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推荐9篇)
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
各省辖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省直各单位,各省管企业和高等院校,中央驻豫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推动全省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为构建和谐中原奠定良好道德基础,经研究,决定在全省深入开展“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主题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弘扬社会正气、培育良好风尚为着力点,积极培育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全省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原崛起新局面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二、活动安排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进一步加强公民道德宣传教育。发挥机关、社区、村镇、家庭等主渠道作用,利用党校、干校、各类大中小学校、职工学校、市民学校等阵地及城市社区活动中心、公园、广场和农村集镇等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培训、研讨座谈、文艺演出、出版书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利用新闻媒体开设专题专栏、悬挂标语、设立标牌展板、播发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思想道德知识、普及基本道德规范,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广泛参与,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要以“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活动为载体,与认 2 清当前形势与任务结合起来,与促进本地本单位工作结合起来,与解决干部群众现实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眼于解决公民行为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广泛开展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具有行业特色和职业特点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尤其要充分利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奥运开展的系列活动,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增强人们的道德自律意识,强化人们的道德自觉行为。
3、以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的制订和完善为手段,健全公民道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地各有关单位在制定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企业、农村、社区、机关、学校,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干部群众的实际需求,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充实完善道德规范、乡规民约、市民公约、学生行为规范等,将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融入并落实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努力达到人人皆知、人人皆信、人人皆行。
4、以典型的示范带动为突破口,增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榜样的力量,抓好典型示范,是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各个行业都要树立先进典型,广泛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要充分利用先进典型所具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号召力,发挥其引领作用,力求用先进个人影响单位,用先进单位 3 带动行业,用先进行业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用人民群众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要通过举办报告会、出版先进事迹读物、创作文艺作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和崇高品质,努力在全省形成宣传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三、组织领导
1、要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要求的重要内容,列入工作计划,纳入议事日程,统筹规划部署、精心组织安排。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抓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组织、协调、指导等职责,教育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及社会各界,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要创新思路,改进方法。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公民道德建设自身的规律,认真分析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创造的成功经验,探索有效形式和载体,使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富有成效。要利用各级宣传文化阵地,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把活动的过程变成灌输道德规范和弘扬社会正 4 气的过程,使人们在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和教育。
3、要搞好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新闻媒体要围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设专题、专栏、专页,及时反映新时期人民群众的道德需求,反映道德建设的新理念、新观点,反映道德建设的新事物、新典型,加强对社会普遍关注道德热点问题的正确引导。各种文艺评论、评介和各种作品、活动评奖,要把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作为其中的衡量标准。
4、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根据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对活动的要求,谋划部署工作,坚持一抓到底,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对本系统本单位活动认真督促检查,表彰先进,督促落实,推广经验,推动活动不断向深度发展。今年年底,将对全省思想道德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 河 南 省 文 明 办
2008年5月4日
主题词:德育工作△ 知荣辱 讲正气 促和谐 意见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办公室 2008年5月4日印发
欣闻《山东农机化》杂志迎来创刊30周年并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期刊,谨向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三十年来,《山东农机化》杂志认真贯彻党的宣传工作方针,围绕农机化中心工作,反映行业热点,贴近基层生活,努力宣传农机化改革、发展的成就,逐步成长为农机战线的高端平台,受到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农机手的欢迎和喜爱,为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希望《山东农机化》杂志总结经验,再接再厉,继续坚持新闻宣传"三贴近"原则,围绕农村和农机化工作改革发展大局,弘扬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下大气力创新思路、丰富内容、改进文风,进一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切实发挥农机期刊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山东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回想起《时代报告》做过的有关河南的报道,那一幕一幕像电影镜头一样在我们脑海中回放。从“改变历史的河南人”“你所不知道的焦裕禄”“红旗渠的儿女们”到“河南省魂”“河南大爱”“河南大师”“河南大美”“河南奇迹”……我们对河南的理解在这样一组一组的报道中得以加深。每期报道中主人公的事迹都让我们深深感动,他们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着我们。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黄河水、黄土地与我中原儿女的性情血肉相连。
我们有理由、有责任让国人认识到一个发展变化中的河南,也是时候让人们真正明白河南人为重塑自己形象走过的漫漫长路。这是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河南人聚沙成塔的角力,也是历任河南省委书记的艰苦跋涉。
“河南的形象问题不抓不行了,我们这届班子,如果能把河南的形象树立起来,就是对河南人民最大的贡献。”2000年10月,陈奎元从西藏调任河南省委书记后说。
有着“平民情结”的陈奎元在就任时说,他大半生的经历在祖国边疆,来到河南,才更深刻地体味到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灿烂,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原人民世世代代为中华民族承担的奉献与牺牲,更加坚信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河南人民决不会落在别人后头。
也就是从那时起,河南开始了一些着眼长远的形象宣传。
有目共睹的是,一年一度的“网上看河南”活动和“在京豫籍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表彰大会。这两个活动分别于2002年4月和12月展开,“网上看河南”活动此后开办了12届,国内及各区域知名网站参与了这一活动,而他们的报道,成为外界全面、客观了解河南的一扇窗口。
2002年12月,李克强接任河南省委书记,此前,他已在河南省长任上四年。
1998年6月,在团中央工作了15年的李克强从团中央第一书记调任河南省长,开始了他治理地方的第一步。河南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摆在他面前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提升河南落后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面貌,而那时,外界“妖魔化河南人”正暗潮涌动。
形象问题后来影响到经济发展,河南高层震动。2002年被河南省定为“优化环境年”,4月11日,河南省经贸洽谈会在郑州召开,这是河南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涉外经贸盛会,与会外商达1800余名。当时有官员表示,此次洽谈会展示了河南形象。
接任河南省委书记之后,在李克强的战略棋局上,以“中原城市群”构筑经济隆起带的思路逐渐清晰,高起点打造郑州郑东新区成了他构建中原城市群的点睛之笔。
为改变河南城市给外人留下的“小气、土气、俗气”的面貌,他上任伊始便提出,郑东新区要“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在当时,有人认为这一目标是个难以实现的“童话”,李克强却坚信,只要运用好各方资源,郑东新区的建设目标完全可行。他亲自督战,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几十次到郑东新区现场解决问题。河南当地的一名官员说,李克强做事的韧劲和实干精神为郑东新区的建设插上了翅膀。
时任省纪委效能监察室主任的刘长青说:“克强同志当时要求我们关起门来自己整顿,对改善河南形象问题只做不说,让别人来感受河南的变化。”
2008年初,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河南参观四天后留下这样的评价:中原大地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坦白地说,完全出乎我的想象”。
让连战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河南不时听到人们把一个人的名字同河南的发展变化联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李克强。而此时,李克强正在辽宁省委书记任上,他离开河南已有两年多。
当时有分析认为,人们谈到李克强,往往看到的是他的共青团系背景,强调的是他与中共最高领导人胡锦涛的渊源,却常常忽略了他的才干和实干精神,尤其是忽略了他经略河南的成绩。而“正是李克强在河南近七年的不凡表现,奠定了他作为中国下一代政治领军人物的地位。”有权威媒体如此评价。
尤为可贵的是,李克强在任上提出了中原崛起战略,并把“三化思想”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作为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分析人士认为,李克强给河南指引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道路。
李克强在河南近七年的耕耘收到了丰厚的回报。2004年底他离开河南时,河南的经济总量已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人均GDP从1990年代初期的全国第28位上升到第18位。在他的告别大会上,河南官员以经久不息的掌声送别他,向来低调的李克强不得不几次起身示意大家停止鼓掌。随后,他还在演说中留给河南官员这样的嘱咐:我主持的一些决策未必都是对的,如果今后有些决策不符合实际,请大家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改正。
2006年,前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调任河南省委书记,这也为此后河南省委引导舆论、扭转河南形象的努力形成了新的推力。
徐光春注意到了利用外资额与地方形象之间的关系,他曾在《河南日报》撰文指出,河南外贸依存度只有6.2%,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实际利用外资仅占全国的1.4%,与河南省GDP占全国6.45%的现状很不相称。
不唯此,徐光春还十分注重对河南民间感人事迹的宣传。2007年2月,他在网上看到温州的河南籍打工者李学生为救两个孩子而命丧车轮的消息,立即批示河南媒体进行报道。他也亲自到李学生家里探望。随即,河南省有关部门发掘出了张尚昀、靳伟杰、高增玉等一大批感人的高尚事迹,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大河报》《郑州晚报》等几十家媒体接连出击,掀起了一次次为河南人正名的浪潮。
热潮蔓延至省外和中央媒体,至今不衰。在今年2月27号播出的新一届“感动中国”人物中,陇海大院相亲相爱的人们走上了颁奖台。此前,医者仁心的胡佩兰、三次跳进大浪中救人的魏青刚、带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这些普普通通的河南人一次一次以河南人的新形象感动全中国。
徐光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改善和提升河南形象就是要把一个真实的、发展中的河南展示给世人,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河南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河南人民的优秀品质、河南广大干部的优良作风客观地反映出来。我们非常希望广大新闻媒体,对河南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真实的报道,让全国人民真正了解河南,让世界真正了解河南。
三年后,卢展工接棒河南省委书记。他在任上先后概括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的“三平精神”“四种河南人”“八个形象”。
2012年,卢展工在与河南省在京人员代表座谈时说,普通人的事迹最能打动人、最能感染人、最便于每个人学习。也是在那一次,他第三次阐释河南人形象,并表示,这是河南人奋斗的形象,发展的形象,但归根到底,是关键在做的形象,做出河南人的精气神。
……
如果把120多万河南“北漂”的代表组成一个朋友圈的话,从一名普通保安做到保安公司总经理助理的杨红权,是这个朋友圈里的老面孔了。2013年3月3日,他参加了河南在京务工人员和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正是在这次座谈会上,时任省长郭庚茂有感于家乡人在外务工创业的艰辛,提议建立北京“河南人之家”。
2015年两会期间,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的日程安排里有一项重要活动,那就是到北京“河南人之家”看看。
“大家过年都回去了没有?对河南的变化有听说吗?大家感觉有什么变化?”郭庚茂见到大家激动地问了一连串问题。
“有啊,听说过郑州航空港区,我感觉特别振奋。”杨红权抢着发言。
“噢,你知道航空港。”郭庚茂笑了,“对家乡你们最感兴趣、感到最振奋的事情都是什么?”
“我是开封的,郑汴城际铁路开通对家乡影响特别大。”孙士琦兴奋地说。
这一话题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还有人说,他觉得最自豪的是河南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车里程居全国首位。人们说的没错,在郭庚茂的省委书记任上,郑州航空港区拔地而起,城铁以迅疾的速度连接着河南的各个区域,河南GDP稳居前五……对于河南这样一个内陆省份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山河巨变。
“原来河南人不被人尊重,现在不一样了,这几年变化非常大。”杨红权说,现在走到哪儿都理直气壮。
听到这儿,郭庚茂说:“河南人原来不被外地人认可,自己也不敢承认(自己是河南人)。现在可以说是,我们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了。”
郭庚茂的这句话得到了众人点赞,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里含着河南老乡这些年来情绪的释放、安慰。郭庚茂还提到了习近平曾引用过的一句古诗词“九万里风鹏正举”来形容河南如今的态势,他满怀深情地对老乡们说,河南大有希望,河南出彩的时候到了,“河南发展好了,你们在外面也有底气。”
从15年前“河南的形象问题不抓不行”到如今“我们有底气说‘我是河南人’”,河南高层与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河南人一样,为重塑河南形象经历了煎熬、困顿与奋起。
2010年10月8日至9日,已是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到河南调研。多年来,他仍然密切关注着河南的发展,河南的一草一木都让他感到亲切,河南的亿万人民让他充满无比的挚爱之情。他充满希冀地说:“河南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谋划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奋力去实现中原崛起,努力使河南走在中部崛起的前列,河南是充满生机的,也是大有希望的。”
皖安监综„2005‟67号
文件 关于开展2005年全省“全国安全生产月”
活动的通知
各市党委宣传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广播电视局、总工会、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团市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五部门《关
2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二)突出重点,完善形式,丰富内容。要重点组织好6月12日的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要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普及全新的安全文化理念,传播安全知识。要在总结以往“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突出党和国家对人民生命与健康的人文关怀,强化全社会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提高全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创造安全生产的法制环境。要充分调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加强以企业和城市社区为重点的安全文化建设,树立先进的安全文化理念,倡导安全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强化宣传,提供动力,形成合力。各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宣传报道工作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和监督。在本次活动期间,要相对集中地开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宣传报道。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可通过开办专栏、制作专题、刊播公益广告等有效形式,反映各地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情况,宣传推广安全生产工作先进经验,报道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典型,搞好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倡导先进,鞭策落后,强化人们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规范人们的安全行为。在全社会形成“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舆论氛围。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工会和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合作,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要把开展2005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于5月10日前)和活动总结(于7月15日前)报送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办公室。
附件:1.安徽省“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
2.安徽省2005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
省 委 宣 传 部
省安全监管局
省 广 电 局
省 总 工 会
安徽煤监局
团
省
委
二OO五年四月二十日
6报道咨询日活动情况。
三、“全国安全生产月”大型专题巡回演出
6月1日至30日,组织艺术团体在部分地市举行安全生产月大型专题巡回演出。
四、全省首届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大赛
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组织全省首届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大赛。各市、各行业从预赛中选拔优胜队参加决赛。
五、在新闻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报道等
1.从5月中旬开始在省及各市人民广播电台专题播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
2.从6月1日开始在安徽电视台播放安全生产“广而告之”节目。
主题词:安全生产
宣传
活动
通知
抄送: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办公室,有关新闻单位。安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005年4月27日印发
2003-04-02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发1994]12号)精神,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中共湖南省委组织部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确定如下。
一、职能调整
(一)管理省委老干部工作局和省马王堆疗养院。
(二)直接管理省管大型企业党政领导正职,综合指导全省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
(三)负责援藏干部的选派、按期轮换、管理及内调安置等工作。
(四)负责全省各级党的机关参照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组织实施、综合指导。
(五)负责党员教育工作的协调。
二、主要职责
省委组织部是省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是:
(一)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探索在各类新的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的有关问题;研究、协调和指导党员教育,主管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组织开展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理论研究。
(二)提出关于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大专院校以及其他列入省委管理的领导班子调整、配备的意见和建议;负责省委管理干部的考察及其任免、工资、待遇、出国(境)、军转安置、退(离)休审批手续的办理;负责干部档案和干部统计工作的综合指导;指导地、市、州、县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负责地、市、州和省直有关部委办厅局机关处级干部职务任免的备案审查和宏观管理工作;承办部分干部的调配、交流及安置事宜;制订或参与制订组织、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政策和制度。
(三)组织落实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有关规划或方案。
(四)负责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检查督促,及时向中央组织部和省委反映重要情况,提出建议;负责省管干部现实问题调查核实及参与对反映有问题的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领导班子情况的调查了解,抓好干部监督制度的落实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审查。
(五)制订干部教育规划,组织省委管理的干部和一定层次的中、青年干部以及组织部门负责人的培训;指导、协调、检查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的干部教育工作。
(六)调查了解知识分子工作情况,参与制订知识分子政策,检查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组织、指导部分杰出专家开展有关活动。
(七)承办省委和中央组织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责,省委组织部设11个处室机构。
(一)办公室
负责综合协调、督办检查、调查研究;主管部机关文秘、机要、会务、信息、保卫、老干、财务、行政管理和信访、文书档案管理等工作;负责党委组织部系统普通密码管理有关工作;承办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研究室
负责本部调查研究的组织协调,承担中央组织部下达有关组织建设和干部工作的课题研究及本省专题问题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意见和方案;收集整理、编发有关资料及专题材料;负责组织工作的宣传,本部中心组的学习以及组织志、组织史编写等有关工作;协助做好省领导科学学会的日常工作;承担部领导交办的有关文稿的草拟和其他工作。
(三)组织指导处
负责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建设,分类抓好企业、农村、机关、院校、科研单位、街道党的组织建设;研究和提出党的组织制度、党内生活制度建设的意见;研究和指导党组织的设置;研究和指导各行各业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各类新的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设置和活动方式;负责地方和基层党委党代会的有关工作;负责党建理论研究和省党建学会的日常工作。
(四)党员管理处
研究和提出党员队伍建设的方针、政策,指导、协调党员教育工作,主管党员的管理和发展工作;负责党组织和党员有关情况的统计和党费管理工作;指导地、市、州、县和省直部委办厅局领导班子党的民主生活会;承办省管党员干部因私出国(境)的审批呈报;调查研究基层党组织执行党章、维护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情况,对如何关心照顾老党员和有特殊贡献、特殊困难的党员提出指导性意见。
(五)干部一处
负责办理中央和省委管理的干部职务的任免呈报,并向中央组织部呈报备案:负责省管领导班子建设的综合研究和指导;负责省管干部工资、待遇、出国(境)、退(离)体的审批,师职以上军转干部安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队伍的宏观管理及研究等工作;负责全省各级党群机关及人大、政协等机关参照《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推行公务员制度的组织实施工作,综合协调有关培养、选拔后备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非党干部的工作;负责选派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在基层培养锻炼,援藏干部轮换选派、管理和内调安置以及省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等有关工作;承办部分干部的调配、交流、挂职锻炼;负责管理省委管理干部的档案、全省干部统计及有关指导工作。
(六)干部二处
负责考察地、市、州及省直党群、政法、外事部门领导班子和省委管理的干部以及后备干部,地(市、州)委组织部正副部长、县(市、区)党政领导正职以及后备干部,省直党群厅局机关人事(干部)处正副处长;对地(市、州)、省直党群厅(局)级领导班子的调整和省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退(离)休等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掌握地市州委、省直党群厅局党组民主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情况,对县以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提出建议;负责省直党政群厅局机关处级干部职务任免的备案审查工作。
(七)干部三处
负责考察省直经济厅局、厅局级公司、省管大型企业领导、班子和省委管理的干部以及厅级后备干部,经济厅局和厅局级公司人事处正副处长;对其领导班子的调整和省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和退(离)休等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掌握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民主生活会情况;负责经济厅局、厅局级公司处级干部职务任免的备案审查工作;协助考察和管理中央在湘部分单位的领导班子,指导厂矿企业的领导班子建设。
(八)干部四处
负责考察宣教文卫系统厅局领导班子和省委管理的干部以及厅级后备干部,上述单位人事处正副处长;对其领导班子的调整和省委管理干部的职务任免、交流、待遇、退(离)休等问题提出建议;了解掌握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和民主生活会情况;负责备案干部的备案审查工作;协助考察管理中央在湘部分单位的领导班子;对贯彻执行知识分子政策的情况及知识分子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议;负责科技副县(市)长的选拔和管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的选拔和管理工作,组织、指导部分杰出专家开展活动。
(九)干部教育处
对地(市、州)、省直部办委厅局干部培训工作进行协调、指导、检查:组织省委管理的干部和一定层次的中、青年干部的培训;负责县以上党校、干校(包括企业党校、干校)的教育计划安排、教材编审和学历教育及党校、干校建设的宏观指导,承办省委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工作。
(十)干部调查审理处
负责审理我省中央管理的干部和部分老同志的党籍、党龄、建国前参加工作时间以及其他历史遗留问题;负责了解反映“文化大革命”中犯严重错误干部的情况;负责省管干部参加工作时间和出生时间的更改;负责省管干部现实问题调查核实及参与对反映有问题的地、市、州和省直部委办厅局领导班子情况的调查了解;负责对省管领导干部监督的有关制度的督办落实;负责对选拔任用干部工作和省管干部的监督;承办部领导交办的有关干部问题的审查和调查工作。(十一)机关党委与机关人事处合署办公
回顾:湖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 湖北省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两圈一带’、‘一主两副’发展战略为支撑, 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纽带, 以‘五个层面’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 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田喜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省对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工作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省委书记李鸿忠为组长, 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国生为常务副组长的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通过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8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和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点等多个层面的新农村建设试点, 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年2月以来, 又相继成立了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湖北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各部门协调行动, 从多层面、多角度开展政策扶持, 力求把试验区建成全省统筹城乡发展和生态保护示范区。”
在谈及湖北城乡一体化工作所存在的不足时, 刘田喜坦陈, “我们在开展湖北省‘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中走访了一些乡镇。最大的体会是, 虽然这几年农村发展快、变化大, 但是也仍然面对着一些困难。”
刘田喜指出, 湖北城乡一体化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农村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差距最大时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达3.78:1。近年来虽然有所降低, 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其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 生产生活条件仍然较差。近年来, 尽管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但道路交通、饮水安全、环境整治等还存在诸多难题。
此外,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整体联动力不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 社会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民群众对党委、政府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 这就更需要我们干部深入进去, 认真研究, 切实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刘田喜告诉记者。
目标:构建湖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十二五’时期我省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湖北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中的特殊定位、湖北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湖北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来看,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都是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 积极稳妥地改革,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说到“十二五”时期湖北城乡一体化的新目标时, 刘田喜侃侃而谈。他指出,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长期目标, 是实现城乡空间布局、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社会管理、城乡市场体系、城乡基层党建等七个方面的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当前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应该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 初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 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上取得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首先表现为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上, 其实质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待遇。只有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壁垒, 才能使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拥有一致的社会身份和平等的社会地位。
第二, 在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上取得突破。长期以来, 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 已成为制约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瓶颈”。统筹城乡发展, 必须从根本上调整公共支出政策, 在资源配置上着力向农村倾斜, 大力改变农村社会事业的落后状况。
第三, 在扭转城乡差距扩大趋势上取得突破。这就需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 推动基础设施更高水平延伸农村, 公共财政更宽领域辐射农村, 公共服务更大范围覆盖农村, 从而缩小城乡居民在生产生活条件、环境和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距。
刘田喜说, 只有在这几个方面打开突破口, 才能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工业化水平、农村城镇化水平和农民非农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才能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建立起城乡协调的空间布局体系、城乡互动的产业体系、城乡共建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均衡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
路径:突出九个重点推进湖北城乡一体化
对于湖北省进一步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刘田喜早已成竹在胸, 一口气讲出九条指导性方略。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在省新农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各工作专班应加强组织协调, 搞也服务。
二是搞好规划编制。“十二五”时期要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构架, 关键是建立健全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建筑设计等, 制定好城乡一体的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做到总体规划与分项规划相衔接。
三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近年来, 鄂州市开展了这方面的试点, 要在试点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完善相关政策, 为全省积累经验。
四是创新管理体制。湖北要以“两圈一带”、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鄂州市和新增6个不同类型地区市 (区、县) 城乡一体化试点、七个山区县脱贫奔小康试点为契机, 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机制, 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城市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 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加强对农民的素质与技能培训, 提高农民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是创新土地利用机制。目前,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10%, 这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 农村人口必然减少, 农村土地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流转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因此, 各地应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 推进规模经营。
六是创新以城带乡发展机制。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力度, 需要拓宽支农资金渠道, 强化支农资金整合运用;推进惠农政策的规范化、制度化, 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财政金融扶持,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支持政策;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 壮大县域经济, 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及城市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农工商合作、联营一体化经营体制,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七是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制。这就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面, 实现最低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卫生和大病救助制度, 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与城镇的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共同构成医疗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把失地农民和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保范围;建立健全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体制机制,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
八是创新劳动就业机制。通过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劳务管理制度, 全面取消农民工进城务工、入城经商的种种制度性障碍和歧视。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 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和就业技能, 增强农民就业竞争力。
九是构建城乡党建新格局。这就需要探索统筹城乡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 建立完善新形势下覆盖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基层党组织, 努力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相互融合、协调推进,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提升城乡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能力, 充分体现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到2015年, 全省共新增30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转移进入城镇, 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2%;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均明显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预期年均增长10%,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同步增长,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差距缩小;财政收入用于‘三农’的比重明显增加,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刘田喜自信而坚定地告诉记者:“实现这个目标, 既是工作任务, 更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据大河网消息,5月24日下午,郑州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谢玉安宣布:马懿任郑州市委书记;吴天君不再担任郑州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程志明任郑州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
大河网此前曾报道,在4月18日召开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工作会议”上,郑州市市长马懿首次以河南省委常委的身份亮相,并代表郑州市作典型发言。
回族干部马懿今年57岁(1959年4月生),河北安国人,仕途从未离开河南。他早年曾任洛阳团市委书记,此后历任洛阳市委宣传部长、纪委书记、市委副书记等。
2003年,马懿调任省会郑州,出任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2006年升任市委常务副书记,并明确为正市级(即正厅级),时年47岁;2010年上调省政府出任省环保厅长一年;2011年底重返郑州,接班升任河南省副省长的赵建才,出任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初转正。经过近十年共三个正厅级职位的历练,马懿在2016年4月跻身省委常委,成为副省级干部,至今再转任郑州市委书记。他也是继省委组织部长夏杰后,第二位现任回族河南省委常委。
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意见
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关于着力推动作风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吸取苏荣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教训,彻底肃清苏荣等人腐败案件的毒害,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从严约束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深入推进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建设,现对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重申和提出以下意见。
一、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1.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听从中央指挥,始终对党忠诚,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背离中央要求另搞一套,不得对党中央大政方针妄加评论、口无遮拦,不得公开发表与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不得散布传播政治谣言,不得泄露党和国家秘密。
2.切实维护党的团结。坚持五湖四海,不得搞亲亲疏疏、拉帮结派,不得以人划线、排斥异己,不得封官许愿、笼络人心,不得以“老乡会”、“校友会”、“战友会”等形式搞团团伙伙、相互关照,不得搞人身依附和只对领导个人负责而不对组织负责。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得以“老板”、“老大”等称呼领导干部。
3.严格遵循组织程序。任何个人不得违反组织程序、议事决策规则直接决定应由党委(党组)或集体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超越权限办事,不得以推进工作为名授意、指使、强令有关部门和人员违规违法办事。
4.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坚决执行组织决定,自觉服从组织安排,不得搞非组织活动,不得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得向组织讨价还价,不得欺骗、对抗组织,不得压制、打击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同志。
5.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外出报备规定,各设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离开本市出差(参加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活动除外)、出访或离开本市休假、学习,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离赣出差、出访或离岗休假、学习,须事先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并告知本地本部门本单位办公室(厅),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应向所在班子主要领导报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本人婚姻变化和配偶、子女移居国(境)外、从业及收入、房产、投资等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凡身患严重疾病、发生家庭重大变故、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等事项,应及时向组织人事等部门报告。6.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得搞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得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得只顾眼前、不顾长远,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坚持继承和完善、创新相结合,不得“新官不理旧事”,不得在工作思路、发展规划等问题上搞瞎折腾。不得擅自修改或授意、强令有关部门、单位和人员虚报、伪造、篡改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不得瞒报、漏报、迟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不得搞假报道、假典型、假政绩。
二、严格规范选人用人行为
7.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不折不扣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格按规定的原则、标准、条件、资格和程序办事。党委(党组)书记要切实履行选人用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带头遵守组织人事制度,该坚持的标准决不降低,该有的步骤、环节决不能少,该按规矩办的决不能搞例外。不得擅自改变或拖延执行党委(党组)决定的干部任免事项,不得私自干预下级或原任职地方、单位及本人成长地的干部任免工作。
8.讨论决定干部问题要做到严谨、周密、规范。党委书记议事会对拟任人选要严格把关,对有问题反映应当核查但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得提交党委讨论决定。党委(党组)会的干部议题要靠前安排,保证有充裕的讨论时间,防止匆忙、草率作出决定。介绍人选情况应逐个进行,做到全面、客观、准确,并按照“一事一结论”要求,如实反映人选廉政情况及纪检监察机关意见。拟任人选若被否决,不得临时动议接替人选。党委(党组)作出的干部任免决定需要复议的,须经党委(党组)超过半数成员同意,并采取会议形式进行。
9.严把选人用人关。党委(党组)向上级报送拟提拔或重用人选时,须对人选廉洁自律情况作出结论性评价;属个人推荐提名的,推荐人应出具署名推荐材料,并做到真实可信。任何方式的提名,都必须经过民主推荐,并由集体研究后确定考察对象。干部考察涉及的相关责任主体,应分别就人选廉政情况和同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调查核实结果签字背书。组织人事部门就人选廉政情况书面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时,应预留充裕时间,纪检监察机关应及时将人选信访举报等核实结果向组织人事部门反馈。严格落实中央“凡提必核”规定,对拟提拔、转任重要岗位、列入后备干部人选,都要核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未经核实的,不得提交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10.严禁在选人用人中徇私情、搞照顾。不得为配偶、子女、亲友的提拔重用、岗位调整出面打招呼,不得授意、暗示有关部门和人员造假作假、违规任用。严肃查处涂改干部档案,以及在干部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的行为。
11.严格落实选人用人问责制。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纪实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办法。凡因非客观原因而提名失准、考察失真、监督失效,导致用人不当、“带病提拔”的,一律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三、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
12.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加紧依纪依法审查苏荣等人腐败案件相关涉案人员,对情节严重的坚决予以查处,对一般违纪者给予组织处理,对情节较轻者严肃批评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把纪律挺在法律的前面,注重用党纪衡量党员干部行为,坚持抓早抓小,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就及时处理。加强巡视和巡查成果运用,对移交的问题线索优先安排调查,对反馈的问题认真落实整改责任。
13.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把顶风违纪问题列入纪律审查重点,严防“四风”反弹。推进“红包”治理常态化,坚决治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行业的“红包”问题,对违规收送“红包”者严格执行“一律先免职再处理”的规定。高度重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下大气力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随意插手基层敏感事务、截留克扣基层物资经费、处事不公、吃拿卡要、侵占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整治“为官不为”,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懒政怠政行为。
14.旗帜鲜明地支持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履行职责。党委(党组)及主要负责同志要及时听取纪检监察工作、巡视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纪律审查和巡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及时组织查处重要问题线索,对重要案件的查处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任何组织和领导干部个人,不得放任纵容、袒护包庇违纪违法行为,不得利用职权隐匿和瞒报问题线索、压案不查,不得违规干预和插手问题线索清理、处置和案件查办,不得跑风漏气。
四、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
15.严禁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不得默许、纵容、授意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以领导干部本人名义谋取私利,不得为亲属或者领导干部之间相互为对方亲属经商、办企业等提供便利,不得允许、纵容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特定关系人在本人管辖的地区和业务范围内个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办企业、社会中介服务等活动,坚决杜绝各类违反廉洁从政规定的行为发生。
16.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重视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严格约束亲属的行为,要求他们谨言慎行、本分做人,不借权谋私;严格约束身边工作人员,使之讲规矩、守纪律,自觉维护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良好形象。不得纵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以任何形式影响政策制定和人事安排、干预正常工作运行,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
五、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 17.严格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坚持“一案双查”和责任倒查制度,对任何地方、部门和单位,凡违反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出现区域性、系统性严重腐败案件的,对中央和省委巡视组反馈和移交的问题不整改、不查处的,要在严肃追究当事人责任的同时,一并追究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个人责任,并对责任追究典型案件予以通报曝光。
18.强化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行使权力的监督。坚持“三重一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不得以议事协调机构或其他形式的组织代替党委常委会(党组会)或政府常务会(部门行政会)等进行决策。全面推行党政正职末位表态制和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项目建设、大宗采购等规定。严禁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工程项目承发包、政府采购、土地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改制和资产重组、重大项目投资、金融机构存贷款等市场经济活动和行政许可等事项。
19.切实增强法治观念。主动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常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自觉养成在法治环境下、组织和群众监督下工作、生活的习惯,不得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不得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更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切实做到在位不擅权、履职不谋私。
20.养成廉洁从政定力。加强党性修养、传承红色基因、坚持道德操守,保持高尚、健康的为人处事方式和生活习惯,净化朋友圈、交往圈、生活圈,不做“关系网”的编织者、“潜规则”的信奉者,坚决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说情、打招呼、写条子及各种投机钻营行为。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远离各种诱惑和低级趣味,不弄虚作假,不做“两面人”。关心爱护交流干部,对市、县异地交流、家属未随迁的干部,有条件的原则上安排在工作地交流房集中居住。
实施纲要》的意见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系统、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是指导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根据中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贯彻落实《纲要》精神,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是我们国家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各级党组织和各地区、各部门一定要从全面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不仅有利于“以德治国”的实施,而且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只有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德治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方面的作用,做到德法并举、标本兼治,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第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全面推进的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发展先进文化,使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同步进行。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向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面对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
化的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迫切需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尚。第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省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全省公民 道德建设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发展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社会上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衡,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只有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水平,才能在新世纪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顺利实现我省第三步战略目标。
二、学习、宣传《纲要》,力求使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家喻户晓
贯彻落实《纲要》,必须在全省范围内和全体公民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广泛的宣传。
一要准确把握《纲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这是搞好学习和宣传的前提,也是贯彻落实的重要依据。《纲要》是一个比较系统、比较科学、比较全面的文件,把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并明确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整个文件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原则要求与具体规范、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二要抓好全省公民的学习培训。要紧紧围绕《纲要》的主要内容,组织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系统地学习和培训。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要把《纲要》列为重要专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各级党校、干校要调整教学计划,增加《纲要》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高等学校要开设专门课程,系统讲授《纲要》。全省各中等专业学校以及中、小学校要把《纲要》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贯穿到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各类市民学校、职工学校、民工学校、农民夜校、家政学校都要注意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要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不断灌注到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头脑之中,使人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省委宣传部要组织编写《基层公民道德建设知识手册》,发放到基层,为学习提供必要的辅助材料。
三要加大宣传力度。要针对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全面
正确地宣传《纲要》。要充分发挥我省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和出版单位在《纲要》宣传中的主导作用。《河南日报》、《党的生活》、省电台、省电视台都要加大宣传分量,开设专栏或专题节目,深入浅出地阐释《纲要》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各地、各单位要利用文艺表演队、流动宣传车、标语牌、黑板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
各新闻媒体要注意发现、总结和宣传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为全省公民的学习教育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全省公民道德建设。贯彻落实《纲要》,必须从我省实际出发,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有措施、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公民道德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紧紧抓住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重在建设,力争3—5年内,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成为全省公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基本实现公民道德素质明显增强,社会道德风尚明显好转,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河南整体形象明显改善。落实这一目标任务,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依据,修订、完善各行各业、各个方面的具体规范。企业、农村、社区、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基层单位要根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抓紧修改、补充和完善职业道德规范、乡规民约、市民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把《纲要》提出的原则要求和主要内容,落实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达到人人皆知、人人皆信、人人皆行。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制定具体道德、行为规范,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措施,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必要的支持。
(二)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公民道德实践。公民道德建设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实践的过程。以活动为载体,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是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在巩固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要内容,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为主体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在全省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以此为载体,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全省公民道德教育的深化。要在活动中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人们增强道德自律意识,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要制定全省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的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好实施好。
(三)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结合点,把公民道德建设融入创造发展良好环境的过程中。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不能“单打一”,不能搞“两张皮”,必须同当前的工作重点结合起来,尤其要同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结合起来。这不仅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是应对复杂国际新形势和加入世贸组织新情况的迫切需要。各地要抓住贯彻落实《纲要》的契机,深入开展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以法律、政策和规章制度为手段,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和有效保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以法治省的要求,在抓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公共秩序、生活秩序,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各地、各单位在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时,不仅要注重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
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的要求。既要保护和支持所有通过正当、合法手段获取个人和团体利益的行为,又要提倡和奖励多为他人和社会作奉献、道德高尚的行为,防止和避免因具体政策的不当或失误给社会带来消极后果,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各地、各部门、各行业和各基层单位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要充分体现相关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要把思想引导与利益调节、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统一起来,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各种行政规章以及道德守则和公约在实践中得到落实,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党委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中发[2001]15号)要求,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
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公民道德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各级党委要从全面贯彻落实“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和省七次党代会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紧迫性,把它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要从具体事情抓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要把公民道德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各级党政干部特别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要高标准、严要求,在道德建设上作出表率,在“立行”、“立言”上多下功夫,带头实践基本道德规范,用良好的道德形象取信于民,进而带动全省公民道德建设。
二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社会各方面齐抓共管的格局。推进公民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各级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等党政部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都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要加大投入,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费保障。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是公民道德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工作。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和经验交流。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文明办,在公民道德建设中担负着指导、协调、组织的具体职责。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加大指导和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定期组织经验交流,总结工作,表彰先进,创造性地推广先进典型的经验。要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抓好若干社会影响大、示范作用强、受群众欢迎的实事,一抓到底,不断深化,务求实效,使之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推动《纲要》的全面实施。
【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推荐阅读:
中共峨眉山市委宣传部09-28
中共政府06-29
中共党史讲稿提纲06-11
中共五大参观心得07-23
在中共历史上10-24
中共党史学习心得11-02
中共党史思考题05-31
中共武汉市委关于09-12
中共唐山市委文件09-26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挂职干部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