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通用9篇)

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 篇1

一、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把整治“脏、乱、差”等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放在首位,切实完善市政设施和功能设施配套,着力解决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需要的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发展公共事业

2、标本兼治,注重长效。既要抓紧解决当前集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及突出问题,又要积极探索逐步解决深层次问题,充分发挥地理优势,突出集镇特色产业建设,形成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的良好局面。建立健全集镇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坚持规划、建设、管理有机衔接协调推进。

一、工作目标

围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挥圩镇的“窗口”作用为理念,进一步加大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改善乡镇面貌和人居环境,努力打造“环境优美、功能完备、和谐文明”的新型集镇。

三、工作内容

(一)加大力度宣传

(1)是在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及人口集中处设立一块长期宣传标牌,通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发动居民参与集镇管理。

(2)是以“五项整治、三项完善、三项提升”为主要内容印制宣传手册和倡议书,由各驻村干部利用发放宣传手和倡议书,向村民宣传集镇建设提升工程的意义及重要性,号召每一个家庭都参与到行动中。

(3)是成立由村委会干部、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组成的居民动员分队,协助负责集镇建设提升工程的政策宣讲、卫生监督、纠纷调解、资金募集等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难题和矛盾纠纷,引导广大居民人人关注、人人参与,支持集镇综合管理,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

(二)完善基础设施

(1)按照村主导、分级负责、多元投入的原则,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确立圩镇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圩镇各项设施和功能布局,做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定位准确、因地制宜、正确引导,做到先整治后建设,其次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想衔接,把握人口转移的规律和趋势,做到论证充分、依法进行审批,并继续做好村庄道路、集镇道路、绿化、管线等设施规划编制。

(2)开展“三个一”工程建设,即:高标准完成一条主干街的道路建设或改造,做到排水系统通畅、路面无坑洼积水、人行道平整畅通、无损坏占用现象,集镇道路宽度要考虑今后车辆增多的趋势,适度加宽,其中新建通村道路宽度达6米以上,结合“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活动,高标准做好一条街道的绿化改造工作,街道要种植胸径10厘米以上的乔木,树种搭配要求乔灌结合、花树结合,适地适树力求精品和特色;做好一条主街道的亮化工作。加快集镇候车亭、公厕、公共停车场、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

(3)完善功能配套。年内主要实施“五项配套”工程,即:加快征地工作,建设一所公办幼儿园;至少配备一处有篮球场等设施的体育场所,丰富居民的文娱活动;配备一处便民服务中心,使得群众办事便捷;至少完成一个“引农入镇”项目建设。另外,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道路交通、供水排污等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环境整治中。

(4)提升集镇品位。一是大力整治集镇环境,解决乱倒乱扔垃圾问题,对沿街门店单位和住户,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完善《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罚则;二是在新圩、老圩宽阔地带设置停车位,要求所有车辆定点摆放,杜绝车辆随意摆放;三是对规划范围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挂、禽畜乱放、乱占道等现象进行杜绝,做到步行道上干净、无随意摆摊现象。同时,加强乡镇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四、工作措施

1、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要搞好动员与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单,入户走访、召开居民户主大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争取圩镇居民支持,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

2、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一是进一步强化对集镇建设提升工程的责任制,成立集镇建设提升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及村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便民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副组长担任。二是组建工作小组,明确干部具体工作责任,形成了领导小组牵头、工作小组具体操作的集镇建设提升工程机制。

3、确保充足资金保障。一是积极向上组争取各种项目资金投入该工程建设。二是向集镇所在单位和个人征收环卫费;三是克服困难,加大自身对集镇建设提升工程的投入,确保建设内容实施到位。

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 篇2

1 集镇总体规划

1.1 规划的指导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厂、商业、运输业日趋发达,人口日益增加,使得集镇的自然环境逐渐被破坏,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明,解决环境污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运用生态学理论指导集镇园林绿化建设,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功能。

1.2 规划的基本原则

乡镇的特点为面积小,人口、企业相对较少,经济实力弱,在环境上处于村庄环抱之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绿地布局宜采取点、线、面相结合,以块状绿地为主的原则。由于人口密集和房地产业的兴起,集镇用地越来越紧张,可供建立大型公共绿地的土地很少,所以,提倡多建小游园、小绿地,成散点状布置,尽可能均匀分布,这样既方便集镇居民,又有利于改善环境。

1.3 规划树种的选择

由于乡镇绿化资金有限,要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在集镇园林绿化规划时,必须结合各自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中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层次管理,提高园林艺术品味,在植物选择上要适地适树,引进一些适宜本地生产的外地树种。

2 街道绿化

街道绿化在集镇的卫生防护及美化方面有良好的作用。主干道行道树宜采用行列式种植,基础绿化带起分隔作用,要注意层次,体现节奏韵律变化。行道树要选择分枝点高,树冠繁茂的树种,枝条下垂及分枝点较低的常绿树种不宜作为行道树。街景绿地在集镇中起着装饰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在设计中应根据位置、面积大小、人群活动量及规律,尽量满足观赏休息等多项使用要求,突出各自的个性特征,以植物造景为主,点缀精巧的园林小品,达到植物多样、层次丰富、季相变化的效果。

3 单位绿化

单位绿化是集镇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可供绿化的用地面积较小,使用绿地的人流集中。因此,在绿化设计时,不要追求亭台楼阁的景观,应大量植树种草,增添绿色植物,同时可以考虑进行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

4 居住区绿化

4.1 居住区绿化作用

居住区绿化是小集镇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绿化布局和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首先,能吸收大量的灰尘与有害气体;其次,居住区绿化广场与园林设施为人们提供了休闲、交往、健身活动的空间,更是孩子与老人的乐园。

4.2 居住区绿化系统

4.2.1 道路绿化。

居住区的道路一般较窄,道路绿化主要是行道树的建设,行道树可选择高大的乡土树种或引种成功的外来品种,如香樟、广玉兰、黄山栾树等,在不同等级的道路上,可选择列植的方式。在不同的组团或里弄之间,可选择不同的树种,以增强住宅的可识别性与居民的归属感。在道路两侧,可种植修剪整齐的绿篱,以增强入户的导向性。

4.2.2 宅旁绿化。

宅旁绿地一般在住宅楼前后,面积较小。以不让游人进入为原则,同时也不影响居民在家中的生活、休息,并兼顾居民观赏。应配植一些花灌木、常绿灌木,门窗前方一般以草坪、四季花草为宜。可选用观花、观叶植物如碧桃、紫叶李、海棠、石梅、红天竹、凤尾竹等,适当安排乔木。

4.2.3组团绿化。

组团绿地的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200m,是居民就近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组团绿地中,可采用乔、灌、藤、草立体绿化,但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常绿与落叶的比重。因为组团绿地内居民活动频繁且面积较小,一般不宜密植色彩浓重的乔灌木,以免影响通透性,与轻松的氛围不协调,组团绿化区应以园林植物和整体布局为各自的组团特征区别开来,充分体现小集镇组团绿化的特色和品味。

4.2.4 垂直绿化。

居住区的垂直绿化有住宅山墙绿化、花廊、花架绿化等。根据要求的不同选择不同品种。

地锦的攀附能力较强,可用于山墙的垂直绿化,也可用其他绿化材料;紫藤一般宜作花廊花架的垂直绿化材料;围墙的绿化材料可选用常春藤、凌霄扶芳藤、日本女贞等;枯木、人工石柱、假山的攀附材料可选用洛石、木通、金银花等。总之,垂直绿化占地少,进行垂直绿化修饰可以明显增加绿量,遮掩许多建筑设施弊端,且秋冬很多品种叶色变黄变红,色彩艳丽。在旧居住区绿化时应尽量多考虑垂直绿化,旧居区空地小,且多是脏、乱、差的死角,应见“空”插绿,利用垂直绿化逐步进行改造。

5 小游园绿化

小游园和小景点是提升小集镇绿化品味的着力点,面积要求在1hm2左右。小游园要求安排一定的活动设施,在用地的构成上也较为复杂,包括草地,疏林地,丛林地,铺装地面、花廊花架及小品建筑用地等。根据地势不同(平原应进行人工地势)规划设计及植物配植要灵活多样,还要根据具体的规划设计选择树种。

6 小集镇绿化中注意的问题

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以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为目的,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执教的理念,强化师德素养,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促进学校工作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二、目标任务通过继续开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中小学教师师德主题教育,完善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四个层次全方位的师德评议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实现以师德提升人格魅力、提升教书育人水平的目标,在全镇教职工中形成“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廉洁从教、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优化行风,使广大教师成为践行公民道德的楷模。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师德建设、教育、考核领导小组。中心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同志任副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班子师德师风建设联系点制度,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组织,保证师德建设工作有人抓、经常抓。同时,中心校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的师德评价、考核小组,对教师师德进行全方位考核,搭建学校与家长、学生的沟通平台,及时反馈家长、学生对教师师德的意见、建议,促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袁集镇中心学校2011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设立意见箱、校长信箱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的监督。学校还将通过家访、电话询访、家长会、学生家长问卷等方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及时检查学校教职工的师德表现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醒,推进师德教育的全面开展。

2、精心组织,加强教职工学习。中心校将在新学年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动员会,积极组织教师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新《中小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新课改理论等。同时,要求各学校政治学习后要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并认真对照检查,把学习成果自觉纳入规范自身的教育行为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素养;业务学习要记好学习笔记,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成长,随时接受上级检查。中心学校今年将面向全镇教师开展师德教育论文征集评选等活动,以此来强化教师依法治教、以德执教的意识。

3、开展主题活动,助推师德教育取得成效。中心校将按照省教育厅和市、区教育局要求和部署,开展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为主题的师德教育系列活动,每个教职工要在岗位上展示风采,适时在教师中开展“学规范、强师德、做人民满意教师”大讨论和演讲比赛,并举行全镇教师宣誓仪式。

4、加大奖惩力度,完善师德激励和约束长效机制。对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学校除大力宣传外,将予以表彰奖励,并积极向上级推荐表彰。对违反师德的行为,学校将建立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有偿家教的行为,树立广大教师良好的师表形象。每学期中心学校和各中小学对每一位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全面测评,认真落实教师评价制度中的师德评价办法,通过开展师德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教、家长评教、领导评教等形式,评价教师的师德情况。对师德测评结果认真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对师德考评得分较低的有关人员及时进行谈话反馈,对严重违反师德的教职工实行一票否决,把师德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以及各类先进的评选工作中。

集镇建设情况汇报 篇4

集镇是联结城市和乡村的桥梁,是农村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强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促进我镇集镇建设,县人大各位领导深入我镇进行视察、走访,对我镇集镇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这对我镇后期集镇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现将****镇集镇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的发及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需要,****镇党委、政府于1995年5月向县委、县政府报告,请求将镇政府及镇直机关迁建到大桥村宋家坪。1996年开始在全镇腹地宋家坪建设中心集镇。1997年12月28日,镇政府机关率先迁住新集镇,揭开了新集镇建设的序幕。新集镇沿316国道依势而建,经过几届政府的努力,已经初具规模,集镇全长公里,总面积亩,镇内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住户集中,现有住户户,常住人口余人,是****县乃至湖北连通陕西的边贸口子镇。

97年开始建设时,为了扩大集镇建设规模,镇党委政府大力宣传,在各村广泛邀请群众到集镇建房兴业,当时有一百多户群众从各地来买地建房。由于建设初期,各项事业启动困难,当时的建房没有收费,缺乏合理的规划,导致集镇建设一度陷入混乱,不按规划开发、未批先建的现象没有及时制止,给后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009年,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后,本着“规划先行、建管并举、镇村协调、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思路,着力抓好镇村集镇建设,着力打造边贸口子“明星”镇。一是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集镇。坚持规划先行,邀请市、县设计专家实地查看集镇地形地貌,制订了依托316国道向两端扩延,“一廊多组团”(316国道为一廊,集镇分为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为多组团)式的集镇中长期建设规划,科学拓展集镇发展空间,合理确定集镇建设的项目、时间和规模。二是完善一套制度。出台了《****镇集镇规划土地管理制度》、《****镇集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实施方案 》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对镇辖区内主干道划分成9个责任区,责任到单位、到人,量化考核标准,不断健全集镇管理长效机制。三是完成一批净化靓化工程。2010年,党委政府就全面启动了集镇净化靓化工程。筹措资金在街道修建一定数量的垃圾池,在郊区修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彻底解决垃圾乱倒乱堆污染环境污染水源的状况。规划在集镇主、次两条干道安装高杆路灯60余盏;在集镇公路两旁各拓宽1.5米铺设人行道彩砖,解决集镇摩托占道乱放和行人安全问题;按照“统一尺寸、统一格调、统一高度、统一安装”的原则制作并更换集镇商铺广告牌,打造整齐

靓丽的商贸一条街。四是新建一个市场。在集镇中心新建一个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为当地农产品交易和群众生活提供很好的平台,倾力打造****县江南片区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中心。目前市场主体工程已经完工。

进一步规范集镇管理,优化集镇人居环境,提升集镇品位,镇党委政府对全镇集镇建房用地情况进行了清理。集镇现有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国有面积平方米,集体面积平方米。2008年3月至今,集镇新增住房户,新增住房面积平方米,改建户,其中已办有手续的宗(涉及商业开发性质宗,居民建房宗,其中存在少批多建的宗。),总面积平方米,涉及耕地宗,面积平方米;未办手续的宗(涉及商业开发性质宗,居民建房宗),总面积平方米,涉及耕地宗,面积平方米。

二、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原因。

1、规划部门办事程序不明确。建房多次申请办理规划手续而不能办理,致使合理用地也无法审批,因而造成了违法用地案件时有发生。

2、部分用户为骗取手续,盲目迁入户口,以多户联建或拆旧换新为借口报批,而实际是在搞开发。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受利益驱动,为了降低成本,逃避规费,擅自开发。

3、过去住房未按手续办,擅自开发的现象比较多。目

前全镇共有违规建房户,政府对已建房屋建筑质量、管理上没有明确抓手,同时由于涉及群众人数众多,一管就会犯众怒,工作难以开展。

4、对未报先建、未批先建、乱搭乱建等现象,政府及时出面制止并责令停工,但由于政府无执法权,缺乏相应执法手段,造成政府在现场时停工,离开即复工的现象。

5、有些群众确实需要建房的,政府无明确的收费项目和相应处罚手段,使政府不能作为,造成了大量违规建筑。

三、意见及建议

为加强集镇土地管理,促进集镇建设集约、节约用地,规范集镇用地秩序,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整治:

1、加大集镇用地的监管力度,严防以各种名义骗取手续,开发违规商品户、居民房。

2、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行动、联合执法,对那些拒不办理审批手续,又不停工,抢建强建的违规建筑,采取强制停工、停电、停水等措施,坚决做到完善一户,复工一户。

王人集镇建设[小编推荐] 篇5

一.2009年集镇建设工作汇报及集镇发展规划

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合理建设功能区,不断提升集镇品味。今年要完成土地总体规划、集镇规划修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抓好规划衔接,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加快集镇建设,强力推进集镇建设步伐,拉开集镇框架,不断提升集镇承载力。今年将着力抓好北城街、西城街。商贸街的“三街开发”和“八个一”工程,即建一个农贸市场、建一个垃圾填埋场、建二座水冲式公厕、建一支保洁队伍、建一处居民小区、建一条标准街道、改造一条商业街、出让一宗国有土地。

狠抓集镇管理,协调做好法庭、村镇建管所、工商所、综合文化站、车站等十余家镇直单位及镇政府的搬迁建设征用土地工作。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原则,规范建设秩序,严格市场准入,坚决打击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违规开发行为。以争创文明集镇为目标,下大力气整治环境卫生脏、交通秩序混乱、市容市貌差等问题,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二.王人镇2010年集镇建设工作汇报及集镇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推进集镇建设,继续实施集镇文明创建“八个一”

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继续巩固发展北城商业新区,进一步完善西城商业新区,不断拓展中城商业新区,结合北城、西城、中城区的开发,在西部规划建设一条南北走向大街,把几条东西大街相连贯,打通一个大循环;启动镇政府、老财管所、企业办等三处国有土地拍卖程序,启动镇政府及镇直单位搬迁、修建工作程序,改变王人镇政府办公条件;增加阜涡河上的桥梁建设,增加农贸市场建设,彻底解决骑路市场问题。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功能,改善环境面貌,以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三.王人镇2011年集镇建设工作汇报及集镇发展规划

续实施集镇文明创建“八个一”工程,按照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加强组织建设,加大创建力度,以治脏治乱为抓手,落实农村清洁工程,突破传统思维,创新规划理念,启动五大建设。一是对北城街实施“三通一扩”战略,将北城街打造成王人集镇北部集生活服务、商贸物流;休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区。二是启动阜涡河改造和阜涡河综合治理工程,对阜涡路两侧及阜涡河进行绿化、亮化、净化,做好排水设施和电路整改。采取自筹与项目资金相结合的办法,对道路东侧隔离带进行改造,解决骑路逢集问题。三是继续实施和谐大道综合开发工程,协调县供电公司,追加项目路线,解决新区用电问题,加快安置还原房及新农村示范小区建设速度,加快文化广场、文化站及幼儿园建设,加大对五条南北纵街的拆迁建设力度,使之与向阳街和西城街相连贯,把原来脏、乱、塞、堵的南部老街区,改建成为环境优美、街容整洁、商业繁荣、设施完善的商住和政务新区。四是实施向阳街西段老街区拆迁重建工程,深入宣传动员,制定具体鼓励措施,加快老街区的拆迁速度,使西城街新区与商业较繁华的向阳街东段相连贯,挖掘西城新区商业潜能。五是结合国土出让和土地招拍挂启动文化街改建工程,对文化街重新硬化、亮化、净化,建设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把文化街改建成阜涡路以东的商贸中心。同时,增加阜涡河上的桥梁建设,增加农贸市场建设,彻底解决骑路市场问题。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功能,改善环境面貌,一词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 篇6

集镇社区是指前一轮“撤乡并镇”中被撤并的乡镇政府所在地, 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基础, 有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是介于中心镇和农村之间的区域。实施集镇社区提升工程, 增强集镇社区集聚和辐射功能, 提升集镇社区品位, 发挥集镇社区的扩散和极化效应, 对逐步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向集镇社区、农村延伸, 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推进城乡融合, 促进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 秀洲区在充分利用集镇社区原有基础和资源上, 加大提升力度, 切实改善集镇社区生产、生活环境, 发挥集镇社区在推进城乡融合中的节点作用,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秀洲”。作为区政府一号实事工程, 自2007年以来秀洲区对全区11个集镇社区开展了以整治环境和完善设施为主的集镇提升工程。通过近三年全区各级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政策和措施, 各项工作开展顺利,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秀洲区集镇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 集镇社区建设是秀洲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在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集镇社区处于“城市之末, 农村之首”, 是周边村落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和区域城乡体系的主要节点, 承受小城镇发展活力的辐射, 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是促进农村社会奔小康的重要阵地。

(二) 集镇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集镇社区建设是推进秀洲区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集镇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 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经济快速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 农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在选择住房建设用地时会更多考虑交通便利、环境舒适、基础设施配套、具有发展空间的地段。因此, 满足时代发展和农村群众的愿望, 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持久发展, 建设现代农村集镇社区是新时期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取向。

(三) 加快集镇社区提升是转变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集镇社区提升工程有利于改善城乡分割局面, 因为集镇社区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 是农村各类企业的载体;它具有聚集和辐射功能, 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将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它能将生产与消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商品生产和流通, 建立各具特色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通过集镇社区建设, 实现农民向市民的真正转变, 改善其工作、生活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民现代化,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四) 集镇社区提升工程有助于节约土地,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通过正确的引导, 利用现代集镇社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作用, 可以变农民“分散建房”为“集中建房”, 将一些准备沿原有村落外围建房的住户吸引到集镇社区。一方面集镇社区是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的, 可节约大量的住宅建设用地;另一方面随着集镇社区的建设, 一些地处偏僻、规模小的自然村落, 被集镇社区“吸空”后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其用地可以复垦为农田, 增加耕种面积, 有利于进行现代农业开发。

(五) 通过集镇社区的规划建设, 连结带动自然村的发展

集镇社区规划是城乡一体化规划和城镇化体系发展的最基层单位, 也是农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点。集镇社区建设有利于整合农村资金, 扩大内需, 促进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化,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集镇社区有着现代农村的景象, 相比基层自然村其投资环境是十分优越的。集镇社区建设不仅仅推进了农民住房的“更新换代”, 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改变了农村村庄“散、小、乱”, 环境“脏、乱、差”的面貌。集镇社区功能结构完整、平面布局合理, 学校、商业网点、医疗等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备, 道路、给排水、电力电讯等设施也很健全, 而且住房平面设计更加符合现代农村的需求, 房屋结构经济合理, 室内卫生设施齐全, 建筑外观式样新颖, 室外绿影环绕, 各式活动场地穿插其间, 具有浓郁的现代农村生活气息。

三、目前秀洲区集镇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 基础设施陈旧, 环境较差

秀州区辖5镇, 撤乡并镇后, 共有11个集镇社区, 虽然原有一定的基础设施, 但因近几年来缺乏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 这些集镇社区分布散乱, 基础设施陈旧, 不少已经失去其实际作用, 加上乱停放、乱搭建、乱堆放等, 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

(二) 集聚能力不强

集镇社区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强。集镇社区除承担集镇社区、基层村的职能外, 还要在片区中承担为农业服务的职能, 如城乡物资的交换、农机、化肥、种子、农保、兽医服务, 同时为村民提供基本的医疗、教育、商贸等服务。

(三) 建设资金缺乏

其一, 目前集镇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完全依赖政府投入或政府投入前期启动资金, 有些集镇社区办公经费都无法满足, 根本没有财力进行集镇社区建设。其二,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制约了农民对集镇社区建设的直接投入。

(四) 管理体制滞后

一些集镇社区建设, 集镇功能不完善, 生态环境堪忧, 规划得不到有效实施, 管理上还比较滞后。

四、秀洲区集镇社区建设的主要举措

秀洲区这些撤乡后的集镇存在的这些问题, 当地的居民反映也比较强烈, 区委区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 梳理了项目安排和实施步骤。主要具体措施有:

(一) 加强组织领导, 营造良好氛围

2007年区政府建立了工程实施领导小组, 出台了工程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同时, 各镇一直利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对提升工程进行广泛宣传, 形成了良好的集镇社区提升氛围。

(二) 完善规划, 健全工作机制

2007年各镇严格按照区政府要求, 及时委托编制了11个集镇建设规划, 每个镇都初步提出了三年整治提升方案。2008年、2009年也制定了集镇提升工程实施意见, 并制定了项目实施计划, 明确了工作目标和重点。

(三) 制定政策措施, 鼓励多元投资

2007年以来, 区、镇两级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为原则,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 根据考核结果, 将对集镇社区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 区专项资金的85%部分, 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以带项目方式) 和集镇社区管理, 10%用于有关镇和部门有关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的奖励。同时, 整合资源, 要求区委农办、农经、水利、环保等专项资金适当安排到集镇社区整治提升工程中。各有关镇坚持市场运作, 广泛筹集建设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重点突出规划一部分商业街区, 明确经营性用地出让收益全额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封闭运作。鼓励当地企业参与集镇社区建设,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四) 突出工作重点, 狠抓提升工程

2007年集镇整治提升的重点主要以环境整治为主, 堵疏结合, 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2008年集镇社区提升的重点是指导各镇把环境整治与基础设施完善相结合, 进一步引导各镇加快集镇主要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突出软环境建设, 以切实有效地改善集镇社区环境面貌, 提升集镇居民生活品质。

2009年在07、08年取得的成绩基础上, 进一步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 继续巩固环境整治成果, 抓好居民点建设和工业集聚区规范发展, 使软环境建设得到明显提升。

提升工程开展以来, 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现场督促、检查工作, 并做好每个月统计汇报工作, 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

五、集镇提升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

2007年是集镇整治提升工程开年, 全年共投入资金2024.3万元, 通过一年的努力, 集镇配套设施、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08年在07年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各项投入, 共计投资2653.3万元, 比07年增长31.1%, 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洁等, 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至09年9月底, 全区11个集镇累计投入资金6713.1万元。通过两年半时间的努力, 秀洲区集镇提升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对集镇破损、高低不平的道路统一进行平整维修;主要道路的排水管道进行了铺设、修补和疏通;对主要道路的路灯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新建、改建农贸市场, 方便居民生活。如蚂桥、桃园、西文桥、田乐集镇对主要道路进行路面维修、管道重新埋设;建设、南汇集镇对农贸市场进行了改建, 并对市场周边道路进行了修补完善。

(二) 环境面貌得到很大改善

对占道设摊经营、随意占道堆放物品等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引导流动摊点进入指定地点、区域。规范车辆有序停放, 有条件的进入指定停车场, 保证行人和车辆安全通行。增设了必需的垃圾箱、公厕等设施, 街道整洁、干净, 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如虹阳、桃园集镇对停车场、主要道路下水道进行重新铺设。

(三) 软环境建设已见成效

各类公共活动中心、超市、图书室等设施逐步完善, 使城乡居民业余时间有更多的活动场所, 丰富了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同时对零星空闲用地进行绿化, 部分集镇还建设了小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如建设、栖真集镇新建了小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 并完善了配套设施。

(四) 居住点逐步启动建设

在集镇社区建设规划的指导下, 利用集镇社区相对完善的基础、公建服务设施, 按照城镇居住小区的建设标准, 结合重点工程拆迁和宅基地复垦, 已逐步启动集镇新社区居民点建设, 吸引周边农村居民到集镇居住。如虹阳、桃园、西文桥、蚂桥集镇农村居民点建设已初具规模或已启动建设。

六、集镇社区建设的若干思考

虽然秀洲区集镇社区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经验, 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还存在着资金短缺、土地资源约束、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等状况, 特别是三年实施工程一个阶段结束后, 保持今后集镇社区建设再提升档次和水平, 有必要对集镇社区建设提升工程下一阶段工作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 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集镇规划

1. 注重规划的特色与个性。

在09年在编的城乡一体新社区布点规划的基础上, 建设规划突出集镇特色与个性。规划设计时做到功能区块清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生态环境良好;民居设计要有品味, 做到“面积不大功能全, 造价不高形态美”, 既有时代风貌又有江南水乡特色。建筑质量要上档次, 追求一代人建房, 几代人居住享受, 房屋能够保值增值, 努力打造农民世代传承的“永久性家园”。

2. 加强规划的衔接与配套。

本次规划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以及道路交通、供电、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各专项规划的互动衔接, 统筹安排镇域的资源、人口、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 力求“多规合一”。充分利用集镇独特的地域空间优势, 积极探索有限建设用地空间与相对无限农地空间之间的有机组合, 促进三产与一产的融合发展, 尽力放大建设用地的效用。

(二) 加强用地保障

可先行考虑安排一部分建设留用地用于新社区建设。以后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增建设用地专项用于集镇社区建设, 新增建设用地复垦指标优先满足各方面条件成熟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 特别是集镇社区建设。

(三) 广辟投资渠道, 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虽然集镇建设过程中有一定资金保证, 但目前集镇建设资金还是比较紧张, 特别在吸引各方投资方面比较薄弱。因此要广泛筹集社会资金, 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实行市场化运作。对于直接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 如村镇经济、服务功能等的经费筹集应以建设主体为主, 可以通过自筹、贷款和市场融资等渠道筹备资金。对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建立秀洲区集镇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建立社会共建机制,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挖掘社会资源, 吸纳民间资本, 兴办公益事业。集镇社区建设市场化, 要改革集镇社区建设方式, 由建设集镇社区转向经营集镇社区。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积极探索把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向市场的融资路子。在统一管理的前提下, 各集镇社区组建集镇社区建设投资公司, 由住宅开发向二、三产业延伸。

(四) 完善集镇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强镇扩权”和“两新工程”的各项政策, 适当加大对集镇提升工程的建设投入。

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长效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 完善土地流转发包服务管理等工作。二是鼓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大户开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农业社会化服务, 切实解决农房改造集聚后农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一些特殊服务需求。三是探索集镇社区的党组织设置和社区管理模式, 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推进农村集体资本经营公司化, 探索新型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五是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改革,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六是积极探索研究新的农民搬迁安置房的产权政策, 促进农民财产增值。加大金融服务创新, 千方百计增加对市场主体的资金供给。抓好特色产业共性技术服务中心、行业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责任农技员制度等载体建设,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农民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合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借“市场之手”提升建设档次和水平。

(五) 加强集镇建设项目管理

集镇项目建设关系到集镇的整体形象, 项目建设水平和标准及其环境面貌直接影响集镇的形象, 因此必须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管理, 加大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加强施工队伍管理和村镇建筑工匠培训, 保证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二是加强安置社区建设, 加大违章建筑查处力度。

(六) 加强集镇社区提升工程宣传

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以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和广大居民对集镇社区建设的支持与配合, 推进集镇社区提升工程取得成效。精心打造典型样板, 加深农民对搬迁到集镇居住的感性认识, 增强现实说服力和吸引力。同时, 要坚持公开透明原则, 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保护好、调动好农民群众参与集镇提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七、结语

某某乡全力推进特色集镇建设 篇7

狠抓组织领导,积极调动力量。乡党委、政府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的特色集镇旧城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指挥部和相关工作组,把“金江党建示范长廊”某某特色集镇创建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抓紧抓实。积极调动全乡干部职工的力量抓好特色集镇建设,乡党委政府领导带头包户,43名乡、村、组党员分别包户264户房屋改建任务。同时,明确包保人员工作职责,实行包宣传、建材、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的“六包”责任制,把集镇建设工作与评先奖优、干部考核评价挂钩,由党委书记与包户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包户干部的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在全乡上下形成特色集镇建设强大的工作合力。高起点搞规划,突出风格品位。该乡紧扣建设旅游特色集镇、生态宜居集镇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抓好集镇建设总体规划、民房建筑设计,注重建筑风格与房屋立面效果,以青瓦、白墙、斜屋顶、翘檐、灰色线条为建筑主格调,力求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美观大方、别具风格。以房屋改造为切入点,把“硬化、亮化”工程与改善人居环境结合起来,扎实推进旧集镇改造,完善道路、通讯、供电、供水、排水、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从而不断提升集镇品位、美化人居环境。

重视调查摸底,掌握投资预算。组织对项目实施范围内的房屋间数、占地面积、改造类型以及农户基本情况等进行入户调查登记,做好房屋建前、建中照片等资料和数据的收集备案。以样板房建设为基础,适时调整规划设计,统计好做工、材料用量,测算出单位造价,预算出旧城改造项目的各项投资、筹资金额,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强化宣传动员,深入发动群众。全乡广泛宣传某某特色集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悬挂标语、横幅20余幅,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群众会议300余人次,组织群众代表外出参观学习5次,把涉项党员群众充分发动到集镇建设中来。成立村、组党

员干部代表和贤人、能人共11人组成的某某特色集镇建设理事会,专门负责上级有关特色集镇建设指示精神的贯彻落实;组织、发动和带领群众积极筹资投劳参与建设;参与制定实施方案、编制工程预算;在乡政府和村“两委”的指导下,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确定施工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监督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展,组织工程验收;积极为五保户、困难户的筹资投劳出主意、想办法,组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协助政府做好工程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协调和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等一系列工作,确保特色集镇建设顺利推进。目前,共为群众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70余件,调解矛盾纠纷120余件。

突破瓶颈制约,解决投入难题。针对旧城改造项目标准高、要求严、投入大,集镇房屋条件较差、群众经济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该乡拓展工作思路,多方整合投入,建立融资平台,搞活融资机制,加强资本运作,着力解决资金短缺这个制约集镇建设的主要瓶颈。在做好预算的基础上,积极向县委政府请示、汇

报,争取各级各部门项目支持和投入。组织、发动群众积极筹资投劳,签订筹资投劳协议,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同时,加大与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的协调、联系,争取贷款支持。

天星镇集镇建设情况汇报(精) 篇8

天星镇人民政府镇长

蔡泽文

2010年11月

天星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小城镇建设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小城镇大战略发展思路,依托交通区位优势,紧紧抓住列入全省2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之一和被县委、政府列为全县四大工业片区之一和物资集散中心的发展机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的方针,制订城镇建设长远规划,快速推进小城镇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特点。一是高起点,超前规划。坚持高标准、超前规划。完成了3平方公里的集镇地形测绘和总体建设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克服建设和管理的随意性、盲目性。完成了《天星镇省级重点小集镇建设五年规划》、《天星镇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和《天星镇田坝、朝营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二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随着集镇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集镇道路管网、给排水、供电、邮电通讯以及农贸市场、停车场、公共绿地等基础设施不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完成了投资520万元的净水处理厂和投资300万元的集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了消防栓,配备了消防设施;投资42万元完成天星镇老政府驻地至镇完小0.8公里路面硬化工程;在原粮管所处建临时停车场一个,有效缓解集镇交通压力;全县乡镇级首家定点屠

—1— 宰场投入使用。三是以行政中心为主,田坝、朝营片区为辅的集镇构建初具雏形。政府新办公大楼建设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办公条件得到改善;镇文化站已竣工正在申请验收;财政所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天星法庭已竣工。田坝、朝营片区预计明年建设完毕。四是高起点和高规格建设。正在建设的田坝小区和朝营小区,在规划、设计、建设突出新颖、风格别致、功能齐全,无论是主体建筑,还是装饰装修,彰显出了大气魄、大手笔,将为提升天星城镇整体形象,带动商业和地产市场的繁荣以及城镇经济的发展增添一道亮丽风景线。五筑巢引风,充分利用外资搞建设。走“以地生财、以财促镇、以镇促商”的路子,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积极实施田坝新区(天星怡滨花苑)和朝营新区(天星花园)建设。天星怡滨花苑:总投资近1.2亿元,总建筑面积近4.5万平方米、社区规划住宅300余套、商业面积约1.2余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第一期三栋小区房板模封顶,第二期楼房建设正准备启动,完成投资3178万元;天星花园:总投资5000万元,总建筑面积39814.2平方米、廉租房住宅20546平方米、配套非廉租房住宅5079.6平方米,目前,正在实施挖土除基工程,完成投资30万元。预计天星怡滨花苑和天星花园建设竣工后,可接纳4000余人居住,到时集镇人口将达1.2万余人,极大提高了集镇载体承载能力,逐步打造集休闲、旅游、宜居为一体的特色集镇,提升集镇品味。六是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经营行为。镇党委、政府成立了—2—

综合执法大队,定期、不定期巡逻,对乱停、乱放、乱堆、乱占等现象进行了整治,改变集镇面貌。七是严格审批,规范建设行为。凡集镇规划区域内的建设,须经党委会集体研究审批,禁止不按规划建设和乱建行为发生。八是扩展发展空间,完善集镇功能。规划的农贸市场、综合批发市场正在建设中,待硬件设施建设完成后,制定科学方案,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改变沿街占道经营行为。

虽然天星镇在小集镇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镇级政府财政困难等因素影响,在集镇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小集镇投入缺口资金较大,难以按规划实施,集镇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效果难以发挥;田坝新区开发由于建设好房子销售不理想,回拢资金不到位,建设进度不理想。集镇亮化、街道美化资金不足。二是集镇功能有待完善。集镇内无规范农贸市场和停车场等,经营者沿街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环境。现正值彝岔二级公路建设高峰期,集镇承载能力有限,交通管理压力较大。虽然建有定点屠宰场,但经营不景气。三是地方文化潜能未充分挖掘和开发。天星镇苗族文化厚重,罗汉坝风景秀美丽,未能充分挖掘民族特色和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城镇建设与一方特色融为一体不足,缺乏专业规划设计。四是城镇功能有待完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建立适应小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小城镇的公共

—3— 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不强。五是执法队伍有待加强。受执法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依法打击违法占道、违法建筑行为的力度不够。

下步工作我们将将把小城镇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重点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走以地招商,以商带镇,全面推进小集镇建设。一是严格按规划,加快建设步伐。结合天星镇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及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集镇未来发展方向定位为以商贸为主导,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型集镇,本着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生活方便、利于生产、规模恰当、适度超前、交通方便的原则,按照 “一轴、两带、两片区”的规划结构,推进集镇建设步伐。“一轴”:老集镇至规划行政中心的东西城镇发展轴,就是1号、2号大桥连接线;“两带”:主要是指沿洛泽河两岸的滨江绿化带;“两片区”:主要指田坝片区和朝营片区。在功能区分上,田坝片区主要是商贸、市场为带动点,朝营片区主要是以行政中心为带动点。加快田坝新区、朝营片区建设步伐,确保在2011年全部建设完毕投入使用,届时将把经济和谐繁荣、生态环境良好、城镇功能完善、地方特色浓郁、生活舒适方便的河滨之镇展现给大家。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集镇功能。依托区位、交通、旅游、矿产等优势,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充分开发旅游、矿产、冬早蔬菜等,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鼓励农—4—

民带资进镇务工经商,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代,大力发展农家大院、农家乐等,以工业带动城乡发展,不断美化、亮化集镇,提升城市品味。三是加强和改进集镇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突出抓好违法违规建筑、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户外广告、专业市场等专项整治,购置垃圾车辆,组建环卫站,对集镇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四是搞好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发放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提高居民意识,共同经营和打造市镇形象,进一步促进小城镇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末,把天星镇建设成为一个社会经济和谐繁荣、生态环境良好、城镇功能完善、地方特色浓郁、生活舒适方便的河滨之镇。

集镇建设工程工作计划 篇9

据了解,“影视作品欣赏”课是徐州市铜山区单集中学“农村初中语文课程建设”项目众多内容中的一个。该校于2012年5月申报了“农村初中语文课程建设”项目,并于当年10月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2013年12月,项目接受了省调研视导,被评为优秀等次。“我们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力求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让课程基地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土。”滕道忠校长说。

课程立项:助推学校发展的引擎

单集中学地处徐州市铜山区最东部,是区内最偏远的农村初中之一。“项目创建之前,学校教学环境薄弱,优质生源外流,教师教学方式陈旧且缺乏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滕道忠说,“我们迫切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适逢省教育厅推出全省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建设,学校经过多方协调,申报了‘农村初中语文课程建设’项目,以语文课程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优化教、学方式,建设平台,开发资源,逐步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与效益。”

课程建设的顺利立项,让单集中学走上了变革发展的“快车道”:省财政拨付的30万元资金及时到账,区财政在保证项目专项配套资金60万元拨付到位的基础上,又陆续拨付给学校103万元,优先为学校开建塑胶跑道、教师公租房;镇政府划拨2亩地给学校改建校墙,铺设了1200平方米的水泥路;由徐州市教育局牵头,铜山区教育局基教科、教研室、教科所、装备站、电教馆、人事科以及铜山区清华中学等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资金保障、政策支持、多方协助,使得课程项目真正成为助推单集中学发展的引擎。

平台开发:课程建设精彩纷呈

“吃菜要吃白菜心 ,当兵要当新四军 , 新四军好良心。参加新四军真正好, 文读书来武练操,就是一个大学校。新四军真平等,不分军官和士兵。”这是单集中学校本课程读本《禅河儿女》中收录的一首抗日民谣。“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要让师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为此,我们着力开发丰富多彩的课程平台,建成了影视欣赏室、演讲与口才室、阅读与探究室、语言标准化训练室和书法古韵室,配套开设了相应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努力将项目打造得活力多彩。”孙景东副校长说。

耿建红老师,单集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阅读与探究”课程负责人。“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阅读选择、阅读方法都不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质量。”耿建红说。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阅读?耿建红一方面要求学生轮流登台展示自己的阅读所得,自己予以及时点评;另一方面,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他们个性化、有针对性的阅读引领。

余平(化名)刚进校时比较自卑,给人的感觉总是冷冷的。耿建红了解情况后,推荐她阅读毕淑敏和丁立梅的文章,引导她从中汲取营养。在读完《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后,余平在语文作业本中夹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也有很多优点,只是别人没有发现。”“当时看到这张纸条,我吃了一惊。转念一想,觉得这正是阅读给她带来的转变。于是,我也通过纸条回应她,勉励她继续努力。渐渐地,我发现她变了,见到我时总会报以一个淡淡的笑。”耿建红说。

“有梦,有理想,才是完整的人生。我们需要寻找一个自己的梦。有了梦想,要敢于追求,放飞我们心中的翅膀,与梦想翱翔。”看完微电影《田埂上的梦》后,李朵朵同学这样写道。“我们要求学生观影后,思考并写下观影心得。现在,写心得已经成为了学生的一种习惯。”黄忠利说。

凭着对影视的热爱,黄忠利承担了“影视作品欣赏”课的教学任务。“虽然是选修课,但选修的学生挺多。我主要会选一些励志类的、爱国主义题材的正能量影片,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觉得,‘欣赏加教育’,是开设这门课的主要目的。”黄忠利说。

“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受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带学生走进很多地方,“影视作品欣赏”课,足不出户就让学生‘行万里路’,这也是语文课程所倡导的,是语文课程‘读’的重要补充。”滕道忠说。

“有一个叫张涵妮的学生,原本让她当众演讲时,她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现在,即便面对很多陌生人,她也能流利地演讲。”“演讲与口才”课程负责老师王国良告诉记者。

单集中学76%的学生是留守学生,不少学生与人交往都存在障碍。针对这一状况,学校将“演讲与口才”纳入必修课程,提供较为丰富的演讲资料和演讲设备,通过人机交互、主题演讲、模拟辩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在,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课。我们不能说完全解决了学生人际交往上的所有问题,但每个学生的交际能力确实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王国良说。

此外,学校还聘请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胡近勇作为“书法古韵”课程的指导教师,每学期为师生辅导3到4次;针对农村初中学生乡音难改的特点,装备语言标准化训练、测试软件系统,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依托社团活动中心成立了课本剧创作、“北极星”文学社等社团组织……

围绕平台建设,学校还创设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环境。例如一进校门就能看到的禅河文化墙,上面刻有“禅河风云大事记 (19271945)”“革命烈士英名录”等内容,师生自然能够受到触动。

“语文学习平台建设就是以物化的形式将无形的书本知识呈现到现实体验中来,让学生快乐学习,感受语文学科之美,使之成为开放、创新、互动的教学载体。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李进同学在调查禅河文化时,意外发现他的爷爷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禅河地区的一个英雄人物,这不仅激发了他内心的自豪感,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滕道忠说。

团队建设:项目发展持续有力

“王老师,一节好课究竟该怎么评价?这个问题我有不同的理解……”这是薛松老师又在和特级教师王林喜“争辩”教学问题了。“课堂教学是课程建设实施的主阵地,我们充分依托结对帮扶校铜山区清华中学的语文优质资源,鼓励教师多向名师请教、切磋,以此提高个人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教学。”滕道忠说。

据了解,课程立项后,作为帮扶校的清华中学派出了以特级教师王林喜为核心的名师团队,联合清华中学乃至铜山区语文名师,成立“名师工作室”,定向帮扶单集中学语文课程建设。“2012年暑假,我们就课程项目建设和单集中学的领导以及语文教师进行了十几次研讨,最终明确了帮扶方式、活动开展等一系列问题。”王林喜说。

例如,单集中学的每一位语文教师每学期都要到清华中学跟岗学习,学习结束回校后,要在全校范围内开公开课;各备课组要在学习的基础上,先上好研讨课,再分年级上课,最后评课议课,把清华中学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吃透抓牢;学校还选派骨干教师到清华中学挂职锻炼,学习该校先进的课改经验。同时,清华中学每学期也会到单集中学送教10多次。

“由于单集镇离铜山城区有近40公里,王林喜老师就吃住在单集中学,每周回去一次。除了面对面的交流,我们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尽可能多地与清华中学的语文教师通过电话、QQ、邮箱等进行沟通,把握每一个促进自我提升的机会。”滕道忠说,“因此,尽管现在王老师已经回到清华中学,但我们的教师和王老师的团队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遇到语文教学上的问题,总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实施项目建设,单集中学语文教研组在充分借鉴清华中学“阳光课程”课堂教学四环节的基础上,围绕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结合自身实际,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自主学习→合作研讨→成果展示→质疑问难→拓展迁移”五环节教学模式。“建模是手段而非目的,我们希望通过建模,引领语文教研组凝心聚力,更加深入地研究语文教学,并以此带动其他学科共同发展。”滕道忠说,“为此,我们于2013年先后组织语文教师到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河南永威学校等参观,学习他们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方式,帮助语文教师开阔视野。”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单集中学语文团队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势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我记得‘经典阅读’校本课程读本总共改了五遍稿,唐琪老师在国庆期间利用晚上时间加班加点,快零点了还给专家发邮件请教。”耿建红说,“这只是其中一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老师们的努力也获得了回报:耿建红被聘为铜山区语文兼职教研员;滕道忠、耿建红获铜山区“教学能手”称号;薛松、程小红获铜山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薛松获铜山区优质课大赛二等奖……

学校前后两次承接铜山区语文教学公开课,承接铜山区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承办徐州市课程建设推进会,并于2013年4月与铜山太山中学、徐庄镇中心中学、大许镇中心中学结成“成长共同体”,共同推进课程建设。

上一篇:电力职工年终述职报告下一篇:初中数学章节起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