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安全教育(通用7篇)
活动主题:
关爱未来
远离毒品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了解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了解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年的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等行为。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及循环系统,传染“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观看案例)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关节疼痛、寒战,体温高,生理上焦虑、烦躁不安,严重者嚎叫、撞墙,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四)、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畈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五)、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学生讨论、小结
少年对毒品的认识还很幼稚,青少年的禁毒形势还很严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坚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不让任何可疑分子有机可趁,依靠相互信任、众志成城一定能阻击各个可疑犯罪渠道。最终看到一个无污染、人民共享美好和平的世界。
长葛七中毒品预防教育实施方案
根据市教体局有关文件精神,配合市禁毒委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毒品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新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滋生蔓延的势头,切实维护全校师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和谐稳定,合力打造平安校园,经校委会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在青少年学生中扎实有效地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高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自觉远离毒品,关系到禁毒战争的成败。全校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将毒品预防教育落实到位,营造良好的禁毒、防毒舆论氛围,合力打造平安校园。
二、组织领导 组
长:贾世有
副组长:苏少红
黄喜平庞红亮
成 员:郭松岗
李景辉 何金雨 石二平领导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何金雨
成 员:李景辉
郭松岗
三、主要活动内容
学校组织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教育,以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实施为契机,要求根据全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从2017年9月4日开始到月底集中一段时间,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广大学生的识毒、防毒能力,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引导、帮助中小学生人人知晓毒品危害,自觉维护校园安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1、组织一次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此为契机,要求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并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要求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带领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进一步了解毒品的危害,知法、懂法、守法。时间:2017年9月5日,责任主体:校长办公室
2、悬挂标语“开展禁毒宣传,增强学生禁毒意识”,加强对学生毒品安全意识教育。时间:2017年9月4日,责任主体:政教处
3、利用国旗下讲话,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宣誓、签名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远离毒品,拒绝毒品,争做品学兼优的学生。时间:2017年9月11日,责任主体:政教处
4、各班级出一期黑板报,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以毒品危害为主要内容的黑板报,学校进行检查评比。时间:2017年9月12日,责任主体:团委、班主任
5、利用好主题班会。通过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活动后,在了解毒品危害的基础上,要求各班级利用班会课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教育。请各班主任认真准备材料,并把相关材料上交团委。时间:2017年9月15日,责任主体:团委、班主任
6、组织观看一次预防毒品教育宣传片。利用校多功能大厅的多媒体、各班级的多媒体播放禁毒宣传教育片,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全校师生观看。时间:2017年9月17日,责任主体:德育处、班主任
7、布置一次禁毒课课外作业。根据禁毒课的具体内容布置,重点检查八九年级的学生,并将禁毒知识作为期末考核内容。时间:2017年9月22日,责任主体:德育处、班主任
8、拟定上报禁毒教育工作小结,并及时进行上报市教体局。时间:2017年10月,责任主体:德育处。
学校要高度重视禁毒工作,采取措施,加大对创建工作的支持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创建经费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把毒品预防教育列入日常教学计划,做好师资力量的建设,科学地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系,形成创建工作长效制,确保创建工作能正常开展。
长葛市第七初级中学 二○一七年九月
长葛七中毒品预防教育实施方案
关键词:中职生,毒品预防教育,实证分析
毒品的成瘾性特点使吸毒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对毒品产生严重的依赖性, 吸毒人员复吸率很高, 导致“一日吸毒, 终生戒毒”。因而, 毒品预防教育依然是中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随着学生与社会接触日益频繁, 在毒品问题上, 学校已不再是高枕无忧的“净土”。而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 对事物缺乏准确的判断力, 易受外界影响。若中职生对毒品形成错误认知, 则有可能会产生吸毒行为, 甚至染上吸毒的恶习, 一旦染上毒品将祸及终生;若能得到正确的指导, 让其知晓吸毒的危害, 就能使其主动拒绝吸毒行为, 这一时期是禁毒工作的一个关键变化期, 此时接受的行为教育易形成较为固定的行为习性, 因而, 在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学生系统传授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 对于学生, 尤其是中职生, 急需加强毒品预防教育。随着“全国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模式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为依据, 以《中小学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抓手, 并结合中职学生特点, 通过开展毒品预防教育专题系列教育活动, 如专题知识讲座、主题教育课和知识竞赛, 还有中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漫画小报评比、禁毒口号征集和禁毒小公仔制作等一系列活动, 一定要坚决杜绝毒品进学校。为了增强中职生毒品预防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毒品预防教育中的治本作用;并进一步了解中职学生通过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后, 对毒品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否提高, 对待毒品的态度行为有否改变。我们于2011年12月对1126名中职学生和2012年3月对901名中职学生进行了毒品预防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 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禁毒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依据。
一、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主要在于调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后, 中职学生毒品的认知程度是否有所提高;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后, 中职学生对待毒品的态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吸毒行为的是否有影响与变化;中职学生认同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模式和对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以便为进一步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禁毒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依据。
1. 实证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本校四个校区 (即现代职业学校的华阳校区、安龙校区、番禺校区和新渔校区) , 三个年级的学生 (除高三实习学生外) , 年龄为16~18岁, 第一次人数为1126名, 第二次人数为901名。采用问卷调查研究的方法进行, 二次问卷调查方法基本相同。所用问卷均采用上海市长宁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委员会等有关部门设计的《上海市长宁区毒品预防教育情况调查问卷》。为了避免被调查者对问卷产生厌倦感, 我们对问题的类型、问题的序号在第二次重新进行设计与调整, 问卷分为五个部分:有关毒品知识的认识、有关毒品法规的了解、有关禁毒历史的了解以及对待毒品的态度和对毒品预防教育的认同感, 共22道选择题。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 调查的结果不向中职学生个人作反馈, 要求学生认真、实事求是完成问卷。完成问卷的时间为一节课, 并当场收回。
2. 实证调查结果与分析。
现代职业技术学校于2011年12月开展了全校性的毒品预防教育的问卷调查,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共计1126名, 覆盖了安龙、华阳、新渔、番禺四个校区三个年级。通过调研, 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有关毒品的知识, 但对认知的正确认识率不高。而且, 被调查者对于有关毒品知识的了解, 主要来源是电视、报纸以及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缺乏科学性与系统性。调查显示, 广大中职学生虽然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知道要远离毒品, 80%以上中职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并认为禁毒很有必要, 愿意参与禁毒活动。但依然有为数不少的被调查者对毒品充满好奇, 甚至有个别被调查者向往偷偷尝试。有部分中职学生认为毒品离我们还很遥远, 学校开不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无所谓, 与自己无关。第二次调查的问卷发放了问卷共计901份, 回收问卷共896份, 有效率为99.44%。我们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处理, 根据调查设计的维度从知识的了解、法规的了解、历史的了解、态度以及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等方面进行了客观描述。通过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描述, 我们可以明显地获得以下信息: (1) 从总体上看, 中职学生对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性的认知是比较清晰的。如在关于海洛因是否是合成毒品的认知, 无论是第一次调查还是第二次调查, 80%的学生能够正确加以认识, 而且第二次调查的结果显示随着学校的教育, 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也有所提高, 第二次正确认识达到了86.54%, 比第一次调查的正确率提高了13%。而且对毒品的危害性认知水平是比较高的, 我们从数据中清晰地看到中职学生对毒品危害性的认知:吸毒会诱发其他违法犯罪, 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97.73%) 、吸毒会导致家庭破裂, 妻离子散 (97.16%) 、吸毒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90.92%) 、吸毒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91.48%) 、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 加剧腐败现象 (91.48%) 。这些数据客观地反映了中职学生对毒品危害性认知水平。 (2) 中职学生对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是知晓的。我们从数据可以知道, 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的调查, 均有55%以上的学生知晓“非法种植罂粟多少株以上, 将处5年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没收财产?”和“在食品中掺用罂粟壳的行为, 属于什么?”的法律知识。中职学生对禁毒历史的了解情况是令人满意的, 如, “在中国历史上用烧毁毒品的办法实施禁毒的第一人是谁?”第一次调查能够正确回答的百分比是76.25%, 第二次达到96.02%, 正确率提高了近20%;关于“1909年, 在上海召开什么会?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禁毒大会”, 第一次调查正确率为62.79%, 第二次调查达到了72.73%, 提高了近10%。 (3) 中职学生对学校开展禁毒教育给予了积极评价。从数据中显示, 面对“假如你有位同学或朋友吸毒时, 你会怎么做?”场景, 80.11%的被调查者回答不仅应该远离毒品, 而且要教育身边的人不能接触毒品。比第一次调查数据高出了10%, 在关于“当你和同学在迪吧里玩时, 如果有人向你们兜售“小药丸”, 你会怎么做?, 面对有人向自己兜售“小药丸”时, 被调查者的80.68%选择避而远之, 并且去报警;比第一次调查数据也高出了10%。两个10%表明在比较短时间内, 学校教育开展的禁毒教育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 数据生动地显示, 85.80%的中职生愿意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形式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83.52%的中职生认为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很有必要, 可以多了解一些毒品知识, 从预防做起, 还可以参与社会禁毒公益活动。通过两次调查问卷, 我们发现在中职学校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活动, 对青少年防止和杜绝毒品侵蚀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效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多地掌握有关毒品的知识, 端正对毒品的态度, 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但是, 对两次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后, 我们认为中职学生对毒品以及其危害性的认知尚未达到我们教育的预期, 如仍然有13.64%中职学生对海洛因是否是合成毒品的认知发生错误, 在回答“鸦片、大麻、罂粟籽。你知道哪些属于毒品的原料和半成品”时, 相当比率学生的选择是错误的。在对毒品的态度方面, 数据显示在第二次调查中, 有8.52%中职学生认为对毒品知道得越少, 就离毒品越远, 知道得越多越会引发好奇。他们在回答对待毒品的态度时选择“与自己无关, 不去想它”。当询问“假如你有位同学或朋友吸毒了,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时, 1.14%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吸毒者自己的事, 吸毒者本身也是受害者, 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只有17.0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再与他接触或者少交往。在有关禁毒的历史和相关法律方面, 由于需要有意识地去识记, 而且要花一定的意志努力和时间, 显然中职学生不愿意花工夫去识记, 所以这些方面的进步不明显。再则是中职学生对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存在一阵风来一阵雨的现象, 是属于狂风暴雨式的教育模式, 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吸引力。
二、毒品预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1.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将禁毒教育深入人心。
毒品预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的参与性对活动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活动中可以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如学生手工社团开展制作“禁毒小公仔”, 进行评比与爱心义卖活动等, 根据专业学科特点, 开展宣传画、广告贴、禁毒小报的展示等。还可以采用同伴式的方法, 开展自主式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交流和分享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结合专业特点, 对高三实习生进行职前培训并融入防范毒品意识教育, 开展找一找即将从事的职业中, 可能会遇到的涉毒现象, 并进行讨论, 提出解决的方法和策略等。又如, 第一次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对毒品的好奇心是中职生可能涉毒的主要原因。学校有效地从中职学生实际出发, 从拒绝毒品诱惑入手, 帮助学生构筑心理防线, 学会拒绝毒品的基本方法, 拥有自我防范的意识。引导中职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 培养耐挫能力等。第二次调查问卷显示中职学生对毒品的好奇心大幅下降, 选择在迪吧偷偷购买“小药丸”的人数为零。
2. 结合职业道德教育, 将禁毒、防毒教育落到实处。
中职学生一毕业就走上社会, 参加工作, 而且大多数是服务性的工作, 为了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适应, 并能够创造很好的业绩, 必须加强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同时将禁毒和防毒教育与职业道德紧密联系, 使他们负起社会的责任、法律的责任和道德责任, 这是我们今后工作中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3. 利用校园文化阵地, 营造禁毒防毒的宣传教育氛围。
调查表明, 不仅学生, 还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毒品的知识及其危害性知之甚少, 所以有必要先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使教育者弄清和掌握毒品方面的知识以及禁毒教育的方法步骤。可以将禁毒防毒知识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报、宣传栏、视频、广播等工具进行广泛宣传, 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一是“请进来”, 邀请社会专家名人来校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案例分析会, 通过组织师生现场观摩, 进一步提高师生对禁毒防毒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增强自身免疫力, 杜绝涉毒行为的发生;二是“走出去”, 去戒毒场所聆听现身说法, 增强对毒品危害的感性认识, 接受警示教育。
三、重视家庭和社会在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系万仁德副教授就青少年毒品犯罪问题指出:“温馨家庭, 浓浓亲情, 绵绵关爱, 是拒绝毒品的天然屏障, 它能减少成员涉毒危险, 使家庭成员对毒品具有更强的免疫力。”这位学者呼吁:“多想想自己对家庭应尽的责任, 让亲人感受到你绵绵不绝的爱和家的温暖, 少出现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 拒绝毒品就有了重要的社会基础。”据调查, 85%以上的人吸毒都是由家庭不和或事业不顺引起的。因此, 为了孩子们能健康成长, 为了青少年能形成健全人格与积极心态, 远离毒品等社会丑恶现象, 父母及家人有责任和义务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营造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家人都要多关心他们, 多与他们进行沟通, 并与之建立朋友似的关系。父母亲应从孩子小时候起就开始培养其良好的健康习惯。大多数吸毒者在吸毒前就已养成很多不良习惯, 如盲目追求时髦、好挥霍、吸烟、赌博等。对于他们, 在一定程度上说, 吸毒是积累了不良习惯后由量变到质变的必然结果。所以, 对有着不良健康习惯的青少年, 家长应给予特别重视, 积极配合学校老师,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帮助他们改掉恶习, 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诚实守信、按规则行动、做事认真负责、不贪小便宜等。
关键词:青少年吸毒;毒品预防教育;原因分析;措施建议
一、引言
国际毒潮从20世纪70年代席卷全球,我们国家也深受其害,从之前的毒品过境国变成了毒品消费国。目前,毒品消费市场已经成型,而且逐渐发展和壮大。1911年,我们国家对吸毒人员进行了统计,并且将统计结果公布于众,大约为5万余人,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吸毒人数以每年多于10%的增长速度进行增长。截至2004年,吸毒人数增加到114.04万。目前,吸毒人数已经增长到了79.1万,而且青少年占的比例很大,约为70.4%。在众多吸毒青少年中,城镇青少年更多,而且有的甚至年龄不超过10岁。吸毒人员呈现一定的结构特征,逐渐趋于低龄化,这就使得更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了吸毒的行列。此外,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新型毒品,而且大多数是青少年。因此,加强毒品教育,杜绝青少年吸毒的工作不断开展,而且这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重点。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很多部门的同时参与,包括教育、禁毒、宣传等部门,主要通过加大法律知识宣传力度,将毒品的危害深入人心。虽然这些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毒品预防体系。针对日趋严重的青少年吸毒问题,本文在调研国内事例的基础上,对国内的毒品预防教育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为以后的预防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可靠的行动指南。
二、当前青少年吸毒与毒品预防工作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头号人口大国,青少年吸毒的问题一经出现,后果就是极其严重的。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的数据,我们能够做出这样一种客观的判断:我国青少年吸毒的现状来势猛、波及广、种类多、危害重、吸毒者自身的文化素质低。
这种日趋严重的吸毒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愈演愈烈。因此,必须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禁毒教育工作的重心。而且,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并且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例如上海市在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方面,走在了前沿。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每个星期有2课时的课程来对禁毒预防工作进行教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针对青少年的禁毒教材不断涌现出来。通过大力宣传,禁毒工作已全面展开,且初见成效。学校禁毒教育宣传,正在创造性地开展,除了采取搞讲座、发传单、集体签名的方式外,还采取知识竞赛、康乐活动、校园话剧等新颖的形式吸引青少年主动参加禁毒活动和学习禁毒知识,宣传的内容应更具有实践性和乐趣性,通过校园话剧的现场表演形式,教授青少年识别吸毒者和防范吸毒群体诱惑的知识和技巧,潜移默化地对其灌输和强化远离毒品的观念,降低吸毒行为发生的风险。
三、对青少年吸毒行为成因的分析
1.社会、家庭环境原因
(1)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毗邻两大主要鸦片源。因此,鸦片过境都要经过我们国家,这就为吸毒萌芽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从20世纪80年代起,国家贩毒者在我们国家的贩毒活动猖獗,跨越多个省。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国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毒品过境受害者,而是转变为了过境和消费双重侵害的国家。可见,在这种地理环境中,毒品就更方便进入我们国家,导致我国的吸毒人数激增,且逐渐呈现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卷入毒潮之中。
(2)社会环境不佳。吸毒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因此如果与娱乐相结合,势必会产生更大的诱惑力,这就成了不法分子获取暴利的捷径。很多贩毒人员与娱乐场所的老板同流合污,通过在娱乐场所散播毒品的方式,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引入毒品的困境之中。青少年在娱乐场所出现的几率相对比较大,而且对毒品的好奇心又格外的重,这就为其沾染毒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3)家庭不够温暖。很多家长只是忙于在外赚钱,缺乏对孩子必要的关心和教育,放任自流,这就使得很多青少年误入歧途。还有的家长与孩子长时间不接触,对孩子的学业和教育问题漠不关心,根本不会出席孩子的家长会。还有的家长自身迷恋于娱乐场所,甚至是自己参与吸毒,这对他们的孩子造成了极度不良的影响。此外,还有的家长没有为孩子提供完整的家庭,缺乏与孩子的交流与沟通,导致青少年因为缺乏关爱而参与涉毒。
2.青少年自身主观原因
(1)无知与好奇。青少年时期,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是孩子的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且是好奇心泛滥的时期,孩子更愿意去涉及并且探究以前没有接触过的新鲜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事物呈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其中所蕴含的未知事物也是越来越多,这就更加激发了青少年的好奇心,踊跃参与到探求未知世界的行列之中。毒品教育没有从小开展,致使青少年缺乏有关毒品的基本知识,再加上薄弱的社会阅历,较差的辨别是非的能力,以及好奇心的怂恿,最终将青少年引入毒品的万丈深渊。虽然是怀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参与,却咋也无法自拔,沦为“瘾君子”。
(2)刻意模仿心理。善于模仿成为青少年的一大特征。在生活中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同学都可以成为其模仿对象,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做关注且模仿。而且,青少年一般会成立自己的社交圈子,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而且青少年一般喜欢在朋友心目中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事事不甘人后,否则会遭到朋友的鄙视和嫌弃。此时,一旦有人涉毒,特别是“中心人物”涉毒,将会对整个朋友圈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他的人有可能是为了模仿,也有可能是为了突出自我,最终被卷入毒潮之中。
(3)不良的逆反心理。对于某些青少年来说,他们本身的学习和工作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肯定,致使他们的自信心严重受损。此时,他们的心中就很有可能萌生怨恨情绪。还有的青少年因为自己的表现得不到别人的肯定,而且别人的嘲讽的眼神和话语然让他们倍感不快,这就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还有的学生家长是因为花钱而让孩子远离毒品,这就严重扭曲了孩子的价值观,并且导致他们的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企图通过抵抗的方式来报复家长。
(4)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般生理和心理都很不成熟,缺乏较强的承受能力,在遇到挫折时,因找不到良好的解决途径而从此一蹶不振。再者,有的青少年遇到不顺的时候,就会感到迷茫,心里的压力得不到有效排遣。此时,对于情感脆弱的青少年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时期,因为此时的他们对于外界的任何诱惑都是没有抵抗力的。他们如果借吸毒来寻找情感寄托也是很有可能的。
(5)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今世界到处都充斥着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享乐主义,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极端不良的影响。青少年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就可能将吸毒当作一种炫耀自己的资本,坠入毒品的万丈深渊。然而,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这将会给他们的家庭和身心造成多大的负担和伤害。
3.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不足
对于我们国家而言,不仅缺乏健全的禁毒教育体制,而且禁毒宣传工作做得很不到位,这就导致青少年对于毒品几乎是全然不知,根本意识不到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有多大。还有的青少年不懂法、不守法,缺乏反毒意识,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被无故卷入毒品行列。根据调查显示,77.7%的学生没有深入了解禁毒法规,只有23%的学生居然不知道禁毒是违法的,还有18.3%的学生对禁毒的法律法规没有任何概念。
nlc202309041114
四、进行预防教育的重要性
人和动物是不同的,因为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由本能控制和指引的,而是通过思想的指引来实现的。然而,人的思想也不是一下就成熟的,而是在日后的生活和教育中不断发展和成熟的。根据调查和研究表明,青少年吸毒一方面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借吸毒来排解心中的空虚之情,寻找精神寄托。另一方面,是由于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势在必行。首先,必须从青少年本身来加强修养,强化毒品的危害意识;其次,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讲,第一,明确教育是通过文化对青少年产生影响的,因此必须全力打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杜绝亚文化的滋生。第二,通过不断加强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来促进青少年成长,并且还可以将那些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进行感化,让他们回归社会。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教育不仅仅是限于学校教育,还包括社会教育,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完美融合。此时,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与整个人类的发展紧密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终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可见,教育对于做好青少年的禁毒预防教育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五、对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几点建议
1.学校教育
对于青少年而言,学校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要重要的场所,而且学校里的青少年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更容易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校的一切机会,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并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融合到学校教育工作之中。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教育活动,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还应该将毒品的危害以及预防教育等内容写进教科书,并且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2.家庭教育
做好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对于家长而言,更是责任重大。家长需要向青少年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讲述有关毒品的知识,担负起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任。此时,家长必须是拒绝毒品的,否则根本起不到预防教育的作用。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学习,做到掌握好毒品的相关知识和危害性。其实,孩子接触毒品并不一定会吸毒,因为只有通过毒品预防教育将毒品的危害性根深蒂固地埋入孩子的心中,才能使他们从根本上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就应该在父母的监督和培养下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因为,大多数吸毒的青少年都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健康习惯。同时,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存在不良恶习,那么久应该在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之下,帮助青少年改掉陋习,日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对于毒品预防教育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必须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对于青少年而言,还是很多有关毒品的错误认识,因此禁毒和宣传部门可以编写书籍,制作节目和广告,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预防教育活动,通过生动的资料向青少年传输毒品的有关知识,是他们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之大,发动全社会来抗毒。
4.教育方式多样化
有的青少年游离于健康文化和亚文化之间,因此需要其他力量的介入来拯救挣扎在社会边缘的青少年。一方面,可以加强日常走访,融入存在涉毒风险的群体;另一方面,还可以开设团体康乐活动,力争以此来代替非健康活动。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并且管理存在涉毒风险的青少年,有利于减少青少年群体中的吸毒现象的发生。针对青少年,还可以建立健全危机干预体系,为那些存在吸毒风险或者是已经初次涉毒的青少年进行干预,尽可能帮助他们戒毒。与此同时,还要及时拯救那些徘徊在吸毒边缘的青少年,防止他们坠入毒品的深渊之中。
目前,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并没有全面铺展开,且效果欠佳。该项工作的开展,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或者是受众,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日后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必须深入分析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贾娟,王玉瑾.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存在的间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李云昭.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J],云南警宫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夏国美.社会学视野下的禁毒研究——青少年吸毒问题调查[J],社会科学,2013年10期
[4]周振想.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5]张艳.青少年吸毒问题探讨[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7期
[6]李延莉,张若谷.中小学生禁毒知识调查[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3年11期
食品安全和毒品的危害
目前,由于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生活的高质量要求,食品产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然而层出不穷的劣质食品事件,像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染色馒头等,街头小巷摊贩的不卫生经营、残留农药的水果蔬菜,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失去生命!但多数大学生食品安全意识较差,下面用一些典型的案例和食品安全的理论知识来警示同学们,如何防止食物中毒,加强食品安全意识。
另外,现在许多的大学生人生观不够成熟,意志薄弱,极易受到他人的诱惑,盲目跟风,追求所谓的时尚,吸食麻果、K粉等新型毒品,有的法律意识淡薄者,欲快速暴富甚至参与制毒、贩毒,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也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我们也将用几个经典案例和有关理论来阐述毒品的危害,力争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一、校外就餐防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了有毒食物,在短期内引起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的共食者集体发病为特征的一类疾病。常见的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进食有毒动植物、有毒化学物质和霉变食物引起的;另一类是由细菌或细菌毒素引起的。
大学生由于社会知识和卫生常识的缺乏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特别是在卫生条件较差的餐饮服务场所,不卫生的就餐环境给大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严重的会危及生命。此外,大学生在校学习、放假回家、野炊等过程中也应注意饮食安全。
案例1: 误食农药残留疏菜 女大学生意外身亡
●☆点评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不愿意天天到食堂吃饭,而钟情于校园附近的大排档和小餐馆,以为在外就餐可以改善生活,来了亲朋好友在外吃饭也有面子。然而有的小餐馆特别是个体小餐馆因缺乏有效的监督,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刘某因在校外就餐不幸食物中毒死亡,给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刘某的死亡再次向大学生敲响警钟,最好在学校餐厅就餐,在校外就餐时一定要小心。
●☆提示
1)、不要轻易到校外就餐。
2)、不要到街头临时性设置的小摊点购买食物。
3)、校外就餐时尽可能使用经过专业消毒的餐具。
4)、不要贪图便宜而到卫生条件较差的小餐馆就餐,要尽量到有卫生许可证和经营证的餐馆就餐。
案例2: 街头烧烤 隐患多多
●☆点评
晚餐是丰盛的,可是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肠胃是否经得住这样的考验,结果得了肠胃炎,得不偿失。
“街头烧烤”在一些人看来是美味、休闲的食品,但是它的危害却很少有人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了,也会抱着侥幸心理或碍于同学间的面子而一同前往“赴宴”。缺乏医学常识和卫生健康知识是造成大学生发生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上述案例提醒我们:不要因贪图实惠和一时的“潇洒”,而食用街头不洁的烧烤食品,尤其是没有卫生保障的肉制品和海产品(水产品)。
●☆提示
急性胃肠炎是夏季节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一般都是突然发作,常无前期症状,开始偶有上腹部不适和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或伴腹泻,症状轻重不一。呕吐物最初为食糜,继而为黄绿色胆汁。腹泻物多呈水样便,深黄色或黄绿色,含有未消化的食物。腹泻严重时,可能出现发热、脱水症状等,甚至休克,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预防急性胃肠疾病的几个要点:
1)、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餐具应经常消毒,饭前便后要及时洗手。2)、不暴饮暴食,不食用过冷过热食物、超过保存期和腐烂变质的食物。3)、不吃半生不熟的海(水)产品和肉制品。4)、在公共场合就餐时,尽量实行分餐制。
街头烧烤的安全隐患:
1)、烧烤类食物中含有一种叫苯并芘的多环芳径类有机物,是目前世界公认的强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之一。这种物质正常情况下食品中含量甚微,但经过烟熏或烧烤后,含量显著增加。
2)、烧烤食品中肉类和霉干菜很多都是腌制发酵类食物,腌制类食品中有较多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一旦与肉中的二级胺合成亚硝酸铵,可直接导致胃癌。
3)、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甚至还是生肉,若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
4)、烧烤所用的竹棍或铁条未经消毒,反复使用,容易感染病毒和细菌,有些小摊位用含铅极高的旧自行车条穿制肉串等,经过烤制后,自行车条中的铅可渗透到食物中,导致慢性铅中毒。
5)、烧烤场所呛人的烧焦烟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苯并芘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餐会增加患病几率,同时也污染周围的空气,影响周围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旅途中的饮食安
每年黄金周和寒暑假,许多在校大学生都会回家或外出旅游。大学生在旅游中选购食物时大都不看食物的保质期和提示,贪图便宜选择卫生条件差的小餐馆就餐,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这些做法都容易给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案例1: 山涧小溪水 可赏切勿饮 案例2:
贪图便宜
命陨景区
●☆点评
案例1中的小吴和同学在游玩的同时没有注意水源卫生,导致中毒。小吴经过长时间的登山运动后,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状况,在没有弄清水源卫生条件是否达标的情况下,急于饮水,一时的麻痹大意使身体受到损伤。
案例2中的童、邹两人贪图便宜,选择景区内路边私人小摊就餐,由于童某是肉食主义者,结果是邹某一人误食了来路不明的毒蘑菇,失去了生命,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提示
旅游中饮食应注意一下几点:
1)、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饮食食品,谨防病从口入。
2)、选择新鲜、干净、保质期内的食品,不吃不洁或腐败变质的食物。
3)、不生食不洁净的瓜果、蔬菜,尤其不能食用来历不明的野果和菌菇类。
4)、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5)、不要为图便宜,到卫生条件差的摊点、小餐馆就餐。
6)、不食用陌生人提供的食物。
7)、外出随身准备必须的药品,以备急用。
三、毒品的危害
毒品一般是指使人形成瘾癖的药物。这里的药物一词是个广义的概念,主要指吸毒者滥用的鸦片、海洛因、冰毒等,还包括具有依赖性的天然物质、烟、酒和溶剂等。
(一)毒品的种类: 毒品种类很多,范围很广,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A、传统毒品种类
1)、鸦片 2)、吗啡(Morphine)3)、海洛因(Heroin)4)、大麻(Cannabis)5)、杜冷丁 6)、古柯 7)、可卡因(Cocaine)
此外,传统毒品还有可待因、那可汀、盐酸二氢埃托啡等。
B、新型毒品种类
1)、冰毒(methamphetamine)即“甲基苯丙胺”,外观为纯白结晶体,故被称为“冰”(Ice)。
2)、摇头丸(MDMA)是冰毒的衍生物,以MDMA等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主要成分,具有兴奋和致幻双重作用,滥用后可出现长时间随音乐剧烈摆动头部的现象,故称为摇头丸。
3)、K粉(ketamine)即“氯胺酮”,静脉全麻药,有时也可用作兽用麻醉药。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易溶于水,通常在娱乐场所滥用。易让人产生性冲动,所以又称为“迷奸粉”或“强奸粉”。
4)、咖啡因是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大剂量长期使用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引起惊厥、心律失常,并可加重或诱发消化性肠道溃疡,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同时具有成瘾性,停用会出
现戒断症状。
5)、三唑仑又名海乐神、酣乐欣、淡蓝色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药品,口服后可以迅速使人昏迷晕倒,故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可以伴随酒精类共同服用,也可溶于水及各种饮料中。见效迅速,药效比普通安定强45—100倍。
此外,新型毒品还有安纳咖、氟硝安定、麦角乙二胺(LSD)、安眠酮、丁丙诺啡、地西泮及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另外,纯度在99%以上的毒品被称为“美金”。
(二)、毒品的危害
1、吸毒对社会的危害(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2、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2)精神依赖性 毒品进入人体后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出现一种渴求用药的强烈欲望,驱使吸毒者不顾一切地寻求和使用毒品。一旦出现精神依赖后,即使经过脱毒治疗,在急性期戒断反应基本控制后,要完全康复原有生理机能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更严重的是,对毒品的依赖性难以消除。这是许多吸毒者在一而在、再而三反复吸毒的原因,也是世界医、药学界尚待解
决的课题。
(3)毒品危害人体的机理
我国目前流行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毒品是海洛因,海洛因属于阿片灯药物。在正常人的脑内和体内一些器官,存在着内源性阿片肽和阿片受体。在正常情况下,内源性阿片肽作用于阿片受体,调节着人的情绪和行为。人在吸食海洛因后,抑制了内源性阿片肽的生成,逐渐形成在海洛因作用下的平衡状态,一旦停用就会出现不安、焦虑、忽冷忽热、起鸡皮疙瘩、流泪、流涕、出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这种戒断反应的痛苦,反过来又促使吸毒者为避免这种痛苦而千方百计地维持吸毒状态。冰毒和摇头丸在药理作用上属中枢兴奋药,毁坏人的神经中枢。
案例1: 大学生所谓的“嗨”时尚
●☆点评 当步入大学以后,学习任务相对轻松,自主安排的时间开始多了起来,许多大学生就感到没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感到空虚。课外的活动开始丰富起来,许多大学生容易受到他人的诱惑,盲目跟风,追求时尚,吸食K粉、麻果等新型毒品。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管理。
●☆提示 作为大学生应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在课余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2)、培养运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社团活动。3)、尽量不要出入酒吧、夜店等娱乐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4)、不要轻易接他人递过来的饮料、水、食物和香烟等。
5)、即使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食第二次,更不要吸食第三次。
案例2: 身披“大学生”外衣的女毒贩
●☆点评 高某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最美好年华,由于爱慕虚荣,追求物质享受,被毒贩子利用,在男朋友的引诱下利用大学生的身份从事贩毒活动,被公安机关抓获,最终由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一位曾经站在讲台上五年的的人民教师变成了一名在押的毒贩,将要面对法律的严惩,最终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提示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到:
1)、交友要慎重,尤其不要同有吸毒、贩毒等行为的人交朋友。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崇尚节约、简单的生活方式。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不坐享其成。
3)、不在吸毒场所逗留。
4)、提高警惕,一旦发现周围有吸毒、贩毒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案例3: 勤工俭学为学费 误入贩毒做帮凶
●☆点评
宋某的出发点是好的,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希望通过勤工俭学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是面对毒贩子的花言巧语缺乏辨识能力,轻信了他人的教唆,没有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和风险,加之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为了几千元的报酬,最终沦为他人贩毒的工具。
●☆提示
勤工俭学要通过正规的中介途径,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网上的助学信息,谨慎交友,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时自己也要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不知者无罪”早已过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不会因为你不知道一种行为是否犯罪,就会减轻或者免除你的刑事责任。
案例4: “才子”研制“过硬”毒品 网络贩卖遭遇批捕
●☆点评
根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制造、运输、贩卖毒品都属于毒品犯罪。贾某不仅制造毒品,并且公然在网上贩卖,已经触犯了法律,最终被检察机关批捕。贾某如果将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正当的科学研究上,或许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然而他却利用科学知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最终身陷囹圄,不得不让人为之叹惜。
●☆提示
影视作品的不良影响,利益的诱惑,加之自身法律知识的缺乏,最终造成了一名优秀的大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为此我们加以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危害及相关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毒品的危害及相关知识。教学难点: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具学具:PPT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自由介绍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三、你们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危害吗?(1)毒品毁人毁健康。①毒品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②毒品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③毒品能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④毒品能传染性病和爱滋病。(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①毒品能令人丧失工作能力。
②毒品能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4、总结。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2.毒品对人体的危害。3.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教学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学生分组辩论。老师小结归纳 教学过程:
开场白: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辅助材料:
1.鸦片: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它对呼吸中枢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如果大计量。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毁人毁健康(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1)丧失工作能力(2)倾家荡产
(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老师先介绍两篇案例)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关节疼痛、寒战,体温高,生理上焦虑、烦躁不安,严重者嚎叫、撞墙,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四、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贩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五、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学生讨论
七、班长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八、班主任小结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毒品的概念,能识别常见毒品,进一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2.能力目标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是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惩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生命意识、禁毒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懂得要做有用人才。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PT,安排学生演习快板。
教学过程
一、提问:国际禁毒日是什么时候?(6月26日)为什么要制定国际禁毒日?
学生回答。
教师讲解:毒品已经使世界1000万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因为吸毒,每年有10万人死去。毒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列的人类三大公害之一。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尤其是青少年更是最大的受害者。1987年6月12—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禁毒会议,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通过了《政治宣言》,宣布世界各国在毒品问题上负有“集体责任”。会议还确定今后每年的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
二、多媒体出示图片:罂粟花讲解:罂粟花非常漂亮、艳丽,但同时也是制作毒品的原料,人们因吸吸食它制成的毒品,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万人丧失生命。因此被人们称为“恶之花”、“毒花”。
设问: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的新毒品还有冰毒、摇头丸、K粉、杜冷丁等。我省常见的毒品有海洛因、冰毒、K粉等活动
三、“慧眼识毒”:(请学生根据图片,辨别毒品,说出名称)讲解:常见毒品知识表名称俗称毒性症状鸦片大烟、烟土、阿片会出现面无血色、瘦弱不堪、呆滞失眠,体质器官损坏,急性中毒呼吸抑制死亡。
海洛因:白粉、白面、毒品之王毒性是吗啡4-5倍,成瘾性极强,精神麻木,器官损坏,容易引起呼吸抑制中毒死亡。
可卡因:导致心律不齐血压高,心肺与肝功能损害,丧失判断能力,把幻觉当成真实出现自杀。
甲基苯丙胺(冰毒):具有强烈精神依赖性,有人使用一次就会上瘾,数量每日1-2次增加到每日6-7次。氯胺酮(K粉):有致幻作用,导致感觉与意识分离,产生幻觉,麻痹人的神经。多在歌舞厅发现。
摇头丸(迷魂药):有致幻作用,导致意志丧失、任人摆布,行为失控冲动,听曲即跳,甚至摇断脖子。
四、提问:毒品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1.成瘾性。是指吸毒会产生精神依赖性及躯体依赖性,断药后就会产生戒断的症状。兴奋结束,开始“万箭穿心”。
2.管制性。因此,我们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碰它们。一朝沾上,终生痛苦。等到你想摆脱它们时,已经来不及了。多媒体——这一组照片拍的是同一位妇女在吸毒前后的对照图,原来脸色红润健康,吸毒后逐渐变黄消瘦,最后骨瘦如柴,像一个活着的僵尸,令人恐惧。
讨论:
1.她的变化是什么造成的?(吸毒)2.你知道吸毒者都有哪些病态症状?
学生回答(可以相互讨论):面色灰黄、形体消瘦、皮肤溃烂、怕冷厌食、神情呆滞、涕泪交加、哈欠频繁、思睡乏力、衣冠不整、生活邋遢、声音哑颤、焦虑不安等。毒品使吸毒者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生不如死。
五、讨论:
1.吸毒对个人有哪些危害?(摧残人的身体、丧失人的尊严、导致自残死亡、毁灭自己前途。)展示系列图片资料。2.吸毒对家庭有哪些危害?(摧残成员精神、造成倾家荡产、导致家破人亡、祸害家庭后代。)展示系列图片资料。
3.吸毒对社会有哪些危害?(威胁他人生命、败坏社会风气、引起各种犯罪、造成经济损失。)展示系列图片资料。
禁毒知识归纳:毒品摧残人的身体,毒品破坏家庭生活,毒品危害人类社会活动:“一试身手”知识竞赛,大烟、阿片—鸦片;白面、白粉--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迷魂药--摇头丸;氯胺酮---K粉;毒品之王--海洛因;世界无烟日--5月31日(第21个);世界禁毒日--6月26日(第22个);世界艾滋病日--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标志--红丝带。
六、讨论:
1.吸毒是个人的私事,不违法的,对吗?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不对,吸毒是违法行为。2007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吸食、注射毒品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第三十三条规定:“对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拒绝接受戒毒的,第三十八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2.哪些行为构成了涉毒犯罪?
小结:1997年新《刑法》具体规定了有关毒品犯罪的12种罪名。对涉毒行为将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毒品罪--走私鸦片不满50克、海洛因或者冰毒不满10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构成犯罪;贩卖毒品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如有贩卖毒品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运输毒品罪--非法运输、携带、邮寄或交付托运毒品的行为构成犯罪。此外还有: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等。(逐一讲解,联系学生)
七、活动:“法律小博士”案例分析案例介绍:
21岁的陆小姐有一晚约5位朋友到家。酒足饭饱之后,小年青们跳起了迪斯科,一阵狂舞后有人从背包中取出“摇头丸”来助兴,几个人争先恐后地吃了下去。因吵闹声,居民叫来了警察,由此这起吸食毒品案件被发现。案发后,吃“摇头丸”的人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被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而没有吃“摇头丸”的卞小姐却被判了刑。
请分析:
1.陆小姐没有吃“摇头丸”为什么也犯罪?
2.陆小姐犯了什么罪?(陆小姐为他人吸毒提供了活动场所,根据《刑法》第354条的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陆小姐犯了容留他人吸毒罪。)
八、讨论:青少年为什么要远离毒品?
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任何人的生命都只拥有一次。
2.我们青少年有着美好的前途,人生美好的前途要靠自己去努力创造。沾染毒品,就是毁灭人生。
3.我们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少年雄则国雄。4.吸毒是违法行为,涉毒是犯罪行为。
九、讨论:青少年怎样远离毒品?
1.我们一定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崇尚科学、反对愚昧;遵纪守法、珍爱生命。
2.我们一定要从小远离毒品、抵制毒品,好好学习,强身健体,成为有用人才,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不吸烟、不吸毒;不听信毒品能带来快乐、能减肥;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不进营业性歌舞厅、不被他人欺骗上当;不参与一切涉毒违法、犯罪的活动。
十、小品表演:
最后我们来看一段快板:说毒品来道毒品,毒品真是害人精;一朝被它沾染上,好比毒蛇缠在身;毒瘾发作苦难言,丑态看出难自尊;为买毒品毁家财,换来白粉毒自身;道德法律全不顾,毫无人家羞耻心;只要能够过把瘾,当猪当狗也甘心;毒品又是吸血鬼,吸干鲜血百病生;骨瘦如柴无人要,死亡逼近细无声;劝君远离毒魔鬼,宝贵生命要自珍;莫把前程当儿戏,人生难得几回春;罂花美丽别欣尝,对毒莫存好奇心;人生道路多坎坷,一朝失足千古恨;禁毒忠言要牢记,诚告南来北往人。
十一、活动(庄严宣誓):同学们,请大家起立。我们举起右手,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我们承诺:为了祖国,我们要珍爱生命,遵守法律,远离毒品。
十二、课堂小结
毒品预防教育教案(第四课时)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二、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三、介绍毒品的危害。1.毒品毁人毁健康。A、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D、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
C、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四、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五、材料分析。
材料1: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分析讨论:
② 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要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六、总结。
维护健康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要么因为不知道,要么因为好奇,要么因为叛逆的心理,要么因为结交了不良朋友等,很容易沾染毒品,染上吸毒恶习。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
这节课本着初步使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知道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尤其是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做到自觉远离毒品,学会保护自己的思路设计,重点是让学生知道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危害,能够远离毒品。本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美术、思想品德、社会、音乐等学科有效整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身心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等能力。但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好奇心特别强,好学善模仿,独立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对学校的教育容易接受,但也容易受不良思想的影响,他们的行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可塑性较大。而我们所在的地区,外来人口多,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学生接触的人员复杂,学生中也存在吸烟、喝酒的现象,因此让学生及时的了解毒品的危害,克服好奇、好玩、试一下无所谓的想法,强调“千万别试”,“一失足成千古恨”,则显得更为重要。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以课堂教学为主,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创设情景,并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研讨,活动,知道毒品危害,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树立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的健康意识。
4、技术准备
①学习环境、需要的物质条件: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②搜集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制作成“远离毒品,维护健康”的网站。
③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痛恨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
2、愿意远离毒品,过健康生活。
(三)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上,首先视频导入,认识毒品;然后通过媒体、案例等,感知毒品危害,痛恨毒品;进而认识到烟酒伤身,拒绝“吸饮”;最后在行动上远离毒品,过健康生活,这样使教学活动逐步深化。在教学方法上, 运用网络、媒体、资料、图片、实例,通过观看、探究、研讨等,突出教学重点,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教学准备建议:
(一)教师需做的准备:
1、掌握毒品危害的相关知识;搜集毒品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伤害的典型事例;整理资料制作“远离毒品,维护健康”的网站。
2、调查学生对毒品危害的认识程度。
3、制作课件。
(二)学生需做的准备
设计制作“远离毒品维护健康”宣传画。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认识毒品。
1、同学们,还记得这学期五年级社会课第一课是什么内容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虎门销烟电影片段,同学们一定很想看。(播放多媒体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同学们,看了这个场面,你想到了些什么? 林则徐虎门销烟过去了169年,在当今社会,有没有类似于鸦片并使人成瘾、危害生命的毒品呢?
2、播放课件,认识毒品种类,倾听医生忠告。
请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知识,通过图片辨别毒品,说出名称,听了医生的忠告你有什么想法?
3、教师:这些毒品产生于看似美丽的花朵,而且有时他们还会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外包装,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那么,到底毒品有哪些危害,人们又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清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维护健康。
(视频、图片等给学生带来多种感官的刺激,引导学生明白毒品有危害,一定要远离)
(二)感知危害,痛恨毒品。
1、给学生充分阅读时间,学生通过在计算机上浏览“远离毒品,维护健康”网站中关于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3、教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毒品摧残人的身体,毒品破坏家庭生活,毒品危害人类社会。我国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比重较大。
4、探究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并提出问题:
你们觉得青少年在什么心理下走上吸毒的道路的?请你和小组的同学探讨一下?
无知好奇;上当受骗;盲目追求享乐与来自同伴的不良影响;生活事业受挫;逃避现实;逆反心理等等。
5、你知道下面问题的答案吗,请你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1)吸一两次会上瘾吗? 2)吸毒可以治病吗?
3)瘾发作时吸毒者有哪些表现?成功戒毒者有多少? 4)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会吸毒吗?
5)如果有人对肥胖的你说“吸毒可以减肥”,你会尝试吗?
6、小结:同学们做法是正确的。对于毒品一定要拒绝。
(通过网络,媒体,探究,讨论,情景创设等,使学生知道毒品危害个人、家庭、社会,青少年要远离毒品!)(三)烟酒伤身,拒绝“吸饮”
1、我们刚才认识了毒品的危害,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杀手:比如烟和酒。我们来听听《两支香烟的对话》,教师播放媒体课件。
2、听了他们的对话,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拒吸第一支烟)
3、酗酒对我们我们青少年的身体又有怎样的伤害呢?请同学告诉大家。
4、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画了不少宣传画,可以给大家展示一下。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设计意图。
看了同学们的画,我知道大家都会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其中也包括不要吸烟,饮酒。
5、做不吸烟不酗酒的新一代签名活动。
(认识吸烟、酗酒的危害,在活动中强化远离)(四)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1、同学们刚才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么办?课件创设情景,学生讨论。
2、同学们,生命是宝贵的,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定要拒绝诱惑,远离毒品,过健康的生活。
3、请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写在宣传画上。
4、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学生跟唱。
5、最后,同学们还要记住两个日子: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26日,国际禁毒日。
(通过讨论、制作宣传画、歌唱,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强化意识,付诸行动。)
四、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树立了以下两个意识:
第一:憎恨毒品、远离毒品的意识;
第二:自我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在学校、家庭、社会中掀起禁毒高潮,全员参与到禁毒活动中来,自觉远离毒品,自觉维护健康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2、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
(1)通过课后的小调查问卷获得这个信息。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是否喜欢这种学习方式?(2)知识问答。
学生通过课中学习应能清醒的认识到毒品的危害,认为应该远离毒品,拒绝毒品,并宣传给其他人。
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理由大致有:网站内容丰富,使我增长了很多知识,也更清醒的认识了毒品;锻炼了我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生动,教师语言有感染力,我很有兴趣学习;和同学之间可以交流等。
第二课时 认识毒品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2、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毒品的品种很多,一般我们知道的有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①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②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4、分析材料。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他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 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材料2 有一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为什么要自杀呢?(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材料3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5、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6、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第三课
认识毒品
预防教育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采用一些有效方法预防和抵制毒品侵害。
3、培养团队精神,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毒品预防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专门制定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单纯,天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敢于实践。然而他们涉世不深,又由于受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使他们辨别是非能力、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不强,易于偏执自信、好冲动、爱冒险,最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侵蚀,对毒品的无知、好奇,是许多青少年走上吸毒道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防患于未然,预防和禁毒,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让毒品远离青少年的有效途径之一。
毒品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他们正处于青春期,要么因为不知道,要么因为好奇,要么因为叛逆的心理,要么因为结交了不良朋友等,很容易沾染毒品,染上吸毒恶习。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
三、教材分析:
印刷材料《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分发给每位学生。其内容包括毒品的有关常识,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侵害的有效方法,《刑法》、《禁毒法》的有关规定,以及涉毒的大案、要案的案例分析。
四、学生分析:
中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学生更愿意亲身去感悟,去获取知识,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却喜欢活动,渴望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去体验。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五、设计理念:
观看多媒体播放有关毒品的画面,及“毒瘾”患者痛不欲生情景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扮演“医生”,来帮助吸毒者戒毒,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都活动起来,在了解到毒品的难以戒除这一特性后,知道这个“医生”不好当,从而转向我们的主题——预防为主。同学们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 了解毒品及其危害,告诫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来完成教学目标。
一、视频导入,了解毒品。
1、警方资料,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大麻、K 粉等;
2、一些吸毒者自伤、自残、自杀的图片
3、播放片段,有关吸毒者因筹集毒资而走上贪污公款,或盗窃、抢劫、贩毒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问题一:什么是毒品?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介绍
根据《刑法》第357条的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包含了很多种,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出示资料,让学生了解 [资料] A:麻醉药品
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福呵定类(2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计7类129种。B:精神药物
(1)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
(2)中枢兴奋剂,如苯丙胺、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1)MA)。
(3)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北美仙人球碱、苯环利啶(PCP)、三唑仑。问题二:毒品危害大吗?到底有多可怕? 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在教师的引导下,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在多媒体中输入并显示:吸毒的危害 A对身体的危害:自伤、自残、自杀、摧残人生,加速死亡 B对家庭的危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毁灭家庭 C对社会的危害:败坏社会风气、扰乱社会治安、诱发刑事犯罪
学生们看到有自己讨论的结果显示在屏幕上,个个都有成就感,此时出示详细毒品危害的阅读材料,以巩固新知识。毒品的危害(略)
二、课后拓展
课后,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资料或案例;采访相关人士,如参与禁毒工作的警察、医生或毒瘾患者家属,加深印象,并把感想写出来。
第四部分
预防毒品
一、复习以上知识,导入新教学
师: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的角色是什么? 生:医生!
师:对啊,我们是医生,有那么多的吸毒患者,我们要怎么做呢? 生:帮助他们戒毒,给他们治疗!
师:好,同学们真有爱心!那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些患者该怎么治,这个病好不好治。
二、播放吸毒者戒毒,及毒瘾发作画面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啊?先思考,再讨论一下。同学们都认真地思考,积极讨论,都表示戒毒很难,得出了一些结论,但都不是很有效的方法。
师:戒毒真的很难,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地研究着。那我们是不是就没什么可做的了呢?
生:不是啊,我们小时候都会打许多预防针,预防那些难以治疗的疾病,毒品我们也可以预防啊!
师:这位同学真聪明!对呀,虽然毒瘾难戒,但我们是可以做好预防的。怎么预防呢?也是打预防针吗?这可是科学家做的事情。我们只能想办法,让没有吸毒的人不要去吸毒。那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毒品那么可怕,还是会有人去碰它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并举手回答)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原因:
A:好奇心驱使,逐渐发展成瘾。B:思想空虚,寻找刺激。
C:不相信吸毒者上瘾戒不掉,结果不能自拔。D:因不知情被欺骗,引诱吸毒。E:亲友间的相互影响。
F:精神苦闷,情绪低落,以吸毒麻醉自己,解脱苦恼。G:因治疗某种疾病,长期服用某种依赖性的药而成瘾。
三、教师根据这些原因,举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有效预防毒品侵害。多媒体播放:
画面一:某学生因考试不佳,被家长骂后,心情不好,情绪非常低落,这时坏人诱其吸毒。
画面
二、某同学对毒品感到十分好奇,产生想试一试的念头。
师:这两位同学这次就可能会第一次吸毒,怎么办啊,同学们,赶快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课堂上,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出点子,去帮助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良好品质。)
师:同学们真棒!老师没想到有这么多的好办法。那请同学们又想一想,要是有一天我们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会去上这个当吗?
师:同学们讲的太好了!相信我们的同学遇到这种事情,是不会出问题的。老师也有一些防毒的方法,现在,希望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多媒体显示):
中小学生防毒的方法:
中小学生要做到预防毒品,应该构筑三条防线,并学会向毒品说不。所谓三道防线,一道是心理防线,一道是行为防线,一道是思想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心理防线。构筑心理防线,特别要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正确把握好奇心的问题。中小学生好奇心强,这是大家的天性,而且好奇心确实能引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去发现,去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好奇心是非常可贵的。很多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科学创造发明,无不与青少年时期的强烈的好奇心有关,所以好奇心应该说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可贵的心理品质。但要明辨是非,把握好奇心,对毒品一定要态度鲜明,千万不要心存侥幸,以好奇心为由去尝试,千万要抑制不良诱惑,不要吸食第一口。
二是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生在生活中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点挫折也没有的。比如说父母离异、家人失和、自己考试失利、升学受阻、人际冲突等。遇到这类问题,可以试着听听音乐,或看场电影,或参加体育活动等,转移注意力,调节情绪,排解烦恼,绝不能用毒品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请相信: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战胜困难和挫折将成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在心理防线方面,还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现在有些中小学生喜欢赶时髦、炫耀自己、张扬自己、装酷。这种心理往往也容易导致沾染吸毒恶习,容易让坏人钻了空子,给你提供毒品。还比如有人愿意寻求刺激,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很容易受到蒙骗。
第二道防线是行为防线,这就是说要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怎么做?
第一条,就是从不吸烟、不饮酒做起。咱们的小学生守则、中学生守则,以及我们的日常行为规范,都明文规定中小学生要不吸烟、不饮酒。中小学生不吸烟、不饮酒,这是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染上了吸烟、饮酒的不良的生活习惯,就容易沾染毒品。做健康成长的好少年,做不吸烟的好少年。我看社会上有好多这样的标语。
第二条,就是中小学生要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这里面包括歌厅、舞厅、迪厅、游戏厅、酒吧这些地方。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涉足这些场所,很容易沾染毒品。因为这些场所都是毒品犯罪的多发地,特别是当前的一些新型毒品,如摇头丸,在一些舞厅、迪厅里,青年人常常吃摇头丸。摇头丸形状各异,有的是丸状的,有的是片状的;颜色各异,五颜六色。贩毒者往往就拿这个来吸引去舞厅的青少年,咱们的中学生到那里面去,就容易沾染毒品。吃了这种毒品,兴奋不已,不能控制,对于身体危害很大。
第三条,就是慎重交友。这个非常重要,交朋友一定要谨慎。那么在交友的过程中,特别是交那些自己不太了解,不太熟悉的朋友的过程中要慎重。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社会上一些人交友,如果良莠不分的话,往往就容易受骗上当。讲哥儿们义气,这样一来,就容易沾染上毒品。
第三道防线就是要树立牢固的思想防线。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小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管是心理防线也好、行为防线也好,最根本的还是这个思想防线。中小学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信念,有自己的追求,这是很正常的。大家应该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回报社会,同是也回报自己的家庭、父母。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小学生常讲的,作为中学生也要争取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把精力用在锻炼身体上,塑造自己健康的人格上,用在这些方面,一旦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能有一个正确的对待方式。
以上我们说了中小学生防毒的三道防线,下面我们再来说说中小学生怎样对毒品说不呢? 要让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敢于向毒品说不,既要有拒毒、防毒的思想意识,也要有具体的方式方法。
第一条,我觉得就是不要滥用药物。所谓滥用药物,就是长期地、超量地使用能成瘾的违禁药品。
第二条,就是我们的中小学生要参加各项禁毒工作,一方面要参加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听一些禁毒讲座,看一些禁毒方面的影视片;第二方面还要参加无毒社区的活动,我国提出要建立无毒社区,提出“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口号,无毒社区是是社区人民自己的事情,也包括我们的中小学生,所以作为中小学生积极参与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意义的,能够使自己多一些防范意识,还尽到了一份社会责任;我们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参加禁毒志愿者活动。现在全国许多大城市,都组织了禁毒志愿者活动,其中也包括了我们中学生、大学生。广泛地参加禁毒宣传,这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禁毒工作人人有责,人人都要为社会禁毒作贡献。
四、指导学生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第五课时 远离毒品
一、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二、教学过程:
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转移话题。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5.介绍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6.为什么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7.总结。
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安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我们从小要有防范毒品的意识,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塑造美好人生!
第六课时 拒绝毒品 关爱生命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二、教学过程:
1、出示题目。(远离毒品 关爱生命)2、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鸦片、吗啡、海洛因、冰毒、摇头丸、可卡因、止咳水、大麻等。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介绍毒品的危害。
(1)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①.毒品毁人毁健康。
A、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B、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C、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D、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②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A、丧失工作能力。B、倾家荡产。
C、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③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④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4、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些吸毒者的故事。
5、我们已经知道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吧!
6、了解防毒的方法。
(1)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时,你会怎样做?(2)防毒有五种措施:
一是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转移话题;四是秘密报案(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7、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应该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七课时 拒毒防毒 珍惜生命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提高拒毒防毒的意识,从而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培养学生扫除毒品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班会课的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些同学可能不以为然,认为与我无关。然而,近几年来,毒品已经进入我们小学生中间,并且趁上升趋势。为了更好增强防御能力,我们就要了解毒品以及毒品的危害。
2、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3、你们知道毒品都有哪些危害吗?(1)毒品毁人毁健康。
①毒品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②毒品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③毒品能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④毒品能传染性病和爱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①毒品能令人丧失工作能力。
②毒品能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4、总结。
了解毒品,认识毒品对人的危害是我们远离毒品迈出的第一步,同学们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生命,像爱护生命一样捍卫祖国的未来。第八课时 拒毒防毒 珍惜生命
教学内容:当前禁毒形势、认识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的故事,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远离 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一、播放“缉毒英雄”视频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禁毒形势。
师:刚才同学们观看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介绍了什么?你你了解到什么?
二、出示题目:《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国际禁毒日”是哪一天吗?(6月26日)
三、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 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回答)(课间出示)
1、什么是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种类:(在出示每一种毒品名称课件的同时,给学生介绍其特性)讲解:(让学生看幻灯片)毒品的品种很多(1)鸦片:罂粟花一罂栗果一鸦片(俗称“大烟”),是从罂粟未成熟的罂粟果中流出的浆汁,风干后成深棕色的膏状物,在解放前有的称鸦片为“福寿膏”。鸦片极易使人染上毒瘾,对人体产生严重危害。
(2)吗啡:是由鸦片制成的,其麻醉药力是鸦片的10—20倍,能对大脑皮层起抑制作用导致毒瘾。
(3)海洛因:俗称“白粉”,是在吗啡中加入化学品制成。海洛因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吗啡强4—5倍。长期吸食、注射海洛因,将导致多种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4)冰毒: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学名是甲基苯丙胺。有极强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毒性剧烈。能使人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严重损害人体功能。(5)摇头丸:属于苯丙胺兴奋剂,是由冰毒和其它化学物质组成,服食后会出现摇头晃脑的重复动作,处于幻觉、妄想状态,导致精神分裂、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
(6)大麻:源于大麻科属植物,主要含有四氢大麻酚,俗称“迷幻烟”。吸食大麻会使人脑功能失调,记忆力受损,心跳过速,免疫力降低。
(7)其它常见的有:麻古、可卡因、杜冷丁、氯胺酮(K粉)、三唑化、咖啡因、安钠咖等
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教师:看了这些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学生发言)
总结:罂粟花漂亮吗?可是,有谁会想到这么漂亮的花朵会变成吃人的毒品。-----外表的美丽,并不代表内心的善良,我们要让自己的外表和内心一样美丽。
四、介绍毒品的危害(3组课件)
1、教师: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我们来观看一些图片来进一步了解吸食毒品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2、学生发言,小组讨论并总结:
(1)毒品会摧毁健康,它能摧毁人的消化功能、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还会患上传染性病及“爱滋病”。
(2)毒品令吸毒者丧失工作能力,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进而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是一种可耻的违法行为,也是一种自杀行为。吸毒者大多是面色蜡黄,身体消瘦,嘴唇焦黑,神色漠然。而当毒瘾发作时的狼狈相,更让人目不忍睹。吸毒者的堕落和自毁是说不尽的,它不仅害己,而且害自己的家庭,害自己的国家。
五、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 案例
王老师亲自经历的真实故事。如果这个孩子活着和王老师的孩子同龄28岁了。徐光一个家境富裕的聪明男孩,从小学入学在王老师的班里,心肠热,爱帮助人。也爱管闲事。中学就读私立中学,中考考入司法警官学校,后因抢劫被学校开除。然后出国去了澳大利亚,从此染上了吸毒。从澳大利亚回国后,想去新加坡,他的爸爸没有让他去,二让他们帮助打理家里的公司。因为他吸毒经常接触不良行为的人员。后来严重被家人送去北京戒毒所开始了漫长的戒毒生活,因为他受不了戒毒的折磨,让朋友偷偷地带进毒品继续吸毒。在一次吸毒中因过量导致死亡。当我听说了这件事后,我为徐光的死感到了惋惜。当年他考上司法警官学校告诉我的那张脸孔仿佛就在眼前。后来我就他的实例,写了一篇德育教育案例,被发表在《智慧的爱》一书中,以引起做为一名启蒙老师应如何教育自己的学生警示大家。
五、如何预防“毒品”?
教师:当有人向你提供毒品的时候,你该怎么做?(学生发言)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老师为你们的发言进行了总结,概括出一下五个方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情况找借口委婉拒绝。(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秘密拨打110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师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当我们发现毒贩、吸毒者后,首先要保护自己。不要打草惊蛇,要迅速远离毒贩、吸毒者。在到达安全地带后,可以通过老师、家长,也可以自己直接向公安部门和禁毒机构举报。
六、教师总结:
第九课、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活动目的:加强禁毒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禁毒观念。
过程:
一、导入(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已逐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还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家长、教师和社会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只有自己长本事,才能有效防范来自社会生活中的侵权侵害。所以,在加强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保护的同时,未成年人尤其是未成年中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主要内容
(一)你知道吗?
一、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内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三、毒品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毒品的危害可以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1、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2、毒品问题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破坏正常的社会和经济秩序;
3、毒品问题渗透和腐蚀政权机构,加强腐败现象;
4、毒品问题给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了解毒品
(播放图片,介绍几种较常见毒品)
1.鸦片
鸦片,又称阿片,包括生鸦片和精制鸦片。将未成熟的罂粟果割出一道道的刀口,果中浆汁渗出,并凝结成为一种棕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物,这就是生鸦片。精制鸦片亦称“禅杜”,即经过加工便于吸食的鸦片。另外还有鸦片渣、鸦片叶、鸦片酊、鸦片粉都是鸦片加工产品,均可供吸食之用。长期吸食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引起体质严重衰弱及精神颓废,寿命也会缩短,过量吸食可引起急性中毒,可因呼吸抑制而死亡。
2.海洛因
海洛因(Herion)通常是指二乙酰吗啡,它是由吗啡和醋酸酐反应而制成的。海洛因被称为世界毒品之王,是我国目前监控、查禁的最重要的毒品之一。海洛因品种较多,其中较为流行的有西南亚海洛因、中东海洛因、东南亚海洛因。所谓“3号海洛因”、“4号海洛因”即为东南亚海洛因中的两种。对海洛因的分号,联合国和我国均无特别的规定,而是香港、东南亚地区的一种习惯分法。3号海洛因的纯度一般为30-50%;4号海洛因的纯度为80%。吸食海洛因极易成瘾,且难戒断,长期吸食者,瞳孔缩小,说话含糊不清,畏光,身上发痒,身体迅速消瘦,容易引起病毒性肝炎、肺气肿和肺气塞,用量过度会引起昏迷、呼吸抑制而死亡。
3.吗啡
吗啡(Morphine)是鸦片中的主要生物碱,在医学上,吗啡为麻醉性镇痛药,但久用可产生严重的依赖性,一旦失去供给,将会产生流汗、颤抖、发热、血压升高、肌肉疼痛和痉挛等明显的症状。长期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吸食吗啡,会导致呼吸停止而死亡。
4.大麻
大麻产自地球上的温暖地区或热带地区,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法律所禁止的大麻的叶子、苞片和花朵中含有一种叫做四氢大麻酚的化合物。含这种四氢大麻酚的大麻主要产在印度、摩洛哥等地。今天世界上多数毒品大麻是在墨西哥和哥伦比亚种植的。长期吸食大麻可引起精神及身体变化,如情绪烦燥,判断力和记忆力减退,工作能力下降,妄想、幻觉,对光反应迟纯、言语不清和痴呆,免疫力与抵抗力下降,对时间、距离判断失真、控制平衡能力下降等等,对驾车和复杂技术操作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5.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最强的天然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是从古柯属植物古柯灌木的叶中撮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此类毒品主要有古柯叶、古柯膏、可卡因等品种。可卡因是具有高度精神依赖性的药物,可造成吸服者精神变异,焦虑、抑郁或偏执狂,身体危害表现为眼睛反应特别迟纯,耳聋、口腔、鼻腔溃疡,丧失食欲并导致营养不良,大剂量使用会造成严重全合并症甚至死亡。
6.冰毒
冰毒即甲基苯丙胺,又名甲基安非他明、去氧麻黄碱,是一种无味或微有苦味的透明结晶体,形似冰,故俗称“冰毒”。该毒品主要流行于日本、韩国、台湾、菲律宾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由于该毒品可一次成瘾,其商品各称为SPEED(快速丸)。“冰毒”可造成精神偏执,行为举止咄咄逼人,并引发反社会及性暴力倾向,还可引起吸服者、幻觉、情绪低落,同时严重损害内脏器官和脑组织,严重时导致肾机能衰竭及精神失常,甚至造成死亡。
(三)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身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四)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身体依赖性
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强烈的依赖性。
身体依赖性:毒品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体能产生适应性改变,形成在药物作用下的新的平衡状态。一旦停掉药物,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为戒断反应,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用药者为了避免戒断反应,就必须定时用药,并且不断加大剂量,使吸毒者终日离不开毒品。
第十课、毒品预防安全教育
活动主题
了解毒品及其危害 活动目标
通过学习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美好人生。活动准备
有关禁毒知识的视频和资料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场:
1、课件出示鸦片、海洛因、摇头丸、大麻的图片提问:你认识图片上的东西吗?你知道它们的危害吗?
2、(为了进一步了解毒品,今天我们开展一次班队教育课)揭示本节班队主题:了解毒品,珍视生命。
二、观看视频《禁毒知识讲座》,了解毒品的危害。
1、学生观看视频结合主讲人王莉的讲解重点了解(1)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k粉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主要特点成瘾性、受管制性(种毒、吸毒、犯毒就是违法)
(2)毒品的种类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摇头丸、可卡因、大麻。
(3)吸毒的危害(全人类的公敌,是破坏社会安定和谐的乱源)
摧残身体,缩短寿命(案例武冈市6名吸毒者,引起神经错乱跳楼,死亡4人,重伤2人。)
﹒摧残精神,造成道德沦丧(案例双清区匡某向岳父、岳母索要毒资,被拒绝后当场将岳父、岳母杀死后自杀身亡。其妻子借毒消愁染上毒品,也引发疾病不久身亡。)
﹒破坏家庭,祸害子女
﹒消耗钱财,危害社会(某市一年消耗的毒资达3亿元在右,相当于一个小县一年的财政收入同,用这笔巨资至少可以修150所小学或300所乡镇卫生院。不少吸毒者消耗完家产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4)主讲人罗伟成介绍“怎样防毒、拒毒”
“牢记什么是毒品”“牢记毒品的危害”“牢记吸毒成瘾很难戒断”“牢记吸毒违法,种毒、犯毒、制毒犯罪”
1、全体公民尤其是青少年要预防和克服导致吸毒的心理: ·不要好奇
·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吸毒一两次不会上瘾
·不要有虚弱心理,认为吸毒是洋气,时髦,有风度
·不要有愚昧心理,认为吸毒可以减除病痛。
·交友要慎重,不与品行不正,言行不良的人接触。
各部门、各单位、各级、各学校、各家庭都要大力宣传,抵制毒品。
提出希望,共建和平。
2、征对《禁毒知识讲座》的内容,谈谈你感兴趣的方面或自己的看法。(1)交流重点:毒品的危害是什么?作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拒毒和防毒?
(2)教师小结:是呀!毒品毁害我们一身,作为青少年,祖国的接班人,我们应该远离毒品,珍视生命。让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做一个守法,健康的好公民。
三、活动:“设计禁毒标语,号召人人参与”
1、学生自主设计禁毒标语,教师参与设计。(可以添加图片)
2、上台展示,说说设计的想法。
关键词:物质相关性障碍,健康知识, 态度, 实践,危险因素,学生
2002年12月国家禁毒委员会中央综合办、教育部、团中央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 要求从200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按平均每学年2课时安排教学内容, 把毒品预防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中[1]。2008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要求不同年龄的学生要掌握一定健康知识和技能, 学校教育质量也将据此情况进行考评。新纲要在初中阶段增加了预防毒品知识。根据国家禁毒委统计, 2005年全国共有吸毒人员78.5万名, 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0%[2]。师范专业大学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 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作为职前中小学教师, 应具备系统的预防毒品的知识和技能, 这是做好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上好禁毒知识课的前提。为此笔者于2008年10月对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650名在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大二650名学生, 其中男生78名, 女生572名。收回有效问卷638份, 有效率为98.15%。
1.2 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法, 调查在课堂上限时进行, 使用自行设计的大学生毒品知识问卷调查表。
2 结果
2.1 对待毒品知识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 愿意主动了解毒品相关知识的占65.24%, 有221人 (34.76%) 拒绝了解毒品方面知识, 拒绝的原因见表1。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认为不了解毒品就能远离它的学生占36.20%, 即对毒品知识了解越少反而对自己更安全, 知道的多反而会提醒自己引起强烈的好奇心, 应引起注意。
2.2 大学生毒品知识知晓率 见表2。
有半数的人对于毒品的认识停留在毒品是有毒的物品或毒药, 几乎所有人都不清楚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也属于毒品。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毒品给人体造成的危害、毒品使人成瘾的机理不清楚, 对毒品的成瘾性认识不足。有半数的人对新型毒品种类无知, 8.32%的人认为摇头丸、冰毒等不是毒品, 吸食了不会上瘾, 不会对自己造成危害。有36.52%只知道吸毒方式有注射或躺着吸鸦片烟, 不知道也可通过口服或溶于饮料、啤酒中服用。更让人震惊的是, 有7.93%的人对毒品抱有好奇心和冒险心, 对毒品的依赖性估计不足, 过分自信, 认为沾染毒品不可怕, 凭借自己的意志可以控制不上瘾, 自制力强就能轻易戒掉, 有机会想尝试毒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2.3 环境危险因素 见表3。
学生周围即邻居、同学、父母的同事有吸毒者, 在与其密切交往中极有可能受到影响和引诱, 因为交友不慎是绝大多数吸毒人员初吸和复吸的主要原因。曾经尝试过毒品, 是指使用过冰毒、摇头丸、大麻、鸦片、可卡因、K粉等其中的1种物质。调查中发现, 在尝试过毒品的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 (75.28%) 明显高于女生 (24.72%) , 城镇 (65.84%) 明显高于农村 ( 34.16%) , 尝试过毒品的男生且都有几年以上的吸烟史。对于没看见过任何一种毒品的学生, 对毒品没有感性认识, 缺乏对毒品的辨别能力, 更容易被人欺骗吸食毒品。
3 讨论
3.1 大学生沾染毒品的潜在因素
大学生处在青春期与成年期初期阶段, 心理和生理都处在迅速变化之中, 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冲击, 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冲突和矛盾。遇到挫折时, 如果有人介绍一些能使自己解脱的东西, 就很难抗拒, 对其中的危险认识不足就容易陷入毒品的麻醉中。最近几年, 由于吸毒方式娱乐化的出现, 即摇头丸等进入歌厅, 有些人认为这是一种娱乐和时髦, 而不是一种违法和见不得人的行为。如果没有一定的毒品方面知识、防范意识差、经常留恋于歌舞厅或酒吧, 由于好奇而尝试或因无知而被诱惑沾染毒品。
3.2 大学生获取毒品知识的必要性
在毒品流行的初期, 人们的无知好奇是染毒的最主要原因, 社会和文化环境负面影响已成为今天青少年滥用毒品的重要因素[3]。由于新型毒品迅速扩大的消费市场和滥用具有显著的场所和群体性等诸多的新特点, 使得包括大、中学生在内的广大青少年对其认识不清, 更由于此类毒品身体依赖性较低, 社会上流传有“无成瘾性”之说, 故带有很大的欺骗性, 加之滥用的种类和来源愈来愈多, 给预防和管制带来很大困难[4]。
3.3 建议及对策
现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很重视毒品预防教育, 我国也对中小学生加强了禁毒教育[1], 但由于力度不够或有的学校没有开课, 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掌握的毒品预防知识和技能很少, 大学生毒品知识相对匮乏。目前, 在高校开设的禁毒教育课程很少, 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禁毒教育薄弱。本调查中, 有66.31%的大学生认为在高校开设正规的禁毒教育课程选修课或讲座很有必要, 表示愿意选课, 表明大学生渴求获取毒品预防知识。
大学生获取毒品预防知识也应该像中小学一样通过学校教育的主渠道, 以开课的形式进行。如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选修课并在课程中安排系统的禁毒教育内容;在校内举办禁毒教育内容的专题讲座;利用校园网站搭建起预防毒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平台;学校应配合每年的“6·26”世界禁毒日举办禁毒图片展览, 学生会和团委可组织有关毒品知识的竞赛活动;将同伴教育方法运用于我国大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是可行, 也是有效的[5]。
在大学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 可使大学生系统了解毒品的危害、预防毒品的知识、禁毒政策与法律和法规, 增强自我戒备毒品侵害的保护意识, 确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 掌握拒绝毒品的方法和技能, 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会识别毒品, 防止自己被欺骗吸食。作为师范专业的大学生, 除要做到从我做起, 拒绝毒品外, 同时更有责任和义务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告诉那些缺乏条件获取到这些知识的人群。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当像获取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储备系统的毒品预防知识, 走向教师岗位后才能胜任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宣传工作。全国的初等教育学院和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院校是为我国基础教育培养教师的摇篮, 应重视和加强在校师范生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提高职前教师的综合素质, 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在大学生中开展禁毒教育的双重作用.毒品、艾滋病公共卫生论文集, 2005:86-91.
[2]龚洁, 曾晶, 李芳, 等.吸毒社会规范及吸毒倾向对青少年药物滥用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1) :4-5.
[3]谢潞, 刘志民.我国药物滥用问题现状及应对策略.毒品、艾滋病公共卫生论文集, 2005:94.
[4]杨凤瑞, 刘晓航.全民禁毒教育读本.2005:62-65.
【毒品安全教育】推荐阅读:
毒品预防教育广播稿06-09
毒品预防教育知识点11-05
毒品教育工作责任书11-13
物理学科渗透毒品教育教案11-26
毒品预防教育知识测试题答案06-05
小学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工作总结07-02
2024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方案11-24
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实施方案10-19
创建“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汇报材料12-10
预防毒品讲话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