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的利益观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产党人的利益观(精选8篇)

共产党人的利益观 篇1

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党的性质要求每位党员从入党之日起,就必须把为人民谋利益作为最高行动准则。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人民利益,是共产党员处理利益问题的根本原则,也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利益观要落实到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行动中。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发展符合当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是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是利益格局、利益关系的调整,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矛盾、遇到各种发展难题。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重点,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从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的具体问题入手,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共产党人并不否认个人利益,但也从来不孤立地谈个人利益。但是,我们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利益之上。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是检验共产党员党性纯正与否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集中反映了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自觉地以人民利益为重,对待个人利益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共产党员历来是以吃苦在先、享乐在后,见困难就上、见荣誉要让而著称的。也正是有了这一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程中,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获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成为凝聚全民族的领导核心。

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论者,从不讳言利益,也丝毫不轻视物质利益,始终认为,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追求和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满足人们的利益要求,首先是要满足物质上的需要。我们党历来高度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的事业既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事业,也是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完成的事业。

民心如海,汇细流而成汪洋;民利如山,积碎土而成巍峨。每一名共产党员只有自觉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群众最需要、最迫切、最难解决的事情做起,真正给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汇报人:xiexiebang

共产党人的利益观 篇2

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人生价值的体现

人生追求, 是人类特有的品质, 在不同人眼里, 有着不同的追求内容。有的人不求名利、不求回报、不求虚荣、不求享受, 只求做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能实实在在为社会做些事情。世界观、人生观是人生追求的决定因素, 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与其他人生观的根本界限或最大区别就在于奉献与索取, 把为他人和社会谋幸福作为人生的基点,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

1、贡献与责任的统一

贡献与责任的统一是价值观的表现之一, 又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特征。每个人对社会所做的一切不是以职务的高低或职业的差别去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 人们在社会上所承担的责任的大小总是有区别的。由于职业不同、工作不同, 也常常会使人们对于社会贡献存在着大小不一的程度上差异。但是, 只要在他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 勤勤恳恳, 对人民对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他的一生就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因此, 贡献与责任的统一决定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行为取向, 决定着一个共产党员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开创自己的生活。

2、贡献与索取的统一

共产党员的人生追求是对人民的贡献, 而不是索取和占有。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并不排斥个人利益和个人需要的满足。社会给与每个成员利益的必要满足, 是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在社会发展中, 如果没有人们的劳动和对社会的贡献, 就不可能保证社会成员的消费。为社会作贡献也是对社会索取的补偿。反过来, 一个人要为社会做贡献, 又必须从社会中获取必要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资料。所以, 个人应该用自己的奉献来报答社会和人民, 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 是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3、集体利益为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正确认识和把握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是我们党一贯提倡的原则。以集体利益为核心把握个人利益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符合客观条件的。正当的个人利益, 应该是在法律和纪律的范围内, 以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为前提, 靠诚实、艰苦奋斗获取, 而不是目无党纪国法、贪赃枉法, 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个人、集体、国家利益, 三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前者包含在后者当中。一个人在“利他”, 即在为别人、为集体、为国家作贡献的时候, 他同时也实现“利己”, 即在广泛地享受着国家、集体和别人为他提供的多种回报。所以, 我们党提倡导集体主义, 倡导“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 倡导把“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推广到一切社会成员中去, 倡导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这是客观存在的要求。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人生价值评价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对人生有无价值和价值的意义大小做作的判断。检验共产党员是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是否密切联系群众, 不是看你口头上说得怎么样, 而是要看你心里是否想着群众, 工作中是否依靠群众, 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否为了群众, 落脚点是否有利于群众。因此评价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应该看他对人民、对社会贡献是什么, 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1、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为人民谋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本位价值观, 是共产主义理想在价值观上的反映。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高运用党的基本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打牢思想理论基础, 提高党性修养的根本途径。今天, 中国共产党员做到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克己奉公, 多作贡献, 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的人生价值标准。在任何情况下切实做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就要不断地努力改造世界观。

2、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

在现阶段, 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准则应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 为人民、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为要求。只有做到为了人民的利益, 自觉地放弃个人的利益, 不怕牺牲个人的一切的人生价值观, 才能正确地对待名誉、地位、金钱、权力、苦乐、生死等人生观的基本问题, 才能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认识到这一点, 有助于每一个党员在把握自己的行为取向和价值取向时, 更好地将人生坐标确定在现实工作学习生活的具体过程中, 去努力实践和体现党的先进性, 去实现人生价值和目标的升华。

3、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效性, 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就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最伟大的事业, 共产党员就要积极投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仅靠共产党员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共产党员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毕竟是少数。共产党员在自己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观点, 这样才能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三、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奉献精神

奉献, 是人生价值实现的手段之一, 奉献精神, 是集体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是一种忘我的、大公无私的精神。今天在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中, 奉献精神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共产党人的道德价值观, 是检验共产党员人生价值标准的关键。

1、奉献精神是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经济运行规律, 并不能完全用其去调节人们的一切行为, 更不能将其作为评价社会及其人们行为的惟一准则, 利益主体多样化造成的人们行为失范和无序状态, 必须靠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去净化人们不正当的经济行为。任何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都体现着一种伦理精神和道德理想, 有赖于道德调节的作用。奉献精神就是道德调节作用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 一个人如果开始只追求眼前利益――金钱的最大化, 用“钱”来指导人的行为, 不考虑以后的事情如何, 自身名誉, 不顾及他人利益, 这时他就没有道德准则了。奉献是高出经济规律活动的行为, 奉献精神是不受特定社会体制局限的超时代美德, 是超越个人功利性的追求。

2、奉献精神是社会成员的道德诉求

奉献的具体表现是:超报酬地为社会工作, 自愿坚守艰苦低薪的社会岗位, 义务承担社会公益性事业, 为社会急需慷慨解囊, 为维护社会正义或为保护公共财物而不惜流血牺牲;扶弱济困, 舍己救人等。这种无私奉献精神, 反映和体现的是共产党员一种纯洁高尚的道德义务, 是共产党员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如果每个人在任何事情上都讲等价交换, 斤斤计较个人得失, 他就是个毫无社会义务责任感的自私自利之徒, 是不符合社会主义社会应有的道德, 也会失去一个共产党员应具有的道德情操。

3、奉献精神是一种自觉、自律行为

党员有无奉献精神, 是群众认识党的焦点;弘扬奉献精神的人生价值观, 是党性原则的本质反映和具体体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 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 共产党员只有通过对社会的贡献和在追求卓越的社会实践中而体现出来。所以, 发挥党员主观能动性, 在自律中真正做好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 时刻想着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新型价值观。

摘要: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体现在能否站在时代潮流前列,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个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能否时刻想着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根本价值取向。

关键词:宗旨意识,价值取向,先进性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人民出版社, 1989.

[2]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张宇燕.道德的经济功能[J].中国学术论坛, 2003, (12) .

[4]王长存.弘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几个认识问题[J].党建研究, 2001, (4) .

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篇3

培民书记是省委的一位老领导,而我是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年轻干部。以前,我只是经常听机关里的同志谈论培民书记,知道他是一位德高望重、和蔼可亲的好领导。我走近培民书记、走进他崇高的精神世界,是从做了他的秘书以后开始的。

2000年底,培民书记原任秘书袁友方因工作需要调任省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组织上推荐我担任培民书记的秘书。

我到培民书记身边工作的时候,培民书记正好面临着两大现实问题:一是个人进退留转问题,二是身体问题。如何处理这两个问题,对培民书记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按正常情况,省委本来在2000年就要进行换届,这样的话培民书记还可以继续留在省委工作。但根据中央的统一安排,省委换届推迟了一年。到2001年换届时,培民书记的年龄刚好过58岁,面临着个人进退留转的问题。是保持一种平和心态、坦然面对,还是心浮气躁、患得患失;是讲政治、顾大局,一切听从组织安排,还是从一己私利出发、明争暗要,甚至走到跑官要官的邪路上去;是游戏人生、放纵物欲、懈怠事业,还是坚定理想、廉洁自律、多做工作。这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原则和思想境界的试金石。

面对个人的进退留转,培民书记在2000年11月15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个人去留,一定听组织和群众的意见。不管在哪个岗位上,我都要尽职尽责为民工作,当好公仆。”在2001年元月5日的日记中,他还这样写道:“今年下半年,省委将召开第八次党代会。根据我的年龄和中央的政策,届时我将退出省委领导班子,以利于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尊重自然规律,我想得通。在省委工作的时间不久了,更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工作。”

这是培民书记的一段内心独白,是面对个人进退留转时思想的真实写照。培民书记把它写在日记里,做到行动上。2001年培民书记的工作不但没有半点松懈,相反比以前抓得更紧。他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整天都有操不尽的心,做不完的事,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而浑然不知劳累,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使不完的劲。

其实,经过1998年抗洪“挑战生命极限”,培民书记的身体受到了很大损伤,健康状况经常亮起“红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时时折磨着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省里的保健医生一再催促他早点进行一次全面的治疗,特别是心肌缺血严重,需要尽快做心脏搭桥手术。记得2001年5月,在北京开完一个会后,培民书记去北京阜外医院作了一次检查。该院的心血管科教授也指出:培民书记的心肌缺血十分严重,需要做心脏搭桥手术。并且强调:宜早不宜迟,不要错过机会。

对于健康问题,培民书记历来很重视,因为他深知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他常说:“身体是1,政绩、家庭、知识等是1后面的0,0越多,成绩越大。但没有了1,再多的0都是0。”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既感到有压力,想早点把病治好,但又不想因身体原因影响工作。培民书记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医院检查出,我的主要问题是:‘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心肌缺血,肾功能也不好,有酸中毒现象。我的思想压力很大,但我将乐观面对,‘小车不倒自管推’。我决不会因身体原因影响工作。”“因心肌缺血,供血不足,产生胸闷等病情,对我形成了心理压力。身体确要注意了,以更好地为人民多做一点工作。”我们多次建议培民书记早点安排时间住院治病,他本来也想早点作安排,但考虑到当时他主抓正在开展的全省“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离岗去住院治病会对工作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于是决定等学教活动结束后再考虑个人的事。等到8月份全省学教活动告一段落时,培民书记又接到去中央党校学习的通知。这样既要忙于完成手头工作,又要为去学习作准备,整天忙忙碌碌,他根本无暇考虑住院治病的事。对培民书记去党校学习的事,当时我的心情比较复杂:既为培民书记在省委换届前有机会去党校学习感到高兴,因为培民书记自1986年在中央党校学习过后,十多年来再没进过党校学习,这次机会实属难得;同时又为培民书记的身体状况深感担忧,培民书记的心肌缺血严重,心功能比较差,我很担心他适应不了学习生活。当我提出要留在党校照顾他时,他坚决不同意。9月1日我送培民书记到中央党校安顿好后,他便要求我安排返程。那天傍晚,同培民书记在中央党校人工湖畔散步时,我说了我的担忧。培民书记说:“谢谢你的关心,等到学习结束后,我一定搞一次全面的治疗。现在搞点‘保守疗法’,你看我不是每天都坚持了吃药吗。”等到培民书记从中央党校学习即将结束时,我们又开始筹划培民书记治病的事。这时,培民书记回来后马上要主持省人大的全面工作,同时省委第八次党代会即将召开,省人大、政协“两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根据省委的安排,培民书记要分别担任党代会、人大会的秘书长。这是两个重要的会议,作为大会秘书长,他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住院治病的事又只好往后摆。在省人大会议的最后一天,培民书记接到去北京参加筹备党的十六大考察干部的任务。接到这个通知时,他的心里也曾矛盾过:去吧,治病的事又要往后摆,担心身体受不了;不去吧,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他不能作出这种决定。于是,他毅然选择了去,身体继续搞“保守疗法”。

到了北京以后,繁重的工作任务,使他的身体终于无法承受得住。2002年3月11日,培民书记的身体再次亮起了“红灯”。当时,培民书记正带队在外交部考察干部。那天下午上班前培民书记感到有点胸闷,呼吸不畅。我劝培民书记:“您先休息,然后我陪您去医院看看。”培民书记吃了一片硝酸甘油,症状得到缓解以后,立即就要去上班。我极力劝阻,说:“书记,您身体不舒服,我们先去医院检查,下午的考察谈话推迟一下,回来再说。”培民书记说:“那怎么行,我已经约了外交部一位领导谈话,怎么能说改就改,要去医院,也只能谈完话再去。”我拗不过培民书记,心里甚是担心。我立即把培民书记的身体状况向省里负责培民书记保健的医生谢景超作了汇报,并要求传真培民书记的病历过来,以便于诊断。等培民书记谈完话后,我和外交部的同志立即送培民书记去北京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书记感到有点难受,我们都很着急,催促司机加快速度。碰上红灯了,司机开启警灯,拉响警笛准备闯红灯。这时培民书记靠在我的身上,对司机说:“不要闯红灯。”听到培民书记这句话,我的眼泪马上出来了:培民书记啊,您无论在什么时候,心里首先想着的总是别人、是工作、是党性原则,自己永远是第二位的。这就是您的风格,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的风格。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篇4

一、王阳明何许人也

二、关于他的几个小故事 三、一点心得体会

一、王阳明何许人也

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了本土,他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人物。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将他召回日本,并为他举行了庆功宴会。在这次宴会上,面对着与会众人的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只是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东乡平八郎说的就是王阳明。五百多年前,他因阐明“心学”名垂青史,也因平叛建立不朽功勋。

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清末改革,救亡图存,林则徐、曾国藩、梁启超、陈独秀、严复、胡适,这些在风口浪尖上的改革者也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信徒。

除了中国外,他的心学还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他本人也被奉为神明,日日顶礼膜拜,那位东乡平八郎大将就是他的忠实粉丝。

到了近代,蒋介石更是痴迷阳明心学,不仅自己研读,还让自己的儿子研读,更是把台湾的草山命名为“阳明山”。而毛泽东自青年开始,就视王阳明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一生践行,获益匪浅。

国内外细心的分析家注意到,自2009年开始,***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王阳明及其哲学思想。虽然我们无法从官方途径核实这个数字,但不可否认的是,***对王阳明及其思想推崇备至。在多个场合或讲话中先后10多次提到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肯定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多次推荐王阳明的哲学理念——“知行合一” 王阳明何许人也?

王守仁

(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二、关于他的几个小故事

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他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精通儒释道三家,开创出了堪称儒学新局面的心学,被认为是可直追孔孟的大圣人。作为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人,王阳明为后世留下了很多经典语录。

(一)、“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点题:立什么样的志,成什么样的人。故事背景:

1483年,王阳明在北京的私塾读书。有一天,他一本正经地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这相当于是在问,人生的终极价值是什么?

他的老师吃了一惊,因为从来没有学生问过他这样的问题。但他还是很快作出了坚定的回答:“当然是读书做大官啊!”

王阳明严肃地看着老师说:“我认为不是这样。”顿了顿,一脸郑重地继续说道:“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 感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岁看老。中国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强调立志的重要性。王阳明从小立志做圣贤,后来果然成为圣贤,则为此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和证明。

立志为什么重要?因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和复杂的现实之下,才可能意志坚定、少走弯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二)、“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点题: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故事背景:

1496年,王阳明在会试中再度名落孙山。有人在发榜现场未见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阳明却无动于衷。大家以为他是伤心过度,于是都来安慰他。

王阳明脸上略过一丝沧桑的笑,说:“你们都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 感悟: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艰难困苦,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寻常人往往慌乱悲戚,唯有修养深厚者能做到泰然处之。文天祥说:时穷节乃现。

如何才能拥有这种自觉和修养呢?王阳明还有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艰难困苦,正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

(三)面对死亡,机智脱身 点题:心学不是纯粹的理论

故事背景:

1505年,正德皇帝继位。正德皇帝是明代最风流成性的天子,他荒淫无道,整天与一帮太监混在一起,游山玩水,酗酒逞强,把朝政当儿戏,只听任刘瑾等宦官胡来。刘瑾狐假虎威,朝政大坏,凡有良知的官员痛心疾首,但大部分官员选择了趋炎附势。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正直官员戴铣、薄彦徽等20多人上书正德皇帝,要求严惩刘瑾一伙人,结果反被打入死囚。

当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出于义愤,冒死和其它人一起上书为这些官员辩护,请求释放他们。正德皇帝看了奏疏,极不耐烦地对刘谨说:“这些小事就不要烦我了,你自己看着办吧。”刘瑾此时正对王阳明等人恨之入骨。他当即下令,将王阳明重打四十大板,谪迁至贵州龙场,作一个没有品级的驿丞。尽管这样,刘瑾仍不想放过王阳明,他暗中派人尾随王阳明,准备将他在途中害死。

王阳明行至钱塘江,遇到了刘瑾派出的杀手。他急中生智,乘夜色跳入江水,并把自己的衣物留在岸边,制造了投水自杀的假象。浙江官府和他的家人都信以为真,在钱塘江中四处寻找尸体,还在江边哭吊了一场。王阳明潜逃到福建,想隐姓埋名,了此一生,又担心影响家人的安全,只好想方设法避过追杀,到贵州赴任。后来刘瑾倒台,王阳明被重新起用。感悟:

王阳明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纯粹的理论,他也不是一个理论家。“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事情的一体两面。如果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会自然而然付诸行动;如果没有付诸行动,那就是我们根本没有真正认识到这个道理,没有真正“知”。所以心学点破了知和行之间的辩证关系,是面向实践的。

(四)“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么?” 点题: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抓到了一个罪恶滔天的大盗。这个大盗冥顽不灵,面对各种讯问强烈顽抗。王阳明亲自审问他,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说:“要杀要剐随便,就别废话了!”王阳明于是说:“那好,今天就不审了。不过,天气太热,你还是把外衣脱了,我们随便聊聊。”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天气实在是热,不如把内衣也脱了吧!”大盗仍然是不以为然的样子:“光着膀子也是经常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又过了一会,王阳明又说:“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内裤也脱了,一丝不挂岂不更自在?”大盗这回一点都不“豪爽”了,慌忙摆手说:“不方便,不方便!”

王阳明说:“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还在乎一条内裤吗?看来你还是有廉耻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并非一无是处呀!”

感悟:

总有人感叹人心险恶,可王阳明告诉我们,哪怕是罪恶滔天的罪犯,心中也是有良知的。明白了这一点,就能明白他们最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感化。这就是慈悲。

总有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王阳明则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珍贵的品质。所以人要对自己有信心,坚信自己的价值。

(五)、“他一疑,事就成了。”

点题: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容易被人利用。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中,曾用过一个伪造公文的计谋。

他伪造了答复朱宸濠手下重臣李士实和刘养正投诚的书信,再伪造朱宸濠手下指挥官们的投降密状。然后让人去和平时与朱宸濠结交的人相谈,在会谈结束后故意把这些公文遗落。自然,这些伪造的公文统统都到了朱宸濠手里。有地方官员对王阳明的这些计谋不以为然,问他“这有用吗?”王阳明不答反问:“先不说是否有用,只说朱宸濠疑不疑。”有官员不假思索地回答:“肯定会疑。”王阳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人生感悟:

对于修养,为什么“他一疑,事就成了”?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一心不动,于是就有了被人迷惑和利用的可能。计谋、策略只能应对一事,修养则可以应对一生。前者总是悔之晚矣,后者往往有备无患。

对于做事,人往往要么怯懦,要么只有血气之勇。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攻心为上,力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六)、“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点题:顺应自己的本性,保持自己的良知。故事背景:

王阳明在一座寺庙中看到一个枯坐的和尚,据说已不视不言静坐三年。

王阳明笑了笑,就绕着和尚走了几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后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准了和尚,冷不防地大喝一声:“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不知是王阳明的禅机触动了和尚,还是王阳明的大嗓门惊动了和尚。总之,和尚惊慌地睁开眼,“啊呀”一声。

王阳明盯紧他,问:“家里还有何人?”和尚答:“还有老母。”王阳明再问:“想念她吗?”和尚不语。一片寂静,静的能听到和尚头上的汗水流淌的声音。最后,和尚打破了这一死寂,用一种愧疚的语气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王阳明露出满意的神色,向和尚轻轻地摆手说:“去吧,回家去照顾你的母亲吧。”第二天,和尚离开寺庙,重回人间。

人生感悟:

这个打坐的和尚明明不言不视已经三年,王阳明为什么偏偏问他口巴巴说什么、眼睁睁看什么?

因为他看到了和尚表面不说、不看,心里却终日在说、在看。说和看的,正是绝思绝欲与人的天然良知之间的冲突。王阳明其实就跟他说了一句话:顺应自己的本性,顺从自己的良知,才是人,才合道。绝不是要别处再求一个凌驾于人心万物的道。那也不是道,是妄。

真心诚意想做王阳明心学的信徒,好好生活,好好做人,听到自己内心善的声音,听从自己内心的良知召唤,也就够了。

(七)、“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点题:这个世界不欠你的,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故事背景:

有一天,那个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都见到了什么?”王艮以一副异常惊讶的声调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来拜王阳明为师前就是狂傲不羁的人,拜王阳明为师后,也未改变“傲”的气质,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终认为圣人是遥不可及的,所以他说的“我看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在讥笑王阳明的言论:“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我怎么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啊。”

王阳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于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王艮尴尬的一笑:都是圣人。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人生感悟:

最有深意的就是王阳明的最后一句话“你看满大街都是圣人”,表明你心中有着无限的包容、友爱和善意;而这样的人,谁不愿亲近?谁不会爱戴?自然“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而能做到如此,也确实已经是真正的圣人。

仅仅一句话,既说出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修养,也说出了教化世人的最好方式,以身作则,感化世人。所以别再怀疑和抱怨了,你只是修养不够深,做得不够好。不是这个世间亏欠你,是你自己亏欠了自己。

(八)、“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点题:用尽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故事背景: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王阳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生感悟:

坦荡必光明,光明必坦荡,所以说坦荡荡光明磊落。生当如此,死亦如此。阳明先生死时都已经做到了,而我们连生时都还做不到,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学问是心学,他帮我们指出的方向,则是光明磊落的心地。三、一点心得体会

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站在今天新的历史方位上,传承发扬阳明心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王阳明认为,心学立言宗旨是人人应致良知,人人可当圣人。在学做圣人问题上,王阳明提出“圣人分两说”,意在警示人们,学做圣人是第一位的,做多大的圣人是第二位的。学做圣人有道,立志、勤学、改过和知行合一是四门功夫,它们相互照应,不可分割。王阳明“圣人分两说”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心学”颇具借鉴意义,它启示我们应有人性自觉和党员意识,做最好的自己,把理想信念扎根在本性上,科学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方法,在知行合一中磨炼自己。

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把党的“心学”发扬光大,离不开中国传统心学精华的滋养。

怎么理解这个“心”?在我看来,这个心,就是本心,就是总书记一再强调的“初心”。对普通人来说,初心就是孟子讲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就是王阳明讲的良知。而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呢?按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概括起来,共产党人的“心学”,也就是党性教育的修养方法,应着重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是立志,这是党性修养的根基。不立志,就像种庄稼不种好根,其他培土灌溉都是徒然,再怎么辛苦劳作,也不会成功。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要有远大的志向,坚实的基础。

二是学习,这是党性修养的途径。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结合实践进行独立思考更重要。在当今时代,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就是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要系统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三是“致良知”,这是党性修养的要求。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更应该以“人皆可以为尧舜”要求自己。要当好表率,做好模范,就要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要深刻认识到提高党性修养的自觉性,自觉把党章党规入脑入心,自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自觉按照党性原则办事,自觉做一个纯粹的、内心光明的共产党人。

党课: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 篇5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对于共产党人而言,红色基因是信仰,目光远大,追求高远;红色基因是忠诚,爱党爱国,矢志不渝;红色基因是忘我,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是我们党优秀特质的集中体现。红色基因是党在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奋斗精神,是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的体现。坚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即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谆谆嘱托,更是我们作为中原文化发祥地、红色资源聚集地独特的发展优势。我们要从学习弘扬×同志“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和“亲劲、韧劲、拼劲”的“三股劲”中汲取丰富滋养,要从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历程中接续奋斗力量,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宗旨,着力构筑新时代的精神高地,为×区经济社会发展谱写浓墨重彩的崭新篇章。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革命的理想高于天。从1921年建党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信仰,为了革命初心不懈奋斗、舍生忘死。据统计,其间的革命队伍中牺牲的烈士有名有姓的就有370万多名,这在世界政党史上绝无仅有,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为了党 使命作出如此大的牺牲。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今年×岁高龄的老党员×,系原西北野战军×旅×团工营×连战士,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次、二等功×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并两次获得“战争英雄”称号。×年他退役转业后,主动选择到湖北省最偏远的县城×县工作,为贫困山区默默奉献。60多年来,他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老英雄的事迹之所以能感动全国人民,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就在于他能做到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反观近年来一大批腐败官员接连被查、纷纷落马,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理想信念动摇和滑坡,问题都是首先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思想的“总开关”开始的。

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治党,同时必须夯实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这一项培根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就要加强广大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忘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实现新时代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一是学习传承好坚守初心使命的忠诚根基。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总开关”,信念坚定必然对党忠诚。×的一生就是对党忠诚的一生,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然是“党交给的任务”,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本色。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责任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作为;要厚植红色文化和革命传统,将红色基因传承好、发扬好,将各项工作贯彻好、落实好,以实际行动彰显忠诚品格;要深扎理想信念之根,自觉强化理论武装,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做实,补足精神之钙,培厚信仰之基,铸牢忠诚之魂。

二是学习传承好坚守初心使命的人民情怀。×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为人民谋利益、造福祉,不求名利、不图报答,“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生动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着。当前虽然时代变了,但×精神没有变,仍然是一种宝贵的财富,仍然是一个永恒的定格。这样的爱民情怀、公仆精神,在什么时候都不过时,都值得学习弘扬。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要常想群众之所想,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要急群众之所急,对群众如同亲人,带着感情做工作,切实帮助解决老百姓闹心事、揪心事;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做决策,多干实事、多做好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广大人民群众随时随地感受到红色基因的存在和传承。

三是学习传承好坚守初心使命的律己尺度。严以律己、廉洁自律是×的鲜明特点。ד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在得知儿子“看白戏”后立即予以批评和纠正,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这种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的公而忘私、严格要求的言行和事迹,为我们端正言行、提升境界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我们要认真学习精神,时刻牢记律己本分,做到慎独、慎微;要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坚决不越雷池;要带头树好正确的政绩观,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持以求实务实的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共产党人的一双手(范文)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砟子煤矿一小的一名教师,为庆祝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共产党人的一双手》。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手则是心灵的具体体现。”这双朴实无华的双手,让我们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步入了文明平等的现代生活,这双默默无闻的双手,创造了人类多元的世界,丰富了我们单一的心灵,而共产党人的一双手,更是华夏儿女勤劳智慧、栉风沐雨的写照。

共产党人的这双手,有着严父慈母般的爱,是一双寄托着希望与梦想的双手。八十年前,一群胸怀救国志、肩负万民愿的热血青年,汇聚在镰刀斧头下,举起双手,为我们擎起了民族的太阳。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那一双曾为我们遮风挡雨、御寒送暖的手是我们慈祥的母亲之手,那一双曾为我们牵山引水、锄禾正午的手是我们严峻的父爱之手。母亲的手为我们缝线补衣、淘米引浆;父亲的手送我们读书上进、勇敢向前,爸爸妈妈的这双手,耕耘着希望,为我们铺设着美好前程。八十年前,共产党人的那双手贫困如洗,八十年来,共产党人的那双手用先进的科学创造了富裕。

共产党人的这双手,同时也是一双永恒与不朽的手,坚强有力,百折不挠,80年前,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群勇敢的共产党人,振臂高呼,举起了振奋人心、点亮光明、开启未来的手,那是一双象征了中华民族在20世纪上半叶空前的苦难面前所发动的怒吼之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亿万双共产党人的手汇聚在一起缔造出新的共和国。

我仿佛看见,伟大领袖毛主席挥手之间,用他那宽阔的大手引导着中国人民前进,从南湖的一条小渔船到排山倒海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汇聚在那面绣了镰刀斧头的旗帜之下,劈开混沌、拨云见日,中国人民打破手上的铁铐,用双手铸造成新的万里长城。

我仿佛看见,共和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握手之间,在联合国架起了友谊的桥梁,历史中沉重的一页被他信手翻去,历史中破碎的一页被他随手补就,历史中几经中断的章节被他用双手牢牢连接,中国一条东方的巨龙,带着自信与豪迈,手挥目送般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上。

我仿佛看见,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抬手之间,信手绘出了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中国人民讲述着春天的故事,敲响了新时代的锣鼓,20年俯仰之际,弹指之间,而神州赤县,发生了前所未有沧桑巨变。

我仿佛看见,共和国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总书记举手之间,神话般地点燃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圣火,中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年奥运会的申办成功、WTO的即将加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三个代表”的深入人心,“十五大”绘就的宏伟蓝图。都将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良好奠基。这正是:“捷报与彩云齐飞,富饶同文明共长。”

共产党人的这双手,也是一双写就辉煌和自豪的手。这双手,是无数个焦欲禄、无数个孔繁森、无数个汪洋湖的手,也是无数普普通通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手。正如砟子煤矿第一小学的优秀共产党员、矿劳动模范张道明同志,从他到一小工作以来,凭着他那双手,为学校修理桌椅、门窗、暗锁、架子鼓、教学仪器等,就为学校节约资金近万元。工作中,他不分份内份外,哪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数九寒天,学校的管道冻了、厕所堵了,他就主动到校烫开管道,用手掏出厕所杂物。这双手曾春秋冬夏地耕耘过,雷鸣电闪地搏击过。我们共产党人的这双手,迎来晨曦、送走星辰,绘出了文明富裕,见证了世纪盛况。这双手,攥起来是拳头,无隙无缝;举起来是擎天柱,笔直刚劲。八十年的辉煌历史重新塑造了华夏的锦秀山河,就是这双手的丰功伟绩。

共产党人的这双手,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手,那是托起希望与梦想的手,那是历尽沧桑、百折不挠的手,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共产党人那双巨人之手的真实写照。

假如我是一名歌手,我将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引吭高歌,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将为中华民族的美好前景尽情抒怀。但我既不是歌手,也不是诗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今天我通过这次演讲,来讴歌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来赞美“为党旗添光彩的共产党员们”。让我们用自己的一双手,去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加薪助燃。使我们党旗更红、更艳。

朋友们,让我们举起双手,跟着共产党,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吧!

共产党人的利益观 篇7

一、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是保证共产党员思想纯洁的信仰向度

理想理念是革命行动的向导和精神支柱,长征精神突出表现在始终如一的理想信念支撑着革命取得最终辉煌,也正是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共产党人精神坐标的集中体现。长征中面对的不仅是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还有敌人的残酷的追杀,在冰天雪地之中,在枪林弹雨之间,我们无数的红军战士不畏牺牲、勇往直前。正是怀着对中国革命胜利的期望,对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最终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崇高价值的追求,那种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支撑着他们顽强拼搏。长征,我们胜利了。对于长征的胜利,与其说是红军的胜利,不如说是信仰的胜利。因为信仰的高度,长征赢得了包括我们的对手在内的人们的敬畏。张学良回忆这段历史说:“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途疲惫,还能击败东北军,是值得深思的。我常对我的部下说,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个样子,带得什么情况下都跟你走?还不是早就把兵都带没了!”(1)张学良也承认红军中信仰的力量。正是由于坚定地理想信念的支撑,鼓舞数以计万的革命共产党人勇敢地站在民族的前列,承担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责任,使中国共产党取得长征的胜利,成就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正是凭着这种崇高的理想信

念,赋予共产党人感召力、凝聚力、创造力。90多年一路走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唤起工农千百万,在民族复兴的进程中,闯出改变民族命运的新路,创造一个又一个惊世的辉煌。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新时期,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将使中国共产党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和考验,同时肩负着更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然而党内却面临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与考验。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不敢同各种错误言论和思想作斗争;有的甚至不研读马列主义经典,迷恋烧香拜佛。为官不为;等等。党员内部出现各种精神懈怠,随波逐流的现象。这都折射出了部分党员价值追求的不彻底性和精神信仰的缺失性。藉此,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的政治之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新的革命,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党员有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藉此,我们共产党员要在这个新的革命和征程中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中坚定的革命信仰,在新形势下面对部分党员精神缺钙的现象,要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仍是人类最伟大的信仰,共产主义信念仍是最先进的信念。共产党员要牢固树立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目标,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作为保证共产党员思想纯洁的信仰向度,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名党员的价值选择。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作为共产党人精神坐标的精神向度,确保党员思想的纯洁性。

二、秉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支撑共产党员作风优良的精神灵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我党的生命线,是长征精神得以形成与延续的思想支柱,是共产党人精神坐标的思想灵魂。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期间及其困难的条件下摆脱险境、扭转乾坤的一个关键抉择。遵义会议之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处于一个不成熟阶段。行军途中始终坚持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左倾冒险主义导致红军战争的屡屡失败。1935年的遵义会议,这是党转危为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之风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革命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对党的革命路线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束“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问题,从思想上确保了红军长征胜利。这是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引导中国的革命,也正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和根本原则,确定了正确的战略方向,使党从不成熟开始走向成熟,赢得的不仅是长征的胜利,更是整个中华民族革命思想的胜利。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也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遵义会议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领导长征的胜利。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期,各类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新问题和新情况要求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稳抓务实。各级党组织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但同时也值得警惕的是现实中也有部分党员脱离实际的现状,部分党员为政绩提升,不了解当地实情就大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工程;有的党员即便到基层去,也往往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听不到真话,摸不到实情,致使政策得不到科学有效的贯彻和落实。藉此,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员干部的三严三实教育:“要把‘三严三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力弘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精神,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4)同时要求共产党员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两学一做”的教育部署,从文化素养和政治素养提升教育主体的综合能力,汲取革命历史的精神给养,以问题为导向,做一名懂得实事求是,学会实事求是,敢于实事求是的优秀党员的楷模。新时期统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是当前国家和人民赋予共产党人艰巨的任务,我们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和传承长征精神中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既要把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当作优良作风弘扬,又要当作一种职业操守、政治品格恪守。落实一个“实”字,是作为共产党人精神坐标的行为外显,激励我们争做一个为人民谋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的共产党人。

三、坚守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是整合共产党员价值理念的风向标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条件,是共产党人精神坐标的价值取向。毛泽东曾说:人民群众是反抗外来侵略和取得民族解放的铜墙铁壁。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坚不可摧的,是革命取得胜利坚实的保障。长征途中中国红军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赢得群众的一片响应。也正是这样,1935年2月18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二师遵照中革军委的命令,迅速控制了太平渡渡口。工兵连在太平渡沿河搜寻后,只找到两只摆渡用的小船。当地群众得知红军架设浮桥缺少架桥材料后,有的领红军到河汉里找船,有的把藏起来的船撑回渡口供红军使用,还有的送来门板、木板和杉条。工兵连和部分船民、船工经过两天一夜的紧张作业,终于在太平渡渡口和老鸽沱、九溪口、二郎滩架好了浮桥,中央红军按照军委的指示全部顺利渡过赤水河。(5)1935年5月2月日,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攻占了大渡河安顺场渡口。由于大渡河水深流急,既不能架桥,又不能泅渡,只有用船强渡。50多名船工冒着生命危险,架舟疾进,在枪林弹雨和急流恶浪之中,仅用3天时间就胜利地将红一军团弟一师和干部团载渡过江。(6)正因为长征精神所焕发的这种患难与共的鱼水之情,血浓于水的生死相依,才铸就了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辉煌。

秉承人民至上的信念,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追求是作为共产党人精神坐标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党在长征的征途中,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争取群众的力量是我们长征取得成功地一个重要原因。新阶段随着世情、党情的发展变化,党内出现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党员搞特殊化,拉开了党和群众的距离,也在党员干部中埋下了毒瘤祸根,败坏了党风政风,污染了政治生态,涣散了我们这个曾经团结一心的人民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7)“增强群众意识,践行群众路线,是执政党治国理政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8)藉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也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民群众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依靠的坚实的力量,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法宝。共产党员要抓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导向,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理念,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长征精神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价值财富,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共产党员要把这种坚守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沿袭下去,要求党员干部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作为整合共产党员价值理念的风向标,作为贯穿于共产党精神坐标的一根红线,使党员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以公仆的角色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服务于民。

长征精神铸就了中国革命之魂,形成了共产党先进之魂。作为新一代的共产党人,我们要把长征精神所焕发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追求融入每一位党员精神坐标,作为党员政治传统底蕴的积蓄和精神追求的皈依。以此更好的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模范的行动,带领广大党员,带领人民群众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断发展。

注释

1侯文强.张学良和中国共产党[J].党史博采(纪实),2005(04).

2牛冬杰.“两学一做”重在坚定理想信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6-27(001).

3鲍为群.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不竭的精神之“钙”[J].党史博采(理论),2014.08.

4陈金龙.“三严三实”:党的作风建设新标杆[N].南方日报,2014(F02).

5杨青.不朽的乐章——长征沿途人民群众对红军的支援[J].党史天地,1996(10).

6同上.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7.

完整的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学说 篇8

关键词:“四气”学说;党性修养;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8—0027—03

中国共产党人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又同中国文化特征紧密结合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最讲“气节”和“养气”。诚然,这种“气节” 和“养气”同传统意义的“气节” 和“养气”含义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这种“气节” 和“养气”,就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所多次强调并加以精辟阐述的朝气、锐气、正气、骨气,即“四气”。“四气”学说是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整的共产党人党性修养学说。

一、共产党人要永葆蓬勃朝气

朝气就是奋发向上而永不止息、永不懈怠之气。关于朝气的含义,我们要从如下四个方面加以把握。

首先,朝气是理想与信念的现实反映。一个共产党员要保持蓬勃朝气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保持蓬勃朝气的根本动力。一个人如果失去了目标和追求,工作中必然没有朝气。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因此,“四有”之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1] 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不可能有经久不息的蓬勃朝气。

其次,朝气是一种敬业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的切实反映。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会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就会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就会孜孜以求,毫不懈怠;就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第三,朝气也是一个政党的生机和活力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这决定了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党,一个注重用蓬勃朝气塑造党员和凝聚人民的党。

最后,朝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有自己特有的“形象”: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深圳精神、张家港精神以及徐虎精神和李素丽精神等等都是朝气的表现形式。

朝气的反面是“暮气”。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一个政党,如果“暮气”沉沉,理想破灭、信心颓丧,也就意味着来日无多。一个人的年岁可以增长,但是一个人的朝气不可缺失,失去蓬勃朝气就意味着行尸走肉;一个政党的历史可以绵长,但是一个政党的朝气不可丧失,失去蓬勃朝气就意味着被历史淘汰。

二、共产党人要恒显昂扬锐气

锐气是能力、智慧、勇气与毅力的统一。如果朝气和正气是“虚”,是精神气象,那么锐气就是“实”,是宝刀出鞘的那种“锋锐”的客观存在。

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在《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的讲话中指出:“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拚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2] 邓小平所论发扬五种革命精神,主要就是一种锐气。一个人要有锐气就是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坚韧不拔,知难而进,愈挫弥坚,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锐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有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长征精神、铁人精神、孟泰精神等等。今天,锐气是改革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直接体现,按照邓小平的说法就是“冒”的精神、“一股子闯劲”、“ 一股子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锐气与创新密切联系。昂扬锐气本质上就是要开拓创新。 “宝剑锋从磨砺出”,锐气主要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而学习是创造性地学习。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保持昂扬锐气必须努力学习、开拓创新。开拓创新,就是说前人没有说过的话,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保持昂扬锐气去开拓创新,就是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寻求新办法、提出新思路、创造新经验。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开拓创新,最主要的是要进行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锐气与解放思想也有密切联系。昂扬锐气以解放思想为条件,以解放思想为后劲,以解放思想为武器,以解放思想为题中应有之义。昂扬锐气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是拘泥于已有的结论,拘泥于书本知识,拘泥于过时的经验,就不可能有锐气;昂扬锐气不能盲目蛮干,但是患得患失,畏葸不前,害怕担风险,本身就已经丧失了锐气。

三、共产党人要善养浩然正气

正气是指光明正大的风气,包括正义感、公正无私、正直诚实、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的作风和精神。正气的底蕴是民族精神的积淀,是优秀文化传统在时代精神映照下的再现,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全部历史的最基本的精神品质。

1995年11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话中指出:“讲正气,是中华民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古语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等,都是讲一个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有了一腔浩然正气,才能无所畏惧地前进,才能不屈不挠地为国家为社会建功立业。”[3] 正气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行业有自己特有的“典型形象”。今天,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就要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就要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就要维护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就是要摒弃种种低级趣味,就是要坚决抵制社会不正之风,就是要敢于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正气是一个政党执政之根本,一个政党如果歪风邪气盛行,就必然归于灭亡。弄虚作假、瞒上欺下、言行不一、华而不实,是歪风邪气;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化公为私,是歪风邪气;好逸恶劳、骄奢淫逸、违法乱纪、腐化堕落,更是歪风邪气。一个政党如果歪风邪气盛行,没有浩然正气,就失去凝聚力和影响力,就会丧失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四、共产党人要长怀铮铮骨气

过去人们往往把正气等同于骨气。正气与骨气有着内在的联系,但骨气更有着自己独立的、不同于正气含义的内含。实际上,骨气是朝气、锐气和正气的基础和前提。

骨气是人立世之根。骨气是人格的健全和独立,是品行的端正和庄严,是信仰的明朗和坚定,是操守的纯洁和执着。骨气是人做人之本。骨气就是不为外物所惑,不为困厄所屈,不为激情所扰,不为冲动所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镇定自若、守中持正、中庸不偏,是一种非凡的内在定力。

吴晗在《谈骨气》 中认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英雄气概就叫做有骨气;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1939年,毛泽东在《永久奋斗》的讲话中说,“永久奋斗,就是要奋斗到死。这个永久奋斗是非常要紧的,如果讲道德就应该讲这一条道德。”模范青年就要在这一条上做模范。例如,在政治上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光有这个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不够的,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后,还要坚定,就是说,要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个方向是不可动摇的,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来坚持这个方向。”这样的青年,才是真正的模范青年。这样的道德,才算是真正的政治道德[4]。在毛泽东看来,骨气是正确政治方向的基础,是政治道德的基石。而那些嘴上道德、气节乱喊一阵而中途变节的人就是“无道无德。”1990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参观《中国革命史陈列》结束时发表讲话也指出:“人要有正气和骨气,这一点非常重要。”[5]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人骨气同传统文化中的骨气,同一般的群众性要求所说的骨气具有更高层次的内容。首先,我们谈骨气、讲骨气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背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任何所谓“骨气”,都会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滑入“江湖义气”一类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其次,共产党人所讲的骨气是对传统优秀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结果,是剔除了知识分子封建性的“迂腐”和“寒酸”气息的骨气,蕴含着爱国主义思想等优秀民族文化的内容,是优秀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再现。

再次,骨气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兼容性,具备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时代精神的结合点,可以融入现代人权思想的合理内容,具有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容量。在现代社会里,所谓讲骨气也就是维护人之为人的权利、尊严、价值和体面,就是为了人的自由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的价值实现、保障人的生存权利。骨气就是使人作为人在自己身上能得到充分的肯定和确认,使人的个性自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新起点上完整的党性修养学说

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继续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切实改进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6]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也指出:“深入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广泛宣传和认真学习先进典型,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7]“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再加上“铮铮骨气”,这就形成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共产党人自我修养的“四气”学说。“朝气+锐气+正气+骨气=共产党人气节”。 共产党人气节就是朝气、锐气、正气、骨气这“四气”的高度统一、整合、凝聚和升华。对于一个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朝气、锐气、正气、骨气四者缺一不可,必须在“四气”修养上下久工夫、下大气力;四者或缺,是党性不完全;四者俱无,就是党性的沦丧和信念的背叛。

人们通常说,一个民族要有朝气,一个军队要有锐气,一个单位要有正气,而一个人要有骨气。而对于共产党人而言,作为“四气”学说中的“四气”也有着自己相对稳定的“客体”对象:如果说朝气是共产党人对于生活所应该秉持的精神面貌,锐气是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建设事业所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正气是共产党人对于社会所应该具有的神圣使命和高尚情操,那么,骨气就是共产党人对于自己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四气”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朝气对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为朝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气象;锐气对应于改革创新精神,因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锐气正是改革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正气对应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为数千年来正气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互为表里,互为印证,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而成为民族精神的支柱;那么,骨气则对应于新起点上胡锦涛同志所提倡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因为辨善恶,明是非,知荣辱需要骨气做根基。四者统一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中。必须指出,这种“对应”关系只是大体相对应,而不能做绝对化的理解。

概言之,“四气”学说起于“气”而超越于“气”, 高度凝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单明了而又意蕴深厚,微言大义而体味无穷,包含着共产党人的全部“精、气、神” 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抓住了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新时期完整的“共产党人气节论”或“共产党人气节学说”。“四气”学说是对毛泽东骨气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毛泽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一经典论断的新时代发挥,是对邓小平“五种革命精神”理论和南方讲话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江泽民同志“讲正气和骨气”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是对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全部吸收,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党性修养学说,也同时构成为科学发展观内容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对以往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科学综合和全面概括,那么“四气”学说则标志着共产党人自我修养学说的成熟和完整理论形态的形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样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砥砺情操、锻炼党性提出了明确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7.

[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85.

[4]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49-50.

[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要有正气和骨气[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71-373.

[6]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三十周年大会上讲话全文[Z].中国网·政策信息·时事新闻·中国时政·官方言论,2008-12-19.

上一篇:校庆志愿者发言下一篇:临床医学系学生详细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