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精选8篇)
推动基层建设为晋升五星打牢基础
按照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紧紧围绕石油大厦经营管理、接待服务工作和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活动,就如何“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基层建设,为晋升五星打牢基础”为主题,于4月9日带领有关科室深入基层召开了基层党支部书记和部分基层站队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在座谈调研中,大家畅所欲言,围绕石油大厦在晋升五星酒店过程中,如何围绕科学发展观,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这个主题,查找目前存在的差距和问题,针对这些差距和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整改、努力推进。综合各方面工作和调研的情况,归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围绕科学发展观,石油大厦在晋升五星酒店过程中,在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的具体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部分基层站队对科学发展观,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认识不到位。对为什么要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的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有的站队认为自己单位小、人员少,按基层站队考核检查有一定难度。有的站队把基层建设当成负担,认为基层建设工作和管理工作关系不大,有应付对付思想,工作不积极、不主动。
2.有些基层站队在晋升五星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工作中,不知如何开展,摸不到头绪,无从入手。对基层建设工作有 1 畏难情绪。
3.一些基层站队的基础工作还很薄弱。达不到“六好战队”和“五型班组”的标准。有的站队工作做了,但没有记录,工作不实、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在晋升五星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中如何解决,以此来推动基层建设上水平、管理工作上台阶,使石油大厦早日跨入五星级酒店的行列,经过调研我认为应从一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认清基层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基层站队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一个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的重要基石,也是晋升五星的最基本单位。因此基层站队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就是基层建设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加强基层建设是中油集团公司提出的工作要求。2005年中油集团公司就下发了《基层建设纲要》明确了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标准,成为指导基层建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油田公司相继下发了《基层建设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考察细则。为基层如何开展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奠定了基础和明确了工作方向。
首先要对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的重大意义、目的,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宣传,通过大厦自办报纸、内部网络、召开会议大张旗鼓宣传。要让全体员工清楚创建“六号站队”和打造“五型 班组”是建设科技安全和谐大油田的需要,是实现“681”的需要,是提升大厦服务管理水平、提高队伍素质的需要,是全体员工工作、生活、效益的需要。
其次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深刻理解。重要的是组织班组长以上的人员学习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解决思想上、认识上的问题。
二、强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促进基层建设工作。搞好培训工作是搞好基层建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的关键环节,必须做好,一是指导性培训,就是请上级有关部门来检查指导,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传思想、教方法、指路子。解决工作中不知如何开展,摸不到头绪的问题,使基层建设工作走向正轨。二是交流性培训。就是要让“六好战队”达标的单位现身说法,进行实际交流,谈体会、讲经验。进行典型引路。三是讨论式培训。就是要把基层站队队长组织起来,召开座谈会,让大家广泛的讨论,找问题、找差距,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四是学习式培训。站队长、班组长要学习中油集团公司下发的《基层建设纲要》,学习油田下发的《基层建设实施细则》和考核细则,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工作要求。把握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基层建设工作管理水平。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晋升五星和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关键是要做好多项基础工作,基础工作不实,创建“六号站队”和“五型班组”工作就是一句 空话。一是要以增强基层站队、班组的执行力为宗旨,以加强基层班子和党支部建设为核心,以夯实基层基础管理工作为重点,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以创建“六好战队”打造“五型班组”、争当“优秀员工”为载体,以改善员工生活条件,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为保障。突出安全生产、清洁生产、节约生产与和谐稳定。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石油大厦进一步实现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筑牢根基。二是各项基础资料要真实、齐全、完备。各种基础资料,本册是检验开展工作的原始依据,是衡量基层站队、班组基础工作的抓手。要切实把基础资料写实,作为基础工作非常重要的一还抓实抓好,以保证基础工作的详实。机关科室、基层站队长、班组长要高度重视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工作,严肃认真,不走过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基层建设工作体系。机关科室要切实负起责任,严格落实公司对口专业要求。重点加强对基层站队、班组的指导、检查、考核。各基层站队要把基层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班组和岗位,加强对班组、岗位的督导、检查与考核。从而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提高”的基层建设总体格局。基层站队班组要认认真真抓、实实在在干。要严格按照“六好战队”和“五型班组”标准,量化、细化到每个班组、每个岗位,要让班组、岗位、每名员工都知道,要认真对照标准检查,开展“四找”即找出差距、找出问题、找出病根、找出整改办法。要让每名员工都清楚自己在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的工作中所在班组、岗位存在那些问题,如何才能达到标准、怎样才能达到标准。达到标准和达不到标准对每个人、班组、站队、单位有哪些影响、有哪些效益。每个班组、每个岗位、每名员工在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活动中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怎样按标准去做。使班组岗位与每名员工形成合力,达到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左右一体化的基层建设格局。不断推进基层建设工作的组织能力和工作推进能力。使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工作在基层站队、班组、岗位和每名员工中扎实的开展起来,认认真真的落到实处。
四、建立完善基层建设有效机制,调动全体员工积极性,保证基层建设扎实开展。
基层建设工作开展的如何,各方面努力很重要。只有建立和完善有效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才能使基层建设扎实的开展,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是要建立领导
基层站队和基层建设工作的制度,按照领导工作分工,建立基层建设工作联系点,定期和不定期的深入基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基层站队,经常深入联系点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联系点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指导基层扎实开展好各项管理工作加强提升基层建设整体水平。
二是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建设上台阶起骨干带头作用。基层党支部要认真组织带领全体党员在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型班组”工作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要时时处处想
、干,充当基层建和工作的先锋,通过党员的努力影响和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投身到创建“六好战队”和打造“五 型班组”工作中去,调动全体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基层建设工作均衡扎实的开展。党员首先要立足本职岗位,率先完成各项工作指标,率先达到“六好战队”和“五型班组”的标准,走在各项工作前面,还要带动和帮助其他员工做好各项工作,做到以点代面,全面开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
现代国家审计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审计法》明确,加强国家审计监督目的在于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温家宝总理指出“审计是依法实行行政监督,建设廉洁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工作”。因此,审计工作是全国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就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研究审计理论、从事审计工作,一定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与审计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服务于国家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
刘家义审计长指出,“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探寻审计工作规律,去认识和把握审计的本质,去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调整和校正审计路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审计制度,始终坚持中国特色审计之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根本上解决‘什么是审计’、‘为什么要审计’、‘为谁审计’、‘靠谁审计’和‘怎样审计’等一系列问题”。科学的审计理念应当反映审计工作发展规律,揭示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它应当是审计主体与审计客体关系的综合反映,是关于审计工作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科学的审计理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第一,审计的本质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通过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保证国家各项政策能够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器健康、安全地运行。这是审计监督的定位,也是关于审计监督的认识论,回答了什么是审计、为什么要审计的问题。
第二,继续坚持“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二十字审计工作方针,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立足服务、坚持监督,立足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这是审计工作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也是科学审计理念之方法论。正确处理好这五个关系是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的前提条件。
第三,加强审计组织自身建设,真正做到“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这是审计主体要求,同时也是科学审计理念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只有努力加强审计组织自身建设,真正达到审计主体要求,才能正确处理好上述五个关系,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上述三方面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首先,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将审计监督作为先天的、内生的制度安排根植于经济社会运行系统之中,为审计工作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领域,为审计组织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其次,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审计工作是一项脑力劳动,也是一项智力劳动,人是第一位的因素,当我们加强审计组织自身建设,真正做到“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时,审计工作发展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当我们充分发挥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功能时,就能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人民群众谋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第三,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是在经济社会运行的动态过程中,客观上要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正是由于审计置身于经济社会运行的动态过程中,为审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第四,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二十字方针、五个关系和审计组织自身建设的十二字要求,既自成体系又互相联系。比如立足建设性、立足服务、立足全局,必须以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加强监督检查的批判性为前提,而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又是立足建设性、立足服务、立足全局的必要条件。
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入践行科学审计理念
为促进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贯彻落实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正确思路、领导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促进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措施。为此,必须深入践行科学审计理念。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审计理念的自觉性。要按照“依法、程序、质量、文明”的要求,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照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对照新的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要求,深入检查在思想观念上、在全面依法履行职责上、在审计深度和力度上、在党性党风党纪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加强审计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做到“五个高度自觉”,即高度自觉地融入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依法治国、民主法治建设;在高度自觉地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切实推进政府效能和财政绩效水平;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改革深化,促进政府职能转变;高度自觉地通过审计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高度自觉地推进整改、规范管理,有效地推动问责制的建立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健全落实。
(二)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笔者认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和作用需要弄清楚两个背景、加强三方面工作。
两个背景是我国经济社会现状和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与此同时,还存在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包括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在内,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方面任务,包括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在内,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六个方面目标,并且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就教育发展、扩大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党的十七大各项部署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审计工作发挥“免疫系统”功能和作用的指南。我们要在践行科学审计理念两个背景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判断基础上,提高审计监督的层次和水平,特别要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用政治眼光思考和处理问题,高度关注宏观调控措施、重大方针政策的执行结果,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促进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在此基础上,注重揭示违法违规问题所反映出的体制性障碍、政策和制度缺陷、管理漏洞,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维护民生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二是把促进、服务、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作为首要职责,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配置、使用、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制度,促进提高政府绩效管理水平和建立健全政府部门责任追究制;三是关注国家财政安全、金融安全、国有资产安全、民生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揭示存在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对策性建议。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围绕“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目标,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以生为本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09)08-010-01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抢抓机遇,促进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实现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一、科学定位,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办学理念
我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指正确把握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科学揭示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目标、路径等根本性问题的观念总和。其内涵主要包括:师生是发展的主体,技能是发展的主线,合作是发展的主流,就业是发展的主导。
为体现科学的高职教育发展观,学校在确定规划与办学定位时应充分考虑到科学性、现实性、前赡性、区域性和发展性等原则。同时,每所高职院校在定位時,必须了解其它国内同类院校,特别是本省本地区的高职院校状况,错位发展。这是以己之长击彼之短而确立相对优势竞争地位的一种战略。高职院校定位应立足“三个坚持”:即坚持高职教育的方向,不断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研及工学结合,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所急需的,既掌握专业技能,又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确立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所谓发展,既是量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质的跃迁。从长远的眼光看,坚持内涵发展对发展高职教育具有决定性意义。而加强课程建设,优化专业结构,贴近市场,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服务,则是内涵发展的主要方面。当前要重点考虑下述客观依据。一是教育全球化、国际化大背景的影响。二是适应国际经济形势、就业状况要求,培养与现代化建设、市场经济紧密结合的适销对路人才,保持高职办学出口与进口畅通、招生与毕业生就业良性循环。三是适应办学可持续发展要求,处理好社会需求与长远规划、市场与专业建设、学校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根据上述依据,在学科、专业建设上,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学院精品和特色专业建设,坚持建设高起点的、高科技含量的新型高职专业。同时,要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前途和空间的继续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四是促进高职教育的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和效益内在统一,既要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又要质量高、效益好;既要避免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又要避免追求质量而忽视效益,更要避免追求效益而忽视结构、质量等倾向,要研究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发展方向、服务对象的定位,重点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地、辩证地认识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提高质量也是发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和两种表现形式。因此,学院坚持规模和质量并举的发展战略,稳步发展规模,强化教育质量,形成良性发展机制。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构建和谐校园,学校发展的着力点、关键点包括三个方面: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倡导公平、正义、宽容的理念,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师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良好氛围,使党政一心、干群一心、师生一心,共同努力,不断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促进师生和谐。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主,以教师为主体。必须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的思想,要把广大师生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更新教育理念,着力在提升教育质量中实现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和谐。为此,一是要树立与学生成人成才相适应的先进教育理念;二是要构建与学生成人成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要建立与学生成人成才相适应的全员育人制度。
(三)加强制度建设,努力营造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校园。首先,应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与发展之中。建立健全科学的制度体系,完善领导体制创新工作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使一切活动都有序进行。其次,要充分尊重广大师生员工的民主权利和独立人格,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民主监督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进治校方式,充分尊重民意,善于广集民智,真正依靠师生员工办学治校。
(四)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就是要用大学文化所蕴含的人生信仰、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因素去引导和塑造师生员工,共同建设高尚、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先进的校园文化既包括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文明的生活方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共同的价值取向,还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校园的建筑特色及教学科研设备水平等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裴合作.关于高职院校和谐发展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庄圩乡中心小学幼儿园
杨志才
在我县第三批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实践发展观活动启动后,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根据上级党委部署,在庄圩乡党委和教育局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并结合本校实际,紧紧围绕“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学校工作实际相结合”,“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创建合格园、优质园相结合”的方案,立足本校实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学习实践活动与中心幼儿园的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推进各阶段学习活动与创建活动的开展。
一、清醒认识是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创建省合格园的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不是凭空想象,而应基于实际需要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审时度势,分析本乡幼儿园的现状。纵观庄圩乡幼教事业,所有幼儿园都是以个人办园为主,专用的场所没有一家达标,办园的理念落后,教学的硬件和软件都跟不上,全乡十二所不同规模的幼儿园在陈旧与落后的现状下苦苦挣扎。幼教事业要发展,这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要求。当前我省又在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发展对全省的幼儿园进行评估。这样又给我乡兴建公立幼儿园带来了发展契机。我校成立以张军校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从2009年4月筹建到9月份准时成园办班,全体人员夜以继日,从选址、规划、施工到验收,可以说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创建工作中去。工作虽有压力,但庄圩幼教事业的发展更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就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天时间内,庄圩小教人负重奋进,硬是在那块低洼的土地上兴建了一所现代化的幼儿园,并于同年9月顺利通过“省合格幼儿园”验收。但是,面对园际竞争的日趋激烈,社会、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更高要求,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了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与不足:一是园区新建在硬件设施与条件上无疑给幼儿园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必将带来社会、家长、老师对我园的定位要求更高,而现实社会,政府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与投入还有距离,因此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无奈,势必要影响到幼儿园的发展定位。二是编制问题得不到落实制约了幼儿园的发展,使得我园编外教师思想不稳定,缺乏主人翁意识。三是在教科研实践中反映出教师素质很不平衡,部分教师眼高手低,专业功底不扎实,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二、理清思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创建省优质园的关键。
当前我园正处在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有许多不足需要改进,如何保持幼儿园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找到促使幼儿园不断发展的途径与策略,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的思维,理清思路,科学规划,确保幼儿园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在“省优质幼儿园”创建过程秉承的理念。
一是抓园所发展规划,构筑发展高地。多年的管理实践证明,幼儿园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关键是要有一种思想、信念、精神。也就是幼儿园的理念体系。它就像幼儿园办学行为的航标灯,一只无形的手,统领着办学的全局工作。因此,在这发展与创建的关键时期,潜心思考,科学规划尤为重要。首先要科学制定幼儿园的发展目标。让大家有一个与幼儿园共生共长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要抓住我园新建的契机,积极争取主动为我园所用,依托公立幼儿园优势,打造省优质幼儿园。其次要梳理办学理念。做到既要突出我园的个性,又要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还要将办学理念内化为教职员工自觉的教育行为。实践证明我园以“倾心孩子的现在,着眼孩子的未来,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培养目标已经赢得老师的共识、家长的认同、社会的赞誉。第三构建环境文化。抓住新园区环境创设契机将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有机渗透到环境中,让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幼儿园的花草树木都“开口说话”,形成互动式的对话环境。通过润物无声的形式把外在要求内化为幼儿园文化主体的自我要求,让家长、幼儿时刻感受到幼儿园先进的办学理念及浓厚的乡土气息。通过对新园区发展的规划与建设,提升办学层次与品位,这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好体现。
二是抓素质提升工程,增强发展后劲。幼儿园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根本,教师素质是关键。针对园内新教师多,编外教师思想不稳定,教师队伍素质不平衡现状,幼儿园应该科学制定素质提升规划与方案,以师德优、业务精为要求,以园本研究为手段,重抓青年教师的成长培养及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以“分层培养”、“奖励激励”、“考核评定”三个机制,以及三个平台:“园本教研平台”、“评比展示平台”和“文化浸润平台”来引领正气、激发上进,促进各层次教师快速成长。形成优秀团队,为幼儿园的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发展后劲。
三是抓教育质量建设,实施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要求可持续而不是追求短期效应的发展。作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才是幼儿园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抓好教育质量是幼儿园赖于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一方面我们围绕打造优质教育狠抓教学有效性,依托幼儿园相关的多个县级微型课题的研究,将科研与教研有机结合,通过集体备课、随堂听课、教学比武,教学研讨、同课异构,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教学理念与研究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挖掘提炼幼儿园的特色亮点,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以增强幼儿园核心竞争力,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几点措施, 在2009年11月17日 “省优质幼儿园”验收过程中中心幼儿园受专家组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思想不解放,就会在学习上不主动、不积极,就会停留在老观念、老经验上,不愿接受新思想,就会拒绝发展。通过自我思想上的一次大解放、大触动,切实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领悟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用这一优秀成果洗礼我们的思想,进而指导我们的实践。因此,在思想认识上就要不断提高,要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深刻剖析,与先进思想理论认真比照,摒弃旧的、落后的、不合时宜的观念、方法,接受新的、先进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这样,我们才能更加自觉地为实现发展而努力。
二是学习上要主动。接受新思想,转变老观念,提高新认识,克服老毛病,这些都要求我们抓好学习,“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天,都应该是学习的每一天,我们应该积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想学、我乐学”。事实也确是如此。只有将学习作为一道可口的“大餐”,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就会使自身的文化素养极大提升。所以学习不仅仅是用来打发时间,更是一种需求,一种融入其中的陶醉,每个人应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特点,有选择地开展学习活动。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紧紧抓住专题学习的机会,全身心投入学习,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全面和快速的提高。三是工作上要创新。思想解放,学习主动,必然要求我们工作要发展,要创新,这样才能“学有所用”,实现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其实创新是一种艰辛而复杂的过程,有时嘴里喊喊创新比较容易,可是真正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却变得很难,“年年喊创新,年年无创新”的事例比比皆是。那么如何实现创新,除了思想上创新,学习上主动外,还要我们做有心人,要有奉献自己、服务事业的一腔热情,要有孜孜不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要有持之以恒、敢于开拓的创新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将自己的工作抓好,才能更好服务于社会和群众。当然,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创新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规范、高效到优秀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有创新的理念和目标,不可好高骛远,更不能裹足不前。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发展,可以说,没有创新就很难发展,不创新就没有发展,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具体到我们的工作中,就是要创造特色,打造亮点,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证明自己。
历史告诉我们,要在危机生存、壮大,那我们就应该勇敢的背起行囊,朝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
当我们走到两难的境地,请停一停脚步,看看前方的路,总有些许的亮光,在路的尽头闪过,继续选择一条路。但一定要记着:勤奋、严谨、谦虚、诚信。
最后写一句话,与大家共勉:灯在心中,路在脚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深刻反思,自己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有差距:
1、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还没有完全做到全面、系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深刻认识思想精髓,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理解得不深不透。
2、在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方面距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作中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不是按照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新举措,而是凭老经验办事,遇事求稳怕乱,求稳怕险;在有关工作的摆布上有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和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和主要整改措施是:
1、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保持忠于党、忠于祖国和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注重向领导和身边同志学习,不懂就问;注重学习各类新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注重记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提高学习的质量。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发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开拓进取。增强群众观念、大局意识,主动、积极承担工作任务,经常深入学生中去发现矛盾和问题,防患于未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增强宗旨意识,把社会是否满意,社会是否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由‚以物为本‛发展向‚以人为本‛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大都强调以物为本,造成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脱节,导致民生欠账较多。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明确了人与物的关系,解决了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民生问题上;就是要以无数个具有平等权利的个体人为本的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当代最为科学、最为文明、最有利于社会安定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在当代中国的真正体现和集中表达。
二是由‚单一经济‛ 发展向‚四位一体‛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往往注重单一的经济发展,用物的增长、GDP的增长来衡量发展,同时又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发展,陷入了唯GDP至上的误区。在这样的发展观念之下,尽管发展速度上去了,经济增长了,物质财富增加了,但政治、文化及社会建设发展却并未同步协调推进。有的地方生态环境恶化,有的地方文化软实力下降,特别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没有得到相应提高,有的地方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都是单一发展模式生成的后遗症。而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广大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三是由‚比例失当‛ 发展向‚协调和谐‛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源于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往往是长官意志至上,容易脱离实际,忽视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致出现‚头重脚轻‛、‚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等顾此失彼、比例失调的状况。诸如只重效率而忽视社会公平,只重城市发展而忽略乡村建设,只重财富创造而忽略财富共享等现象。有的部门和地区领导把‚发展是硬道理‛简单地理解为‚增长是硬道理‛,依旧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视为‚以发展速度为中心‛,导致‚欲速则不达‛、‚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的状况。而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辩证思维,重点突破,优化组合,科学配臵,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五个统筹中‛突出重点,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给‚舰队‛中行驶最慢的船只加油,这样就犹如抓住了‚牛鼻子‛,掌握了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
四是由‚只顾眼前‛发展向‚持久永续‛发展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往往只顾眼前,忽视长远,甚至寅吃卯粮,以牺牲环境、牺牲人的健康、牺牲有限的资源为代价谋求所谓发展,可谓得不偿失。长期以来,我们着眼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另一方面,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传统的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等‚三高一低‛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而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转变,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经济社会一代一代永续发展。
杨宗昌(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会计”是一个永恒的概念。自有天下之就有了经济、有了会计,经济社会有多大,会计世界也就有多大。今天在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研究讨论会计精神,总结现在,规划未来,指导工作,很有时代意义。会计精神包括会计人和会计工作、理念、思想,要在制度、范围、思维、法规、环境中寻找会计发展的规律性。“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是会计精神的体现;坚持求真务实,坚持清正廉洁,坚持以人为本亦是会计精神的内涵。
宫蒲玲(西安高科集团总会计师):会计人员具备的优秀品质是特有的精神食粮和精神财富;诚信体现了会计职业的素养和形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下,会计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提升、总结,形成一种共鸣的会计精神,以鼓舞广大会计人。为此,我理解和归纳会计精神是:诚信、真诚、务实、奉献、创新。
韩鹏格(陕西省广电局财务管理中心主任):我从两个方面理解和认识会计精神。一是会计职业,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客观公正的意识、广阔的胸襟;二是会计学科本身,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两者结合可凝炼为:更真、更明、更有用或更正、更准、更有用。
冯均科(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会计精神是会计文化的一部分,是会计文化的精髓。会计精神应体现会计职业的属性和特征。提炼会计精神,提升会计人员素质,具有战略性的意义。会计职业以诚信作为出发点,在工作中操守准则、精益求精、任劳任怨。什么是会计精神?我个人理解和归纳为八个字:诚信为本,奉献不息。
周培华(陕西省机械工业会计学会会长):讨论会计精神,离不开会计职业。。从会计职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取向可将会计精神归纳为:爱岗、敬业、诚信、奉献八个字,这八个字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徐秉惠(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陕西五联分所副主任会计师):我们走向一个多元价值取向的社会。在一个多元价值共生的社会,并不影响我们拥有共同的职业信念和信仰。我们需要共同的职业精神操守,共同的职业尊崇把我们团结起来,向社会宣示。现代会计工作要求我们不断修行自己,关爱别人,以慈悲为怀的角度考虑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平等待人,平等理财。
余和明(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经理):会计精神应以道德为根本。会计人员应有较好的品质,在会计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提供客观公正的会计信息,为经济管理提供动力和方向。
黄裕丽(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副部长):会计精神要体现会计行业特色,体现会计文化,体现时代精神,形成有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标准。我的认识,会计精神可凝练为: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勤奋敬业。倡导和发扬会计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张晓军(西安工业大学会计系主任、教授):精神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时表现出来,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环境,打上时代的烙印。从会计环境考察,我对会计精神的理解为:客观公正做人,遵纪守法做事,无私奉献执业,实实在在参与。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校园 标准 意义 措施
党的十七大报告陈述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在新时期的历史机遇中,我们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在和谐中求发展,以发展促和谐。本文阐述了和谐校园的标准以及构建和谐校园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总结了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措施。
一、和谐校园的标准
就精神层面而言,笔者认为,和谐校园包括下面四条标准:一是师生的精神状态是否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二是师生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其文明程度如何;三是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包括干群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是否和谐;四是学校规章是否科学合理,既符合法律法令和道德规范,又体现平等公平,是否体现人道主义精神,是否充满人文关怀。
总之,和谐校园从精神层面来看,应该是文明的、进取的、团结的、平等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它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
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构建和谐校园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之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理应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
学校除了必要的规章对师生员工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种文化、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来作为精神文明的内在驱动力。这种发自人们内心的规范作用更具有显性和根本意义上的功能。那么精神文明的内在驱动力的形成就需要和谐的校园环境作为土壤。
2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即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标志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充实而高尚。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而高尚在很大程度上起决于人的心理是否有安全感、精神是否愉悦,构建和谐的校园能够让全体师生生活在一个平等、互爱、互助的环境之中,让学生健康成长、愉悦学习,让教师完善自身,教得其所。在愉悦的环境中,师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3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学校目标、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师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是实现“办人民满意的的教育”目标的重要步骤,能促使学校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当前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职业道德;协调改善校内人际关系;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思想交流。
(一)以创建市级示范学校为契机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以创建市级示范学校为契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市级示范学校是我校改革和发展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在学校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把学校工作推向前进的重大举措。
1充分认识创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建市级示范学校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学校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近年来,我校在硬件设施和教学质量方面稳步上升。创建市级示范学校又使我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必将对我校方方面面的工作产生新的推动作用。我们应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全方位提升形象、全方位改善学校内部管理,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以实际行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2用统筹兼顾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好创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切实地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面对学校的经费困难问题,笔者认为,发展中的困难必须用发展的方法来解决。创建工作的经费投入和创建工作带来的收益成正比。因此,在发展中突破困境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我校将在保证教职工正常的工资待遇,稳定现有福利的基础上,挤出资金完善校园改造工程、更新教学手段,为创建市级示范学校作好物质准备。
3加强校园建设,创造良好环境。我校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推进学校政教德育、教学教研以及后勤服务各方面工作改革,正努力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积极局面。我校的具体措施有:重点加强“五个校园”建设和高三备考工作,坚持以文明校园建设为基础,以平安校园建设为保证,以和谐校园建设为中心,以节约型校园建设为关键,以创新型校园建设为目标,努力推动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为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创建良好的环境与条件。这些措施为搞好教学工作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为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迅速着手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创建工作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上面,学校各个部门、全体教职工将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上来。目前学校正在咨询有关评估工作的档案要求,将按照“学校档案目录体系”迅速作好各部门的档案整理工作,妥善保管档案资料,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为重点构建和谐校园
我校以打造校园文化品牌为重点构建和谐校园。良好的校园文化也是推进示范学校创建工作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我校着力建设民主、科学、清新、和谐的校园文化,力争上规格、上档次、创品牌。
所谓民主,就是按照民主制中的原则研究处理学校内部问题。重大方案、重大决策的形成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允许言论自由,做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理财。尤其是学校的管理者要有民主的意识、民主的作风和民主的思维方式。要让学校形成安定团结的集体意志与个人意志相协调的政治局面。
所谓科学,就是管理、教学、服务各方面工作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依照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依法办事。从学校管理的层面上讲,就是要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从教育教学工作的层面上讲,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做到依法施教;从学生层面上讲,就是要遵规守纪,尊重学习规律,探索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所谓清新,就是充满人文气息、体现时代精神,打造一种体现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敢于负责、坚持真理的时代精神,富含丰厚的文化底蕴并充满人文气息的新文化、新风气。
所谓和谐,就是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人道主义精神,充分尊重人权,特别是人的名誉权,保护个人隐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尊严。要让学校的每一名成员享有充分的人权和各种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他人,让校园中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荐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践行以人为本06-10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践行五条体会心得体会09-28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汇报材料10-1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100题10-15
院党课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06-07
作为大学生应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