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移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精选9篇)

移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篇1

时光飞逝、日长年短,中午冲凉的时候无意中想到从正式入职公司、开始工作到现在居然已经1年多了,是不是该回头看看、整理整理总结总结了,同时,也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和经历与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同学们分享。这篇很长的文章将分为4个部分:

1) 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2) 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3) 心得体会

4) 其他经验分享

第1、2节分享给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学弟学妹和刚入行的同学们,第3、4节(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整理分享了自己工作一年多来一些主要的心得体会和经验。

第1节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范围

这一节主要解释了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这是一个入门级问题,可能对学弟学妹比较有用吧。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行业很大,随着细分领域的不同(桌面产品、 web、游戏、移动终端等)、公司的不同、甚至部门的不同,不同的产品经理的职责也不尽相同,所以felix所写的只能代表在腾讯的产品项目制度下,移动客户端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所以,当以下出现PM(产品经理)这个字母组合的时候,你要在大脑中的替换为:腾讯模式下移动互联网客户端项目的产品经理。

1)挖掘用户需求,撰写需求文档;

2)跟进产品开发过程,与项目组内各类角色成员合作以确保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

3)跟进发布过程,确保产品顺利发布;(包括发布策略的制定)

4)产品相关数据的监测和分析;

5)行业、市场及竞争对手的监测和分析;

6)聆听并回复用户的声音,发现产品问题和筛选有价值的需求;

7)与公司内外部的产品进行功能层面上的互利合作;

以上,1~7的部分是一名客户端产品经理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工作内容,此外,还有一些事情PM也是要或多或少参与的,只是根据产品形态、公司/部门的大小,会有一些专人去做这些事情,因此PM在这些事情中的参与度会小很多:

a)产品的市场宣传相关内容

重点在宣传: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对企业等组织进行宣传合作、对终端消费者进行宣传合作、同时研究消费者心里

b)产品的市场拓展相关内容

重点在拓展市场:具体到移动互联网上的客户端产品,就是通过投入资源与手机厂商,或者产业链其他环节进行合作帮助产品通过厂商内置、后置等渠道拓张市场份额;

c)产品的商务拓展相关内容

重点在商务: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不一定会有这样的部门。作为接口,它连接产品项目组和外部的与我们有商务合作的组织或个人

d)产品的渠道推广相关内容

重点在推广:动用各种渠道类资源,帮助产品扩张市场份额;紧跟市场大盘,预测市场发展规模并制定相关策略

e)产品的内容运营相关内容

重点在运营:根据产品形态的不同,紧跟社会热点进行内容类的运营,一般意义上而言,对于大多数半年以上的产品,内容运营至关重要。(如何处理产品的可运营性和功能特性之间的关系也是PM要花时间细想的领域,这是后话)

以上,a~e的部分则一名PM或多或少要参与其中的工作。

所以小结一下,一个PM的工作范围是以上1~7和a~e的和,而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花时间最多的部分)是1~7的部分。

第2节产品经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第1节概要性的描述了PM要做什么,而这一节则主要描述PM会怎么做。与上面1~7相对应的顺序。

一、需求撰写

1)需求从哪里来?

a. PM根据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就是感觉)体验自己产品和市场上其他产品时发现的问题或是灵感闪现出的关键点;

b. 各级产品领导的直接反馈和建议

c. 用户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反馈非常需要的功能点

d. 行业最新的动向

当然,以上仅仅说明了需求的来源,这大量的需求最终在前线PM这里汇总,PM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对需求进行筛选、优先级划分、推理权衡和细化,并时刻与产品核心路线进行对比校正,最终拿出产品下一步发展的方案;

2)怎么写?

a.主要工具

word、ecxel、ppt什么的、原型设计类的软件,这些都不重要。所以你可以自由的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软件、甚至系统,自己顺手就好,所以建议时不时的换一换工具换一换心情。

b.写作技巧

1、开始写之前,一定要在自己的脑子里完美的想好这个功能点的方方面面(或者至少想个80%),各种可能、各种异常处理都要想清楚;

2、写作的时候,要尽量清晰全面的把想好的东西写出来:

2.1、清晰是指逻辑清晰,一定要让交互、设计、开发、测试同学能很好的理解你想要传达的想法;

2.2、而全面是指详细,一定要详情,非常非常的详细,需求产生的背景、要怎么改善、为什么这么改善、这么改善后期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触发条件呢(前置后置)、具体怎么改善呢(最大量的写作工作、事无巨细描述清楚你的逻辑、同时考虑所有的异常情况)、必要的流程图、适当的最终效果(这里后面还会有提及)等等等等

2.1和2.2是一名PM专业程度的体现,一定要拿出逻辑清晰的文档,因为你是自己产品的上帝,你的每一处逻辑都会影响到千千万万在这种逻辑下生活着的终端用户,通过完美的逻辑,概念设计一个完美是世界是这个工作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可是最快乐的部分,不要错过它。

3、写作之前和写作之后

3.1、真正动笔写作之前最好能先把你的想法和涉及的开发、交互沟通一下,初步判定一下可行性,否则天马星空的设计如果最终被开发判定实现不了,或者实现的成本高于你的预期,就要再斟酌斟酌了。

3.2、写作之后的流程

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还不能直接拿给项目组开始开发的流程,还要至少组织一次会议请同为策划的同事、需求相关的同事和各级领导进对你写的东西进行一次评审,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有3个:

a.帮助你检查需求的严谨性,找出错误和漏洞,讨论出更优的方案

b.知会到需求相关方,也就是这个需求会涉及到的项目组以外的其他组织的相关同学,在正式开工前听到他们的意见,一方面可以根据他们的现实情况对需求做一些调整,另一方面可以与他们约定好后续的合作方式、需要的资源,对方准备也需要一个时间

c.领导那里会有关于市场、产品今后发展方向的更多的信息,因此他们会帮助你评估这些需求是不是符合当前产品的发展方向、会不会/会如何影响到公司/部门在这一个点上的定位和布局、会不会比他们对这个产品的期望不符。

具体这一步的流程和在项目循环中的位置,在后面一节“项目相关的流程”那里会进一步说明。

二、开发过程

与上面1~7相对应相对应,现在我们开始讨论第2个部分:开发过程。开发过程是我们的产品从概念变成真正可贩卖的工业品中必不可少的神奇一步,是多种不同分工、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在一起协同工作的过程,很重要。后面会以如下的一个目录方式逐步讲解这里的细节:

1)项目的概念

2)项目组

1、人(资源)

2、流程(人和人之间如何协同)

3)PM在开发过程各个阶段中的作用

1、需求阶段(需求方全体确认需求)

2、开发阶段(开发团队集中开发阶段)

3、测试阶段(质量检查的阶段)

4、发布阶段(内测、灰度、正式发布等逐级发布阶段)

5、发布后的阶段(效果跟踪的阶段)

下面会根据这样一个目录进行说明:

1)项目的概念

项目的概念相对简单,可以理解为一个话题或者主题,很多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主题、同样的利益和愿景聚拢在一起形成了项目组。这一点和公司等任何组织的形成类似。

2)项目组

1、人(资源)

项目组里有不同的人,一般来说,一个处于开发循环中的核心项目组包括了这样的一些人:产品经理、视觉设计人员、交互设计人员、开发人员(前端开发、后台开发)、测试人员、项目经理等。

所谓的开发循环中的核心项目组是指一个形成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最少(最标准)的人力配置结构,当然一个更宽泛意义上的项目组还包括了很多很多其他角色:运营、渠道、运维等等等等;

这些角色在开发循环中(显然,不在循环中的时候某些角色还有自己的独立于项目组之外的工作)的主要职责是:

a.视觉设计人员(视觉设计,你看到的几乎每一个优美的图案)

b.交互设计人员(交互设计,你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哪些举动可以获得反馈以及以什么形式获得什么样的反馈)

c.开发人员(前端开发同学的成果就是你拿到的最终安装包、后端开发同学的成果则是在服务器端的逻辑,离你看起来很远,但实际上息息相关)

d.测试人员(写过程序的同学都清楚,开发过程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很容易看出来,但有些要通过一定的测试手段和方式才能找出)

e.项目经理(成熟稳健的项目经理对一个团队来说非常重要,人力资源在项目中的保证和调配、确保项目中涉及的各流程的顺利运行,以及处理好项目组内成员及其分别的外部支援团队与项目组之间的关系,这些是项目经理工作的内容,所以你看到了与项目经理良好的互动和项目配合对PM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题外话一下,项目经理的英文 Program Manager,产品经理的英文 Product Manager,所以你看到两者如果英文缩写的话会很像,因此不同的公司都会想办法在英文名上对这两者进行区分,在腾讯,公司制度上项目经理缩写为PM,而产品经理缩写为PDM,但实际上不论是在行业内还是在公司内,大家还是总是喜欢叫产品经理为PM。所以以下我会继续这样写。

2、流程

互联网产品的一个典型的项目组内环形开发流程是这样的:

需求的撰写和定稿--》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开发--》测试--》发布--》新的需求的撰写和定稿……

## 所以你看到了,需求阶段是整个环形开发的起点,因此当你综合考虑PM的职责和他在开发流程中这样特殊的位置时,就会明白他是很不容易的,有很多事情需要他来处理和承担责任(背黑锅而受到指责什么的……所以新手特别是毕业生产品经理是很艰难的,类比导演专业一毕业就带摄制组出去拍摄,艰难程度

1.产品经理工作总结范文

2.某移动客户端产品经理小结

3.一个资深产品经理人的工作心得

4.产品经理述职报告

5.欢聚时代校招产品经理笔试经验

6.产品经理的四要素

7.智联招聘产品经理写给产品人员的一些建议

8.产品经理转正申请

9.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移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篇2

截至目前, 中国移动以九大内容基地为重点的新一轮布局已经完成, 并形成了对互联网全业务的覆盖。2011年以来, 位置应用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增长, 为此, 本刊邀请中国移动位置基地作为代表进行访谈, 对其当前发展状况以及今后战略规划进行分解。

易观智库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当前中国移动位置交友应用 (Fousquare) 、手机导航应用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截至2011年9月底, 中国移动位置交友应用累计账户数已达到1830万, 环比增长率拉升至73.6%;中国手机导航客户端累积账户数为5233万, 相比2011年第2季度的4238万, 环比增长23.5%。这一增长与中国移动九大业务基地之一的位置基地发展息息相关。

提供有电信服务特点的产品

《通信世界周刊》:位置服务业务是中国移动九大基地发展重点之一, 中国移动位置基地在产品、技术方面有何特色?当前更注重做底层的服务、平台, 还是参与到内容开发上?为什么?

戚阳: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的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中国移动自有的6亿用户的需求, 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更注重用户的隐私保护, 更注重服务内容的准确性, 更注重用户体验, 尤其是用户反馈与投诉等。同时, 按“业务流量免费, 但收取业务功能费”的方式提供服务, 使其业务资源比所有同类产品的实际使用费用更便宜。

位置服务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完成位置能力开放平台的建设, 具备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能力, 能向用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基站定位、区号定位、Wi-Fi定位等定位能力, 覆盖全国所有城市的地图数据、公交数据以及20个重点城市的实时交通数据, 及其相应的GIS服务, 同时提供呼叫中心服务、移动运营能力, 并基于这个平台与合作方合作共赢。

采用代销、购买等多种模式

《通信世界周刊》:用户信息安全是位置服务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这方面, 当前位置基地是如何获取用户信息并做好用户隐私保护的?

戚阳: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一向非常重视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上均有具体的措施, 比如说, 位置基地独创的、已申请专利保护的“有授权、有管理、有安全”的位置隐私管理策略, 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任何定位请求都必须有被定位用户的授权才能实现;被定位后都有通知短信提醒;通过伪码技术阻隔业务平台获取用户手机号, 业务平台与管理平台不保存真实的位置信息历史纪录等。

《通信世界周刊》:据了解, 目前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已与数十家互联网公司深入沟通位置业务合作事项, 并已与多家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除了当前的资源互换模式, 中国移动位置基地还将拓展哪些新的合作模式来吸引用户及合作伙伴?

戚阳: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将不断地完善并提供基于中国移动优势的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来吸引合作伙伴, 目前除资源互换模式外还提供合作分成、SA/SI模式、代销模式、购买模式等。

提供标准易用的位置能力接口

《通信世界周刊》:今后一、两年内中国移动位置基地的发展重点和规划是什么?您认为中国移动位置基地未来在移动集团九大基地中将会发挥什么作用?

戚阳:中国移动位置服务基地一方面要对内提供服务, 对其它八大基地提供服务支撑, 并与这八大基地的能力相融合, 不断地提高位置能力领先水平, 满足6亿用户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合作, 对外提供服务, 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共赢, 共同繁荣中国的位置产业。

《通信世界周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中国移动对自身在中国位置产业发展中的定位是什么?为实现这一定位中国移动位置基地将实施哪些举措?

戚阳:在新形势下, 中国移动将围绕核心位置能力 (定位、GIS、POI) 和移动运营能力, 打造国内专业的位置服务开放平台。此外, 中国移动还将聚合各种基于位置的内容及应用资源, 提供标准易用的位置能力接口, 面向自有业务、内容提供商、应用提供商、行业合作伙伴开放, 建立由中国移动主导的合作、共享、共赢的位置服务生态体系, 从而推动并引领中国位置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移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篇3

移动端产品经理(播放体验方向)

1、负责爱奇艺移动客户端产品的设计和用户交互; 2、通过产品调研、数据分析、竞品跟踪,深入了解用户需求; 3、依据需求策划,设计产品原型,撰写需求文档; 4、对产品数据进行跟踪与研究,分析运营效果,并优化运营策略; 任职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有相关行业移动客户端产品经理/主管资历者优先; 2、数据分析能力扎实,能较好地从数据中总结问题; 3、关注互联网业界资讯,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北京职位]爱奇艺(北京)招聘移动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篇4

2、 负责编制产品的基本推广材料;OEM产品的技术资料;

3、 负责收集公司产品的市场信息、调研和分析竞争对手产品策略,制定、推动产品策略优化升级提出调整及优化产品的要求,共同制定调整性能及成本目标;

4、 负责新零售产品研发和改进的立项、参与新品评审(含OEM产品);

如何成为合格的产品经理 篇5

产品经理英文简称PM, 是英语Product Manager的缩写, 对于企业来讲产品经理的主业就是对产品进行管理、对市场进行研究, 制定出产品开发品种、商业运行模式、推动企业产品营销和运营工作的重要管理者。产品经理是企业市场营销的骨干,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联系企业与市场、产品与客户的重要人员。

2 产品经理的基本特点

2.1 产品经理的经验丰富

从专业上讲, 真正的产品经理遵循着这样一条服务线路:产品引进→开发→定位→定价→销售, 但是国内大多数企业没有这个概念。另外, 国内企业虽然设置了产品经理, 但多是出于战术上 (扩大销售额和销售量) 的考虑, 考核产品经理都是以一年为限, 而国外公司对产品经理的考核是战略性的, 考核期限往往是五年甚至十年。

2.2 产品经理的权利大

企业对产品经理有管理上的强制力和决策上的决定权, 很多现代化企业都给予产品经理相当大的空间和权力, 使产品经理能够有效涉及销售、宣传、服务等各个企业关键部门, 让产品经理有管理权力和制定规划的权利, 这是产品经理重要价值的体现, 也是产品经理基本职能的外部表现。

3 提升产品经理的基本工作能力和水平

作为企业产品经理来讲, 扩大产品市场份额、提高产品市场接受度、提升产品市场影响性必须以基础性工作和基本能力作为根本, 因此合格的产品经理必须重视基本能力和基础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要建立产品经理的市场化意识, 企业应该组织产品经理进行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的培训, 使产品经理的基本工作能力能够适应市场要求, 进而发展出产品经理的立足市场、服务市场的基础性市场化理念。企业应该有计划地提高产品经理的宣传工作水平, 市场和客户需要产品经理扎实的宣传活动和工作进行沟通。新时期要将产品经理的宣传工作能力列为发展的重要能力, 使产品经理通过宣传走向客户和市场, 让客户和市场更能深刻而全面地了解产品, 扩大产品对市场和客户的影响。要提升产品经理交际能力培养, 市场和客户需要产品经理有效交流和全面沟通加以联系, 产品经理必须提高交际能力, 通过大量交流和沟通联系, 建立起产品经理的交际能力, 做到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层次把握和控制。

4 提高产品经理的市场情报收集能力

产品经理对市场进行正确判断, 制定合格的产品策略需要以详细的市场信息和情报作为基础。当前产品经理应该重点建立市场情报的信息收集系统, 形成对市场信息和情报的加工和处理能力, 在广泛掌握市场需求和市场特点的基础上, 提升产品经理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形成对产品定位、产品宣传、产品销售等相关工作的支持, 深层次把握市场规律和动态, 更好地利用市场情报和信息形成更为科学的决策和方法。

5 提高产品经理的市场开发能力

产品经理要加强对市场波动规律、科技发展动态、客户需求等关键环节的把握能力, 及时确定市场的主要要求, 为企业产品研发提供建议和市场方向, 快速适应市场要求和客户需求, 提高产品经理把握市场、控制市场、开发市场的水平和能力。产品经理应该在区域市场开发上多下功夫, 要结合区域经济水平和文化特点展开市场开发工作, 挖掘区域市场中潜在的资源和需要, 全面提升自身的市场开发潜力, 在利用区域市场优势的同时, 做到对区域市场的占领和扩大。产品经理应该注意市场空缺, 立足于产品研发进行市场的深层次思考, 找出市场需要和空白市场出现的成因, 利用市场化运作的规律, 推进企业产品的开发, 进而对市场需要和企业产品进行深层次整合, 在满足市场与客户特殊需要和新需求的基础上, 提升产品经理市场运作与开发的能力。

6 提升产品经理的市场化意识

产品经理必须与市场有着高度的呼应和共识, 要走与市场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道路, 要立足于市场的存量、市场的发展、客户的需求等关键要素, 找出产品市场认同度的关键要素, 进一步在市场的角度去重新看待产品, 进而挖掘产品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产品经理在市场化意识建立和提升的过程中, 要将市场和客户作为基本出发点, 探寻市场发展方向, 定位客户潜在需求, 将市场供求信息和产品改良意见准确地反映给企业, 通过扎实的产品宣传、推荐工作, 提高产品的销售业绩和产品盈利水平。

7 提高产品经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企业应该给予产品经理决策的权利和决策的空间, 对于产品经理职权范围内的工作要给予其足够的支持, 相信产品经理的专业判断和专业手段, 不干涉产品经理的专业决策和管理工作, 搭建起尊重产品经理的管理、组织平台, 更为全面地提升产品经理的决策水平, 进而为产品市场开发、市场动态掌握提供决策能力的组织化和管理体系基础。同时, 企业要围绕产品经理和相关活动建立起支持和保障系统, 整合企业的资源, 敢于对产品经理活动和行为加大投入, 支持产品经理的管理行为和决策, 提升产品经理的执行力和强制力, 使产品销售、市场开发、潜力挖掘等各项工作中体现产品经理的价值。

8 提高产品经理的薪资水平

薪资是产品经理的劳动所得, 也是对产品经理工作业绩的评价和肯定。企业应该建立有层次、有针对性的产品经理薪资体系, 提高高效能产品经理的薪资水平, 发挥薪资正向激励的作用。企业应该从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出发, 讲求薪资的激励功能, 有效调整产品经理的薪资结构, 更多地将产品经理工作和薪资收入联合在一起, 形成产品经理与企业、产品经理与市场开发、产品经理与销售活动更为紧密地结合, 激发产品经理业绩增长的主动性。在薪资调整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薪资整体水平的波动性, 不能将薪资看作是激励产品经理的唯一手段, 尽量控制产品经理薪资下降的空间, 给予产品经理一定的范围和时间, 相信产品经理能够有效解决短期存在的开发不良、销售不振等问题, 进一步激发产品经理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对工作的责任感。

9 加强对产品经理的人文关怀

一方面, 要建立起重视产品经理工作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范围内做好产品经理的宣传, 建立重视产品经理工作, 关心产品经理生活的文化氛围, 向产品经理进行文化上的重点强化, 利用企业文化软实力实现对产品经理的人文关怀。另一方面, 要帮助产品经理解决实际的困难:一是要结合产品经理的工作实际, 提高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支持。二是要结合产品经理的生活实际, 增加对困难产品经理的政策倾斜, 免除产品经理的后顾之忧, 使产品经理能够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市场和产品推广的工作中。此外, 要给产品经理的发展留有空间, 从文化上、体系上做好对产品经理的服务, 使产品经理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支持, 进而为产品经理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主动的促进资源和环境。

1 0 结语

对于产品经理的市场运作和市场开发能力的发展应该采取差异化的方法, 结合区域市场和产品特点, 营销策略和方式特性推进产品经理差异化的发展, 形成对合格、高效能产品经理发展的有力支撑。

摘要:研究在分析产品经理工作特点的基础上, 提供了提升产品经理的基本工作能力和水平, 提高产品经理的市场情报收集能力, 提高产品经理的市场开发能力, 提高产品经理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加强对产品经理的人文关怀等方法, 对更好地进行产品经理管理, 促进产品经理自我发展, 提升产品经理综合素质展开了研讨。

关键词:产品经理,工作能力,情报收集,市场开发,决策,人文关怀,企业

参考文献

[1]黄涛.企业建立完善创新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市场研究, 2010, (07) :217.

[2]王飞.以产品经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 2009, (36) :45-47.

游戏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篇6

产品经理的职位设置,是为了在公司的树状管理结构下,建立平行管理的协调机制,在整个发行过程中,利用矩阵式结构促使各个部门高效率配合,从而形成战斗力。由此可见,在执行过程中,产品经理的职责非常的重要,很接近游戏开发过程中的“制作人”这个职位。

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发行公司中,产品经理的职能被严重弱化或者边缘化,在那里,产品经理只是负责产品的生产、宣传品的生产,或者干脆直接负责组织市场活动。比如,有次一个在知名游戏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的朋友跟我诉苦,说自己目前的职责只是策划市场活动,而且说他们产品部门的同事都是由 GM(GameMaster,即游戏管理员)转过来的。当时我很吃惊,要知道产品经理的职责根本不可能由GM完成,让GM转职做产品经理如同请扫地阿姨作制作人一样危险。上面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目前“产品经理”这个职位名称被滥用的程度,其实很多职位应该叫做“生产专员”或者“活动策划”,但是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也都称为“产品经理”。所以,如果您想成为某个产品经理,一定要问清楚这个公司产品经理的真正职责。

本书中所指的产品经理,是游戏发行中最辛苦和受人钦佩的职位之一,这个职位不仅需要了解发行的所有环节,还需要对游戏开发有一定的认识。下面是单机游戏发行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领导或参与的工作:

作为游戏发行的大管家,产品经理工作的良好前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拿到优秀游戏的发行权。

职责:

作为产品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小型休闲游戏产品系列。

深入全面掌握游戏产品设计开发的常识。

移动产品经理岗位职责 篇7

历经8月赛场的洗礼, 一贯具有深厚技术底蕴的索贝公司满载盛誉:两个创新项目CCTV北京体育赛事网络制播系统和央视国际新媒体制播平台取得空前成功, 喜获BIRTV2008大奖;面向高效率网络制播、新媒体业务支撑拓展、高清节目制作等方面的产品和技术以近乎完美的表现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BIRTV2008展会上, 索贝公司携旗下精锐产品盛装参展。带着对索贝公司潜心研发并于今年首度亮相的两款全新产品MRC媒体资源中心和E7 2.0高标清一体化非线性编辑平台的浓厚兴趣, 《广播与电视技术》一行与索贝公司新媒体产品部产品经理李博进行了深入交流。

《广播与电视技术》:索贝公司已经推出了号称媒资专家的MAMspace多媒体内容管理系统, 为何还要设计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这一新品?

李博: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是索贝公司将传统的大中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进行高度产品化和流程精简之后推出的一款高度集成化的即连即用型小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在更具有弹性和易用性的B/S架构基础上, 以尽可能简化的流程, 实现简单的视音频素材和多种其他媒体文件的编目、存储、检索、备份等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主要基本业务, 是真正的“数字多媒体资料架”。不难看出, MAMspace多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主要定位于大型广电应用, 而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应该属于行业化的产品, 更加具有应用的普遍性。

《广播与电视技术》: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与其他媒体资源管理系统相比, 具有哪些优势?

李博: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定位于即连即用型小型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因此具有精简灵活、实用经济的核心优势, 这包括 (1) 简洁灵活的系统构架; (2) 优化精简的业务流程; (3) 完整的媒资功能; (4) 优越的性价比: (5) 高安全性、低故障率; (6) 高开放性, 全兼容性。基于以上优势, 可以说, MRC多媒体资源管理中心是构建小型轻量化“多媒体数字资料架”的最佳选择。

《广播与电视技术》:请您介绍一下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的系统构成。

李博: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的完整架构由离线数据单元和MRC核心单元构成。MRC的离线数据单元可以选择次级磁盘阵列、数据流磁带、蓝光刻录机等, 核心单元则包括定制化的设备中心机柜, 半标准机柜高度, 方便移动和室内安放;双路冗余交流供电系统;专门针对大容量长期保存存储数据设备需求, 独特构思设计的全新主动散热结构;两组冗余散热风扇, 配合双路交流供电系统, 确保主动散热系统永不失效;内嵌KVM, 方便直接操作内部设备;液晶屏图像显示和声音报警系统, 全时监控机柜内部温度、电压和风扇转数。MRC在线单元和离线单元分别放置, 实现了功能模块化, 确保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分阶段灵活配置媒资规模。

《广播与电视技术》: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主要应用于哪些场合?

李博:MRC用于将视频、音频、图形图像等多媒体数据进行功能完备、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存档和管理业务, 为小型电视机构和广泛的视音频行业用户提供归档分级存储、编目、查询、检索、预览播放、迁移备份管理等全面的多媒体资料的综合管理功能, 因此, 众多的场合均可应用。比如企业、医院、公安、司法行业的音像资料信息存档备查;学校、图书馆、音像资料馆的音像资料存档、管理、调阅服务;公关公司、电视台栏目组的音像资料保存、增值需求;军队、国家安全的需要自行编目、管理的保密音像资料。

在实际应用架构上, M R C的应用还可分为单机结合应用和与原有小型网络系统配合应用两种方式, 相当灵活, 对于已购单机或主要以归档存储为目的的小型单位, 以及已购小型网络, 不想投入大量自己或使用复杂流程的单位而言, 都非常适合。“适用、够用、易用”就是MRC媒体资源管理中心的应用定位。

《广播与电视技术》:请您对索贝公司在BIRTV 2008上推出的另一款新品Editmax7 2.0作一简要介绍。

李博:E7 2.0是索贝公司以E7 1.23为基础研发的新一代的桌面非编系统, 应用了高标清一体化的图文视频编辑引擎。产品不仅保留了1.23版本快速灵活的节目编辑能力以及复杂节目的合成包装能力, 并且在非编的流程、功能、性能以及格式支持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提升。E72.0采用了索贝公司最新开发的CPU+GPU引擎的底层技术, 可以更加高效精确的实现高标清实时编辑。全新引擎提供的编辑环境, 较之以往的非编产品具备更加广泛的兼容性, 更高效率的实时性, 更高质量的画面处理能力。在编辑时, 用户甚至可以忽略素材的分辨率以及压缩格式的不同以及多样性, 仅需关注内容本身, 无需考虑素材的格式及来源, 轻松跨越高标清编辑。可以说, E7 2.0不仅仅是传承经典, 更是一款跨时代非编产品。沿袭以往E7的卓越品质, 厚积薄发的技术积累, 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确的编辑工具, 更加轻松而出色的实现节目编辑。

《广播与电视技术》:作为一款全新升级的产品, E7 2.0有哪些独到之处?

李博:E7主要应用在大型广播/节目制作、中小型广播/节目制作领域, 高标清全兼容、全功能、高效率、网络化是E7家族共同的核心特征。E7 2.0的独到之处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继承并发展了第二代CPU+GPU (A.R.T引擎) 技术。E7 2.0进行了大量改进, 发展出A.R.TⅡ新一代非线性编辑引擎。二是全面的系统兼容能力。除提供全面的兼容能力外, 用户在使用E7 1.23版过渡到使用2.0版时, 还无需删除任何节目或硬盘素材, 直接编辑即可使用。

《广播与电视技术》:E7 2.0有哪些功能亮点?

李博:E7 2.0是高标清一体化节目制作平台, 具有许多新增功能, 如采用全新的上载模式, 并将故事版快速编辑模式引入到上载中, 对蓝光、P2、Infinity、XDCAM EX等设备的上载真正实现了素材预览、打点编辑、素材批上载、素材预编上载等全功能;将时间线输出的功能再次扩大, 实现了时间线编辑完成后直接刻录DVD/VCD视频光盘, 以及数据光盘;DVD/CD抓轨功能, 扩大了素材的使用面, 简化了转码流程;PPT导入功能, 轻松实现将PPT内置图片文字加载入系统;嵌FREEWINDOWS高标清自由变换软件, 无需进入系统即可转换视频, 简化操作流程;图表功能, 可支持Excel文件直接导入编辑;新增了6种音频工具混合编辑、1 0种索贝音频特技、8种第三方DirectX插件特技, 并添加音频自动增益限幅功能, 一键实现对整体音频的输出幅度控制, 避免播出事故;手写动画功能, 可在原有字幕基础上切换手写动画设置, 模拟真人手写方式, 快速实现字幕手写效果;界面与XP保持一致, 可同时反复打开多个窗口, 支持最大化/最小化/还原三种状态。每个核心界面都包含菜单, 系统有任务条。支持按钮/快捷键自定义功能;一键操作快捷编辑功能, 可一键删除/添加特技、一键添加过渡效果、一键快照、一键渲染等等。

《广播与电视技术》:据说索贝公司在BIRTV2008评奖活动中表现不菲, 收获颇丰, 在此, 向你们表示祝贺。

产品经理工作岗位职责 篇8

2、负责公司P2P业务的产品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功能设计、产品优化等工作;

3、与研发、运营及其他产品线团队协同工作,解决产品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4、分析业务数据,对产品进行持续改进。

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热设计研究 篇9

关键词:智能终端,热仿真,热设计,热流密度,热源器件

0 引言

随着终端产品的逐步普及, 以及功能的日益强大, 终端产品对通信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 尤其是智能终端, 以其提供多功能的业务服务, 大流量, 高速率的上网体验, 多模多制式网络可切换, 与其他设备进行互联或提供接入的特点, 迅速占领终端市场并将在今后几年成爆发增长态势。随着以LTE为代表的4G的通信技术兴起及向宽带, 高速数据速率的深度发展, 使得终端上述几个特点得以快速实现, 尤其是多模多制式的实现是智能终端一个重要特征, 4G向3G, 3G向2G切换的技术, 使得用户只要购买了该种解决方案的终端, 就可以根据当地网络的特性选择使用4G或者3G或者2G网络, 无需更换终端。但是这种终端在给客户使用带来方便的同时, 却增加了设计的难度, 尤其是多功能, 多模多制式导致终端的器件较一般终端多, 这些器件中基带处理器, 功放, 电源器件是主要的发热器件 (以下简称热源器件) , 而时钟芯片是热敏感器件, 由于对热敏感, 设计时要远离热源器件。终端在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时, 热源器件发热量较大, 发热除了与高速率数据传输有关外, 还与这些热源器件的工艺及工作频段、工作制式等都有关, 特别是目前带LTE制式的终端, 在高频段发热尤为突出。终端在提供强大功能的同时, 向着超薄、小型化的方向发展, 而这与终端的热体验存在着矛盾。如何设计ID并在有限的空间里, 合理布放多个热源器件, 实现功能的同时, 实现超薄, 提升热体验, 这就有必要在终端中引入热设计技术, 该技术已经成为终端向超薄, 小型化必需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

根据在终端通信产品的研发经验及技术积累, 终端整机发热与诸多因素有关,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整机平均功耗大小与系统各部分功耗分配[2]及分布、电源系统的效率与动态电源管理、关键器件的选型及低功耗设计、PCB (Print Circuit Board) 热源的布局与PCB布线的热设计、结构件基于对流/辐射/传导方式的热设计、发射功率控制及射频不同调制方式的采用、整机散热措施及散热材料的选取等。由此可见终端产品的热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考量、评估、设计、验证的过程, 多模终端的研发过程, 在此将结合这些年的技术积累, 进行多模终端产品热设计的研究, 特别是多模制式牵涉多个制式的功放, 但是这些功放在工作时仅仅有一个有功率输出, 即只有一个热源。紧紧抓住这一特征, 总结输出一套比较全面、系统的工程上的设计方法,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结合热设计理论, 给出平面布局的热布局面积, 该面积不但要满足布局的基本要求, 同时所有热源器件根据量化的数据合理拉开间据[1], 避免热源重叠, 热量过分集中。

(2) 结构尺寸的热设计评估, 考虑发热的影响, 给出一个满足表面温度测试符合标准的密封体最小表面积。然后根据第一步估算的数据, 结合计算的热面积, 估算结构件的最小高度。

(3) 热仿真, 根据第二步得到的热面积, 结构件高度进行发热源器件的布局, 标出热源功耗, 位置进行仿真。模拟结构件表面的温度。

(4) 根据热仿真结果和在终端产品热设计上的积累, 适当调整结构的长宽高尺寸, 为PCB板详细设计及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

(5) 在不同网络环境下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测试, 并采用热成像分析仪进行终端产品热分布分析, 对产品的结构和PCB的布局进行优化改进, 减少热设计评估模型的与实测的误差, 完善终端热设计。

1 热设计

1.1 估算平面布局的热布局面积

为了完成平面热布局的面积, 首先需要进行所有器件 (包括冗余设计的器件) 的布局面积计算, 然后这些面积求和, 就得到了所有器件器件的布局面积。根据这个面积确定PCB板最小布局面积 (不考虑散热效果的布局面积简称冷布局面积) 。有了冷布局的最小布局尺寸以后, 接着分析主要发热器件的热功耗,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数据手册或通过实际测试一些数据来获得器件的热功耗数据。考虑到自然冷却的方式是终端产品上常用的低成本散热措施[3], 下面针对自然冷却方式进行热面积估算。设某芯片的长是L (单位:mm) , 宽是W (单位:mm) , 该器件的功耗是Pd (单位:m W) 。要达到自然对流冷却效果, 该器件应占用的PCB面积为S1 (单位:mm2) :

限定器件长边和宽边的热距离相等, 均为x (单位:mm) , 则把热距离考虑在内该器件占用的PCB面积为S2 (单位:mm2) :

因为S1=S2, 所以有:

即:

求得x (单位:mm) :

以上计算仅考虑了PCB单面散热, 实际PCB双面都可以散热, 如果热源器件背面没摆放其他器件, 那么背面的铜皮也可以起到散热作用, 此时的热距离将是上面计算所得数据的一半, 即:Y=x 2。下面计算热源器件所占的PCB面积:

热源器件背面有器件, 所占PCB面积 (单位:mm2) :

热源器件背面无器件, 所占PCB面积 (单位:mm2) :

在PCB布局中, 上面的计算数据往往是不可行的, 因为PCB的面积有限, 如果按上面的数据进行布局的话, PCB的面积就不够用了, 所以需要对上面的数据按一定比例压缩, 可以把上面的热距离除2作为压缩后的热距离, 由此计算压缩热距离后热源器件所占的PCB面积如下:

热源器件背面有器件, 压缩后所占PCB面积:

热源器件背面无器件, 压缩后所占PCB面积:

对于通过面散热的电子设备。常用0.08 W/cm2作为经验数据来对PCB板进行热流密度[4]采用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3,4]。近似使用该数据的依据是, 热源器件的上下表面积远大于其侧面积, 因而可以忽略侧面的自然散热效果。用热功耗与上面计算的器件所占的面积 (考虑间距) 的比值与经验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比值小于经验数据, 说明器件比较热, 需要考虑实际散热面积, 利用热功耗与经验数据的比值可以算出该器件所需要的最小散热面积。记录该器件的最小散热面积 (热布局面积) 。在进行热流密度估算的同时, 还需要对器件工作的极限环境温度进行分析, 根据器件手册提供的热阻参数和结温等数据, 结合热功耗, 完全可以将所有热源器件及热敏感器件 (比如时钟晶体等) 工作的极限环境温度全部估算出来, 并作出比较, 确定哪一个器件工作的最高环境温度是所有热源器件或敏感器件工作环境温度中最低的, 那么就需要注意, 在整机工作过程中, 随着温度的上升, 最先出现故障的可能就是该器件, 在布局时需要特别关注该器件。仿照上述的方法, 对每一个发热器件的散热面积进行估算, 并记录所有数据。统计考虑散热后的热布局面积:将所有发热器件的热面积再加上所有上面统计的非发热器件 (发热相对很小, 可以忽略) 的散热面积, 就是考虑散热后的PCB最小布局面积 (热布局面积) , 这里注意, 对于多模终端一般会有多个功放, 但是这些功放在工作时仅仅有一个有功率输出, 即只有一个热源, 因此计算散热面积时, 仅仅需要计算散热面积最大的那个功放作为整个功放的散热面积数据即可, 而其他的功放可以当做这个发热功放的散热器。这个是解决多模终端小型化与发热矛盾的重要观点和处理手段之一。非发热器件散热面积近似考虑就是考虑间距后器件占用的面积。有了冷布局面积和热布局面积, 由于通常情况下热布局面积大于冷布局面积, 有时这两个数据相差还比较大, 此时需要结合用户需求、生产, 研发等来对这个布局进行折中处理, 在考虑用户需求的同时, 兼顾散热, 生产, 成本因素, 修正热布局面积参数得出一个大小不能小于修正面积后的初始结构外型。一般的终端都有屏蔽罩, 因此还需要根据这个初步的结构, 结合生产, 性能要求, 估计屏蔽架所占用的布局面积, 屏蔽架的热布局面积等于冷布局面积。将上面估算的热布局面积, 再加上屏蔽架实际占用的布局面积就是整个PCB所有器件占用的布局面积。

为了便于理解, 举一个例子, 表1中为各发热器件的参数, 蓝色部分为需要输入的数据, 其他数据为自动计算的结果, 该结果给出了热面积的大小为1 145.52 mm2。

1.2 结构尺寸热设计评估

前面计算了PCB进行布局时需要的热面积, 有了这个数据就能够进行平面的布局工作了, 但是整机的高度尺寸还没有确定。这里就涉及到结构尺寸的初步评估, 这个评估过程包括结构的热设计评估。考虑到产品的成本, 这里的热设计是基于自然散热的这个条件下进行的, 无需外部散热设备辅助散热。在电子设备热研究中有个数据, 温升40°时[5], 自然散热的平均热流密度为0.039 W/cm2, 为便于估算, 将终端近似为一个密封的且规则的长方体来进行。如果设这个近似的终端的长宽高分别为L, W, H, 见图1;则表面积为S, 有:

利用第1.1节计算的热面积, 长和宽, 就可以计算出理论上整机需要的高度。根据热流密度可以计算一组数据, 以整机功耗2.5 W, 自然散热功率密度0.39 W/cm2为例, 计算如表2所示。

1.3 布局及布线处理

热源器件的功耗分析、热源器件的热距离布局面积计算以及热源器件的环境温度分析都完成后就可以开始PCB的布局。PCB的布局需要遵循最基本的热设计原则, 通过热点分散达到整版热均衡。在同一个平面内热源器件放置时, 参照前面估算的热间距进行布放, 拉开一定间距;高热耗散器件在与基板连接时应尽能减少它们之间的热阻等, 另外还要按照上面计算的压缩热间距布放热源器件, 在热源器件的压缩热间距内尽量少布器件, 更不能布放发热器件。对于PCB板的异面, 热源器件的背面禁止布放发热器件, 同时也要尽量少布其他器件, 目的是给发热器件的背面保留一个相对完整的铜皮, 便于热传导。

对于热敏感器件来说, 该器件虽然不发热, 但是它对发热很敏感, 因此在布放时, 一定要避免放置在发热器件的热区域内, 在兼顾对射频性能影响的同时, 尽可能的放置在非发热区域[6]。为了实现消除局部热点, 加强整机热均衡的效果, 在布线时, 兼顾信号完整性的同时, 线线之间保留最小间距, 使得每一层的PCB上都有连贯的铜皮, 目的还是为了减少热阻, 消除每一层上的热点, 保证每一层的热传导均衡。同时, 在打孔时, 多层PCB间尽可能使用从顶层到底层贯通的通孔, 保证性能的前提下, 多使用通孔, 以保证PCB板层与层之间的热均衡, 消除层间的热点。通过这样的设计, 热能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呈立体方式进行传导。

2 热仿真

2.1 仿真边界条件设定及结果

虽然第一步、第二步计算的热面积, 整机高度, 但是整机高度尺寸如何分配还没有确定, 也就是说, 结构件内壁距离PCB板上表面最高器件 (一般为屏蔽罩到结构件内壁的间距) 间距 (简称上间距) 及结构件内壁距离PCB板下表面 (一般为屏蔽罩到结构件内壁的间距) 的间距为多少 (简称下间距) , 还需要进一步的确定。这里需要标出热源器件的发热功耗[7], 热源器件额位置进行热仿真, 根据认证标准设备表面某些区域温度最高不能超过某一个规定值 (取决于设备类型) 进行上下间距的调整, 直到表面温度满足规定的值。热仿真的软件很多, 为了达到很好的仿真效果, 需要根据实际经验设定边界条件, 在保证效果的同时, 兼顾热仿真的算法效率。

在此使用Flotherm软件对某智能移动终端进行的热仿真[8,9]。这是一款CDMA/GSM制式的电话机产品。游戏场景下该款产品的热功耗为3 720 m W, 该终端采用自然散热, 结构件主要为不易散热的塑料件。仿真结果显示该产品有严重发热风险, 最高发热点为53.8℃, 如图2所示。

2.2 仿真准确度及布局和结构调整

为了验证仿真的准确度, 未对设计做调整, 实际产品经红外测温成像仪[10]的实际测试结果图3所示。最高温度点为58.3℃, 精度在3℃。 (备注:仿真是在25℃条件下进行, 测试是在27~28℃条件下进行) 根据热仿真结果和在终端产品热设计上的积累, 需要对一些发热器件的间距进行调整, 或者将一些对温度敏感的器件调整至温度相对低一些的区域, 以保证它们长时间工作的可靠性。

在布局布线处理上, 还要注意到对于对于多模终端布局上多个功放的处理, 考虑到这些功放在工作时仅仅有一个有发射功率输出, 即只有一个热源, 因此在布局上各功放之间不必拉开间距, 只要考虑的布局的工艺要求即可, 将各个功放的地焊盘处理成一个完整地, 也就是将其他不工作的功放当做这个处于工作状态的功放的散热器。同时对结构长宽高尺寸进行调整, 确保从装配, 热设计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就可以进行初步的结构设计工作, 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结构是考虑热设计效果的, 避免了盲目开模带来的热问题。

3 验证优化

单板设计完成, 结构初步设计完成后, 然后装成整机在现网下进行实际测试, 来验证终端在高数据速率工作时表面发热的情况, 尤其是某些制式的频段长时间工作。在弱信号的条件下工作时, 发热会比较剧烈, 通过红外测温成像仪, 可以将这些发热剧烈的最高点温度以图像的形式采集出来, 来验证PCB板和结构的热设计热仿真效果。通过实际测试验证, 可以进一步的发现热设计的遗漏之处。如果前期热设计模型评估有较大偏差, 通过第二次的改版设计和结构的修模优化, 可以把热设计做的更好。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 提升用户的热体验。

4 结语

热设计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除了上面提到的工程方法外, 在器件的选型上, 电源和功放器件还需注意选择高效率的电源和功放, 同时优化电源管理, 比如给功放供电时, 采取大功率高电压大电流, 小功率低电压小电流的方法, 对于降低整机的热耗意义重大[11]。结构件的颜色, 光滑程度、结构散热孔等对整机散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都是做好终端产品热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MICHAEL J.ELLSWORTH J, ROBERT E.High powered chipcooling:air and beyond[EB/OL].[2005-08-01].http://www.electronics-cooling.com/tag/chip-cooling.

[2][美]戴夫·S·斯坦伯格.电子设备冷却技术[M].李明锁, 丁其伯, 译.2版.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2012.

[3]吕永超, 杨双根.电子设备热分析、热设计及热测试技术综述及最新进展[J].电子机械工程, 2007 (1) :2-3.

[4]高弘毅.电子产品散热技术最新发展 (上) [J].电子技术, 2006 (1) :27-30.

[5]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GJB∕Z27-1992电子设备可靠性热设计手册[S].北京: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3.

[6]高弘毅.电子产品散热技术最新发展 (下) [J].电子技术, 2006 (2) :38-41.

[7]宋洪涛, 宾鸿赞.热仿真技术在电子设备结构设计中的作用[J].应用科技, 2001 (8) :2-3.

[8]丁成斌, 王克成, 王文革, 等.基于Flotherm的一种电源设备热仿真分析[J].机电元件, 2011 (4) :2-3.

[9]赵惇殳.电子设备热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10]杨立, 杨桢.红外热成像测温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

[11]余建祖, 高红霞, 谢永奇.电子设备热设计及分析技术[M].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一年级第八课教学设计下一篇:写春天的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