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五年级作文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康乃馨五年级作文(精选15篇)

康乃馨五年级作文 篇1

玫瑰,爱情之花;二月兰,老师之花。,乃馨,妈妈之花,在这充满花的世界里,你送了康乃馨给妈妈吗?

妈妈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那是我以前的想法;而现在的我认为,我一定要用行动来回报父母。

令人期待的双休日到了,正好是三八妇女节,妈妈不用上班。以前的我都要睡到8:00来补充一下我一个星期的`睡眠;但这次我要早早地起床打理好一切家务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

嗒嗒嗒。闹钟又在催我起床了,刚好六点。我马上洗漱好,整理好衣服,开始我今天的目标。我拿起扫把,用最快的速度扫好地,接着我装了一桶水,把拖把放了进去,然后用力拧干;最后我用拖把开始拖地。你别说还真累!拧拖把时一定要用力,拖地时弯上弯下,腰一会儿就酸了!我干一次便累成这样了,妈妈成天干一定很累。我以后一定要多帮妈妈干家务,减轻妈妈的劳累。

8:30了,妈妈快起床了。我立马装了一盆水给妈妈洗脸。妈妈走出卧室,客厅、饭厅、卫生间、厨房各种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地面窗户打扫得干干净净。我端了一盆水过来对妈妈说:妈妈,洗脸。妈妈见我大汗淋淋,用那双粗糙的手轻轻的擦掉了我额头的汗。妈妈笑了,那个笑容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宝贝,你长大了,你真的长大了。妈妈激动地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连忙说:妈妈,你养育我,我当然要报答你了。祝你节日快乐。妈妈破涕为笑。

康乃馨五年级作文 篇2

关键词:五年级,作文习作,教学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门支柱科目, 写作, 也称书面表达, 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教育情况, 写作问题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开展的难点所在, 学生普遍存在兴趣低下, 无话可说等状况, 作为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 笔者认为, 五年级的写作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写作与初中阶段的习作来说, 是一个基础过渡的重要环节, 因此, 做好五年级作文教学工作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不可忽视的重大责任。

一、有效结合生活现实,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缺乏充足的社会经历, 在习作中难免会感到无力, 因而, 作为语文教师, 要引导学生的习作从生活开始, 从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开始。首先, 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回忆生活。生活不缺乏美, 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小学生的习作来说, 习作不是缺乏素材, 而是缺乏观察。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要引导学生做到善于观察、善于回忆, 如在写《我的__》 (写一个人物) 这篇作文时, 很多学生看到题目无从下手, 因为爸爸、妈妈、老师等人物在生活中出现得太频繁, 学生除了能对这些人物做简要的介绍以外, 会认为没有什么素材可以去深化人物的形象, 这时教师便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如一个学生准备写《我的妈妈》, 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你的妈妈长得什么样子啊?她跟三年前相比现在有什么变化吗?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呢?妈妈做得最让你难忘的事情是什么呢?你有没有对妈妈做出什么事情至今很后悔的?……”以此引导学生逐步扩开思路, 进一步开展写作。其次, 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发散思维。在写作过程中, 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虽然很普通很平常, 但通过思维发散, 仍能成为很好的习作素材。如在以“我发现了美”为主题习作时, 窗外正是夕阳西下之时, 我顺机引导学生:“窗外的夕阳美不美?”当学生们回答:“美”时, 我问到:“美除了这些自然的景色美, 还有什么美?”当学生回答到:“还有心灵美”时, 我问:“那么, 我们的这个主题是不是可以从多个方面开始写呢?比如, 现在的夕阳, 它是不是也像我们人类一样, 经历了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呢?那这个夕阳是不是你们的爷爷奶奶所处的阶段呢?夕阳这么美, 你们有没有想到爷爷奶奶的美呢?……”以此循序渐进,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联想、发散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路之门, 让学生能愉快地选材习作。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素材, 为写作储备资源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受到年龄和生活环境的限制, 因而较狭隘, 作为教师, 要牢牢把握学生习作的素材资源问题, 丰富素材的储备。

首先,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小学生的生活主要由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组成, 家庭生活上的体验是由家庭环境因素决定的, 作为教师, 我们无法改变, 因而我们要从学校生活上努力, 丰富学生的体验。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拔河比赛、放风筝比赛、秋游、春游等, 丰富阅历, 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如让自然科学教师带学生种植树木、让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歌唱比赛等, 同时还可以将语文教学带进生活, 如建议国庆长假家长带孩子参观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等, 开拓视野。

其次, 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积累, 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很多学生在面对写作时, 并非没有素材可写, 而是不知道如何下手组织语言去写, 只有通过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进一步开拓眼界和思维, 增加语言的积累, 才能逐步改变这种有话说不出的状况。1.在语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 遇到优美的词语、句子、片段,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简要的赏析, 明白这么优美的内容描绘的是什么, 具体内涵是什么, 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要求学生会背诵, 并最好是能熟练运用;2.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看书, 如《儿童文学》《小学生天地》《读者》等书籍,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并有针对性地摘录书中的优美句子、片段, 并加以背诵和运用, 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 提高写作水平

想象让语言插上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通过想象, 有限的知识能朗阔万物, 是推动知识进步的源泉。很多学生在习作过程中, 总会感觉想表达的总是不能深刻表达, 写作出来的内容不具体、不形象, 感染力和表现力都不强, 因而,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写作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如在描写蒲公英时, 让学生通过对蒲公英静态和动态的仔细观察, 并加以想象, 学生写道:“像一个个毛茸茸的足球”“飘飞起来, 就像漫天飞舞的白丝带, 又像是一片片浪花”, 通过这种简单的想象加以点缀, 整个句子、片段的表达便显得更加形象具体, 文章的表现力凸显。

如何辅导五年级小学生写作文 篇3

一、多观察,多比较

1.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的敏感性

家长都有体会:让孩子看蚂蚁搬家,他能够看一下午,也不会觉得累,这就是他有兴趣呀!孩子来到这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世界,他充满了好奇,万物对他都有强烈的吸引力,家长可以借任何一种孩子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孩子开始观察。孩子喜欢吃,您就可以让他比较各种美味的不同,就是同一种食品,也可以让他比较哪家的好吃,怎么吃会更好吃……也就是说,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2.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条理性

小学生观察的目的性、持续性、细致性、概括性都比较薄弱,故而引导孩子观察时,要先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使孩子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要教给孩子按一定的顺序,让孩子有重点、有主次地观察,使他们学会有条理地观察事物,从而在作文时就会有条理地表达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顺序。以静物来说,方位有远近、里外、上下、左右、前后之分;一件事也有起因、发生、发展、结果的过程。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孩子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同样,观察的顺序也有多种: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由近而远或由远而近,由景物到人物或由人物到景物,由部分到整体或由整体到部分。因此观察时,应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选择观察顺序,比如,观察较为常见的草莓时,就可以同时采用几种不同的观察顺序: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里、由看到尝的顺序。

3.启发孩子边观察边思考,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小学生观察最大的毛病是观察事物笼统,因此要教给孩子从细处着眼,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看得细致、看得全面,也不难看出甲事物与乙事物的区别,观察能力也能从中得到提高。

如何训练孩子观察事物呢?最好的训练方法就是用“问题”导向目标,即:根据作文训练的过程,确定观察的范围、对象,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重点,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直到逐个弄清为止。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会不知不觉地逐渐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观察要领,从而积累大量作文素材。

二、多实践,多体验

我们生活中,每天会碰到许多人,遇到许多事;碰到的人、遇到的事就是作文的材料。如果能仔细想想这件事包含了什么道理,正确认识后将它写下来,就可能是篇好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尤其是小学生,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如写“第一次________”,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该写什么,一是好多都忘记,第一次是怎么做的,二是没有什么值得写的。第一次大多数写“第一次洗碗”“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滑冰”……有的與众不同,写“第一次自己睡觉”“第一次独自在家”“第一次自己乘坐公交车”……单从这些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孩子们缺少生活。再如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或“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时,孩子的作品更是令人叹息:事例“千篇一面”,具有典型性的也多是从作文书上看来的。有很多事情本来该做的没有做过,该经历的更没有经历过,面对这样的情况,孩子怎么会知道该怎么写呢?家长就应该让孩子多经历一些这样的事情,如,让孩子自己支配零花钱,买自己的学习用品、捐款等;帮助家长做家务;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郊游等。

所以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要搞好作文训练,就必须抓住生活这个“泉源”,让孩子观察大自然、接触社会,与各种人、事、物打交道。总之,作文训练的触角应该伸向孩子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们倾吐的欲望。

(作者单位 山东省微山县马坡镇石里小学)

康乃馨五年级作文 篇4

我似乎在寻找一种平衡,见到每一个朋友,都会急切问上一句:“你给你妈买礼物了吗?”大多数回答是买了,再津津乐道他们的母亲是如何如何的开心,没有一个人有我这样的理由。(这一句不但多余,而且达意也不准确。写完认真读一读,或者凭敏锐的语感,当不难发现。)我希望有某一个和我一样,在母亲节这天和妈妈闹别扭,这也让我舒服些,至少别让我自己觉得太不孝。(寻找“平衡”这一段写得好,有心理层次,也使文章有了波澜。)

伫立在花店门口,我犹豫着,到底买不买,我不知道,我想靠它结束“冷战”,可倔强的脾气使我始终没肯体谅妈妈,说实话,我还在生她的气。当时看来,要对她说声“节日快乐!”似乎就代表“屈服”,我不愿意。最终,我用一枚硬币作出了决定,正面买,反面走,硬币从指尖弹了出去,跃上半空,又旋转着落地,(又一个小镜头。“弹”“跃”“旋”“落”,来得多么轻巧,又是多么轻易。可不料刹那间竟引起心灵强烈震撼。非亲历者不能写此。)就这么一刹那,我突然希望它是正面,突然渴望妈妈的笑脸,突然很想送她康乃馨,哪怕只有一朵。没有原因,只是有某种感觉强烈震撼着我,――可惜,硬币稳稳当当停在了反面,我更茫然了,作这决定真有这么难?我问自己。既然让硬币作了决定,就听天由命吧!

那一天,我始终沉默着,可只要妈妈在,所有与母亲节有关的东西我都躲避着。在她的忙碌生活中,似乎根本不存在这些节日,或许因为我从没在这天送过礼物而习以为常,她什么也没说。(女儿在刻意回避,母亲则习以为常。这里没有说出的,比说出的还多。

康乃馨作文 篇5

平时,就算是星期日,花店里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这是怎么回事?

我正站在花店门口若有所思时,忽然从人群中传来一个稚气未脱的声音:“阿姨,我买一束花。”我朝里一看,只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踮着脚、极耐心地等待着。“你买花,送给谁呀?”卖花阿姨随口问道。“送给妈妈!”小男孩用那清脆的声音答道。阿姨一怔,嘴角挂上一丝淡淡的微笑,然后精心包扎好一束鲜花,小心翼翼地递给了小男孩。

“对了!”我的心一颤,猛然想起今天是母亲节,难怪妈妈今天穿得那么漂亮。霎时我的心漫上一层苍茫的雾,只觉得好难受。

每年“六一”儿童节,我都在妈妈的精心安排下,吃着香喷喷的肯德基、麦当劳……心安理得地拿着各种各样的节日礼物,过上一个愉快的儿童节。而妈妈过节时,我做了些什么呢?

想到这儿,我二话没说,透过人群,钻到柜台前,用仅有的两元钱买了一枝康乃馨。

康乃馨作文 篇6

今天就是母亲节啦!昨天我和妹妹参加了博物馆的制作康乃馨活动。

我和妹妹兴高采烈地进了博物馆。老师给我们每个人一份材料:5张红色、粉色的皱纹纸,两根铁丝,5根绿色的长长的棒子。按照老师的吩咐,我先取一张皱纹纸,裁成6片,叠在一起,像折纸扇一样折起来,然后按住,看起来像蝴蝶结。把铁丝剪成两半,用其中一半的中间部位在“蝴蝶结”上紧紧地绕一圈,把“蝴蝶结”两边的皱纹纸一片一片地往上拉。拉完之后,就成了一朵美丽的康乃馨。依次做完四朵以后,我们把花固定在棒子上,老师给我们胶带,让我们先把花下面多余的铁丝绕到棒子上,再用胶带粘得牢一些。我想:真麻烦呀!不过这是要送给妈妈的,所以我也乐在其中。看着一朵朵康乃馨,有含苞待放的,有欣然怒放的……它代表着母爱。

当我捧起这束康乃馨送给妈妈时,妈妈笑着对我说:“其实,不管是什么礼物,只要是你亲手制作的,都是一份心意。妈妈喜欢这个礼物!”我开心地笑了。

康乃馨花期调控技术 篇7

1 品种选择

香石竹栽培品种很多, 大致分为夏季型和冬季型2大类型, 自然花期为5~6月和9~10月。一般要求元旦、春节鲜花上市的, 定植茬口在5~6月的, 选用冬季型品种。若茬口衔接较为宽松, 3月前定植的, 则可选用夏季型品种。

2 定植时间与模式

香石竹定植后到开花所需时间, 最短只需100天, 最长约需150天。一般3月移植苗, 5月定植于大田, 9月中下旬开花;5月份移苗, 最迟6月定植, 12月开花。

3 温光调节

3.1 温度调节

设施栽培中, 冬季日温控制在16℃, 夜温10~11℃为宜;夏季则以日温22℃, 夜温10~16℃为佳, 使昼夜温差保持在10℃以内。

3.2 光照强度

适于香石竹光合作用最低自然光强度约21.5Lux, 因此夏季遮荫也只能是轻度的, 否则对植株生长不利。

3.3 光照长度

香石竹虽为日中性植物, 但白天加长光照到16小时, 或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补充光照, 或全夜用低光强度光照, 都会对香石竹产生较好的效果。通夜照明处理植株应该是有6~7对展开叶的植株。若夜间温度最高维持不到10~12℃, 加光就无明显效果。

4 摘心

怒放的康乃馨 篇8

岳母婆婆大吐槽 80后夫妻那些事

没有一种花像康乃馨一样如此适合5月,

自从把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象征着“爱、魅力和尊敬之情”的康乃馨就成了5月之花,

开得绚烂。放到电视荧屏上,“康乃馨”就不只在5月绽放了,今年家庭伦理剧的盛行,

让婆婆、妈妈成为“电视宠儿”,《岳母的幸福生活》直接把视角放到她们身上,

描写了一个“霹雳手段菩萨心肠”的岳母与“心有余而智力不足”的婆婆相斗的欢喜故事,

扮演这两位的演员王丽云与李勤勤与角色气质极度贴合,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深刻体会到两人碰撞的火花,一个是“心思缜密、得理不饶人”,

一个是“说话直接、得罪人而不自知”,戏外编剧王志军很好地将两者融合,戏里就是柳岩扮演的女儿、儿媳充当这个桥梁了。

王丽云 我是得理不让人

第一次知道王丽云是看《幸福像花儿一样》,她饰演里面孙俪那个高干婆婆,你不能说她是刁蛮、耍心眼的恶婆婆,但当她板起脸跟孙俪说“你嫁到我们家是你的福气,要守规矩,不要再跳舞……”时,难免会让观众心里一抖,害怕摊上这样一个婆婆,此后在《北风那个吹》等剧中,王丽云都充当着这样的婆婆。《岳母的幸福生活》筹备时,王志军看到她的表演片段,就决定岳母这个角色非她莫属,只有她才能将“行为泼辣、看起来张牙舞爪,但是内心善良的岳母”诠释到位。她外表看着霸道、咄咄逼人,但她是“得理不让人”,绝不是“无理搅三分”,虽然跟人闹、手段激烈,但她有大原则,都在理上,不伤害别人,也绝不让别人伤害自己,王丽云称这一点上与自己特别像。

Q:以往总演刁蛮婆婆,此次演岳母,婆婆与岳母感觉有什么不同?

A:岳母与女婿是天生往近了走,她希望女儿幸福,就会对女婿特别好,并且会把自己的喜好加诸在女儿身上,希望她找个什么样的丈夫,即使与女儿有争吵也不记仇,吵过以后还是尽心尽力为她。婆婆与儿媳毕竟隔了一层,总觉得这个女人对自己的儿子不好,容易产生矛盾,会有一种天生的敌意。

Q:此次告别“恶婆婆”是不是挺开心的?当时是什么吸引您接受这个角色?

A:最开始我接到的邀约说要演婆婆,我当时就觉得能演,但不是完全契合,后来又被告知说演岳母,我一看剧本就觉得和自己特别像,她有很多面,亦正亦邪,可表演的空间特别大。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精神气质,只有与角色贴合,才能找到人物的魂,岳母这个角色我一看就似曾相识,我自己身上有这个特性,就特别能理解角色为什么这么做。

Q:看介绍说剧中您为了操心女儿的事,耽误了自己的感情,您觉得这样做值吗?

A:我也是为了女儿什么都行的,一说这个,我女儿总是不屑一顾,我就跟她说,如果你现在需要一个肾,能毫不犹豫给你的就是妈妈。这个世界上希望你过好的,第一是你自己,第二是你妈。正常母亲的心态就是把子女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Q:剧中三个女儿的婚姻,你最操心哪一对?这三对可以说囊括了时下热点的婚姻模式,你比较看好哪一种?

A:其实都操心,笔墨最多的是小女儿这一对,男方家庭条件不好,担心女儿跟着他吃苦、受罪,二女儿这一对主要觉得贫富差距太大,女儿跟着他没有安全感,心里觉得不踏实,但是这个戏写的“富二代”是很好的人,又有钱又有良知,这样的人不多,但是被我们摊上了。

Q:此次剧中的你一直操心女儿的婚姻,现实生活中的你呢?跟女儿怎么相处?

A:我们相处不是朋友式的,我老教育她,现在的年轻人总爱跟我们搏斗,我女儿总跟我说:“我什么都听你的,我怎么能体会生活呢?人生是我的,我怎么也要体验一下啊。”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是个火坑,你偏要往里跳,早告诉你这是个雷区,会炸掉一条腿,你偏要去触这个雷,那就没办法了。两代之间的代沟就是这样形成的。人生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如果你听老人的,会少走很多弯路。

李勤勤 没心没肺的北京老妞

在拍摄现场,李勤勤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爽朗的笑声,她身上有股天生的“北京大妞”的气质。讲话直接、为人仗义,但是不记人,有时候跟人握着手聊半天不记得人叫什么,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欠揍型”。《岳母的幸福生活》中,她没心没肺,身上有股蛮劲,只会斗勇,没有心智,每次过招她都处于下风,唯一做的漂亮事,就是给儿子买房子的时候写了自己的名字,为这件事她洋洋自得,觉得终于占了一次上风,但是也因为她的折腾把儿子的婚姻搞得一团糟。说起这个角色,李勤勤称有与自己像的一部分,但她没那么折腾,生活中绝对不会是个多事的婆婆。

Q:王志军评价您这个角色是“心有余而智力不足”,您怎么理解?

A:哈哈……的确是这样,王丽云演的角色老给我下套,她一下套我就往里跳,在剧里我看着挺机灵,其实不行。这跟我特别像,我特别喜欢这个人物,追着想演,很少遇到这样的情况。她身上有一股“要里要面”的劲儿,特别怕别人瞧不起,她跟儿子说,什么都行,就怕别人瞧不起的眼神,穷也要有股穷横的劲儿,还有她特别爱较真儿,买东西去商场跟人掰扯,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都是算计着过日子的小市民,所以我感觉这个角色特别真实。

Q:现在很多婆媳剧是婆婆跟儿媳较劲,您在这里面还跟岳母有争斗,您怎么看这种斗争?

A:跟岳母斗也是跟她家里人较劲,其实我这个角色是个反面教材,告诉老百姓不要学她这样,你这么一闹,老公孩子都过得不舒心,这一点上她想得不是特别明白。生活中我是很明白的一个人,绝不较劲,我儿子喜欢宅着,那就宅着吧,不愿意说话那就不说吧,干吗非逼他。但是电视剧就要有矛盾冲突才好看嘛,要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观众看什么呢?看哑剧啊!刘玉娥就是自私,什么都是“我的!”,所以她才会跟人较劲。

Q:很多人喜欢你在《当婆婆遇上妈》里面的角色。

A:那个角色我一看就觉得这个妈真豁的出去,但也特别能理解,自己的女儿稀里糊涂就要跟男朋友走,当妈的肯定接受不了,后来看到她在婆婆家受委屈,又拼了命地保护她。其实我特别喜欢女儿那个角色,她特别叛逆,我要是年轻20岁,一定哭着喊着演这个,但是我一见李小璐,就觉得她特别柔弱,我演这个妈就演成保护型了。

Q:您的很多角色都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是不是跟生活中的您很像?

A:肯定有相象的部分,很多人见到我就说“哎呦喂,你跟电视中一样。”也有人说不一样,不过一样就一样吧,我现在除了记台词,其他什么都不记得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Q:演了那么多婆婆妈妈,您生活中当婆婆了吗?会怎么跟儿媳相处?

A:我生活中还是个“见习婆婆”,我对儿媳妇没有任何要求,日子是他们在过,我不会干涉他们。这个戏到最后她也明白了,好好的日子干吗不好好过,所以她去岳母家道歉认错。

康乃馨优秀作文 篇9

过了很久,小江终于推开了花店的门。“希望这次遇上一个好老板,能让我过几天再还钱。”小江心里忐忑不安。不一会儿,经过小江的精挑细选,终于找出一朵非常美丽的康乃馨。“老板,我要买这一只。”小江指着一直康乃馨说。“十元。”老板看了小将一眼,说道。“恩……我忘了带钱了,嗯……可不可以……”小江低着头说。“不可以。”老板坚定地说。“我想把这支康乃馨送给妈妈,因为今天是母亲节……”小江恳求道。“是这样啊,那,那好吧!”听了小江的话之后,老板的心渐渐的软了。“真的,谢谢你!”小江兴奋得跳了起来。“但是要在5天之内还!”老板说。“我会的!”小江拿着康乃馨高兴地答应了老板。

回到家,吃好晚饭之后,小将从背后拿出了那只康乃馨,递给了妈妈,并说:“祝您母亲节快乐!”“谢谢!”妈妈惊讶的接过康乃馨后,竟然高兴得说不出话来。“没关系!”小江心里甜滋滋的,比喝了蜜还甜。这天晚上,小将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觉,“我到底怎么样才能还清康乃馨的钱呢?”小江自言自语道。“对了!”忽然,小江急中生智,“我把我每天乘车的钱积起来,那样不就有钱了吗?而且每天一共能得4元钱呢,照这样子的话,我三天就能还清了!”拿定主意后,小江很快地进入了梦乡。

康乃馨作文300字 篇10

我非常的喜欢康乃馨。是因为我跟它有一段故事,有一次我病得很重,有一个朋友送给我几束康乃馨,从此以后,我非常的爱这几束康乃馨,我把它放在一个漂亮的花瓶。

康乃馨有一个历史,石竹在我中上一得平凡最见的花草,名花谱上向来没有它的位置。宋朝王安石《咏石竹花》曰:“春归幽谷始成丛,地面纷敷浅浅红。车马不临谁见赏,可怜亦能度东风”。而香石竹(康乃馨)在欧州已有20xx年的栽培历史,历来为西方名花,英国17世纪就记载在800多品种。

我送母亲康乃馨 篇11

按地址我很顺利地找到了那位母亲。老人接花的手颤抖不停,一脸慈祥的幸福被鲜花映照得光彩动人。不过老人还是叹了一口气,说:“年年‘母亲节’送礼物,若是人能回来陪陪我,该多好呀!”一时,我不知该如何安慰这位母亲。

再上路,我真恨不得立刻出现在母亲的面前,献上鲜花表示我的祝福和忏悔。

回到家,母亲不在。听邻居说,母亲到地里割菜籽秆了。走在通往自家田地的田埂上,我很难过:母亲在自己的节日里,也不肯为自己休息一天。

当我大老远叫了一声“妈”时,母亲停住了手中的镰刀直起身看我。她一脸的惊讶,扯开嗓门:“山子,你咋有时间回来呀?”我晃晃手中的康乃馨,不知该如何回答母亲。

回家的路上,母亲问我是不是有儿时的同学或朋友结婚才回来的。显然母亲不知这花是特意送给她的。当我把康乃馨往母亲怀中一塞,声颤颤地说:“妈,祝你节日快乐!这花是特意送给你的!”母亲一下子慌乱了:“你又记错了,妈妈的生日在下个月呢!”说着,母亲又把花递给我。“妈,你收下吧!今天是‘母亲节’,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母—亲—节!”母亲一脸的狐疑,简直不敢相信这天底下还有这样一个节日。

在家坐了一会儿,我起身准备返城。母亲一听我要返城,忙碌开了,找油壶盛油,拾鸡蛋……真恨不得把老家也让我带走。

母亲送我去车站的路上,依然怀抱着康乃馨花束。她每遇一个婶姨,便一边递上一枝康乃馨,一边自豪地说:“知道吗?我山子说今天是‘妈妈节’!”接花的婶姨听着母亲的述说,惊得瞪大了眼睛,同时,也不停地夸母亲有福气,夸我孝顺……母亲听着众婶姨的啧啧称叹声,一路笑声不断。返城的汽车徐徐启动了,从反光镜中,我看到母亲正一脸幸福地挥动着手中仅剩一枝的大红康乃馨。

康乃馨五年级作文 篇12

关键词:STS脉冲处理,康乃馨切花,衰老

康乃馨 (Carnation) 属于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石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南欧、地中海北岸、法国到希腊一带, 在世界上已经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康乃馨具备花朵绮丽、高雅、馨香、花期长、装饰效果好等特点, 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 为世界五大切花之一。研究表明, 切花的衰老主要是乙烯合成的增加及乙烯形成酶 (EFE) 活性的增加所致。该试验根据Ag+对乙烯的生物合成具有拮抗作用的原理, 采用STS脉冲处理液预处理康乃馨, 研究STS脉冲处理对康乃馨切花衰老进程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西昌市川兴镇花农种植的红色系康乃馨切花品种马斯特 (Master) , 株高75 cm左右, 成熟度基本一致, 选取Ⅰ级刚采收的健康康乃馨切花作为试验材料, 放入装有蒸馏水的桶中备用。

1.2 试验方法

将采回的材料放在蒸馏水中复水2 h后, 于水下修剪成35~45 cm的花枝, 然后进行不同时间STS脉冲预处理 (表1) 。脉冲处理后均用蒸馏水进行瓶插试验。切花置于漫射光下, 室温20~25℃, 相对湿度70%~75%。

(min)

注:STS脉冲处理液为AgNO3与Na2S2O3的混合液。先将0.079 g AgNO3溶解于500 mL无离子水, 再将0.462 g Na2S2O3·5H2O溶解于500 mL无离子水, 把AgNO3溶液倒入Na2S2O3·5H2O溶液中, 并不断搅拌, 此混合物即为银离子浓度为0.465 mmol/L的STS脉冲溶液。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测定内容: (1) 花枝鲜重的测定采用称重法, 从瓶插之日起每天称量花枝鲜重, 以瓶插之日的鲜重为0, 计算每日花枝的鲜重增加量。 (2) 每天观察记录切花的衰老过程, 以花瓣失水萎蔫出现枯斑、失去观赏价值作为瓶插寿命判断标准。 (3) 2 d测定1次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 CAT活性的测定采用碘量法测定[1,2]。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脉冲时间对切花花枝鲜重的影响

花枝鲜重变化是切花衰老的重要指标, 反映水分代谢是否平衡。切花采后水分代谢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水分代谢失调是导致鲜切花衰败的主要原因[3]。由于鲜切花采收后, 切断了来自母体根系的水分供应, 原来的叶面蒸腾与根系吸水之间建立的水分平衡被破坏, 当花枝吸水量大于失水量的时候, 花色鲜艳, 茎杆挺拔, 代谢正常, 花枝能保持较好的新鲜度。而当吸水量小于失水量时, 花枝水分平衡失调, 降低细胞的膨压, 使花瓣叶片紧张度下降而产生萎蔫现象[4]。当花枝鲜重随着瓶插天数的增加而减少且减少量很大时, 说明该处理保鲜效果不好;相反, 如果随着瓶插天数的增加鲜花鲜重减少量很小, 说明该处理保鲜效果好, 对切花的衰老有抑制作用。花枝鲜重在前几天表现为增重, 达到最高点 (呼吸高峰) 后开始下降, 呼吸高峰到来的时间越迟, 说明该处理保鲜效果越好。

从图1可知, STS脉冲处理后瓶插, 处理A在前6 d花枝的鲜重都在增加, 第6天到达呼吸高峰;处理B、C、D在整个观察期均表现为鲜重的增加, 但处理C鲜重的增加量显著高于处理B、D;处理E在前7 d花枝的鲜重都在增加, 第7天达到呼吸高峰, CK在前3 d表现为花枝鲜重的增加, 第3天到达呼吸高峰。分析认为,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 其保鲜效果愈好, 抑制衰老的效果越明显。从花枝鲜重来看, 处理C效果最好。

2.2 不同脉冲时间对切花开花级数及瓶插寿命的影响

每天记录花朵的开放程度, 用开花级数来表示, 在记录的过程中, 把每个处理的大多数鲜切花的开花级数定为此处理的开花级数。从表2可知, 处理B、C的瓶插寿命为11 d, 处理A、D的瓶插寿命为10 d, 处理E的瓶插寿命为7 d, CK的瓶插寿命为5 d, 其中, 处理B、C对延缓切花衰老的效果最好, 比CK延长6 d。由于瓶插过程中无外加营养物质, CK处理整个花朵一直表现为Ⅱ级, 但在第6天花朵已萎蔫, 不能正常开放, 故亦记为Ⅴ级。

注:开花级数的标准为:Ⅰ:花瓣伸出花萼不足1 cm, 呈直立状;Ⅱ:花瓣伸出花萼1 cm以上, 且略有松散;Ⅲ:花瓣松散, 小于水平线;Ⅳ:花瓣全面松散, 接近水平;Ⅴ:萎蔫。

2.3 不同脉冲时间对切花CAT活性的影响

切花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 许多水解酶、CAT的活性直接影响切花的衰老过程, CAT能有效地清除生物体内的过氧化氢对生物分子的氧化作用。因此, 生物体内存在CAT是其保护自身免受·OH毒害的关键[5]。将所有花朵的起始含量设为0, 以后为每天的增加量, 当花朵衰老时, CAT逐渐减少, 其活性逐渐降低。

从图2可知, 瓶插期间处理C、B的CAT活性下降最慢, 处理D、E的CAT活性下降速度次之, 处理A、CK的CAT活性下降最快;处理C的CAT活性最高, 对延缓切花衰老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切花瓶插寿命的长短不仅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而且与其自身的生理条件有关。切花花瓣中含有植物体内五大内源激素, 切花衰老的调控就包含在这些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鲜切花的衰老与乙烯生成有密切的关系。在切花衰老过程中, 乙烯的动态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从乙烯生成量低、变化平稳, 到乙烯迅速上升达到高峰期, 随后乙烯很快下降。当乙烯生成量达到高峰时, 或用外源乙烯处理切花时, 花瓣会很快出现衰老症状。这一症状的出现也就标志着切花的瓶插寿命结束[6]。Ag+对乙烯的生物合成具有拮抗作用, 使用含有Ag+的预处液处理切花, 能有效延缓切花的衰老。在处理时间上, 由于切花的不同及药剂的不同, 其处理时间亦不同。

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在瓶插过程中, 其花枝的鲜重、开花级数及花朵的颜色、CAT活性都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脉冲处理过的切花颜色鲜艳, 而对照的花瓣颜色暗淡。从开花级数上看, 处理的切花都能达到一定的开放度, 而对照的切花只能达到开花级数的Ⅱ级就严重衰老。STS脉冲处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鲜切花的衰老,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 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 保鲜效果越好, 延衰能力越强, 其中以脉冲40 min处理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任永波.植物生理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78-280.

[2]熊庆娥.植物生理学实验教程[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3.

[3]高俊平.观赏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2:50-63.

[4]余前媛, 任永波, 夏晶晖, 等.西昌地区切花康乃馨保鲜剂配方的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6) :190-191.

[5]余前媛, 杨欣.切花康乃馨贮运保鲜剂配方及贮运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1) :5-6.

康乃馨作文600字 篇13

母亲节是专门为勤劳的母亲们设计的节日。以前,我总是忽略这个节日,我的母亲一点也没有提到它。因此,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尽了自己的职责,以一种普通的方式度过了这个节日。今年,我想给妈妈准备一份精致的礼物,让她惊喜。就在我苦苦思索的时候。

那时,我抬头看着外面盛开的野花。突然,我的眼睛亮了。我可以给妈妈充满温暖的康乃馨。我迅速拿出压岁钱,匆匆下楼。

康乃馨作文600字 篇14

于是我踏上了回家的征途,小心翼翼拿出那朵花,如此娇艳美丽!正像母亲一样身在壮年。我不觉热泪盈眶,体会到家的思念。

20xx年7月,父母正在为我去哪儿上学发愁,直到叔的一个电话打醒了母亲,父母义无反顾的把我送进了实验二中的大门,我便很快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但家离学校很远,我被迫一星期一回家。起初,我便想一只放纵的小野狼想更快挣脱父母的怀抱。但我很快发现我错了,家的思念使我放弃了对自由的向往,我面临的是成绩的下滑,和心理上的不安。

记得刚开学没几天,便是弟弟的生日。我像往常一样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是爸爸的接的,说找弟弟,爸爸便把电话给了弟弟,我激动的向弟弟说一句生日快乐。而弟弟的天真回答,把我惊呆了。弟弟说,姐,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可好吃了,我把蛋糕放在电话旁边你尝尝。我实在控制不住当时的心情,一滴滴眼泪留到了裤子上我假装很好听,赞扬了几句,并把电话挂了,在床头上哭了起来。

在回家的车上,我怎会想这些。眼看到家了,我实在想不出母亲看到花时的表情。

轻轻推开了家门,走进屋里,拿出康乃馨,放在母亲的手心里,:“妈,妇女节快乐!”母亲当即涌出了泪。是啊!母亲就是这么容易满足。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一次母亲节,我用彩纸折了521个心,送给了母亲,母亲一边笑一边说,那么多心得花多少钱啊?以后可不许买了,但我看出了母亲的心中的那份喜悦,她天性俭朴,我也就接受了这个批评。

今天又到了三八妇女节,老师嘱咐我们一定要回家,哪怕是只对母亲微微一笑。

“幻想小说”教学(适合五年级) 篇15

《掉进兔子洞》(节选自《爱丽丝梦游奇境》,作者:【英】刘易斯·卡罗尔。略)

《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节选自 《哈利·波特》,作者:【英】J.K.罗琳。略)

《露茜初探魔衣柜》(节选自《纳尼亚传奇1:狮子、女巫和魔衣柜》,作者:【英】C.S. 刘易斯。略)

《大钟敲了十三下》(节选自《大座钟的秘密》,作者:【英】菲·皮尔斯。略)

《草虫的村落》(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略)

选文缘由

“幻想小说”,或者说一些“魔幻小说”是大量充斥在童书出版市场的,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可我们的教材中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幻想小说的文本,而我们的习作体系又时常需要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在没有实际阅读的体验中展开所谓的丰富的想象,也就出现了学生总是穿越到过去或者未来、习作的结尾经常是“丁零零,我醒了,原来这是一场梦”的千篇一律。

想象,变得玄幻似乎不难,但要引人入胜却很难。为什么《哈利·波特》《爱丽丝梦游奇境》可以成为经典?这些作品为什么会让孩子们如此着迷?同样是幻想小说,为什么我们孩子写的幻想类文章是如此不堪,甚至可以说是“胡思乱想”?我们不妨来解析一下4篇课外选文的“幻想”元素。

《掉进兔子洞》:兔子穿衣服,戴怀表,说人话;而人在这种环境中,掉进兔子洞竟然会减缓速度,不会摔伤,莫名其妙变小,进入另一个世界。

《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题目本身就已经开始不一般,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穿墙而过;检票口与锻铁拱道之变化。

《露茜初探魔衣柜》:比常规衣柜大的衣柜;有不同变化的衣柜;衣柜尽头是另一个世界;人身羊腿怪会说人话,等等。

《大钟敲了十三下》:题目就不一般,怎么会“敲了十三下”;突然出现的花园和女仆;不一样的客厅里的东西突然消失。

这些都是让孩子们着迷的“幻想成分”,孩子们之所以着迷,并不是因为兔子、衣服、怀表、站台、检票口、衣柜、大钟、花园、女仆、森林等这些元素有多么了不得,而是这些元素其实就是他们身边常见的东西。“常见的东西变得不一般”,这就是这些经典作品体现“神奇”的地方。因此作为群文阅读重要元素的“议题”,我就定为“什么是神奇”或者说“神奇在哪里”。

这个议题的设置,从目标达成上,只是丰富学生对于“神奇”的认知,知道什么是神奇,神奇一般在小说的什么地方可以产生效果等。当然,《草虫的村落》其实不能算一篇完全意义上的幻想小说,更像一篇拟人化的抒情散文。因此在这里,我只将它作为群文选文与课内选文连接的一个桥梁,作为幻想类文本来使用而已。因为群文阅读教学其中的一个关键点是“结合课内教材”。

课例呈现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5篇关于“幻想”的节选的小说,围绕“什么是神奇”的议题,丰富对“神奇”的认知。

2. 通过学习5篇节选的小说,清楚自己学习的历程以及“概念”的建构历程。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记录,并在讨论分享中学会建构。

教学准备:

1. 需要提前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最多6人,课桌以小组合围的方式排列。

2.5篇选文的印制。要求必须每篇独立印制,不可以连印。

3. 工作纸的印制与教学PPT的准备。

4. 小组文本的选择与下发以及粗略阅读,需在上课前20分钟完成。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前暖身,强化“不可能”概念

师:先来看一首有趣的诗。四个小男孩,一个煮蛋———

生:一个剥蛋 。

生:一个吃蛋 。

生:还有一个呢?

师:“还有一个呢?”想得非常好,所有人都来猜一下。

生:……

师:我觉得你好为难啊!再想想。

生:一个笨蛋。

师:还有一位呢?

生:一个买蛋 。

师:还有一个呢?

生:一个变蛋 。

师:还有一个呢?

生:一个下蛋 。

师:我们为他鼓鼓掌,知道为什么鼓掌吗?因为他下课以后准备下一个蛋。(生大笑)

师:你觉得可能吗?

生:不可能 。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不会下蛋。

师:对啊,因为他不可能下蛋对不对?那谁可能下蛋?

生:鸡,老母鸡。

师:但是,你们看 。 (出示)

生:一个生蛋 。

师:一个生蛋,可能吗?

生:可能 。

生:不可能。

师:一起来(指四个学生),读。

生:(齐读)四个小男孩,一个煮蛋,一个剥蛋,一个吃蛋,还有一个呢?一个生蛋呀!怎么可能?四个小男孩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教学意图:《四个小男孩》是一首比较有意思的诗歌,也是可以强化“神奇”概念的诗歌,特别是其中一个男孩生蛋的句子,不仅会让孩子们捧腹大笑,也可以引发他们对“可能与不可能”产生思考。当然更是为教学的最后环节———让学生去尝试创作,尝试将现实生活中的“不可能”逐步变为“可能”埋下伏笔。】

二、独立阅读,感受“神奇”

师:好,我们现在来回顾《掉进兔子洞》《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露茜初探魔衣柜》《大钟敲了十三下》《草虫的村落》这5篇文章,同学们感兴趣的有几篇?(生:有4篇。)每个小组课前都各自选择了一篇,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任务给你们,你们每个组前面都摆了三个信封,里面有工作纸一、二、三,现在请组长打开“工作纸一”,给每个同学一张。(出示“工作纸一”)

(学生阅读本组所选择的文本,完成相关任务后交流。)

生:篇名是《草虫的村落》。我觉得神奇的地方是…… (学生读相关语段文字)

师:为什么觉得神奇呢?

生:因为草丛一下子就变成了森林,每种小虫都变成了各种职业的人类。

师:你呢?

生:篇名是《大钟敲了十三下》。我觉得神奇的地方是汤姆本来光着脚站在石板上,后来石板却变得温暖、柔软起来。我觉得神奇的原因是地板怎么会变得温暖、柔软。

师:应该是什么?

生:应该是还跟原来一样,非常冰凉。

……

【教学意图:群文阅读课,在表象上呈现出来的一个特征就是阅读的篇目增多,少则三四篇,多则六七篇。如此数量的文本一下子呈现在课堂上,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阅读完?教师如何教完如此多的文本?这是摆在每一个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老师面前最为现实的两个问题。“选择”是我处理文本的方式之一,并将“选择”作为群文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元素。之所以如此处理,基准的考量在于:单篇教学让学生之所以感到枯燥无味,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始终处于“听得听,不听也得听”,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的境地,而如今群文阅读教学,既然出现了这么多的文本,就应该让学生首先摆脱这种“没有机会选择”的尴尬局面。同时,因为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权”,学生会更愉悦地去深入且快速阅读文本。但在“各有选择,各有所读”的状况下,如何进行共同学习呢?这其实就跟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有关系。本次教学选择的议题是“什么是神奇”,每篇文本其实都是体现这个“议题”的不同侧面,或者说都是“什么是神奇”的具象化。】

三、小组讨论分享,完善对“神奇”的认知

师:现在小组讨论。讨论时要看清要求:与自己小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还要进行修正。还有一个具体的要求是:小组内同学要相互分享,怎么分享呢?把自己写的读给小组的同学听,然后相互倾听记录,再自我完善“工作纸一”。因为有可能你找的别人都觉得不神奇,那人家告诉了你,你就要修改成为神奇的,行不行?

生:行。

师:第三,小组要统一认识,指定一名或是两名同学汇报。汇报时要这样说:“我们小组的探究结果是……”,而不能说“我的探究结果是……”。要把小组同学的意见告诉别人,好不好?

生:好。

师:好,可以开始了,小组行动。

(生小组交流)

【教学意图:同组的学生选择的是读相同的文本,每一个学生都完成了“工作纸”的任务,但每个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是教师无法把控的。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时机去完成“纠正”功能?小组交流讨论在这个阶段是至关重要的。小组在这个阶段的功能定位清晰,可以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在群文阅读教学的“各有选择,各有所读”的形态下,小组交流讨论的“纠正和统整”是解决传统教学“为讨论而讨论”弊端的好方式。】

四、班级交流,丰富对“神奇”的认知

师:现在请组长打开第二个袋子,拿出“工作纸二”发给组员每人一张。(出示“工作纸二”)

师:我为什么要给你这一张呢?大家想想,每个组读得一样不一样?

生:不一样。

师:别人在分享信息给你的组,那么分享的信息你是不是应该记下来?

生:是。

师:别人在汇报的时候你应该用耳朵听,用手写。

生1(组1):我们小组探究的是《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我们小组觉得神奇的地方是:“但正当那孩子走到第九与第十站台交界的地方时,一大群旅客突然涌到他的前面……那男孩竟然不见了。”为什么会觉得神奇呢?是因为那个孩子突然间不见了。

生2(组1):我们小组觉得神奇的地方还有:原来检票口的地方现在竟成了一条锻铁拱道,上面写着“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为什么会觉得神奇呢?因为它原本是一个检票口,现在却变成了站台,站台的名字也非常稀奇。

生3(组2):老师,我们组找到三处觉得很神奇的地方。

师:好,你们组补充。

生3(组2):我们小组觉得还有一处神奇的地方是:他离栏杆越来越近了,他闭上眼睛准备撞上去,但什么事也没发生,当他睁开眼时,却出现了一辆深红色的机车。

……

生4(组3):我们组探讨的篇名是《露茜初探魔衣柜》。觉得神奇的地方是:“这口衣柜一定大得要命……却摸到软乎乎、冷冰冰,像粉末似的东西……她说着又往里走了一两步……咦,这简直像树枝一样。”为什么会觉得神奇呢?因为衣柜的地板上有软乎乎、冷冰冰的东西,衣柜里还有又硬又粗还有点儿刺人的东西。

师:还有一个组也读的这篇,前面组说过的你们不能再说。谁来补充?

生5(组4):我们组觉得神奇的地方还有:“她往里走了一步,又走了两三步……但摸来摸去总也摸不到。”为什么觉得神奇呢?因为一般的衣柜应该是一只手伸直就能摸到柜背,但是露茜往里走了几步把手伸长还是没有摸到。

……

生6(组5):我们组派两位代表来发言。篇名是《大钟敲了十三下》。我们组觉得神奇的地方是:“他猛地回头一看,发现大厅里的东西都在慢慢地消失。它们不是被搬走的,而是在原地逐渐消失的。”为什么我觉得神奇?因为我觉得东西不可能在原地逐渐消失。

生7(组5):我们组觉得神奇的地方还有:“……汤姆一直用眼睛盯着她,他惊讶地发现,女仆走到门口,用手碰了一下把手就不见了,也就是说,她不是从房门里走出去的,而是逐渐消失的。”神奇的原因是:女仆不推开门就消失了。

师:刚刚我说,每一个同学要做修订、做记录。你虽然读了一篇,却了解到了其他篇的内容。工作纸二上的最后一栏是什么?

生:“我们的评价”。

师:你记录了其他组汇报的内容,现在你要评价一下其他组所说的神奇的地方神奇不神奇。如果你觉得神奇,那你可以说这个真的有点神奇。当然你也可以觉得没什么可神奇的。(一生举手)你要评价哪个组的?

生:我评价的是 《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他们组说的是“站台会逐渐变位置”,说不定哪天晚上你睡着了,装修公司就给你换了。

师:哦,可是当时并没有出现装修公司的人,我们前面有一堵墙,你要不要推着东西撞过去?你行不行?

生:不行。

师:其实不可能,对不对?

生:我想评价的题目是《大钟敲了十三下》,他们认为神奇的地方是“他猛地回头一看,发现大厅里的东西都在慢慢地消失,它们不是被搬走的,而是在原地逐渐消失的”。我认为比较神奇 ,因为东西 不可能慢 慢消失。

师:你是赞同他的意见,觉得确实很神奇。就像我们用的桌子,中午上完课,这些桌子是要被搬走而不是它自己消失。

生:我赞同第4组同学觉得神奇的地方:《露茜初探魔衣柜》中“她往里走了一步,又走了两三步……但摸来摸去总也摸不到”。这跟普通的衣柜不同。

……

【教学意图:学生“各有选择,各有所读”,如何进行全班性的交流?教师如何让读不同文本的学生进行共同的讨论?这是萦绕所有教师心头的疑问。这或许就是群文阅读教学讲求“建构”和“过程关注”的关键元素所营造的特别教学效果。其实,在教学现场,学生之所以可以共同交流,是因为这几篇文章都是在探讨共同的“议题”———“什么是神奇”。另外因为有“工作纸二”的介入,虽然读的文章篇目不同,但是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与记录”,学生学习有了新的任务的驱动。第三则是因为学生自己没有读过文本,让学生在心理上有更迫切了解别人所读文本的需求。】

五、总结梳理,升华认知

师:我们今天选择的几篇文章里面,或多或少其实都有一个词存在,我们叫“神奇的元素”。

师:《露茜初探魔衣柜》里面什么有点怪?

生:柜子。(师板书)

师:《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什么比较奇怪?

生:站台 。 (师板书)

师:还有什么?

生:列车。(师板书)

生:墙。(师板书)

师:还有栏杆。《大钟敲了十三下》什么奇怪?

生:钟。

师:钟平时敲多少下?

生: 12 下 。

师:但是它敲了多少下?

生: 13 下 。

师:好,奇怪的钟、地板。(板书)

师:好,柜子、墙、地板、钟、列车,这些事物见没见过?

生:见过。

师:是的,这些神奇的事物都是平时常见的。要让这些常见的、普通的事物发生什么?

生:神奇。

师:于是,就会有故事,就会有不同的好玩的东西出来。好了,那现在你们告诉我,读了这几篇文章以后,如果让你构思小说,你想让什么东西神奇起来?打开“工作纸三”,你可以写一写让它怎么神奇起来。不一定写故事,就说一说你想让什么东西变神奇。

(生写后交流)

生:小狗会说话,会给我洗脚、揉肩、捶背,给我做饭,当司机。

师:你找的不是宠物,而是保姆。小狗会说话吗?

生:不会。

师:会开车吗?

生:不会 。

师:神奇起来了。

生:风扇旋转的时候可以飞起来,而且还可以把任意一样东西变成风扇的遥控器,控制它在空中飞行。

师:这是一个类似于变形金刚的风扇,那我估计下一次拍电影就不是 《变形金刚》,而是《变形风扇》了。有做导演的潜质。还有谁?

生:笔拿起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师:哦,只要你一拿起笔,就什么都能自动写出来。刚刚我发现,反应最快的是四个男孩。所以各位,再看《四个小男孩》,一起来读。

生:(齐)四个小男孩,一个煮蛋,一个剥蛋,一个吃蛋,还有一个呢?一个生蛋呀……

师:等等,这会儿想想,有一个男孩生蛋了,会吗?你会觉得奇怪吗?

生:不会。

师:既然小狗都会说话了,小男孩生个蛋就不算什么。好,继续。

生:(接着读)怎么可能?四个小男孩在一起,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师:四个小男孩在一起都没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在座的36位,是4的9倍。那么就有9倍的无限可能 。 孩子们,只要把你的想象力放飞,就像这几篇文章 一样 ,把最最普 通的事物变得神奇起来,就可以产生一篇篇特别好的故事,明白吗?

生:明白。

师:什么是神奇?

生:把常见的、普通的事物变得不普通。

……

【教学意图:这个环节其实是与课的开端相呼应,也说明了为什么要用那样一首童诗引题的原因。此环节从某个角度验证了群文阅读的效果———让学生从开始的坚决“不可能”到现在充满想象力的“有可能”。传统的教学中,这个环节是“延伸”或者“拓展”,但也因为是前面相呼应的教学设置,从侧重点的角度来看,它是与前面的“阅读感知”并重的“升华认知”部分。从教学现场来看,学生的认知热情完全被激发,有着特别的课堂效果,即让更多学生有了创作的冲动。】

课例评析

一、让文本有内涵

幻想小说,其瑰丽奔放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着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正是幻想小说的文学和美学价值,也是幻想文学具有的教学价值。

选择哪些文本进入课堂,必然要考虑诸多因素:是否适合学生阅读?群文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文本的选择,从来都是让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李祖文老师的选择要义是“幻想”元素:兔子、衣服、怀表、站台、检票口、衣柜、大钟、花园、女仆、森林等。“这些其实就是孩子们身边常见的事物”,但在文本中,常见的事物变得“不一般”。这种“不一般”正是本课的主线,这种“不一般”正是学生喜欢的内容。

师:柜子、墙、地板、钟、列车见没见过?

生:见过。

师:是的,这些神奇的事物都是平时常见的。要让这些常见的、普通的事物发生什么?

生:神奇。

师:于是,就会有故事,就会有不同的好玩的东西出来。

在文学的虚构世界里,强化着普通 事物的存 在 ,强化着平庸 东西的存 在 ,强化着不可触犯之物的存在。学生经过在文本里探寻,经过小组间的交流和整理,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形成了“神奇”的初步概念。

二、让阅读有意义

1.建构与解构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关注知识的获得,关注字、词、句、段、篇等,所以选择解构,把文本拆散了灌给学生,掰碎了喂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是速效的。但从长远来看,伤害的是学生对知识的尊重,对学习的兴趣,并失去想象力。

与解构对应的是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 “ 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建构,让学生获得意义,正是群文阅读的核心理论。

2.如何建构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建构呢?必然应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请看此教学的设计一:

《掉进兔子洞》《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露茜初探魔衣柜》《大钟敲了十三下》和《草虫的村落》这5篇文本都属于“幻想小说”。这些幻想小说总让我们的思绪浸入到好奇之中,欲罢不能。但既然是“幻想小说”,就一定有其不同平时的“神奇之处”,选择一篇来读读,将我们的“探求结果”填到下面的表格中:

在这个设计中,强调的是学生对获得的探求,而且,重要的是,李老师不仅要求学生获得,更要求学生明白获得的依据。这是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形成的第一次建构。

第二次建构发生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分享,完善认知”环节。实际上,在日常的教学中,更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一一对话,偶尔可见生生的对话。但同伴学习却是比师授生受更有效的学习形式。

第三次建构发生在班级交流环节的设计:

5篇幻想小说,我们每个小组选择了其中一篇来阅读与探究,到底其他几篇小说又有什么样的“神奇”呢?我们来听听同学的分享,同时我们也试着将同学的分享有选择地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因为思维有了碰撞,才会闪现出更多火花。非常重要的是,在碰撞之间,教师对这种碰撞做了推动和指导。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建构的过程,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进行的。

3.变化发生于不经意间

纵观本课,师生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获得的欣赏者、质疑问难的点拨者、学习进程的推进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进而完成了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三、让课堂有意思

1. 让学生有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个理念我们都知道,但如何做却似乎不是很清楚。李老师在本课中非常强调选择。第一次选择:

师:好,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掉进兔子洞》《从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开始的旅程》《露茜初探魔衣柜》《大钟敲了十三下》《草虫的村落》这5篇文章,同学们感兴趣的有几篇?(生:有4篇。)

5篇文章,学生感兴趣的有4篇,还有一篇不感兴趣,怎么办?教师的处理是:不学也罢。

第二次选择:在4篇感兴趣的文本里,小组可以选择阅读材料。这种权利叫民主。

第三次选择:

师:四个小男孩在一起都没什么不可能的,我们在座的36位,是4的9倍,那么就有9倍的无限可能。孩子们,只要把你的想象力放飞,就像这几篇文章一样,把最最普通的事物变得神奇起来,就可以产生一篇篇特别好的故事,明白吗?

如果我们细看李祖文老师的课堂,选择正是其教学的特色之一。

2.让课堂有笑声

选择指向民主。民主的课堂,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民主的课堂也是尊重的课堂。在本节课中,10余次笑声里,学生情绪放松,课堂自然和谐。不由得想起第斯多惠的那句名言:“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

四、让群文有效率

1.教策略

只有明确教学的目标,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一个灵动的、生成的、尊重学习者的建构的群文课堂,教什么?当然不能简单定位于知识。笔者认为,群文阅读的课堂,应该教阅读策略。正如蒋军晶老师所说,因为不是每个人天生爱阅读、会阅读,每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有差异的,教给他们一些阅读的策略,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向前走一步,缩短天生能力的差距。

在本课中,教师利用学习单,帮助学生梳理自己的观点,填写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这是找出重点。让学生明白,同伴的观点可以丰富自己的观点,这是自我监控。利用学习单,形成“神奇”的初步概念,这是统整。

多读不一定会读会写,在阅读中,才能学习阅读。但仅如此,还不够。唯有学会熟练运用阅读策略建构自己的认知,才算学会阅读。

2.找不同

在本课中,教师还不断强调说“不同”,这有利于学生避开杂乱,更有效率、更全面地丰富自己的认知。

3.学会整理

没有整理,就不会有逻辑的思考,就不会有全面的认识。整理,同样是本节课重要的学习目标。

师:这节课的要求跟上节课不太一样,要看清要求:与自己小组同学分享一下自己的探究结果,还要进行修正。还有一个具体的要求是:小组内同学要相互分享,怎么分享呢?把你自己写的读给小组的同学听,然后相互倾听记录,再自我完善“工作纸一”。为什么要自我完善工作纸?因为有可能你找的别人都觉得不神奇,那人家告诉了你,你就修改成为神奇的,行不行?

4.让议题统整全课

群文议题的选择,必然和以往的主题有明显的区别。议题必然具有可议性和开放性。因为可议,学生才有话可说;因为开放,学生的所说才能多元。故事像生活一样丰富,它们都是多元化的,充满了可能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这个意义上,“神秘是每一个故事的尺度”。“神奇”这个议题,正好抓住故事的核心,抓住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抓住了学生的心。本课所有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议题展开,唯如此,议题才有意义。

上一篇:周末寄语唯美句子下一篇:设备安全部半年设备总结