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024-09-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推荐9篇)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篇1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人类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们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就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二者辩证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方式的存在、发展和变革;生产关系则直接规定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辩证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的对立双方。它们之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其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它的性质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与生产力相比较,生产关系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经产生,就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形式。但是,生产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在相对稳定中也会发生部分的、某些方面的重要变化。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来的生产关系再也容纳不下它的发展时,就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使旧的生产关系为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重大的反作用,它会起着束缚或解放生产力的作用,起着阻碍或发展生产力的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会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合时,它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有时会十分突出。例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过,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生产关系仍然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之所以要变革,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的。不论在何种情况下,生产关系反作用的发挥,都是以适应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为前提的,都是建立在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到能动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它就会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需要的时候,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并具有相对的独立 性,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这是二的辩证关系。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在:首先,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 内容和性质。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 位,在上层建筑领域里也就以剥削阶级在政治上和思想 上的统治为其主要内容。其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 建筑的变化和发展方向。旧的经济基础破新的经济基础 代替之后,旧的上层建筑也就或迟或早地必然被新的上 层建筑所代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还 表现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于 经济基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它一旦产生即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帮助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 发展。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种 是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 服务时,它就成为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进步 力量;一种是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 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的落 后的力量。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何种作用,以它所服务 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为转移。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 于生产力的发展。

3、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相互区别和对立的两种趋势,又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必然性总要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的。

第二,偶然性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偶然现象中贯穿着必然性的规律。

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这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从事物存在的范围来看,对一个过程来说是必然性的东西,相对于另一个过程来说则是偶然的;二是从事物发展的过程来看,随着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必然性和偶然性也可相互转化(新事物:偶然→必然;旧事物:必然→偶然)

4、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现象和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本质不能脱离现象,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这样或那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不表现为现象的纯粹的本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现象也不能脱离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得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2)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现象不同于本质,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6、矛盾的观点。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7、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现在前进的角度看待问题,与时俱进,积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产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所以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发生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要求我们在量变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只有改变事物原本的性质才能继续前进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量产,坚持适度原则。

8、主管和客观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决定主观,主观依赖于客观,人的主观思想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也就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人们的认识任务就是求得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统一应是具体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条件、地点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应是历史的,就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要求人们,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已经向前推移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而转变。如果主观认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就会犯右的保守主义错误。当客观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的暴露和展开,向另一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历史阶段,就会犯“左”的冒险主义错误。总之,“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9、内因和外因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篇2

一、思想道德教育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

从伦理思想发展的历史看, 无论中外, 总是从“天命”“上帝”或者是类似于神的“理论”那里去寻找道德的根源。在中国, 有“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行之谓教”。在欧洲中世纪, 宗教、神学成为主宰一切的东西, 上帝成了一切事物的本源。到了文艺复兴时期, 资产阶级思想家抛弃了“上帝”的观念, 到人性中去找根源,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 追求快乐和幸福, 提倡伦理观念的根源不在于神的意志而是人的理性。但他们没有从本质上说明道德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从社会物质生活出发, 特点是从经济关系出发, 阐明了道德的本质问题。诸如, 道德根源问题, 道德的社会作用、历史性和阶段性等问题, 这些思想为道德教育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 片面理解思想道德教育同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 把道德教育的社会作用仅仅限制在为政治服务上。尤其是“文革”时期, 只讲道德的阶级性, 不承认道德的继承性, 只讲社会经济关系对思想道德的决定作用, 不讲思想道德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 更不讲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甚至达到只讲“政治”不讲道德的地步。在这些片面、错误思想的支配下, 思想道德教育走向了歧途, 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马克思主义在肯定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的决定作用的同时, 并不否认也没有忽视思想道德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面貌所起的巨大影响作用。面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 目前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因此, 我们必须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全面理解德育工作, 辩证地认识德育与社会物质生活的关系, 做到德育工作既不脱离社会物质生活的客观实际, 又要积极地提高德育水平, 充分发挥德育的能动作用,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在思想道德上表现为言与行的关系。中国的伦理观讲求言行一致, 主张“言必行, 行必果”。要做到言行一致, 把认识和行动很好地结合起来。首先, 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课和各科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 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不能一如既往地进行“政治说教”和“道德说教”。应当根据时代的要求, 让学生参加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笔者认为, “知”要成为信念, “行”要成为习惯。没有切身的体验, 没有反复的实践, 思想道德教育便不能落到实处。实践可以提高认识, 可以加深体验, 还可以锻炼意志, 形成习惯。当然, 实践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作指导, 否则就会成为盲目的实践。

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 实践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它的内容和形式。在新形势下, 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应当有哪些新的要求, 以什么为载体?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这些都是理论与实践之辩证关系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表现, 也是德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德育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 要加强实践环节, 而且要将实践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要增加公益劳动和锻炼等活动。为此, 许多学校作了有益的尝试。譬如, 年年举行艺术节、夏令营, 增设现代科学技术和文艺欣赏等选修课程等等。这些措施充实了实践课的内容, 既符合青少年的特点, 也符合时代的需要。

三、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也是教育史上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如主内与主外之争、他率与自律之争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教育与自我教育是不能割裂开的, 虽然在不同的教育对象或不同的教育时机中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 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 学生自我教育的特殊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将社会意识转化为自我意识。在转化过程中, 没有教育者的指导, 受教育者自发地进行自我教育固然不行, 但只有指导没有受教育者自觉地接受和自我思想斗争, 更是不可思议。因此, 德育工作要遵循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而行。笔者认为, 学生原有的思想状况是接受或拒绝教育的基础, 教育者必须摸清学生的心理状态、道德水准,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创造教机、启发学生的自觉。通过学生的自觉认识、自我体验、自愿行动、自我教育斗争, 使教育者的意图变为学生的自觉要求, 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于自我教育、自我修养, 在我国也有着古老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 如自省、自强、悔过自新等, 都反映出自我教育中的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克制、自我思想斗争等多方面的自我修养功夫。

要解决好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 还必须正确地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虽然是个老问题, 但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作为教育者, 一要改变用自身经验来看待学生的思维定式;二要改变方法, 不能一遇到问题就视为“代沟“, 要有合理的期望值。

四、要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1. 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要看到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对新事物接受快、对不良现象嫉恶如仇的优势, 同时也应看到他们仍然幼稚单纯, 对问题认识程度不深, 往往被动适应, 心态不稳, 容易冲动。笔者认为, 学生对教育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以及他们与教师的关系, 克服他们思想上的遗留问题非常困难。所以, 对待学生思想上的正当要求, 要尽力满足, 对于他们向学校教师所提的批评意见, 更应该慎重对待, 即使他们的意见不一定正确。

2. 要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根据时代的特点、学生的爱好, 确定我们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篇3

关键词:中学生;行为失范;习惯养成

一、中学生行为失范的表现

任何社会群体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社会就是在这些准则上得以良性运转的,这些准则就构成了社会规范。我们把人们对什么是适当的社会规范的理解存在的本質上的分歧称为社会失范。中学生行为失范主要是指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社会要求不一致,做出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行为规范。当今社会,中学生行为失范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中学正常教育的进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社会的稳定。中学生的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生价值的自我性

现代的中学生有些人在价值选择上,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学生表现出自私自利、私欲膨胀、贪图享乐等。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一旦自己的愿望不能得到实现,那么他们就有可能做出越轨的行为。在我们的中学校园里,考试舞弊、早恋等现象随处可见。这就是人生价值选择自我性的重要表现。

2.生活作风的散漫性

我们的中学本是一个纪律严明、生活有序的场所。但是有些学生在生活作风上存在着很严重的散漫性。他们不愿意受到任何的外来约束,纪律观念淡薄、生活散漫、随心所欲。具体表现为无故迟到早退、课间起哄,甚至以肆意地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为乐。

3.语言、行为的攻击性

有这种价值倾向的学生并不在少数。我们的校园里,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流血事件也常有发生。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焦虑冲动等都是中学生语言、行为攻击性的重要表现。

4.心理素质的脆弱性

很多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很多学生别说是骂,就是好言的劝说都不行。另外,他们受不了任何的挫折、失败。脆弱的心理素质,往往导致中学生的行为越轨。

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选择崇高的世界观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人生路上非常重要的选择,一步不慎,则可能导致千古遗恨。中学教育应该有意识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1.用联系的观点引导人生价值的选择

人生价值取向是中学生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在我们现代的中学生中,很多人存在着自私自利的价值倾向。这是一种危害非常大的价值选择,会危害中学生的一生。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我们要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关于联系的观点来引导学生。(1)人生的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2)人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人际

关系时,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需要,不能只想到自己的需要,而是要处理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在自己正当要求得到满足时,绝不自私自利,更不能损人利己。(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可能独立于自然界,也不能超越于自然界,我们在人生价值选择上,就应该尊重自然、维护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4)人生发展历程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们现在的行为会对我们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对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预防学生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

2.用发展的观点引导生活作风的转变

一个人的生活作风会对其人生发展道路产生重大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中学生应该好好珍惜。(1)人的一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人生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必然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影响,我们不能孤

立、片面、静止地看待人生,而要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对待。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丢了整个美好生活。(2)社会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的,这就需要更多素质更高的人才。我们要在以后的人生中对社会有所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就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顾全大局,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享受。(3)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去奋斗,成功是靠奋斗取得的,而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用发展的观点引导学生生活作风的转变,就是要引导学生向前看。

3.用矛盾的观点分析人生挫折

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挫折。现在的中学

生,因为各种原因在心理素质上往往经受不起打击,一点点挫折就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挫折感。心理上的脆弱,会使学生的行为容易越轨,如自我贬低、自我封闭等。那么,我们就要用矛盾的观点去帮助学生分析人生挫折。(1)一分为二地看待失败。人生是一个由很多点组成的轨道。我们在任何一个点上都可能遇到挫折,但是,事物往往是有两个方面的意义的,如考试没考好,这的确不是好事,但是它也有积极的方面,那就是经验和教训,要么鞭策我们前进,要么提醒我们别犯同样的错误。在遇到挫折时,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2)具体分析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败总有对应的原因,我们不能用一个原因来概括所有的失败。同样,对每一次失败所带来的教训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引导学生时要区别对待。

用辩证唯物主义引导行为失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发展的、联系的、矛盾的观点。同时,要善于发现行为失范学生身上的优点,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去教育学生。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篇4

这些原则、观点与传统,至今继续有效。特别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报、办广播电视、办网站等,都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来指导工作,万万不能以为是老生常谈而麻痹大意。

二.关于新闻定义的争论

自由主义渊源及主要观点 篇5

自由主义的发展源远流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的思想根源追溯到古希腊哲学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其名著《理想国》中对国家(城邦)先验性正义目标以及理念的阐述可谓自由主义在此一方面的发端。但是,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还是来自从18世纪启蒙运动开始的理想主义 自由主义的传统。

18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思想革新,这次革新也影响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约翰·洛克、让雅克·卢梭和康德等人在此哲学基础上对国际政治和世界秩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成为了理想主义、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直接源头。20世纪20、30年代起,现代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伍德罗·威尔逊、约翰·默里、帕克·穆恩和英国学者阿尔弗雷德·齐默恩、菲利浦·诺尔贝克和大卫·米特兰尼等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国际格局进行了深入的考虑,创立了理想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理想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来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20世纪50、60年代传统主义和科学行为主义的辩论催生了新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哲学基础是乐观主义,其信仰者并非都信是人心本善的信仰者,他们承认并也很强调人性不完善的一面,但他们强调人有能力控制和改变自己,从而改善社会的道德和物质条件,使社会进步成为可能。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

首先,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存在一定的秩序。

其次,国家是国际组织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包括国际组织在内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后者的重要性会逐渐增加。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篇6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的社会

社会祥和、稳定、协调、宽容、理解固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的消失。认识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和而不同的社会,就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的理想状态,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但是,同一性不是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东西。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跨越的进程中,因此,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观念上的前卫与保守、地域间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物质上的贫富差别、城乡对立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等现状,都必然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成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和谐社会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认识矛盾,又在对矛盾认识的指导下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尽管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有所不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各种矛盾已经消失、已经进入了无矛盾的理想境界,这样的和谐社会就是形而上学视野内的、无矛盾和无差别的绝对等同的社会,而这种社会恰恰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对当代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和谐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形式是非暴风骤雨式的,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必然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利益上的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宽容、理解等方式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性。但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也不可能是没有敌我矛盾存在的社会,由于国际上反华反共势力的存在,由于国内仇视社会主义制度及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的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敌我矛盾,存在着阶级斗争。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仍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仍需要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局面。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稳定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的社会,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存互动的社会

是否将社会即使是和谐社会理解为一个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区别。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平衡与运动是分不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9页)因此,我们在认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审视和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摒弃将平衡和运动相分割的错误观点和方法。

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稳定。但是,这种社会稳定不是抽象的和僵死静止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既要重视社会的稳定,又要重视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要在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又以社会稳定的成果推进社会改革和发展。由于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关系中,发展是目的,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人民满意、人民高兴,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此,邓小平把发展当作国家的根本大事来抓,精辟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此外,我们坚持发展、加快发展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是扫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因此,要把改革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改革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与发展两大辩证关系中,发展是占主导地位的,是目的,是方向;改革是手段,是路径,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这个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

在发展、改革和稳定的辩证关系中,稳定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为稳定创造条件,有利于巩固稳定和进一步加强稳定。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形成了辩证统一体。在这个辩证统一体中发展是主要方面,它规定并制约着改革和稳定的存在与变化,对改革和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改革与稳定的主次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导致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一特定时期,社会诸多矛盾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稳定上升为社会的主要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当务之急。

由于发展、改革和稳定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之中,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是矛盾稳定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的社会,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存互动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和谐社会,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新时期对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具有普遍性意义。封建社会也有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明代王廷相在《慎言·御民篇》中曰:“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见王延梯,第112页),意欲通过民富民乐来达到天下顺治和静即太平和谐的目的。资本主义社会则高举“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大旗,意欲构建平等、民主的乐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所谓和谐社会的否定和超越,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它具体落实在共产党人立党为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善于“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59页),是马克思的重要哲学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本质,是中国具体国情的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当然,矛盾的特殊性又和矛盾的普遍性存在着密切联系,脱离矛盾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还应当充分注意人类社会中共性的东西,积极吸纳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文明成果,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页)同时,由于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特殊性和个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在对外开放、引进世界的文明成果中必须防范和抵制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及资本主义国家中腐朽丑恶的东西。社会主义的性质赋予了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特殊规定性,揭示了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有条件的,是与西方国家倡导构建的和谐社会理念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的。总而言之,我们党所倡导的、全国人民所期盼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代表着时代发展趋势的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辩证的观点浅析数学金融研究 篇7

数学金融的核心问题是收益与风险的博弈, 也就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实现有效组合和定价的研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0年, 法国数学家Bachelier在他的博士论文“投机的理论” (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 中以布朗运动建立随机模型, 并将其应用在期权评估中, 这项研究为数学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但该工作很长时间并没有引起金融数学界的重视, 直到1952年Markowitz的著名论文投资组合选择 (Portfolio selection) 的出现[2], 该模型以均值-方差的形式首创了收益与风险相对应的金融量化研究模型。以此为基础, Sharpe[3], Lintner, Mossin提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 。1976年, Ross提出了套利定价理论 (The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APT) 。Markowitz于1990年荣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随后, Scholes和Merton均以期权定价理论荣获了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套理论在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被称为重大的革命。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被认为组成了现代数学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数学金融的诞生和应用曾经给世界的金融中心地带———华尔街带来空前的繁荣。随着金融问题的日趋复杂, 结果精度要求的提高, 所用数学知识和手段也不断提升, 大量现代数学理论和方法被加入到金融理论研究和实务中。

如果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更加细致的观察金融业界的发展, 我们便可以发现, 数学和金融相结合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整个进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基于数学视角的金融研究一直都面对的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综合近代科学发展有几种不同哦模式:经验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理想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历史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实践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金融研究是一种基于前瞻性的不确定程度的研究, 而数学理论和方法的加入则是期望将该研究进行精确的深化。在这种基于数量的深化过程中, 新加入的数量基础也推动了金融实务的发展, 整个发展进程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 与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相契合。

2 否定之否定的理论进程

以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例, 在早期研究中,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模型主要描述了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下, 理性的投资者将依据证券的市场价值, 市场环境的变化规律等因素来决定自身所持有的证券组合比例。其中, 市场价值是由投资者对市场环境的预估所决定的, 一种证券的相对市场价值等于这种证券总的市场价值除以所有证券总的市场价值, 其最基本形式为:

其中, Ri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 Rf为无风险利率, E (Rm) 表示市场期望收益率, 也就是市场因素的表现形式。原有模型通常可以化

σm是市场收益率的标准差, σi为证券i收益率的标准差, Rf定义为无风险资产的市场价格 (也就是时间的市场价格) 定义为风险的市场价格。

但事实上,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诞生之初便遇到了来自实务界的挑战, 一般认为但这一理论的假设过于严格, 研究者们以其作为基础模型从各个方面对不同问题进行扩展性研究。Black于1972年提出了零beta的CAPM模型, 用以去除无风险借贷假设。Brennen把税率对证券风险报酬的影响进行了估计, 填充了之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税收假设。1973年Merton提出了基于连续时间投资的CAPM, 推导了资产收益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1974年, Solnik将通货膨胀纳入, 建立了在国际资产条件下的定价模型。1976年, Ross提出了著名的———套利定价理论 (APT) , 这套理论将市场因素进行了分解, 将资产定价的结构归结为多个信息因素影响的共同结果。后来的研究者开始致力于对这些因素的揣测, 以及试验建模。APT的中心观点为之后的众多研究者所应用, 同时也促进了CAPM的发展。

3 科学发展观下的数学金融

结合现象———实体———本质的三个认识阶段, 我们发现否定之否定的事物发展规律也适用于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变化。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并不是对于原有存在理论的全盘推翻, 而是一种继承式的改变和扩展, 所谓的螺旋式上升也是一种高程度的回旋。

纵观数学金融的研究历程, 不乏多次对于之前研究结论的否定, 而这种否定几乎都来自于实务界, 对于金融新问题的探索, 从表面上来看都多次否定了已经形成的数学金融理论体系, 但实际上每次都在新的视角上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还是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历程为例, 当研究者针对不同的质疑, 以量变的形式修正原有研究体系的时候, 一个更加崭新的理论体系已经在形成过程中了。每次微小的校正都使得原有的理论模型相比较原有形式更加贴近实务特征, 而在这些微小的校正积累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一个更加进步的理论体系形成了。

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看待本文最初提出的疑虑, 其实对于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的数学金融研究领域来说, 否定和发展并非是相互矛盾的概念, 和谐共处也不是一个纯粹的人文社会领域的概念。复杂的衍生产品结构在断裂的时候也暴露出了, 衍生品的联动结构的受压承受力, 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保险精算领域的发展。从企业和市场出发, 数学金融学的实证研究才能更加面向实际问题, 从数据出发, 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数据所隐含的规律, 才能从中提取新的金融概念;或者在问题中发现新的金融特征, 建立模型来描述它, 进而利用实际数据来检验其正确性。数学金融就是顺应这些要求而产生的。它是在第三次自然科学革命的直接作用下以超前发展的量子力学、金融学、经济学、控制论、应用数学等为理论基础并与其相互交叉形成的, 金融危机的实务现状暴露了数学金融在某型构建上的新一轮问题集合, 这在数学金融的发展历程上是永远

参考文献

[1]Bachelier L.Théorie de la speculation[J].Annales Scientifiques del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1900, 3, (17) :21-86.

[2]Markowitz H.Portfolio selec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77-91.

物理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辩证观点 篇8

一、由量变到质变的观点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当物体位于二倍焦距外逐渐向透镜移近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物体倒立的实像,并且逐渐变大;而当物体刚刚移到焦点以内时,像的性质产生本质的变化,在物体的同侧得到的是正立的虚像。这正体现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二、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

“简单的运动”一节中说到:整个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时我们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这体现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观点。在讲到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时,我们说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又体现了物质是在不断发展的观点。

三、对立统一的观点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根本的法则。一方面,物理学中提到的正电荷和负电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N极和S极,正极和负极等,这些都是矛盾的双方,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另一方面,物理学中提到的“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同名磁极相互推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又体现了矛盾双方斗争而又联结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观点。

四、“内外因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在电路中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有电源且电路闭合,这里电路是内因,电路(由导体连接而成)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这里的电源和电路闭合是外因。又如,“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必定有力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因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若物体受到的是平衡力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

五、一分为二的观点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看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认识,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中一分为二的观点。“摩擦起电”的过程中,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必然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摩擦有利也有弊,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会想方设法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热胀冷缩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自动报警器就是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冬天水管水表容易爆裂的罪魁祸首就是“热胀冷缩”;惯性也一样,我们既要利用好它,又要防止它给带来的危害。

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矛盾,其中的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主导性决定性作用,主要矛盾解决了,其他矛盾也迎刃而解了。初中物理中可用一点来表示运动中的火车、飞机等,就是抓住了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的主要矛盾,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形状等次要矛盾;研究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时,往往忽略绳子与轮子之间的摩擦和空气阻力,有时甚至忽略动滑轮的重力,也是忽略次要矛盾的影响。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重视发掘教材的思想内涵,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观点的渗透,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和加强其学科思想教育都有一定的成效。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篇9

摘要:教学风格是教学理论中新的关注热点。布朗芬・布伦纳借用人类发展生态学的的观点。将影响教学风格形成的系统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和微观系统的方法,探讨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能够较好地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深入认识教学风格。幼儿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因素在宏观系统层面是社会现实.在外展系统的是师生关系,基于中间系统的是园所环境,而微观系统是教师自身的特征。

关键词: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影响因素

关于教学风格的概念,目前有多种认识,尚无一个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教学风格是在教学中经常而稳定地表现出符合规律性和个性的教学艺术活动的凝结物和结晶品;是在适合自己个性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趣味的教学理论指导下,经过艰苦的反复实践,而最终形成的既具有个性魅力又具有稳定性的教学风貌;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的教学个性或特色。从上述的各种教学风格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认为的教学风格大都是从“教”这个角度来说的,并没有涉及其他对象和方面。而在《西方教育词典》对教学风格的定义则有所不同:“教学风格通常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不同的关系和建立各种社会风气的方式方法。”将师生关系和社会风气列人了教学风格里。但是不论教学风格的定义究竟如何,影响教师教学风格的因素是一个整体的系统,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不可能脱离物质与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能脱离历史文化的制约,不可能离开人的个体特征。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的发展就是在一个层层叠叠、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中发生、发展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的函数。他将生态环境分为宏观系统、外展系统、中间系统、微观系统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互动营销的网络。每个系统及其与其他系统的相互关系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幼儿教师形成的教学风格是在该系统环境中形成的,通过这个过程幼儿教师逐渐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解释环境特性、参与环境的活动、维持或改变环境的动机与能力,从而在系统互动中实现教学的高度艺术化。下面笔者从宏观、外展、中间、微观系统对影响幼儿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宏观系统―社会现实

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制度和文化背景。宏观系统中的社会组织、机构是有形的,属于“硬件”;文化则是无形的,属于“软件”。教学风格的形成既离不开社会时代背景的“硬件”设施,又离不开文化“软件”这些“硬件”、“软件”提供了幼儿教师形成自身风格的最重要的外部生态。

任何时代中教师的教学行为都不是纯粹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行为,因此,必然要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教学风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个体心理因素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矛盾运动过程。

1.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社会经济对教学风格的影响首先是通过对教师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的。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经济关系的改变。人们的行为就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我国在将幼儿教育机构推向市场之后,为了生存和利益,幼儿园要讲质量、讲效益,教师相应地必须认真研究市场,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对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幼儿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也逐步地由灌输转向重视通过游戏、通过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

2.社会文化对教学风格的影响

传统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模式等,都在潜意识中影响着教师风格的形成。我国一直强调尊师重道,强调因材施教,这对教师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无论是有价值的还是没有价值的传统文化思想被教师广泛接受,对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他们的教学风格的形成起到深远的影响。有些优秀教师就是因为在教学中深刻领会、灵活运用了这些思想和主张,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儿童,重视儿童的兴趣、能力、爱好。这些观念正在逐步地渗人幼儿教师的意识之中,逐渐被广大幼儿教师接受,促使幼儿教师从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中走出来,走向儿童中心的教学风格,注重“一切从儿童出发”。

二、外展系统―师生关系

外展系统是指个体并未直接参与其中的一个或更多的环境,但这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与个体成长的那些环境中所发生的事件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对于幼儿教师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来说,师生关系可以视为外展系统。

师生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是构成教学风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教学风格的考察,涉及幼儿在幼儿园与教师之间的互相配合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情况、教师在活动中常用的管理模式、活动中的心理气氛等。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反映了师生关系的情况。

师生关系也是形成一定教学风格的条件和依据。从幼儿园到大学,师生关系由慈母型发展到教师型再到导师型。与此相应的教学风格也表现为教导型、指导型和引导型等。这就说明了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一定都是在“吃透”了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最佳选择。

三、中间系统―园所环境

中间系统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直接参与其中的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间系统是由直接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除了现在的联系外,一些内隐的联系也会影响个体的发展。幼儿教师在形成教学风格时的中间系统主要是身处的园所环境。

1.幼儿园的管理

有些幼儿园基于急功近利的目的,在对教师进行培训的时候,设立一个模板,要求所有教师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认为和优秀教师做得一模一样那就是成功的教学,就是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所有教师的教学风格趋同,或者说并没有形成特色。而目标设置合理,有着完备的考核评估奖惩制度,将会形成一种推动教师主动钻研业务,不断改进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氛围。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量。

2.园所的经济状况会影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随着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对教师来说,能否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熟练地使用各种电化教具,已成为教学行为中一个极富时代特征的.崭新的组成部分,而这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然而,在实践中,这些先进设备和教学手段的使用直接受到园所经济状况的制约。经济效益好的幼儿园也许会添置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帮助教师组织活动,进行教学,但是条件不够好的幼儿园则有心无力。这将不利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3.教师群体与人际关系

在幼儿园组织系统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群体,如教师群体、家长群体和领导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等。在群体条件下,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会因为群体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些不同于个体条件下的明显特点,形成群体心理效应。如果在幼儿园里,某些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技巧,不断补充新知识,则其他教师也会效仿,从而形成你追我赶的风气,力争教出自己的特色,这就是群体的促进效应。

人际关系的形成是人际交往的结果,而某种人际关系一旦形成,对人际交往就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对教师教学行为及教学风格的形成具有直接影响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教师如果有机会与风格类型不同的优秀教师一起交流切磋,相互学习,必然会起到相互启发、取长补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促使教学风格不断发展和更加完美的重要途径。而上下级关系则对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有影响,正常、和谐的上下级关系有助于形成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心理气氛,使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一心一意钻研业务,这就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反之,就会给教师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情绪和工作态度,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显然是极为不利的。

四、微观系统―自身的特性

微观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直接接触的和产生体验的生态环境,是个体对自身从事的活动、承担的角色及人际关系的真切感受和经历。所以,教师的心理基础、教学经验、教育观念等都属于微观系统。

教师的心理基础包括教师的认知、意向特点和个性特征。教师的认知特点,如感知觉的能力与特点,思维形式的特点,思维的灵活性,是属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观察力的敏锐程度,记忆特点,言语的表达方式,等等,都与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意向特点、情感的丰富程度、情绪的控制能力、意志力的强弱、持久性等,也是构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教学经验是教师在执教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有关教与学的感性或理性认识和处理教学问题的行为方式。有些教师虽然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并不一定都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教学经验确实是形成风格的一个必要因素。一般来说,有着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从教的时间都比较长,实际上,考察一个教师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的参考标准就是执教的时间长短,一般认为从教以上的教师开始具有自己的风格。

观念是指导行动的向导,没有信念的教师无法坚持自身的行为,更无所谓形成自己的特点。刘晓东博士认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教学风格。一个坚信“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教师不可能形成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教学风格,而一个认为儿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性的教师可能更易于采取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对儿童进行教育。

上一篇: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下一篇:酒店开业-市旅游局长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