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1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尤显重要。笔者在长期的教学教研活动中,通过对青年教师听评课和与青年教师进行经验交流,认为学习、教学、反思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有效的途径。

一、学习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

书籍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教师也不再是担任照本宣科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把地加强自身的学习。这里所谓学习,应该是包括视野的拓宽和课标教材的学习等多方面的。

1、在学习中拓宽自身的视野

人们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就是学生真正能够得到“一碗水”的保证。从教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来讲,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的掌握必然比学生要多、要深、要广,并且更为熟练和精通,但任何学科都是在不断发展的,而教材的内容却是固定的,且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局限于教材的“水”仅是一桶“死水”。教师要能够超越书本知识,给予学生更多的学科发展前沿的新知识、新信息,就必须不断关注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并投身于学习与研究,用最新的理论来支撑教学,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的这桶水成为常新的“活水”。

另外,作为文科教师,能够很好地将各个学科联系起来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这就更加鲜明地要求青年教师要着力拓宽自身的视野,能巧妙地游弋于各个学科之间,让学生能将各科知识点有逻辑有系统地贯穿起来,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结合课标深钻教材

虽说局限于教材的“水”仅是一桶“死水”,但是对教材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青年教师应深入地研究新课标,清晰地把握新课标对于学生三维目标的要求,再深钻教材的每个点,努力将每个知识点都读懂读透,并能够结合自身的视野加以丰富或是裁剪,将每个知识点以最完美的面貌呈现给学生。只有这样,方能让学生真正接

受知识并化为己有。

因此,青年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为教学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二、教学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点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如何利用这个主阵地,实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摆在每个青年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青年教师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把握教学重点,理清教学思路

时下各地都在强调要打造高效课堂,可究竟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一节课?笔者认为把握教学重点,理清教学思路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青年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课标的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里需要详讲,哪里需要略讲,这些都是备课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把握重点之后,青年教师还要考虑的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将所有的知识点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有逻辑、有目的的高效课堂。

2、转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式

新的教学观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要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只有接受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才能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观念和方法转变的过程就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

3、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用语

在每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课堂的参与者,同时也是教师的听众。霍林沃思提出的“典型的听众分类”将听众分为以下五个类型:行人型、讨论—被动型、精选型、一致型、组织型。作为课堂教学的听众——学生基本上属于一致型听众,同时兼有组织型听众的某些特点。从表面上看,这种类型的听众对教师来说似乎比较容易“对付”,而实际上,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动力、自觉意识、自我约束力以及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上都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因而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实际上又带有讨论—被动型听众以及精选型听众甚至行人型听众的某些特征。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用语,并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注意学生听课时情绪的变化和状态的生成,借以随机调整自己的教学用语以使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

三、教学反思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关键

美国学者波斯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2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 实践教学设计不合理

目前, 高职院校在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大多采用项目化、模块化、一体化教学方式。但是对于大多数青年教师而言, 无论是项目化还是模块化学习, 都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经历, 因此很多青年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模块时, 往往会顾此失彼。

(二) 实践教学组织不紧凑

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踏上讲台, 准备和设计都有所欠缺, 所以应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突发事件能力较差, 教学环节衔接也不够紧凑, 课堂往往会呈现出前紧后松的局面, 学生整体参与程度也不高。

(三) 实践教学评价不到位

实践教学要求过程性考核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青年教师往往对过程性考核意识薄弱, 造成学生仍旧停留在期末一次性终结考核的意识中, 导致学生投入不积极。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薄弱的原因

(一) 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

首先, 职业院校教师进入门槛不高, 往往对学历有所要求, 但对实践经验不做硬性规定, 所以青年教师往往一毕业就能入职上岗教学。其次,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外出访学、培训、挂职锻炼持积极肯定的态度, 且划拨相应的经费, 但很少有学校会给青年教师划拨专项实践培训经费, 所以在教龄、职称都不如资历丰富的老教师的情况下, 青年教师要从中争取到培训锻炼的机会难度比较大。同时, 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师考核、评职称的过程中往往将关注度放在科研、教改等重要环节上, 导致青年教师将精力向这些方面更多倾斜, 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则有所疏忽。

(二) 青年教师对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动力不足

目前, 大多数刚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注重于学历提升、职称晋升, 忽略了高职院校教学所需。加上学校的考评也大多注重在此方面, 所以青年教师入职之后的主要时间、精力均投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工作等方面, 实践教学往往置于其后, 上课按部就班, 即使参加实践培训也是草草应对, 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欲望和动力不足。

(三) 针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机制不完善

高职院校近些年来不断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 以期通过半年或一年的企业实践工作能带给广大教师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但这种简单的下企业锻炼的方式, 难以为青年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形成长期有效的培养机制。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途径

(一) 高职院校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提高实践教学效能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构建有助于高职院校发展、有助于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发展的考核评价制度已经迫在眉睫。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以能力为核心, 对教师的要求也应以能力为首要标准, 晋升职称的条件应围绕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应用能力展开。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评价, 主要看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是否具有高超的技术、深厚的技能, 在教学活动中能将技术、技能熟练、自如地传授给学生。因此, 新的职称评定与晋升的标准应将实践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二) 青年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提高实践教学认识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引导, 积极转变青年教师的教育观念, 使其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性, 认识到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作用。组织青年教师学习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 认识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在学校培养目标中的重要性, 从而强化实践能力的锻炼, 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青年教师只有在思想上更新观念、在认识上增强提升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紧迫感, 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更新, 只有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 才能最终将其转化为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总之, 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保证。所以,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青年教师, 应尽快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水平。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和高职教育的发展。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成因, 找出促使其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职业教育,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3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策略;方法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培养一批高水平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保证,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我校引进了大批年轻教师。35岁以下青年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新,专业基础好,思想活跃,创新思维强,接受新事物快。但这些青年教师多数没有教育专业背景,教育教学经验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对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学习、改进和运用等也不够重视,无论是师德水平还是教学水平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基本途径

1、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积极开展教师互相听课、评课活动,将评价的着力点放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上。教学效果要同时关注专业教学基础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目标的体现。

2、提高青年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青年教师不仅要提高业务水平,更要有提升职业素养,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前提条件。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应把提高思想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只有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才能带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提高每个教师的个体素质为突破口,以其达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最终目的

3、努力建设一支懂教育、精教学、能科研的青年教师队伍。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做到“点”、“面”结合:“点”就是以各教学部为一个研究小组,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研究活动;“面”就是以课题组为单位开展统一的、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以“点”带“面”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迅速提高。

三、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主要方法

为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我们以教学团队为平台,以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为媒介,通过专家引领、师徒结对等措施助推青年教师的成长。

1、了解青年教师基本状况,组织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为提高研究的理论水平,我们结合青年教师的实际布置学习内容,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自身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同时,还选派骨干青年教师参加高端学习培训。通过学习,教师提高了认识、更新了观念,以全新的教育科研理念指导科研工作,并落实到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更新教育观念,重塑教师人格,打好教师队伍能力提高的基础。

(1)转变教育思想,坚定教育理念。从转变教育思想入手,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教育理念。实践中,我们把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理论学习列为培训学习的主要内容,促使青年教师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了八大转变:一是教育目的观由“一次就业”转变为“终身发展”;二是教育本位观由“社会本位”转变为“学生本位”;三是教师职能观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终身学习与发展的促进者;四是师生观由教师中心转向民主平等、教学相长。五是教学行为观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六是教学过程观由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学习;七是学生学习观由被动型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八是教育评价观:评价主体由一元化转变為多元化,评价标准由单一化转变为多样化,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2)研究教师的需求,塑造教师人。教师中绝大多数怀着崇高的理想,他们深刻理解教育工作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意义。在研究教师需要的基础上,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通过典型引路、榜样示范、实践锻炼、心理优化、专项督查和举行师德师风演讲比赛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切实加大师德教育力度,引导教师从新课程实施的持续健康发展,从学校事业的不断进步出发,牢固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3、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学能力,突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的重点。抓好校本科研,构建学习型组织。校本科研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研究与开发的重点,也是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我们通过典型带动,组织骨干教师定期进行业务讲座,进行示范课观摩,教学问题剖析等,带动青年教师,进而推动校本科研工作。

4、以教学活动为抓手,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教学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我们结合研究围绕如何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

(1)开展“五课”活动,打造有效课堂,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五课”即:教研组长引领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学能手特色课、青年教师展示课、新进教师汇报课等

(2)发挥教研组的团队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每学期我们都要求青年教师在组内上一节公开课,写出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并根据授课内容的需要制作课件,其他教师参与听评课,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以共同提高。

(3)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各教学部在上课、听评课及评选课件的基础上申报评优教师名单,每个教学部申报2~3节课,参加学校的评优课。教学督导室组织专家评审,并根据评优课比赛结果,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省市及全国比赛。

以上实践有效地促进了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进程。在研究中,我们也摸索发现了青年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和基本途径。但我们总结出的规律在普遍适用性上还有待提高。同时如何帮助青年教师保持优势,确立发展方向也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论文 篇4

第一,缺乏实践经验,虽然他们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但很难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第二,教学当中的重难点不够突出,“大而全”的教学特点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三,语言的精炼程度不够,很多都是照本宣科,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无法做到深入浅出的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能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第四,讲课节奏太快,咬字不清,声音微弱,严重影响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不规范,手段单一,并且有过于依赖PPT的现象,一旦停电或电脑出故障,没有多媒体帮助,就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的情况;第六,课堂板书随心所欲、胡乱书写,使学生课上无笔记可记,板书没有达到服务教学的目的。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导致的。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教学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缺少对青年教师的岗前系统培训。青年教师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知识结构新、创新思维强、接受新事物快。但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没有师范类课程专业学习与培训,因此教育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也相对缺乏。而多数学校也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不够重视,培训内容往往趋于形式化,高校对于青年教师使用多、调教少,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对职业技能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地掌握。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对相应课程与教案的熟悉度,却忽略了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重难点把握不精准等方面问题。

第二,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青年教师年轻、精力旺盛、家庭负担小,往往是教学一线的主力军,每学期承担了大量的课程教学,使得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应付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院校资源分配不均,再加上青年教师刚入职,科研成果较少,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往往是成为弱势群体。再加上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几乎都要求申报人至少是副高以上职称,从而导致很多青年教师无法获批一些重大项目,这严重限制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青年教师教学反思意识不强。一直以来,教学反思都被认为是教师职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最核心的环节。通过对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教学反思可以使青年教师认识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很可能就上升为教育中的创新理念与新模式,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5

(试行)

一、实施目的为促进我校青年教师的成长,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充满活力的新进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教学质量,特实施此计划。

二、实施对象

2008年1月1日以后承担我校全日制本科生教学任务(含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调入本校前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经历,年龄在40岁以下的在编专任青年教师。

三、实施办法

根据《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管理办法》,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负责组织实施,各教学单位负责具体培养提升计划的落实,施行“导师负责制”,聘请本单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新进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培养。

2009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采取申报立项、按项目资助、结项考核的方式进行。

(一)项目申报与评审程序

2009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和评审工作将于本学期展开。本项目侧重于培养和支持在课堂教学能力上有提升潜力的新进青年教师,通过本项目资助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教学的要求,成为知识积淀深厚、教师基本技能过硬,具有较强课堂驾驭能力的优秀教师。

1.申报人的条件

本项目由青年教师和导师联合申报,其中导师为项目负责人。

2.项目类别

本项目均为一般项目。

3.项目申报与评审程序

①负责人按要求填写《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书》,向学院提交相关附件材料;

②学院审核、评议后签署意见,将《立项书》(纸质文件及电子版)和附件材料报送教务处;

③教务处组织专家小组,召开评审会,初步确定资助名单;

④经公示征求意见后公布立项项目名单。

(二)项目中期检查

所有立项项目均须接受中期检查,检查由学院组织,以项目组自查为主,自查后由项目负责人和青年教师共同填写《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中期检查表》,并及时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进展情况、《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听课评议表》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文字材料报教务处备案。项目组应随时准备接受学校的抽查。

(三)项目结项考核

1.青年教师完成培养计划后,由项目负责人和青年教师共同填写《深圳大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结题书》。

2.学院组织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培养计划完成情况、进修情况、助教情况、教学工作情况(含教案、习题解答、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试讲记录、教学效果(学生对教师的网上测评成绩和同行听课的反映)、参加专业实践和科学研究情况及个人总结。

学院聘请至少三位教师组成院级考核小组,对青年教师培养工作进行验收。其主要程序为:

①考核小组随堂听课一次,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给出评价意见;

②举行考核答辩会。导师介绍培养过程,青年教师汇报培养体会与收获,考核小组专家提问,青年教师答辩;

③考核小组经评议后确定考核成绩;

④学院将考核意见报学校教务处。

3.学校聘请由五名教师组成的校级考核小组,随机抽查青年教师上课情况(随堂听课),对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给出评价意见;

4.考核小组根据结题材料、学院考核意见及听课情况,给出最终考核成绩;

5.考核成绩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成绩合格以上者准予结项。

(四)对青年教师的要求

在培养期内,青年教师应完成以下工作:

1.完成导师指定的课程选修、知识学习、专业实践或教学研究等任务;

2.在导师指导下,掌握所承担或将要承担课程的结构和内容,学会根据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内容,选定参考教材;

3.按照导师的要求,完成好一门课程的全程助教任务,承担该门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组织课堂讨论、指导实验等两种以上工作,效果优良;

4.每学期听课(导师开设的课程或相关专业课程)不少于2门课程,每门课听课时间不少于6课时,并做好听课笔记,撰写教学心得;

5.进入导师所在的课程组或团队,学习导师的教学经验,掌握教学方法。

青年教师在培养期内,各学院(部)应严格控制青年教师培养期的工作量,以免因工作量过多而影响青年教师对教学业务的熟悉和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五)导师的聘任和职责

“导师负责制度”是指由学院选派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原则上采取一对一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促、导作用,按计划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使其尽快达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1.导师的聘任条件

①在高校教学岗位(含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工作五年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在编教师;

②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教学改革,重视教育思想的学习和研究,业务知识较渊博,教学科研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

2.导师的职责

导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

①思想品德。帮助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

②课程教学。根据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制定培养计划,指定进修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从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讲课技巧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检查青年教师备课,协助选用教材,旁听青年教师试讲和课堂讲授情况。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6课时。收集学院专家小组对青年教师的《听课评议表》,汇总学院专家小组对青年教师的听课意见,填报《听课意见汇总表》。

③研究能力。帮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所在学科前沿情况,合理选择研究方向,正确开展研究(包括教学研究)工作。

④实践能力。协助学院安排并指导青年教师进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性工作。

(六)学院的职责

1.负责为青年教师选派导师;

2.制定本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3.组织本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听课、评课;

4.了解导师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安排中期检查,报送青年教师培养情况反馈意见;

5.青年教师培养期结束,组织专家组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考核,评定青年教师是否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七)青年教师培养提升计划实施流程

详见附页《深圳大学2009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实施流程图》

四、项目经费

(一)项目资助额度

2009年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项目均为一般项目,每个项目资助额度为6000元,具体分配为:导师4000元,学院2000元。

(二)经费的安排和使用

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养提升计划立项经费由学院(负责青年教师培养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统筹管理使用。实行按学院立户,教务处根据学院获资助项目个数,总资助经费统一在一个经费本上,每次报销凭经费本开支。

资助经费在立项后一次性下拨到学院。经费主要用于培养期内组织听课、评课酬金及教学培训等相关费用。教师听课指导酬金每节课不得高于200元。

五、实施时间

项目培养期为两年以内,最少一年,最多两年。

2009年项目申报时间为6月下旬。

六、附则

本计划自2009年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教务处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6

东港区南湖镇尹家河中学 万克华 2012年7月20日 19:59

赵洪友于12-7-20 21:30推荐万老师结合学校实际,通过名师带动、领导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协作、社会监督、主动发展六个方面,阐述了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我认为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值得老师们学习交流。

体育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任务尤为艰巨。如何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环境,使农村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效率,是一个需要体育教师教育专家、学校领导和广大体育教师深入研究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学校在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有效促进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体育教师专业和谐成长之路。

一、名师带动。

为了使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学校精心挑选一部分体育名师通过传经授验,彼此交流、互相切磋,充分发挥体育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人梯”作用和“桥梁”作用。通过实践,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高涨,教育教学工作艺术精湛,教育科研能力大大提高,一批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水平不高的年轻体育教师在名师的关心、扶持和带动下很快成长为体育骨干,个人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和归宿感。体育名师的积极带动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二、领导激励。

传统体育教师因缺乏竞争性,对体育专业成长的愿望不强烈,认为只要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就行,常常把体育专业提高看作是无所谓的事,因而表现过于被动。作为学校领导,应及时给体育教师“外部刺激”,给体育教师专业成长以积极的行政支援,有意识地增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主动为体育教师学习解决后顾之忧,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师专业提升的积极性。

三、同伴互助

体育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同伴合作互动、相互促进。学校定期开展体育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为体育教师间信息交流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同行间思想的沟通、方法的交流等充实了体育教师教学的空间;通过同行互动,使体育教师学到了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坚定了实现自身价值的决心,并且也体验到了自己成长和发展过程的快乐。所以说同行互动是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

四、师生协作。

素质教育的大背景和新课程改革对每位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师仅靠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只有跟时代合拍、跟学生合拍,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古训值得深思。“感恩学生”与“师恩难忘”应当受到同等的重视。体育教师应该看到,是学生为自己提供了工作的岗位和生存的意义,是学生为自己创造了体育专业的领地和发展的空间。现在,随着学生的思想、知识、信息的多样化,体育教师更需要重新定位自己,认识自己,再仅凭“一桶水”而老大自居,必然是要落伍的。体育教师既要和学生同步走,又要赶在学生的前面,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五、社会监督。

近些年来,社会越来越关注体育教育,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师的师德修养、业务水平等似乎成了社会衡量体育教师优劣的标准,体育教师只有满足社会进步的需要,满足朝代与时俱进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创新奋进,努力使自己成为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型体育教师,做人民满意的体育教师,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六、主动发展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7

一、教观察、联想,培养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通过联想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解题思路通过观察,若用代数的方法解答这一问题是比较困难的,引导学生联想解析几何圆的方程x2+y2=25,将其代入所求整理有:

例2(2015年全国Ⅱ)设函数f'(x)是奇函数f(x)(x∈R)的导函数,f(-1)=0,当x>0时,xf'(x)-f(x)<0,则使得f(x)>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解题思路2题目中不给出具体的函数,但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具体函数,越简单越好,因此考虑简单的多项式函数.设f(x)是多项式函数,因为f(x)是奇函数,所以它只含奇次项;又f(1)=-f(-1)=0,所以f(x)能被x2-1整除,因此可取f(x)=x-x3,检验知f(x)满足所有题设条件,解不等式f(x)>0,得到x∈(-∞,-1)∪(-1,0).

试题考查内容比较丰富,突出了函数与导数基本性质之间的关联.本题运算不大,重在联想与推理,如果考生能联想到满足条件的具体函数实例,问题将归结为具体的不等式求解,变得非常简单.试题设计灵活,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变式训练,培养立体思维能力

解题思路(ⅰ)当n=1时,a1=6.

所以an=-an-1,即{an}成等比数列,公比为-1,首项为6.

故an=a1(-1)n-1=6(-1)n-1.

因此a1=1,所以{an}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n=(-2)n-1.

解题思路先求Sn,再求an.

(ⅰ)当n=1时,a1=S1=1,

利用例题变式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多变的问题中受到磨炼,举一反三,加深理解.

三、一题多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变通性

指导学生进行一题多解,善于对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和探索,拓展思路,训练思维的变通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路1的核心是利用平方平均数大于几何平均数,思路2的核心是利用几何平均数不大于算术平均数,思路3的核心是利用算术平均数不大于平方平均数,思路4的核心是利用三角换元法,一题多解在解题方法上不黑守成规,选择最优解题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教猜想,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学大师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大胆地跳跃到某种结论上就是猜想,让我们教猜想吧!

解题思路1由a1=-1,an+1=snsn+1得

解题思路2由a1=-1,得s1=-1,由an+1=snsn+1得sn+1-sn=snsn+1,

在探索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时,容易发现已知条件可以转换为前n项和之间的关系,进而求出或猜测出结果,该题难度适中,解法多样,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更深一层猜想有:

浅论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8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师也是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青年教师。据教育部统计数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529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有1327所,占52.5%。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有153.451万人,其中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有43.83万人,占29%。普通高校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的教师有89.2607万人,占58%,45岁以下教师有111.9472万人,占73%。据数据分析,40岁以下专任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0%,成为普通高校师资队伍中的主力军。这一趋势,在高职院校中表现更为显著。因此,提升高职青年专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发挥青年专任教师的积极性,对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2职业认同感的内涵

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几种途径 篇9

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成绩较差的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往往首先表现在运算能力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推理能力、求证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学生的运算能力差,简单地归因为粗心或者马虎,是不科学的,这往往是数学综合素质欠缺的一个表现。如对算法的重视不够;对式子特点的观察不够;在运算的教学过程中,训练的方法不够科学;没有把传统的精确计算和估算、验算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等等。因此,我们应科学地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一、改进概念、法则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感性强、理性弱、重使用、轻依据,这种习惯并不适应初中学习。因此,从初一开始我们就要让学生重视理解,重视应用,重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

根据初一学生直觉思维仍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及思维深刻性不够好的特点,我们在概念教学中,在观察实物、实例的基础上,着重要求学生离开实物能想出并说出实例揭示的道理。在基本的运算法则的教学中,则让学生说出如何运用法则指导运算。学生回答问题、订正作业时,让学生注意做到“步步有依据”,要求其在关于数、式、方程(不等式)运算的每个步骤后面注明所依据的定律、法则或原理,以使学生不仅“会说”、“会做”,而且“真懂”,从而减少运算中的盲目性,提高运算的正确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负号的引入与符号法则,以及用字母表示数,教师应尤其关注。

对于负号的引入与符号法则,我们除了重视理解外,还要帮助学生选择思维起点和设计思维程序,运算时“先定符号后计算,观察特点再起步”,即先确定每步的运算或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计算。

对于用字母表示数,我们主要做好单层次思维向多层次思维的转化。学生感知字母的主要障碍是容易受到强成分的影响。例如:比较a与大小,学生往往只比较1和的大小,而对于a可正可负这个弱成分没有关注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突出弱成分,让学生弄清a是什么数,克服强成分的影响,使学生的认识由表及里,由具体向抽象发展。

二、加强对式子特点的观察,注意运算方法的灵活选择

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运算的最初定向,全面分析题目中的显见和隐含条件,着力审清题目的结构特征,确定好运算方向。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计算时让学生先观察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使运算简便、快捷。有些学生开始不能针对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解题,而是按同级运算法则把题中的分数化为小数(或小数化为分数),再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教师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确定其运算步骤,初学时可用数字标明某一步可同时进行计算,以避免一些易发生的错误。

我们采用题组进行训练,例如:根据在正有理数的范围利用分配律把两个数进行分配可以简化运算过程,我们设计了练习;根据在有理数运算中利用分配律把两个数进行分配,我们设计了练习;根据在有理数运算中利用分配律把多个数进行分配,我们设计了练习。除此以外我们还向学生提出能用分配律进行计算吗?能用分配律进行运算吗?什么时候用分配律可以简化运算等问题。同时对于分配律的逆用,如计算54×107-54×207等也相应地放在设置的题组中,以培养学生自如地进行正向和逆向思维,根据式子的特点灵活地正用和逆用公式的能力。

三、精心地设计练习、规范地反馈练习

教师应精心设计练习,这是提高运算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练习太多则加重学生的负担,练习太少则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达不到训练的目的。教师要结合教学的目标和任务、重点和难点,积极主动地创新各种练习方法、设计合理的练习层次,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题组的方法设计练习对于学生的训练是有益处的。

学生在做数学作业或考试时,常常因粗心大意而出错,这大多是因平时不良习惯所致。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养成仔细审题、规范书写、及时检验、有错必订正的习惯。具体要求学生一看,即要求学生做作业时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数字、符号,及数字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二想,要求学生在计算前先根据式子的特点进行认真思考。先想算式里有几级运算,运算顺序怎样,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各步的符号如何确定,再想能否应用运算定律、性质,使计算简化,尽可能发现简捷计算的因素;三算,要求学生认真细心地计算,尽量做到算一步查一步,力争一遍正确无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规范书写,即注意书写格式;运算过程上要一丝不苟,字迹清晰、工整。

四、加强对估算重视程度的认识,随时随地培养估算的意识

在实际问题的运算中,人们有时并不需要得出问题的精确结果,而是把握结果的大致范围就可以了。估算是发展学生数感的一个重要方面,要“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例如,对于这样一个实际问题:有三个人在美国某市上牛排馆吃晚餐,都点了一份美金38元的牛排,饭后要放约16%的小费在桌上,问小费大约要放多少美元?(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在生活中,这样的场景也许并不多。笔试时,多数学生会计算38×16%≈6元,但是,如果经常细心地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在超市购物时的估算意识,我们就有这样几种方法可以进行估算:(1)把38当40, 16%当15%,则40的15%是6元。(2) 16%=10%+5%+1%,38的10%是3.8, 5%是3.8元折半为1.9, 1%是0.38,故3.8+1.9+0.38≈6元。(3) 16%略小于,将38视为36, 16%视为,则得到36元的是6元。从中可以看出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估算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培养的。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活用教材,另一方面要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估算的“土壤”和环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感知、探究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多种途径,懂得和掌握在具体的问题和环境中把握和运用估算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尝到估算的甜头而喜欢估算。这样学生才会很自然地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才会创新出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估算方法。这是教学所期望出现的最佳效果。

五、依靠验算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上一篇: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向国旗敬礼下一篇:船员雇佣劳务合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