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第二次在线作业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识产权第二次在线作业(精选9篇)

知识产权第二次在线作业 篇1

1.甲为做博士学位论文,在图书馆复印了乙的两篇论文,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甲的这一行为属于(D)

A侵权行为

B 法定许可使用

C强制许可使用

D 合理使用

2.甲作词作曲,创作了一首歌曲《沸腾的母爱》。在这首歌发表前,甲请歌手乙试唱。2005年该歌发表,同年中秋之夜,在某养老院为老人们表演节目时,乙演唱了甲创作的《沸腾的母爱》,赢得了老人们的欢迎。乙的行为是一种(A)

A合理使用行为

B法定许可使用行为

C法定免费许可使用行为

D 侵权行为

3.某市残联出于关心和扶持残疾人带来的目的,未经刘某同意,将刘某已出版的中文版《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一书翻译成盲文出版。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甲的行为属于(A)A合理使用行为

B 强制许可使用行为

C法定许可使用行为

D 侵权行为

4.甲话剧团欲在其创作的话剧中使用乙已经发表的歌曲。根据著作权规定,甲(B)A不必获得乙的许可,但须向乙支付报酬

B 应获得乙的许可,并向乙支付报酬

C 须获得乙的许可,但不必向乙支付报酬

D既不必获得的许可,也不必向乙支付报酬

5.根据我国继承法和著作权法的规定,不能作为继承标的的是(C)

A复制权

B注释权

C 保护作品完整权

D 改编权

6.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的,如果合作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不能协商一致,则(D)A 任何人均不得行使

B任何一方均可以行使

C 由意见一致的多数方行使

D任何一方无正当理由不得阻止对方行使

7.陈某和张某2000年结婚,婚姻在此存续期间共同创作并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城市青年生存现状调查研究》,2006年二人离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可以对获得的著作人身权进行分割

B 可以对获得的著作财产权进行分割

C 可以对获得的著作财产权和人身权进行分割

D 以上皆不对

8.下列关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应当采取书面形式

B 可以由作者与被许可人订立

C 合同有效期限由双方当事人约定

D 只要合同未明确约定授予使用权的性质,则使用者获得是专有使用权

9.甲乙共同创作完成一部小说,甲主张发表,乙不同意。后乙死亡,有一继承人,后甲将该小说发表,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A)A乙生前不同意发表该小说,甲无权发表

B 发表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限应截至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C 该小说的使用权保护期限应截至于甲死亡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D 甲不能剥夺乙的署名权

10.甲单位接受乙单位委托的研究任务完成一项发明创造。在双方事前无协议约定的情况下,该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属于(A)

A 甲单位

B 乙单位

C 甲乙单位共同拥有

D 两单位中先提出专利申请者

11.2.周某为甲单位工程师,2003年2月调到乙单位工作。甲乙两单位商定,周某在甲单位承担的未完成的研究任务,由周某在乙单位继续完成,2003年年底,该项任务研究取得了成果,该项成果应由谁享有?(D)

A 甲单位独立享有

B 乙单位独立享有

C 周某独立完成D 甲乙单位分享

12.甲公司职工乙退休后很快作出了一项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但直到2年以后才申请专利。乙的发明应属于(A)A 职务发明

B 非职务发明

C协作发明

D委托发明

13.甲公司指派其研究人员乙和丙共同研究开发一项技术,该技术开发完成后,甲公司决定就该项技术申请专利。在填写专利申请文件时,“发明人”一栏应当填写(D)A 甲公司的名称

B 乙或丙的姓名

C 甲公司的名称和乙与丙的姓名

D 乙和丙的姓名

14.对于合作开发所完成的技术成果,合作一方不同意申请专利权的,合作他方(A)A 不得申请专利

B 可以申请专利

C 可通过诉讼解决

D 可以申请,但申请获得专利后,合作方可以免费使用该专利

15.专利权人甲在其制造、销售的专利产品上未标注专利标记和专利号,某乙仿制甲的专利产品并在市场上销售。甲发现乙的行为后(B)

A 无权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因为甲在其专利产品上未做专利标记

B 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因为甲在其专利产品上未做专利标记不影响其行使权利

C 无论如何,可以请求乙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D无论如何,可以请求甲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16.甲委托乙开发一种新产品,未明确约定该产品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当该产品被开发完成后,在我国其专利申请权应当归属于(C)

A 甲

B 甲与乙共有

C 乙

D 国家

17.以下对象中可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是(B)A 一种新型饮料

B 饮料的包装盒

C 饮料的制造方法

D饮料的配方

18.某植物研究所培育出一种新型的“长春藤”。经专家鉴定,“长春藤”的繁殖材料尚未在中国境内外销售,且经过多次繁殖保持其基本特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该所对“长春藤”(C)A享有商业秘密权

B 享有专利权

C 享有植物新品种权

D 不享有任何权利

19.下列发明中,属于专利法授予专利权范围的是(C)

A 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B一种疾病的诊断方法

C一种疾病的治疗器械

D 一种新的动物品种

20.下列各项关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不进行实质申请

B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有效期为10年

C 外观设计可依法进行强制许可

D 外观设计应当富有美感

21.下列选项中仅属于对自然规律认识的是(A)

A 科学发现

B外观设计

C 方法发明

D 实用新型

22.我国专利法规定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B)A 科学规律

B 技术方案

C 技术思想

D 科学发现

23.在下列何种情况下,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如在申请日以前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并不丧失新颖性?(C)

A 在国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的 B 在国内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的C 在国外公开使用的 D 在国内公开使用的24.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要求是同申请日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D)A 具有显著的进步

B具有实质性的特点

C 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D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25.发明专利新颖性判定中的冲突申请(抵触申请)是指(B)

A 在申请日以前,他人向任何国家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B 在申请日以前,他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C 在公告日以前,他人向中国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D 在公告日以前,他人向任何国家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26.下列哪种发明创造只需要符合新颖性要件就可申请专利?(C)

A 发明

B 实用新型

C 外观设计

D 计算机软件

27.对发明创造新颖性不构成影响的公开是指在申请日以前的6个月内,(B)A 科技成果鉴定中的论证

B 他人未经申请同意泄露其发明创造

C申请人将发明创造内容写入专著,但尚未出版

D 他人在申请人处看到与专利申请有关的次要附图

28.北京第三制药厂研制出一种新型抗生素,该厂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申请专利,依照专利法的规定,(D)A不能被授予专利

B 产品可以申请专利,但其制造方法不能被授予专利

C制造方法可以申请专利,但产品不能申请专利

D产品本身和制造方法均可授予专利

29.取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与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后者不要求(B)

A 美观

B 创造性

C实用性

D 新颖性

30.在中国,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B)

A须经过实质审查后授权

B 经初审合格后即授权

C 递交申请后即可授权

D 经过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后才可授权

31.发明专利申请人于2005年5月4日以邮寄方式将其专利申请文件寄给国家知识产权局,但国家知识产权局通知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日是2005年5月21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C)

A 国家知识产权局以其受理专利申请的日期为申请日

B因专利申请文件不齐备,推迟了专利申请日

C 因专利申请文件的邮戳日不清晰,故以收到专利申请文件的日期为申请日

D 因为2005年5月21日 为该申请的优先权日

32.外观设计专利人甲向人民法院起诉乙侵犯了其专利权,乙在提交答辩状的同时,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正确的说法是(B)A 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是终局决定

B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甲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C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乙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甲乙双方都不服的,可以请求专利局再审

33.1998年5月4日,陈某向中国专利局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其后,陈某对该发明做了改进。陈某于1999年4月30日又就其改进发明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时,可享有(D)A两项专利权

B 优先使用权

C 国际优先权

D 国内优先权

34.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的法定时间是专利授权后(D)

A18个月内

B 12个月内

C 3个月内

D 任何时间

35.就强制许可实施权的特点而言,正确的说法是(D)A 非独占性、不可转让性和无偿性

B非独占性、可转让性和有偿性

C 独占性、可转让性和有偿性

D 非独占性、不可转让性和无偿性

36.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实用新型的保护期限为(B)A5年

B 10年

C 15年

D 20年

37.赵某于2002年4月1日申请一项外观设计专利,2003年2月8日获得授权,这项专利权的保护期限终止于(A)

A 2012年4月1日

B 2013年2月8日

C2022年4月1日

D 2023年2月8日

38.在后取得专利权的发明X,其实施有赖于在前取得专利权的发明Y,根据X专利权人的申请,有关部门可以给予实施Y专利强制许可的条件是,X专利应当比Y专利(B)A具有经济意义和技术进步

B 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

C 具有显著经济意义

D 具有技术进步

39.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签订一份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在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不得再许可任何第三人以此相同的方法实施该项专利,但专利权人却可以自己实施,则该许可权(B)

A 独占实施许可权

B 排他实施许可权

C普通实施许可权

D 交叉实施许可权

40.甲在2003年5月10日提交了一项专利申请,于2005年3月5日获得该项发动机专利权,乙公司在2002年3月5日就在自己的工厂就汽车发动机制生产的做了必要准备,乙厂上马的这种汽车发动机包含了上述专利技术。乙公司能够继续生产该汽车发动机的权利是(C)A优先权

B 许可他人使用权

C 先用权

D转让权

41.甲皮革制品厂拟在其生产的皮制品上注册使用下列商标中的一个,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原则上不能注册的商标是(C)

A“千里”牌商标

B“七羊”牌商标 C“羊皮”牌商标

D “耐斯”牌商标

多选题

42.若相关著作权人若相关著作权人未发表“不能使用”的声明,则以下选项中属于法定许可的是(ABD)

A网站转载他人被其他报刊刊登的作品

B报刊转载他人被其他报刊刊登的作品

C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他人未发表的作品

D在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出版的教科书中汇编已经发表的作品片段

43.有关强制许可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CD)

A 强制许可仅限于在国内有限

B 我国的著作权法中规定了强制许可制度

C 使用人可以将获得强制许可转让给他人

D强制许可可由主管部门直接授权于使用人

44.1999年7月,甲发现乙公司复制其作品,但未予以制止。2004年5月8日,甲发现乙一直未停止复制行为,遂向法院起诉,要求乙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CD)

A 法院应当受理甲的起诉

B 甲的诉讼请求已过诉讼时效,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C 法院应当判决乙停止侵权行为

D甲应获得的赔偿数额应从2004年5月8日直向前推算两年

45.某刊物不愿让别的刊物随意转载其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下列做法哪些是可行的?(BC)

A 在刊物上发表不得转载的声明

B 在每一篇文章上都刊载作者不许转载的声明

C在刊物的声明中载明所有作者均已授权本刊专有使用权

D 不须作任何声明

46.大学中文系英籍留学生马克用汉语创作了一篇小说,发表在《文学新星》杂志上,发表时未作任何声明。以下哪些行为是侵犯了马克著作权的行为?(ABD)

A 甲未经马克同意交该小说翻译成英文在中国发表

B 乙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翻译成藏语在中国出版发行

C 丙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改编成盲文出版

D 丁未经马克同意也未向其支付报酬将该小说收录进某网站供人点击阅读

47.陈某为撰写学术论文需引用资料,为避免引发纠纷,陈某就有关问题向赵律师咨询,赵律师的下列意见中哪些是可以采纳的?(BC)

A 既可引用发表的作品,也可引用未发表的作品

B 只能限于介绍、评论或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引用作品

C 只要不构成自己作品的主要部分,可将资料全文引用

D 应当向原作者支付合理的报酬

48.甲市著名艺术家李海花5年时间创作名画《迎春图》,后来某收藏以35万元的高价购买了此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李海仍是该画的著作权人

B 某收藏家获得该画原件的所有权

C某收藏家享有该画原件的展览权

D 某收藏家不能获得该画的任何著作权

49.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转让合同的主要条款有(ABC)

A 作品的名称

B转让的权利种类,地域范围

C 转让价金及支付日期和方式

D 许可的方式

50.下列关于著作权转让的表述正确的有(AC)

A著作权的转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B 著作权转让后,作者丧失修改权

C 在我国著作权转让的客体不包括著作人身权利

D 著作权转让并非全部权利永久转让,而是部分权利在一定时期内的转让

51.下列关于著作权质押的表述正确的有(ABD)

A 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B 质押合同应向国家版权局指定的登记机关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C 著作财产权出质后,出质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可以将其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

D以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出质,将该财产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权利的的人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52.著作权的转让与著作权的许可使用的区别在于(ACD)

A 著作权的转让发生著作权主体的变更,而许可使用则没有变更

B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需签订许可使用合同,著作权的转让则不要求签订转让合同

C 在著作权的转让中,受让人可以独立地以自己的著作权对抗第三人,而在著作权许可使用中,被许可人必须依赖许可人权利人的存在才可以对抗第三人

D 在遇有侵犯著作权的情形,被许可人自己一般不能独立提起侵权诉讼,而受让人有权自行起诉

53.在我国,可以成为专利权主体的人包括(ABCD)

A 单位

B无国籍人

C 发明人、设计人

D发明人、设计人的继承人

54.甲乙共同完成一项“空调变频装置”的发明创造,现两人就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及行使产生了纠纷。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ABD)

A如果甲不同意申请专利,乙不能独自申请

B 如果甲放弃其专利申请权,乙可以单独申请,但取得专利后,甲有免费使用的权利

C 如果甲不同意申请权利,乙可以自行申请

D 如果甲准备转让其专利申请权,乙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55.下列发明创造中,哪些属于职务发明?(AB)

A 职工甲2003年10月9日因为旷工久被开除,2004年5月作出一项发明创造,该项发明创造属于甲在单位的本职工作范围之内。

B 职工甲是本单位的技术骨干,2003年5月出任工厂的人事副厂长,2004年2月,甲利用业余时间,搞出一项发明创造,该发明创造与其原先从事的本职工作一致。

C 职工甲利用业务时间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在完成发明创造的过程中,甲利用单位的废弃材料做了一些实验。

D 职工甲原为公司的技术翻译,主要从事国外公开的技术成果的翻译,利用这种翻译技术资料所掌握的技术,甲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

56.甲研究所根据与乙公司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完成了一项发明创造。合同没有约定专利权的归属。现甲研究所单独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了专利申请,而乙公司未经甲研究所同意便已开始使用这项发明创造。双方均对他表示异议。以下意见中正确的是(AC)

A专利权申请权应当归甲研究所单独享有

B 专利申请权应当归甲研究所和乙公司共同享有

C 乙公司有权实施该项专利,而无须取得甲研究所的许可

D 乙公司实施该项专利,应当付给甲研究所合理的使用费

57.甲因完成单位乙交付的任务而完成了一项发明。下列说法是正确的?(BCD)

A专利申请权属于甲,专利权属于乙

B乙在获得专利权后许可他人使用,应从收取的使用费用中给予甲奖励

C乙若转让该项专利,应从转让费给予甲奖励

D 乙若转让该项专利,甲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58.专利权的保护对象包括哪些?(ABC)

A发明

B 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 植物专利权

59.以下关于发明的分类正确的有(ABC)

A按发明人的国籍划分,可将发明分为本国发明和外国发明

B 按发明的权利归属划分,可将发明分为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C 按发明间的依赖或制约关系划分,可以将发明分为基本发明和改良发明

D 专利法上最主要的分类是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

60.以下哪些属于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应当具备的条件?(ACD)

A 新颖性

B 独创性

C 实用性

D 创造性

61.根据我国专利法规定,下列领域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ACD)

A 新创造的能够被应用的技术方案

B 改进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措施

C 对机器的构造提出的新方案

D对产品的图案作出的富有美感而适合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62.依据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哪些情况不授予专利权?(ABC)

A甲发明了仿真伪钞机

B 乙发明了对糖尿病特有的治疗方法

C 丙发现了某植物新品种

D丁发明了某植物新品种的生产方法

63.外观设计的新颖性标准中的公开方式可划分为下列哪些情况?(AB)A出版物公开

B 使用公开

C 抵触申请

D 其他方式公开

64.在我国专利制度中,外国优先权与本国优先权两者之间的差别有:(BC)

A 前者的优先权期为12个月,后者的优先权期则为6个月

B 前者除了适用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外,还适用于外观设计专利申请,而后者只能适用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C 作为外国优先权的基础申请可以是有效的,也可以是无效的,而作为国内优先权的基础申请必须是有效的

D 申请人要求外国优先权必须就此提出步调一致,而国内优先权却能自动产生

E前者只能适用于外国人,不能适用于中国人,而后者则反之

65.在发明专利的审查授权程序中,(ABCD)属于实质审查的内容

A 该发明是否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B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单一性原则

C是否有优先权,优先权的主张能否成立

D申请专利的发明是否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告或妨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

66.《专利法》规定,专利申请实行(ABC)

A 书面原则

B 先申请原则

C 单一性原则

D 权利穷竭原则

E 先使用原则

67.请求宣告发明专利无效的理由是(ABCD)

A申请专利的发明不属于授予专利的范围

B 申请专利的发明不具备新颖性条件

C 申请人的主体条件不合格

D对申请人修改超过了原说明书范围

E专利说明书的格式不符合专利法的要求

68.依据《专利法》的规定,国家知识产权局可以颁发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的情形有:(ABCD)

A 国家处于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而使用该专利

B 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条件请求专利权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但专利权人自己实施了该专利

C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同时专利权人自己也不实施其专利

D 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的69.专利权的限制包括(ABCD)

A 权利用尽

B 专利权的强制许可

C专利权的期限的限制

D 临时过境

70.甲拥有一节能热水器的发明专利权,乙对此加以改进后获得重大技术进步,并取得新专利权,但是专利之实施有赖于甲的专利之实施,双方又未能达成实施许可协议。在此情形下,下述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

A 甲可以申请实施乙之专利的强制许可

B 乙可以申请实施甲之专利的强制许可

C乙在取得实施强制许可后,无须给付甲使用费

知识产权第二次在线作业 篇2

2010-2014年,我参加了5年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了参加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的必要性,既增加了有关高等教育的知识,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思想认识,增强了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理解和信心,也着实影响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的提高了自己的工作业绩。2014年度的继续教育学习,我充满了信心和期待,认真领会《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通知》的有关精神,严格遵照高校教师教学计划和高校教师学习要求的安排,及时、认真的完成学习任务,和同事交流学习经验和心得,适时的向辅导教师请教,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学习任务,进一步提高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提升了自己的工作信心和能力。

第一、加深了对高等教育的认识 在今年的专业课学习中,我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深化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和信息化的内涵的理解,对应对国际化的策略和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有所把握。进一步认识了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有了更深的理解,促使自己转变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念。高校教学改革必须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实验教学改革,要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习实训改革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也要注重创新,切实解决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励着高校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在新的德育目标下,其内涵和要素都发生了变化,体现出了明显的多方面统一的特征,使得高校教师的德育观念和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新时代遇到了脱离社会实际、忽视学生主体性和理论课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其实采取新的举措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教育承担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迫切需要新的理念支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建设、社会健康发展、高校自身进步和学生素质提升的需要,有着特殊的内涵,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加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现状及问题引发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新的问题,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教育模式。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依赖于一批专业化的工作队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充分了解和借鉴西方国家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并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教师评价与督导机制是促进高校教师持续、健康的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第二、增强了从事高等教育的信心和本领 中国的教育道路是一个艰难的历程,然而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更见证了它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种种问题我们不仅会思考教育的未来,在我国,本科教育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主体。近十多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本科教育的比例虽然持上升状态,但是对于

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不同学校的本科教育要根据学科性质、专业性质及培养目标的定位而在职业性和学术性的倾向性上有所侧重,办出特色。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教育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也必然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把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克服高校同质化倾向,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因此,我们认为,今后十年内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将是高等教育多样化、高等教育职业化、高等教育创新化。纵观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功能观是有所侧重的。我国高等教育功能观经历了以促进社会发展为主导阶段、以促进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为主导阶段,在未来,教育功能观将进入以促进人的发展为主导阶段。实际上,在当前国际上,社会功能、学术功能与个人功能这三种功能观在高等教育中正逐渐趋向统一。使社会需求、学术需求、个人发展三者统一起来,使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学术功能与个人功能和谐共存,这是必然的趋势。高等教育的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各执一端的高等教育的三种导向功能观,不仅在理论上是片面的,而且在实践中也影响了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只有协调高等教育的三种功能观,实现高等教育三种功能的和谐,才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整体功能,从而促进学术的繁荣、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指高校教师个体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一己的力量,而是需要从观念、策略、制度等方面全方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观念层面,教师应成为教学的行动研究者,将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在策略层面,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师发展模式来积淀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制度层面,应通过完善教师发展制度来营造教师潜心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第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面对国际上的压力我国的高等教育问题仍然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主要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时至今日,“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已经建立,高校办学自主权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落实。但是,与有关政策法律所提出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要求相比,高校法人地位尚未完全得到保障,高校自主办学空间仍然比较狭小,政府微观管理过多,宏观管理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国作为崛起的世界高等教育大国,在世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建设,必须强化国际意识,扩大国际交流范围和内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评估的国际化。另外,随着高等教育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评估机构与国外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机构的互认问题显得愈加重要。要积极加入到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中去,主动参与相关工作,学习借鉴国际组织的经验,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而努力。一直以来,相比于西方文化教育,我国的教育呈现出这样一种现状,即理论型人才过多实用型人才短缺的局面,其实,一个人的素质是多种因素影响的集合,其中后天教育起主要作用。对于高等学校,应依据学校的定位和社会需要来制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据该目标建立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结构框架,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应该是实现学生素质结构的重要保证。因此,将理论统一于时间就成为一种必然。我国高校教学评估活动的开展与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凸显密切相关,教学质量始终是高校教学评估的主题。从目前高校教学评估制度安排及其实践效果来看,教学评估促进教学改革的功能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当务之急是推进教学评估制度创新与评估文化建设,建立教学评估与教学改革的互动机制,使教学评估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轨道上来。评估功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高校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只是以往的研究者多从课程设置不能适应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等方面论述,极少有人从教育内部、课程本身思考这一问题。其实,课程设置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只是一种表象,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课程设置本身存在问题,是因为课程设置不能满足教育需求所致。这种不适应,除了管理理念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脱节,另外一方面是课程设置与学习目的不符。面对课程设置中的痼疾,高校应该尽快将课程改革纳入工作日程,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的目标,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制定改革方案,明确各方责任,确保改革落到实处;同时,必须认识到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日之功即可成事,要做好长期攻克的心理准备。从学生角度分析,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阶段和特殊的生理特点,在心理上容易出现问题了偏差,而这些偏差是可以被及时发现并得到及时调控的,这就要求我们从大学生的特点出发,集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大学生的顺利成长、成才开辟道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高等教育问题都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与认识,在提高我们教育水准的前提下更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教育与引导,并且有针对性地加以科学地分析和解决,以便我们更好地实现我们作为一名任命教师的职责与使命,这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对我们所做的要求。

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切实发挥其育德和树人的本质功能。构建高素质德育观,要重点抓好德育观念的转变,明确德育主体的责任,强化德育的整合功能,优化育人环境,强化自我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段,天然地构成了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德育必须适应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向素质德育转轨,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以素质发展为中心的高校德育新思路,是德育工作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德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育人手

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

【摘要】1978年,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也紧紧围绕着这几个方面展开。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在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全国各族人民为依靠力量的前提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本论文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些方面来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方面,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政治方面,我国更加注重民主、自由和人权,加强法制建设,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文化方面,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社会方面,我国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些都促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增强,在世界大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方面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的奠基人。江泽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并在党的十四大得到确认。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由这一结合而形成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三是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根据实践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体现了党在所有制理论上的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阶级制度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问题,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因此我国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有利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在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从而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能够更好地促进竞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好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收入分配制度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在实行分配制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促使经济不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30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我国在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国还将不断的前进!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我国的民主政治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的基本方略。这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绝不能把它们分隔开来或对立起来。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这一制度的实行也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国家的长治久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它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 3 / 4

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我国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促使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的完善!

我国加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促使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安康,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保证人民群众有法可依,从而也推动了国家整体发展。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能增强全社会的 凝聚力,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在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些都能促进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加强,也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时,它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首先是优

先发展教育,建设能力资源强国,其次是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最后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通过对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这几个方面的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我国在这些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也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为其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的发展与强大!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二次翻转课堂作业 篇4

一、独学环节要求

独立学习“第五章 学习理论”中“第一节至第三节”内容,(电子教材: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66页至86页,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65页至123页)完成下面作业。

1.亮闪闪:通过独学,说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思考出来的亮点

了解到各学派的学习理论,学生学习的具体内涵和特点以及学习的五种分类

2.考考你:拿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考考其他同学

桑代克的试误说实验总结了哪些定律;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什么;

3.帮帮我:提出一些自己在独学过程中没有解决的困难问题。

指出认知派的异同之处;

桑代克的试误说具体而言对教育有哪些指导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除了应用于开放式教育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教育实践中;

二、小组讨论环节要求

主要依托独学“亮考帮”的作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相互的解决问题,形成并完成小组作业。

1.亮闪闪: 小组共同收获或思考的问题

2.考考你:小组拿出认为重要的内容考考其他人

3.帮帮我: 小组讨论后没有解决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环节

每个小组代表以“亮考帮”形式,在全班自由分享小组讨论的结论。

1.亮闪闪:

2.考考你:

3.帮帮我:

小组分组名单

文学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5

一、判断

1、文学阅读就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形象的心理过程。()

2、美国戏剧家黑格尔标举“社会冲突”,认为“一次戏剧冲突必须是一次社会性冲突”。()

3、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不妨说,散文中的一切真实都是作者意识中的真实。()

4、作为抒情话语,对比主要不体现在形式上,而重在内容。()

5、一般说来,阅读身份主要是在现实的阅读活动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因而读者在进入实际阅读活动之前所具有的原来身份,不会在文学阅读中起重要作用。()

6、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7、在启蒙运动中,小说作为启蒙思想的武器迅速崛起于英法德诸国,因此17世纪被称为“小说的世纪”。()

8、反讽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

9、人们思想感情的矛盾性、复杂性和丰富性是悖论这种抒情话语形式产生的基础。()

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在摹仿对象上,“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

11、阅读在现实的意义上是功利的、有目的的,因此有时他人的立场也会在阅读中产生意义。()

12、梁太子萧统所编的《文赋》是我国第一部按文体聚类区分的文学总集,它的分类是第一次真正“文学”本体意义上的分类。()

13、阅读先见实际上就是一种偏见。()

14、在喜、怒、哀、乐等诸多情感体验中,一定隐含着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客观评价。()

15、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是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来传达内心抽象的思想感情的。()

16、文学接受活动是“努力恢复原有的”信息的过程,这就说明在接受过程中不需要个人经验的介入。()

17、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物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体裁标志之一,如:法国诗人魏尔仑提出“音乐先于一切”的主张。()

18、诗与音乐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借助于声音形式以表现情感运动。()

19、文学阅读是文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和基本层次,任何文学研究都是建立在文学阅读的基础之上的。()

20、象征,是以具体事物或形象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话语方式。()

21、“第二文本”即作者意义的文本。()

22、“误读”就是指对作品错误和歪曲的理解。()

23、在抒情性作品中,夸张是服务于情感需要的。()

24、“四分法”可以说是20世纪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分类方法,它根据文学作品意象建构、语言体制、表现方法的不同,分成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四类。()

二、填空1、19世纪法国剧论家()认为“意志冲突”是戏剧的实质,并提出了“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的著名断言。

2、亚里士多德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三大类。

3、在西方,对文学的分类是由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所开创的。

4、“文学文本只有当其被阅读时才能起反应”,这句话的作者是()。

5、“蒙太奇”的法文原意为建筑材料的装配,1925年苏联导演()首先用于电影理论,从此被广泛使用。

6、抒情性作品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

7、(),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

8、抒情文学通过()来实现对客观生活的反应。

9、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和散文总集是()和()。

10、抒情性作品通常包括()和()两大类。

11、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

12、语言节奏是指语音的()、()、()的合乎规律的重复。

13、二十世纪,“三分法”获得新的发展,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了语言及固定语法结构和文学种类间的对应关系。

14、一般来讲,阅读立场有主观立场和客观立场之分。主观立场主要表现为一种(),客观立场主要表现为阅读活动中的()和()。

三、单选

1、戏剧性的重要来源:()

A冲突 B动作 C语言 D表情

2、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句式的抒情话语方式是:()。

A反复B反讽C对偶D反诘

3、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两句话强调的是文学的:()

A审美功能B教育功能C认识功能D评价功能

4、“第二文本”主要是指:()。

A社会意义的文本B作者意义的文本C读者意义的文本D象征意义的文本

5、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

A叙事B纪实C抒情D描写

6、下列人物中,谁否认悲剧的必然性,认为悲剧是人的伟大的痛苦或灭亡,是人生中可怕的事物:()

A黑格尔B马克思C车尔尼雪夫斯基D亚里士多德

7、阅读身份包括()。

A阅读前的期待B阅读前的预见C阅读过程中的揣摩

D阅读后的反思和检查E阅读前的社会地位

8、诗歌从格式规范上划分,可以分为哪几种:()。

A格律诗B叙事诗C自由诗D散文诗

9、情感的根源在于:()。

A主观世界B客观对象C自然界D现实生活

10、哪种小说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

A志人小说B志怪小说C唐传奇D白话小说

1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

A事件B人物C场景D故事

12、“隐含读者”这一概念,是由()最先提出来的。

A福勒B布斯C黑格尔D康德

13、法国“新小说”派曾用以什么方式写小说,将人从小说中驱逐出去,这不过是个极端的试验:()

A静物写生B拟物化C行动化D寓言

14、阅读身份不包括:()。

A.阅读期待B阅读心境C.阅读立场D.阅读目的四、多选

1、文学阅读活动的对象包括()

A文学作品

B以文字为载体的所有作品

C作者

D读者的接受

E文本反映的社会生活

2、抒情性作品不同于叙事性作品在于()。

A抒情性作品表达的是人的主观感受

B抒情性作品体现的情感成分较多

C抒情性作品刻意描绘动作、展示情节、营造环境

D抒情性作品侧重展示客观现实

3、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

A比喻和象征 B夸张和对比 C悖论和反讽 D反复和对偶

4、下列论述属于误读的含义的有()

A误读是读者由于种种原因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作出错误的理解和歪曲的评价B误读还指读者从作品的阅读当中所获得的意义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不一致或超出了作者图

C误读即是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阅读偏见现象

D阅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创造意义,即“误读”

E误读还是一种文学接受或者文学批评的特殊要求

5、五四以来在中国最流行的文学分类之一“三分法”,按照表情达意、塑造形象的不同方式把文学分为:()。

A叙事文学B抒情文学C戏剧文学D影视文学

6、悖论和反讽的抒情效果表现在()。

A表达多重心理内涵B复杂矛盾的人生体验和感悟

C使思想情感表达更鲜明D具有战斗力

7、一般来讲,文学作品的意蕴包括:()

A社会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B作者意义,即在创作者在作品中意欲表达的主观意图

C文本意义,即在具体的作品字面意义中所呈现出来的语词意义

D读者意义,即读者通过阅读所领悟到的实际意义

E象征意义,即文学作品蕴涵的深层含义

8、诗化人生具有()的人格境界。

A真诚地直面人生B深沉的人道情怀C审美能力D渊博的学识

9、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哪几种()。

A表演艺术B造型艺术C语言艺术D音乐艺术

五、简答

1、在文学阅读活动中,阅读身份有什么含义?

2、简单论述一下超验性的诗歌意象的具体特点?

3、如果把文学阅读看做是对文学文本的阅读,那么狭义的和广义的文学阅读各自有什么含义?

4、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谈谈你对中华传统美学体系中“形神论”的理解。

6、情感在抒情性作品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7、简述小说的“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这一特点?

8、期待视野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有什么内涵?

六、论述与应用

1、鲁迅在分析对《红楼梦》的评价时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请结合文学阅读活动的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作者和抒情主人公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3、戏剧文学的特点是由其母体——戏剧的特点所决定的,试举例说明戏剧的特点。

4、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立言的抒情动机,请举具体的作品加以分析。

5、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说:“我们之所以将某事理解为某事,其解释基点建立在先有、先见与先概念之上,解释决不是一种对显现于我们面前事物的没有先决因素的领悟。”请结合文学阅读活动的实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注:期末试题题型及分值比率:

判断题10%

填空题10%

单选题10%

多选题:15%

简答题:25%

《教学设计》第二次作业讲评 篇6

第3—4章

一、填空

1.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2.人类学习动机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好奇心、成就感、自我效能感、意志努力

3.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有四种: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形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

4.表现性目标强调教学目标的独特性、首创性。

5.新课程标准中把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_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类。

6.教学目标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等。

7.教学内容选择的取向主要有:道德主义取向、百科全书取向、文化复演取向、形式训练取向、唯科学取向、经验取向、社会取向等。

8.教学内容的组织需要处理好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逻辑顺序与心理的关系和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二.解释名词

1.认知发展:是指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过程,它涉及人在知觉,记忆,思维,语言等种种功能中的发展变化。(见教材p38)

2.学习需要:需要通常指实际状况与理想常模中的标准之间的差距,亦即指“实际是什么”与“应该是什么”之间的差距。(见教材p42)

3.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对个体的学习活动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决定着个体学习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倾向性和选择性。(见教材p45)

4.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倾向与策略。(见教材p50)

5.学习方式:是指为使学生掌握课程内容,达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学生学习活动的类型,方法,途径的总和。(见教材p53)

6.研究性学习:就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学习。(见教材p54)

7.教学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所欲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见教材p61)8.课程目标:是指某门课程在教学上总体所要达到的结果,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亦即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所要促成的学生的身心变化。(见教材p61)

9.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的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专业的具体任务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或各专业在培养人上的具体要求。(见教材p61)

10.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见教材p67)

三.简答

1.分析学习需要的目的是什么?(见教材p43)

答:一是发现学习者学习所面临的问题。二是分析学习者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从而为寻求在教学设计中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提供前提条件。三是分析问题的重要性,并确定教学设计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四是分析现有的教学资源及制约因素,从而论证解决该问题,达目标的可能性。五是寻求解决学习者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合适的方法。

2.学习风格有哪些类型。(见教材p52)

答:一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 二 整体性策略与序列性策略 ; 三 沉思型与冲动型 ; 四 劳特斯的分类(情感Ⅰ、情感Ⅱ,认知Ⅰ,认知Ⅱ); 五 内控与外控。

3.学习方式设计有哪些要求?(见教材p54)

答:一是多样性,完整性 ; 二是有序性; 三是适度的强化;

四是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4.研究性学习有什么意义?(见教材p54)

答:一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题性;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是有助于使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四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研究能力;五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六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七是有助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

5.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见教材p63)

答:首先,教学目标能使教学活动不至于陷入盲目的状态,而有助于使教学活动自觉的进行,这就体现了人的活动的有意识性、自觉目的性、能动性;其次,教学目标能够使教学活动集中于有意义的方向,而避开无意义或者不符和预定方向的事物,因此有助于有意义的结果的达成;再次,教学目标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使教学活动做到事半功倍。

6.确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见教材p88-89)

答:第一个步骤是明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第二个步骤是根据教学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的发展,提出尝试性的、一般性的教学目标。

第三个步骤是确定教学目标的形式。第四个步骤是以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对第三个步骤得出的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加工。

四.论述

1.试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见教材p48-49)

答:第一,引起并维持注意力的技术。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变化材料的呈现方式,二是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一般原理的教学往往是抽象的,这就需要通过使用具体的概念并使用以前学过的那些具体事例,如马和牛、男孩和女孩、房子和花园等,以使概念具体划、清晰化。三是似是而非和令人惊奇。及用各种方法使教学材料中包含一些矛盾、冲突和惊奇,这可以引起注意。

第二,加强针对性的技术。在教学设计中,保证和加强针对性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保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这可以降低所呈现的新学习材料的生疏程度。(2)向学习者说明正在学习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现有价值。(3)逐步使学习者相信现在所学习的东西对将来有价值。

第三,建立自信心的技术。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清楚明确的向学习者阐明学习目标,(2)课堂教学和学习任务循序渐进,使得学习内容容易掌握。(3)允许学习者不断提供自我控制学习进程和达到成功结果的程度。

第四,产生满意感的技术。主要包括:(1)对学习者的学习业绩提供反馈。(2)鼓励做出概括迁移。

2.试述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见教材p54-55)

答:第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注重一下几个方面的几个目标:科学精神目标,科学探究能力目标,科学探究兴趣的目标,社会责任感感的目标

第二,教学程序。研究性教学程序应该包括:(1)提供问题情境;(2)明确研究问题;(3)进行研究设计;(4)收集研究的资料:(5)分析处理资料;(6)得出研究结论;(7)检验。

第三,师生地位与师生关系。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主体性是很显著的,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强。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来源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尽量降低教师对学习活动的控制,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第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设计特别要注意:(1)不仅要重视评价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评价学习的过程。(2)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自主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注重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题作用;而不能仅仅由教师去对学生进行评价。(3)作为评价之标准的教学目标上要特别注意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兴趣、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目标。(4)在评价方式上,要尽量注重采用表现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而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考试和测验。(5)评价的标准、过程和方式都要尽量的个性化,符合学生个人的特点,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试述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的特点。(见教材p71-72)答:(1)将全部的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运动技能领域三个领域。(2)以外显行为作为教学目标的对象。布卢姆认为,以学生的外显行为作为分类的对象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学生的内隐心里活动和外显行为中,只有外显行为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只有以外显的行为作为分类的对象,用关于外显行为的术语来陈述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加以客观的评价。(3)教学目标有层次结构。布卢姆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体系中的各类目标,按照学生行为有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从较低层次的目标到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是积累性的,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是以较低层次的目标为基础的,包含了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4)教学目标超越内容。布卢姆认为他关于教学目标的分类是不受学科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限制的,不论是数学、语文还是历史、地理,也不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可以把该教学目标分类的体系作为框架,加入相应的内容,形成每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分类体系。(5)教学目标分类学是一种工具。在布卢姆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学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工具。

4.试述教学内容选择的准则。(见教材p95-97。三大条,要适当内容展开)

答: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1)知识激增和学校教学的有限性。(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3)基础知识起作用的长期性。

二,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学校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当代社会生活,学校教学应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学校教育内容不仅要体现学科知识的基础,而且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贴近社会生活。

国际礼仪概论第二次作业 篇7

1.接待礼仪的基本要求是:从事具体接待工作的每一名涉外人员,都必须树立起良好的礼宾意识。要坚持主随客便,礼待宾客,宾客至上。

方所保留的文本上签字时,均应当名列首位。

。2.依照礼仪规范,每一位签字人在己

3.在具体操作正式会晤与合影时,一方面必须讲究规范,另一方面必须掌握技巧4.根据会晤时宾主双方具体身份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会见、接见与晋见5.所谓主客座方都比较公正。谈判,是指在谈判双方单位所在地轮流举行的谈判,此种谈判对谈判双

方便外宾。6.在安排交通工具时,方便外宾主要应当体现为在时间上、选择上和乘用上、安全至上、方便来宾这三项基本原则严格加以遵守。7.从总体上讲,我方人员在考虑涉外接待过程中外宾的交通往来问题时,应对 维护主权8.总体上讲,要做口译工作主要应做到:注意个人态度、始终全神贯注、坚持有主有次待人有礼有度。、9.按照惯例,迎送来宾的具体活动地点大致上包括:交通枢纽、下榻之处、办公地点和礼宾场所这四种类型。

10.礼宾规格通常具有礼宾性、规范性、稳定性、差异性、简约性等主要特征,为此,在涉外接待中,涉外人员必须对上述特征有所了解。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礼宾规格,指的是礼宾工作具体过程中的各种规矩。在礼宾规格这一问题上,涉外人员应当注意以下要点:(ABCDE)。A.掌握原则 B.熟悉特征 C.来宾分类 D.常规内容 E.操作方式

2.在涉外接待中,我方陪同人员往往需要与外方来宾长时间相处,为此我方陪同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这就是要做到:(ABCDE)。A.谨慎从事 B.服从领导 C.少说多听 D.计划周全

E.注意保密、私交适度

3.一般而论,有关礼宾规格确定与操作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ABCD)。

A.服从外交 B.身份对等 C.一律平等 D.有所区别 E.熟悉特征

4.SP是英文“Special People”的缩写,它的含义为“特殊的客人”,在涉外接待中,SP具体是指:(BCDE)。

A.王室成员或民族领袖 B.风俗习惯特殊者 C.作用发挥特殊者 D.彼此关系特殊者 E.身体状况特殊者

5.在微观运作方面,礼宾次序常用的排序方式有:(A.按行政职务的高低排序 B.按拼写字母的先后顺序排序 C.按抵达现场的先后排序 D.按宾主地位的不同排序 E.按报名参加的早晚排序

6.以下(A.国家差异 B.民族差异 C.党派差异 D.宗教差异 E.文化差异

ABCDE)。

ABCDE)属于我方制定涉外接待计划应具体考虑的内容。

7.若要将迎来送往工作进行得圆满顺利,达到双方都满意的效果,我方有关人员首先应该充分掌握外方的具体情况,这是我方做好迎送工作的基本保证,一般而言,我方应充分掌握的外方状况包括:(A.主宾的个人简况 B.来宾的总体情况 C.来宾的整体计划 D.来宾的具体要求 E.来宾的来去时间

8.涉外人员在进行自我介绍时,应注意以下要点:(A.主动介绍 B.先递名片 C.时间简短 D.内容真实 E.形式正规 9.签字仪式的基本程序包括:(ABCD)。A.宣布开始 B.签署文件 C.交换文本 D.饮酒庆贺 E.新闻发布

10.翻译——特别是口译的准备工作具体范围甚广,在通常情况下,它主要包括:(ABCDE)。A.明确具体任务 B.了解相关环节 C.熟悉有关背景 D.适应现场环境

ABCDE)。

ABCDE)。

E.掌握语言特点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一定要做到“尊卑”有序。(×)

1.应当承认在多边性涉外接待中,“尊卑”有序不仅是一种常见的客观事实,而且如有必要,还2.上下轿车时,通常应当请被陪同者最后上车,首先下车;而陪同人员则应当首先上车,最后下车。不过,在具体执行时应以方便来宾为宜。(×)

3.用于涉外活动的个人名片在制作上,应忌提供本人家庭住址及私宅电话。(√)4.双边谈判,是指由两个方面的人士所举行的谈判,在一般性的谈判中,双边谈判最为多见。(√)

5.在双排五人座轿车中,如若是专职司机驾驶轿车,则其座次由尊而卑依次为:后排右座、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副驾驶座。(√)

6.要做好笔译工作,应做到:文字标准、忠于原文和集思广益。(√)为序。这种排列方式,主要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外交场合、非正式场合等。(√)8.相对式排位,是举行双边签字仪式时最常见的形式,由于这种排位将双边参加签字仪式的随员移至签字人的对面,而成为其与并列式排位的主要区别。(×)9.外国交通工具在我国境内的使用,没有限定活动区域。(×)

10.进入房间时,若门向内开,陪同人员应首先拉开房门,然后请被陪同者入内。若门向外开,则陪同人员应首先推开房门,进入房内,然后请被陪同者进入。(×)

四、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1.简述安排好礼宾次序的重要意义。7.在多边性涉外接待过程中,礼宾次序可以按照来宾正式抵达活动现场的具体时间的先后答:(1)可以妥善地解决多方来宾的排序问题。(2)可以间接地反映我方接待工作的水准。(3)可以真正地体现我方接待来宾的公正。(4)可以客观地促进我方与外方关系的发展。

2.在具体从事涉外接待中的迎送工作时,对活动时间应高度重视,与其相关的礼仪规范是什么?

答:(1)双方商定。在任何情况下,有关正式迎送来宾的具体时间均应由宾主双方事先正式商定,并达成一致。

(2)约定精确。在一般情况下,每次活动的具体时间应标明年、月、日,采用24小时计时;此外,对每次活动的时间既要规定其起始时间,又要规定其终止时间。

(3)留有余地。在安排上留下适当的余地,这是指在排定有关迎送活动的时间表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幅度。在执行上留下适当的余地,则要求有关人员在具体执行迎送任务时间表时,应当提前到场,最后离场,并在特殊情况发生时相机行事。

(4)反复确认。即养成在必要时再度与对方确认相关时间规定的好习惯。一般说来,一是在来宾正式出发之前,二是在来宾即将抵达之前,三是在迎送时间有所调整之后,应进行反复确认。(5)严格遵守。在正常情况下,我方有关人员对正式规定的有关迎送来宾活动的具体时间,必须严格地、无条件地、分秒不差地认真执行。

3.凡是正式安排的合影,均应由有关人员提前做好必要而充分的准备。在具体进行合影准备工作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答:(1)主随客便。在进行合影前,主方应先征得来宾首肯,切勿勉强对方。(2)确定时间。若多人一起合影,一定要规定具体时间,并通报合影的全体参加者,此外,还应要求大家遵守时间,准时到场。

(3)布置场地。在合影前,一定要提前选定场地并认真进行布置。不仅要注意场地是否大小适中,而且还要提前将合影主要参加者的具体位次安排好。(4)备好器材。拍摄合影时所需的一切器材,均应提前备齐、备好、备足。(5)提供照片。在合影结束之后,主方应负责向合影的全体参加者主动提供照片,并要确保每人都有一张。

(6)忌做他用。在涉外活动中拍摄的合影,一般只宜用作纪念或资料,通常不宜将其用做他用。

五、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举行正式的涉外谈判时,谈判者尤其是主谈者的临场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谈判的现场气氛。一般认为,谈判者的临场表现中最为关键的是:讲究打扮、保持风度和礼待对手等方面,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上述三个方面具体要求的认识。

答:(1)讲究打扮。讲究打扮的具体要求有:

其一,修饰仪表。参加谈判前,应认真修饰个人仪表,尤其是要选择端庄、雅致的发型。一般不宜染彩色发。男士通常还应当剃须。

其二,精心化妆。在出席正式谈判时,女士通常应当认真进行化妆。但是,谈判时女士的化妆应该淡雅清新、自然大方,切不可浓妆艳抹。

其三,规范着装。我方人员在参加正式谈判时的着装,一定要简约、庄重,切忌不可“摩登前卫”、标新立异。一般而言,选择深色套装或套裙、白色衬衫并配以黑色制式皮鞋才是最正规的。(2)保持风度。

其一,心平气和在谈判桌前,每一位希望成功的谈判者均应做到心平气和,处变不惊,不急不躁,冷静处事。既不可成心惹谈判对手生气,也不可自己找气生。在谈判中始终保持心平气和,是任何高明的谈判者都应保持的风度。

其二,争取双赢。从本质上讲,真正成功的谈判往往相互妥协,即以有关各方的相互让步为其结局。在谈判时,只注意争利而不懂得适当地让利于人,只顾实现己方目标而指望对方一无所得,既没有风度,也不会真正赢得谈判。(3)礼待对手。其一,人事分开。要正确处理己方人员与谈判对手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与事分别而论。在谈判之外,对手可以成为朋友;在谈判桌前,朋友也会成为对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项目管理第二次作业 篇8

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核心工作分别是什么?

答:

项目是分阶段完成的一项独特性的任务,一个组织在完成一个项目时会将项目划分成一系列的项目阶段,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更好地将组织的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项目的各个阶段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

项目生命周期分为四大阶段,即:启动阶段,规划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

1.启动阶段的核心工作包括:明确需求,项目识别,项目构思,调查研究,收集数据,确立目标,进行可行性研究,明确合作关系,确定风险等级,拟定战略方案,进行资源测算,提出组建项目组方案,提出项目建议书,获准进入下一阶段;

2.规划阶段的核心工作包括:确定项目组主要成员,项目最终产品的范围界定,实施方案研究,项目质量标准的确定,项目的资源保证,项目的环境保证,主计划的制定,项目经费及现金流量的预算,项目的工作结构分解(WBS),项目政策与程序的制订,风险评估,确认项目有效性,提出项目概要报告,获准进入下一阶段;

3.执行阶段的核心工作包括:建立项目组织,建立与完善项目联络渠道,实施项目激励机制,建立项目工作包,细化各项技术需求,建立项目信息控制系统,执行WBS的各项工作,获得订购物品及服务,指导/监督/预测/控制:范围、质量、进度、成本,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临床医学第二次作业 篇9

二,问答题 ,1、冠心病分哪几种类型

答: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

2、心绞痛与心肌梗塞疼痛有何区别

答:心绞痛疼痛为压榨、闷痛或紧缩感,也可是烧灼感。疼痛多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发生频率可数日至数周一次,亦可一日数次。用休息或服用药物可以缓解。心肌梗塞性质同心绞痛,但其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休息和服用药物多不能缓解。有全身症状、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休克与低血压和左心衰竭。

3、心肌梗塞心电图有何特征性表现

上一篇:送元二使安西课文原文下一篇:高中语文思维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