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芳工作总结

2024-08-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晓芳工作总结(精选5篇)

马晓芳工作总结 篇1

终于盼到了本学期的期末考试,从教十年了,这是最令我刻骨铭心的一个学期。面对身体的不适,面对工作的紧张,面对严寒的考验,心中既忧虑、担心,又充满期盼、希望。回顾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有收获也有遗憾。现总结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三、九四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两个班的升班成绩是很理想的,每个班都有三四个一百分以上的,前二十名成绩基本都在九十分以上,六十分以下的低分者寥寥无几。通过上课提问,我发现优秀生的基础很扎实,大部分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回答问题也很踊跃。但通过三次考试,暴露的问题也不少。比如刘淇、王琳琳、纪雅新、杨赛等几个人的成绩有水分;王龙超、蒋大岳、赵家浩、李昊刚、王湘力等几名学生背诵很积极,一到做题就不行了,做题不讲方法、随意性强且书写潦草,理解能力强但表达不到位。因此,我将这几名学生列为补差重点。

二、采取的措施

1、补差重在落实

马晓芳工作总结 篇2

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跃飞, 有关区直单位主要领导出席了汇报会。

听取北海冠岭项目、南宁五象新区及相关重大公益性项目及上海世博会广西馆设计方案汇报及有关领导、部门的意见建议后, 马飚主席对前段时间有关部门积极筹备这几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认为经过有关单位、部门及专家的努力, 各项工作得到了有力的推进, 方案不断完善, 基本符合自治区的要求。

马飚主席指出, 根据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及4月30日会议精神, 自治区各相关部门和设计单位对五象新区及相关重大项目、北海冠岭项目规划设计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已基本符合自治区提出的要求。他强调, 南宁五象新区规划建设要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科学规划、精心设计, 突出“因势而建”的规划设计理念, 做到显山露水透绿, 与大自然充分融合, 把五象新区及相关重大公益性项目建成精品工程。北海冠岭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已基本成熟, 要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尽快完善, 同时加大力度推进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 争取早日开工。

霍晓芳演讲稿 篇3

讲我被分流到煤棒岗位的心理感受。我曾经是综合办的一名员工,当接到分流通知时,心里特别难受,实在想不通那么多人为何从我开始,带着怨气疑虑我找到了新书记,把自己的想法全盘说出,新书记耐心的给我讲解当前的形式,当前的分流任务,分流是分批进行的,不可能一次完成。提前分流可以安排一个比较好的岗位,对一个人更有利。我当时还是半信半疑,经过仔细的考虑,我终于鼓起勇气拿着调令来到能源事业部报到。

来到能源部后接待我的是原料片区马连蕊姐姐,在办公室里她耐心给我做工作。告诉我既来之则安之,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并带我去现场给我介绍各岗位的情况,告诉我所有岗位中就数行车岗位技术性比较高难掌握,但学会后也算是一门技术,我听了以后说行,但是当时行车根本不缺人,马姐就跟新书记请示,新书记欣然同意让我先学开行车。听了这些我心里踏实多了。第二天就跟班学开行车,没想到还有更头痛的事,我的到来让劳务工难以接受,认为我们学会后就会把他们辞退,所以根本就不教我,实在没有办法我就把这种情况给马姐反映,马姐和解春平副书记立即找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解除顾虑,放心教我,教会以后只是作为预备行车工,不会对他们有影响。经过一个月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行车的操作技术,此时正好乙班有一员工辞职,我就开始正式上岗了。正式上岗的第一天的班前会上,姚部长鼓励我既然来到我们这里就应该尽快学习,抓紧熟练,尽快的进入状态,投入到生产中去,在班组长和同事的共同帮助下,我终于能够熟练掌握行车技术,做到独挡一面了。

工作一步步走向正轨,心情也越来越好,和当时分流来的心情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我庆幸我走的这一步是正确的,对公司领导的安排我表示感谢,既然公司对我如此的关怀,我作为一名员工只有精心工作来回报,当公司有困难时义不容辞的为公司排忧解难,说来也巧,在我休班的一天晚上,行车出了问题,如果不及时维修就会影响生产,当时上班的也是一名老员工带一名新员工,老员工必须给生产供料,而新员工不

会操作,当时情况紧急,当马连蕊给我打电话说明情况后,虽然当时我家孩子没人照顾,但是我想自己的事可以克服一下,如果行车修不好影响生产那就是大事了。于是我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不一会马连蕊也来到现场,对我说了许多感激的话,我说没什么这是我作为一名员工应该做的,她坚持要陪我一起修行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修行车终于修好了,当时我心里非常高兴终于不会因为行车影响生产了。就这么一点小事姚部长在班前会上对我进行了表扬和奖励,综合办张素洁主任也对我进行了赞扬,我自己也感到非常骄傲,流程再造给了我另外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时间可以冲淡一切,尝试可以改变一切,不尝试你怎么会知道前面的路怎样,停滞不前和一成不变不应该是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分流怎么了,煤棒车间怎么了,无论在哪里工作,只要肯付出自己的劳动,美好生活就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对被分流和即将分流的员工说不要有太大的顾虑和压力,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早点适应自己的工作才是人生最好的选择。

杨晓芳《好老师在这里》读后感 篇4

——读《好老师在这里》有感

兴化市城南小学杨晓芳

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推荐下,我读了林文虎老师写的《好老师在这里》这本书,书中一位位老师折服了我,一个个真实而又有营养的故事让我感动,让我深思。

在《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绝大多数的老师都还是想当好老师,只是有些老师找不到成为好老师的方法罢了。”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是的,从教已经八年,想成为每个孩子心中的好老师,真的好难,好难!

书中的老师和所有普通教师一样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有许多的孩子在这些平凡的老师那里找到了春天。尽管他们各具特色,却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优秀。他们不会“累”、“不觉得累”,成功的秘笈在哪里?„„他们懂得尊重孩子。

一、做学生的知己,走进学生心灵。

我曾教过这样的班级——班风散漫,学生目无纪律,桀骜不驯的学生一大堆。当时我深感烦恼。书中的林老师刚走上三尺讲台就要面临如此头痛的问题,带领这样一群桀骜不驯的学生。有这样一个片段——

第一天上课,林老师一走进教室,发现眼前学生还是围成一桌一桌,热闹地吆喝着,掷骰子者有之,聊天者有之„„老师都已经走上讲台,大伙儿还是浑然不觉。

老师轻声问:“你们在干什么?”

学生忙得很,头也不回反问老师:“你是谁?”

“我是你们的导师。”

“哦,等这一轮掷完。”

一轮掷完,学生心不甘情不愿,晃呀晃地离开讲桌,一个个“轻松”回座。一坐落就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看来大伙是打定主意直接等下课了。

看完这样的片段,是不是深感教育学生的困难呢?但是,林老师却凭着高超的智慧,成了这帮学生的“兄弟”,收拢了他们的人心,巧妙地带领他们走上了正道。尽管这些学生过去虚度了四五年的光阴,却从此走上了认真却艰难的学习历程。

走进学生不容易,走进浑身充满“刺”的学生更不容易。可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你一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一旦接受了你,就意味着他转变的开始,就意味着他进步的开始。

二、用花苞的心态静静等待花儿的绽放。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总会埋怨学生“屡教不改”、“光说不做”、“本性难改”,从而导致师生矛盾尖锐。可是,当你看了《对得起每一张纸》这篇文章后,你就会深切体会到,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学会等待,学会“静”等花开。

2009年,在我所带的班级里有这样一位学生,上课从不注意听讲,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课后也不和其他同学玩,总是自己一个人在角落里默默无声。与家长沟通后,我才

1知道他的父母都在做生意,从早忙到晚,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孩子的教育与学习,孩子养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以至于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他自己天天怕被别人欺负,做事小心翼翼的。看着这个孩子天真稚气的小脸,我倍感爱怜。在这群快乐的孩子中间,我深知这是一个更需要老师关爱的孩子。

在课堂上我用亲切的眼光看着他,帮他拿出笔和本子,一点一点指导他把黑板上的知识抄写下来。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单独给他辅导,由于他的基础不好,辅导起来很费劲,后来我就找来一二年级的语文书,从最基础的拼音开始教他,由于口齿不清,刚开始孩子不愿意读出声,在我耐心的鼓励下,孩子逐渐变得自信了,大胆了。在课堂上,只要他回答完问题,我就用欣喜的眼光看着他,说:“杨新渝,你真行!”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表扬他进步了。在同学们惊诧的眼光中,我看到杨新渝笑了。在上课的时候,他也积极地拿着笔写,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我从不放过一次表扬他的机会。半学期下来,我发现他不仅真的爱学习了,性格也发生了改变,不再自卑了,也敢和其它同学一起玩了。其它的孩子们也都对杨新渝有了好感,下课的时候也和他一起玩耍,同学们的变化,也让杨新渝很开心,微笑时常挂在脸上。

在打扫除的时候,有些爱贪玩的学生,总爱悄悄地溜出教室。这时,杨新渝用不清楚的语言对我说:“老师,我不是值日生,我留在教室里行吗?”我弄明白了他的意思后,亲切地问他:“你为什么要留在教室里呀?是不是想帮助同学们值日呀?”杨新渝使劲地点着头,我看着他那憨厚的脸,亲切地笑了:“你真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我的话音刚落,他开心地张着嘴,跑到教室后面拿起扫帚,扫起地来,这个高兴的笑容一直到教室打扫完了,也没有在脸上消失。以后他经常在教室帮助同学扫除,抢着擦黑板„„这一件件小小的事情让杨新渝找到了自信,自尊,我的鼓励和赞扬,也让其他同学对他刮目相看。杨新渝的变化,让他的母亲深深感动,她亲自来到学校,找到我说:“老师,我没有文化,不识字,我也知道我的孩子是个什么样儿的,我和他爸爸一直说他就不是块学习的料,我们从来没有想到他的学习成绩能有这么大的进步,老师,太谢谢您了!”家长的心里话,对我来说是最好的奖励。通过对杨新渝的帮助,也使我获得了一名教师看到学困生取得进步后的那种内心的幸福感。

从杨新渝身上我深切地感到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美丽的花儿,就是同一株花上的花蕾开放的时间也不同,何况是个性千差万别的孩子呢?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要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一段成长的时间,用花苞的心态静静地等待每一朵花儿的开放!

三、用心至情,去收获更多的精彩。

学生拿着一粒香果到宿舍找老师,等老师发觉时,学生已经直挺挺地站在门口等了好一阵子了,看到老师走了出来,小心地拿出香果说:“老师,这很好吃啊,是我自己摘的,送给你。”

看到这样一幕情景,别说美惠老师感动,作为读者的我也非常感动,美惠老师为什

么能收获如此美妙的感动呢?这得源于她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即使看到学生哭丧的扑克脸,她也能细心地观察到,并给予让学生深感幸福的关心。从美惠老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用真心可以换得真情”,而“用真心换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见孩子的情绪”,而且要温柔地对待。

一群学生与老师坐在一起闲聊,学生能无拘无束地聊家事,聊苦恼的事,甚至聊起对异性的朦胧感情。这样的情景难能见到,但在杜老师那却显得很自然,为什么在杜老师那能有这么感动的情景,这得源于杜老师对学生的理解与尊重。

由美惠老师和杜老师的事迹,我不由得想起了我这个学期刚接手的一个班级的学生王祖勇。在课堂里,他总是显得那么冷漠。老师讲课时,他的眼睛会盯着老师,但很明显心思不知道飞往了哪里。我暗自思考,他与我们老师之间是不是存在某种隔阂,如果是,该怎样把这层隔阂取消呢?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平时见面,我会与同其他学生见面时一样,亲切地对她笑一笑,在课间,我经常会有意无意地找他聊一聊。渐渐地,他脸上冷漠的表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可爱的笑容。曾经上课神游不定,而且很简单的问题也回答不上来的他,在课堂里也能聚精会神的听课,并积极发言了,想到王祖勇这段时间以来的变化,我的心里总会泛起一丝的幸福感。

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马晓芳工作总结 篇5

早在5000多年前, 马就被人类驯服, 用于旅行、耕种和娱乐。马是最有灵性和高贵的家畜, 素有动物中的“真君子”之称, 与人类存在丝丝缕缕的特殊联系。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马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农耕文化的代表, 受到人类极高的礼遇, 因而衍生出许多与马相关的表达, 传达着丰富的意义和感情色彩。

二、马言马语

(一) 汉语中的“马”语

古人根据马的特征和习性, 经常用马来表达周围的世界和内心的情感, 如日常食物“马铃薯”和“马齿苋”, 身上穿的“马褂”和“马夹”。古时边疆将士为传递军情, 一路“快马加鞭”, “马不停蹄”地直奔目的地。马路上人来车往, 熙熙攘攘, 就是“车水马龙”, 人们观景不能细看, 只能“走马观花”。“马”还可以指人。“驸马”是帝婿的代名词, “探马”是侦察骑兵, 路上抢劫旅客强盗则是“响马”。汉代太守乘的马车套有五匹马, 所以后来“五马”就成了太守的美称。

马还是古代诗歌中的常客, 与诗人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诗人金榜题名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似乎马也能共享主人的快乐;而诗人在漂泊异乡之时,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似乎马都理解离人心中之痛。

总之, 读完这些文字之后, 大家应该知道做事不能马马虎虎。由“马”组成的词很多, 使用时应注意分辨, 否则就牛头不对马嘴, 可真的成马大哈了。

(二) 英语中的“马”语

在英语文化中, 马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 必然成为人们认识和描述事物的最佳选择, 人们自然对马怀有特殊的感情。于是, 英语语言和文化中的马就含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和感情, 与马相关的表达也是不胜枚举。

马在英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而在英语中“马 (horse) ”有着与汉语中的牛相似的“强壮、吃苦耐劳”等象征意义。因此不少汉语中用牛传达的意思在英文中都换成马。比如, 中文中力气大得惊人的人常被形容为“力大如牛”, 而英国人民则喜欢把这种人说成“as strong as a horse”;中国人批评别人“吹牛”, 而英国人民将这种夸大行为称作“talk horse”。

英美国家的人特别喜爱马, 所以产生许多与马有关的习语和谚语。如果一个人在竞技比赛中成为a dark horse (竞争中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 就容易自此get on the high horse (摆架子, 目空一切) , 在别人面前ride the high horse (趾高气扬, 耀武扬威) 。面对这种人, 您可千万hold your horses (不要冲动) , 要这样的人get off his high horse (叫某人省省) , 简直就是flog a dead horse (白费力气) , 只会气得您手脚发charley horse (抽筋) 。

三、马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 马在中文中的象征意义

现在, 马已经挣脱了物质动物的框架, 其价值远远超出骑乘、拉车和军用等使用范畴, 而升华为精神领域的一部分, 常用来象征人性和具有这些品性的人, 同时也象征人类所熟悉的事物和道理。

从积极方面来看, 马自由奔放、吃苦耐劳、洞察力敏锐, 是阳刚、热烈、饱满、发达等的代名词。在农耕社会中, 马主要被用作战争工具和贵族的骑具, 得到历代统治者阶级的重视, 所以又是君王、父亲、君子的象征。龙马其实就是仁马, 是能力和人才的象征, 也象征着财富和实力。孔子曾以“有马千驷”来形容齐景公的富有, 孟子也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马还具有高尚品德, 还是魁梧勇猛、自由和领头人的象征。

从消极方面来说, 马象征着供人驱使、低劣无能、意志消沉、凶恶愚笨的人。许多人每日“香车宝马”, 于“车水马龙”出紫醉金迷;但是“一朝马死黄金尽”, 只能“杀马毁车”。历朝历代都不乏一些“牛不知角弯, 马不知脸长”的“牛头马面”在上级面前“吹牛拍马”, 在百姓面前“仗马寒蝉”, 深怕自己地位受威胁而“百马伐骥”, 普天百姓谁不嫉恨这些“马牛襟裾”的“害群之马”啊。

(二) 马在英语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在西方文化中, 马代表着飞速、优雅和高贵, 是一种神圣的动物, 是神话中神灵的坐骑。在希腊神话中, 名为Pegasus的神马在岩石上一脚踢出一股泉水, 诗人饮之可获得灵感。一直到今天, 马仍然是浪漫诗意的灵感来源。

在童话中, 马也常被描写成赋有神性的动物, 能风驰电掣, 开口说人话, 而且能够遇见未来, 是主人公忠实而信任的参谋, 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主人忠告和建议, 救主人于危急之中。自从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首次出现“白马王子”之后, 白马就一直被赋予神勇高贵的品质, 象征着女子心中的理想伴侣。

在英语文化中, 马经常与勇士、军队统帅和胜利者联系在一起。自从马匹军用以来, 军马在全世界驰骋疆场数千年, 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退出战争舞台。上层人士喜好骑马运动, 认为骑马可以培养其贵族气质, 帮助他们结交更多有生活品味的人。

总得说来, 马在英语文化中的文化象征意义就是骑士精神, 象征着骑士精神和道德, 代表着名誉、礼仪、谦卑、坚毅、忠诚、骄傲、虔诚。同时, 它也象征着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 代表着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

四、结语

从古至今, 马被赋予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英美国家, 马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衍生出的有关马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各自的语言及文化特色。人们在长期的御马过程中也赋予马以不同的情感, 马这种动物也代表着不同的文化象征意义。

参考文献

[1]邹幸居.“牛”“马”中西文化内涵差异的认知探[J].济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 (3) .

[2]李燕.英汉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比较[J].运城学院学报, 2009 (2) .

上一篇:虹桥中学的班主任学生评语下一篇:环境污染的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