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4-10-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1

一、通过这几个月我的观察,发现在宿舍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生不按时作息。上网、大扑克下棋、玩游戏机的现象屡屡发生,缺乏充足的睡眠保障,影响学生白天上课时的精力集中和学习效率

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乱泼脏水,多人共用一套餐具吃饭,乱用别人被褥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缺乏必要的约束激励机制。学生在宿舍里懒散成性,不愿打扫公共卫生;拉帮结派,欺负小同学;顺手牵羊,偷拿别人东西等等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比较严重。

种种问题的发生,败坏了校风、校纪,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加大了政教处、班主任的管理难度,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二、做法

热爱学生,做好服务。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到了日常宿舍管理中,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莫怪人心冷,将心来比心,当你把一颗火热的心捧给学生的时候,你才能获得他们的爱戴和尊敬。有同学生病了,捧上一杯热水;天冷了,提醒同学们夜里上厕所要穿好;大冷天学生在宿舍里洗头,提醒一句别感冒了;下雪了,亲自拿扫帚把积雪清扫干净;同学们遇到困难了,及时帮一吧。从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近了,宿舍管理员的工作也就好作了。

严格纪律,规范管理。从前,学生晚上偷偷溜出去上网吧的比较多,学校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治理的效果并不理想。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宿舍文化,宿舍管理

随着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的“三进”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教学中学分制的推进, 班级作为学生管理单位的作用逐步淡化, 宿舍则成为当下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宿舍是学生融学习、生活、娱乐、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场所, 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宿舍文化建设, 将直接影响着高校校风、学风建设和大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笔者结合工作经验及在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开展的相关调查, 对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消除不良文化, 建构和谐宿舍文化的对策等3方面进行论述。

一、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

大学生宿舍文化是指在高等学校的校园环境中, 在长期的宿舍活动中形成的, 以大学生为主体, 以宿舍及其周围场所为主要载体, 以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大学生共创共享的群体文化。它包括宿舍区的室内设施、整体布局、卫生状况、规章制度, 成员人际关系、道德水准、学识智能、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风格、生活习俗等。宿舍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向心力、驱动力,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由于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发展和完成的时期, 因而宿舍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

二、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存在的普遍不

在厘清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概念后, 我们认识到宿舍文化是通过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宿舍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发生认同, 在高层次上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因此高校宿舍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育人作用。但目前大学生宿舍文化中存在不少不良现象, 这些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如下:

(一) 宿舍卫生清洁工作流于形式

根据笔者对大学生宿舍情况的调研, 发现从卫生打扫情况看, 其频率并不高, 很多宿舍选择在学校检查时突击打扫宿舍卫生。其中大学一年级学生宿舍打扫卫生频率最高, 越到高年级则呈现频率越低的尴尬现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许多高校认为高校的文化活动与学风建设主要是在宿舍以外的区域进行, 学生宿舍的功能就是提供学生住宿与生活。这种认识上的偏颇, 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对宿舍文化建设不重视从而导致在指导思想、工作安排、学风引导等多个方面弱化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很多高校对于宿舍文化建设局限于环境卫生检查等表层工作, 宿舍文化建设难见特色和成效。而且过分强调卫生情况对于领导检查的作用, 还导致了学生对定期打扫卫生能带来的大学生宿舍文化良好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陶冶功能等的忽视, 导致越到高年级宿舍卫生越糟糕的情况发生。

(二) 无节制、不合理的网络生活对学生影响甚大

随着计算机等网络工具进入到大学生宿舍, 网络文化逐渐盛行。这种开放、多元、隐匿的交流方式正在改变着大学生宿舍内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网络走进大学生宿舍后, 大学生即便是足不出户, 也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但同时, 网络文化良莠不齐, 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 必将对优秀宿舍文化的建设产生负面影响。调查发现,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网络所吸引, 沉迷于上网, 无节制、不健康的网络生活, 不仅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直接影响了学生正常学业的进行。

(三) 大学生宿舍中存在不良人际关系

除了对宿舍文化进行了横截面的解析后, 笔者还从年级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 年级越高, 对宿舍的人际关系满意度越高。大一的学生刚来到崭新的大学环境中时, 不同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人际交往间的冲突与磨合。其原因在于大学宿舍成员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 有着不同的经历, 都是具有独特性的个体。他们在生活习惯、个性心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是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诱因。而且部分大学生人际认知的偏差及人际交往技能的缺失亦是宿舍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之一。宿舍中不良的人际关系将产生引发宿舍成员的心理适应障碍、削弱学习积极性、降低集体荣誉感等等负面影响。

三、消除不良文化, 建构和谐宿舍文化的对策

(一) 重视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全方位开展工作

长期以来, 许多高校过多地强调宿舍管理的控制功能以及改善生活、学习条件的物质功能, 忽视学生宿舍文化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看作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把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等同于卫生检查工作的开展, 从而使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局限在很浅显的层次上, 无形中把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与学校的整体校园文化建设割裂开来, 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宿舍文化功能的发挥。这实质上是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没有全面、确认识的表现。特别是在后勤社会化条件下, 宿舍管理部门则注重“管”, 而忽视“教”。部分从事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也觉得大学生宿舍文化对学生的教育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 根本原因是对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的规律研究不够, 缺乏正确的认识, 从而也就不能按照大学生宿舍文化的内在要求去搞好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

(二) 丰富校园网学习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通过对学生上网内容进行分析, 发现存在大学校园信息化程度远未达到大学生期望值的问题, 因此校园网对大学的吸引力较弱。因此如果高校相应丰富校园网络教育资源, 如及时推出针对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网络教育资源, 就可以增强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对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有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作用, 从而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认知, 提高人际交往技能

为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宿舍人际关系, 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认知, 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可开展的措施有在课程设置中, 加强有关大学生人际关系知识的教学, 通过对学生进行有计划与针对性的教学, 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理论, 纠正在人际关系认知上的偏差, 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各种技能;由于人际关系问题已成为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因此通过心理咨询机构通过讲座等形式开展, 专项服务, 使得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个性问题得到有针对性的解决;改善宿舍管理, 积极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各项活动, 通过参与活动, 增强宿舍内成员的凝聚力, 使宿舍内成员形成对宿舍的归属感;最后, 宿舍管理应深入宿舍内部, 辅导员应深入了解宿舍内人际关系的状况, 发现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

四、总结

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清宿舍文化的内涵和功能, 坚定宿舍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明确宿舍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 掌握指导宿舍文化建设的科学方法。积极推进优秀宿舍文化的创建, 消除各种不良宿舍文化现象, 推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冯美红.大学生宿舍不良人际关系的个案研究[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08 (29) .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宿舍网瘾 成因 对策

网络科技的飞快发展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学会交流以及收集信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自控能力差,而网络以其丰富的资源使一些大学生沉迷其中,形成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本文将从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入手,进行认真调查,着重分析导致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的原因,指出其危害性,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大学生宿舍文化的构建提供一点参考。

一、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网络的推广与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大学生网络成瘾宿舍化已成为当代大学教育中严峻问题,并日益严重,令人堪忧。据权威研究表明,目前学业中断的大学生中,有80%是网络成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社会转型导致大学生的成长环境缺少沟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传统农业社会的格局已经彻底改变,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长时间处于为生活操劳的状态当中,为了事业而忽视家庭的状况很常见,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与情感沟通。这样,就会导致子女主动去寻求一种较好地方式来实现情感的沟通,而这种方式无疑就是通过网络来达成,网络的虚拟性使孩子们可以无所顾虑地倾诉内在的情感,并找到共识与理解。在进入大学学习之后,自然而然地将这种生活方式带入大学宿舍当中,并具有扩散性,导致宿舍网络成瘾的恶性循环。

(二)强大的媒体资源成为吸引大学生的重要动因

对于大学生来说,刚刚接触网络仅仅是为了寻求一些适合自己的资源。比如搜集论文资料,与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观看一些影视作品,或者浏览新闻等等。慢慢地,对电脑的功能和使用做到熟练掌握之后,意识到网络的强大效能,不仅仅局限于收集资料与信息交流。在广阔的网络空间中,能利用的资源可谓超出想象,而根据笔者在宿舍网瘾的调查中发现,网络游戏是其中突出方面,大学生由于课余时间及其充分,就为宿舍内部形成三五成群玩游戏提供了时间基础,从而导致宿舍网瘾。

(三)缺乏自控能力是大学生宿舍成瘾的内在原因

与高中时期的学习状况相比较而言,大学生活给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感觉就是课程学习比较宽松、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也比较松懈,即是“没什么事做,也没有专人来管理”,对于当前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在中学时代基本上实行的应试教育,致使除知识以外的素质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特别是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如何开展自学、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方面的素质,也就是因为这些素质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宿舍网瘾的比例远远大于中学生宿舍网瘾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对宿舍网瘾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因为缺少了家庭与学校的监督,学习压力不大,网络很发达,上网也比较自由,逐渐地控制不住自己然后就成瘾了。

二、大学生宿舍成瘾的危害性

大学生宿舍网络成瘾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成瘾、QQ聊天成瘾、网络爱情成瘾、网络观看影视节目甚至淫秽影视成瘾等等,这些情况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更有甚者,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交往的障碍,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构成直接威胁。具体的危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弱化了大学生宿舍成员的理想信念追求

通过上网笔者发现,网络对于每一位使用者来说,不单单是一个信息储备库,也是一个垃圾信息场。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假如我们缺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极有可能走向网络利用的方面,不能正确利用网络功能来获得人生的发展,而是出于好奇去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是违法的网页,久而久之就使大学生的对自身的人生价值产生极大的危害。特别是大学生宿舍成员在网络成瘾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识,更是强化了错误价值观的认同感,使他们整天迷恋于网络世界,弱化了宿舍成员的理想信念追求。

(二)淡化了大学生宿舍成员对学业的探索

由于长时间痴迷在网络世界中,消耗了大学生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上网的时间增加了,必然出现学习的时间减少的情况,精力也就不够了。据笔者调查发现,很多的大学生宿舍,基本上都是凌晨一两点才熄灯休息,然后就是第二天早上一二节逃课,即使不逃课,也是为了应付点名,在课堂上睡觉,长此以往,成绩必然下降。权威信息显示,大学生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中,有相当部分是和网瘾有密切关联的。

(三)阻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发展

由于在网络世界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和网络中虚拟的朋友交流或者畅游在虚拟的空间里,就必然导致与现实空间里的朋友交流时间的剧降,形成一种有悖于常规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出现了所谓的“单向度的人”。但是这种沟通交际方式的最大弊端就是无法给网络两端的使用者带来真正的情感满足,从而使其出现与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出现交流的障碍,也使得大学生的交际空间缩小,仅仅局限于本宿舍,但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来说,这是很不利的。

三、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对症下药,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和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引导大学生纠正沉迷于网络的不良状况。

(一)社会要深化对网络的规范化管理

政府要加大对网吧管理的力度,确保网吧经营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坚持取缔黑网吧,执行严格的网络监管制度。要做好净化网络的工作,加强对不健康网站的清理与处罚,同时,要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网络管理队伍,加大对网络硬件与软件的技术投入,确保对高校网络信息管理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为大学生输送科学、健康的信息。

(二)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我们要充分学习世界知名学府在防范宿舍网络成瘾的宝贵经验,把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进行正确引领,趋利避害。要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是获取知识的载体而非游戏和聊天的工具。同时,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吸引大学生参与到其中来,活动的开展要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比如校园艺术节、工商模拟市场、校园文化行等等,把大学生从虚拟网络中争取过来,并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自信和人际交往技巧,感受活动带来的愉悦与友谊。

(三)家庭要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自控力

网络是一个充满着各种文化观点的虚拟空间,对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讲,很难做到不沉迷其中,特别在整个宿舍都充满着一种沉迷网络的气氛的时候,更加是不能自拔。为此,对于家庭来说,必须要对大学生子女进行有效地引导,通过道德伦理教育与人生理想信念的感化,让其真正理解网络不仅是一种数字技术,还是伦理道德规范的阵地,自觉提高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从而树立自律意识,实现自控能力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魏晓慧,李晶才.大学生网瘾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6期

[2] 左冰,赵辉,韩雪莹.高校大学生寝室现存的问题及成因[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第11期

关于学生宿舍管理存在问题的汇报 篇4

为了加强学生宿舍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为同学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宿舍环境。学院学生自律委员会以及各院系生活部的干部从开学到现在一直对学生宿舍的卫生、吵闹、酗酒、使用高功率用电器、关灯、晚归等违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实行每天晚上干部值班及不定期对学生宿舍抽查、暗访,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学校领导明示指导,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据值班干部的登记,从10月26日到10月29日,各院系晚归的总人数有:

师范学院: 23人 机电工程系:13人 电子信息系:14人 旅游与经济系:10人 管理系:15人 艺术设计系:6人

合计:81人(具体见附表一)

二、根据10月27日晚上,抽查、暗访及同学的反映,各院系存在高功率用电器的宿舍的总数有:

(一)已收缴情况: 师范学院:1个 机电工程系:18个 电子信息系:4个 旅游与经济系2个 艺术设计系:0个 管理系:1个

暂时没有专业、院系记录的宿舍有:10个 合计:36个(具体见附表二)

(二)未收缴情况 师范学院:4个 机电工程系:6个 电子信息系:5个 旅游与经济系4个 管理系:4个 艺术设计系:0个

暂时没有专业、院系记录的宿舍有:4个 合计:27个(具体见附表二)

三、宿舍主要存在问题:

1、电费过高,与实际不符。

2、宿舍公物维修不及时。

公房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篇5

直管公房一般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机关所属的房产经营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公房,近年,县房管部门将在我镇范围内的部分直管公房产权移交给镇政府,由镇政府统一进行管理。直管公房的承租人大多数是城镇中低收入且无住房的家庭,加强直管公房的经营管理,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我镇公房租赁基本情况

我镇目前的公房主要集中在通元集镇和石泉集镇上,大都建成年份较久,使用期限长,房屋比较破旧。其中房屋破败严重,无法正常使用,空置废弃的有13处,合计面积约1500平方米(通元集镇4处,886平方米;石泉集镇9处,619平方米)。另外的29处房屋予以出租,面积4461平方米(其中通元集镇有20处,建筑面积约2616平方米;石泉集镇有9处,建筑面积约1845平方米)。

通元集镇出租的20处房屋中,用作自住的为4处,出租给19户家庭,租金收入每年2.77万元;用作厂房或者店面经商为16处,出租给16位个人或单位,租金收入每年15.1万元。石泉集镇出租的9处房屋中,用作自住的为3处,出租给12户家庭,租金收入每年9650元;用作店面经营的有6处,出租给9位个人或单位,租金收入每年8.395万元。

二、公房租赁中存在的提出问题

(一)缺乏政策依据,管理无序。

该部分房屋产权自从县房管部门移交到我镇后,我镇尚未出台针对该部分公房管理的规章文件,对承租的准入门槛、退出机制和如何确定承租人等事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公房租金未采取市场化运作,公房维修维护也不到位,公房管理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

(二)维护成本高,租不抵房。

我镇所属公房大都建成于上世纪70、80年代或者更早时间,使用超过了30年,房屋自然破败和人为损坏现象严重,大部分公房不同程度存在漏水、设施老化等现象,维修费用逐年增加,而租金低廉,又常年未予以调整,租金收取困难,连人工费用和维护成本都难以为继,房屋的维护管理跟不上,形成大量危房或者危险不确定、安全无保障的房屋。目前,用作住宿用途的公房这方面问题特别突出。

(三)改变房屋用途、转租等现象突出。

本来直管公房的功能是在于保障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而现有公房经常被有多处住房的人占据,或者改变房屋用途开厂开店,违章搭建,或者以市场租金标准转租牟利,使得真正有困难的人得不到住房安置保障,导致公房租金收益流入私人腰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加强公房管理的建议

(一)做好基础普查工作,进行动态管理。

要切实搞好基础数据清理普查工作,建立准确、全面、科学的公房基础数据库,为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依据。调查核实承租人的住房、收入、人口等相关情况,重新登记符合直管公房承租条件的承租人,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二)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条件。

针对我镇原有直管公房中自住性质的公房绝大多数存在房屋陈旧,设施老化,安全存在隐患的现状,住宅房屋又相对集中,并且在集镇的中心地带的特点,对照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我镇可以将原有成片的直管公房旧房危房统一拆除作为契机,加快周边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房屋维修改造,完善使用功能和配套设施。在改造中可以建造一定数量的租赁型保障房,统筹用于满足条件的保障家庭。

(三)实现直管公房和住房保障政策的快速对接。

结合我县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对原有租住直管公房的承租人中符合城镇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其住房通过发放住房租赁补贴的方式予以保障,条件成熟时也可给予实物配租,同时退回原承租的公房。

(四)建立制度,规范公房出租管理。

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处理规则和制裁方式,治理违规转让、转租、借用、强占公房的行为,同时,对于公房的租金管理、基本维修、准入退出机制,也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明确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一般情况下,对公房租赁采用公开招租的方式进行,提高操作透明度,租金收入、资金使用采取

“收支两条线”,纳入镇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监督管理。

农业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篇6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些年,我市做为农业市,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投入很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目前,全市拥有抗旱水源机电井5万眼,其中大井1万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40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一半,大大高于全省20%的水平。拥有喷灌、微滴灌设备8500台套,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7万亩。小型集蓄水池67个,库容1682万立方米。农业桥、涵、闸数量1145个,农田高低压线路265公里,水田防渗渠道7.9公里,逐步改善靠天吃饭局面,粮食产量稳定增长,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虽然我市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农业发达地区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保障体系还不健全。虽然加强了抗旱保收田建设,但仍有部分耕地不能得到有效灌溉,如遇大的旱情,影响种植业生产。已建的农田水源井井房和电网不完善,管理难度较大、运行成本较高。全市灌排渠道布置杂乱无序,配套建筑物破坏严重,灌溉功效明显萎缩,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电、路、涵等配套设施齐全的标准农田基础设施硬件建设不足。由于地方配套难度 大,部分水库、堤防等水利工程没有完成消险加固,影响防洪减灾效果。沼气、太阳能、秸秆燃气等新能源利用还在起步阶段,不能充分利用于农业生产。仍有近70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没有解决,已吃上自来水的农户还存在水质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农民生活质量,也影响养殖业发展。

2、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以国家项目投入为主,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耗资巨大,特别是水利工程、林草建设、病虫害防治、保护区建设等公益性工程,虽然我市是产粮大县,却是财政穷县,地方财政经费紧张,在基础设施投入中,地方财政匹配和农民自筹占三分之一以上。虽然各级政府都有投入,但要求群众自筹比例较大,一家一户从事生产的农民虽然是最终受益者,却根本无力单独挑起这一重担。

3、维持基础设施运转机制还不完善,影响建设成效。虽然建设了一些农业科技实验场所,但科研推广经费不足,“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缺乏先进的科研设备,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不足需要量的一半,且非专业人员多、技术素质不高。农机合作的组织化、市场化建设成果还有待检验。各级政府投资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没有安排建后运行资金(现代化试点),在未落实相关管理办法的情况下,项目运转困难。

对策 结合国家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各项政策和要求,针对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需要和发展潜力,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1、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的意识。要改变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行资本”,认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因此,各级政府应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并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

2、生产与服务保障并重,扩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由以支持单纯的农业生产为主向为农服务体系、农业保障体系、市场化组织化标准化建设上转移,逐步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发展。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择优扶持的原则,重点在良种工程、科技推广、农机装备、疫病防治、生态建设、新能源、农田水利、市场建设、产业化扶持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好钢用在刀刃上,以相对少的 投入换取较快的发展。同时,以各级政府为主加大水利工程、林草建设等公益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扩大扶持比例,减轻农民负担。

3、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新路,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解决投入问题。在投资方式上,改变过去主要由政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的做法,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两只手”的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明晰产权、建立奖励和补助等制度,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项目业主化、筹资方式社会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局面,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产业。在投入上,首先,政府要舍得投入。每年应扩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基础设施规模,发挥其杠杆作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贷款担保、贴息和项目资金匹配,调动金融资金、工商资本、民间财力和其他行业资本转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其次,动员大企业投入。充分利用大企业资金充裕、技术力量强等优势,引导动员企业资金、技术和人员进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第三,加大对上资金争取。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时机,加强行业部门间协调配合,把握产业投向,争取农村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 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标准粮田、农机装备、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型集蓄水工程、灌区改造、动物疫病防治等国家和省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确保项目发挥实效。

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利用水平。一是加大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一些按照传统方法建设的农业基础设施,因投入大、能耗高,成本增加导致运行不畅,建议在今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充分利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实现节本降耗。二是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园区、推广中心、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中的指导作用,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具备熟练应用农业设施设备能力,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三是对于一些资金需求大,维护困难,短期难完成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转变建设思路,以其他方式实现建设效果,以水田防渗渠道为例,投入大、维护成本高,可以采取土地规模经营、统一渠道规划、控制灌溉技术等手段,达到降低水资源消耗目的。

5、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机制。一是对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探索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由企业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努力引入竞争机制,以克服垄断经营带来的低效率问题,经营者对农民服务收费不宜过高,应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收取。对于一些收益较差的基础设施,如我市偏远地区的农田水源井,在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可以无偿交由农民使用管理。二是对投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的农村各类小型基础设施,可采取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运营和管理。我市的农机合作社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在短期无法改变土地分散状况的情况下,以组织化带动生产规模化,并带来一定的经营收益。

二、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密山市农业人口23万人,农村劳动力人18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27万人。全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36万亩,土地集中经营面积80000亩。随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程度的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意愿逐步增强。为此,我们初步探索了土地使用权的适度流转机制,土地流转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经营主体更加多元化,引导和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工作机制已经基本形成,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

1、思想认识还不够统一,土地流转心态较为复杂。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心态比较复杂、多变,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习惯于靠种地养活自己,担心流转土地后会 失去生活的依靠;兼职从事二、三产业,农闲时从事农业的农户,都想留几亩土地来补充家庭收入,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不强;已经脱离农业或长期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户,把土地作为今后生活的“退路”。不少农户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概念混淆不清,担心土地流转后,征用土地时得不到补偿。

2、土地流转还不够规范,原有流转遗留问题较多。农户间自发流转的,以口头约定、“君子协议”为主,土地流转的随意性较大,遇到利益冲突时,解决难度大。有书面流转合同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概念不清、约定不明、权利义务不具体、流转期满处理办法不明确等问题。同时,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档案管理还存在一定差距,台账登记和变更工作还需跟上。

3、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开发保护力度尚需加大。尽管我国的法律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但对于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价格、管理等,缺乏专门的法律和规定。从开发保护措施看,土地流转的目的是为了实行土地规模经营,产生土地规模效应,提高土地产出率。但当前对大户和农业企业承包经营的保护措施还不够大,个别群众过分地提高土地流转费,使大户感到左右为难,扩大规模、搞活经营积极性不是很高,影响土地的开发流转。

4、土地流转规模小,引进开发业主难度大。从流转规 模看,不少农户有多处小块田地,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流转规模小、农业收益比较低,又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业主对投资农业开发极为慎重,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农业的比较少。有的依赖性大,只想靠政府支持;有的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有的项目选择不准,品种单一,管理粗放。

推进规模经营的对策

农村经济要发展,最基础的工作是搞活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销售。努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建立农业经营风险保障机制。目前,我市农业保险的范围小,农户参保率低,农业保险险种单

一、形式单调,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小。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保险运营成本大,受农业生产自然因素的影响,保险收益不高。因此要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必须建立政策性保险资金,设立农业再保险制度,确保农业生产有盈余。

2、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外出打工赚不到钱还可以回来种田,心里踏实。所以农民从是非农产业经营后,仍然把承包地看成“活命”田和“就业保险”田。因此没有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 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抗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只有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为农地流转提供强有力地安全支撑,才能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尽快发育。

3、健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保障的劳务输出格局。目前,我市城市工业和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经营环境不稳定,兼业农民非农产业收入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以彻底离开土地。因此,应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积极推进多元化建设,放手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通过广泛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从多方面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从而带动农地流转,实现“人走在先,流转在后”的目标。

4、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发展规模经营的认识。要帮助农民读懂政策、讲清道理,算好经济帐。指把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宣传到户,使农民明白30年土地政策不会改变。向农民讲农地流转可以形成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化的发展。形成规模经营之后,生产者可以从规划决策、组织生产、农业生产力资源配置、先进农业科技的 应用等进行科学安排,合理配置,从而达到科学种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5、结合我市实际,积极探索规模经营形式。创新农村经营方式,推进土地规模经营,要不拘一格。我市推广以下几种经营模式。一是业主规模经营模式。农民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或折股,由种养能人或工商业主进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二是土地量化入股,村集体统一经营模式。农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在村委会的领导下组建股份合作制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开展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三是龙头企业带动,村企合作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建立农产品原料基地、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6、积极培育典型,建立试点示范机制。坚持因地地宜,分类指导,典型引路。示范引导是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手段。试点乡镇成立示范领导班子,以农村经管队伍为主体,组建工作小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当前农村土地经营现状,提出发展土地规模经营的对策建议,为试点示范提供基地,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7、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专班工作机制。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必须要有组织保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挂帅,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领 导小组,并落实专人具体抓。加强对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示范点的政策引导。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从构建优势产业入手,重点围绕“四个支柱产业、十二个产业链条”建设,积极培育市场,打造信息平台,扶持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我们紧紧围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增值转化,形成了以水稻产加销、大豆产加销、颗粒饲料产加销、豆奶产加销四个链条组成的粮食深加工产业;以山葡萄产加销、玉米产加销二个链条组成的酒类深加工产业;以皮革产加销、乳品产加销两个链条组成的畜产品深加工产业;以白瓜籽产加销、山野菜产加销、烤烟产销、甜菜产销四个链条组成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等四个支柱产业、十二个产业链条。可年加工转化粮食、牛奶、白瓜籽和甜菜等40万吨,加工牛原皮18万张,年实现产值13.8亿元,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建成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黑龙江瓜瓜叫、黑龙江龙兴制革),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带动种植业基地面积68 万亩,畜牧业奶牛养殖基地达7307头,肉牛养殖基地达10万头,绵山羊养殖基地达11.8万只,带动农户2.4万户。

1、产业规模偏小。我市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优质粮、油、养殖等,发展都不错,但形成规模的屈指可数,产业规模偏小。如畜禽养殖业,农民还普遍停留在“养猪为过年,养牛为耕田”的小农意识形态;蔬菜种植仅停留在每家每户几分自留地的面积,没有形成商品蔬菜基地,没有形成产业效益。

2、缺乏品牌经营意识。我市虽是全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示范县(市)、绿色食品开发示范县(市),畜牧、水产生产基地县(市)和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而目前我市农产品经营的总体情况还是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缺乏市场经营和品牌带动意识,产品难于走向市场,竞争力不强。

3、缺少资金、信息和科技服务。由于农民家庭资本积累有限,龙头企业和基地的发展壮大普遍受资金“瓶颈”制约,更难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远远不够,金融服务缺失,必然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中介服务组织能力较弱,比如在科技服务、优良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应用和市场供求信息等方面,还不能提供全程的配套服务。

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规划部门和科研单位,认真研究全市农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结合各乡镇的自然资源和传统优势产业进行准确定位,确立1-2个优势农产品,制订具体的发展规划,打造优势产 业,集聚优势产业形成优势经济。如山区乡镇重点发展林果和药材,市城周边乡镇重点发展“城市农业”(蔬菜),滨湖乡镇重点发展水产养殖,“沿路”乡镇结合林业“绿色通道”建设,大力开发公路沿线的低坡地和荒山荒坡,重点发展生态林果业。

2、突出重点,做大基地。围绕重点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通过良种扩繁,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基地,满足龙头企业对优质原料和市场对优质产品的需求。着力打造果业、水产、蔬菜、药材、畜禽、优质粮油特色产业基地,以基地的壮大促进龙头企业的扩大发展,将原本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把生产同类产品的 “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包括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连接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实现千家万户与一体化经营的有效对接,达到“农户联基地、基地联企业、企业联市场”的效果。同时,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力度,优先投向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在项目申报、基地设施改造上,重点倾斜基地和种养大户。

3、抓住关键,做强品牌。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产前农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认证,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大绿色、有机食品的品牌申报注册力度,尤其是加大原产地商标的注 册力度,培育开发一批品牌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加、销一体化,实现基地培育品牌、品牌壮大基地的良性循环,使标准化工作真正落地生效。选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重点予以扶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占有率高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4、更新理念,拓宽思路。坚持“跳出农业发展农业,走出农村繁荣农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三农”工作思路,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型农业战略,用项目建设提升农业,主动对接农业发达地区、科研部门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业项目招商引资的内涵和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扩大招商领域和范围,加强项目的包装、推介、跟踪、落实、管理与服务,扩大农业利用外资规模和开放度。

宿舍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7

关键词: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对策

0 引言

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的主要场所, 是学生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必要区域, 也是学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只有正确认识和深入研究学生宿舍管理规律,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提高服务质量, 才能有效推进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

1 存在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校都采用行政管理的方法, 由后勤部门、保卫部门、学生部门和学生所在院系来共同管理学生宿舍。后勤部门负责卫生、水电、日常维修等工作;保卫部门负责安保、消防等工作;学生部门和院系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各部门按职责分工, 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采用这种模式管理学生宿舍容易造成以下问题:

1) 多部门共同管理, 由于各个部门互不隶属, 加之管理边界的模糊, 导致在日常管理及服务中出现沟通协调不到位, 很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相互扯皮等现象。

2) 在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重“管人”, 轻“育人”。学校主导宿舍管理, 学生处于被管理, 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较小。

3) 缺乏服务意识, 服务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由于宿舍管理人员大多属于聘用的工人, 其素质参差不齐, 缺乏专业培训, 且配备人员较少, 难以和学生形成有效沟通, 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常常出现服务滞后, 造成学生与宿舍管理人员关系紧张。

4) 长期以来, 学生宿舍被认为只是学生居住及休息的场所, 忽视了其在育人方面的重要功能。由于定位的单一, 导致学生宿舍配备的设施、设备过于简单, 难以满足学生在宿舍文化建设方面的需求。

2 问题的成因

1) 对宿舍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人们对宿舍管理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 重管理轻教育。奉行“管”字当头的指导思想, 义务性、强制性的要求较多, 而人性化的条款较少。在公寓管理过程中, 宿舍管理人员以管理者的面目出现, 学生难以得到思想上的认同与行动上的接受, 从而使宿舍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的矛盾突出。

2) 管理体制僵化, 决策缺乏互动性。宿舍管理往往是以学校制定政策为主, 实行单纯的垂直化管理, 忽视了学生也是宿舍管理主体角色的作用, 认为学生只是被管理者,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这种管理方式会出现抵触情绪。同时, 由于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缺乏相互沟通和交流, 加大了管理的难度。

3) 学生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由于学生宿舍管理人员年龄老化, 多数人没有接受过较正规的专业培训, 素质不高, 缺乏主动服务的意识和优质服务的理念, 与学生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4) 宿舍文化建设滞后, 不能满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差异性和多变性日益增强, 迫切需要通过宿舍的文化建设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

3 进一步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学生宿舍管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存在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学校应深入思考和研究学生宿舍管理的时代特点和要求, 进一步理清思路, 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必要的手段, 充分发挥好学生宿舍的管理、服务和育人功能。

1) 健全宿舍规章制度, 促进“管”和“育”工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宿舍管理的水平, 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学生宿舍管理制度建设是宿舍管理的基础和管理实施的依据, 结合学校实际, 顺应时代发展, 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及时修订科学、规范和人性化的宿舍管理制度, 管理必须与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保证教育的效果。

2) 推进“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学生宿舍的管理是“管”而不是“治”、是“服”而不是“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宿舍建设, 增强学生对宿舍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积极听取学生发表的建议和意见,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终实现宿舍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

3) 建立宿舍高素质管理队伍。宿舍管理与寝室文化是育人环境, 应该重视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而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这支队伍是直接面对学生的,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必须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严密的组织结构体系,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使各岗位各司其职, 各行其责。

4) 推进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工作。宿舍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宿舍文化能更好地发挥宿舍的育人功能, 能调动每位学生和宿舍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充分利用现有宿舍资源为学生创建阅览室、自习室、活动室和交流空间等, 满足学生对宿舍的功能的多样性需求。

4 结语

只要紧跟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秉承以育人为中心的宗旨, 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不断探索改进学生宿舍管理的规律和方法, 就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网上银行存在问题及对策 篇8

网上银行主要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依托传统银行附加网上服务,另一种是单纯的网上银行——没有传统的营业网点,直接建立在internet上的虚拟网站。其代表银行是美国最大的NET—BANK网上银行,年交易额达上万亿美元。这一种模式是前一种模式的发展。

从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现状看第一种模式:目前限制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因也有外因,首先网上银行自身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安全问题。目前计算机病毒、黑客袭击时有发生,另外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也没有解决,我国的网上银行尚不具备真正的网上支付功能,从技术上讲,无论怎样的技术模式和连结方法,我国网上银行仍然无法摆脱对营业网点的依赖而独立存在。银行政策上分业经营的限制。银行自身业务运营模式、组织管理体制。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限制。其次网上银行发展的外部原因主要有: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电子商务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电子商务是网上银行发展的商业基础,网上银行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商务活动。

为解决好限制网上银行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大力建设银行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开发建设网上银行业务处理系统的步伐,结束分业经营,实现混业经营,尽早实现全国银行业的数据大集中,按照先进性、兼容性的要求建设网上银行的支撑平台——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要强化网络系统技术安全和法律风险防范,研究出台网上银行支付信息的保密性、真实完整性和不可否定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制定颁布网上银行支付业务的基本准则,确立电子凭证和数字签名的法律地位,为电子商务和网上支付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2、解决好基本的商业信用问题,强化社会信用,建立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如果社会各个成员缺乏基本的商业信用,网上银行仍将摆脱不了现有的对传统业务的延伸模式,我们的网上支付工具也得不到有效利用,为此,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确保客户对电子商务交易和网上支付的信任程度,为网上银行准备好充分的生存空间;3、加快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发展的步伐,以期从而促进网上银行业务的拓展;4、要加强银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严格用人制度,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一支适应网络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素质的银行从业人员队伍;5、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研究现代化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逐步实现银行自身业务运营模式、组织管理体制从传统经营向网络经营模式的变革;6、突出网上银行业务服务性的特点,重点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品种、客户群体、增值产品;7、建设技术防范体系,建立相关制度,有效防范非法侵入、防治病毒破坏,同时还要有审对性地采取合适的应急方案,尽力避免计算机系统因出现意外故障而中断。

从国际金融界发达国家独立运作的网上银行的发展讨论网上银行发展中的问题。1、独立运作的网上银行由于目前不能满足客户“多渠道”的要求,发展模式面临严竣考验。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技术先进、经营经验丰富、经营规模庞大,资金实力雄厚,资产质量优良,网络银行、虚拟银行和个人在线银行发展迅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已实现了银行管理现代化、业务处理的规范化、办公事务的自动化和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并在发展网上银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独立运作的网上银行层出不穷。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发达国家,最近我们惊讶地看到,欧洲许多国家独立运作的网上银行几乎全部倒闭,美国第一安全网络银行被加拿大皇家银行收购等等,“纯网上银行”的运作应该是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个根本变革,是发达国家为契合新经济时代发展的浪潮,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技术优势,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与组织结构的进行创新,有着绝对的核心竞争力,并可取得显著的规模效益。但是,无论网上银行有多少优势,他终归离不开一个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离开了客户,网上银行就丧失了生存的土壤,也就更没有发展的空间。因此对于一个发达国家而言,研究客户对金融服务的微妙的心理需求仍然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2、独立运作的“纯网上银行”的发展目前仍然面临安全问题。对于银行目前所面临的环境来讲,计算机犯罪和非法侵入正在逐年增多。计算机病毒、恶意攻击防不胜防。另外,随着网上银行高科技设备日益复杂化,他们出现差错和故障的概率不断提高而带来的技术风险;因法律法规的制定不能跟上网上银行金融创新的步伐而带来的法律风险;因网上银行安全缺陷导致客户隐私泄漏、提供虚拟化服务中产生的问题而未能及时解决,不恰当的应急计划和业务恢复计划致使网上银行业务系统遭受意外变故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影响客户的办事效率。都会极大损害客户对网上银行的信心,同时使网上银行蒙受极大的信誉风险。

上一篇:含羞草的小学作文300字下一篇:烟花三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