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考察报告

2025-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艺流程考察报告(精选7篇)

工艺流程考察报告 篇1

考察目的:认识、了解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各大类品种及其历史沿革、风格风貌、技艺特色。

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内设立民间工艺、雕刻、织绣三大展示厅及专业工作室。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展示努力概括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各大类品种及其历史沿革、风格风貌、技艺特色。它同时还具备收藏、展示、普及、交流、旅游等功能。

进入大门后,沿着小路走进去就能看见一座白宫似的建筑。这座花园建筑建于1905年,是法国后期文艺复兴建筑样式的典范,室内装饰华丽典雅。该建筑原为法租界公董局总董的官邸,抗战胜利后,是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地区第一任办公地;解放初,陈毅市长曾在此工作、居住。1960年后,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迁入使用方法至今,作为上海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这里长期来曾接待过许多世界各国首脑及夫人,如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希思、拳王阿里、埃及总统夫人、泰国王后。在楼中,保存着不少极具特色的设施,如三楼的卫生间的装饰和洁具与主楼同步建成,已有九十余年历史,特别是立体淋浴装置和彩色镶嵌玻璃窗,在实用和美化功能上,九十多年前已达到如此水平,无人不为之赞叹。该花园小楼是被建筑界、文化界一致赞赏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属上海市文物保护建筑。

汾阳路七十九号花园建筑,虽历经沧桑,却仍璀灿夺目,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维修后,保留了建筑的原有风格,使浓郁的“海派”风味的工艺美术精品与如此优雅的建筑融洽地揉合在一起,将工艺美术博物馆成为了一个优美的旅游景点。

几百年来的上海工艺美术,广泛吸纳各地特长,以开放的意识,形成具有鲜明地域风格的“海派”工艺美术,老一辈工艺美术大师留下了精湛高雅的作品,给祖国的工艺美术事业留下了辉煌的一页,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中不少作品达到了该专业的顶峰,至今无人可超越。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有这样一批作品作陈列展示,供人们观摩、研究。博物馆现有的展示品及藏品为上海博物馆收藏品以后年代的近代和现代工艺美术精品,展出、保留的品种有绒绣、刺绣、灯彩、面塑、剪纸、玉雕、牙雕、木雕、刻漆、镶嵌、砚刻、竹刻、瓷刻、细刻、戏服、编结、工艺绘画等。在展示上相对突出作者传承关系、制作流程、材料及工具的介绍,并配以操作表演,将“以人为本”为展示主导思想而与传统博物馆“以物为本”的展览有所区别。

在这里展示了上海传统工艺技术,展厅分为三层,建议直接从小白宫正门上二楼进入。二楼有互动显示屏介绍展馆历史及工艺美术历史,有兴趣的人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其他就是各类展品,印象深的有象牙雕刻,绒绣,砚雕等技艺品。上三楼是一个个小房间,介绍不同种类传统工艺,每个房间都有一个人,应该是这项工艺的现存手艺人。一楼是卖工艺品的地方,价格都不菲,当然作为参观也是极好的。

工艺流程考察报告 篇2

广义上的砖雕制品俗称“花活”, 包括所有具有青砖瓦工艺的建筑装饰材料。狭义上砖雕只是“花活”中的“硬花活” (即雕砖) 。而窑前工艺的制品和用灰做成模仿砖雕的花饰 (即灰塑) , 则被称为“软花活”。本文指的砖雕工艺是包括软花活和硬花活的、广义上的砖雕工艺。

砖雕是一种砖瓦艺术, 以砖瓦为基本材料, 用粘土坯经中低温烧制而成。从建筑角度讲, 砖雕一般位于墙面和屋顶, 起装饰作用, 在古代建筑中普遍运用。从雕塑角度看, 有浮雕、圆雕、镂雕等。表现的内容上, 以人物为主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图谱、琴棋书画、民间故事和习俗等;以动物为主的有狮、象、麒麟、蝙蝠、鱼、雁等;以植物为主的有梅、兰、竹、菊、荷、石榴、蔬果等;还有其他一些内容纹样如暗八仙、佛八宝等。从原料角度看, 砖雕是用含铁量较高的粘土, 经过加工、低温烧成的陶制建筑构件。古建筑修复中常被称为黑活或灰活。

砖雕艺术在中国分布很广泛。地域和风俗的不同, 逐渐形成了各地的特色, 影响较大的是徽州砖雕、苏州砖雕、山西砖雕、天津砖雕、北京砖雕和甘肃砖雕等。其中徽州的砖雕以明清时期最为辉煌。砖雕在这一地区的兴盛是地理和人文等多方面因素造就的。

古徽州地处今安徽省南部, 位于三省交界, 包括现在的歙县、黔县、休宁、祈门、绩溪以及今天划入江西境内的婺源六县, 介于万山丛中, 《徽州府志》上说:“东有大障山之固, 西有浙岭之寒, 南有江滩之险, 北有黄山之轭”。徽州建筑材料丰富, 群山之间不乏适合烧砖制瓦的粘土, 又有大量的烧制砖瓦所需的薪柴。在这种地理环境条件下, 徽州民居建筑以当地出产的青砖瓦、木材、石灰、块石等材料建造。

古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在地理环境上, 它拥有群山环绕的自然地理屏障, 交通闭塞, 却环境幽静、山水秀美, 成为躲避战乱的北方人、失意的仕官文人的庇护所。但是徽州在地理结构上“八山一水”的格局, 属于丘陵地带, 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这种客观条件造就了后来徽州人逐步走出深山、弃农经商。清人程佐衡指出:徽州“地瘠人稠, 往往远贾以逐利, 侨居各大都邑”。客观的说, 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发展缓慢的古徽州, 徽商外出经商对本土的经济反馈、宗法社会的维系、人才的培养、村镇的建设乃至整个徽州文化的发展, 对后来徽州地区徽商的回归以及徽州砖雕的繁荣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明代中期之后, 徽州商品经济繁荣, 涌现出许多富商大贾, 他们富比王侯、财力雄厚, 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徽州志》中提到:“徽之山大抵居十之五, 民鲜田畴, 以货殖为恒产”。明王世贞《翁州山人四部稿》中说:“大抵徽俗, 人十三在邑, 十七在天下”。足见徽商之阔绰。这些商人依照传统, 回归故里则大兴土木, 建豪宅, 以荣夸富贵, 炫耀于世。但是由于封建等级观念和官僚政府规条律的限制, 皇宫、王府采用红墙绿瓦、金壁辉煌, 却对民居装饰材料严格限制, 禁止使用这些材料。在这种限制中, 对青砖、青瓦相对限制少, 故被大量运用在民居装饰中。对于民居彩绘的限制, 也促使民居形成了以黑、白、灰为主的典雅的装饰风格, 而砖雕则是形成这种朴素风格的理想选择。客观上砖雕比石雕省工经济, 既具有石雕的耐久性, 又能像木雕一样的精雕细刻, 所以广为流传。再加之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 徽商们期望在尽显富贵的同时在住宅布局、结构、装饰中表现出自己的文化修养, 促使砖雕艺术在一段时间里登峰造极。总之, 徽州砖雕的发展得益于徽商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儒商一体的文化氛围。

2 徽州砖雕工艺

现代徽州砖雕主要工艺可以分为窑前工艺、窑后工艺、灰塑 (堆塑) 等。砖塑是古老的窑前工艺, 先用泥塑或模压法使砖坯成型, 然后入窑烧制而成, 特点是易于加工, 但造型层次少、不够精细, 通常用于制作距离视线较远的建筑构件。雕砖则是在完整的砖的基础上加工雕刻的技法, 属于窑后工艺, 与砖塑相比较费工时, 但成品层次清晰适于近观。灰塑又称“灰坯”, 是砖雕的旁系, 在砖上用灰堆塑造型称之为“堆”, 在抹灰的作业面上刻阴线称之为“镂”。

2.1 窑前工艺

徽州砖雕作为泥巴与火和人工造型艺术的完美结合, 它既有粘土的柔软可塑, 又有石块的坚硬刚强。从目前保留下来的徽州传统建筑砖雕来看, 其成型工艺有多种类型, 除了雕砖和模印以外, 砖塑也是常见的手法。

所谓砖塑工艺是在成型过程中对粘土进行造型创作, 然后等物品阴干以后再入窑烧制成型的工艺。在目前保留下来的徽州传统建筑中经常可见这种砖雕的表现手法, 不同时期的砖塑作品也表现出不同的工艺特点。据徽州老艺人介绍, 当地灰塑与雕砖很少在同一件作品中体现。一般的做法是:有窑前工艺的, 在烧成之后不再做雕刻, 而雕砖作品用的材料是没有窑前造型的成砖。目前在徽州地区建筑中还用传统砖塑工艺进行造型的主要是屋脊的脊饰。从脊饰砖塑做法中, 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传统砖塑工艺。

原材料加工:

砖塑用的泥坯是取材于当地山上挖掘的地表下约3 m~6 m深的土。泥料在使用前要经过加工。首先在泥料中一定要混有一定比例的沙子, 这样造型过程中立性好, 干燥过程不易开裂。然后用拖拉机或牛踩踏混合均匀, 使用之前还要将粘土揉和, 增加韧性。泥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过干开裂, 过湿则会在造型时容易变形。

工具:

用于砖塑的工具比较简单, 主要有刀子、刷子和粗细长短不一的竹 (木) 枝及木模。刀子和竹 (木) 枝主要用来塑形和在泥坯上划线装饰, 刷子用于刷水, 用木棍作为比较大尺寸的尺子。另外有些艺人也用一些小木棍作为复杂砖塑泥坯的连接定形构件。木模用于较大和复杂的物体造型。

工艺特点:

砖塑是运用泥巴来进行造型, 一些简单的较小的物体可以做成实心的, 一次成型, 而较大的复杂的物体则需要分成几部分, 如徽州古建筑屋脊上的鱼兽 (鸱吻) , 做的时候就要分为身体、尾巴、鱼鳍等部分, 然后再把它们粘接起来。大的物体其内部通常是空心的, 为了防止在烧制中因升温不匀产生裂缝, 所以尽量要保持泥坯厚薄一致。更大的造型则要在泥坯做好之后、烧成之前, 分割成若干个部分, 以便于烧成之后的运输和组装。在制作砖塑过程中, 如何将复杂的物体准确地造型和把物体的不同部分连接成一个整体是个难点。泥坯之间的粘接要通过水和泥浆来完成, 通常先把砖塑的各部分做好阴干待用, 当它们达到七成干时 (坯能拿上手了) , 就可以粘接了。粘接的时候要仔细, 粘接完毕还需要认真修整表面, 使连接处没有粘接痕迹。在干燥过程重要找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阴干, 因为坯体十分怕风吹, 否则会开裂。等整个坯表面发白, 基本上就干燥结束, 可以入窑烧制了。

砖塑这种砖雕成型工艺,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造价, 应该说和雕砖是相得益彰, 各具特色的。

2.2 烧成工艺

2.2.1 装窑

徽州地区砖瓦窑一般混装, 砖、瓦、砖雕在一窑烧成。通常是下部堆砖, 窑上部是放瓦。从里到外, 从下至上, 一层层往上堆。以罗田古建厂的砖瓦窑为例, 一窑一般可以装1万多块普通砖, 大砖大约可以装600多块。

砖塑的坯体在烧窑时通常放在窑的中上部, 以保证温度。这样烧制的砖塑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有很好的密实度和强度, 可以历经百年保持完好。另外, 砖塑在烧成过程中不能直接受火、淋水, 所以装窑时必须用普通砖将其完全围起来, 造成匣钵状, 使得火焰均匀, 成品率提高。

2.2.2 烧窑

徽州砖窑烧成制度比较缓慢, 属于间歇式窑, 生产效率不高。烧一窑时间一般一共为15 d左右。一年一般要烧13~14窑, 平均每20 d烧一窑。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砖成坯之后, 装入窑中, 所装百钧则火力一昼夜, 二百钧则倍时而足。凡烧砖有柴薪窑, 有煤炭窑。用薪者出火成青黑色, 用煤者出火成白色。凡柴薪窑巅上偏侧凿三孔以出烟, 火足止薪之候, 泥固塞其孔, 然后使水转泑”。

青砖的烧结初期, 一般前3 d为文火细烧, 因为青砖的干燥为自然干燥, 含水率还比较高, 如果温升过快, 可能造成坯体出现裂纹或炸裂。此时不封闭窑门, 窑内排除水分。每次添柴薪不宜太多, 以免因燃料状况不稳, 产生烟气量时大时小, 且马蹄窑无引风设备, 烟气流通不畅, 不利于砖坯整体升温, 浪费能源。3 d后, 用手摸窑壁如有发烫的感觉, 此时可以大火烧结。加燃料须少添勤添, 看火工作非常重要, 以免造成局部过烧或升温过快。再过7 d后, 当烟筒出口出现白烟时, 一般凭经验看排烟口的出烟力度和窑内砖的颜色判断温度。温度合适时开始准备窨水。窨水前须将燃烧室调成旺火后加足燃料, 用老火砖封闭窑门, 外抹上泥浆。经过10 d左右, 火焰呈现“凡观火候, 从窑门透视内壁, 土受火精, 形神摇荡, 若金银熔化之极然, 陶长辨之” (《天工开物》) 。这时初期烧结, 可以进入封窑阶段。

封窑前期, 用土将窨水口封闭压实。然后向窑体窨水, 即从窑顶土层上缓慢加入清水, 蓄水田不间断蓄水同时密切观察水渗入情况, 如发现有较大气泡或有较小漩流产生, 必须立即进行封堵, 以免因大量冷水的侵入, 造成坯体炸裂或塌窑。加水工作需维持三天四夜或四天三夜时间, 在此期间必须认真观察水的渗入状况, 日夜不停蓄水使水位始终保持在20 cm左右, 不能断水。

三天四夜的窨水结束后, 用土将窨水口和储水田完全封盖起来, 此时窑顶成土丘状, 之后再过1 d~2 d便可开窑、出窑。

封窑、窨水结束时和开窑, 是整个过程最为关键的时刻, 时机的把握完全凭经验和感觉。一般老师傅只有这三个时候才来看窑。砖瓦烧的好与坏, 以及它的硬度就完全控制在这里。

2.2.3 开窑

从封窑到开窑这段时间, 是控制砖瓦颜色的时候, 所以把握开窑时间, 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时机没把握好会返火, 由于烧窑时是整体烧透, 在冷却好几天后, 窑体外表会觉得已凉了, 但里面还是温度很高, 如果是没把握好时间, 在开窑当时没事, 但在几小时后, 由于进入的空气带有氧气, 会发生返火, 这样就会前功尽弃, 砖瓦会变质和变色。所以只有老师傅才会烧窑和把握开窑时间。

对于砖的颜色, 从直观上来看红色黄色的砖硬度低, 还原不到家。烧焦一样的黑色则是被火焰直接烧到, 火大, 表面通常有一层像釉面一样的玻璃质。这种情况容易变形、开裂, 而且黑的砖与其他砖颜色不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火候少一两则泑色不光, 少三两则名嫩火砖。本色杂现, 他日经霜冒雪, 则立成解散, 仍还土质。火候多一两则砖面有裂纹, 多三两则砖形缩小拆裂, 屈曲不伸, 击之如碎铁然, 不适于用。巧用者以之埋藏土内为墙脚, 则亦有砖之用也”。

2.3 窑后工艺

徽州地区窑后加工以雕砖为主, 还有灰塑 (堆塑) 、包金、包银、镶嵌等工艺。这里主要介绍雕砖工艺。考察地点在歙县七里头方氏砖雕厂。

2.3.1 雕砖的类型

雕砖一般作为建筑立面的装饰, 距离人们的视线较近, 所以雕刻相对较细致。通常是以特制的水磨青砖为原材料制作需要的图案。

分组合型和单体型两种: (1) 所谓组合型的, 即是以多块砖雕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较长或较大面积的砖雕整体。一般常见于八字墙和影壁上; (2) 单体型的, 是指镶嵌在一些墙面起到一种点缀墙体作用的建筑构件, 此类砖雕在古代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技巧, 多数部位镂空, 其层次高达七至九层。

2.3.2 雕砖的材料

一般说来, 作雕砖用的砖材一般比普通砖厚, 通常要5 cm以上。所以通常需要订制砖材。与砖塑工艺不同, 雕砖需要质地细密含沙量少而且质地均匀的澄浆砖。在同一种砖材中, 应选用材质较细致、硬度高、色泽一致、砂眼少的, 敲击时不可有劈裂之声。砖的火候要合适, 不能太脆太酥, 太脆刀容易刻过、刻“崩”, 太酥入刀易碎, 软硬适度方合格。一般图案越复杂、镂空要求越高, 越应该仔细挑选。

雕砖的适宜材料就是窑烧的特制水磨青细砖。制作这种砖首先应从选土开始, 一般都为积沉土, 与普通砖不同的是, 这种材料需要人工淘洗后制成砖坯, 阴干后进窑烧制。其装窑的位置一般为窑的中上部, 不能直接触到火烧和水的冷却, 以免老化变形和变色, 烧制的火候以青灰色最佳。一些特殊的砖如异形砖, 需另行确定尺度或制模加工烧制。

2.3.3 雕砖的工具

主要有: (1) 用于画草稿的纸、铅笔; (2) 各类雕刻刀; (3) 砂纸和电动打磨工具; (4) 磨刀石; (5) 锯和电动切割机; (6) 毛刷和吸尘器; (7) 手电钻 (8) 雕刻案桌。

2.3.4 雕砖的工序

现代徽州雕砖一般有这些程序:

a.选料或订制砖材, 根据建筑物所需装饰的内容、各种式样、规格挑选砖块, 一般为敲击音响清脆、色泽灰青、没有破损、质地细腻的砖料。

b.磨面, 即是人工或用电动机械将各类砖块需雕的一面磨光。大方砖四边都应切边后, 才可进行雕刻。

c.画稿、放样。砖雕制品图案花饰的描绘与普遍绘画作品的描绘方式不同。绘画作品的透视感凭线条和色彩来表现。而砖雕作品的透视感主要靠雕凿工艺来表现。所以, 砖雕的绘画是为下步的工序服务的。在各种形式的雕砖中, 除平雕和简单的浅浮雕外, 雕凿往往需要多道工序、多个层次才能完成, 描绘也就需要分多次进行。一般说来, 每雕凿一个层次就要放样一次。最初的描绘一般只需要描绘出第一个层次的图案或形象的大概轮廓, 以后随着工序的推进再逐步完成。如果不这样进行多次放样, 许多线条就会在雕凿过程中被无意中凿掉, 致造成不必要的重复描绘。在放样的过程中, 如果发现某些砖的缺陷 (如:沙眼、裂缝等) , 应尽量躲开缺陷。

d.凿线, 这一工艺在古代称为“耕”。用錾子和敲手沿着画出的笔迹浅细地凿出沟来就叫做“耕”。一般说来, 只要画一次, 就要耕一次。当雕凿进行到最后阶段时, 只要不影响操作, 也可以不耕。

e.钉窟窿, 根据耕出的凿出的阴线凿去花面以外的部分就叫做“钉窟窿”。具体地说:首先, 根据放样的图案, 先用小电钻在图案边缘钻窟窿, 然后用电钻在图案外轮快边缘“走”一遍。再用敲手和錾子凿去花面以外的部分。其意义在于决定作品的最底层的深度, 分出图案的各个不同的大层次, 并确定出每个大层次中形象的外部轮廓。

f.雕刻, 古时这道步骤分得很细, 分为鏕打、铲磨、齐口、捅道、净地等工序。现在工序则比较简化, 大体可分“打坯”、“粗雕”、“出细”三道工序。打坯, 即是在主题图案的部分劈雕刻出大体轮廓, 雕凿造型, 分出局部层次。粗雕, 就是将应保留的画面部分保留, 轻轻凿出比较大的起伏, 粗见镂空, 基本感到立体感觉和层次分明之效果。出细, 即在雕出的立体画面上进一步加以雕琢, 进行细部镂空。

g.修残补损、上药磨光, 如遇到雕刻时失误, 或砖内有颗粒较大的砂子、孔眼引起雕面残损, 古代匠师都用“火柒”粘补。现今如遇上述修补情况, 用原砖磨下的粉末掺和一些树脂、墨汁配成与砖块同色的粘合物, 将残毁雕砖用清水冲净湿透, 以堆塑方式刻画成形。

3 考察总结

砖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传统建筑装饰。由于现代新材料的运用、新式建筑的出现, 传统砖雕的应用范围正在缩小, 其工艺正在改变。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其消失之前是非常值得我们记录的。砖雕的原料是特殊的、原料加工也要求十分严格、窑后雕需要一些特殊的加工工具。然而, 现代工业化使砖雕工艺改变, 很多地方使用机械化工具加工砖雕。效率虽然提高, 但是制作不精、材料粗糙、不耐久、不耐看。这些缺点和制作加工工艺是分不开的。记录和整理这些工艺我们可以看出工艺的变迁、建筑的更新、地域的不同甚至文化的兴衰。因此, 现在对砖雕的考察, 其意义在于: (1) 继承传统低温制陶工艺,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 砖雕工艺研究, 是低温制陶工艺的研究; (3) 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文化、地域文化。

彝族荷叶帽制作工艺考察 篇3

关键词:荷叶帽 彝族 制作工艺 传统文化

俗话说:“汉人顾脚,藏人顾腰,彝人顾头。”彝族是一个极其重视头部装饰的民族,彝人认为头离天最近,是人接受天神庇护的通道。在此观念之下,彝族富丽多彩的头饰文化孕育而生。就凉山“依诺”地区[1]的女性而言,她们在人生的各个时期需要至少佩戴以下五种头饰:婴幼儿时期的鸡冠帽或虎头帽,儿童时期的“丁丁”帽,未婚女子的头帕(彝语称“俄发”),新娘子戴瓦片帽,生育后妇女戴荷叶帽(彝语称“俄尔”)。在美姑、昭觉等地,只要熟悉彝族风俗的人看见戴荷叶帽的女子,便知道对方已婚,这就是服饰的身份功能体现。

一、荷叶帽概况

荷叶帽是凉山“依诺”地区彝族女子结婚生育后所戴的头部装饰,因形似“荷叶”而得名。它不仅外形飘逸优雅,还具有遮阳挡雨的实用功能,同时,也蕴涵了彝族古老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点。荷叶帽用黑布等缝制而成,分为里外两层。按照彝族的传统,女子结婚怀孕时,其母亲为她做好荷叶帽,在生第一个孩子后就把荷叶帽戴上,从此以后都不能再戴头帕了。

关于荷叶帽的起源,因无文字记载可考,现已不得而知了。民间盛传两则关于荷叶帽起源的故事和传说。其中一则为: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妇女比男人更聪明,一次,支格阿鲁[2]骑马巧遇犁地的夫妻俩,问她丈夫今天犁了多少轮?这位丈夫无言对答。其妻却反问支格阿鲁,问他的马今天走了多少步?支格阿鲁顿时被问得哑口无言。第二天,支格阿鲁不服输,又找到这对夫妇说:我今天牵来一只公羊,找你的男人喂养生羊羔,妇人机智地说:我男人正在家里生孩子。支格阿鲁惊奇问道:男人怎会生孩子?妇人答道:那么公羊又怎能生羊羔呢?聪明绝顶的支格阿鲁又败在她手下,于是下令缝制荷叶帽给已婚的妇女们戴上,用于“盖住”她们的聪明才智。孰不知,荷叶帽从此成了已婚妇女骄傲的头饰,使她们更加美丽动人。

另一则为:

在很久很久以前,北方城里的皇帝将自己的一位公主嫁给了居住在南方山中的猴子,十几年过后,皇帝思念女儿,派大臣去接女儿回京城。公主因长期与猴子一起居住于山中,没有衣服穿,如何能见皇帝?于是大臣就把所带的油纸伞给公主,公主抽去伞把,将油纸套在腰间刚好合身,就像一条百褶裙。之后,大臣又到池塘里摘来一个大荷叶给公主顶在头上即为荷叶帽。据说,公主和她的丈夫就是彝族的祖先,百褶裙和荷叶帽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两则故事蕴含了丰富的想象成分,反映了彝族的生活、习俗、信仰以及社会关系,特别是对于女性勤劳智慧的肯定和赞扬。过去,人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很大,因此,人们总是怀着感恩、崇敬的态度对待自然。彝族先民感恩自然,从自然的荷叶中受到启发,并一直延续这一传统至今。

二、荷叶帽制作工艺

荷叶帽的整个制作过程较为复杂,由于手工耗时比较长,一个荷叶帽制作下来需要几天时间。使用器具和工艺流程详情如下:

使用器具

常用的器具有布、针线、剪刀、圆形银牌或布钮、篮子、硬性塑料等。

布:荷叶帽的主体用布长2米,宽约半米,过去用自织的毛、麻面料,现在都是市场上买来现成的棉布,主体颜色为黑色,帽子上的箭形装饰则可达到7种颜色之多。

针线与剪刀:彩线、缝纫针和剪刀,用于做帽子过程中的裁剪、缝补。

圆形银牌或布钮:帽顶的装饰,圆形银牌通常为太阳形的芒状图案,直径通常在8厘米以内,布钮扣相比银牌略小。

篮子:筛子状,内外皆用柔软的布缝制好,以防刮坏帽子,其大小比帽子雏形稍小。用于帽子制作过程中的整理、修饰。

硬性塑料:给帽子塑形,做褶皱。

工艺流程

荷叶帽的制作需经过做装饰带→外部结形→内部结形→收边→定型→镶银或钮,共六个步骤。

1.做装饰带

荷叶帽的后面有一条剑形的装饰带,彝语称为“斯帕”,看似不起眼,却是荷叶帽的点睛之笔。一个“斯帕”图案需要7段布条一层一层压叠而成,每一层布条都需经过对折处理,最后叠出的7层彩带都只露出一条极细的部分(如图1)。“斯帕”装饰在帽顶后部正中位置,箭头朝上,根据颜色不同分为青年、中年、老年三种类型。箭形图案制作是整个帽子中工序最复杂的一环。据艺人吉合尔卜介绍,“斯帕”一天仅可做两条。因此,艺人们通常会集中时间做多个备用,以后每次需要时直接取来缝上就行。

2.外部结形

第二步是做帽子的外部形状。取一条长2米、宽约半米的黑色棉布对折后缝成筒状,将剑形图案“斯帕”缝于线迹正中(如图2),箭头的指示方向为帽顶。以帽顶一边的布条为基线,将这条基线平分成八等分,找到这八个点,将八点缝合形成一个中心点,其余部分留出形成八个放射状的布条,之后,将中心点周围自然留出的线条,两两相邻对缝。

3.内部结形

外部基础形状缝合之后,将其放到篮子里对帽子内部结构进行整理。将相邻的布条对中下压,形成倒三角形(如图3),共四个三角,成正方形,角与角之间用针线固定,最后效果如图4所示。

4.收边

内部结形之后,将帽子雏形翻转,正面效果呈八片三角形,用针线加固三角形状(如图5)。将已成圆形的外围大边用针线缝成向内凹的帽形,不需要缝得太紧,形成图6所示的褶形就可以了。

5.定型

定型是整個帽子制作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包括包边、压型、打褶三个步骤。首先,取来硬性塑料折成4层,将折好的塑料剪成与布料同等大小的帽形,将塑料衬垫夹在帽子里同时包边。包边时,需确定帽子的正面、侧面、背面四个方向,以正面为基准,正前方到中点的长度与正后方到中点的长度之比约为1:2,定好帽顶的位置。接下来就是压型,压型完全依艺人的经验来做。从帽顶的位置开始,以正面为起点往下压成有弧度的三角形,这是头顶的位置。头围的位置压型仍然以正面的三角区域为基准,侧边后面均朝上压形。最后是打褶,在帽子的侧面两个三角分布区域压出8个褶皱,靠近正面的褶疏,靠后的褶密。

6.镶银或钮

打完褶之后就在帽顶中心位置镶上一颗精致美观的圆形银牌,图案通常为两圈太阳芒状图案,有的用布钮扣代替,也可以自己订制图案。

结 语

彝族妇女荷叶帽不仅外形飘逸潇洒,尽显女性的美貌与气质,还有遮阳挡雨的实用功能。同时,荷叶帽还是彝族人民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服饰精华,蕴涵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点。然而,随着凉山彝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及传统观念的改变,荷叶帽的文化功能逐渐淡化,许多人已不再戴荷叶帽,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亦随之减少。因此,记录荷叶帽的制作工艺流程,对于继承和保护彝族传统文化精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荷叶帽帽形源于自然,其形式独具优雅魅力,还可为现代头饰帽饰的设计提供无限灵感,对于彝族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将有着更为积极的现实意义。

注释:

[1] 凉山彝族根据不同地域、生态按方言大致分为三个文化区:以昭觉、美姑、雷波等县为代表的“依诺”区;以布拖、普格、金阳等县为代表的“所地”区;以越西、盐源、喜德等县为代表的“圣乍”区。

[2] 彝族神话中盖世无双的英雄。

作者简介:

干部推荐考察工作流程 篇4

一、拟定考察工作方案

根据部务会意见,拟定考察工作方案,明确推荐考察职位,推荐考察程序、方法等。

二、组建考察组

从组织部内部及考察员队伍中抽调干部组建考察组。

三、召开考察工作动员培训会

介绍干部考察任务,强调保密纪律,签订考察工作承诺书等。考察组明确分工,考察组联络员负责准备每个单位具体的推荐考察方案、考察组组长动员讲话稿,民主推荐票等有关资料。

四、与开展推荐考察工作单位联系沟通

由考察组与在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联系沟通商定民主推荐会召开时间等有关事宜,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五、组织进行民主推荐工作

1.考察组到单位后,与单位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见面,通报考察工作安排,检查了解民主推荐准备情况。

2.召开民主推荐大会。实际参加会议民主推荐人员一般应达到应参加民主推荐人数的80%,达不到要求的,民主推荐暂停。考察组负责组织完成推荐票的发放和收回汇总。对应参加民主推荐会而没有参加的人员,应要求单位党(工)委、党组作出书面说明。

3.个别谈话推荐。一般在会议推荐后及时进行。首先要询问这次干部推荐考察,是否有拉票的反映,如有,要进行相应的追踪询问,如没有,再进行正常的谈话推荐工作。对个别需要特别征求意见的同志,例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等,因公外出,个别谈话推荐可以采取电话征求意见的方式进行。实际参加个别谈话推荐人员一般应达到应参加人数的80%。考察组负责完成个别谈话推荐情况的汇总。

4.确定考察对象。考察组根据推荐情况提出考察人选建议,向市委组织部(部长)汇报确定考察对象。考察组联络员要填写《集体确定考察对象征求意见表》,与单位沟通,单位党(工)委、党组出具推荐报告。

六、实地重点考察

1.考察对象确定后,首先发布考察预告。2.做好考察资料准备工作,包括测评表、过录表、记录签等。

3.实地考察。采取民主测评和征求意见,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情况和主要不足,注重考察工作实绩。要制作规范的谈话考察口径。

4.查阅考察对象干部人事档案、《干部任免审批表》、工作总结等有关信息。

5.考察对象填写《考察对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 6.沟通考察情况。考察组适时召开会议,沟通情况。7.与考察对象集体面谈。准备面谈题目,面谈评价,面谈结果分析及运用。

8.个别需要调查核实有关反映问题的,进行调查核实,形成调查报告。

七、考察组汇总考察情况,完成有关材料 考察组根据考察情况,集体研究,客观公正对考察对象作出评价,提出人事安排建议。完成考察综合报告,考察对象考察材料等,并向部长办公会汇报。

八、完善有关存档材料

考察工作结束后一星期内,考察组要收集好材料交干部科存档。

交回材料目录:

1.每个单位一个考察工作方案;

2.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过录表及汇总表(考察组成员签名);

3.集体确定考察对象征求意见记录表; 4.考察预告;

5.民主测评汇总表(考察组成员签名); 6.考察谈话主要观点表及记录签;

7.考察材料(考察组成员签名)、干部考察工作记实表;

8.干部任免审批表;

9.《考察对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及《拟提拔(转岗)人选廉政事项报告表》;

河南工程学院参观考察接待流程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河南工程学院与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字仪式,出席本次仪式的领导有: 河南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耿广智书记; 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处长:方建印处长 河南工程学院对外联络处处长:胡军旗处长 河南工程学院宣传部部长:李宝涛部长 河南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宏处长 河南工程学院服装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学锋书记 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伟坤书记 河南工程学院理学院副院长:李海东院长 河南省置地房地产集团副董事长汪长青 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等人。

让我们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光临。今天的活动共4个议程:第一、校企合作签字仪式;第二、校企合作挂牌仪式;第三、校方及企业领导讲话;第四、参观生产线。下面我们进行第一项议程:签署合作意向书。河南工程学院具有百年办学历史,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即为学校的知名校友。薪火相传,茁壮成长,学校历经时光流转,心血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理念清晰、特色鲜明、开放创新、朝气蓬勃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为河南省百强百高企业之一,两家合作是强强联手,可喜可贺!有请河南工程学院耿广智耿书记、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代表两家签署合作意向书。下面有请我们的参会人员到一楼展厅集合进行第二项议程。

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项议程:挂牌仪式,河南华顺阳光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从今天开始成为了河南工程学院的重要实习基地,河南工程学院学生共享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的行业优势,势必对技能学习和定岗实习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有请我们的耿书记及李总为河南工程学院实习基地揭牌。

下面我们进行第四项议程:有请河南工程学院副院长耿广智书记讲话,掌声欢迎。谢谢耿书记。

下面有请河南华顺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讲话,掌声欢迎。谢谢李总。

工艺流程考察报告 篇6

1 仪器与试药

辛伐他汀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HPMC (郑州超群化工有限公司) 、乳糖 (郑州超群化工有限公司) 、MCC (郑州超群化工有限公司) 、十二烷基硫酸钠 (郑州超群化工有限公司) 。乙腈和甲醇为色谱纯。乙醇、磷酸等均为分析纯。安捷伦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色谱工作站、安捷伦1100可变波长检测器、奥豪斯Explorer专业型分析天平 (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GL-5型干法制粒机 (浙江明天机械有限公司) 、RE2000E旋转蒸发器国产 (西安太康生物科技集团) 、PURIST超纯水系统 (上海瑞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P-01P无油隔膜真空泵 (杭州格图科技有限公司) 、CD-100L华迪超导热风干燥箱 (浙江新昌暖通设备厂) 、UV-26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 、KQ2200E超声波清洗器 (上海昨非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p HS-2C型精密酸度计 (上海精科雷磁厂) 、ZP-9压片机 (广州市旭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78X-Z型片剂四用测定仪 (上海黄海药检仪器厂) 、Kertone实验室超纯水机 (科尔顿 (中国) 有限公司) 。

2 试验方法

2.1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流动相的选择

分别考察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 (65:35) , 甲醇-水-磷酸 (46:54:0.2) , 甲醇-水-冰醋酸 (46∶43∶1) , 甲醇-水-磷酸 (50:50:0.2) 不同比例的流动相, 结果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 (65:35) 为流动相, 供试品各峰分离效果最好, 故选用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 (65:35) 为流动相。

2.1.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制备辛伐他汀对照品稀释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附录ⅤA) , 于190~9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全波长光谱扫描, 记录吸收光谱。在271nm处有最大吸收峰, 故选用238nm为检测波长[1]。

2.1.3 专属性试验

依照处方取除辛伐他汀以外的原料, 按样品制备工艺制成阴性对照样品, 照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液, 依上述方法测定, 结果在辛伐他汀出峰处阴性液无色谱峰, 结果阴性试验没有干扰, 表明本方法专属性良好。

2.1.4 对照品的线性考察

精密称取辛伐他汀对照品1g, 置5ml容量瓶中, 加入流动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分别精密吸取0.5、1、2、3、4m L, 置于5m L量瓶中, 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 摇匀。分别精密上述溶液吸取10μL, 注人液相色谱仪, 依照色谱条件测定, 记录色谱峰。以峰面积 (Y) 为纵坐标, 对照品进样量 (X) 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 辛伐他汀在20~200m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1.5 释放度测定

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装置测定。取6片样品, 1000ML水为溶剂, 转速100r·min-1。在预定时间取溶液10ML, 滤过, 补充相同温度和体积的水。取滤液照色谱条件测定含量。计算药物累计释放百分率。

2.2 辛伐他汀缓释片制备工艺

将辛伐他汀和HPMC、乳糖、MCC、硬脂酸镁等辅料分别粉碎, 过100目筛。取拟定处方量辛伐他汀、乳糖、MCC、HPMC、十二烷基硫酸钠, 混匀, 加适量10%PVP乙醇溶液制软材, 采用摇摆制粒机制湿颗粒, 50~60℃烘箱干燥, 过14目筛整粒。制得干燥颗粒加硬脂酸镁、微粉硅胶, 混匀, 旋转压片机压片, 制成每片含辛伐他汀20mg的缓释片。

2.3 制备工艺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2.3.1 制粒方法的影响

将适量PVP干粉直接与处方其他成分混匀, 使用干法制粒机制粒。采用高速搅拌制粒与干法制粒两种不同的制粒方法, 制备缓释片, 考察制粒方法对缓释片中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粒方法对药物释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2.3.2 片剂硬度的影响

调节压片机上冲压力, 选择3、5、7 kg三种不同的片芯硬度, 制备缓释片, 考察片芯硬度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片剂硬度对药物释放无显著影响。

2.4 溶出装置对药物释放影响

依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释放度测定方法, 采用转篮、搅拌桨两种不同装置 (转速均为100 r/min) , 考察溶出装置对缓释片中药物释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溶出装置对药物释放无明显影响。缓释片受外界释放条件的影响越小, 则释药越稳定, 缓释片质量稳定性也越高, 在充分显示长效药效的同时, 不会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

2.5 制备工艺验证

自制三批辛伐他汀缓释片, 对不同批次间制备工艺的重现性进行考察, 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 所采用制备工艺可行。

3 讨论

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备简便, 药物释放延缓, 药效持久, 血药浓度平稳, 患者顺应性增加, 是研究开发较为成熟的缓释剂型[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HPMC) 为纤维素醚类衍生物, 高黏度HPMC具有明显的阻滞释药性能, 为常用的缓释片剂的骨架材料[3]。试验结果表明, 制粒方法和压片压力对辛伐他汀凝胶骨架缓释片的释放度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中采用的辛伐他汀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简便可行, 自制辛伐他汀缓释片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 释放符合药典要求。

摘要:本实验研究辛伐他汀凝胶骨架缓释片的制备方法并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辛伐他汀凝胶骨架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安捷伦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218 mm×4.6mm, 5μm) , 乙腈-0.1%磷酸水溶液体积比 (65:35) , 检测波长为238nm, 流速为1.0ml/min, 柱温为30℃。辛伐他汀在20~20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5) 。结论:本制剂稳定、可靠, 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关键词:药物,释放,因素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517.[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517.

[2]邓玉文, 李以菊, 童玉芝.控缓释制剂的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 2010, 22 (4) :131-132.[2]邓玉文, 李以菊, 童玉芝.控缓释制剂的临床应用[J].海峡药学, 2010, 22 (4) :131-132.

副脾1例考察报告 篇7

【关键词】 副脾;脾动脉;胰尾部肿瘤;体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R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6-247-02

在实验室示教标本整理过程中发现一例成人副脾(如图)的标本。有副脾的报道较多[1],但副脾的发现依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故现将观测分析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材料来源于解剖实验室标本库,采用体质人类学非测量性观察与体质学测量(马丁仪)法,比对《中国人解剖学数值》进行考察。

2 考察结果

标本为一成年消化系统标本,已经用甲醛溶液充分防腐固定,结构保存完好。脾脏的数量异常,在脾门的后下方50.64mm处有一小球形副脾。大小:直径约为10.82mm;颜色:与脾脏相同,为淡红色;质地:较为柔软;副脾动脉:长49.28mm,外径3.86mm。脾动脉分支异常,脾动脉在距离腹腔干起始部80.13mm处发出一分支(外径3.98mm),向左上方走形90.06mm后于脾脏背面直接注入脾脏实质。脾脏大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其附属结构亦未见明显异常。

3 分析讨论

副脾是指除正常位置、正常形态大小的脾脏外,还有一个或多个与脾脏结构相似,功能相同、形态大小不等内皮组织存在。副脾的发生位置大多数为脾门、脾血管、胰尾部腹膜后区域,其中较多在脾门附近[2]。副脾以单个为多见,也可以多达4~5个,但很少超过6个。副脾的发生率可达10% ~35%不等[3]。副脾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或其他病变检查时偶然发现,在以下情况下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即当副脾较大时出现压迫症状及牵拉胃肠道症状,副脾脾蒂扭转、坏死、梗死或外伤出血可出血相应的临床症状[4]。但是,在副脾的诊断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误诊。所以临床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应该注意副脾与胰尾部肿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对位于不典型部位的副脾、脾切除以后代偿增生的副脾、伴發梗死的副脾更容易发生误诊。鉴于副脾的研究将为胰尾部肿瘤、肝脏肿瘤、卵巢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与分析提供鉴别依据,故本考察项目能为CT检查、B超检验、临床治疗与护理的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5]。

参考文献

[1]薛浩,严利.副脾1例.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178.

[2]邓淑敏,杨丽娟,王莉.副脾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中国实用医刊,2009,26(1):92.

[3]吴在德.副脾和脾发育不全.黄家驷外科学(下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63.

[4]石结武,周林玉,诸禹平等.副脾的临床诊断与误诊原因分析(附8例报道).安徽医药.2011,15(2):176-17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中招模拟语文试题下一篇:云南省公路货运信息平台建设探讨论文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