化课程改革, 如何做
新高考制度改革, 一个突出的变点就是选课走班。所谓“六选三”, 是在历史、地理、政治、生物、物理、化学六门课程里, 任选三门参加高校招生考试。这个变点的意义在于, 给固定化的高考增加了选择性。选科的背后是选课。选课的背后是什么?是要有预设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重谈一下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1. 建立学科课程群
按照传统思维, 一位教师教一门课。其实, 在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之后, 也就存在了学生的学科课程学习的不同需要。至少存在学习层次、学习内容两方面的差异化需求。举例来说, 语文课上目前大家集体学习一本书, 是国编教材。可是, 在学习中客观存在分层, 即学困生与学优生, 以及一般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要给予不同的教学服务。从课程角度看, 我们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这样, 分层课程就产生了。当然, 要补充说明一点, 我们不主张进行分班的分层教学, 区分学生的差异, 造成一部分学生的挫败感。另外, 语文学科的内容很多, 有人把名著开成一门课, 就出现了红学课、《论语》课, 《孟子》课等。未来要出现学科课程群。就是一门课, 拓展出配套课程, 供学生选择性学习。就课程建设而言, 这种课程发展的余地很大, 也是课程建设最容易突破的地方。
2. 学校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要基于学生需求
目前强调课程建设, 很容易导致校长、教师替学生做主的现象。我以为你要学习什么, 要增加什么, 我就开发出一门课, 然后规定所有学生都要学习。这不是我们鼓励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最终要服务于因材施教。
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效的过程, 需要基于区域指导, 围绕办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实现进行规划。然后, 动员本校教师全员参与, 争取把学校原有的文化建设和课程实施中的优势进行拓展和优化, 并且吸纳社会优质资源, 拓展学校课程。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的课程建设并不是为了追求课程的总量, 而是希望实现课程实施的高质量。课程设计要争取实现课程的优化。
我的意思是, 开课多未必是好事, 我们应该基于社会需求和学校发展, 设计出优化的课程建设方案。满足学生需要, 提高课程质量, 才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
课程建设的重点在课程实施, 而不在课程开发。未来要强调课程开发, 把这两者反转过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把国家课程开齐, 保证课时, 并且追求高质量。在实现这个基础目标之后, 我们要追求高级发展目标, 也就是有丰富的备选课程, 供学生选择学习。
3. 学校课程建设要综合考虑多个要素
学校课程建设要考虑社会发展需要、学生职业生涯目标、学校办学优势与发展目标等多个要素。
关键词:新高考,实验复习,新策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都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实验题是2010年广东省新高考理科综合化学的典型题型之一, 高考题出现大量将化学实验与各大模块的知识融合。命题素材课内课外相互融合, 研究手段定性定量, 实验方法验证探究、不断提升。我们在高考复习中要获得成功, 必须研究高考化学实验的新创意, 把握高考化学实验命题方向, 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复习的新策略, 创设开放型实验情境, 进行实验的变式训练, 切实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就有可能大大地提升复习效率。
一、2010年广东高考理综化学中实验部分的分析
(一) 考试说明的变化
2010年广东化学高考考试形式的变化是最大的, 导致试卷结构、题量、内容比例等一系列变化。考试时间单科由120分钟减至50分钟左右;题量由27题变为12题, 取消选做题;不定项选择改为双选;内容范围基本不变, 但结构选修不考, 有机选修改为必考, 难度大大降低。2009年的规定“容易题、中等难度题与难题的比例约为3:5:2”。2010则为“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较难题, 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上述表反映出2010年化学实验部分与2009年的比例无多大的变化, 试题高考模式巨变, 但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 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基本思路是不变的, 一直重视实验、重视学科知识应用。
(二) 2010年高考实验题的分析。
1.考查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基本操作
内容主要有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等。
(2010广东理综卷) 22.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液体分层, 下层呈无色
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 后溶解
C实验Ⅲ: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 饱和Cu 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解析:CCl4的密度比水大, 下层呈紫红色, 故A错;Al (OH) 3沉淀不能溶解于弱碱氨水中, 故B错;实验Ⅲ生产的血红色的Fe (SCN) 3溶液, 故C正确;Ca O有一定的吸水性, 能使饱和溶液中的水减少, 有晶体析出, 故D正确。答案:CD
2.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
(2010广东理综卷) 32 (16分)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以β-锂辉石 (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 O2) 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 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 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
(1) 步骤Ⅰ前, β-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__。
(2) 步骤Ⅰ中, 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 还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 需在搅拌下加入___ (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 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 沉淀部分杂质离子, 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3) 步骤Ⅱ中, 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 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__。 (4) 步骤Ⅲ中,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 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__。
解析: (1) 粉碎可以增大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
(2) 要增大溶液的PH, 只能加入石灰石。
(3) H2O2可以将Fe2+氧化为Fe3+, 石灰乳和Na2CO3使得Fe3+、Mg2+、Ca2+沉淀。
(4) 步骤Ⅲ生成的沉淀是Li2CO3, 离子方程式为:2Li++CO32-=Li2CO3↓
(5) 母液中的溶质是Na OH、Na2SO4, 可以回收Na OH。
答案: (1) 加快反应速率 (2) 石灰石 (3) Fe3+、Mg2+、Ca2+% (4) 2Li++CO32-=Li2CO3↓% (5) Na OH。
从题可知, 它考查的知识属于立足课本的核心知识, 考查的内容除涉及规范操作等内容外, 更多强调了对开放性实验方案的评价, 它的思维能力既在正向考查也在逆向考查, 实验结论不但要能定性描述也要会定量处理, 这对考生的思维深、广度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考中涉及的物质的检验在一般条件的中学实验室都很容易实现。此类题目的考查重点是基础知识的灵活调用以及思维的科学性、严谨性。
3.物质的检验、实验设计。
(2010广东理综卷) 33. (16分)
某科研小组用Mn 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 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 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 请完成SO2与过量Na 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 OH=___。 (2) 反应Cl2+Na2SO3+2Na OH=2Na 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是___。 (3) 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 吸收液 (强碱性) 中肯定存在Cl-、OH-和SO42-。请设计实验, 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 (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
(1)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 O-;假设3:___。
(2)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 L·L-1H2SO4、1moL·L-1Na OH、0.01mol L-1KMn 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 (1) Na OH过量, 故生成的是正盐:SO2+2Na OH=Na2SO3+H2O。
(2) S元素的价态从+4→+6, 失去电子做表现还原性, 故还原剂为Na2SO3。
(3) (1) 很明显, 假设3两种离子都存在。
(2) 加入硫酸的试管, 若存在SO32-、Cl O-, 分别生成了H2SO3和HCl O;在A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若先变红后褪色, 证明有Cl O-, 否则无;在B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 O4溶液, 若紫红色褪去, 证明有SO32-, 否则无。
答案: (1) Na2SO3+H2O (2) Na2SO3 (3) (1) SO32-、Cl O-都存在 (2)
此题要明白实验的题目是什么、设问方式、实验 (或操作) 的目的, 填充假设1或假设2, 补充验证实验步骤或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实验报告操作 (或方案) 有什么优缺点?对教材中的实验现象的异常或实验结论的准确与否或操作步骤是否合理, 提出疑问或假设或猜想。通过资料或实验验证, 证明疑问或假设或猜想的正确与否, 先通过对比找出实验的不同之处 (操作步骤、现象等) , 然后揭示实验现象的本质, 再从本质上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掌握实验探究、观察、资料分析、调查活动等基本方法, 有意识地从知识环节提出猜想和假设, 明确探究的方向。
三、化学实验复习的新策略
(一) 依纲紧靠本, 把握复习方向
新大纲在能力要求上则表述为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把握实验复习的方向, 有效提高实验复习的针对性。复习中要紧扣《考试说明》和中学化学教材, 加强综合能力训练。以课本和考纲为依据, 准确把握复习范围, 避免无原则地拓宽和加深, 尤其应注意对教辅资料的内容要合理取舍。回归基本实验操作、回归教材典型实验。依纲靠本、注重基础, 即要紧抓考纲和书本,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尤其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编撰实验新题, 启动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综合意识和开放思维。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弄清每个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步骤和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 探究性实验既重视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 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和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 形成实验的知识网络系统
要立足基础, 重视教材, 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建一个较为牢固的知识网络体系, 根据学生实情组织教学复习, 活化基础, 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 推陈出新, 将典型题型适时反复强化练习, 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 联系教材, 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 讲究方法, 归纳技巧, 进一步体会高考命题思路, 调节复习大方向。实验复习中, 在强调重点、强调探究实验的探究功能的同时, 对实验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实验技能加以系统疏理与构建并与必修模块、有机化学模块、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作好有机衔接。高考化学实验题是对学生实验的理性认识的考查, 即考查学生在实验情景中如何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 在实验情况下回答有关问题。因此, 抓好基础, 弄懂吃透课本, 做到熟能生巧。
(三) 整合实验, 提升实验复习效率
1.注重细节, 培养思维。
高考实验大量关注了实验细节, 关注操作真实性。为此我们应激活思维, 强化定时训练, 提高应试能力精心选题, 高度重视高考题的研究, 避免在最后的总复习时只搞题海战, 不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和解题过程, 不会分析评判自己解题方法的优劣, 不善于找出和纠正自己的差错, 导致获得的知识系统性和结构性差, 复习效率低下, 简单机械地进行大量重复练习;要学会反思和总结, 注重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定时训练,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灵活运用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解决学生的审题不仔细、表达不完整不准确、化学用语不规范、答题不合要求等问题
2.加强表达语言文字的规范。
表达要有科学性和逻辑性, 强化常见问题如气密性检查、PH试纸的使用、沉淀的洗涤、过量的判断、仪器 (沉淀) 洗涤干净的标志、分液漏斗的放液、萃取剂的选择、常见阴阳离子检验、气体验纯、滴定管的排空、气体的收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的描述等简答能力的训练, 力求答题学科化、规范化。加强对教材上的概念、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阅读理解及模仿;在某些关键字的理解及运用上, 要引导学生建立语言表达模式, 训练迅速阅读和理解试验题目的能力, 把题目看懂。要注意实验细节, 要严谨、仔细地审题。答题时要留意一些限定条件、答题方式、实验条件、仪器试剂。强化学生对教材中的某些实验数据、图表的认识和理解, 选择相类似问题强化训练。审题、答题规范、应试技巧应细化、具体化, 渗透在平时的每一次作业、考试之中, 应长期坚持不懈地狠抓和落实。
3.培养探究实验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多找机会做实验, 注意多观察实验仪器的形状, 了解各部分实验仪器的用途, 以及各部分仪器是如何进行连接的。加强环保意识, 掌握化学常见实验的规范操作。如溶解、搅拌、过滤、沉淀、分液、洗涤、灼烧、溶液转移、离子检验、重结晶等。混合体系的实验, 注意组分之间存在的相互干扰及消除这些干扰的方法, 以及混合组分中各组分的分离问题。混合物物质检验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分离实验方案设计, 物质制备实验方案设计, 化学反应原理实验方案设计, 对比找出实验的操作步骤、现象等, 然后揭示实验现象的本质, 再从本质上设计相应的实验来验证。利用物质的鉴别及分离与提纯、物质的制备、物质组成测定、物质结构分析、环境污染的防治等化学具体问题, 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理解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 能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四) 积极开展情境教学
在化学实验的复习上开展情境教学,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发展学生思维, 促进知识迁移, 培养科学素养等上位教学功能, 重视创设情境的真实性, 重视选择真实世界中的情境事例, 能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应用方式的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似真的活动中, 通过观察、猜想、探究来解决问题, 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迁移, 形成科学的思维与方法, 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要强化宏观情境素材的设计, 以促进情境素材的全程性和发展性, 形成明确的主线, 让学生能有清晰的情境探究主线, 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情境素材作为知识获得过程的载体作用或支撑作用。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探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亓永英, 许嘉驰.化学支架式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6, (12) :131-132.
[2]陈思静.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教学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新高考下背景下的学校】推荐阅读:
新高考背景下物理05-26
新高考背景下升学途径09-16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0-27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与学06-30
双减背景下的心得体会09-15
双创背景下的实践教学12-03
小学教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感受11-09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究10-08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10-12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下的背景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