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2025-0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通用8篇)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教学工作量计算暂行办法

师(珠)校发[2006] 24号

为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使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与教师实际付出的劳动相符合,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教学工作量的计算范围,限于教师直接进行面对学生的教学活动,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指导等。理论教学包括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考核等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包括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批改、实验课总结、答辩考核等教学环节。

第二条 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以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设定的课程、学分和经教务处核准的学期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教学工作量作为教师考核与课时酬金发放的依据。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使用标准课时,标准课时由原始课时乘以本文件规定的不同系数计算。

第三条 教学班规模系数:一般课程以教学班标准人数为基准,课程系数为1.0,超过标准人数的,按以下系数计算工作量:

1、文法经管类专业课教学班的标准人数为60人。61-80人,系数为1.1; 81-100人,系数为1.2。

2、理工类、外语类专业课教学班的标准人数为50人。51-65人,系数为1.1; 66人-80人,系数为1.2。

3、通识类课程以100人为教学班标准人数。101-125人,系数为1.1; 126人~150人,系数为1.2。经教务处特别批准开设的、教学班规模超过150人的通识类课程,按每增加25人增加系数0.1的办法计算,但最大系数不超过1.5。

4、政治理论课以120人为教学班标准人数,121-150人,系数为1.1;151人以上为1.2。经教务处特别批准开设的超过150人的班级,按每增加30人增加系数0.1的办法计算,但最大系数不超过1.5。

第四条 课程形式系数:理论课1.0,实验、上机、艺术类小班0.6,双语课(英文教材、板书)1.2,全外语授课1.5(不含外语学院开设的课程)。

第五条平行班课程系数(同一学期同一门课):课程形式系数大于或等于1的课程,设定第一个教学班为1.0,从第二个教学班起,课程系数计0.9。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所有平行班系数均为0.84,公共外语、公共体育的所有平行班系数均为0.72。

第六条 指导实习工作量:

1、指导分散实习:不分学生在本地或外地,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为:0.2课时*实习学分数*学生数(每位教师指导学生一般不超过30人);

2、指导集中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期间全日在实习点上指导学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公式为:0.8课时*实习学分数*学生数,每1个实习学分的实习时间一般为1个星期,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一般不超过20人;假期指导集中实习的,乘以系数1.5;

3、集中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点上全日指导不足实习总时间二分之一的,按指导分散实习计算;在实习点上全日指导超过实习总时间二分之一但不足三分之二的,工作量折半计算;

4、集中实习指导教师按在实习点上的实际工作天数加发补贴,补贴标准为市内每天40元,外地每天80元。从学校至实习点之间的交通费按汽车、火车票实报实销;

5、指导实习手机费补贴标准为:指导外地集中实习的学生,按每生20元报销;指导本地集中实习或分散实习的学生,按每生10元报销。

第七条 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为:0.5课时*学分数。第八条 辅修或双学位班教学工作量:承担单独开班的辅修班或双学位班教学任务者,如教学工作量不满,应按正常教学工作量计算;如教学工作量已满,则按计划外办学的计酬办法,在学院的辅修和双学位经费留成中发放课时津贴,标准由各学院自定。

第九条 本办法从2006年9月1日起执行。2006年暑期安排的教学实习活动,执行本文件。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2

党团组织作为高校内部的主要组织, 承担着党建、教风学风建设等重要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高校学风建设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急需得到党团组织的大力支持。在此背景下, 如何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的课题。

当前学者们主要从理论上研究高校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 , 或者只谈党组织或团组织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2) , 还有些只是研究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3) , 这就导致当前的研究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没有将党团组织与班集体综合考虑, 集中探讨这些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二是没有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提出的建议、措施不够接地气;三是没有进行比较研究, 将各地各高校的情况进行比较。

居于此, 笔者决定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有效结合, 充分考虑党组织、团组织、班集体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全面构建高校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体系, 以更有效地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1 学风建设符合学校党团工作的主要目标

顾名思义, 学风就是指学习的风气, 我们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理解。狭义的学风是指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 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观察到。 广义的学风是指高校的办学之风, 具体体现在高校师生员工的治学态度、 精神风貌、 工作水平和教育成果等, 由院风、系风和班风组成, 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学风优良的高校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督促该校大学生自我施压, 产生学习的紧迫感, 进而推动自己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同时还能制约不良风气的滋生和蔓延, 积极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学风建设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 它应渗透于平时开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中, 其实质是培养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推动大学生逐步形成“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端正学习目的,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 我们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以实际行动来确保学风建设的持久、奏效。

党团组织作为我国高校内部的主要组织, 已形成了完整、规范的体系。其中, 校党委和校团委统领全校的党团工作;院 ( 系) 党委 ( 党总支) 和院 ( 系) 团委 ( 团总支) 在上级组织的指导下, 负责本院 ( 系) 的党团工作;党支部和团支部作为最基层的党团组织, 有效落实上级组织的决定, 并及时向上级组织汇报基层实际情况。高校党团工作主要围绕高校的中心工作来进行, 当前多数高校都以良好的学风教风为工作中心,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律发展。 可见, 学风建设符合高校党团工作的主要目标。

2 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党团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高校不仅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 也在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探索和改进党团工作, 有力推动学习型党团组织建设, 希望能够将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实践表明, 学习型党团组织的创建有利于高校学风建设, 能够助力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 更能够将基层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从而导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 况且我国的各项改革还处于关键阶段, 外来思潮也在不懂涌入, 各种信息良莠并存, 极易影响大学生, 混淆他们的视听。 在这种复杂形势下,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不断提高, 学风建设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此, 为保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高校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继续加强学生党团工作, 发挥党团工作对学风建设的引领作用, 同时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切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校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大学生, 如果我们能够吸纳政治立场坚定、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到党团组织中来, 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学生党员和大学生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继而带动优良学风建设。 当然, 学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是院 ( 系) 风和班风建设, 主要抓手是党支部、团支部和班委会, 基本工作是健全组织、思想教育、“ 推优”工作和开展主题活动等, 只有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凝聚力作用, 才能将党团组织作为学风建设的重要战斗堡垒。

高校党团组织作为团结、凝聚优秀大学生力量的主要组织, 是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他们积极培育了当代大学生“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逐步实现了高校学风建设目标,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高校党团组织积极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的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积极构建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 三位一体”的班级建设模式, 主动开展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班级归属感的活动, 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 以优良班风促进学风建设, 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大力宣传学生党员的先进事迹, 以学生党建带动学风建设。 将学习态度和考试成绩作为发展学生党员、 预备党员转正的必备考察内容, 把学生党员发展成为学风建设的核心力量, 大力开展理论学习、创新实践和文体活动, 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活跃校园文化, 促进学风建设。

四川农业大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 积极贯彻“ 围绕学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学风”的工作理念, 有序推进大学生党建带动学风建设工作, 不仅使学生党建有了抓手, 还将学风建设落到了实处。其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实施“ 优秀党团支部联创行动”, 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实施“ 学生党员导学行动”,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南京林业大学为进一步贯彻学校“ 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宗旨, 充分发挥党员、团员在宿舍文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营造高雅、 舒适、安全、文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推进我校优良校风、学风建设, 为学校发展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特开展“ 党团活动进宿舍”活动。

天津大学为了营造学风建设氛围, 积极开展“ 好的学风大家建”党团班学风建设系列活动, 学生党支部开展“ 好的学风我带头”活动, 班团组织分别举办学风建设主题班会、团日活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利用党校、 入党积极分子学风座谈会、 党建展板学风承诺签名和团日活动等方式加强学风建设。

4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 高度重视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坚强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有力推动了校风学风建设, 能够为其他同类高校提供借鉴经验。 结合其他高校实践经验,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充分发挥高校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4.1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组织的最基层一级, 是学校和院 ( 系) 党组织的组成部分, 在班级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能够对班级工作发挥引领作用。 但在实践中, 部分学生党支部存在功能缺位现象, 主要负责会议召集、党员发展、党费收缴等工作;与此相反, 部分学生党支部存在功能越位现象, 承担班级出游、卫生监督、海报设计等班级事务, 导致职责不明、管理混乱、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 党支部应当对班级工作提出整体规划意见, 主导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发挥全局控制力, 为团组织工作和班级活动把握方向、提升高度, 为学风建设奠定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在做好新生党员教育、学生党支委及骨干党员提高班和“ 七一”表彰大会的同时, 积极开展“ 学生社区党员学习实践基地”活动, 内容包括:方案设计类、文化建设类、公益实践类、基层服务类和手册编撰类, 以此鼓励广大学生党员以学生社区为基地, 以身边的同学为服务对象, 积极开展相关活动。

4.2 有效突出团组织的服务和育人功能

青春、活力是团组织的特点, 团组织一般会以各类活动为平台, 积极提供团员成长成才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服务。 笔者认为, 团支部在完成上级团组织交办任务的同时, 应当在党支部的指导下,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以更好地服务青年学生, 践行学风建设要求。 例如组织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团日活动、特色调研活动、创新创业活动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团委充分利用小学期开办“ 小学期青年领袖培养班”, 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和四川大学进行全面学习, 以培养学生干部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建立素质全面、过硬的干部队伍, 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此外, 还积极开展“ 学风建设标杆团支部”评选活动, 评选参考指标:无学习违纪、处分等不良记录 ( 核心指标) ;开展特色鲜明, 与学风建设相关的主题活动 ( 核心指标) ;挂科率;团费收缴数比率;学习奖学金获奖率;社会工作奖学金获奖率;定期开展团员活动和团日活动;举办班级知识竞赛、 班级团队或支部成员个人在各类竞赛中获优异成绩和表彰等。

4.3 不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班级作为学校工作的最基层单位, 影响着学校政策落实和学校工作效果。 只有班级工作扎实开展, 党团组织的工作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笔者认为, 班级工作要接受党支部的总体指导, 与团支部活动有效结合、协同开展, 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 当然, 班级工作的重点还是在于处理好班级日常事务, 保障班级成员生活学习, 着力营造温馨团结的整体氛围,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积极开展“ 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 设置了以下基本条件: (1) 有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肯干、能发挥模范作用和组织作用的核心, 能有效地开展工作, 为同学服务, 为教学服务;有一批学生党员和积极要求进步的先进分子;有一批思想、学习等方面比较突出的先进个人典型。 (2) 有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良好风气;有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学习精神;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 经常组织能够活跃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群众性活动。 (3) 全体成员学习成绩良好。 (4) 全体成员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合格率达95%以上。 (5) 全体成员体育达标率100% ( 身体残障成员除外) 。 (6) 全体成员无违反校规校纪行为。

此外, 对于学生干部的考核, 兼顾政治素质、学习成绩、工作能力、思想品德等方面。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给予通报批评, 撤消其一切职务:在学校或社会上发生重大违法、违纪事件者;受到学校记过以上处分者;有一门 ( 包含一门) 以上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不及格或者其他课程累计两门以上不及格者。 在学生的个人评优中, 将“ 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当学年未受任何纪律处分”和“ 当学年内课程考试成绩须全部合格, 未有补考科目”列入必备条件。 对于参评“ 优秀学生干部”的学生, 要求“ 学习努力, 课程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加权平均绩点在3.0 以上”, 同时要“ 富有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在学生中起到表率作用”。

对于毕业生, 积极开展“ 十佳毕业生”评选活动, 条件之一为“ 学习目的明确, 学习成绩优异, 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或学校特等奖学金; 或者被境内外一流名校录取为研究生;或者在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过省级以上奖励;或者在科研创新、专业知识应用方面有突出成果的”。

5 结语

学风建设是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是进一步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根本措施, 更是高校党团组织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党团组织的主要目标, 高校党团组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充分借鉴国内主要高校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相关经验, 继续开展各类学风建设活动, 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包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 有效突出团组织的服务和育人功能, 不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相信通过这些举措, 能够切实解决当前高校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方面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现状, 积极推动高校学风建设, 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学风建设作为高校中心工作之一, 必须高度重视, 常抓不懈, 党团组织更要把学风建设作为自身的义务与责任。学风建设作为高校党团组织的主要目标, 党团组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积极开展各种引领学风建设的实践活动。但仍有部分高校党团组织在学风建设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还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带头作用, 有效突出团组织的服务和育人功能, 不断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确保学风建设能够扎实、有力地推进, 并保持良好效果。

关键词:党团组织,学风建设,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任海涛.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J].教育与职业, 2011 (2) .

[2]陈超, 张振飞.学风建设:高校学生党建的着力点和突破口[J].思想教育研究, 2012 (11) .

[3]王叶红.高校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促进学风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前沿, 2012 (15) .

[4]吴乔.学生党员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渤海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2) .

[5]阎亮军.高校班级学风建设探析[J].艺术科技, 2013 (5) .

[6]黄智胜.浅谈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与高校学风建设的联动机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7) .

[7]曾永红.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三化”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作用[J].传承, 2013 (8) .

[8]杨志群.高校共青团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路径探讨[J].大学教育, 2013 (14)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篇3

建设珠海分校是北京师范大学实现21世纪新百年辉煌的重大战略举措。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珠海分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派出经验丰富的管理干部,负责分校的行政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选派以知名学者和教授为骨干的师资队伍,承担分校相关专业的部分教育教学工作。

珠海分校秉承北京师范大学的文化传统,依托其优质学科资源,按照教育部有关批复精神,大胆进行教学模式,管理方式、国际合作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的改革尝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珠海分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面向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着力培养人文科学素养宽厚、学科专业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过硬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学校大力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实行弹性学制、二次专业选择、学分制、辅修制等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外语教学、注重培养提高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多所高等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学分互认及多种国际合作培养模式,开设与国际接轨的课程、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和知名大学教学计划,部分专业实施英文教学和双语教学,以广泛吸收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目的。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坚持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着重帮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实现自我设计、追求卓越人生开拓广阔空间。

学校目前设有国际商学部、文学院,教育学院、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不动产学院、特许经营学院、物流学院,法律与行政学院、国际传媒设计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应用数学学院、政治理论教研部、公共体育教研部等16个教学单位,开设40多个专业。2009年新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专门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专业。

学校位于广东海滨城市珠海,环境优美,教学和生活设施一流,是莘莘学子潜心求学之处。学校于2002年在广东省招收第一届本科生,自2003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至2008学年,在校本科生已选17000人。为保证教育质量,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在各地本科二批录取,生源遍殛全国二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一志愿录取考生比例连续五年呈上升趋势,至2008年已达97.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4

我校允许学生二次选择专业。学生转专业后,在原专业修读的课程学分认定办法如下:

一、学分认定是指转入院系对转入学生已修读课程学分的认定。

二、教学计划中界定的课程模块包括:通识课(政治课、体育课、军事理论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选修课。

三、已经修读的通识课学分可以全部转为新专业的学分。

四、已经修读的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学分分三种情况处理:

1、转为辅修(双学位)专业学分。

2、转为通识选修课学分。

3、在不读辅修或通识选修课模块学分已满的情况下,如转入、转出专业的课程及学分相同,学分互认;转出、转入专业的课程相同而学分不同,其学分由转入院系与教务处酌情认定。

五、凡不能够认定的学分,应按照《学生修读课程有关学费收取暂行规定》相关条款缴纳学费。

六、转专业学分认定按如下程序办理:转专业学生填写《转专业学分认定申请表》,经转入院(系)和教务处审批后,由转入院(系)教务秘书和和教务处工作人员具体操作认定结果。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5

为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技创新、锻炼身体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为了规范学校各种奖励的评审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05年教育部发),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 评审机构职能和组成

第一条 学校设立奖学金评定委员会

(一)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讨论和决定全校性学生奖励项目的设置、评定办法等重要事项和问题,并负责审批全校性各种学生奖励获得者名单。

(二)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由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任主任,学校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校团委、财务处等部门的有关负责老师任委员。评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秘书长。办公室设在学生处,秘书长由学生处处长担任。

第二条 各院系成立学生奖学金评定小组,具体负责本单位各种学生奖励的评定,小组由3-7人组成,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院系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或总支副书记与教务人员、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班主任共同组成。

第二章 奖项设置和基本条件

第三条 奖学金分为专业奖学金、学术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三大类。其中单项奖学金包括社会工作奖学金、社会赞助奖学金。

第四条 奖学金奖励名额及奖金标准(一)专业奖学金

设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比例分别按参评学生人数的1%、1.5%、3%和5%评定。特等奖学金金额为2000元/(人〃年),由学校颁发;一等至三等奖学金由各院系颁发,一等奖学金金额为1000元/(人〃年),二等奖学金金额为500元/(人〃年),三等奖学金金额为300元/(人〃年)。

(二)学术奖学金

严格按照获学术奖学金条件评选,由学校颁发,比例不限。奖励金额参照本部的相关规定执行。在本部奖励范围之外的报纸、期刊、杂志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者,奖励金额为100元/篇。

(三)单项奖学金 1.社会工作奖学金

校级社会工作奖学金按参评学生人数的3%评定,奖金金额为200元/(人〃年),院级社会工作奖学金标准由各院系自行确定。

2.社会赞助奖学金

社会赞助奖学金金额由赞助者决定。第五条 获奖学金基本条件

凡在我校正式注册的本科生个人和集体具备获奖条件者,均可申请参加本条例规定的各项奖学金的评定。获奖基本条件为: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拥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团结,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勇于进取,取得较好成绩;

(三)关心集体,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积极锻炼身体;

(四)认真完成学校规定的各项任务;

(五)当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必修课和限选课没有不及格科目。第六条 获各项奖学金的具体条件

获各项奖学金者除具备获奖学金基本条件外,同时还应符合各项奖学金具体获奖条件方可参加评选:

(一)专业奖学金 1.获奖条件

专业奖学金分特等和一至三等共四个等级,获奖条件分别为: 1)获特等专业奖学金条件

学习成绩优秀,学年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以内。2)获一等专业奖学金条件

学习成绩优秀,学年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2.5%以内。3)获二等专业奖学金条件 学习成绩优良,学年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5.5%以内。4)获三等专业奖学金条件

学习成绩良好,学年学习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10.5%以内。2.成绩计算

1)成绩按权重平均法计算:总评成绩以各科学分为权数,按成绩进行加权平均计算。

2)专业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及限选课必须列为评选科目。3)公共选修课不列为评选科目。

(二)学术奖学金

学术奖学金分为特等和一至三等共四个等级,获奖条件分别为: 1.获特等学术奖学金条件

理科学生在Nature,Science发表了学术论文;文科学生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论文,在国外学术刊物用外文发表且所发刊物属SSCI检索论文。

2.获一等学术奖学金条件

理科学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和专著被SCI、EI、ISTP收录了学术论文;文科学生在一级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3.获二等学术奖学金条件

理科学生在国内外公开发表了论文,影响因子达到或超过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影响系数的科技期刊(按每年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数据为准),和有关政府各部门正式委托或出具书面录用证明的研究咨询报告;文科学生在二级学科或综合类学术水平杂志发表了学术论文,在国(境)外学术刊物用中文发表了论文,公开发表的单篇(件)音像类成果。

4.获三等学术奖学金条件

在学术期刊或杂志、报纸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学术奖学金获奖条件规定的等级认定以中国科技信息所提供的检索目录为准;国内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各中国科技信息所公布的统计结果为准。同一篇论文被不同的系统收录,按最高级别计算,不重复计算。论文作者按第一作者计算,非第一作者以作者实际成绩而定。

(三)单项奖学金 1.社会工作奖学金

社会工作奖学金获奖条件为:

1)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活动,成绩突出者; 2)担任学生干部等社会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者。2.社会赞助奖学金

社会赞助奖学金获奖条件视赞助者要求另行规定。

第三章 评审程序

第七条 申请 学生个人和集体必须按照各种奖项的具体评选细则,向所在院系提出书面申请。优秀毕业生的申请时间为每年五月,其余各奖项的申请时间均为每年十月。第八条 评审与公示 院系奖学金评定小组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学生申请的各种奖项进行初评,然后将初评结果在本单位进行第一轮公示,时间为5个工作日。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对评选结果在本单位内进行为期3个工作日的第二轮公示。第二轮公示结束后,院级奖项上报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校级奖项评选结果上报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各院系上报的校级奖项初评结果进行统一审核,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为期3个工作日的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通过。

第九条 申诉 学生个人对奖励评选结果有异议者,可在本单位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本单位奖学金评定小组提出书面申诉,评审小组应在接受申诉后3个工作日内做出答复;如学生对本单位评审小组答复仍有异议,可在评审小组答复后3个工作日内向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提起申诉,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在接受申诉后5个工作日内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审查后做出处理意见,报主管校领导批准,通知学生本人及所在单位。此处理意见为最终处理意见。

第十条 表彰与奖励

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审批各院系上报的校级获奖学生名单后,获奖学生名单在学校官方网站和《励耘报》公布,奖学金材料存入本人档案。公布获奖名单后,各项评选的奖学金由学生处经学生所在院系发给获奖学生。

(一)以同年级、同专业为基本的评选单位评定各类奖学金;

(二)对专业奖学金所定的百分比不是评奖必须完成的最低限额,在执行中应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

(三)获奖学金的学生,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查有不实者,学校有权追回其所获得的奖学金,并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四)奖学金在每年十月评定。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一条 奖学金资金来源

(一)学校每年按学校在籍生30元/人、院系每年按院系在籍生50元/人标准提取资金,作为奖学金来源。

(二)社会赞助奖学金由赞助者提供。

第十二条 学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必须认真执行本章程,各单位可以在本章程的基础上制定本单位的具体实施细则或办法,但须报学生处批准,其他相关规定有与本章程相抵触的,以本章程为准。

第十三条 学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内部设立的奖学金应及时报送学校奖学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申报内容包括:奖学金名称、奖学金来源、奖励范围、获奖条件、等级、金额及评审办法、评定和颁奖时间。

第十四条 几点要说明的问题:

(一)各项奖励和荣誉称号可以兼得。

(二)本章程未明确规定的其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可根据其贡献和作用大小给予特殊奖励和表彰。

(三)各种奖项的审批表均一式两份,经审批同意后,一份留学校备案,一份装入学生档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6

2011—2012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B卷答案)

开课单位:

国际商学部

课程名称:

行为金融学

任课教师: 郑勇

考试类型:

闭卷

考试时间:

分钟

一.Differentiate the following terms/concepts:(40)1.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and illusion of control

The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refers to the tendency for a person to rate himself as above average.If you are subject to illusion of control, this indicates a tendency to think that you have more control over events than can objectively be true.2.Mood and emotion A mood is a general feeling that does not focus on anything in particular, whereas an emotion is a mental and physiological state defined by observable features.3.Good company and good stock A good company has positive attributes such as a strong management team.A good stock is one you expect to outperform in the future.If markets are efficient there are no good or bad stocks.4.Sensation seeking and overconfidence Overconfidence in it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has been extensively discussed in the chapter.Sensation-seek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a personality trait whose four dimensions are thrill and adventure seeking(i.e., a desire to engage in thrilling and even dangerous activities);experience seeking(i.e., the desire to have new and exciting experiences, even if illegal);disinhibition(去抑制)(i.e., behaviors associated with a loss of social inhibitions);and boredom susceptibility(厌倦情感)(i.e., dislike of repetition of experience).5.Regret and disappointment Regret and disappointment are negative emotions.When a person is disappointed he is unhappy about an outcome.With regret the person is also sorry about a decision that cannot be changed, but regret is a stronger emotion than disappointment.1 二.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Why are two people who witnessed the same event last month likely to describe it differently today? Memory is very imprecise(记忆不准确).The common view that past experiences have somehow been written to the brain’s hard-drive and are then retrieved, even if at considerable effort, is not the way our brain works(脑袋运作).In fact, memory is reconstructive(重构的).Therefore people in remembering some event will reconstruct it in different ways.2.Is miscalibration greater for easy questions or hard questions? Is it greater when we look at 50% confidence ranges or 98% confidence ranges? Miscalibration tends to be greater for hard questions.Sometimes one can even be underconfident in the case of easy questions.This is called the hard-easy effect.Also, miscalibration tends to be greater in the tails(98% ranges vs.50% ranges).3.Put yourself in the place of an equity mutual fund manager.Think of all the stocks you might select for inclusion in the portfolio.How would emotions enhance you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Emotions help the decision-maker sift through that mountain of available information and make a decision when one needs to be made.4.In Canada there are two official languages, French and English.Some Canadian corporations are headquartered in Quebec where French is the official language.Most however are headquartered outside Quebec where English is dominant.Would you expect Quebecers to invest more in Quebec companies, and non-Quebecers to invest more in companies based outside Quebec? Also, do you think the first language of the CEO might matter in accounting for investor preferences?(你认为CEO的第一语言可能对解释投资者偏好关系重大吗?)Explain.We would expect to see the same as in the study using Finnish data where the two languages/ethnicities(种族)were Swedish and Finnish.Specifically, we would expect to see English-speaking investors(Non-Quebecers)preferring companies based outside of Quebec and French-speaking investors(Quebecers)preferring companies based inside of Quebec.Similarly, we might expect to see a preference on the part of English-speaking investors for English-speaking CEOs(and the same for French-speaking investors).5.What evidence is there that people do not diversify enough? Why is it that this occurs? What is the simplest way to “buy” a high level of diversification in an equity portfolio? In one study 3,000 U.S.individual portfolios were examined.Most held no stock at all.Of those households which did hold stock(more than 600),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dian number of stocks in portfolios was only one.And only about 5% of stock-holding households held 10 or more stocks.Most evidence says that to achieve a reasonable level of diversification, one has to hold more than 10 different stocks(preferably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the economy).Thus it seems clear that many individual investors are quite under diversified.三.Calculating and explain(20)1.Which description of Mary has higher probability? a.Mary loves to play tennis.b.Mary loves to play tennis and, during the summer, averages at least a game a week.Explain your answer.Define the conjunction fallacy.How does it apply here? Assume for the purpose of illustration that the probability that someone loves to play tennis is.2;the probability that someone plays tennis once or more a week during the summer is.1;and the probability of one or the other of these things is.22.Pr(loves tennis)=.2 Pr(loves tennis AND averages 1+)= Pr(loves tennis)+ Pr(averages 1+).22 =.08 The second probability has to be less because it has one more requirement(not only do you have to love tennis but you also have to play regularly, but some tennis lovers might just be too busy to do this).When people commit the conjunction fallacy(the belief that the joint probability is more likely than one of its components), they will think the second(joint)event is more likely because it sounds logical that someone who loves tennis will also play regularly.2.Consider two investors(A and B)with the following demand curves for a stock:

A: p = 100-q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7

一、大学异地分校定位与系统科学分析方法

大学异地分校是指大学的品牌、学科等资源与分校所在地方政府的经济等资源相结合, 大学与地方政府协力组建的学科相对齐全的本科高校。大学异地分校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九十年代末期两次兴建, 现在已经发展为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系统论认为, 任何系统都是内部要素与外界环境相互协调所构成的有序整体[1]。在此意义上, 高校定位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及学校内部系统的有序性。与其它高校一样, 大学异地分校定位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分校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二是作为高等教育子系统的分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这二者属于外部定位。三是作为系统的分校内部要素的定位, 属于内部定位。[2]外部定位的系统内涵在于分校作为社会子系统, 在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相交流的基础上找到自己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内部定位的系统内涵在于在确定外部定位的基础上, 结合要素特征确定结构。

现在大学异地分校定位时存在一些问题, 如简单模仿总校, 贪大求全, 与其它学校趋同, 等等, 其根源在于将学校作为一个孤立的组织来看待, 没有将其放在更大的系统中分析。实际上, 社会环境一方面通过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大学异地分校的外部定位, 另一方面又通过影响分校的内部要素及其结构而影响内部定位。因此, 如果从系统的角度来解析大学异地分校的定位, 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大学异地分校的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分析

(一) 大学异地分校与外部环境

1. 大学异地分校与所在城市

大学异地分校建立的最大动力来自分校所在城市的政府, 它们出于很多原因邀请大学在当地建立分校。首先是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多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很快, 但由于城市本身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人才方面跟不上。分校毕业生可以为其解决这个问题。其次是文化上对城市形象建设的需要。单纯经济上的发展使得城市文化内涵不足, 引进分校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最后是对城市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高校, 引进师资, 培养并储备人才, 不仅能使城市从经济强市向各方面并重转变, 而且本身的需要也可以拉动就业, 从而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所以地方政府对分校的投入, 尤其在建校之初是很大的。

分校所在城市对其定位的影响体现在:作为有交换关系的两个系统, 地方政府对分校进行资源上的投入, 分校在定位时必须确定自己的服务面向的重点是所在城市。因此分校在确定学科专业结构的时候就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类型, 有重点地培养当地所需人才;另外, 分校可以利用所在城市的优势资源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

2. 大学异地分校与总校

总校建立分校出于以下两个目的:首先,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 一些高质量的大学, 一方面想扩大自己的招生规模, 同时又担心办学质量降低。设立分校, 进行第一层次的本科教育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其次, 大学通过建立分校, 能够使自己的办学空间延伸到沿海城市, 而往往这些城市又是高新技术的集中地, 这也为其办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总校在这一过程中输入的主要是品牌资源, 有时也会有师资、图书等资源的投入。

要确定总校对分校定位的影响, 首先要确定二者是两个独立的系统还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运作中, 总校与分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中并列的两个子系统的特征比较明显。一方面, 同一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大学异地分校的学科相对比较齐全, 师资独立引进, 而学科互补、师资共享的情况比较少, 因为这会增加成本。例如师资方面, 总校教师到分校上课, 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总校办学中积淀的校园文化, 分校也往往因其异地性不能共享。另一方面, 作为同一系统的依存性很小。总校与分校各自的决策对对方来说影响是非常小的。大学异地分校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独立教育系统, 其在教学、师资、管理上都是独立的。分校基本不影响总校的办学, 而是作为总校的“窗口”、“基地”或“桥梁”存在[3]。

确定了总校与分校作为两个系统的交换关系, 就可以比较容易确定总校对分校定位的影响。首先, 在系统交换过程中, 总校输入品牌等资源, 分校在定位时, 尤其是建校之初应根据总校对分校的预设功能来决定办学定位;其次, 作为独立的与总校相并列的系统, 分校在定位的时候不能盲目跟随总校, 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位。

3.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大学异地分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个成员, 其发展也受到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高等教育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会有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集聚, 以及向优势学科集聚的规律[4]。这对大学分校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大部分分校建立在经济新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 必然会吸引到越来越好的生源, 同时新兴城市对某些人才的需求会比较大, 有利于分校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但是如果分校抓不住这个机遇, 那么只会越办越糟。

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对大学异地分校定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分校不能只作为总校的附属机构, 按照最初的定位进行发展, 还应该逐渐根据自身, 以及所在城市的特点发展自己的优势学科, 并不断调整定位。

(二) 大学异地分校的内部要素分析

高校的要素主要包括学生、教师与管理队伍、办学条件 (如仪器、图书等) 、学校政策 (如学术政策、人事政策、分配政策等) 、校园文化 (如学术传统、学习风气等) [5]。分校要素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学生方面, 分校作为新生产物,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学校了解并不多, 很多时候会跟总校进行对比, 由此分校的学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办学条件有一定基础, 总校会投入一定的资源, 有利于分校的发展;校园文化方面, 分校建立时间比较短, 在吸引优秀师资, 建立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方面不具有优势, 但也正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 要素的调整相对比较灵活。

内部要素对分校定位的影响主要通过结构, 也就是通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方式来体现。高校内部结构包括很多, 如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组织结构、权力结构、师资结构、课程结构等。

从内部要素与结构出发, 分校在定位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按照系统开放性的原则, 内部结构应该与外部环境相适应, 也就是在大学确定了在社会系统和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基础之上来确定各种结构。其次, 高校内部结构应该与学校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制约的, 一定的结构决定一定的功能, 而在功能一定的情况下, 应该通过结构的建构、优化与调整以适应其功能[6]。就大学异地分校来说, 它除了与其它学校一样, 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之外, 它更强调对总校和对地方政府的功能。再次, 分校必须根据自身要素的特点, 扬长避短, 优化结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晓学校的定位, 使其对学校的发展有一个肯定的态度, 以减少其焦虑心理。

三、大学异地分校正确定位的思路

(一) 谁给大学异地分校定位

大学异地分校, 与一般新建院校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地方政府的土地、经济资源, 以及总校的品牌、智力资源基础之上的。在建立之初, 不仅地方政府对它有一个定位, 总校也会有自己的要求, 并在要求的基础上对分校进行了定位。但是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 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可能会使学校的发展出现与预设目标不相符合的地方, 这时就要根据发展的需要调整定位。

由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到, 分校在建立之后的运作过程中, 实际上是独立于总校的, 所以在定位的时候可以在总校定位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发展有一个规划。总校与地方政府确定的定位是根据想做什么确定的, 分校的定位并不只是想做什么, 而是要结合自己能做什么, 以及能做到什么程度来确定。

(二) 大学异地分校如何定位

1. 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

在社会系统中的定位为所有的大学所共有, 必须对社会尽到社会和学术双重责任, 本文不作重点论述。

2. 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 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宏观上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优化, 微观上是指高等学校根据内外环境来确定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这也是在本文中的涵义。从不同角度区分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 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能级结构[7]。

(1) 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按照高校学术贡献和人才培养的层次的不同来确定的, 据此一般认为有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现在很多大学, 包括大学异地分校, 在层次定位方面都存在争创研究型大学的趋势。建立分校的大学, 有很大一部分是研究型大学或研究教学型大学, 分校如果不根据现实资源情况进行合理定位, 而跟随总校定位于研究型大学, 则会出现研究无成果, 教学荒废的情况。所以大学异地分校在高校层次结构中的位置的确定, 最初只能定位于教学型大学, 在后期发展中再根据发展状况进行合理调整。

(2) 科类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科类结构是指不同学科领域的高校的结构, 包括综合性大学、单科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科类结构是由学科发展和社会职业要求共同决定的。现在很多学校在科类定位时都有贪大求全、盲目扩大学科门类的趋向, 但在师资等方面却跟不上, 也有的学校不考虑经济社会的需求盲目设置专业招生, 最后导致教学质量降低。大学分校在建立之初一般不是单科学校, 学科门类已经相对比较齐全, 如果在此基础上追求更进一步的全面是无益的。作为地方社会系统的一部分, 分校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尤为紧密, 所以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优先发展培养当地紧缺人才, 或者利用当地的一些优势资源, 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 不能只走“全面发展”道路。

(3) 布局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布局结构是指高校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分布结构, 同时高校要与区域经济的特色相适应。高校的空间分布是在分校建立规划之初决定的, 与其后期定位没有关系。分校定位时要充分考虑地方城市的投入, 以及其他资源情况, 发展自己的同时为地方经济服务。

(4) 能级结构。高等教育系统的能级结构主要是不同高校水平上的高低结构, 相应也就有重点大学、一般大学等能级上的区分。高等学校在能级结构上的定位, 更多的不是体现在自己的意愿, 而是由学科优势和社会声誉度来决定的。建立之初, 受师资, 尤其是社会知名度的限制, 分校一般都是作为一般大学。但是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影响, 分校在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优势学科, 吸引了优秀师资之后, 社会声誉度也就会逐步提高, 从而慢慢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

3. 学校内部系统的定位

大学异地分校的内部定位, 就是要在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的基础之上, 来确定自己的办学规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规格等。

(1) 办学规模的确定。大部分分校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 当时正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时候, 分校借助这个时机都对自己的规模进行了扩张, 而扩张的动力并非来源于内部发展的需要, 很大程度上甚至是跟风, 与办学之初根据地方需求确定的规模有了很大脱节, 而且师生比例失调问题也日益严重。分校办学规模的确定, 主要受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地方政府投入及学校的现有条件限制, 只有在确定这些内容基础上才能确定合适的办学规模。

(2) 学科专业结构的确定。在办学之初, 总校与地方政府对分校学科专业结构的确定, 主要是依据地方人才需求状况、地方优势资源与分校的师资状况来确定的, 是符合学校客观现实的。所以分校在后期的发展过程中, 如果没有影响因素的变化, 一般来说对学科专业结构的大调整是不需要的。要在此基础上, 综合分析这些影响因素, 进一步从中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

(3) 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在现实工作中, 不同行业, 甚至不同职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都是不同的, 所以在人才培养中不同专业也具有不同的培养规格。就大学分校来说, 首先能确定的就是本科人才的培养, 以及地方所需人才的培养。而其他更具体的规格则要在对当地行业了解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行业的要求来确定。

参考文献

[1]E.拉兹洛著.闵家胤译.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10.

[2]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定位.高等教育研究, 2003, (1) .

[3]邢志杰.大学异地办学与大学城、多校区办学的辨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9) .

[4]李天然.我国高等教育的集聚规律和辐射规律[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1) .

[5]李志平.本科大学基本要素探析[J].教育探索, 2005, (4) .

[6]赵文华.高等教育系统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6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 篇8

1931年出生于贵州。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现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获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从事比较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比较文学原理》《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自然》《跨文化之桥》《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等。

1969年春,军委的第一号令下达,北大二千余名教职员工一齐奔赴江西南昌百里开外的鲤鱼洲,走毛主席号召的光辉“五七”道路,建起了北大鲤鱼洲分校。

鲤鱼洲是在鄱阳湖畔围湖造田而成的一大片沼泽地。由于钉螺丛生,血吸虫横行,农民早已遗弃了这片土地。我们到达时,只见一片荒凉,先遣部队匆忙搭建的可以容纳200多人的几座孤零零的大草棚突兀地屹立在荒原中心。为了一日三餐,尽管我们只吃酱油汤加糙米饭,后勤人员还是不得不划着小木船到鄱阳湖彼岸去采购粮食。就在我们到来的前几天,两艘小船遇到风浪,5位员工不幸牺牲。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首先“再送瘟神”,发扬人海战术,打响了消灭钉螺的歼灭战。毛主席有诗云:“华佗无奈小虫何”!我们毕竟比华佗高明,战胜了血吸虫,在鲤鱼洲安营扎寨。当最后离开鲤鱼洲时,我们北大分校仅有百余人患上血吸虫病(据说邻近的清华分校患此病者竟达800余人)。这无疑是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伟大胜利!我们又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用自己的双手建造起一排排砖房和茅草房,开垦出百余亩水稻田(这湖底土地肥沃,水分充足),创设了自己的砖瓦场(虽然我们只能用双脚在满是冰茬的水中代替牲口搅拌黄泥)。我们有了自己的汽船码头、抽水机、食堂、菜地,还养了很多猪和鸡!当我们吃到自己亲手种出的新大米和碧绿的新鲜蔬菜时,心中之乐真是无与伦比!但快乐之中也有阴影:鄱阳湖比鲤鱼洲高出十余米,人们在下面仰望湖面上的点点渔帆,就像欣赏头顶上美丽的星星。谁都心知肚明,万一围湖大堤,哪怕是裂一个小缝儿,几千员工的命运就是“人或为鱼鳖”了!因此,防汛时,在大雨滂沱中,人人都是整夜瞪直双眼,紧盯着大堤的每一寸。

一年刚过去,按照毛主席的“不断革命论”,新的革命任务下达了!夏天伊始,总管全国教育科研的实权人物,8341部队负责北大、清华两校的军宣队头领——迟群同志突然驾临鲤鱼洲,召集全体教职员工训话,宣布成立北京大学鲤鱼洲草棚大学:先办文、史、哲三系,学生从江南各省工农兵青年中推荐选拔。他们不仅要上大学,还要管理大学和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迟群强调这样的草棚大学,一无高楼大厦,二无“不实用”的图书文献,三无固定教学计划(一切因人、因时而异),它的灵魂是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这是一种“新型大学”,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一样,同属“史无前例”!迟群宣布草棚大学暑假后立即开办(干革命就要雷厉风行)!三系各有七八名教师被指定为“五同教员”(五同者,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改造思想、同教育革命之谓)。我和老伴汤一介都有幸名列其中,我们受命立即脱产筹备。我们在会上都表示热烈拥护,私下却不免内心忐忑。我们不知道应该教什么,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如领导所要求的,接受工农兵学员的“再教育”。

开学那天,我和女医生乔静被指定和军宣队、工宣队几位年轻领导一起,半夜出发,到南昌近郊的滁差(距南昌和鲤鱼洲各50余里),去迎接工农兵学员。清晨六点多钟,我们和百余名工农兵学员在滁差胜利会师。队伍略事休息,便重新整队,迈着雄健的步伐,高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向鲤鱼洲进发。真没想到沿途各村镇竟都敲锣打鼓,摆出桌案,递茶送水,鞭炮齐鸣,欢送自己的亲人上大学!到了鲤鱼洲,全体北大人夹道欢迎,红旗招展,把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批工农兵学员迎进了草棚大学。

我们深感任务之艰巨,每个人都战战兢兢,唯恐误人子弟,对不起养育我们的老百姓和毛主席!我们呕心沥血,好不容易设计出第一年的课程。除全体师生要天天坚持背诵“老三篇”,体会“老三篇”的精神实质外,哲学系主要讲《实践论》、《矛盾论》;历史系主要讲《新民主主义论》;中文系的课程比较丰富,除讲《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外,还讲鲁迅、样板戏,批判四条汉子,外加大量写作实习。另外,几乎占了一半时间的,就是劳动课了!我们满以为工农兵学员会信心百倍地赞美鲤鱼洲,因此,第一次作文题就是歌颂毛主席的教育革命路线——史无前例的草棚大学。我们期待着一批歌功颂德的杰作,甚至还计划选送其中一部分到地方报刊,宣传鲤鱼洲。然而,让我们失望的是几乎所有作文都反映着一种迷茫。较为含蓄的,是说这里一无图书,二无教室,三无好老师(他们认为鲤鱼洲的老师都是北京挑剩的“处理品”),不像大学的样子;有的不谈教育,只是着意赞美鲤鱼洲的自然美景;还有个别家庭环境优越,有恃无恐的激进派就干脆说自己受了骗,要求到北京去上“真正的”北京大学(这时北京也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军宣队和工宣队领导研究决定,要将教育革命进行到底,必须首先整顿思想。于是,草棚大学的第一课就是“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样子观”!我们遵从上级指示,天天开会,做思想工作,实行军事管理,每天6点半出操、跑步,早餐后,师生各拿一只小马扎,坐在大草棚里,如学生所说,“围着圆圈儿吹牛”。我们这些资产阶级教育出来,而又尚未改造好的知识分子,当然都以自己所受的“毒害”为靶子,极力批判资产阶级教育的“样子观”。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和这些充满朝气的学员倾心相交,热忱相待,不久就真心爱上了这些真诚、坦直,积极向上,求知欲极强的年轻人。我们尽一切努力,让他们读到更多的书。为此,我们多次去南昌,到已停办的江西大学尘封乱放的书堆中挑了一批书,成立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我们时时和工农兵学员生活在一起,虚心接受他们的“再教育”,诚心希望工农兵学员真正成为“上、管、改”的主人。无奈学期过半,一切仍不得要领。

这样的“三无教学”终于难以为继。中文系领导想出了一个深得学生赞扬的好办法——到井冈山去!写革命领袖,写革命家史,收集革命民歌!出发那天清晨,三辆大卡车停在我们连队附近的大堤上。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早晨仍不见停。鲤鱼洲本是湖底,早有“晴天一块铜,下雨一包脓”的美誉。大堤本是黄泥垒起,宽度只能容两辆卡车。大堤上的路在大雨浸泡一夜之后,泥泞难行,还没走到车边就有好几个人滑倒。工农兵学员领队曾建议是否雨停后,过两天再走。

但是五同教员中的一位革命造反派却站了出来,慷慨激昂地高喊:“中国人民连死都不怕,还怕下雨吗?”他率先登上了卡车,别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三辆卡车艰难地挣扎着,刚来到北大分校与清华分校交接的地界,突然眼见第一辆卡车骨碌碌翻滚着,一直滚到底下的荒草地上!所有的人全惊呆了,立刻下车,连滚带爬,向四轮朝天的卡车奔去,想去救助那些被扣在卡车底下的师生。但是,几吨重的卡车哪里翻得过来?只听得一片无助的哭喊!幸而清华大学分校的“五七战士”们闻声赶来,带着工具,终于撬起卡车的一侧,让我们有可能将里面的人一个一个拽出来!天哪,我们朝夕相处的写作组组长张教授和一位爱说爱笑、来自上海的工人学员王永干,由于被压在车棱下,大量内出血,脸色深紫,当时就离开了人世!曾坐在这辆车上的陈贻掀教授好久都神智不清,另外还有两个学员头部受了重伤。

我们这些“不怕下雨”的勇者终于拗不过老天,满心悲伤、灰溜溜地回到了原地。接着是每个人都要写文章悼念死者(着重歌颂他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开小型追悼会,安抚到来的死者家属。总的精神是少追究、少宣扬,尽一切可能压缩“负面影响”。死者王永干是我这个学习小组的学员,他英俊和善,是已有3年工龄的年轻工人。我被指定来接待他的母亲。王永干的母亲只有这一个儿子,为了将他抚养成人,她做了一辈子苦工!她无论如何接受不了失去儿子的现实!如今,在鲤鱼洲,她不吃不喝,哭诉了两天两夜!反复诉说她的儿子如何聪明,如何听话,如何上进,如何做梦也要上北京大学,又诅咒自己瞎了眼,鬼迷心窍,竟让他来上这样的北京大学!我们全组人真不知道如何来面对这位无缘无故突然失去优秀儿子的母亲!

一个多月就这样在痛苦和失落中过去!直到新的命令下达:“化悲痛为力量,重上井冈山”!我们重新踏上征途,却再也没有原来的意气风发!当时井冈山区还没有公路,我们全都跋涉在崎岖的山道上。最难忘怀的是年近半百的陈贻掀教授(炊事班长),背着一口大铁锅,手脚并用,奋力爬上山崖的身影;还有患有严重肠胃病的袁行霈教授,流着虚汗的苍白的脸色!我当时是宣传队的一员,一直沿路编“对口词”给大家鼓劲,忘了自己的劳累。

我们终于到了井冈山,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热情关怀,温暖了我们的心。在井冈山的两个多月,收获是丰硕的。我们大家都了解了老区人民身受的苦难,切身受到了革命传统的教育。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写记叙文、小评论和调查报告,还接受了分析问题、调查研究能力的初步训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特别注重基础写作,记得严家炎教授严格要求“文从字顺”,强调写文章必须“丝丝入扣”,因而得了“丝丝入扣”先生的美称。最值得怀念的,是当时的师生关系。我们朝夕相处,互相敞开心扉,真诚相待,常常谈到深夜。这样的师生情谊,后来再也难寻!如今,这些草棚大学的学员都已是五十开外的人了,我和他们中的一些人至今仍保持着联系。如草棚大学的排头兵钟容生同志,很久以来一直是深圳市的一个局长,我们每去广东,他必定前来相会。当年我所属的那个工农兵学员小组的组长张文定同志,多年担任北大出版社副总编,至今我们还常在一起共同策划出版书籍。

上一篇:人工成本意见建议下一篇:高中物理常用基本物理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