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精选8篇)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篇1

一天在山上放牛,一头牛忽然吃草,不喝水,定定的站着不动,得了草结食病,牛肚子胀鼓鼓的,急坏了彝汉俩兄弟。他们急中生智,自己想办法找来草药砸成糊状,喂牛冶病。不一会儿,牛拉了一泡稀屎,甩了甩尾巴又吃起草来,兄弟俩高兴得搂着对方的脖子,激动的在地上直打滚。被一位老人看见,以为在打架,问明原因,老人说:“牛是庄稼人的命根子,牛生病好了,值得高兴庆贺一番。你俩比比谁的力气大?”兄弟俩说要定个输赢。不然摔一天也不知道哪个力气大。老人说,好,那就以背脊落地为输。三跤两胜为赢。于是他们就摔起跤来比了一次又一次,乐得他们合不拢嘴。

过了些时日,汉族哥哥家兵祸平息了,他回了家,以后,撒尼兄弟去了一趟汉族哥哥家,他们以摔跤庆贺相逢,汉族哥哥又来到撒尼兄弟家,撒尼兄弟用荞粑粑蘸蜂蜜招待他,这样,并请全村人来看他兄弟俩摔跤。

这样,摔跤便成了撒尼人的传统体育活动项目。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篇2

安徽桐城地处皖中, 接江趋淮, 素有“七省通衢”之称, 战略位置十分突出,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 (公元220—265年) , 在桐城境域吴魏交锋争斗, 刀光剑影闪耀, 烽火狼烟弥漫, 不仅留有众多有据可查的历史遗存胜迹, 还留下了许多美妙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

三国鼎立之初, 吴魏两国在皖中争斗十分激烈, 吴国欲北上逐鹿中原, 魏国图南下称雄江东, 桐城大地遂成为两军对峙拉锯的战场。民间传说《曹休入瓮北峡关》讲述了这样一段传奇。

据说魏太和二年 (228) 五月, 魏国为了达到占领皖城 (今潜山县) 以便南下江东的目的, 由大司马曹休率十万精兵自北方南下, 围攻吴国皖城。吴主孙权获悉后, 誓死保卫皖城。一方面命辅国大将军陆逊为大都督, 大将朱桓、全琮为左右, 形成犄角之势迎战来犯之敌;一方面派鄱阳太守周鲂前往皖城郊外的曹营伪降, 诱使曹休进入吴军设防之地而击溃之, 同时, 考虑曹休战败后将会北逃回其老窠, 预设伏兵至必经之路, 再击曹休溃兵。一番精心部署后, 吴军按部就班。周鲂诈降, 以割断自己的头发来表示诚意, 曹休信以为真, 这个自恃兵强马壮, 不可一世而有勇无谋的骄将, 不自觉地被周鲂诱入了吴军设伏之地, 顿时战鼓齐鸣, 喊声震天, 陆逊、朱桓、全琮率领的吴军分别从南、东、西三面杀向了毫无准备的曹军。曹军陷入包围圈中, 军心大乱, 伤亡惨重, 曹休欲攻占皖城的企图彻底失败, 不得不带着残部向北逃窜, 陆逊率部乘胜追击, 把曹休的溃兵驱赶到桐城境内。自皖城至魏国的庐州, 必经桐城西北山道。曹休溃兵逃至桐城西境的三道河下, 山道狭窄, 当陆逊追兵紧逼之时, 曹军的战车被山崖挂住, 只得弃车逃命, 山崖处处留下被曹军遗弃的战车, 此处之后就被世人称为挂车山, 山下的大河则称之为挂车河。陆逊一路追赶逃窜的曹军, 当曹军行至桐城北境时, 进入了吴军的伏击圈。北峡关与其南的大关, 合称“两峡雄关”, 此处地势险峻, 关隘两侧群峰耸立, 峭壁陡崖, 吴军埋伏在关隘的两侧, 溃败的曹军如同惊弓之鸟进入瓮中, 吴军“自天而降”歼灭曹军万余, 曹休险些丢了老命, 吴军大获全胜。现存清康熙年间桐城诗人方中发咏叹峡石关的诗句:“天险分吴魏, 严关峡石通。屏藩阻淮水, 得失系江东。草木腾兵气, 桑麻划土风。低头怜末路, 炉炭拥曹公。”高度概括了峡石天险和曹休入瓮而败北的历史事实。北峡雄关, 饱受着历代战争的锤炼与洗礼, 但同时也遭受着血战的蹂躏, 人民也遭受了多少磨难和创伤。光阴荏苒, 斗转星移, 历史烟云虽已飞逝, 但这些传说故事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仍鲜活地流传着。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国时期桐城民间传说故事, 在叙述人物、刻画景物、解释风俗上质朴纯真, 充满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讲述运用方言土语, 极富韵味, 将沉寂的历史山水描绘得灵光四射, 使民众在传说的字里行间自然升腾出热爱故园的乡土情结。民间关于《鲁谼山》《鲁王河》的故事讲述了鲁肃不负主望, 大义凛然、忠直不渝守疆土的历史传奇。

桐城城北重镇吕亭西行, 地势渐高, 沿河而上七、八里, 奇峰错列、层林叠翠、深潭碧水, 前阔后深连绵数十里, 因当年鲁肃屯兵之地, 其无名山峦便被称之为鲁谼山。鲁肃屯兵设防时, 在其主峰荒草尖上构筑了瞭望台, 派兵日夜守望, 自己也经常来此巡察, 严密监视东北庐江、舒城方向的曹魏水陆大军动静, 以防来犯。荒草尖遂之称为望曹尖。源于荒草尖下的长河, 经吕亭、孔城等地而注入菜子湖, 鲁肃在屯兵之时, 不忘百姓, 曾率军大力治理疏浚, 抗御洪涝和干旱, 化水患为水利, 大得民心, 百姓感其德政, 称此河为鲁王河。

民间传说采用艺术手法, 将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评价编织成具有传奇性的作品, 因此我们看待民间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时, 可以不拘泥于细节记录的真实, 而应重视这些口头文学作品所反映民众的历史情感, 把它看作是民众精神史和心灵史的真实记录。

《鲁肃亭》《试剑石》的传说是将鲁肃描绘成集文韬武略于一身的将军。据说每当军务闲暇时鲁肃便手不释卷, 部将准备为他建一座玲珑剔透、雕梁画栋的八角凉亭让他读书休憩。鲁肃得知后婉言拒绝说:“旷寂山野, 筑一陋亭, 安于研读是矣!”于是, 亲率士卒, 就地取材, 用粗石、松木和土瓦造了一座仅可容一人、一桌、一椅的四根柱子落地的小亭。自此, 边督兵习武边读书研史。后人据此撰联“治世以文, 勘乱以武”铭于亭柱, 以表示对这位儒将的敬慕之情。据说在一次带兵操练中, 鲁肃手执利剑教练阵法, 突然飞身跃上一块巨石, 朗声激励众官兵道:“拒曹伐魏, 必操胜券, 此心志日月可鉴也!”刹时手起剑落, 巨石被劈成两半, 接着又因势利导训诫官兵:“骄兵必败, 如此石不堪一击!”众官兵睹石励志, 练武日勤, 警钟长鸣, 防务日严, 疆土稳固。日后, 这块从中剖开的巨石被后人称为试剑石, 今尚存, 石上有阴刻行书三行:“此石, 三国吴鲁子敬试剑古迹, 士人汪天孝叙。”试剑石所在的山岗地顺理成章的称为试剑岭, 位于今吕亭镇龙井村。

民间传说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作为民众精神文化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传说, 不仅以它特有的方式保存民众的历史, 而且在大力发展旅游事业的今天, 民间传说仍然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传说一般以地方性的人文景观、名人遗迹、山川胜景等作为传说的核心, 这些本来就是地方旅游的主要资源。围绕传说核心的故事, 使静态的客观实在物更具有了飞动的灵性, 使逝去的历史人物依然徜徉在地方风物之间, 使民众由现实追寻到遥远的过去, 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篇3

民间的口头叙事从来没有定本,它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环节都有滋生新奇情节的可能,总体上表现为无限的丰富多样和生命树般的枝繁叶乱。要是你有兴趣和我一起来分析一下梁祝故事的演化和生长,你就会相信,民间文学本来就是多元发生、无序生长的,它与所谓“历史”、“故乡”之类的概念八杆子打不到一块。

一、故事起源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梁祝故事起于东晋。但此说是从钱南扬《祝英台故事集》一书中搬出来的。钱氏本人反倒并不肯定此说,只是姑且做个假设。学界拿着鸡毛当令箭,你说我说大家说,慢慢地似乎成了定论。

“东晋说”的主要依据是,清代翟灏在《通俗编》中引了一则唐人张读《宣室志》的记载,说梁祝死后,东晋丞相谢安曾为祝英台请封。翟灏显然是在造假,因为他不了解《宣室志》只记唐人的“现当代”故事,根本不可能记载“东晋丞相”的故事,所以卖了偌大个破绽。这条材料显然是靠不住的。

据说另一个有力证据是明末徐树丕的《识小录》,该书说《金楼子》和《会稽异闻》都载录了梁祝故事。《金楼子》是梁元帝所作,成书较早,可以支持“东晋说”,但此书在明代初年就已湮没,而徐树丕卒于清代康熙年间,徐氏怎么可能看得到《金楼子》?而从《永乐大典》等各种现存的《金楼子》存目来看,并没有关于梁祝故事的记载。至于《会稽异闻》,连书名都不见信录,更不用说书本身了。

南宋张津《四明图经·鄞县》说唐代的《十道四蕃志》中记载了梁祝故事,但《十道四蕃志》早已不存,更不可考。也许有人还可以找出别的证据来,但是,目前所有指认为宋代以前的证据,无一足信。我们确切知道的,最早记载梁祝故事的,就是张津本人。

同是宋代的《舆地纪胜》《四明志》等相关著述也有片言记载,但所提供的信息没有超出张津的《四明图经》。可见有宋一代,梁祝故事尚在十分简陋的阶段。到了元代,袁桶延祐《四明志》还是持张津的说法,在后面加了一句“然此事恍惚,以旧志有姑存。”可见到了元代,此事仍然“恍惚”,说明故事在元代还并不很盛行。

二、梁祝合葬

早期的梁祝传说非常简单,在南宋张津的《四明图经·鄞县》中只是说,“义妇冢”是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两人小时曾经同学三年,而梁山伯不知祝英台是女子,可见这是两个非常朴质的年轻人。

这说明在南宋的时候,故事的结尾还仅止于记载祝英台有“义妇”之名,以及梁祝二人“同冢”——这是梁祝传说最原始的结尾,没有多少传奇色彩。当然,也有学者认为梁祝传说早在东晋就已经成熟了,但这些学者所依据的材料都有问题,本文不予讨论。

那么,祝英台为什么会得到义妇的封号?她与梁山伯是什么关系?他们为何同冢?张津以及其他早期的载录者均未作具体说明。也许当时民间已有相关传说,也许成熟的情节尚未产生,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张津简单的记载留下了许多尚待回答的问题。

在民间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只要故事中存在问题,就一定会有人试图用相应的情节来回答这些问题。

到了明清以后,见于文字记载的梁祝传说骤然增多,故事情节也丰富起来。这里我们只讨论故事结尾处的一个问题,即这一对青年男女为什么会同葬在一起?

我们发现,不同地区的故事讲述人在解释梁祝“同冢”的原因时,会有不同的说法。根据现有资料,主要的说法有三种。

合葬说:山东济宁的说法是,梁山伯葬后,祝英台哭死在梁山伯墓前,“世人感念祝英台的情义,经多方商议,决定把她和山伯合葬。”浙江宁波的说法是,“人们为了纪念梁祝保境安民的功德,就把他俩的墓迁拢,合葬在一起。”而河南汝南一带则称祝英台即将殉情时,“嘱家人葬于梁山伯墓东边……隔路相望。”

阴配说:浙江鄞县、慈溪等地的说法是,梁山伯为官清廉、一心为民,最后死于任上,当地百姓苦其生前尚未婚配,就为他觅得一才貌相当的早逝女子祝英台,将他们阴配同冢。另有一种说法是,后人在为梁山伯掘地造墓的时候,从墓地挖出署名祝英台的墓碑,于是顺水推舟将他们阴配为夫妻。

投墓说:此说流传最广,一般是说祝英台哭坟的时候,梁山伯的坟墓突然裂开,祝英台跳入墓中,所以他们同葬在一起。

现在,我们抛开合葬说与阴配说,就从祝英台投墓开始讨论。投墓之后,可能产生两类问题。

一是逻辑问题。如果现有的故事情节还存在不能自圆其说的环节,需要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我们就认为这个故事有逻辑问题。比如在祝英台投墓之后,还会有许多疑问:祝英台的投墓行为是否合乎伦理规范?为什么一个私定终身的女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能被旌表为义妇?

二是情感问题。如果故事不能在感情上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我们就说这个故事有情感问题。“投墓”是一出爱情悲剧,美的事物遭到毁灭,老百姓自然不甘心,于是就有了情感问题。

无论逻辑或情感的问题,都会形成与受众心理期待之间的落差,需要增补新的情节来消解这种落差。而不同的故事讲述人会选择增补不同的情节。

于是,形形色色的人,各有各的口味,就会增补形形色色的新情节。如果我们把一个故事看做一棵生命树,把每一个新情节当做一根新生长的树枝,就会发现,生命树的每一个关节点上,都会生出新的树枝,而树枝的生长方向,也是杂乱无章的,几乎朝向了所有可能的方向。

三、祝英台投墓

祝英台投墓之后,还会产生许多问题,这里我们只选择一个问题来讨论:作为祝英台未婚夫的马某,在未婚妻跳进别人的墓地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我们统计了一百零二个梁祝传说,发现马某可以有这样六种反应:

1.不作为;

2.挖开梁山伯的坟墓(掘墓);

3.追入阴曹地府,继续展开夺妻斗争;

4.变成了苍蝇之类的小昆虫;

5.吓成了红脸;

6.殉情自杀。

以上六种情节基本上穷尽了可以想象的马某的所有可能的反应。每一种反应,都要增补相应的情节。我们选择第二种反应,即“掘墓”来讨论。

我们知道,掘墓之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比如:掘开坟墓发现了什么?或者,掘墓的后果是什么?在我们所讨论的故事中,掘墓之后,又增补了这样一些情节:

1.蛇护墓穴,吓退掘墓者。比如,掘墓发现“两条大蛇”或“数不清的大蟒蛇”,马某被吓退或者吓死。

2.马某找到尸骨,进行报复。“他掘开坟墓,找到许多尸骨,便四下抛散,不料那些尸骨重新聚拢在一起。”

3.梁祝发生尸解。如“只见两块青石板,其他一无所有”、“不见尸体,只见两个白色的鹅卵石”、“墓掘开了,里面只有两块粘在一起的石头”。

4.梁祝化为双飞物,在另一世界得到永生。比如说梁祝化成一条白蛇和一条青蛇,“双双腾空驾雾飞去”,或者说,“两只鸳鸯鸟从里面飞出”、“只见得一双白蝴蝶飞出”等。

限于篇幅,我们只选择关于“尸解”的故事来讨论。采用这种讲法的故事有4则:

其中一则故事认为,主人公的灵魂已经飞升了,石头只是坟墓中的遗留物。故事把尸解与化蝶的情节拧在一起,并且说明“这时才知道那一双白蝴蝶,就是它俩的化身。”梁祝化成蝴蝶跑了,两块青石板就变成了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无须进一步交待,故事就此结束。

另有三个故事认为石头本身就是梁祝的化身,那么,对于作为梁祝化身的石头的命运,故事就必须有所交待。

首先,马某一定会想办法分开这两块石头。而石头(代表梁祝)被“分开”又产生了新的事件,一定要增补一个有关“结合”的情节才能消解。因此,有两则故事说,那两块石头最后变成了两棵树(或竹子),根连根,桠对桠(或缠在一起)。流传于福建漳平的一则故事则说:两块石头分别变成了杉和竹,人们把杉做成木板、把竹做成篾,用篾来箍板制桶,这样,它们又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故事是可以不断生长的,只要有问题,就一定会催生新的情节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同的故事讲述人所选择的解决方案则千差万别。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故事的无序生长,我们还可以通过列表来说明。

我们选择一个样本较少的类别:祝英台投墓之后,有一类故事说,马某跟着跳进了坟墓,或通过自杀追至阴曹地府,向阎罗王告状,跟梁山伯“打阴司”。这类样本只有6篇,但已经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情节走向:

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每一则故事的最后,梁祝总是“白头偕老”、“荣华富贵”、“回归天界”,得以“大团圆”;而马某或者是“化身另物(多为丑陋事物)”、或者是“还魂另娶”(多强调娶丑女)。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反面人物得到恶报,所有问题得到解决。

四、情节的“最优化”与“模式化”

那么,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中,是否存在一些占主导地位的说法呢?

我们知道,每一个讲述者的每一次讲述,都是一次创造性的发挥,都生产了一个独立的文本(异文)。但是,并不是每一种异文都具有传播的价值。与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一样,在故事的传播过程中,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情节被选择性地保留了,不适合大众传播的情节则被淘汰或被改造了。自然选择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生物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适用于许多社会、文化领域,包括故事学。

一方面,我们强调情节的生长是随机的、无序的,另一方面,在对梁祝传说的考察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异文的结局都出现了“大团圆”倾向。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就可以看出,无论最终梁祝是化生、还魂、尸解、转世,还是魂归天国,总是以“团圆”这一理念作为旨归。

假定我们讨论的起点是“英台投墓”,而终点必须指向“团圆”,那么,问题就突然变得有趣起来。我们可以把问题抽象为:由一个共同的起点,经由不同的路径,要到达一个共同的终点,在这些路径中,谁会是最优选择?

这显然是一个“最优化问题”。根据最优化原理,我们可以把多阶段决策问题的求解当作一次连续的逆推过程。在我们的讨论中,即由“团圆”这一终点,一步步向前逆推到“英台投墓”这一起点。

第一步,以梁祝的存在状态而论,他们“团圆”的途径只可能有三种。

1.灵魂团圆

2.肉身团圆

3.化身团圆

我们找不出第四种状态。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穷尽所有的可能性对其进行讨论。

第二步,在上述三种状态中,还可以各自配套出最优的情节。

1.灵魂团圆在民众的想象世界中,只能存在于两种空间:或者在天国,或者在阴间。

阴间常与地狱产生联想,就民众的感情意愿来说,让梁祝留在阴间显然是难以接受的,不能成为最优选择。所以,几乎所有讲灵魂团圆的故事,都把团圆地点选在天界。

2.肉身团圆从逻辑上说只有两种可能:或者死后还魂于肉身,或者本来就是“假死”。

关于假死,只有浙江宁波的一则故事,讲述祝英台的三阿哥为梁祝二人策划假装投墓,继而掩护他们私奔。策划假死需要众人进行许多前期准备工作,还需要打雷闪电等天气状况相配合,而且从逻辑上说,既然决定私奔,早就可以走人,无须把事情弄得这么复杂,所以,假死说不会成为最优选择。从文本统计来看,肉身团圆明显以还魂说为主。

3.在化身团圆中,关于梁祝化为什么,各地讲法非常多,计有蝴蝶、彩虹、鸳鸯、并蒂莲、蝙蝠、两条蛇、两块石头、两棵树、竹子和树、映山红、蚕、蛾等等。从形象上来说,化身为蝴蝶、彩虹、鸳鸯、并蒂莲显然比化身为其他东西等更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因而出现的概率理应大些。但是,鸳鸯和并蒂莲并不是各地的常见物,许多人从来就没见过这些东西,不够直观形象,因而在传播过程中,很容易被置换为人们更熟悉的事物。从统计数据来看,蝴蝶说与彩虹说的出现频率是最高的。其中化蝶说出现在《搜神记》的韩凭妻子化蝶故事之后,极富传奇色彩,广得文人传播,因而成了诸多化身物中的最优选择。

综上分析,关于梁祝团圆的三种状态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1.主人公魂归天界

2.主人公还魂

3.主人公化蝶

第三步,在上述三种优化策略的基础上,还可以再进一步分析。

1.梁祝魂归天界之后,所有问题均得到解决,两人幸福美满,无须增补新的情节。也有说他们魂归天界后,又下凡创业的,但这已经是另一个故事了。

2.还魂说在叙事策略上与魂归天界说基本相同,故事欲短,可以就此打住,以一句“后来他们过上了幸福生活”而结束;故事欲长,也可以从此开始一个全新的叙事,比如接上一段梁山伯赶考夺魁,祝英台寻夫得团圆之类的情节。因为还魂之后,原有的矛盾都已经消解,生活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只能重新展开叙事,这与魂归天界再下凡一样,不能成为最优选择。

3.在化蝶说中,我们很难想象,两只蝴蝶间的爱情故事将如何得以展开,故事至此就该结束了。

故事情节若要进一步生长,就一定要有问题(矛盾)存在。因此,我们只能从矛盾的对立面,也就是马某身上着手,因为马某可以在祝英台投墓之后有所作为。

又因为马某作为恶人不可能升天,所以,马某与梁祝的冲突只能在地面(人间),以及地府(阴间)两个场所展开。

如果要在阴间滋生新的情节,就必须预先设置问题和冲突,这样的设置似乎只有一种方案:让马某也追入阴间,继续展开夺妻斗争。

斗争形式可以是强行争夺,也可以通过打阴司来解决。又因为主人公必须圆满地升天或还魂,能满足主人公这一要求的只有阎罗,所以,矛盾最终一定要由阎罗王出面解决。也就是说,打阴司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马某在地面上的行为,只能是掘墓。掘墓制造了新的问题,但从结果来看,反面角色的任何行为,在民间叙事中都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综上分析,梁祝传说的最优结尾方式可以进一步具体到如下四种:

1.主人公直接魂归天界,结束。

2.主人公直接化为蝴蝶,结束。

3.梁山伯在阴间与马某展开夺妻斗争,并在阎罗王跟前打赢官司,胜利后与祝英台魂归天界。

4.主人公直接化为蝴蝶,马某掘墓失败。

推算进行到这里,其实很大程度上已经与本文第二部分对接了。从现有的一百零二个故事文本来看,正是这四种结尾方式最为流行。以上四种情节都有可能成为候选的最优选择。具体哪一种会成为占据首要地位的流行情节,还有赖于各种偶然因素的作用,比如地理、历史、文化、体裁、偶然事件等等。正如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也受到地理、气候等外在因子的巨大影响一样。

从故事的生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混乱和无序。原始的故事情节总是会有很多没能回答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会增补不同的新情节,这种增补可能出于逻辑的要求,也可能出于情感的目的,它们可以朝向所有的可能方向。

不同方向的、互不相融的新情节之间产生了生存竞争,更受欢迎的情节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更容易成为流行的叙事。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直接考察每一个故事的最终结局,就会发现它们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大团圆”。

另外,通过对梁祝传说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无论异文间如何干差万别,但几乎所有异文都有一些共同的“节点”。这些节点是保证该故事被认定为“梁祝传说”的基本要素,如“曾经同学”、“死后同冢”、“大团圆”等。

我们知道,从一个固定的起点,指向一个固定的终点,无论中间的路径有多少,总会有一些最优、最合理的捷径,而且,这些捷径几乎可说是固定的、先验的。于是,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也一定存在最优的情节,这些情节也是相对固定、近乎先验的。

如果节点是固定的,相邻节点间的最优情节也是相对固定的,那么,整个故事的情节结构也必然是相对固定的、近乎先验的。这就是民间故事“最本质的属性”——“趋于模式化”。

云南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篇4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昆明一带居住着一些未经教化的蛮荒人,他们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弄得百姓整天提心吊胆,东躲西藏。天帝知道后,非常震怒,于是就在这里降下水灾、瘟疫、战争等灾难,想把这里的人全部灭绝,再造一批新人,一时间,昆明附近天灾人祸连绵不断,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天帝身边一个叫金马的大臣直言上书说:“天帝,您不能这样做,这样做百姓生灵涂炭,不是同样很残暴吗?”

天帝听了大怒,把金马变成一匹白马贬下凡间,金马下凡以后,被一个善良的老人饲养。这一年昆明遭到百年不遇的大旱,土地干裂,禾苗枯萎,颗粒无收,百姓们食不果腹,生活更加艰难,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一天,善良的老人,解开栓马的缰绳,抚摸着白马的头,流着眼泪说:“白马啊,白马,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你就自谋生路吧!”这时,白马突然开口说话了,“老人家,千万别离开这里,您等我三天,我一定想办法让这里的人们摆脱灾难。”

说完白马扬起四蹄,向着蓝天飞奔而去。到了天庭,白马找到了好朋友碧鸡,向她诉说了人间的疾苦,美丽善良的碧鸡听完后,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拯救昆明的百姓,她潜入天帝的寝室,偷偷地拿出了天帝的宝印,和金马一起飞到昆明上空,他们绕着昆明上空飞了九九八十一圈,然后抛出宝印,宝印悬在空中,天空中立刻乌云密布,电闪雷呜,下起了瓢泼大雨,久旱的昆明在这场大雨的滋润下,重现勃勃生机,田野长出了绿油油的禾苗,河流唱起了欢快的歌,昆明人民终于得救了。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篇5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

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只见来人腿上已被鲜血浸透,一条腿几乎被子弹穿成蓑衣,几处白森森的骨茬明晃晃地露了出来。

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个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

不几日,人们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

宫本也不恼,笑笑说,贵国气数已尽,冥顽不化是没有好下场的,劝仁甫君学学令师弟吧,识时务者为俊杰。王仁甫拱了拱手,算是送客。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这一条就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

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哈哈大笑,心说这小子真是胆小,知道治好我的病我就会杀掉他,却自己先吓死了,有意思。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不再犯了。再去医心堂时,却见人去楼空,王仁甫已不见了踪影。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不知为什么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儿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

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针绝技吧。

中国民间民间传说故事 篇6

西望一片雾气蒙蒙的山影,就是西炎山。从那里去往道士塔的路只有一条。两年前,我在那条路上巧遇了一个自称长生不老的人。他随我绕过最难行的一道山径,实在太累了,我不得不停下脚步喘气。这时,他朝我摆手。万丈树林早被雾气揉成了一团黛绿。上山前,我想一定要在天黑下来前赶到道士塔。因为,和友人约定好的。人在路上,不断被错误的方向耽搁,搞得我越来越担心迟到。

那人气喘吁吁地站在一棵树下。

“我、我、我给您……”双手抱拳。

山下有众多乞丐跟游人讨钱。有时,他们会摇身一变成为西炎道士。说自己是西炎山道士绝对是一个好噱头。然后,手一指,山上隐隐约约浮在山雾中的道士塔,意思显见:“呃,我就是从那儿下来的。”很多外地人来我们这里,都要在他们那儿花去数目不等的钱,获得各种关于吉凶的说辞。

史载此地多出奇人异事。很多文人在此隐居过,如李贽。所以,逢人开口说几句文辞不稀奇。他徐徐地说起了他的故事。我要走,他就摆手示意我听下去,我刚才为甩掉他,走急了。现在,我觉得腿肚在发抖。我坐在石墩上,抚摩着我的腿肚听他说—

“我本家境殷实,无奈……杀了人,只得来山中。”

“哦。”我看着他,“你长得可不像……倒像个道士。”

后来,他说离他上山时有一百多年了。我问:“然后呢?”“我是不死之身,我倒想以神通助人迷途知返。”我微微一笑,学着他的样子,双手抱拳,向他辞别。我要走,他看样子并不急于阻止我。

“兄台,叫我好等。”他说。

这时,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一只树鼠。我从未看见过这么大的树鼠,有七岁孩童大小,并且通体灰黑。我越过他的头顶看过去,树鼠眼神呆滞地注视着我们。

我说:“迷途知返?”

“非也,非也。”那人固执地和我保持着一个可以对话的距离。

我有点儿恼怒,便冲他喊:“兄台,我是这山上修行的。下山几日,今日回道士塔!”说着,指了指,“看到了吧,再不走,山里就黑了。”

临行,我不忘折回几步,靠近他一些。对他说:“你杀过两个无辜者!”

然后,我得意地走在了路上。走了很久,我也不回头去看他,身后的山林越来越黑,陷入了一片湿漉漉的山雾中,我以为吓跑了这个人。“一百年前,我曾经杀死了你。”那个怪声扑上来。我猛然停步。

“你又来啦?”我被莫名其妙的感觉吸引了。这个不死之人让我想借此给自己找点儿乐。我笑说:“要不,你给说说一百年前为什么杀我?”他说:“我们为一个女子!”他为我描述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肌肤雪白的青楼女同时喜欢上了我们。然后,我出手想杀他。结果,他一个失手,我死了。故事至简,我觉得很有趣。

“我杀了你。”

“杀了我?”

“对,不过,是失手。”

“你在这里等我一百多年?”

“我们有约,只要找到你……”

转念想,他跟我上山,腿脚也辛苦,干脆给他点儿钱打发掉算了,于是伸手掏钱。突然一声大叫。我在他身后的树上看见了那只鼠。

“小姐!”那人叫道,满脸浮现惊恐之色。很快地,他扭转身子,像灾祸来临那样,一路追了去。我看着他,身裹一团青烟,直直追下了几个林坳……

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篇7

鲁班修塔的传说。北齐的天保年间, 衡水旧城那时叫黑龙潭, 缘由是村西北有个总不见干涸的深潭。村东有个黑龙泉, 泉中潜藏着兴风作浪的水怪。北齐文宣帝的年号定为“天保”, 就是希望苍天能保佑他把皇帝当好。水怪得知文宣帝不想依靠水怪的保佑后, 非常生气, 觉得文宣帝不把水怪放在眼里, 既然你文宣帝不把我们水怪放在眼里, 我们就不让你安宁。从此, 黑龙泉就一个劲地喷起黑水来。老百姓见黑龙泉又冒黑水, 赶忙齐心协力地抗灾。正当人们忙碌不已, 打南边来了个挑担的老头, 老头挑着两个木头桶, 桶中放的是铁锨、铁镐, 以及瓦木工具。老头走到众人眼前, 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 他让一部分人用自己的家什制止黑水, 让另外一部分去各村捡砖。等众人把黑水排干后, 老头用众人捡来的的砖, 在泉水喷出的地方砌成了一口井。说来也怪, , 井一砌起, 泉水还是长, 但总不能与井口相平。老头又在砌起的井上垒了个小砖塔, 用塔把井口封了起来。塔一垒成, 老头就说, 只要不出现拆塔的坏人, 百姓再也不遭黑水泉的灾了。众人都很感激老人家, 请他在村里住些日子, 老头不肯, 说他还要去赵州、真定……忙得很。正当众人又让又劝时, 忽然刮了一阵风, 老头就无影无踪了。从此, 众人都认定那老头是鲁班爷搭救这里遭难民众的, 所以后来, 都说旧城的塔是鲁班修的。

千年不死马蔺草的传说。宝云塔的旁边, 有一墩属于兰科的草, 是千年不死的常绿植物, 据说就是唐朝大诗人王之涣栽的马蔺草。王之涣出身于平民, 他作诗出了名后, 到了长安, 宰相张九龄赏识他的才华, 推荐他到衡水县当主簿, 在辞别张丞相时, 见张丞相屋前有墩马蔺草, 王之涣见草生情, 马上向张丞相说:“此草不贪肥水, 千载永绿。贤明的相爷既然信任我, 学生也一定要象这无所贪图的蔺兰, 在为国为民的仕途上, 不怕风霜, 永持文人的正义本色。”张九龄听王之涣这么一说特别高兴, 随即在那墩草上挖下了几棵, 赠给了王之涣。王之涣到了衡水县城后, 甚是清明, 在体察民情后, 为了惩治奸商和赃官, 让那些坏人捐钱, 重修了城东北角摇摇欲坠的破寺, 以及鲁班修的那座小塔。寺修好后, 王之涣给寺院起了个名字, 叫宝云寺, 塔修高了, 给塔起了个名字, 叫擎天塔。意思是“宝云落雨雨适宜, 擎天拄地地平安。”为使扬善惩恶千载永存, 王之涣亲自把张相国送的马蔺草, 栽到了寺的左边。王之涣在衡水作主簿时, 为衡水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为了纪念他, 人们都在井旁边或自家院里种上墩马蔺草。使得马蔺草成了衡水的一种特产, 这就是马蔺草的传说。

深州蜜桃的传说。五代时, 晋开运元年的三月, 衡水桃城, 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 契丹王耶律德光率兵进犯河北, 攻大名失败后, 到了衡水桃城, 他看宝云寺是个好地方, 就想把宝云寺的寺院改为他的行宫。耶律德光的士兵为了给他开辟银安殿, 把宝云寺大殿里的神像都扔到外面, 把禅房的主持杀掉, 又将寺里的小和尚赶尽杀绝。耶律德光还把宝云寺四周, 以及宝云寺东北角上桃花苑里的桃林横加祸害, 甚至连小树也不留。耶律德光住进宝云寺的第一个晚上, 正在寻欢作乐时, 忽然见一汉装的美丽女子, 气势昂扬地冲进室内, 厉声说到:“耶律德光, 你可真是把德丢了个净光, 黎民百姓有什么罪你大屠大杀?对人有益的桃树有什么不好你大砍大伐?我要你马上住手。并把拔掉的小桃树全部栽上, 把宝云寺里的佛全部请回来稳坐原处。你还得立即搬出寺院, 离开黑龙潭。滚回黄龙府, 否则……”。说着那汉装女子从头上拔下金钗朝他一指, 耶律德光只觉得脑袋疼痛难忍, 刚想说什么, 那女子已不知去向。吓得耶律德光连夜搬出了宝云寺。第二天, 耶律德光命士兵把佛像一一搬回原处, 并下令重栽小桃树, 可是拔小桃树的当天, 宝云寺里一个深州的小和尚, 见被耶律德光拔掉的小桃树怪可怜的, 便把小桃树捡了捡, 抱回他的老家去了。据说深州蜜桃的桃树, 就是那小和尚从宝云寺拣回的小桃树。

关于宝云寺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 像姓王的盖的香火庙, 罗艺重修的药王殿, 宝云寺宋王封三宝, 宝云寺的狐仙家教严, 宝云寺曾叫万寿寺等等。这些美丽的传说依托于宝云寺, 反过来又给宝云寺罩上奇异瑰丽的光环。这些美丽的传说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成为宝云寺取之不尽的旅游文化资源, 也成为衡水人民用之不竭的财富。这些美丽的传说, 为后世人们留下了永远的美丽的谜, 为宝云寺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同时也增强了衡水人民的自信、自尊。

参考文献

[1]李功.宝云寺的传说[M].衡水:衡水市文物管理所, 1993.

[2]衡水旧县志·故事.

中国五大民间传说之一的 篇8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其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流传甚广,影响最大。也都搬上了屏幕。但还有一大民间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当清明节来临时,人们才想到它“桩巴龙”。

在湘鄂两省交界的沱水流域,尤其是沱水上游湖南石门县的穿山、太平、子良一带,流传着一个孽龙的传说。孽龙又被称作“桩巴龙”,沱水流域的许多地方,如穿山、子良、升子坪等的地名来历就与这一传说有关。紧靠湖南屋脊壶瓶山的穿山原为穿山河乡,现已并入太平镇。这里山高水清,人杰地灵。相传这里就是孽龙的故乡。据说,很久以前在现在的自生桥附近,有一个不很大的湖,就叫自生湖。距湖边不远的山坡上住着一个姓陈的寡妇和她的儿子,寡妇的儿子就是后来的孽龙,我们就叫他孽龙吧。孽龙的父亲在孽龙出生不久就因病死去了,孽龙母子相依为命,过着贫困简朴却也宁静的生活。

从八岁起,孽龙就每天给财主放牛。因为是寡妇的儿子,孽龙经常受到财主儿子的欺负,还多次同财主儿子吵架打架,每次都是孽龙的母亲为了息事宁人,上门赔罪才了事。回到家,孽龙少不了得一顿暴打,而财主的儿子却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孽龙总是能忍则忍,受了不少委屈。在孽龙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向财主报仇。

孽龙十二岁那年,由舅舅陈某资助,进了穿山河一个穷秀才开办的私塾念书。孽龙的舅舅在外地当差,也不是很有钱的人,只不过不愁衣食罢了。由于孽龙天资聪颖,读书成绩很好,要背诵的什么《三字经》、《百家姓》等总是他最先背完。背完书,没有事做,孽龙有时就会跑出院子捉蟋蟀或者摘腊梅花,偶而也搞一次恶作剧,所以也常挨先生的戒尺。但回到家,孽龙总是很听话很懂事,不是帮母亲背柴就是扯猪草。

一个炎热的下午,孽龙和同伴放学回家,正走在河边的小路上,忽然吹来一阵风,飘来几团乌云,几声闷雷,就下起了一阵雨。幸亏附近有一个不小的岩洞,孽龙他们经常在那里玩的,赶紧跑过去才没有淋湿。不一会儿,雨停了。走出岩洞不远,孽龙发现路边草丛中有一点微微的红光,走过去一看,是一颗圆圆的珠子,晶莹透亮,放着红光。孽龙高兴得不得了,连忙捡起来叫同伴们看。财主的儿子看见了,就要,孽龙不给,他就抢,眼看珠子快要被抢走,孽龙连忙放入口中,财主儿子还要从他嘴中抠。在抢夺中,孽龙一不小心,珠子被吞进肚子里去,财主的儿子这才作罢。

回到家,孽龙感到特别口渴,便喝了一杯茶,哪知一杯茶喝下去,口更渴了,又舀了一瓢水喝了,还是渴,把缸里的半缸水喝完了,仍然渴。这里,恰好他母亲挑了一担水回来,他一口一桶又喝了,他母亲又去挑,挑一担他喝一担。他母亲挑了七七四十九担,孽龙就喝了七七四十九担。他母亲实在累了,就说:“儿啊,你今天得了什么病?怎么这么喝得水,我实在挑累了,你自己到河里去喝吧!”

孽龙一到河边,天空立刻变得阴云密布,电闪雷鸣,随即下起倾盆大雨来,小河里的水就看着不停地上涨。等到他母亲来到河边,只见河水已经有了一人多深,河里还有一条头上长角、身上长鳞、张牙舞爪,样子凶恶可怕的怪物,只是怪物望着自己,模样与自己的儿子一样,她才明白为什么儿子那么喝得水,原来是变成了蛟龙。看到儿子成了这个模样,她没有感到害怕,那毕竟是自己孝顺的儿子啊。她心里只是焦急,儿子成了蛟龙就会游入大湖大海,母子就要分离了,那怎么行呢?儿子可是她的命根啊!她就焦急地在岸上呼喊:“儿啊,你不能走啊,你走了我怎么得了?”孽龙看到母亲那么焦急,那么悲痛欲绝,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它张开嘴想说话,却发出他自己也感到奇怪的声音,他母亲也不可能懂,他只好摇摇头,表示自己也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了。突然,他母亲想走说书人说过的话,要使妖怪现出原形,就要狠狠地打它的头。自己的儿子成了蛟龙,大概和妖怪也差不多吧!于是,她就找来一根棒朝着孽龙的头狠命打去。孽龙没有想到母亲打他,迟疑了一下,躲闪不及,打中尾部,把一条长尾巴打断了一大半。就因为这个原因,孽龙又被称为“桩巴龙”。

孽龙被打断了尾巴,疼痛难忍,他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打他,朝母亲一看,又准备打来,于是连忙向小河下游方向奔逃。来到自生湖,眼看无处可逃了,在慌乱中,他一头撞在下方的一座小山上,那座小山竟被撞穿了,湖水带着他向下方沱水冲去。从此,自生湖就不复存在了,它和沱水连为一体。被他撞穿的地方,就成了一座桥的样子,后来就被称作“自生桥”,穿山一带也因此被叫作“穿山”。

孽龙的母亲还是穷追不舍,孽龙就沿着沱水河拼命地跑。来到一处地势平坦、河面宽浅的地方,龙爪就触到河底,身子也就撑了起来,这时,它不是在游,而是在爬。他母亲赶了上来,捡起路边一户人家门外一个量米的升子就向孽龙打去,这个升子是一位妇女看到孽龙后被惊吓而丢掉了的,升子打在孽龙的背上,还打掉了几块龙鳞。这个地方后来被叫做身撑坪,现在叫做升子坪。

孽龙来到太平集镇附近一个转弯的地方,又回头看了一下,看他母亲是否还在追赶,结果没有看到母亲,他想母亲已经被自己落下了,这一带后来被称作“失娘坪”,现在写作“石良坪”。人们还在河边高处建起了一座寺庙,叫回龙寺。解放后,回龙寺被拆毁,现在,在当年回龙寺所在的地方建起了石门七中科教楼。

孽龙的母亲不顾劳累,一口气追了四十多华里,在苦竹坪靠近东流溪的地方,又才追上孽龙,她就拿起(下转63页)(上接64页)木棒使出全部力气朝孽龙扔去,木棒没有打中孽龙,而是砸在一块青石上,一下子断成了八节,后来这里就被叫做“八节湾”。

上一篇:国际政治学概论问题下一篇:快乐的六一小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