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心得(共11篇)
主要内容简介
该书是由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在此书中,作者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者简介
费孝通,江苏吴江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1938年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81年,他荣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他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又被澳门东亚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1985年,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 。
一、熟习的乡土
城里人用土气藐视乡下人, 但从基层上去看,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性并非贬义, 在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直接向土里讨生活, 于是成为传统。我们的民族确实和泥土分不开, 奔赴世界各地的中国人, 只要住下了, 都会种地。古往今来中国人有这么一个传统——安土重迁, 口袋里有了点积蓄就去买房置地, 离开人世也要入土为安。以农谋生的人聚村而居, 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 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 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的民族, 自然也会受到土地的束缚。
乡土社会的人是在熟人里长大的, 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细胞构成的地缘血缘紧密结合的乡土社会, 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休戚与共世代相袭的村落生活中, 形成了“彼此连心肝也都了然”的熟人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 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习就是反复地做, 靠实践的磨练, 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这样的熟人社会里甚至不需要文字,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能起到彼此交流的作用。如果用所谓的语法和规范的语言文字, 在乡土社会让人很不自在, 比如文明用语你好谢谢对不起等, 用到乡土社会肯定会带来异样的眼神, 并且有被疏远的危险。
离开土地成为陌生人社会的现代城市, 应该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 但人们的行为中还保留着熟习的乡土基因。因为在没有陌生人的乡土社会, 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 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 大家重视信用而不是法律。比如中国式过马路, 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 和红绿灯无关”这种集体闯红灯现象, 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乡土性基因在作怪。类似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还有一个流行词叫“搞定”, 那就是为达目的结成关系网, 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对抗规则, 甚至可以超越法律的底线。这都从一个侧面展示了熟习的影子。中国人在跟西方人打交道时常认为他们很笨, 少灵活性认死理, 涵义也是如此。走出国门的国人不被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也常因不守规则, 从交通规则到日常交往的规则, 我们都会绕着规则走。
二、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先生的独创。他把西方社会比作界限清楚、单位分明的一个个稻田里的柴捆, “几根稻草束成一把, 几把束成一扎, 几扎束成一捆, 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在社会, 这些单位就是团体”。社会上的人也就生活在这种团体格局的社会关系之中。与此对照, 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的格局是差序格局, 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 一圈圈推出去, 愈推愈远, 也愈推愈薄。这样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就是伦 (人伦) , 这些伦是由亲情和建立在亲情基础上的互惠构成的人们相互对待的基本原则。
通过这个比喻, 费先生勾勒出中国传统社会的轮廓: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首先执行的是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国乡土社会实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弊病。马路上偌大的窨井盖会莫名地丢失进而造成人身伤亡;住宅楼道里可以随意摆放暂时不用的旧家具旧电器, 哪管挡住了别人的去路或万一发生火灾性命攸关;社区的公共休闲场所乃至公园都可以圈占起来办起露天卡拉OK场……因为这些物品是公共的, 都可以成为某个人所有。因为是公家的, 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沾一点便宜的意思。
差序格局是动态的。在差序格局中, 以己为中心, 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 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 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在立体社会中, 每个人都是石头, 当这些石头一起扔进水中的时候, 就产生了许多的中心点, 这些点各自推出去的波纹在不断交汇, 而且还不断移动。这个动态性也表现在“己”的模糊、公与私界限的模糊、甚至家的含义也是含糊的。家可以是自己和太太, 可以是加上孩子, 还可以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类的, 更广的范围可以是家族氏族。这种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随着势力的大小而变化, 你得势的时候可以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 也许就是门可罗雀。这种变动的格局会影响到我们对同一件事的判断, 比如全国人民都痛恨的腐败, 但如果是自己拥有公权力能有点腐败的小作为, 或者是自己的亲朋能有这样的能量, 就变成津津乐道很有面子的事情。对于不同的环境和人事, 自然就形成不同的对待方法, 哥们朋友在一起攀关系讲交情, 社会规则中就被加入了诸多的潜规则。
三、礼治与无讼
对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 靠的是“礼治”。礼不同于我们今天的文明礼貌, 不同于法律也不同于道德。礼是传统, 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对集体规范的服从。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 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人可以逃避法网, 逃得脱还可以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 做了不道德的事就见不得人, 受人唾弃。礼则有甚于道德, 如果失礼, 不但不好, 而且不对不合也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礼和法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 维持礼的是传统。在今天看来属于野蛮残暴的某些行为也是属于“礼治”的范畴。比如陪葬、株连等都是礼, 是人们心中形成的共同行为习惯。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利来推行的, 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 使人服膺。在乡土社会, 人服于礼是主动的, 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价值观念。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 而是在身内的良心。所以这种秩序注重修身, 注重克己。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地守规矩, 不必外在的监督。但是理想的礼治不是常有的, 一个人可以为着自私的动机, 偷偷地越出规矩。这种人就是这种秩序里的败类。每个人知礼是责任, 所以“子不教, 父之过”, 这也是乡土社会里通行“连坐”的根据。儿子做了坏事情, 父亲得受惩罚, 甚至教师也难辞其咎。打官司就成了一种可羞之事, 表示教化不够。
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运转, 其执行者便是掌握着教化权力的人, 王者、父母、师儒、长辈都是礼治秩序的维护者。教化权力控制着乡土社会的基本秩序, 所以整个乡土社会又表现为“无讼”的社会。因为它对社会秩序的治理采取积极预防性策略, 将治理的基础放在个人修养和家庭社会化过程中。如果有了冲突和违规, 社会也不鼓励超出礼治秩序的法律解决, 而主张通过礼治程序调解。这当然与现代法制是相违背的, 但在乡土社会中, 却是有效的。乡间认为败类的人物, 依着现行法去判决, 时常和地方传统不合。乡间认为坏的行为却正可以是合法的行为。
费先生同时也指出, 社会迅速变革的过程, 有效冲击着乡土社会的各种格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巨大的冲击, 血缘和地缘的分离, 使得人们不再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动, 礼治秩序必将被打破。这本书出版至今已七十余年, 社会变迁的过程有目共睹, 但中国的本质还是乡土的。有着五千年乡土文化浸润的中国人, 骨子里的私德不会一下子消失, 身上的泥土味也不会马上散去。
摘要:在我国走入城市化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 乡土性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中。70多年前, 费孝通先生已经在《乡土中国》一书中作出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熟习的乡土、差序格局、礼治与无讼等乡土社会的特点, 在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研究乡土社会, 有助于在社会变革中寻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乡土性,差序格局,礼治,无讼
参考文献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费孝通先生开篇就点出中国社会的本性是拥有乡土性。这“乡土性”带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土地的重要性。其二,不流动性。其三,熟人社会。
中国社会具有乡土性,在农村生活,以种地为最普通的谋生方法,因而也最明白泥土的可贵。乡下人离不开土地,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广袤的土地养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一阵子疫情有了好转,我们就去后山上挖野菜。现在想想,野菜的出现真的很神奇,你不播种它也能自己生长。我们挖的是荠菜和苦菜,挖它们并不困难,后山的田地里到处都是,拿着小锄头不一会儿就能挖一小筐,带回家后用水冲洗一下,蘸豆瓣酱就能直接吃。我想也许没有食物的饥荒年,人们也能从这些田地里的野菜果腹,这也许就是土地给辛勤的人们的馈赠吧。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人们被禁锢在土地上,自然也受土地的影响很大,“安土重迁”的性格、“落叶归根”的思想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液中,即使我们换了居住地,也仍然会选择先进行农业生产,文中也举了一个中原人即使到了适合放牧的内蒙古还要进行土地耕种的例子。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耕地是固定的,粮食的富足,人们开始繁衍生息。随着人地矛盾不断激化,同等的土地养不起那么多人,就会出现分家的情况,一些人就要出去寻找新的出路。虽然人与空间的关系上是不流动的,重视安土重迁,但是各自保持着孤立与隔膜。
《乡土中国》读后感
前序:怀着无比憧憬的大学梦,我如愿地踏入了邵阳学院这座美丽神圣的象牙塔。刚进入大学,我听学姐、学长说:在大学里,我们除了专业课和公共课程以外,我们还可以自主选择自我感兴趣的课程进行辅修。进入大二,在接到选修课通知的时候,我很果断的选择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因为她不仅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还能对文化、身心、道德修养起着熏陶、引导作用。虽然总共只有六节课,但通过老师激情澎湃的演讲,我深深地陷入到了中国文化底蕴的氛围中。
通过陈凡老师的推荐,我了解了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以及他的名著《乡土中国》。虽然,我第一次接触社会学和乡土文化概论,但通过费老师的深刻剖析和理想思考,我已渐渐地被乡土文化的氛围所吸引,所陶醉。
《乡土中国》共分为十四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经过一个星期三度的咀嚼,我深深地理解了《乡土中国》著作中提到的中国深厚乡土文化和封建礼俗制度。下面我就针对看过这本书各个章节后的感受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1、“乡土本色”、“礼治秩序”、“无讼”——礼治与法治的衔接
在“乡土本色”这一篇中,费老师讲到:“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礼治秩序”这一篇里,费老师主要讲了“礼治”和“人治”“法治”的区别,他说“法治”其实也离不开人,人治和法治的区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在“无讼”中他说: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重要的还得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
或许,乡土社会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已经成为了我国法治化进程中的重大阻碍。“旧俗”是否一定要破?“法治”的推行是否要完全抛弃我们两千年来的乡土习惯?法治思想能否与与我国的传统思想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亟待思考的。
2、“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知识还能改变命运吗?
费老师在文字下乡中说:愚与非愚,是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现在常说的“知识改变命运”这样一句话。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日益加剧,新读书无用论又重新在农村抬头,“不上大学一辈子受穷,上了大学马上就受穷”这样的话已在农村开始流传。
费老师在“再论文字下乡”一文的最后说:“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
知识或许不能改变命运,但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3、“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我们有统一的道德标准吗? 在“差序格局”中,费老师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我们的社会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文中提到:“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每个团体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相等的。团体不能为任何个人所私有。于是团体格局的道德体系中发生了权利的概念。
所以我觉得,我国现在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中,有的的确是政治体制问题造成的,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根植在我们骨子里的这种传统道德观念在作祟。
于是,中国法治化进程真的是任重而道远!不改变我们国人骨子里的这种道德观念,就无法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家族”、“男女有别”——婚姻与爱情
当今中国,随着西方思想的冲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的发展,乡土社会结构已被打破,我们正经历着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随着大家族的瓦解,小家
庭成了社会的最基本组成单元,传统的择偶方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社会的变化。而当今的年轻人,正是在传统观念束缚和新思想的冲击下艰难前行。
5、“无讼”——如何树立司法权威
费老师在“无讼”里讲到:“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文章中还提到,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大规模地进入乡村社会, 力图构造一个现代的法律秩序。然而, 正式法所代表的是一套农民所不熟悉的知识和规则, 在很多情况下, 它们与乡土社会的生活逻辑并不一致, 因此也很难满足当事人的要求。该如何树立司法的权威?在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冲突之中,似乎有些苦涩。
6、“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民主与历史周期律 在“无为政治”这一篇章里,费老师主要论述了两种不同权力: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所谓横暴权力就是上级利用自己的权力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而所谓的同意权力就是个人得服从大众的安排做事。
在“长老统治”这一篇章里,费老师主要讲解了教化在乡土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教化的手段,年轻一辈懂得尊重年长一辈,同时年长一辈也在向年轻一辈学习,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在此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解说,正是一代传一代的教化延续,乡土社会得以稳定发展。
而在“实名的分离”这一篇章里,费老师继从社会冲突中所发生的横暴权力、从社会合作中所发生的同意权力、从社会继替中所发生的长老权力之后又提出第四种权力——时势权力。对于这四种权力,我是这样理解的,为了利益这一个唯一的目的, 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在相互斗争中此消彼长,当运用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获得的利益不如“无为”获得的利益时, 前者就让位于后者,无为政治便有了现实的存在。无为政治导致长老权力的出现,若长老权力勇于自我改革,追得上社会变迁的速率,这社会也可以避免因社会变迁而发生的混乱。如果长老权力跟不上社会的变动时,时势权力出现,导致革命,推翻现有长老权力,继而进入下一循环。
7、“血缘与地缘”——城市化进程
在“血缘和地缘”这一篇章里,费老师重点解说了什么是血缘和地缘以及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表现、功能。从文字可以知道,在乡土社会里,血缘和地缘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户籍制度的取消是大势所趋,血缘关系社会中将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全的地缘关系社会。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而当代的中国,正在进行着这种转变。
8、“从欲望到需要”——社会的进步
费老师在这篇文章里说到:“在乡土社会人可以靠欲望去行事,而在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为人们的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中国社会从乡土社会的依“欲望”而“行为”,到现代社会的因“需要”而“行为”,正是一种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自身自然属性的减少和社会属性的提高。
最近读了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利用晚上入睡前的时间,本来是要养睡意,哪想这本书有瘾。可能和自己农村生活经验相关,书中描写的人情世故就像自己小时候生活的场景,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也处处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芒。费孝通先生写这本书,是从小处开始,从生活琐事开始,分析却鞭辟入里、入木三分,另人叹服。
讲到乡下人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似乎总是隔着一层,似乎很少谈笑风生、谈情说爱就更是少见了,这很像很像农村夫妻之间的状态,似乎相敬如宾、客客气气的,但这客气背后确是礼法束缚而至的习惯。这隔膜,我是早就有所感悟的,但经这本书一点,就更真切了,像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了,但至于为什么,确没见过什么人讲出个所以然来,这本书给出了答案,对人的启迪远的很。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而成,内容以费老在西南大学和云南大学的所授课程“乡村社会学”的讲义构成,以中国的基层社会为大背景,涉及道德体系、社会治理、民风民俗等方面,深究中国传统社会特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其中令我颇有感触的,莫过于整个社会经过了生活大变迁、制度大变革,中国的乡土社会依然是一个安土重迁,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处于乡土社会的每个个体,无需刻板的法律规章来进行自我约束,人们依靠着长期形成的社会关系纽带来规范自我,一代又一代的长辈们通过生活经验累积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到每个乡土人儿生活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习惯与品格。换言之,以一个人为出发点,其长期生存积累的生活智慧、道德规范通过关系纽带影响到了家庭内的其他成员,由小家到大家,由大家到大国。数人成家,万家成国,个人与国家之间是心心相通,密不可分的。
当前严峻的抗疫难题,是国家大考亦是人民自考,考验国家的治理能力,也考验着每个人的人性品德。众志成城争跃进,万家移石断中流。感恩许许多多坚守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用瘦弱的身躯支撑起我们整个社会的国泰民安。生长于斯而感于斯,识人情事故而不世俗,情系小家,情系国家。
历史书上经常看到很多家族长辈坐在一起开长辈会,挑选德高望重的人代表村里的事情。
在农村,很多事情,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会和家庭有关系,会在一个家庭单位进行。事小夫妻可以解决,事大全家干进来。在家族中,最有威望的是族长,他代表着家族的形象和利益。当家庭之间存在利益关系时,需要长辈的协调。一般不止一个长辈,而且总是由各个家庭的长辈组成。长辈不依靠权利处理各种纠纷,也不依靠协商同意的效力。他们主要靠仁义礼来管教人!他们靠传统约束!因此,他们总是非常重视启蒙的实施。但这不得不产生一个问题,传统的东西有时会过时。这一刻我该怎么办?反对。长辈领导下的礼仪社会是不允许反对的!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新生的年轻人没有能力去反对传统的东西,所以可以选择是主动实施还是被动对抗。这就导致了书中“名实分离”。
这些都是西方社会看不到的。西方国家有议会的传统,更多的是关于同意权。只要同意形成的制度不能满足大多数协商者的愿望,这些制度就可能被反对者推翻。他们的行动原则主要取决于法律的约束,他们要求执法者依法治国。
道德礼治绝非毫无作用、拖累发展的糟粕,而是能与法治互补,共同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法律和礼治并非对立,法治应借鉴礼治传统。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德法并重,增强守法自觉性,这有利于法律贯彻施行,有利于降低司法成本,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新时代的道德礼法不能与封建束缚的“三纲”“五常”等同,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交流融合的社会规范。传统的“爱国”“友善”“诚信”,融合了现代的“自由”“平等”“公正”,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价值取向。
的确,经过漫长社会历史生活的选择,留下历久弥香文明可法的精华。若追而求索,可以体悟到爱国志士的报国豪情,孝而仁义的高风亮节,以及革故鼎新的坚毅与魄力。这些传统礼俗的核心内容,同样也是当今社会呼吁而缺少的。即使不求“二十四孝图”过分苛求的孝情,如果把孝亲敬老仅仅当作必须履行的义务,流于法律表象,不仅苦了个人,更无益于社会的亲情和谐。情蕴礼中,留下李密《陈情》的佳话。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律只规定了做人的最低要求,而道德礼治才能使个人成为社会文明的巨匠,国家需要的栋梁。
想要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礼与德也是重要的助推力。虽然说礼治没有法治的灵活——令行禁止。但礼法相伴,使礼治更符合时代要求,使现代文明深入人心,必将助力法治建设,社会文明和谐。现代中国由乡土社会发展而来,沿袭了乡土色彩,如抛弃了传统礼法,就等于切断了自己的根,切断了中华的魂。富强美丽的现代中国需要的不仅是经济的繁荣,也需要精神文化的丰富,这是不可脱离德礼教化而实现的。教育中“立德树人”正是宣传德法深入人心的举措。
现代社会应当摈弃法律万能的观点,去除德礼迂腐的想法,潜心铸下德法相依的观念。
费孝通先生为我们描绘出传统礼法的乡土中国,揭示出道德礼法的生机活力,启示着当今法治建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上古礼法的追思;“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逸士求礼的想象;“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新时代道德核心价值。
从认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培养道德观念。在法律秩序下推崇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的道德风尚,在守法、用法中融入道德思想,实现社会文明和谐。
什么是“乡土”,这是费孝通先生在全书开篇就着重讨论的问题,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泥土”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分不开的,正是土地塑造了中国几千年的荣光,但也是土地束缚了我们向上飞的翅膀。在乡土社会里,“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是生活的常态,一块能用脚步丈量其长短的土地,可能就黏着一个家庭几代人的一生。固定的生活模式、熟悉的生活人群、不流动的生存空间、在各自孤立的社会圈子中形成了的“熟人社会”,是一种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乡土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从长大到死亡都是在一个熟悉的圈子里,人们从熟悉得到信任和安全感,契约与法律在乡土社会中反而成了多余之物,因为维系着乡土间信任关系的是一种由熟悉而带来的可靠性,但这种“约定俗成”却往往格格不入于当下这个由陌生人所组成的社会。
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之中,世代定居是常态,迁徙则是变态,哪怕是被迫离家迁徙,乡土社会的“根”还是不变的,他们就像被风吹出去的种子一样,在落地生根以后,仍然会在新的村落中延续旧的习惯。
在乡土社会之中,文字也是多余的,但这并不意味这乡土社会没有文化,更不意味着乡下人是“愚”的。在乡土社会的人们更加重视文字的有用性。我们对文字的定义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语言的图像与符号。但是乡土社会是一种“面对面社群”。相对狭窄的人际交流结构与封闭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乡土文化只需要横向之间或者纵向几代人之间经验上的传习,而文字却是因为人们在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的限制而产生的,归根到底,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中发生的。乡土社会是一种近乎于“重复”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单凭语言已经足够传递世代的经验。词不一定要文,中国古代的劳动者并不是缺乏创造力的,以《诗经》为例,《诗经》的风部集合了各地民歌,其中就包括最脍炙人口的《蒹葭》、《关雎》、《桃夭》等等,这些民歌在乡间口口相传,但若无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可能这些名篇就难以传世。在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中,文字的实用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在我们初步推行文字下乡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也就成为能够预料的事情了。
书名:《乡土中国》 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费孝通(1910年11月2日-2005年4月24日),汉族,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世界级的社会科学家。
全书提要:《乡土中国》最初出版于1947年,是由20世纪40年代后期作者费孝通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是应当时《世纪评论》之约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费孝通称之为“年轻时代一段尝试的记录罢了”,是作者研究社会学的代表作。
内容概要:作者通过14篇文章阐述了他心目中的中国乡土社会的风貌、特征以及内涵。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作比较深入研究了中国社会的本质,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去与现在还有将来的情况作了深刻的思考和分析。14章可以概括为四大部分,1-3章讲了乡土社会的本质,4-7章讲了乡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即人的本质,8-9章是乡土社会的社会规则,最后5章讲了乡土社会中的权力关系,每一章都在将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作比较。
写作方面的收获和感悟:
我读完这本书后有很多感悟和收获,对中国的社会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现在的一些社会现象也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在此之前,我也很敬佩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研究学问的认真精神,费孝通先生有着一丝不苟的写作手法,对每组词,每个字都使用精准,力求完美,并附加释义。比如对“学习”的解释:“‘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冶,学的方法是‘习’。”还有第二章对“知识”和“智力”的区分,在第三章解释了“记”和“忆”的不同:“‘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到过去经验。”作者对词语把握精确,是为了研究学问逻辑的严谨。费孝通先生每章都从自己的调查资料和人们常识中获取证据,再通过长串细密的推理,为读者呈现出最终的结论,过程虽然复杂,但言辞亲切易懂,读者可以容易理解。此外还有作比较的研究方法,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对比是本书的主要线索。这些写作和研究的技巧非常值得人们学习。
思想方面的收获和感悟:
我的思想方面的感悟和收获也是包括了四大理论部分,不过主要在于前两大部分,还两个社会的对比,最后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首先要明白一些词语的概念,就是“乡土社会”、“现代社会”,这是作者作对比的中心名词,可是“乡土”是地域上的概念,“现代”是时代上的概念,它们对应着“城市”、“古代”这些词,显然书中这些词的含义并不是表面意思。书中“乡土社会”是指现代乡土社会和 古代乡土社会,而古代的城市社会和乡土社会的差别是没现在大的,书中“现代社会”只代表现代城市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如果用时代来划分,古代由于农村占大多数,城市很受农村的影响,所以差别大。作者所处的时代进入近代已有一百多年,城市和农村有了很大的差别。而真正的现代中国,城市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农村,反过来影响乡土社会,差别仍然较大。虽然差别开始减小,但书中的很多对比的理论放在今天还是很适用的,而其中一些中国社会的文化特点,放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是恒久不变的。
首先是乡土社会的本质,相互熟悉的人际环境和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还有重视经验的思维环境是乡土社会的本质特点。土地对中国农民来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因为农业必须依靠土地,土地是人们一辈子的依靠。而在城市里这点是相通的,很多城里人打拼几十年就是为了给自己和家人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家园,只是没有农民看得那么深如同命根子一般,所以中国人对土地是有着不可磨灭的情结的。正因为土地的重要性,就有了下面这个对比: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不流动的,现代社会是人口经常流动的社会。“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乡里人是如此的看重土地以至于从来不肯迁移,而且是祖祖辈辈一直生活在一个地方,就是自己的村落。关于中国农民聚村而局的原因,费孝通先生举出了四个方面:一是小农经营所致,二是农业合作的需要,三是为了安全保卫,四是兄弟继承祖上的土地,使人口增多成为村落。村民之间都是相互看着长大的,所以非常熟悉,乡土社会是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其孤立感只在村与村之间存在。而反观现代城市社会是在工商业的基础上建成,人和人之是靠法律、契约、买卖联系的,是陌生人的社会,孤立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乡土社会的熟悉属性和稳定属性使得文字在农村不重要。文字有交流和记录两方面的作用。文字作为交流的记号,是在人们不能面对面接触时通过传递收取的方式发生作用,这在天天见面的农村人之间显然是多余的。甚至连语言也是多余的,非常熟悉的人之间用一个动作就可以传递信息。所以现代社会是一个陌生的大社群,乡土社会是一个熟悉的小社群。文字作为记录知识的作用在乡土社会也很有限。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小天地,变化极少,基本上就是定型的生活,记忆都是多余的,时间虽然悠久但世代所需的经验都差不多,语言是足够传递时代间的经验了,根本用不到文字。而城市社会变化大,经济发展快,是一种不定型社会,记忆和文字在现代社会至关重要。
其次是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方面,差序格局、社会圈子还有重视家族是中国人际关系的本质特点。在这几章中,作比较的不再是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而是将乡土社会与西洋社会进行对比,事实上就是中国与西方的对比。这种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就是中国人内心恒久不变的本质,不关在乡土还是在城市。在中国社会中,每个人都生活在以自己为中心的社会圈子里,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所谓人伦差序指的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差序”在于这一圈圈的波纹距圆心的距离不同,近的亲密,远的疏远,比如由近至远可能是爱人、亲人、朋友、同学等,不同远近的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是不同的。所以说社会圈子里的人是不平等的,自己可以为了里圈牺牲外圈,为了自己牺牲里圈,这就是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自私的毛病,是一种自我主义。而西方社会是团体格局,团体内人人平等,没有亲疏之分,而且边际固定,中国的圈子社会是可大可小,没有边界的。
这种差序格局引发了种种现象和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的家族的重要性。作为最里圈的亲属,显然与自己密不可分,中国的亲属关系非常密切。作者将乡土社会的家庭成为“小家族”,是因为“家”这个概念和圈子一样,可大可小,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氏族都可以称之为“家”。不像西方那样简单只是父母子女的组合。中国的家族还包括了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因为这些事业上的需要,使得家族内部等级差序严格,“尊尊”、“亲亲”等纲常礼制秩序,是家族内部的重要规则。中国的家族观念影响深远,作为古代中国统治集团的皇室家族就是由此产生,从而实现了家天下,统治了整个中国。
差序格局,家族观念,这是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东西,放在现在来看,家族观念可能弱了,但是关系圈子的观念是很难改变的,这毕竟是更深层次的东西。作者并没有说明中国人为什么会有这种人际关系,我觉得这应该与乡土社会的亲密关系有关。中国人非常重感情,日久生情,人与人的感情常常可以达到相当高的地步,即使陌生的城市社会也不会阻碍这种感情。还有就是中国人对于陌生人则十分冷淡,没有信赖感,对陌生人与熟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即使他们法律上的权利一模一样,所以这种差序观念有时是十分危险的。不过现在人们的这种观念还是在慢慢改变着。
本书的后两大部分讲了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和权力关系,这两大部分可说是以前两大部分为因的,是乡土社会的本质即稳定性和人际关系的本质即差序格局带来的结果。乡土社会的社会秩序是礼治秩序,并不是纯粹的人治或法治,“礼”即传统的,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是长久流传的社会经验。与这个理论对应的是作者的权力理论,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不是纯粹人治的暴力权力,也不是平和的分工合作的同意权力,而是无为政治的长老权力,长老统治的依据就是礼制秩序。放在整个中国历史社会来说,三种秩序,三种权力都是存在的,其中无为政治与礼治秩序是最广泛的存在。
我国古代的法治、人治、礼治其实是相互联系的。法治的法律是统治者的产物,皇帝等少数统治集团代表不了老百姓,非民主也就是人治,礼制是从祖辈流传下来的,百姓耳熟能详的重要的社会常识,其实法律的大部分内容也是这些礼治秩序,并用严刑厉法加以规定。书中的“法治”有两个意思,在“礼治秩序”一章是指现代的快速变动的法律,在“无讼”一章是指古代统治集团的法律治理。以礼治为主的原因在于“无讼”一章,礼俗是一种身内的良心,是人人皆知的东西,“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礼制在法律之前就给人们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所以乡土社会是以礼治为主。关于礼制最早的来源是不是人治,我想答案还是在前两大部分,礼俗的来源应该是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就是人们心中的人伦差序,所以礼制不是少数人的产物,而是中国人内心普遍的核心价值观。礼俗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千年,最终也随着中国人价值观的改变而逐渐发生变化,礼治观念包括了家族观念,层次更深,对现在中国人的影响也更深。
最后是我对本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书中乡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也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如果按照书中的观点,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分为四部分。首先是乡村的社会环境本质与现代城市社会的比较,是各有优势的。传统乡土社会是一种定型的不流动的社会,而社会要发展必须处于不断地进步变革之中,固守老旧的经验只会适得其反。不过另一方面,城市的陌生人社会缺乏乡村社会的亲切感,人们能够更加亲密的话,可以加深相互间的交流合作程度。所以我觉得人们之间更加亲密,又能使社会更加活跃,这是最理想社会状态。
其次是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我觉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刻影响了每一个城市和农村的人。这种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缺点,使我更倾向于西方的团体格局,不过它也有好的方面的。其缺点在于自我观念至上,自己所崇尚的就是自己的私人关系带来的私权利,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的价值目标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所以这种人际关系是不利于民主和法律的发展的。现代的法律保护的是公权利,崇尚的是人人平等,而圈子社会的人最看重的是里圈的人,为了里圈的人可以牺牲自己圈外的法律上平等的人的利益,很多的违法犯罪就是这样的原因。另外自己和熟人感情太深也不好,这就是差序格局的另一个缺点:社会关系负担重,不利于商业发展。亲密私人之间为了搞好关系,互相的利益往来都是“无偿”的,而商业是建立在平等的交易契约基础上的,熟人之间碍于人情,如果发生了违约也不敢轻易申诉自己的权利,这也是我国古代不重视商业的原因。所以总的来说差序格局的缺点就是自己与他人关系轻重差别太大,关系太轻就会对他人的一切冷漠对待,关系太重也会妨碍正常交往,很有可能伤感情。不过这种人际关系也有好的一方面,就是其中的亲密感是整个社会所必需的。还有人们想要为社会单纯的创造正能量和爱的时候,最好要遵从这个社会圈子的顺序,从自己和身边的人做起,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人,“就近原则”在这种贡献爱心的时候是可行的。
总之我觉得传统人际关系文化对现代社会的贡献亲密感应该是这样的:
一、亲近自己生活圈子里的人是非常正常的,感情是人们极其珍贵的东西,有利于社会团结。
二、不过这种亲密关系不能跨越法律的保护墙,不能为私人感情侵犯其他人的权利。
三、亲密感要更多的在公共团体内培养,对陌生人要给予必要的尊重和关心,还有平等的态度。
四、私人的感情,不管是对人还是对物的,并不是最珍贵的,平等、公正、正义代表了最广大人群的利益,这才是社会中最珍贵的东西。
有一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不同的土壤,培育出了不同的品种。土壤的结构以及成分变了,品种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由此可见,土壤对于品种的生存和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社会比作这样一种土壤,把法律比作植根于该土壤之上的品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一定社会的法律都是产生于该社会特定的情形下,法律不能超脱社会,否则它就是虚无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一定社会的变化如改革、革命,也会推动法律的不断变化,以使其能够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解决新问题,否则它就是保守的、过时的;与之相对应的,法律也会促进一定社会的民主与法治的发展,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泥土培育了鲜花,落花化作了泥土,然后再一次进行生命的循环往复;法律与社会的关系便也类似鲜花与泥土的关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但是,法律与社会又不是如此简单的循环往复,不是对已有的事物进行简单的重复性建设,它们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特点。在更高一层的哲学角度上看,即是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让我们来读一读费孝通先生著的《乡土中国》一书,以便更深刻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乡土中国》一书,由14个章节组成,更像是由14篇论文组成,每一篇都有中心,有论点,有论据,篇章之间紧密相连,层层推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单看每一篇章,都是短小精悍的,都是浓缩的精华,可是字里行间蕴涵的深刻思想却不是字数能够限制的,这也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文字和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思想的力量是无限的,但是人感受和体会到的思想是有限的,所以真知灼见很少,只能就书论书了。
城里人常说,你们乡巴佬怎么怎么,似乎“乡巴佬”一词就是对乡下人的一种蔑称。在城里人看来,乡巴佬们是土气的,是愚笨的,是顽固的。在我看来,土气可以理解为本分,愚笨可以理解为纯朴,顽固可以理解为对传统的敬畏。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占了人口的绝大部分。这绝大部分人口是靠天靠地吃饭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所以说,乡下人离不了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他们世世代代扎根在一片土地上,耕作、繁衍、生息,这便形成了乡土社会。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不同,乡土社会求的是安稳。人们安居乐业,不愿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人也是要落叶归根的,不然中国古代也不会有那么多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了。
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是一个面对面的社会。人们比邻而居,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大家知根知底,彼此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由此可见,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而在都市社会中,你不了解身边人的根底,自然也谈不上信任了,这时就需要身份证来证明你生于何时生于何地,需要简历来说明你的成长经历,需要签字画押来确保行为的履行,法律的需要也就产生了——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在乡土社会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谈到公与私的问题,就不得不考虑整个社会的格局。在西洋社会中,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的团体,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共同的。在团体里的有一定的资格,资格取消
了就得走出这个团体,在他们不是人情冷暖的问题,而是权利问题。这种社会结构的格局称之为“团体格局”。在乡土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范围的大小要依中心势力厚薄而定,具有伸缩功能。不得不让人感叹,得势时门庭若市,失势时人走茶凉。这种社会结构的格局称之为“差序格局”。
在团体格局中,每一个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个人不能侵犯大家的权利,他们把权利和义务分的清清楚楚。在差序格局中,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天下”,由己及人,公与私是相对而言的。一说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说大家可以占一点便宜的意思,有权利而没有义务了。如果是没有便宜可占的,就会落得个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话柄。贪污腐败就是这个问题,公家的就是我家的,我家的还是我家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只懂得享受权利,不懂得履行义务。
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还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要了解西洋社会的道德体系,就要先了解他们的宗教观念。西方人信仰耶稣,在基督教的神话中,耶稣是童贞女所生,“亲子间个别的和私人的联系在这里被否定了”。在这一基础上才有了人人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天赋人权等等。所以,在团体格局中,人对人得相互尊重权利,团体也必须保障个人的权利,为了防止团体代理人滥用权力,于是产生了宪法。
在乡土社会中,维系私人道德的是“克己复礼”,“皆以修身为本”,对亲属要孝悌,对朋友要忠信,对他人要仁爱。然而何谓仁,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孔子的“仁爱”思想是以家族为核心,以血缘为纽带,逐层向外辐射递减,是有差别的仁爱。“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他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孔子还宣扬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亲亲得相首匿”。可见,乡土社会的道德与法律要看他所施的对象与自己的关系而加以伸缩,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尺,在弄清楚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标准才得以确定。法律不外乎人情。一个人杀了人,按理说“杀人者死”,但如果杀人者是你的父亲,你是可以帮他隐瞒的。这似乎有点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味。所以说,乡土社会是不重法的,重的是礼,“德主刑辅”,“明德慎罚”。
通常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法治与人治之别,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维持礼的是传统。传统是世世代代经验的累积,不必知之,只要照办即可。然而,在社会变迁很快的时代,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效力很难维持。人们要合作解决新的问题就必须有力量来约束各人,这种力量就是法律。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行为的,不守法将得到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制裁。所以,法治与礼治是发生在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的。礼治社会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在乡土社会中,不懂礼,是没有教化的,是羞耻的;而在都市社会中,不懂法,是情有可原的,普通人很难知道法律的方方面面,所以法律成了专门知识,律师成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乡土社会中,人们是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认为家丑不可外扬,打官司更是不光彩的事情。这与西洋社会的为权利而斗争有很大不同。西洋社会讲究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法官判案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问题,而是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在我国,司法制度在乡村的推行不是单靠制定若干法律和设立若干法庭就能建立的。旧有的礼治秩序
被破坏了,新的法治观念不能深入人心,使司法制度的推行受到严重阻碍,法治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再来看看乡土社会的政治权力结构。费孝通先生在本书中将权力分为四种: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统治和时势权力。乡土社会中的权力既不是横暴权力的压迫形式,也不是同意权力的民主形式,而是介于专制与民主之间的长老统治,它发生于社会继替的过程中,是教化性的权力。这种权力在亲子关系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表现在长幼有序,对年长的人要恭敬、顺从。而在西洋社会中,民主政治是要尊重个人自由的,不是向权威的屈服和妥协。
费孝通先生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中,解释了法律与文学的关系;在“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一篇中,诠释了法律与宗教道德的关系;在“无为政治”和“长老统治”中,说明了法律与政治的关系。读后让人获益匪浅。但是他并没有从经济的方面全面地分析法律与经济的关系,这是不足的。中国自古以来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老死不相往来也似乎不是不可能的。在老死不相往来的社会中,还需要法律吗?或者说,在人们交往淡薄的社会中,法律的作用有多大呢?它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工具吗?这些问题都很值得探讨。
综上所述,经济、政治、道德、宗教、文化作为社会这一土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法律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乡土社会中,人们是自给自足的,是长老统治的,是尊重权威和传统的,人们依礼办事,要把西洋社会的那套法律观念不加以改进就移植过来,难免导致水土不服。这就使得法律在乡土社会的推行困难重重。中国要建成法治社会,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经济、政治、宗教道德的固有模式和固有观念,使人们的伦理观念变成权利义务观念。那个时候,一个有法可依,依法而治的社会便产生了。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书心得】推荐阅读: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07-19
乡土中国 读书报告06-12
乡土中国讲稿10-01
《乡土中国》读后感3000字10-05
做好乡村振兴中乡土人才工作心得体会07-21
乡土文化论文12-15
乡土情结学案09-29
乡土地理调查报告06-25
教学案例乡土地理11-04
高中语文《乡土情结》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