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夕阳红作文(精选7篇)
夕阳十分可爱啊!看它憋足了劲的样子,仿佛要把自己的一丝光芒在最后一刻放射出来。云儿们在它的身边“游”动,他却带着微笑向云儿们告别。瞧它那结巴得通红的脸蛋儿,让它身边的云儿们忍不住笑了,笑得十分开心,云儿们的脸上也泛起了一层美丽的红晕。
一眨眼,夕阳便挂在了山尖山了。它深情地俯视着大地,舍不得离开这个多彩的世界。慢慢地它脱下了一件金红色的衣裳,披在了大地身上。
可惜,时间老人催着他,叫它快回家。它只好一步一回头地离开了。夕阳它那最后的一抹红色,是多么的耀眼、炫目的啊“最美不过夕阳红”作文250字
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 交感神经的兴奋将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 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同时, 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 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释放。如果这种不良心理因素长时期存在, 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 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最终固定下来, 进而导致糖尿病。
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因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而诱发糖尿病, 这些影响主要限于中老年人, 多因该年龄段人群的内分泌功能减退, 胰岛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功能下降, 促使中老年人发生糖尿病。当然, 也不是说一般的情绪不良就能导致糖尿病, 只有强烈的刺激反复、持久作用于机体, 同时机体的胰岛细胞及使血糖升高的其他内分泌腺对上述刺激特别敏感时, 才可能诱发糖尿病。
因而, 作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 应当认识到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危害, 把控制不良情绪作为预防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已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 在控制饮食、接受药物治疗以及适量运动的基础上, 更应制怒、戒愤、忌忧而以乐为本, 注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 努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能力, 这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和争取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糖友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有些老年糖友, 初患糖尿病的时候, 心情非常低落。想不明白糖尿病怎么会找上自己。那么老年糖友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呢?
1. 悲观失望。
人们几乎毫无例外地把健康视为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并且把健康和幸福联系在一起。由于糖尿病的不可根治性, 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患了“绝症”, 导致有的糖友治疗上丧失信心, 自暴自弃, 出现不配合治疗行为, 糖友有了较严重的精神症状和心理障碍。在老年及文化程度较低的糖友中表现较为突出。
2. 不相信科学。
有些糖友对医护人员的劝告感到反感。长期以来的社会历史造成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较为落后, 至今仍然受着封建迷信的影响。经常出现能根治糖尿病的虚假广告和宣传, 使不少糖友上当受骗和延误病情。一部分糖友采用民间偏方后, 不听医护人员劝告, 停用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 且不限制饮食, 生活上不节制, 以致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酮症酸中毒等。
3.紧张恐惧, 多疑焦虑。
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如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可导致患者足部坏死、尿毒症及失明, 给糖友带来极大痛苦, 甚至死亡。因此一部分糖友对自己的病情变化过于敏感;血糖稍微一升高, 就感到紧张、焦虑, 担心出现并发症, 并对医护人员查房交谈, 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敏感, 对自己病情多疑多虑, 影响饮食、睡眠使病情加重。
4.失落、孤独感。
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服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疾病, 一部分药物价格昂贵, 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是一沉重经济负担, 因此一部分糖友认为自己成为家庭的包袱, 担心受到家人的反感。2型糖尿病多为老年人, 一些糖友认为自己“人老不中用了, 被人瞧不起或嫌弃”。子女因工作关系不能陪伴在身边, 就感到孤独、悲伤、精神忧郁。
老年人怎样培养出好心情
1.能善于自我培养情趣。
在体力、经济和规范允许的前提下, 学自己想学的知识, 干自己想干的事, 玩自己想玩的项目, 看自己想看的书报、画刊。自己和家人不要有过多的约束和限制活动, 不要苦着自己, 想外出旅游、逛公园、看各种节目、学跳舞、书画、电脑等等, 就马上去实现。走出家庭, 走向社会, 走进大自然, 只要觉得有情趣, 能使心境、视野开阔, 能陶冶自己的活动, 就去积极参与, 不畏流言、不惧蜚语。
2.心理上保持年轻。
谁都明白衰老是自然规律, 但未必都能做到从心理上更好地保持年轻。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完全可以不同步, 要防止人未老心先老, 5 0岁就认为自己已老了, 6 0多岁觉得自己不中用了。应当树立一种比自己实际年龄小几岁的心态, 日常生活中用加减法的方式来计算年龄, 如在着装、美容、社会活动、待人接物等方面, 在实际年龄上减5~1 0岁, 如6 0岁就当自己5 0多岁。在体力、体育运动、外出旅游等活动的时间安排和速度上, 特别在体力负重、攀高抻拉等活动量上应在实际年龄上增加5~10岁。中老年人一定要牢记在体力活动中要量力而行。
3. 广交新朋友, 不忘老朋友。
平时不忘老年朋友, 也要广交新朋友, 交中青年朋友, 与儿孙交朋友, 与老伴不仅仅是夫妻, 更要努力成为知心朋友。善于聊天、谈心, 与人交谈能缓解压抑心情、减少孤独、开阔视野, 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4. 学会风趣, 多些幽默。
常看一些有趣的文学书刊和幽默笑话、喜剧, 以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 树立高雅风度。幽默会使人笑口常开, 欢乐愉快是一种维护心理健康的防卫机制。
5. 结合个人实际情况, 科学地安排生活和娱乐活动。
切记不可机械地要求自己一定要去执行什么任务, 必须几点钟内完成, 以不强求、无压力为前提, 轻松愉快度过晚年。
弹性退休好处多
退休年龄是影响老年赡养率和社会福利负担的重要变量,对维持社会保障的收支平衡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各国的养老保险基金纷纷从退休年龄这一变量人手寻找对策,弹性退休制度应运而生,其益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缓解养老保险支付压力
要在社会老龄化的情况下继续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无非是从开源与节流的两个大方向入手。节流的典型方式是降低养老待遇,然而福利支出带有刚性的特征,实施的可操作性不强。开源的方式主要为提高缴费率以及推迟退休年龄两种。当增加社会保险的供款率时,劳动成本也会增加,因此增加了生产成本,不但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会迫使企业通过减少雇用劳动者来降低这一成本,从而造成了大量失业。合理的弹性退休制度能够通过惩罚和激励制度达到推迟退休的效果,成为平衡养老保险基金的可行性方案。
人力资本充分利用
衰老是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到了一定的年龄界点便产生了质的改变。法定退休年龄便于统计核算,但是不利于人力资本的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由劳动者的先天禀赋以及其资本形成的过程等因素组成。不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绩效与贡献度不同,最终退出劳动领域的时间也必然存在差异。“一刀切”的法定退休制度,体现不出劳动者个体的差别,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弹性退休制度显然更有利于人力资本的有限配置。
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实践曾把提前退休作为增加就业的促进手段,其实,弹性退休制度和宏观就业没有必然的联系。老年人和年轻人在就业岗位、适应度上也不存在完全替代的关系。相反,弹性退休制度提供了劳动力重新配置的可能,可以安排新老劳动者的衔接,解决了结构性失业的矛盾,可以较为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
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
强制退休使得老年人一下子从全日制工作改为了彻底休息,一下子失去生活的重心,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弹性退休制度提供给老年人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权利,帮助其比较顺利地渡过工作与退休之间的真空地带,符合特定条件的老年人可以继续在一些岗位上发挥价值,工作可以带来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适当的活动和规律的作息,使老年人的身心更加健康。
另外,弹性退休制度还可以给选择推迟退休的老年人合理的经济收科,令他们拥有了除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之外的又一有力保障。
何谓“弹性退休”
相比以法定退休年龄为界点,劳动者届时必须退休的刚性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指在法定最低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有选择退休或者继续留在劳动市场的弹性空间,对于提前或者推迟退休有相应选择性的一种激励制度。“弹性”强调了两层含义:退休年龄的弹性和延长退休期间实行的工作时间的弹性
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实践
各国根据其自身的养老保障模式和福利政策等实际情况对弹性退休进行了实践。实施细则虽然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点均为鼓励延迟退休,并且通过激励制度保障弹性退休的顺利运行。
法国从2004年起,法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从60岁延长到65岁。企业职工于14~16岁参加工作、在保险年限达到40~42年后,允许在56~59岁申请提前退休。为保证退休金足额征收,法案规定了奖罚制度:每欠缴一年退休分摊金,就减少5%的退休金;已缴足分摊金而继续工作的,每多工作一年增加3%的退休金。
瑞典职工可以选择在65岁退休,领取全额退休金。也可以在工作到70岁,每推迟一个月就增发0.6%的退休金。在60~64岁退休的减发退休金,每提前一个月减发0.5%的退休金。在60~70岁可以中断领取退休金而继续工作,也可以领取部分退休金而从事非全日制工作。
美国1983年修改的社会保障法案决定,将完整的社会保障福利的享受年龄由65岁逐渐延迟,到2022年达到67岁。最早退休年龄为62岁,每提前1个月退休的职工,其养老金水平低于法定年龄退休时的0.56%;若延迟退休,则每推迟1年,养老金增加3%,到2022年时,每推迟1年,养老金增加8%。
然而,爷爷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笑。他是个老顽童,生活中他最多的表情就是笑,咧着大嘴,眼角堆着一堆皱纹,哈哈笑着,看他那样子,往往会把你惹得开怀大笑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与爷爷下棋。他是个“臭棋篓子”,当被我下输了,就开始哈哈大笑起来,“文呀,再来一盘。”就这样,再摆上,我的人马冲进他的地盘,“将军!”我喊了一声,他却好像没听见,“哈哈,吃了你的车!”任我将他的军,他依旧在不依不饶地吃我的车,“哈哈……”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死了棋,他咧开大嘴,眯起眼睛笑着。看他那开怀的样子,我也不忍“将死”他,只好陪他下“臭棋”,让他“将死”了我才罢。见我已被“将死”,爷爷又天真得笑了起来,哈哈……
爷爷越老,仿佛越像小孩,总是让奶奶抱怨个不停。比如有些好吃的东西,奶奶总是视若珍宝舍不得吃,把它藏起来,见我来后,忙去厨房取,却发现爷爷正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见奶奶,他脸色陡然一变,像小偷一样想闪身离开,奶奶一瞧,无名火上冲,“唉,看你笑人不!我想给文吃的,你吃了干什么?说?”见奶奶追问得紧,他咧嘴一笑,“再不吃就长毛了,哈哈……”我在一旁也跟他笑了起来。
夕阳像万物一样,在不同的季节展现着不同的美丽。
冬日的夕阳,并不像夏天一样的火热,也没有秋天的那般凄惨。冬日的夕阳,隐藏在浓浓的云雾中,像隐藏在重重面纱下的一张面孔。看不出它的轮廓,猜不透它的心情。所看到的,只是一束束红色的光辉透过云雾照亮了整个灰蒙蒙的天空。冬日的夕阳,像灰暗中黎明的第一缕曙光,在寒冷中发散着自己的温暖。这份温暖,虽不如正午那份炙热,却也足以照亮整个世界。
夕阳的美是不同的。正午的太阳,在人的眼中是遥远且不可直视的。没有人能直视那时的太阳,更没有人会留心观察它的美了。清晨的朝阳倒没有那般遥远,但人们都在马路上各自揣着不同的心情,行色匆匆,奔向各自的目标,又有谁会观察它的光彩呢?只有夕阳,人们才有机会慢下脚步来,有意无意的发现它的美丽。
能否想象,树梢上,房顶上,都抹上了一层金黄,一群群暮鸦驮着日色缓缓从头上飞过,仿佛刚刚从阳光中归来,带着一份惬意回归大地。夕阳,用一天中最动情的姿色,为世间的人们带来最后一份美好。夕阳,像沉了几十年的白酒,像一声撕破黑暗的鸡鸣,像一切美好到说不出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究给人们关到门外了。
但是,在门外,夕阳丝毫不管人们关心与否,寂寞地,冷落地,在一切自己创造的光辉中,黯淡无光的离去了。当人们再从屋里探头来寻找夕阳的时候,夕阳早随着树梢上和房顶上的金黄的消失,随着暮鸦驮着的日色的消失而消失,只留下朦胧的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李商隐不就是慨叹黄昏的不能久留吗?
若能久留,夕阳就不被称之为夕阳了。昙花积年累月,在瞬间绽放,刚要赞赏它奇幻的美丽时却转瞬即逝;雪花冰晶玉洁,接在手上欣赏它美丽图案时却也转瞬即逝。它们都如夕阳一样,既美好又短暂。正因为短暂,人们才有了遗憾,有了期盼,才有了人们与夕阳的约定:明天,拜托一定回来。
说起城中街道明月楼社区的竹荣华,不少居民竖起大拇指夸赞道,老有所为。今年84岁高龄的竹荣华自1990年从市物价局离休后,积极参加居委会工作,担任楼道长,清理门前垃圾,打扫楼道卫生。这一干就是10多年,直到物管接手。
“打扫卫生好啊,自己活动了手脚,也为大家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何乐而不为呢。”竹荣华说,打扫工作邻里都比较支持。为此,竹荣华听到了不少的赞扬之声,与邻里间的相处更加的和睦,并获得他们的信任。逢年过节时,竹荣华夫妇会亲手包清明果、粽子、汤圆送给邻居们尝尝鲜。
竹荣华的家中还常备饼干和糖果,这些都是为了楼道邻居家的孩子们准备的。“奶奶,你做的饼比我妈妈做的好吃多了,快教教我妈妈吧,还有你家的饼干、糖怎么都特别好吃呢。”12岁的徐可是竹荣华家的常客,甜甜地夸起竹荣华的老伴陈彩花。当徐可的爸妈有事不能接她放学时,这个重任就交托给了竹荣华。还有楼道里的另外两个孩子也是一样。需要接孩子放学时,竹荣华怕孩子饿着,提前准备好了饼干或者陈彩花临时做的热乎乎的大饼。
如果孩子的爸妈不在家,到了饭点也不用发愁,竹荣华特意嘱咐陈彩花多烧几个菜,为孩子准备好丰富的饭菜。“他们就像我的孙子孙女,我能够帮忙照顾他们,很开心。”孩子的爸妈还放了备用钥匙在竹荣华家。
除了帮邻居照看孩子,每天早上沿着江堤边健步行走3个小时,来回20多里路,这是竹荣华雷打不动的必修课。早上4点起床,5点出门,与竹荣华一起出门的除了老伴陈彩花外,还有一只必不可少的环保袋。在健步行走的过程中,看到地上有塑料瓶,竹荣华都会捡起放入环保袋。每天早上的行走都会收获不少的瓶子,多的时候达到30多个。
捡到的瓶子,竹荣华并没有拿去卖钱,全部送给了陶大爷。在清风公园打扫卫生的陶大爷家里困难,老婆得了糖尿病花了不少的医药费。“能帮一点是一点。”竹荣华说,这都是小事。“你一个离休干部,捡什么垃圾啊?”但身边的人不能理解,劝竹荣华不要再去捡瓶子。可竹荣华依旧如故,把捡瓶子当成了事业,从1996年坚持到现在一直没有放弃。
9月30日8:35,国内最负盛名的老年节目《夕阳红》经过全新改版将再次与观众见面,新版《夕阳红》落户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每天早晨8:35-8:55首播,下午15:48重播,节目主持人将由原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元元担任。
筹备:先起步,再登高
新版《夕阳红》节目制片人王水雯过去做过8年财经节目,法制节目、社会节目也做了几年,这是第一次做老年节目,而且接下的是一个有20年历史的老牌节目,压力显而易见。
3月底接手新版《夕阳红》,到现在筹备了6个月,终于要跟观众见面了,王水雯心里既激动又不乏忐忑。筹备期间,她感受到了来自老年观众的殷切期盼,感受到了他们对《夕阳红》的深厚感情,越发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她告诉记者,“过去的《夕阳红》做得非常好,深得老年观众的喜爱,打下了特别好的基础。接力棒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怎么才能把节目做得更好?我们深感压力大,责任大。不过,压力就是动力。”
接手之后,他们首先就是回家问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问他们愿意看什么样的节目,对哪些问题比较关心,有哪些搞不明白的事情需要帮忙解读、分析。同时,他们也调来过去《夕阳红》的经典节目进行观摩、学习,深入研究;还请来老龄委、民政部、中国人民大学等有关老龄问题的专家学者一起研讨。
在多方面的调研之后,他们做了两个样片,让大家拿回去给身边的老人们看,请他们提意见、说建议、谈希望,然后做书面总结、梳理,改进节目。
筹备期间,王水雯还特意拜访了《夕阳红》的前辈主持人沈力,沈力对节目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沈力老师希望我们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来做节目,希望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一定要把这个老年节目做好。”
王水雯说,刚开始接手栏目的时候,它就是一个任务,“经过6个月的准备,我们现在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不仅把它当做一个任务,更是带着一份对老年观众深厚的情感和责任来做节目。到今年10月份,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将达到2亿。老年群体这么大,央视作为一个国家级媒体,我们有责任为老年观众办好节目。先起步,再登高。”王水雯说。
定位:维护老人权益,讲述老人故事
万事开头难。一群年轻人乍一接手老年节目,难免发蒙。“怎么让节目的定位更准确地契合老年人的需求,把节目做到老年人的心里,刚开始找不到方向,是比较痛苦的。”王水雯说。
为了找准节目定位,他们请来了老龄专家、学者和电视界的策划人,前前后后开了很多次策划会、研讨会,经过反反复复的论证,最后确定了节目定位:“聚焦老龄社会,关爱老年生活,维护老年权益,守望金色人生”。
定位有了,以什么节目形式来呈现?
栏目组也进行了多方调研。他们发现,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对讲故事这样的形式还是比较接受的,“而且讲故事这个方式也契合整个社会与法频道的风格。”
除了讲故事,也有演播室访谈的形式,将针对一个社会现象、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邀请专家、嘉宾来演播室进行访谈、讨论,从法律、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心理层面剖析人物命运,分析解决问题。
今后还会有微电影、公益片、政论片等节目形式,“形式会多样,但不变的一定是聚焦在老龄社会当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典型的人物故事。”
配合节气,比如敬老月、重阳节,还会搞活动,做特别节目。王水雯透露,今年的重阳节特别节目正在准备中。
选题:有情感、励志,也有防骗、维权
在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老年人希望了解到其他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看人家有什么人生智慧可以学习和借鉴。老年人还需要了解国家政策,如养老、医疗方面的政策,需要节目给老年人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王水雯说。
围绕老年人的需求,筹备期间,从报上来的八九百个选题中筛选出了八九十个,有老年人自己的故事,也有与老年人相关的话题、社会现象,“比如,一些情感类的、励志的故事;也有关注老年人安全的话题,如何防骗的问题;还有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如何维权的。我们更多的是以一个故事带出现象或话题,再由专家来点评,这样会比较有趣、有深度。”
王水雯告诉记者,选题的来源多种多样,节目里所用的都是真实案例、真人真事。“这些真实案例有编导自己找的,也有公安部门给我们提供的线索或案例,讲完故事后,会清专家出镜给大家支招。这样节目比较深入,老年人看起来比较直观。”王水雯感慨说,现在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太多了,“前年我妈就被骗走了十多万,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讲,这种案例讲多少遍都不嫌多,都有用。”
甘苦:苦并快乐着、收获着
《夕阳红》团队目前有18个人,对于一个日播栏目来说,人手比较紧。制片人王水雯是70后,团队的平均年龄是30出头。在了解现在老年人的真实需求的同时,王水雯还着力狠抓团队建设,前期工作做得很扎实。从5月开始,每月两次政策学习与培训,了解中国老龄化的现状,学习有关政策与社会发展趋势。同时,业务上也搞了好几次培训。说到6个月的筹备工作,王水雯说,“苦并快乐着,收获着。”干电视就是件苦差事,没休息日,没日没夜地工作是常事。记者了解到,主持人元元就是带病工作,发着烧也继续录节目。一些人的弦子才三四岁,事儿特别多,但是大家都没有耽误工作。
虽然辛苦,但王水雯觉得能做这档节目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接手这个节目后,“我们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去阅读这些老人,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以前跟父母之间没有太多的沟通和交流,有些时候,我们做儿女的,走入父母心里太少了。你不做这个东西你很难走进很多老年人精彩的人生,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了解和体会,就不会那么深的用心来关注他们。”王水雯觉得,“老人的人生就如同一面镜子,看每一期节目,就如同阅读了一本书。比如首期播出的《我俩的故事》,不单是讲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他们的人生、婚姻观、价值观,全都体现在节目里,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年轻人真的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所以我觉得有很多收获,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非常有意义。”
nlc202309041328
王水雯表示,“我们做《夕阳红》,不单单是为老年人服务,不单单做给老年人看,我们想做给所有的人看。因为关注老年人,实际上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就是未雨绸缪。”
幕后:老人给编导制作拍摄花絮
有收获有感动有感悟的不仅是制片人。栏目组几位编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
康宁是第一期节目《我俩的故事》的编导,这期节目讲述91岁高龄的饶平如历时五年精心创作300多幅画作来纪念亡妻的故事。平实的内容、温暖的色调再加上老人细心写下的旁注,让人觉得非常温馨浪漫。采访后再看这些画作,康宁由衷地感叹他们爱情背后的种种艰辛。
康宁第一次看到老先生的画是在2012年初夏,当时她感叹:要是有个男人能为我画这样的画,这样地思念我,这一辈子就没白过!今年初夏采访饶老先生后,她感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美好诗句背后是包容、理解和忍耐!“老先生说,妻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当真,不开心的时候想想当初为什么在一起,心情就好了。这句话很简单,但或许幸福婚姻的秘诀也就在于此。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康宁说。
编导马赛曾经跟随“花甲剧组”拍摄三天,剧组成员都是退休人员,大伙聚在一起拍片子不图别的,只为开心,只为把身边的事和亲身经历编成简单又有趣的故事。老人们都说自己业余,可真拍起戏来,一点都不含糊。演戏的老人们就像一个个老戏骨,不管是笑戏、哭戏、闹戏都信手拈来。最有意思的是,就在马赛他们拍摄这些老人故事的同时,“花甲剧组”里几个负责摄像的老人把镜头对准了编导们。“三天的拍摄结束后,老人们拿着已经剪辑好的拍摄花絮给我们看,我和我的同事都乐了,老人比我们还要专业哪。”马赛说,希望更多的老人从他们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都能体味到“老有所乐”。
编导张子晨感动于主人公的“志愿情怀”。她的采访对象是支援西藏30年的叶如陵老人。在拍摄过程中,最能体现叶老退休后幸福生活的则是他所住的北京朝阳区西坝河西里的义诊小屋。义诊小屋,又被社区的老人们称为“爱心小屋”,是由一个小房车改造而成,这里是叶如陵为社区老人免费看病问诊的地方。拍摄当天,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有20多位老人进出小屋,有的来进行日常的健康监测,有的拿着医院开的药和片子来找叶如陵咨询,更多的则是来找他聊天。“这些老人多半是独居老人,叶如陵的‘爱心小屋’成了他们在问诊之余谈天说地、抒发情感的地方。我从没有听过从一个诊室里会传来如此多的笑声,正如叶如陵所说:在‘爱心小屋’里,看病问诊只是医院的延续,而与大爷大妈聊天,让他们更快乐、心情更豁达,才是这些孤独、寂寞的老人们更需要的处方。”张子晨说。在叶老退休后的13年里,他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数不胜数。老人房间的墙上贴着一幅字“舍得”,浓缩了他对支援西藏和志愿服务的理解,他甚至戏称自己为“舍得老人”。叶如陵说:人的一生,年轻时是“得”,得到了机会、得到了报酬,到了老年就要“舍”,为身边的人、为自己爱和爱自己的人,为每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提供帮助和志愿服务。“这便是一个援藏30年、志愿服务13年的义诊医生——叶如陵老人的志愿情怀和他在镜头背后带给我的感动。”张子晨说。
编导马强则感动于一位失去双腿的老人对梦想的执着追求。38年前登珠峰时,就在距离顶峰还差200米的时候,夏伯渝意外失去了双腿。望着近在咫尺的世界之巅,夏伯渝定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无腿也要登珠峰”。“虽然直到今天,夏伯渝仍旧和他的梦想失之交臂,但是,我并不想用夏伯渝站在世界屋脊上的画面作为故事的结束,而是希望他的传奇能够延续,因为我讲述的是夏伯渝三十多年的追梦历程,也探究了他不懈坚持背后的坚强,这位63岁的老人用坚持沉淀出了他那值得收藏的人生。”正如夏伯渝所说,“假如我登不上去,我也不后悔,毕竟我为之奋斗了几十年,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马强说,“《夕阳红》可以用20分钟来展现每一位老人的精彩片段,书写他们的金色人生,而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却感受到了岁月带来的每一道风景,我们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正在采撷正直、精彩、善良、热情、坚韧……”
编导吴娜做完《揭秘神医骗局》节目后颇为感慨。她说,“作为社会与法频道的编导,有过这样的疑惑,做过的防诈骗节目数不清,可仍旧是常做常新,总是有不同的受害者被几乎相同的骗术所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直到最近做一期名为《揭秘神医骗局》的节目时,我似乎找到了点儿头绪。”以前做诈骗主题节目,思路多是以受害者切入,讲述受骗经历,分析受骗心理,然后奉上几句忠告,希望他们辨清真伪,切勿上当。这期节目却反其道而行之,让骗子自己分析骗术,讲述他们是怎样抓住受害人心理,一步步展开骗局,最终达到目的。“从骗子的讲述中不难发现,他们懂得受骗者的心理。同理,我们也必须让观众知道骗子心里在想什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吴娜表示:在诸多诈骗案中,受害者大都是老年人,作为《夕阳红》节目的编导,怎样让老年人在面对骗术时保持清醒,不再上当,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做节目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哪怕有一位老年观众看过我们的节目后识破了骗子的骗局,免于受骗,我们的努力就是值得的!
观众期待:76岁桂林:多展示精彩百味人生
打从《夕阳红》诞生起,桂林就是它的观众,退休之后更是天天收看它,把《夕阳红》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个伴儿”。对于过去的主持人沈力、黄薇、张悦、陈志峰,桂林也是记忆犹新。桂林最爱看的是反映老年人精彩人生故事的节目,“有的老人爱摄影、爱跳舞,有的老了才学画画、学钢琴,有的夫妻两个结伴走天下,有的携手过百岁……他们的人生经历、处世态度、长寿之道等等,对我的启发都特别大。我觉得,老人要过得好,就要像他们一样,有爱好,有追求,还要有好心态。”对于新版《夕阳红》,桂林依然特别期待能够看到很多反映当代中国老年人精神风貌的故事,“每个不一样的人生都自有一番精彩,百味人生永远看不够。”
68岁张女士:希望给我们办些小活动
采写/雷玉
“终于又要开播《夕阳红》了,太好了。”68岁的退休老职员张女士是《夕阳红》的铁杆粉丝,以前就喜欢和老伴一起准时准点收看《夕阳红》,那是他们每天不可或缺的事情。“在以前的《夕阳红》节目里,特别爱看‘家有妙招’,那些小妙招在生活中给我们家里带来了很多便利,又经济又好用。”听说《夕阳红》改版了,张女士期待能够看到一些与老年人健康相关的主题,“比如怎样正确健身,吃些什么对老年人身体比较好,还希望节目能够有一些关爱老人的小活动,比如倡导年轻人周末放假能够陪陪老人、组织一些老年朋友一起到广场或者公园做点有意思的活动,多认识些朋友,平时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也不至于那么无聊
65岁李女士:帮我们学新知识了解新信息
采写/雷玉
今年65岁的李女士也是《夕阳红》栏目的忠实观众,平时比较节俭的她喜欢看“家有妙招”,“省钱大比拼”也看得津津有味。李女士对停播几个月后新改版的《夕阳红》有些期待:“‘家有妙招’应该继续保留,还应该再播出一些帮助老人的方法,普及有关老年人自我保护的法律,像哪个老人遇见困难,有什么热线或者途径能够及时提供帮助。社会发展这么快,希望节目能给我们老人普及一些新知识,带来一些新信息什么的,让我们能够跟上时代前进的步子,别老让年轻人觉得我们太落伍。”
【最美不过夕阳红作文】推荐阅读:
最美不过夕阳红写景作文11-26
最美不过什么作文800字06-10
“最美不过——”优秀作文选06-18
夕阳的作文200字:最美夕阳09-11
最深不过亲情作文850字11-15
终究不过一场空05-31
不过尔尔成语好玩谜语07-16
春天最美作文06-10
身边最美教师作文06-15
谁最美童话作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