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精选14篇)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绩效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稳定乡医生队伍,巩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调动广大乡医生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广大群众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目的通过建立和完善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及满意度为主要内容,以岗位职责与绩效考核为基础,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考核激励制度,促使乡卫生院认真履行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充分调动基层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确保广大居民获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考核原则
坚持绩效考核与社会效益挂钩,突出乡卫生院的公益性;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方式和综合评价、合理量化的考核办法,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满意度为考核重点,促进村卫生室全面履行职责;坚持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村卫生室的财政补助、工作人员报酬相结合。
三、考核内容
对村乡卫生院主要考核其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新农合运行情况、基本医疗服务、药品管理使用、中医药应用(包括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依法执业和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对工作人员主要考核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工作质量和数量 1
等内容。
四、考核方法
(一)考核对象
本辖区内依法设置、符合区域卫生规划、已纳入一体化管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村卫生室。
(二)考核主体
本院受县卫生局委托,负责对本单位所辖村卫生室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报卫生局审核备案。本院委托卫生室主任,负责对本卫生室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卫生院备案。
(三)考核程序
1、定期考核。本院在县卫生局的指导和监督下,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检查、调查访谈、走访群众等多种考核方法,每季度末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2、按时公示。考核结果应进行公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卫生院组织复核,复核结果为最终结果。
五、考核结果运用
(一)考核结果
考核实行百分制,合格线为70分。村卫生室考核结果分为三个等次:90分及以上为优秀,90分-70分(含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卫生室人员绩效系数:主任系数为1.1,一般工作人员为1.0,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不满两年者按0.8计算。
(二)考核结果运用
乡卫生院的考核结果,并与上级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及其他补助相挂钩,每半年兑现一次。考核合格的,按照得分 2
占合格总分数的比例和服务人口占辖区总人口的比例拨付有关资金;考核不合格的,按实际得分比例拨付有关资金。
1 基本情况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赤松镇共有行政区域面积56.98平方公里, 行政村40个、总人口2.85万人。卫生院设有全科门诊、内外科、妇产科、B超心电图室、检验科、放射科等科室, 开放床位20张, 配备有彩超、生化分析仪、高频电刀、心电监护仪等基本辅助设备。全院共有职工59名, 其中在职在编26人, 编外33人。2009年卫生院业务总收入达890万元 (中医科、儿科和妇产科等特色专科2009年总收入为356万元, 占全院收入的53%) , 除去各项支出年结余12万元。
2 实施情况
为了保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 我院在上级部门的统一部署下积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做好政策宣传, 通过在院内悬挂横幅、张贴药价公示牌、更新电子触摸屏内容、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二是修改药品数据, 对中、西药房进行药品盘存, 及时修改卫生院药品管理数据, 并对集中采购、网上确定进行熟悉演练。三是加强业务学习, 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使用说明书等基本药物使用知识, 充分提高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意义的理解。四是应急准备到位, 为了做好可能出现的大流量就诊病人, 调整作息, 重新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并修改挂号收费程序, 使病人减少候诊时间, 保证服务质量。五是准时实施, 2月25日零时起, 正式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严格实行六统一制度, 及时采购和使用基本药物、所有药物均实行零差率销售、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
3 成效
通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群众得到了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 有效缓解了看病贵问题。实施两个月以来我院门诊人次增加了3 822人次, 增幅达31%, 而药品收入下降了17万元, 降幅26.3%, 平均处方值从实施前的50.96元下降至29.15元, 下降了21.81元, 降幅达42.8%。临床医生用药也逐步合理规范, 切断了“以药养医”的利益链, 群众满意度有所提高。
4 思考
4.1 现有卫生队伍的稳定问题
根据省有关编制人员设置要求, 我院人员编制应为57人 (根据服务人口和开放床位数) , 而目前我院33名编外职工身份仍未确定,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后, 编制问题如何解决将直接影响我院人员队伍的思想稳定。
4.2 中医药进社区工作面临严重挑战
我院于2009年被列为浙江省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中医科已成为我院的拳头科室, 在周边县市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中医科年门诊量2万人次, 业务收入达208万元, 占全院总收入的31%, 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中药饮片也实行零差率销售, 卫生院的原有绩效机制无法兑现补偿, 中医药人员的原有待遇也就无法保证, 势必影响中医药队伍的稳定, 最终影响中医专科的良性发展。
4.3 今后卫生发展经费的保障问题
2009年我院上级补助卫生事业经费34.12万元, 而实际卫生院正常运行就需68万元, 而目前参合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在即, 我院的血球计数仪、X光机、洗片机、救护车都已频发故障, 急需更新, 仅此项资金缺口100多万元。
2009年全院人员工资共计344万元, 人均收入达6.5万元,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运行两个月来区财政预拨我院人员经费仅20万元, 据此估算区财政全年将拨给我院人员经费约120万元, 可见资金缺口巨大。
2009年我院中央投资项目一期扩建工程建筑面积2 742平方米的接种门诊和住院楼已完成初步验收, 资金已投入325万元, 如需正常投入使用仍需资金100多万元。
摘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新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章针对农村基层卫生院如何顺应形势、改变服务理念, 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滥用抗生素等问题, 从实施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以及合理建议等方面对如何更好地在基层农村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2010年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总结实施的特点:①中心所用药品全部为基本药物;②参加统一招标、统一配送,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③全部零差价销售;④政府进行补贴;⑤各级医保对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提高了0.5个百分点。本文对国家基本药物在的实施效果及对社区卫生机构的影响和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建议,希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和完善。
实施效果
次均处方药品价格下降:根据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次均处方药品价格比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次均处方药品价格87.6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次均处方药品价格56.7元,同期相比药品价格下降了35.2%;基本药物使用率达100%;统计结果显示次均处方药品种数、含激素处方比例、含注射剂处方比例三项指标的年度变化不明显。
门诊诊疗人次增加: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由于药品价格、零差率销售的变化,带来了门诊诊疗人次较大幅度增加,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6月~2011年6月同期相比,门诊诊疗人次增加了46%。
促进机构合理用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后,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及处方集用药,促进了医师合理用药的积极性,为提高疗效,医师在给药途径、剂型剂量、给药时间间隔、用药时间及疗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如以往术前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联合使用抗生素现象转变为强化术前消毒隔离控制及加强控制院内感染各项措施。
加强了药品监管责任: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使得药品质量有了保证,避免了各机构分散采购引起的不同剂型不同厂商不同价格问题,省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及药管中心成为药品质量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第一责任人,对药品的来源、质量等问题负责,明确了部门职责,做到了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产生的影响
建立了稳定完善的财政补偿机制:零差率销售取消了药品加成,机构缺少药品收入,其差额财政足额补助,同时,对机构运行经费、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基本建设支出等也给予解决,通过药品零差率销售,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局面。
社区卫生机构功能定位趋于明确: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项目的实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逐步回归公益性、强化了其保障居民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社区卫生机构将以往以坐诊医疗为主体的功能定位转变为医疗、预防保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急救治等综合功能,社区卫生机构成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网底。
医务人员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切断了“医”“药”之间的利益链,大处方、药品回扣等问题逐渐消除,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与社会形象得以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减少了医患纠纷。
患者就医流向有了变化: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社区卫生机构用药受到很大限制,以前在社区就诊的老年人、慢性患者、普通急诊患者、妇科患者、儿科患者等由于无法再在社区卫生机构得到适宜药品而被迫流向专科医院或二、三级医院,统计数据显示,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社区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增加,但住院人次无明显变化或呈一定幅度下降。
存在问题
基本药物目录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根据西宁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意见》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部使用基本药物”“不得再使用非基本药物”。但是,现基本药物目录与社区卫生机构的实际用药需求有较大差距,如已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心脑血管病用药、消化系统药、肝脏用药、妇科用药、儿科用药等均不在基药目录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基本就医权利和保障医疗公平,也造成医疗资源与医保资金的不必要浪费。
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因社区卫生机构药品使用量小,使用品种分散,基本药物配送企业在药品配送上积极性不高,相关规定又不允许单位自购药品,机构常存在药品短缺现象,药管中心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影响了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
基本药物使用缺乏激励机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使用基本药物,但在群众与执业医师两个层面均存在使用基本药物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原因为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力度不够,仅有行政层面的强制要求,而群众对过度使用新特药及滥用抗生素损害健康认识不深,用药受药品广告影响深。机构尚未出台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执业医师使用基本药物,因此,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針对性建议
允许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及自购部分急救药品:为满足临床需要可允许机构自购部分急救药品及使用一定比例的非基本药物,可规定年非基本药物使用量不超过药品总金额的30%。
鼓励开展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保证疗效避免经验性用药,应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根据结果使用对应的抗生素及基本药物:①可以有效促进合理用药;②可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医疗技术与服务质量;③有助于减少医保资金的浪费。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有效使用基本药物的绩效考核制度:一项制度的确定和实施,需要广泛的宣传动员,需要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也需要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因此,有关部门需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宣传,可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制作公益广告等,多渠道宣传。对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主体执业医师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及监管措施,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廖卫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用药的影响[J].医学新知,2011,24.
国家基本药物中成药实施方案及制度
为扎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及中成药管理制度,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我院的实施工作,根据《国家基本药物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和《四川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基本药物及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培训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0〕521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及制度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顺药品购销关系、保障药品质量、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为目标。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我院的实施步伐,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决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基本药物制度与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体系衔接,保证基本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人民群众,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二)坚持政府主导,财政合理补助,体现医疗卫生服务公益性质,建立有效的补助机制。
(三)坚持公开的原则,增强透明度,让广大群众知晓相关政策。
(四)坚持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
三、实施步骤及内容
(一)成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二)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有关会议精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有关政策,制定我院实施方案,加强对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工作的宣传,建立管理制度。
(三)统一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熟悉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操作等程序。由政府指定的药品集中采购机构按相关招标制度和带量采购方式进行统一招标,我院使用的药品(包括非目录药品),应统一通过医药采购服务平台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
(四)对现有的药品的品种、价格、剂型、用量进行盘点,并及时调整基药零售价格。
(五)落实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在各科室推行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和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时,各科室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适当拉开收入差距。
按照政府相关规定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分配挂钩。我院要建立以医疗质量、用药规范、工作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要防止平均主义,提高支出绩效,鼓励我院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服务。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药物、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使我院成为群众看病就医的首选,切实承担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六)加强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管
各临床医师和药房工作人员要对基本药物在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报告。要加强基本药物进货、验收、储存、调配等环节的监管,加强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建立健全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保证基本药物质量和用药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全体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实现。
(二)加强协调配合。要主动作为,自觉把各项配套措施及时落实到位,动态跟踪制度实施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建立各环节配套衔接、有效运转的合理机制,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取得实效,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三)强化监督评估。各科室要按职责认真做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工作。要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监测评价制度,加强信息收集汇总培训指导,保证上报的监测评价数据科学准确。对在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中违反政策规定的机构和人员,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四)强化政策宣传。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策,普及基本药物知识,转变不合理用药习惯,正确引导群众合理用药、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xx镇中心卫生院
制度工作总结
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我乡于2012年8月31日在辖区16个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现就具体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村卫生室基本情况:
辖区16个村卫生室,卫生室服务人员共16个,全部执行一体化管理;全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村卫生室药物执行零差率销售。
二.基本药物制度开展情况
2012年8月31日,按市卫生局要求,岔头乡辖区16个行政村卫生室全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物按零差价销售。我院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基本药物制度执行领导小组及进行工作督导。各村卫生室进行了药物盘库,进行507种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分别登记,一式三份;上报卫生院一份,公示一份,保存一份;507种药物按零差价销售,非基本药物下
架封存,待卫生局核准价格后进行销售。卫生室每天要达到看一个病人有处方,有登记,有票据;患者票据所有联要给予患者;卫生院设立药库,两个专人管理,药物购进全部有购进计划,购进清单,全部在省购药平台由卫生院统一购进。11月1日我院基本药物实施领导小组对辖区卫生室进行了督导。
三.督导发现
各村卫生室高度重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统一制
作了宣传牌,向群众积极宣传基本药物制度,配置了公示牌,向农村居民公示药品品名、采购价、现零售价及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的监督。各乡村医生积极学习《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对使用的药品进行盘存并公示上墙,配备和使用的基本药物由乡卫生院负责统一采购和管理,并实行了基本药物网上采购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分类存放,分类管理。
四.今后工作安排
加大基本药物知识培训,改变村卫生室人员用药习惯,使基药成为村医愿意开,农民愿意用,辖区农民得实惠的药品;加大
省购药平台购药力度,引导卫生室合理配备基本药物,满足卫生室用药需求。加大督导力度,防止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出现,尤其是乱加价;加大宣传力度,使基本药物制度家喻户晓,使广大居民真正在基药执行后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做好基本药物制度运行分析,确保基本药物制度合理运行。
岔头乡卫生院
加强领导 夯实基础 强化监管 确保实效 全面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
(XX县卫生局2012.03.29)
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XX县卫生局按照省、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全省药政会议精神,紧密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全系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抓好五项重点任务,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力争改革早见成效,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县17个政府举办乡镇卫生院于2011年6月30日起启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体工作进展平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做实基础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在县医改办的统一领导下,在我县实施国家基药制度前后多次会同县发改、药监、财政等部门进行基药调研及督导检查,县卫生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卫生系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设施。印发了《XX县卫生局关于成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领导小组的通-1-
知》,转发了《河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2011年河南省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要点的通知》,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于2011年7月出台了《XX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针对如何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即对实施基药工作前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予以规范),2012年2月出台了《XX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管理工作的通知》(主要对在2011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基药工作运行中所发现的采购、使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予以规范)等内部管理文件,并加强系统内部人员(院长、医生、药品采购人员三个层面)的基药培训工作,为顺利实施基药工作提供了组织和制度等方面的坚实保障。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基药工作开展
(一)广泛宣传,营造工作氛围
为切实提高全民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关注度,进一步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学习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文件精神,并对文件精神进行宣传解读,做好舆论宣传与教育引导工作。通过电子屏幕、短信、宣传单、固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对国家、省、市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背景、目的、形式等相关知识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使医务人员和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重大意义。
(二)摸清底数,做好清仓查库工作
我县17个乡镇医疗机构原有库存药品于2011年6月底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和河南省增补的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了清盘、登记,全部严格按照购买价格实行零差率销售,原库存非基本药物药品使用到2011年8月31日止,未销售完的全部下架,不再继续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全部纳入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三)强化三项监管,确保工作实效
一是强化药品集中配送监管。2011年8月初,我县17个乡镇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全部从河南省医药招标采购中心挂网的《2011河南省集中采购中标目录、重点监控目录、直接采购目录》中勾选并提交计划购买临床所需药品。每月8日、18日、28日网上审核并上报乡镇卫生院购买所需基本药物计划,并按这三个时间段依次完成计划上报、药品入库、单据审核、药款拨付等项工作。2011河南省基本药物重点监控目录药品和2011河南省基本药物直接采购目录药品,按照医疗机构原采购最低价,实行全县统一价格采购。对于一些断档应急药品,经请示市卫生局和市招标办,对所需药品全部按照同种药品、同种剂型、同种规格跟标价集中采购配送,并逐级备案。截止2012年3月18日,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共网上采购基本药物XX万元、入库XX万
元、正在送货XX万元,无法配送XX万元,到期未送XX万元。
二是强化医疗质量监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各基层医疗单位的临床用药品规明显减少、药品档次明显降低。为此,我们要求各基层医疗单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科学选择药品及配备,严密观察病人治疗效果,耐心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确保医疗安全。并会同纠风、医改、药监、农合等有关部门定期进行督导检查,严格“双十”制度(每季度利用新农合监控网对用量前十位的“新特”药和抗生素进行临床用药评价,对违规用药问题严重单位、人员、药品进行整改),及时解决问题,将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并对督导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每次督导检查结束后均把督导结果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结构中予以通报。对于在督导检查中发现的药物乱用等违规现象,一经查实,分三个层面进行处理、对责任单位给予全县通报批评、问题严重的列入重点监控单位;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口头批评、书面警告、取消首席医师、服务标兵评选资格、党政纪处分等处理;对所涉及的有关药品列入县级重点监控药品,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限期整改。整改期一般为一个季度(停止采购),整改期满会同新农合等部门经审核评估后在整改期内无不合理用药及其他违规行为的,恢复正常临床采购,但该药品品种将列入县重点监控采购品种(计划单报、发票单开、用
量控制、付款单列)重点管理,为基药工作顺利实施提供基本保障。
三是强化资金监管,为实施基药制度提供长效支撑。2011年按照上级要求及时成立了卫生财务监管中心,实行重大开支审批制度和县直医疗卫生单位财务月审计制度,17个乡镇卫生院全部纳入县财务集中监管。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集中监管优势,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础数据调研、资金需求测算、政策措施论证提供了极大便利。在资金使用监管方面,我县本着先保职工工资、三金和基药款的原则,定期召开局长办公会对各基层医疗机构基药款的审核拨付工作进行研究,截止目前共支付药品配送企业基药药款XX余万元。
(四)积极推进村卫生室及县直医疗机构实施基药工作 2011年12月1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在全县所有村卫生室开始实行基药制度,“零差价”销售。截止目前,已有5个乡镇的部分村室已通过乡镇卫生院进行基药“网购”;县直医疗机构实施基药制度正在进行宣传发动,正随医改其他工作同期推进。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一)表现在财政投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一体化村卫生室纳入制度实施范围的保障性政策不健全;工作量大与医务人员收入减少形成明显反差;对规模
较大、人员多、工资支出多的中心卫生院,在财政补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药品零差价销售等方面和一般卫生院一样,缺少政策扶持,没有资金改善就医环境、更新设施设备,基层医疗机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等。
(二)部分乡镇卫生院服务方式和服务观念仍未彻底转变,以药养医、以药养院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医生用药习惯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个别医院管理松懈,药事管理组织形同虚设,基本药物采购计划编制混乱,药品库存大,业务收入扣除工资等必需开支外,所余款项不足于支付基药款。临床诊疗中过度用药和滥用抗生素现象依然存在,医院次均住院费用、次均门诊药品费用、次均住院药品费用和业务收入药占比等指标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三)部分基本药物配送企业配送药品不及时,到临床医生处进行药品促销的行为依然存在。
(四)村室基药制度实施整体推进较为缓慢,我县柏城、环城、柏亭、产业集聚区、老王坡管委会等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卫生室管理工作分别由县二院、县中医院承担,现无法通过基药网购平台进行基药采购(无用户名)。
(五)部分村卫生室由于村委整合,对基药补偿机制等医改政策持观望态度等因素影响,积极性不高,村室还存在有药品加价销售的现象。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做好基本药物全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各环节工作。
(二)突出重点、攻克难点,随着我县医改工作的整体推进,重点抓好村室及县直医疗机构基药管理工作。
(三)以医德医风建设为抓手,将医院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医疗服务,改善医疗服务设施,强化质量管理和提升服务档次,改善服务态度,强化医院内部管理、开源节流转变等方面。
(四)进一步加强与药品配送企业的沟通联系,确保基本药物及时、保质、足额配送,保障医疗机构用药安全。
本文通过对安岳县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总体的现状进行描述, 并且重点分析基本药物制度对医院、医生和患者的影响, 最后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的实施现状
安岳县是我国第二人口大县, 拥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人口。安岳县卫生服务网络是以公有制为主导, 以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 拥有10个中心卫生院和69个乡镇卫生院, 其中有9个中心卫生院与当地镇卫生院合并。2004年, 根据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 该县全面实施农村卫生改革:乡镇卫生院数量比改革前减少25.8%;乡镇卫生院全部收归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并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乡镇卫生院推行全员聘用制改革等。2005年11月, 该县被确定为全省2006年启动的第三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 当年参合率达79.35%。2009年《意见》的出台, 我国新一轮的医疗改革拉开了序幕, 安岳县被作为四川省第一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11个试点县之一, 为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农村卫生院的实施, 同时也启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 包括编制、人事、分配、补偿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 也对安岳县试点的医院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 如医疗器械、电子化设备等前期准备工作, 并在2010年3月左右正式实施。2010年末, 因为国家支持安岳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从而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县, 当地患者在当地公立医院消费中药在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可以达到120%。于是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的实施呈现出新现象。
2 基本药物制度对医院的影响
基本药物制度目前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就是该制度的实施主体。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促进居民健康, 提高服务质量, 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获取居民信任, 吸引更多患者就医, 提高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能够从药品中获取收益。对于基本药物制度, 他们有较强的实施能力, 但实施的意愿降低, 因为基本药物制度减少了药品经营收益, 影响了医疗机构经济运行情况, 在基层医疗机构也出现了新情形。
2.1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合计收入实现稳步的增长
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 2008~2010年, S卫生院的总收入环比上升了26.3%、8.73%。从这两组数据看来,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让医院的总收入的涨幅有所下降, 降幅超过了60%。虽然2011年医院收入增长率大幅放缓, 但是医院的收入还是在上升中。由于财政补偿相关的配套政策没有及时相应的出台, 2010年和2011年财政补偿又没有及时兑现, 于是给医院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如表1) 。
2.2 大量人员向二三级未实施该制度的公立医院流动
自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以来, 乡镇卫生院收入减少, 在业务收入锐减而财政资金又不能完全弥补的情况下, 医院只能预发职工部分工资, 影响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人心不稳导致人才流失。该院实施改制后, 人员的流动比例超过10%, 其中包括新进人员到从业经验在10年以上的业务骨干等各层级人员。此外, 基层医疗机构一般为专科类医学人才, 缺乏经过专业系统学习的本科及以上的医学人才, 也难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加入。
3 基本药物制度对医生的影响
医疗市场不同于其它市场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而且医疗服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对于病情的诊断、用药的情况以及所付出的费用等很多患者都不知情, 处于绝对的信息劣势地位, 被动地接受服务。
3.1 医生与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源于保险业, 指人们利用市场的不成熟或者市场的扭曲, 违背一般社会道德规范而做出符合经济理性的举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财政资金按照医院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销售额的15%补偿给医院作为收入, 医院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医生收入。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医疗市场上, 医生在药品的使用上具有绝对的主动权, 于是他们为了实现更高的基药销售额获得更多的补偿资金而开出药费更加昂贵的药方。而这正好与实施基本药物的真正意图南辕北辙。
3.2 医生的得益矩阵
现代社会, 患者患病可以有两种选择, 就诊与不就诊。患者选择不就诊的收益是不确定的:有些患者具有自我恢复能力;不就诊的患者可能受到病害的侵扰而得到负的效用水平, 患者也可能选择在其它的医疗机构就诊, 可能面临用较少的费用治愈或用较高的费用没有之用等四种可能, 所以患者选择不就诊的收益不确定。患者选择就诊后, 无论是处方的价格是高价还是低价都高于患者不就诊的收益, 对医生都是无差别的。
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越高的药品销售额便有越高的政府补偿资金, 医院的收入业绩越高医生便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在自我利益的驱动下, 医生便选择有利于增加自己收益的博弈路径, 于是c>d。而患者在医院就诊希望物美价廉, 患者主观意愿希望能够实现低价的博弈结果, 即b>c。博弈双方在得益结果的选择方面存在着冲突, 由于博弈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及患者的完全被动状态, 医生往往是博弈结果的胜利方, 即高价的博弈结果, 于是药品价格不断上升 (如图1) 。
4 基本药物制度对患者的影响
患者在整个医疗系统系统里是最弱势的一方, 他们面临着信息不对称和被动地接受一切的选择。通过对于患者在医院就诊所承担的平均价格水平说明患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福利水平的变化状况, 基药目录90%属于西药, 其余是中成药或简单的器械, 所以主要研究西药的价格变化。
4.1 患者承担逐渐升高的西药价格水平
2008年每张处方的药品平均价格水平为34.4387元, 2009年每张处方的药品平均价格水平为39.9323元, 平均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为15.95%。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 2010年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46.3233, 较去年上升了16%, 2011年西药门诊处方的平均价格为50.5001元, 较2010年增长9.02%。患者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所承担的平均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并且增长的幅度也是呈现上升状态 (如表2) 。
在西药的住院部上, 患者消费的药品, 2008年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09.2664元, 2009年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42.9274元, 平均价格的上涨幅度为30.8%。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后的第一年内, 住院部的每张处方的平均价格水平为149.8165元, 仍然处于上升状态, 只不过平均价格水平的上涨幅度有所减缓, 为4.82% (如表3) 。
总体而言,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前后患者所承担的药品费仍然是上升的状态, 只不过上涨的幅度有所减缓。
4.2 患者所承担的中药价格水平不断上升
整个基本药物制度里国家和省级所颁布的国家药物目录都几乎没有涉及到中药。然而现实中患者就诊对中药的消费不可避免。更为重要的是, 安岳县在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成绩卓著, 国家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010年末开始安岳县的患者就诊时消费中药可以在新农合按照消费格的120%进行报销。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有主动对中药的消费的动机, 于是S卫生院对中药的消费出现了新的特征。
中药的销售量在收入水平上表现为持续的不断上升, 中药的消费数量也呈现上升趋势, 而中药消费数量的增加赶不上对中药的总体消费价格的上升, 以致平均价格水平呈现较大波动水平的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提高对中药在新农合的报销率后。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看, 2010年末住院部门相对于门诊来说在平均价格水平有更高的增长率, 如在2010年6月住院平均价格的增长率为81.3%, 2011年3月住院平均价格的增长率为322.0%。在另一方面, 中医对西医又有着一定的替代性, 该地区中医的特殊优惠鼓励了医生和患者对中药的使用率, 而医院本身和医生就缺乏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医院, 也就会扩大人们对中药的消费。这一切的发生会降低基本药物制度的效用, 从而在另一方面提高患者所承担的价格水平 (如表4) 。
5 建议与评价
5.1 有效控制医疗服务价格, 制定指导价格
基本药物制度的宗旨就是解决“看病贵”问题, 取消药品加成降低药品价格。基药制度实施后, 乡镇卫生院的人员支出和业务支出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补偿。医院的整体收入情况处于上升状态, 但是基药目录里的药品收入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财政补偿资金额取决于医院对基药的消费量。为此医院要想获得更高的收入便可通过提高医疗服务的价格得以实现, 国家应有效地对医疗服务的价格进行控制, 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医疗服务的价格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国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医用商品价格指数的变化而合理调整;形成多元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办法。
5.2 规范省级药品挂网招标的流程等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降低药品价格, 解决日益严重的“看病贵”的问题。然而基药制度实施后, 医院的收入和患者所承担的西药和中药价格水品都在不断提高。为防止药品价格的进一步上升, 对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应该规范整个药品挂网招标的整个流程, 制止政府在招标过程寻租, 也要避免相关利益集团对此的操控, 遏制药品价格的上升。
5.3 制定配套政策, 避免地区的中药支持政策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冲击
由于医院和医生收入的降低而本身基药制度的实施意愿低, 该地区的中药的优惠政策正好可以弥补西药减少的收入。中药的优惠对于医院、医生和患者都是有利的, 对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了一定的冲突, 各方主体都有加大中药消费的意愿来避免基药制度的自身影响。省级卫生厅应考虑到地区的特殊性问题, 制定相应配套措施避免中药的发展对基药制度实施的影响。
摘要:基本药物制度在安岳县实施已近两年了, 在2010年末又推出支持中医事业发展的新政策, 于是基本药物制度在该地区的实施便呈现出新的特征。通过分析安岳县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各利益相关者的现状, 针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中医,博弈论,安岳县
参考文献
[1]刘邦智, 四川省农村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1, 6:564-567.
[2]彭婧、江启成, 基本药物制度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1, 5.
[3]张瑞华、陈春素、吴艳飞、陈晓佳, 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现状与问题思考[J].中国药业, 2011, 22:1-3.
[4]余玉清、陈天明, 从基层医生角度思考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1, 3:16-17.
[5]陈共, 财政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86-88
[关键词]基本药物制度;医疗机构
新医改后,浙江省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取得一定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为基本药物供应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配送不及时的问题比较突出、药品价格虚低引发恶性价格竞争、行业管理与现行招标定价规则存在一定矛盾等。由此可见,我省新医改后药品流通环节还存在很多先天和后天的不足,在社会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资源重新分配、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的过程。因此,本文以浙江省丽水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和实施情况,以提出相应的政策策略与建议。
一、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情况
自2010 年 2 月,浙江省开展首批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全省90个县(市、区)的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现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将国家 307 种基本药物全部纳入省级政府基本药品目录采购平台,按照“质量优先、价格合理”的原则实行全省级网上集中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组织结算和基本医疗保险优惠政策。2011 年 10 月底,浙江省正式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的试点工作。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浙江省又相继建立了省级基本药物采购目录和平台,出台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和细则,对基本药物的使用范围和采购路径等进行了规范,同时对临床使用也进行了相关的规定。截止 2014 年 12月,经过近4年的新医改实践探索,基本药物的价格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基本上减轻了患者用药的负担,缓解了患者看病贵的问题;基本药物覆盖的范围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提高了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基本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二、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问题
1.基本药物不能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需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要求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了307种,然而一般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药物品种偏少,很多慢性病习惯用药品种远不能满足因居民对部分药品存在心理依赖性和偏好的需求。由于基本药物制度的遴选机制没有充分吸收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特点与需求,不能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导致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的使用率受到限制。
2.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影响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
调查发现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基本药物配送方式较单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相对分散、位置偏远、效益差、药品需求少,部分临床必需的基本药物因用量过低或利润低等导致配送企业不供货或供货不及时的问题比较严重,时常面临缺货或断货的现象。一些配送企业因急于取得基本药物配送权,缺乏对自身配送能力的准确估计,进入药品配送领域时间短、情况生疏,然而配送企业对基层医疗机构配送药品不及时甚至拒绝配送,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延误了患者的救治。
3.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补偿机制不到位
国家基本药物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方式可分为政府专项补助经费补偿、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医保支付、收支差额补助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目前浙江省大多数县(市、区)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采用了收支差额核定的补偿方式,对基层医疗机构经常性收支实行“明确范围、核定收支、差额补助、总量控制”的管理方式,但各地政府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补偿水平也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补偿水平远高于经济中等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突显出了基层卫生机构资金周转短缺的问题比较严重。
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保障措施
1.适当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在制订基本药物目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对药品的需求出台新的基本药物目录,及时调整和淘汰不适合临床使用的、风险大于效益的基本药物。便于各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准确、合理地对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治疗,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国家基本药物。建议在国家和省增补目录的基础上,适当放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品种范围,新增药品品种应该兼顾儿科、妇科和肿瘤疾病等专科用药,使基本药物更适宜大多数居民的用药需求。基本药物的使用应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基本药物上的优先配备权,尽量保障农村偏远地区的用药需求。
2.加强基层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物流配送的监督管理
加强采购配送的监督管理,通过建立健全药物信息监测管理系统,对招标釆购和统一配送过程进行全程监管,鼓励企业内部尽快建立起常规性的药品储备机制,重点解决急救药品、价格低廉和市场需求量少的特需药品供应不足的矛盾。
应充分保护配送企业的市场利益,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予以适当的财政鼓励,逐步提高生产流通医药企业对短缺的基本药物的生产与供应能力。建立定点生产和集中配送制度,减少流通环节, 加大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力度,切实保证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价格的可承受性,不断完善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3.完善基本药物的报销制度和补偿机制
在财政预算方面,要明确加大政府对基本药物的财政补贴力度,以及中央、省、市、县( 区) 等各级财政的补助比例。通过对药品研发、生产、流通、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的调查和相关利益分析,建立合理的基本药物的补偿机制和具体实施方案,加大对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的补助力度和税收优惠政策,保障基本药品的合理利润空间和基本供应。
综上所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措施,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新形势下我国药品管理领域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其本质是在基层医疗服务运行体系改革的基础上,进行一套完整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管的体制改革。落实这一制度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需要政府、社会各行业、各基层的共同关注,理解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武丽娜,魏德宏,等.陕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估研究[J].中国药事,2014,28(11):1173-1177.
[2]姚强,罗飞,何露洋,陈山泉,姚 岚,刘智勇.药品可及性视角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医院管理,2014(3):60-62.
基金项目: 2015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一般课题,编号2015N030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管理协议书
根据临沂市卫生计生局《关于印发《临沂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临卫发„2011‟26号)的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基本药物制度的相关规定,为加强药品配送管理,明确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责、权、利以及村卫生室功能定位,制定本协议书。
一、卫生院职责
1、加强对村卫生室人员合理使用基本药物的宣传、教育、培训,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2、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由卫生院负责组织统一网上采购,并对村卫生室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其规范用药。
3、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专人管理,编制设臵规划、业务培训计划、制定管理制度、建立例会和督导制度。
4、卫生院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卫生室负责人例会,每月督导不少于一次,每次例会督导应有详细记录。
5、在实施基本药物的同时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执行。对村卫生室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减少的药品收入,通过三种途径进行补偿:一是村卫生室基本医疗一般诊疗费,按照临沂市村卫生室一般诊疗费的有
关文件执行;二是国家基本药物财政基药补助款,即村医每人每月平均600元;三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偿,通过承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卫生院按照上级管理办法进行考核按时补助。
6、村卫生室每月向乡镇卫生院报送药品采购计划后,经卫生院汇总审核通过山东省基药采购平台招标采购,由配送企业及时配送,保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供应。
7、卫生院负责卫生室配送药品的品种、剂型、规格、质量标准,凡属药品质量问题由配送企业负责处理。
8、验收时出现的不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品规,村卫生室及时向卫生院反映,按照合同和质量承诺书有关条款责成配送企业负责解决。
9、每次村卫生室向卫生院采购药品即时结算药款,卫生院再向临港区结算平台划拨药款。
二、村卫生室职责
1、村卫生室必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录内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对药品价格及收费标准进行公示。
2、使用的基本药物必须经卫生院统一购进和配送。村卫生室不得自行采购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307种和省增补的非目录药品206种,对于村卫生室不按规定,擅自购进药品、加价销售和使用非基本药物和违反新农合政策等行为,有以上违规使用非基本药物的,根据金额大小每次扣除 600-7200元的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零差价财政补偿资金,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通报批评,或予以退出乡村一体化管理队伍,暂停执业直至吊销执业资格等处罚。
2、村卫生室每月5日、15日前提出所需药品采购计划上报卫生院以便统一招标采购。村卫生室每月25日前将药品销售情况报卫生院。
3、村卫生室所需药品应符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标的品种,申请配送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必须与基本药物中标品规一致。
4、村卫生室在收到配送药品时,按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和方法程序验收,照单验货,实行即到即验。填写药品入库验收记录本。
5、村卫生室入库后所发生的破碎、泄露、污染等均由村卫生室承担。
7、村卫生室使用基本药物实行双处方,明码标价。使用非目录内药品必须建立台帐,不准与基本药物混淆,串换药品。
朱芦镇中心卫生院(盖章)村卫生室
时间:2011年10月21日 地点:院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谭燕平、李世玄、聂浩、胡卫卫及各村卫生室人员 主持人:谭燕平
谭燕平:
(一)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目录制度文件精神
1、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初步建立。
2、机制方面有一些创新,主要表现在基本药物制度的集中采购,由卫生室所长每月5号前统一上报药品采购计划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等。
4、再就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已经进一步落实到位,群众用药负担将有所减轻。
5、关于诊疗的收费标准
(二)药物制度推广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1、是对于基层卫生室的补助政策,要能够确保今年年底在村卫生室实现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
2、续完善基层的体制建设,例如集中药品采购制度以及确保医务人员的收入不能减少,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以推进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等。
3、据之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规定我们已经出台484种。
4、加大对于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宣传。聂浩:学习基本药物(484种药品)
1 邗江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特殊背景
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1]。扬州市邗江区于1999年开始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使卫生院产权由国有或集体所有制变为民营, 核定卫生院为民办非企业[2]。截至2000年3月, 全区2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实施改制。目前, 全区共有乡镇卫生院20家, 其中国有控股3家, 保留为事业单位法人性质;民资举办17家, 为民办非企业性质。也就是说, 邗江区基本药物制度要在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乡镇卫生院展开。
2 邗江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面临的问题
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前, 笔者也参观了许多基本药物制度的先行地区, 学习到兄弟省、市的宝贵经验, 这些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大都为国有性质。而以民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办医格局, 使邗江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无经验可借鉴, 面临许多特殊问题。
(1) 扬州市邗江区卫生局江苏扬州
225009
2.1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仅限于国有乡镇卫生院还是所有乡镇卫生院
国家相关政策明确要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但对民营卫生院如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还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 邗江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实施范围如何确定, 是在国有控股乡镇卫生院实施, 还是全面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
2.2 如何保持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不下降
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后, 基层医疗机构失去了原本赖以生存和维持发展的主要收入来源———药品加成收入。要确保卫生院正常运转, 首先必须有适当的财政投入, 这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基础。然而, 财政投入怎么给卫生院才能达到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职工收入和卫生院活力这4个指标不降低, 确保卫生院不回到改革开放前干多干少都一样的铁饭碗、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经过多方调研我们发现, 目前基本药物制度先行地区补偿方式有很多种, 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地区直接补偿基层医疗机构由于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的收入, 并通过实施绩效工资来消化部分灰色收入。这种方法导致药品加成多, 大处方、乱开药的医疗机构得到的补偿资金多, 而处方相对规范的医疗机构补偿资金少;有些地区采取按编制人员数量安排工资补助, 其他固定资产等投入由政府直接补偿, 由于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很可能会引发卫生院重返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制度, 降低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此外, 按编制补助也会误入医疗机构争编制、争补助的怪圈;还有些地方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核定的经常性收入不足以弥补核定的经常性支出的差额部分予以补助, 这会鼓励那些服务量少, 开支大的医疗机构等补助、要补助和吃补助现象, 形成奖懒罚勤导向。可见, 制订具有邗江特色的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与投入补偿方案将是决定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败的关键, 然而什么样的补偿方式才是科学有效的,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
2.3 如何有效监督, 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包括对药品目录、品规、采购、配送、使用、销售和结算等多个环节的管理, 如果监管不到位, 民办卫生院可能会通过种种变通或违规的方法获取部分药品经营利润, 加重群众的医药负担, 使财政补助资金达不到降低群众就医吃药负担的根本目的, 严重影响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效果。如何有效监管、规范运作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3 邗江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思路及主要做法
3.1 在辖区所有乡镇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保证公平、可及和普惠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切实改变基层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运行机制, 减轻城乡居民的医药负担, 让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如果实施范围仅限于国有控股卫生院, 或每镇 (街) 选择的一个民营卫生院, 那么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地区的群众就难以享受到这一改革制度带来的实惠, 导致居住在不同区域的群众承受不一样的医药负担, 有失公平;或者非实施地区群众为了享受这一改革成果, 舍近求远, 去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卫生院看病就医, 又将给群众就医带来不便。为了体现公平、可及和普惠的原则, 邗江区决定一切从便民利民出发, 自2010年12月31日起在全区3家国有控股卫生院、17家民营卫生院和20家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保证凸现公益性的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区所有城乡居民。
3.2 创新投入补偿机制, 保障医疗服务各项指标不下降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为保证卫生院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邗江区同步建立了以政府补助为责任主体, 以绩效考核为主要依据和以购买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投入补偿机制。乡镇卫生院因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所造成的收入减少部分, 主要由财政进行补偿, 在补偿项目及方案设计上, 既不单纯补人员经费, 也不考虑补药差损失, 更不是简单地补收支差额, 以防陷入基层卫生院争编制、争补助、多开药多补助和少做多支吃补助的怪圈。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 资金补偿方式主要分为以下4项:
第1项是按核定岗位数安排人员工资补助。以全区应核定的编制数为参考, 按需核定各个乡镇卫生院的岗位数, 目前, 在新的绩效考核工资政策尚未落实到位的情况下, 由财政按每月、每岗位800元安排人员经费补助。乡镇卫生院对现有超出核定岗位数的富余人员主要采取考试、考核和竞聘上岗的办法及时予以清退或解聘, 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降低运行成本。这部分资金约占总补偿资金的25%。
第2项是按完成任务数安排绩效工资补助。鉴于全区已在基层实行医防分设的管理考核体制, 因此, 对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考核主要以门急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和手术人次数为重点项目, 以前3年各个乡镇卫生院完成3项指标的平均数为基数, 设定本年度各项指标的合理范围, 按月考核补助。具体为:每个门、急诊人次补助15元, 每个住院人次补助350元, 每个手术人次 (住院) 在按住院补助的基础上增补300元。通过这种考核补助方式, 可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 设立各项指标的合理范围, 可以适当控制医疗机构推诿病人或者分解服务的行为, 提高了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率。此部分资金约占总补偿资金的55%。
第3项是按质量管理、社会评价等综合考核安排管理运行经费补助。对每乡镇卫生院的综合管理实行千分考核, 以考核得分乘以分值, 再乘以核定的岗位数, 得出各家乡镇卫生院的管理补助金额。这项考核指标旨在促进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 规范服务行为, 提升运行质量, 更好的服务于患者。此部分资金约占总补偿资金的10%。
第4项是安排10%的资金, 主要用于全区统筹调控, 解决基层医疗机构其他方面的资金需求, 保稳定, 保平衡, 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以上财政补偿机制我们不难发现, 人员的岗位工资仅占补偿资金的1/4, 医疗机构要想获得更多的补偿资金, 必须增加服务数量, 提高服务质量 (第2项资金补偿方式) , 加强内部管理 (第3项资金补偿方式) 。这在无形中促进了医疗机构各项服务的全面提升, 有力地保障了医疗服务各项指标的不断提高。笔者认为, 邗江区分4项进行绩效考核补助的思路及模式, 其特点是不以财政补助资金承担乡镇卫生院盈亏的兜底责任, 可以发挥财政补助资金对促进乡镇卫生院服务、管理和发展的综合效应。
3.3 增强动力, 激发活力, 提高乡镇卫生院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
财政投入补偿项目及标准确定后, 乡镇卫生院按照保吃饭、保运行和保发展的基本要求, 靠实编制全年收支预算, 围绕实现全年收支目标, 细化分解落实, 加强内部考核。通过充分发挥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的优势, 着力在转变服务模式、优化诊疗环境、提高服务能力和改善服务态度上下功夫, 从而吸引和留住病人。这样做能起到增强动力, 传递压力, 激发活力的应有功效, 继续保持民营卫生院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求平衡和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
各乡镇卫生院根据区政府制订的绩效考核与财政投入补偿办法, 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和切断业务收入与医务人员报酬相联系的要求, 切断药品销售与医务人员收入的关系, 重新制订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办法, 合理拉开不同岗位、不同贡献之间的收入差距, 体现奖勤罚懒的绩效考核原则。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延续和传承民营卫生院的活力机制, 确保财政投入补偿机制和职工收入分配机制上不再回到“铁饭碗”、平均主义的老路上去。
3.4 推进药品集中管理, 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规范实施和持续运行, 保障对药品使用、销售等储备环节的有效监督, 邗江区整合财政、物价、审计、药监和卫生等部门资源, 成立了区基本药物管理结算中心, 对各乡镇卫生院的药品购销实行“集中管理、分户建账、单独核算和统一结付”的管理体制, 真正切断药品使用数量、销售收入与单位经营业绩的联系, 切断药品用多用少与职工收入的关系, 乡镇卫生院主要行使药品的采购、保管和使用等职责, 区基本药物管理结算中心负责监管药品质量、销售价格、资金使用及药款结付。
按照医药分开管理的要求, 从实施之日起, 各乡镇卫生院必须将当日各品规药品的销售收入全额解缴到区基本药物管理结算中心专户, 由区基本药物管理结算中心根据各乡镇卫生院结算期内各品规药品的使用数量, 按省中标采购价格与药品配送供货企业统一结付。使药品采购、销售和资金使用等经营服务活动完全置于公开有效的监控之中, 以防止民营卫生院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一方面享受财政补助;一方面又基于逐利的本能, 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在药品经营中继续取利, 损害群众的利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 等.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2009-08-18.
情况专项检查汇报
市卫生局:
根据市《关于开展全市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的通知》卫字„2012‟88号文件要求,我县于本月上旬组织了医政科、新农合、卫生监督、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对村卫生室进行了全县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专项检查,现就我县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全县所有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临床使用药物都是基本目录的药品,并通过网上采购,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村卫生室擅自采购非中标药品替代中标药品的现象。
(二)全县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使用的基本药物,都在执行零差率销售的情况,检查未发现村卫生室有加价销售现象的存在。
(三)我县对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票据统一印制、药品统一采购,人员统一管理。日常管理过程中,各乡镇卫生院都能对村卫生室处方、发票、药品进销台账、收支账目进行核查。
(四)在检查村卫生室中,通过查询比对各村卫生室药品采购、门诊处方与收费情况、门诊登记情况,未发现虚假现象。
(五)我县所有的村医基本医疗服务都在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一般诊疗费”收费情况,检查过程中未发现村卫生室违规收取其他费用现象。
(六)我县对村卫生室实行药品零差率补贴都已经按照要求进行了落实发放,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也已经按照政策及时发放。
二、存在问题
检查过程中,发现由于我县现在大部分村医,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务能力良莠不齐,对电脑网络的使用和接受能力存在一定的困难,药品的使用与库存不能及时进行维护更新,导致部分药品库存数与平台数据不一致的现象;村卫生室财务集中专户管理缺乏实际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整改措施
我县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乡镇卫生院督促村卫生室立即整改落实,并上报整改情况。我县还将于近期组织召开全县村卫生室会议,加强村卫生室人员卫生政策的学习;卫生局还将再次组织督查,并把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纳入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和村卫生室药品补助发放的考核范围,使我县的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更加规范。
按照上级统一要求和部署,清水镇中心卫生院自2010年2月份开始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项医药卫生综合体制改革,镇政府对该院医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监督管理。现将该院实施改革两年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情况
自2010年2月份以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一直坚持从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购药物。2011年1-6月份该院药物销售总额为51.3万元,其中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达300种,销售额31.3万元(其中1、2月份采购销售额12.8万元,3月份采购销售额3.6万元,4月份采购销售额4.8万元,5月份采购销售额6.1万元,6月份采购销售额4万元);增补后购买非基本药物12种,2011年1-6月份销售额为20万元,基本药物占购药总数的61%。其中1月-4月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19.6万元;5月份基本药物销售额5.3万元,非基本药物销售额为0.4万元;6月份全部为基本药物。现在除非在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患者必须要用的,又不是基本药物目录内的品种,如654-2注射液、抢救药肾上腺素、治疗便秘的口服药等,在网下购买少许以满足患者需要外,其他药物均在辽宁省药品集中采购网上采 购。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对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均实行零差价销售,没有加价行为。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三免六减半”的政策要求,对患者进行医疗服务。2011年1-6月份减免金额为113944元,受益人数达13547人次。该院的财政补助资金按照清水镇2009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确定,2011年1-6月份得到的财政补助是78676元,这笔资金全部用于卫生院建设、医疗设备的购置和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人口比例核定编制为29人,实有人数36人,其中医务人员28人,后勤人员8人(其中有7人为编外人员)。技术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合同管理和资格准入制度。该院属于自收自支的单位,该院工作人员全部实行绩效工资,绩效工资到位前平均工资1300元/人/月,实行绩效工资后平均工资为1670元/人/月。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2009年实现收入117.5万元,支出117.5万元;2010年实现收入188.4万元,支出188.4万元。
二、新农合资金使用情况
在新农合工作上,镇政府加大了对全镇新农合资金的监管力度。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每月责承各村对照卫生院出具的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住院患者名单,对在清水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本地村民进行100%回访,了解住院人姓名、所患疾病名称、住院时间、花费金额、报销金额等情况,经 核查无误后,镇合管办在“清水镇新农合审核统计表”上签字盖章,卫生院再上报县合管中心报销。
三、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清水镇中心卫生院坚持为辖区居民进行各种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的项目有:
1、健康教育,在患者较集中的输液大厅每天播放健康知识影碟,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健康知识内容,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
2、发现传染病及时上报;
3、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报告;
4、对儿童进行包括血常规、口腔检查、视力检查等项目的体检;
5、出动宣传车到各村宣传健康知识。该院2010年获得的公共卫生财政资金31132元,全部用于医院建设和购买医疗用品。
两年来,清水镇中心卫生院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医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网上采购药品要更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要多承担较少,新农合工作对患者身份的确定还不够细心,还有一些患者姓名与本人不对的地方,镇政府也要加大监管力度,促使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解决,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患者满意,让人民满意。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东部 ( 辽宁、山东) 、中部 ( 湖北、山西) 、西部 ( 四川、陕西) 6 省120 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每省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 家, 共包括88 家乡镇卫生院和32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选择被调查机构均在2010. 10 ~ 2011. 1 之间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收集被调查机构2010 年1 ~ 9 月以及2011 年1 ~ 9 月的住院病人和门诊处方。在每家机构每月随机抽取住院病人10~ 15 人, 每家机构共抽取住院病人100 人。在每家机构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10 ~ 15 张, 每机构共抽取门诊处方100 张。两年共计调查住院病人21600 人, 抽取门诊处方24000 张。为保证调查质量, 在调查前对数据收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1. 2 计算指标
1. 2. 1 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
该指标是合理用药管理补充项目 ( Rational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Plus Program) [5]推荐用来测量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的指标。计算方法: 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 使用抗生素的住院病人人数/被调查住院病人总数* 100%
1. 2. 2 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
由于我国抗生素联用情况普遍, 因此, 抗生素联用指标是评价我国抗生素使用的重要指标之一[6]。计算方法: 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使用抗生素联用的门诊处方数/被调查门诊处方总数* 100%
1. 3 数据分析方法
使用excel录入整理数据, 使用SPSS12. 0 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实施基本药物前后以及不同地区抗生素使用指标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2.1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变化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120 家机构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下降了7. 13% ,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2010 年, 2011年东、中、西部被调查机构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分别下降了6. 94% 、6. 75% 、7. 71% ,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西部下降幅度最大, 中部下降幅度最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6 省被调查机构的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显著下降。其中, 四川和山东的下降幅度最大, 分布下降了10. 85% 和10. 66% 。
2. 2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门诊抗生素联用情况变化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120 家机构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下降了4. 46% ,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2010 年和2011 年东、中、西部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分别下降了5. 70% 、2. 80%和4. 90% ,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东部下降幅度最大, 中部下降幅度最小。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6 省被调查机构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显著下降。其中, 四川和山东的下降幅度最大, 均下降了7. 7% 。
2. 3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不同地区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
经卡方检验, 2011 年东、中、西部被调查机构使用抗生素的住院病人比例总体有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61. 878, P = 0. 000) 。经两两比较, 东部和西部使用抗生素的住院病人比例有显著差异 ( χ2= 38. 028, P = 0. 000 ) , 且西部 ( 64. 06% ) 高于东部 ( 56. 95% ) ; 中部和西部使用抗生素的住院病人比例有显著差异 ( χ2= 54. 711, P = 0. 000 ) , 且西部高于中部 ( 55. 44% ) 。可见, 在3 大地区中, 西部被调查机构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最高。
2011 年东、中、西部使用抗生素联用的处方比例总体也有差异,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311. 242, P = 0. 000) 。经两两比较, 东部与中部 ( χ2= 152. 355, P = 0. 000 ) 、中部与西部 ( χ2=271. 158, P = 0. 000) 、东部与西部 ( χ2= 18. 140, P = 0. 000 ) 使用抗生素联用的处方比例均有显著差异, 中部抗生素联用比例最高 ( 30. 30% ) 、东部次之 ( 18. 45% ) 、西部最低 ( 14. 90% ) 。
3 讨论
3. 1 基本药物制度对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的影响
结果显示, 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东、中、西部被调查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有所改善, 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以及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都明显下降。
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综合改革, 包括制订和使用基本药物目录以及基本药物临床指南、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开展基层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实施绩效工资改革、开展基本药物制度监测和反馈等多项干预措施, 而其中大多数措施与WHO提出的12 条合理用药核心干预策略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基本药物制度可能是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有效策略。Lucy Reynolds指出, 经济刺激是影响中国抗生素处方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3]。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 药品加成被取消、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零差率销售、政府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补偿, 这些措施削弱了药品销售与基层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7], 使得抗生素处方的经济刺激有所降低。而其他配套干预措施, 如医务人员培训、绩效工资改革等也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基本药物制度多项综合干预措施的深入, 基本药物制度可能对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起到更好的效果。
3. 2 基本药物制度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效果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地区, 基本药物制度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效果不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对比其他地区, 中部地区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以及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下降幅度最小。2011 年, 西部地区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最高, 中部地区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最高。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东部地区抗生素使用在总体上相对更合理, 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比例以及抗生素联用处方比例都在中等水平。这说明, 地区因素可能会影响基本药物制度对抗生素使用的干预效果。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政府对基本药物制度财政投入的多少可能是造成干预效果地区差异的原因之一[8]。对西部欠发达地区, 中央政府在卫生投入上对其采取倾斜政策, 如2001 ~ 2009 年间, 中央财政一共安排西部地区卫生专项资金863. 3 亿人民币, 占全国的46. 7%[9]。在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收入相对较高, 而在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卫生投入相对较多的情况下, 政府可能需要对中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给予部分关注。
3. 3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现状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虽然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有所改善, 但被调查机构抗生素使用情况仍不容乐观。2011 年被调查基层医疗机构58. 8% 的住院病人使用了抗生素, 远高于WHO不超过30% 的理想值。调查显示,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 基层医疗机构抗生素联用情况仍然严重。2011 年被调查基层医疗机构21. 22% 的门诊处方使用了抗生素联用, 该结果低于国内研究中某社区服务中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43. 6%的抗生素联用比例[10], 远高于国外研究中某大学附属医院6. 06% 的抗生素联用比例[11]。抗生素联用一般应用于严重的疾病或多种微生物感染的患者, 为其提供广谱抗菌治疗[12]。但是, 不适当的抗生素联用会导致不良后果, 如会增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压力并形成细菌耐药等[11]。
4 建议
为了提高基本药物制度对抗生素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 有必要理解医生的处方行为。研究指出, 病人期望、经济刺激和对抗生素的不适当理解是影响中国抗生素处方行为的主要因素[3]。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 开具抗生素处方的经济刺激减弱。但医生和病人对抗生素的不适当理解仍然是影响抗生素使用的重要原因。在我国, 感冒使用抗生素的情况非常普遍, 因为医生认为抗生素能加快病人恢复同时也符合病人期望[3]。
【乡卫生院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卫生院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05-27
乡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自查报告09-17
乡卫生院请假休假制度10-15
乡卫生院管理方案01-20
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制度06-25
乡卫生院健康教育09-23
望京乡中心卫生院卫生院2012年工作总结06-07
大坡乡卫生院工作总结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