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共15篇)
第一,他必须乐意来园,愿意和幼儿园里的人来往,并喜欢使用那里的物质材料;第二,他必须克服一些矛盾心理,减少对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依赖,愉快地在幼儿园为他提供的新天地里生活,并在那里追求可能得到的新的满足。
他必须适应与亲人分离,能够自由行动,高高兴兴地去探索那些可能成为他新的快乐源泉的新的人和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是他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如果幼儿能地幼儿园的新环境,他对自己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对大多数孩子来说,上幼儿园可以巩固他们在家庭和邻里中已经培养起来的信任感。而对少数孩子来说,入园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可以使他们通过设法解决以前的难题,而逐步重建对他人的信任感。除此之外,更何况幼儿园还有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还有幼儿教学课程,分健康、自然、社会、语言和艺术五大类,采用的教学方式都是寓教于乐的游戏课程,相信宝宝们在快乐的游戏中一定能健康成长的。
现在很多家长都只看重表面上的东西,如写字、算术等可以量化的指标。他们将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传授,以幼儿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题为标准来评定幼儿园的好坏。于是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不顾幼儿生理心理特点,违背素质教育原则,强行向幼儿灌输知识。
幼教专家指出,幼儿正处于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这种做法,将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绘画活动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绘画活动是美术教育中的一部分, 也是幼儿园教育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活动是一种视觉艺术活动, 是眼、脑、手共同参与的活动。幼儿在不断变化着的绘画实践活动中, 不断地感受美、创造美。如何对幼儿进行绘画教学, 是老师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1. 观念要正确。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 教师偏重的是教幼儿怎样进行美术活动, 教师定内容, 确定表现的形式和方法, 先画什么、后画什么, 怎样剪、折、贴, 都完整地教给幼儿。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临摹式”。这样做仅仅是让幼儿掌握了方法和技能, 变成了单一的模仿活动。虽然教师示范后也要求幼儿进行想象, 添加其他景物, 但由于没有真正激发起幼儿的创作兴趣, 画面往往千篇一律, 抑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至于主题思想方式技巧, 教师管得很少, 这种方式可以称之为“涂鸦式”。这种方式忽略了基本绘画技能的传授, 会给幼儿顺利表达思想, 完成作品带来一定的困难, 还可能导致幼儿绘画主题、绘画整体水平的停滞不前。在实践中这两种方式应该如何融汇协调呢?
我认为, 首先要正确处理绘画技能的传授与思维创造的关系。
为了使幼儿达到表现思维创造结果的需要, 教师先要传授一些必要的技法知识。可以教给幼儿观察事物的方法、合理安排构图的技法。例如:要教幼儿画人, 就要引导幼儿观察、认识人的基本动态, 以及总结动态的表现方法, 如在画妈妈时, 可以让幼儿想一想妈妈的脸是什么样子, 是方的还是圆的?妈妈的头发是长的还是短的?还是卷头发?妈妈穿什么样的衣服?什么样的鞋子?再让幼儿学学妈妈做事时的样子?腰怎样?腿是怎样?幼儿有了这些技法作为基础, 才能画出自己想表现的东西。然后, 在教授技法的同时, 鼓励幼儿举一反三,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绘画教学中, 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 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幼儿举一反三。对于一个主题, 鼓励幼儿从多角度去表现, 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 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引导幼儿观察基础上, 幼儿画出一只正面的小鸡, 教师就可以启发幼儿:背面的小鸡怎么画?胖小鸡怎么画?瘦小鸡怎么画?等等。不要把幼儿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
2. 兴趣是老师。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 是求知和学习的起点。一般来说幼儿对美术活动都有一定的兴趣, 但往往是不持久的。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要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记得有次绘画课上, 小朋友们在画小汽车。一位小朋友由于用黑色的水彩笔重复在一个地方涂颜色,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小洞就被磨出来了, 其实我早就看到了, 但我没出声, 想看他到底会怎样完成那幅作品。他当时很紧张, 只要我走过去, 他就会用手捂着那个破洞, 我离开时, 他想补好那个洞, 但是越想做的事情越是不能做到, 甚至那个洞更大了, 但是到最后总要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进行讲评。他一动不动, 不愿上前来, 我走过去要看, 他没办法只能拿出来给我:“老师, 这里被我画了个洞了。”我一看故意说:“咦, 你怎么这里有个洞, 是不是那条马路坏了?”他点点头, 表情也立刻“阴转多云”了。
有人认为, 画画是幼儿的一种游戏, 没有任何功利, 是一种“手和有关材料互动后的轨迹”。特别是低龄幼儿, 用笔在纸上涂抹或用手指在沙地上乱画线, 完全是受其内在自发动机的驱使, 满足视觉和动作上的需要。幼儿从涂鸦期起, 就开始创造一套满足自我表现需要的符号系统, 只要成人不去干扰, 他们就会十分自然地运用自己创造的符号系统, 按照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去表现自我。有一个孩子最喜欢画太阳, 无论画什么都要把太阳画上去。但是出乎我的意料, 他这次画了三个太阳, 我问原因, 他说:“老师说的, 树要与太阳在一起才会制造氧气的, 所以我要多造些氧气, 让这里的空气变得更新鲜。”
二、手工活动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技能
这个活动也是幼儿喜欢的形式之一, 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 所以只要有外在的事物刺激, 他们就会有种要做的冲动, 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意愿。具体该怎样实施呢?
1. 教幼儿认识和使用泥工工具、材料。
在小班幼儿初接触泥工时, 我没有教他们捏成型的物体形象, 只是让他们自由捏、随意揉, 让幼儿再揉揉捏捏、拍拍打打中, 自然地发现泥是柔软的, 它可以捏成任意的形状, 从而知道泥有可塑性。
2. 教会幼儿简单的泥工技能。
我教他们捏日常生活熟悉的、感兴趣的、造型简单的单个物品, 包括食品、水果、日用品等, 使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泥工技能。
3. 粘贴。
粘贴教学活动是把教师事先剪好的各种图形粘在纸上。首先让幼儿欣赏一些成人的粘贴作品, 教会幼儿涂抹糨糊的方法, 让幼儿将图形在纸上摆一摆, 确定好位置后, 再粘贴。粘贴后可让幼儿添画一些细节, 使画更丰富、更完整, 并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4. 折纸。
我们先要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并教给他们最基本、最简单的折纸技巧。起初, 我们让幼儿欣赏了一些折纸作品, 并当场为幼儿折了知了、大马、钢琴等一些折纸作品, 幼儿感到非常神奇, 跃跃欲试, 于是教他们学习简单的对边折、对角折, 再教他们用简单的方法折狗头、猫头、风车等有趣的物体形象。
三、作品欣赏是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作品欣赏, 我们应该先了解、理解幼儿的各个方面的特点, 不要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幼儿, 而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待作品, 成人的态度会影响幼儿的理解, 这样就会削弱幼儿对作品欣赏的积极性。
1. 促进幼儿感知觉发展的各类作品。
幼儿美术作品欣赏能提供给幼儿各种信息, 比如:抽象的作品和具体形象的作品。欣赏这些作品能使幼儿对美好事物更加敏感, 对人物或事物的观察更加细致入微, 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还有冷暖色调的作品, 同一种作品, 只是改变了它的色调, 幼儿却能从中感知出不同的情感或体验。
2. 从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形式来欣赏作品。
这一观点又该怎样理解呢?比如:我给小朋友画示范画, 没有给幼儿讲解要画的内容, 幼儿处于被动的欣赏阶段, 我从第一笔开始下手, 幼儿只能看到线条, 等到第三、第四笔出来的时候, 幼儿开始了充满有趣的想象。有的幼儿说:“老师要画××了。”还有不同意见的幼儿又说:“不对, 不对, 老师画的是××。”这种多角度的、多方位的观察形式很好, 能开启幼儿的想象力。
3. 提供同一性质的不同类型的作品, 拓宽幼儿的欣赏视野。
美术作品欣赏, 除了要给幼儿接触大师级人物的作品之外, 还可以欣赏幼儿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也体验一下, 自己的作品给大家一起欣赏的兴奋感觉。记得有次我们画的主题是“航海”。有个小男孩画得特别好, 我故意在其他小朋友的面前表扬了他, 可是等我转了一圈又回到他身边时, 发现他的画已经全变了样, 可以说是面目全非了,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他说:“我爸爸是在轮船上测量卫星定位的, 有时候会遇到大风雨的, 所以我就这样画了, 这些都是刮的大风。”哦, 我恍然大悟。
4. 环境作用对作品欣赏的影响。
环境的作用在幼儿园应该说是被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每次开学老师都会对墙饰区角进行精美的布置, 而每次的装饰都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或是根据确定的主题进行的, 一切都是尽可能地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亲近生活, 让幼儿积累跟欣赏主题或内容相关的活动环境。这种环境是教师根据欣赏的需要, 在墙面上、活动角或走廊上营造的感知环境, 幼儿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 可以缩短他们与欣赏美术作品之间的距离, 还能陶冶幼儿的情操。
摘要:当今社会, 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个性的发展, 而对孩子来说, 能吸引眼球的也就是最喜欢的, 孩子从小就喜欢颜色艳丽的东西, 而到了上幼儿园时, 他们的兴趣就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了美术活动上了, 因为美术可以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起来, 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 自由地表达观点, 抒发自己的内心思想。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它需要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儿童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其充满丰富甚至离奇的想象力。它对幼儿的发展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美术教育,兴趣,想象,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教育网.
2. 家庭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说家庭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主要体现在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感染性和及时性。
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养育和感情等关系,这些天然的父(母)子(女)关系决定了子女在精神、物质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性,家庭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了父母对子女的权力和威力,有着较强的制约作用,因而家庭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父母对子女具有威严和权利是每个家庭的一大特点,家长合理、恰当地使用这一特点,则会极大地有益于孩子良好品行、习惯的养成,甚至对孩子以后进托、入园、上学、接受社会教育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父母双方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第一要协调一致、搞好配合。在孩子面前展现一个正确导向的统一体。第二,要宽严结合、恩威并举。既要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教,又要执行严格、严厉的家规、家法,在孩子面前树立起慈祥而威严的形象,以便孩子更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从而达到最佳效果。第三,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父母与孩子间的血缘、亲缘关系是天然密切的关系,父母的情绪变化和言行举止往往能使孩子心领神会,产生强烈的感染作用。常言道:知子莫如父,知女莫若母。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随时随地的家庭教育与纠偏远,比幼儿园和学校的教育来得及时、快捷。
3. 良好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终究要跨出小家庭步入大社会之中,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群及事物。当今社会改革开放、通讯发达,报刊、影视、手机、电脑、网络等信息量非常大,社会中真、善、美与假、丑、恶展现得淋漓致尽,充斥孩子们的视野;面对诸多社会现实问题,孩子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家长应妥善利用这一特点,给孩子以诱导,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社会事物的辨别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净化幼小心灵。通过对社会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滤,剔除其糟泊,吸取其精华,让孩子健康成长。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长的正面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是优化孩子心灵的重要催化剂。
姓名:蔡勇 学号:091205001
论文关键: 关爱 分享 尊重
论文摘要: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是我们的未来。教育孩子,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在家庭中如何让孩子与人相处中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尊重,这就需要我们家长正确的引导和精心的培养。同时,家长应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氛围,从中创造更多的机会,使孩子在正确的教育下,健康茁壮成长。
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步入社会集体生活,与同伴之间相处时,孩子感觉很难合群很不适应。因为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孩子就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独霸、任性等等形成了不良的性格。作为我们家长应该正确教育引导孩子,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从中让孩子:学会关爱、学会分享、学会尊重等等,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
一、如何让孩子学会关爱
爱是人类美好的一种情操,让孩子学会关爱将是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我们父母应该注意培养孩子“关爱”的能力,让孩子懂得爱是双向交流,他们不仅有接受爱的权利,也应该回报爱,表达爱的义务。
(一)营造良好氛围,播种爱的种子
教育来自于生活,更离不开家庭中最亲的人。从小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同时教育孩子回报给妈妈的爱也是我们孩子的义务。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就像妈妈的一面镜子,还记得那句广告语“妈妈洗脚吗?”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也应该积极播种爱的种子,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孩子从小体会“爱”的真谛。心理学家罗伯特、班杜拉认为:孩子的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得的,而孩子最常见,最直接模仿就是父母。
(二)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关爱,了解爱是相互的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爱给的太多,让孩子不知道还要去关爱别人。有个妈妈随口喝了一瓶孩子手中的王老吉,孩子就哇哇大哭起来,要妈妈还他的王老吉,甚至让妈妈吐出来。看到孩子的情景,妈妈很无奈——是孩子的一生下来就不会爱别人吗?不,那么“爱丢失症”的根源在哪里?是父母的“极度关爱”“无限从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是孩子心中有自己没有别人。
父母教育孩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父母回家时,可以让孩子主动拿拖鞋,削苹果给父母吃。在吃饭时,可以让孩子给父母夹菜。在家里他们有享受爱的权利,同时也有自己应尽爱的义务。开始孩子的举动,父母可以加以表扬和鼓励,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形成习惯。爱是双向交流的,只有年幼的孩子学会关爱父母,才能在未来的时间里学会关爱他人
二、如何让孩子学会分享
分享是指孩子与他人在情感与物质的共享,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具有它的性质和目的。它的对立面就是“独占”、“独享”、“多占”。孩子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孩子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形成健康个性的基础。与人分享不是孩子自发的,而是有成人周围的人教给孩子怎么去做,久而久之才形成的。
(一)营造彼此之间分享的氛围,树立榜样
我们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与他人分享的机会也就更少。在幼儿园,要
是自己喜欢的玩具都说是自己的,不让小朋友碰一下,把好的东西都占为己有,这种行为就是“独霸”。在家没有人会说他,都会让着孩子,觉得这是应该正常的,但孩子到了社会集体环境中就不行了。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孩子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之间的交往和感情。
榜样可以是父母,因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最亲最信任的人,是孩子模仿的重要对象。父母的日常行为、言行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当然,同伴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榜样,如:小朋友生日拿来蛋糕,与同伴一起分享行为的典型例子让其他孩子学习,也会激发其他孩子向他学习。在家中,如果有两个孩子,但是只有一个西瓜,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让孩子分着吃。
二)告诉孩子你做的真好
孩子总喜欢表扬,因此,不管是物质享受还是情感享受,当他们有了分享行为时,家长就应及时鼓励、奖励、激励的方法来促进孩子的分享行为,他们就会感到愉快和满足,从而加强和维护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这样不仅能使孩子得到正确、适当、长效、深刻的行为教育,同时还有助于孩子学会注意、体会别人的情绪情感,有助于社会情感认知的培养。
三、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
尊重别人是一种美德,尊重别人就是对他人的理解和善待。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固定的行为,有些行为如“喜欢插嘴”等,在大人看来很不喜欢,但这些却是孩子们最自然的表现。家长可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培养良好人格。
(一)首先,我们先应该尊重孩子
有个妈妈为了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教学环境。没有经过孩子的同意就给他转学,傍晚妈妈去接孩子,孩子却说:“妈妈,我一点都不开心,我想我原来的老师。”短短2个月,孩子又重返原来的幼儿园,妈妈很后悔当时的做法,希望回到属于他的幼儿园时,孩子还能找到自己的快乐!要得到孩子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要从关心孩子心理入手,只有孩子的心理受到尊重,关心、爱护,孩子才能学会尊重,关心、爱护周围的人。
(二)其次,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首先父母要做榜样,父母与他人交往时的行为、态度和方法,或多或少会渗透到孩子的言行中去。不用多费口舌,孩子就会心领神会,就会模仿。例如:在家庭中,父母对长辈是否尊重,孝敬,对长辈是否使用尊称。与他人谈话时,是否放下手中的活,微笑的注视着对方。认真聆听对方说话而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等,如果父母时时注意,处处表率,这种无声的教育就会影响教育下一代。
(三)最后,让孩子尊重他人
教育孩子首先应从尊重父母做起。父母对孩子既养又育,投下了无法计算的情感,无论从何说起,孩子都应该尊重父母。其次,让孩子尊重同学,尊重比自己更小的人。同学或比自己小的人,同样应受到尊重,只有尊重、关心他们,才能得到他们的关心尊重。只有这样才有更多的朋友,而人的一生最可贵的是朋友。
孩子一天天的长大,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环境的教育。请家长放下手中的活,时间是不能用金钱去买,多留给我们孩子一些时间。只有我们家长用心教育,孩子才会更好的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地方,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从点点滴滴做起,创造整洁,舒适,温馨的环境而努力。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带着女儿高高兴兴的到超市购物。当我们拿着满满一篮东西到收银台那边付款时,收银员竟然不给我们马夹袋了。女儿着急地拉着我的衣角问道:“妈妈,收银员阿姨为什么不给我们马夹袋呢,没有马夹袋我们怎么把这么多的东西拿回家呢”。收银员阿姨听见了说:“现在开始购物要自己带好袋子,以前那些马夹袋不环保,不容易腐烂,会污染我们生存的环境。”女儿笑咪咪的说:“阿姨,我知道了,那我回家自己做个环保包,以后上超市就用自己做的包。”
一到家,女儿和我找她以前她小时候穿不下的衣服,拿出剪刀和针线包。我用剪刀把布剪成两块正方形,用针线把两块正方形缝起来,然后在包的`两包缝一根包带,一会儿,我和女儿就把包做好了。然后,我问女儿你说包上我们还要画些什么呢?女儿说:“妈妈,我要在包的一面画一些环保漫画,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保护自己生存的环境,讲卫生。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把自己周围的环境创造得更加美好。包的另一面我要画奥运五环和吉祥物,8月8日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就要在我们中国大地上拉开序幕了,祝中国奥运健儿取得更好的成绩。”听着女儿这些回答,我感到很欣慰,女儿长大了很多,在学校开展的做中学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本领。
一真实感知细致引导, 锻炼孩子耐挫的个性
第一, 孩子对挫折的正确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 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 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 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 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经历挫折而后成功的影视作品, 或者是家长、教师的亲身经历, 甚至包括身边的小朋友经过失败而成功的小故事, 使幼儿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的事实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 真实地感知挫折, 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 从而对挫折有初步的认识, 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 正确理解挫折, 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 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
第二, 要破除幼儿的依赖性。要让幼儿走出大人的保护圈, 放开手脚, 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如果对孩子过度地溺爱, 事事包办代替, 最终会使其养成娇懦的弱点, 以致于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例如, 孩子摔倒了, 如果不严重, 我就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 而不是急切地跑过去相扶;孩子想要玩具, 应当鼓励其自己去拿, 衣服也要鼓励其自己去穿等, 切不可让他们“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我们应当使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定的障碍和挫折, 让孩子在生活中渐渐学会独立面对问题。
二创设情境提供机会, 利用一些困难情境训练幼儿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 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境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 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和机会, 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为了提高幼儿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我们可设置难度不等的情境, 让幼儿逐步经受磨练, 有目的地去培养幼儿的耐挫力。比如远足、劳动、竞赛、批评、延迟满足等活动和手段, 可以锻炼幼儿的意志, 增强他们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以及对待失败、打击的能力。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 游戏活动中容易让幼儿接受和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在游戏时可设置一些人为的障碍, 让幼儿自己解决。如让幼儿到暗房子里去取东西;和小朋友闹矛盾了怎么办;户外游戏时引导幼儿走“独木桥”、爬障碍物等。在角色游戏中可安排幼儿分别扮演人际关系冲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 让他们体会不同的心理感受, 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等。在日常生活中, 也可创设一些挫折情境, 如把幼儿喜爱的玩具藏起来, 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等。
三树立榜样增强信心, 树立孩子必胜的信念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性, 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 要善于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孩子, 树立榜样。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幼儿摔伤、擦伤等情况。这时, 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平静地对幼儿说:“没关系, 老师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就好了, 下次注意一点就行了。”或者说:“没关系, 很快就会好的。”教师这样的行为会给幼儿很好的暗示, 使幼儿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对待挫折, 怎样勇敢地面对未来。另外, 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 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 面对挑战。比如, 游戏走“独木桥”时有孩子会说:“老师我怕, 我不走。”这时教师要说“别怕, 你可以的, 你看别人都能走过去, 你也一样能做好。”或者说“我相信你会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勇敢的。”在榜样的力量下, 孩子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 越来越勇敢, 增添了战胜困难的自信。这时, 教师的一句“你真行”就会变成孩子的“我真行”。
四为幼儿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
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 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群体中, 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 如观点不一致, 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 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与人友好相处、如何合作, 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 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 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五结束语
总之, 教会幼儿面对挫折, 战胜挫折, 并非一朝一夕可得, 也并非刻意追求能成, 关键是顺其自然, 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 幼儿能独立完成的一定要其独立完成, 使其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幼儿的依赖思想, 要让幼儿在体验中认识挫折, 学会克服困难, 具备战胜挫折的本领。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成长
一、对幼儿美术教育的认识
幼儿美术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阶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有形、有色以及特定背景的艺术活动,增大幼儿的想象空间,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教育部颁布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是这样阐述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基于幼儿观察到的物体外观、颜色、形态以及结构等,引导他们通过绘画或者手工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帮助他们初步建立起审美意识。”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作用
1.幼儿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目标就是让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感性认识,保护人类与生俱来的创造力与活跃性,加强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缺少了美术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体系就是不完整的。美术教育能够开发被教育者的潜能与创造力,对提升被教育者的综合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我国很多儿童美术教育学家都赞同这样的观点:儿童绘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智力的发育情况。实际上,绘画的过程是双手与大脑高效合作的过程,能够反映出儿童对色彩的感受与认知能力、对事物的观察与理解能力、对美的体验等。换句话说,绘画的时候儿童是全身心投入的,这无疑对开发他们的智力大有裨益。
3.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每个幼儿都有与生俱来的巨大潜能,只要开发得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美术教育能够充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让他们喜欢绘画以及能够创造性地画出具有显著个人特色的图画。很显然,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有助于令他们成长为社会的精英,为人类与自己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4.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做得最多的就是观察,通过观察,他们会建立起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幼儿一般都是先对事物进行观察,然后才拿起画笔进行绘画的,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幼儿具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就相当于找到了通往知识世界的捷径,他们能够更快地领略到知识的无穷魅力。因此,幼儿美术教育对提高幼儿的终身学习能力大有帮助。
5幼儿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反映一个人智力水平的最直接指标就是创造力,而创造力本身又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必须以想象力为依托。换句话说,离开了想象力,创造力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只是空谈。幼儿绘出的每幅图画中都体现着他们的想象力,对于并没有真正参与社会生活的幼儿而言,他们画笔下的世界都是来源于想象的。洪红曾经说过:“绘画是激发孩子想象力最有效的教育手段。”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限,掌握的词汇量很少,绘画就成了他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感受,在绘画中得到成长。
6.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其他作用
美术教育能够强化幼儿与他人交流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在集体绘画的过程中,幼儿之间会进行合作,在绘画中就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美术教育还能够加深幼儿对情感的认识,让他们不再只是简单地将自己作为世界的中心,而是学会爱父母、关心他人,培养起良好的个人品德。
三、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策略
1.创造轻松活泼的绘画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将幼儿作为课堂的主体,而自己则是引导者,为幼儿创造更多可以表达与探索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多去外面的世界之中倾听与观察,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教师应积极鼓励幼儿自我发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让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正确评价幼儿绘画作品
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想象空间。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创新幼儿美术教学形式
5.多给予幼儿肯定与鼓励,增强幼儿在绘画方面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展现自己的个性
总之,美术是幼儿感受与认识世界的最直接方式,同时也是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主要途径。幼儿美术教育的最主要价值就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加深他们对生活以及整个世界的感性认识。学校与教师应多开展与美术相关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细心观察,之后结合自己的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总而言之,幼儿美术教育对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教育者以及家长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周艳秋.美术教育对儿童成长所起的作用研究[J].美与时代,2007(07):8-22.
今天自由活动时,靖冲小朋友因为两个七巧板插不到一起而向我“求救”:“老师,这两个我插不上,请你帮帮我吧!”我对他说:“只要你仔细看,对准了再插就可以了。”结果他是屡试屡败,不断抬头看我,终于得出了结论:“老师,这两个七巧板一定有问题,永远不可能插在一起,我可不插了,我要换一个。”
“别忙,老师来试试。”我接过七巧板,仔细一看,插口有点变形,但只要对准了,稍微一用力就能插上。于是,我稍加摆弄,便将七巧板插在一起了。“哇!孙老师真棒!”靖冲高兴的拍着手,但转眼间就露出了惊异的表情,因为我又把七巧板拆开,放到他眼前。
“老师,为什么又拆了呢?”靖冲的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靖冲,刚才为什么说老师真棒?”
“因为老师把很难插的七巧板插在一起。”
“为什么老师能插上,而你却不能插上?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说明我不棒。”“可是你说七巧板有问题,老师帮助你插上,是要告诉你,他们没有问题。” “可是老师又拆了?多可惜!”
“一点也不可惜,因为老师觉得你很棒,也能插上,怎么样?想不想试试?”
“想!”
靖冲拿起两片七巧板,一开始,他仍然办不到,就抬头看我,我只是微笑的看着他。我的鼓励使他消除了内心的.顾虑,他终于插上了。“老师,我插上了,我很棒!”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的喜悦,我也为他高兴。
【摘要】幼儿教育中,体、智、德、美,体能排在前面便体现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强健的体魄,再聪明的头脑也不是和谐发展。健康又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保证儿童身体正常地生长发育和心理健全地发展,是保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重要方面。身心和谐发展才是真正的健康,真正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健康教育;幼儿发展;和谐发展
幼儿健康教育既是健康教育的领域,又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比家庭教育的教育效果更显着。所以,幼儿园应本着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对幼儿进行适当、适量的健康教育,增强幼儿的体质,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一、健康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实践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促使人的发展。有的教育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方面收效甚微,有的教育不仅不能使人的身心获得健康的发展,反而会阻碍人的正常发展。为使教育得以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正确认识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幼儿园教育内容中的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排在最前便体现出了幼儿健康教育在幼儿教育、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在幼儿期给他们打下坚实的体质基础至关重要。
作为有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的教育机构,健康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有特殊的地位,通过健康领域的学习,能使幼儿获得与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实验研究证明:通过对幼儿进行定期的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健康知识的增长,并有助于改善行为习惯。经过定期的健康教育,可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提高健康行为的形成率。而且在体重的增长速度,VC营养状况的改善,血红蛋白量的增加与贫血率的降低以及对龋齿病变的控制方面,均收到了一定效果。
对于儿童来说,健康是首位重要的。儿童正处于迅速的生长发育时期,由于身心发育尚未完善,对于各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弱,因此,能否对他们施行保育和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久的影响。
二、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身体健康教育旨在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教育活动来提高人们的卫生知识水平,改变人们的认识、态度和行为,鼓励人们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由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方面组成。这三方面的内容是幼儿健康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顾及某一方面而排除其它方面的健康教育,不可能是完整意义上的健康教育。
(一)身体健康方面:
1.身体素质方面: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走、跑、跳、爬、钻、攀等基本动作技能,提高其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对自身肢体和肌肉的控制力、运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个人卫生方面:
(1)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自立能力。不再依赖父母,杜绝父母的包办行为,学会自己洗脸、洗手、刷牙、穿戴,自己吃饭,收拾自己的东西,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2)培养幼儿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按时饮食、大小便自理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饭前便后勤洗手,勤洗头,勤剪指甲,勤洗澡、换衣的卫生习惯。培养正确的站、坐姿和用眼习惯。
(4)培养幼儿爱护周边环境的习惯。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护公共环境的清洁。
(二)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逐步增强幼儿自身心理强度,增强对内外压力的`认识,容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1.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情绪情感,避免消极、悲观的情绪,形成乐观开朗向上的性格特征。
2.培养幼儿改善人际关系的能力。学会怎样与人相处,以及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能积极、大方地与人交往。
3.增强幼儿的自我意识。建立起自尊、自爱、自信,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到,能做好,甚至比别人做的更好。
(三)社会适应方面:
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方式,尊重他人。适当的对幼儿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自理自立。爱护公共环境,遵纪守法,培养幼儿一些优良传统美德,比如乐于助人、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等。
三、有效的进行幼儿健康教育的策略
1.讲解。对于基本的身体健康知识、卫生知识,进行简单明了的讲述,让每个幼儿都能明白并加以掌握。
2.示范。示范是将动作技能演示出来以便幼儿能观察到动作的成分。示范通常是通过榜样来实现的,让幼儿相互学习,充分发挥榜样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在行为习惯方面,幼儿示范比老师示范的效果会更好。
3.讨论。对于典型事例进行集体讨论,往往能让幼儿记忆深刻。如个人卫生方面:让幼儿说说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为什么,该怎么做。
4.行为练习。习惯的培养关键期在幼儿园和小学一、二年级。实践练习是把头脑里面的概念知识进一步升华的关键。加强对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为幼儿以后的卫生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同时采用以大带小的方式,这样一来,大带小教练帮助训练,讲解与示范可以做到个别化,幼儿观察或理解错误可以立即得到纠正。
5.情景演示。幼儿对游戏有天生的爱好,在游戏中能让幼儿把知识掌握的更好。通过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感同身受,效果会比讲解法更佳。
6.观摩。让小年龄幼儿观摩学习大年龄幼儿的运动技巧、生活卫生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
科学而健全的幼儿教育关键在于儿童心理素质教育,早期情感沟通。当然健康教育也必不可少。幼儿教师不仅要认识幼儿发展的共同特征,还要充分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性,既要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又要留意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潜力和积极因素,扬长避短、长善救失。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2]陈佩珍.幼儿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评价.中国预防医学杂志,.12第3卷第4期
[3]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关键词】启蒙教育 成长 重要性
一、什么是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
二、中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及任务
中国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1981年10月中国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提出了幼儿教育8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卫生习惯、体育活动、思想品德、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纲要还指出,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要贯穿在游戏、体育活动、上课、观察、劳动、娱乐等全部生活与活动之中。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儿童身心获得正常发展,为进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
三、幼儿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也包括幼儿园学校教育
现今,有不少父母过早与孩子缺乏亲子交往,孩子的家庭教育的不到很好的保证,使孩子出现不爱交流、不爱学习、不爱思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孩子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而幼儿园的孩子又多,教师有时照应不过来,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心理的发展,容易使小孩形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孤僻的性格。这样,幼儿教育就存在很大的危机,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而且使幼儿形成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因此,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对幼儿教育予以重视,不仅对幼儿今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而且对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一个质的提高。
四、案例分析
(1)据查访,在我国沿海许多小工厂内,有不少年龄在15—18岁的孩子辍学在那打工。虽然有不少是因为家境贫寒不能完成学业,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是不想读书(或者是不喜欢读书)。对学习不感兴趣,这是否可以说是幼儿教育的一大失误呢?针对孩子不想学习,我想这与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家长或是幼儿教师应该进行反思——是否对幼儿的教育不够关心或者是对幼儿的教育引导有误。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个家长或老师关注的。
(2)我国甘肃省曾对农村边远山区和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年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入学前受过学前启蒙教育的儿童在语文、数学两门主要学科的成绩上要远远高于入学前受过启蒙教育的儿童。另外,国外也有研究资料表明,如果对学龄前进行过初步的数学启蒙和训练,这些儿童到了十三四岁,其数学成绩比未受过学前期训练的同龄人要好。由此可见,学龄前的幼儿数学启蒙教育不仅可以使幼儿掌握 一些有关数学的粗浅知识,发展其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且更能对幼儿进入小学甚至中学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创造有利的條件。
五、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幼儿的思维多以具体形象为主,因此,教师或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时应让幼儿慢慢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创造性的学习。在幼儿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创设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保持并不断发展幼儿的好奇心。皮亚杰曾说过,“儿童就是科学家”。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天生对这个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了解这个世界。而事实上,幼儿也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了对世界的了解和认识。在幼儿学习科学活动中,教师首先为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心理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当幼儿的回答与教师的预想结果不同时,我们要尊重并努力寻求幼儿的真实认识及其来源,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活动。
(2)尊重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积极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兴趣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幼儿爱思考,有着无数个疑问,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当的刺激,使幼儿思维活跃起来。如,月亮为什么有时圆圆有时弯弯?秋天树叶为什么会落下来?为什么种子会发芽?汽车的轮胎为什么是圆的?等等一系列幼儿身边所能接触到的现象,是幼儿通过向科学海洋的航船,兴趣是航程的向导。
(3)随机教育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探索方法。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偶发事件,教师要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寻求问题的答案,帮助幼儿发现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比如,在一次户外活动时,幼儿发现许多蜻蜒都飞的很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蜻蜓?它们为什么飞的这么低呢?”这些幼儿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问题,帮助幼儿理解蜻蜒低飞和天气的关系。
(4)抓住时代发展的脉搏,扩展科学教育内容。让我们的幼儿不断的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符合幼儿的认识发展水平,贴近幼儿的生活,关注和尊重幼儿当前的兴趣和需求,顺应孩子发展的需要,适当安排体现时代特征和现代科技有关内容,让幼儿初步认识现代科技。知道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它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以扩展幼儿的视野满足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如“神奇的电脑”“能干的机器人”……
六、总结
关键词:游戏,收获,成长
学期初, 彩虹班的孩子们通过讨论提出了本学期的游戏主题:“侏罗纪世界”。在主题活动的推进中, 结合孩子们提出的想法, 用投票的形式选出了“丛林大冒险”、“3D影院”、“纪念品商店”、“侏罗纪摄影”等游戏主题。我们的“侏罗纪公园”就这样诞生了。
一、游戏“诞生记”
(一) 我是空间设计师
空间的规划, 孩子们考虑的因素还是很多的, 比如光线、场地问题等。最终每个游戏点在他们的讨论中都找到了合适的地点。特别是丛林大冒险的孩子们, 最初他们将“丛林大冒险”这个游戏主题选在了室内, 发现场地太小, 且容易受到其他区域的干扰, 有的孩子就说:“我们以前玩过的真人CS都是在户外, 从来没有看到过室内的。”经讨论后, 孩子们将“丛林大冒险”设置在了教室外的走廊上。
孩子们根据真人CS的经验来进行场地的布置:有的找来纸箱作为掩体、有的将金色沙曼作为岩浆、有的将鸡蛋盒作为地刺, 将红色的跳绳搭在走廊栏杆上作为红外线、将牛奶盒变成纵身一跃等。孩子们巧妙的利用了三维立体空间, 将空旷的走廊打造成了一个神秘的探险基地。
(二) 主题标识
除了场地的布置, 孩子们还找来建构区的积木、积插玩具等搭成了一个大门, 就这样, 我们的“丛林大冒险”就开张了。
(三) 我是规则设计师
游戏初期, 孩子们发现“小客人们在‘森林’里乱跑!”“时间太长, 前面的客人不出来, 后面的客人总是要等很久。”“还有的客人在游戏时总是把场地里的建筑物碰倒, 工作人员也非常忙碌, 没总是没有办法达到最好的效果……”问题提出以后, 工作人员聚到一起, 一起商量着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帅帅提出给客人制定游戏规则, 于是, 在激烈的讨论中, 孩子们将“丛林大冒险”的游戏规则确定了下来, 包括游戏人数、游戏时间、奖励与处罚等。
规则确定好以后, 我们发现好像真的起了作用, 孩子们在游戏时又新增了一个规则介绍员, 在每组游戏开始前, 向客人介绍。但时间长了以后, 孩子们就发现这样非常麻烦, 于是大家又再一次的讨论起来, 新的问题出现了, 怎样才能快速的让小客人清楚游戏规则呢?后来大家决定制作一个规则牌, 并将规则牌放在“大冒险”入口, 再配以工作人员的简单介绍。
(四) 我是关卡设计师
游戏就这样顺利的开展下去了, 几个星期后,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生意越来越冷清, 孩子们就在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于是他们就去采访小客人, 小客人们就提出游戏规则不刺激, 而且必须要凑齐五个人才能玩, 每次都要等很久, 一点也不好玩了……这时, Amy突然说“对了!我之前在电视上看过一种节目, 叫‘智勇大冲关’, 要不我们也把‘大冒险’变成冲关模式怎么样?小朋友们肯定很喜欢。”孩子们一下就欢呼雀跃起来,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道:“我们可以把我们现有的障碍变成关卡。”说完, 大家就开始动起手来。他们先把笨重的木头梅花桩换成了易拉罐做的简易梅花桩;原来的红外线变成了翻越无人谷, 原因是红外线太容易将客人绊倒;又将太容易钻过的纸箱变成了像迷宫一样的疯狂隧道。通过孩子们的努力最终九大关卡出炉了:第一关:时光隧道;第二关:电击梅花桩;第三关:火热跳杆;第四关:拍球射手;第五关:快速飞镖;第六关:疯狂隧道;第七关:火星爬行; 第八关:翻阅无人谷;第九关:王者拼图。
这样调整以后, 我和班上的老师都认为效果已经非常好了, 小朋友们也特别喜欢。在几次游戏后就发现, 虽然游戏材料很丰富, 但是布置场地的时间又变得很长了, 有时才开张没多久, 就听到游戏结束的音乐了。孩子们又再一次的投入到讨论当中, 大家商量着怎样才能更快的布置场地呢?有的孩子提出可以邀请小客人帮忙, 布置好以后给小客人付工资;有的小朋友提出在拿小盒子的时候可以利用有轮子的收纳箱, 这样也就可以搬很多;还有的小朋友提出要进行分工合作, 当自己负责的区域忙完的时候, 就可以去帮助其他的工作人员进行搭建……除了怎样加快布置速度, 有的工作人员还说:“我们不是一个游戏吗, 小客人把最后一关拼完拼图后我们还可以提供奖品哦!”似乎在这样的过程中, 我们的游戏情节也在环境的改变中无声地推进着。在游戏中还有非常多的问题, 我相信善于观察的孩子们会想出更多的方法去解决。
在游戏设置中, 我们总能看到孩子们认真勾画图纸, 或进行激烈的讨论, 他们不断地调整游戏空间, 设置游戏关卡, 从峭壁行走到电击梅花桩;从穿越封锁线到翻越无人谷;从纵身一跃到火热跳杆……在这个过程中, 孩子们讨论、尝试、调整, 他们时而考虑关卡难易程度的设定、时而考虑增加游戏的趣味性、时而考虑怎样才能更受欢迎。最后, 我们将孩子们每次讨论的过程及解决方法呈现在了墙面上, 让孩子们学会总结经验, 为下一步的问题做好准备。
二、孩子在收获, 我们也在成长
透过这样的游戏, 我们常常会感动于孩子们的创造力, 他们自发的进行场地的规划、规则的制定、关卡的讨论, 有时会发生争执, 但经过协商, 大家又重新站在一起。在就九大关卡的设置中, 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孩子才是游戏的主人。因为在这个游戏中, 有很多的创意、很多的点都是我们成人想不到的。
通过游戏的开展我们也在思考, 老师的角色究竟是什么, 应该如何去看待儿童的游戏。在之前的游戏中, 我们可能比较习惯于帮助幼儿创设好环境, 再教孩子“怎么玩”游戏, 但后来我发现这样一成不变的游戏环境真的适合孩子吗?孩子喜欢吗?进一步来讲这样的设计也没有办法继续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通过这一次“丛林大冒险”的尝试, 我们就发现, 当我们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孩子的时候, 他们可以衍生出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意。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的过程。我们要传授得不仅仅是知识,更要让孩子知道如何去克服危险,懂得在危险中保护好自己。孩子毕竟只是孩子,贪玩是他们的本性。小区人多车多,尽量多细心些看护好孩子。从小就得告诉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要在马路上玩耍和逗留,将安全教育渗透于生活中。
北区有一对夫妻是开便利超市的,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所以双方的老人都过来帮忙照看孩子。女儿六岁,儿子三岁。昨天晚上,小区发生了一件特别悲惨的事情。那就是,他们家三岁的儿子因为在小区门口玩,宝马司机并未观察到车前轮有孩子。可怜的孩子就这样被车卷到了车轮下,一个幼小的生命就没了。
这事发生得太突然,让身为母亲的我感到震惊和怜悯。孩子怎么一个人在那儿玩呢?他的父母,他的看护人此时此刻都在做什么?馨姥当时正陪着小温馨在游乐场玩滑滑梯,许多家长都纷纷过去围观。大家的心里都很紧张,也很害怕。满满的疼痛和不安。明明知道场面肯定是惨不忍睹,可还是忍不住会去想,想去看。可怜的孩子,他还什么都不懂,他还没来得及去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就这么,残忍得被夺去了生命。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忧愁,怎么做才能挽救一个三岁孩子的生命呢?警察来了,救护车也来了,大家都在祈祷孩子能够相安无事。只是,天公不作美,孩子抢救无效最终还是死亡了。男孩的爸爸看着今年夏天拍得全家福,那时孩子还搂着自己的脖子开心快乐的笑着。仿佛一切都好像昨日刚发生,孩子还在身边一样。可,现在再想疼爱一次孩子他也回不来了,爸爸拿儿子的照片越想心里越难受,眼泪夺眶而出。
有人说,小男孩当时是和姐姐一起出来的,可在小男孩出事的时候也没看到姐姐的身影。许多人都在责备司机的大意,开车都不好好看路。有知情者说,当时小男孩可能是俯身在系鞋带,司机根本没有注意到前方有人所以才疏忽得碾轧过去。现在说再多抱歉小男孩也不能回来了,造成这样的事故到底是谁的责任?司机固然有千错万错,难道身为孩子的监护人就没有错了吗?对于一个三岁这么幼小的孩子来说,他还没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父母怎么放心让他出来玩呢?
我认为家长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再怎么样也不能完全将一个三岁的.孩子托付给六岁的孩子照顾,别以为姐姐就一定可以照顾好弟弟。再怎么懂事贴心,她也才是个六岁的孩子而已。出来玩怎么可以没有家长的陪同呢,生意是有多忙,连照顾会孩子的功夫都没有吗?得知孩子出事后家长闻风丧胆得跑过来,谁都不曾想过前一会儿还活蹦乱跳得孩子如今却满身血迹得倒在自己怀里。如果自己能够细心一些,是否孩子也就避免了这一场悲剧的发生?
出现这样的事故是谁都不愿意面对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到自己监护人的责任,责无旁贷得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幼小的孩子更是不能离开我们的视线,独自搁置孩子出门这是十分不负责任的行为,酿成这样的悲剧司机固然有错,可家长也难辞其咎。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不禁让人唏嘘,8月21日在河南的某家百货楼下,一辆轿车在驶离停车场时,不慎碾轧一个两岁的男孩。虽然医护人员也尽力抢救可因为孩子头部受重伤,最终还算不幸离世。年轻的爸妈心痛不已,妈妈更是哭晕在地。当时有人反应说,在孩子出事的时候妈妈还在看手机,并没有完全保护好孩子。一眨呀的功夫,孩子跑到了车辆左前轮的位置。司机车虽存在疏忽,可父母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我们都把孩子的安全放第一,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不分心做到一心一意,相信许多意外也就避免发生,孩子也就不会造成这样的伤害。
这样的事故谁都不愿发生,小女孩也一样。她只是看到同伴多玩了一会儿,可却就这么一点点时间让她永远失去了最亲的人。她也很难过,可却无可奈何。小女孩听到弟弟发生这样的事故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胆怯害怕。好像一切理所应当都成了她的错。怪她吗?她也就只是个六岁的孩子而已。看着父母犀利的眼神她更是觉得自责不安,作为旁观者,我很同情这个女孩。还那么小,肩上的压力却那么重。家庭的舆论和旁人的指责,她以后是不是都得要永远活在指责和愧疚之中了?
我希望父母不要把一切的过错都怪在孩子身上,可能一些家长觉得大的带小的出来不会有什么问题,何况就一会儿时间,何况就在小区里。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城市生活,再怎么放心也得有个家长跟着吧?何况小女孩也就六岁而已,如果不是自己大意得让两个孩子独自出门又怎么会酿成这场悲剧?小的走了,可活着的人就应该备受心灵的折磨吗?意外已经发生,该走的路还是要走。过多指责和谩骂只会让孩子活在痛楚之中,对她宽容些吧,一些事并不是她能控制得了的。
悲剧的发生让人心痛却也值得思考,种种血淋淋的案列也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监护,细心才是保护孩子的万全之策。现在多数都在城市中生活,潜在危险更多,对没有安全意识的孩子来说更需要父母的看管和保护。
安全教育是每一位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在的孩子好奇心强,走路喜欢东张西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所以家长应该多教育孩子走路一定要在人行道上走,注意四周行人和车辆。对于小温馨,每次出门她都会横冲直撞。过马路的时候我会选择在人行横道上走,并且给她讲解一些交通标志和指示灯的作用,遵循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交通规则。
安全教育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也可以让孩子在体验中领悟什么是安全的,什么是危险的。前提是不能放任孩子独自一人,得在有家长的看护下才行。种种事故都在不断提醒父母,孩子小自我保护意识很薄弱,需要家长时刻长鸣警灯,孩子的安全大意不得。
现在的孩子面对的世界,充斥着各种电子商品。他要是接触不到游戏,那都见鬼了。着迷也很正常,毕竟玩总比学习省劲而且有意思的多吧。总体看来,你要是逼他,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太强,恐怕会造成相反的结果。但孩子才14岁,还比较小,家长该拿出点强硬的态度来,不能处处依着孩子,这样娇生惯养,长大了他更会有自己的主张了,到时候你就会食掉自己种的苦果。从小就严厉对待他,倒不是“横眉冷对”,要奖惩分明,做错的时候该处罚就处罚(站着抄送古文什么的,不是让跪着什么的),做的对的地方要适当奖励,一个小玩具,一个小零食,让他明白以后的行为走向。要不去书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书,上面的经验和方法很多,不过自己的孩子还是得琢磨自己的一套方法,祝你成功。
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有兴趣,要正确引导,培育兴趣,发挥孩子的优势。
一、诚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培养人具有诚信品格的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又称“家教”。诚信教育中家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所承担的义务责无旁贷。
(一)家庭教育对诚信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活动范围,家庭群体中受教育者开始总是以其双亲或其他抚养者的言行为榜样,以家人的情感情操为认同的对象,通过同化作用,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为方式、处事习惯、道德信念的体系,借以调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家庭教育中的诚信教育也就在此潜移默化中完成。
(二)家庭教育对诚信教育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组织,没有家庭就没有社会。受教育者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诚信品格是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重要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提高包括诚信品格在内的国民素质的基础,诚信教育也是家庭的社会责任,是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所必须发挥的功能。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
二、培养孩子诚信品质的家庭教育策略
(一)诚信源于尊重
夸美纽斯指出,应当像尊敬上帝一样地尊敬孩子。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我们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可以领悟到这样一点:儿童在某种程度上如果自尊心受到挑战,得不到所期望的尊重,就有可能会表现出不诚信的言行。无数的家庭事例也证明:独断专行的家长只会用命令、威胁、恐吓,讽刺甚至暴力去制服孩子,就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言行不一,而民主、和谐、平等、愉悦的家庭氛围是培养诚信品格重要的客观条件。家长对孩子给予尊重和理解,给孩子情感上的安全,就能使儿童充满信心,言行一致大胆地探索周围的陌生环境。
(二)责任感是诚信品质的内在要求
责任感是指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自身的社会角色以及角色所应承担的义务的一种认识和情感体验。责任感是一个真诚的人的显著标志,一个人要受到别人尊重与信赖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因此,重视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做错了事情要自己承担责任,这有助于诚信品质的养成。
(三)父母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艾尔金德认为,要想让孩子有教养,守道德,父母首先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那么你的孩子也同样会具有这种品质。这也道出了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生活中,家长对孩子教育切忌说一套,做一套,由于小孩子年龄小,善于模范他人行为,父母如果言行不一致,孩子也会言行不一致,因此,我们家长应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如此,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才会有实效。
(四)信任并鼓励孩子改正过错
信任孩子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当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要及时、明确的指出孩子行为的错误在哪里,并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去做,但要尽量不当众批评孩子。尤其是行为性撒谎,在他们看来撒谎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利益或满足,对孩子自身成长的危害性比较大,家长必须采用适合其接受而又行之有效的方式,及时、坚决地予以制止和纠正。放任和袒护,必将害其一生。
(五)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犯错要持理解、宽容的心态,但对孩子必须进行惩罚时,要明确告诉孩子惩罚原因,并告诉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对孩子的主动认错,父母要表扬,再告诉孩子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即在惩罚孩子的同时,应更多的奖励其诚实的行为,使诚实的行为得到强化。家庭中,成人树立诚信的榜样,通过讲述诚实、守信的小故事,使儿童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和判断,进而使孩子产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最后,通过反复实践,从孩子身边的小事,比如守时、不撒谎、讲信用等这些小事上慢慢做起,使认识升华为信念,使偶然的诚信行为变成诚信行为习惯。
无数事实证明,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是儿童优良品质形成的奠基石。在那些充满民主,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在那些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诚信和美德的家庭,在那些对孩子的管教充满仁慈和爱心的家庭,在那些充满着父母的教育智慧和有着良好教育策略的家庭,孩子的诚信品质便能得到很好的塑造,让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家庭能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现家庭教育中诚信教育的科学化,让正直诚信的良好品质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开出绚丽的花朵,让孩子们在诚信的社会里健康快乐和谐地成长,成为文明社会所需要的诚信公民。
摘要:诚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家长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培养有责无旁贷的义务,父母要善用各种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其中,关键的是,要在生活中尊重、信任孩子,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关键词: 音乐 幼儿潜能 开发 重要性
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全面素质方面,在对幼儿深层素质的滋养与开发方面,有着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企及的更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陶冶幼儿高尚道德情操,培养他们良好审美情趣,而且可以启迪幼儿智慧,发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和创造力。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不但为幼儿教育提供了充分发掘创新潜能的发展机遇,而且为幼儿智力开发创设了良好平台。歌唱、律动、舞蹈、节奏乐、打击乐、音乐表现与欣赏等幼儿园音乐教育形式,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能力,而且能增强对艺术的敏感性,还可以成为孩子们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以审美情感为切入点,培养幼儿欣赏意识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长期以来,幼教工作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于用一些属于专业艺术教育或特长艺术教育的模式和要求看待幼儿音乐教育,因而在教学中相当普遍地存在重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播,忽视音乐对幼儿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操练和欣赏意识的培养。因此,把幼儿音乐教育方式与创新相结合,能够有力地推动幼儿音乐教育的深入发展。1.注重音乐对幼儿的心灵滋养,加强其在音乐活动中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幼儿音乐教育理念。在审美活动中,用充满童趣的音乐引导幼儿在反复感知中体验、领会音乐作品内涵,引起兴趣,激发情趣。如教唱《小乌鸦爱妈妈》时,老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讲解小乌鸦懂事,“叼来虫子,一口一口喂妈妈”,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激起幼儿的情感投入,推动幼儿审美感知与艺术想象等活动的开展。我们在选材上要注意选择节奏明快、旋律优美、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内容,诱发幼儿的审美情趣。
2.关注音乐对幼儿的素质培养,考虑其发展智力因素关联的创造性潜在能力,制定新颖的幼儿音乐教育目标。进行幼儿音乐教学,就要引导幼儿运用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等感觉活动,调动情感、思维、想象、动作、语言等多通道参与、反复品味、启发联想、促进理解。如做音乐游戏《小朋友散步》,首先让小朋友坐在座位上,伴随音乐做睡觉、起床、散步、听雷声观察天气、听雨点声赶快回家的动作,使幼儿在音乐感知中活跃起来,创造地表现自身潜在的思维能力与表演能力。
二、以艺术为传播点,开阔幼儿求知视野。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重要的,既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大长生形成鲜活、实在、有味的教学风格,又要把握幼儿的身心特点创造出轻松、欢快、明亮的学习环境,不能因袭旧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要侧重体验(操作),或增加艺术作品内容和深度来维持、调节、推动幼儿音乐教育程度。如在小班(3—4岁)音乐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聆听简易音乐、欣赏形象图片、模做动作、说出感受等,说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很好地认识物体。为幼儿提供或创设丰富活跃的视听环境进行场景教学,既可以促使幼儿在轻松的演唱活动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又可以培养幼儿在快乐的音乐氛围中激发油然而生的兴趣,还可以教育幼儿在学习的实践机会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能够引导幼儿在自由的艺术环境中开发乐于创新的潜能。
在幼儿音乐教育实践过程中,有效地以儿童的特点和兴趣为切入点,选择鲜活实在的教材作为教学内容,把知识性、艺术性与趣味性融于教学方法之中,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开发幼儿潜在智能,激发幼儿表现欲望,诱发幼儿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选用上寻找能够充分体现幼儿情趣的教材,从歌词到旋律、从体裁到形式、从意象到内涵、从结构到风格等都应以贴近幼儿生活为思考点。如歌曲《数鸭子》就是一首富于生活情趣的材料,教学时,教师伴着音乐进行边唱边舞的示范,让孩子们通过情境表现体会歌曲内容,从而在歌词中找到与生活中相似的情趣,并引着幼儿学习和表演。这首歌曲内容生动、画面感强、语言生活化,常作为教学内容并为孩子们所喜欢。再如歌曲《迷路的小花鸭》是一个容易激发幼儿兴趣的教学范例,旋律起伏不大、歌词语言明了、画面清晰可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宜过早地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这样只会是教师单向地发挥作用。教师采取画面导入、语言讲述、音乐点缀、情趣创设的方法往往会获得超乎预期的效果,让幼儿在学习和表现中受到启发、陶冶情操,培养爱护弱小、关心他人的高尚品德,选择这样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所具备的一定的教育性和艺术性的特征,又能够在童趣洋溢的教学内容中适应幼儿年龄和心理上的特征。
三、以创造表现为着眼点,启发幼儿创新思维。创造是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词,它代表着我们的教育驶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尤其是对幼儿而言,他们处于一个最佳黄金时期,他们这时候生理、心理的各种条件是得天独厚的,我们的工作就是以音乐作为启迪。
1.用音乐刺激幼儿思维,激发其求异性、发散性、突发性、联动性、敏锐性、灵活性等创造性认知特征。欣赏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感受,他们以自己独立的体验、联想、表现与表达,形成自己不同的想象和思维,随音乐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幼儿在接受音乐教育的活动中,往往伴随丰富的情感、充分的想象和个体独特的表现语言,他们在活动中把握的不仅是外在的法则和内容,而且是在深化创造性认知特征的过程中滋养自己独特的内心潜质。如创编中班舞蹈《我的好妈妈》,可以通过旋律刺激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做出动作表现出对妈妈的爱,引导他们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关心妈妈的,从而促进身心发展和生活经验、艺术感受力、表演动作的积累。
2.用音乐促成幼儿表现,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理念等创造性情感特征。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既对幼儿进行了审美教育,又培养了幼儿音乐兴趣,更激发了幼儿表现欲望。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的感受,能够行之有效地在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同时形成创造性情感特征。幼儿在欣赏有关动物的歌曲(如《小小乌龟上山坡》)时,每一段音乐都能使他们联想到某种动物并表现出来,如徐缓的音乐代表乌龟、欢快的音乐代表兔子、深沉的音乐代表大象、优美的音乐代表天鹅,等等。如教学《小鼓响咚咚》时,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中塑造的爱护妹妹,为了让妹妹睡好觉而放弃玩小鼓的哥哥形象,潜在感染幼儿创造与表现的情感心理,从而促进幼儿智力的科学性开发。
3.用音乐塑造幼儿性格,形成其自控性、自主性、兴奋性、有恒性、独创性、灵活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对音乐的学习,通过绘画、语言、歌舞、演奏等形式,把理解与感受创造性地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创造与表现要及时地加以鼓励和支持,不断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如进行大班(5—6岁)歌曲《大树妈妈》教学活动时,一边结合歌词想象大树与小鸟等优美画面,一边引导幼儿联想妈妈对他们的博大真爱,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幼儿思维和想象,诱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同时指导他们通过彩笔把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描画出来,不同的色彩、不同的线条,代表幼儿思维中不同的物体,启发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参与创造性表现歌曲内容,从而创造美。
【幼儿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推荐阅读:
现代幼儿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06-25
幼儿教育的必要性09-24
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看法07-08
对一些幼儿教育名言的思考10-27
对农村幼儿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10-18
幼儿园孩子的寄语10-04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重要性国培心得体会10-05
幼儿园调皮孩子的评语11-15
幼儿园老师喜欢怎样的孩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