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服务中心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_单位总结(精选4篇)
政务服务中心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确立“工业服务年”,开通了“重大投资项目服务直通车”;喊响“马上办”,“视办事人为亲人”,积极为工业强市服务,认真树好政府形象。现将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7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办件和收费情况 截止5月底,共受理行政许可(审批)6942xxxx,办结6942xxxx,办结率99.9,其中中心办事大厅即办件比例为88.1,平均办理时间为1.8天(未含公安车管所分中心),实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3至xxxx工作日办结的时限要求。行政许可(审批)收费366xxxx元。预计6月底,可受理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322xxxx。(二)主要做法和成效1.突出政务服务重点,抓好“工业服务年”(1)制定了“工业服务年”的实施意见。由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带队,中心各主要窗口负责人为成员,通过__电视台、__日报等多种形式,积极向企业业主和社会各界宣传政务服务工作,宣传工业服务年。以工业企业、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项目和其他重点项目为服务对象,提供咨询服务、审批服务、跟踪服务。(2)开通政务服务直通车。成立了金象化工集中区政务服务小分队和铝产业集中区政务服务小分队,小分队由中心两位副主任担任组长,组织相关行政许可部门深入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工地开展它们需要的各项服务,让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生产经营和发展。(3)高效快捷,喊响“马上办”。一是强化并联审批制度,重点对新办企业和新建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限时办结。二是开展代办制度,实行全过程保姆式服务,为办事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三是进一步清理项目办理时限,该压缩办理时限的,必须压缩。四是积极探索和创建网上审批服务。(4)进行项目再清理。在2006年市本级行政审批(许可)和公共服务项目全面清理的基础上,对保留的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再一次清理,主要针对项目设立的法律法规依据、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依据等进行了逐一清理,对法律法规依据不充分的坚决取缔。在清理的基础上对收费进行公示并印制了办事指南。(5)完善绿色通道制度。凡是涉及工业的项目特事特办,走绿色通道。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对工业企业和工业项目实行相关部门“集中会审,资料共享;同步审批,全程跟踪;限时办理,一次办结。”2.加强政务大厅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1)规范管理。坚持统一着装,对大厅工作人员一律统一制服,佩带胸卡上班。对办公环境的布局进行调整,规范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停放地点和秩序。从底楼到四楼的楼道、通道和办事大厅要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做到管理制度、服务理念、工作人员的相片、先进人物、重大活动的相片等上墙。增添绿色植物,美化工作环境。(2)实行大厅值班长制度。由中心领导轮流值班,协调处理大厅日常工作;检查各窗口业务开展情况;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出勤和其它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处理服务对象投诉,及时处理来电、来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3)设置咨询处,配备一名引导员。(4)真正视办事人为“亲人”。制定了“政务服务一点通”。即:“微笑多一点、脑筋活一点、嘴巴甜一点、动作快一点、环节少一点、告知详一点、度量大一点、律己严一点、效率高一点”。(5)加强对行政许可链上的中介组织、招投标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和车管所分中心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促进其服务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化。3.对全市政务中心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了督查按照省上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同市委、市政府督查组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各区县和市级部门进行了督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方案。①对区县:没有设立统一办事大厅,由各部门设立分中心形式运行的×××政务服务中心,督查组提出了年底前建立统一办事大厅的要求。对办公场地面积仅有40xxxx米的×××政务服务中心,督查组提出了制定规划,筹集资金,争取迟快更换办公场地的建议。②对单设窗口部门: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近2xxxx存在一些不足的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部门进行督查,这项工作正在开展中。③对综合窗口进行认真研究。4.加强一流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1)建立健全政务服务工作的考核机制。强化工作评价和考核。对市级部门今年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是纳入全年的目标考核;印发了《__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月度考核办法》和《__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月度先进个人评选考核办法》每月开展一次流动红旗竞赛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二是纳入软环境测评,在软环境测评中占一定的分值。对区县的考核,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的目标考核。考核的重点是两条,一条看建服务大厅、便民中心没有;二条看大厅、中心的运行情况和服务质量。三是强化各项考核,对流动红旗窗口、服务明星、年度考核的优秀公务员、优秀(事业单位)工作者和政务服务中心评选的先进个人,分别给予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奖励。(2)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抓班子、带队伍的决定,完善党组会议、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完善工作考核,制定和印发了《__市2007年度政务服务工作考核办法》。(3)认真贯彻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关于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队伍建设的通知》。一是加强对行政许可(审批)工作的领导。各窗口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政务服务工作,同时确定一名副职分管并具体抓。分管领导坚持定期到窗口检查和指导工作。各部门法定代表人对行政许可科长要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授权委托书,充分授权。二是加强对行政许可科长的管理。行政许可科长在政务服务工作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有关部门要选好配强行政许可科长。市政务服务中心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行政许可科长在政务服务中的日常工作管理。三是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队伍建设的通知》,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未满一年原则上不得调整;各行政许可(审批)职能部门要把思想政治好,业务素质高,团结协作好,服务专业化的优秀中青年干部选派到市政务服务中心工作,充分树立好部门的形象和政府形象。(4)强化纪律保障。严格按照《__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关于请假有关事项的通知》执行请假制度。严格奖惩制度和考勤制度。对上下班实行严格考勤,上午和下午上班实行窗口工作人员签到制,窗口工作人员自己签名报到,督察科负责具体实施。(5)加强党建工作。坚持窗口工作人员的党组织关系转入政务服务中心党总支,积极发展窗口工作人员中的先进分子入党,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6)加强工会、妇委会工作。坚持一月开展一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开辟运动场所、配备运动器材,安排活动时间,做到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和健康两不误;组织“流动红旗”较多的窗口负责人和先进个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开拓视野,不断改进服务手段;坚持工作时间每天做两次广播体操。5.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和全民招商服务中心工作正式启动“__市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和“__市全民招商服务中心”已在5月31日授牌授印,两个中心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一是向市编委报送《关于__市全民创业服务中心职能配置、人员编制方案的请示》。二是制定了全民创业服务行动方案;三是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创业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舆论氛围;四是市政务服务中心增设了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和全民招商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对创业者实施“一站式”审批服务,每天咨询达1xxxx以上,效果明显。6.认真开展社会中介组织清理清理整顿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工作全面展开。按照中共__市委办公室、__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__市清理整顿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实施方案的通知》(眉委办[2006]98号)精神,认真组织开展清理整顿规范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一)抓好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和全民招商服务中心工作1.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和全民招商服务中心机构设置,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扎实开展工作。2.督促各县建立县全民创业服务中心和乡镇全民创业服务中心(与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3.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全民创业宣传,做到家喻户晓,营造浓厚的全民创业舆论氛围。4.加强督促检查和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发现全民创业服务的典型和创业典型。5.抓好全民创业的统计工作。6.及时编发工作简报,反映全民创业工作动态。(二)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1.认真整改政务中心存在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杜青林书记、蒋巨峰省长对政务中心建设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按照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办《关于贯彻落实青林书记、巨峰省长对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重要批示的督查通知》(川委查[2007]19号)要求和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对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行情况的督查要求,对市、(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及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整改,确保提高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水平,为实现“四个跨越”,促进__经济发展做出新贡献。2.完善市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凡是与创业者生产、经营和生活相关的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的主管政府部门和社会公益事业机构,一律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服务工作。一是对目前单设窗口部门的审批事项(含许可和非许可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二是对目前由1xxxx部门组成的综合窗口进行改革,凡是办件量较大的部门一律单设办事窗口,不能单设的部门归类设置2-xxxx办事窗口。三是借鉴省上和×××作法,实行市、区政务中心同址办公,真正实现进“一道门”就完成市区两级审批事项。四是对具有行政许可(审批)职能的消防机构、烟草专卖局分别进入市和区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事窗口。四是对供排水总公司、电力公司、天然气公司、广电网络、通信机构等社会公益事业服务单位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设置办事窗口。六是搞好中介机构的清理整顿工作。对与审批项目相关的中介机构原则上纳入中心办公和管理。七是将与全民创业相关的就业培训中心、医保社保中心等增设为分中心,加强监督和管理。3.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区县政务服务中心,全部设置统一办事大厅,各县全民创业服务中心一律设在各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乡镇政务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中心,与乡镇全民创业服务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乡镇工商所、派出所、计生办、农机站和水管、林业、国土、民政、医疗保险、农电、广播电视等面对群众开展的行政许可和其他服务进入便民服务中心。(三)为创业者提供一流的服务环境1.整合职能,再造流程。对全民创业项目特别是重大投资项目,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变各自为阵为整体作战,按照“集中会审,资料共享;同步审批,全程跟踪;限时办理,一次办结”的办法,对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基本建设工程审批,制定办事流程图,统一开展审批工作。2.开通全民创业服务直通车。根据创业者的需要,组织有关窗口部门负责人组成“政务服务110”,开通全民创业服务直通车,实行上门服务,现场服务。3.实施“马上办”。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限,凡是无需现场踏堪、检验检测、听证论证等程序的事项,只要申报手续齐备,一律实行“马上办”。4.继续实行预约服务。实行国家法定节假日、双休日预约服务制度,预约服务电话为8169138、8166,接到预约服务电话后,值班人员立即到现场开展服务工作。5.改进服务态度。树立“视办事人为亲人”的理念,开展政务服务礼仪教育,加强办事大厅纪律作风管理,对包括创业者在内的所有办事群众做到站立迎、微笑对、双手接。
一、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支持和稳定了我区农民种粮积极性,全区共种植早稻34.47万亩,中稻一季稻32.68万亩。为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单产和质量,上半年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以宣区政办[2007]14号文件下发《关于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创立名牌、提升效益”的要求,重点推广六项关键技术:①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超级稻为主的优质品种;②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③主攻水稻早育稀植技术为代表的培育壮秧技术;④加快推广以抛秧、直播、免耕为代表的轻型栽培技术;⑤配套推广防高温热害、节水溉灌为代表的避灾节本技术;⑥大力推广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精确管理技术。力争07年粮食总产突破10亿斤,全面提高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开展水稻优质高产攻关:①早稻高产攻关示范:07年在全区推广种植中组3号5万亩,并配套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在五星乡建立千亩高产示范区,推进我区早稻品种更新换代的步伐。②无公害稻米生产示范:在溪口镇建立500亩绿色稻米基地,统一供种、统一催芽育苗、统一播栽、统一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全程提供服务。③超级稻高产攻关示范:组织新两优6号、扬两优6号等16个新品种评比试验,筛选适宜我区种植的超级稻品种,推广相应的高产保优栽培技术。④专用品种高产示范:以太湖糯等品种为主,在孙埠、五星、朱桥等乡镇建立5000亩高产示范片,为我区黄酒酿造企业提供优质原料。
3、积极参与推广“一烟一稻”高产、高效模式。配合区烟草发展局做好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和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促进烟农增收。
二、做好植保工作,控制重大病虫暴发危害
1、加强测报工作。对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一代二化螟等重点病虫害开展系统性测报,印发《病虫情报》八期,制作可视化预报一期。做好资料整理和原始数据存档工作,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水平和准确率,提高病虫情报和防治技术进村入户率,保证了我区午季作物和水稻生产安全、高效。扩大测报范围,将茶叶、栝楼等重点经济作物逐步纳入测报范围。
2、积极稳妥推进统防统治示范。06年的统防统治示范,在稻飞虱特大发生的情况下,既控制了病虫危害,又控制了农药用量和高毒农药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乡镇政府和农民积极性很高,为积极稳妥的加以推进,今年选择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洪林镇七景村、洪林村,建立5000亩的统防统治示范片,并与种粮大户合作建立村级百亩示范片。利用病虫情报、广播电视、明白纸、短信等多种方式传递病虫防治信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一步探索建立统防统治机制的适宜途径与模式。
3、强化检疫工作。以种子检疫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检疫职能。配合市植保站对九洲市场种子调运检疫开展检查,做好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加强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重大检疫性病虫害的普查和防除工作。
三、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抓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做好服务工作,推进我区特色经济作物规模化、集中化生产,引导农民走“一乡(村)一品”发展之路。重点是①抓好茶叶无公害示范园建设,指导杨柳、古泉优良品种无性系茶苗基地建设;推广茶树良种,逐步淘汰有性育苗;建立杨柳百亩乌牛早示范园;做好溪口、杨柳优质茶基地、加工企业技术服务工作。②建设水东200亩“雄风”系列西瓜示范基地,做好“雄风”系列西瓜品种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雄风三号”,总结编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做好大棚和露地无籽西瓜技术指导。③进一步完善宣州区栝楼栽培技术规程,着力提高单产水平。指导建立狸桥50亩标准示范园。⑤提高脱毒马铃薯种植水平,共种植春马铃薯4000亩,亩产量2000公斤,亩产值1600元。
四、以项目实施为依托,增强为农服务手段
1、抓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做好田间实验:按照项目要求完成小区试验和田间试验,做好午季测土配方施肥小区试验的测产及资料汇总,建立施肥指标体系,为配方设计的施肥指导提供依据;二是做好配方设计:邀请省土肥总站、市土肥站及科研院校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制定适合我区实际的配方设计。三是做好配肥推广工作:采取与生产企业合作,指定配方生产和引导农户(尤其是种田大户)自行配制等方式将配方技术物化成产品推广给农户;四是组织申报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续建项目,并已获批准,将新增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0万亩,07年全区共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0万亩。
2、组织实施植保区域站建设和长江流域高品质棉花示范项目。植保区域站建设项目经市农委、区政府、区农委领导多次协调,现已办理好土地使用证和规划许可证,并减免了部分收费。目前检测楼工程正在组织招标,观测场土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整个项目将在年底建成验收,增强我区对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能力。棉花项目在水阳镇建立5000亩高品质棉花品种-科棉3号示范基地,开展无土苗密度栽培试验,推广棉田无害化防治技术。
3、以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抓好农业环保工作。一是建立和完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二是强化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积极组织申报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三是做好农村环境治理的调研,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农业污染处理工作。
五、下半年工作重点
1、抓好粮食生产,继续组织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和高产攻关项目,进一步提高我区水稻生产水平。
2、认真做好水稻、棉花等重点作物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工作,控制重大病虫害的发生。
3、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植保区域站建设、棉花项目实施工作,以项目为平台,强化各项为农服务措施。
4、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做好水稻、西瓜等新品种试验的总结。
2020年,政务服务管理处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主线,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19年,我区营商环境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省营商环境评价全省33个城区排名第10,营商环境指数综合考核在全市排名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协同。成立管委会主任、区长任第一组长的营商环境专班工作小组,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加大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2月20日,召开专班工作专题推进会,确定了专班的5大方面15项年度目标,并按月明确了58项项目清单,建立专班月度报送工作机制。对标赶超标杆,推进工作落实。对标苏高新总体要求,研究制订了《发展环境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到2020年,我区营商环境评价指数排名与苏高新持平,2021年实现全面赶超。认真研究学习上海、深圳、苏州等先进地区营商环境方案,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研究制订《新北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化宣传推广,推进品牌建设。深入思考营商环境工作简报板块设置,开辟对标苏高新专栏,及时收集汇总各单位报送材料,配合综合处印发营商环境工作简报2期。以“四个一”(政策一口清、材料一标准、受理一平台、办事一次成)和微笑服务理念初步设计营商环境公共服务品牌方案,研究制订《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新事高兴办”政务综合服务品牌的建设方案》。
着力落实“放管服”改革有关要求。2019年,我区“放管服”改革考核在全市排名第二。有序谋划全年工作要点。根据《2020年常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要点》,研究制订《新北区“放管服”工作要点》。认真梳理汇总疫情期间“放管服”改革的经验做法,向市级报送案例7个。其中秒批、竣前联合指导、推进审批“四化”工作获市协调办认可并推广。有效推进基层赋权工作。根据《省委编办、省司法厅、省政务办关于赋予乡镇(街道)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指导目录》(苏编办发〔2020〕12号)及2019年孟河镇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第一批赋权的经验,开展了多轮梳理、调研、座谈和征求意见工作,分三类对象推进赋权工作,梳理形成孟河镇第二批赋权清单11项;
第一类赋权乡镇(薛家、罗溪、西夏墅、奔牛)赋权清单137项;
第二类赋权乡镇行政许可类权限42项,公共服务类95项;
为街道赋权119项,政许可类24项,公共服务类95项。有力落实审批前置中介事项规范工作。按照省、市有关要求,认真开展前置中介事项清单规范工作,明确需保留的中介事项名称、对应的审批部门、审批事项、设定依据、收费标准等,汇总前置中介服务事项44项,并及时向市级反馈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建强镇级为民服务中心。加强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现场管理指导,拟订服务大厅现场管理、物品摆放、工作考核等模板,供各镇(街道)学习、参考。梳理完善各镇(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面积、门头设置、区域划分、全科窗口建设、制度规范建设等情况,根据各镇(街道)现状列出表单明确下一步改善计划,推出一批特色亮点。推进一体化在线平台向基层延伸,以孟河、奔牛、薛家等5个镇(街道)为试点开通账号,定制个性化事项,并指导完成事项认领。研发企业法人自助申报一体机,已统一为孟河镇、薛家镇、罗溪镇、奔牛镇为民服务中心配发,实现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注销等近30个事项的“区域通办”。
着力优化12345热线服务。今年1-5月,区平台共受理诉求件10136件,按时办结率99.94%,答复完整率100%,群众满意率97.93%。站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保卫战第一班岗。第一时间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建立联动处理机制,疫情期间咨询类工单半小时内答复。建立12345疫情周报机制,每周报区主要领导参阅,对复工复产、返常出入人员、疑似疫情人员举报等问题进行及时跟进,确保疫情相关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解决。用好企业群众办事服务“一号答”。高度重视国家、省、市平台交办件,上半年处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交办件24件,国家政务服务网交办件2件,处理省级工单177件,总体满意率99%。做优“12345”高新区企业服务专席,围绕企业群众所关心的证照办理、税收服务、优惠政策等相关内容,咨询类3日答复、投诉类5日解决,实现全过程评价和满意度回访。建好沟通协调中转站。以办理类工单为重点,明确答复内容评定四项指标,即投诉内容是否属实、处理依据是否充分、处理时限是否明确、处理结果是否满意等,优化沟通联络机制,确保各类事项责任明确、处理有效。联动政务服务“好差评”,群众办事不满意立即反馈、立即整改。对政风热线8件线下交办件,办理诉求的过程进行重点跟踪,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沟通处理,及时追踪办理结果。
此外,“三八节”妇联活动、政协提案答复等相关工作也都圆满完成,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2020年,政务服务管理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将坚持问题导向,夯实工作基础,着力建强政务服务体系、完善营商环境工作机制。
加快打造基层审批服务力量新范本。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放尽放”,积极谋划滨开区与区本级同权工作,高质量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工作。主动开展基层赋权事项培训、指导和业务对接,确保各镇(街道)接得住、用得好。积极配合区编办推动各镇(街道)行政审批局挂牌和实体化运作,实现乡镇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加快打造“15分钟便民利企服务圈”,以帮办代办体系、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为两翼,以区镇村三级联动为抓手,全面打通全区政务服务大通道、构建全区为民办事大前台,形成政务服务一体化服务新格局。积极探索“延时服务”“自助服务”向镇村延伸,在春江镇等镇(街道)服务大厅探索建设“24小时”政务超市。
加快打造群众满意营商环境新高地。完善出台《新北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深入研究国家、省、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以市场主体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考核机制。召开营商环境联盟誓师会,针对2019年评价中发现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明确工作重点,切实加大找差整改力度。不断完善省营商环境迎评工作,建立畅通高效的迎评协作机制,有效提升各项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的排名。积极争取将营商环境政策宣传推介纳入全区宣传工作日常,在常州市电视台开辟营商环境相关专题专栏,以江苏政务服务网新北区综合服务旗舰店为依托打造政策一键通,及时宣传解读营商环境改革政策措施,提高社会覆盖面和知晓度。完善出台《关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新事高兴办”政务综合服务品牌的建设方案》,打造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矩阵,举办“高新事高兴办”品牌发布会,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年上半年,**县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突出“改革创新出动力、机制创新出活力、审批提速出效率、规范示范创品牌”四个重点,运用“一次办结”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不断强化公开平台建设,致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智慧政府。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以“一次办结”改革为引领,全力打造智慧政务平台
一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全联通。认真按照《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年“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湘政办函[**]64号),明确了构建“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门”分发、“一网”通办、“一厅”出件、“一体”监察的政务服务模式,形成网厅实厅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监督并重、信息资源协同的政务服务新体系。全县填报实施清单411个,其中:行政许可182个,公共服务229个。**年1-5月累计受理196855件,办结202007件,咨询件38件,咨询回复件38件。
二是全面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按照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股集中、行政审批事项集中进入政务大厅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做到审批服务类事项进驻政务大厅到位、审批授权到位、监督监察到位的要求,不断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今年来,有住房公积金中心、湘运公司新进驻了县政务服务中心,目前进驻县政务中心的单位有38个、工作人员300余名、政务服务事项920个。
三是强化专项督查。按照“事项进驻、职责进驻、人员进驻、领导进驻”的原则,强力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对人、事、权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到位的单位进行了专项督查,今年上半年,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县国土资源局先后充实了窗口力量,将一次办结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中心办理;
开展联合审批。设立联合登记窗口,由县政务服务中心、县发改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分别安排1名工作人员。根据“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统一由联合登记窗口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查,实行一窗受理、网上运转、并行办理、限时办结。有800项即办事项实现了马上办、857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次办、企业开办纳税申报等76项事项实现网上办、水电气公共交通等50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保障改革真正落地。
(二)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努力提升精准服务水平
一是启动全程代办。设立了全程代办窗口,建立了重点产业项目审批全程代办工作机制,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安排专人对重点产业项目、特别是建设投资项目农用地转用环节的审批事项,提供手续代办、疑难问题协调等全方位、全过程免费代办服务,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今年来,共为企业代办各类事项76件,受到了企业的好评。
二是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对合法合规的事项“马上办”,减少了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
推动一般事项“不见面”,对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大力推行“网上办”;
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对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办”,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三是推行“延时办、预约办、上门办”。推行“5+x”工作日模式,通过轮休等办法,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错时、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受理、办理绿色通道;
对服务对象因特殊原因无法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前来办理,而又急需办理的事项,可通过现场登记、电话联系等方式,向政务服务中心相关窗口提出预约服务申请,约定时间办理;
对特殊服务对象(老弱病残、学生)因实际困难不能前往政务中心办理事项,可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提出上门服务申请,审批部门在约定时间上门为其办理相关审批业务。
(二)以突出县委中心工作为航向,树立政务队伍新风尚
一是党建领航激活力。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扣民主生活会和每月党主题活动日,深化党建考评,打造一批窗口星级党员和党员示范岗,建立了一支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干部队伍。
二是廉政教育强作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省纪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廉政党课,观看反腐倡廉专题片2次,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纳入到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培训中。坚持每天一次纪律督查、每周一次内务检查、每月一次点评通报。上半年通报批评3起窗口工作人员因服务态度不好被投诉事件,共对38个窗口单位进行问卷回访,回访满意率100%,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窗口工作作风切实优化。
三是文明创建树形象。积极开展“四创”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大厅围绕窗口转,窗口围绕百姓转”,管理突出规范化、精细化、人性化与科学化。严格落实首问责任、一次性书面告知、限时办结、电话回访等管理制度,将日常管理作为考核主要依据。评选“文明窗口”、“服务明星”、“先进个人”,营造真诚为民服务良好氛围。
四是脱贫攻坚促稳定。上半年,先后2次组织中心帮扶责任人到联系村雷坪镇石溪村和莲塘镇宜福村对帮扶对象开展一对一走访活动,按照我县“三个四”(四个讲清楚、四个弄清楚、四个帮到位)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同时为每户贫困户送去微心愿,拉近了干部和贫困户之间的距离,让帮扶工作更深入人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一次办结”网上办事平台尚未建立。要真正实现政务事项“一次办结”必须建立网上办事平台,凡是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
凡是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
凡是能实现网上办理的事项,不得要求必须到现场办理”的要求,优化简化服务事项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流程,缩短办理时限,降低企业和群众办事成本。
二是“人、事、权”进驻不到位。事项进驻、职责进驻、人员进驻、领导进驻是实现“一次办结”的前提。由于有的单位“人、事、权”进驻不到位,导致手续办理多头跑、多次跑、延期办。
三是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未实现“三统一”,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还待加强。
二、下半年工作设想
一是加快建立“一次办结”网上服务平台,形成网厅实厅融合、线上线下联动、服务监督并重、信息资源协同的政务服务新体系,加速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结”工作进程;
二是搭建电子政务云计算中心,为全县政务服务“一次办结”提供统一的计算存储资源,推动实现政务服务应用及资源的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整合互用;
三是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务服务数据信息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互认共享,让政务服务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文章定制服务电话:4000-121-855
四是实施政务服务延伸工程。以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重点打造一批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示范点,提升乡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打造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篇二)
今年以来,市政务服务管理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改革、管理、服务”三条主线,深化行政审批全流程改革,全面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上半年,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共受理审批业务132502件,办结132642件。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完成工程招投标项目438个,交易金额248.75亿元;
政府采购项目343个,交易金额128.52亿元(含ppp项目3个,交易金额120.03亿元)。
(一)突破改革难点,持续推动行政审批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建设。研究起草《青岛市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建设实施方案》、《青岛市行政审批中介超市管理暂行办法》,对中介超市的适用范围、选取方式及职责分工、入驻条件等做出了明确规范,推动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健康发展。二是探索实施经济功能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起草《关于优化青岛市经济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意见》,通过向经济功能区下放审批权限、相对集中审批权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建设项目提前介入服务、建设项目区域化评估等改革措施,提高经济功能区审批效能。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全流程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再上新台阶,青岛海关、市侨办、市司法局等部门新入驻市审批大厅。市城乡建设委等部门将审批事项和人员集中到行政审批处并整建制入驻大厅,实现建设项目审批在大厅“一窗式”办结。开展审批证照统一制发工作,市城乡建设委等17个审批部门的53类审批证照纳入统一制发系统,进一步破解审批放权最后一公里难题。截止目前,大厅制证中心共统一打印审批证照2840余个,快递免费送证1370余件。开展证照批文信息共享试点,实现市、区市两级工商营业执照信息共享。继续做好全市重点项目督查公示系统,并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截止目前,836个市重点投资项目纳入该系统,其中**年新增市级重点项目及问责项目266个。加快市、区(市)两级标准化建设,目前,共梳理事项1450余项、事项要素信息153500余条,并将标准化成果录入审批系统。
(二)严格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有关要求,在借鉴昆明、宜宾等地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拟采用类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开展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制定ppp类项目示范性采购文件和交易操作规范,并指导完成了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轨道交通二期工程a包等ppp项目招标采购工作。在试行政府采购货物类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基础上,制定了服务类、工程类政府采购文件示范文本,已投入使用。二是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制发《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开标评标工作规程》,明确责任划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确保各项工作依法有序开展。试行《工程建设重点项目开评标预案》、《政府采购项目开标预案》,对开评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进行及时处置,确保开评标组织服务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构建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从严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起草《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服务机构社会信用评价实施方案》,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标一评价”的综合评价机制,建立社会信用“红黑名单”,为招标人、采购人科学选择中介服务机构提供重要依据。全省率先组建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标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律师组成的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专家咨询委员会。今年以来,依法受理各类异议、投诉案件8起,受理行政处罚案件19起,对12家单位进行了处罚,累计处罚金额231.7万元。
(三)优化服务流程,建设全国一流政务服务大厅
一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制定《青岛市网上行政审批规划建设方案》,整合各区市网上审批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系统。新华社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从“催着政府办”到“政府催着办”》为题,对我市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二是做好全市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启动“绿色招标直通车”,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帮助企业化解招投标难题,确保新机场、地铁等重点项目及时推进。做好项目代办帮办工作。先后赴李沧区、市北区召开项目协调会,协调推进项目进程,办理项目施工手续。积极联系服务企业,先后走访了青岛一建集团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业,现场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市级绿色通道共办理重点项目209个,代办项目42个。三是研究支持工业企业和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增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品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广泛调研福州、**、宁波等城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提出了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支持工业企业和建筑业发展的实施方案,拟于近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四是提升大厅综合保障服务水平。结合“两学一做”有关要求,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组织社会监督员对市级专业分大厅和区、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审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巡查。开展服务对象第三方工作评议,引导服务对象对工作人员廉政勤政情况进行评价,打造一支风清气正、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改造大厅软硬件设施,完善大厅各功能区,开辟大厅停车场一处,新增停车位20个,有效解决办事群众停车难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部门审批事项“厅外循环”问题依然存在,部分部门未使用审批系统办理业务。部分审批部门没有完全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将大厅窗口当作“收发室”,大厅受理后审批件流转回局内处室,企业仍需在部门和大厅来回“跑”手续,导致审批超时等问题。部分部门由于办件量大、使用部门专网系统等原因,未使用大厅审批系统办理,大厅无法对此类业务办理进行全程监管,对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厅外循环、办理超时等情况不能及时掌握。
二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不到位。行政审批中介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特别是建设项目审批涉及环境、安全、水土保持等多项评估、评审,中介服务收费高、耗时长,工作效率不够高。由于缺乏统一的执业规范和监管措施,中介机构自律意识差,违法违约成本较低。
三是改革工作受制于技术力量薄弱。现有的政府采购平台运营开发商技术力量薄弱,政府采购各项工作受此制约很大,很多改革工作无法开展。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加快推进“互联网+行政审批”。深化网上审批服务工作,升级改造区、市行政审批办理系统,建立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开发手机app,为办事企业提供网上申报、预约咨询、服务评价等服务,进一步提高审批服务水平。
二是加快建设行政审批中介超市。加快建设行政审批中介网上超市,实施中介机构网上抽取和网上评价,加强中介服务机构考核管理。结合全市中介机构改革工作,会同市编委办等部门在市审批大厅设立中介服务窗口,实行网上全程监管。
三是加强经济功能区行政审批业务指导工作。制发《青岛市经济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工作的意见》,在经济功能区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升经济功能区行政审批服务水平。
四是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机制。探索将工程项目资格审查环节纳入评审流程,实现工程项目招投标全程电子化。研究制定《青岛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借鉴外地先进做法,采用类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投入方式,开展全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工作。
(篇三)
**年上半年,县政务服务中心围绕“二次创业”机遇,强化政务服务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完善网上办事环节,强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力度,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不断突破,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年上半年,受理各类审批服务事项87407件,同比增长168.79%,其中即办件达56352以上;
完成企业注册556户,同比增长128.70%;
群众满意度99%。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政务服务事项全面网上办理,扩大“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范围
政务服务事项一律实行网上办理,全部通过安徽政务服务网蚌埠分厅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做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全面落实“13550”行动(本级公共服务事项1个工作日、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证5个工作日、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内完成审批手续),目前,我县“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已达到95%以上。通过服务窗口事前咨询一次讲清、办事指南一次写清、事项办理一次办清,办事人从受理申请到作出办理决定、形成办理结果实现零上门或一次上门。
二、全面实施流程再造,提高办事效率
全面梳理环节流程,一般事项办理不得超过受理、审查、决定3个环节;
全面压缩承诺时限,一般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
全面实行“不见面”送达,通过快递将办理结果送达到申请人手中,形成高效实用的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全面清理申报材料,能通过个人现有有效证照予以证明的一律取消;
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
能通过网络共享复用的材料,不得要求企业和群众重复提交;
能通过网络核验的信息,不得要求其他单位重复提供。一律不得要求申请人提供复印件,确需复印留存的由政务服务实施机构自行复印。
三、启用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加强监督力度
**年4月17日,固镇县“互联网+政务服务”电子监察平台正式上线运行。电子监察平台实现了对政府权力网上运行的实时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督查督办和风险防控等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或违规情况,实现对网上政务服务过程全流程电子监察和绩效考核。平台的上线运行对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推进“一门受理”,完善实体大厅服务功能。
县政务服务中心积极与行政许可事项少、办件少的县农委、县粮食局、县民宗局、县经信委、县水务局、县烟草专卖局、县气象局等单位沟通联系,授权行政许可受理和结果送达工作,设立“一窗多能窗口”完善实体大厅功能,减少办事群众来回跑,缩短办事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打造“一张网”、“一扇门”
1、充分发挥政务服务中心基础作用,健全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建设,整合服务资源。
2、加快实体大厅功能升级,完成大厅智能化升级改造,强化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融合力度,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合一通办,实现“一扇门”、“一张网”,提高办事效率。
3、加强项目进驻工作,推进集中办理、一站式办结,推进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事项和审批职权全部进驻、授权到位,建立以窗口为主导的运行新机制。
二、加强乡镇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站建设
1、按照省市标准,规范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建设,整合优化公共服务事项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综合服务平台。
2、完善村级为民服务体系,村庄建立网上服务站点,推行线上带班服务,健全自助服务功能。
三、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不断拓展网上可办事项
1、按照“谁编制、谁维护”原则建立清单动态管理机制,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网上办理事项清单,同时县政务服务中心加强对乡村公共服务事项的动态清单指导。
2、推进事项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全部通过网上平台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反馈,做到一网通办、全程留痕。同时提升全程网办率,加快企业生产经营和群众生活密切先关的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推进便民服务汇集到政务服务网。
3、推进三级公共服务事项和依申请其他权力事项网上办理
组织县直部门、乡镇、村居全面认领公共服务事项和依申请其他权力事项的认领和清单编制,确保六月底全部上线运行,真正做到行政许可事项、公共服务事项、依申请其他权力事项“一网通办”。
四、完善网上办件指导、监督力度
1、实行实时监督,加强对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力度。由于是加大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和其他依申请权力事项清单的审核,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办件积极督促整改。
2、建立业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各单位固定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员,原则上不予变更。由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培训后负责本单位的实施清单管理、安徽政务服务网蚌埠分厅运行管理系统(一站通)操作指导、电子监察、网上咨询投诉和信息报送工作。通过培训出一批稳定性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业务人员队伍来带动各单位以及全县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开展。
五、开拓创新,努力促进作风建设与业务能力双提升
1、制定《星级服务评比考核办法》,加强对窗口服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树立窗口单位的良好形象,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2、开展全面整改提升月活动,针对省电视台暗访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由点到面,由个别窗口扩展到全中心,出台了《进一步加强中心现场管理的通知》,严格把关人员进驻,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窗口巡查力度,将隐患及时解决。
3、七月中下旬,开展第三方评估,全面评估审批服务事项办理情况,全面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线上重点评估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编制质量、“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流程优化、网上审批、服务指南公开、咨询回复等情况;
线下重点评估窗口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群众到现场次数、服务时限、群众满意度等情况。
(篇四)
**年是“政务服务质量提升年”,区政务服务中心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引领,以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切实提高了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一、大厅业务办理情况
**年1—5月,区政务服务大厅共办理业务41790件,提前办结40508件,提前办结率96.93%,共收到群众各类表扬2起,大厅窗口办事群众满意度为99.33%。
二、**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梳理我区政务服务事项,科学优化群众办事程序,提升群众和企业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1、4月,区政府先后组织相关责任部门召开全区“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专题会议4次,明确全区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要做好“一张表、一张网、一个厅、跑一次”四个方面工作。
2、《芙蓉区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试行方案》5月25日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5月28日已对外公布。
3、主动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进行对接,购置了前置机,配合市电政办完善电子证照库建设,配合完成平台测试和网络对接工作,根据市政府统一安排平台上线运行。
组织相关单位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填报实施清单,目前已全部填完,正在进行实施清单填报完整性核查、整改。
4、5月28日,区政府已对外公布420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达100%。芙蓉区“最多跑一次”事项梳理范围包括《芙蓉区人民政府部门权力清单》中的行政许可、行政确认、行政给付、行政征收、其他职权和《芙蓉区人民政府部门公共服务事项目录》中依申请类公共服务事项共计6个类别的政务服务事项。按照“全面梳理、分类审核、统一公布”的原则,坚持利民便民的标准,以省市区政务服务事项“三级四同”(即省市县三级事项名称、类型、依据、编码相统一)为基础,由区审改办和区法制办对各单位反馈上报的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最终形成《芙蓉区“最多跑一次”事项目录》,能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共计420项。其中“零跑腿”(即“网上办”)事项72项,“跑一次”事项348项。我区行政审批局作为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的单位,率先实现行政许可、其他职权(行政备案)共175项事项“最多跑一次”率达100%。其中四星级事项(含即办件47件)60项,三星级事项135项。目录清单事项范围聚焦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和痛点,涉及社保、卫计、教育、建设等政务服务的方方面面,实现民生公共服务领域的全覆盖,标志着芙蓉区在利民便民等基础服务上实现新的跨越。
全区行政许可、与审批相关的其他职权、与审批密切相关的部分公共服务事项入驻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理。
(二)政务大厅管理工作。
一是严格实行考勤管理。中心坚持对窗口工作人员日常考勤,严格事前请假制度,督促窗口工作人员按时准点对外提供优质服务。中心党组班子成员通过每日不定时对大厅的巡查,进一步规范了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行为,树立了良好服务形象。同时,结合日常考勤巡查、群众表扬、投诉和行政审批服务电子监察系统考核情况等,每月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月度点评和“每月一星”评比。**年1月至5月,通过月度考核评比,共评选出10人(次)为月度“每月一星”。
二是加强工作人员工作效能的监督检查。中心党组联合驻在单位纪检组于1月至6月对大厅展开抽查暗访,针对暗访发现的问题,采取纳入绩效考核的形式进行管理,有效地推动了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年1至5月,运用“四种形态”谈话人,确保了行政审批系统未出现黄牌、红牌。
三是强化业务素质培训和精神文明创建。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抓手,狠抓窗口工作人员在岗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分类业务培训、服务技能比拼等,提升道德修养,激发进取意识,规范服务行为,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政务服务队伍。上半年,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了《党章》、《中国共产党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党纪党规知识竞赛”活动。
(三)党的思想作风纪律建设工作。
一是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区政务服务中心紧扣“学”这个基础,“做”这个关键,“改”这个重点,以学促做,以做践学,按照学习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方案》,真正将学习工作项目化、数据化、载体化。为提升学习效果,坚持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坚持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上党课,并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研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真正使全体党员将“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果。中心以开展**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大会为契机,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找问题、找差距、找目标”活动,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挂账销号,为打造区政务服务中心发展升级版注入了强劲动力。
二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1.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中心党组书记张亚同志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委、区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责任制的规定,进一步强化“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本职,抓不好党风廉政建设是失职,党风廉政建设有问题是渎职”的使命意识,对党风廉政建设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利用中心党组会、工作例会等时机,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开展,围绕学习主题,作了专题党课教育。2.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中心班子各成员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对承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执行廉洁从政若干规定带头进行“背书签字”,做到工作职责和掌握的权力管到哪里,党风廉政建设的职责就延伸到哪里。3.自觉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重要工作征求意见、重大问题集中讨论、重大事项集中决策,保证议事决策言路畅通、公正透明。
(四)“12345”市民热线工作。
1、热线持续升温。**年9月份以来全市整合17条热线,**年12月整合到位14条热线,**年年底将完成剩余5条热线工作整合,全市共36条热线整合至12345市民服务热线,随着热线工作整合推进,我区热线工单猛增。**年1月1日至6月6日共签收工单4119件,办理工单3660件,结案工单3645件,申请退回工单648件,按时办结率100%,工单量同比增长65%。
2、满意度稳步提高。**年1月份满意度98.97%位列内五区第一,2月份满意度98.7%位列内五区第三,3月份满意度98.6%位列内五区第五,4月份满意度98.82%位列内五区第三。截止6月6日平均满意度98.77%,较去年同期上涨0.4个百分点,超过对区95%考核指标。
3、领导督查督办、批示。
上半年共上报纪委督查督办不满意工单22件。
二月份热线情况通报经区委书记于新凡、副区长梁汝岚批示,并将满意度排名靠后情况报送区委督查室。
三月份全区召开无证无照小歌厅联合整治工作会议,会议由区政府办副主任刘玲主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梁汝岚出席会议,各街道、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
三、**年上半年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最多跑一次”改革人力保障不足。区政务服务中心做为区政府直属参公事业单位,只有编制14人,近年来,12345热线整合、多规合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等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人员紧缺的短板凸显。
2.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全覆盖”还存在相当差距。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落实不够好,部分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推进措施不力、经费保障不到位的情况。
3.大数据在政务服务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成效还不够明显。对大数据相关知识学习不深、理解不透,大数据理念树得还不够牢固,尤其是利用大数据提高政务服务决策、管理、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政务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在大厅窗口管理过程中,存在重纪律约束、轻培训提高的情况,导致窗口工作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还不够高,服务群众的能力还不够强,个别窗口工作人员有违反工作纪律的情况发生。
四、**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年下半年,区政务服务中心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互联网+政务服务”为引领,坚持“放管服”三管齐下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优化全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检查以十九大精神为引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九大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江苏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党旗在政务大厅闪光”主题实践活动,提高党员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巩固从严治党工作成效。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从场地建设、事项管理、业务授权、流程优化、服务标准、数据互联互通、政务服务体系全覆盖等方面,加大组织协调、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力度,着力深化全区政务服务水平。
(三)“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以“互联网+全程代理”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区级网上办事大厅向乡(镇、社区)、村(居委会)延伸,推进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着力打造“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畅通、纵向横向联动”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
(四)政务大厅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换位体验找差距,换位思考优服务,进一步优化改革的总体设计,将该简的坚决地简到位,该管的严格地管起来,全面提升审批效率。通过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评价、各项考勤制度的评先评优等手段,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继续开展“资料复印、快递送达、证照办理”三项免费惠民举措和适时开展延时服务,确保企业群众从改革中受益,增强经济社会运行活力。
(五)强化“12345”市民热线工单办理。不断完善“12345”网上办理相关基础数据,保障前台服务和后台审核的连贯性和高效率,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确保热线工单派得出,办得成,办的快,办得好。
(六)加强对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起草《政务服务中心考核制度》,**年要完成对全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的指导巡查,将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纳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轨道,确保“以人民为中心”落在实处。
(七)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注重培养干部专业能力、业务精神,对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进行标准化,倡导“换位体验找差距,换位思考优服务”,以“四零五心”服务为标准,实现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接待公众要热心、解答问题要耐心、受理业务要细心、提供帮助要诚心、服务百姓要真心,继续推行首问责任制、上门服务、延时办公、并联审批等机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让企业和群众满意。
(篇五)
**年上半年,市政务办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省政务办的业务指导下,以深入开展“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活动为主题,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为方向,以融入我省政务服务网运行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使政务服务更加精准对接改革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年1-6月市政务服务大厅共办理各类办件27.5万件,按时办结率99.7%,日均受理办件2258件,承诺件承诺期内提前办结率96.7%,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9.8%以上。各窗口的优质服务还收到了企业、群众送来锦旗7面、各类表扬信函51封。
**年1—6月,苏州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共完成交易项目2613个,涉及交易金额578.89亿元。其中:苏州市级交易平台通过招投标发包建设工程项目1277个,中标金额217.2001亿元,通过招投标,降低工程造价28.6118亿元,节省工程投资28.6118亿元。完成交通工程交易项目114个,交易总额9.03亿元;
完成土地交易项目86个,交易金额309.73亿元;
完成国有产权交易项目23个,交易金额3.87亿元。完成市级政府采购项目1113个,交易金额39.06亿元。
**年1—6月,全市“12345”服务热线累计受理各类有效服务需求244.69万件,同比减少1.25%;
其中,市本级为33.89万件,同比增加14.12%,及时处办率99.61%,办结率97.99%,抽查满意率99.35%。
一、贯彻落实市委“大走访”决策部署,着力提高问计于民服务为民能力
市政务办紧紧围绕市委“六个一”基层走访工作的有关部署要求,全面贯彻、积极部署,确保走访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1.明确走访思路,建立“三送”机制。紧紧围绕文件部署要求,明确了走访的具体工作思路,即:结合窗口为民服务的特色,建立面向居民送信息、面向企业送政策、面向社区送服务的“三送”走访长效机制,来持续收集社情民意、促进企业创新、推动项目建设、化解矛盾问题,并为下一步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如何深入推进广泛征求企业群众意见,通过基层走访,报送解决企业居民社区各类问题诉求,创新推动我市政务服务工作的提档升级。
2.细化走访方案,确保“三有”成效。一是强化领导,确保走访有力。成立以“一把手”领导任组长的“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工作小组,研究制定《“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并提出将“六个一”走访活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员干部民主评议、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考核内容。二是分解任务,确保走访有道。成立领导班子调研组及五个普通党员走访服务组,明确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实际走访中,每次都认真商讨确定走访对象、走访时间、参加人员名单,提前熟悉被走访对象的基本情况,梳理反馈走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点,以此提高走访的效率和实效。三是稳步实施,确保走访有序。积极与合并中的沧浪街道沟通协调,领导干部调研组和走访服务组各自按时间计划、有重点地加以推进和落实。至7月上旬,我办下基层人数超过130人次,走访任务基本完成。
3.丰富走访载体,实现“三方”覆盖。市政务办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对接联系、召开座谈会、建立qq群、实地走访等方式,实现了对“企业、居民、社区”走访的全覆盖。我办紧紧依靠社区,在注重解决居民、企业问题的同时,更注重社区长期积累下来各类问题的梳理和反馈,制作了调查问卷,把政务服务常用热线电话做成了宣传笔和联系卡,面向居民进行了发放。同时收集涉及公共出行、物业管理、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155个,其中已帮助解决问题111个(包括现场解决104个,网上登记问题意见办结数7个)。同时,我办主动对接了我市轨道交通5号线相关工程,并主动上门进行了征求意见建议。
二、配合推进我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着力提高简政放权改革水平
1.深入沟通调研,确定划转事宜。根据市法制办梳理的法律法规限定市级行使的权力事项,扣除垂直管理部门事项、受省级以上部门委托行使事项等事项外,逐项摸底调研,分别提出人员划转方案及建议。配合市编办,与所涉部门分别磋商,确定首批拟划转13个部门的51项事项、13名公务员至行政审批局,借调15名工作人员至行政审批局。同时,对51个事项涉及到的信息化系统在划转后的访问方式、用户授权、接口对接、网络接入和数据共享等进行了沟通和协商。
2.梳理审批流程,制定操作手册。起草《关于梳理拟划转至行政审批局事项相关事宜的通知》,以行改办名义发送至事项划转部门,指导事项划转部门逐项梳理拟划转事项审批流程和操作手册。截至目前,已有37项事项已制定完成了清晰完整、操作性强的审批流程及操作手册。
3.理清权责边界,草拟交接协议。组织赴相关部门商讨划转事项相关事宜,针对流程切割、权责划分、法律边界等逐项进行充分讨论。做好交接协议草拟工作,逐项汇总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为事项交接打好基础。
三、加速融入省政务服务“一张网”,着力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
1.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目前我市行政权力清单标准化和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清单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苏州市本级“在线申办”事项占比达到100%,大市范围达到98%,提前完成了省里6月底前事项“应上尽上”达到80%的工作要求。
2.梳理颁布“不见面”、“见一次面”清单:经与有关部门的梳理核对,目前已经梳理出“不见面”和“见一次面”事项438多项。
3.推出首批套餐式服务:经与相关部门梳理,共整理出药品经营企业注册、医疗器械企业注册、运输企业注册、机动车维修企业注册等4类开办企业套餐,并上线运行。
4.苏州旗舰店首期上线:我办设计了苏州旗舰店首期建设内容,包括市本级套餐式服务、“不见面”事项和“应上尽上”事项的办理专栏,通过对相关业务流程的优化重组,信息系统的互通对接,做到一次登录即可办理业务;
同时首期进店的还有便民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无线苏州等我市特色站点、栏目的服务链接。
5.推进市电子证照库建设:对市级28个职能部门的300多种政务服务类证照批文,以及10个区县板块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我市电子证照批文目录,为省市两级证照库的建设夯实了基础。
6.推进系统整合对接政务服务网:全面改造中心网上申办页面和统一认证系统,对接省政务服务网,完成省通用版政务服务平台软件的采购、部署和培训工作,目前共有28个部门、346项事项进入通用版。
四、坚持公共资源交易问题导向,着力提高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水平
1.积极落实“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有关要求。苏州市电子公共服务平台采用省“地市级公共服务平台标准版”架构,现已完成本地部署。平台通过优化数据交互结构,改造交易平台系统,进一步提高了数据报送质量,目前数据实时接收来自各县(市、区)平台推送的公共资源交易数据,同时,按照国家电子交易平台系统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开发启用了苏州市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系统涵盖建设工程、水利工程及政府采购交易类别,完成了远程异地评标协调、评标专家远程抽取、异地评标、金融服务、政府采购网上报名等功能模块,初步建立了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络体系。
2.全面优化平台服务功能。完成了开评标区监控设备和门禁系统的更新改造,做到评标区域全程监控及录音录像。全面开展市级政府采购和姑苏区政府采购网上报名工作;
推动开展水利工程网上招投标平台建设工作。产权交易业务平稳开展,持续推进国有产权电子竞价、存量房公开交易、加工贸易废料交易、再生资源交易等业务开展。股权托管登记工作进一步规范。农交分中心建设和江苏国际知识产权交易运营中心建设稳步推进。
3.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内部管理制度、评标专家现场工作制度、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现场管理制度、投标人规范、开评标场地纪律等各类管理制度。并在开标室、评标室及走廊以图片和文字形式进行公告,以此对政府采购采购人、代理机构、供应商和专家评委的行为进行警醒。通过不断加强对开评标现场的管理,公共资源交易现场秩序有了明显改善。
五、发挥“12345”便民服务特色,着力提高政府热线应诉水平
1.建好“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工作信息平台。依托“12345”平台,通过融入“走访登记、问题提交、办理回复、分拣转派、回访审核、督查跟踪和统计分析”等应用模块,实现走访意见问题的录入、办理、回复等流程的闭环操作、全程留痕与实时监测。设立“六个一”工作专席,专门负责做好相关业务的“分、拣、转、办”,并重点做好“重、难、疑、热”问题的协调、督办与落实。
2.稳步对接“江苏12345在线”。印发《对接“江苏12345在线”加强“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12项工作目标,分解25项工作任务,为全面对接“江苏12345在线”指明了方向。制定《苏州市“12345”对接省平台座席人员操作规范》、《苏州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对接“江苏12345在线”业务操作规范》等流程规范,为“江苏12345在线”专席人员在接处电话、处理工单提供专业化的工作流程与制度规范。
3.持续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将标准化要求融入便民服务工作,“苏州‘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引入专业的评估监测机构,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第三方平台服务,对苏州市“12345”政府公共服务热线开展测评,结合《政府热线服务评价》(gb/t33357-**)与《政府热线服务规范》(gb/t33358-**)两套国家标准,制定出一套政府热线运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市级“12345”平台进行试用。
六、持续加强窗口服务科学管理,着力提高政务服务规范化水平
1.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制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方案,确定党组主要领导承担主体责任,班子成员按分工指导,党支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领导干部责任制。组织80余名党员干部赴遵义红色教育基地参加“学党史强党性”专题学习教育集中培训。不断创新窗口特色党建,适应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编制调整需要,适时对所属单位基层党组织进行强化整合,积极开展“争创‘党员示范岗’”活动,树立良好的窗口党员队伍形象,并有一个基层党支部、一名党员分别获得市级机关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十佳优秀党员称号。
2.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机制。完成“333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与市“12345”平台整合工作,于6月1日开始试运行。开展“爱我中华讲文明爱我苏州优服务主题宣教暨第十届争创‘双十佳’活动”,推动窗口服务效率更高、作风更优、形象更好。加强与窗口业务交流互动,实施了企业注册登记、交通市政管理、综合服务等主题的“咨询服务工作”座谈会。各窗口也立足特色服务,全面推行周六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网上服务、绿色通道等便民利企举措。
3.继续加紧推进新中心建设。成立推进新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施工进展周汇报制度和两周工作协调例会制度,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资源交易中心两大中心新大厅的建设,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各方协调,使新中心建设项目稳步有序地实施推进。目前相关设备设施的采购工作、各类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软件系统和设备设施相关手续均按计划在办理,部分设施已进入施工安装阶段,政务内网建设已基本完成,政务外网部分正有序抓紧施工。
下半年,市政务办将继续紧紧围绕“聚力创新、聚焦富民”、“创新四问”工作要求,以成立行政审批局为新的起点,紧紧围绕我市“放管服”改革总体部署,凝心聚力、扎实推进,改革创新,为我市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保障。
1.积极实施集中高效审批,切实提高便利化审批水平。一是做好行政审批局成立后的事项、人员划转工作。将首批纳入的51项行政许可权集中行使,分类实施划转事项的“一窗通办”。抓紧开展岗位培训、政策辅导,打造一支党性强、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审批队伍。二是深入推进“三集中、三到位”相关工作,会同市编办、市法制办梳理发布我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三是指导各部门窗口做好相关联审联办、多评合一相关工作。四是组织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梳理县(市、区)上报事项,加强与姑苏区事项对接,推出线上线下联动审批。五是全面启动审批局新系统开发工作,保障划转前后信息化业务的平稳过渡。
2.推进政务服务网建设运行,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进一步提高“应上尽上”、“不见面”事项比例,尽早实现80%政务服务事项在线申办目标。二是进一步拓展涉企开办套餐式服务,梳理个人事务套餐式服务清单。三是按照八统一和省市合建的总体架构下,全面启动办网上审批系统的改造工作,推进与各基础库的互联对接,打造“一窗”受理、协同共享的审批新模式。四是以旗舰店建设为重心,推进网上服务功能建设,继续充实套餐式等服务,推进部门特色服务入驻。五是完成与新大楼智能化服务设施、信息系统的充分对接,推进线上线下服务的融合工作。六是按照省市工作部署,继续做好对市级各部门、各市县区板块工作的指导和协调。
3.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打造规范化交易平台。一是根据省政务办统一部署,会同市相关部门推动碳排放权交易、排污权交易、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等进入统一平台进行交易。二是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管理,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各平台的融合。三是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化建设,探索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数据分析、ca互认、远程异地评标协调、掌上服务平台等创新工作。四是大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功能,拓展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五是全面完善公共资源交易规则体系,对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研究建立市场主体及第三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和投诉处理机制。
4.完善“12345”平台建设,提升政府热线服务质量。一是强化非紧急类公共服务热线与“12345”平台对接、联动与合作,实现“一个号码进入,一条热线贯通”。二是探索接听权限下放工作。构建全市统一的数据交互体系,建立规范的全市“12345”平台服务数据标准。三是改造市、县两级平台,确保省市县三级系统平台的无缝对接。四是以迎接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验收为契机,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不断完善和监督改进。五是通过借助信息化手段,做好市民端微信及手机app的开发工作,实现电话、网站、微博、微信、app等全媒体服务。
【政务服务中心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_单位总结】推荐阅读:
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总结11-29
行政服务中心政务公开日的工作总结10-20
市2011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06-09
县国税局2012年上半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09-07
国土局年度政务服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12-01
地税局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自查报告11-13
政务(行政)服务中心工作考察报告06-13
政务服务工作汇报材料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